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60675A - 3-芳基-1-丙烯醇醚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3-芳基-1-丙烯醇醚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60675A
CN102060675A CN2009102380697A CN200910238069A CN102060675A CN 102060675 A CN102060675 A CN 102060675A CN 2009102380697 A CN2009102380697 A CN 2009102380697A CN 200910238069 A CN200910238069 A CN 200910238069A CN 102060675 A CN102060675 A CN 1020606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mula
represented
cuprous
aryl
comp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3806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维
翁科杰
宋文芳
杨建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chem Corp
Ninhua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chem Corp
Sinochem Ningb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chem Corp, Sinochem Ningb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chem Corp
Priority to CN20091023806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60675A/zh
Publication of CN1020606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606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3-芳基-1-丙烯醇醚,其具有由下式所表示的结构:

Description

3-芳基-1-丙烯醇醚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3-芳基-1-丙烯醇醚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芳基丙醛衍生物(式I)是一类重要的化合物,其对于芳基丙基合成子的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其中一种具体的化合物间三氟甲基苯丙醛(式a)就是合成新药Sensipar(cinacalcet,西那卡塞,式b)的关键中间体(例如参见US 6211244;Drugs,2002,27(9),第831-836页)。该新药Sensipar是FDA批准的既能治疗慢性肾病透析病人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又能治疗副甲状腺癌病人血钙过多的新药,其由Amgen公司生产,又被称为拟钙剂(calcimimetics)的新一类化合物中第一种药物。该药物能激活甲状旁腺中的钙受体,从而降低甲状旁腺(PTH)的分泌(US 6011068)。
式I                       式a                   式b
在式I中,R1、R2、R3、R4、R5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氟、氯、三卤代甲基、和硝基。
目前,制备芳基丙醛衍生物的方法如下所示:
方法一:对于富电子芳烃而言,其可以与丙烯醛通过Friedel-Crafts反应生成芳基丙醛衍生物(例如参见SyntheticCommunications,2004,34(15),第2719-2735页),但是由于该方法不适用于缺电子芳烃,因此该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方法二:芳基乙烯和一氧化碳在三氯化铑催化、高温高压下生成芳基丙醛衍生物(例如参见Applied Catalysis,A:General,283(1-2),2005,第185-196页),但是由于该方法需要使用贵金属以及苛刻的条件,因此应用受到限制。
方法三:芳基甲醛和丙二酸或醋酐生成肉桂酸,然后经钯炭/氢气还原和四氢铝锂或硼烷还原得到芳基丙醇,经PCC、Swern氧化、TEMPO-NaClO等氧化体系氧化得到芳基丙醛衍生物(例如参见Tetrahedron Letters,2004,45,(45),第8355-8358页)。该方法路线冗长,原料来源困难,生产设备要求高,成本高昂。
方法四:芳基溴(或芳基碘)和丙炔醇在氯化钯(或钯炭)以及碘化亚酮的催化下生成芳基丙炔醇,经钯炭/氢气还原生成芳基丙醇,经PCC、Swern氧化、TEMPO-NaClO等氧化体系氧化得到芳基丙醛衍生物(例如参见EP 0194764;WO 2008035212)。该方法路线冗长,生产设备要求高,成本高昂。
方法五:芳基溴(或芳基碘)和丙烯醛缩二乙醇或丙烯醇在钯炭(或醋酸钯)催化下生成芳基丙醛衍生物(例如参见WO2006125026A2;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2006,16(18),第4788-4791页;J.Org.Chem.,2007,72(7),第2596-2601页)。但是由于该方法需要使用贵金属钯以及产生异构体,因此应用受到限制。
纵观已经公开的芳基丙醛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原料来源困难、价格昂贵,需要多次进行氧化和还原反应或者使用贵金属钯或贵金属镍,路线冗长,反应条件苛刻,可操作性差,生产设备要求高,安全环保压力大,产品纯化困难,收率低,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3-芳基-1-丙烯醇醚。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该3-芳基-1-丙烯醇醚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3-芳基-1-丙烯醇醚,其具有由下式所表示的结构(下文中有时也称为1-(3-乙氧烯丙基)-3-(三氟甲基)苯):
Figure B2009102380697D0000031
本发明还提供了该3-芳基-1-丙烯醇醚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使由式II表示的化合物(下文中有时也称为间三氟甲基溴苯)按照下列路线反应,从而制备由式IV表示的3-芳基-1-丙烯醇醚:
Figure B2009102380697D0000032
式II               式III                式IV。
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由式II表示的化合物与镁形成格式试剂。在本发明中,格氏试剂的制备是将卤代烃缓缓加入被溶剂浸泡着的镁屑中,如果反应起动迟钝,可加一小粒碘(例如,50mg)来启动。反应过程要严格杜绝水分。为了杜绝水分,反应可以在氮气保护下进行。在由式II表示的化合物形成由式III表示的化合物的过程中,优选地,先将少量由式II表示的化合物和镁在溶剂中引发,并根据需要加入一小粒碘,然后加入剩余的式II表示的化合物。全部加入的由式II表示的化合物和镁的摩尔比为1∶(1~1.5),优选为1∶(1~1.2)。完全加入后,使反应原料在-20℃至回流温度下搅拌反应1至72小时,从而形成由式III表示的化合物。
在本文中,术语“回流温度”是指在常压下反应体系中产生回流时的温度。
在本文中,反应时间是从反应原料全部加完后到反应结束之间的时间。在上述步骤中,反应时间更优选为1至12小时。
在上述步骤中,所述反应温度更优选为0℃至回流温度。
在该步骤中,所述溶剂优选为乙醚、甲基叔丁基醚、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甲苯、或二甲苯。
在上述步骤结束后,向上述步骤中制得的格式试剂中加入丙烯醛缩二乙醇,并在铜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交叉偶联反应,从而形成由式IV表示的3-芳基-1-丙烯醇醚,其中所述丙烯醛缩二乙醇具有由下式表示的结构:
Figure B2009102380697D0000041
在该步骤中,由式III表示的化合物和所述丙烯醛缩二乙醇的摩尔比优选为(0.5~10)∶1,更优选为(0.8~4)∶1。反应温度优选为-20℃至回流温度,更优选为0℃至回流温度。反应时间优选为1至72小时,更优选为1至12小时。
在该步骤中,所述铜催化剂优选为氟化亚铜、氯化亚铜、溴化亚铜、碘化亚铜、氧化亚铜、硫酸亚铜、醋酸亚铜、草酸亚铜、氢氧化亚铜、硫化亚铜、氰化亚铜、硒化亚铜、硫氰酸亚铜、碲化亚铜、三氟甲磺酸亚铜、三氟醋酸亚铜、氟化铜、氯化铜、溴化铜、碘化铜、氧化铜、硫酸铜、醋酸铜、草酸铜、氢氧化铜、硫化铜、氰化铜、硒化铜、硫氰酸铜、碲化铜、三氟甲磺酸铜、或三氟醋酸铜。
对于催化剂的用量,采用催化量的催化剂即可。具体而言,在本发明中,丙烯醛缩二乙醇和所述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0001~10),优选为1∶(0.01~1)。
可选择地,在上述步骤结束后,可以对制得的由式IV表示的化合物进行分离提纯。一种示例性的分离提纯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用饱和氯化铵水溶液将pH调节至中性(例如7至8);(2)蒸去溶剂;(3)加入剩余物体积1~5倍体积的乙酸乙酯或二氯甲烷,萃取并分出有机层,水层用1~5倍体积的乙酸乙酯或二氯甲烷萃取,合并有机层,并用1~3倍有机层体积的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以及(4)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柱层析分离,从而得到纯化的由式IV表示的化合物。该示例性分离提纯方法并不是限制性的,其他分离提纯的方法也可以用于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间三氟甲基苯丙醛的新型化合物-3-芳基-1-丙烯醇醚。本发明还提供该3-芳基-1-丙烯醇醚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的3-芳基-1-丙烯醇醚简单易得,其制备方法不需要进行氧化和还原反应,路线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生产设备要求低,三废排放量小,易于工业化生产。从该3-芳基-1-丙烯醇醚可以方便地制备重要的中间体间三氟甲基苯丙醛,并且收率较高,反应条件温和,因此非常适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这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可以做出各种修改或改进,但是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均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在下文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所有试剂和原料购自Sigma公司。
实施例1:1-(3-乙氧烯丙基)-3-(三氟甲基)苯的制备
氮气下,将间三氟甲基溴苯(2.3克,0.01摩尔)、镁(2.9克,0.12摩尔)、10毫升乙醚和50mg碘加入反应瓶中,加热引发反应,将间三氟甲基溴苯(23克,0.1摩尔)和60毫升乙醚滴入反应瓶中,保持微沸。滴毕,回流搅拌反应2小时。冷至室温,加入丙烯醛缩二乙醇(13克,0.1摩尔)和碘化亚铜(1.9克,0.01摩尔)。回流搅拌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在0℃下用饱和氯化铵水溶液调节pH值7至8。蒸去乙醚,加入50毫升乙酸乙酯,分出有机层,水层用50毫升乙酸乙酯萃取两次。合并有机层,并用50毫升的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有机层经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所得油状物用硅胶柱层析分离(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50∶1,体积比),得1-(3-乙氧烯丙基)-3-(三氟甲基)苯22g,收率96%。
结构式如下:
分子式:C12H13F3O
分子量:230.23
性状:无色油状物
核磁共振及质谱数据如下:
1H NMR(400MHz,CDCl3):δ1.28-1.33(m,6H),3.33(d,J=7.2Hz,2H),3.50(d,J=7.6Hz,2H),3.77(q,J=7.2Hz,2H),3.87(q,J=7.2Hz,2H),4.54-4.60(m,1H),4.89-4.96(m,1H),6.11-6.14(m,1H),6.38(d,J=12.8Hz,1H),7.37-7.48(m,8H);
13C NMR(100MHz,CDCl3):δ147.8,146.0,142.9,142.7,131.7,131.6,131.1-130.0(m),128.7,128.6,125.7(d,J=7.0Hz),125.0-124.9(m),123.0(d,J=8.0Hz),122.9-122.7(m),122.6-122.4(m),104.2,101.9,67.8,64.8,33.9,30.0,15.2,14.7;
MS(EI):(m/z)=230(M+)。
实施例2:1-(3-乙氧烯丙基)-3-(三氟甲基)苯的制备
氮气下,将间三氟甲基溴苯(23克,0.1摩尔)、镁(32克,1.3摩尔)、80毫升四氢呋喃和50mg碘加入反应瓶中,加热引发反应,将间三氟甲基溴苯(230克,1摩尔)和600毫升四氢呋喃滴入反应瓶中。滴毕,在-20℃下搅拌反应72小时。反应结束后在-20℃下加入丙烯醛缩二乙醇(14.3克,0.11摩尔)和氧化铜(8克,0.1摩尔)。在-20℃下搅拌反应72小时。反应结束后,在0℃下用饱和氯化铵水溶液调节pH值7至8。蒸去四氢呋喃,加入50毫升乙酸乙酯,分出有机层,水层用50毫升乙酸乙酯萃取两次。合并有机层,并用50毫升的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有机层经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所得油状物用硅胶柱层析分离(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50∶1,体积比),得1-(3-乙氧烯丙基)-3-(三氟甲基)苯21g,收率92%。
结构式如下:
Figure B2009102380697D0000071
分子式:C12H13F3O
分子量:230.23
性状:无色油状物
核磁共振及质谱数据如下:
1H NMR(400MHz,CDCl3):δ1.28-1.33(m,6H),3.33(d,J=7.2Hz,2H),3.50(d,J=7.6Hz,2H),3.77(q,J=7.2Hz,2H),3.87(q,J=7.2Hz,2H),4.54-4.60(m,1H),4.89-4.96(m,1H),6.11-6.14(m,1H),6.38(d,J=12.8Hz,1H),7.37-7.48(m,8H);
13C NMR(100MHz,CDCl3):δ147.8,146.0,142.9,142.7,131.7,131.6,131.1-130.0(m),128.7,128.6,125.7(d,J=7.0Hz),125.0-124.9(m),123.0(d,J=8.0Hz),122.9-122.7(m),122.6-122.4(m),104.2,101.9,67.8,64.8,33.9,30.0,15.2,14.7;
MS(EI):(m/z)=230(M+)。
实施例3:1-(3-乙氧烯丙基)-3-(三氟甲基)苯的制备
氮气下,将间三氟甲基溴苯(9.2克,0.04摩尔)、镁(16克,0.66摩尔)、30毫升2-甲基四氢呋喃和50mg碘加入反应瓶中,加热引发反应,将间三氟甲基溴苯(90克,0.4摩尔)和360毫升2-甲基四氢呋喃滴入反应瓶中。滴毕,在0℃下搅拌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冷至室温,加入丙烯醛缩二乙醇(13克,0.1摩尔)和硫酸铜(0.16克,0.001摩尔)。在0℃下搅拌反应1小时。反应结束后在0℃下用饱和氯化铵水溶液调节pH值7至8。蒸去2-甲基四氢呋喃,加入50毫升乙酸乙酯,分出有机层,水层用50毫升乙酸乙酯萃取两次。合并有机层,并用50毫升的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有机层经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所得油状物用硅胶柱层析分离(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50∶1,体积比),得1-(3-乙氧烯丙基)-3-(三氟甲基)苯20.5g,收率89%。
结构式如下:
分子式:C12H13F3O
分子量:230.23
性状:无色油状物
核磁共振及质谱数据如下:
1H NMR(400MHz,CDCl3):δ1.28-1.33(m,6H),3.33(d,J=7.2Hz,2H),3.50(d,J=7.6Hz,2H),3.77(q,J=7.2Hz,2H),3.87(q,J=7.2Hz,2H),4.54-4.60(m,1H),4.89-4.96(m,1H),6.11-6.14(m,1H),6.38(d,J=12.8Hz,1H),7.37-7.48(m,8H);
13C NMR(100MHz,CDCl3):δ147.8,146.0,142.9,142.7,131.7,131.6,131.1-130.0(m),128.7,128.6,125.7(d,J=7.0Hz),125.0-124.9(m),123.0(d,J=8.0Hz),122.9-122.7(m),122.6-122.4(m),104.2,101.9,67.8,64.8,33.9,30.0,15.2,14.7;
MS(EI):(m/z)=230(M+)。
实施例4:间三氟甲基苯丙醛的制备
将上述实施例1制得的1-(3-乙氧烯丙基)-3-(三氟甲基)苯(22克,0.095摩尔)、三氟醋酸(11.4克,0.1摩尔)和10毫升水加入反应瓶中。0℃下,搅拌反应2小时。加入20毫升水和50毫升二氯甲烷,分出有机层,水层用50毫升二氯甲烷萃取两次。合并有机层,并用50毫升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有机层经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所得油状物用硅胶柱层析分离(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20∶1,体积比),得间三氟甲基苯丙醛18.8克,收率为98%。

Claims (10)

1.一种3-芳基-1-丙烯醇醚,其具有由式IV所表示的结构:
Figure F2009102380697C0000011
式IV。
2.一种3-芳基-1-丙烯醇醚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使由式II表示的化合物按照下列路线反应,从而制备由式IV表示的3-芳基-1-丙烯醇醚:
式II             式III                式IV。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由式II表示的化合物形成由式III表示的化合物的过程中,所述由式II表示的化合物和镁的摩尔比为1∶(1~1.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由式II表示的化合物形成由式III表示的化合物的过程中,反应温度为-20℃至回流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由式II表示的化合物形成由式III表示的化合物的过程中,所述溶剂为乙醚、甲基叔丁基醚、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甲苯、或二甲苯。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由式II表示的化合物形成由式III表示的化合物的过程中,反应时间为1至72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由式III表示的化合物形成由式IV表示的3-芳基-1-丙烯醇醚的过程中,所述由式III表示的化合物和
Figure F2009102380697C0000021
的摩尔比为(0.5~10)∶1。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由式III表示的化合物形成由式IV表示的3-芳基-1-丙烯醇醚的过程中,反应温度为-20℃至回流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由式III表示的化合物形成由式IV表示的3-芳基-1-丙烯醇醚的过程中,所述铜催化剂为氟化亚铜、氯化亚铜、溴化亚铜、碘化亚铜、氧化亚铜、硫酸亚铜、醋酸亚铜、草酸亚铜、氢氧化亚铜、硫化亚铜、氰化亚铜、硒化亚铜、硫氰酸亚铜、碲化亚铜、三氟甲磺酸亚铜、三氟醋酸亚铜、氟化铜、氯化铜、溴化铜、碘化铜、氧化铜、硫酸铜、醋酸铜、草酸铜、氢氧化铜、硫化铜、氰化铜、硒化铜、硫氰酸铜、碲化铜、三氟甲磺酸铜、或三氟醋酸铜。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由式III表示的化合物形成由式IV表示的3-芳基-1-丙烯醇醚的过程中,反应时间为1至72小时。
CN2009102380697A 2009-11-18 2009-11-18 3-芳基-1-丙烯醇醚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20606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380697A CN102060675A (zh) 2009-11-18 2009-11-18 3-芳基-1-丙烯醇醚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380697A CN102060675A (zh) 2009-11-18 2009-11-18 3-芳基-1-丙烯醇醚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60675A true CN102060675A (zh) 2011-05-18

Family

ID=43996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380697A Pending CN102060675A (zh) 2009-11-18 2009-11-18 3-芳基-1-丙烯醇醚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60675A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00976A (zh) * 2006-06-08 2009-08-05 麦迪凯姆股份公司 可用于制备西那卡塞的中间体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00976A (zh) * 2006-06-08 2009-08-05 麦迪凯姆股份公司 可用于制备西那卡塞的中间体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IROTO YASUI ET AL.: ""Cobalt- and rhodium-catalyzed cross-coupling reaction of allylic ethers and halides with organometallic reagents"", 《TETRAHEDRON》 *
JEAN-PAUL QUINTARD ET AL.: "(α-Ethoxyalkenyl)tins:New Reagents for the Synthesis of Carbonyl Compounds", 《J.ORG.CHEM》 *
JEAN-PAUL QUINTARD ET AL.: "Selectivity in reactions involving α-alkoxyallyltributyltins", 《TETRAHEDRON》 *
S.CONDON ET AL.: ""Nickel-Catalyzed Arylation of Acrolein Diethyl Acetal:A Substitute to the 1,4-Addition of Arylhalides to Acrolein"", 《ORGANIC LETTERS》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37600B (en) A method for separating and manufacturing cyclohexene
CN104955794B (zh) α,α‑二氟乙醛的制造方法
CN107188832B (zh) 一种利用二氧化碳合成含三氟甲基的氨基甲酸酯的方法
CN105175328B (zh) 一种利用芳香胺、芳香醛、酮合成喹啉衍生物的方法
CN102471302B (zh) 决奈达隆及其盐的制备方法
CN111362842B (zh) 一种对羟基苯肼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2060679B (zh) 一种芳基丙醛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Yuan et al. Reaction of aldimines and difluoroenoxysilane, an unexpected protocol for the synthesis of 2, 2-difluoro-3-hydroxy-1-ones
CN102320984B (zh) (r)-3-(3-甲氧基苯基)-n,n,2-三甲基戊-3-烯-1-胺的制备方法
CN102120718B (zh) 一种芳基丙醛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N101035750B (zh) 羟基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CN102060675A (zh) 3-芳基-1-丙烯醇醚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62122B (zh) 一种1,4-丁烯二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EP3088382B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nitro compound
CN103864567B (zh) 一种联芳烃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13292399B (zh) 一种四氟苯菊酯中间体的合成方法
CN108250086A (zh) 一种(r)-1-芳基-2-丙胺的改进合成方法
CN101973838B (zh) 一种从松节油中提纯β-蒎烯并制取α-环氧蒎烷的方法
CN101012159B (zh) 一种α-细辛脑的制备方法
JP5911468B2 (ja) 気相中での非対称第二級tert−ブチルアミンの製造方法
CN101973837A (zh) 一种纯化β-蒎烯的方法
CN1343191A (zh) 环状α,β-不饱和酮的制备
JP3982991B2 (ja) 光学活性1−(トリフルオロメチルモノ置換フェニル)エチルアミンの製造方法
CN101500978B (zh) 制备2,2,3-三甲基环戊-3-烯甲醛(龙脑醛)的方法
CN109704943B (zh) 一种制备光学纯l-薄荷酮的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催化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