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93714A - 重整生成油非临氢脱烯烃方法 - Google Patents

重整生成油非临氢脱烯烃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93714A
CN101993714A CN2009100578148A CN200910057814A CN101993714A CN 101993714 A CN101993714 A CN 101993714A CN 2009100578148 A CN2009100578148 A CN 2009100578148A CN 200910057814 A CN200910057814 A CN 200910057814A CN 101993714 A CN101993714 A CN 1019937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ecular sieve
weight
parts
grams
cont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5781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93714B (zh
Inventor
孔德金
王雨勃
郭宏利
李华英
侯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091005781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93714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937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937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937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937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 For Refining Petroleum (AREA)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整生成油非临氢脱烯烃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稳定性差,需频繁更换白土,造成劳动强度大,环境污染严重,芳烃损失大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种以重量份数计含有10~90份的分子筛,以元素计,0.01~2.00份至少一种选自Cl、Br、S中的元素或其氧化物,0.05~5份选自F、P元素中的至少一种或其氧化物,10~90份氧化铝或氧化硅粘结剂的催化剂,在120~240℃,0.5~3.0MPa以及0.3~20h-1条件下,使重整生成油中的烯烃在催化剂上发生聚合或烷基化反应而除去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重整生成油非临氢脱烯烃工业生产中。

Description

重整生成油非临氢脱烯烃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临氢条件下重整生成油脱烯烃方法。
背景技术
经过催化重整反应后的产品均含有一定量的烯烃杂质。烯烃性质活跃,不但容易聚合形成胶质,而且还可能与其它组分发生反应,生成非理想组分,从而对芳烃产品的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另一方面,某些石油化工工艺过程如二甲苯吸附分离过程对烯烃特别敏感,即使烯烃杂质的含量只有百万分之几,也会对工艺过程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为了得到合格的化工原料并保证后续工艺的顺利进行,在重整、芳烃抽提、异构化、甲苯歧化工序之后,均有精制工序以脱除微量烯烃杂质。
传统的精制脱烯烃工艺大体可以分为两种路线,即加氢精制路线和非加氢精制路线(白土精制路线)。加氢精制路线需要使用氢气,随之带来氢气与油品的分离问题,需要增设气液分离器及汽提塔等设备,工艺较为复杂,能耗高,所用催化剂多为贵金属催化剂,价格昂贵,所以国内绝大多数企业均采用白土精制路线。
白土具有酸性中心,在高压液相、150~200℃条件下,具有一定的催化叠合能力和孔道吸附能力,能使重整油中含有的微量烯烃发生烃化、聚合等反应,生成高沸点化合物,然后被白土吸附,或者在后续分离流程中脱除。
用白土精制路线脱除重整油中的烯烃,对从苯到二甲苯的宽馏分中除去烯烃有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白土活性低,寿命短,需要频繁更换,从而造成白土的使用量非常大,劳动强度也大,制约了装置“长稳优”操作。同时,开采白土会造成环境的永久性破坏。另外,失活后的含芳烃白土由于对人体健康非常不利,无法回收利用,只能通过填埋来处理,这就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二次污染。在环保意识不断加强的今天,这个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及民众的关注,生产企业迫切需要能解决这些问题的催化脱烯烃技术。
中国专利CN1618932介绍了一种在非临氢条件下催化精制重整芳烃油催化剂。该催化剂采用高岭土、铝石和β分子筛经挤条制得,为非负载型固体酸催化剂,采用该催化剂处理重整芳烃油,在反应温度100~300℃,反应压力0.5~3.0MPa,空速0.5~40时-1条件下,能脱除芳烃中的微量烯烃。但是该催化剂寿命仍然太短,在原料溴指数为548.63mgBr/100g,空速为25时-1条件下考评18个小时后,其催化剂出口溴指数就达到182mgBr/100g。
采用脱烯烃催化剂替代工业白土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不多,所取得的技术成果有限,开发的催化剂活性低、寿命短,芳烃损失大,还不具备工业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稳定性差,需频繁更换白土,造成劳动强度大,环境污染严重,芳烃损失大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重整生成油非临氢脱烯烃方法。该方法具有催化剂脱烯烃活性高,芳烃损失少的优点,同时解决了频繁更换白土造成劳动强度大,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重整生成油非临氢脱烯烃方法,反应过程没有氢气参与,反应原料为芳烃联合装置重整单元生成油,在反应温度为120~240℃,反应压力为0.5~3.0MPa,空速为0.3~20h-1条件下,反应原料与催化剂接触,原料中的烯烃发生烷基化或者聚合反应,生成大分子化合物,其中所用的催化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a)10~90份的分子筛,分子筛选自A型沸石、X沸石、Y沸石、丝光沸石、β沸石、ZSM分子筛、SAPO分子筛、MCM分子筛和UZM分子筛中至少一种;
b)以元素计,0.01~2.00份至少一种选自Cl、Br、S中的元素或其氧化物;
c)以元素计,0.05~5份选自F、P元素中的至少一种或其氧化物;
d)10~90份的粘结剂,粘结剂选自SiO2、Al2O3中至少一种。
上述技术方案中,上述技术方案中,分子筛优选方案选自X沸石、Y沸石、丝光沸石、β沸石、ZSM分子筛、SAPO分子筛中至少一种;以重量份数计分子筛的用量优选范围为30~80份,分子筛中Na2O或K2O含量优选范围小于1.50%,更优选范围为0.03~1.20%;以元素计,至少一种选自Cl、Br、S中元素或其氧化物的用量优选范围为0.05~1.2份;以元素计,选自F、P元素中的至少一种或其氧化物的用量为0.10~3.5份,粘结剂的用量优选范围为20~70份。
本发明采用的催化剂制备方法如下:将所需量的分子筛和粘结剂粉体混合,在机械混匀的过程中,将含有所需量的P、S、F、Cl、Br的盐或其化合物溶液加入其中,机械捏合20分钟后挤条,然后在室温下晾干。晾干的催化剂切粒后在550度焙烧3小时,即制得催化剂成品。
脱烯烃反应属于碳正离子反应机理,催化剂的表面酸量和酸强度对该反应有重要影响,其中B酸中心是反应的主要活性中心,L酸中心起辅助作用,因此B酸和L酸的比例关系也对反应行为有一定影响。精制剂表面的强酸中心是深度反应的活性中心,在强酸中心反应物料会发生裂解或者深度聚合,从而造成芳烃损失。
本发明采用的分子筛经助剂修饰后,具有较高的酸量、合适的酸强度和酸分布,提供了大量的活性中心,抑制了裂解及深度聚合反应的发生,从而使得催化剂相对于工业白土和其他固体酸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另外,分子筛均一的孔道结构也抑制了深度聚合反应,延长了催化剂寿命。
将本发明涉及的重整生成油非临氢脱烯烃方法,在反应温度为120~240℃,反应压力为0.5~3.0MPa,质量空速为0.3~20时-1的条件下,其结果为:初活性可达97.58%,寿命超过3000小时,在需要的情况下,本发明催化剂可以实现再生,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Na2O含量为0.15%(重量)的拟薄水铝石10克,与K2O含量为1.5%(重量)的4A分子筛90克混合均匀。用10%盐酸0.10克、85%磷酸13.02克、化学纯硝酸2.5毫升和63毫升水配成溶液。把此混合溶液加至该混合物中,混合均匀,捏合挤条成型,晾干后于550℃焙烧3小时,制得组成为Cl/P/分子筛/氧化铝=0.01/3.5/90/10的催化剂A-1。
【实施例2】
取SiO2含量为40%(重量)的硅溶胶50克,与K2O含量为1.0%(重量)的5A分子筛80克混合均匀。用10%溴化铵溶液0.73克、化学纯氟化铵3.89克、化学纯硝酸2.5毫升和35毫升水配成溶液。把此混合溶液加至该混合物中,混合均匀,捏合挤条成型,晾干后于550℃焙烧3小时,制得组成为Br/F/分子筛/SiO2=0.05/2.0/80/20的催化剂A-2。
【实施例3】
取Na2O含量为0.15%(重量)的拟薄水铝石50克,与Na2O含量为1.5%(重量)的X沸石50克混合均匀。用化学纯硝酸2.5毫升和65毫升水配成溶液。把此混合溶液加至该混合物中,混合均匀,捏合挤条成型,晾干后于550℃焙烧3小时,制得组成为分子筛/氧化铝=50/50的催化剂B-1。
【实施例4】
取Na2O含量为0.15%(重量)的拟薄水铝石50克,与Na2O含量为1.5%(重量)的X沸石50克混合均匀。用10%硫酸36.75克,85%磷酸0.19克,化学纯硝酸2.5毫升和32毫升水配成溶液。把此混合溶液加至该混合物中,混合均匀,捏合挤条成型,晾干后于550℃焙烧3小时,制得组成为S/P/分子筛/氧化铝=1.2/0.05/50/50的催化剂B-2。
【实施例5】
取Na2O含量为0.15%(重量)的拟薄水铝石50克,与Na2O含量为1.5%(重量)的X沸石50克混合均匀。用化学纯硝酸镍2.48克,10%硫酸36.75克,85%磷酸0.19克,化学纯硝酸2.5毫升和32毫升水配成溶液。把此混合溶液加至该混合物中,混合均匀,捏合挤条成型,晾干后于550℃焙烧3小时,制得组成为Ni/S/P/分子筛/氧化铝=0.5/1.2/0.05/50/50的催化剂B-3。
【实施例6】
取SiO2含量为40%(重量)的硅溶胶175克,与Na2O含量为1.5%(重量)的X沸石30克混合均匀。用98%硫酸6.25克,化学纯氟化铵0.19克,化学纯硝酸2.5毫升和5毫升水配成溶液。把此混合溶液加至该混合物中,混合均匀,捏合挤条成型,晾干后于550℃焙烧3小时,制得组成为S/F/分子筛/SiO2=2.0/0.1/30/70的催化剂B-4。
【实施例7】
取Na2O含量为0.15%(重量)的拟薄水铝石50克,与Na2O含量为1.2%(重量)的Y沸石50克混合均匀。用98%硫酸1.56克,85%磷酸2.98克,化学纯硝酸2.5毫升和64毫升水配成溶液。把此混合溶液加至该混合物中,混合均匀,捏合挤条成型,晾干后于550℃焙烧3小时,制得组成为S/P/分子筛/氧化铝=0.5/0.8/50/50的催化剂C-1。
【实施例8】
取Na2O含量为0.15%(重量)的拟薄水铝石50克,与Na2O含量为1.2%(重量)的Y沸石50克混合均匀。用10%盐酸2.06克,98%硫酸0.94克,85%磷酸1.86克,化学纯硝酸2.5毫升和64毫升水配成溶液。把此混合溶液加至该混合物中,混合均匀,捏合挤条成型,晾干后于550℃焙烧3小时,制得组成为Cl/S/P/分子筛/氧化铝=0.2/0.3/0.5/50/50的催化剂C-2。
【实施例9】
取Na2O含量为0.15%(重量)的拟薄水铝石50克,与Na2O含量为0.3%(重量)的丝光沸石50克混合均匀。用10%盐酸1.03克,85%磷酸2.98克,化学纯硝酸2.5毫升和64毫升水配成溶液。把此混合溶液加至该混合物中,混合均匀,捏合挤条成型,晾干后于550℃焙烧3小时,制得组成为Cl/P/分子筛/氧化铝=0.1/0.8/50/50的催化剂D-1。
【实施例10】
取Na2O含量为0.15%(重量)的拟薄水铝石50克,与Na2O含量为0.3%(重量)的丝光沸石50克混合均匀。用化学纯氟化铵6.82克,化学纯硝酸2.5毫升和65毫升水配成溶液。把此混合溶液加至该混合物中,混合均匀,捏合挤条成型,晾干后于550℃焙烧3小时,制得组成为F/分子筛/氧化铝=3.5/50/50的催化剂D-2。
【实施例11】
取Na2O含量为0.15%(重量)的拟薄水铝石70克,与Na2O含量为0.1%(重量)的丝光沸石30克混合均匀。用10%溴化铵1.45克,化学纯氟化铵1.95克,85%磷酸3.72克,化学纯硝酸2.5毫升和63毫升水配成溶液。把此混合溶液加至该混合物中,混合均匀,捏合挤条成型,晾干后于550℃焙烧3小时,制得组成为Br/F/P/分子筛/氧化铝=0.1/1.0/1.0/30/70的催化剂D-3。
【实施例12】
取SiO2含量为40%(重量)的硅溶胶175克,与K2O含量为0.05%(重量)的β分子筛30克混合均匀。用10%硫酸3.04克,85%磷酸18.60克,化学纯硝酸2.5毫升和5毫升水配成溶液。把此混合溶液加至该混合物中,混合均匀,捏合挤条成型,晾干后于550℃焙烧3小时,制得组成为S/P/分子筛/SiO2=0.1/5/30/70的催化剂E-1。
【实施例13】
取Na2O含量为0.15%(重量)的拟薄水铝石70克,与K2O含量为0.05%(重量)的β分子筛30克混合均匀。用98%硫酸3.13克,化学纯硝酸2.5毫升和65毫升水配成溶液。把此混合溶液加至该混合物中,混合均匀,捏合挤条成型,晾干后于550℃焙烧3小时,制得组成为S/分子筛/氧化铝=1.0/30/70的催化剂E-2。
【实施例14】
取Na2O含量为0.15%(重量)的拟薄水铝石70克,与Na2O含量为0.03%(重量)的ZSM-5分子筛30克混合均匀。用10%盐酸1.03克,85%磷酸18.60克,化学纯硝酸2.5毫升和55毫升水配成溶液。把此混合溶液加至该混合物中,混合均匀,捏合挤条成型,晾干后于550℃焙烧3小时,制得组成为Cl/P/分子筛/氧化铝=0.1/5.0/30/70的催化剂F-1。
【实施例15】
取Na2O含量为0.15%(重量)的拟薄水铝石70克,与Na2O含量为0.03%(重量)的ZSM-12分子筛30克混合均匀。用化学纯硼酸6.87克,85%磷酸9.30克,化学纯硝酸2.5毫升和64毫升水配成溶液。把此混合溶液加至该混合物中,混合均匀,捏合挤条成型,晾干后于550℃焙烧3小时,制得组成为B/P/分子筛/氧化铝=1.2/2.5/30/70的催化剂F-2。
【实施例16】
取SiO2含量为40%(重量)的硅溶胶50克,与Na2O含量为0.03%(重量)的ZSM-12分子筛80克混合均匀。用10%硫酸9.21克,10%磷酸1.62克,化学纯硝酸2.5毫升和30毫升水配成溶液。把此混合溶液加至该混合物中,混合均匀,捏合挤条成型,晾干后于550℃焙烧3小时,制得组成为S/P/分子筛/SiO2=0.3/0.05/80/20的催化剂F-3。
【实施例17】
取Na2O含量为0.15%(重量)的拟薄水铝石70克,与Na2O含量为0.1%(重量)的UZM分子筛30克混合均匀。用98%硫酸3.13克,85%磷酸3.72克,化学纯硝酸2.5毫升和64毫升水配成溶液。把此混合溶液加至该混合物中,混合均匀,捏合挤条成型,晾干后于550℃焙烧3小时,制得组成为S/P/分子筛/氧化铝=1.0/1.0/30/70的催化剂F-4。
【实施例18】
取Na2O含量为0.15%(重量)的拟薄水铝石90克,与Na2O含量为0.1%(重量)的SAPO-11分子筛10克混合均匀。用10%盐酸0.10克,化学纯氟化铵4.87克,85%磷酸9.30克,化学纯硝酸2.5毫升和64毫升水配成溶液。把此混合溶液加至该混合物中,混合均匀,捏合挤条成型,晾干后于550℃焙烧3小时,制得组成为Cl/F/P/分子筛/氧化铝=0.01/2.5/2.5/30/70的催化剂G-1。
【实施例19】
取Na2O含量为0.15%(重量)的拟薄水铝石90克,与Na2O含量为0.1%(重量)的SAPO-34分子筛10克混合均匀。用10%盐酸0.31克,化学纯氟化铵2.92克,85%磷酸13.02克,化学纯硝酸2.5毫升和65毫升水配成溶液。把此混合溶液加至该混合物中,混合均匀,捏合挤条成型,晾干后于550℃焙烧3小时,制得组成为Cl/F/P/分子筛/氧化铝=0.03/1.5/3.5/30/70的催化剂G-2。
【实施例20】
取Na2O含量为0.15%(重量)的拟薄水铝石50克,与Na2O含量为0.1%(重量)的SAPO-34分子筛50克混合均匀。用10%溴化铵1.45克,98%硫酸0.94克,85%磷酸1.86克,化学纯硝酸2.5毫升和65毫升水配成溶液。把此混合溶液加至该混合物中,混合均匀,捏合挤条成型,晾干后于550℃焙烧3小时,制得组成为Br/S/P/分子筛/氧化铝=0.1/0.3/0.5/50/50的催化剂G-3。
【实施例21】
取Na2O含量为0.15%(重量)的拟薄水铝石50克,与K2O含量为0.3%(重量)的MCM-41分子筛50克混合均匀。用98%硫酸3.13克,化学纯氟化铵6.82克,化学纯硝酸2.5毫升和65毫升水配成溶液。把此混合溶液加至该混合物中,混合均匀,捏合挤条成型,晾干后于550℃焙烧3小时,制得组成为S/F/分子筛/氧化铝=1.0/3.5/50/50的催化剂H。
【实施例22】
取Na2O含量为0.15%(重量)的拟薄水铝石50克,与Na2O含量为0.03%(重量)的ZSM-5分子筛20克、Na2O含量为0.1%(重量)的TS-1分子筛30克混合均匀。用98%硫酸3.13克,85%磷酸13.02克,化学纯硝酸2.5毫升和64毫升水配成溶液。把此混合溶液加至该混合物中,混合均匀,捏合挤条成型,晾干后于550℃焙烧3小时,制得组成为S/P/分子筛/氧化铝=1.0/3.5/50/50的催化剂I。
【实施例23】
取Na2O含量为0.15%(重量)的拟薄水铝石50克,与Na2O含量为1.5%(重量)的X沸石30克、K2O含量为0.05%(重量)的β分子筛20克混合均匀。用10%盐酸1.03克,85%磷酸2.98克,化学纯硝酸2.5毫升和65毫升水配成溶液。把此混合溶液加至该混合物中,混合均匀,捏合挤条成型,晾干后于550℃焙烧3小时,制得组成为Cl/P/分子筛/氧化铝=0.1/0.8/50/50的催化剂J。
【实施例24】
取Na2O含量为0.15%(重量)的拟薄水铝石50克,与Na2O含量为1.2%(重量)的Y沸石15克、Na2O含量为0.03%(重量)的ZSM-5分子筛35克混合均匀。用98%硫酸0.94克,化学纯氟化铵2.92克,化学纯硝酸2.5毫升和65毫升水配成溶液。把此混合溶液加至该混合物中,混合均匀,捏合挤条成型,晾干后于550℃焙烧3小时,制得组成为S/F/分子筛/氧化铝=0.3/1.5/50/50的催化剂K。
【比较例1】
在不做任何改性处理的情况下,以活性白土为催化剂与发明的催化剂进行性能对照,活性白土编号为P。
【实施例25】
用实施例1~24中制得的催化剂以及对比例P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了重整油非临氢脱烯烃试验,原料为重整油,溴指数为650毫克Br/100克油。反应压力:2.0MPa,温度:160℃,空速:10.0时-1,结果见表1(芳烃损失指反应两小时后取样分析结果)。
Figure B2009100578148D0000081
Figure B2009100578148D0000082
表1  不同活性主元催化剂的反应结果
  催化剂   2小时初活性,%   100小时活性,%   芳烃损失,%
  A-1   80.26   71.34   0.25
  A-2   78.62   70.11   0.19
  B-1   60.24   47.16   0.12
  B-2   82.81   81.71   0.21
  B-3   85.33   82.76   0.29
  B-4   89.41   85.22   0.26
  C-1   87.57   83.25   0.23
  C-2   82.64   77.98   0.22
  D-1   84.19   82.56   0.35
  D-2   88.62   76.92   0.28
  D-3   87.53   85.44   0.21
  E-1   81.45   79.27   0.33
  E-2   84.26   80.55   0.19
  F-1   88.44   82.37   0.28
  F-2   85.71   81.33   0.15
  F-3   94.46   74.84   0.47
  F-4   81.33   69.89   0.11
  G-1   89.21   85.74   0.18
  G-2   91.61   89.38   0.19
  G-3   95.25   90.69   0.44
  H   88.69   84.15   0.21
  I   85.18   77.4   0.26
  J   90.66   88.1   0.25
  K   93.66   86.2   0.31
  P   66.17   24.11   0.42
【实施例26】
用实施例15中所述催化剂G-2,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进行了重整油脱烯烃稳定性试验,温度170℃,压力2.0MPa,原料溴指数为650毫克Br/100克油,重量空速3.0时-1,结果见表2。
表2  稳定性试验结果
  运转时间,时   活性,%   芳烃损失
  2小时   97.58   0.35
  100小时   97.26   0.30
  200小时   97.31   0.30
  300小时   96.75   0.27
  500小时   95.90   0.21
  1000小时   94.88   0.23
  1500小时   92.16   0.19
  2000小时   90.42   0.15
  3000小时   87.90   0.18
【实施例27】
对实施例26中所述考评3000小时后的催化剂G-2,进行了焙烧再生,然后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进行了重整油脱烯烃稳定性试验,温度170℃,压力2.0MPa,原料溴指数为650毫克Br/100克油,重量空速3.0时-1,结果见表3。
表3  再生催化剂稳定性试验结果
  运转时间,时   活性,%   芳烃损失
  2小时   97.39   0.30
  100小时   97.52   0.27
  200小时   97.14   0.30
  300小时   96.54   0.31
  500小时   95.78   0.27
  1000小时   94.26   0.19
  1500小时   92.44   0.22
  2000小时   89.85   0.18
  3000小时   86.83   0.20
由表3可见,该新型催化剂再生后性能基本完全恢复,说明其具有良好的再生性能,从而大大延长其工业使用寿命。
【比较例2】
采用中国专利CN1618932介绍的一种在非临氢条件下催化精制重整芳烃油催化剂制备方法,取Na2O含量为0.15%(重量)的拟薄水铝石50克,与Na2O含量为0.15%(重量)的β分子筛15克、打粉后的高岭土35克混合均匀。用化学纯硝酸2.5毫升和65毫升水配成溶液。把此混合溶液加至该混合物中,混合均匀,捏合挤条成型,晾干后于550℃焙烧3小时,制得组成为分子筛/高岭土/氧化铝=15/35/50的催化剂Q。
【比较例3】
采用中国专利CN1618932介绍的一种在非临氢条件下催化精制重整芳烃油催化剂制备方法,取Na2O含量为0.15%(重量)的拟薄水铝石50克,与Na2O含量为0.15%(重量)的β分子筛35克、打粉后的高岭土15克混合均匀。用化学纯硝酸2.5毫升和65毫升水配成溶液。把此混合溶液加至该混合物中,混合均匀,捏合挤条成型,晾干后于550℃焙烧3小时,制得组成为分子筛/高岭土/氧化铝=35/15/50的催化剂R。
【比较例4】
用对比例2~3中所述催化剂Q和R,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进行了重整油脱烯烃稳定性试验,温度170℃,压力2.0MPa,原料溴指数为650毫克Br/100克油,重量空速3.0时-1,结果见表4。
表4  稳定性试验结果
Figure B2009100578148D0000111
由表4可见,催化剂Q的活性较低,其初活性只有85.36%,催化剂R的初活性为93.64%,但衰减较快,同时芳烃损失较高。
【实施例28】
用实施例15中所述催化剂G-2,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进行了重整油脱烯烃温度条件试验,压力2.0MPa,原料溴指数为650毫克Br/100克油,重量空速20.0时-1,以活性减低至70%作为失活标准,结果见表5。
表5  重整油脱烯烃温度条件试验结果
  反应温度,℃   初活性,%   芳烃损失,%   寿命,h
  120   85.61   0.10   46
  135   86.38   0.13   54
  150   86.92   0.16   72
  170   87.39   0.17   77
  185   88.24   0.21   79
  200   88.91   0.26   67
  220   89.35   0.31   53
  240   89.54   0.35   44
【实施例29】
用实施例15中所述催化剂G-2,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进行了重整油脱烯烃压力条件试验,温度为150℃,原料溴指数为650毫克Br/100克油,重量空速20.0时-1,以活性减低至70%作为失活标准,结果见表6。
表6  重整油脱烯烃压力条件试验结果
 反应压力,MPa   初活性,%   芳烃损失,%   寿命,h
  0.5   86.90   0.16   71
  1.0   86.94   0.17   72
  1.5   86.89   0.14   71
  2.0   86.92   0.16   72
  3.0   86.90   0.17   71
  0.3   86.76   0.14   66
从表6中可知,在0.5~3.0MPa之间,反应压力对催化剂性能无明显影响,压力低于0.5MPa时,催化剂性能有所降低。
【实施例30】
用实施例15中所述催化剂G-2,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进行了重整油脱烯烃空速条件试验,温度为170℃,压力为2.0MPa,原料溴指数为650毫克Br/100克油,以活性减低至93%作为失活标准,结果见表7。
表7  重整油脱烯烃重量空速条件试验结果
  重量空速,h-1   初活性,%   芳烃损失,%   寿命,h
  0.3   99.66   0.41   2067
  3.0   97.58   0.35   1126
  10.0   91.61   0.19   247
  20.0   87.39   0.17   77

Claims (7)

1.一种重整生成油非临氢脱烯烃方法,反应过程没有氢气参与,反应原料为芳烃联合装置重整单元生成油,在反应温度为120~240℃,反应压力为0.5~3.0MPa,空速为0.3~20h-1条件下,反应原料与催化剂接触,原料中的烯烃发生烷基化或者聚合反应,生成大分子化合物,其中所用的催化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a)10~90份的分子筛,分子筛选自A型沸石、X沸石、Y沸石、丝光沸石、β沸石、ZSM分子筛、SAPO分子筛、MCM分子筛和UZM分子筛中至少一种;
b)以元素计,0.01~2.00份至少一种选自Cl、Br、S中的元素或其氧化物;
c)以元素计,0.05~5份选自F、P元素中的至少一种或其氧化物;
d)10~90份的粘结剂,粘结剂选自SiO2、Al2O3中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重整油非临氢脱烯烃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子筛选自X沸石、Y沸石、丝光沸石、β沸石、ZSM分子筛、SAPO分子筛中至少一种,以重量份数计分子筛的用量为30~8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重整油非临氢脱烯烃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计分子筛中Na2O、K2O或其混合物含量小于1.5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重整油非临氢脱烯烃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计分子筛中Na2O或K2O含量为0.03~1.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重整油非临氢脱烯烃催化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至少一种选自Cl、Br、S中元素或其氧化物的用量为0.05~1.2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重整油非临氢脱烯烃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选自F、P元素中的至少一种或其氧化物的用量为0.10~3.5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重整油非临氢脱烯烃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粘结剂的含量为20~70份。
CN200910057814.8A 2009-08-31 2009-08-31 重整生成油非临氢脱烯烃方法 Active CN1019937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57814.8A CN101993714B (zh) 2009-08-31 2009-08-31 重整生成油非临氢脱烯烃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57814.8A CN101993714B (zh) 2009-08-31 2009-08-31 重整生成油非临氢脱烯烃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93714A true CN101993714A (zh) 2011-03-30
CN101993714B CN101993714B (zh) 2014-05-28

Family

ID=43784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57814.8A Active CN101993714B (zh) 2009-08-31 2009-08-31 重整生成油非临氢脱烯烃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93714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41841A (zh) * 2012-12-28 2013-04-17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一种芳烃非临氢脱烯烃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87049A (zh) * 2014-05-14 2015-11-2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抑制芳烃脱烯烃过程副反应的方法
CN112657545A (zh) * 2019-10-15 2021-04-1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脱烯烃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891534A (zh) * 2022-06-01 2022-08-12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重整芳烃精制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6108622A (zh) * 1986-12-18 1988-06-29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重整生成油加氢精制工艺
CN1618932A (zh) * 2004-10-01 2005-05-25 曹炳铖 一种重整芳烃油的精制方法
CN101173183A (zh) * 2006-11-01 2008-05-0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重整催化剂及其在制备二甲苯中的应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6108622A (zh) * 1986-12-18 1988-06-29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重整生成油加氢精制工艺
CN1618932A (zh) * 2004-10-01 2005-05-25 曹炳铖 一种重整芳烃油的精制方法
CN101173183A (zh) * 2006-11-01 2008-05-0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重整催化剂及其在制备二甲苯中的应用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41841A (zh) * 2012-12-28 2013-04-17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一种芳烃非临氢脱烯烃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1841B (zh) * 2012-12-28 2017-11-17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一种芳烃非临氢脱烯烃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87049A (zh) * 2014-05-14 2015-11-2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抑制芳烃脱烯烃过程副反应的方法
CN105087049B (zh) * 2014-05-14 2017-02-1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抑制芳烃脱烯烃过程副反应的方法
CN112657545A (zh) * 2019-10-15 2021-04-1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脱烯烃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2657545B (zh) * 2019-10-15 2022-09-0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脱烯烃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891534A (zh) * 2022-06-01 2022-08-12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重整芳烃精制方法
CN114891534B (zh) * 2022-06-01 2024-01-12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重整芳烃精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93714B (zh) 2014-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96733B1 (ko) 단환 방향족 탄화수소의 제조 방법
CN102744098B (zh) 重芳烃加氢裂解增产btx芳烃和三甲苯的催化剂
CN102220158B (zh) 芳烃降烯烃方法
CN101062879B (zh) 一种焦化苯深度脱硫精制的方法
CN102992932A (zh) 利用m-sba-15型介孔分子筛脱除芳烃中烯烃的方法
CN107754845B (zh) 高寿命重整油降烯烃催化剂
CN103012034A (zh) 一种脱除芳烃中微量烯烃的方法
CN103012035A (zh) 利用hmcm-41型介孔分子筛脱除芳烃中烯烃的方法
CN105080592A (zh) 芳烃降烯烃催化剂及其用途
CN103012036B (zh) 一种芳烃精制方法
CN104888842B (zh) 一种催化裂解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969422A (zh) 一种吸附分离生产溶剂油的方法
CN102746092B (zh) 重芳烃加氢裂解分离生产均三甲苯的方法
CN101428235B (zh) 分子筛类催化剂的再生方法
CN101993714B (zh) 重整生成油非临氢脱烯烃方法
CN108114739A (zh) 负载型多级孔hzsm-5催化剂
CN102233274B (zh) 降低芳烃中烯烃含量的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CN103495435A (zh) 一种重整油脱烯烃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46091B (zh) 重芳烃生产btx芳烃和三甲苯的方法
CN102041035B (zh) 重整油非临氢脱烯烃方法
CN103013556A (zh) 利用AlPO4-5型磷铝分子筛脱除芳烃中微量烯烃的方法
CN102872901A (zh) 低碳烃芳构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2069008B (zh) 一种脱除重整芳烃中烯烃的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CN101992117B (zh) 重整生成油非临氢脱烯烃催化剂
US10851313B2 (en) Method of producing lower olefin and mono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 having 6 to 8 carbon atoms and device for producing lower olefin and mono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 having 6 to 8 carbon ato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