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77873A - 添加鱼腥草的酸性乳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添加鱼腥草的酸性乳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77873A
CN102077873A CN 201010576866 CN201010576866A CN102077873A CN 102077873 A CN102077873 A CN 102077873A CN 201010576866 CN201010576866 CN 201010576866 CN 201010576866 A CN201010576866 A CN 201010576866A CN 102077873 A CN102077873 A CN 1020778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uice
herba houttuyniae
acid
acidic milk
houttuyni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57686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77873B (zh
Inventor
马国文
巴根纳
赵六永
刘华
孙远征
周名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Yili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Yili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Yili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Yili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01057686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778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778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778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778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778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鱼腥草汁的酸性乳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含有鱼腥草汁的酸性乳饮料的制作方法包括:将鱼腥草汁与特定量的苹果酸与柠檬酸的混合酸液混合,然后加入山楂汁和柠檬汁,加热到40~50℃,浸泡20min~60min,然后升温至85~95℃,蒸煮,过筛,滤液即为去腥鱼腥草溶液;然后以去腥鱼腥草溶液作为原料之一,制备含有鱼腥草汁的酸性乳饮料;其中,控制该酸性乳饮料中鱼腥草汁的含量以原汁计为0.1%~0.5%。本发明通过对鱼腥草进行去腥处理,实现鱼腥草与牛奶的完美融合,使制备得到的含有鱼腥草汁的酸性乳饮料产品具有良好的风味和稳定性。

Description

添加鱼腥草的酸性乳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态乳制品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添加鱼腥草的酸性乳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 Thunb)又名蕺菜、折耳根、鱼鳞草,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的全草。其茎叶搓碎后有鱼腥味,因此而得名。据测定,每100g鱼腥草鲜茎叶中含蛋白质22g、脂肪0.48、碳水化合物6.0g,并含有丰富的粗纤维、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以及钙、磷、钾、镁、钠、铁、铜、锌、锰等矿物质元素;还含有挥发油约0.05%,包括鱼腥草素(癸酰乙醛)、月桂醛、癸醛、甲基正壬酮、香叶烯、癸酸、蕺菜碱、槲皮苷、丁香烯、莰烯等物质等。有报道鱼腥草的腥味来源于鱼腥草素,鱼腥草素是鱼腥草的主要抗菌成分。
鱼腥草味辛、性微寒,归怖经。《本草经疏》记载:“鱼腥草治痰热壅肺,发为肺痈吐脓血之要药。”而滇南本草》也记述其能“治肺痈咳嗽带脓血,痰有腥臭,大肠热毒,疗痔疮。”《本草纲目》言其有“散热毒、消痈肿之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鱼腥草有镇痛止血、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消肿排脓、利尿通淋、降低毛细血管脆性、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药理研究表明,鱼腥草对卡他球菌、流感杆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病毒、真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钩端螺旋体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还可作为服毒急救的催化剂;能延缓小白鼠试验性结核病变的发展,延长小白鼠的寿命;促进组织再生;促使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血流量;增加尿液分泌增加白细胞的吞噬能力;还有抗过敏、抗癌等作用。鱼腥草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极高,被我国卫生部定为既可作为食品又可作为药品的保健食品原料之一。
目前已有关于将鱼腥草制作成饮料的研究报道,例如,CN101530228A公开了一种鱼腥草饮料,其主要是将新鲜鱼腥草榨汁,并添加茶汁、柠檬汁、糖等配制而成。“鱼腥草饮料的工艺研究”(张颖,食品科技,2009年02期)公开了一种鱼腥草饮料的生产工艺及配方,其中是将鱼腥草榨汁后添加薄荷提取液、甘草提取液、菊花提取液、白砂糖等配制饮料。“鱼腥草饮料的研制开发”(杨瑞等,四川食品与发酵,2001年01期)中对鱼腥草饮料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其中添加特定的腥味掩盖剂以改善鱼腥草饮料的风味。尽管现有技术中有不少关于鱼腥草饮料的研究报道,但未见到产品在市场上流通。造成鱼腥草很难得以推广的原因,主要还是其本身带有的鱼腥味,且口感差,很难让人接受。虽然现有技术中有添加茶汁、薄荷汁、柠檬汁、腥味掩盖剂等遮掩鱼腥草的腥味,但效果不甚理想。
因此,要想实现鱼腥草的规模化开发,就需要具备两个条件:(1)尽量将鱼腥味进行遮掩或者去除;(2)需要一种载体,这个载体需要具有较大的消费群体,且具有良好的风味特性。随着中国乳制品行业的迅速发展,乳制品渐渐走入每一个家庭,且风味特性较好,因此,以牛乳充当鱼腥草开发载体,将是个不错的选择。
另一方面,液态乳制品例如乳饮料由于含有乳的丰富营养,容易消化吸收,且物美价廉、食用方便,已成为人们日常饮食结构中的重要部分。以乳制品为载体开发营养强化的功能乳制品已成为液态乳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然而,对于鱼腥草而言,其具有腥味、苦味,将鱼腥草汁直接加入到乳饮料中后必定会对乳饮料产品的风味产生不利影响,食品风味的接受程度降低。并且,由于鱼腥草复杂的组成成分特别是其中所含的各种离子及植物性氨基酸成分,将鱼腥草汁直接加入到乳饮料,会破坏原料乳本身的电离平衡,使乳中的酪蛋白具有形成大颗粒而呈现沉淀的趋势,致使产品在短期内会出现分层的现象。目前并没有将鱼腥草与乳饮料有效结合的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添加鱼腥草的酸性乳饮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对鱼腥草进行去腥处理,实现鱼腥草与牛奶的完美融合,充分利用鱼腥草中的营养成分,强化乳饮料营养功能,使产品具有良好的风味和稳定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制备得到的添加鱼腥草的酸性乳饮料。
如前所述,鱼腥草及其汁液具有鱼腥味,且口感差,很难让人接受。要想实现鱼腥草的规模化开发,将鱼腥味进行遮掩或者去除是所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以牛乳充当鱼腥草开发载体,如何实现鱼腥草与牛奶风味的良好融合,以及如何保证产品货架期内的良好稳定性也是具有挑战性的难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添加鱼腥草的酸性乳饮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将鱼腥草进行适当的去腥处理,并选择合适添加比例,实现鱼腥草与牛奶的完美融合,从而通过充分利用鱼腥草中的营养成分,达到强化乳饮料营养功能的目的。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鱼腥草汁的酸性乳饮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
(1)将鱼腥草汁与浓度5%~20%的酸液混合;其中,所述酸液为苹果酸与柠檬酸的混合酸液,所述苹果酸与柠檬酸的重量比为1∶3~5,且所述酸液中苹果酸与柠檬酸的量至少为鱼腥草汁(以原汁计)重量的0.02倍;优选地,酸液中苹果酸与柠檬酸的量为鱼腥草汁重量的0.02~0.12倍;
向上述鱼腥草汁与酸液的混合液中加入山楂汁和柠檬汁,加热到40~50℃,浸泡20min~60min,然后升温至85~95℃,蒸煮3~5min;其中,以原汁计,山楂汁用量为鱼腥草汁的至少0.8倍,柠檬汁的用量至少为鱼腥草汁的0.8倍;优选地,所述山楂汁用量为鱼腥草汁的2~15倍,更优选为4~10倍,所述柠檬汁的用量为鱼腥草汁的2~15倍,更优选为4~10倍;
上述蒸煮后的物料过100~150目筛,滤液即为去腥鱼腥草溶液;
(2)以上述去腥鱼腥草溶液作为原料之一,制备含有鱼腥草汁的酸性乳饮料;其中,控制该酸性乳饮料中鱼腥草汁的含量以原汁计为0.1%~0.5%。
本发明的方法中,通过对鱼腥草汁进行特定处理,可以有效去除其腥苦味,将该经去腥处理后的鱼腥草汁添加到奶液中制备酸性乳饮料,有利于产品的良好风味和稳定性。
本发明中,除特别注明外,所述含量及比例均为重量含量及比例。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本发明中所用原料鱼腥草汁为鱼腥草原汁,其是新鲜的鱼腥草(可以是全草,也可以是茎叶部分)经粉碎、压榨并过滤除去肉眼可见不溶性杂质而得到的汁液。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本发明所述的鱼腥草汁在乳饮料中的添加量优选为0.2~0.4wt%。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本发明所述含有鱼腥草汁的酸性乳饮料的pH值为4.10~4.40,滴定酸度为55~68°T,且该酸性乳饮料的甜度为折合成含有5%~15%的蔗糖的甜度。
具体地,所述酸性乳饮料的酸度用酸度调节剂调节,所述酸度调节剂可选自乳酸、柠檬酸、苹果酸和酒石酸中一种或多种,优选为柠檬酸和苹果酸。本发明中,优选控制饮料中苹果酸与柠檬酸的比例为1∶3~5,最优选为1∶4。
所述酸性乳饮料的甜度可用甜味物质调节,所述甜味物质可选自白砂糖、糖浆和甜味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甜味剂例如可以是阿斯巴甜、甜蜜素、安赛蜜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在以所述去腥鱼腥草溶液为原料制备含有鱼腥草汁的酸性乳饮料过程中,本发明还优选加入了缓冲盐,其用量为乳饮料总重量的0.01%~0.05%,所述缓冲盐选自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柠檬酸钠、柠檬酸钾和焦磷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这些盐类物质能够螯合饮料中的游离钙离子等,能够改善产品品质、保持水分,达到增强产品体系稳定性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在以所述去腥鱼腥草溶液为原料制备含有鱼腥草汁的酸性乳饮料过程中,还加入了稳定剂,其用量为乳饮料总重量的0.5%~1.5%;所述稳定剂包括乳化剂和增稠剂,所述乳化剂选自硬脂酰乳酸钠SSL、单硬脂肪酸酯、蔗糖脂肪酸酯、聚甘油酯、二乙酰酒石酸单甘酯和琥珀酸单甘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增稠剂选自羧甲基纤维素钠、果胶、海藻酸丙二醇酯、结冷胶、变性淀粉、黄原胶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按照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含有鱼腥草汁的酸性乳饮料。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本发明的含有鱼腥草汁的酸性乳饮料,其中乳蛋白含量≥1.0%,优选乳蛋白含量1.0%~1.6%。本发明的酸性乳饮料中的乳蛋白来自于原料牛奶,所述的原料牛奶是指符合我国生鲜牛乳收购标准的鲜奶或还原牛奶,可以是全脂牛奶,也可以是脱脂牛奶或低脂牛奶。
本发明的含有鱼腥草汁的酸性乳饮料,是一种调配型酸性乳饮料,该饮料体系的粘度通常控制为10~45厘泊(本发明中,粘度是在室温、利用BROOKFIELD LVDVIII型旋转粘度计在转子转速15r/min条件下测定),优选为10~40厘泊。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显示,本发明的乳饮料,奶液是均匀的,在饮用时口感柔滑顺畅,有牛奶的顺滑、香甜以及鱼腥草独特的口感,同时有轻微鱼腥草特有的香气,产品易于被群众接受。
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添加鱼腥草的酸性乳饮料,基于其总质量,原料组成包含:牛奶30~50wt%、稳定剂0.5~1.5wt%、酸度调节剂0.1~0.3wt%、鱼腥草汁(以原汁计)0.1~0.5wt%、山楂汁(以原汁计)0.1~4.0wt%,柠檬汁(以原汁计)0.1~4.0wt%,缓冲盐0.01~0.05wt%,甜味物质3~10wt%,余量为水,该酸性乳饮料的pH值为4.10~4.40,滴定酸度为55~68°T。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对鱼腥草汁进行特定的处理,将鱼腥草成功的添加到乳饮料中,实现两者的完美融合,使产品具有良好的风味和稳定性,从而通过充分利用鱼腥草中的营养成分,达到强化乳饮料营养功能的目的,无论从营养学上讲还是从乳制品的研发上讲,都是一种非常有益的做法。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及特点,但这些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下述实施例中各原料的选择均符合相关国家标准。
其中,所述鱼腥草汁为将新鲜鱼腥草茎叶和地下茎清洗干净后,粗碎至3~5cm,然后榨汁,并过滤除去肉眼可见不溶性物质,冷藏备用。该鱼腥草汁为浅黄色,具有浓郁的鱼腥草腥味,清亮透明液体,其它性能指标不做要求。
所述山楂汁为山楂4倍浓缩清汁,为红褐色液体,具有新鲜成熟的山楂固有的滋味与香气,无异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50±1°BX,可滴定总酸(以柠檬酸计)含量为2.0%±0.2。
所述柠檬汁为4倍浓缩柠檬汁,米黄色或浅黄色,稀释成原汁,具有与鲜柠檬果汁固有的风味,无煮熟味及其它异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45±1°BX,总酸(以柠檬酸计)为7.5-9.5%。
实施例1、含鱼腥草的酸性乳饮料(配方以1吨计)
牛奶:350.0千克;
白砂糖:80.0千克;
鱼腥草汁:1.0千克;
山楂汁:1.0千克;
柠檬汁:1.0千克;
羧甲基纤维素钠:2.0千克;
海藻酸丙二醇酯:0.5千克;
结冷胶:1.0千克;
变性淀粉:1.0千克;
蔗糖脂肪酸酯:0.5千克;
苹果酸:0.2千克;
柠檬酸:0.8千克;
柠檬酸钠:0.1千克;
纯净水补至:1000千克。
原料标准:
牛奶:蛋白质≥2.95%,脂肪≥3.0%,非脂乳固体≥8.5%(该指标和标准为本领域公知的牛奶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白砂糖:符合国家一级标准。
纯净水符合国家标准。
本实施例的制备过程主要包括:
1、将比例为1∶4的苹果酸、柠檬酸用水进行溶解,溶解后酸液浓度5%;
2、将鱼腥草汁与步骤1制得的酸液的10%加入到化料罐中,搅拌,至鱼腥草完全溶解;
3、在步骤2所得溶液中,加入山楂汁、柠檬汁,加热到45℃,浸泡30min,然后迅速升温至85℃,蒸煮5min,蒸煮的过程中,尽量保持化料罐处在敞开状态,以便蒸煮去除的腥味随蒸汽挥发到;
4、将步骤3所得溶液迅速冷却到25℃,然后用100目筛子进行过滤,滤液即是去腥鱼腥草溶液,备用;
5、稳定剂的配料:将稳定剂与白砂糖干混;
6、将配料量30%的纯净水升温至75℃,混入干混物料,在保持温度状态下高速搅拌30分钟左右,打入配料罐中;
7、将步骤4所得去腥鱼腥草溶液,打入配料罐中;
8、将标准化的牛奶打入配料罐中,搅拌10分钟左右;
9、将步骤1制得的酸液剩余的90%采用喷淋调酸的方式打入配料罐,进行调酸;
10、用配料用水将物料定容;
11、定容后的物料进行均质,均质温度65℃,均质压力220bar(可以先调二级使压力表指示为50bar;再调一级使压力表指示为220bar);均质后,加入柠檬酸钠(根据产品配方需要,还可加入甜味物质和盐类物质等添加剂类原料),得到奶液基料;
12、将配制好的上述奶组合物在121℃/4秒进行灭菌;
13、灌装:杀菌后的料液冷却至25℃以下进行无菌灌装。
本实施例的含鱼腥草的酸性乳饮料蛋白质含量约为1.05%,脂肪含量约为1.0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约为5.5%。该产品的黏度约为25厘泊(Brookfield LVDV-III型黏度测定仪,0号转子,15rpm,室温),pH值约为4.20之间,酸度为59°T。产品整体状态均匀,口感饱满顺滑,具有天然牛奶风味的同时又含有鱼腥草独特的风味。
实施例2、含鱼腥草的酸性乳饮料(配方以1吨计)
牛奶:500.0千克;
糖浆:80.0千克;
鱼腥草汁:3.5千克;
山楂汁:4.0千克;
柠檬汁:4.0千克;
羧甲基纤维素钠:5.0千克;
海藻酸丙二醇酯:1.5千克;
结冷胶:1.5千克;
变性淀粉:5.5千克;
蔗糖脂肪酸酯:1.5千克;
苹果酸:0.6千克;
柠檬酸:2.4千克;
柠檬酸钠:0.5千克;
纯净水补至:1000千克。
原料标准:
牛奶:蛋白质≥2.95%,脂肪≥3.0%,非脂乳固体≥8.5%(该指标和标准为本领域公知的牛奶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糖浆:符合国家标准。
纯净水符合国家标准。
制备过程:同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含鱼腥草的酸性乳饮料蛋白质含量约为1.5%,蛋白质含量约为1.5%,脂肪含量约为1.5%,非脂乳固体约为6.8%。该产品的黏度约为39厘泊,pH值约为4.19,酸度为60°T。产品整体状态均匀,口感饱满顺滑,具有天然牛奶风味的同时又含有鱼腥草独特的风味。
实施例3、含鱼腥草的酸性乳饮料(配方以1吨计)
牛奶:350.0千克;
白砂糖:80.0千克;
鱼腥草汁:5.0千克;
山楂汁:10.0千克;
柠檬汁:10.0千克;
羧甲基纤维素钠:2.0千克;
海藻酸丙二醇酯:0.5千克;
结冷胶:1.0千克;
变性淀粉:1.0千克;
蔗糖脂肪酸酯:0.5千克;
苹果酸:0.2千克;
柠檬酸:1.0千克;
柠檬酸钠:0.1千克;
纯净水补至:1000千克。
原料标准:
牛奶:蛋白质≥2.95%,脂肪≥3.0%,非脂乳固体≥8.5%(该指标和标准为本领域公知的牛奶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白砂糖:符合国家一级标准。
纯净水符合国家标准。
制备过程:同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含鱼腥草的酸性乳饮料蛋白质含量约为1.05%,脂肪含量约为1.0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约为5.5%。该产品的黏度约为24厘泊,pH值约为4.25之间,酸度为55°T。产品整体状态均匀,口感饱满顺滑,具有天然牛奶风味的同时又含有鱼腥草独特的风味。
对比例1、(配方以1吨计)
牛奶:350.0千克;
白砂糖:50.0千克;
鱼腥草汁:0.5千克;
山楂汁:4.0千克;
柠檬汁:4.0千克;
羧甲基纤维素钠:2.0千克;
海藻酸丙二醇酯:0.5千克;
结冷胶:1.0千克;
变性淀粉:1.0千克;
蔗糖脂肪酸酯:0.5千克;
苹果酸:0.25千克;
柠檬酸:0.50千克;
柠檬酸钠:0.1千克;
纯净水补至:1000千克。
原料标准:
牛奶:蛋白质≥2.95%,脂肪≥3.0%,非脂乳固体≥8.5%(该指标和标准为本领域公知的牛奶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白砂糖:符合国家一级标准。
纯净水符合国家标准。
制备过程:同实施例1。
该产品的黏度约为27厘泊,pH值约为4.19之间,酸度为58°T。
对比例2(配方以1吨计)
牛奶:500.0千克;
白砂糖:80.0千克;
鱼腥草汁:5.0千克;
山楂汁:4.0千克;
柠檬汁:4.0千克;
羧甲基纤维素钠:5.0千克;
海藻酸丙二醇酯:1.5千克;
结冷胶:1.5千克;
变性淀粉:5.5千克;
蔗糖脂肪酸酯:1.5千克;
苹果酸:0.3千克;
柠檬酸:2.5千克;
柠檬酸钠:0.1千克;
纯净水补至:1000千克。
制备过程:同实施例1。
该产品的黏度约为36厘泊,pH值约为4.12之间,酸度为63°T。
对比例3、含鱼腥草的酸性乳饮料(配方以1吨计)
牛奶:350.0千克;
白砂糖:80.0千克;
鱼腥草汁:1.0千克;
山楂汁:4.0千克;
柠檬汁:4.0千克;
羧甲基纤维素钠:2.0千克;
海藻酸丙二醇酯:0.5千克;
结冷胶:1.0千克;
变性淀粉:1.0千克;
蔗糖脂肪酸酯:0.5千克;
苹果酸:0.2千克;
柠檬酸:0.8千克;
柠檬酸钠:0.1千克;
纯净水补至:1000千克。
原料标准:
牛奶:蛋白质≥2.95%,脂肪≥3.0%,非脂乳固体≥8.5%(该指标和标准为本领域公知的牛奶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白砂糖:符合国家一级标准。
纯净水符合国家标准。
本对比例的制备过程主要包括:
1、将比例为1∶4的苹果酸、柠檬酸用水进行溶解,溶解后酸液浓度5%,贮存备用;
2、稳定剂的配料:将稳定剂与白砂糖干混;
3、将配料量30%的纯净水升温至75℃,混入干混物料,在保持温度状态下高速搅拌30分钟左右,打入配料罐中;
4、将鱼腥草汁充分溶解,打入配料罐中;
5、将标准化的牛奶打入配料罐中,搅拌10分钟左右;
6、将山楂汁、柠檬汁用一定量配料用水充分溶解,打入配料罐;
7、将步骤1制得的酸液采用喷淋调酸的方式打入配料罐,进行调酸;
8、用配料用水将物料定容;
9、定容后的物料进行均质,均质温度65℃,均质压力220bar(可以先调二级使压力表指示为50bar;再调一级使压力表指示为220bar);均质后,根据产品配方需要,还可加入甜味物质和盐类物质等添加剂类原料,得到奶液基料;
10、将配制好的上述奶组合物在121℃/4秒进行灭菌;
11、灌装:杀菌后的料液冷却至25℃以下进行无菌灌装。
本对比例的含鱼腥草的酸性乳饮料蛋白质含量约为1.05%,脂肪含量约为1.0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约为5.5%。该产品的黏度约为24厘泊(Brookfield LVDV-III型黏度测定仪,0号转子,15rpm,室温),pH值约为4.19之间,酸度为60°T。产品整体状态均匀,口感饱满顺滑,具有天然牛奶风味的同时又含有鱼腥草独特的风味。
产品稳定性测试实验
以实施例1~3、对比例1~3含鱼腥草的酸性乳饮料为测试样品在常温放置、37℃烘箱条件下静置观察,通过对鱼腥草汁的分布情况以及沉淀量对产品的稳定性进行分析。
(1)目测观察方法为:(工具:250ml德国SCHOTT DURAN玻璃中试瓶)
a、产品无菌灌装在250ml的玻璃中试瓶中,静置放置。
b、在静置状态下透过玻璃瓶目测观察产品中的整体和局部状态,主要注重产品的以下几个方面:
a)组织状态是否有分层。
b)液面是否有析水现象。
c)产品中是否有凝胶和结块现象。
(2)脂肪上浮检测方法为:(工具:精度为0.5mm的直尺,100ml的比色管)
a、产品无菌灌装在100ml的比色管中,静置放置。
b、在静置状态下隔着玻璃瓶壁用0.5mm的直尺测量奶液表面白色的脂肪层厚度,读数时目光平视。
具体实验结果如下表1、表2:
表1常温下观察结果:(18~25℃,180天)
Figure BDA0000036606490000121
表237℃下观察结果(36~38℃,60天)
Figure BDA0000036606490000122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的产品在常温保存6个月和37℃放置2个月后组织状态均匀,只有少量的脂肪上浮现象,可以说明本产品具有良好的货架稳定性。尤其是实施例1~3及对比实施例3表明:当满足本发明方案要求时,该饮料表现出极高的稳定性,组织状态均匀,脂肪上浮现象也极其微弱。在保存期内,各实施例饮料的风味没有明显变化。
风味口感试验
以实施例1~3、对比实施例1~3产品为准,选则20位品尝人员,进行品尝。
Figure BDA0000036606490000131
从上述测试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实施例1~3,鱼腥草的风味体现比较适中,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尤其实施例2、表现出极好的风味。而对比例1~3表现出一般的风味。特别是对比例3,鱼腥草汁未进行除腥处理,表现出的风味,接受度差。

Claims (9)

1.一种含有鱼腥草汁的酸性乳饮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
(1)将鱼腥草汁与浓度5%~20%的酸液混合;其中,所述酸液为苹果酸与柠檬酸的混合酸液,所述苹果酸与柠檬酸的重量比为1∶3~5,且所述酸液中苹果酸与柠檬酸的量至少为鱼腥草汁重量的0.02倍;
向上述鱼腥草汁与酸液的混合液中加入山楂汁和柠檬汁,加热到40~50℃,浸泡20min~60min,然后升温至85~95℃,蒸煮3~5min;其中,以原汁计,山楂汁用量为鱼腥草汁的至少0.8倍,柠檬汁的用量至少为鱼腥草汁的0.8倍;
上述蒸煮后的物料过100~150目筛,滤液即为去腥鱼腥草溶液;
(2)以上述去腥鱼腥草溶液作为原料之一,制备含有鱼腥草汁的酸性乳饮料;其中,控制该酸性乳饮料中鱼腥草汁的含量以原汁计为0.1%~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含有鱼腥草汁的酸性乳饮料的pH值为4.10~4.40,滴定酸度为55~68°T,且该酸性乳饮料的甜度为折合成含有5%~15%的蔗糖的甜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酸性乳饮料的酸度用酸度调节剂调节,所述酸度调节剂选自乳酸、柠檬酸、苹果酸和酒石酸中一种或多种;所述酸性乳饮料的甜度用甜味物质调节,所述甜味物质选自白砂糖、糖浆和甜味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1)所述酸液中苹果酸与柠檬酸的量为鱼腥草汁重量的0.02~0.12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1)所述山楂汁用量为鱼腥草汁的2~15倍,所述柠檬汁的用量为鱼腥草汁的2~15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以所述去腥鱼腥草溶液为原料制备含有鱼腥草汁的酸性乳饮料过程中,还加入了缓冲盐,其用量为乳饮料总重量的0.01%~0.05%,所述缓冲盐选自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柠檬酸钠、柠檬酸钾和焦磷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以所述去腥鱼腥草溶液为原料制备含有鱼腥草汁的酸性乳饮料过程中,还加入了稳定剂,其用量为乳饮料总重量的0.5%~1.5%;所述稳定剂包括乳化剂和增稠剂,所述乳化剂选自硬脂酰乳酸钠SSL、单硬脂肪酸酯、蔗糖脂肪酸酯、聚甘油酯、二乙酰酒石酸单甘酯和琥珀酸单甘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增稠剂选自羧甲基纤维素钠、果胶、海藻酸丙二醇酯、结冷胶、变性淀粉、黄原胶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的一种或多种。
8.按照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酸性乳饮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酸性乳饮料,该酸性乳饮料中乳蛋白含量≥1.0%,其于室温下利用BROOKFIELD LVDVIII型旋转粘度计在转子转速15r/min条件下测定的粘度为10~45厘泊。
CN 201010576866 2010-12-07 2010-12-07 添加鱼腥草的酸性乳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20778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576866 CN102077873B (zh) 2010-12-07 2010-12-07 添加鱼腥草的酸性乳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576866 CN102077873B (zh) 2010-12-07 2010-12-07 添加鱼腥草的酸性乳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77873A true CN102077873A (zh) 2011-06-01
CN102077873B CN102077873B (zh) 2013-03-27

Family

ID=44084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576866 Active CN102077873B (zh) 2010-12-07 2010-12-07 添加鱼腥草的酸性乳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7787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57818A (zh) * 2020-04-29 2020-07-03 贵州好一多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折耳根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8544A (zh) * 2002-10-24 2004-05-26 吴跃飞 保健生物工程奶及其配套方法和产品
CN1565209A (zh) * 2003-06-16 2005-01-19 福建农林大学 鱼腥草茶及其饮料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8544A (zh) * 2002-10-24 2004-05-26 吴跃飞 保健生物工程奶及其配套方法和产品
CN1565209A (zh) * 2003-06-16 2005-01-19 福建农林大学 鱼腥草茶及其饮料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四川食品与发酵》 20011231 杨瑞等 鱼腥草饮料的研制开发 第42-45页 1-9 , 第1期 *
《食品科技》 20091231 张颖 鱼腥草饮料的工艺研究 第86-88页 1-9 第34卷, 第2期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57818A (zh) * 2020-04-29 2020-07-03 贵州好一多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折耳根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77873B (zh) 2013-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82770A (zh) 一种纯天然蜂蜜柚子茶果酱浓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92916A (zh) 一种薏仁蓝莓保健黑茶酒及其加工方法
CN103976427A (zh) 一种西番莲蓝莓果汁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85347A (zh) 一种荸荠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87182A (zh) 一种三苦清凉保健饮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4106825A (zh) 果醋饮料的制作方法
CN101642277A (zh) 一种葛根仙人掌保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17682A (zh) 五味子饮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CN102687890A (zh) 一种具有降糖作用的植物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099274A (zh) 一种恰玛古浊汁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28035B (zh) 一种添加苦菜汁和沙棘汁的乳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76610A (zh) 一种凉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05976A (zh) 一种含生姜提取液的酸性调味含乳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77873B (zh) 添加鱼腥草的酸性乳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67011A (zh) 一种植物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56841B (zh) 短梗五加提取液、短梗五加提取液的应用和短梗五加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42324B (zh) 一种含生姜提取液的酸性含乳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69334A (zh) 一种佛手饮料及其制作方法
Vikram et al. Studies on preparation of value added herbal kinnow–aonla beverages (RTS and Squash) during storage
Vikram et al.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kinnow-Aonla-Aloe vera blended squash
Sunita et al. To study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bael and Aloe vera blended beverages
CN103976441B (zh) 一种糖炒板栗蛋白饮品
CN106261225A (zh) 一种果味铁皮石斛荸荠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53090B (zh) 一种营养美容杏鲍菇汤的制备方法
CN109619330A (zh) 一种营养强化型辣木饮料及其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