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74505A - 在智能网中实现传真信箱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在智能网中实现传真信箱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74505A
CN1674505A CN 200410030397 CN200410030397A CN1674505A CN 1674505 A CN1674505 A CN 1674505A CN 200410030397 CN200410030397 CN 200410030397 CN 200410030397 A CN200410030397 A CN 200410030397A CN 1674505 A CN1674505 A CN 16745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fax
facsimile
management
rece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1003039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83999C (zh
Inventor
夏秀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igital Technologies Chengd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41003039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83999C/zh
Publication of CN16745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745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8399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8399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智能网中实现传真信箱的方法,该方法为:通过传真装置向目标号码发起传真请求;智能网中的业务处理该传真请求,并在该目标号码允许使用传真功能时返回接收应答;以及由业务接收所述传真装置发送的传真信息并保存到数据中心;用户通过电话流程或WEB方式从数据中心接收、删除或转发传真。

Description

在智能网中实现传真信箱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网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在智能网中实现传真信箱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通信业务日益的发展,固定办公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特别是大量的商务人士追求移动办公,以满足以任意收发传真、邮件等。传统的传真只能从一台传真机上发送到另一台传真机上,不能随时随地的在一台传真机上接收,这种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
现有的解决方案为网络存储,用户像收发电子邮件一样对传真进行收发、转发、打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传真方式有所改变,但是该方式依赖计算机网络,并且需要安装必备的软件才能上网收发传真,因而受到网络的普及程度不够、网络带宽及计算机处理能力等因素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智能网中实现传真信箱的方法,以便传真用户能在任意一台传真设备上进行传真的下载、删除、转发等操作。
本发明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在智能网中实现传真信箱的方法,方法包括步骤:
通过传真装置向目标号码发起传真请求;
智能网中的业务处理该传真请求,并在该目标号码允许使用传真功能时返回接收应答;以及
由业务接收所述传真装置发送的传真信息并保存到数据中心。
根据上述方法:
业务服务器接收传真信息后通知所述目标号码对应的用户。
所述业务服务器通过邮件、短信或电话通知用户。
所述目标号码为一号通号码、手机号码、电话号码、虚拟传真号码或分帐号。
处理传真请求包括步骤:
A、对用户来话有效性进行判断,如果有效则进行步骤B,否则拒绝;
B、判断是目标号码是否为分帐号,如果是则返回接收应答,如果不是分帐号则进行步骤C;
C、判断对使用传真功能的设置:
如果设置为不使用传真,则接续呼叫;
如果设置为只使用传真,则返回接收应答;
如果设置为用户选择,则通过放音向用户提供选择项并根据选择项进行相应处理。
所述数据中心提供WEB接口,用户通过WEB方式管理传真,该管理包括接收、删除和转发。
用户通过电话流程管理传真,该管理包括接收、删除和转发。
通过电话流程管理传真包括步骤:
(1)对请求管理传真的用户有效性进行判断,如果有效则进行步骤(2),否则拒绝;
(2)检查该用户是否有新传真,如果有则提示用户,否则进行步骤(3);
(3)放音向用户提供管理选择,并根据用户选择进行相应处理。
所述管理选择包括选择通知类型、传真通知、接收传真和删除传真。
当用户选择通知类型时,通过放音将包括不通知、自选选择和只开通传真的选择项提供给用户,并根据用户的选择进行设置;
当用户选择传真通知时,将包括不通知、短信通知、邮件通知和电话通知的选择项提供给用户,并根据用户的选择进行设置;
当用户选择传真通知时,指定交换设备将数据中心相应传真播放给用户;
当用户选择删除传真时,根据用户的输入将指定的传真从数据中心删除。
本发明利用智能网将传真保存于数据中心,用户任意一部传真上都可以进行传真的下载、删除、转发等操作,因而能极大的满足用户的需求。本发明将智能业务与因特网应用、传统传真相结合,为用户提供了全方位的传真解决方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组网示意图;
图2为智能网接收传真的流程图;
图3为用户通过电话流程对传真进行管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将传真与智能网相结合,在智能网储存传真的备份,使用用户在任意一部电话上可以完成对传真的转发,在任意一部传真机上都可以进行传真的接收。
参阅图1所示,智能网系统中具有处理传真业务的应用服务器(或称业务服务器),用户在申请智能业务时可以选择是否开放传真功能,应用服务器根据用户的选择进行相应的设置。智能网系统收到传真设备发起的传真请求后交由应用服务器处理,应用服务器确认被叫用户允许使用传真功能后向请求方返回接收应答,然后接收传真并将传真暂存至数据中心,并通过各种方式,包括电话通知、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各种途径通知,具体通知方式由用户自行定制。
接收与发送传真是智能网在现有业务控制点(SCP)与业务交换点(SSP)交互信令上进行扩充,以允许智能业务对传真进行发送,对传真进行接收并储存至数据中心。接收传真使用对传统的INAP操作PC(Prompt and Collect userInformation)扩充成PR(Prompt and Receive),指定交换机接收数据,业务将接收到的数据存储至数据中心,并分配唯一标识ID。
当用户使用电话流程进行传真的接收时,业务使用PR(Prompt and Receive),指定交换机将数据中心保存的相应传真(每个传真使用一个id标识)播放给用户,用户在当前传真机上就可以接收到。
从上面可以看出,交换机(SSP)需要懂得扩充后的PC/PA协议,并进行相应操作。PC收号只是简单的将用户输入存储到业务中的一个变量,而PR则是将传真信箱(使用id标识用户)作为用户输入的接收,系统把每个传真作为一个文件存储在数据中心,通过id进行标识,业务记录当前用户所有传真的id,并在接收时进行顺序接收或指定id接收。
本发明可以附加业务附着在一号通业务、手机后付费业务等各种卡号或主叫业务上。其他人只需记住使用人的一号通号码或手机等,即可给该使用人发送传真。
当以手机作为传真号码发送时,为防止普通呼叫用户使用不变(需要提示通话为1,传真按2),可以为手机分配一个分帐号,如:13912345678 01,“01”就做为该用户的分帐号,如果用户拨打该分帐号即标识需要发传真给该用户。
除了分帐号的方式,还可以开通特殊的传真接入码,如900,用户输入90013912345678,则由智能网接收传真,并存储。
用户可以通过电话流程对传真信箱进行管理,进行删除、接收或转发。系统提供Web接口,用户通过Web方式在线直观的对传真邮箱进行定制。
用户通过申请传真业务虚拟号码,将传真号码告知其他人,其他人发送传真只需将传真发给用户的该虚拟传真号码即可。业务记录传真收发日期,对过期邮件可根据需要自行删除。
除了接收传统的传真,还将支持从网路以专用软件发送的传真,使本发明的方法与传统传真和Internet的无缝联合。
参阅图2所示,智能网系统接收传真的流程如下:
步骤10:对用户来话有效性进行判断。如果有效则进行步骤20,否则拒绝。
该步骤主要是对被叫用户进行鉴权(如有效期、黑名单等),被叫鉴权在落地局触发智能业务进行判断。
步骤20:判断是目标号码是否为分帐号,如果是则返回接收应答并进行步骤40,如果不是分帐号则进行步骤30。
步骤30:判断对使用传真功能的设置:
如果设置为不使用传真,则转到呼叫流程接续呼叫;
如果设置为只使用传真,则返回接收应答;
如果设置为用户选择,则通过放音向用户提供选择项并根据选择项进行相应处理。
步骤40:接收发送来的传真,并判断接收是否成功,如果不成功则结束,如果成功则进行步骤50。
步骤50:判断传真通知的设置,如果设置为不通知则结束流程;否则根据通知类型采取相应的通知方式提示用户并结束流程。包括短信通知、邮件通知和电话通知等。
参阅图3所示,用户通过电话流程管理传真的流程如下:
步骤100:对请求管理传真的用户有效性进行判断;如果有效则进行步骤110,否则拒绝。
步骤110:检查该用户是否有新传真,如果有则提示用户,否则进行步骤120;
步骤120:放音向用户提供管理选择,并根据用户的选择进行处理管理选择。
管理选择项包括选择通知类型、传真通知、接收传真和删除传真。
步骤130:当用户选择通知类型时,通过放音将包括不通知、自选选择和只开通传真的选择项提供给用户,并根据用户的选择进行设置。
步骤140:当用户选择传真通知时,将包括不通知、短信通知、邮件通知和电话通知的选择项提供给用户,并根据用户的选择进行设置。
用户需在开户时或上网填写手机号码、邮件地址(E-Mail)或电话号码。
步骤150:当用户选择传真通知时,指定交换设备将数据中心相应传真播放给用户。
步骤160:当用户选择删除传真时,要求用户输入传真标识并将指定的传真从数据中心删除。

Claims (11)

1、一种在智能网中实现传真信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步骤:
通过传真装置向目标号码发起传真请求;
智能网中的业务处理该传真请求,并在该目标号码允许使用传真功能时返回接收应答;以及
由业务接收所述传真装置发送的传真信息并保存到数据中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业务接收传真信息后通知所述目标号码对应的用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通过邮件、短信或电话通知用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号码为一号通号码、手机号码、电话号码、虚拟传真号码或分帐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处理传真请求包括步骤:
A、对用户来话有效性进行判断,如果有效则进行步骤B,否则拒绝;
B、判断是目标号码是否为分帐号,如果是则返回接收应答,如果不是分帐号则继续步骤C;
C、判断对使用传真功能的设置:
如果设置为不使用传真,则接续呼叫;
如果设置为只使用传真,则返回接收应答;
如果设置为用户选择,则通过放音向用户提供选择项并根据选择项进行相应处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中心提供WEB接口,用户通过WEB方式管理传真,该管理包括接收、删除和转发。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通过电话流程管理传真,该管理包括接收、删除和转发。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电话流程管理传真包括步骤:
(1)对请求管理传真的用户有效性进行判断,如果有效则进行步骤(2),否则拒绝;
(2)检查该用户是否有新传真,如果有则提示用户,否则进行步骤(3);
(3)放音向用户提供管理选择,并根据用户选择进行相应处理。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选择包括选择通知类型、传真通知、接收传真和删除传真;
当用户选择通知类型时,通过放音将包括不通知、自选选择和只开通传真的选择项提供给用户,并根据用户的选择进行设置;
当用户选择传真通知时,将包括不通知、短信通知、邮件通知和电话通知的选择项提供给用户,并根据用户的选择进行设置;
当用户选择接收传真时,指定交换设备将数据中心相应传真播放给用户;
当用户选择删除传真时,根据用户的输入将指定的传真从数据中心删除。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业务接收传真使用对INAP操作PC扩充成PR,指定交换机接收数据并分配唯一标识。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用户使用电话流程进行传真的接收时业务使用PR,指定交换机根据传真标识将保存在数据中心的相应传真播放给用户。
CNB2004100303975A 2004-03-24 2004-03-24 在智能网中实现传真信箱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3999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303975A CN100483999C (zh) 2004-03-24 2004-03-24 在智能网中实现传真信箱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303975A CN100483999C (zh) 2004-03-24 2004-03-24 在智能网中实现传真信箱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74505A true CN1674505A (zh) 2005-09-28
CN100483999C CN100483999C (zh) 2009-04-29

Family

ID=35046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30397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3999C (zh) 2004-03-24 2004-03-24 在智能网中实现传真信箱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83999C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2885A (zh) * 2009-11-26 2011-06-0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传真处理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1635691B (zh) * 2008-07-21 2012-02-1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传真方法、接口设备及业务系统
CN102710608A (zh) * 2012-05-10 2012-10-03 上海电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基于融合通信平台的网络传真系统
CN110602342A (zh) * 2019-09-04 2019-12-20 深圳震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真机传输控制方法及系统、计算机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5691B (zh) * 2008-07-21 2012-02-1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传真方法、接口设备及业务系统
CN102082885A (zh) * 2009-11-26 2011-06-0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传真处理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2710608A (zh) * 2012-05-10 2012-10-03 上海电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基于融合通信平台的网络传真系统
CN110602342A (zh) * 2019-09-04 2019-12-20 深圳震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真机传输控制方法及系统、计算机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83999C (zh) 2009-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01535C (zh) 具有多个接口能力的消息应用
CN101064753B (zh) 未应答电话呼叫的电子邮件通知系统和方法
US6934367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voicemail message certification and reply using a temporary voicemail service
US20060168003A1 (en) Method for archiving multimedia messages
WO2007072059A1 (en) Telecommunications services apparatus and methods
CN1889536A (zh) 限制多媒体消息中心对多媒体消息的转发次数的处理方法
JP2012010345A (ja) メッセージングサービスの受信箱内に寄託されたメッセージを投函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480004A (zh) 对漫游用户的呼叫的管理
CN1585516A (zh) 预适应泛用型多媒体短信通讯方法
CN1283047C (zh) 消息中继传输方法
CN1599398A (zh) 实现电话向计算机网络即时通信终端发信息的装置和方法
CN101635898B (zh) 实现彩信邮件的方法及彩信邮件业务网关
AU200422994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notifying unpublished subscribers of requests for contact information
JP3070568B2 (ja) ボイスメール装置およびボイスメールの処理方法
CN1674505A (zh) 在智能网中实现传真信箱的方法
CN1276640C (zh) 一种第三方为发送方发送多媒体短消息付费的方法
CN100518209C (zh) 用于在呼叫中使用一回铃音更换和推置一补充服务的一声音源的方法和设备
CN1652555A (zh) 为一号通用户提供消息的实现方法
CN1852361A (zh) 一种呈现及智能呼叫路由结合业务实现方法与装置
CN1901595B (zh) 一种发送传真到无线传真设备的方法
CN1852468A (zh) 一种多媒体消息服务系统中对消息的处理方法
CN1242589C (zh) 固话短信系统及其方法
CN1233193C (zh) 专用小交换机系统
CN1275019A (zh) 配置电话按键以访问网络业务的方法
CN1770758A (zh) 多媒体信息的发送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UAWEI DIGIT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UAWEI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0090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518129 INTELLECTUAL PROPERTY DEPARTMENT, BUILDING F1-18, RESEARCH CENTER OF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TO: 100085 NO.3, XINXI ROAD, SHANGDI,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00908

Address after: 100085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on the road, No. 3

Patentee after: Huawei Digit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intellectual property department, F1-18 building, research center of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29

Termination date: 20150324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