CN102082885A - 一种传真处理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传真处理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82885A
CN102082885A CN2009102385807A CN200910238580A CN102082885A CN 102082885 A CN102082885 A CN 102082885A CN 2009102385807 A CN2009102385807 A CN 2009102385807A CN 200910238580 A CN200910238580 A CN 200910238580A CN 102082885 A CN102082885 A CN 1020828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simile
data
service platform
request
transmitting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3858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巍
王磊建
刘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23858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82885A/zh
Publication of CN1020828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828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Facsimile Transmiss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传真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传真业务平台接收核心网路由的传真呼叫请求,并根据传真呼叫请求向发送端发送传真数据请求;发送端根据传真数据请求向传真业务平台发送传真数据;传真业务平台接收发送端发送的传真数据,并当接收端能够正常接收传真数据时,向接收端发送传真数据。通过使用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因接收端传真机未注册或处在忙碌状态下无法正常接收传真的问题,提高了传真接收的成功率。

Description

一种传真处理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传真处理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背景技术
G3(Group 3)传真机是ITU(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国际电信联盟)定义的三类传真机,传统的G3传真机是基于T.30协议的,承载在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时分多路复用)之上。
G3传真机通过IAD(Integrated Access Device,综合接入设备)、AG(Access Gateway,接入网关)、IP-PBX(Internet Protocol-Private Branch Exchange,网络协议-专用交换机)或无线网关设备与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和软交换网络连接。G3传真机通过IMS/软交换网络进行传真的收发互通,并提供与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公共交换电话网络)传真机互相收发传真的功能。G3传真机通过IAD/AG/IP-PBX或无线网关与IMS/软交换网络互通,当IAD/AG/IP-PBX或无线网关在IMS/软交换网络完成注册时,或处在空闲状态下,发送端传真机与接收端传真机之间通过IMS/软交换网络实现传真数据的收发过程。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G3传真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至少存在以下缺陷:
1)当出现断电或网络发送故障等问题时,IAD、AG、IP-PBX不能正常注册到IMS/软交换网络,无法进行传真数据的收发过程;
2)通过IAD、AG与IMS/软交换网络连接的G3传真机与固定电话共用一条用户线,通过IP-PBX与IMS/软交换网络连接的G3传真机与固定电话共享出局中继,在固定电话话务繁忙时,与IMS/软交换网络连接的G3传真机占线,无法进行传真数据的收发;
3)无线网关设备连接的G3传真机通过PLMN(Public Land Mobile-communication Network,公众陆地移动通信网)分组域接入IMS/软交换网络,当用户在不使用无线网关设备时,通常处于PDP(Packet Data Protocol,分组数据协议)上下文未激活状态,此时,无线网关设备未注册到IMS/软交换网络,无法进行传真数据的收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真处理的方法、系统和装置,能够有效解决因接收端传真机未注册或处在忙碌状态下无法正常接收传真的问题,提高了传真接收的成功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真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传真业务平台接收核心网路由的传真呼叫请求,并根据所述传真呼叫请求向发送端发送传真数据请求;
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传真数据请求向所述传真业务平台发送传真数据;
所述传真业务平台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传真数据,并当接收端能够正常接收传真数据时,向所述接收端发送传真数据。
其中,所述传真业务平台接收核心网路由的传真呼叫请求,之前还包括:
所述发送端将所述传真呼叫请求发送到所述核心网,所述传真呼叫请求中携带了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
所述核心网根据所述传真呼叫请求获取所述被叫号码,并获取所述被叫号码对应所述接收端的状态;
当所述接收端的状态为未在所述核心网上注册,或在所述核心网上注册但处于忙碌状态下时,所述核心网确定所述接收端无法正常接收传真数据,并将所述传真呼叫请求路由到所述传真业务平台。
其中,所述传真业务平台接收核心网路由的传真呼叫请求,之后还包括:
所述传真业务平台根据所述传真呼叫请求获取所述主叫号码,并与所述主叫号码对应的所述发送端建立承载通道。
其中,根据所述传真呼叫请求向发送端发送传真数据请求,包括:
所述传真业务平台向所述发送端播放音频,并通过所述播放音频提示所述发送端向所述传真业务平台发送所述传真数据;其中,所述播放音频中携带了所述传真数据请求,或者,
所述传真业务平台向所述发送端发送数据短信,并通过所述数据短信提示所述发送端向所述传真业务平台发送所述传真数据;其中,所述数据短信中携带了传真数据请求,或者,
所述传真业务平台向所述发送端发送频移键控FSK信号,并通过所述FSK信号提示所述发送端向所述传真业务平台发送所述传真数据;其中,所述FSK信号中携带了传真数据请求。
其中,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传真数据请求向所述传真业务平台发送传真数据包括:
所述发送端判断是否需要将传真数据发送到所述传真业务平台,并在判断结果为是时,通过所述承载通道向所述传真业务平台发送传真数据。
其中,所述传真业务平台向所述接收端发送传真数据包括:
所述传真业务平台获取所述接收端的状态,并在所述接收端的状态为在所述核心网上完成注册且处在空闲状态下时,所述传真业务平台确定所述接收端能够正常接收传真数据;
所述传真业务平台向所述接收端发送T.38方式的传真请求,或G.711透传方式的传真请求,与所述接收端建立传真数据承载通道,并通过所述传真数据承载通道向所述接收端发送传真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真处理的系统,包括:
发送端,用于在需要发送传真数据时,发送传真呼叫请求;
传真业务平台,用于接收核心网路由的传真呼叫请求,根据所述传真呼叫请求向发送端发送传真数据请求,并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传真数据,当接收端能够正常接收传真数据时,向所述接收端发送传真数据;
接收端,用于接收所述传真业务平台发送的传真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真业务平台,包括,
第一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核心网路由的传真呼叫请求,并根据所述传真呼叫请求向发送端发送传真数据请求;
第二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传真数据,并当接收端能够正常接收传真数据时,向所述接收端发送传真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收发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接收端的状态为未在所述核心网上注册,或在所述核心网上注册但处于忙碌状态下时,接收所述核心网路由的所述传真呼叫请求;其中,所述传真呼叫请求中携带了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
并根据所述传真呼叫请求获取所述主叫号码,与所述主叫号码对应的所述发送端建立承载通道。
其中,所述第一收发模块,还用于,
向所述发送端播放音频,并通过所述播放音频提示所述发送端向所述传真业务平台发送所述传真数据;其中,所述播放音频中携带了所述传真数据请求,或者,
向所述发送端发送数据短信,并通过所述数据短信提示所述发送端向所述传真业务平台发送所述传真数据;其中,所述数据短信中携带了传真数据请求,或者,
向所述发送端发送FSK信号,并通过所述FSK信号提示所述发送端向所述传真业务平台发送所述传真数据;其中,所述FSK信号中携带了传真数据请求。
其中,所述第二收发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接收端的状态,并在所述接收端的状态为在所述核心网上完成注册且处在空闲状态下时,确定所述接收端能够正常接收传真数据;
向所述接收端发送T.38方式的传真请求,或G.711透传方式的传真请求,与所述接收端建立传真数据承载通道,并通过所述传真数据承载通道向所述接收端发送传真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送端,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需要发送传真数据时,发送传真呼叫请求,所述传真呼叫请求中携带了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
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被叫号码对应的接收端的状态为未在所述核心网上注册,或在所述核心网上注册但处于忙碌状态下时,接收传真业务平台根据所述传真呼叫请求所发送的传真数据请求;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传真数据请求,判断是否将传真数据发送到所述传真业务平台;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所述传真数据发送到所述传真业务平台。
通过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解决因接收端传真机未注册或处在忙碌状态下无法正常接收传真的问题,提高了传真接收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传真处理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真处理系统的组网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传真处理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传真处理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传真处理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真处理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真业务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需要发送传真数据时,发送端向核心网发送传真呼叫请求,传真呼叫请求中携带了传真的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核心网获取携带在传真呼叫请求中的被叫号码,判断被叫号码对应接收端的当前状态,当接收端的当前状态为未在核心网上注册,或在核心网上注册但处在忙碌状态下时,核心网将传真呼叫请求路由至传真业务平台;传真业务平台接收到传真呼叫请求后,获取携带在传真呼叫请求中的主叫号码,与主叫号码对应的发送端建立承载通道,其中,发送端与传真业务平台之间的承载通道用于承载发送端与传真业务平台之间的数据传输,包括传真业务平台发往发送端的传真数据请求,以及发送端发往传真业务平台的传输数据。
传真业务平台与发送端建立承载通道后,传真业务平台向发送端发送传真数据请求,请求接收发往接收端的传真数据;发送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是否将传真数据发送到传真业务平台,当判断结果为需要将传真数据发送到传真业务平台时,发送端通过承载通道将传真数据发送到传真业务平台;当接收端在核心网上完成注册且处在空闲状态下,传真业务平台与接收端之间建立传真数据承载通道,传真业务平台与接收端之间的传真数据承载通道用于承载传真业务平台与接收端之间的数据传输,通过使用该传真数据承载通道将传真数据发送到接收端,从而完成传真数据的收发过程。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使用传真业务平台对传真数据进行处理,能够有效的解决因接收端未在核心网上注册,或在核心网上注册但处在忙碌状态下,无法正常接收传真数据的问题,提高了传真接收的成功率。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传真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传真业务平台接收核心网路由的传真呼叫请求,并根据传真呼叫请求向发送端发送传真数据请求。
具体的,当发送端需要发送传真数据时,发送端向核心网发送传真呼叫请求,在传真呼叫请求中携带了传真的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核心网接收到传真呼叫请求后,根据传真呼叫请求获取被叫号码,并获取被叫号码对应接收端的当前状态。当接收端未在核心网上注册,或在核心网上注册但处在忙碌状态下时,确定接收端无法正常接收传真数据,核心网需要将发送端发送的传真呼叫请求路由到传真业务平台;传真业务平台接收到传真呼叫请求后,将根据传真呼叫请求向发送端发送传真数据请求,请求接收发送端发往接收端的传真数据。
步骤102、发送端根据传真数据请求向传真业务平台发送传真数据。
步骤103、传真业务平台接收发送端发送的传真数据,并当接收端能够正常接收传真数据时,向接收端发送传真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具体应用场景下,以下结合图2所示的传真系统组网图对该传真处理的方法进行详细赘述,其中,进行传真数据发送与接收的核心网为IMS/软交换网络(IMS网络和/或软交换网络)。
发送端通过PSTN链接到IMS/软交换网络,具体的,发送端通过MGW(Media GateWay,媒体网关)/SG(Signaling Gateway,信令网关)与IMS/软交换网络进行信息交互,其中,MGW负责完成IMS/软交换网络用户面IP承载与CS域承载之间的转换,并提供承载控制和媒体处理能力;SG负责完成IMS/软交换网络与CS(电路域)域之间控制面信令的互通。
接收端通过IAD/AG/IP-PBX接入IMS/软交换网络,或接收端通过无线网关接入IMS/软交换网络,其中,IAD/AG/IP-PBX为IMS/软交换网络接入设备,IAD/AG/IP-PBX通过IP承载网与IMS/软交换网络实现数据交互,可以将普通的基于TDM的T.30传真数据转换成基于IP的T.38传真数据或G.711透传方式传真数据;无线网关设备建立PLMN分组域IP接入,IP承载网与IMS/软交换网络实现数据交互,无线网关能够将普通的基于TDM的T.30传真数据转换成基于IP的T.38传真数据或G.711透传方式传真数据。因此,可以通过判断接入设备IAD/AG/IP-PBX或无线网关的状态来判断接收端能否正常接收传真数据,具体的,在IAD/AG/IP-PBX或无线网关未在IMS/软交换网络注册,或在IMS/软交换网络注册但处在忙碌状态下时(即接收端未在IMS/软交换网络注册,或接收端在IMS/软交换网络注册但处在忙碌状态下),接收端将无法正常接收传真数据;在IAD/AG/IP-PBX或无线网关在IMS/软交换网络完成注册且处在空闲状态下时(即接收端在IMS/软交换网络完成注册且处在空闲状态下),接收端可以正常接收传真数据。
传真业务平台与IMS/软交换网络链接,用于在接收端未在IMS/软交换网络注册,或接收端在IMS/软交换网络注册但处在忙碌状态下,接收IMS/软交换网络路由的传真呼叫请求,并根据传真呼叫请求向发送端发送传真数据请求,接收该发送端发往接收端的传真数据;在接收端在IMS/软交换网络完成注册且处在空闲状态下时,传真业务平台将传真数据发送到接收端,完成传真数据的收发过程。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传真业务平台接收传真数据的过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传真处理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当接收端未在IMS/软交换网络注册,或接收端在IMS/软交换网络注册但处在忙碌状态下,发送端将传真数据发送到传真业务平台,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发送端向核心网发送传真呼叫请求。
在发送端需要向接收端发送传真数据时,发送端向IMS/软交换网络发送传真呼叫请求,传真呼叫请求中携带传真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
步骤302、核心网接收到传真呼叫请求,获取携带在传真呼叫请求中的被叫号码。
步骤303、核心网获取被叫号码对应接收端的当前状态,判断接收端是否满足接收传真数据的状态,具体的,在接收端满足接收传真的状态时,为现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再赘述,直接结束流程;在接收端不满足接收传真的状态时,执行步骤304。
核心网根据传真被叫号码获取被叫号码对应接收端的当前状态,并判断被叫号码对应接收端是否满足接收传真数据的状态,当接收端在IMS/软交换网络上完成注册且处在空闲状态时,被叫号码对应的接收端能够正常接收来自发送端的传真数据,发送端与被叫号码对应接收端之间可直接进行传真数据的交互,完成传真数据的收发过程,结束流程;当接收端未在IMS/软交换网络上注册,或在IMS/软交换网络上注册但处在忙碌状态下,被叫号码对应接收端可能无法正常接收到发送端的传真数据,执行步骤304。
步骤304、核心网将传真呼叫请求路由到传真业务平台。
接收端未在IMS/软交换网络上进行注册,或在IMS/软交换网络上注册但处在忙碌状态下时,被叫号码对应的接收端无法正常接收发送端发送的传真数据,IMS/软交换网络将传真呼叫请求路由至传真业务平台,该传真呼叫请求中携带传真的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
步骤305、传真业务平台接收到传真呼叫请求,获取携带在传真呼叫请求中的主叫号码。
步骤306、传真业务平台与发送端之间建立承载通道。
传真业务平台接收发送端发送的传真呼叫请求,获取携带在传真呼叫请求中的主叫号码,传真业务平台通过IMS/软交换网络与主叫号码对应的发送端之间建立承载通道。
需要说明的是,利用发送端与传真业务平台之间的承载通道,传真业务平台向发送端发送传真数据请求;在发送端判断需要将传真数据发送到传真业务平台时,利用承载通道向传真业务平台发送传真数据。
步骤307、传真业务平台向发送端发送传真数据请求,提示发送端将需要发送到接收端的传真数据发送到传真业务平台。
在传真业务平台与发送端之间建立承载通道后,传真业务平台向发送端发送传真数据请求,提示发送端将传真数据发送到传真业务平台,传真业务平台向发送端发送传真数据请求的具体方式为:
1)传真业务平台向发送端播放音频,并通过播放音频提示所述发送端向传真业务平台发送所述传真数据;其中,播放音频中携带了传真数据请求,并等待发送端对传真数据请求的响应;
2)传真业务平台向发送端发送数据短信,并通过数据短信提示发送端向传真业务平台发送传真数据;其中,数据短信中携带了传真数据请求,并等待发送端对传真数据请求的响应;
3)传真业务平台向发送端发送频移键控FSK信号,并通过频移键控FSK信号提示发送端向传真业务平台发送传真数据;其中,频移键控FSK信号中携带了传真数据请求,并等待发送端对传真数据请求的响应。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并不局限于使用上述的3种向发送端发送传真数据请求的方式,还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他的发送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步骤308、发送端接收到传真数据请求,根据实际需要判断是否向传真业务平台发送传真数据,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步骤309;当判断结果为否时,结束流程。
发送端接收到传真业务平台发送的传真数据请求,根据实际需要对传真数据接收进行响应,判断是否向传真业务平台发送传真数据,当发送端判断需要通过传真业务平台接收传真数据时,发送端将传真数据发送到传真业务平台中,执行步骤309;当发送端判断不需要通过传真业务平台接收传真数据时,发送端无法将传真数据发送到接收端,可执行挂机操作,结束流程。
以下结合传真业务平台向发送端发送FSK信号为例来说明本步骤中的判断过程。其中,传真业务平台向发送端发送FSK信号,通过FSK信号提示发送端向传真业务平台发送传真数据,发送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是否将传真数据发送到传真业务平台上。例如,如果该传真数据的安全级别较高,或该传真数据需要在预设的时间内发送等情况下,不需要将传真数据发送到传真业务平台,选择其他可以正常接收传真数据的接收端接收传真数据;如果该传真数据的安全级别较低,或该传真数据的发送时间无限制等情况下,可以选择将传真数据发送到传真业务平台中。具体的,是否将传真数据发送到传真业务平台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在此不在一一赘述。
步骤309、发送端将传真数据发送到传真业务平台。
发送端判断需要通过传真业务平台接收传真数据时,利用发送端与传真业务平台之间的承载通道,发送端向传真业务平台发送传真数据,发送端与传真业务平台之间传输的传真数据为基于IP的T.38传真数据,或为G.711透传方式的传真数据。
步骤310、传真业务平台接收来自发送端的传真数据,并存储在传真业务平台中。
传真业务平台接收发送端发送的传真数据,将传真数据存储在传真业务平台中,并且在传真业务平台中存储有发送该传真数据的发送端的主叫号码,以及该传真数据发往的接收端的被叫号码,用于接收端满足接收传真数据的状态时,传真业务平台将该传真数据发往被叫号码对应的接收端。
传真业务平台接收到发送端发送的传真数据后,在接收端满足接收传真数据的状态时,例如,接收端在IMS/软交换网络中完成注册且处在空闲状态下,传真业务平台通过IMS/软交换网络将传真数据发送到接收端。具体的,接收端通过IAD/AG/IP-PBX连接到IMS/软交换网络,或接收端通过无线网关连接到IMS/软交换网络,传真业务平台将传真数据发送到IAD/AG/IP-PBX连接下的G3传真机,或传真业务平台将传真数据发送到无线网关连接下的G3传真机。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传真业务平台下发传真数据的具体过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传真处理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传真业务平台向接收端下发传真数据,接收端通过IAD/AG/IP-PBX连接到IMS/软交换网络,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接收端向核心网进行注册,或接收端向核心网发送其处在空闲状态的消息。
接收端通过IAD/AG/IP-PBX与IMS/软交换网络进行数据的交互,具体的,IAD/AG/IP-PBX能够将基于IP的T.38传真数据,或G.711透传方式的传真数据转换成接收端可以识别的基于TDM的T.30传真数据。
IAD/AG/IP-PBX通过IP网络向IMS/软交换网络进行注册,在IMS/软交换网络上完成IAD/AG/IP-PBX的注册过程,成为IMS/软交换网络上的合法接入设备,从而IAD/AG/IP-PBX连接的接收端可以通过IMS/软交换网络接受传真数据;或者接收端通过IAD/AG/IP-PBX向IMS/软交换网络发送其处在空闲状态的消息。
步骤402、核心网向传真业务平台发送IAD/AG/IP-PBX的当前状态,当接收端的状态为IAD/AG/IP-PBX已经在核心网完成注册且处在空闲状态下,传真业务平台判断接收端能够正常接收传真数据。
具体的,IMS/软交换网络通过第三方注册方式将IAD/AG/IP-PBX已注册或处于空闲的状态信息发送给传真业务平台;或通过接口方式将IAD/AG/IP-PBX已注册或处于空闲的状态信息发送给传真业务平台,具体采用何种方式将接收端的当前状态发送到传真业务平台的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403、传真业务平台通过核心网向IAD/AG/IP-PBX发送T.38方式传真请求,或G.711透传方式传真请求。
传真业务平台接收到IAD/AG/IP-PBX在IMS/软交换网络上完成注册且处在空闲状态时,传真业务平台确认IAD/AG/IP-PBX能够正常接收传真数据,需要将存储在传真业务平台中的传真数据发送到IAD/AG/IP-PBX,传真业务平台通过IMS/软交换网络向IAD/AG/IP-PBX发送T.38方式传真请求,或G.711透传方式传真请求,在该请求中携带IAD/AG/IP-PBX连接下的接收端的号码。
步骤404、IAD/AG/IP-PBX接收到T.38方式或G.711透传方式传真请求后,传真业务平台与IAD/AG/IP-PBX之间建立传真数据承载通道。
步骤405、传真业务平台将传真数据发送到IAD/AG/IP-PBX。
传真业务平台通过传真数据承载通道将传真数据发送到IAD/AG/IP-PBX,传真业务平台与IAD/AG/IP-PBX之间传输的传真数据是基于IP的T.38传真数据,或为G.711透传方式的传真数据,IAD/AG/IP-PBX接收到的传真数据是基于IP的T.38传真数据或为G.711透传方式的传真数据,而IAD/AG/IP-PBX连接下的接收端上的传真数数据为基于TDM的T.30传真数据。
IAD/AG/IP-PBX在接收到传真业务平台发送的传真数据后,将基于IP的T.38传真数据,或为G.711透传方式的传真数据转换成接收端可以识别的基于TDM的T.30传真数据,完成传真业务平台与接收端之间传真数据的传输。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传真处理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传真业务平台向接收端下发传真数据,接收端通过无线网关连接到核心网,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传真业务平台向无线网关发送数据短信,提示无线网关注册到核心网注册上。
接收端通过无线网关与IMS/软交换网络进行数据的交互,具体的,无线网关能够将基于IP的T.38传真数据,或G.711透传方式的传真数据转换成接收端可以识别的基于TDM的T.30传真数据。
传真业务平台接收到发送端发送的传真数据,向无线网关发送数据短信,提示无线网关注册到IMS/软交换网络上。当无线网关注册到IMS/软交换网络上,成为IMS/软交换网络上合法接入设备时,无线网关与传真业务平台之间可实现传真数据的传输。
步骤502、无线网关发送PDP上下文激活,建立PLMN分组域IP连接,无线网关接入IP网络。
无线网关接收到传真业务平台发送的数据短信,发起PDP上下文激活,建立PLMN分组域连接,无线网关连接到IP网络,无线网关通过IP网络在IMS/软交换网络上进行注册。
步骤503、无线网关通过IP网络在核心网进行注册。
步骤504、核心网向传真业务平台发送无线网关的当前状态,当接收端的状态为无线网关已经在核心网完成注册且处在空闲状态下,传真业务平台判断接收端能够正常接收传真数据。
无线网关在IMS/软交换网络上完成注册过程,此时无线网关与IMS/软交换网络之间可以实现传真数据的传输,无线网关向IMS/软交换网络发送无线网关的当前状态。具体的,IMS/软交换网络通过第三方注册方式将无线网关完成注册的状态发送给传真业务平台;或通过接口方式将无线网关完成注册的状态发送给传真业务平台。
步骤505、传真业务平台通过核心网向无线网关发送T.38方式传真请求,或G.711透传方式传真请求。
传真业务平台确定接收端满足接收传真数据的状态,通过IMS/软交换网络向无线网关发送T.38方式传真请求,或G.711透传方式传真请求,在该请求中携带无线网关连接下的接收端的号码。
步骤506、无线网关接收到T.38方式或G.711透传方式传真请求后,传真业务平台与无线网关之间建立传真数据承载通道。
步骤507、传真业务平台将传真数据发送给无线网关。
传真业务平台通过传真数据承载通道将传真数据发送到无线网关,传真业务平台与无线网关之间传输的传真数据是基于IP的T.38传真数据,或为G.711透传方式的传真数据,无线网关接收到的传真数据是基于IP的T.38传真数据或为G.711透传方式的传真数据,而无线网关连接下的接收端上的传真数数据为基于TDM的T.30传真数据。
无线网关在接收到传真业务平台发送的传真数据后,将基于IP的T.38传真数据,或为G.711透传方式的传真数据转换成接收端可以识别的基于TDM的T.30传真数据,完成传真业务平台与接收端之间传真数据的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传真处理的系统,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真处理的系统框架图,包括,
发送端610,用于在需要发送传真数据时,发送传真呼叫请求。
传真业务平台620,与发送端610连接,用于接收核心网路由的传真呼叫请求,根据传真呼叫请求向发送端发送传真数据请求,并接收发送端610发送的传真数据,当接收端能够正常接收传真数据时,向接收端发送传真数据。
接收端630,与传真业务平台620连接,用于接收传真业务平台620发送的传真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传真业务平台,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真业务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包括,
第一收发模块710,用于接收核心网路由的传真呼叫请求,并根据传真呼叫请求向发送端发送传真数据请求。
第二收发模块720,与第一接收模块710连接,用于接收发送端发送的传真数据,并当接收端能够正常接收传真数据时,向接收端发送传真数据。
其中,第一收发模块710,具体用于,在接收端的状态为未在核心网上注册,或在核心网上注册但处于忙碌状态下时,接收核心网路由的传真呼叫请求;其中,传真呼叫请求中携带了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并根据传真呼叫请求获取主叫号码,与主叫号码对应的发送端建立承载通道。
第一收发模块710,还用于,向发送端播放音频,并通过播放音频提示发送端向传真业务平台发送传真数据;其中,播放音频中携带了传真数据请求,或者,向发送端发送数据短信,并通过数据短信提示发送端向传真业务平台发送传真数据;其中,数据短信中携带了传真数据请求,或者,向发送端发送FSK信号,并通过FSK信号提示发送端向传真业务平台发送传真数据;其中,FSK信号中携带了传真数据请求。
第二收发模块720,具体用于,获取接收端的状态,并在接收端的状态为在核心网上完成注册且处在空闲状态下时,确定接收端能够正常接收传真数据;向接收端发送T.38方式的传真请求,或G.711透传方式的传真请求,与接收端建立传真数据承载通道,并通过传真数据承载通道向接收端发送传真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发送端,如图8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端的结构示意图,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810,用于在需要发送传真数据时,发送传真呼叫请求,传真呼叫请求中携带了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
接收模块820,与第一发送模块810连接,用于在被叫号码对应的接收端的状态为未在核心网上注册,或在核心网上注册但处于忙碌状态下时,接收传真业务平台根据传真呼叫请求所发送的传真数据请求。
判断模块830,与接收模块820连接,用于根据传真数据请求,判断是否将传真数据发送到传真业务平台。
第二发送模块840,与判断模块830连接,用于当判断模块830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将传真数据发送到传真业务平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接收端未在核心网注册,或在核心网注册但处在忙碌状态下,核心网将传真呼叫请求路由到传真业务平台,传真业务平台根据传真呼叫请求中携带的主叫号码与发送端建立承载通道;传真业务平台向发送端发送传真数据请求,请求接收发往接收端的传真数据,发送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是否将传真数据发送到传真业务平台,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发送端将传真数据发送到传真业务平台;当接收端在核心网上完成注册且处在空闲状态下,传真业务平台与接收端之间建立传真数据承载通道,将传真数据发送到接收端,完成传输数据的收发过程。通过实施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有效解决因用户忙或者用户未注册造成传真无法接收的问题,提高传真接收成功率。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传真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传真业务平台接收核心网路由的传真呼叫请求,并根据所述传真呼叫请求向发送端发送传真数据请求;
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传真数据请求向所述传真业务平台发送传真数据;
所述传真业务平台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传真数据,并当接收端能够正常接收传真数据时,向所述接收端发送传真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真业务平台接收核心网路由的传真呼叫请求,之前还包括:
所述发送端将所述传真呼叫请求发送到所述核心网,所述传真呼叫请求中携带了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
所述核心网根据所述传真呼叫请求获取所述被叫号码,并获取所述被叫号码对应所述接收端的状态;
当所述接收端的状态为未在所述核心网上注册,或在所述核心网上注册但处于忙碌状态下时,所述核心网确定所述接收端无法正常接收传真数据,并将所述传真呼叫请求路由到所述传真业务平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真业务平台接收核心网路由的传真呼叫请求,之后还包括:
所述传真业务平台根据所述传真呼叫请求获取所述主叫号码,并与所述主叫号码对应的所述发送端建立承载通道。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传真呼叫请求向发送端发送传真数据请求包括:
所述传真业务平台向所述发送端播放音频,并通过所述播放音频提示所述发送端向所述传真业务平台发送所述传真数据;其中,所述播放音频中携带了所述传真数据请求,或者,
所述传真业务平台向所述发送端发送数据短信,并通过所述数据短信提示所述发送端向所述传真业务平台发送所述传真数据;其中,所述数据短信中携带了传真数据请求,或者,
所述传真业务平台向所述发送端发送频移键控FSK信号,并通过所述FSK信号提示所述发送端向所述传真业务平台发送所述传真数据;其中,所述FSK信号中携带了传真数据请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传真数据请求向所述传真业务平台发送传真数据包括:
所述发送端判断是否需要将传真数据发送到所述传真业务平台,并在判断结果为是时,通过所述承载通道向所述传真业务平台发送传真数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真业务平台向所述接收端发送传真数据包括:
所述传真业务平台获取所述接收端的状态,并在所述接收端的状态为在所述核心网上完成注册且处在空闲状态下时,所述传真业务平台确定所述接收端能够正常接收传真数据;
所述传真业务平台向所述接收端发送T.38方式的传真请求,或G.711透传方式的传真请求,与所述接收端建立传真数据承载通道,并通过所述传真数据承载通道向所述接收端发送传真数据。
7.一种传真处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端,用于在需要发送传真数据时,发送传真呼叫请求;
传真业务平台,用于接收核心网路由的传真呼叫请求,根据所述传真呼叫请求向发送端发送传真数据请求,并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传真数据,当接收端能够正常接收传真数据时,向所述接收端发送传真数据;
接收端,用于接收所述传真业务平台发送的传真数据。
8.一种传真业务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核心网路由的传真呼叫请求,并根据所述传真呼叫请求向发送端发送传真数据请求;
第二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传真数据,并当接收端能够正常接收传真数据时,向所述接收端发送传真数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真业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发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接收端的状态为未在所述核心网上注册,或在所述核心网上注册但处于忙碌状态下时,接收所述核心网路由的所述传真呼叫请求;其中,所述传真呼叫请求中携带了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
并根据所述传真呼叫请求获取所述主叫号码,与所述主叫号码对应的所述发送端建立承载通道。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传真业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发模块,还用于,
向所述发送端播放音频,并通过所述播放音频提示所述发送端向所述传真业务平台发送所述传真数据;其中,所述播放音频中携带了所述传真数据请求,或者,
向所述发送端发送数据短信,并通过所述数据短信提示所述发送端向所述传真业务平台发送所述传真数据;其中,所述数据短信中携带了传真数据请求,或者,
向所述发送端发送FSK信号,并通过所述FSK信号提示所述发送端向所述传真业务平台发送所述传真数据;其中,所述FSK信号中携带了传真数据请求。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真业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发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接收端的状态,并在所述接收端的状态为在所述核心网上完成注册且处在空闲状态下时,确定所述接收端能够正常接收传真数据;
向所述接收端发送T.38方式的传真请求,或G.711透传方式的传真请求,与所述接收端建立传真数据承载通道,并通过所述传真数据承载通道向所述接收端发送传真数据。
12.一种发送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需要发送传真数据时,发送传真呼叫请求,所述传真呼叫请求中携带了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
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被叫号码对应的接收端的状态为未在所述核心网上注册,或在所述核心网上注册但处于忙碌状态下时,接收传真业务平台根据所述传真呼叫请求发送的传真数据请求;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传真数据请求,判断是否将传真数据发送到所述传真业务平台;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所述传真数据发送到所述传真业务平台。
CN2009102385807A 2009-11-26 2009-11-26 一种传真处理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Pending CN1020828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385807A CN102082885A (zh) 2009-11-26 2009-11-26 一种传真处理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385807A CN102082885A (zh) 2009-11-26 2009-11-26 一种传真处理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82885A true CN102082885A (zh) 2011-06-01

Family

ID=44088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385807A Pending CN102082885A (zh) 2009-11-26 2009-11-26 一种传真处理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8288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10489A (zh) * 2019-11-20 2020-04-14 深圳震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传真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4505A (zh) * 2004-03-24 2005-09-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智能网中实现传真信箱的方法
CN1901595A (zh) * 2005-07-21 2007-01-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传真到无线传真设备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4505A (zh) * 2004-03-24 2005-09-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智能网中实现传真信箱的方法
CN1901595A (zh) * 2005-07-21 2007-01-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传真到无线传真设备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罗文博: "传真存储转发业务--CHINAFAX", 《现代通信》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10489A (zh) * 2019-11-20 2020-04-14 深圳震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传真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20080801A1 (en) Transmission system using packet switched network
CN101365020B (zh) 将电话呼叫转为互联网呼叫的方法、调制解调器及服务器
US20040116108A1 (en) Internet phone system and internet phone service method for a mobile telephone
CN102739885A (zh) Pstn通话与voip通话切换系统及方法
CN102984493A (zh) 视频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JP4322905B2 (ja) 通信端末装置及びファクシミリ通信方法
KR101909982B1 (ko) VoIP 게이트웨이 장치, 이의 제어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시스템
CN105721727A (zh) 呼叫转移的方法及装置
JP2007235964A (ja) インターネットを介した電話転送のための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CN102158613A (zh) 呼叫转移的方法和设备
CN101657027A (zh) 一种无线传真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082885A (zh) 一种传真处理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JP5110915B2 (ja) 無線ip電話機及び無線ip電話機システム
CN101594600B (zh) 基于软交换的媒体转换方法、软交换及媒体转换网关
JP4339160B2 (ja) Ip電話における呼び返し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US20060245568A1 (en) Gateway device, private branch exchange system, and private branch exchange method
US11974173B2 (en) Wired telephone to volte adapter
CN108769441B (zh) 软交换通话方法和系统
CN100502439C (zh) 一种在e&m链路上传输主叫号码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JP3139623B2 (ja) インターネット電話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緊急ライン接続方法
JP4021715B2 (ja) 発信代行システム
KR20080071031A (ko) 문자 메시지를 이용한 유선 전화망 중계 시스템 및 그중계방법
JP5511334B2 (ja) 衛星通信システム及び同報通話システム
KR101045865B1 (ko) 가입자 선로 중계용 네트워크 교환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통신서비스 제공방법
KR100636269B1 (ko) 패킷케이블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장치 및 그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