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22325A - 一种旋转压缩机及带有该压缩机的制冷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旋转压缩机及带有该压缩机的制冷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022325A CN102022325A CN 200910192258 CN200910192258A CN102022325A CN 102022325 A CN102022325 A CN 102022325A CN 200910192258 CN200910192258 CN 200910192258 CN 200910192258 A CN200910192258 A CN 200910192258A CN 102022325 A CN102022325 A CN 10202232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 rotor
- rotary compressor
- plectane
- supply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旋转压缩机及带有该压缩机的制冷装置。该旋转压缩机包括设有电机部和由电机部驱动的旋转压缩机机械部的密封壳体,电机部包括定子和转子;旋转压缩机机械部包括气缸、在该气缸内部偏心回转的活塞、与该活塞外周滑接的滑片、安装上述转子的曲轴、支撑该曲轴的主轴承和副轴承;所述气缸与上述密封壳体底面之间形成的油池中设有油腔,曲轴轴长方向设有轴供油孔,轴供油孔下端部开孔于设置在上述副轴承与上述密封壳体底面间的油腔中,供油孔上端部开孔于设置在转子下端或上端的圆板与上述转子间形成的空间部分。本发明可以把壳体内容积与油封入量最小化,达到大幅度减少压缩机所需的冷媒量的效果。最终实现提供一种可应用GWP小的HC(碳氢化合物)冷媒的制冷装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旋转压缩机,特别是一种旋转压缩机及带有该压缩机的制冷装置,主要涉及旋转压缩机内容积和油量减少的技术,以及涉及到制冷装置的冷媒封入量减少的相关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与壳体内压为低压侧的压缩机相比,壳体内压为高压侧的旋转压缩机需要多过壳体内压为低压侧压缩机数倍的冷媒封入量,因此存在一个较大的问题,冷媒增加引起GWP(全球变暖潜能值)较高。另一方面,对使用GWP小的HC(碳氢化合物)冷媒的要求较高,因为HC冷媒是强可燃性冷媒,所以必须要大幅度减少壳体内容积与油封入量。近年,为了改善世界性的地球环境问题,减少对GWP较高的HFC冷媒(R410A等)的使用量,且代替HFC冷媒、大幅度采用GWP非常低的HC冷媒(碳氢化合物,如丙烷等)的研究正在推进。但是,从安全性的观点出发,对包含压缩机的系统的HC冷媒封入量须限制为少量,因此具有较小的压缩机容量及油封入量的旋转压缩机结构是本领域正在研究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减少壳体内容积与油封入量的旋转压缩机。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只需要小量冷媒的制冷装置,从而可应用GWP小的HC冷媒。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旋转压缩机,包括作为高压侧的密封壳体,壳体内设有电机部和由电机部驱动的旋转压缩机机械部,所述电机部包括定子和转子;旋转压缩机机械部包括气缸、在该气缸内部偏心回转的活塞、与该活塞外周滑接的滑片、安装上述转子的曲轴、支撑该曲轴的主轴承和副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与上述密封壳体底面的油池中设有油腔,曲轴轴长方向设有轴供油孔,轴供油孔下端部开孔于设置在上述副轴承与上述密封壳体底面间的油腔中,轴供油孔上端部开孔于设置在转子下端或上端的圆板与上述转子间形成的空间位置。
所述油腔由固定在副轴承下端的油罩与副轴承的下端面围成,油罩的底部设有导油孔。
所述油腔由固定在副轴承下端的油罩与副轴承的下端面围成,油罩上设有逆流防止管,所述逆流防止管的上端口高出轴供油孔下端部开孔的高度,逆流防止管的下端口伸入油罩与密封壳体底面间的油池中。
所述油腔由下壳体底部及固定在下壳体底部的油罩围成,油罩的中心设有导油孔,轴供油孔下端部直接从导油孔伸入油腔中,或者轴供油孔下端部开孔与伸入油腔内的输供油管连通。
所述密封壳体上部设有吐出管,所述转子的上端设有转子圆板,吐出管气体入口设置在上述转子上端与转子圆板间形成的间隙部分中心上,把气体从该间隙部分的外周导入到上述吐出管的气体入口。或者所述转子的上端设有两层转子圆板,吐出管气体入口设置在两层转子圆板间形成的间隙部分中心上,把气体从该间隙部分的外周导入到上述吐出管的气体入口。
所述容纳滑片的滑片槽上设有滑片油槽,该滑片槽和滑片油槽的上端处于密封状态,其下端设有与所述油腔或油池连通的通路或开孔。
在所述述压缩机构部和电机部间,设置有非电导性的材料,或由非电导性材料构成的消音器。
所述曲轴下端部的轴供油孔沿曲轴的轴长方向延伸,并与横向设置在曲轴内的横通孔相通。
所述转子的下端面设有转子凹部,所述横通孔的开口朝向转子凹部中;曲轴回转时,转子凹部下方与位于其下部的圆板间隙的压力形成负压区。
所述曲轴回转时,油从横通孔飞出,并经设置在气缸外周部的油通路返回到油池中。
所述密封壳体内部设有HC系气体的冷媒。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带有上述旋转压缩机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制冷装置还至少室外换热器、膨胀阀、室内换热器,各部件通过管路顺序连接成冷媒循环回路;所述冷媒为HC冷媒。
本发明通过将电机线圈下部和压缩机构部的绝缘,使用非电导性材料的吐出消音器。而且,采用小型的油腔和差压式轴供油方式,把壳体内容积与油封入量最小化。达到大幅度减少压缩机所需的冷媒量的效果。同时通过在吐出管处设置有效的油分离装置,使吐油量达到最少,从而封油量也可以减少,压缩机所需的冷媒封入量也会大幅度减少。最终实现提供一种可应用GWP小的HC冷媒的制冷装置。如果采用小型变频式电机部,则整体效果将达到最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旋转压缩机及带有该压缩机的制冷器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与本发明实施例1相关的、显示旋转压缩机内部的纵截面图;
图2:与实施例1相关的、压缩机构部的详细图;
图3:与实施例1相关的、压缩机内部构造的横截面图;
图4:与实施例1相关的、电机部的详细图;
图5:与本发明实施例2相关的、显示旋转压缩机内部的纵截面图;
图6:与本发明实施例3相关的、显示旋转压缩机内部的纵截面图;
图7:与实施例3相关的、压缩机构部的详细图;
图8:与本发明实施例4相关的、显示旋转压缩机内部的纵截面图。
其中:1-旋转压缩机、2-密封壳体、2a-上部壳体、2b-下部壳体、3-吐出管、5-室内换热器、6-室外换热器、7-膨胀阀、8-轴供油孔、12-油、13-储液罐、14-吸入管、15-吐出装置、16-气缸连通孔、17-偏心轴、18-油罩、19-油腔、21-压缩机构部、22-电动机部、23-气缸、25-主轴承、26-副轴承、27-曲轴、28-活塞、29-滑片、31-滑片槽、32-定子、33-转子、34-圆形槽、35-铆钉、36a-转子圆板(A)、36b-转子圆板(B)、37-电机线圈、38-吐出消音器、39-平衡孔、41-转子凹部、42a-圆板间隙(A)、42b-圆板间隙(B)、43-滑片油槽、44-逆流防止管、45-油池、46-油通路、47a-上螺钉、47b-下螺钉、48-横通孔、49-消音器垫片、51-滑片供油管、52-导油孔、53-线圈端部、54-滑块盖、55-轴供油管、56-壳体突部、57-滑片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的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下面结合图纸进行说明。其中旋转压缩机1由安装于密封壳体2内径上的压缩机构部21和设置在该上部的电机部22构成。压缩机构部21由气缸23、在该气缸压缩腔内公转回转的活塞28、与该活塞同步往复动的滑片29、由偏心轴17驱动活塞28的曲轴27、滑合支撑该曲轴27的主轴承25和副轴承26构成。而且,在主轴承25和副轴承26上,分别安装吐出消音器38和油罩18。以上的构成部件,由上下螺钉组立成压缩机构部21。
另一方面,直流变频式电机部22由定子32,安装于曲轴27外周、回转于定子32内径的转子33构成。定子32内具有缠绕在通常6个左右的轭上的电机线圈37。
在转子33中,电磁钢板把永久磁铁内藏于层叠的铁心中,并由4个铆钉35组立。而且,在铆钉35上端部安装有转子圆板(A)36a,在铆钉35下端部安装有转子圆板(B)36b。这些圆板,与转子33的上下端部间,具有2~10mm左右的间隙。把这些间隙称为圆板间隙(A)42a和圆板间隙(B)42b。
转子圆板(B)36b内径与主轴承25外径之间形成的间隙(图4的C2尺寸)要尽量缩小。例如该间隙在0.2mm(半径间隙)以下比较合适。在图1及后续的图中,省略了抵消活塞28和偏心轴17不平衡质量的平衡块,如果有需要的话,该平衡块可分别设置在圆板间隙(B)42b和圆板间隙(A)42a上。
组装完成后的压缩机构部21和定子32固定于下部壳体2b的内径上,其后,上部壳体2a焊接于下部壳体2b的上端,完成旋转压缩机1。壳体2被密封后,油从吐出管3被封入。
旋转压缩机1上的吐出管3,顺次连接于室外换热器6、膨胀阀7、室内换热器5、吸入管14上,完成制冷装置的冷冻循环。如果需要的话,在该冷冻循环上可设置储液罐13。
图2显示了压缩机构部21和电机部22的详细结构。开孔于曲轴27下端部的轴供油孔8沿曲轴的轴长方向延伸,与设置于主轴承25上端部的横通孔48相通。横通孔48开孔于转子凹部41中。曲轴27回转后,转子凹部41与位于该下部的圆板间隙(B)42b的压力变为负压。也就是说,比密封壳体2的内部压力低得多。如果把该压力差看作Δp,Δp大致是由转子33的外径尺寸与回转速度、密封壳体2的压力(冷媒密度)等决定。在副轴承26下部通过下螺钉47b安装有油罩18,油罩18的内部为油腔19,轴供油孔8开孔于油罩18中。轴供油孔8的压力下降后、油腔19的压力也会下降,因此,油池45的油从设置在密封油罩18最下端部的导油孔52流入进油腔19、油被囤积。导油孔52与下部壳体2b底部间形成的最小间隙C1约2~5mm左右。因此,由于压力差,轴供油孔8从油腔19汲取油、从横通孔48吐油到圆板间隙(B)42b中。其间,经由从轴供油孔8、横方向设置的油孔,把油供给到2个轴承、偏心轴17和活塞内径。也就是说,能够润滑除了滑片29之外的各个运动部件。另一方面,油腔19的油从滑片供油管51、供油到设置于滑片槽31的滑片油槽43(详见图3),因此,位于滑片29侧面的2个滑动面能被润滑。滑片槽31的上端,通过主轴承25的气缸安装面,被密封。油腔19的油经由滑片供油管51供油给滑片油槽43的原因是:滑片29的滑动面与滑片槽31之间形成的间隙与气缸压缩腔相通,所以滑片油槽43的压力比油腔19的压力低。因此,油腔19的油被吸引进滑片油槽43。如上述,轴供油孔8能够进行包含偏心轴17的曲轴27的润滑,滑片供油管51润滑滑片29,因此,构成一个完整的润滑系统。
轴供油孔8给各个滑动部件的供油后过剩的油,从圆板间隙(B)42b的外周开口部向线圈端部53飞散。其后,油通过设置于气缸23外周部的油通路46,返回到位于密封壳体2底部的油池45。图中箭头显示被轴供油孔8所引起的油的流动。另外,从横通孔48排出的过剩的油,也能够通过调整横通孔48的内径进行控制。
在以往的旋转压缩机中,使用通过曲轴回转的离心式油泵,且从滑片背面实施给滑片滑动面的供油,所以至少滑片的一半以上要浸渍在油中,因此需要向压缩机封入多量的油。而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小容量的油腔19,润滑系统利用压力差汲取油,所以就没必要像以往一样封入多量的油,而且滑片也不需要浸渍在油中。如上述,只要有油腔19容积的油量,就能润滑全部润滑系统。因此压缩机封入很小量的油量即可。当然,在实施例1中,考虑到流出到冷冻循环的循环吐油量,封入量有必要增加一点。但是,包括该增加量,实施例1中的密封壳体2内的油封入量大约为以往旋转压缩机的30%。
而且,相对现有技术中,冷媒循环中液态冷媒吸入时发生的油池45中激烈的油面变动,实施例1中,旋转压缩机1起动之后,可确保油腔19中有油,且与液态冷媒的流动隔离,所以比较难受到液体冷媒吸入的影响。因此,本实施例的旋转压缩机及带油该压缩及的制冷装置还具有油腔19的油量、与从油腔19的供油经常处于稳定状态的特点。另外,设置在副轴承26的圆形槽34,开孔于油腔19的平衡孔39,具有平衡在活塞28内径处发生的压力变动的作用。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对吐出消音器38进行了改进。用非电导性材料(比如说,可成型的合成树脂、或塑料)制造的吐出消音器38,通过消音器垫片49、被固定于主轴承25的平面部上。连接主轴承25和气缸23的上螺钉47a的头部,被收纳进主轴承25中,不与吐出消音器38的支撑部相干涉。
消音器垫片49具有多个气体通路,在上下方向都有弹性。消音器垫片49的内径部分,具有限制吐出消音器38只能往主轴承25平面部方向移动、不能往逆方向移动的单方向挡块,从而把吐出消音器38固定在主轴承25上。
如上述,因为吐出消音器38是由非电导性材料构成的,所以能够把由线圈端部53下端部分和铸件等的电导性材料制造的主轴承25之间形成的间隙最小化。如附图4所示,应用非电导性材料制成的吐出消音器38,能把上述间隙C3尺寸缩小到接近于零。最终,达到能把压缩机构部21上部和电机部22下部之间形成的空间容积最小化的效果,从而进一步减少旋转压缩机壳体内容积。
但是,如果不需要吐出消音器38,那么也可以在线圈端部53和压缩机构部21间的间隙部分设置非电导性绝缘材料,把压缩机构部21和电机部22的间隙最小化。
下面对在气缸中被压缩的吐出气体的流动路径进行说明。在气缸23中被压缩变为高压的气体,经由吐出装置15,吐出到吐出消音器38内部。其后,从吐出消音器38中心部的孔与主轴承25之间的间隙、通过消音器垫片49,沿着回转的转子圆板(B)36b、吐出到线圈端部53方向。而且,沿转子33外径与定子32间的间隙通过,到达转子33上部。
下面对转子33上部的构成进行说明。在上部壳体2a中,吐出管3接合于其中心部。安装时,事先将滑块盖54安装于该吐出管3的下端附近,然后把上部壳体2a插入进下部壳体2b中焊接即可。因此在转子33上部,吐出管3下端被插入进转子圆板(A)36a的中心孔中,并且避免吐出管3外径与上述转子圆板36a(A)的中心孔接触,两者之间的间隙通常为0.5~1mm(半径间隙)。由于滑块盖54支撑在转子圆板(A)36a上,从而堵住上述中心孔,所以上述间隙相当于变为零。但是,滑块盖54受上下方向的作用力,因此滑块盖54设置为能自由地上下移动。另一方面,与转子33结合的曲轴27,一定在上下方向存在0.2~0.5mm左右的游隙(能移动的上下间隙)。由于压缩机起动时、或压缩机运输时发生的曲轴27上方向的移动,所以在滑块盖54下端面与转子圆板(A)36a之间只产生曲轴27游隙的间隙。但是,因为该间隙(显示为图4的C4尺寸)足够的小,所以吐出管3外径与转子圆板(A)36a之间的间隙即使很大,该部分的气体泄漏也会很小。
因此,到达转子33上部的高压气体,能从圆板间隙(A)42a的外周部分移动到内径,从吐出管3下部流入,吐出到冷冻循环。其结果为,由于油的质量比气体的质量大,所以包含大量的喷雾状油的吐出气体,转子圆板(A)36a的作用下,不容易从圆板间隙(A)42a的外周浸入到吐出管3的开孔端,从而实现油气分离。因此,混在吐出气体的大部分油变为粒状,返回到油池45中。如此,转子圆板(A)36a、插入该中心孔的吐出管3和滑块盖54,能作为有效的油分离装置,从而发挥作用。该油分离装置使供给制冷装置的吐油量达到最少,因此,残留在旋转压缩机1的油不会枯竭,该量稳定。也就是说,能减少给密封壳体2的油封入量。一般来说,在油中液化的冷媒按20~50%左右的比例溶解,因此,油封入量减少后,与此成比例、压缩机所需的冷媒封入量也会大幅度减少。
如上述,实施例1是把压缩机的内部空间容积(密封壳体内容积减去内藏部件容积所得的值)和油封入量两者最小化。从而实现旋转压缩机1所需的冷媒量最小化,最终实现安全地使用HC冷媒。因此实施例1具有以下特征:(1)理论性地、采用容积最小的直流变频式电机部22;(2)使用非电导性的吐出消音器38,把压缩机构部21与电机部22之间形成的空间容积最小化;(3)采用小型的油腔19,和能通过差压汲取油的供油系统;(4)为了减少给冷冻循环的吐油量,利用转子圆板(A)36a作为油分离装置。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可以采用直接把电机线圈37缠绕在定子32的轭上的直流变频式电机,这种直流变频式电机,作用于电机线圈的压力非常小,所以信赖性较高。因此,电机故障引起的起火的危险隐患较低,因此在利用强可燃性的HC气体作为冷媒使用的制冷装置中,该电机为最适合的电机。
而且,油腔19的代替手段有多个,该手段在实施例3中公开。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是旋转压缩机1运转中囤积于油腔19的油,在运转中或运转停止之后、不逆流到油池45。如附图5所示,取消实施例1中采用的导油孔52,而是在油腔19上设置逆流防止管44取而代之。当旋转压缩机1起动后,油腔19的内部压力较低,所以油池45的油经由逆流防止管44、被吸引到油腔19中,油腔19中充满油。因此,如实施例1中的说明,能润滑曲轴27和滑片29。旋转压缩机1停止后,逆流防止管44的上端开孔于油腔19的上部,所以滞留于油腔19的油不能返回到油池45中。因此,旋转压缩机再起动时,具有从油腔19出发、能开始瞬间供油给滑动部的效果。而且,即使出现旋转压缩机起动时发生的密封壳体2内部的激烈液态冷媒吐出现象、或运转中激烈的液态冷媒返回所引起的油面降低问题,因为从油腔19没有到密封壳体2的逆流,所以压缩机不会受到上述问题的影响,具有稳定润滑的效果。
实施例3:
如附图6所示,下部壳体2b底部设有壳体突部56,被平板的油罩18密封,形成油腔19。安装于曲轴27的轴供油孔8下端部的轴供油管55,从设置于油腔19中心的导油孔52贯通到油腔19中。另一方面,安装于副轴承26的滑片供油管51下端部开孔于油池45中,该上端部与滑片油槽43连通。旋转压缩机1起动后,和实施例1一样,油腔19的压力只有Δp低,因此,油池45的油通过轴供油管55和导油孔52的间隙、移动到油腔19中,油腔中充满油。所以,轴供油孔8从轴供油管55的开孔端、汲取油,进行曲轴27的润滑。另一方面,滑片供油管51把残留在油池45中的油,供油给滑片油槽43。
实施例1和实施例2是由把油罩18固定于副轴承26构成油腔19,实施例3具有把油罩18设置于下部壳体2b的底部构成油腔19的特征。这些实施例共通的特征是,在下部壳体2b底部的油池45中设置小容量的油腔19,利用转子33回转产生的差压(Δp),把油囤积在上述油腔19中,并从油腔19汲取油,润滑滑动部。同时,利用滑片29侧面滑动面的压力比密封壳体2的压力低得多,通过油腔19、或油池45,供油给上述滑片侧面滑动面。
如图7所示,把滑片29背部形成的滑片腔57密封化,即使把滑片供油管51连接于该滑片腔,也能获得和实施例3同等的作用效果。通常,延长主轴承25和副轴承26,采用堵塞滑片腔57上下开口部的方法,可以把滑片腔57密封。
实施例4:
实施例4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1中在转子33的下端部设置转子圆板(B)36b。实施例4中,如图8所示,在转子33的上端部设置圆板(B)36b。而且,轴供油孔8的上端,开孔于转子圆板(B)36b和转子33之间形成的圆板间隙(B)42b。其它的构成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作为油分离的手段、设置转子圆板(A)36a,所以转子圆板(B)36b设置在转子33的上端部与转子圆板(A)36a之间。如果不需要上述的油分离的手段的话,就不需要转子圆板(A)36a,把吐出管3的下端开口部设置在转子圆板(B)36b中心的上部。
在实施例4中,转子33回转后,与实施例1相同,圆板间隙(B)42b的压力相对密封壳体2的压力而言较低。因此,轴供油孔8的压力也较底,所以与实施例1一样,利用压力差,将油从油腔19汲取到曲轴27。到达圆板间隙(B)42b的过剩的油,从圆板间隙(B)42b飞散到线圈端部53。由于实施例4采用低减吐油量的手段,即转子圆板(B)36b设置在转子33的上端部与转子圆板(A)36a之间,所以从吐出管3流出的吐油量变少。
综上所述,实施例1到实施例4中所公开的全部发明,作为压缩机构部,在具有2个气缸的双缸式旋转压缩机上也能使用。而且,上述所说的旋转压缩机,不仅仅限于应用在空调机、也能应用于冷冻机器上,特别是最适用于把HC气体作为冷媒使用的上述系统或制冷装置上。
Claims (13)
1.一种旋转压缩机,包括作为高压侧的密封壳体,壳体内设有电机部和由电机部驱动的旋转压缩机机械部,所述电机部包括定子和转子;旋转压缩机机械部包括气缸、在该气缸内部偏心回转的活塞、与该活塞外周滑接的滑片、安装上述转子的曲轴、支撑该曲轴的主轴承和副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与上述密封壳体底面之间形成的油池(45)中设有油腔(19),曲轴轴长方向设有轴供油孔,轴供油孔下端部开孔于设置在上述副轴承与上述密封壳体底面间的油腔(19)中,轴供油孔上端部开孔于设置在转子下端或上端的圆板与上述转子间形成的空间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腔(19)由固定在副轴承下端的油罩(18)与副轴承的下端面围成,油罩(18)的底部设有导油孔(5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腔(19)由固定在副轴承下端的油罩(18)与副轴承的下端面围成,油罩(18)上设有逆流防止管(44),所述逆流防止管(44)的上端口高出轴供油孔下端部开孔的高度,逆流防止管(44)的下端口伸入油罩(18)与密封壳体底面间的油池(45)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腔(19)由下壳体底部及固定在下壳体底部的油罩(18)围成,油罩(18)的中心设有导油孔(52),轴供油孔下端部直接从导油孔(52)伸入油腔(19)中,或者轴供油孔下端部开孔与伸入油腔内的输供油管(55)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壳体上部设有吐出管,所述转子的上端设有转子圆板,吐出管气体入口设置在上述转子上端与转子圆板间形成的间隙部分中心上,把气体从该间隙部分的外周导入到上述吐出管的气体入口。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壳体上部设有吐出管,所述转子的上端设有两层转子圆板,吐出管气体入口设置在两层转子圆板间形成的间隙部分中心上,把气体从该间隙部分的外周导入到上述吐出管的气体入口。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滑片的滑片槽上设有滑片油槽,该滑片槽和滑片油槽的上端处于密封状态,其下端设有与所述油腔(19)或油池(45)连通的通路或开孔。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述压缩机构部和电机部间,设置有非电导性的材料,或由非电导性材料构成的消音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27)下端部的轴供油孔(8)沿曲轴的轴长方向延伸,并与横向设置在曲轴(27)内的横通孔(48)相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的下端面设有转子凹部,所述横通孔(48)的开口朝向转子凹部(41)中;曲轴(27)回转时,转子凹部(41)下方与位于其下部的圆板间隙(B)42b的压力形成负压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旋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27)回转时,油从横通孔(48)飞出,并经设置在气缸外周部的油通路(46)返回到油池(45)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壳体内部设有HC系气体的冷媒。
13.一种带有权利要求1或6~9任一项所述旋转压缩机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制冷装置还至少包括室外换热器、膨胀阀、室内换热器,各部件通过管路顺序连接成冷媒循环回路;所述冷媒为HC冷媒。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92258A CN102022325B (zh) | 2009-09-11 | 2009-09-11 | 一种旋转压缩机及带有该压缩机的制冷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92258A CN102022325B (zh) | 2009-09-11 | 2009-09-11 | 一种旋转压缩机及带有该压缩机的制冷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22325A true CN102022325A (zh) | 2011-04-20 |
CN102022325B CN102022325B (zh) | 2012-10-24 |
Family
ID=438639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192258A Active CN102022325B (zh) | 2009-09-11 | 2009-09-11 | 一种旋转压缩机及带有该压缩机的制冷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022325B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06980A (zh) * | 2012-03-09 | 2013-09-18 |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旋转式压缩机 |
CN103525370A (zh) * | 2013-08-01 | 2014-01-22 |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组合物以及采用该组合物的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
CN103968618A (zh) * | 2013-12-24 | 2014-08-06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空调制冷系统 |
CN107387415A (zh) * | 2017-08-25 | 2017-11-24 |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
CN107476974A (zh) * | 2017-08-11 | 2017-12-15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泵体上法兰、泵体组件以及压缩机 |
CN111173751A (zh) * | 2018-11-12 | 2020-05-19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压缩机 |
CN111247343A (zh) * | 2017-10-24 | 2020-06-05 | 开利公司 | 用于压缩机的润滑剂供应通道 |
CN118309660A (zh) * | 2024-06-11 | 2024-07-09 |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BG65434B1 (bg) * | 2004-06-24 | 2008-07-31 | Любчо ГЕОРГИЕВ | Работен модул за машина |
CN100404867C (zh) * | 2005-03-24 | 2008-07-23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转子式密闭压缩机 |
CN101163886B (zh) * | 2005-05-23 | 2010-07-07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旋转式压缩机 |
-
2009
- 2009-09-11 CN CN200910192258A patent/CN102022325B/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06980A (zh) * | 2012-03-09 | 2013-09-18 |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旋转式压缩机 |
CN103306980B (zh) * | 2012-03-09 | 2016-02-17 |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旋转式压缩机 |
CN103525370A (zh) * | 2013-08-01 | 2014-01-22 |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组合物以及采用该组合物的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
CN103968618A (zh) * | 2013-12-24 | 2014-08-06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空调制冷系统 |
CN107476974A (zh) * | 2017-08-11 | 2017-12-15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泵体上法兰、泵体组件以及压缩机 |
CN107387415A (zh) * | 2017-08-25 | 2017-11-24 |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
CN107387415B (zh) * | 2017-08-25 | 2020-09-11 |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
CN111247343A (zh) * | 2017-10-24 | 2020-06-05 | 开利公司 | 用于压缩机的润滑剂供应通道 |
CN111173751A (zh) * | 2018-11-12 | 2020-05-19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压缩机 |
US11293440B2 (en) | 2018-11-12 | 2022-04-05 | Lg Electronics Inc. | Compressor |
CN118309660A (zh) * | 2024-06-11 | 2024-07-09 |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
CN118309660B (zh) * | 2024-06-11 | 2024-09-24 |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22325B (zh) | 2012-10-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22325B (zh) | 一种旋转压缩机及带有该压缩机的制冷装置 | |
CN201714669U (zh) | 旋转压缩机 | |
US8814546B2 (en) | Compressor | |
US9719512B2 (en) | Hermetically sealed rotary compressor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 |
US10047746B2 (en) | Refrigerant compressor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 |
CN102472277A (zh) | 压缩机 | |
CN101583777A (zh) | 膨胀机一体型压缩机 | |
JP6938370B2 (ja) | 密閉型圧縮機および冷凍装置 | |
CN204140422U (zh) | 旋转式压缩机 | |
CN103782034B (zh) | 密闭型压缩机 | |
JP2007285266A (ja) | 圧縮機 | |
CN105604940A (zh) | 多缸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 | |
KR101038634B1 (ko) | 압축기 | |
CN107061272B (zh) | 回转式压缩机 | |
JP6548915B2 (ja) | 圧縮機 | |
CN103410736B (zh) | 低背压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 |
CN102472275A (zh) | 压缩机 | |
CN205315275U (zh) | 密闭型压缩机 | |
JP6480142B2 (ja) | 密閉型圧縮機、前記密閉型圧縮機を備える冷凍装置、及び前記密閉型圧縮機を備える冷蔵庫 | |
JP2003161280A (ja) | 回転式圧縮機 | |
JP2009197645A (ja) | 密閉型圧縮機 | |
JP7429890B2 (ja) | 圧縮機 | |
CN203453067U (zh) | 低背压压缩机及其下轴承组件 | |
JP2009019591A (ja) | 膨張機一体型圧縮機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
US11378080B2 (en) | Compresso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