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96597A - 显示装置、校正系统、作成装置、决定装置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校正系统、作成装置、决定装置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96597A
CN101996597A CN2010102474057A CN201010247405A CN101996597A CN 101996597 A CN101996597 A CN 101996597A CN 2010102474057 A CN2010102474057 A CN 2010102474057A CN 201010247405 A CN201010247405 A CN 201010247405A CN 101996597 A CN101996597 A CN 1019965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ixel
data
correction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4740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96597B (zh
Inventor
吉冈史善
太田佳似
矢追善史
足立浩一郎
片冈耕太郎
市川雄二
佐藤克彦
岩田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18934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1039451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28428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059092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28568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865849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28568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942808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9965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965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965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9659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校正系统、作成装置、决定装置及其方法。将包括亮度不均区域的、或者将包括亮度不均区域及其周边区域的校正区域所含有的像素中的一部分像素选择作为调整校正像素,并使得对调整校正像素的灰阶值校正量与对该校正区域所含有的除调整校正像素以外的像素的灰阶值校正量不同,从而实现了类似于对校正区域内的所有像素的亮度值相同地仅校正了小于与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或,与显示用图像数据的小数部分不为0的灰阶值相当的亮度值)。由此能够确切地校正显示装置的亮度不均。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校正系统、作成装置、决定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以对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的亮度不均进行校正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装置或等离子显示器、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显示器等图像显示装置中,由于其制造工序上的种种原因,显示画面上的显示亮度会局部性发生比期望的亮度暗或明的亮度不均。
亮度不均根据形状而分为几种,其中代表性的是,在显示画面上发生条状亮度不均的条状不均以及局部性发生斑点状亮度不均的斑点状不均。
例如,在小型高清液晶面板的制造工序中,当把非晶硅(amorphous silicon)堆积于玻璃基板,并通过激光照射来使移动性低的非晶硅进行结晶化以形成移动性高的多晶硅(poly-silicon)时,若激光的强度分布出现不均,那么多晶硅的特性便会沿激光的扫描方向而发生不均,从而导致出现上述条状不均。另外,在显示装置中会存在各种寄生电容,这些寄生电容的电容值随每一信号线等这些线的偏差而不同,从而会导致产生上述条状不均。
另外,斑点状不均会因以下的原因而发生,这些原因有:显示面板中的液晶单元厚度与其周围呈局部性不同;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特性的局部性不同;电极图案尺寸的局部性不同;局部性存在的取向膜小孔;污垢异物的局部性混入等。
关于对此类亮度不均的校正方法,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有以下揭示:在液晶显示装置中,由于随着与背光灯之间的距离的不同而导致来自背光灯的照射光的光量呈不同,为了校正该不同所导致的亮度不均,把与背光灯之间的距离相对应的系数乘以视频信号,从而实现亮度不均的校正。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揭示了以下内容,即,为了减小亮度不均,根据用以指定矩形区域的大小以及位置的第1数据以及用以在横方向及纵方向上等方向性地指定矩形区域周边部的灰阶变化的第2数据,对视频数据的灰阶进行调整。
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特开2000-253277号”;2000年9月14日公开。
专利文献2:日本国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特开2005-134560号”;2005年5月26日公开。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所揭示的技术中,需要具备乘算器、比特压缩电路、积分电路等,因此会出现导致电路结构复杂化以及电路规模增大的问题。
另外,由于是与到达背光灯的距离相对应地,对属于垂直线的各像素进行相同校正,以使该些像素在一帧间相同地改变,因此存在容易发生闪烁的问题。特别是在专利文献1中,由于是对8比特的输入数据进行压缩而最终将输入灰阶降低成6比特数据来输出,因此闪烁的问题尤其明显。
另外,在便携式电子设备等所具备的中型、小型显示装置等中,有些是使用RGB(红、绿、蓝)各色为6比特的视频信号来进行显示的显示装置。关于该些显示装置,视频信号中的各灰阶间的亮度值的幅宽比RGB各色为8比特等的显示装置要大。因此,用以校正亮度不均的校正值的大小往往会小于与视频信号1灰阶相当的值。此时,会出现校正量的不足或校正量的过大,从而导致出现无法恰当地校正亮度不均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开发的,其目的在于以简单的电路来恰当校正显示装置的亮度不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备用以显示与显示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的显示画面;用以对上述显示画面的各像素的显示状态进行控制的驱动控制部,该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校正数据存储部,对基于检查用图像数据所作成的校正数据进行存储,其中,对于亮度不均区域中至少一部分的亮度不均区域,上述校正数据被用以对校正区域中所含的像素的数据进行校正,以使得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在被显示时的亮度值,和对应于该显示用图像数据的恰当亮度值之间的差得以缩小,上述亮度不均区域是,在使得与上述检查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显示于上述显示画面时,和对应于上述检查用图像数据的恰当亮度值呈不同亮度值的图像所显示的区域,上述校正区域是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与上述至少一部分的亮度不均区域相对应的区域或者是包含了该亮度不均区域和该亮度不均区域之周边区域的区域;图像数据校正部,在要使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显示于上述显示画面时,基于上述校正数据存储部中存储的校正数据,对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进行校正,以使得上述校正区域所含的像素中的至少一部分像素的灰阶值发生改变,并且,上述图像数据校正部将上述校正区域所含的像素中的一部分像素选择为调整校正像素,并使得对调整校正像素的灰阶值进行校正的校正量,与对该校正区域中所含的除调整校正像素以外的像素的灰阶值进行校正的校正量不同,上述驱动控制部对上述各像素的显示状态进行控制,使得与上述图像数据校正部所校正后的显示用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图像得以显示。
在上述结构中,基于检查用图像数据所作成的校正数据被预先存储于校正数据存储部,其中,对于亮度不均区域中至少一部分的亮度不均区域,上述校正数据被用以对校正区域中所含的像素的数据进行校正,以使得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在被显示时的亮度值,和对应于该显示用图像数据的恰当亮度值之间的差得以缩小,上述亮度不均区域是,在使得与上述检查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显示于上述显示画面时,和对应于上述检查用图像数据的恰当亮度值呈不同亮度值的图像所显示的区域,上述校正区域是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与上述至少一部分的亮度不均区域相对应的区域或者是包含了该亮度不均区域和该亮度不均区域之周边区域的区域。在要使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显示于上述显示画面时,基于上述校正数据存储部中存储的校正数据,对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进行校正,以使得上述校正区域所含的像素中的至少一部分像素的灰阶值发生改变。此时,图像数据校正部将校正区域所含的像素中的一部分像素选择为调整校正像素,并使针对调整校正像素的灰阶值校正量与针对该校正区域所含的调整校正像素以外的像素的、灰阶值校正量不同。
如此,能够使人所目视到的图像的效果接近于:使校正区域内的所有像素的亮度值相同地增加或减少小于与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或者说,相当于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小数部分非为0的灰阶值的、亮度值)后所得到的图像的效果。即,能够模拟性地实现对校正区域内的所有像素的亮度值相同地校正:小于与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或者说,相当于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小数部分非为0的灰阶值的、亮度值)。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目视到亮度不均。
如以上所述,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上述图像数据校正部将上述校正区域所含的像素中的一部分像素选择为调整校正像素,并使针对调整校正像素的灰阶值校正量与针对该校正区域所含的除调整校正像素以外的像素的、灰阶值校正量不同。另外,在本发明的亮度不均校正方法的图像数据校正工序中,将上述校正区域所含的像素中的一部分像素选择为调整校正像素,并使针对调整校正像素的灰阶值校正量与针对该校正区域所含的除调整校正像素以外的像素的、灰阶值校正量不同。
如此,能够使人所目视到的图像的效果接近于:使校正区域内的所有像素的亮度值相同地增加或减少小于与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或者说,相当于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小数部分非为0的灰阶值的、亮度值)后所得到的图像的效果。即,能够模拟性地实现将对校正区域内的所有像素的亮度值相同地校正:小于与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或者说,相当于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小数部分非为0的灰阶值的、亮度值)。因此能够确切地防止目视到亮度不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图像数据的校正方法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校正数据作成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3是表示通过图2所示的校正数据作成装置从拍摄数据提取的亮度数据,以及基于该亮度数据计算出的移动平均值的一个示例的曲线图。
图4是表示从图3所示的亮度数据中排除起因于背光灯的、其亮度不均等变化平缓的亮度不均所造成的影响之后的亮度数据,以及显示画面的平均亮度的曲线图。
图5是用于说明图2所示的校正数据作成装置中校正数据的生成方法的说明图。
图6是用于说明图2所示的校正数据作成装置中校正数据的生成方法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在通过图2所示的校正数据作成装置而生成的校正数据中的校正像素(调整校正像素)以及不进行校正的像素(调整校正像素以外的像素)的一个示例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所具备的驱动控制部的结构框图。
图9是表示通过图8所示的驱动控制部所设定的校正图案的一个示例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进行亮度不均校正处理前后的亮度数据的曲线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校正数据作成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2是表示通过图11所示的校正数据作成装置使亮度不均区域近似成圆形区域时的概念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所具备的驱动控制部的结构框图。
图14(a)是表示通过图13所示的驱动控制部所设定的校正图案的一个示例的说明图。
图14(b)是表示通过图13所示的驱动控制部所设定的校正图案的一个示例的说明图。
图15(a)是表示通过图13所示的驱动控制部所设定的校正图案的一个示例的说明图。
图15(b)是表示通过图13所示的驱动控制部所设定的校正图案的一个示例的说明图。
图16是表示通过图13所示的驱动控制部来设定校正图案的设定方法的一个示例的说明图。
图17是表示通过图13所示的驱动控制部来设定校正图案的设定方法的一个示例的说明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校正数据作成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所具备的驱动控制部的结构框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所具备的驱动控制部的结构框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所具备的驱动控制部的结构框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所具备的驱动控制部的结构框图。
图23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校正数据作成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4为示意图,其包括表示分辨率为基准分辨率的显示画面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图中的(a))、表示分辨率不同于基准分辨率的显示画面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图中的(b))、表示根据用于校正条状不均的基准校正数据来生成校正数据的一个算法示例的示意图(图中的(c)与(d))以及表示根据用于校正条状不均的基准校正数据来生成校正数据的其他两个算法示例的示意图(图中的(e)~(g))。
图25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校正数据作成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6是表示通过图25所示的校正数据作成装置使亮度不均区域近似为矩形区域的概念的说明图。
图27为示意图,其包括表示根据用于校正斑点状不均的基准校正数据来生成校正数据的一个算法示例的示意图(图中的(a)与(b))、表示与校正强度相对应的各校正图案信息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图中的(c))以及表示与斑点状不均的大小相对应的用于校正斑点状不均的各基准校正数据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图中的(d))。
图28是表示根据用于校正斑点状不均的基准校正数据来生成校正数据的其他算法示例的示意图。
图29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校正数据作成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30是表示上述各校正数据作成装置的动作流程的一个示例(校正数据生成/记录工序)的流程图。
图31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拍摄条件决定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32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具备有拍摄条件决定装置的不均校正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概略图。
图33是说明在位置1(高度Z1)上,拍摄装置的拍摄元件中拍摄到检查用图像的拍摄元件的元件数的图。
图34是说明在位置2(高度Z2)上,拍摄装置的拍摄元件中拍摄到检查用图像的拍摄元件的元件数的图。
图35是说明拍摄条件决定函数的曲线图,该拍摄条件决定函数用于说明决定拍摄条件的方法。
图36是说明利用拍摄装置的物镜来调节拍摄装置的拍摄条件即拍摄倍率的示例图。
图37是说明拍摄条件决定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38是说明在显示面板的像素数为8且拍摄装置的拍摄元件中拍摄到检查用图像的拍摄元件的元件数为16的情况下,拍摄元件所拍摄的亮度(亮度数据)的概略图。
图39是说明在显示面板的像素数为8且拍摄装置的拍摄元件中拍摄到检查用图像的拍摄元件的元件数为20的情况下,拍摄元件所拍摄的亮度(亮度数据)的概略图。
图40是说明在显示面板的像素数为8且拍摄装置的拍摄元件中拍摄到检查用图像的拍摄元件的元件数为12的情况下,拍摄元件所拍摄的亮度(亮度数据)的概略图。
图41是表示拍摄装置对于有规则地显示的检查用图像分别进行拍摄,并将所拍摄到的各检查用图像合成为1个图像的状态的图。
图42是说明进行不均校正处理之前的面板检查流程的流程图。
[标号说明]
10、10b~10f    校正数据作成装置(校正数据生成用数据作成装置)
11              显示数据生成部
12              拍摄部
13              亮度数据提取部
14              移动平均化处理部(第1移动平均化处理部)
14b             移动平均化处理部(第2移动平均化处理部)
15              亮度不均检测部(第1亮度不均检测部)
15b             亮度不均检测部(第2亮度不均检测部)
16            校正数据生成部(第1校正数据生成部)
16b           校正数据生成部(第2校正数据生成部)
17            分辨率特定部
18            基准校正数据保持部
20、20b、20c  显示装置
21            显示面板
22、22b~22f  驱动控制部
31            校正数据存储部(第1校正数据存储部)
31b           校正数据存储部(第2校正数据存储部)
32            解码部(第1解码部、第1校正数据作成部)
32b           解码部(第2解码部、第2校正数据作成部)
33            空间分散处理部(第1空间分散处理部、第1校正数据作成部)
33b           空间分散处理部(第2空间分散处理部、第2校正数据作成部)
34            时间分散处理部(第1时间分散处理部、第1校正数据作成部)
34b           时间分散处理部(第2时间分散处理部、第2校正数据作成部)
35            加算处理部(图像数据校正部)
36            第1锁存部
37            第2锁存部
38            D/A转换部
41            校正数据作成部
42            帧比较部
43            RAM(帧缓冲器)
44            移位寄存器(并列输入串列输出型移位寄存器)
45            逆转换数据生成部(逆转换处理部)
46            第2加减计算器(逆转换处理部)
51            灰阶值
100           拍摄条件决定装置
110           元件数计数部
120           像素比计算部(计算单元)
130           函数设定部(设定单元)
135           统合处理部
136           加减计算器(加减计算部)
136b   加减计算器(并列加减计算器,加减计算部)
137    移位寄存器(串列输入并列输出型移位寄存器)
140    拍摄条件决定部(决定单元)
180    存储装置
200    不均校正系统
225    拍摄元件部
230    连接夹具
250    距离调节装置(拍摄条件调节单元)
260    面板设置部
A~D   图案(校正图案信息、基准校正数据)
A-1    图案(校正数据)
A-2    图案(校正数据扩展用信息、基准校正数据)
L      拍摄条件决定函数
P1     第1拍摄点
P2     第2拍摄点
Z1     位置(第1假设拍摄条件)
Z2     位置(第2假设拍摄条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主要是以对显示装置上出现的与源极线(数据线、数据信号线)的延伸方向相平行的条状不均(条状的亮度不均)进行校正为例进行说明,该显示装置例如为便携式电话等可移动型装置所具备的基于以6比特表现RGB各色的图像数据来进行显示的透射型液晶显示装置。但是,本发明的适用对象并不局限于此。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校正数据作成装置10的结构框图。如该图所示,校正数据作成装置10包括显示数据生成部11、拍摄部12、亮度数据提取部13、移动平均化处理部14、亮度不均检测部15以及校正数据生成部16。
显示数据生成部11生成用于对显示面板21上有无亮度不均进行检查而在该显示面板上显示的显示数据(检查用图像数据),并将该显示数据输出到显示面板21的驱动控制部22。一般而言,在整个画面上以相同的灰阶显示中间灰阶的图像(尤其是深灰色的图像)时,容易识别出亮度不均。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检测出亮度不均,显示数据生成部11生成检查用图像数据,该检查用图像数据是用于使显示面板的所有像素都以相同灰阶来显示中间灰阶图像的图像数据。
拍摄部(拍摄装置)12对显示面板21的、显示有与显示数据生成部11所生成的检查用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图像的显示画面进行拍摄,并取得拍摄数据。作为拍摄部12,例如可使用CCD(charge-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照相机和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图像传感器等。
亮度数据提取部13从拍摄部12所取得的拍摄数据中提取亮度数据。
对于亮度数据提取部13所提取到的亮度数据中的、与上述显示画面的源极线相对应的区域(或者,与源极线的延伸方向相平行且具有预定宽度的区域)内的像素的集合即线像素群,移动平均化处理部(第1移动平均化处理部)14计算出该线像素群所包含的各像素的亮度的平均值,并以该平均值作为该线像素群的亮度值。或者,移动平均化处理部14通过进行移动平均化处理(第1移动平均化处理),即,将上述各线像素群的亮度值替换成包括该线像素群在内的预定范围的周边区域(例如,以该线像素群为中心并且与该线像素群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的宽度为3mm的区域)所包含的各像素的亮度值的平均值,计算出移动平均化数据。以下,将进行移动平均化处理(第1移动平均化处理)后的各像素的亮度值称之为移动平均值(第1移动平均值)。
图3中的实线是表示根据亮度数据提取部13所提取的亮度数据而计算出的各线像素群的亮度值的曲线,虚线是表示上述各线像素群的亮度值的移动平均值的曲线。上述移动平均值表示无不匀状态的亮度,是为了提取易被识别为局部性亮度不均而将起因于背光灯的亮度不均等较平缓的亮度不均进行除去后得到的亮度值。另外,在图4中,实线表示从图3中的各线像素群的亮度值中减去上述移动平均值,再加上面板亮度的平均值(显示画面全体的亮度平均值)的状态,是表示除去了起因于背光灯的亮度不均等变化较平缓的亮度不均所造成的影响后的、各线像素群的亮度值的曲线,虚线是表示面板亮度的平均值的曲线。在此,上述各曲线的横坐标表示各线像素群的位置,纵坐标表示各线像素群的亮度值(各线像素群中的像素的亮度值的平均值)。
亮度不均检测部(第1亮度不均检测部)15根据亮度数据提取部13从拍摄数据中提取的各线像素群的亮度值及其移动平均值,来检测发生了亮度不均的区域。
具体而言,亮度不均检测部15进行计算,计算出亮度数据提取部13从拍摄数据中提取的亮度数据中的各线像素群的亮度值与其移动平均值之间的差,如果计算出的差的绝对值为预定的阈值以上,就将该线像素群的集合所形成的区域,检测作为亮度不均。即,将各线像素群的亮度值的移动平均值视为该各线像素群未发生亮度不均的情况下的恰当亮度值,并通过对该恰当亮度值和各线像素群的亮度值进行比较,来检测发生有亮度不均的区域。根据上述,可除去背光灯的影响等,从而能够恰当地检测出亮度不均。
即,在透射型液晶显示装置上,为了使背光灯的照射光均匀地照射到显示面板上,一般都设置有扩散板等,但是难以实现完全的均匀化。因此,根据相对于背光灯的相对位置,背光灯的照射光的亮度有时会出现差异。但是,以对背光灯的相对位置为因的亮度分布在显示面板的广范围内呈比较平缓的变化(参照图3中的虚线部的倾斜度),因此,其被识别为亮度不均的情况较少。即,人靠眼睛能识别出亮度不均的是局部性地发生较大亮度变化的情况,而对于亮度在空间上以较大的周期连续变化的情况,不易被识别为亮度不均。因此,背光灯的照射光的亮度分布所导致的亮度差异被识别为亮度不均的情况较少。
另一方面,如果不考虑背光灯的影响并且将未发生亮度不均的恰当区域的亮度值视为在显示画面的整个区域保持一个预定值时,会出现将不被识别为亮度不均的区域反却被检测为亮度不均的情况,而被识别出亮度不均的区域却被检测为恰当区域的情况。即,未发生亮度不均的恰当区域的亮度值(恰当亮度值)因显示面板上的位置而异。
对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移动平均化处理部14对于亮度数据提取部13所提取的亮度数据进行移动平均化处理,并且以各线图像群的亮度值的移动平均值,作为该各亮度图像群是恰当区域的情况下的亮度值(恰当亮度值)。根据上述,在除去背光灯的照射光的亮度分布所造成的影响后,对于易被识别为亮度不均的、亮度相比于邻接区域急剧发生变化的区域,能够简单地将其作为亮度不均而识别出。
在此,关于移动平均化处理中进行平均化的范围(即,与线像素群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的范围),优选的是,设定为在宽度上充分大于条状亮度不均区域的宽度,并且使得从背光灯照射到该范围内的各位置上的照射光的亮度值之差充分小于亮度不均区域中的亮度值与恰当亮度值之差的范围。具体来说,例如在便携式电话等移动设备所具备的数百像素×数百像素程度的显示面板上,上述范围优选设定在1mm以上5mm以下的范围内。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360像素×480像素的显示面板21,上述范围为3mm。
校正数据生成部(第1校正数据生成部)16根据亮度不均检测部15检测出的亮度不均信息,生成用于使亮度不均变得不易被识别出的校正数据,并且对该生成的校正数据进行压缩处理之后输出给显示装置20(驱动控制部22)。在此,如果亮度不均区域所包含的线像素群的亮度值的峰值与恰当亮度值之差小于基准值,即视为不存在条状亮度不均,可以不作成校正数据。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采用了根据以6比特表现RGB各色的图像数据来进行显示的显示装置20。在这种低灰阶显示面板上,如果只是单纯地根据亮度不均检测结果来调节显示用图像数据的灰阶,有时会出现无法恰当校正亮度不均的情况。其理由是,在6比特灰阶的显示面板上,被识别为亮度不均的亮度值的偏差的最小值小于与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因此,例如为了校正暗的亮度不均,进行使数据提高1灰阶的校正时,由于校正量过大而将导致被识别为亮的亮度不均。反之,为了校正亮的亮度不均,进行使数据降低1灰阶的校正时,导致被识别为暗的亮度不均。
对此,校正数据生成部16生成即使在相对于恰当亮度值的亮度偏差小于与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的情况下也能够使该亮度偏差所导致的亮度不均变得不易被识别的校正数据。
图5是用于说明校正图案的生成方法的说明图。更具体而言,使各像素分别显示其灰阶值为9、10、11的检查用图像数据,然后对显示有与上述各灰阶值相对应图像的显示面板21进行拍摄,并根据拍摄所获得的拍摄数据而提取各线像素群的亮度值以及显示面板亮度的平均值,图5是表示该提取的各线像素群的亮度值以及显示面板亮度的平均值的曲线图。在图5中,显示了通过进行与图4相同的处理,起因于背光灯的亮度不均等变化较平缓的亮度不均的影响被除去之后的、各线像素的亮度值。
亮度不均检测部15将从拍摄数据中提取到的亮度数据中的、其亮度值相对于恰当亮度值之差的绝对值为预定的阈值以上的部分,检测为亮度不均。具体而言,将上述差为正数并且绝对值为阈值以上的部分,检测为亮的不均,而将上述差为负数并且绝对值为阈值以上的部分,检测为暗的不均。在图5的示例中,C1、C2所示部分被检测为亮的亮度不均,D1、D2所示的部分被检测为暗的亮度不均。
然后,校正数据生成部16检测各亮度不均部分的值和恰当亮度值之间的差。在图5的示例中,对于亮度不均C1、C2、D1、D2,分别检测出了差c1、c2、d1、d2。
另外,校正数据生成部16对差A和差B进行检测,其中,比基准灰阶值高1灰阶的图像数据所对应的恰当部分的亮度值和基准灰阶值的图像数据所对应的恰当部分的亮度值之间的差设为差A,基准灰阶值的图像数据所对应的恰当部分的亮度值和比基准灰阶值低1灰阶的图像数据所对应的恰当部分的亮度值之间的差为差B。
然后,校正数据生成部16对于亮的亮度不均C1、C2,计算出该亮度不均的上述差c1、c2分别与上述差B之比值c1/B和c2/B,而对于暗的亮度不均B1、B2,计算出该亮度不均的上述差d1和d2分别与上述差A之比值d1/A和d2/A。
然后,亮的亮度不均的上述比值(c1/B、c2/B等)为1以下的情况下,校正数据生成部16生成用于对调整校正像素的显示用图像数据降低1灰阶的校正数据,该调整校正像素是与亮的亮度不均相对应的线像素群的像素中的、与该亮度不均的上述比值相对应比例的像素。
另外,上述比值(c1/B、c2/B等)超过1的情况下,校正数据生成部16生成用于使得与亮的亮度不均相对应的线像素群的像素的显示用图像数据降低与上述比值的整数部分相对应的灰阶值的校正数据(第1校正数据生成用数据),以及用于使得与上述比值的小数部分相对应比例的像素(调整校正像素)的显示用图像数据进一步降低1灰阶的校正数据(第1校正数据生成用数据)。
图6是表示发生有亮的亮度不均的位置和该各亮度不均的上述比值之间的关系的一个示例的曲线图。
校正数据生成部16根据上述比值,对各亮度不均区域进行分组。例如,如图6所示,上述比值为0.125以上且小于0.375的亮度不均区域分为校正强度1,上述比值为0.375以上且小于0.625的亮度不均区域分为校正强度2,上述比值为0.625以上且小于0.875的亮度不均区域分为校正强度3,上述比值为0.875以上且小于1.125的亮度不均区域分为校正强度4,上述比值为1.125以上且小于1.375的亮度不均区域分为校正强度5。
在此,对于校正强度1的亮度不均区域,视其上述比值为0.25,作成使每4个像素中1个像素的灰阶值降低1灰阶的校正数据(第1校正数据生成用数据)。例如,与图6中的ck相对应的位置上的ck/B的值为0.19,因此属于校正强度1,作成按照每4个中1个的比例使每4个像素中1个像素的灰阶值降低1灰阶的校正数据。
另外,对于校正强度2的亮度不均区域,视其上述比值为0.5,作成使每2个像素中1个像素的灰阶值降低1灰阶的校正数据。例如,与图6中的cn相对应的位置上的cn/B的值为0.44,因此属于校正强度2,作成按照每2个中1个的比例使每2个像素中1个像素的灰阶值降低1灰阶的校正数据。
此外,对于校正强度3的亮度不均区域,视其上述比值为0.75,作成使每4个像素中3个像素的灰阶值降低1灰阶的校正数据。例如,与图6中的c1相对应的位置上的c1/B的值为0.80,因此属于校正强度3,作成按照每4个中3个的比例使每4个像素中3个像素的灰阶值降低1灰阶的校正数据。
另外,对于校正强度4的亮度不均区域,视其上述比值为1,作成使各像素的灰阶值均降低1灰阶的校正数据。
此外,对于校正强度5的亮度不均区域,视其上述比值为1.25,作成使各像素的灰阶值降低1灰阶,并且按照每4个中1个的比例使每4个像素中1个像素的灰阶值进一步降低1灰阶(共2个灰阶)的校正数据。例如,与图6中的cm相对应的位置上的cm/B的值为1.29,因此属于校正强度5,作成使各像素的灰阶值均降低1灰阶,并且按照每4个中1个的比例使每4个像素中1个像素的灰阶值进一步降低1灰阶的校正数据。
另外,在上述比值(c1/B、c2/B等)超过1的情况下,校正数据生成部16也能够以2以上并且能够获得1以下的除算结果的数n来对上述比值进行除算,然后生成使得与上述除算结果相对应比例的像素(调整校正像素)的显示用图像数据降低n灰阶的校正数据。例如,对于属于图6所示校正强度5的亮度不均区域,视其上述比值为1.25(=5/4),计算出以n=2进行除算的值(5/4÷2=5/8),并根据该除算结果,作成按照每8个中5个的比例使8个像素中的5个像素降低2灰阶的校正数据。
关于暗的亮度不均,在上述比值(d1/A、d2/A等)为1以下的情况下,校正数据生成部16生成校正数据,该校正数据用于使得与暗的亮度不均相对应的线像素群的像素中与该亮度不均的上述比值相对应比例的像素的、显示用图像数据提高1灰阶。
此外,在上述比值(d1/A、d2/A等)超过1的情况下,校正数据生成部16生成校正数据,该校正数据使得与暗的亮度不均相对应的线像素群的像素的显示用图像数据提高与上述比值的整数部分对应的灰阶值并且使得与上述比值的小数部分相对应比例的像素(调整校正像素)的显示用图像数据进一步提高1灰阶。
另外,在上述比值(d1/A、d2/A等)超过1的情况下,校正数据生成部16也能以2以上的并且能够获得1以下的除算结果的数n对上述比值进行除算并生成使得与该除算结果相对应比例的像素的显示用图像数据提高n灰阶的校正数据。
图6中虽然未显示上述比值为1.375以上的情况,但是在1.375以上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与上述相同的方法,对各亮度区域进行分组并作成与各亮度不均区域相对应的校正数据。另外,与各组相对应的上述比值的范围也并不仅限于图6所示的示例。
即是说,例如在上述比值为1以下的情况下,在相对于恰当亮度值的差(与恰当亮度值的偏差)为较大的亮度不均区域,对于显示用图像数据进行1灰阶校正的像素所占的比例变大(对于显示用图像数据进行1灰阶校正的像素的密度变大),而在相对于恰当亮度值的差(与恰当亮度值的偏差)为较小的亮度不均区域,对于显示用图像数据进行1灰阶校正的像素所占的比例变小(对于显示用图像数据进行1灰阶校正的像素的密度变小)。图7是表示在校正数据中的上述比值为1以下的情况下,对于显示用图像数据进行1灰阶校正的像素的示例的说明图。
例如,在c1/B=1/3的情况下,生成用于对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与亮度不均C1相对应的源极线上的像素的像素数据,进行沿着源极线的延伸方向将每3个像素中1像素降低1灰阶校正的校正数据(是表示在与校正对象的源极线相连接的所有像素数中,调整校正像素所占比例的校正数据)。另外,d1/A=1/3的情况下,生成用于对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与亮度不均D1相对应的源极线上的像素的像素数据,进行沿着源极线的延伸方向将每3个像素中1个像素提高1灰阶校正的校正数据。
此外,可根据上述比值ci/B(i是表示亮度不均的位置的、1以上的整数)或者上述比值dj/A(j是表示亮度不均的位置的、1以上的整数)的大小,来判断各亮度不均区域的亮度不均程度(即与恰当亮度值相差的程度)属于预先设定的多个组中的哪一组,并根据该判断结果以及对于各组预先设定的值,来设定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调整校正像素的比例(也可说是,调整校正像素之间的间隔)。
另外,在上述示例中说明了ci/B或者dj/A的值与调整校正像素的比例为相同的值的情况。但是,并不限定于上述,例如可根据ci/B或者dj/A的值乘以预先预定的校正系数所获得的值,来设定调整校正像素的比例。另外,还可以根据显示图像数据的灰阶值来设定上述校正系数。如上所述,亮度不均在中间灰阶中容易被识别,而在接近黑或者白的显示状态下难以被识别。因此,可以将中间灰阶的上述校正系数设定成大于接近黑以及白的灰阶的上述校正系数的值。
如上所述,例如,上述校正数据由与亮度不均相对应的源极线(校正区域的位置)、该源极线中的调整校正像素的比例(调整校正像素间隔)、表示使上述调整校正像素提高1像素还是降低1像素的信息构成。在上述比值超过1的亮度不均的情况下,除了上述信息之外,还包括与该亮度不均相对应的区域所包含的各像素的灰阶值的校正量(调整校正像素以外的像素的校正量)。或者,在上述比值超过1的亮度不均的情况下,取代于表示使上述调整校正像素提高1灰阶还是降低1灰阶的信息,可包含上述调整校正像素的灰阶值的校正量(上述n的值)以及表示使该调整校正像素的灰阶值提高还是降低的信息。
在上述说明中,校正数据生成部16仅将检测出的亮度不均区域内的像素作为校正对象,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能够以包括亮度不均区域及其周边区域(例如从亮度不均区域起,距离数像素或者数mm程度的范围)在内的区域中的像素作为校正对象。即,能够以亮度不均区域作为校正区域,也能够以包括亮度不均区域及其周边区域在内的区域作为校正区域。如上所述,通过将周边区域也包括在校正区域之内,能够使得亮度不均区域的轮廓变得模糊,从而能够使亮度不均区域变得更不易被识别出。
另外,并不要求必须对所有的亮度不均区域进行校正,也可以只对检测出的亮度不均区域中的一部分亮度不均区域进行校正。例如,可根据亮度不均区域的大小及其与恰当亮度值相差的程度等,仅对容易被识别的亮度不均区域进行提取和校正。
此外,校正数据生成部16分别作成对R(Red:红)、G(Green:绿)、B(Blue:蓝)的各副像素的上述校正数据。
在此,也可以只生成对于R、G、B中的1种颜色(例如G)的校正数据并将该校正数据共用于其他颜色。由于条状的亮度不均在预定范围的区域内连续发生的情况居多,因此,较之于分别生成对于R、G、B各色的校正数据的情况,仅对R、G、B中1种颜色生成校正数据然后将该校正数据用于其两侧的其他颜色的副像素时,画质几乎没有变化。另外,通过对R、G、B各色使用共同的校正数据,相比于分别生成各色的校正数据的情况,能够降低下述显示装置20所具备的用于存储校正数据的校正数据存储部(第1校正数据生成用数据存储部)31所需的存储容量。
然后,校正数据生成部16对于生成的校正数据进行压缩处理,并将压缩处理后的校正数据输出到显示装置20的驱动控制部22。在此,对于压缩处理的方法以及压缩后的校正数据的容量并无特别限定,可根据显示装置20所具备的校正数据存储部31的存储容量等来适宜设定。例如,可以采用现有的行程(run length)编码化等周知的方法进行压缩处理。进行行程编码化时,例如,如果压缩前的校正数据为0010000000011...,编码化后的数据就成为[2,0][1,1][0,8][1,2]。或者,省略0的值,表述成[2][1,1][8][1,2]。
通过对校正数据进行如上所述地压缩,虽然结果因压缩方法而异,但是能够以诸如1kbit程度的非常小的存储容量来存储例如对具备有360像素×480像素的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的校正数据。因此,作为校正数据存储部31,能够利用这些显示装置所原有的存储器的空余区域。
图8是表示显示装置20所具备的驱动控制部22的结构的框图。如该图所示,驱动控制部22具备校正数据存储部(校正数据生成用数据存储部)31、解码部32、空间分散处理部33、时间分散处理部34、加算处理部35、第1锁存部36、第2锁存部37以及D/A转换部38。在此,由空间分散处理部33、时间分散处理部34以及加算处理部35构成图像数据校正部。
校正数据存储部31是用于存储在制造显示装置20时由校正数据作成装置(校正数据生成用数据作成装置)10输出的校正数据(第1校正数据生成用数据)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校正数据存储部31中存储有通过校正数据作成装置10进行压缩处理后的校正数据。
当显示装置20要通过显示面板21显示与显示用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图像时,解码部32读取校正数据存储部31所存储的校正数据,并对该校正数据进行解码之后输出到空间分散处理部33。校正数据存储部31的存储容量有空余的情况下,在校正数据存储部31进行校正数据的存储时,可省略由校正数据生成部16对校正数据所进行的压缩处理。在此情况下,可省略解码部32。
空间分散处理部33根据由解码部32输入的校正数据,对于与各亮度不均区域相对应的各源极线中的调整校正像素的位置进行设定,并向时间分散处理部34输出表示该设定结果的校正数据。具体而言,决定将从源极线的端部开始的第几个像素作为调整校正像素(偏移值),并将该像素以及从该像素开始每隔预定距离的像素设定为调整校正像素。
在此,对于上述比值为1以下的亮度不均区域,使得该亮度不均区域中的调整校正像素的灰阶值变更1灰阶,而对于其他像素不进行校正。另外,对于上述比值超过1的亮度不均区域,使得该亮度不均区域中的各像素的亮度值变更与上述比值的整数部分相对应的灰阶值,而且使得该亮度不均区域中的调整校正像素的灰阶值进一步变化1灰阶。另外,对于上述比值超过1的亮度不均区域,可使得调整校正像素的调整值变更与上述n的值对应的灰阶值,而对于其他像素不进行校正。
此时,空间分散处理部33可以使偏移(offset)值自动生成,仅根据校正数据中所包含的间距信息(表示每几个像素设定调整校正像素的信息),来设定需要进行校正的源极线上的、每隔预定间隔(间距信息)的调整校正像素的位置。在此种情况下,由于可以从校正数据中省略相关偏移值的数据,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少校正数据的信息量。并且,通过随机使偏移量自动地生成,每次在显示面板21的源极线方向上进行扫描时可赋予不同的偏移量,因此能够使得调整校正像素变得不明显。
另外,亮度不均横跨相邻接的源极线的情况下,可将各调整校正像素设定在使这些相邻接的源极线上的调整校正像素在源极线延伸方向上呈不同的分散位置上。图9是表示此种情况下的校正数据的一个示例的图。
时间分散处理部34根据从空间分散处理部33输入的校正数据,以每隔预定期间(例如每一帧)进行变更的方式来设定调整校正数据的位置,并向加算处理部35输出表示该设定结果的校正数据。图1是表示通过时间分散处理部34进行设定的校正数据的一个示例的图。在该图所示的示例中,时间分散处理部34在保持调整校正像素的比例一定的情况下,使得每一帧中的调整校正像素的位置(偏移值)在源极线的延伸方向上变化。
在此,也可以调换空间分散处理部33和时间分散处理部34的顺序。即,可以是从解码部32向时间分散处理部34输出校正数据,再从时间分散处理部34向空间分散处理部33输出校正数据的结构。
加算处理部35通过在将被输入到显示装置20的显示用图像数据上加算由时间分散处理部34所输出的校正数据,由此对校正用图像数据进行校正,并将校正后的显示用图像数据输出到第1锁存部36。即,在显示用图像数据的各像素中,对于校正数据所显示的调整校正像素,进行使显示用图像数据的灰阶值至少变化1灰阶(根据校正数据,至少提高1灰阶或者降低1灰阶)的校正处理。
具体而言,对于上述比值为1以下的亮度不均区域,使调整校正像素的灰阶值变更1灰阶,而对于其他的像素不进行校正。另外,对于上述比值超过1的亮度不均区域,使该各像素的灰阶值变更与上述比值的整数部分相对应的灰阶值,并且使调整校正像素的灰阶值进一步变更1灰阶。或者,对于上述比值超过1的亮度不均区域,可以使调整校正像素的灰阶值变更与上述n的值相对应的灰阶值,而对于其他像素不进行校正。
如上所述,只需将显示用图像数据的校正区域中所包含的每个调整校正像素的灰阶值的校正量、除调整校正像素以外的每个像素的灰阶值的校正量加算在该校正区域所包含的各像素的亮度值上即可,因此不需要准备乘法器和乘法电路等,能够简单地构成电路。
第1锁存部36与基于时钟信号而生成的采样脉冲同步地,对加算处理部35所输出的校正后的显示用图像数据依次进行采样,并对1条线(1条栅极线)对应的像素数据进行锁存。第2锁存部37对被第1锁存部36锁存的对应于1条线的图像数据进行再锁存。
D/A转换部(数字/模拟转换部)38,将由第2锁存部37进行了锁存的与1条线对应的图像数据转换成模拟信号,并在预定的定时输出给显示面板21的各源极线。
显示面板21具备多个栅极线(扫描信号线)和多个源极线(数据信号线),在由这些栅极线以及源极线所划分而成的、矩阵状的各区域中分别设有像素(均未图示)。
各像素包括开关用晶体管和像素电容。像素电容包括液晶电容和根据需要而附加的辅助电容(均未图示)。开关用晶体管的栅极与栅极线相连接,其源极与源极线相连接,其漏极与像素电容的一个电极相连接。在此,像素电容的另一个电极与所有像素共同的共同电极线相连接。
根据上述,当通过栅极驱动器(未图示)选择栅极线时,与被选择的栅极线相连接的各像素的开关用晶体管导通,并且,同步地,从驱动控制部22的D/A转换部38向各源极线所施加的电压被施加在与此相应的像素电容上。
在此,栅极线的选择期间之后,开关用晶体管截止的期间,像素电容保持该截止时的电压。由于液晶的透射率或者反射率随着施加在液晶电容上的电压而发生变化,因此,通过选择栅极线并向源极线上施加与图像数据相对应的电压,能够使像素的显示状态随图像数据而变化。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校正数据作成装置10使显示面板21的所有像素显示与同一灰阶的检查用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图像并拍摄其显示画面得到拍摄数据,并从拍摄数据中提取亮度数据,再从亮度数据中提取条状的亮度不均。然后,从与校正区域相应的源极线相连接的各像素中,选择出与亮度不均程度相应的比例的像素作为调整校正像素,该校正区域是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亮度不均区域或者包括该亮度不均区域及其周边区域在内的区域。然后,生成为了使调整校正像素的灰阶值的校正量不同于该校正区域所包含的调整校正像素之外的像素的灰阶值的校正量的、校正数据,并在显示装置20所具备的校正数据存储部31存储该校正数据。
接下来,显示装置20通过显示面板21显示与显示用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图像时,根据校正数据存储部31中所存储的校正数据来选择调整校正像素,并使选择的调整校正像素的灰阶值的校正量不同于其他像素的灰阶值的校正量。
如上所述,通过使校正区域所包含的像素中的调整校正像素的灰阶值的校正量不同于其他像素的灰阶值的校正量,能够使得被识别为,相同于以小于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程度的亮度值(或者,相当于显示用图像数据的小数部分并非是0的灰阶值的亮度值)对该校正区域的所有像素的亮度值相同地进行校正的情况。即,能够类似于,以小于与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或者,相当于显示用图像数据的小数部分并非是0的灰阶值的亮度值)相同地对校正区域的所有像素的亮度值进行校正的情况。因此,能够高精度地校正亮度不均,能够更恰当地防止被视为亮度不均。
图10是表示对显示有与未进行校正处理的检查用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图像的状态下的显示面板21进行拍摄而获得的拍摄数据中的亮度数据以及对显示有与进行校正处理之后的检查用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图像的显示面板21进行拍摄而获得的拍摄数据中的亮度数据的曲线图。横坐标表示各线像素群的位置,纵坐标表示各线像素群的亮度值(属于上述各线像素群的像素的亮度值的平均值)。这些曲线表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校正方法,能够将图像数据校正成为识别不出其条状亮度不均的程度。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每隔预定期间(例如,每一帧),对各校正区域的调整校正像素的位置进行变更。即,在亮度不均区域内,在空间上和时间上使调整校正像素的位置进行分散。
根据上述,能够使得被识别的图像更接近使得亮度不均区域内的所有像素的亮度值相同地变更了小于与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或者,小数部分并非是0的灰阶值)的情况下的图像。因此,能够更有效地防止亮度不均被识别出来。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显示装置20所具备的校正数据存储部31中,预先存储有:表示亮度不均区域的位置的信息、该亮度不均区域的调整校正像素的比例(调整校正像素间隔、间距信息)和表示将上述调整校正图像至少提高1灰阶或者降低1灰阶的信息,当根据显示用图像数据来显示图像时,由显示装置20所具备的空间分散处理部33以及时间分散处理部34来决定在空间上和时间上使亮度不均区域中的调整校正图像的位置进行分散。根据上述,能够减小校正数据的数据容量,并能够减小校正数据存储部31所需具备的存储容量。
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还可以在校正数据作成装置10中对进行显示用图像数据的显示时的调整校正像素进行预先设定,并在校正数据存储部31中存储各调整校正像素的位置和表示将各调整校正像素提高1灰阶或者降低1灰阶的信息。即,将空间分散处理部33以及时间分散处理部34设置在校正数据作成装置10中,而不是设置在显示装置20。此种情况下,不仅能够简化显示装置20的电路结构,还能够实现显示用图像数据的校正处理时处理速度的高速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对于与源极线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条状亮度不均进行校正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能用在对于与栅极线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条状亮度不均进行校正的情况。此种情况下,例如,根据从拍摄数据中提取的亮度数据,检测出与各栅极线的延伸方向相对应的线像素群的亮度值的平均值,针对该检测结果,在垂直于线像素群的方向上进行移动平均化处理,并根据处理结果来检测亮度不均。另外,根据亮度不均的检测结果,从与亮度不均区域相对应的栅极线中每隔预定间隔选择作为调整校正像素的像素,使得所选择的调整校正像素的灰阶值至少变更1灰阶,由此来对图像数据进行校正。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要计算出各亮度不均区域的亮度值相对于恰当亮度值的偏差时,将线像素群的亮度值的移动平均值视为恰当平均值,计算出上述亮度值的偏差。根据上述,例如即使在背光灯的照射光的亮度分布等导致恰当亮度值随显示画面上的位置而有所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简单恰当地计算出各亮度不均区域的亮度值相对于恰当亮度值的偏差。另外,如预知与显示画面上的位置相应的恰当亮度值的情况下,也可根据恰当亮度值来计算出各亮度不均区域的亮度值相对于恰当亮度值的偏差。
(实施方式2)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为方便起见,对于与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部件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赋予相同的部件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实施方式1中说明了对条状不均进行校正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说明对局部性斑点状的不均(斑点状不均)进行校正的结构示例。
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校正数据作成装置10b的结构的框图。如该图所示,取代于实施方式1中校正数据作成装置的移动平均化处理部14、亮度不均检测部15以及校正数据生成部16,校正数据作成装置10b包括移动平均化处理部14b、亮度不均检测部15b以及校正数据生成部16b。显示数据生成部11、拍摄部12以及亮度数据提取部13的功能与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功能大致相同。
移动平均化处理部14b对亮度数据提取部13从拍摄数据中提取的亮度数据进行移动平均化处理(第2移动平均化处理),将各像素的亮度值替换成以该各像素为中心的具有预定尺寸的区块所包含的各像素的亮度值的平均值,其中,该拍摄数据是拍摄部12对显示有上述检查用图像数据(同一灰阶(基准灰阶值、例如灰阶值为10)的图像数据)的状态下的显示装置20的显示画面进行拍摄所获得的拍摄数据。以下,将进行移动平均化处理之后(第2移动平均化处理后)的各像素的亮度值称之为移动平均值(第2移动平均值)。
在此,优选将上述预定尺寸设定得充分大于斑点状亮度不均区域的宽度,并且能够使得属于该预定尺寸范围内的各位置上,来自背光灯照射光的亮度值之差充分小于亮度不均区域内的亮度值相对于恰当亮度值的偏差。具体而言,在便携式电话等移动设备所具备的数百像素×数百像素的显示面板上,优选设定成2mm×2mm~10mm×10mm的范围。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是360像素×480像素的显示面板21,上述范围是5mm×5mm。另外,并不要求上述预定尺寸的纵方向长度和横方向长度相同。
亮度不均检测部(第2亮度不均检测部)15b计算出由亮度数据提取部13所提取的各像素的亮度值和该各像素的移动平均值(第2移动平均值)之间的差,并将该差的绝对值为预定阈值以上的像素连续存在有预定数以上的区域,检测为斑点状亮度不均。上述差小于预定的基准值的情况下,视为不存在斑点状亮度不均,可以不作成校正数据(第2校正数据生成用数据)。另外,可根据显示装置的尺寸和用途等,适宜地设定上述预定数,以防止亮度不均被识别出。
另外,如图12所示,亮度不均检测部15b使检测出的斑点状的各亮度不均区域近似成圆形区域,对于其方法并无特别限定,可采用现有公知的各种方法。
校正数据生成部(第2校正数据生成部)16b根据亮度不均检测部15的检测结果,生成为了使斑点状亮度不均变得不易被识别的校正数据(校正数据生成用数据、第2校正数据生成用数据),并对生成的校正数据进行压缩处理后输出给显示装置20b所具备的驱动控制部22b。
具体而言,校正数据生成部16b使亮度不均检测部15b作为亮度不均所提取的区域近似成圆形的区域,并计算出该区域内的各像素的平均亮度和该区域内的未发生亮度不均时的恰当亮度值(例如该区域内的各像素的移动平均值)之间的差。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减小在下述校正数据存储部31b进行存储的容量,使斑点状亮度不均区域近似为圆形的区域,并且以相同的校正强度对近似得到的圆形的区域进行校正。接下来,对上述差e(e>0)的情况(发生亮的亮度不均的情况)以及f(f<0)的情况(发生暗的亮度不均的情况)进行说明。
另外,校正数据生成部16b根据由亮度数据提取部13从拍摄部12通过拍摄显示面板21所获得的拍摄数据中提取的亮度数据,计算出比基准灰阶值高1灰阶的图像数据所对应的恰当灰阶值和基准灰阶值的图像数据所对应的恰当灰阶值之间的差A。在此,显示数据生成部11使显示面板21在其整个区域显示与比基准灰阶值高1灰阶的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图像。另外,校正数据生成部16b根据由亮度数据提取部13从拍摄部12通过拍摄显示面板21所获得的拍摄数据中提取的亮度数据,计算出基准灰阶值的图像数据所对应的恰当灰阶值和比基准灰阶值低1灰阶的图像数据所对应的恰当灰阶值之间的差B。在此,显示数据生成部11使显示面板21在其整个区域显示与比基准灰阶值低1灰阶的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图像。
然后,对于发生亮的亮度不均的各区域,计算出上述e的绝对值|e|和上述B的比值|e|/B。上述比值|e|/B为1以下的情况下,为了校正该亮度不均,将调整校正像素的数量(个数)设定成,调整校正像素的个数与上述各区域所包含的像素的数量之间的比例与上述比值|e|/B相对应,并使该调整校正像素的图像数据的灰阶值降低1灰阶。例如,对于上述比值|e|/B的值为1/3的区域,生成将包含于该区域的每3个像素中1个像素的灰阶值降低1灰阶的校正数据。
同样,对于发生有暗的亮度不均的各区域,计算出上述f的绝对值|f|和上述A的比值|f|/A。上述比值|f|/A为1以下的情况下,为了校正该亮度不均,将调整校正像素的数量设定成,调整校正像素的数量与上述各区域所包含的像素的数量之间的比例与上述比值|f|/A相对应,并使该调整校正像素的图像数据的灰阶值提高1灰阶。例如,对于上述比值|f|/A的值为1/3的区域,生成将包含于该区域的每3个像素中1个像素的灰阶值提高1灰阶的校正数据。
另外,上述比值(|e|/B、|f|/A等)超过1的情况下,与实施方式1同样,对于与该比值相对应的区域的各像素,进行与上述比值的整数部分相对应的灰阶值的校正,并生成用于对与上述比值的小数部分相对应比例的像素(调整校正像素)的显示用图像数据进一步进行1灰阶校正的校正数据。或者,在上述比值(|e|/B、|f|/A等)超过1的情况下,以2以上的数n对上述比值进行除算,在此,上述比值除以数n的除算结果为1以下,并且生成校正数据以使得将与该除算结果相对应比例的像素之显示用图像数据提高n灰阶。
另外,根据上述比值|e|/B或者上述比值|f|/A的大小,来判断各区块的亮度不均程度(亮度值相对于恰当亮度值的偏离程度,校正强度)属于预先设定的多个组(例如图14所示的校正强度1~8的8个组)中的哪个组,并根据判断结果和对各组预先设定的值,来设定调整校正像素的比例。或者,替换上述比例,可以将表示组的分类结果的信息包括在校正数据中。
在上述说明中,校正数据生成部16b仅以检测出的亮度不均区域内的像素作为校正对象,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能够将包括亮度不均区域及其周边区域(例如,从亮度不均区域向外延伸数像素或者数mm程度的范围)在内的区域中的像素作为校正对象。即,能够以亮度不均区域作为校正区域,也能够以包括亮度不均区域及其周边区域在内的区域作为校正区域。如上所述,通过将周边区域也包括在校正区域内,能够使亮度不均区域的轮廓变得模糊,从而使亮度不均变得更不易被识别出。
另外,并不要求必须对检测出的所有亮度不均区域进行校正,也可以只对检测出的亮度不均区域中的一部分亮度不均区域进行校正。例如,可根据亮度不均区域的大小以及与恰当亮度值之间的偏差的程度等,仅对容易被识别出的亮度不均区域进行提取和校正。
此外,校正数据生成部16b作成上述校正数据,并分别计算出对R(Red)、G(Green)、B(Blue)各副像素的校正数据。
在此,也可以只生成对R、G、B中的1种颜色(例如G)的校正数据,并将该校正数据共用于其他颜色。由于斑点状的亮度不均在预定的区域范围内连续发生的情况居多,因此,较之于分别生成对于R、G、B各颜色的校正数据的情况,只对R、G、B中的一种颜色生成校正数据然后将其适用于与此相邻接的其他颜色的副像素时,画质程度几乎不变。另外,通过生成可对R、G、B各色共用的校正数据,相比于分别生成对各颜色的校正数据的情况,能够减小校正数据存储部31b所要求的存储容量,校正数据存储部31b是下述显示装置20b所具备的用于存储校正数据的存储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校正数据生成部16b将发生有斑点状的亮度不均的各亮度不均区域近似成与该亮度不均区域的大小相对应的圆形区域,并生成校正数据,该校正数据包含有该各圆形区域的中心坐标(或者是与中心坐标相对应的像素)以及半径、该各圆形区域中调整校正像素的比例以及表示将上述调整校正像素提高1灰阶还说降低1灰阶的信息。在上述比值为超过1的亮度不均的情况下,除了上述信息,还包括与该亮度不均相对应的区域所包含的各像素的灰阶值的校正量(调整校正像素以外的像素的校正量)。或者,在上述比值超过1的亮度不均的情况下,取代于表示将上述调整校正像素提高1灰阶还说降低1灰阶的信息,可包含上述调整校正像素的灰阶值的校正量(上述n的值)以及表示对该调整校正像素的灰阶值进行提高还说降低的信息。
然后,校正数据生成部16b对于生成的校正数据进行压缩处理,并将压缩处理之后的校正数据,输出到显示装置20b的驱动控制部22b。在此,对于压缩处理的方法以及压缩后的校正数据的容量并无特别限定,可根据显示装置20b所具备的校正数据存储部31b的存储容量等来适宜地设定。
图13是表示显示装置20b所具备的驱动控制部22b的结构的框图。如该图所示,驱动控制部22b具备校正数据存储部31b、解码部32b、空间分散处理部33b、时间分散处理部34b、加算处理部35、第1锁存部36、第2锁存部37以及D/A转换部38。在此,由空间分散处理部33b、时间分散处理部34b以及加算处理部35构成图像数据校正部。另外,驱动控制部22b还包括校正图案存储部(未图示),该校正图案存储部预先存储了与校正数据所包含的调整校正像素的比例(或者根据亮度不均程度进行的分类结果)相对应的、表示上述区块内的调整校正像素的位置的图案。图14(a)表示了在将亮度不均程度分为1~8的8个组的情况下,上述区块内的调整校正像素的配置图案的一个示例(图中的黑色圆圈表示调整校正像素)。
校正数据存储部(第2校正数据生成用数据存储部)31b是,用于存储在显示装置20b的制造时由校正数据作成装置10b输出的校正数据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在本实施方式的校正数据存储部31b中存储有通过校正数据作成装置10b进行压缩处理后的校正数据(第2校正数据生成用数据)。
当显示装置20b要通过显示面板21b显示与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图像时,解码部(第2解码部)32b读取校正数据存储部31b所存储的校正数据,并对该校正数据进行解码之后输出到空间分散处理部33b。校正数据存储部31b的存储容量有空余的情况下,在校正数据存储部31b存储校正数据时可省略由校正数据生成部16b对校正数据所进行的压缩处理。在此情况下,可省略解码部32b。
空间分散处理部(第2空间分散处理部)33b根据由解码部32b输入的校正数据,对于与各亮度不均区域中的调整校正像素的位置进行设定,并向时间分散处理部34b输出表示该设定结果的校正数据。
具体而言,空间分散处理部33b根据由解码部32b输入的校正数据,检测调整校正像素的比例(或者,与亮度不均程度相对应的分类结果),并根据从校正图案存储部(未图示)中提取与该检测结果相对应的校正位置的图案,来决定调整校正像素。校正图案存储部中预先存储有与校正数据(第2校正数据生成用数据)所包含的调整校正像素的比例(或者,根据亮度不均程度进行的分类结果)相对应的、表示上述区块内的调整校正像素的位置的图案。图14(a)表示了,在将亮度不均程度分为1~8的8个组的情况下,上述区块内的调整校正像素的配置图案的一个示例(图中的黑色圆圈表示调整校正像素)。
图15(a)以及图15(b)是表示空间分散处理部33b根据从解码部32b输入的校正数据(半径、调整校正像素的比例等的信息)所决定的调整校正像素的配置图案的一个示例的图。具体而言,图15(a)表示了与亮度不均区域相对应的圆形区域的半径为6(6个像素)、该亮度不均区域被分类为校正强度3的组的情况下的示例。另外,图15(b)表示了与亮度不均区域相对应的圆形区域的半径为9(9个像素)、该亮度不均区域被分类为校正强度4的组的情况下的示例。
如图14(a)以及图14(b)所示,对于调整校正像素的各比例(或者,与亮度不均的程度相对应的各组),预先设定多个调整校正像素的配置图案,通过在相邻接的区块中使用不同的配置图案,避免调整校正像素彼此相邻接。
以上,说明了预先在校正图案存储部存储有校正图案的情况,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以基于将区块内的调整校正像素的比例(或者,根据亮度不均的程度所进行的分类结果)作为参数的演算式,来计算调整校正像素的位置。
另外,以上说明了使用R、G、B的各副像素所共用的配置图案来决定调整校正像素的位置的情况,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与此,也可以对每个颜色设定配置图案。例如,如图16所示,对于与亮度不均的程度相对应的各组(或者调整校正像素的比例),预先设定用于G的副像素的校正图案和用于R以及B的副像素的校正图案,然后使用这两个校正图案来选择校正对象的各副像素。或者,可以交替地使用这两个校正图案。
时间分散处理部(第2时间分散处理部)34b根据从空间分散处理部33b输入的校正数据,以每隔预定期间(在本实施方式中,按每帧)进行变更的形式设定上述各区块中的调整校正像素的位置,并将表示该设定结果的校正数据输出到加算处理部35。
例如,如图14(a)以及图14(b)所示,对于校正数据所包含的调整校正像素的各比例(或者,与亮度不均的程度相应的各组),预先设定多个调整校正像素的配置图案,并在每一帧切换相对应的配置图案。或者,如图17所示,可通过在每一帧来移动配置图案的适用位置,使调整校正像素的位置在每一帧都变更。
在此,可以调换空间分散处理部33b和时间分散处理部34b的顺序。即,可以是从解码部32b向时间分散处理部34输出校正数据,再从时间分散处理部34b向空间分散处理部33b输出校正数据的结构。
加算处理部35、第1锁存部36、第2锁存部37以及D/A转换部38具有与实施方式1大致相同的功能。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校正数据作成装置10b使显示面板21的所有像素显示与同一灰阶的检查用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图像并拍摄其显示画面,从拍摄数据中提取亮度数据,再从亮度数据中提取斑点状的亮度不均。然后,从与校正区域内的源极线相连接的各像素中,选择出与亮度不均程度相对应比例的像素作为调整校正像素,该校正区域是指,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亮度不均区域或者包括该亮度不均区域及其周边区域在内的区域。然后,生成为了使调整校正像素的灰阶值的校正量成为与该校正区域所包含的除调整校正像素之外的像素的灰阶值的校正量不同的校正数据,并在显示装置20b所具备的校正数据存储部31b中存储该校正数据。
接下来,显示装置20b通过显示面板21来显示与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图像时,根据校正数据存储部31b中所存储的校正数据,从校正区域所包含的像素中,选择与上述比例相对应数量的像素作为调整校正像素,并且,使所选择的调整校正像素的灰阶值的校正量不同于其他像素的灰阶值的校正量。
如上所述,通过使校正区域所包含的像素中的调整校正像素的灰阶值的校正量不同于其他像素的灰阶值的校正量,能够使得被视为与下述情况相同的情况,即以小于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程度的亮度值(或者,相当于显示用图像数据的小数部分并非是0的灰阶值的亮度值)对该校正区域的所有像素的亮度值相同地进行校正的情况。即,能类似于,以小于与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或者,相当于显示用图像数据的小数部分并非是0的灰阶值的亮度值)相同地对校正区域的所有像素的亮度值进行校正的情况。因此,能够高精度地校正亮度不均,能够更恰当地防止被视为亮度不均。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每隔预定期间(例如,每一帧),对各亮度不均区域的调整校正像素的位置进行变更。即,在亮度不均区域内,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对调整校正像素的位置进行分散。
根据上述,能够使得被识别的图像更接近于使得亮度不均区域内的所有像素的亮度值均相同地变更了小于与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对应的亮度值的情况下的图像。因此,能够更有效地防止亮度不均被识别出来。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发生了斑点状亮度不均的区域近似成为圆形区域,并将该圆形区域的中心坐标和半径作为表示亮度不均区域的位置的信息而包括在校正数据中。根据上述,校正数据中包含各亮度不均区域的中心坐标以及半径、各亮度不均区域中的调整校正像素的比例(或者,表示根据亮度不均程度进行分类的组的信息)、表示将调整校正像素的灰阶值提高1灰阶还是降低1灰阶的信息等4个参数即可,因此能够减小校正数据的数据量,从而减小显示装置20b的校正数据存储部31b所需具备的存储容量。
另外,并不仅限于将校正区域近似成圆形区域,还可以近似成多边形的区域。此种情况,作为表示校正区域的位置以及范围的信息,例如,作为校正数据,可包含上述多边形的各顶点的位置,在上述多边形为正多边形的情况下,作为校正数据可包含该多边形的外切圆或者内切圆的中心位置以及半径。
另外,可以在校正数据作成装置10b中预先作成用于使调整校正像素的位置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分散的数据,并将该数据存储在校正数据存储部31b中。即,将空间分散处理部33b以及时间分散处理部34b设置在校正数据作成部10b中,而不是在显示装置20b中。此种情况,能够简略化显示装置20b的电路结构的同时,还能够实现显示用图像数据的校正处理中所需处理速度的高速化。
(实施方式3)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方便起见,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部件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赋予相同的部件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主要说明便携式电话机等可移动型装置所具备的、根据以6比特表现RGB各色的图像数据来进行显示的透射型液晶显示装置上,对所出现的与源极线(数据线、数据信号线)的延伸方向相平行的条状亮度不均(条状的亮度不均)以及局部性的斑点状的亮度不均(斑点状亮度不均)进行校正的示例。即,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在具有多个平行的栅极线(扫描信号线)和多个平行的源极线相交叉而设置并且在上述栅极线和上述源极线的每个交叉部设有像素的显示装置上,对于出现的与源极线相平行的条状亮度不均以及局部性的斑点状亮度不均进行校正的示例。
图1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校正数据作成装置(校正数据生成用数据作成装置)10c以及显示装置20c的结构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校正数据作成装置10c根据对显示有与检查用图像数据相对应图像的显示装置20c的显示画面进行拍摄所得到的结果,生成校正数据生成用数据。具体而言,校正数据作成装置10c作成第1校正数据生成用数据和第2校正数据生成用数据,该第1校正数据生成用数据是生成对显示装置20c上的条状不均进行校正的第1校正数据时所使用的数据,该第2校正数据生成用数据是生成对显示装置20c上的斑点状不均进行校正的第2校正数据时所使用的数据。然后,显示装置20c存储上述各校正数据生成用数据,在显示与显示用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图像时,根据上述两种校正数据生成用数据,生成第1校正数据和第2校正数据,然后根据这两种校正数据来校正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并进行显示。
如图18所示,校正数据作成装置10c包括显示数据生成部11、拍摄部12、亮度数据提取部13、移动平均化处理部(第1移动平均化处理部)14、亮度不均检测部(第1亮度不均检测部)15、校正数据生成部(第1校正数据生成用数据生成部)16、移动平均化处理部(第2移动平均化处理部)14b、亮度不均检测部(第2亮度不均检测部)15b以及校正数据生成部(第2校正数据生成用数据生成部)16b。即,校正数据作成装置10c除了图2所示的校正数据作成装置10的结构之外,还包括移动平均化处理部14b、亮度不均检测部15b以及校正数据生成部16b。移动平均化处理部14b、亮度不均检测部15b以及校正数据生成部16b分别具有与图11所示的移动平均化处理部14b、亮度不均检测部15b以及校正数据生成部16b相同的功能。
另外,显示装置20c具备用于取代图2所示的显示装置20中的驱动控制部22的驱动控制部22c。
图19是表示显示装置20c所具备的驱动控制部22c的结构的框图。如该图所示,驱动控制部22c包括校正数据存储部(第1校正数据生成用数据存储部)31、校正数据存储部(第2校正数据生成用数据存储部)31b、校正数据作成部41、加减计算器136、移位寄存器137、第1锁存部36、第2锁存部37以及D/A转换部38。其中,校正数据作成部41由解码部(第1解码部)32、空间分散处理部(第1空间分散处理部)33、时间分散处理部(第1时间分散处理部)34、解码部(第2解码部)32b、空间分散处理部(第2空间分散处理部)33b、时间分散处理部(第2时间分散处理部)34b以及统合处理部135构成。在此,由解码部32、空间分散处理部33以及时间分散处理部34构成第1校正数据作成部,由解码部32b、空间分散处理部33b以及时间分散处理部34b构成第2校正数据作成部(均未图示)。
校正数据存储部31、解码部32、空间分散处理部33以及时间分散处理部34具有与图8所示的校正数据存储部31、解码部32、空间分散处理部33以及时间分散处理部34相同的功能,由时间分散处理部34所生成的校正数据被作为第1校正数据输送到统合处理部135。另外,校正数据存储部31b、解码部32b、空间分散处理部33b以及时间分散处理部34b具有与图9所示的校正数据存储部31b、解码部32b、空间分散处理部33b以及时间分散处理部34b相同的功能,由时间分散处理部34b所生成的校正数据被作为第2校正数据输送到统合处理部135。
统合处理部135对时间分散处理部34输出的第1校正数据和时间分散处理部34b输出的第2校正数据进行统合,生成统合校正数据,并将该数据输送到加减计算器136。
例如,统合处理部135通过对第1校正数据的各像素和第2校正数据的各像素中的各像素的校正量(灰阶校正值),与每一像素对应地进行加法计算,生成统合校正数据,其中,该第1校正数据用于对条状的亮度不均进行校正,该第2校正数据用于对斑点状的亮度不均进行校正。
在此,关于对第1校正数据的校正量和第2校正数据的校正量进行加算的结果超过预先预定的阈值的、像素,可以将对该像素的校正量设定为上述阈值。例如,预先将上述阈值设定为±1,对于第1校正数据的校正量以及第2校正数据的校正量均为+1的像素,可将该像素的校正量设定为+1。同样,对于第1校正数据的校正量以及第2校正数据的校正量均为-1的像素,可将该像素的校正量设定为-1。此外,上述阈值并不限于±1,可以设定成1以上的任意的数值。
加减计算器136将统合校正数据中的各像素的校正量和与该各像素相对应的显示用图像数据的各像素的像素值进行加减算处理(加算处理或者减算处理),并向移位寄存器137依次输出结果。例如,校正量为+1灰阶的情况下,加算灰阶值1,校正量为-1灰阶的情况下,减算灰阶值1。
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用图像数据的各像素的像素值被逐次输入到加减计算器136,并与此同步地从统合处理部135向加减计算器136逐次输入统合校正数据。
移位寄存器137是串列输入并列输出型(SIPO,Serial-In,Parallel -Out)的移位寄存器,用于对从加减计算器136逐次输出的、相当于加减算处理之后的对应于1个栅极线的显示用图像数据进行并列转换,并向第1锁存部36输出。
第1锁存部36、第2锁存部37、D/A转换部38以及显示面板21的结构以及功能与实施方式1相同。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20c具备加减计算器136,该加减计算器136通过对显示用图像数据和统合校正数据进行加减算处理来对显示用图像数据进行校正。根据上述,相比于上述现有技术的、对于显示用图像数据和校正数据进行乘算的结构,由于不需要乘算器和比特压缩电路,因此能够大幅度地缩小电路规模,从而能够大幅度地降低制造成本。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分别设有:用来生成为校正条状亮度不均的第1校正数据的处理部(校正数据存储部31、解码部32、空间分散处理部33以及时间分散处理部34)和用来生成为了校正斑点状亮度不均的第2校正数据的处理部(校正数据存储部31b、解码部32b、空间分散处理部33b以及时间分散处理部34b)。根据上述,例如,即使在用于校正条状亮度不均的第1校正数据生成用数据的压缩方法和用于校正斑点状亮度不均的第2校正数据生成用数据的压缩方法是不同的方法的情况下,也能够基于这两个校正数据生成用数据,进行高效的校正处理。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20c使显示面板21显示与显示用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图像时,根据校正数据存储部31所存储的校正数据(第1校正数据生成用数据)以及校正数据存储部31b所存储的校正数据(第2校正数据生成用数据),进行调整校正像素的选择,并使得所选择的调整校正像素的灰阶值的校正量不同于该调整校正像素所属的校正区域的其他像素的灰阶值的校正量。
如上所述,在校正区域所包含的像素中,通过使调整校正像素的校正量不同于其他像素的校正量,能够使得被视为与下述情况相同的情况,即以小于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程度的亮度值(或者,相当于显示用图像数据的小数部分并非是0的灰阶值的亮度值)对该校正区域的所有像素的亮度值均相同地进行校正的情况。即,能够类似于,以小于与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或者,相当于显示用图像数据的小数部分并非是0的灰阶值的亮度值)对校正区域的所有像素的亮度值均进行校正的情况。因此能高精度地校正亮度不均,能够更恰当地防止被视为亮度不均。
(实施方式4)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方便起见,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部件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赋予相同的部件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图2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20c所具备的驱动控制部22d的结构的框图。在显示装置20c中,取代于图18所示的驱动控制部22c而具备有驱动控制部22d。如该图所示,驱动控制部22d除了图19所示的驱动控制部22c的结构之外,还具备帧比较部42、RAM(帧缓冲器)43以及移位寄存器44。
RAM43是用于存储相当于1帧(1个画面)的显示用图像数据的存储器(所谓的帧缓冲存储器),根据从未图示的控制部所输入的时钟信号,在与该时钟信号相对应的预定定时,将所存储的1帧的显示用图像数据,以相当于1条线(1条栅极线)的量逐次输出给移位寄存器44。在本说明书中,主要说明RAM43以与1条栅极线相对应的每个像素,并列地输出像素数据的情况。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与显示画面的1个栅极线相对应的各像素分成由多个像素构成的组,按照分成的每个组,并列地输出图像数据。
帧比较部42对于从外部输入的1帧(在RAM43中存储的显示用图像数据之后进行显示的帧(第2帧))的显示用图像数据和RAM43所存储的相当于该帧的前一帧的显示用图像数据进行比较。然后,这两个显示用图像数据不同的情况下,帧比较部42将RAM43所存储的显示用图像数据更新成上述从外部输入的1帧的显示用图像数据。相反,上述两个显示用图像数据相同时,帧比较部42并不对RAM43所存储的显示用图像数据进行更新,将已存储的显示用图像数据继续存储在RAM43中。根据上述,下一个将显示的帧的显示用图像数据与前一个显示的帧的显示用图像数据相同的情况下,根据RAM43所存储的相同的显示用图像数据进行显示。
移位寄存器44是串列输入并列输出型(SIPO,Serial-In,Parallel -Out)的移位寄存器,将从RAM43逐次输出的对应于1条线(1条栅极线)的显示用图像数据逐次转换,并以每1个像素输出到加减计算器136。
从未图示的控制电路向加减计算器136输入高速时钟(其频率为水平扫描频率乘以源极线数的频率以上时钟),与该高速时钟同步地对移位寄存器44输出的各像素的显示用图像数据和从校正数据作成部41输入的各像素的统合用校正数据进行加减算处理。
校正数据作成部41、移位寄存器137、第1锁存部36、第2锁存部37以及D/A转换部38的结构与实施方式3相同。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包括有RAM43和移位寄存器44,RAM43将1帧的显示用图像数据以1条线(1条栅极线)为单位并列输出,移位寄存器44对于从RAM43并列输出的显示用图像数据逐次转换,并以1个像素为单位输出到加减计算器136。
根据上述,即使是具备有并列输出显示用图像数据的RAM43的结构,通过对从移位寄存器44以1个像素为单位的逐次输出的显示用图像数据和从校正数据作成部41以1个像素为单位逐次输出的统合校正数据进行加减算处理,也能够对显示用图像数据的亮度不均进行校正处理。另外,由于只需具备用于对1个像素的显示用图像数据和1个像素的统合校正数据进行加减算处理的加减计算器136,相比于上述现有技术的显示用图像数据乘以校正数据的结构相比,无需乘算器和比特压缩电路等,因此能够大幅度地缩小电路规模,从而能够大幅度地降低制造成本。
(实施方式5)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方便起见,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部件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赋予相同的部件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图2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20c所具备的驱动控制部22e的结构的框图。在显示装置20c中取代于图18所示的驱动控制部22c而具备有驱动控制部22e。如该图所示,驱动控制部22e不同于图20上述驱动控制部22d之处在于:取代加减计算器136具备加减计算器136b;串列输入并列输出型移位寄存器137被设置在数据作成部41和加减计算器136b之间;不具备并列输入串列输出型的移位寄存器44,从RAM43的输出被直接输入到加减计算器136b。
移位寄存器137将校正数据作成部41以1个像素为单位逐次输出的统合校正数据转换成并列数据,以1条线(1条栅极线)为单位输出给加减计算器136b。
加减计算器(并列加减计算器)136b对于RAM43以1条线(1条栅极线)为单位并列输出的显示用图像数据的各像素的数据和移位寄存器137以1条线(1条栅极线)为单位并列输出的显示用图像数据的各像素的数据进行加减算处理,向第1锁存部36按照1条线(1条栅极线)为单位并列输出数据。具体而言,加减计算器136b具备与源极线同数量的加减计算器,该加减计算器用于对1个像素的显示用图像数据和1个像素的统合校正数据进行加减算处理,并列进行1条线(1栅极线)的加减算处理。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包括有RAM43和移位寄存器137,RAM43将1帧的显示用图像数据以1条线(1条栅极线)为单位并列输出;移位寄存器137将校正数据作成部41以1个像素为单位逐次输出的统合校正数据转换成并列的形式并以1条线(1条栅极线)为单位输出给加减计算器136b。另外,加减计算器136b同时对1条线(1条栅极线)上的各像素进行加减算处理。
根据上述,即使是具备有并列输出显示用图像数据的RAM43的结构,也能够对显示用图像数据的亮度不均进行校正处理。另外,只需具备有对1条线的显示用图像数据和1条线的统合校正数据进行加减算处理的加减计算器136b即可,相比于上述现有技术的显示用图像数据乘以校正数据的结构,由于不需要乘算器和比特压缩电路等,因此能够大幅度地缩小电路规模,从而能够大幅度地降低制造成本。
(实施方式6)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方便起见,对于功能与上述实施相同的部件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图2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20c所具备的驱动控制部22f的结构的框图。在显示装置20c中取代于图18所示的驱动控制部22c而具备有驱动控制部22f。如该图所示,驱动控制部22f包括校正数据存储部31、校正数据存储部31b、校正数据作成部41、加减计算器136、第1锁存部36、第2锁存部37、D/A转换部38、帧比较部42、RAM43、逆转换数据生成部45以及第2加减计算器46。
加减计算器136对于从帧比较部42每次以1个像素逐次输入的显示用图像数据和从校正数据作成部41每次以1个像素逐次输入的统合校正数据进行加减算处理,并将加减算处理后的显示用图像数据存储在RAM43。另外,加减计算器136将对于各像素进行加减算处理的结果输出到逆转换数据生成部45。
RAM43存储1条线(1条栅极线)的显示用图像数据,并且在预定的定时将所存储的显示用图像数据每次以1条线(1条栅极线)为单位并列地输出到第1锁存部36。
逆转换数据生成部45根据从加减计算器136输入的加减算处理结果,生成用于将RAM43所存储的经加减算处理后的显示用图像数据复原为进行加减算处理之前的显示用图像数据的逆转换数据,并输出到第2加减计算器。例如,对于通过加减计算器处理提高了1灰阶的像素,生成为了使得降低1灰阶的逆转换数据,而对于通过加减算处理降低了1灰阶的像素,生成为了使得提高1灰阶的逆转换数据。
第2加减计算器46通过对从逆转换数据生成部45输入的逆转换数据进行加减算处理,对于RAM43所存储的显示用图像数据进行与加减计算器136的加减算处理相反的处理,使得复原成进行加减算处理之前的状态并输出到帧比较部42。
帧比较部42对于从第2加减计算器46输入的显示用图像数据和从外部输入的下一帧的显示用图像数据进行比较。然后,两个显示用图像数据不相同的情况下,将下一帧的显示用图像数据输出到加减计算器136,并由加减计算器136进行统合校正数据的加减算处理。相反,两个显示用图像数据相同的情况下,帧比较部42并不使加减计算器136进行加减算处理,而是将RAM43中存储的前一帧的显示用图像数据从RAM43输出到第1锁存部36,并对此进行显示。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包括:用于存储已进行以亮度不均校正为目的的加减算处理的、1帧显示用图像数据的RAM43;用于对RAM43中所存储的显示用图像数据进行逆转换处理,以使得复原成进行上述加减算处理之前的显示用图像数据的逆转换数据生成部45以及第2加减计算器46;用于对进行了逆转换处理的1帧的显示用图像数据和从外部输入的下一帧的显示用图像数据进行比较的帧比较部。
根据上述,即使在具备有并列输出显示用图像数据的RAM43的结构中,也能够对显示用图像数据进行亮度不均校正处理。另外,只需具备有对1像素的显示用图像数据和1像素的统合校正数据进行加减算处理的加减计算器136即可,相比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对校正数据与显示用图像数据进行乘算的结构,不需设置乘算器和比特压缩电路,因此能够大幅度地缩小电路规模,从而能够大幅度地降低制造成本。
另外,通过对RAM43所存储的经亮度不均校正后的1帧的显示用图像数据进行逆转换处理而获得亮度不均校正前的1帧的显示用图像数据,对于该亮度不均校正前的1帧的显示用图像数据和进行亮度不均校正之前的下一帧的显示用图像数据之间进行比较,在两个显示用图像数据为相同的情况下,可省略由加减计算器136进行的亮度不均校正处理(加减算处理)并省略对于RAM43所存储的显示用图像数据进行更新,能够根据RAM43中已存储的亮度不均校正后的显示用图像数据进行显示。根据上述,可提高处理效率,从而能够降低耗电。
在此,一般在显示中间灰阶的像素(尤其是深灰色的图像)的情况下容易识别出亮度不均,而在显示白像素(或者近似白的像素)和黑像素(或者近似黑的像素)的情况下较难进行识别。因此,如果在显示白像素或者黑像素的情况下进行上述亮度不均的校正处理,会出现校正的区域显示不自然的情况。
因此,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预先设定作为亮度不均之校正处理对象的显示用图像数据的上限值以及下限值,在校正处理之前的显示用图像数据的灰阶电平为上限值以上或者下限值以下的情况下,不进行校正处理。例如,从校正数据作成部41向帧比较部42输入统合校正数据,帧比较部42将从外部输入的显示用图像数据中属于校正区域的像素的灰阶值的平均值分别与上述上限值以及上述下限值进行比较,然后通过控制加减计算器136,以防止对于上限值以上的校正区域以及下限值以下的校正区域进行校正处理(加减算处理)。
一般而言,在显示深灰色图像的情况下容易识别出亮度不均,因此,例如可以将下限值设定成灰阶值的最大值(白像素)的10%、上限值的灰阶值设定成最大值的80%。具体而言,例如,相对于可取得显示用图像数据的灰阶值0~63(0为黑像素、63为白像素),设定下限值的灰阶值为6、上限值的灰阶值为51,对于校正处理之前的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各像素的灰阶值的平均值为6以下的校正区域以及51以上的校正区域,可以不进行亮度不均校正处理。
在此,可根据对例如在显示面板21上显示与各灰阶电平的图像数据相对应图像的情况下的亮度不均所进行的目视试验,以及通过目视对各灰阶电平的图像数据进行校正处理并进行显示的情况下校正区域中是否存在可识别的不自然现象的试验结果,来适宜设定上述上限值以及下限值。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对校正区域的各像素的灰阶值的平均值分别与上限值以及下限值进行比较的结构,例如可以从校正区域的各像素的灰阶值的最大值、最小值、最大值和最小值的中间值;校正区域的各像素中的一部分像素的灰阶值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最大值和最小值的中间值中任意选择其一与上限值以及下限值进行对比即可。
此外,还可以对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被包含于校正区域的各像素的灰阶值和预先预定的上限值以及下限值进行比较,对于灰阶值为上述上限值以上的像素以及上述下限值以下的像素的灰阶值不进行校正。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根据对条状亮度不均以及斑点状亮度不均两者进行校正的校正数据来对显示用图像数据进行加减算处理的结构,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以只根据对条状亮度不均和斑点状亮度不均其中的一者进行校正的校正数据来对显示用图像数据进行加减算处理。此外,本发明并不限于根据亮度不均的校正数据来对显示用图像数据进行加减算处理的结构,例如在显示装置为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下,可根据用于校正起因于背光灯的照射光的亮度偏差的显示图像不均的校正数据来对显示用图像数据进行加减算处理。另外,在具有由多个显示面板组合而成的显示画面的显示装置上,可根据用于对各显示面板的边界部近旁的、因各面板的特性差异所致的显示图像不均进行校正的校正数据来对显示用图像数据进行加减算处理。
(实施方式7)
以下就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此,为方便说明,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中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赋予相同的部件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图2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校正数据作成装置10d的结构框图。如图23所示,校正数据作成装置10d在如图2所示的校正数据作成装置10的结构的基础上,增设有分辨率特定部17以及基准校正数据保持部18。显示装置20的结构与图8所示的结构相同。
分辨率特定部17用于对用户通过未图示的输入装置所输入的、显示面板(预定的显示画面)21的分辨率进行特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21的分辨率的范围为150ppi(pixel per inch)~400ppi的范围,以下所说明的基准分辨率范围,假设为150ppi~200ppi的范围,然而分辨率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范围。
校正数据生成部16为了使亮度不均难以被识别出来,根据亮度不均检测部15所检测出的亮度不均的信息来生成校正数据,对所生成的校正数据进行压缩处理并输出到驱动控制部22。在此,被包含于亮度不均区域内的线像素群的亮度值中的最大值和恰当亮度值之间的差小于预定的基准值时,可视为不存在线状的亮度不均而不生成校正数据。
在此,校正数据生成部16预先按照预定的算法(以下,称为基准校正数据生成算法)来生成与特定的基准分辨率(150ppi~200ppi)的显示面板(显示画面)相对应的校正数据,将该校正数据作为基准校正数据,存储到后述的基准校正数据保持部18。而且,本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21的分辨率假设为基准分辨率的n×n(n为2以上的整数)倍,只说明显示面板21的分辨率高于基准分辨率(高清)的情况,然而也不排除显示面板21的分辨率低于基准分辨率(低清)的情况。
其次,显示面板21的分辨率为基准分辨率时,校正数据生成部16将读取存储在基准校正数据保持部18中的基准校正数据,并将其直接作为校正数据。
然而,显示面板21的分辨率是与基准分辨率不同的分辨率时,按照预定的算法(以下,称为校正数据生成算法)来重新生成校正数据。
只是,此时按照校正数据生成算法所生成的校正数据中,除了基准校正数据外,还包含有校正数据扩展用信息,其用于根据基准校正数据来生成与预定分辨率的显示面板21相对应的校正数据。
在此,“校正数据扩展用信息”是,用于在固定校正率的情况下,根据基准校正数据来生成与预定分辨率的显示面板21相对应的校正数据的信息。而且,“校正率”是,校正区域所包含的像素中,为了改变灰阶值而至少需被选择的调整校正像素的个数相对于该校正区域所包含的像素的个数之间的比例。基准分辨率的显示面板显示对应于检查用图像数据的图像时的亮度值和对应于该检查用图像数据的恰当亮度值之间得到亮度差,该“校正率”可根据该亮度差与基准分辨率的显示面板显示对应于检查用图像数据的图像时的相当于1灰阶值的亮度值之间的比值大小来计算。而且,“校正区域”是,亮度不均区域中的至少一部分亮度不均区域,或者是包含该一部分亮度不均区域和其周边区域的区域,且,上述亮度不均区域是,与对应于检查用图像数据的恰当亮度值为不同的亮度值的图像所显示的区域。
详细来说,作为“校正数据扩展用信息”,可例示执行下述算法的软件。该算法中,对预定分辨率的显示面板21的校正区域所包含的各个像素以n×n个像素为一单位进行分割,并以n×n个像素作为1个单位像素,由此来适用基准校正数据(各个调整校正像素的个数以及不作为调整校正像素的其他各个像素的个数增加为n×n倍)。上述软件为预先存储在基准校正数据保持部18(参照图24中的(c)以及(d))。另外,对于其他的校正数据生成算法将后述。
在基准校正数据保持部18中预先存储有基准分辨率、基准校正数据、校正数据扩展用信息、执行基准校正数据生成算法的软件以及执行校正数据生成算法的软件(校正数据扩展用信息)等。
而且,基准校正数据保持部18的容量充裕的情况下,根据基准校正数据生成与具有特定的分辨率的显示面板对应的新的校正数据时,可将对应于各个分辨率的新的校正数据存储到基准校正数据保持部18。即,按照上述方法所生成的新的校正数据,作为新的基准校正数据来存储。
其次,基于图24,就校正数据生成部16根据基准校正数据来生成校正数据的校正数据生成算法进行说明。
首先,图24中的(a)是,表示基准分辨率的显示面板的一例的示意图,图24中的(b)是,表示与基准分辨率不同的分辨率的显示面板的一例的示意图。
在此,图24中的(a)所示的显示面板的分辨率(基准分辨率)为176ppi,是至今所使用的显示面板。而且,图24中的(b)所示的显示面板的分辨率(预定分辨率)为300~350ppi,是今后将会使用的面板。
本发明中,根据识别显示不均的是人的眼睛,原理上可以不受高清度限制而可适用共同的校正图案,对于不同的分辨率的显示面板,适用使用了共同的基准校正数据的校正数据生成算法。由此,根据高清度,稍微改变校正数据的适用图案,即可将本发明广泛地适用到各种用途的面板。
其次,基于图24中的(c)以及(d),对为了校正线状不均而根据基准校正数据来生成校正数据的算法的一例进行说明。
在根据图24中的(c)所示的基准校正数据来生成图24中的(d)所示的校正数据的算法中,将分辨率为基准分辨率的2倍的显示面板的校正区域所包含的各个像素,以4个像素为单位进行分割,并以4个像素作为1个单位像素来适用于基准校正数据即可。
由此,可将各调整校正像素(黑色圆形像素)的个数以及不作为调整校正像素的各像素(白色圆形像素)的个数一并增加为4倍,从而可以简单地生成与分辨率为基准分辨率的2倍的显示面板相对应的校正数据。
在上述算法中,线状不均由n条源极线所引起时,也只需存储1条源极线的校正数据即可,因此所需的存储容量减少为1/n。
其次,基于图24中的(e)~(g),对为了校正线状不均而根据基准校正数据来生成校正数据的算法的另一示例进行说明。
对于根据图24中的(e)所示的基准校正数据来生成图24中的(f)所示的校正数据的算法,可以采用与图24中的(c)以及(d)同样的算法。
其次,在根据图24中的(e)所示的基准校正数据来生成图24中的(g)所示的校正数据的算法中,线状不均的校正区域分割为多个分割区域,使得一个分割区域中只包含1个调整校正像素,并利用表示最接近的调整校正像素间的间隔的间距信息。
如图24中的(g)所示的示例中,每个分割区域由1个调整校正像素(附加有斜线的像素)和4个不为调整校正像素的各像素(没有附加有斜线的像素)所构成。
而且,最接近的调整校正像素间的间隔为,每5个像素中1个像素的间隔(间距信息)。
如图24中的(g)所示,沿着显示面板21的线状不均的延伸方向上,可对每5个像素中1个像素,适用根据上述算法生成的校正数据。
而且,通过比较图24中的(f)所示的示例和图24中的(g)所示的示例可知,不管采用哪一种算法,每5个像素中1个像素的比例(校正率,即需被选择为调整校正像素的个数与校正区域所包含的像素的个数之间的比例)不会改变。
上述算法中,较之于对线状不均所包含的所有调整校正像素的位置进行特定而生成基准校正数据的情况,可大幅减少基准校正数据自身的信息量。
而且,作为校正数据,除了间距信息,通常还需要关于在线状不均所包含的像素中,哪一个像素作为间距起始位置的调整校正像素的、偏移信息(参照图24中的(g))。然而,在生成校正数据时,当能够自动产生间距的起始位置时,则不需要上述的偏移信息。
因此,例如,可直接将低分辨率的显示画面的间距信息,直接利用到高分辨率的显示面板21即可,与直接生成对应于高分辨率的显示面板21的校正数据时相比,可大幅减少用于生成高分辨率的校正数据的信息量。
显示装置20的驱动控制部22中配置有作为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校正数据存储部31。如上所述,该校正数据存储部31中存储有在制造显示装置20时从校正数据作成装置10所输入的校正数据(已进行压缩处理的校正数据)。
然而,上述利用校正数据来校正显示用图像数据的方法中,由于随着显示面板21的分辨率提高,像素的数量明显增加,从而用于校正亮度不均的校正数据的信息量也明显增加,从而发生该校正数据的信息量超过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容量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方式中的校正数据存储部31中存储有预先设定的、与基准分辨率的显示面板对应的基准校正数据,以及用于根据该基准校正数据来生成与预定分辨率的显示面板21相对应的、校正数据的校正数据扩展用信息。
因此,即使对于与基准分辨率的显示面板具有不同分辨率的显示面板21,也可根据与基准分辨率的显示面板相对应的基准校正数据,来生成与预定分辨率的显示面板21相对应的校正数据。
而且,预先生成与基准分辨率的显示面板相对应的基准校正数据,即可与显示面板21的分辨率无关(即,与是否是高清无关)地生成校正数据。因此,无需对每个分辨率不同的显示画面,编设用于生成校正数据的算法。
而且,例如当预定分辨率高于基准分辨率时,利用信息量少的基准校正数据就可生成与高分辨率的显示面板21相对应的校正数据。
而且,在上述方法中,除基准校正数据外,还需要校正数据扩展用信息,可通过对根据基准校正数据以生成校正数据的算法进行优化,使其信息量与直接生成对应于高分辨率的显示面板21的校正数据相比大幅减少。
根据上述结构,利用简单的电路,即可与高清度(精细度)无关,适当地校正显示装置20的亮度不均。
(实施方式8)
以下,就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此,为方便说明,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中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赋予相同的部件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实施方式7中,对校正线状不均的结构进行了说明,本实施方式中,将对校正局部性的斑点状的亮度不均(斑点状亮度不均;矩阵状校正区域)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2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校正数据作成装置10e的结构的框图。如图25所示,校正数据作成装置10e取代实施方式7中的校正数据作成装置的移动平均化处理部14、亮度不均检测部15以及校正数据生成部16,而具有移动平均化处理部14b、亮度不均检测部15b以及校正数据生成部16b。显示数据生成部11、拍摄部12、亮度数据提取部13、分辨率特定部17以及基准校正数据保持部18的功能与实施方式7中大致相同。而且,移动平均化处理部14b、亮度不均检测部15b以及校正数据生成部16b的功能,与配备在如图11所示的校正数据作成装置10b中的移动平均化处理部14b、亮度不均检测部15b以及校正数据生成部16b的功能相同。而且,显示装置20b的结构与如图11所示的显示装置20b的结构相同。
并且,亮度不均检测部15b可将检测出的斑点状的各个亮度不均区域近似为如图12所示的圆形区域,也可以将检测出的斑点状的各个亮度不均区域近似为如图26所示的矩形区域。在此,对于近似成圆形区域以及矩形区域的方法不做限定,可以利用众所周知的各种方法。
并且,图26中,举出了检测出5个亮度不均区域No1~No5的例子。而且,亮度不均区域No1~No5的大小,根据检测出的斑点状亮度不均的大小而不同。而且,该图中No1:(X1,Y1;图案A)中的(X1,X2)表示亮度不均区域No1的中心坐标,图案(校正图案信息,基准校正数据)A表示,亮度不均区域No1在预定的校正图案信息中,根据亮度不均区域的大小而选择了图案A。该图所示的图案(校正图案信息、基准校正数据)A~C后述。
然而,斑点状亮度不均的大小,通常,与面板的高清度无关,大致保持不变,例如1.5~3.0mm左右。因此,亮度不均区域No1~No5的大小也约为1.5~3.0mm左右。
为了使斑点状的亮度不均不易被识别出来,校正数据生成部16b根据亮度不均检测部15b的检测结果来生成校正数据,并对所生成的校正数据进行压缩处理后,输出到显示装置20b所具备的驱动控制部22b。
在此,校正数据生成部16b预先按照预定的算法(以下,称为基准校正数据生成算法)生成与特定的基准分辨率(150ppi~200ppi)的显示面板(显示画面)相对应的校正数据,将该校正数据作为基准校正数据,存储到上述的基准校正数据保持部18。而且,本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21的分辨率假设为基准分辨率的n×n(n为2以上的整数)倍,只说明显示面板21的分辨率高于基准分辨率(高清)的情况,然而也不排除适用于显示面板21的分辨率低于基准分辨率(低清)的情况。
其次,显示面板21的分辨率为基准分辨率时,校正数据生成部16b读取已存储在基准校正数据保持部18中的基准校正数据,将其直接作为校正数据来使用。
另一方面,当显示面板21的分辨率是与基准分辨率不同的分辨率时,按照预定的算法(以下,称为校正数据生成算法)另行生成校正数据。
只是,在此时按照校正数据生成算法所生成的校正数据中,除基准校正数据外,还包含有校正数据扩展用信息,该校正数据扩展用信息被用于根据基准校正数据生成与预定分辨率的显示面板21相对应的校正数据。
在此,“校正数据扩展用信息”是,用于在固定校正率的情况下,根据基准校正数据来生成与预定分辨率的显示面板21相对应的校正数据所利用的信息。而且,“校正率”是,在校正区域所包含的像素中,为了改变灰阶值而至少需被选择的调整校正像素的个数与该校正区域所包含的像素的个数之间的比例。在基准分辨率的显示面板显示对应于检查用图像数据的图像时的亮度值和对应于该检查用图像数据的恰当亮度值之间得到亮度差,该“校正率”可根据该亮度差与基准分辨率的显示面板显示对应于检查用图像数据的图像时的相当于1灰阶值的亮度值之间的比值的大小来计算。而且,“校正区域”是,亮度不均区域中的至少一部分亮度不均区域,或者是包含该一部分亮度不均区域和其周边区域的区域,且,上述亮度不均区域是,与对应于检查用图像数据的恰当亮度值不同的亮度值的图像所显示的区域。
详细来说,作为“校正数据扩展用信息”,可例示执行下列算法的软件。该算法中,对预定分辨率的显示面板21的校正区域中所包含的各个像素,以n×n个像素为一单位进行分割,并以n×n个像素作为1个单位像素,由此来适用基准校正数据(各个调整校正像素的个数以及不作为调整校正像素的其他各个像素的个数增加为n×n倍)。上述软件被预先存储在基准校正数据保持部18(参照图27中的(a)以及(b))。另外,关于其他的校正数据生成算法将后述。
在基准校正数据保持部18中预先存储有基准分辨率、基准校正数据、校正数据扩展用信息、执行基准校正数据生成算法的软件以及执行校正数据生成算法的软件(校正数据扩展用信息)等。
而且,在基准校正数据保持部18的容量充裕的情况下,根据基准校正数据来生成与具有特定的分辨率的显示面板对应的新的校正数据时,可将对应于各个分辨率的新的校正数据存储到基准校正数据保持部18。即,按照上述方法所生成的新的校正数据,作为新的基准校正数据来存储。
其次,基于图27,对于校正数据生成部16b根据基准校正数据来生成校正数据的校正数据生成算法进行说明。
在此,基于图27中的(a)以及(b),对为了校正斑点状亮度不均而根据基准校正数据来生成校正数据的算法示例进行说明。
在根据图27中的(a)所示的基准校正数据,生成图17(b)所示的校正数据的算法中,将分辨率为基准分辨率的2倍的显示面板的校正区域所包含的各个像素以4个像素为一个单位进行分割,并以4个像素作为1个单位像素,来适用于基准校正数据即可。
由此,实际上可以将调整校正像素(黑色圆形像素)的个数以及不为调整校正像素的各像素(白色圆形像素)的个数增加为4倍,从而可以简单地生成与分辨率为基准分辨率的2倍的显示面板相对应的校正数据。而且,此算法适用于上述图14~图17所示的不均校正方法。
在上述算法中,由于可用1个位置信息来代表n×n个像素的各自的位置信息,从而可大幅地减少校正数据的信息量。
其次,基于图27中的(c)(d)对用于校正斑点状亮度不均的基准校正数据的其他示例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中,就基准分辨率为176ppi,矩形区域的大小为1.5mm×1.5mm,所有像素数为16×16像素的情况进行说明,但矩形区域的大小可根据斑点状亮度不均的大小,在1.5mm×1.5mm~3.0mm×3.0mm的范围内设定为任意值。
在此,如果将矩形区域分割为4×4个分割区域,则各个分割区域所包含的像素的个数为4×4个像素。在此,将分割区域所包含的调整校正像素的个数,称为校正强度。
图27中的(c)表示与上述分割区域对应的校正图案信息的一个示例,将校正强度分为4个等级,分别为调整校正像素的个数为2个时分为“强度1”,调整校正像素的个数为4个时分为“强度2”,调整校正像素的个数为6个时分为“强度3”,调整校正像素的个数为8个时分为“强度4”。但是,校正强度不局限于分为4个等级,根据需要也可分为5个等级以上。在此,由于有正校正和负校正,因此,总体来说存在8种校正图案信息。
然而,为了节省校正数据的信息量,可以省略对应于各分割区域的校正图案信息中关于调整校正像素的配置的信息,只存储表示校正强度的信息,从表示校正强度的信息中读取对应的校正图案信息。
设定上述校正图案信息是因为,亮度不均的浓度因显示面板而不同,有必要根据亮度不均的程度,对每一显示面板设定校正强度。
而且,如图27中的(c)所示的各校正图案信息中,调整校正像素在空间上分散配置。这种校正图案信息,可以利用0~15的数字,按照矩阵状分散排列的抖动显示阵而简单生成。详细来说,如果是“强度n(n为自然数)”,则可对抖动显示阵(dither matrix)中的数字“n”与抖动显示阵中的数值进行比较,将抖动显示阵中位于n以下数值的位置的像素作为调整校正像素。而且,可对R、G、B预备不同的抖动显示阵。
图27中的(d)表示,对1.5mm×1.5mm的矩形区域所包含的各个分割区域,适用校正图案信息的校正矩阵(校正图案信息)的一个示例。
而且,如图27中的(d)所示的各校正矩阵中,越靠近校正矩阵的中心的位置,适用校正强度越大的校正图案信息。而且,按照图案(基准校正数据,校正图案信息)A~D,校正矩阵依次变大。
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减少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容量,作为校正矩阵,根据大小和校正的正负性,利用图27中的(d)所示的图案A~D的8种。此时,校正数据的数据形式如图14所示,为(矩形区域的位置坐标;表示校正矩阵种类的信息)=(X1,Y1;图案A)、(X2,Y2;图案A)...。
其次,基于图28,说明为了校正斑点状亮度不均,根据基准校正数据来生成校正数据的算法的另一例。
首先,在根据图28中的(a)所示的图案(基准校正数据)A来生成图28(b)所示的图案(校正数据)A-1的算法中,对于分辨率为基准分辨率的2倍的显示面板21的校正区域所包含的分割区域,以4个分割区域作为1个单位分割区域,适用图案A,且对于各个单位分割区域所包含的4个分割区域,适用校正强度相同的校正图案信息即可。
其次,基于图28中的(c),对图案A-1中数据的删减方法进行说明。如图28中的(c)所示,对于图案A-1所包含的各个分割区域,以每4个分割区域作为1个单位分割区域时,在校正图案信息相同的4个分割区域中,只留下位于“左上”的校正图案信息,删除位于“左下”“右上”“右下”的校正图案信息。然后,在生成校正数据时,可根据4个分割区域中,位于“左上”的校正图案信息,将与位于“左上”的校正图案信息相同的校正图案信息适用于位于“左下”“右上”“右下”的分割区域,作为校正图案信息即可。
在此,图案A中,对应于每个分割区域,存在16个校正图案信息,图案A-1中,每个分割区域存在64个校正图案信息。
但是,利用从图案A-1中删除数据的图案(校正数据扩展用信息,基准校正数据)A-2,只需存储16个校正图案信息,从而可大幅减少校正数据的信息量。
而且,上述算法中,增加具有相同的校正图案信息的分割区域的个数,即可简单地生成对应于高分辨率的显示面板21的校正数据。因此,与直接生成对应于高分辨率的显示面板21的校正数据相比,可大幅减少用于生成对应于高分辨率的校正数据的信息量。
然而,上述利用校正数据来校正显示用图像数据的方法中,由于随着显示面板21的分辨率的提高,像素的数量明显增加,从而用于校正亮度不均的校正数据的信息量也明显增加,从而发生该校正数据的信息量超过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容量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校正数据存储部31b中存储有预先设定的、与基准分辨率的显示面板相对应的基准校正数据和用于根据该基准校正数据来生成与预定分辨率的显示面板21相对应的校正数据的校正数据扩展用信息。
由此,即使是与基准分辨率的显示面板具有不同的分辨率的显示面板21,也可以根据与基准分辨率的显示面板相对应的基准校正数据,生成与预定分辨率的显示面板21相对应的校正数据。
而且,预先生成与基准分辨率的显示面板相对应的基准校正数据,即可与显示面板21的分辨率无关(即,与是否是高清无关)地生成校正数据。因此,无需对每个分辨率不同的显示画面,编制用于生成校正数据的算法。
而且,例如,预定分辨率高于基准分辨率时,能够利用信息量少的基准校正数据,即可生成与高分辨率的显示面板21相对应的校正数据。
另外,上述的方法中,虽然除基准校正数据以外,还需要校正数据扩展用信息,但可以对根据基准校正数据来生成校正数据的算法进行优化,使其信息量,与直接生成对应于高分辨率的显示面板21的校正数据相比,大幅减少。
由于上述结构,利用简单的电路,即可与高清无关,适当地校正显示装置20的亮度不均。
(实施方式9)
以下,就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此,为了方便说明,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中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赋予相同的部件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实施方式7中,说明了校正线状亮度不均的结构,且,实施方式8中,说明了校正斑点状的亮度不均的结构,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对线状的亮度不均以及斑点状的亮度不均双方进行校正的结构。
图2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校正数据作成装置10f的结构的框图。如图29所示,校正数据作成装置10f在如图18所示的结构的基础上,增设有分辨率特定部17以及基准校正数据保持部18。显示装置20c的结构与图18所示的显示装置20c的结构相同。根据上述结构,校正数据生成部16生成用于校正线状亮度不均的校正数据,并输出到显示装置20c的驱动控制部22c,且校正数据生成部16b生成用于校正斑点状的亮度不均的校正数据,并输出到显示装置20c的驱动控制部22c。各校正数据的生成方法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相同。
(校正数据作成装置10d~10f的动作)
其次,基于图30所示的流程图,就实施方式7~9中所说明的校正数据作成装置10d~10f的动作流程的一个示例(校正数据生成/存储工序)进行说明。
而且,由于校正数据作成装置10d~10f的动作流程大致相同,因此,这里只对校正数据作成装置10d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23所示的显示数据生成部11,在对显示面板21上是否有亮度不均进行检查时,生成使显示面板显示的显示数据(检查用图像数据),并输出到显示面板21的驱动控制部22。
其次,拍摄部12对显示有与检查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的显示面板21的显示画面进行拍摄而获取拍摄数据,其中,该检查用图像数据由显示数据生成部11生成。
其次,亮度数据提取部13从拍摄部12所获取的拍摄数据中提取出亮度数据。
接着,移动平均化处理部14对于线像素群,计算出该线像素群所包含的各个像素的亮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线像素群的亮度值。在此,该线像素群为,亮度数据提取部13所提取的亮度数据中,对应于显示面板21的源极线的区域(或者是平行于源极线延伸方向且具有预定幅宽的区域)所包含的像素的集合。而且,移动平均化处理部14进行移动平均化处理。详细来说,将上述各线像素群的亮度值替换为,该线像素群的预定范围的周边区域(例如,该线像素群为中心,与该线像素群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3mm幅宽区域)所包含的各个像素的亮度值的平均值。
其次,亮度不均检测部15根据亮度数据提取部13从拍摄数据所提取的各线像素群的亮度值和其移动平均值,来检测发生亮度不均的区域。
详细来说,亮度不均检测部15先计算出亮度数据提取部13从拍摄数据所提取的亮度数据中各线条像素群的亮度值和其移动平均值的差,再检查由所计算出的差的绝对值为预定阈值以上的线像素群所组成的区域,作为亮度不均区域,随后进入步骤S(以下,省略“步骤”)101。
S101中,分辨率特定部17根据用户通过未图示的输入装置所输入的输入信息,来特定显示面板21的分辨率以及校正数据存储部(不易失性存储器)31的存储容量,并把表示分辨率的信息以及表示存储容量的信息,存储到基准校正数据保持部18,再进入步骤S102。
S102中,校正数据生成部16读取在基准校正数据保持部18中存储的、表示分辨率的信息,判断显示面板21的分辨率是否与预先设定的基准分辨率相同。
此时,如果显示面板21的分辨率与基准分辨率相同,进入S103,显示面板21的分辨率与基准分辨率不同,则进入S104。
S103中,校正数据生成部16读取出预先存储在基准校正数据保持部18中的基准校正数据,直接将读取的基准校正数据作为校正数据,其后进入S105。
另一方面,S104中,校正数据生成部16启动用于执行校正数据生成算法的软件,该校正数据生成算法是用于根据预先存储在基准校正数据保持部18的基准校正数据来生成对应于与基准分辨率不同的分辨率的校正数据的算法,进而利用该基准校正数据生成算法来生成校正数据,其后进入S105。而且,此时的校正数据中包含有基准校正数据以及校正数据扩展用信息。
S105中,校正数据生成部16计算出所生成的校正数据的全部的信息量,并与存储在基准校正数据保持部18中的校正数据存储部31的存储容量做比较,如果校正数据的全部的信息量,不超过校正数据存储部31的存储容量,则进入S107,另一方面,校正数据的全部的信息量超过校正数据存储部31的存储容量时,则进入S106。
S106中,校正数据生成部16将图像数据中的2×2像素,作为1个像素,进入S102。
S107中,校正数据生成部16将生成的校正数据发送到显示装置20并存储到校正数据存储部31。
(适用于高灰阶显示)
然而,根据识别显示不均的是人的眼睛且不受限于灰阶而可适用共同的校正图案的观点,可对灰阶不同的显示面板适用共同的校正算法。在此,至今所使用的是6比特灰阶的显示面板,今后将会使用8比特灰阶的显示面板。而且,至今所使用的显示面板中也有根据显示内容来切换灰阶的显示面板,例如文本显示时采用6比特灰阶显示,图像显示时采用8比特灰阶显示。
例如,6比特灰阶的特定的像素的灰阶值的图像信号为“110110(54)”时,利用校正信号“00001(+1)”进行校正时,显示信号为“110111(55)”。而且,作为上述校正算法适用到8比特灰阶的特定的像素的灰阶值的方法,可以将表示为2进制的6比特灰阶信号的最后一位的末尾添加“00”。
此时,例如,图像信号为“11011000(216)”,校正信号为“00000100(+4)”。而且,此时的显示信号为“11011100(220)”。
如上所述,根据灰阶,稍微改变校正的适用图案,即可广泛地适用到各种显示图案(用途)的面板。
(实施方式10)
以下就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此,为了方便说明,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中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赋予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是涉及校正已发生的亮度不均的技术,而不能提供更精确的不均校正技术,即利用拍摄装置来校正显示面板的亮度不均时,不能提供用于决定适合于拍摄装置的拍摄条件的技术。由于,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不能以高精度来获取显示面板的像素的亮度信息,因此,存在不能充分地提高不均校正精度的问题。
而且,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还具有如下问题。即,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由于需要具备乘算器,因此存在使电路结构复杂化以及电路规模增大的问题。而且,根据各个像素与背光源的距离,相同地校正属于垂直线上的各个像素,且在1帧期间内相同地改变各个像素的灰阶,因此存在容易发生闪烁的问题。特别是,在专利文献1中,将8比特的输入数据最终压缩为6比特数据输出,即降低输入灰阶,因此闪烁的问题尤其明显。
而且,配备在携带型电子设备等的中型,小型的显示装置中,存在RGB各色采用6比特图像信号来进行显示的显示装置,这种显示装置的图像信号中,各灰阶间的亮度值的幅宽大于RGB各色采用8比特图像信号等的显示装置。因此,用于校正亮度不均的校正值小于与图像信号的1灰阶相当的值的情况居多,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校正量不足或者校正量过多,不能适当地校正亮度不均。
因此,本实施方式中,对于为了适当地校正显示画面的亮度不均而用于决定拍摄装置的拍摄条件的拍摄条件决定装置、拍摄条件决定方法以及具备有该拍摄条件决定装置的不均校正系统进行说明。
图3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具有拍摄条件决定装置100的(参照后述的图31)的不均校正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概略图。
在此,拍摄条件决定装置100是,为了校正作为检测对象的显示面板(显示画面)21的亮度不均而决定对显示面板21所显示的检查用图像进行拍摄的、拍摄部(拍摄装置)12的拍摄条件的装置,其具有像素比计算部(计算单元)120,函数设定部(设定单元)130,拍摄条件决定部(决定单元)140。当拍摄部12拍摄检查用图像时的2个假设拍摄条件为高度Z1(第1假设拍摄条件)以及高度Z2(第2假设拍摄条件)时,像素比计算部(计算单元)120在高度Z1以及高度Z2上,计算出拍摄部12的拍摄元件中拍摄到检查用图像的拍摄元件的元件数所占的比率作为像素比,即分别作为第1像素比以及第2像素比。在表示像素比和假设拍摄条件之间关系的坐标系中,由像素比计算部120计算出的第1像素比和高度Z1表示的点为第1拍摄点(P1),由像素比计算部120计算出的第2像素比和高度Z2表示的点为第2拍摄点(P2),函数设定部130将把通过第1拍摄点(P1)和第2拍摄点(P2)的反比例曲线,设定为用于决定拍摄条件的拍摄条件决定函数L。在函数设定部130所设定的拍摄条件决定函数L中,拍摄条件决定部140决定将像素比为整数的假设拍摄条件Q1(或Q2)作为拍摄条件。
由此,通过拍摄条件决定装置100以及本发明的拍摄条件决定方法,决定拍摄部12的拍摄条件,由此来适当地校正显示面板21的亮度不均。
(不均校正系统200的概略结构)
图32是表示不均校正系统200的概略结构的图。利用不均校正系统200来对显示面板21的局部的显示亮度暗于期望的亮度或亮于期望的亮度而形成的亮度不均进行校正。
如图32所示,不均校正系统200至少具有显示面板21、拍摄部12、连接夹具230、PC240、距离调节装置(拍摄条件调节装置)250以及面板设置部260。
显示面板21为,液晶显示装置、等离子显示器或有机EL(Electro Luminescence)显示器等,具有配置成矩阵状的多个像素电路,且位于面板设置部260上的、适于进行不均校正的预定位置上。
拍摄部12通过拍摄元件部225来拍摄显示在显示面板21上的检查用图像,进而获取拍摄数据。作为拍摄部12,可利用例如CCD照相机,或者CMOS拍摄装置等。而且,拍摄部12直接或间接地连接于后述的距离调节装置250,其与显示面板21的距离是由距离调节装置250所控制的。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优选拍摄部12的拍摄元件数大于显示面板21的像素数,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连接夹具230具有电连接端子,与显示面板21以及PC240电连接。因此,通过连接夹具230可将后述的不均校正数据从PC240写入到显示面板21中。而且,显示面板21具有存储不均校正数据的存储器。
PC240为执行后述的不均校正处理的主体,在PC240的内部,CPU等运算单元,执行存储在ROM(Read Only Memory)、RAM等存储单元中的程序来控制键盘等输入单元、显示器等输出单元,或者接口电路等通信单元,从而实现不均校正处理。上述PC240与拍摄部12以及连接工具230电连接。而且,上述PC240获取由拍摄部12所拍摄的在显示面板21上显示的检查用图像的图像数据,并基于该图像数据,通过连接夹具230,将不均校正数据写入到上述存储器。
在此,拍摄条件决定装置100可被配置于PC240的内部,或者PC240的外部。
距离调节装置250从拍摄条件决定装置100的拍摄条件决定部140获取表示校正亮度不均时拍摄部12的拍摄条件的拍摄条件信息。而且,距离调节装置250根据该拍摄条件信息将显示面板21和拍摄部12的距离调节到拍摄条件所示的位置。对于距离调节装置250,详细情况后述。
而且,对于距离调节装置250控制显示面板21和拍摄部12之间距离的结构、方法,并不做限定,可利用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现有技术。只是,在现有技术中,尽可能优选可精确控制距离的技术,由此,可精确调节作为拍摄条件的上述距离。
[拍摄条件决定装置100的概略结构]
其次,基于图31,就本实施方式的拍摄条件决定装置100进行说明。图31是表示拍摄条件决定装置100的概略结构框图。为了校正显示面板21的亮度不均,拍摄条件决定装置100决定拍摄部12的、用于拍摄被显示于显示面板21上的检查用图像的拍摄条件。如图31所示,拍摄条件决定装置100具有:元件数计数部110、像素比计算部120、函数设定部130以及拍摄条件决定部140。而且,拍摄条件决定装置100可配置在参照图32所说明的PC240的内部,也可单独地配置在PC240的外部。而且,元件数计数部110也可配置在拍摄条件决定装置100的外部。
以下,基于图31进行说明。拍摄部12将拍摄在显示面板21上显示的图像。此时,如图32所示,拍摄部12在位置1以及位置2,两个位置上拍摄上述图像。而且,位置1距离显示面板21的高度为Z1,位置2距离显示面板21的高度为Z2。在此,将从显示面板21的任意位置到拍摄部12的距离称为距离显示面板21的高度。
再之,一般将进行亮度不均处理时被显示在显示面板21的图像,作为与检查用图像数据对应的检查用图像。
元件数计数部110从拍摄部12获取拍摄部12在位置1以及位置2所拍摄到的图像数据。而且,元件数计数部110分别在位置1以及位置2上,对拍摄部12的拍摄元件中拍摄到检查用图像的拍摄元件的元件数进行计数。基于图33、图34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33是,为了说明在位置1(高度Z1)上,拍摄部12的拍摄元件中拍摄到检查用图像的拍摄元件的元件数的图。而且,为了容易理解,以下的说明中,拍摄部12假设为具有行2592个、列3888个拍摄元件的10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
如图33所示,由于在位置1(高度Z1)上,拍摄部12的拍摄元件中拍摄到检查用图像的拍摄元件的元件数为,横X1个,纵Y1个,因此,元件数计数部110将根据从拍摄部12获取的图像数据,进行计数,计数为“横X1个”,“纵Y1个”。在此,由于与显示面板21的端部相当的位置上的亮度发生急剧的变化,因此,作为上述计数方法,可采用众所周知的技术来进行计数。
图34是,为了说明位置2(高度Z2)上,拍摄部12的拍摄元件中拍摄到检查用图像的拍摄元件的元件数的图。如图34所示,由于在位置2(高度Z2),拍摄部12的拍摄元件中拍摄到检查用图像的拍摄元件的元件数为,横X2个,纵Y2个,因此,元件数计数部110将根据从拍摄部12获取的图像数据,进行计数而计数为“横X2个”,“纵Y2个”。
而且,元件数计数部110将计算到的上述各值(在位置Z1为“横X1个”“纵Y1个”,在位置Z2为“横X2个”“纵Y2个”)存入到存储装置180。
该存储装置180可由RAM(Random Access Memory)、ROM(Read Only Memory)、SRAM(Static RAM)、闪存(Flash Memory)、HDD(Hard Disk Drive)等或者这些的组合构成。
其次,像素比计算部120从存储装置180读取出由元件数计数部110计算出来的上述各值。而且,像素比计算部120将在位置1以及位置2上,与显示面板21的像素数相对应的拍摄部12的拍摄元件中拍摄到检查用图像的拍摄元件的元件数所占的比例即像素比,分别作为第1像素比以及第2像素比计算出来。基于图33、图34进一步详细说明。
而且,为了容易理解,以下的说明中,显示面板21假设为具有横360个,纵480个像素。而且,在上述的说明中,像素比计算部120从存储装置180读取出由元件数计数部110计算出的上述各值,但是也可以采用像素比计算部120从元件数计数部110直接获取上述各值的结构来实现。
图33中,拍摄部12的拍摄元件中拍摄到检查用图像的拍摄元件的元件数为,横X1个,纵Y1个。而且,显示面板21的像素数为,横360个,纵480个。因此,第1像素比在横方向为“X1/360”,在纵方向为“Y1/480”。同样地,图34所示的例中,第2像素比在横方向为“X2/360”,在纵方向为“Y2/480”。
因此,在图33、图34所示的情况下,像素比计算部120从存储装置180读取出由元件数计数部110计算出来的上述各值(在位置Z1为“横X1个”“纵Y1个”,在位置Z2为“横X2个”“纵Y2个”),计算出作为第1像素比的、在横方向为“X1/360”,在纵方向为“Y1/480”的比,和作为第2像素比的、在横方向为“X2/360”,在纵方向为“Y2/480”的比。
而且,上述说明中,横方向是指图面的左右方向,纵方向是指图面的上下方向。而且,显示面板21在进行不均校正处理时,其位置通常对准于面板设置部260上适合进行不均校正的预定的位置。由此,如图33及图34所示,容易使显示面板21的像素及拍摄部12的拍摄元件在横方向和纵方向一致。
由像素比计算部120计算出的第1像素比(在位置Z1,横方向为“X1/360”,纵方向为“Y1/480”)和第1假设拍摄条件(高度Z1)所表示的点为第1拍摄点(P1),由像素比计算部120计算出的第2像素比(在位置Z2,横方向为“X2/360”,纵方向为“Y2/480”)和第2假设拍摄条件(高度Z2)所表示的点为第2拍摄点(P2),函数设定部130将把通过第1拍摄点(P1)和第2拍摄点(P2)的反比例曲线,设定为用于决定拍摄条件的拍摄条件决定函数L。基于图35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35是,为了说明用于决定拍摄条件的拍摄条件决定函数(L)的图表。横轴表示高度(Z),纵轴表示像素比。
如图35所示,第1拍摄点(P1)表示位置Z1上的第1像素比,第2拍摄点(P2)表示位置Z2上的第2像素比。在此,第1像素比包含有,在横方向为“X1/360”,在纵方向为“Y1/480”的两个像素比。但是,通常,显示面板21的像素间距在横方向以及纵方向相同。同样,拍摄部12的拍摄元件间距在横方向以及纵方向相同。所以,“X1/360”和“Y1/480”为同一值,“X2/360”和“Y2/480”为同一值。因此,如图35所示,拍摄点P1以及P2的像素比分别表示1个值。
而且,函数设定部130把通过第1拍摄点(P1)和第2拍摄点(P2)的反比例曲线,设定为用于决定校正亮度不均时拍摄部12的拍摄条件的拍摄条件决定函数(L)。
拍摄条件决定部140在函数设定部130所设定的拍摄条件决定函数L中,决定将像素比为整数的假设拍摄条件,作为不均校正时的拍摄部12的实际的拍摄条件。因此,图35所示的例中,拍摄条件决定部140决定把与像素比为整数的点Q1、Q2对应的拍摄部12的位置,作为不均校正时的拍摄部12的实际的拍摄条件。
而且,上述说明中,只举例说明了像素比为整数的点Q1,Q2。不过,实际上除了点Q1、Q2,还存在像素比为整数的点。因此,拍摄条件决定部140也可决定把与像素比为整数的点Q1,Q2以外的点对应的、拍摄部12的位置,作为不均校正时的拍摄部12的实际的拍摄条件。
另外,关于进行不均校正时的拍摄部12的拍摄条件(高度),优选将与较大的整数相对应的假设拍摄条件决定作为拍摄条件。由此,可最大限度地利用拍摄部12的拍摄元件数,更精确地获取显示面板21的亮度信息。
因此,较之于决定为Q2的情况,拍摄条件决定部140在进行不均校正时将拍摄部12的拍摄高度决定为Q1更为理想。即,图35所示的示例中,由于显示面板21的像素数为360像素×480像素,拍摄部12的元件数为2592元件×3888元件(10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所以,进行拍摄时优选使得像素比为7倍。因此,拍摄部12在用于拍摄检查用图像的拍摄部12的元件数优选成为2520元件×3360元件的拍摄高度上,拍摄该检查用图像。
其次,拍摄条件决定部140对于距离调节装置250发送表示在不均校正时拍摄部12的拍摄条件的拍摄条件信息。
距离调节装置250从拍摄条件决定部140获取上述拍摄条件信息。然后,距离调节装置根据该拍摄条件信息来调节拍摄部12的拍摄条件(拍摄高度)。
比如,如图35所示的示例中,距离调节装置250将拍摄部12的拍摄高度调节到与像素比为整数的点Q1(或者Q2)相对应的位置。进一步详细来说,距离调节装置250将拍摄部12的拍摄高度调节到像素比为7的拍摄位置(在用于图像拍摄的拍摄部12的元件数成为2520元件×3360元件的拍摄高度)。然后,拍摄部12在由距离调节装置250调节的拍摄高度上,拍摄在不均校正时所利用的检查用图像。
然而,上述说明中,拍摄部12的拍摄条件表示为拍摄部12的拍摄高度。但是,拍摄部12的拍摄条件并不局限于表示为拍摄部12的拍摄高度,也可表示为拍摄部12的拍摄倍率。以下,基于图36进行说明。
图36是,为了说明利用拍摄部12的透镜,对拍摄部12的拍摄条件即拍摄倍率进行调节的图。
如图36所示,显示面板21的像素数假设为360像素×480像素,拍摄部12的元件数假设为2592元件×3888元件。此时,对拍摄部12的拍摄倍率进行调节,使得显示面板21的像素(360像素×480像素)对应于拍摄部12的拍摄元件的元件数(n×360)×(n×480)。同样地,虽然不做图示,也可改变拍摄倍率,使显示面板21的像素(像素数360像素×480像素)对应于拍摄部12的拍摄元件的元件数(m×360)×(m×480)(n,m为整数)。由此,拍摄部12的拍摄条件并不限于表示为拍摄部12的拍摄高度,也可表示为利用透镜的拍摄部12的拍摄倍率。
而且,此时,拍摄条件决定部140对距离调节装置250即对拍摄部12的拍摄倍率调节部(未图示),发送表示在不均校正时的拍摄部12的实际拍摄条件的拍摄条件信息。而且,上述拍摄倍率调节部从拍摄条件决定部140获取上述拍摄条件信息,并根据该拍摄条件信息来调节拍摄部12的拍摄条件(拍摄倍率)。
由此,拍摄部12的拍摄条件可表示为拍摄部12的拍摄高度,或表示为利用透镜的拍摄部12的拍摄倍率。
[拍摄条件决定装置100的动作]
其次,基于图37说明拍摄条件决定装置100的动作流程。由于各个动作的详细内容如上所述,此处省略详细说明。
首先,在S10,拍摄部12被设定在距离显示面板21的高度为Z1的位置。然后,拍摄部12在高度Z1上对显示在显示面板21上的检查用图像进行拍摄。
其次,在S20,元件数计数部110从拍摄部12获取拍摄部12在高度Z 1上拍摄到的检查用图像的图像数据。然后,元件数计数部110对拍摄部12的拍摄元件中拍摄到检查用图像的拍摄元件的元件数进行计数。然后,元件数计数部110将所计数得到的值存储到存储装置180。
其次,在S30,像素比计算部120从存储装置180读取出由元件数计数部110计算出的上述值。然后,在高度Z1上,计算出在拍摄部12的拍摄元件中拍摄到检查用图像的拍摄元件的元件数相对于显示面板21的像素数之间的比例即像素比,作为第1像素比。
在S40~S60,在高度Z1上进行的上述各种动作,在高度Z2上也同样进行,其结果,计算出在拍摄部12的拍摄元件中拍摄到检查用图像的拍摄元件的元件数相对于显示面板21的像素数之间的比例即像素比,作为第2像素比。
在此,S10~S30的步骤与S40~S60的步骤可以调换顺序。而且,像素比计算部120也可以直接从元件数计数部110获取由元件数计数部110计算出来的上述各值。
其次,在S70,由像素比计算部120计算出的第1像素比和第1假设拍摄条件(高度Z1)所表示的点为第1拍摄点(P1),由像素比计算部120计算出的第2像素比和第2假设拍摄条件(高度Z2)所表示的点为第2拍摄点(P2),函数设定部130把通过第1拍摄点(P1)和第2拍摄点(P2)的反比例曲线,设定为用于决定拍摄条件的拍摄条件决定函数L。
其次,在S80,拍摄条件决定部140决定出在函数设定部130所设定的拍摄条件决定函数L中像素比为整数的拍摄条件,并以此作为不均校正时的拍摄部12的拍摄条件。然后,拍摄条件决定部140对距离调节装置250发送拍摄条件信息,该拍摄条件信息是表示不均校正时拍摄部12的实际的拍摄条件的信息。
其次,在S90,距离调节装置250从拍摄条件决定部140获取上述拍摄条件信息,并根据该拍摄条件信息来调节拍摄部12的拍摄条件(拍摄高度)。
最后,在S100,在距离调节装置250所调节的拍摄部12的拍摄条件(拍摄高度)下,利用拍摄部12进行不均校正。
[拍摄条件决定装置100的效果]
以下,说明利用拍摄条件决定装置100所得到的效果。
根据上述结构,在拍摄条件决定装置100以及本发明的拍摄条件决定方法中,将由像素比计算部120计算出的第1像素比和高度Z1所表示的点作为第1拍摄点(P1),将由像素比计算部120计算出的第2像素比和高度Z2所表示的点作为第2拍摄点(P2),函数设定部130把通过第1拍摄点(P1)和第2拍摄点(P2)的反比例曲线,设定为用于决定拍摄条件的拍摄条件决定函数L。
在此,高度Z1以及高度Z2为,由拍摄部12拍摄在显示面板21上显示的检查用图像时的2个假设拍摄条件。而且,第1像素比以及第2像素比分别为,在高度Z1及高度Z2上,拍摄部12的拍摄元件中拍摄到检查用图像的拍摄元件的元件数相对于显示面板21的像素数的比例即像素比。
而且,拍摄条件决定部140将函数设定部130所设定的拍摄条件决定函数L中像素比为整数的假设拍摄条件(Q1、Q2)决定为拍摄条件。
即,在拍摄条件决定装置100以及本发明的拍摄条件决定方法中,拍摄部12的拍摄元件中拍摄到检查用像素的拍摄元件的元件数与显示面板21的像素数之间的比例关系为N∶1(N为1以上的整数)的假设拍摄条件Q1、Q2被决定为拍摄条件。由此,可使拍摄部12的N个像素元件对应于显示面板21的1个像素,从而可以使拍摄部12的N个拍摄元件来对显示面板21的1个像素的亮度数据进行拍摄。
例如较之于拍摄部12的拍摄元件中拍摄到检查用像素的拍摄元件的元件数与显示面板21的像素数之间具有2.7∶1的关系(即,不具有整数关系)的情况,在上述具有整数比关系的拍摄条件下,由于可以使拍摄部12的N个拍摄元件对应于显示面板21的1个像素,从而可以使拍摄部12的拍摄元件更加可靠且正确地拍摄显示面板21的1个像素的亮度数据。
因此,在根据拍摄条件决定装置100以及本发明的拍摄条件决定方法决定拍摄条件后进行的显示面板21的亮度不均的校正(不均校正)中,拍摄部12可更可靠且正确地获取显示面板21的每个像素的亮度信息,其结果,可进行更良好的不均校正。
再之,拍摄条件是根据函数设定部130所设定的拍摄条件决定函数L来决定的,而不是根据运算来决定的。因此,可以迅速且正确地决定出实现良好的不均校正的拍摄条件。
而且,由于显示面板21上所显示的检查用图像在显示面板21的端部其亮度(亮度数据)发生急剧变化,所以,可利用上述亮度的变化,容易地计算出拍摄部12的拍摄元件中拍摄到检查用图像的拍摄元件的元件数。
而且,高度Z1以及高度Z2为,可任意选择的假设拍摄条件。所以,在决定拍摄条件时,不会给用户造成过度的负担,从而可以向用户提供便利性好的拍摄条件决定装置100。
在此,基于图38~图40来说明由拍摄条件决定装置100以及本发明的拍摄条件决定方法所得到的上述效果。在各图中,为了方便说明,显示面板21的像素数假设为8,拍摄部12的拍摄元件中拍摄到检查用图像的拍摄元件的元件数分别假设为16、20、12,而且,用1维来表现显示面板21的像素以及拍摄部23的拍摄元件。而且,各图中像素的亮度所示的图表中的“○”,表示该位置上的亮度,将由拍摄部12的拍摄元件来拍摄。
图38是,为了说明在显示面板21的像素数为8,拍摄部12的拍摄元件中拍摄到检查用图像的拍摄元件的元件数为16的情况下,拍摄元件所拍摄的亮度(亮度数据)的概略图。而且,图38中,视为距离调节装置250已将拍摄部12调节到拍摄条件所示的状态。
如图38所示,拍摄部12的拍摄元件中拍摄到检查用图像的拍摄元件的元件数(16)和显示面板21的像素数(8)具有2∶1的关系。由此,可以使拍摄部12的2个拍摄元件对应于显示面板21的1个像素,从而可使拍摄部12的N个拍摄元件拍摄关于显示面板21的1个像素的亮度数据。
而且,图38中,“○”的位置取决于显示面板21的各个像素以及像素间的间隙。按照上述方法,通过预定的能够获取亮度数据的位置,拍摄部12的拍摄元件所拍摄的亮度数据对应于像素与像素间的间隙,且成为周期性地产生明和暗的类似于正弦波的形状(图38)。这意味着,拍摄部12的拍摄元件可更可靠而正确地拍摄显示面板21的1个像素的亮度数据。因此,由拍摄条件决定装置100以及本发明的拍摄条件决定方法决定了拍摄条件后,再进行显示面板21的亮度不均校正(不均校正)中,可使拍摄部12更可靠且正确地获取显示面板21的每个像素的亮度信息,其结果,在之后的不均校正处理中,可进行更佳的不均校正。
如上所述,将拍摄条件决定为,拍摄部12的拍摄元件中拍摄到检查用像素的拍摄元件的元件数与显示面板21的像素数具有N∶1的关系,即可在之后的不均校正处理中,获得更佳的结果。
图39是,为了说明在显示面板21的像素数为8且拍摄部12的拍摄元件中拍摄到检查用图像的拍摄元件的元件数为20的情况下,拍摄元件所拍摄的亮度(亮度数据)的概略图。而且,在该图中,距离调节装置250没有将拍摄高度调节为拍摄部12的拍摄条件所示的状态。在图40中也相同。
如图39所示,拍摄部12的拍摄元件中拍摄到检查用图像的拍摄元件的元件数(20)和显示面板21的像素数(8)具有2.5∶1的关系,即不具有上述的整数比的关系。由此,拍摄部12的2.5个拍摄元件对应于显示面板21的1个像素,从而拍摄部12的拍摄元件不能正确地拍摄显示面板21的像素的亮度数据。
由此,没有像图38所示那样地,对拍摄部12的拍摄元件所要拍摄的、显示面板21的像素的亮度数据的位置(“○”位置)进行决定,而且,拍摄部12的拍摄元件所拍摄到的亮度数据也不能形成为周期性地产生明和暗的类似于正弦波的形状。
因此,拍摄部12的拍摄元件中拍摄到检查用图像的拍摄元件的元件数和显示面板21的像素数不具有整数比的关系时,拍摄部12的拍摄元件不能正确地拍摄到显示面板21的1个像素的亮度数据。
图40是,为了说明在显示面板的像素数为8且拍摄装置的拍摄元件中拍摄到检查用图像的拍摄元件的元件数为12的情况下,拍摄元件所拍摄的亮度(亮度数据)的概略图。此时,拍摄部12的拍摄元件中拍摄到检查用图像的拍摄元件的元件数(12)和显示面板21的像素数(8)具有1.5∶1的关系,即不具有上述整数比的关系。因此,与图39所示的情况相同,拍摄部12的拍摄元件不能正确地拍摄到显示面板21的1个像素的亮度数据。
由此,拍摄部12的拍摄元件中拍摄到检查用像素的拍摄元件的元件数与显示面板21的像素数具有N∶1(N为1以上的整数)的关系时,可在之后的不均校正处理中,获得更佳的结果。而且,对于本发明的拍摄条件决定装置100以及拍摄条件决定方法,就是将拍摄条件决定为具有N∶1的像素比。
再之,本发明的拍摄条件决定装置100可以构成为,拍摄条件决定部140在像素比为整数的假设拍摄条件存在有多个时,将与更大的整数所对应的假设拍摄条件决定为拍摄条件。
像素比为整数的假设拍摄条件存在有多个时,优选将与更大的整数所对应的假设拍摄条件决定为拍摄条件。由此,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拍摄部12的拍摄元件,从而更加精确地获取显示面板21的亮度信息。在不超过拍摄部12的拍摄元件的范围的情况下,可将与更大整数所对应的假设拍摄条件决定为拍摄条件。
再之,在本发明的拍摄条件决定装置100中,拍摄条件可表示为,显示面板21和拍摄部12间的装置间距离,或者拍摄部12的拍摄倍率。
显示面板21和拍摄部12间的装置间距离,或者拍摄部12的拍摄倍率是,作为拍摄部12的拍摄条件而容易调节的条件。
因此,根据上述结构,用户可以容易地调节拍摄条件,从而可以实现对于用户来说,便利性好的拍摄条件决定装置100。
再之,本发明的拍摄条件决定装置100可以构成为,拍摄条件决定部140将表示拍摄条件的拍摄条件信息发送到距离调节装置250,距离调节装置250根据拍摄条件信息将拍摄部12调节为拍摄条件所示的状态。
根据上述结构,表示拍摄条件的拍摄条件信息,从拍摄条件决定部140发送到距离调节装置250,距离调节装置250根据拍摄条件信息将拍摄部12调节为拍摄条件所示的状态。
因此,由于拍摄条件由距离调节装置250所调节,用户没有必要自身调节拍摄条件。而且,距离调节装置250将拍摄部12调节为拍摄条件所示的状态,从而,与用户自身调节相比,可以期待获得更可靠的调节。因此,根据上述结构,可进行更佳的不均校正效果。
而且,拍摄条件为装置间距离时,距离调节装置250具有调节装置间距离的功能。此时,对距离调节装置250调节装置间距离的方法并不做限定,可利用各个领域中的现有技术。
另外,拍摄条件为拍摄倍率时,距离调节装置250具有调节拍摄倍率的功能。此时,距离调节装置250调节拍摄倍率的方法不做限定,可利用各个领域中的现有技术。
而且,拍摄条件决定装置100可以利用计算机来实现,此时,计算机可以作为各个部(像素比计算部120、函数设定部130、拍摄条件决定部140)执行动作,因此,使计算机实现拍摄条件装置100的拍摄条件决定程序以及存储有该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畴内。
而且,具有拍摄条件决定装置100的、用于对显示面板21的亮度不均进行校正的不均校正系统,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畴内。
而且,作为不均校正系统,可以是现有的不均校正装置,也可以利用图32所示的不均校正系统200。
(实施方式11)
以下,就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此,为了方便说明,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中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赋予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在显示面板21上所显示的检查用图像,在显示面板21的各个像素上具有规则性显示时,拍摄部12将分别拍摄规则性显示的检查用图像,像素比计算部120根据合成分别拍摄到的具有规则性显示的检查用图像而得到的1个图像,计算出上述像素比。以下,基于图41进行说明。
图41是,表示拍摄部12分别拍摄规则性显示的检查用图像,且将拍摄到的各检查用图像合成为1个图像的情况。
如图41所示,显示面板21上的多个像素规则性地分割为4个区域。而且,对于规则性地分割的4个区域,分别赋予1~4的号码。在此,分割数并不仅限于4,可以为其他数。
在此,拍摄部12分别拍摄上述规则性显示的检查用图像。而且,将分别拍摄到的具有规则性显示的检查用图像合成为1个图像。在此,将拍摄到的多个像素合成为1个图像的方法,可利用众所周知的方法。
其次,像素比计算部120根据对分别拍摄到的具有规则性显示的检查用图像进行合成得到的1个图像,计算出上述像素比。其后,函数设定部130以及拍摄条件决定部140执行上述各个动作,由此,可以决定使显示面板21进行适当不均校正的拍摄部12的拍摄条件。
如上所述,显示面板21上所显示的检查用图像在显示面板21的各个像素上具有规则性显示时,拍摄部12分别拍摄具有上述规则性显示的检查用图像,像素比计算部120根据对分别拍摄到的具有规则性显示的检查用图像进行合成而得到的1个图像,计算出像素比。由此,也能够决定出使显示面板21进行适当的不均校正时拍摄部12的拍摄条件。
在此,关于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在显示面板21的分辨率高,拍摄部12的分辨率低,且显示面板21上所显示的检查用图像在显示面板21的各个像素上具有规则性显示时也可以实现。
而且,根据上述结构,例如,显示面板21的多个像素按照规则分割为4个区域,且将检查用图像根据该规则依次显示时,可以获得将拍摄部12的分辨率提高到4倍(与分割数相同)的另一个效果。而且,根据上述结构,在显示面板21的分辨率高,拍摄部12的分辨率低的情况下,也可通过拍摄部12拍摄在显示面板21的各个像素上显示的检查用图像,获取各个像素的亮度(亮度数据)。
[关于不均校正处理]
以下,就拍摄条件决定装置100在决定拍摄部12的拍摄条件后进行的不均校正处理进行说明。然而,下述的不均校正处理仅仅是1个示例,也可以利用众所周知的方法进行不均校正处理。
首先,对不均校正处理进行说明之前,基于图42说明不均校正处理工序之前的流程。图42是为了说明不均校正处理工序之前的面板检查的流程图。
首先,在S200,进行显示面板的点灯检查。在此,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装置、等离子显示器或有机EL显示器等,具有配置为矩阵状的多个像素电路。
其次,在S210中,确认显示面板21上是否存在亮度不均。在此,亮度不均为,显示面板21的显示亮度暗于期望的亮度或亮于期望的亮度的局部性区域。而且,在S210确认为“否”时,进入S220。即,不存在亮度不均时进入S220,因此可判断该显示面板21为优良品。
在S210中确认为“是”时,进入S230。在S230,对显示面板21的存储器中是否存储有校正数据进行判断。而且,在S230判断为“是”时,进入S240,显示面板21被判断为不良品。即,上述存储器中存储有校正数据时,说明已完成不均校正处理。通常,只进行1次不均校正处理,因此,在S230存储器中存储有校正数据时,判断该显示面板21为不良品。
在S230,上述存储器未存储有校正数据时,进入S250的不均校正工序。而且,进入S250时,由拍摄条件决定装置100来决定拍摄部12的适于不均校正工序的拍摄条件。而且根据该拍摄条件,进行后述的不均校正处理。
而且,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校正数据作成装置10、10b~10f单独地配置在显示装置20、20b、20c的外部,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可以将校正数据作成装置10、10b~10f一部分或者全部配置于显示装置20、20b、20c的内部。例如,可将校正数据作成装置10、10b~10f的、除拍摄部12以外的各个部分配置于显示装置20、20b、20c的内部,将拍摄部12对显示面板21的显示画面进行拍摄所取得的拍摄数据输出到配置在显示面板20、20b、20c中的校正数据作成装置10、10b~10f。
而且,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配备在校正数据作成装置10、10b~10f或者驱动控制部22、22b~22f的各部(各功能块),可利用CPU等处理器由软件来实现。此时,各部具备有,执行实现各个功能的控制程序的指令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存储上述程序的ROM(Read Only Memory)、用于扩展上述程序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存储上述程序以及各种数据的存储器等存储装置(记录介质)等。而且,将作为实现上述各个功能的软件即上述各部的控制程序的程序编码(可执行程序,中间编码程序,源程序)以计算机可读形式存储到记录介质,并将该记录介质提供给校正数据作成装置10、10b~10f或者驱动控制部22、22b~22f,由计算机读取并执行存储在记录介质中的程序编码,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作为上述记录介质,可以利用诸如磁性磁带、卡式磁带等磁带类;包含软盘,硬盘等磁性盘和CD-ROM/MO/MD/DVD/CD-R等光盘的盘类;IC卡(包含存储卡)/光卡等的卡类;或者是掩膜型只读存储器(mask ROM)/EPROM/EEPROM/闪存(flash ROM)等半导体存储器类等。
而且,也可将校正数据作成装置10、10b~10f或者驱动控制部22、22b~22f接入到通信网络,通过通信网络来提供上述程序编码。作为该通信网络,不做限定,可以利用例如互联网(Internet)、内联网(Intranet)、外联网(Extranet)、LAN、ISDN、VAN、CATV通信网、虚拟专用网(Virtual Private Network)、电话网、移动通信网、卫星通信网等。而且,作为构成通信网络的传送介质,不做限定,可以利用例如IEEE1394、USB、电力线、有线电视线路、电话线、ADSL线路等有线,或者IrDA、红外线、蓝牙(Bluetooth)、802.11无线、HDR、移动电话网、卫星线路、地面波数字网等无线。而且,本发明中,上述程序编码也可以通过在电子传输中被具体化的、加载于载波上的计算机数据信号的形式来实现。
而且,校正数据作成装置10、10b~10f或者驱动控制部22、22b~22f的各部,不限于利用软件来实现,也可以利用硬件逻辑来实现,或者利用进行一部分处理的硬件和执行控制该硬件、且进行剩下一部分处理的软件的运算单元的组合来实现。
而且,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本发明适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然而本发明的适用对象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适用于例如等离子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表面传导型电子发射元件(SED:Surface-conduction Electron-emitter Display)等显示装置。
而且,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可以根据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进行各种的变化,适当地组合不同实施方式所记述的技术手段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之内。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备用以显示与显示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的显示画面;用以对上述显示画面的各像素的显示状态进行控制的驱动控制部,该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校正数据存储部,对基于检查用图像数据所作成的校正数据进行存储,其中,对于亮度不均区域中至少一部分的亮度不均区域,上述校正数据被用以对校正区域中所含的像素的数据进行校正,以使得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在被显示时的亮度值,和对应于该显示用图像数据的恰当亮度值之间的差得以缩小,上述亮度不均区域是,在使得与上述检查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显示于上述显示画面时,和对应于上述检查用图像数据的恰当亮度值呈不同亮度值的图像所显示的区域,上述校正区域是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与上述至少一部分的亮度不均区域相对应的区域或者是包含了该亮度不均区域和该亮度不均区域之周边区域的区域;图像数据校正部,在要使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显示于上述显示画面时,基于上述校正数据存储部中存储的校正数据,对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进行校正,以使得上述校正区域所含的像素中的至少一部分像素的灰阶值发生改变,并且,上述图像数据校正部将上述校正区域所含的像素中的一部分像素选择为调整校正像素,并使得对调整校正像素的灰阶值进行校正的校正量,与对该校正区域中所含的除调整校正像素以外的像素的灰阶值进行校正的校正量不同,上述驱动控制部对上述各像素的显示状态进行控制,使得与上述图像数据校正部所校正后的显示用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图像得以显示。
在上述结构中,基于检查用图像数据所作成的校正数据被预先存储于校正数据存储部,其中,关于亮度不均区域中至少一部分的亮度不均区域,校正数据被用以对作为校正区域的、与显示用图像数据的上述至少一部分的亮度不均区域相对应的区域中的所含像素的数据进行校正,或被用以对作为校正区域的、包含了该亮度不均区域和该亮度不均区域之周边区域的区域中的所含像素的数据进行校正,以使得与显示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在被显示时的亮度值和对应于该显示用图像数据的恰当亮度值之间的差得以缩小,上述亮度不均区域是在使得与上述检查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显示于上述显示画面时,和对应于上述检查用图像数据的恰当亮度值呈不同亮度值的图像所显示的区域。在要使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显示于上述显示画面时,图像数据校正部基于校正数据存储部中存储的校正数据,对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进行校正,以使得上述校正区域所含的像素中的至少一部分像素的灰阶值发生改变。此时,图像数据校正部将校正区域所含的像素中的一部分像素选择为调整校正像素,并使针对调整校正像素的灰阶值的校正量与针对该校正区域所含的除调整校正像素以外的像素的灰阶值的校正量不同。
如此,能够使人所目视到的图像的效果接近于:使校正区域内的所有像素的亮度值相同地增加或减少小于与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或者说,相当于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小数部分非为0的灰阶值的、亮度值)后所得到的图像的效果。即,能够模拟性地实现将对校正区域内的所有像素的亮度值相同地校正小于与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或者说,相当于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小数部分非为0的灰阶值的、亮度值)。因此能够确切地防止目视到亮度不均。
另外,上述图像数据校正部在选择各调整校正像素时,也可以使得上述调整校正像素在上述校正区域内以非密集的形式相互分散开。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分散校正区域内的调整校正像素的位置,能够使人所目视到的图像的效果更接近于:使校正区域内的所有像素的亮度值相同地增加或减少小于与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或者说,相当于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小数部分非为0的灰阶值的、亮度值)后所得到的图像的效果。
另外,上述图像数据校正部也可以使作为上述调整校正像素而选择的像素在上述校正区域内随每一预定期间改变。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随每一预定期间来改变校正区域内的调整校正像素的位置,能够使人所目视到的图像的效果更接近于:使校正区域内的所有像素的亮度值相同地增加或减少小于与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或者说,相当于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小数部分非为0的灰阶值的、亮度值)后所得到的图像的效果。
另外,关于上述差为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以下的、校正区域,上述图像数据校正部对上述调整校正像素的灰阶值进行至少1灰阶改变的校正,而对于该校正区域内的除上述调整校正像素以外的像素的灰阶值,上述图像数据校正部不进行校正。例如,关于上述差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之间的比值为1以下的、校正区域,上述图像数据校正部可以将该校正区域所含像素中的与上述比值的大小相对应的比例的像素选择为上述调整校正像素。
根据上述的各结构,能够使人所目视到的图像的效果更接近于:使校正区域内的所有像素的亮度值相同地增加或减少小于与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后所得到的图像的效果。即,能够模拟性地实现对校正区域内的所有像素的亮度值相同地校正:小于与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
另外,关于上述差超过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的、校正区域,上述图像数据校正部使该校正区域所含的各像素的灰阶值至少改变1灰阶,并且使得对该校正区域内的上述调整校正像素的灰阶值进行校正的校正量比对该校正区域内的除上述调整校正像素以外的像素的灰阶值进行校正的校正量至少多1灰阶。例如,关于上述差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之间的比值超过1的、校正区域,上述图像数据校正部可以对应上述比值的整数部分,使该校正区域所含的各像素的灰阶值改变至少1灰阶,还将该校正区域所含像素中的与上述比值的小数部分的数值相对应的比例的像素选择为上述调整校正像素,并且使所选择的调整校正像素的灰阶值的校正量比该校正区域内的除调整校正像素以外的像素的灰阶值的校正量至少多1灰阶。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使人所目视到的图像的效果更接近于:将校正区域内的所有像素的亮度值相同地改变成相当于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小数部分非为0的灰阶值的、亮度值后所得到的图像的效果。即,能够模拟性地实现对校正区域内的所有像素的亮度值实施校正:相当于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小数部分非为0的灰阶值的、亮度值。
另外,关于上述差超过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的、校正区域,上述图像数据校正部对上述调整校正像素的灰阶值进行2灰阶以上的校正,而对于该校正区域内的除上述调整校正像素以外的像素的灰阶值,上述图像数据校正部不进行校正。例如,关于上述差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之间的比值超过1的校正区域,上述图像数据校正部,使上述比值除以2以上的整数n得到除算结果,并将该校正区域中的与该除算结果相对应的比例的像素选择为上述调整校正像素,且使所选择的调整校正像素的灰阶值进行n灰阶改变,其中,上述整数n是使上述比值除以整数n后所得到的除算结果为1以下的整数。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使人所目视到的图像的效果更接近于:将校正区域内的所有像素的亮度值相同地改变成相当于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小数部分非为0的灰阶值的、亮度值后所得到的图像的效果。即,能够模拟性地实现对校正区域内的所有像素的亮度值实施校正:相当于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小数部分非为0的灰阶值的、亮度值。
另外,上述校正数据中包含有用以表示上述校正区域的位置或表示上述校正区域的位置和范围的信息、以及用以表示比值、比例、分类结果中的至少一者的信息,该比值为上述差相对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之间的比值,该比例为,与上述比值的大小相对应而算出的所要选择的上述调整校正像素的数量相对于上述校正区域所含像素的数量的比例,该分类结果为,根据上述差相对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之间的比值的大小将上述校正区域分类到多个组中的其中一组的分类结果。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使所选择的调整校正像素的数量与校正区域中亮度不均区域的亮度值偏差的程度相对应,因此能够防止目视到亮度不均。
另外,上述校正数据中包含有用以表示上述校正区域的位置或表示上述校正区域的位置和范围的信息、以及用以表示分类结果的信息,其中,上述分类结果表示对上述校正区域进行的分类而将上述校正区域分类到多个组中的其中一组,且上述分类是根据上述差相对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之间的比值的大小来进行的,上述图像数据校正部根据上述校正数据以及对应上述各组所预先设定的、上述调整校正像素的配置图案来选择上述调整校正像素。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使所选择的调整校正像素的数量与校正区域中亮度不均区域的亮度值偏差的程度相对应,因此能够防止目视到亮度不均。
另外,上述图像数据校正部可以构成为具备:第1校正部,用以对上述显示画面的在垂直方向或水平方向上延伸存在的条状亮度不均进行校正;第2校正部,用以对上述显示画面上局部性存在的斑点状亮度不均进行校正。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将条状亮度不均以及斑点状亮度不均都被校正至难以被目视成亮度不均的程度。另外,例如,即使用以校正条状亮度不均的校正数据的数据形式或校正像素的决定算法与用以校正斑点状亮度不均的校正数据的数据形式或校正像素的决定算法互不相同,也能够有效地进行基于该两校正数据的校正处理。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亮度不均校正方法用以对显示装置所具备的显示画面的亮度不均进行校正,其中,上述显示画面用以显示与显示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该亮度不均校正方法的特征在于:包含,校正数据存储工序,对基于检查用图像数据所作成的校正数据进行存储,其中,对于亮度不均区域中至少一部分的亮度不均区域,上述校正数据被用以对校正区域中所含像素的数据进行校正,以使得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在被显示时的亮度值,和对应于该显示用图像数据的恰当亮度值之间的差得以缩小,上述亮度不均区域是,在使得与上述检查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显示于上述显示画面时,和对应于上述检查用图像数据的恰当亮度值呈不同亮度值的图像所显示的区域,上述校正区域是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与上述至少一部分的亮度不均区域相对应的区域或者是包含了该亮度不均区域和该亮度不均区域之周边区域的区域;图像数据校正工序,在要使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显示于上述显示画面时,基于上述校正数据存储部中存储的校正数据,对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进行校正,以使得上述校正区域所含的像素中的至少一部分像素的灰阶值发生改变;驱动控制工序,对上述各像素的显示状态进行控制,使得与上述图像数据校正工序中被校正后的显示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得以显示,且在上述图像数据校正工序中,将上述校正区域所含的像素中的一部分像素选择为调整校正像素,并使得对调整校正像素的灰阶值进行校正的校正量,与对该校正区域中所含的除调整校正像素以外的像素的灰阶值进行校正的校正量不同。
在上述方法中,基于检查用图像数据所作成的校正图像数据被预先存储,其中,关于亮度不均区域中至少一部分的亮度不均区域,校正数据被用以对作为校正区域的、与显示用图像数据的上述至少一部分的亮度不均区域相对应的区域中的所含像素的数据进行校正,或被用以对作为校正区域的、包含了该亮度不均区域和该亮度不均区域之周边区域的区域中的所含像素的数据进行校正,以使得与显示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在被显示时的亮度值,和对应于该显示用图像数据的恰当亮度值之间的差得以缩小,亮度不均区域是和对应于检查用图像数据的恰当亮度值呈不同亮度值的图像所显示的区域,对应于检查用图像数据的恰当亮度值是,与检查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被显示于显示画面时的恰当亮度值。在与显示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要被显示于上述显示画面时,基于所存储的上述校正数据,对显示用图像数据进行校正,以使得校正区域所含的像素中的至少一部分像素的灰阶值发生改变。另外,校正区域所含的像素中的一部分像素被选择为调整校正像素,并使针对调整校正像素的灰阶值校正量与针对该校正区域所含的除调整校正像素以外的像素的灰阶值校正量不同。
如此,能够使人所目视到的图像的效果接近于:使校正区域内的所有像素的亮度值相同地增加或减少小于与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或者说,相当于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小数部分非为0的灰阶值的、亮度值)后所得到的图像的效果。即,能够模拟性地实现将对校正区域内的所有像素的亮度值相同地实施校正:小于与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或者说,相当于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小数部分非为0的灰阶值的、亮度值)。因此能够确切地防止目视到亮度不均。
本发明的校正数据作成装置用以作成在上述任意一种显示装置的上述校正数据存储部所要存储的上述校正数据,该校正数据作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亮度不均检测部,其计算在拍摄数据中的各像素的亮度值和对应于上述检查用图像数据的恰当亮度值之间的差,或计算在将上述拍摄数据中的各像素以每数个像素为单位所分割而得到的各像素群的亮度值和对应于检查用图像数据的恰当亮度值之间的差,对于所计算出的上述差的大小为预定阈值以上的像素或像素群,将由该像素或该像素群的集合所构成的区域,检测为亮度不均区域,其中,上述拍摄数据是,对显示有与上述检查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的上述显示画面进行拍摄而得到的拍摄数据;校正数据生成部,其基于上述检查用图像数据来作成校正数据,其中,对于上述亮度不均区域中至少一部分的亮度不均区域,上述校正数据被用以对校正区域中所含的像素的数据进行校正,以使得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在被显示时的亮度值,和对应于该显示用图像数据的恰当亮度值之间的差得以缩小,上述校正区域是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与上述至少一部分的亮度不均区域相对应的区域或者是包含了该亮度不均区域和该亮度不均区域之周边区域的区域;并且上述校正数据生成部使上述校正数据中包含有用以表示上述校正区域的位置和范围的信息、以及用以表示比值、比例、分类结果中的至少一者的信息,该比值为上述差相对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之间的比值,该比例为,与上述比值的大小相对应而算出的所要选择的上述调整校正像素的数量相对于上述校正区域所含像素的数量的比例,该分类结果为,根据上述差相对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之间的比值的大小将上述校正区域分类到多个组中的其中一组的分类结果。
另外,本发明的校正数据作成方法用以作成在以上所述任意一种显示装置的上述校正数据存储部所要存储的上述校正数据,本发明的校正数据作成方法的特征在于包含:将与检查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显示于上述显示画面的工序;对显示有与上述检查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时的上述显示画面进行拍摄以获取拍摄数据的工序;亮度不均检测工序,计算在上述拍摄数据中的各像素的亮度值和对应于上述检查用图像数据的恰当亮度值之间的差,或计算在将上述拍摄数据中的各像素以每数个像素为单位所分割而得到的各像素群的亮度值和对应于检查用图像数据的恰当亮度值之间的差,对于所计算出的上述差的大小为预定阈值以上的像素或像素群,将由该像素或该像素群的集合所构成的区域检测为亮度不均区域;校正数据生成工序,基于上述检查用图像数据来作成校正数据,其中,对于上述亮度不均区域中至少一部分的亮度不均区域,上述校正数据被用以对校正区域中所含的像素的数据进行校正,以使得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在被显示时的亮度值,和对应于该显示用图像数据的恰当亮度值之间的差得以缩小,上述校正区域是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与上述至少一部分的亮度不均区域相对应的区域或者是包含了该亮度不均区域和该亮度不均区域之周边区域的区域;并且,在上述校正数据生成工序中,使上述校正数据中包含有用以表示上述校正区域的位置及范围的信息,以及用以表示比值、比例、分类结果中的至少一者的信息,该比值为上述差相对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之间的比值,该比例为,与上述比值的大小相对应而算出的所要选择的上述调整校正像素的数量相对于上述校正区域所含像素的数量的比例,该分类结果为,根据上述差相对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之间的比值的大小将上述校正区域分类到多个组中的其中一组的分类结果。
通过上述的校正数据作成装置以及校正数据作成方法,能够作成包含有用以表示比值、比例、分类结果中的至少一者的信息,该比值为上述差相对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之间的比值,该比例为,与上述比值的大小相对应而算出的所要选择的上述调整校正像素的数量相对于上述校正区域所含像素的数量的比例,该分类结果为,根据上述差相对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之间的比值的大小将上述校正区域分类到多个组中的其中一组的分类结果。因此,在与显示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要被显示于上述显示装置时,能够基于该校正数据来选择上述调整校正像素,从而能够恰当地将亮度不均校正至难以被目视到的程度。
另外,本发明的校正数据作成装置可以构成为具备移动平均化处理部,对于显示画面全体,在移动改变目标像素或目标像素群的同时,依次进行上述目标像素或上述目标像素群的移动平均值的计算处理,其中,上述目标像素或上述目标像素群的移动平均值的计算处理是,将上述目标像素或上述目标像素群的亮度值替换成预定范围区域中所含像素的亮度值的平均值,该预定范围区域是上述拍摄数据中的包含了上述目标像素或上述目标像素群的预定范围的区域;上述亮度不均检测部将上述拍摄数据中的各像素或各像素群所相关的上述移动平均值视为该各像素或该各像素群的恰当亮度值,以进行亮度不均区域的检测。
根据上述结构,即使恰当亮度值随其在显示画面上的位置而不同,也能够确切地判断各像素或各像素群是否属于亮度不均区域。
另外,上述亮度不均检测部可以将上述拍摄数据的各像素分类成多个由排列在预定方向上的像素的集合所构成的线像素群,并将各线像素群所含的各像素的亮度值的平均值作为该线像素群的亮度值,关于上述拍摄数据中的各线像素群的亮度值与该各线像素群所相关的上述恰当亮度值之间的差的大小为预定阈值以上的线像素群的集合,上述亮度不均检测部把由该集合所构成的区域检测为亮度不均区域。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判断每个线像素群是否属于亮度不均区域,因此能够确切地检测出条状亮度不均。
另外,上述显示画面可以是显示面板的显示画面,上述显示面板具备多个扫描信号线以及多个与上述各扫描信号线交叉的数据信号线,由上述扫描信号线以及上述数据信号线所划分成的各区域中形成有像素,上述线像素群由排列在上述扫描信号线的延伸方向或上述数据信号线的延伸方向上的像素的集合所构成。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确切地检测出与显示面板中扫描信号线延伸方向或数据信号线延伸方向呈平行的条状亮度不均。
另外,上述校正数据生成部可以将上述显示画面上局部性存在的斑点状亮度不均所对应的上述校正区域的形状,近似成圆形或多边形,且使上述校正数据包含有用以表示该校正区域的位置及范围的信息。
根据上述结构,与斑点状亮度不均对应的校正区域的形状被近似成圆形或多边形,通过使上述校正数据含有表示该校正区域的位置及范围的信息,能够减少校正数据的数据大小,从而能够减少显示装置的校正数据存储部所需的存储容量。例如,在把校正区域近似成圆形区域时,可以使校正数据含有表示该圆形区域的中心位置及半径的信息。另外,在把校正区域近似模拟成多边形区域时,可以使校正数据含有表示该多边形区域的各顶点位置的信息。若上述多边形是正多边形,可以使校正数据含有该多边形的外接圆或内接圆的圆心及半径。
另外,上述校正数据生成部可以使上述校正数据包含有:表示对上述校正区域所含的上述调整校正像素的灰阶值进行校正的校正量和对该校正区域所含的除上述调整校正像素以外的像素的灰阶值进行校正的校正量的、信息。
根据上述结构,所作成的校正数据包含表示对上述校正区域所含的上述调整校正像素的灰阶值进行校正的校正量和对该校正区域所含的除上述调整校正像素以外的像素的灰阶值进行校正的校正量的、信息,因此显示装置无需计算上述各校正量,所以能够简化显示装置的结构。
另外,上述校正数据生成部可以将上述校正区域分割成多个区块,并计算上述差相对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之间的比值、以及计算上述拍摄数据中的上述各区块的亮度值与恰当亮度值之间的差;上述校正数据生成部按每一上述区块,生成用以表示上述比值、上述比例、上述分类结果中至少一者的信息,并使上述校正数据包含该信息。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将校正区域进一步分割成多个区块,并按分割出的每一个区块来进行校正。
另外,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备有,显示画面,其用以显示与显示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驱动控制部,对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进行用以校正上述显示画面的亮度不均的校正处理,并基于该校正处理后的显示用图像数据,来控制上述显示画面的各像素的显示状态,该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驱动控制部具备加减计算部,上述加减计算部将校正数据中的各像素的灰阶校正值加算至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与该各像素相对应的像素的亮度值,或将校正数据中的各像素的灰阶校正值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与该各像素相对应的像素的亮度值中减算掉,从而进行上述校正处理,其中,上述灰阶校正值用以校正上述亮度不均,上述校正数据中表示有每一像素的上述灰阶校正值。
另外,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亮度不均校正方法用以对该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的亮度不均进行校正,其中,该显示装置具备有上述显示画面,其用以显示与显示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驱动控制部,对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进行用以校正上述显示画面的亮度不均的校正处理,并基于该校正处理后的显示用图像数据来控制上述显示画面的各像素的显示状态,该显示装置的亮度不均校正方法的特征在于包含:加减计算工序,将校正数据中的各像素的灰阶校正值加算至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与该各像素相对应的像素的亮度值,或将校正数据中的各像素的灰阶校正值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与该各像素相对应的像素的亮度值中减算掉,其中,上述灰阶校正值用以校正上述亮度不均,上述校正数据中表示有每一像素的上述灰阶校正值。
在上述显示装置以及亮度不均校正方法中,将校正数据中的各像素的灰阶校正值加算至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与该各像素相对应的像素的亮度值,或将校正数据中的各像素的灰阶校正值从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与该各像素相对应的像素的亮度值中减算掉,从而进行显示用图像的校正处理,其中,灰阶校正值是用以校正亮度不均的校正值,校正数据中表示有每一像素的灰阶校正值。由此,与上述现有技术相比,无需设置乘算器或比特压缩电路,因此能够大幅缩小电路的规模,并能够大幅降低制造成本。
另外,与每一像素所对应的、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以及上述校正数据可以分别被逐一地串列输入上述加减计算部,上述加减计算部可以对串列输入的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各像素的亮度值,按每一像素来逐一地加算或减算与该各像素相对应的、上述校正数据中的像素的灰阶校正值。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以简单结构的加减计算部来实现显示用图像数据的校正处理。
另外,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上述显示画面上交叉配置有多个呈相互平行配置的扫描信号线以及多个呈相互平行配置的数据信号线,上述扫描信号线与上述数据信号线的每一交叉部分被设有像素,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可以构成为,具备:RAM,存储对应于1帧的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并按照与上述显示画面的1个扫描信号线相对应的每个像素,将存储的显示用图像数据并列输出,或按每个被分割出的由多个像素构成的组,将存储的显示用图像数据并列输出,其中,上述组是通过分割与上述显示画面的1个扫描信号线相对应的各像素而得到的;并列输入串列输出型的移位寄存器,把从上述RAM输出的与上述显示画面的1个扫描信号线相对应的每个像素的显示用图像数据,按每个像素逐一地串列输出,上述加减计算部对上述移位寄存器按每个像素所逐一地串列输出的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各像素的亮度值,按每一像素来逐一加算或减算与该各像素相对应的、上述校正数据中的像素的灰阶校正值。
关于存储1个帧的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的RAM(所谓的帧缓冲存储器),来自该RAM的输出一般按每个像素(或,按通过分割与上述显示画面的1个扫描信号线相对应的各像素而得到的每个组)而被并列输出。与之相比,在上述结构中,具备并列输入串列输出型的移位寄存器,从RAM并列输出的与每1个扫描信号线(或每个上述的组)相对应的显示用图像数据被输入进该并列输入串列输出型的移位寄存器,该并列输入串列输出型的移位寄存器把被输入进的显示用图像数据按每个像素逐一地串列输出给加减算器。由此,在加减计算部中,能够对串列输入的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各像素的亮度值,按每一像素来逐一加算或减算与该各像素相对应的、校正数据中的像素的灰阶校正值。因此,即使具备了:按显示画面的1个扫描信号线中的每个像素,或按通过分割与显示画面的1个扫描信号线中的各像素而得到、由多个像素构成的每个组来并列输出显示用图像数据的RAM,也能够通过简单结构的加减计算部来进行校正处理。
另外,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上述显示画面上交叉配置有多个呈相互平行配置的扫描信号线以及多个呈相互平行配置的数据信号线,上述扫描信号线与上述数据信号线的每一交叉部分被设有像素,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备有,RAM,存储被上述加减计算部施以了上述校正处理后的、对应于1帧的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并按照与上述显示画面的1个扫描信号线相对应的每个像素,将存储的显示用图像数据并列输出,或按照每个被分割出的由多个像素构成的组,将存储的显示用图像数据并列输出,其中,上述组是通过分割与上述显示画面的1个扫描信号线相对应的各像素而得到的;逆转换处理部,对上述RAM中存储的、被上述加减计算部施以了上述校正处理后的显示用图像数据,进行上述校正处理的逆处理,以复原出被施以上述校正处理前的显示用图像数据;帧比较部,对通过上述逆转换处理所复原的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和第2帧的显示用图像数据进行比较,其中,上述第2帧是上述RAM中存储的显示用图像数据之后的下一要显示的帧,当上述帧比较部判断上述第2帧的显示用图像数据与通过上述逆转换处理所复原的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为不同时,上述加减计算部对上述第2帧的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各像素的亮度值,加算或减算与该各像素相对应的上述校正数据中的像素的、灰阶校正值,以进行上述校正处理,并将上述RAM所要存储的对应于1帧的显示用图像数据更新成上述校正处理后的显示用图像数据;当上述帧比较部判断上述第2帧的显示用图像数据与通过上述逆转换处理所复原的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为相同时,不更新上述RAM所要存储的显示用图像数据。
根据上述结构,逆转换处理部对RAM中存储的校正处理后的显示用图像数据进行逆转换处理,以复原出校正处理前的显示用图像数据。由此,在帧比较部对当前帧的显示用图像数据(对RAM中存储的显示用图像数据施以逆转换处理后所得到的显示用图像数据)和下一帧(第2帧)的显示用图像数据进行比较时,能够对未被施以校正处理的显示用图像数据进行相互比较。因此,能够确切判断当前帧的显示用图像数据与下一帧的显示用图像数据是否相同。另外,在被存储于RAM之前,显示用图像数据以及校正数据被分别按每个像素逐一地串列输入加减计算部,因此加减计算部能够对被串列输入的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各像素的亮度值,加算或减算与该各像素相对应的校正数据中的像素的、灰阶校正值,以进行校正处理。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来进行校正处理。
另外,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上述显示画面上,交叉配置有多个呈相互平行配置的扫描信号线以及多个呈相互平行配置的数据信号线,上述扫描信号线与上述数据信号线的每一交叉部分被设有像素,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可以构成为具备:RAM,存储与1帧对应的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并按照与上述显示画面的1个扫描信号线相对应的每个像素,将存储的显示用图像数据并列输出,或按照每个被分割出的由多个像素构成的组,将存储的显示用图像数据并列输出,其中,上述组是通过分割与上述显示画面的1个扫描信号线相对应的各像素而得到的;串列输入并列输出型的移位寄存器,对于与上述显示画面的1个扫描信号线相对应的每个像素,把按每个像素所逐一地串列输入的上述校正数据并列输出,上述加减计算部对来自上述RAM的按照与上述显示画面的1个扫描信号线相对应的每个像素所并列输入的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各像素,并列地加算或减算来自上述移位寄存器的按照与上述显示画面的1个扫描信号线相对应的每个像素所并列输入的校正数据中的、与上述各像素相对应的像素的灰阶校正值。
根据上述结构,对于与1个扫描信号线相对应的各像素并列地进行加算或减算,因此能够缩短处理时间,另外,例如只要使所具备的加减算器的数量成为与1个扫描信号线相对应的像素的数量,便能够实现上述加减计算部,因此与上述现有技术相比,无需设置乘算器或比特压缩电路,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来进行显示用图像数据的校正。
另外,上述驱动控制部可以构成为具备:校正数据生成用数据存储部,用以对校正数据生成用数据进行存储,其中,上述校正数据生成用数据是用以生成校正数据的数据,对于亮度不均区域中至少一部分的亮度不均区域,上述校正数据被用以对校正区域中所含的像素的灰阶值进行校正,以使得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在被显示时的亮度值,和对应于该显示用图像数据的恰当亮度值之间的差得以缩小,上述亮度不均区域是,在使得与上述检查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显示于上述显示画面时,和对应于上述检查用图像数据的恰当亮度值呈不同亮度值的图像所显示的区域,上述校正区域是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与上述至少一部分的亮度不均区域相对应的区域或者是包含了该亮度不均区域和该亮度不均区域之周边区域的区域;校正数据作成部,在要使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显示于上述显示画面时,基于上述校正数据生成用数据,对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进行校正,以使得上述校正区域所含的像素中的至少一部分像素的灰阶值发生改变,上述加减计算部将上述校正数据作成部所生成的校正数据中的各像素的灰阶校正值加算至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与该各像素相对应的像素的亮度值,或将上述校正数据作成部所生成的校正数据中的各像素的灰阶校正值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与该各像素相对应的像素的亮度值中减算掉。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根据与检查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被显示于显示画面时的、亮度不均的发生状况,作成校正数据,并对应所作成的校正数据来进行亮度不均的校正处理。由此,能够确切地校正亮度不均。
另外,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上述显示画面上,交叉配置有多个呈相互平行配置的扫描信号线以及多个呈相互平行配置的数据信号线,上述扫描信号线与上述数据信号线的每一交叉部分被设有像素,上述校正数据生成用数据存储部可以构成为具备:第1校正数据生成用数据存储部,其存储用以生成第1校正数据的第1校正数据生成用数据,其中,上述第1校正数据被用于校正上述显示画面上的、在与数据信号线平行的方向上延伸存在的条状亮度不均;第2校正数据生成用数据存储部,其存储用以生成第2校正数据的第2校正数据生成用数据,其中,上述第2校正数据被用于校正上述显示画面上局部性存在的斑点状亮度不均;上述校正数据作成部具备,第1校正数据作成部,在要使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显示于上述显示画面时,基于上述第1校正数据生成用数据来生成上述第1校正数据,其中,上述第1校正数据被用于校正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以使得与条状亮度不均相对应的上述校正区域所含的像素中的至少一部分像素的灰阶值发生改变;第2校正数据作成部,在要使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显示于上述显示画面时,基于上述第2校正数据生成用数据来生成上述第2校正数据,其中,上述第2校正数据被用于校正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以使得与斑点状亮度不均相对应的上述校正区域所含的像素中的至少一部分像素的灰阶值发生改变;统合处理部,对上述第1校正数据以及上述第2校正数据进行统合,以生成统合校正数据,并且上述加减计算部将上述统合校正数据中的各像素的灰阶校正值加算至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与该各像素相对应的像素的亮度值,或将上述统合校正数据中的各像素的灰阶校正值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与该各像素相对应的像素的亮度值中减算掉,以进行上述校正处理。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通过简单的电路来校正条状亮度不均以及斑点状亮度不均。另外,由于分别设置有用以生成第1校正数据的第1校正数据作成部和用以生成第2校正数据的第2校正数据作成部,其中,第1校正数据被用于校正条状亮度不均,第2校正数据被用于校正斑点状亮度不均。因此,能够通过与各亮度不均的特性相对应的算法来作成第1校正数据以及第2校正数据。
另外,上述驱动控制部可以对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的上述校正区域中所含像素的灰阶值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以及该最大值与该最小值之间的中间值、或者上述校正区域中所含像素的一部分像素的灰阶值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以及该最大值与该最小值之间的中间值中的任意一者的值,和预定的上限值及下限值进行比较,在上述任意一者的值为上述上限值以上时,或在上述任意一者的值为上述下限值以下时,不对属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的上述校正区域中的像素的灰阶值进行校正。
另外,上述驱动控制部可以对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的上述校正区域中所含像素的灰阶值和预定的上限值及下限值进行比较,关于灰阶值为上述上限值以上的像素以及灰阶值为上述下限值以下的像素,上述驱动控制部不对该像素的灰阶值进行校正。
一般而言,中间调的图像(特别是浓灰色的图像)被显示时,亮度不均较容易被目视到,而白色图像(或接近于白色的图像)或黑色图像(或接近于黑色的图像)被显示时,亮度不均较难被目视到,因此,若对白色图像或黑色图像进行亮度不均的校正处理,反过来会不自然地目视到校正区域。与之相比,通过上述的各结构,能够防止以亮度不均的校正处理所校正的区域被不自然地目视到。
上述校正数据作成部可以将上述校正区域所含的像素中的一部分像素选择为调整校正像素,并使得对调整校正像素的灰阶值进行校正的校正量与对该校正区域所含的除调整校正像素以外像素的灰阶值进行校正的校正量不同。
如此,能够使人所目视到的图像的效果接近于:使校正区域内的所有像素的亮度值相同地增加或减少小于与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或者说,相当于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小数部分非为0的灰阶值的、亮度值)后所得到的图像的效果。即,能够模拟性地实现将对校正区域内的所有像素的亮度值相同地实施校正:小于与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或者说,相当于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小数部分非为0的灰阶值的、亮度值)。因此能够确切地防止目视到亮度不均。
例如,在便携式电子设备所具备的中型/小型的显示装置等中,有些显示装置使用RGB各色为6比特的视频信号来进行显示,但这些显示装置中,视频信号的各灰阶间的亮度值的幅会比RGB各色为8比特等的显示装置大。因此,用以校正亮度不均的校正值的大小在较多情况下会低于视频信号的1灰阶相当的值,所以若如现有技术那样使校正区域内的灰阶校正值都为同一值的话,便会发生校正量的不足或校正量的过度,从而无法确切地校正亮度不均。与此相比,通过上述的结构,能够使人所目视到的图像的效果接近于:使校正区域内的所有像素的亮度值相同地增加或减少小于与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或者说,相当于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小数部分非为0的灰阶值的、亮度值)后所得到的图像的效果。因此能够更确切地校正亮度不均。
另外,上述图像数据校正部在选择各调整校正像素时,也可以使上述调整校正像素在上述校正区域内以非密集的形式相互分散开。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分散校正区域内的调整校正像素的位置,能够使人所目视到的图像的效果更接近于:使校正区域内的所有像素的亮度值相同地增加或减少小于与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或者说,相当于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小数部分非为0的灰阶值的、亮度值)后所得到的图像的效果。
另外,上述图像数据校正部也可以使作为上述调整校正像素而选择的像素在上述校正区域内随每一预定期间改变。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随每一预定期间来改变校正区域内的调整校正像素的位置,能够使人所目视到的图像的效果更接近于:使校正区域内的所有像素的亮度值相同地增加或减少小于与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或者说,相当于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小数部分非为0的灰阶值的、亮度值)后所得到的图像的效果。
另外,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备:预定分辨率的显示画面;驱动控制部,控制上述预定分辨率的显示画面上的各像素的显示状态,该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图像数据校正部,基于校正数据来使校正区域所含的像素中的至少一部分像素的灰阶值发生改变,从而实现对显示用图像数据的校正,其中,上述校正数据被用以对上述校正区域中所含的像素的数据进行校正,以使得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在被显示时的亮度值,和对应于该显示用图像数据的恰当亮度值之间的差得以缩小,上述校正区域是亮度不均区域中至少一部分的亮度不均区域,或者是包含了该至少一部分的亮度不均区域和该至少一部分的亮度不均区域之周边区域的区域,上述亮度不均区域是,在使得与上述检查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显示于上述预定分辨率的显示画面时,和对应于上述检查用图像数据的恰当亮度值呈不同亮度值的图像所显示的区域;校正数据存储部,其存储基准校正数据以及校正数据扩展用信息,其中,上述基准校正数据是对应于基准分辨率的显示画面而预先设定的上述校正数据,上述校正数据扩展用信息被用以生成与上述预定分辨率的显示画面相对应的上述校正数据,该校正数据是通过对校正率进行固定并根据上述基准校正数据而生成的,上述校正率是,为改变灰阶值而从上述校正区域所含的像素之中至少要选择出的调整校正像素的数量相对于该校正区域所含的像素的数量的比例,该比例是根据比值的大小而算出的,该比值为,亮度差相对于在使得与显示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显示于上述基准分辨率的显示画面时与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之间的比值,该亮度差是在使得与检查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显示于上述基准分辨率的显示画面时的亮度值和对应于该检查用图像数据的恰当亮度值之间得到的差分;校正数据生成部,其使用上述校正数据存储部中所存储的上述校正数据扩展用信息,并根据上述基准校正数据来生成上述校正数据,上述图像数据校正部使用上述校正数据生成部所生成的上述校正数据,将与上述预定分辨率的显示画面相对应的上述校正区域所含的像素中的一部分像素选择为调整校正像素,并使得对调整校正像素的灰阶值进行校正的校正量与对该校正区域所含的除调整校正像素以外的像素的灰阶值进行校正的校正量不同,从而对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进行校正,上述驱动控制部对上述各像素的显示状态进行控制,使得与上述图像数据校正部所校正后的显示用图像数据所对应的图像得以显示。
另外,本发明的亮度不均校正方法用以对显示装置所具备的预定分辨率的显示画面的亮度不均进行校正,本发明的亮度不均校正方法的特征在于:包含,图像数据校正工序,基于校正数据来使校正区域所含的像素中的至少一部分像素的灰阶值发生改变,从而实现对显示用图像数据的校正,其中,上述校正数据被用以对上述校正区域中所含的像素的数据进行校正,以使得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在被显示时的亮度值,和对应于该显示用图像数据的恰当亮度值之间的差得以缩小,上述亮度不均区域是,在使得与检查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显示于上述预定分辨率的显示画面时,和对应于上述检查用图像数据的恰当亮度值呈不同亮度值的图像所显示的区域,上述校正区域是上述亮度不均区域中至少一部分的亮度不均区域或者是包含了上述至少一部分的亮度不均区域和上述至少一部分的亮度不均区域之周边区域的区域;校正数据存储工序,对基准校正数据以及校正数据扩展用信息进行存储,其中,上述基准校正数据是对应于基准分辨率的显示画面而预先设定的上述校正数据,上述校正数据扩展用信息被用以生成与上述预定分辨率的显示画面相对应的上述校正数据,该校正数据是通过对校正率进行固定并根据上述基准校正数据而生成的,上述校正率是,为改变灰阶值而从上述校正区域所含的像素之中至少要选择出的调整校正像素的数量相对于该校正区域所含的像素的数量之间的比例,该比例是根据比值的大小而算出的,该比值是,亮度差相对于在使得与显示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显示于上述基准分辨率的显示画面时与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之间的比值,该亮度差为在使得与检查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显示于上述基准分辨率的显示画面时的亮度值和对应于该检查用图像数据的恰当亮度值之间得到的差分;校正数据生成工序,使用上述校正数据存储工序中所存储的上述校正数据扩展用信息,并根据上述基准校正数据来生成上述校正数据;驱动控制工序,控制上述预定分辨率的显示画面上的各像素的显示状态,以使得与上述图像数据校正工序中被校正后的显示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得以显示,在上述图像数据校正工序中,使用上述校正数据生成工序中所生成的上述校正数据,将与上述预定分辨率的显示画面相对应的上述校正区域所含的像素中的一部分像素选择为调整校正像素,并使得对调整校正像素的灰阶值进行校正的校正量与对该校正区域所含的除调整校正像素以外的像素的灰阶值进行校正的校正量不同,从而对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进行校正。
根据上述结构或上述方法,在图像数据校正部或在图像数据校正工序中,基于校正数据来使校正区域所含像素中的至少一部分像素的灰阶值发生改变,从而实现对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的校正,其中,在与检查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被显示于预定分辨率的显示画面时,校正数据被用以对校正区域此时所含的像素的数据进行校正,以使得与显示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在被显示时的亮度值,和对应于该显示用图像数据的恰当亮度值之间的差得以缩小。在此,“校正区域”是指,亮度不均区域中至少一部分的亮度不均区域或者是包含了上述至少一部分的亮度不均区域和上述至少一部分的亮度不均区域之周边区域的区域;亮度不均区域是和对应于检查用图像数据的恰当亮度值呈不同亮度值的图像所显示的区域。
另外,在图像数据校正部或在图像数据校正工序中,把与预定分辨率的显示画面相对应的校正区域所含的像素中的一部分像素选择为调整校正像素,并使对调整校正像素的灰阶值的校正量与对该校正区域所含的除调整校正像素以外的像素的灰阶值的校正量不同,从而对上述校正图像数据进行校正。
此外,在驱动控制部或驱动控制部工序中,控制上述预定分辨率的显示画面上的各像素的显示状态,以使得与上述图像数据校正部所校正的显示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或与上述图像数据校正工序中被校正后的显示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得以显示。
换而言之,在上述结构或方法中,通过扩展所谓的半色调(halftone)处理的手法,把校正区域所含像素中的一部分像素选择为调整校正像素,并使针对调整校正像素的灰阶值的校正量与针对该校正区域所含的除调整校正像素以外的像素的灰阶值的校正量不同。
如此,能够使人所目视到的图像的效果接近于:使校正区域内的所有像素的亮度值相同地增加或减少小于与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或者说,相当于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小数部分非为0的灰阶值的、亮度值)后所得到的图像的效果。即,能够模拟性地实现将对校正区域内的所有像素的亮度值相同地实施校正:小于与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或者说,相当于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小数部分非为0的灰阶值的、亮度值)。因此能够确切地防止目视到亮度不均。
另外,通过以上的方法,只要单纯地将显示用图像数据的校正区域所含的每一调整校正像素的灰阶值的校正量以及除调整校正像素以外的每一像素的灰阶值校正量加算至该校正区域所含各像素的亮度值便可,因此无需设置乘算器或积分电路,且能够实现简单结构。由此,能够以简单的电路来确切地校正显示装置的亮度不均。
关于使用上述校正数据来校正显示用图像数据的方法,由于显示装置的显示器的精细度越高,分辨率便越高,像素数的增加也越显著,因此会发生用以校正亮度不均的信息量超出非易失存储器容量的这一继发性问题。
为解决该类继发性问题,在校正数据存储部或校正数据存储工序中,对应于基准分辨率的显示画面而预先设定的校正数据即、基准校正数据以及用以根据该基准校正数据来生成针对预定分辨率的显示图像的校正数据的校正数据扩展用信息被存储。
另外,在校正数据生成部或校正数据生成工序中,使用校正数据存储部所存储的校正数据扩展用信息或校正数据存储工序中所存储的校正数据扩展用信息,根据基准校正数据来生成校正数据。
在此,“校正数据扩展用信息”是:通过对校正率进行固定来生成与预定分辨率的显示画面相对应的校正数据时所利用的信息。
另外,“校正率”是,为了改变灰阶值而从校正区域所含的像素之中至少要选择出的调整校正像素的数量相对于该校正区域所含的像素的数量之间的比例,该比例是根据亮度差相对于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之间的比值的大小而算出的,该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是,与显示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被显示于基准分辨率的显示画面时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上述亮度差是,与检查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被显示于基准分辨率的显示画面时的亮度值和对应于该检查用图像数据的恰当亮度值之间得到差分。
由此,即使是具有与基准分辨率不同的分辨率的显示画面,也能够根据与基准分辨率的显示画面相对应的基准校正数据,生成与预定分辨率的显示画面相对应的校正数据。
例如,把与预定分辨率的显示画面相对应的校正区域中所含的各像素以4个为一单位来分组,并把1个组作为1个单位像素,此时,若将基准校正数据运用于该单位像素,那么实质上能够使各调整校正像素的数量以及调整校正像素以外的各像素的数量增加4倍,因此能够简单地作成与2倍的分辨率的显示图像相对应的校正数据。
因此,只要预先对应基准分辨率来生成基准校正数据,那么无论显示画面的分辨率如何(即,无论高清度的高低),都能够生成校正数据。因此,无需按每一不同分辨率的显示画面来作成用以生成校正数据的算法。
例如,当预定分辨率高于基准分辨率时,能够使用信息量较少的基准校正数据来生成与高分辨率显示画面相对应的校正数据。
此外,在上述的方法中,除基准校正数据,还需要校正数据扩展用信息。关于校正数据扩展用信息的信息量,若对根据基准数据来生成校正数据时的算法进行改进,那么相比于直接生成与高分辨率显示画面相对应的校正数据,能够大幅减少校正数据扩展用信息的信息量。
由此,无论高清度的高低,都能够以简单的电路来确切地校正显示装置的亮度不均。
另外,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对应于上述基准校正数据的各调整校正像素在被选择时,可以使上述调整校正像素在上述校正区域内以非密集的方式相互分散开。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分散校正区域内的调整校正像素的位置,能够使人所目视到的图像的效果更接近于:使校正区域内的所有像素的亮度值相同地增加或减少小于与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或者说,相当于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小数部分非为0的灰阶值的、亮度值)后所得到的图像的效果。
另外,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可以使作为上述调整校正像素而被选择的像素在上述校正区域内随每一预定期间改变来生成上述校正数据。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随每一预定期间来改变校正区域内的调整校正像素的位置,能够使人所目视到的图像的效果更接近于:使校正区域内的所有像素的亮度值相同地增加或减少小于与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或者说,相当于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小数部分非为0的灰阶值的、亮度值)后所得到的图像的效果。
另外,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关于上述亮度差为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以下的、校正区域,上述图像数据校正部可以对上述调整校正像素的灰阶值至少进行1灰阶改变的校正,而对于该校正区域内的除上述调整校正像素以外的像素的灰阶值,上述图像数据校正部可以不进行校正。例如,就上述亮度差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的比值为1以下的、校正区域,可以将该校正区域所含像素中的、与上述比值的大小相对应的比例的像素选择为上述调整校正像素。
根据上述的各结构,能够使人所目视到的图像的效果更接近于:使校正区域内的所有像素的亮度值相同地增加或减少小于与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后所得到的图像的效果。即,能够模拟性地实现对校正区域内的所有像素的亮度值相同地校正:小于与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
另外,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关于上述亮度差超过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的、校正区域,上述图像数据校正部可以使该校正区域所含的各像素的灰阶值改变至少1灰阶,并且使该校正区域中的上述调整校正像素的灰阶值的校正量比该校正区域中的除上述调整校正像素以外的像素的灰阶值的校正量至少多1灰阶。例如,关于上述亮度差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的比值超过1的、校正区域,上述图像数据校正部可以对应上述比值的整数部分,使该校正区域所含的各像素的灰阶值改变至少1灰阶,还将该校正区域所含像素中的与上述比值的小数部分的数值相对应的比例的像素选择为上述调整校正像素,并且使所选择的调整校正像素的灰阶值的校正量比该校正区域中的除调整校正像素以外的像素的灰阶值的校正量至少多1灰阶。
根据上述各结构,能够使人所目视到的图像的效果更接近于:将校正区域内的所有像素的亮度值相同地改变成相当于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小数部分非为0的灰阶值的、亮度值后所得到的图像的效果。即,能够模拟性地实现对校正区域内的所有像素的亮度值实施校正:相当于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小数部分非为0的灰阶值的、亮度值。
另外,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关于上述亮度差超过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的、校正区域,上述图像数据校正部对上述调整校正像素的灰阶值进行2灰阶以上的校正,而对于该校正区域内的除上述调整校正像素以外的像素的灰阶值,上述图像数据校正部不进行校正。例如,关于上述亮度差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之间的比值超过1的校正区域,上述图像数据校正部使上述比值除以2以上的整数n得到除算结果,并将该校正区域中的与该除算结果相对应的比例的像素选择为上述调整校正像素,且使所选择的调整校正像素的灰阶值进行n灰阶改变,其中,上述整数n是满足使上述比值除以整数n后所得到的除算结果为1以下的整数。
另外,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校正数据作成装置用以作成在上述显示装置的上述校正数据存储部中所要存储的校正数据,本发明的校正数据作成装置可以构成为具备:亮度不均检测部,其计算在拍摄数据中的各像素的亮度值和对应于检查用图像数据的恰当亮度值之间的差,或计算在将上述拍摄数据中的各像素以每数个像素为单位所分割而得到的各像素群的亮度值和对应于上述检查用图像数据的恰当亮度值之间的差,对于所计算出的上述差的大小为预定阈值以上的像素或像素群,将由该像素或该像素群的集合所构成的区域检测为亮度不均区域,其中,上述拍摄数据是,对显示有与上述检查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的上述显示画面进行拍摄而得到的拍摄数据;校正数据生成部,其基于上述检查用图像数据来作成校正数据,其中,上述校正数据被用以对校正区域中所含的像素的数据进行校正,以使得与显示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在被显示时的亮度值,和对应于该显示用图像数据的恰当亮度值之间的差得以缩小,上述校正区域是上述亮度不均检测部所检测出的亮度不均区域中至少一部分的亮度不均区域或者是包含了该一部分的亮度不均区域及该一部分的亮度不均区域之周边区域的区域;上述校正数据生成部使上述校正数据包含基准校正数据以及校正数据扩展用信息,其中,上述基准校正数据是对应于基准分辨率的显示画面而预先设定的上述校正数据,上述校正数据扩展用信息被用以生成与上述预定分辨率的显示画面相对应的上述校正数据,该校正数据是通过对校正率进行固定并根据上述基准校正数据而生成的,上述校正率是,要从上述校正区域所含的像素之中选择出的调整校正像素的数量相对于该校正区域所含的像素的数量之间的比例,该比例是根据比值的大小而算出的,且该比值为,亮度差相对于在使得与显示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显示于上述基准分辨率的显示画面时的与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之间的比值,该亮度差在使得与检查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显示于上述基准分辨率的显示画面时的亮度值和对应于该检查用图像数据的恰当亮度值之间得到的差分。
根据上述结构,校正数据生成部使上述校正数据含有:对应于基准分辨率的显示画面而预先设定的上述校正数据即基准校正数据;以及上述校正数据扩展用信息。
由此,即使是具有与基准分辨率不同的分辨率的显示画面,也能够根据与基准分辨率的显示画面相对应的基准校正数据,生成与预定分辨率的显示画面相对应的校正数据。
因此,只要预先对应基准分辨率来生成基准校正数据,那么无论显示画面的分辨率如何(即,无论高清度的高低),都能够生成校正数据。因此,无需按每一不同分辨率的显示画面来作成用以生成校正数据的算法。
例如,当预定分辨率高于基准分辨率时,能够使用信息量较少的基准校正数据来生成与高分辨率显示画面相对应的校正数据。
此外,在上述的方法中,除基准校正数据,还需要校正数据扩展用信息。关于校正数据扩展用信息的信息量,若对根据基准数据来生成校正数据时的算法进行改进,那么相比于直接生成与高分辨率显示画面相对应的校正数据,能够大幅减少校正数据扩展用信息的信息量。
另外,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或校正数据作成装置中,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上述基准校正数据可以含有:表示经分割上述校正区域而得到的各分割区域中含有的调整校正像素的数量的、信息;上述校正数据扩展用信息含有,通过对上述分割区域所含调整校正像素的数量相对于该分割区域所含像素的数量之间的比值为相同的、分割区域的数量进行调整来生成上述校正数据时所利用的信息。
根据上述结构,校正数据扩展用可以信息含有:通过调整上述分割区域所含调整校正像素的数量相对于该分割区域所含像素的数量之间的比值为同一的、分割区域的数量来生成上述校正数据时所利用的信息。
由此,例如通过增加上述比值呈同一的、分割区域的数量,能够简单地生成与高分辨率显示画面相对应的校正数据,因此,相比于直接生成与高分辨率显示画面相对应的校正数据,能够大幅减少校正数据扩展用信息的信息量。
例如,相比于直接生成与高分辨率显示画面相对应的校正数据,低分辨率显示画面相对应的基准校正数据的信息量呈大幅度地减少。
由此,在总体上,能够大幅减少用于生成高分辨率的校正数据时所需的信息量。
另外,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或校正数据作成装置中,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当上述校正区域是由多个像素呈线状排列而成的线状校正区域时,上述基准校正数据含有间距信息,其中,关于分割上述线状校正区域而得到的含有单个调整校正像素的分割区域中所包含的调整校正像素,最接近的调整校正像素之间的间隔由上述间隔信息所表示;上述校正数据扩展用信息含有,把对应于上述基准分辨率的显示画面的上述间距信息直接作为对应于上述预定分辨率的显示画面的间距信息来生成上述校正数据时所利用的信息。
根据上述结构,基准校正数据含有间距信息,其中,关于上述线状校正区域被分割成含有单个调整校正像素的分割区域时的、该分割区域所包含的调整校正像素,该间隔信息是表示最接近的调整校正像素之间的间隔的信息。由此,与对条状校正区域所含的所有调整校正像素的位置进行特定时的情况相比,能够大幅地减少基准校正数据自身的信息量。
校正数据中除了上述间距信息,一般还需要含有偏移信息,该偏移信息用以决定把条状校正区域所含像素中的哪个像素作为间距的起始位置。但若使间距的起始位置自动产生的话,便无需此类偏移信息。
由此,例如可以把低分辨率显示画面时的间距信息直接地运用于高分辨率显示画面,因此相比于直接生成与高分辨率显示画面相对应的校正数据,在总体上能够大幅地减少用于生成高分辨率的校正数据时的信息量。
另外,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或校正数据作成装置中,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当上述校正区域是多个像素呈矩阵状排列而成的矩阵状校正区域时,上述基准校正数据含有所分类出的校正图案信息,其中,该校正图案信息是根据分割上述矩阵状校正区域而得的各分割区域中所含的调整校正像素的数量来分类的;上述校正数据扩展用信息含有,通过对上述分割区域所含的调整校正像素的数量与该分割区域所含像素的数量之间的比值为相同的具有校正图案信息的分割区域的数量进行调整来生成上述校正数据时所利用的信息。
根据上述结构,基准校正数据含有所分类出的校正图案信息,其中,该校正图案信息是根据上述矩阵状校正区域被分割而得的各分割区域中所含的调整校正像素的数量来分类的。因此,例如,通过使各个校正图案信息与适宜的比特信息呈对应关系,便能够大幅减少基准校正数据自身的信息量。
例如,关于上述比值呈同一的校正图案信息,通过增加具有该校正图案信息的、分割区域的数量,能够简单地生成与高分辨率显示画面相对应的校正数据,因此,相比于直接生成与高分辨率显示画面相对应的校正数据,能够大幅减少校正数据扩展用信息的信息量。
例如,相比于直接生成与高分辨率显示画面相对应的校正数据,低分辨率显示画面相对应的基准校正数据的信息量呈显著减少。
由此,在总体上,能够大幅减少用于生成高分辨率的校正数据时的信息量。
本发明的拍摄条件决定装置用以决定拍摄装置的拍摄条件,上述拍摄装置对显示画面上显示的检查用图像进行拍摄,从而用以校正上述显示画面的亮度不均,该拍摄条件决定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计算单元,把上述拍摄装置拍摄上述检查用图像时的2个假设拍摄条件设为第1假设拍摄条件以及第2假设拍摄条件时,该计算单元把上述第1假设拍摄条件下的像素比作为第1像素比来计算,把上述第2假设拍摄条件下的像素比作为第2像素比来计算,其中,上述像素比是,上述拍摄装置的拍摄元件中拍摄到上述检查用图像的拍摄元件的元件数相对于上述显示画面的像素数之间的比率;设定单元,在表示上述像素比与上述假设拍摄条件之间关系的坐标系中,把通过第1拍摄点以及第2拍摄点的反比例曲线设定为用以决定上述拍摄条件的拍摄条件决定函数,其中,上述第1拍摄点由上述第1假设拍摄条件以及上述计算单元计算的上述第1像素比所表示,上述第2拍摄点由上述第2假设拍摄条件以及上述计算单元计算的上述第2像素比所表示;决定单元,根据上述设定单元所设定的上述拍摄条件决定函数,把上述像素比呈整数时的假设拍摄条件决定为上述拍摄条件。
本发明的拍摄条件决定方法用以决定拍摄装置的拍摄条件,上述拍摄装置对显示画面上显示的检查用图像进行拍摄,从而用以校正上述显示画面的亮度不均,该拍摄条件决定方法的特征在于,包含:计算步骤,把上述拍摄装置拍摄上述检查用图像时的2个假设拍摄条件设为第1假设拍摄条件以及第2假设拍摄条件时,把上述第1假设拍摄条件下的像素比作为第1像素比来计算,把上述第2假设拍摄条件下的像素比作为第2像素比来计算,其中,上述像素比是,上述拍摄装置的拍摄元件中拍摄到上述检查用图像的拍摄元件的元件数相对于上述显示画面的像素数之间的比率;设定步骤,在表示上述像素比与上述假设拍摄条件之间关系的坐标系中,把通过第1拍摄点以及第2拍摄点的反比例曲线设定为用以决定上述拍摄条件的拍摄条件决定函数,其中,上述第1拍摄点由上述第1假设拍摄条件以及上述计算步骤中计算出的上述第1像素比所表示,上述第2拍摄点由上述第2假设拍摄条件以及上述计算步骤中计算出的上述第2像素比所表示;决定步骤,根据上述设定步骤中设定的上述拍摄条件决定函数,把上述像素比呈整数时的假设拍摄条件决定为上述拍摄调条件。
在上述拍摄条件决定装置以及拍摄条件决定方法中,设定单元(在设定步骤中)把通过第1拍摄点以及第2拍摄点的反比例曲线设定为拍摄条件决定函数,该拍摄条件决定函数用以决定不均校正时的、拍摄装置之拍摄条件,其中,第1拍摄点由第1假设拍摄条件以及计算单元(在计算步骤中)计算的第1像素比所表示,第2拍摄点由第2假设拍摄条件以及计算单元(在计算步骤中)计算的上述第2像素比所表示。
在此,第1假设拍摄条件以及第2假设拍摄条件是拍摄装置拍摄检查用图像时的2个假设拍摄条件。另外,第1像素比以及第2像素比是,分别在上述第1假设拍摄条件下以及上述第2假设拍摄条件下的、上述拍摄装置的拍摄元件中拍摄到上述检查用图像的拍摄元件的元件数相对于上述显示画面的像素数之间的比率。
决定单元(在决定步骤中)根据上述设定单元(在上述设定步骤中)所设定的上述拍摄条件决定函数,把上述像素比呈整数时的假设拍摄条件决定为上述拍摄条件。
即,本发明的拍摄条件决定装置以及拍摄条件决定方法用以把以下情况时的假设拍摄条件决定为拍摄条件,该情况为:拍摄装置的拍摄元件中拍摄到上述检查用图像的拍摄元件的元件数与上述显示画面的像素数之间具备N∶1(N为1以上的整数)的关系。由此,能够使拍摄装置的N个拍摄元件与上述显示画面的1个像素相对应,因此能够使拍摄装置的拍摄元件中的N个拍摄元件来拍摄上述显示画面上的与1个像素对应的亮度数据。
例如,当拍摄装置的拍摄元件中拍摄到上述检查用图像的拍摄元件的元件数与上述显示画面的像素数之间具备2.7∶1的关系(即,不具备整数的关系时)时,与此时相比,通过具有该整数比关系时的拍摄条件,能够使拍摄装置的N个拍摄元件与上述显示画面的1个像素相对应,因此能够使拍摄装置的拍摄元件更可靠且正确地拍摄上述显示画面上1个像素所对应的亮度数据。
因此,关于以拍摄条件决定装置及拍摄条件决定方法来决定出拍摄条件后的、所进行的显示画面亮度不均的校正(不均校正),上述拍摄装置能够可靠且正确地取得上述显示画面的每一像素的亮度信息,其结果,能够进行良好的不均校正。
此外,上述拍摄条件是根据上述设定单元所设定的上述拍摄条件决定函数而决定的,也是通过运算而决定的。因此,可实现良好的不均校正的拍摄条件得以被迅速且正确地决定。
关于显示于显示画面的检查用图像,在显示画面的端部,其亮度(亮度数据)呈急剧变化。因此,通过利用其亮度的变化,可以较容易地对上述拍摄装置的拍摄元件中拍摄到上述检查用图像的拍摄元件的元件数进行计数。
另外,第1假设拍摄条件以及第2假设拍摄条件是能够任意选择的假设拍摄条件。因此,在决定上述拍摄条件时,不会给用户带来过大的负担,所以能够向用户提供便利性高的拍摄条件决定装置。
另外,当上述显示画面所显示的上述检查用图像随上述显示画面上的每个像素而规则性地显示时,上述拍摄装置对上述规则性地显示的上述检查用图像分别进行拍摄,上述计算单元根据对上述规则性地显示的、且被分别拍摄的上述检查用图像进行合成而得到的单个图像,计算上述像素比。
在此,设想上述显示画面的分辨率较高,而上述拍摄装置的分辨率较低,且上述显示画面上显示的上述检查用图像按上述显示画面的每个像素而规则性地显示。
此时,上述拍摄装置可以对上述规则性地显示的上述检查用图像分别进行拍摄,上述计算单元可以根据对上述规则性地显示的、且被分别拍摄的上述检查用图像进行合成而得到的单个图像,来计算上述像素比。在上述计算单元计算出上述像素比后,通过上述设定单元以及上述决定单元的上述的各动作,上述像素比呈整数时的假设拍摄条件得以被决定为上述拍摄条件。
如此,即使上述显示画面的分辨率较高,而上述拍摄装置的分辨率较低,本发明的拍摄条件决定装置也能够根据对上述规则性地显示的、且被分别拍摄的上述检查用图像进行合成而得到的单个图像,把上述像素比呈整数时的假设拍摄条件决定为上述拍摄条件。
通过上述结构,例如当对显示画面的多个像素规则地进行4分割,并依照该规则性将上述检查用图像来依次显示时,上述拍摄装置能够实现与分割数相同的倍数即、4倍的分辨率。
关于把上述规则性地显示的、且被分别拍摄的上述检查用图像合成为单个图像时的方法,只要能够使用周知技术来实现便可,其方法并不特别限定。
另外,当上述像素比呈整数时的假设拍摄条件存在有多个时,上述决定单元可以把整数为最大时的假设拍摄条件决定为上述拍摄条件。
当上述像素比呈整数时的假设拍摄条件存在有多个时,优先把整数为最大时的假设拍摄条件决定为上述拍摄条件。由此,能够最大限地有效利用上述拍摄装置的拍摄元件数,并能够以更好的精度来取得显示画面的亮度信息。但,把整数为最大时的假设拍摄条件决定为上述拍摄条件时,是在不超出上述拍摄装置的拍摄元件的范围下决定的。
另外,上述拍摄条件可以是上述显示画面与上述拍摄装置之间的装置间距离,或是上述拍摄装置的拍摄倍率。
关于上述显示画面与上述拍摄装置之间的装置间距离或上述拍摄装置的拍摄倍率,其作为拍摄装置的拍摄条件,是较容易调节的条件。
因此,通过上述结构,用户能够较容易地调节拍摄条件,从而能够实现对用户具有较高便利性的拍摄条件决定装置。
另外,在本发明的拍摄条件决定装置中,上述决定单元可以将表示上述拍摄条件的拍摄条件信息发送至拍摄条件调节单元,上述拍摄条件调节单元可以根据上述拍摄条件信息,将上述拍摄装置调节成上述拍摄条件所示的状态。
根据上述结构,表示上述拍摄条件的拍摄条件信息被从上述决定单元发送至上述拍摄条件调节单元,上述拍摄条件调节单元根据上述拍摄条件信息,将上述拍摄装置调节成上述拍摄条件所示的状态。
因此,上述拍摄条件是由上述拍摄条件调节单元来进行调节的,所以用户无需自己来调节拍摄条件。另外,由于上述拍摄条件调节单元将上述拍摄装置调节成上述拍摄条件所示的状态,因此能够实现比用户的调节更可靠的调节。由此,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可靠地进行良好的不均校正。
在此,在拍摄条件是上述装置间距离时,上述拍摄条件调节单元具备用以调节上述装置间距离的功能。在该情况时,上述拍摄条件调节单元对上述装置间距离进行调节时的方法并不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各种领域中应用的现有技术。
另外,在拍摄条件是上述拍摄倍率时,上述拍摄条件调节单元具备用以调节上述拍摄倍率的功能。在该情况时,上述拍摄条件调节单元对上述拍摄倍率进行调节时的方法并不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各种领域中应用的现有技术。
上述拍摄条件决定装置也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实现,在该情况时,用以使计算机作为上述各单元(计算单元、设定单元、决定单元)进行动作而使计算机来实现上述拍摄条件决定装置的、拍摄条件决定程序以及记录有该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畴内。
另外,具备有上述拍摄条件决定装置,且用以校正上述显示画面的亮度不均的不均校正系统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畴内。
(工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适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等离子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表面传导电子发射显示(SED)等各种显示装置,还适用于作成对该些显示装置的校正数据的、校正数据作成装置。

Claims (58)

1.一种显示装置,具备,
用以显示与显示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的显示画面;
用以对上述显示画面的各像素的显示状态进行控制的驱动控制部,
该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
具备,
校正数据存储部,其对基于检查用图像数据所作成的校正数据进行存储,其中,对于亮度不均区域中至少一部分的亮度不均区域,上述校正数据被用以对校正区域中所含的像素的数据进行校正,以使得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在被显示时的亮度值,和对应于该显示用图像数据的恰当亮度值之间的差得以缩小,上述亮度不均区域是,在使得与上述检查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显示于上述显示画面时,和对应于上述检查用图像数据的恰当亮度值呈不同亮度值的图像所显示的区域,上述校正区域是,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与上述至少一部分的亮度不均区域相对应的区域或者是包含了该亮度不均区域和该亮度不均区域之周边区域的区域;
图像数据校正部,在要使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显示于上述显示画面时,基于上述校正数据存储部中存储的校正数据,对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进行校正,以使得上述校正区域所含的像素中的至少一部分像素的灰阶值发生改变,
并且,上述图像数据校正部将上述校正区域所含的像素中的一部分像素选择为调整校正像素,并使得对调整校正像素的灰阶值进行校正的校正量,与对该校正区域中所含的除调整校正像素以外的像素的灰阶值进行校正的校正量不同,
上述驱动控制部对上述各像素的显示状态进行控制,使得与上述图像数据校正部所校正后的显示用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图像得以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图像数据校正部在选择各调整校正像素时,使得上述调整校正像素在上述校正区域内以非密集的形式相互分散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图像数据校正部使得作为上述调整校正像素而选择的像素在上述校正区域内随每一预定期间改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关于上述差为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以下的、校正区域,上述图像数据校正部对上述调整校正像素的灰阶值进行至少1灰阶改变的校正,而对于该校正区域内的除上述调整校正像素以外的像素的灰阶值,上述图像数据校正部不进行校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关于上述差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之间的比值为1以下的校正区域,上述图像数据校正部将该校正区域所含的像素中与上述比值的大小相对应比例的像素,选择为上述调整校正像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关于上述差超过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的、校正区域,上述图像数据校正部使该校正区域所含的各像素的灰阶值至少改变1灰阶,并且使得对该校正区域内的上述调整校正像素的灰阶值进行校正的校正量比对该校正区域内的除上述调整校正像素以外的像素的灰阶值进行校正的校正量至少多1灰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关于上述差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之间的比值超过1的、校正区域,
上述图像数据校正部,将与上述比值的整数部分的数值对应地使该校正区域所含的各像素的灰阶值至少改变1灰阶,还将该校正区域所含像素中的与上述比值的小数部分的数值相对应比例的像素,选择为上述调整校正像素,并且使得对所选择的调整校正像素的灰阶值进行校正的校正量比对该校正区域内的除调整校正像素以外的像素的灰阶值进行校正的校正量至少多1灰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关于上述差超过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的、校正区域,
上述图像数据校正部对上述调整校正像素的灰阶值进行2灰阶以上的校正,而对于该校正区域内的除上述调整校正像素以外的像素的灰阶值,上述图像数据校正部不进行校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关于上述差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之间的比值超过1的校正区域,
上述图像数据校正部使上述比值除以2以上的整数n得到除算结果,并将该校正区域中的与该除算结果相对应比例的像素选择为上述调整校正像素,且使所选择的调整校正像素的灰阶值进行n灰阶改变,其中,上述整数n是满足使上述比值除以整数n后所得到的除算结果为1以下的整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校正数据中包含有:
用以表示上述校正区域的位置或表示上述校正区域的位置和范围的信息、以及
用以表示上述差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之间的比值的信息或用以表示上述调整校正像素的数量相对于上述校正区域所含像素的数量之间的比例的信息或用以表示分类结果的信息,其中,上述分类结果是表示通过对上述校正区域进行的分类而将上述校正区域分类到多个组中的其中一组的结果,该分类是根据上述比值的大小来进行的,
上述图像数据校正部从上述校正区域所含的像素中,把与上述校正数据中包含的上述比值或上述比例或上述分类结果相对应的数量的像素选择为上述调整校正像素。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校正数据中包含有用以表示上述校正区域的位置或表示上述校正区域的位置和范围的信息、以及用以表示分类结果的信息,其中,上述分类结果是表示通过对上述校正区域进行的分类而将上述校正区域分类到多个组中的其中一组的结果,上述分类是根据上述差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之间的比值的大小来进行的,
上述图像数据校正部根据上述校正数据以及对应上述各组所预先设定的、上述调整校正像素的配置图案来选择上述调整校正像素。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图像数据校正部具备,
第1校正部,用以对上述显示画面的在垂直方向或水平方向上延伸存在的条状亮度不均进行校正;
第2校正部,用以对上述显示画面上局部性存在的斑点状亮度不均进行校正。
13.一种亮度不均校正方法,用以对显示装置所具备的显示画面的亮度不均进行校正,其中,上述显示画面用以显示与显示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
该亮度不均校正方法的特征在于:
包含,
校正数据存储工序,对基于检查用图像数据所作成的校正数据进行存储,其中,对于亮度不均区域中至少一部分的亮度不均区域,上述校正数据被用以对校正区域中所含的像素的数据进行校正,以使得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在被显示时的亮度值,和对应于该显示用图像数据的恰当亮度值之间的差得以缩小,上述亮度不均区域是,在使得与上述检查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显示于上述显示画面时,和对应于上述检查用图像数据的恰当亮度值呈不同亮度值的图像所显示的区域,上述校正区域是,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与上述至少一部分的亮度不均区域相对应的区域或者是包含了该亮度不均区域和该亮度不均区域之周边区域的区域;
图像数据校正工序,在要使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显示于上述显示画面时,基于上述校正数据存储部中存储的校正数据,对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进行校正,以使得上述校正区域所含的像素中的至少一部分像素的灰阶值发生改变;
驱动控制工序,对上述各像素的显示状态进行控制,使得与上述图像数据校正工序中被校正后的显示用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图像得以显示,
且在上述图像数据校正工序中,将上述校正区域所含的像素中的一部分像素选择为调整校正像素,并使得对调整校正像素的灰阶值进行校正的校正量,与对该校正区域中所含的除调整校正像素以外的像素的灰阶值进行校正的校正量不同。
14.一种校正数据作成装置,用以作成在权利要求1所述显示装置的上述校正数据存储部所要存储的上述校正数据,
该校正数据作成装置的特征在于:
具备,
亮度不均检测部,其计算在拍摄数据中的各像素的亮度值和对应于上述检查用图像数据的恰当亮度值之间的差,或计算在将上述拍摄数据中的各像素以每数个像素为单位所分割而得到的各像素群的亮度值和对应于检查用图像数据的恰当亮度值之间的差,对于所计算出的上述差的大小为预定阈值以上的像素或像素群,将由该像素或该像素群的集合所构成的区域检测为亮度不均区域,其中,上述拍摄数据是,对显示有与上述检查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的上述显示画面进行拍摄而得到的拍摄数据;
校正数据生成部,其基于上述检查用图像数据来作成校正数据,其中,对于上述亮度不均区域中至少一部分的亮度不均区域,上述校正数据被用以对校正区域中所含的像素的数据进行校正,以使得与显示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在被显示时的亮度值,和对应于该显示用图像数据的恰当亮度值之间的差得以缩小,上述校正区域是,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与上述至少一部分的亮度不均区域相对应的区域或者是包含了该亮度不均区域和该亮度不均区域之周边区域的区域;
并且,上述校正数据生成部使上述校正数据中包含有用以表示上述校正区域的位置和范围的信息,以及包含有用以表示比值、比例、分类结果中的至少一者的信息,其中,该比值为上述差相对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之间的比值,该比例为,与上述比值的大小相对应而算出的所要选择的上述调整校正像素的数量相对于上述校正区域所含像素的数量之间的比例,该分类结果为,根据上述差相对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之间的比值的大小将上述校正区域分类到多个组中的其中一组的分类结果。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校正数据作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移动平均化处理部,对于显示画面全体,在移动改变目标像素或目标像素群的同时,依次进行上述目标像素或上述目标像素群的移动平均值的计算处理,其中,上述目标像素或上述目标像素群的移动平均值的计算处理是,将上述目标像素或上述目标像素群的亮度值替换成预定范围区域中所含像素的亮度值的平均值,该预定范围区域是上述拍摄数据中的包含了上述目标像素或上述目标像素群的预定范围的区域,
上述亮度不均检测部将上述拍摄数据中的各像素或各像素群所相关的上述移动平均值视为该各像素或该各像素群的恰当亮度值,以进行亮度不均区域的检测。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校正数据作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亮度不均检测部将上述拍摄数据的各像素分类成多个由排列在预定方向上的像素的集合所构成的线像素群,并将各线像素群所含的各像素的亮度值的平均值作为该线像素群的亮度值,
关于上述拍摄数据中的各线像素群的亮度值与该各线像素群所相关的上述恰当亮度值之间的差的大小为预定阈值以上的、线像素群的集合,上述亮度不均检测部把由该集合所构成的区域检测为亮度不均区域。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校正数据作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画面是显示面板的显示画面,上述显示面板具备多个扫描信号线以及多个与上述各扫描信号线交叉的数据信号线,由上述扫描信号线以及上述数据信号线所划分成的各区域中形成有像素,
上述线像素群由排列在上述扫描信号线的延伸方向或上述数据信号线的延伸方向上的像素的集合所构成。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校正数据作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校正数据生成部将上述显示画面上局部性存在的斑点状亮度不均所对应的上述校正区域的形状近似成圆形或多边形,且使上述校正数据包含有用以表示该校正区域的位置及范围的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校正数据作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校正数据生成部使上述校正数据包含有:
用于表示对上述校正区域所含的上述调整校正像素的灰阶值进行校正的校正量和对该校正区域所含的除上述调整校正像素以外的像素的灰阶值进行校正的校正量的、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校正数据作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校正数据生成部将上述校正区域分割成多个区块,并计算上述差相对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之间的比值、以及计算上述拍摄数据中的上述各区块的亮度值与恰当亮度值之间的差;
上述校正数据生成部按每一上述区块,生成用以表示上述比值、上述比例、上述分类结果中的至少一者的信息,并使上述校正数据包含该信息。
21.一种校正数据作成方法,用以作成在权利要求1所述显示装置的上述校正数据存储部所要存储的上述校正数据,
该校正数据作成方法的特征在于:
包含,
将与检查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显示于上述显示画面的工序;
对显示有与上述检查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时的上述显示画面进行拍摄以获取拍摄数据的工序;
亮度不均检测工序,计算在上述拍摄数据中的各像素的亮度值和对应于上述检查用图像数据的恰当亮度值之间的差,或计算在将上述拍摄数据中的各像素以每数个像素为单位所分割而得到的各像素群的亮度值和对应于检查用图像数据的恰当亮度值之间的差,对于所计算出的上述差的大小为预定阈值以上的像素或像素群,将由该像素或该像素群的集合所构成的区域检测为亮度不均区域;
校正数据生成工序,基于上述检查用图像数据来作成校正数据,其中,对于上述亮度不均区域中至少一部分的亮度不均区域,上述校正数据被用以对校正区域中所含的像素的数据进行校正,以使得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在被显示时的亮度值,和对应于该显示用图像数据的恰当亮度值之间的差得以缩小,上述校正区域是,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与上述至少一部分的亮度不均区域相对应的区域或者是包含了该亮度不均区域和该亮度不均区域之周边区域的区域;
并且,在上述校正数据生成工序中,使上述校正数据中包含有用以表示上述校正区域的位置或位置及范围的信息,以及用以表示比值、比例、分类结果中的至少一者的信息,其中,该比值为上述差相对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之间的比值,该比例为,与上述比值的大小相对应而算出的所要选择的上述调整校正像素的数量相对于上述校正区域所含像素的数量的比例,该分类结果为,根据上述差相对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之间的比值的大小将上述校正区域分类到多个组中的其中一组的分类结果。
22.一种显示装置,具备,
显示画面,其用以显示与显示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
驱动控制部,对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进行用以校正上述显示画面的亮度不均的校正处理,并基于该校正处理后的显示用图像数据来控制上述显示画面的各像素的显示状态,
该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控制部具备加减计算部,
上述加减计算部将校正数据中的各像素的灰阶校正值加算至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与该各像素相对应的像素的亮度值,或将校正数据中的各像素的灰阶校正值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与该各像素相对应的像素的亮度值中减算掉,从而进行上述校正处理,其中,上述灰阶校正值是用以校正上述亮度不均的校正值,上述校正数据中表示有每一像素的上述灰阶校正值。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应于每一像素,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以及上述校正数据分别被逐一串列输入上述加减计算部,
上述加减计算部对串列输入的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各像素的亮度值,按每一像素逐一地加算或减算与该各像素相对应的、上述校正数据中的像素的灰阶校正值。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画面上交叉配置有多个呈相互平行配置的扫描信号线以及多个呈相互平行配置的数据信号线,上述扫描信号线与上述数据信号线的每一交叉部分被设有像素,
具备,
RAM,其存储对应于1帧的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并按照与上述显示画面的1个扫描信号线相对应的每个像素,将存储的显示用图像数据并列输出,或按照每个被分割出的、由多个像素构成的组,将存储的显示用图像数据并列输出,其中,上述组是通过分割与上述显示画面的1个扫描信号线相对应的各像素而得到的;
并列输入串列输出型的移位寄存器,其将从上述RAM输出的与上述显示画面的1个扫描信号线相对应的每个像素的显示用图像数据,按每个像素逐一地串列输出,
上述加减计算部对于上述移位寄存器按每个像素所逐一串列输出的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各像素的亮度值,按每一像素来逐一加算或减算与该各像素相对应的、上述校正数据中的像素的灰阶校正值。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画面上交叉配置有多个呈相互平行配置的扫描信号线以及多个呈相互平行配置的数据信号线,上述扫描信号线与上述数据信号线的每一交叉部分被设有像素,
具备,
RAM,其存储被上述加减计算部施以了上述校正处理后的、对应于1帧的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并按照与上述显示画面的1个扫描信号线相对应的每个像素,将存储的显示用图像数据并列输出,或按照每个被分割出的由多个像素构成的组,将存储的显示用图像数据并列输出,其中,上述组是通过分割与上述显示画面的1个扫描信号线相对应的各像素而得到的;
逆转换处理部,对上述RAM中存储的、被上述加减计算部施以了上述校正处理后的显示用图像数据,进行上述校正处理的逆处理,以复原出被施以上述校正处理前的显示用图像数据;
帧比较部,对通过上述逆转换处理所复原的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和第2帧的显示用图像数据进行比较,其中,上述第2帧是上述RAM中存储的显示用图像数据之后的下一要显示的帧,
当上述帧比较部判断上述第2帧的显示用图像数据与通过上述逆转换处理所复原的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为不同时,上述加减计算部对上述第2帧的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各像素的亮度值,加算或减算与该各像素相对应的上述校正数据中的像素的、灰阶校正值,以进行上述校正处理,并将上述RAM所要存储的对应于1帧的显示用图像数据更新成上述校正处理后的显示用图像数据;
当上述帧比较部判断出上述第2帧的显示用图像数据与通过上述逆转换处理所复原的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为相同时,不更新上述RAM所要存储的显示用图像数据。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画面上,交叉配置有多个呈相互平行配置的扫描信号线以及多个呈相互平行配置的数据信号线,上述扫描信号线与上述数据信号线的每一交叉部分被设有像素,
具备,
RAM,其存储与1帧对应的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并按照与上述显示画面的1个扫描信号线相对应的每个像素,将所存储的显示用图像数据并列输出,或按照每个被分割出的由多个像素构成的组,将所存储的显示用图像数据并列输出,其中,上述组是通过分割与上述显示画面的1个扫描信号线相对应的各像素而得到的;
串列输入并列输出型的移位寄存器,对于与上述显示画面的1个扫描信号线相对应的每个像素,把按每个像素所逐一地串列输入的上述校正数据并列输出,
上述加减计算部对来自上述RAM的按照与上述显示画面的1个扫描信号线相对应的每个像素所并列输入的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各像素,并列地加算或减算来自上述移位寄存器的按照与上述显示画面的1个扫描信号线相对应的每个像素所并列输入的校正数据中的、与上述各像素相对应的像素的灰阶校正值。
27.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控制部具备:
校正数据生成用数据存储部,用以对校正数据生成用数据进行存储,其中,上述校正数据生成用数据是用以生成校正数据的数据,对于亮度不均区域中至少一部分的亮度不均区域,上述校正数据被用以对校正区域中所含的像素的灰阶值进行校正,以使得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在被显示时的亮度值,和对应于该显示用图像数据的恰当亮度值之间的差得以缩小,上述亮度不均区域是,在使得与上述检查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显示于上述显示画面时,和对应于上述检查用图像数据的恰当亮度值呈不同亮度值的图像所显示的区域,上述校正区域是,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与上述至少一部分的亮度不均区域相对应的区域或者是包含了该亮度不均区域和该亮度不均区域之周边区域的区域;
校正数据作成部,在要使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显示于上述显示画面时,基于上述校正数据生成用数据,对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进行校正,以使得上述校正区域所含的像素中的至少一部分像素的灰阶值发生改变,
上述加减计算部将上述校正数据作成部所生成的校正数据中的各像素的灰阶校正值加算至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与该各像素相对应的像素的亮度值,或将上述校正数据作成部所生成的校正数据中的各像素的灰阶校正值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与该各像素相对应的像素的亮度值中减算掉。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画面上,交叉配置有多个呈相互平行配置的扫描信号线以及多个呈相互平行配置的数据信号线,上述扫描信号线与上述数据信号线的每一交叉部分被设有像素,
上述校正数据生成用数据存储部具备:
第1校正数据生成用数据存储部,其存储用以生成第1校正数据的第1校正数据生成用数据,其中,上述第1校正数据被用于校正上述显示画面上的、在与数据信号线平行的方向上延伸存在的条状亮度不均;
第2校正数据生成用数据存储部,其存储用以生成第2校正数据的第2校正数据生成用数据,其中,上述第2校正数据被用于校正上述显示画面上局部性存在的斑点状亮度不均,
上述校正数据作成部具备,
第1校正数据作成部,在要使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显示于上述显示画面时,基于上述第1校正数据生成用数据来生成上述第1校正数据,其中,上述第1校正数据被用于校正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以使得与条状亮度不均相对应的、上述校正区域所含的像素中的至少一部分像素的灰阶值发生改变;
第2校正数据作成部,在要使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显示于上述显示画面时,基于上述第2校正数据生成用数据来生成上述第2校正数据,其中,上述第2校正数据被用于校正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以使得与斑点状亮度不均相对应的、上述校正区域所含的像素中的至少一部分像素的灰阶值发生改变;
统合处理部,对上述第1校正数据以及上述第2校正数据进行统合,以生成统合校正数据,
并且,上述加减计算部将上述统合校正数据中的各像素的灰阶校正值加算至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与该各像素相对应的像素的亮度值,或将上述统合校正数据中的各像素的灰阶校正值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与该各像素相对应的像素的亮度值中减算掉,以进行上述校正处理。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控制部对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的上述校正区域中所含像素的灰阶值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以及该最大值与该最小值之间的中间值、或者上述校正区域中所含像素的一部分像素的灰阶值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以及该最大值与该最小值之间的中间值中的任意一者的值,和预定的上限值及下限值进行比较,
在上述任意一者的值为上述上限值以上时,或在上述任意一者的值为上述下限值以下时,不对属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的上述校正区域中的像素的灰阶值进行校正。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控制部对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的上述校正区域中所含像素的灰阶值和预定的上限值及下限值进行比较,
关于灰阶值为上述上限值以上的像素以及灰阶值为上述下限值以下的像素,上述驱动控制部不对该像素的灰阶值进行校正。
31.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校正数据作成部将上述校正区域所含的像素中的一部分像素选择为调整校正像素,并使得对调整校正像素的灰阶值进行校正的校正量与对该校正区域所含的除调整校正像素以外像素的灰阶值进行校正的校正量不同。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校正数据作成部选择各调整校正像素时,使上述调整校正像素在上述校正区域内以非密集的形式相互分散开。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校正数据作成部使作为上述调整校正像素而选择的像素在上述校正区域内随每一预定期间改变。
34.一种显示装置的亮度不均校正方法,用以对该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的亮度不均进行校正,
其中,该显示装置具备有,
上述显示画面,其用以显示与显示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
驱动控制部,对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进行用以校正上述显示画面的亮度不均的校正处理,并基于该校正处理后的显示用图像数据来控制上述显示画面的各像素的显示状态,
该显示装置的亮度不均校正方法的特征在于包含:
加减计算工序,将校正数据中的各像素的灰阶校正值加算至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与该各像素相对应的像素的亮度值,或将校正数据中的各像素的灰阶校正值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中的与该各像素相对应的像素的亮度值中减算掉,其中,上述灰阶校正值是用以校正上述亮度不均的校正值,上述校正数据中表示有每一像素的上述灰阶校正值。
35.一种显示装置,具备,
预定分辨率的显示画面;
驱动控制部,控制上述预定分辨率的显示画面上的各像素的显示状态,
该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
具备,
图像数据校正部,基于校正数据来使校正区域所含的像素中的至少一部分像素的灰阶值发生改变,从而实现对显示用图像数据的校正,其中,上述校正数据被用以对上述校正区域中所含的像素的数据进行校正,以使得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在被显示时的亮度值,和对应于该显示用图像数据的恰当亮度值之间的差得以缩小,上述校正区域是亮度不均区域中至少一部分的亮度不均区域,或者是包含了该至少一部分的亮度不均区域和该至少一部分的亮度不均区域之周边区域的区域,上述亮度不均区域是,在使得与上述检查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显示于上述预定分辨率的显示画面时,和对应于上述检查用图像数据的恰当亮度值呈不同亮度值的图像所显示的区域;
校正数据存储部,其存储基准校正数据以及校正数据扩展用信息,其中,上述基准校正数据是对应于基准分辨率的显示画面而预先设定的上述校正数据,上述校正数据扩展用信息被用以生成与上述预定分辨率的显示画面相对应的上述校正数据,该校正数据是通过对校正率进行固定并根据上述基准校正数据而生成的,上述校正率是,为改变灰阶值而从上述校正区域所含的像素之中至少要选择出的调整校正像素的数量相对于该校正区域所含的像素的数量的比例,该比例是根据比值的大小而算出的,该比值为,亮度差相对于在使得与显示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显示于上述基准分辨率的显示画面时与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之间的比值,该亮度差是在使得与检查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显示于上述基准分辨率的显示画面时的亮度值和对应于该检查用图像数据的恰当亮度值之间得到的差分;
校正数据生成部,其使用上述校正数据存储部中所存储的上述校正数据扩展用信息,并根据上述基准校正数据来生成上述校正数据,
上述图像数据校正部使用上述校正数据生成部所生成的上述校正数据,将与上述预定分辨率的显示画面相对应的上述校正区域所含的像素中的一部分像素选择为调整校正像素,并使得对调整校正像素的灰阶值进行校正的校正量与对该校正区域所含的除调整校正像素以外的像素的灰阶值进行校正的校正量不同,从而对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进行校正,
上述驱动控制部对上述各像素的显示状态进行控制,使得与上述图像数据校正部所校正后的显示用图像数据所对应的图像得以显示。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基准校正数据含有,表示对上述校正区域进行分割而得到的各分割区域中所含有的调整校正像素的数量的、信息;
上述校正数据扩展用信息含有,通过对上述分割区域所含的调整校正像素的数量与该分割区域所含像素的数量之间的比值为相同的、分割区域的数量进行调整来生成上述校正数据时所利用的信息。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上述校正区域是多个像素呈线状排列而成的线状校正区域时,
上述基准校正数据含有间距信息,其中,关于分割上述线状校正区域而得到的含有单个调整校正像素的分割区域中所包含的调整校正像素,最接近的调整校正像素之间的间隔由上述间隔信息所表示;
上述校正数据扩展用信息含有,把对应于上述基准分辨率的显示画面的上述间距信息直接作为对应于上述预定分辨率的显示画面的间距信息来生成上述校正数据时所利用的信息。
38.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上述校正区域是多个像素呈矩阵状排列而成的矩阵状校正区域时,
上述基准校正数据含有所分类出的校正图案信息,其中,该校正图案信息是根据分割上述矩阵状校正区域而得到的各分割区域中所含的调整校正像素的数量来被分类的;
上述校正数据扩展用信息含有,通过对上述分割区域所含的调整校正像素的数量与该分割区域所含像素的数量之间的比值为相同的、具有校正图案信息的分割区域的数量进行调整来生成上述校正数据时所利用的信息。
39.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基准校正数据中选择各调整校正像素时,使上述调整校正像素在上述校正区域内以非密集的方式相互分散开。
40.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校正数据生成部使作为上述调整校正像素而被选择的像素在上述校正区域内随每一预定期间改变来生成上述校正数据。
41.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关于上述亮度差为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以下的校正区域,
上述图像数据校正部对上述调整校正像素的灰阶值至少进行1灰阶改变的校正,而对于该校正区域内的除上述调整校正像素以外的像素的灰阶值,上述图像数据校正部不进行校正。
42.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关于上述基准校正数据,就上述亮度差相对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之间的比值为1以下的校正区域,将该校正区域所含像素中的、与上述比值的大小相对应比例的像素选择为上述调整校正像素。
43.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关于上述亮度差超过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的、校正区域,
上述图像数据校正部使该校正区域所含的各像素的灰阶值改变至少1灰阶,并且使该校正区域中的上述调整校正像素的灰阶值的校正量比该校正区域中的除上述调整校正像素以外的像素的灰阶值的校正量至少多1灰阶。
44.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关于上述亮度差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之间的比值超过1的、校正区域,
上述图像数据校正部与上述比值的整数部分对应地使该校正区域所含的各像素的灰阶值改变至少1灰阶,还将该校正区域所含像素中的与上述比值的小数部分的数值相对应比例的像素选择为上述调整校正像素,并且使所选择的调整校正像素的灰阶值的校正量比该校正区域中的除调整校正像素以外的像素的灰阶值的校正量至少多1灰阶。
45.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关于上述亮度差超过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的、校正区域,
上述图像数据校正部对上述调整校正像素的灰阶值进行2灰阶以上的校正,而对于该校正区域内的除上述调整校正像素以外的像素的灰阶值,上述图像数据校正部不进行校正。
4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关于上述亮度差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的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之间的比值超过1的校正区域,
上述图像数据校正部使上述比值除以2以上的整数n得到除算结果,并将该校正区域中的与该除算结果相对应比例的像素选择为上述调整校正像素,且使所选择的调整校正像素的灰阶值进行n灰阶改变,其中,上述整数n是满足使上述比值除以整数n后所得到的除算结果为1以下的、整数。
47.一种亮度不均校正方法,用以对显示装置所具备的预定分辨率的显示画面的亮度不均进行校正,
该亮度不均校正方法的特征在于:
包含,
图像数据校正工序,基于校正数据来使校正区域所含的像素中的至少一部分像素的灰阶值发生改变,从而实现对显示用图像数据的校正,其中,上述校正数据被用以对上述校正区域中所含的像素的数据进行校正,以使得与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在被显示时的亮度值,和对应于该显示用图像数据的恰当亮度值之间的差得以缩小,上述亮度不均区域是,在使得与检查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显示于上述预定分辨率的显示画面时,和对应于上述检查用图像数据的恰当亮度值呈不同亮度值的图像所显示的区域,上述校正区域是上述亮度不均区域中至少一部分的亮度不均区域或者是包含了上述至少一部分的亮度不均区域和上述至少一部分的亮度不均区域之周边区域的区域;
校正数据存储工序,对基准校正数据以及校正数据扩展用信息进行存储,其中,上述基准校正数据是对应于基准分辨率的显示画面而预先设定的上述校正数据,上述校正数据扩展用信息被用以生成与上述预定分辨率的显示画面相对应的校正数据,该校正数据是通过对校正率进行固定并根据上述基准校正数据而生成的,上述校正率是,为改变灰阶值而从上述校正区域所含的像素之中至少要选择出的调整校正像素的数量相对于该校正区域所含的像素的数量之间的比例,该比例是根据比值的大小而算出的,该比值是,亮度差相对于在使得与显示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显示于上述基准分辨率的显示画面时与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之间的比值,该亮度差为在使得与上述检查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显示于上述基准分辨率的显示画面时的亮度值和对应于该检查用图像数据的恰当亮度值之间得到的差分;
校正数据生成工序,使用上述校正数据存储工序中所存储的上述校正数据扩展用信息,并根据上述基准校正数据来生成上述校正数据;
驱动控制工序,控制上述预定分辨率的显示画面上的各像素的显示状态,以使得与上述图像数据校正工序中被校正后的显示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得以显示,
在上述图像数据校正工序中,使用上述校正数据生成工序中所生成的上述校正数据,将与上述预定分辨率的显示画面相对应的上述校正区域所含的像素中的一部分像素选择为调整校正像素,并使得对调整校正像素的灰阶值进行校正的校正量与对该校正区域所含的除调整校正像素以外的像素的灰阶值进行校正的校正量不同,从而对上述显示用图像数据进行校正。
48.一种校正数据作成装置,用以作成在权利要求35所述显示装置的上述校正数据存储部中所要存储的上述校正数据,
该校正数据作成装置的特征在于:
具备,
亮度不均检测部,其计算在拍摄数据中的各像素的亮度值和对应于检查用图像数据的恰当亮度值之间的差,或计算在将上述拍摄数据中的各像素以每数个像素为单位所分割而得到的各像素群的亮度值和对应于上述检查用图像数据的恰当亮度值之间的差,对于所计算出的上述差的大小为预定阈值以上的像素或像素群,将由该像素或该像素群的集合所构成的区域检测为亮度不均区域,其中,上述拍摄数据是,对显示有与上述检查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的上述显示画面进行拍摄而得到的拍摄数据;
校正数据生成部,其基于上述检查用图像数据来作成校正数据,其中,上述校正数据被用以对校正区域中所含的像素的数据进行校正,以使得与显示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在被显示时的亮度值,和对应于该显示用图像数据的恰当亮度值之间的差得以缩小,上述校正区域是上述亮度不均检测部所检测出的亮度不均区域中至少一部分的亮度不均区域或者是包含了该一部分的亮度不均区域及该一部分的亮度不均区域之周边区域的区域;
上述校正数据生成部使上述校正数据包含基准校正数据以及校正数据扩展用信息,其中,上述基准校正数据是对应于基准分辨率的显示画面而预先设定的上述校正数据,上述校正数据扩展用信息被用以生成与上述预定分辨率的显示画面相对应的校正数据,该校正数据是通过对校正率进行固定并根据上述基准校正数据而生成的,上述校正率是,从上述校正区域所含的像素之中所要选择出的调整校正像素的数量相对于该校正区域所含的像素的数量之间的比例,该比例是根据比值的大小而算出的,且该比值为,亮度差相对于在使得与显示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显示于上述基准分辨率的显示画面时的与1灰阶相当的亮度值之间的比值,该亮度差是在使得与上述检查用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显示于上述基准分辨率的显示画面时的亮度值和对应于该检查用图像数据的恰当亮度值之间得到的差分。
49.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校正数据作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基准校正数据含有,表示经分割上述校正区域而得到的各分割区域中含有的调整校正像素的数量的、信息;
上述校正数据扩展用信息含有,通过对上述分割区域所含调整校正像素的数量相对于该分割区域所含像素的数量之间的比值为相同的、分割区域的数量进行调整来生成上述校正数据时所利用的信息。
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校正数据作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上述校正区域是由多个像素呈线状排列而成的线状校正区域时,
上述基准校正数据含有间距信息,其中,关于分割上述线状校正区域而得到的含有单个调整校正像素的分割区域中所包含的调整校正像素,最接近的调整校正像素之间的间隔由上述间隔信息所表示;
上述校正数据扩展用信息含有,把对应于上述基准分辨率的显示画面的上述间距信息直接作为对应于上述预定分辨率的显示画面的间距信息来生成上述校正数据时所利用的信息。
51.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校正数据作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上述校正区域是多个像素呈矩阵状排列而成的矩阵状校正区域时,
上述基准校正数据含有被分类出的校正图案信息,其中,该校正图案信息是根据分割上述矩阵状校正区域而得的各分割区域中所含的调整校正像素的数量来分类的;
上述校正数据扩展用信息含有,通过对上述分割区域所含的调整校正像素的数量与该分割区域所含像素的数量之间的比值为相同的、具有校正图案信息的分割区域的数量进行调整来生成上述校正数据时所利用的信息。
52.一种拍摄条件决定装置,用以决定拍摄装置的拍摄条件,上述拍摄装置对显示画面上显示的检查用图像进行拍摄,从而用以校正上述显示画面的亮度不均,
该拍摄条件决定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计算单元,把上述拍摄装置拍摄上述检查用图像时的2个假设拍摄条件设为第1假设拍摄条件以及第2假设拍摄条件时,该计算单元把上述第1假设拍摄条件下的像素比作为第1像素比来计算,把上述第2假设拍摄条件下的像素比作为第2像素比来计算,其中,上述像素比是,上述拍摄装置的拍摄元件中拍摄到上述检查用图像的拍摄元件的元件数相对于上述显示画面的像素数之间的比率;
设定单元,在表示上述像素比与上述假设拍摄条件之间关系的坐标系中,把通过第1拍摄点以及第2拍摄点的反比例曲线设定为用以决定上述拍摄条件的拍摄条件决定函数,其中,上述第1拍摄点由上述第1假设拍摄条件以及上述计算单元计算的上述第1像素比所表示,上述第2拍摄点由上述第2假设拍摄条件以及上述计算单元计算的上述第2像素比所表示;
决定单元,根据上述设定单元所设定的上述拍摄条件决定函数,把上述像素比呈整数时的假设拍摄条件决定为上述拍摄条件。
53.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拍摄条件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上述显示画面所显示的上述检查用图像随上述显示画面上的每个像素而规则性地显示时,
上述拍摄装置对上述规则性地显示的上述检查用图像分别进行拍摄,
上述计算单元根据对上述规则性地显示的、且被分别拍摄的上述检查用图像进行合成而得到的单个图像,计算上述像素比。
54.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拍摄条件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上述像素比为整数时的假设拍摄条件存在有多个时,上述决定单元把整数为最大时的假设拍摄条件决定为上述拍摄条件。
55.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拍摄条件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拍摄条件是上述显示画面与上述拍摄装置之间的装置间距离,或是上述拍摄装置的拍摄倍率。
56.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拍摄条件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决定单元将表示上述拍摄条件的拍摄条件信息发送至拍摄条件调节单元,
上述拍摄条件调节单元根据上述拍摄条件信息,将上述拍摄装置调节成上述拍摄条件所示的状态。
57.一种拍摄条件决定方法,用以决定拍摄装置的拍摄条件,该拍摄装置对显示画面上显示的检查用图像进行拍摄,从而用以校正上述显示画面的亮度不均,
该拍摄条件决定方法的特征在于,包含:
计算步骤,把上述拍摄装置拍摄上述检查用图像时的2个假设拍摄条件设为第1假设拍摄条件以及第2假设拍摄条件时,把上述第1假设拍摄条件下的像素比作为第1像素比来计算,把上述第2假设拍摄条件下的像素比作为第2像素比来计算,其中,上述像素比是,上述拍摄装置的拍摄元件中拍摄到上述检查用图像的拍摄元件的元件数相对于上述显示画面的像素数之间的比率;
设定步骤,在表示上述像素比与上述假设拍摄条件之间关系的坐标系中,把通过第1拍摄点以及第2拍摄点的反比例曲线设定为用以决定上述拍摄条件的拍摄条件决定函数,其中,上述第1拍摄点由上述第1假设拍摄条件以及上述计算步骤中计算出的上述第1像素比所表示,上述第2拍摄点由上述第2假设拍摄条件以及上述计算步骤中计算出的上述第2像素比所表示;
决定步骤,根据上述设定步骤中设定的上述拍摄条件决定函数,把上述像素比为整数时的假设拍摄条件决定为上述拍摄调条件。
58.一种不均校正系统,其用以校正显示画面的亮度不均,
并具备有权利要求52所述的拍摄条件决定装置。
CN2010102474057A 2009-08-18 2010-08-05 显示装置、校正系统、作成装置、决定装置及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965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89341A JP2011039451A (ja) 2009-08-18 2009-08-18 表示装置、輝度ムラ補正方法、補正データ作成装置、および補正データ作成方法
JP2009-189341 2009-08-18
JP2009-284289 2009-12-15
JP2009284289A JP5059092B2 (ja) 2009-12-15 2009-12-15 表示装置、輝度ムラ補正方法、および補正データ作成装置
JP2009285686A JP4865849B2 (ja) 2009-12-16 2009-12-16 撮像条件決定装置、撮像条件決定方法、撮像条件決定プログラム、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及び上記撮像条件決定装置を備えたムラ補正システム
JP2009285685A JP4942808B2 (ja) 2009-12-16 2009-12-16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輝度ムラ補正方法
JP2009-285686 2009-12-16
JP2009-285685 2009-12-16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114734A Division CN102857696A (zh) 2009-08-18 2010-08-05 拍摄条件决定装置、拍摄条件决定方法和不均校正系统
CN201210311483.8A Division CN102831870B (zh) 2009-08-18 2010-08-05 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亮度不均校正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96597A true CN101996597A (zh) 2011-03-30
CN101996597B CN101996597B (zh) 2013-11-13

Family

ID=43786660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114734A Pending CN102857696A (zh) 2009-08-18 2010-08-05 拍摄条件决定装置、拍摄条件决定方法和不均校正系统
CN201210311483.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31870B (zh) 2009-08-18 2010-08-05 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亮度不均校正方法
CN201010247405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96597B (zh) 2009-08-18 2010-08-05 显示装置、校正系统、作成装置、决定装置及其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114734A Pending CN102857696A (zh) 2009-08-18 2010-08-05 拍摄条件决定装置、拍摄条件决定方法和不均校正系统
CN201210311483.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31870B (zh) 2009-08-18 2010-08-05 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亮度不均校正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102857696A (zh)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49722A (zh) * 2013-03-06 2013-06-12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处理方法、装置及液晶显示器
CN104159102A (zh) * 2014-08-07 2014-11-19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灰阶画面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WO2015032104A1 (zh) * 2013-09-03 2015-03-1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面板驱动方法、液晶显示装置和光斑补偿方法
US9202423B2 (en) 2013-09-03 2015-12-01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LCD device, driving method of LCD panel, and mura compensating method
CN105283901A (zh) * 2013-03-15 2016-01-27 光学实验室成像公司 校准和图像处理设备、方法和系统
CN105427827A (zh) * 2012-05-31 2016-03-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伽马参考电压的设定方法、装置、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4076543B (zh) * 2013-03-28 2017-04-26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于显示器的显示方法
CN107845360A (zh) * 2017-11-11 2018-03-27 安徽质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器图像修正方法
CN108648679A (zh) * 2018-05-18 2018-10-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装置、显示设备
CN109326242A (zh) * 2017-08-01 2019-02-12 成都理想境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灰度调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9061882A1 (zh) * 2017-09-26 2019-04-04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补偿信号生成的方法、结构及修复系统
CN110024020A (zh) * 2016-11-23 2019-07-1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校准装置及其校准方法
CN111256950A (zh) * 2018-11-30 2020-06-09 株式会社宜科思 不均校正数据生成方法及不均校正数据生成系统
CN112425147A (zh) * 2018-07-23 2021-02-2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图像校正装置及图像校正方法
CN112513677A (zh) * 2018-09-28 2021-03-16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纵深取得装置、纵深取得方法以及程序
CN112687235A (zh) * 2019-10-20 2021-04-20 联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处理装置及影像处理方法
CN113465882A (zh) * 2020-03-30 2021-10-01 由田新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块校正方法以及显示模块校正系统
CN114913825A (zh) * 2022-05-16 2022-08-16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面板异常显示点的补偿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5798396A (zh) * 2022-11-29 2023-03-14 卡莱特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屏幕亮度梯度修正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5831060A (zh) * 2021-09-16 2023-03-2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和用于处理其补偿数据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68652A1 (ja) * 2015-10-20 2017-04-27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画像取得方法、画像取得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KR101696609B1 (ko) * 2015-10-26 2017-01-16 주식회사 홍익기술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보정방법 및 보정모듈
CN110494913A (zh) * 2017-04-07 2019-11-22 李承源 具有校正功能的驱动器ic装置
CN108010479B (zh) * 2017-12-04 2021-06-25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的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727471B (zh) * 2018-02-23 2022-06-03 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 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和电子设备
JP7047549B2 (ja) * 2018-04-03 2022-04-05 株式会社アイシン 画像処理装置
CN110413805B (zh) * 2018-04-25 2022-02-01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存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570814B (zh) * 2019-09-16 2021-01-05 芯颖科技有限公司 Pmoled显示屏的视效补偿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875008B (zh) * 2019-11-21 2022-06-10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子像素亮度的确定方法、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装置
CN112967669B (zh) * 2021-03-02 2022-07-12 长春希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led显示屏灰度一致性的校正方法
CN113077748B (zh) 2021-03-31 2023-06-30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灰阶补偿方法、灰阶补偿装置及灰阶补偿系统
CN113257180B (zh) * 2021-06-08 2021-09-24 深圳市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显示屏及其驱动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03162A1 (en) * 2001-12-05 2003-06-05 Olympus Optical Co. Ltd. Image display system
EP1463338A2 (en) * 2003-03-28 2004-09-29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System, method and software for processing a projected image
CN1719871A (zh) * 2004-07-09 2006-01-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与图像特征相应的灰度特性控制
CN1787067A (zh) * 2004-12-09 2006-06-1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自动图像修正电路
CN1882040A (zh) * 2005-06-15 2006-12-2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及方法
CN100444627C (zh) * 2005-02-23 2008-12-1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及其修正值制成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31640A (ja) * 2001-10-19 2003-05-09 Minolta Co Ltd 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2007306106A (ja) * 2006-05-09 2007-11-22 Sony Corp 撮像装置、撮像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8180602A (ja) * 2007-01-24 2008-08-07 Sharp Corp 検査装置、検査方法、検査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2008185993A (ja) * 2007-01-31 2008-08-14 Seiko Epson Corp 電気光学装置、処理回路、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JP2009156857A (ja) * 2007-12-05 2009-07-16 Micronics Japan Co Ltd 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検査方法および検査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03162A1 (en) * 2001-12-05 2003-06-05 Olympus Optical Co. Ltd. Image display system
EP1463338A2 (en) * 2003-03-28 2004-09-29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System, method and software for processing a projected image
CN1719871A (zh) * 2004-07-09 2006-01-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与图像特征相应的灰度特性控制
CN1787067A (zh) * 2004-12-09 2006-06-1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自动图像修正电路
CN100444627C (zh) * 2005-02-23 2008-12-1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及其修正值制成方法
CN1882040A (zh) * 2005-06-15 2006-12-2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27827A (zh) * 2012-05-31 2016-03-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伽马参考电压的设定方法、装置、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5427827B (zh) * 2012-05-31 2017-11-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伽马参考电压的设定方法、装置、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3149722B (zh) * 2013-03-06 2016-12-28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处理方法、装置及液晶显示器
CN103149722A (zh) * 2013-03-06 2013-06-12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处理方法、装置及液晶显示器
CN105283901A (zh) * 2013-03-15 2016-01-27 光学实验室成像公司 校准和图像处理设备、方法和系统
CN105283901B (zh) * 2013-03-15 2018-05-01 光学实验室成像公司 血管内图像数据处理系统及检测血管中的校准部件的方法
CN104076543B (zh) * 2013-03-28 2017-04-26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于显示器的显示方法
WO2015032104A1 (zh) * 2013-09-03 2015-03-1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面板驱动方法、液晶显示装置和光斑补偿方法
US9202423B2 (en) 2013-09-03 2015-12-01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LCD device, driving method of LCD panel, and mura compensating method
CN104159102A (zh) * 2014-08-07 2014-11-19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灰阶画面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CN104159102B (zh) * 2014-08-07 2016-05-11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灰阶画面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CN110024020A (zh) * 2016-11-23 2019-07-1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校准装置及其校准方法
CN109326242B (zh) * 2017-08-01 2021-07-13 成都理想境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灰度调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326242A (zh) * 2017-08-01 2019-02-12 成都理想境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灰度调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9061882A1 (zh) * 2017-09-26 2019-04-04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补偿信号生成的方法、结构及修复系统
CN107845360B (zh) * 2017-11-11 2021-05-07 安徽立大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器图像修正方法
CN107845360A (zh) * 2017-11-11 2018-03-27 安徽质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器图像修正方法
CN108648679A (zh) * 2018-05-18 2018-10-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装置、显示设备
US11120726B2 (en) 2018-05-18 2021-09-14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driving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2425147A (zh) * 2018-07-23 2021-02-2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图像校正装置及图像校正方法
CN112425147B (zh) * 2018-07-23 2021-08-2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图像校正装置及图像校正方法
CN112513677A (zh) * 2018-09-28 2021-03-16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纵深取得装置、纵深取得方法以及程序
CN111256950A (zh) * 2018-11-30 2020-06-09 株式会社宜科思 不均校正数据生成方法及不均校正数据生成系统
CN112687235A (zh) * 2019-10-20 2021-04-20 联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处理装置及影像处理方法
CN113465882A (zh) * 2020-03-30 2021-10-01 由田新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块校正方法以及显示模块校正系统
CN115831060A (zh) * 2021-09-16 2023-03-2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和用于处理其补偿数据的方法
CN114913825A (zh) * 2022-05-16 2022-08-16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面板异常显示点的补偿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4913825B (zh) * 2022-05-16 2023-08-11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面板异常显示点的补偿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5798396A (zh) * 2022-11-29 2023-03-14 卡莱特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屏幕亮度梯度修正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96597B (zh) 2013-11-13
CN102831870A (zh) 2012-12-19
CN102857696A (zh) 2013-01-02
CN102831870B (zh) 2015-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96597B (zh) 显示装置、校正系统、作成装置、决定装置及其方法
US11037523B2 (en) Display method of display panel that uses different display algorithms for different display areas,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JP5026545B2 (ja) 表示装置、輝度ムラ補正方法、補正データ作成装置、および補正データ作成方法
US20220059011A1 (en) Display substrate,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display device, and fine metal mask
JP5922160B2 (ja) 表示較正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EP1789922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images
CN105185314A (zh) Led显示屏均匀性补偿方法
CN102142224B (zh) 显示装置、亮度不均补正方法、补正数据制作装置和补正数据制作方法
JP5174837B2 (ja) 表示装置、輝度ムラ補正方法、補正データ作成装置、および補正データ作成方法
JP2011039451A (ja) 表示装置、輝度ムラ補正方法、補正データ作成装置、および補正データ作成方法
CN1979603A (zh) 平板显示面板、图像质量控制装置及其方法
CN103826113B (zh) 一种色彩还原方法及装置
CN104795052B (zh) Rgbw信号转换方法及系统
CN114495803A (zh) 一种显示面板的mura修复方法
CN102696068A (zh) 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EP1424672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rrection of matrix display pixel non-uniformities
JP5389966B2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輝度ムラ補正方法
JP5059092B2 (ja) 表示装置、輝度ムラ補正方法、および補正データ作成装置
JP4942808B2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輝度ムラ補正方法
JP4865849B2 (ja) 撮像条件決定装置、撮像条件決定方法、撮像条件決定プログラム、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及び上記撮像条件決定装置を備えたムラ補正システム
CN107833566B (zh) 调整显示影像长宽比例的方法以及显示系统
JP2007279643A (ja) Dlpプロジェクタにおける色補正方法
CN115083361B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12614457B (zh) 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5862508A (zh) 用于显示面板中的预烧的基于可变面积的补偿的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13

Termination date: 202108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