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02439C - 一种在e&m链路上传输主叫号码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在e&m链路上传输主叫号码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02439C
CN100502439C CNB2006100910286A CN200610091028A CN100502439C CN 100502439 C CN100502439 C CN 100502439C CN B2006100910286 A CNB2006100910286 A CN B2006100910286A CN 200610091028 A CN200610091028 A CN 200610091028A CN 100502439 C CN100502439 C CN 10050243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lled
calling
separator
caller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09102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01577A (zh
Inventor
田小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61009102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02439C/zh
Publication of CN19015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015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0243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02439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E&M链路上传输主叫号码的方法,该方法如下:主叫侧在E&M链路上发送被叫号码、分隔符和主叫号码字符串,被叫侧根据与主叫侧约定的规则从前述字符串中区分出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并将该主叫号码发送到被叫终端。通过本发明的方案,被叫终端很方便的就能看到主叫端的号码。

Description

一种在E&M链路上传输主叫号码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E&M信令的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E&M(RecEive and TransMit)信令是国际上广泛采用的一种中继信令,其信令通道包括发信令的M线和收信令的E线,即通过与话音分开的信令通道E线和M线实现交换机与传输设备之间信令转换的一种信令方式。
目前在利用E&M信令通信过程中,主叫话机的号码无法显示到被叫话机,使得被叫话机不具有来电显示的功能。如图1,E&M信令组网示意图,主叫端话机1通过路由器A与路由器B之间的E&M中继呼叫被叫端话机2。在呼叫建立过程中,路由器A在E&M发送被叫端话机2号码阶段通过E&M中继将主叫端话机1的所拨的被叫号码发送给路由器B,路由器B接收到该被叫号码后将此路呼叫接续到被叫端话机2,被叫端话机2振铃,被叫端话机2摘机后,此次呼叫便已经建立。但是由于E&M信令没有发送主叫号码的功能,所以被叫端在摘机之前不知道主叫端的任何信息。
事实上,目前我们在用其他通信工具,如手机,通信过程中已经习惯了来电显示的功能,所以在用E&M信令建立呼叫过程中,显示主叫端号码的需求日益突出。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E&M链路上传输主叫号码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在E&M链路上传输主叫号码的方法是这样实现的:
主叫侧在发送请求通话服务的E&M启动信令过程中,在发送被叫号码的同时发送分隔符和主叫号码,将被叫号码、分隔符和主叫号码字符串发送到被叫侧,被叫侧根据与主叫侧约定的规则从前述字符串中区分出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该字符串按被叫号码、分隔符和主叫号码顺序排列或者按主叫号码、分隔符和被叫号码的顺序排列。该分隔符通过配置命令保存在主叫侧和被叫侧。
优选的,该分隔符为“*”或“#”。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在E&M链路上传输主叫号码的系统,该系统包括主叫终端、主叫设备、被叫设备和被叫终端,主叫设备包括主叫信息接收单元、主叫信息处理单元和主叫信息发送单元,被叫设备包括被叫信息接收单元、被叫信息处理单元和被叫信息发送单元,该主叫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主叫话机传来的被叫号码和主叫号码信息,主叫信息处理单元用来将被叫号码和主叫号码信息进行处理,在这两个号码之间加入分隔符,主叫信息发送单元用来将加入分隔符的主被叫号码字符串通过E&M链路传输到被叫设备,被叫设备的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字符串,被叫信息处理单元用于将接收到的字符串进行处理,识别出其中的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被叫信息发送单元将被叫号码用于接续被叫终端,将主叫号码发送到被叫终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在E&M链路上发送主叫号码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主叫信息接收单元、主叫信息处理单元和主叫信息发送单元,该主叫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主叫终端的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主叫信息处理单元用于在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之间加入用于区分主被叫号码的分隔符,主叫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将带有分隔符的主被叫号码字符串通过E&M信令发送到对端设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在E&M链路上接收主叫号码的设备,该设备包括被叫信息接收单元、被叫信息处理单元和被叫信息发送单元,该被叫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对端通过E&M链路传输的带有分隔符的主、被叫号码字符串,被叫信息处理单元将主、被叫号码从该字符串中识别出来,被叫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将被叫号码接续到被叫终端、将主叫号码传输到被叫终端的显示屏。
应用本发明,被叫终端能显示主叫终端的号码,方便用户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E&M信令组网示意图;
图2为立即启动方式下本发明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闪断启动方式下本发明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延迟启动方式下本发明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根据E&M中继信令的特点,提出一种实现网络电话来电显示功能的方案。其核心思想是:在主叫侧发送请求通话服务的E&M信令时,将主叫号码通过信令通道发送到被叫侧。被叫侧此时就可以根据事先约定好的规则,对主叫号码解码检测,并显示出主叫号码。
在利用E&M信令建立呼叫过程中,主被叫两侧通过E&M启动信令来完成呼叫的建立。其中E&M启动信令主要包括三种方式:立即启动、闪断启动、延时启动。以下主要针对E&M信令的三种启动方式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现方法。
图2为立即启动方式下本发明的实现方案。主叫侧摘机,等待确定时间后向被叫侧发送被叫号码,并在被叫号码后插入分隔符和主叫号码,期间不检测被叫侧是否接受准备就绪,被叫侧根据与主叫侧事先约定的协议,检测出分隔符前的被叫号码和分隔符后的主叫号码,并将此呼叫接续到被叫号码对应的用户话机,同时将主叫号码传递给被叫话机。被叫话机接收到此主叫号码后,显示在话机终端上。
图3为闪断启动方式下本发明的实现方案。主叫侧摘机先占用中继线路,被叫侧处于挂机状态直到接收到主叫侧发来的连接信号,此时被叫侧发送wink信号进行确认,并进入就绪状态。当主叫侧收到该wink信号就开始发送被叫号码、分隔符和主叫号码,被叫侧接收到被叫号码信息后将此呼叫接续到被叫号码对应的用户话机,同时将主叫号码传递给被叫用户话机。被叫话机接收到此主叫号码后,显示在话机终端上。
图4为延时启动方式下本发明的实现方案。主叫侧摘机先占用中继线路,被叫侧也进入摘机状态来响应主叫的摘机,并且一直处在摘机状态直到准备好接收被叫号码信息。待被叫侧准备好接收被叫号码后,被叫侧进入挂机状态,接着主叫侧发送被叫号码、分隔符和主叫号码给被叫侧。被叫侧接收到被叫号码信息后将此呼叫接续到被叫号码对应的用户话机,并将分隔符后的主叫号码发送到用户话机。被叫话机接收到此主叫号码后,显示在话机终端上。
上述主叫侧在发送被叫号码和主叫号码时都需要使用用于区分这两个号码的分隔符,这些分隔符可以为“#”、“*”等等,在主叫侧和被叫侧通过配置命令保存这些分隔符,被叫侧能按与主叫侧约定的规则根据该分隔符区分出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比方说主叫话机的号码为81100,被叫话机的号码为95200,主叫侧与被叫侧约定用以区分主、被叫号码的分隔符为“#”。主叫话机摘机后拨95200,此时与主叫话机相连的主叫侧通过E&M信令将主、被叫号码以“95200#81100”的形式发送给被叫话机。被叫侧在接收主叫发送的号码信息时,对其进行分析。当发现这个号码串中有事先约定好的分隔符“#”时,认为该分隔符之前的号码95200为被叫号码,分隔符之后的号码81100为主叫号码。被叫号码95200用于接续被叫话机,主叫号码用于在被叫话机上进行显示。
被叫侧将主叫号码发送到被叫话机的方式需要根据这两者之间的链接的形式来决定。比方说,当被叫侧的用户端口为FXS(Foreign Exchange Station,外部交换站),被叫话机上与被叫侧用户端口相连的接口为FXO(ForeignExchange Office,外部交换局)时,主叫号码在FXS口和FXO口之间传输。被叫侧根据被叫号码将呼叫接续到被叫话机,被叫话机开始振铃,在第一声振铃和第二声振铃之间,主叫号码被传输到了被叫话机上。实际上,被叫侧和被叫话机之间可能还有其他的设备,还可能有其他的信令传输,但都能顺利将主叫号码传输到被叫话机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实现上述发明方案的系统。该系统包括主叫终端、主叫设备、被叫设备和被叫终端,图5只示出了主叫设备和被叫设备。主叫终端、主叫设备、被叫设备和被终端机依次相连。主叫设备包括主叫信息接收单元、主叫信息处理单元和主叫信息发送单元。被叫设备包括被叫信息接收单元、被叫信息处理单元和被叫信息发送单元。
主叫终端摘机后拨被叫话机的号码,主叫设备的主叫信息接收单元接收该主叫信息。主叫设备的信息处理单元对接收到的主叫终端发起的信息进行处理,将被叫号码、分隔符和主叫号码按一定顺序排列并传给信息发送单元。该顺序可以是被叫号码、分隔符、主叫号码,还可以是主叫号码、分隔符、被叫号码。主叫设备的信息发送单元将被叫号码、分隔符和主叫号码字符串通过E&M链路发送到对端的被叫设备。
被叫设备的被叫信息接收单元接收来自主叫设备的信息,并将该信息传递到被叫设备信息处理单元,被叫设备信息处理单元分辩出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并将分辩出的信息传送给被叫设备信息发送单元。被叫设备信息发送单元通过被叫号码呼叫对应的被叫终端,并将主叫号码传输到被叫终端上。
实际上主叫设备和被叫设备只是在一次呼叫过程中被称为主叫设备和被叫设备,在下一次呼叫过程中可能主叫设备成了被叫设备,被叫设备成了主叫设备。所以实际上图5所示结构示意图中主叫设备具有接收、处理和发送主叫信息的各功能单元在被叫设备中同样也都具备,被叫设备具有接收、处理和发送被叫信息的各功能单元在主叫设备中也同样都具备。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通过E&M信令在被叫话机显示主叫号码的方法以及实现该方法的一个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在E & M链路上传输主叫号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主叫侧在发送请求通话服务的E & M启动信令过程中,在发送被叫号码的同时发送分隔符和主叫号码,将被叫号码、分隔符和主叫号码字符串发送到被叫侧,被叫侧根据与主叫侧约定的规则从前述字符串中区分出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所述字符串按被叫号码、分隔符和主叫号码顺序排列或者按主叫号码、分隔符和被叫号码的顺序排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E & M链路上传输主叫号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符通过配置命令保存在主叫侧和被叫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E&M链路上传输主叫号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符为“*”或“#”。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E & M链路上传输主叫号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在E & M信令立即启动、闪断启动和延时启动方式下应用。
5、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方法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主叫终端、主叫设备、被叫设备和被叫终端,其特征在于:主叫设备包括主叫信息接收单元、主叫信息处理单元和主叫信息发送单元,被叫设备包括被叫信息接收单元、被叫信息处理单元和被叫信息发送单元,所述主叫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主叫话机传来的被叫号码和主叫号码信息,主叫信息处理单元用来将被叫号码和主叫号码信息进行处理,在这两个号码之间加入分隔符,主叫信息发送单元用来将加入分隔符的主被叫号码字符串通过E & M链路传输到被叫设备,被叫设备的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字符串,被叫信息处理单元用于将接收到的字符串进行处理,识别出其中的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被叫信息发送单元将被叫号码用于接续被叫终端,将主叫号码发送到被叫终端。
6、一种在E&M链路上发送主叫号码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主叫信息接收单元、主叫信息处理单元和主叫信息发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叫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主叫终端的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主叫信息处理单元用于在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之间加入用于区分主被叫号码的分隔符,主叫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将带有分隔符的主被叫号码字符串通过E & M信令发送到对端设备。
7、一种在E & M链路上接收主叫号码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被叫信息接收单元、被叫信息处理单元和被叫信息发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叫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对端通过E&M链路传输的带有分隔符的主、被叫号码字符串,被叫信息处理单元将主、被叫号码从该字符串中识别出来,被叫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将被叫号码接续到被叫终端、将主叫号码传输到被叫终端的显示屏。
CNB2006100910286A 2006-07-11 2006-07-11 一种在e&m链路上传输主叫号码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2439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910286A CN100502439C (zh) 2006-07-11 2006-07-11 一种在e&m链路上传输主叫号码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910286A CN100502439C (zh) 2006-07-11 2006-07-11 一种在e&m链路上传输主叫号码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01577A CN1901577A (zh) 2007-01-24
CN100502439C true CN100502439C (zh) 2009-06-17

Family

ID=37657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91028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2439C (zh) 2006-07-11 2006-07-11 一种在e&m链路上传输主叫号码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02439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6959B (zh) * 2007-10-22 2011-06-15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在e&m虚拟专线上传输模拟控制信令的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电力通信网中的E&M接口及其维护. 杨少达.电力系统通信,第1999-5期. 1999
电力通信网中的E&M接口及其维护. 杨少达.电力系统通信,第1999-5期. 199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01577A (zh) 2007-0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06523B (zh) 一种智能终端VoIP的呼叫转接方法
US871804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witching between 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s and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networks
US20070206612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call forwarding through internet
CN107197111A (zh) 呼叫转接方法、系统及ippbx
CN101651753B (zh) 一种支持电路域电话和网络电话的呼叫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5721727A (zh) 呼叫转移的方法及装置
EP1830549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call forwarding through internet
CN101964900B (zh) Dect视频监控呼叫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00502439C (zh) 一种在e&m链路上传输主叫号码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201910856U (zh) 综合接入设备
JP4492516B2 (ja) 音声ipパケット交換装置
US20040148405A1 (en) Network connec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02075649B (zh) 一种voip的即时呼叫方法
CN101197888B (zh) 实现非智能sip终端呼叫等待选择挂机的方法和系统
CN101969514A (zh) 一种数字无绳电话及其多帐号分离方法
CN102739884A (zh) 一种拨号方法和网关设备
US20060245568A1 (en) Gateway device, private branch exchange system, and private branch exchange method
CN102217279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通信系统以及数据处理网关
KR100821576B1 (ko) 아이피 망을 이용한 사설교환기 간의 중계 호 처리방법
KR100285716B1 (ko) 교환기에서아날로그가입자를위한발신번전송방법
CN106937017A (zh) 一种基于VoIP的传真智能路由方法及系统
CN101938573A (zh) 一种pstn电话机的在线和即时通信服务方法
CN108769441B (zh) 软交换通话方法和系统
CN101309328A (zh) 兼具公共交换电话网络电话与网络电话的拨接装置
KR101045865B1 (ko) 가입자 선로 중계용 네트워크 교환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통신서비스 제공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0052 Binjiang District Changhe Road, Zhejiang, China, No. 466, No.

Patentee after: Xinhua thre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0053 Hangzhou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rovi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 310 and No. six road, HUAWEI, Hangzhou production base

Patentee before: Huas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617

Termination date: 20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