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17321B - 电连接器组装体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组装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017321B CN102017321B CN200980116164.8A CN200980116164A CN102017321B CN 102017321 B CN102017321 B CN 102017321B CN 200980116164 A CN200980116164 A CN 200980116164A CN 102017321 B CN102017321 B CN 10201732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or
- contact
- chimeric
- fitting portion
- hou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06010068051 Chimerism Diseas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935 neu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815 fa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3002 synthe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057 synthet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5—Latching arms not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型且低成本的电连接器组装体,该电连接器组装体在嵌合状态下,在过度的旋转力矩作用于一方的连接器时,能够不损伤构成部件且简单地使该一方的连接器从嵌合对方的另一方的连接器脱离。电连接器组装体(1)由互相嵌合的第1连接器(10)和第2连接器(20)构成。构成为在第1连接器(10)和第2连接器(20)的嵌合状态下,如果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的旋转力矩作用于第1连接器(10),那么,第1连接器(10)以第2连接器(20)的1个弹性闩锁部(24a、24b、24c或24d)和第1连接器(10)的闩锁部(14a、14b、14d或14c)为支点而沿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旋转,除该支点以外的闩锁卡合脱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组装体,该电连接器组装体在嵌合状态下,当过度的旋转力矩作用于一方的连接器时,能够简单地使该一方的连接器从嵌合对方的另一方的连接器脱离。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作为这种电连接器组装体,例如,已知图7所示的电连接器组装体(参照专利文献1)。图7是现有的电连接器组装体的截面图。
图7所示的电连接器组装体100由互相嵌合的插头110和插头接受部130构成。插头110与电源软线120连接,另一方面,插头接受部130装配于电热水壶等的器体壳体部140。
在此,插头110具备绝缘性的插头体111和安装于插头体111内的1对板簧片114。
在插头体111,设有前面(在图7中,为下面)开放的1对板簧容纳腔112。另外,在插头体111的两板簧容纳腔112的左右两外侧(在图7中,为左右外侧),设有1对磁铁容纳部113。在各磁铁容纳部113内,收纳有磁铁片116和与该磁铁片116的外侧面接合而一体化的磁性体片117。
另外,各板簧片114由能够沿前后方向弹性变形的金属片形成。电源软线120的芯线121与各板簧片114的后端部连接,另一方面,在各板簧片114的前端部,设有触点115。
另外,插头110所嵌合的插头接受部130具备安装于器体壳体部140的绝缘性的插头接受体131和装配于插头接受体131的1对电极销133。
插头接受体131具备在前面(在图7中,为上面)开放的插头收容凹部132。在插头接受体131的插头收容凹部132的左右两外侧,未磁化的1对磁性体片134以面对插头收容凹部132的方式设置。设于插头110的磁性体片117与各磁性体片134抵接。
各电极销133是金属制的销部件,设在设于插头110的各板簧片114的触点115所接触的位置。
如果将插头110沿图7所示的箭头A方向插入这样构成的插头接受部130,则各电极销133插入插头110的各板簧容纳腔112内。于是,各电极销133的前端与各板簧114的触点115接触,各电极销133将各板簧114推入(各板簧向后进行弹性变形),产生规定的接触压力。另外,此时,在插头110的前面与插头接受部130的插头收容凹部132的底面碰触的状态下,插头110的磁性体片117吸附于插头接受部130的磁性体片134。
在这种状态下,有时候过度的旋转力矩沿左右方向(图7中的箭头B方向)或上下方向(在图7中,为相对于纸面而正交的方向)作用于插头110,磁性体片117和磁性体片134的吸附力以外的外力作用于插头110。例如,脚等绊在与插头110连接的电源软线120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插头110从插头接受部130脱离而断开通电。这样,在电连接器组装体100中,使用磁铁和磁性体来进行插头110和插头接受部130的机械连接。因此,当过度的旋转力矩作用于插头110时,能够简单地使插头110从嵌合对方的插头接受部130脱离。
另外,作为能够使一方的连接器从嵌合对方的另一方的连接器容易地脱离的电连接器组装体,例如,已知图8和图9所示的电连接器组装体(参照专利文献2)。图8是构成电连接器组装体的直角型同轴电连接器的截面图。图9是用于图8的直角型同轴电连接器的外部导体的截面图。
图8所示的直角型同轴电连接器(以下,简称为电连接器)200将同轴电缆(图中未显示)和对方同轴连接器(图中未显示)连接。电连接器200具备外罩副组装体210、轴环副组装体220、销接触件230以及电介体240。
外罩副组装体210具备与同轴电缆的外部导体连接的金属制的后外罩211。在后外罩211,设有收容电介体240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贯通孔212。在后外罩211的前端部(在图8中,为右端部),安装有金属制的前外罩213。如图9所示,前外罩213是具有从筒状的基部214延伸至前方(图8和图9中的右方)的多根可挠性悬臂梁弹簧指216的筒状部件。在邻接的弹簧指216之间,设有前侧开放的狭缝215,各弹簧指216能够容易地向内外方向弯曲。而且,在各弹簧指216的前端部附近,设有突出至内侧的肋217。各肋217与对方同轴连接器的外部导体的相对表面卡合。
轴环副组装体220具备配置于将前外罩213和后外罩211的一部分包围的位置的壳体221。壳体221以能够在图8所示的中立位置和其前后的前后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设置。壳体221在中立位置限制各弹簧指216的外侧的位移。而且,在后外罩211的外周,设置有螺旋弹簧222,该螺旋弹簧222沿前后方向的相互相反方向对后外罩211和壳体221施力。
电介体240设置在后外罩211的贯通孔212内。销接触件230是作为中心导体而起作用的金属制的销部件,配置于电介体240的中心部。销接触件230的前端侧突出至前外罩213的内部。
为了将对方同轴连接器相对于这样构成的电连接器200而嵌合,首先,使用手来使轴环副组装体220的壳体221抵抗螺旋弹簧222的压缩力而移动至后方。于是,能够进行设在前外罩213的各弹簧指216的外侧的位移。在这种状态下,如果将对方同轴连接器嵌合于前外罩213内,那么,前外罩213的各弹簧指216位移至外侧,销接触件230与对方同轴连接器的中心接触件(图中未显示)接触。然后,如果从轴环副组装体220的壳体221放开手,则壳体221位于中立位置,各弹簧指216向外侧的移动被限制,嵌合完成。
为了解除对方同轴连接器相对于电连接器200的嵌合,首先,使用手来使轴环副组装体220的壳体221抵抗螺旋弹簧222的压缩力而移动至后方。于是,能够进行设在前外罩213的各弹簧指216的外侧的位移。在这种状态下,如果将对方同轴连接器从前外罩213拔出,那么,前外罩213的各弹簧指216位移至外侧,对方同轴连接器的中心接触件相对于销接触件的接触状态被解除。由此,对方同轴连接器相对于电连接器200的嵌合被解除。
这样,在电连接器200中,在将对方同轴连接器从前外罩213拔出时,前外罩213的各弹簧指216能够容易地位移至外侧。因此,能够容易地使对方同轴连接器从电连接器200脱离。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3960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252066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图7所示的电连接器组装体100和图8所示的电连接器200中,存在着以下的问题点。
即,在图7所示的电连接器组装体100的情况下,有必要为了对触点115施力而设置能够沿前后方向变形的板簧片114。因此,需要容纳板簧片114的在前后方向上比较大的空间。
另外,由于使用磁铁和磁性体来进行插头110和插头接受部130的机械连接,因而存在着外部的磁性金属附着于磁铁或成本变高的问题。尤其是,在将电连接器组装体100与笔记本电脑的DC电源用电缆等连接而使用的情况下,磁铁有可能对卡磁信息造成坏影响。
另外,在图8所示的电连接器200的情况下,在电连接器200和对方同轴连接器的嵌合状态下,在过度的旋转力矩沿左右方向(图8中的相对于纸面而正交的方向)或上下方向(在图8中,为上下方向)作用于对方同轴连接器的情况下,存在着不良状况。即,由于电连接器200和对方同轴连接器的嵌合长度较长,因而如果前述的旋转力矩作用于对方同轴连接器,则有时候损伤包括销接触件230的电连接器200的构成部件或对方同轴连接器的构成部件。
所以,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问题点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且低成本的电连接器组装体,该电连接器组装体在嵌合状态下,当过度的旋转力矩作用于一方的连接器时,能够不损伤构成部件且简单地使该一方的连接器从嵌合对方的另一方的连接器脱离。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权利要求1的电连接器组装体由互相嵌合的第1连接器和第2连接器构成,所述第1连接器具备第1壳体和至少2对闩锁部,其中,该第1壳体具备第1嵌合部,该第1嵌合部具有容纳第1接触件的嵌合凹部,该至少2对闩锁部安装于该第1壳体,分别沿着所述第1嵌合部的上下面和左右侧面延伸至嵌合侧,所述第2连接器具备第2壳体和外罩,其中,该第2壳体具备第2嵌合部,该第2嵌合部容纳与所述第1接触件接触的第2接触件,并且,进入所述嵌合凹部内,该外罩以覆盖该第2壳体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第2壳体,该外罩具备至少2对弹性闩锁部,该至少2对弹性闩锁部从该外罩的上下壁面部和左右壁面部延伸至嵌合侧,位于所述第2嵌合部的上下外侧和左右外侧,与所述第1连接器的闩锁部弹性地进行闩锁卡合,该电连接器组装体构成为在所述第1连接器和所述第2连接器的嵌合状态下,如果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的旋转力矩作用于所述第1连接器,那么,所述第1连接器以所述第2连接器的1个所述弹性闩锁部和所述第1连接器的1个所述闩锁部为支点而沿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旋转,除该支点以外的闩锁卡合脱离。
另外,本发明中的权利要求2的电连接器组装体的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电连接器组装体中,所述第2连接器的所述第2嵌合部的上下面和左右侧面以前端变细的方式倾斜,从而能够进行所述第1连接器的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的旋转运动。
而且,本发明中的权利要求3的电连接器组装体的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或2所记载的电连接器组装体中,具有所述弹性闩锁部的外罩和所述闩锁部以金属制构成。
此外,本发明中的权利要求4的电连接器组装体的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电连接器组装体中,所述第1连接器的第1接触件具备安装于所述第1壳体的基部、从该基部延伸至嵌合侧和所述第2嵌合部的上方侧的上弹性接触片、从所述基部延伸至嵌合侧和所述第2嵌合部的下方侧的下弹性接触片以及从所述基部延伸至嵌合侧和所述第2嵌合部的侧方的侧弹性接触片,所述第2连接器的第2接触件具备沿着所述第2嵌合部的上面延伸至嵌合侧且与所述第1接触件的所述上弹性接触片接触的上接触部、沿着所述第2嵌合部的下面延伸至嵌合侧且与所述第1接触件的所述下弹性接触片接触的下接触部以及沿着所述第2嵌合部的侧面延伸至嵌合侧且与所述第1接触件的所述侧弹性接触片接触的侧接触部。
依照本发明中的权利要求1的电连接器组装体,构成为在第1连接器和第2连接器的嵌合状态下,如果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的旋转力矩作用于第1连接器,那么,第1连接器以第2连接器的1个弹性闩锁部和第1连接器的1个闩锁部为支点而沿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旋转,除该支点以外的闩锁卡合脱离。因此,在嵌合状态下,在过度的旋转力矩作用于第1连接器时,第1连接器和第2连接器的闩锁卡合容易地脱离。所以,能够提供一种小型且低成本的电连接器组装体,该电连接器组装体能够不损伤构成部件且简单地使第1连接器从嵌合对方的第2连接器脱离。
另外,依照本发明中的权利要求2的电连接器组装体,在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电连接器组装体中,第2连接器的第2嵌合部的上下面和左右侧面以前端变细的方式倾斜,从而能够进行第1连接器的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的旋转运动。因此,能够提供一种第2连接器的第2嵌合部不妨碍第1连接器的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的旋转运动的电连接器组装体。
而且,依照本发明中的权利要求3的电连接器组装体,在权利要求1或2所记载的电连接器组装体中,具有弹性闩锁部的外罩和闩锁部以金属制构成。因此,与诸如树脂的除金属以外的部件的情况相比较,能够提高第1连接器的闩锁部和第2连接器的弹性闩锁部的耐磨损性。另外,通过将外罩接地,从而能够经由闩锁部和弹性闩锁部而将第2连接器和第1连接器接地。
此外,依照本发明中的权利要求4的电连接器组装体,在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电连接器组装体中,第1连接器的第1接触件具备安装于第1嵌合部的基部、从基部延伸至嵌合侧和第2嵌合部的上方侧的上弹性接触片、从基部延伸至嵌合侧和第2嵌合部的下方侧的下弹性接触片以及从基部延伸至嵌合侧和第2嵌合部的侧方的侧弹性接触片,第2连接器的第2接触件具备沿着第2嵌合部的上面延伸至嵌合侧且与第1接触件的上弹性接触片接触的上接触部、沿着第2嵌合部的下面延伸至嵌合侧且与第1接触件的所述下弹性接触片接触的下接触部以及沿着第2嵌合部的侧面延伸至嵌合侧且与所述第1接触件的所述侧弹性接触片接触的侧接触部。因此,第1接触件和第2接触件在3点处接触,能够提高接触可靠性。例如,在第1接触件与电源电缆连接而使比较大的电流流过第1接触件和第2接触件的情况下,触点数多达3点,能够可靠地使大电流流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组装体的实施方式的平面图。但是,在图1中,显示了第1连接器在从背面侧观看时向左(箭头C方向)旋转的状态,显示了切断此时的第1连接器和第2连接器的嵌合部分的部分截面。
图2是图1的由箭头2表示的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显示第1连接器从图2所示的状态进一步旋转的状态的图1的由箭头2表示的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显示切断图1的电连接器组装体的嵌合部分的部分截面,图4(A)是平面图,图4(B)是侧面图。
图5显示构成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组装体的第1连接器,图5(A)是平面图,图5(B)是正面图,图5(C)是右侧面图。
图6显示构成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组装体的第2连接器,图6(A)是平面图,图6(B)是正面图,图6(C)是右侧面图。
图7是现有的电连接器组装体的截面图。
图8是构成电连接器组装体的直角型同轴电连接器的截面图。
图9是用于图8的直角型同轴电连接器的外部导体的截面图。
符号说明
1电连接器组装体
10第1连接器
11第1壳体
12第1嵌合部
13嵌合凹部
14a上闩锁部
14b下闩锁部
14c左闩锁部
14d右闩锁部
16第1接触件
16a基部
16b上弹性接触片
16c下弹性接触片
16d侧弹性接触片
20第2连接器
21第2壳体
22第2嵌合部
23外罩
23a上壁面部
23b下壁面部
23c左壁面部
23d右壁面部
24a上弹性闩锁部
24b下弹性闩锁部
24c左弹性闩锁部
24d右弹性闩锁部
26第2接触件
26a上接触部
26b下接触部
26c侧接触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组装体1由互相嵌合的第1连接器10和第2连接器20构成。诸如笔记本电脑的直流电源用电缆的电源电缆30与第1连接器10连接。另一方面,第2连接器20安装于诸如笔记本电脑内的电路基板的图中未显示的电路基板上。
如图1和图5所示,第1连接器10具备第1壳体11、2个第1接触件16以及闩锁部件14。
如图1、图4以及图5所示,第1壳体11具备形成为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壳体本体11a和从壳体本体11a的前端面(图1中的上端面,在图5(A)中,为下端面)突出至前方的第1嵌合部12。通过对绝缘性的合成树脂进行成形而形成第1壳体11。第1嵌合部12以外形比壳体本体11a更小的尺寸形成为大致长方体形状。在第1嵌合部12,形成有在前面开放的具有正面宽度的大致矩形状的嵌合凹部13。第1嵌合部12的前端侧成为与第2连接器20嵌合的嵌合侧。
如图5(B)所示,2个第1接触件16容纳于嵌合凹部13的左右两端内(在图5(B)中,以左端作为“左端”,以右端作为“右端”)。左右两侧的第1接触件16形成为镜面对称的形状。如图1至图4以及图5(B)所示,各第1接触件16具备基部16a、上弹性接触片16b、下弹性接触片16c以及侧弹性接触片16d。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冲裁和弯曲加工而形成各第1接触件16。基部16a安装于第1壳体11的壳体本体11a,后端侧(与嵌合侧相反的一侧)与电源电缆30的芯线(图中未显示)连接。如图4(B)所示,上弹性接触片16b以悬臂梁状从基部16a延伸至嵌合侧和第2嵌合部22的上方侧。该上弹性接触片16b相对于设在第2连接器20的后述的第2接触件26的上接触部26a而从上方弹性地接触。另外,下弹性接触片16c以悬臂梁状从基部16a延伸至嵌合侧和第2嵌合部22的下方侧。该下弹性接触片16c相对于第2连接器20的第2接触件26的下接触部26b而从下方弹性地接触。而且,侧弹性接触片16d以悬臂梁从基部16a延伸至嵌合侧和第2嵌合部22的侧方。左侧的第1接触件16的侧弹性接触片16d在第2嵌合部22的右侧方(在图6(B)中,以左侧方作为“左侧方”,以右侧方作为“右侧方”)延伸。另外,右侧的第1接触件16的侧弹性接触片16d在第2嵌合部22的左侧方延伸。该侧弹性接触片16d相对于第2接触件26的侧接触部26c而从侧方弹性地接触。
如图1、图4以及图5所示,闩锁部件14以覆盖第1嵌合部12的方式安装于第1壳体11。通过对金属制的部件进行冲裁和弯曲加工而形成闩锁部件14。闩锁部件14具备沿着第1嵌合部12的上面延伸至嵌合侧的上闩锁部14a和沿着第1嵌合部12的下面延伸至嵌合侧的与上闩锁部14a成对的下闩锁部14b。另外,闩锁部件14具备沿着第1嵌合部12的左侧面延伸至嵌合侧的左闩锁部14c和沿着第1嵌合部12的右侧面延伸至嵌合侧的与左闩锁部14c成对的右闩锁部14d。结果,闩锁部件14具备成对的上闩锁部14a和下闩锁部14b以及成对的左闩锁部14c和右闩锁部14d这2对闩锁部。在各闩锁部14a、14b、14c、14d,形成有在外侧以凸状弯曲的凸部,该凸部与后述的各弹性闩锁部24a、24b、24c、24d的在内侧以凹状弯曲的凹部进行闩锁卡合。
另外,如图1和图6所示,第2连接器20具备第2壳体21、2个第2接触件26以及外罩23。
第2壳体21形成为大致长方体形状,具备从其前端面(图1中的下端面,图6(A)中的下端面)突出至前方的第2嵌合部22。通过对绝缘性的合成树脂进行成形而一体地形成第2壳体21和第2嵌合部22。第2嵌合部22以外形比第2壳体21更小且能够收容于第1壳体11的嵌合凹部13内的尺寸形成为大致长方体形状。第2嵌合部22的前端侧成为与第1连接器10嵌合的嵌合侧。
如图6(B)所示,2个第2接触件26设置于第2嵌合部22的左右两端(在图6(B)中,以左端作为“左端”,以右端作为“右端”)。左右两侧的第2接触件26形成为镜面对称的形状。如图1至图4以及图6(B)所示,各第2接触件26具备上接触部26a、下接触部26b、侧接触部26c以及脚部26d。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冲裁和弯曲加工而形成各第2接触件26。脚部26d的一端安装于第2壳体21,另一端弯曲成大致直角,与载置有第2连接器20的电路基板(图中未显示)连接。上接触部26a从脚部26d的一端侧沿着第2嵌合部22的上面22a延伸至嵌合侧。该上接触部26a与第1接触件16的上弹性接触片16b的下面接触。另外,下接触部26b从脚部26d的一端侧沿着第2嵌合部22的下面22b延伸至嵌合侧。该下接触部26b与第1接触件16的下弹性接触片16c的上面接触。而且,侧接触部26c从脚部26d的一端侧沿着第2嵌合部22的侧面22c延伸至嵌合侧。左侧的第2接触件26的侧接触部26c沿着第2嵌合部22的左侧面延伸,右侧的第2接触件26的侧接触部26c沿着第2嵌合部22的右侧面延伸。而且,该侧接触部26c与第1接触件16的侧弹性接触片16d的侧面接触。
另外,如图1至图4以及图6所示,外罩23以覆盖第2壳体21的方式安装于第2壳体21。通过对金属制的部件进行冲裁和弯曲加工而形成外罩23。外罩23具备2个上弹性闩锁部24a,该2个上弹性闩锁部24a以悬臂梁状从外罩23的上壁面部23a延伸至嵌合侧,位于第2嵌合部22的上外侧。另外,外罩23具备2个下弹性闩锁部24b,该2个下弹性闩锁部24b以悬臂梁状从外罩23的下壁面部23b延伸至嵌合侧,位于第2嵌合部22的下外侧,并且,与2个上弹性闩锁部24a成对。而且,外罩23具备左弹性闩锁部24c,该左弹性闩锁部24c以悬臂梁状从外罩23的左壁面部23c延伸至嵌合侧,位于第2嵌合部22的左外侧。另外,外罩23具备弹性闩锁部24d,该弹性闩锁部24d从外罩23的右壁面部23d延伸至嵌合侧,位于第2嵌合部22的右外侧,并且,与左弹性闩锁部24c成对。结果,外罩部23具备成对的2个上弹性闩锁部24a和下弹性闩锁部24b以及成对的左弹性闩锁部24c和右弹性闩锁部24d这3对弹性闩锁部。在各弹性闩锁部24a、24b、24c、24d,形成有在内侧弯曲的凹部,各闩锁部14a、14b、14c、14d的凸部与该凹部弹性地进行闩锁卡合。另外,在外罩23的左右两壁面部23c、23d,设有将外罩23固定于电路基板的固定部23e。
此外,在图6(B)中,符号27是设于第2嵌合部22的左右方向中央部的嵌合检测用接触件。在第1连接器10和第2连接器20嵌合时,该嵌合检测用接触件27与设于第1连接器10的嵌合检测用端子17(参照图5(B))接触。如图6(C)所示,嵌合检测用接触件27从第2连接器20延伸至外部,弯曲成大致直角,与电路基板连接。
接着,对第1连接器10和第2连接器20的嵌合方法进行说明。
将第2连接器20的第2嵌合部22嵌合于第1连接器10的第1嵌合部12的嵌合凹部13内。于是,第1连接器10的上闩锁部14a与第2连接器20的上弹性闩锁部24a进行闩锁卡合,下闩锁部14b与下弹性闩锁部24b进行闩锁卡合,左闩锁部14c与右弹性闩锁部24d进行闩锁卡合,右闩锁部14d与左弹性闩锁部24c进行闩锁卡合。由此,第1连接器10和第2连接器20的嵌合完成。
而且,在第1连接器10和第2连接器20嵌合时,第1连接器10的第1接触件16与第2连接器20的第2接触件26弹性接触。此时,第1接触件16的上弹性接触片16b相对于第2接触件26的上接触部26a而从上方弹性地接触。另外,下弹性接触片16c相对于第2接触件26的下接触部26b而从下方弹性地接触。而且,侧弹性接触片16d相对于第2接触件26的侧接触部26c而从侧方弹性地接触。这样,第1接触件16和第2接触件26在3点处接触,能够提高接触可靠性。由于第1接触件16与电源电缆30连接,比较大的电流流过第1接触件16和第2接触件26,因而触点数多达3点,能够可靠地使大电流流过。
另外,为了解除第1连接器10和第2连接器20的嵌合,将与电源电缆30连接的第1连接器10从第2连接器20拔出即可。由此,各弹性闩锁部24a、24b、24c、24d和各闩锁部14a、14b、14c、14d的闩锁卡合被解除,第1连接器10和第2连接器20的嵌合被解除。
在此,在第1连接器10和第2连接器20的嵌合状态下,有时候过度的旋转力矩在从第1连接器10的背面侧观看时沿左右方向(图1中的左右方向)或上下方向(图1中的相对于纸面而正交的方向)作用于第1连接器10。例如,脚等绊在与第1连接器10连接的电源电缆30的情况。
在图1至图3中,显示了在两连接器10、20的嵌合状态下过度的旋转力矩在从背面侧观看时向左(箭头C方向)作用于第1连接器10的情况下的、左闩锁部14c和右弹性闩锁部24d以及右闩锁部14d和左弹性闩锁部24c的动作。
如图1所示,如果过度的旋转力矩在从背面侧观看时向左作用于第1连接器10,那么,第1连接器10以第2连接器20的左弹性闩锁部24c和第1连接器10的右闩锁部14d为支点而向左旋转。然后,如图1至图3所示,除该支点以外的闩锁卡合脱离,即,右弹性闩锁部24d和左闩锁部14c的闩锁卡合、上弹性闩锁部24a和上闩锁部14a的闩锁卡合以及下弹性闩锁部24b和下闩锁部14b的闩锁卡合脱离,后两个闩锁卡合在图中未显示。
另外,虽然图中未显示,但如果过度的旋转力矩在从背面侧观看时向右作用于第1连接器10,那么,第1连接器10以第2连接器20的右弹性闩锁部24d和第1连接器10的左闩锁部14c为支点而向右旋转。然后,除该支点以外的闩锁卡合脱离,即,左弹性闩锁部24c和右闩锁部14d的闩锁卡合、上弹性闩锁部24a和上闩锁部14a的闩锁卡合以及下弹性闩锁部24b和下闩锁部14b的闩锁卡合脱离。
同样地,如果过度的旋转力矩在从背面侧观看时向上作用于第1连接器10,那么,第1连接器10以第2连接器20的上弹性闩锁部24a和第1连接器10的上闩锁部14a为支点而向上旋转。然后,除该支点以外的闩锁卡合脱离,即,下弹性闩锁部24b和下闩锁部14b的闩锁卡合、左弹性闩锁部24c和右闩锁部14d的闩锁卡合以及右弹性闩锁部24d和左闩锁部14c的闩锁卡合脱离。
同样地,如果过度的旋转力矩在从背面侧观看时向下作用于第1连接器10,那么,第1连接器10以第2连接器20的下弹性闩锁部24b和第1连接器10的下闩锁部14b为支点而向下旋转。然后,除该支点以外的闩锁卡合脱离,即,上弹性闩锁部24a和上闩锁部14a的闩锁卡合、左弹性闩锁部24c和右闩锁部14d的闩锁卡合以及右弹性闩锁部24d和左闩锁部14c的闩锁卡合脱离。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如果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的过度的旋转力矩作用于第1连接器10,那么,第1连接器10以第2连接器20的1个弹性闩锁部和第1连接器10的1个闩锁部为支点而沿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旋转,除该支点以外的闩锁卡合脱离。因此,在嵌合状态下,在过度的旋转力矩作用于第1连接器10时,第1连接器10和第2连接器20的闩锁卡合容易地脱离。所以,能够不损伤构成部件且简单地使第1连接器10从嵌合对方的第2连接器20脱离。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组装体1中,没有必要像现有的图7所示的电连接器组装体100那样为了对触点115施力而设置能够沿前后方向变形的板簧片114。因此,能够提供一种不需要容纳板簧片114的在前后方向上较大的空间的小型的电连接器组装体。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组装体1中,通过各弹性闩锁部24a、24b、24c、24d和各闩锁部14a、14b、14c、14d的闩锁卡合而进行第1连接器10和第2连接器20的机械连接。因此,与图7所示的电连接器组装体100不同,没有必要使用磁铁和磁性体来进行插头110和插头接受部130的机械连接。所以,也不存在外部的磁性金属附着于磁铁或成本变高的问题。
而且,如图4所示,第2连接器20的第2嵌合部22的上面22a、下面22b、左侧面22c以及右侧面22d(在图4(A)中,仅图示了左侧面22c)以前端变细的方式倾斜,从而能够进行第1连接器10的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的旋转运动。因此,在第1连接器10沿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旋转时,第2连接器20的第2嵌合部22能够在与嵌合凹部13之间可靠地确保间隙。由此,能够提供一种第2连接器20的第2嵌合部22不妨碍第1连接器10的旋转运动的电连接器组装体1。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组装体1中,具有弹性闩锁部24a、24b、24c、24d的外罩23和闩锁部14a、14b、14c、14d以金属制构成。因此,与诸如树脂的除金属以外的部件的情况相比较,能够提高第1连接器10的闩锁部14a、14b、14c、14d和第2连接器20的弹性闩锁部24a、24b、24c、24d的耐磨损性。另外,通过将外罩23接地,从而能够经由闩锁部14a、14b、14c、14d和弹性闩锁部24a、24b、24c、24d而将第2连接器20和第1连接器10接地。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而能够进行各种变更、改良。
例如,设有2对第1连接器10的闩锁部14a、14b、14c、14d,但不限于2对,只要是分别沿着第1嵌合部12的上下面和左右侧面延伸至嵌合侧的至少2对闩锁部即可。
另外,设有3对第2连接器20的弹性闩锁部24a、24b、24c、24d,但不限于3对,只要是从外罩23的上下壁面部和左右壁面部延伸至嵌合侧且位于第2嵌合部22的上下外侧和左右外侧的至少2对弹性闩锁部即可。
另外,在各弹性闩锁部24a、24b、24c、24d,形成有在内侧弯曲的凹部,各闩锁部14a、14b、14c、14d的凸部与该凹部弹性地进行闩锁卡合。可是,各弹性闩锁部24a、24b、24c、24d和各闩锁部14a、14b、14c、14d的形状不限于此。这样构成即可:在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的旋转力矩作用于第1连接器10时,第1连接器10以第2连接器20的1个弹性闩锁部和第1连接器的1个闩锁部为支点而沿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旋转,除该支点以外的闩锁卡合脱离。
Claims (5)
1.一种电连接器组装体,由互相嵌合的第1连接器和第2连接器构成,
所述第1连接器具备第1壳体和至少2对闩锁部,其中,该第1壳体具备第1嵌合部,该第1嵌合部具有容纳第1接触件的嵌合凹部,该至少2对闩锁部安装于该第1壳体,分别沿着所述第1嵌合部的上下面和左右侧面延伸至嵌合侧,
所述第2连接器具备第2壳体和外罩,其中,该第2壳体具备第2嵌合部,该第2嵌合部容纳与所述第1接触件接触的第2接触件,并且,进入所述嵌合凹部内,该外罩以覆盖该第2壳体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第2壳体,
所述外罩具备至少2对弹性闩锁部,该至少2对弹性闩锁部从该外罩的上下壁面部和左右壁面部延伸至嵌合侧,位于所述第2嵌合部的上下外侧和左右外侧,与所述第1连接器的闩锁部弹性地进行闩锁卡合,
构成为在所述第1连接器和所述第2连接器的嵌合状态下,如果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的旋转力矩作用于所述第1连接器,那么,所述第1连接器以所述第2连接器的1个所述弹性闩锁部和所述第1连接器的1个所述闩锁部为支点而沿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旋转,除该支点以外的闩锁卡合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连接器的所述第2嵌合部的上下面和左右侧面以前端变细的方式倾斜,从而能够进行所述第1连接器的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的旋转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组装体,其特征在于,具有所述弹性闩锁部的所述外罩和所述闩锁部以金属制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组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连接器的第1接触件具备安装于所述第1壳体的基部、从该基部延伸至嵌合侧和所述第2嵌合部的上方侧的上弹性接触片、从所述基部延伸至嵌合侧和所述第2嵌合部的下方侧的下弹性接触片以及从所述基部延伸至嵌合侧和所述第2嵌合部的侧方的侧弹性接触片,所述第2连接器的第2接触件具备沿着所述第2嵌合部的上面延伸至嵌合侧且与所述第1接触件的所述上弹性接触片接触的上接触部、沿着所述第2嵌合部的下面延伸至嵌合侧且与所述第1接触件的所述下弹性接触片接触的下接触部以及沿着所述第2嵌合部的侧面延伸至嵌合侧且与所述第1接触件的所述侧弹性接触片接触的侧接触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组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连接器的第1接触件具备安装于所述第1壳体的基部、从该基部延伸至嵌合侧和所述第2嵌合部的上方侧的上弹性接触片、从所述基部延伸至嵌合侧和所述第2嵌合部的下方侧的下弹性接触片以及从所述基部延伸至嵌合侧和所述第2嵌合部的侧方的侧弹性接触片,所述第2连接器的第2接触件具备沿着所述第2嵌合部的上面延伸至嵌合侧且与所述第1接触件的所述上弹性接触片接触的上接触部、沿着所述第2嵌合部的下面延伸至嵌合侧且与所述第1接触件的所述下弹性接触片接触的下接触部以及沿着所述第2嵌合部的侧面延伸至嵌合侧且与所述第1接触件的所述侧弹性接触片接触的侧接触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8119847A JP4795381B2 (ja) | 2008-05-01 | 2008-05-01 |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
JP2008-119847 | 2008-05-01 | ||
PCT/JP2009/058279 WO2009133850A1 (ja) | 2008-05-01 | 2009-04-27 |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17321A CN102017321A (zh) | 2011-04-13 |
CN102017321B true CN102017321B (zh) | 2013-09-11 |
Family
ID=41255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80116164.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17321B (zh) | 2008-05-01 | 2009-04-27 | 电连接器组装体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123544B2 (zh) |
JP (1) | JP4795381B2 (zh) |
CN (1) | CN102017321B (zh) |
TW (1) | TWM370231U (zh) |
WO (1) | WO200913385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412186B (zh) * | 2009-12-25 | 2013-10-11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電連接器及其組合 |
TWI408852B (zh) * | 2010-08-04 | 2013-09-11 | Powertech Ind Co Ltd | 防脫落插頭 |
US8758057B2 (en) * | 2012-01-20 | 2014-06-24 |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 Cable-to-board connector |
US9292049B1 (en) | 2013-07-19 | 2016-03-22 | Google Inc. | Variable torque hinge with pass-through cable |
US8821181B1 (en) * | 2013-10-09 | 2014-09-02 | Google Inc. | Electrical connector |
US20170293582A1 (en) * | 2014-12-24 | 2017-10-12 | Trinity, Inc | Connection device of connector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instrument |
WO2017007429A1 (en) | 2015-07-07 | 2017-01-12 | Amphenol Fci Asia Pte. Ltd. | Electrical connector |
US11710917B2 (en) | 2017-10-30 | 2023-07-25 | Amphenol Fci Asia Pte. Ltd. | Low crosstalk card edge connector |
US10601181B2 (en) | 2017-12-01 | 2020-03-24 | Amphenol East Asia Ltd. | Compact electrical connector |
US11870171B2 (en) | 2018-10-09 | 2024-01-09 | Amphenol Commercial Products (Chengdu) Co., Ltd. | High-density edge connector |
TWM576774U (zh) | 2018-11-15 | 2019-04-11 | 香港商安費諾(東亞)有限公司 | 具有防位移結構之金屬殼體及其連接器 |
CN109621191B (zh) * | 2018-11-21 | 2023-08-25 | 未来穿戴技术有限公司 | 颈部按摩器 |
US11381015B2 (en) | 2018-12-21 | 2022-07-05 | Amphenol East Asia Ltd. | Robust, miniaturized card edge connector |
TWM582251U (zh) * | 2019-04-22 | 2019-08-11 | 香港商安費諾(東亞)有限公司 | Connector set with built-in locking mechanism and socket connector thereof |
US11799230B2 (en) | 2019-11-06 | 2023-10-24 | Amphenol East Asia Ltd. | High-frequency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n interlocking segments |
US11588277B2 (en) | 2019-11-06 | 2023-02-21 | Amphenol East Asia Ltd. | High-frequency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lossy member |
US11652307B2 (en) | 2020-08-20 | 2023-05-16 | Amphenol East Asia Electronic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 High speed connector |
CN212874843U (zh) | 2020-08-31 | 2021-04-02 | 安费诺商用电子产品(成都)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TWI816133B (zh) * | 2021-06-08 | 2023-09-21 | 禾昌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 板與板之超長間距用連接器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398579B1 (en) * | 2001-05-01 | 2002-06-04 |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
CN1571217A (zh) * | 2003-04-25 | 2005-01-26 |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 电连接器的连接构造体 |
CN1753253A (zh) * | 2004-09-23 | 2006-03-29 | 哈廷电子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 用于插塞连接的锁紧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NL227100A (zh) * | 1957-04-22 | |||
IT1094110B (it) * | 1977-04-29 | 1985-07-26 | Rau Swf Autozubehoer | Dispositivo di fissaggio per interruttori |
US4284313A (en) * | 1979-10-17 | 1981-08-18 | International Telephone And Telegraph Corporation | Quick detach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
US4597620A (en) * | 1984-02-13 | 1986-07-01 | J. B. Nottingham & Co., Inc. |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using it |
JP3417782B2 (ja) * | 1997-02-05 | 2003-06-16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シールド部材を有するコネクタ |
US6361348B1 (en) | 2001-01-15 | 2002-03-26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Right angle, snap on coaxial electrical connector |
JP3949508B2 (ja) * | 2002-05-20 | 2007-07-25 |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の取付構造 |
JP2004039600A (ja) | 2002-07-08 | 2004-02-05 | Zojirushi Corp | 電源コードのプラグ |
US6848931B2 (en) * | 2002-07-19 | 2005-02-01 | Andrew Corporation | Quick attachment SMA connector |
DE10324794B3 (de) * | 2003-05-31 | 2004-12-09 | Woodhead Connectivity Gmbh | Elektrische Steckverbindung |
US7322846B2 (en) * | 2005-11-04 | 2008-01-29 | Winchester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Quick connect connector |
-
2008
- 2008-05-01 JP JP2008119847A patent/JP4795381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9
- 2009-04-16 TW TW098206344U patent/TWM370231U/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9-04-27 CN CN200980116164.8A patent/CN10201732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9-04-27 WO PCT/JP2009/058279 patent/WO2009133850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0
- 2010-11-01 US US12/916,991 patent/US8123544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398579B1 (en) * | 2001-05-01 | 2002-06-04 |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
CN1571217A (zh) * | 2003-04-25 | 2005-01-26 |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 电连接器的连接构造体 |
CN1753253A (zh) * | 2004-09-23 | 2006-03-29 | 哈廷电子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 用于插塞连接的锁紧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JP特开2003-338340A 2003.11.28 |
JP特开平10-223317A 1998.08.2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8123544B2 (en) | 2012-02-28 |
TWM370231U (en) | 2009-12-01 |
CN102017321A (zh) | 2011-04-13 |
US20110045685A1 (en) | 2011-02-24 |
JP2009272080A (ja) | 2009-11-19 |
JP4795381B2 (ja) | 2011-10-19 |
WO2009133850A1 (ja) | 2009-11-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17321B (zh) | 电连接器组装体 | |
KR102178226B1 (ko) | 회로 기판용 전기 커넥터 | |
CN106067627B (zh) | 连接器 | |
JP5527764B2 (ja) | 雄型コネクタ及び雌型コネクタ並びにこれらのコネクタからなる電気コネクタ | |
CN104241951A (zh) | 带引导零件的电连接器 | |
CN103378449B (zh) | 连接器 | |
US8100724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featured USB/eSATA interfaces | |
US8403683B2 (en) | Card edge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ver | |
CN103779711A (zh) |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 |
CN103779731A (zh) | 电连接器 | |
CN103490203B (zh) | 连接器和连接器的形成方法 | |
US7878833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nsulative housing configured with hermaphroditic halves | |
CN108631111A (zh) | 连接器组件以及连接器盖体 | |
TW201409850A (zh) | 連接器 | |
US10103471B1 (en) | Reversible connector interface | |
KR102454220B1 (ko) | 커넥터 어셈블리 | |
CN103457106A (zh) | 具有结合检测单元的电连接器 | |
JP5786924B2 (ja) | 電気コネクタ | |
EP3109950B1 (en) | Connector | |
CN111916929A (zh) | 具有存储卡的连接器 | |
JP2021089834A (ja) | 端子金具 | |
CN109792122B (zh) | 连接器组件 | |
CN212085268U (zh) | 一种板对板连接器 | |
JP2014056718A (ja) | コネクタ | |
CN111628316A (zh) | 一种板对板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11 Termination date: 2017042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