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90615A - 盖和具有该盖的照明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盖和具有该盖的照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90615A
CN101990615A CN2009801123646A CN200980112364A CN101990615A CN 101990615 A CN101990615 A CN 101990615A CN 2009801123646 A CN2009801123646 A CN 2009801123646A CN 200980112364 A CN200980112364 A CN 200980112364A CN 101990615 A CN101990615 A CN 1019906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ing device
ceiling
plate
cover
install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1236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90615B (zh
Inventor
冈村则孝
山本裕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09731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9252451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16917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0009984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17272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0015727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9906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906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906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9061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1/00Supporting, suspending, or attaching arrangements for lighting devices; Hand grips
    • F21V21/02Wall, ceiling, or floor bases; Fixing pendants or arms to the bases
    • F21V21/04Recessed bas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8/00Lighting devices intended for fixed installation
    • F21S8/02Lighting devices intended for fixed installation of recess-mounted type, e.g. downlighters
    • F21S8/026Lighting devices intended for fixed installation of recess-mounted type, e.g. downlighters intended to be recessed in a ceiling or like overhead structure, e.g. suspended cei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3/00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 F21V23/003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the elements being electronics drivers or controllers for operating the light source, e.g. for a LED array
    • F21V23/007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the elements being electronics drivers or controllers for operating the light source, e.g. for a LED array enclosed in a casing
    • F21V23/008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the elements being electronics drivers or controllers for operating the light source, e.g. for a LED array enclosed in a casing the casing being outside the housing of the lighting devi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3/00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 F21V23/02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the elements being transformers, impedances or power supply units, e.g. a transformer with a rectifier
    • F21V23/023Power supplies in a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8Distribution boxes;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 H02G3/18Distribution boxes;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providing line outlets
    • H02G3/20Ceiling roses or other lighting se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3/00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 F21V23/06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the elements being coupling devices, e.g. connec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盖和具有该盖的照明装置,所述盖能够覆盖安装在开设于构件上的安装孔中的被安装件和所述安装孔内表面之间的间隙,并且能够覆盖因安装孔边缘部位附近生成的毛刺等凹凸而产生的被安装件和构件之间的间隙。装饰框(1)覆盖安装在开设于构件上的安装孔中的被安装件和所述安装孔内表面之间的间隙,其包括:凸缘部(12),与安装孔边缘部位隔开相对;突出设置部(15),在凸缘部(12)的外周边缘上沿大体全长设置,利用凸缘部(12)能够覆盖被安装件和所述安装孔内表面之间的间隙、以及因安装孔边缘部位附近生成的毛刺等凹凸而产生的被安装件和构件之间的间隙。此外,由于装饰框(1)的突出设置部(15)沿大体整个周向抵接在构件上,在突出设置部(15)和构件之间不产生间隙,所以沿装饰框(1)的外周边缘不会产生浓淡不同的阴影,有利于美观。

Description

盖和具有该盖的照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覆盖安装在开设于顶棚等构件上的安装孔中的被安装件和所述安装孔内表面之间的间隙的盖、以及具有该盖的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被安装件的照明装置等装置安装在开设于顶棚等构件上的安装孔中,通常将照明装置等装置插入到安装孔中,在安装孔内表面和装置主体隔开适当距离的状态下,利用板簧等安装件将照明装置等装置固定在构件上。这种装置具有盖,该盖覆盖安装孔内表面和装置主体之间产生的间隙(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公开公报实开平5-87723号)。
专利文献1公开的照明装置包括:照明装置主体,安装在设置于顶棚上的安装孔中;作为安装件的安装配件,设置在该照明装置主体的侧面上;以及盖,设置在照明装置主体的下端。将该照明装置的照明装置主体插入到安装孔中,通过利用盖的上表面和安装配件夹持顶棚的上下表面,来固定照明装置主体。而且,该照明装置通过使设置在照明装置主体下端的盖的上表面抵接在顶棚的下表面上,来覆盖安装孔内表面和装置主体之间产生的间隙。
然而,在顶棚上加工安装孔需要使用刀刃宽度较窄的锯、所谓线锯或规定直径的球面刀等。因此,伴随利用锯切断和取出切掉的顶棚材料,在顶棚的下表面一侧产生露出的毛刺。此外,当更换照明装置时,伴随取下旧的照明装置,安装孔的一部分边缘部位被安装配件削掉,会从顶棚的下表面一侧露出。
这样,在安装孔附近的顶棚下表面上因毛刺等而产生凹凸的情况下,专利文献1记载的照明装置不能使盖的上表面沿整个表面抵接在顶棚的下表面上,因凹凸而在盖的上表面和顶棚的下表面之间产生间隙。其结果,不仅有损于设置状态下的外观,而且沿盖的外周边缘产生浓淡不同的阴影,从而影响美观。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盖和具有该盖的照明装置,所述盖能够覆盖安装在开设于顶棚等构件上的安装孔中的被安装件和所述安装孔内表面之间的间隙、以及因安装孔边缘部位附近生成的毛刺等凹凸而产生的被安装件和构件之间的间隙。
本发明的盖安装在被安装件上,所述被安装件安装在顶棚等构件的安装孔中,所述盖用于覆盖所述被安装件和所述安装孔之间的间隙,所述盖的特征在于包括:覆盖部,覆盖因所述安装孔的毛刺等凹凸而在所述被安装件和所述构件之间产生的间隙。
在本发明中,把覆盖部设置在盖上,该覆盖部覆盖因开设在顶棚等构件上的安装孔的毛刺等凹凸而产生的被安装件和构件之间的间隙。通过适当地形成覆盖部,可以覆盖被安装件和所述安装孔内表面之间的间隙、以及因安装孔边缘部位附近生成的毛刺等凹凸而产生的被安装件和构件之间的间隙。
本发明的盖的特征还在于,所述覆盖部设置在所述盖的外周边缘上。
在本发明中,把覆盖部设置在盖的外周边缘上,通过适当地形成覆盖部,即使在毛刺等凹凸不是非常靠近安装孔边缘部位附近的情况下,也能够覆盖因毛刺等凹凸而产生的被安装件和构件之间的间隙。
本发明的盖用于覆盖被安装件和安装孔内表面之间的间隙,所述被安装件安装在开设于构件上的所述安装孔中,所述盖的特征在于包括:相对部,与所述安装孔的边缘部位隔开相对;以及覆盖部,设置在所述相对部的外周边缘上,且沿着所述相对部的外周边缘的大体全长。
在本发明中,把相对部和覆盖部设置在盖上,该相对部与开设在构件上的安装孔边缘部位隔开相对,该覆盖部设置在该相对部的外周边缘上,且沿着该相对部的外周边缘的大体全长。通过按照安装孔和被安装件适当地形成该盖,可以覆盖被安装件和所述安装孔内表面之间的间隙、以及因安装孔边缘部位附近生成的毛刺等凹凸而产生的被安装件和构件之间的间隙。此外,通过适当地形成沿大体整个周向设置在相对部外周边缘上的覆盖部,即使在毛刺等凹凸不是非常靠近安装孔边缘部位附近的情况下,也可以不产生间隙地使盖抵接在构件上。有利于装置的美观。
本发明的盖的特征还在于,在所述覆盖部上设置有缺口部。
在本发明中,由于在覆盖部上设置有缺口部,所以例如通过将薄板形的工具插入缺口部并施加力,可以容易地从构件上取下盖。
本发明的盖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缺口部具有朝向开口一侧扩宽的倾斜面。
在本发明中,由于在缺口部设置有朝向开口一侧扩宽的倾斜面,所以例如通过将薄板形的工具插入缺口部并施加力,使盖的一部分从构件上分离,同时沿倾斜面挪动工具,扩宽盖与构件的间隙范围,可以容易地从构件上取下盖。
本发明的盖的特征还在于,在与所述构件相对的表面上,且对应于所述缺口部的部分上,具有增强部。
在本发明中,在与构件相对的表面的、对应于缺口部的部分上设置有增强部,通过适当地设置增强部,例如将薄板形的工具插入缺口部并施加力时,由于被施加的力也分散到增强部上,所以可以起到增强作用,以使覆盖部的设置有缺口部的部分和缺口部附近的相对部不变形。
本发明的盖的特征还在于,在所述缺口部附近具有突起,所述突起使插入所述缺口部的工具停止在规定的位置上。
在本发明中,在缺口部附近设置有突起,使插入缺口部的工具停止在规定的位置上,通过适当地设置该突起,例如当缺口部设置在把被安装件安装到构件上的安装件附近时,可以避免插入缺口部的工具到达安装件,从而不会妨碍利用工具进行的取下作业。
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上述发明记载的盖。
在本发明中,通过按照安装孔和照明装置主体适当地形成盖,可以覆盖安装孔内表面和所述装置主体之间的间隙、以及因安装孔边缘部位附近生成的毛刺等凹凸而产生的照明装置主体和顶棚等构件之间的间隙。此外,通过适当地形成设置在盖外周边缘上的覆盖部,即使在毛刺等凹凸不是非常靠近安装孔边缘部位附近的情况下,也能够覆盖因毛刺等凹凸而产生的被安装件和构件之间的间隙。有利于照明装置的美观。此外,例如通过将薄板形的工具插入缺口部并施加力,可以容易地把照明装置从顶棚取下来。
按照本发明,可以覆盖安装孔内表面和装置主体之间的间隙、以及因安装孔边缘部位附近生成的毛刺等凹凸而产生的被安装件和构件之间的间隙,而不会在所述装置主体和顶棚等构件之间产生间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装饰框的俯视图。
图2是沿图1的II-II线的剖视图。
图3是从图1的III-III箭头方向观察的侧视图。
图4是装饰框的缺口部附近的局部放大外观立体图。
图5是具有第一实施方式的装饰框的照明装置的示意性外观立体图。
图6是照明装置的侧视图。
图7是从图6的VII-VII箭头方向观察的图。
图8是从图6的VIII-VIII箭头方向观察的图。
图9是表示把照明装置安装在顶棚上的状态的图。
图10A是连接器盖的外观图。
图10B是连接器盖的外观图。
图11是电源模块的外观图。
图12A是连接器盖的外观图。
图12B是连接器盖的外观图。
图13是表示连接器盖的嵌合状态的图。
图14是第二实施方式的装饰框的局部放大外观立体图。
图15是第三实施方式的装饰框的局部放大外观立体图。
图16是装饰框缺口部附近的示意性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17是采用第四实施方式的装饰框的照明装置的示意性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18是照明装置的示意性局部放大主视图。
图19是过滤器的一个例子。
图20是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防止落下构件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21是从图20的XXI-XXI箭头方向观察的螺旋弹簧的放大图。
图22是具有第五实施方式的防止落下构件的照明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23是照明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24A是说明向顶棚的安装孔安装照明装置主体的步骤的图。
图24B是说明向顶棚的安装孔安装照明装置主体的步骤的图。
图24C是说明向顶棚的安装孔安装照明装置主体的步骤的图。
图24D是说明向顶棚的安装孔安装照明装置主体的步骤的图。
图25是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防止落下构件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26是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防止落下构件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27是其他吸收冲击装置的示意图。
图28A是板状弹簧的动作说明图。
图28B是板状弹簧的动作说明图。
图29是表示采用弯曲金属线作为防止落下构件来连接照明装置主体和电源部之间的例子的图。
图30是本发明第九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盖的示意性外观立体图。
图31A是第一盖结构件的示意性外观图。
图31B是第一盖结构件的示意性外观图。
图32A是第二盖结构件的示意性外观图。
图32B是第二盖结构件的示意性外观图。
图33A是连接器盖的固定步骤的说明图。
图33B是连接器盖的固定步骤的说明图。
图34是具有第九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盖的照明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35是照明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36是从图35的XXXVI-XXXVI箭头方向观察的图。
图37是电源模块的外观图。
图38是表示一体构成连接器盖和照明装置主体的例子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a、1b、1c装饰框(盖)
12凸缘部(相对部)
15突出设置部(覆盖部)
15b缺口部
15c倾斜面
16、16a增强部
16b突起
6板簧(安装件)
10a照明装置主体(被安装件)
1100顶棚(构件)
1100a安装孔
101、101a、101b防止落下构件
102散热器
103LED模块(光源)
110照明装置(被支承构件)
110a照明装置主体
111挂钩(钩搭件)
112螺旋弹簧(吸收冲击件、吸收冲击装置)
113金属线
115板状弹簧(吸收冲击件、吸收冲击装置)
115d切口(slit)
116弯曲金属线(吸收冲击件、吸收冲击装置)
1101支承构件
201连接器盖
202第一盖结构件
221圆筒部
223突起(卡合装置)
203、203a第二盖结构件
231圆筒部
235卡合片(卡合装置)
234缺口部
234a狭窄部
281凹连接器(第一连接器)
286凸连接器(第二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表示实施方式的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叙述。在以下的说明中,以安装在顶棚等构件的安装孔中的照明装置的装饰框为例,对本发明的盖进行说明。而且,作为照明装置以下射式灯具为例。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装饰框1的俯视图。图2是沿图1的II-II线的剖面图,图3是从图1的III-III箭头方向观察的侧视图。
装饰框1用于覆盖安装在安装孔中的被安装件和安装孔内表面之间的间隙,该安装孔开设在顶棚等构件上,将在后面进行详细叙述。装饰框1包括:圆筒部11;以及作为相对部的凸缘部12,该凸缘部12从圆筒部11的一端,沿与圆筒部11垂直的方向朝向径向两侧延伸设置。本实施方式的装饰框1是利用注塑成型而一体成型的树脂制品,优选耐冲击性等机械强度大且为阻燃性材料的聚碳酸脂树脂制品。
圆筒部11具有固定部13、13...,该固定部13、13...在周向的三个部位上,横跨轴向全长朝向径向内侧凹陷。在该固定部13、13...的延伸设置部13a、13a...上分别设置有贯通孔13b、13b...,该延伸设置部13a、13a...沿轴向朝向与凸缘部12相反一侧延伸设置。
圆板形的凸缘部12设置在圆筒部11的一端上,在该凸缘部12的中央具有开口,圆筒部11一侧的一个面12a为大体平面,另一个面12b为倾斜面,该倾斜面从径向的内侧朝向外侧缓慢倾斜。在圆筒部11和凸缘部12之间,沿周向等间隔配置有多个(图中为六个)直角三角形的增强板14、14...,该增强板14、14...与圆筒部11和凸缘部12分别成直角。利用该增强板14、14...可以防止因在取下装饰框1时施加在凸缘部12上的力而导致凸缘部12变形。而且,装饰框1被安装在被安装件或构件上,以使安装被安装件的安装孔边缘部位与凸缘部12的一个面12a隔开相对。根据开设在顶棚等构件上的安装孔、安装在该安装孔中的被安装件和安装孔内表面之间的间隙等,适当地设定该凸缘部12的形状和尺寸。
此外,在凸缘部12的另一个面12b上,同心设置有与圆筒部11直径大体相同的环形的槽12c。这是由于当利用注塑成型来制造装饰框1时,假如熔融树脂的凝固速度因厚度不同而产生凹陷的收缩孔时,可以使该收缩孔不明显。因此,槽12c的形状只要与圆筒部11的形状对应即可,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那样的环形。
在凸缘部12一个面12a一侧的外周边缘上,设置有扁平圆筒形的作为覆盖部的突出设置部15,该突出设置部15与该一个面12a垂直且与圆筒部11平行,沿整个圆周突出设置。突出设置部15的径向厚度如后面叙述的那样,优选当被安装件安装在顶棚等构件的安装孔中时,保持不因从构件接受到的反作用力而变形程度的刚性,并且为了确保与安装孔边缘部位附近相对的面积而尽可能薄。此外,根据使用装饰框1的顶棚等构件的材质、设置在构件上的安装孔的孔径等,适当地设定突出设置部15的高度。
在突出设置部15的与顶棚相对的面上,设置有扁平长方体形的凹状的多个(图中为三个)缺口部15b、15b...,该缺口部15b、15b...设置在与固定部13、13...相同的周向位置上。此外,缺口部15b、15b...的深度在把装饰框1安装在构件上的状态下,在可以把薄板形的工具插入缺口部15b、15b...中的范围内尽可能浅,例如为0.5mm。考虑工具的尺寸,适当地设定突出设置部15的缺口部15b、15b...的周向长度。
图4是装饰框1的缺口部15b、15b...附近的局部放大外观立体图,是简化后的概略图。如图1和图4所示,在凸缘部12的一个面12a的与缺口部15b、15b...对应的部分上,即,横跨缺口部15b、15b...和固定部13、13...之间的与缺口部15b、15b...周向位置相同的凸缘部12的径向全长,分别设置有增强部16、16...。增强部16、16...的上表面和缺口部15b、15b...的底面为同一个面。
图5是具有第一实施方式的装饰框1的照明装置10的示意性外观立体图。图6是照明装置10的侧视图,利用局部剖面来表示一部分。图7是从图6的VII-VII箭头方向观察的图,利用局部剖面来表示一部分。图8是从图6的VIII-VIII箭头方向观察的图,利用局部剖面来表示一部分。
在图中,照明装置主体10a具有由铝等金属制成的散热器2。散热器2具有大体圆板形的导热板21。在导热板的一个面21a上,平行地直立设置有多个矩形板状(图中为十个)的散热板22、22...。在导热板的一个面21a上直立设置有连接板23,该连接板23通过该多个散热板22、22...的大体中央,并与该多个散热板22、22...垂直。此外,如图7所示,连接板23做成避开导热板21的中央部位,在导热板21的中央部位设置有布线用的贯通孔21c。在沿导热板21的周向设置有多个后面叙述的LED模块的照明装置中,通过在导热板21的中央部位设置布线用的贯通孔21c,可以容易对LED模块进行布线。
在导热板21的周向边缘部位上设置有多个螺钉孔21d、21d...。此外,在散热器2的导热板21的周向边缘部位上,沿周向等间隔直立设置有三个矩形板状的安装部24、24...,使安装部24、24...与导热板21的径向垂直。安装部24、24...与多个散热板22、22...分别连接设置成一体,一个安装部24配置成与散热板22、22...连接设置成直角。安装部24、24...的外表面24a、24a...做成平面。在安装部24的上侧和下侧并排设置有螺钉孔24b、24c。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散热器2利用压铸一体成形,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利用挤压加工或切削加工来形成散热器2。
如图8所示,在散热器2的导热板21的另一个面21b上,沿周向等间隔安装有作为光源的多个(图中为四个)LED模块3、3...。LED模块3、3...包括:矩形的陶瓷(例如氧化铝)基板31、31...;发光部32、32...,具有密集安装在该陶瓷基板31、31...一个面的中央部位上的多个(例如36个)LED元件和密封该多个LED元件且使荧光体分散的密封树脂;以及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导线33、33...连接在LED模块3、3...的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上。此外,优选在LED模块3、3...和导热板21之间安装有热传导薄片或润滑脂。伴随点亮这些LED模块3、3...,该LED模块3、3...产生的热量被传递给散热器2的导热板21、散热板22、22...和连接板23,利用自然对流向外部散热。此外,从促进辐射散热的角度考虑,优选使散热器2的表面为黑色等。
在散热器2的导热板21的另一个面21b一侧设置有反射板4。在反射板4上形成有多个具有大体半球形凹部的反射部41、41...,当把该反射板4安装在散热器2上时,在与LED模块3、3...对应的位置上,多个反射部41、41...包围LED模块3、3...。反射板4为不锈钢等金属、涂布有高反射率涂料的金属、具有高全反射率(约98%)和高散射反射率(约95%)这种光学特性的微发泡反射材料(例如MCPET(注册商标))、或者是填充了光散射性的金属氧化物(例如二氧化钛)等材料的树脂材料(例如聚碳酸脂)。
在反射板4上设置具有大体圆柱形凹部的固定部42、42...,当把反射板4安装在散热器2上时,该固定部42、42...与设置在导热板21上的螺钉孔21d、21d...对应。此外,在反射板4的周向边缘上直立设置有周壁43。通过使反射板4的周壁43的端面抵接在导热板21上,使螺钉45、45...穿过设置在反射板4的固定部42、42...上的贯通孔,与设置在导热板21上的螺钉孔21d、21d...螺纹配合,将反射板4固定在散热器2上。来自LED模块3、3...的光被该反射板4的反射部41、41...反射,并包含在与LED模块3、3...的光轴所成角度为规定角度以下的范围内。其结果,从照明装置照射出控制了配光特性的光,使照明设备的正下方的照度变强。
在上述结构的照明装置主体10a的散热器2的导热板21一侧,设置有上述的本发明的装饰框1。此外,当把装饰框1安装在散热器2上时,固定部13、13...的贯通孔13b、13b...分别设置在与螺钉孔24c、24c...对应的位置上,该螺钉孔24c、24c...配置在散热器2的安装部24、24...上。该装饰框1使反射板4嵌合在圆筒部11内,在使固定部13、13...的延伸设置部13a、13a...抵接在散热器2的安装部24、24...的外表面24a、24a...上的状态下,把螺钉17、17...穿入贯通孔13b、13b...,通过使螺钉17、17...与螺钉孔24c、24c...螺纹配合,将装饰框1固定在散热器2上。在装饰框1内侧的凸缘部12的内表面上安装有圆板形的树脂制的透射板5,使透射板5覆盖LED模块3、3...。透射板5例如由聚碳酸脂树脂制成。
此外,在散热器2的导热板21一侧设置有多个(图中为三个)板簧6、6...。板簧6由不锈钢等金属制成,把细长的矩形板弯曲成图6所示的V形。在板簧6的一侧设置有矩形板状的安装部61。在隔着弯曲部62的板簧6的另一侧连接设置有第一按压部63和第二按压部64,该第一按压部63和第二按压部64朝向安装部61一侧弯曲成凸状,且沿板簧6的长边方向的剖面形状为圆弧形。而且,第一按压部63和第二按压部64弯曲的曲率半径不同,第二按压部64的曲率半径R2比第一按压部63的曲率半径R1大(R1<R2)。此外,在板簧6的另一侧的端部上设置有防脱部66,该防脱部66从连接设置在第二按压部64上的臂部65的端部,与该臂部65成一定角度地折向安装部61的相反一侧。
通过使螺钉25、25...穿过设置在板簧6、6...的安装部61、61...上的贯通孔,与设置在散热器2的安装部24、24...上的螺钉孔24b、24b...螺纹配合,在使板簧6、6...的安装部61、61...紧贴在安装部24、24...的外表面24a、24a...上的状态下,在散热器2上将这种板簧6、6...固定成沿周向等间隔配置有三个。而且,在上述的装饰框1的固定部13、13...抵接在散热器2的安装部24、24...上的状态下,将装饰框1固定在散热器2上。装饰框1的缺口部15b、15b...设置成与这样安装的板簧6、6...处于相同的周向位置上。
另外,在板簧6的第一按压部63和第二按压部64没有抵接在顶棚上的状态下,设置防脱部66来防止照明装置10掉落。此外,在散热器2外侧的散热板22、22上分别设置有贯通孔(未图示)。金属线的一端利用挂钩等钩搭在该贯通孔上。金属线的另一端被固定在建筑物的梁上。由此,例如地震等灾害发生时,在防脱部66不能支承照明装置10而使照明装置10从设置在顶棚上的安装孔脱落的情况下,可以防止照明装置10落下。而且,在脱落时的冲击过大的情况下,也可以在金属线的中间设置拉伸螺旋弹簧。
安装板71、71利用螺钉72、72...固定在散热器2外侧第二块散热板22、22上,该安装板71、71与各个散热板22、22平行。在安装板71、71的上部安装有圆板73,该圆板73与该安装板71、71成直角。利用该圆板73可以防止灰尘等异物进入到照明装置主体10a中,特别是防止灰尘等异物进入到散热板22、22...之间,并且在用隔热材料覆盖照明装置主体10a上部的情况下,可以确保因来自散热器2的散热板22、22...和连接板23表面的热传导而被加热的空气流到外部的通风通道。此外,该圆板73还能够有效地防止来自外部的灰尘或来自上层的水滴等。
上述结构的照明装置10的透射板5一侧为下侧,通过板簧6、6...固定在设置于顶棚上的安装孔中,作为所谓下射式灯具使用。例如在直径为125mm的顶棚的安装孔中,在照明装置主体10a和安装孔内表面隔开适当距离的状态下,把照明装置10安装在顶棚上。图9是表示把照明装置10安装在顶棚上的状态的图。
在把板簧6、6...的臂部65一侧向照明装置主体10a一侧按压的状态下,通过将照明装置10从下侧插入设置在顶棚1100上的安装孔1100a中,手离开板簧6、6...后再按压照明装置主体10a,如图9所示,将照明装置10固定在顶棚1100的安装孔1100a中。更详细地说,当在安装孔1100a内安装照明装置10时,向照明装置主体10a一侧按压板簧6而使其弹性变形,伴随解除按压力,在要恢复到图6所示的自然状态时,板簧6的第一按压部63在圆弧的大体中央附近从斜上侧抵接在安装孔1100a的上边缘部位上。由此,对作为构件的顶棚1100的设置面作用有垂直方向的向下分力,利用第一按压部63向下按压顶棚1100的上表面1100b,并且在照明装置主体10a上作用有向上的分力,顶棚1100的下表面1100c被装饰框1的凸缘部12的上表面向上方按压。其结果,在利用第一按压部63和凸缘部12来夹持顶棚1100的状态下,将照明装置10固定在顶棚1100上。
这样,当把照明装置10固定在顶棚1100上时,通过采用本实施方式的装饰框1,利用与顶棚1100的安装孔1100a的边缘部位隔开相对的作为相对部的装饰框1的凸缘部12,来覆盖照明装置主体10a和安装孔1100a内表面之间的间隙。此外,凸缘部12的上表面12a与顶棚的下表面1100c隔开适当间隔,由此,当安装孔1100a的边缘部位附近产生毛刺、贴在顶棚1100的下表面1100c上的装饰纸产生剥离等时,可以遮挡毛刺和装饰纸的剥离等。由于凸缘部12的上表面12a和顶棚的下表面1100c之间的间隔从凸缘部12内周边缘一侧(圆筒部11一侧)到外周边缘一侧(突出设置部15一侧),横跨较宽的范围保持一定,所以即使在毛刺和装饰纸的剥离等不是非常靠近安装孔1100a的边缘部位附近的情况下,也可以遮挡毛刺和装饰纸的剥离等。此外,由于装饰框1的突出设置部15沿大体整个周向抵接在顶棚1100的下表面1100c上,而不会在突出设置部15与顶棚1100之间产生间隙,所以不会沿装饰框1的外周边缘产生浓淡不同的阴影,不会损害设置状态下的外观,有利于美观。
以上述方式安装在顶棚1100上的照明装置10通过设置在照明装置主体10a外部的电源部,从外部电源向LED模块3、3...供电。
多根(图中为四根)导线33、33...穿过设置在导热板21中央部位的贯通孔21c,导线33、33...的一端连接在LED模块3、3...上。如图7所示,该导线33、33...的另一端连接在凹连接器81上。凹连接器81一侧的导线33、33...利用保护管82被汇总成一根。在该保护管82的外周表面上外嵌有金属制的保护弹簧83。由此,可以防止老鼠等有害动物啃咬导线33、33...。
扁平长方体形的凹连接器81是后面叙述的具有可以与凸连接器的凸部嵌合的凹部的连接端子,利用作为盖结构件的连接器盖84来保护凹连接器81。图10A和图10B是连接器盖84的外观图。图10A是连接器盖84的主视图,图10B是从图10A的X-X箭头方向观察的图。
连接器盖84具有:圆筒部84a;缩径部84b,连接设置在该圆筒部84a的一侧上,其直径比圆筒部84a小;扩径部84c,连接设置在圆筒部84a的另一侧上,其直径比圆筒部84a大。缩径部84b的内径做成比保护管82和保护弹簧83的外径大。圆筒部84a和扩径部84c做成可以在内部收容凹连接器81。在扩径部84c上,沿周向等间隔配置有两个被切成大体L形的缺口部84d、84d。
图11是电源模块的外观图,利用局部剖面来表示一部分。电源模块9包括:电源盖90,具有长方体形的外形;电源部91,收容在该电源盖90的内部,由变压器、电阻、电容器等各种电路元件构成;端子座92,连接在该电源部91上;端子盖93,用于收容该端子座92,外嵌在电源盖90一侧。
导线94、94...的一端连接在电源模块9的电源部91上。如图11所示,导线94、94...的另一端连接在凸连接器86上。导线94、94...利用保护管87被汇总成一根。在该保护管87的外周表面上外嵌有金属制的保护弹簧88。由此,可以防止老鼠等有害动物啃咬导线94、94...。
扁平长方体形的凸连接器86是具有多个(图中为四个)凸部的连接端子,利用作为盖结构件的连接器盖89来保护凸连接器86。图12A和图12B是连接器盖89的外观图。图12A是连接器盖89的主视图,图12B是从图12A的XII-XII箭头方向观察的图。
此外,连接器的凸、凹形状或方式根据型号规格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形状或方式,由此,不存在把照明装置和电源模块的组合混淆的危险。特别是在仅仅具有两个型号的情况下,只需要使A型号照明装置的照明装置主体一侧的连接器为凸形、使电源模块一侧的连接器为凹形,并且使B型号照明装置的照明装置主体一侧的连接器为凹形、使电源模块一侧的连接器为凸形。
连接器盖89包括:圆筒部89a;缩径部89b,连接设置在该圆筒部89a的一侧,直径比圆筒部89a小。缩径部89b做成内径比保护管87和保护弹簧88的外径大。圆筒部89a做成可以在其内部收容凸连接器86。此外,在圆筒部89a上,沿周向等间隔配置有两个突出成半球形的突出部89c、89c。突出部89c、89c的直径做成与缺口部84d、84d的最窄部分的间隔相同。
图13是表示连接器盖84、89的嵌合状态的图。通过使连接在电源模块9上的凸连接器86与连接在LED模块3、3...上的凹连接器81嵌合,使设置在照明装置主体10a外部的电源部91通过导线94、94...、33、33...连接在LED模块3、3...上。然后,如图13所示,使突出部89c、89c与缺口部84d、84d一致,把连接器盖89插入连接器盖84的扩径部84c中,并使它们相对转动。伴随相对转动,从缺口部84d、84d突出的挤压片84e、84e因突出部89c、89c而受到朝向径向外侧的力,稍稍向外侧弯曲,由于该弯曲,要恢复到自然状态的挤压片84e、84e对突出部89c、89c作用有朝向径向内侧的力,所以连接器盖84和连接器盖89成为一体。由此,凸连接器86和凹连接器81被收容在连接器盖84、89的内部,可以对凸连接器86和凹连接器81进行保护,防范老鼠等有害动物。
照明装置10被以上述方式安装在顶棚1100的安装孔1100a中,因更换等从顶棚1100上取下照明装置10。把薄板形工具插入缺口部15b、15b...并施加力(例如照明装置自重的2~3倍的力),在照明装置10和顶棚1100之间产生间隙(例如1mm左右),再施加更大的向下的力(例如照明装置自重的5~6倍的力)进行拉拔,来进行取下作业。
具有本实施方式的装饰框1的照明装置10在装饰框1的突出设置部15上形成有多个缺口部15b、15b...,该多个缺口部15b、15b...为扁平长方体形的凹状,并横跨突出设置部15周向的适当距离。由此,在把薄板形工具插入缺口部15b、15b...并施加力时,可以容易地对照明装置10施加足够的向下的力,可以容易地从顶棚1100上取下照明装置。而且,缺口部15b、15b...的深度在把装饰框1安装在顶棚1100上的状态下,在可以把薄板形工具插入缺口部15b、15b...中的范围内尽可能地浅,例如将深度设定为0.5mm。因此,当把照明装置10安装在顶棚1100上时,由于在缺口部15b、15b...和顶棚1100之间仅产生微小间隙,所以沿装饰框1外周边缘产生的阴影的浓淡几乎不变,并且由于在照明装置10和顶棚之间不产生间隙,所以无损于美观。
此外,增强部16、16...设置在凸缘部12的一个面12a一侧,横跨与缺口部15b、15b...对应的部分,即,横跨缺口部15b、15b...和固定部13、13...之间的与缺口部15b、15b...周向位置相同的凸缘部12的径向全长,增强部16、16...的上表面与缺口部15b、15b...的底面为同一个面。由此,当把薄板形工具插入缺口部15b、15b...中并施加力时,增强部16、16...也分散被施加的力,能够起到增强作用,使突出设置部15的设置有缺口部15b、15b...的部分和该缺口部15b、15b...附近的凸缘部12不变形。
此外,在装饰框1的突出设置部15上设置缺口部15b、15b...,当组装照明装置10时,使缺口部15b、15b...与板簧6、6...周向位置相同。由此,利用插入缺口部15b、15b...的薄板形工具,来对抗板簧6、6...的作用力,使施加在装饰框1上的力与在两个板簧之间设置缺口部的情况相比变小,所以可以容易地把照明装置10从顶棚1100上取下。
第二实施方式
图14是第二实施方式的装饰框1a的局部放大外观立体图,是简化后的概略图。如图14所示,设置在突出设置部15上的缺口部15b、15b...在两侧具有朝向开口一侧扩宽的倾斜面15c、15c。其他结构与图4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对应的组成部分采用与图4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了对其结构的详细说明。
当把本实施方式的装饰框1a应用于第一实施方式叙述的照明装置主体10a时,由于在设置于突出设置部15一部分端面15a的缺口部15b、15b...上,设置有朝向开口一侧扩宽的倾斜面15c、15c,所以通过把薄板形工具插入缺口部15b、15b...并施加力,使照明装置的一部分与顶棚分离,同时通过沿倾斜面15c、15c挪动工具,来扩宽照明装置和顶棚的间隙范围,可以更容易地从顶棚上取下照明装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采用使倾斜面15c、15c从缺口部15b、15b...的底面朝向突出设置部15的端面15a的倾斜面,且该倾斜面的斜度固定,深度线性地减少,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从缺口部15b、15b...的底面朝向突出设置部15的端面15a改变倾斜面的斜度。此外,并不限定于倾斜面,只要形成在缺口部15b、15b...的底面和端面15a之间、使工具可以沿凸缘部12的周向移动即可。
第三实施方式
图15是第三实施方式的装饰框1b的局部放大外观立体图,是简化后的概略图。图16是装饰框1b的缺口部15b、15b...附近的示意性局部剖视图。在凸缘部12的一个面12a上,横跨与缺口部15b、15b...对应的部分,即横跨缺口部15b、15b...和固定部13、13...之间的与缺口部15b、15b...周向位置相同的凸缘部12的径向适当距离,分别设置有增强部16a、16a...。增强部16a、16a被设置成从缺口部15b、15b...朝向凸缘部12的径向延伸,延伸设置端做成与固定部13、13...的外表面隔开适当距离。使增强部16a、16a...的上表面与缺口部15b、15b...的底面为同一个面。
在增强部16a、16a...的延伸设置端上,直立设置有与固定部13、13...隔开相对的矩形板状的突起16b、16b...。而且,当把装饰框1b安装在照明装置主体10a上时,如图中双点划线所示,固定部13、13...和突起16b、16b...之间的间隔被设定成使板簧6、6...位于固定部13、13...和突起16b、16b...之间。其他结构与图2和图4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对应的组成部分采用与图2和图4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了对其结构的详细说明。
在把本实施方式的装饰框1b应用于第一实施方式叙述的照明装置主体10a时,由于板簧6、6...位于固定部13、13...和突起16b、16b...之间,所以当把薄板形工具插入缺口部15b、15b...时,因突起16b、16b...使工具在规定的位置上停止插入,限制该工具移动,可以避免工具到达板簧6、6...。由此,当对工具施加力时,可以顺利地进行取下照明装置的作业,而不受板簧6、6...的影响。
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把突起16b、16b...做成矩形板状,但突起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此,只要可以妨碍工具的插入使工具不能到达板簧附近即可。
而且,在以上的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的装饰框中,虽然在突出设置部15上沿凸缘部12的周向等间隔配置三个缺口部15b、15b...,但并不限定于此。可根据板簧的数量适当设定缺口部的数量。缺口部的设置位置只要在板簧附近即可,没有必要设置成与板簧周向位置相同。
此外,虽然把增强部做成与缺口部的底面为同一个面,但并不限定于此。
并且,虽然把装饰框安装在照明装置主体10a上,但也可以安装在顶棚1100等构件上。
第四实施方式
具有以上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的装饰框的照明装置伴随接入电源,把来自电源部的整流后的规定值的直流电流提供给LED模块等光源,按照提供的电流点亮光源。通常使用的照明装置通过控制光源的光量,使照射面上的亮度改变,此外,作为光源使用发光颜色不同的多个光源,通过分别控制该多个光源的光量,改变被来自多个光源的光照射的照射面上的光的颜色。这样的调光方法可以自动地进行光量和光的颜色的细微调整,但会使结构和控制变得复杂。因此,优选可以采用简单结构来进行调光的照明装置。
图17是采用第四实施方式的装饰框1c的照明装置的示意性局部放大剖视图。图18是照明装置的示意性局部放大主视图。另外,照明装置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叙述的照明装置相同。
在装饰框1c的凸缘部12的内边缘部位上,沿大约90°与该凸缘部12同心地设置有圆弧形的导向孔12d。装饰框1c的其他结构与图16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相同,对应的组成部分采用与图3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了对其结构的详细说明。
在装饰框1c内侧的凸缘部12内表面上设置有树脂制的透射板5a,该透射板5a覆盖LED模块。透射板5a为弯曲成凸状的大体圆板形。在透射板5a的一部分外周边缘上设置有圆柱形的突起50a,该突起50a与透射板5a大体垂直,并沿透射板5a的突出方向延伸。
如图17所示,把突起50a插入到设置在装饰框1c上的圆弧形的导向孔12d中,将透射板5a安装在装饰框1c上。在该透射板5a的上侧内嵌有作为光学构件的圆板形的过滤器51。图19是过滤器51的一个例子。
过滤器51由着色的聚碳酸脂树脂制成,如图19所示,在周向上使颜色的浓淡连续变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每隔90°反复使周向颜色的浓淡变化的方式制成过滤器51。以上述方式每隔90°反复使颜色的浓淡变化是为了应用于具有把沿周向等间隔配置四个的LED模块作为光源的照明装置上,可以根据LED模块等光源的数量、配置等适当设定反复的角度。另外,过滤器51并不限定于聚碳酸脂树脂制品,也可以是丙烯树脂等其他树脂,还可以是玻璃。
在这种结构中,通过使突起50a沿设置在装饰框1c上的导向孔12d移动,使设置有突起50a的透射板5a转动,并且伴随该转动,使内嵌在透射板5a上的过滤器51一体转动。由于从LED模块照射出的光主要透过过滤器51的LED模块正下方的部分,所以可以使透过后的光的颜色浓淡按照过滤器51的转动无级变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以使周向的颜色发生浓淡变化的方式形成过滤器51,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能够以使周向的颜色连续发生变化的方式形成过滤器。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根据过滤器的转动使透过过滤器的光的颜色按照过滤器的颜色而变化,所以可以使照射面上的光的颜色变化。此外,也可以使用单一颜色均匀着色的过滤器,在这种情况下,与对透射板进行着色相比,具有容易制造的优点。
此外,也能够以使周向的透射率高低连续变化的方式形成过滤器。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根据过滤器的转动使透过过滤器的光量变化,所以可以使照射面上的亮度无级变化。还可以按照周向位置使光的散射程度变化。
此外,也可以使用偏振光过滤器,该偏振光过滤器除去规定方向以外的光,来减少因位于从光源照射出的光的射出方向上的玻璃、水面等反射的光量,防止光的映入。也可以通过使用在周向上配置不同的透镜或棱镜构成的薄片,来改变光的出射方向。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以在周向上改变颜色的浓淡、颜色的种类、透射率的高低等方式形成过滤器51,但也可以不采用过滤器51,而是形成在周向改变颜色的浓淡等的透射板,还可以使过滤器和透射板分别具有不同的特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在透射板5a上设置突起50a,该突起50a插入到设置在装饰框1c上的导向孔12d中,通过使透射板5a转动,来使过滤器51转动,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把突起设置在过滤器上,通过把该突起插入到设置在装饰框1c上的导向孔12d中,来使过滤器直接转动。
在以上的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中,虽然作为光源使用安装了多个LED元件的LED模块3、3...,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用高亮度的LED芯片、EL(电致发光)、荧光灯、灯泡等。
在以上的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中,虽然对把装饰框安装在下射式灯具上的例子进行了叙述,但并不限定于下射式灯具,本发明的装饰框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类型的照明装置、除了照明装置以外的设置在顶棚等构件上的设备,而且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记载范围内,以各种变形方式实施本发明。
第五实施方式
如以上的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记载的照明装置10那样,在开设于顶棚等构件上的安装孔内进行安装的下射式灯具等照明装置中,通常要防止照明装置落到地面上,如前所述,设置有装备了金属线和挂钩的防止落下构件。在这种防止落下构件中,当限制了照明装置等被支承构件掉下时,施加在该防止落下构件上的力直接作用在挂钩上,存在该挂钩的口被打开导致被支承构件掉下并碰撞地面的危险。下面叙述的防止落下构件可以防止被支承构件和防止落下构件的钩搭被解除,并防止被支承构件掉到地面上。
图20是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防止落下构件的示意性俯视图。防止落下构件101把设置在顶棚等高处来使用的装置(被支承构件)支承在顶棚内侧的梁等支承构件上,用于防止所述装置掉下来。
防止落下构件101具有钩住被支承构件的作为钩搭件的挂钩111。挂钩111由不锈钢等金属制成,由细长的矩形板弯曲而成。如图20所示,挂钩111具有弯曲成J形的钩搭部111a。弯曲成C形的连接部111b连接设置在钩搭部111a的一侧上。矩形板状的按压部111c连接设置在连接部111b上。按压部111c的端部从内侧抵接在钩搭部111a上。
作为吸收冲击装置的螺旋弹簧112连接在挂钩111的连接部111b上。图21是从图20的XXI-XXI箭头方向观察的螺旋弹簧的放大图。螺旋弹簧112由不锈钢等金属制成,具有把金属线绕成螺旋形的弹簧部112a、分别设置在该弹簧部112a两侧的环形的连接部112b、112c。通过把挂钩111的连接部111b穿过连接部112b,将螺旋弹簧112连接在挂钩111上。而且,连接部112b、112c为了提高刚性,绕成两圈。此外,根据需要对这些金属构件进行热处理。
优选将螺旋弹簧112设定成:当被支承构件从设置场所掉下来时,螺旋弹簧112的振幅约为自然长度的两倍,并且振动次数少(优选二到三次左右)。此外,可以将螺旋弹簧112设定成在弹性变形的范围内使用,也可以设定成使螺旋弹簧112产生塑性变形。
不锈钢等金属制成的金属线113连接在螺旋弹簧112的连接部112c上。使金属线113的一端穿过螺旋弹簧112的连接部112c,在做成环形的状态下套上圆筒形的套114a,利用把该套114a压扁形成的环形的连接部113a,使金属线113与螺旋弹簧112连接。在金属线113的另一端同样设置有环形部113b,在做成环形的状态下套上圆筒形的套114b,把该套114b压扁而形成该环形部113b。此外,根据被支承构件的设置场所、该设置场所和支承构件的位置关系,适当设定金属线113的长度。
例如在被支承构件约为1kg、被支承构件的设置场所和支承构件的距离约为600mm的情况下,如下设定该防止落下构件101:使金属线113的连接部113a和环形部113b之间的长度约为600mm,使金属线113的刚性强度在被支承构件自然落下约600mm的情况下,几乎不发生塑性变形。此外,使螺旋弹簧112的初始张力为1kg以上。
上述结构的防止落下构件101把金属线113的环形部113b一侧挂在顶棚内侧的梁等支承构件上,通过使防止落下构件101从另一侧穿过金属线113的环形部113b,不用设置特别的固定机构,就可以简单且可靠地固定在支承构件上,并且越是承受张力越牢固。防止落下构件101通过把被支承构件挂在设置于另一侧的挂钩111的钩搭部111a上,可以把被支承构件支承在支承构件上。在这种状态下,当被支承构件从顶棚等设置场所掉下来时,在防止落下构件101上作用有与被支承构件的势能对应的力。因该作用力主要使螺旋弹簧112伸长,被支承构件的落下距离被限制为根据该螺旋弹簧112的特性而确定的距离(以下称为距离x)。如果认为落下前的势能全部转变成螺旋弹簧的变形,该距离x可以用(2mgh/k)0.5来求出(其中,m:质量、g:重力加速度、h:落下高度、k:弹性系数)。当限制该被支承构件掉下、以使其不会碰撞地面时,虽然较大的力作用在防止落下构件101上,但通过根据被支承构件来适当设定螺旋弹簧112,可以使限制被支承构件落下时产生的冲击伴随螺旋弹簧112的伸缩或不可逆的变形,作为消耗的能量而吸收,可以减小施加在挂钩111上的力。其结果,可以防止挂钩111的钩搭部111a和按压部111c分离,防止被支承构件和挂钩111的钩搭被解除,并且可以把被支承构件支承在支承构件上,防止被支承构件掉到地面上。
此外,由于在金属线113的另一侧设置螺旋弹簧112,所以当把防止落下构件101安装在顶棚内侧的梁等支承构件上时,可以容易地进行安装,而不受螺旋弹簧112的影响,此外,也容易从室内一侧确认螺旋弹簧112的状态(包括变形或破损)。由于把螺旋弹簧112作为吸收冲击装置使用,所以仅利用螺旋弹簧112这样简单的结构,就可以吸收限制被支承构件落下时产生的冲击。
该防止落下构件101例如用于防止下射式灯具等照明装置掉到地面上,该照明装置安装在开设于顶棚上的安装孔中。下面以设置在顶棚上且对房间局部进行照明的下射式灯具为例,对照明装置进行说明。图22是具有第五实施方式的防止落下构件101的照明装置110的外观立体图。图23是照明装置110的示意性侧视图,利用局部剖面来表示一部分。
在图中,照明装置主体110a具有由铝等金属制成的散热器102。如图23所示,散热器102具有大体圆板形的导热板121。在导热板的一个面121a上,平行地直立设置有多个矩形板状的散热板122、122...。在导热板的一个面121a上直立设置有连接板(未图示),该连接板通过这些散热板122、122...的大体中央,且与该多个散热板122、122...垂直。
在导热板121的周向边缘部位上设置有多个螺钉孔121d、121d...。此外,在散热器102的导热板121的周向边缘部位上,沿周向等间隔直立设置有三个矩形板状的安装部123、123...,使安装部123、123...与导热板121的径向垂直。安装部123、123...分别与多个散热板122、122...连接设置成一体,一个安装部123配置成与散热板122、122...连接设置成直角。安装部123、123...的外表面123a、123a...做成平面。在安装部123的上侧和下侧并排设置有螺钉孔123b、123c。此外,散热器102可以通过压铸一体成形,也可以利用切削加工形成。还可以利用挤压加工将多个构件组合来形成散热器102。
在散热器102的导热板121的另一个面121b上,沿周向等间隔安装有作为光源的多个(图中为六个)LED模块103、103...。LED模块103、103...包括:矩形的陶瓷(例如氧化铝)基板;发光部,具有密集安装在该陶瓷基板一个面中央部位的多个(例如36个)LED元件和密封该多个LED元件且使荧光体分散的密封树脂;以及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此外,优选在LED模块103、103...和导热板121之间安装有热传导薄片或润滑脂。伴随点亮这些LED模块103、103...,该LED模块103、103...产生的热量被传递给散热器102的导热板121、散热板122、122...和连接板,利用自然对流向外部散热。
在散热器102的导热板121的另一个面121b一侧设置有反射板104。在反射板104上形成有多个具有大体半球形凹部的反射部141、141...,当把该反射板104安装在散热器102上时,在与LED模块103、103...对应的位置上,该反射部141、141...包围LED模块103、103...。反射板104为不锈钢等金属、涂布有高反射率涂料的金属、具有高全反射率(大约98%)和高散射反射率(大约95%)这种光学特性的微发泡反射材料(例如MCPET(注册商标))、或者是填充了光散射性的金属氧化物(例如二氧化钛)等材料的树脂材料(例如聚碳酸脂)。
在反射板104上设置具有大体圆柱形凹部的固定部142、142...,当把反射板104安装在散热器102上时,该固定部142、142...与设置在导热板121上的螺钉孔121d、121d...对应。此外,在反射板104的周向边缘上直立设置有周壁143。通过使周壁143的端面抵接在导热板121上,使螺钉145、145...穿过设置在反射板104的固定部142、142...上的贯通孔,与设置在导热板121上的螺钉孔121d、121d...螺纹配合,把反射板104固定在散热器102上。来自LED模块103、103...的光被该反射板104的反射部141、141...反射,并包含在与LED模块103、103...的光轴所成角度为规定角度以下的范围内。其结果,从照明装置110照射出控制了配光特性的光,使照明装置110正下方的照度变强。
在散热器102的导热板121一侧设置有装饰框105。装饰框105具有圆筒部151和环形的凸缘部152,该凸缘部152从圆筒部151的一端朝向垂直方向、沿径向延伸设置。在圆筒部151上设置有延伸设置部151a、151a...,该延伸设置部151a、151a...从周向的三个部位朝向凸缘部152的相反一侧延伸设置。在该延伸设置部151a、151a...上设置有贯通孔151b、151b...。而且,当把装饰框105安装在散热器102上时,在与设置在散热器102的安装部123、123...上的螺钉孔123c、123c...对应的位置上,分别设置贯通孔151b、151b...。该装饰框105使反射板104内嵌在圆筒部151的另一端一侧,在使延伸设置部151a、151a...抵接在散热器102的安装部123、123...的外表面123a、123a...上的状态下,使螺钉153、153...穿过贯通孔151b、151b...,通过使螺钉153、153...与螺钉孔123c、123c...螺纹配合,将装饰框105固定在散热器102上。在装饰框105的凸缘部152的内表面上安装有圆板形的树脂制的透射板106,使透射板106覆盖LED模块103、103...。透射板106例如由聚碳酸脂树脂制成。
此外,在散热器102上设置有多个板簧107、107...。板簧107由不锈钢等金属制成,把细长的矩形板弯曲成图23所示的V形。在板簧107的一侧设置有矩形板状的安装部171。在隔着弯曲部172的板簧107的另一侧连接设置有第一按压部173和第二按压部174,该第一按压部173和第二按压部174朝向安装部171一侧弯曲成凸状,且沿板簧107的长边方向的剖面形状为圆弧形。此外,在板簧107的另一侧的端部上设置有防脱部176,该防脱部176从连接设置在第二按压部174上的臂部175的端部,与该臂部175成角度地折向安装部171的相反一侧。
通过使螺钉124、124...穿过设置在板簧107、107...的安装部171、171...上的贯通孔,与设置在散热器102的安装部123、123...上的螺钉孔123b、123b...螺纹配合,在使板簧107、107...的安装部171、171...紧贴在安装部123、123...的外表面123a、123a...上的状态下,在散热器102上将这种板簧107、107...固定成沿周向等间隔配置有三个。而且,在板簧107的第一按压部173和第二按压部174没有抵接在顶棚上的状态下,设置板簧107的防脱部176来防止照明装置110掉落。
此外,在散热器102外侧的散热板122、122上分别设置有钩搭孔122a、122a。把上述的本发明的防止落下构件101安装在设置于散热板122、122上的钩搭孔122a、122a中的任意一个上。如后面叙述的那样,利用该防止落下构件101可以防止照明装置110掉到地面上。
安装板181、181利用螺钉182、182...被固定在散热器102外侧第二块散热板122、122上,所述安装板181、181与各散热板122、122平行。在安装板181、181的上部安装有圆板183,该圆板183与所述安装板181、181成直角。利用该圆板183可以防止灰尘、水滴等异物进入到照明装置主体110a中,特别是防止灰尘、水滴等异物进入到散热板122、122...之间,从而可以抑制散热器102的散热性能降低。此外,在水滴因上层漏水等而滴落到顶棚1100上的情况下,可以防止水滴进入到照明装置主体110a的内部。
在此,对圆板183进行说明。虽然圆板183设置在散热器102的上部,使灰尘、水滴等异物不能进入到散热器102的散热板122之间,但优选设置成:使圆板183的直径比散热器102的外周直径小,从上表面一侧(与安装有LED模块103、103...一侧相反的一侧)观察照明装置主体110a的情况下,圆板183位于散热器102外周的内侧。由此,如后面叙述的那样,在把照明装置主体110a从顶棚的下侧插入到开设于顶棚上的安装孔中的情况下,由于圆板183不会与安装孔的圆周面接触,所以可以容易地把照明装置主体110a安装在顶棚上。
此外,在照明装置主体110a的外部设置有电源部(未图示),该电源部由变压器、电阻、电容器等各种电路元件构成。电源部通过导线(未图示)和连接器(未图示),与LED模块103、103...连接。保护连接器的连接器盖191具有第一盖结构件191a和第二盖结构件191b,可以在它们的内部分别收容凸连接器和凹连接器。通过使第一盖结构件191a和第二盖结构件191b卡合成一体,把连接器收容在连接器盖191的内部。由此,可以保护连接器,防范老鼠等有害动物。
LED模块103、103...和第一盖结构件191a之间的导线、第二盖结构件191b和电源部之间的导线分别由保护管192a、192b汇总成一根,在所述保护管192a、192b的外周表面上外嵌有金属制的保护弹簧193a、193b。由此,可以防止老鼠等有害动物啃咬导线。
上述结构的照明装置110使透射板106一侧为下侧,通过板簧107、107...固定在开设于顶棚1100上的安装孔1100a中,作为所谓下射式灯具使用。下面对照明装置110的安装步骤进行说明。图24A至图24D是说明向顶棚1100的安装孔1100a安装照明装置主体110a的步骤的图。
首先,把防止落下构件101的金属线113的环形部113b一侧挂在作为支承构件的顶棚内侧的梁1101上,如图22所示,通过使防止落下构件101从另一侧穿过金属线113的环形部113b,把防止落下构件101固定在梁1101上。接着,把防止落下构件101的挂钩111挂在钩搭孔122a、122a的任意一个上。由此,可以通过把防止落下构件101悬吊在梁1101上,来支承照明装置主体110a。在这种状态下,如图24A所示,在把板簧107、107...的臂部175、175...一侧向照明装置主体110a一侧按压的状态下,使照明装置主体110a以稍微倾斜的状态,如图中的中空箭头所示,从顶棚1100的下侧插入到开设于顶棚1100上的安装孔1100a中。然后,如图24B所示,使设置在散热器102上部的圆板183穿过安装孔1100a。此后,如图24C所示,使手离开板簧107、107...,并且使照明装置主体110a如图中的中空箭头所示向上方移动,再压入到安装孔1100a中。在这种状态下,利用因板簧107、107...的弹性变形而产生的作用力,使板簧107、107...的第一按压部173和第二按压部174中的任意一个从斜上侧按压在顶棚1100的安装孔1100a的上边缘部位上。其结果,在顶棚1100上作用有向下的力,利用其反作用使装饰框105承受来自板簧107、107...的向上的力,使凸缘部152的上表面按压在顶棚1100的下表面上,如图24D所示,将照明装置110固定在顶棚1100的安装孔1100a中。
例如发生地震等灾害时,因防脱部176、176...不能支承照明装置主体110a、或者因顶棚1100破损,以上述方式固定的照明装置110会从顶棚1100脱落。此时,如前所述,由于利用防止落下构件101的螺旋弹簧112,可以吸收在限制照明装置主体110a落下使其不冲击地面时产生的冲击,所以可以减小施加在挂钩111上的力。其结果,仅仅利用螺旋弹簧112这样的结构简单的吸收冲击装置,就可以防止挂钩111的钩搭部111a和按压部111c分离,防止照明装置主体110a和挂钩111的钩搭被解除,并且通过把照明装置主体110a悬吊在梁1101上来进行支承,可以防止照明装置主体110a掉到地面上。
此外,本发明的照明装置110使用重量轻且小型的LED作为光源,铝制的散热器102在照明装置110整体重量中所占比例较大。通过利用设置在散热器102上的钩搭孔122a、122a,将照明装置主体110a挂在防止落下构件101的钩搭件111上,利用金属线113将照明装置主体110a悬吊并支承在梁1101上,所以可以抑制照明装置主体110a悬吊时的摇动、破损等。
第六实施方式
图25是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防止落下构件的示意性俯视图。本实施方式的作为吸收冲击装置的防止落下构件101a由两个作为吸收冲击件的螺旋弹簧112、112构成。在防止落下构件101a的金属线113的环形的连接部113a和挂钩111的连接部111d之间,并排地连接有两个螺旋弹簧112、112。其他结构与图20所示的第五实施方式相同,对应的组成部分采用与图20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了对其结构的详细说明。
上述结构的防止落下构件101a与上述的第五实施方式的防止落下构件101相同,由于利用防止落下构件101a的螺旋弹簧112、112,可以吸收在限制被支承构件落下使其不碰撞地面时产生的冲击,所以可以减小施加在挂钩111上的力。其结果,仅利用螺旋弹簧112、112这样的结构简单的吸收冲击装置,就可以防止挂钩111的钩搭部111a和按压部111c分离,防止被支承构件和挂钩111的钩搭被解除,并且通过把被支承构件悬吊在支承构件上来进行支承,可以防止被支承构件掉到地面上。
由于并排设置有两个螺旋弹簧112、112,所以即使一个破损,仍然具有吸收冲击装置的功能。此外,例如通过使螺旋弹簧112、112采用特性不同的螺旋弹簧,并分层次地使螺旋弹簧112、112具有吸收冲击装置的功能,可以根据被支承构件的设置场所,适当设定防止落下构件101a的吸收冲击的程度。
本实施方式的防止落下构件101a与第五实施方式的防止落下构件101相同,可以应用于照明装置110,并且可以防止照明装置主体110a和挂钩111的钩搭被解除,通过把照明装置主体110a悬吊在梁1101上来进行支承,可以防止照明装置主体110a掉到地面上。此外,通过利用设置在散热器102上的钩搭孔122a、122a,把照明装置主体110a挂在防止落下构件101a的挂止件111上,可以抑制照明装置主体110a悬吊时的摇动、破损等。
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了两个螺旋弹簧112、112,但并不限定于两个,也可以是三个以上。
第七实施方式
图26是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防止落下构件的示意性俯视图。本实施方式的作为吸收冲击装置的防止落下构件101b由三个作为吸收冲击件的螺旋弹簧112、112...构成。在防止落下构件101b的金属线113的环形的连接部113a和挂钩111的连接部111b之间,串联连接有三个螺旋弹簧112、112...。其他结构与图20所示的第五实施方式相同,对应的组成部分采用与图20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了对其结构的详细说明。
上述结构的防止落下构件101b与上述的第五实施方式的防止落下构件101相同,由于利用防止落下构件101b的螺旋弹簧112、112...,可以吸收在限制被支承构件落下使其不碰撞地面时产生的冲击,所以可以减小施加在挂钩111上的力。其结果,仅利用螺旋弹簧112、112这样的结构简单的吸收冲击装置,就可以防止挂钩111的钩搭部111a和按压部111c分离,防止被支承构件和挂钩111的钩搭被解除,并且通过把被支承构件悬吊在支承构件上来进行支承,可以防止被支承构件掉到地面上。
由于串联设置三个螺旋弹簧112、112...,例如通过使螺旋弹簧112、112...采用特性不同的螺旋弹簧,并分层次地使螺旋弹簧112、112...具有吸收冲击装置的功能,可以根据被支承构件的设置场所,适当设定防止落下构件101b的吸收冲击的程度。
本实施方式的防止落下构件101b与第五实施方式的防止落下构件101相同,可以应用于照明装置,并且可以防止照明装置主体110a和挂钩111的钩搭被解除,通过把照明装置主体110a悬吊在梁1101上来进行支承,可以防止照明装置主体110a掉到地面上。此外,通过利用设置在散热器102上的钩搭孔122a、122a,把照明装置主体110a挂在防止落下构件101b的钩搭件111上,可以抑制照明装置主体110a悬吊时的摇动、破损等。
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了三个螺旋弹簧112、112...,但并不限定为三个,可以是两个,也可以是四个以上。
此外,虽然在第六实施方式中并排设置多个螺旋弹簧,在第七实施方式中串联设置多个螺旋弹簧,但也可以把它们进行组合。
第八实施方式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虽然使用螺旋弹簧作为防止落下构件的吸收冲击装置,但吸收冲击装置并不限定于螺旋弹簧。图27是其他吸收冲击装置的示意图。
在图中,板状弹簧115具有矩形的弹簧部115a和三角形的安装部115b、115b,该安装部115b、115b在该弹簧部115a的两端延伸设置,并设置有安装孔115c、115c。该板状弹簧115由不锈钢等金属制成。如图27所示,在弹簧部115a上,沿与板状弹簧115的长边方向垂直的方向设置有多个切口115d、115d...。该板状弹簧115可以替代第五至第七实施方式的防止落下构件的螺旋弹簧来使用。例如在图20所示的第五实施方式的防止落下构件中,通过使板状弹簧115替代螺旋弹簧112,使挂钩111的连接部111b和金属线113的连接部113a分别穿过安装孔115c、115c,将板状弹簧115连接在挂钩111和金属线113上来使用。
在该结构中,伴随限制被支承构件的落下而对防止落下构件产生冲击,因该冲击使力作用在板状弹簧115上。图28A和图28B是板状弹簧115的动作说明图。图28A表示对防止落下构件产生的冲击小的情况,图28B表示对防止落下构件产生的冲击大的情况。
在力没有作用在板状弹簧115上的初始状态下,如图27所示,设置在弹簧部115a上的切口115d、115d...处于闭合状态。当伴随限制被支承构件的落下而对防止落下构件产生冲击、并因该冲击使力作用在板状弹簧115上时,通过在弹簧部115a上设置切口115d、115d...,产生比安装部115b、115b大的应力。因该应力使弹簧部115a伸长,从而使切口115d、115d...打开,成为图28A所示的状态。此时,弹簧部115a的变形是弹性变形。因此,如果作用在板状弹簧115上的力消失,则弹簧部115a返回到图27所示的状态。并且,当更大的力作用在板状弹簧115上时,弹簧部115a进一步伸长,切口115d、115d...更大地打开,成为图28B所示的状态。此时,弹簧部115a的变形是塑性变形。因此,即使作用在板状弹簧115上的力消失,弹簧部115a也不会返回到图27所示的状态。
这样,在对防止落下构件产生的冲击小的情况下,由板状弹簧115的弹性变形来吸收冲击,另一方面,在对防止落下构件产生的冲击大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板状弹簧115的塑性变形来主动消耗伴随被支承构件落下而产生的动能,从而吸收冲击。由此,可以充分地吸收在限制被支承构件落下使其不碰撞地面时产生的冲击,使施加在挂钩111上的力减小。其结果,仅利用板状弹簧115这样结构简单的吸收冲击装置,就可以防止挂钩111的钩搭部111a和按压部111c分离,防止被支承构件和挂钩111的钩搭被解除,并且通过把被支承构件悬吊在支承构件上来进行支承,可以防止被支承构件掉到地面上。
具有本实施方式的板状弹簧的防止落下构件与第五至第七实施方式的防止落下构件相同,可以应用于照明装置,并且可以防止照明装置主体110a和挂钩111的钩搭被解除,通过把照明装置主体110a悬吊在梁1101上来进行支承,可以防止照明装置主体110a掉到地面上。此外,通过利用设置在散热器102上的钩搭孔122a、122a,把照明装置主体110a挂在防止落下构件的钩搭件111上,可以抑制照明装置主体110a悬吊时的摇动、破损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以仅使用一个板状弹簧115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可以如第六实施方式的防止落下构件那样,并排设置多个弹簧,也可以如第七实施方式的防止落下构件那样,串联设置多个弹簧,还可以把它们进行组合。
在以上的第五至第八实施方式中,虽然使用了螺旋弹簧、或者在与其伸长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并排设置多个切口的板状弹簧,来作为防止落下构件的吸收冲击装置,但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是可以吸收对防止落下构件的冲击的构件即可。此外,也可以使用形状记忆合金来作为吸收冲击装置的材料。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吸收冲击装置吸收了对防止落下构件的冲击而变形,由于其形状可以恢复到变形前的状态,所以可以反复使用吸收冲击装置。
在以上的第五至第八实施方式中,虽然单独形成吸收冲击装置和挂钩,但也可以使它们形成为一体。
此外,也可以在以上的第五至第八实施方式的金属线和/或吸收冲击装置的表面上涂布树脂,利用该树脂的变形等来吸收冲击。
在以上的第五至第八实施方式中,虽然防止落下构件的金属线、吸收冲击装置和挂钩由金属制成,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由树脂制成,还可以是包含有玻璃纤维或碳纤维的强化树脂制品。此外,也可以在防止落下构件的中间设置铰接部等防止扭曲的机构。
在以上的第五至第八实施方式中,虽然作为支承构件以顶棚内侧的梁为例,但并不限定于此,支承构件也可以是设置在顶棚内侧的照明装置的电源部。由于电源部连接在配置于顶棚内侧的电线上而被固定,所以通过利用防止落下构件连接在作为被支承构件的照明装置主体和电源部之间,可以得到如前所述的效果。
在把电源部作为支承构件使用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第五至第八实施方式的防止落下构件来作为防止落下构件。此外,可以使用具有弯曲金属线的防止落下构件来作为冲击吸收构件,所述弯曲金属线是使金属线弯曲,利用金属线弯曲部分的伸缩或不可逆的变形来吸收冲击。
图29是表示采用弯曲金属线作为防止落下构件来连接照明装置主体110a和电源部之间的例子的图。在图中,弯曲金属线116是使金属线弯曲,利用金属线弯曲部分的伸缩或不可逆的变形来吸收冲击。在连接器盖191的第一盖结构件191a和第二盖结构件191b、以及电源部109的电源盖上分别设置有用于穿过金属线的贯通孔191c、191d、109a。一根弯曲金属线116通过把弯曲金属线116的一端和另一端一侧分别穿过钩搭孔122a和贯通孔191c,该钩搭孔122a设置在散热器102的散热板122上,该贯通孔191c设置在第一盖结构件191a上,并利用因套114a、114a而形成为环形的连接部116a、116a,连接在照明装置主体110a的散热器102和连接器盖191之间。另一根弯曲金属线116通过把弯曲金属线116的一端和另一端一侧分别穿过贯通孔191d、109a,该贯通孔191d、109a设置在第二盖结构件191b和电源部109的电源盖上,并利用因套114a、114a而形成为环形的连接部116a、116a,连接在连接器盖191和电源部109之间。
按照该结构,即使在照明装置主体110a要从顶棚的安装孔掉下来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弯曲金属线116、116本身起到冲击吸收构件的作用,悬吊且支承照明装置,使其不会碰撞地面。更详细地说,通过使弯曲金属线116、116的弯曲部分拉伸,可以吸收施加在防止落下构件上的冲击,或者吸收施加在安装于散热器102、连接器盖191、电源部109的防止落下构件的钩搭部上的冲击。
在使用弯曲金属线116、116作为防止落下构件的情况下,优选使弯曲金属线116、116的弯曲部的拉伸长度比照明装置主体110a、连接器盖191和电源部109各自之间的线缆192a、192b的长度短。因此,可以使落下时的冲击不会施加到线缆192a、192b上。而且,也可以用弯曲金属线直接连接照明装置主体110a和电源部109。
在第五至第八实施方式中,设置有保护管和保护弹簧,该保护管和保护弹簧用于保护连接电源部和LED模块103、103...的导线,并且单独设置防止落下构件。也可以通过适当设定所述导线和该导线的保护构件,来兼用作防止落下构件。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具有可弯曲性的构件、例如弹簧线,来作为把导线汇总成一根的保护管,并且使该弹簧线具有规定的刚性。
在第五至第八实施方式中,虽然使用安装有多个LED元件的LED模块103、103...来作为照明装置的光源,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用高亮度的LED芯片、EL(电致发光)、荧光灯、灯泡等。
此外,在第五至第八实施方式中,虽然以下射式灯具为例对照明装置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本发明的防止落下构件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类型的照明装置。例如,也可以应用于设置在顶棚上且对整个房间进行照明的扁平长方体形状的天花板灯。在这种情况下,优选把防止落下构件的钩搭件安装在照明装置主体中的最重的构件上,此外,优选根据照明装置主体的尺寸,在多个部位(例如照明装置主体上表面四个角中的对角线上的两个部位)上安装防止落下构件的钩搭件。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为应用于照明装置,也适用于照明装置以外的设置在顶棚上的例如空调装置或监视摄像机等设备。此外,也并不限定为顶棚面,也同样可以适用于设置在壁面等设置面上的照明装置等设备。
如前所述,在连接上述实施方式记载的照明装置等电器设备和向该电器设备供电的电源的电线中间,通常设置有相互连接的连接器。下面对采用容易进行安装和取下的结构能够保护连接器的连接器盖进行详细叙述。
第九实施方式
图30是本发明第九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盖201的示意性外观立体图。连接器盖201保护连接器,把该连接器收容在其内部,连接器盖201具有第一盖结构件202和一部分外嵌在该第一盖结构件202上的第二盖结构件203。图31A和图31B是第一盖结构件202的示意性外观图。图31A是主视图,图31B是从图31A的XXXI-XXXI箭头方向观察的图。图32A和图32B是第二盖结构件203的示意性外观图。图32A是主视图,图32B是从图32A的XXXII-XXXII箭头方向观察的图。
第一盖结构件202为圆筒形状,至少收容连接器的一部分,并且具有:圆筒部221,其一侧端部与第二盖结构件203嵌合;支承部222,连接设置在该圆筒部221的另一侧上,外嵌并支承导线等电线或该电线的保护管,连接器设置在该导线的一端上。另外,圆筒部221和支承部222的连接部从圆筒部221朝向支承部222直径连续缩小。
如图31B所示,在圆筒部221上,沿周向等间隔配置有两个突出成半球形的突起223、223。突起223、223具有适当的轴向长度L,以使突起223、223与下面叙述的设置在第二盖结构件203上的卡合装置卡合。
支承部222连接设置在圆筒部221的一侧,是直径比圆筒部221小的圆筒形。根据收容在圆筒部221内部的连接器的尺寸来确定圆筒部221的直径,并且根据电线或该电线的保护管的直径来确定支承部222的直径。
第二盖结构件203为圆筒形状,包括:圆筒部231,其一侧端部外嵌在第一盖结构件202的圆筒部221上;收容部232,连接设置在该圆筒部231的另一侧上,至少收容连接器的一部分;支承部233,连接设置在该收容部232的与圆筒部231相反一侧上,外嵌并支承导线等电线或该电线的保护管,连接器设置在该导线的一端上。而且,收容部232和支承部233的连接部从收容部232朝向支承部233直径连续缩小。
圆筒部231的内径比第一盖结构件202的圆筒部221的外径大。如图32A所示,在圆筒部231的端部边缘上,沿周向等间隔配置有两个大体L形的缺口部234、234,使其一端朝向圆筒部231的端部开口。缺口部234、234的一条边沿着圆筒部231的轴向延伸,其另一条边离开圆筒部231的端部边缘且沿着周向延伸。在缺口部234、234上设置有狭窄部234a、234a,使狭窄部234a、234a的宽度Ws比其他部分的宽度W窄(Ws<W)。使缺口部234、234的狭窄部234a、234a的宽度Ws比突起223、223的轴向长度L稍小(Ws<L)。另外,使突起223、223的轴向长度L比缺口部234、234其他部分的宽度W小(L<W)。
利用该缺口部234、234形成与设置在第一盖结构件202上的突起223、223卡合的卡合片235、235。卡合片235、235由缺口部234、234的狭窄部234a、234a形成,具有朝向轴向突出的凸部235a、235a。可以利用切削加工形成缺口部234、234,也可以一体成型。
收容部232连接设置在圆筒部231的另一侧上,是直径比圆筒部231小的圆筒形。支承部233连接设置在收容部232的与圆筒部231相反一侧上,是直径比收容部232小的圆筒形。根据收容在收容部232内部的连接器的尺寸来确定收容部232的直径,并且根据电线或该电线的保护管的直径来确定支承部233的直径。
图33A和图33B是固定第一盖结构件202和第二盖结构件203的连接器盖201的固定步骤的说明图。首先,使第一盖结构件202的突起223、223和第二盖结构件203的缺口部234、234的周向位置一致,引导该缺口部234、234,使突起223、223沿缺口部234、234移动,如图33A中的中空箭头所示,从圆筒部221一侧把第一盖结构件202插入到第二盖结构件203的圆筒部231中。
接着,如图33B中的中空箭头所示,引导该缺口部234、234,使突起223、223沿缺口部234、234移动,使第一盖结构件202相对于第二盖结构件203转动。利用该相对转动,当第一盖结构件202的突起223、223到达了第二盖结构件203的缺口部234、234的狭窄部234a、234a时,卡合片235、235的凸部235a、235a与突起223、223抵接。此时,凸部235a、235a承受来自突起223、223的与抵接面垂直方向的力(包括朝向径向外侧的分力),如图33B所示,卡合片235、235在与抵接面垂直的方向上产生弹性变形。此时,在突起223、223上因反作用而作用有与抵接面垂直的相反方向的力(包括朝向径向内侧的分力)。
然后,克服该力使第一盖结构件202相对于第二盖结构件203转动。当第一盖结构件202的突起223、223通过第二盖结构件203的缺口部234、234的狭窄部234a、234a时,由于作用在卡合片235、235的凸部235a、235a上的力消失,如图30所示,卡合片235、235返回到自然状态,使第一、第二盖结构件202、203成为一体。当突起223、223通过狭窄部234a、234a时,为了使卡合片235、235产生弹性变形,需要规定的力,所以连接器盖201被固定成能使第一、第二盖结构件202、203之间的卡合不会被解除。
在第一盖结构件202的圆筒部221上,上述结构的第九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盖201设置有突起223、223,该突起223、223朝向第二盖结构件203的圆筒部231一侧突出,在第二盖结构件203的圆筒部231的端部边缘上设置有卡合片235、235,该卡合片235、235具有可弯曲性,并且与突起223、223卡合,使第一、第二盖结构件202、203的圆筒部221、231相对移动和相对转动,通过使突起223、223和卡合片235、235卡合或解除卡合,以使第一、第二盖结构件202、203之间卡合或解除卡合。由此,利用使第一、第二盖结构件202、203相对移动和相对转动这样的简单动作,就可以容易地安装和取下第一、第二盖结构件202、203,并且可以保护收容在其内部的连接器,以防止老鼠等有害动物啃咬连接器,此外,可以防止灰尘等异物附着在连接器上。另外,一旦连接器部着火的情况下,可以防止燃烧向周围蔓延。
由于使第一、第二盖结构件202、203相对移动和相对转动,使突起223、223沿大体L形的缺口部234、234移动,当通过狭窄部234a、234a时,使卡合片235、235产生弹性变形,所以当突起223、223通过狭窄部234a、234a时,为了使卡合片235、235产生弹性变形,需要规定的力,从而可以固定成使能第一、第二盖结构件202、203之间的卡合不会被解除。
由于在内侧的第一盖结构件202的圆筒部221上设置有突起223、223,该突起223、223朝向第二盖结构件203的圆筒部231一侧突出,在外侧的第二盖结构件203的圆筒部231上设置有卡合片235、235,所以可以观察到突起223、223和卡合片235、235的卡合状态,同时可以使第一、第二盖结构件202、203之间卡合或解除卡合,从而可以更容易地进行安装和取下的作业。
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在内侧的第一盖结构件202的圆筒部221上设置朝向第二盖结构件203的圆筒部231一侧(外侧)突出的突起223、223,在外侧的第二盖结构件203的圆筒部231上设置卡合片235、235,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与此相反。即,也可以在内侧的第一盖结构件的圆筒部上设置卡合片,在外侧的第二盖结构件的圆筒部上设置朝向第一盖结构件的圆筒部一侧(内侧)突出的突起。在这种情况下,在连接器盖201的表面上没有凹凸,可以使外观美观。此外,由于卡合装置不暴露在外部,所以不会附着灰尘等异物,即使经过长时间后,也不会影响取下作业。
该连接器盖201例如用于保护连接器,该连接器连接开设在顶棚上的安装孔中所安装的下射式灯具等照明装置和电源。下面以设置在顶棚上的对房间局部进行照明的下射式灯具为例,对照明装置进行说明。图34是具有第九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盖201的照明装置110的外观立体图。图35是照明装置110的示意性侧视图,利用局部剖面来表示一部分。图36是从图35的XXXVI-XXXVI箭头方向观察的图,利用局部剖面来表示一部分。
在图中,散热器204由铝等金属制成。如图35所示,散热器204具有大体圆板形的导热板241。在导热板241的一个面241a上平行地直立设置有矩形板状的多个散热板242、242...。在导热板241的一个面241a上直立设置有连接板243,该连接板243通过该多个散热板242、242...的大体中央,并与该多个散热板242、242...垂直。此外,如图36所示,连接板243做成避开导热板241的中央部位,在导热板241的中央部位设置有布线用的贯通孔241c。
在散热器204的导热板241的周向边缘部位上,沿周向等间隔直立设置有三个矩形板状的固定部244、244...,使固定部244、244...与导热板241的径向垂直。固定部244、244...与多个散热板242、242...分别连接设置成一体,一个固定部244配置成与散热板242、242...连接设置成直角。
在散热器204的导热板241的另一个面241b上,沿周向等间隔安装有作为光源的多个(图中为六个)LED模块205、205...。LED模块205利用使荧光体分散的密封树脂对多个LED元件进行密封,该多个LED元件密集安装在矩形的陶瓷(例如氧化铝)基板的一个面的中央部位上。此外,在LED模块205、205...和导热板241之间安装有热传导薄片或润滑脂。伴随点亮这些LED模块205、205...,该LED模块205、205...产生的热量被传递给散热器204的导热板241、散热板242、242...和连接板,利用自然对流向外部散热。
在散热器204的导热板241的另一个面241b一侧设置有反射板206。在反射板206上形成有多个具有大体半球形凹部的反射部261、261...,当把该反射板206安装在散热器204上时,在与LED模块205、205...对应的位置上,多个反射部261、261...包围LED模块205、205...。
在反射板206的周向边缘部位上设置有大体圆柱形的凹部262、262...。此外,在反射板206的周向边缘上直立设置有周壁263,通过使反射板206的周壁263的端面抵接在导热板241上,使螺钉265、265...穿过设置在反射板206的凹部262、262...上的贯通孔,与设置在导热板241上的螺钉孔螺纹配合,将反射板206固定在散热器204上。来自LED模块205、205...的光被该反射板206的反射部261、261...反射,并包含在与LED模块205、205...的光轴所成角度为规定角度以下的范围内。其结果,从照明装置210照射出被控制了配光特性的光,使照明装置210的正下方的照度变强。
在散热器204的导热板241一侧设置有装饰框207。装饰框207具有圆筒部271和环形的凸缘部272,该凸缘部272从圆筒部271的一端朝向垂直方向、沿径向延伸设置。在圆筒部271上设置有延伸设置部271a、271a...,该延伸设置部271a、271a...从周向的三个部位朝向与凸缘部272相反一侧延伸设置。
该装饰框207使反射板206内嵌在圆筒部271的另一端一侧,在使延伸设置部271a、271a...抵接在散热器204的固定部244、244...上的状态下,使螺钉273、273...穿过设置在延伸设置部271a、271a...上的贯通孔,通过使螺钉273、273...与设置在散热器204的固定部244、244...上的螺钉孔螺纹配合,将装饰框207固定在散热器204上。在装饰框207的凸缘部272的内表面上安装有圆板形的树脂制的透射板270,使透射板270覆盖LED模块205、205...。透射板270例如由聚碳酸脂树脂制成。
此外,在散热器204上设置有多个板簧275、275...。板簧275由不锈钢等金属制成,把细长的矩形板弯曲成图35所示的V形。在板簧275的一侧设置有矩形板状的固定部275a。在隔着弯曲部275b的板簧275的另一侧连接设置有第一按压部275c和第二按压部275d,该第一按压部275c和第二按压部275d朝向固定部275a一侧弯曲成凸状,且沿板簧275的长边方向的剖面形状为圆弧形。此外,在板簧275的另一侧的端部上设置有防脱部275e,该防脱部275e从连接设置在第二按压部275d上的臂部的端部,与该臂部成角度地折向固定部275a的相反一侧。在板簧275的第一按压部275c和第二按压部275d没有抵接在顶棚上的状态下,设置防脱部275e来防止照明装置210落下。
通过使螺钉245、245...穿过设置在板簧275、275...的固定部275a、275a...上的贯通孔,与设置在散热器204的固定部244、244...上的螺钉孔螺纹配合,在使板簧275、275...的固定部275a、275a...紧贴在固定部244、244...上的状态下,在散热器204上将这种板簧275、275...固定成沿周向等间隔配置有三个。
安装板277、277利用螺钉278、278...固定在散热器204外侧第二块散热板242、242上,该安装板277、277与各个散热板242、242平行。在安装板277、277的上部安装有圆板279,该圆板279与该安装板277、277成直角。设置该圆板279来防止灰尘、水滴等异物进入照明装置主体210a内,特别是防止灰尘、水滴等异物进入到散热板242、242...之间。
上述结构的照明装置210的透射板270一侧为下侧,在把板簧275、275...的防脱部275e一侧向照明装置主体210a一侧按压的状态下,通过将照明装置210从下侧插入到设置在图34双点划线所示顶棚1100上的安装孔1100a中,手离开板簧275、275...后再按压照明装置主体210a,利用板簧275、275...将照明装置210固定在设置于顶棚1100上的安装孔1100a中,作为所谓下射式灯具使用。
该照明装置210通过设置在电源模块上的电源部,从外部电源向LED模块205、205...供电,该电源模块设置在照明装置主体210a的外部。
图37是电源模块的外观图,利用局部剖面来表示一部分。电源模块209包括:电源盖290,具有长方体形状的外形;电源部291,收容在该电源盖290的内部,由变压器、电阻、电容器等各种电路元件构成;端子座292,连接在该电源部291上;以及端子盖293,用于收容该端子座292,外嵌在电源盖290的一侧。
作为电线的导线294、294...的一端连接在电源模块209的电源部291上。如图37所示,导线294、294...的另一端连接在作为第一连接器的凹连接器281上。凹连接器281为扁平长方体形状,是具有多个(图中为四个)凹部的连接端子。导线294、294...利用保护管282汇总成一根,在该保护管282的外周表面上外嵌有金属制的保护弹簧283。设置这些保护管282和保护弹簧283来防止老鼠等有害动物啃咬导线294、294...。
另一方面,多个导线251、251...的一端连接在LED模块205、205...上,该多个导线251、251...穿过设置在导热板241中央部位的贯通孔241c。如图36所示,导线251、251...的另一端连接在作为第二连接器的凸连接器286上。凸连接器286为扁平长方体形状,是具有可以与凹连接器281的凹部嵌合的凸部的连接端子。凸连接器286一侧的导线251、251...利用保护管287汇总成一根,在该保护管287的外周表面上外嵌有金属制的保护弹簧288。设置这些保护管287和保护弹簧288来防止老鼠等有害动物啃咬导线251、251...。
在这种凹连接器281和凸连接器286上分别设置有本发明的连接器盖201的第一盖结构件202和第二盖结构件203。如图37所示,第一盖结构件202设置成:以圆筒部221一侧面向凹连接器281、支承部222一侧面向连接在电源模块209上的导线294、294...的一端的方式,使保护管282和保护弹簧283穿过第一盖结构件202内部,可以把凹连接器281的至少一部分收容在其内部。此外,在保护管282的两端安装有捆束导线和保护管282的捆束带284、284(所谓扎带)。这些捆束带284、284分别设置在电源盖290和第一盖结构件202的内部,防止从电源盖290和第一盖结构件202拔出保护管282。
如图36所示,第二盖结构件203被设置成:以圆筒部231一侧面向凸连接器286一侧、支承部233一侧面向连接在LED模块205、205...上的导线251、251...一端的方式,使保护管287和保护弹簧288穿过其内部,可以把凸连接器286的至少一部分收容在其内部。此外,在保护管287的两端安装有捆束导线和保护管287的捆束带289、289(所谓扎带)。凸连接器286一侧的捆束带289被设置成可以收容在第二盖结构件203的内部,防止从第二盖结构件203拔出保护管287。
使连接在电源模块209上的凹连接器281和连接在LED模块205、205...上的凸连接器286嵌合。其结果,设置在照明装置主体210a外部的电源部291通过导线294、294...、251、251...,连接在LED模块205、205...上。此后,如前所述,把连接器盖201的第一盖结构件202的圆筒部221插入到第二盖结构件203的圆筒部231中,通过使作为卡合装置的突起223、223和卡合片235、235卡合,使第二盖结构件203与连接器盖201成为一体。此外,适当地形成第一盖结构件202和第二盖结构件203,以使相互连接状态的凹连接器281和凸连接器286可以收容在其内部。
另外,连接器的凸、凹形状或方式根据型号规格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形状或方式,由此,不存在使照明装置和电源模块的组合混淆的危险。特别是在仅具有两个型号的情况下,只需要使A型号照明装置的照明装置主体一侧的连接器为凸形,使电源模块一侧的连接器为凹形,并且使B型号照明装置的照明装置主体一侧的连接器为凹形,使电源模块一侧的连接器为凸形。
由此,可以把凹连接器281和凸连接器286收容连接器盖201的内部,可以保护凹连接器281和凸连接器286,防止老鼠等有害动物啃咬,或者防止附着灰尘等异物,此外,一旦连接器部着火的情况下,由于可以防止燃烧向周围蔓延,所以可以防止由此引起的照明装置故障、触电等不利情况和火灾的发生。
此外,由于使上述的第一、第二盖结构件202、203相对移动和相对转动的作业简单,用单手就可以进行,所以如上述的照明装置210那样,特别是在将照明装置安装在设置于顶棚上的安装孔中、且在顶棚内侧设置电线和连接器的情况下,有助于提高安装和取下照明装置的操作性。
第十实施方式
虽然第九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盖201与照明装置主体210a单独形成,但也可以使连接器盖和照明装置主体一体形成。图38是表示一体构成连接器盖和照明装置主体的例子的图。
如图38所示,三块散热板242、242...直立设置在散热器204的导热板241上,在三块散热板242、242...上一体设置具有圆筒形的圆筒部236的第二盖结构件203a。与第九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盖201的第二盖结构件203相同,在该圆筒部236上设置有缺口部234、234和卡合片235、235。其他结构与图30至图37所示的第九实施方式相同,对应的组成部分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了对其结构的详细说明。
在该结构中,首先连接凹连接器281和凸连接器286。接着,与第九实施方式叙述的连接器盖201相同,把第一盖结构件202的圆筒部221插入到第二盖结构件203a的圆筒部236中,通过使作为卡合装置的突起223、223和卡合片235、235卡合,使第一盖结构件202和第二盖结构件203a成为一体。
由此,凹连接器281和凸连接器286被收容在连接器盖的内部,可以保护凹连接器281和凸连接器286,防止老鼠等有害动物啃咬,或者防止附着灰尘等异物,此外,一旦连接器部着火的情况下,由于可以防止燃烧向周围蔓延,所以可以防止由此引起的照明装置故障、触电等不利情况和火灾的发生。
此外,由于使第一、第二盖结构件202、203a相对移动和相对转动的作业简单,用单手就可以进行,所以特别是在将照明装置安装在设置于顶棚上的安装孔中、且在顶棚内侧设置电线和连接器的情况下,有助于提高安装和取下照明装置的操作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在第二盖结构件203a的圆筒部236上设置有卡合片235、235,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与此相反。即,也可以在内侧的第一盖结构件的圆筒部上设置卡合片,在外侧的第二盖结构件的圆筒部上设置朝向第一盖结构件的圆筒部一侧(内侧)突出的突起。在这种情况下,在连接器盖的表面上没有凹凸,使外观好看。此外,由于卡合装置不暴露在外部,所以不会附着灰尘等异物,即使经过长时间后,也不会影响取下作业。
另外,卡合片和突起的形状并不限定于以上第九和第十实施方式叙述的形状,只要是可以相互卡合的形状即可。此外,在以上的第九和第十实施方式中,虽然利用设置在圆筒部上的缺口部来形成卡合片,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从圆筒形的圆筒部突出设置来形成卡合片。
在以上的第九和第十实施方式中,虽然使用安装了多个LED元件的LED模块203、203...来作为光源,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用高亮度的LED芯片、EL(电致发光)、荧光灯、灯泡等。
在以上的第九和第十实施方式中,虽然以在下射式灯具上使用连接器盖为例进行了叙述,但并不限定于下射式灯具,也能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照明装置以及照明装置以外的电器设备。

Claims (8)

1.一种盖,安装在被安装件上,所述被安装件安装在顶棚等构件的安装孔中,所述盖用于覆盖所述被安装件和所述安装孔之间的间隙,所述盖的特征在于包括:
覆盖部,覆盖因所述安装孔的毛刺等凹凸而在所述被安装件和所述构件之间产生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部设置在所述盖的外周边缘上。
3.一种盖,用于覆盖被安装件和安装孔内表面之间的间隙,所述被安装件安装在开设于构件上的所述安装孔中,所述盖的特征在于包括:
相对部,与所述安装孔的边缘部位隔开相对;以及
覆盖部,设置在所述相对部的外周边缘上,且沿着所述相对部的外周边缘的大体全长。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覆盖部上设置有缺口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部具有朝向开口一侧扩宽的倾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构件相对的表面上,且对应于所述缺口部的部分上,具有增强部。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缺口部附近具有突起,所述突起使插入所述缺口部的工具停止在规定的位置上。
8.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盖。
CN200980112364.6A 2008-04-03 2009-03-17 盖和具有该盖的照明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906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97318A JP2009252451A (ja) 2008-04-03 2008-04-03 カバー及び該カバーを備える照明装置
JP2008-097318 2008-04-03
JP2008-169175 2008-06-27
JP2008169175A JP2010009984A (ja) 2008-06-27 2008-06-27 落下防止部材及び該落下防止部材を備える照明装置
JP2008-172726 2008-07-01
JP2008172726A JP2010015727A (ja) 2008-07-01 2008-07-01 コネクタカバー及び該コネクタカバーを備える照明装置
PCT/JP2009/055142 WO2009122899A1 (ja) 2008-04-03 2009-03-17 カバー及び該カバーを備える照明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90615A true CN101990615A (zh) 2011-03-23
CN101990615B CN101990615B (zh) 2014-09-03

Family

ID=41135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12364.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90615B (zh) 2008-04-03 2009-03-17 盖和具有该盖的照明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019429A1 (zh)
EP (1) EP2275737A4 (zh)
KR (1) KR101126894B1 (zh)
CN (1) CN101990615B (zh)
WO (1) WO2009122899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58959A (zh) * 2011-11-23 2014-07-30 张永焕 Led照明灯
CN107166339A (zh) * 2014-11-28 2017-09-15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灯具固定座和灯具连接座以及一种灯具固定装置
CN109058793A (zh) * 2018-08-24 2018-12-21 商洛市虎之翼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松脱尾盖机构及其照明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37832B1 (ko) * 2011-07-25 2013-02-27 주식회사 케이에이치바텍 Led 간접 조명장치
DK201100141U3 (da) * 2011-09-14 2013-01-11 Nordtronic Aps Indbygningslampe med fleksibelt beslag
US9228723B2 (en) 2012-03-27 2016-01-05 Abl Ip Holding Llc Downlight fixtures
DE102017104142A1 (de) 2017-02-28 2018-08-30 Osram Gmbh Einbauleuchte, insbesondere für "Sealed For Life"-Leuchteneinsätz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45984A (en) * 1990-08-10 1991-09-03 Charles Trowbridge Mounting device for releasable securement to a panel
JPH0587723U (ja) 1992-04-27 1993-11-26 日本電気ホーム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照明器具
DE9310757U1 (de) * 1993-07-17 1994-03-17 Trilux Lenze Gmbh & Co Kg Einbaustrahler
US5373431A (en) * 1993-08-31 1994-12-13 Cooper Industries, Inc. Ring/baffle element for a trim of a recessed lighting fixture
US5707143A (en) * 1996-09-03 1998-01-13 National Service Industries, Inc. Pull-on clip for downlight reflector trim
JPH10214511A (ja) * 1997-01-29 1998-08-11 Toshiba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天井埋込照明器具の天井取付装置
JPH1125745A (ja) * 1997-06-30 1999-01-29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埋込型照明器具
US6474846B1 (en) * 1999-03-05 2002-11-05 Victor Kelmelis Flush trim collar lighting system
DE20214536U1 (de) * 2002-09-19 2002-12-05 Aqua Signal Ag Einbau-Deckenleuchte
US7571570B2 (en) * 2003-11-12 2009-08-11 Cooper Technologies Company Recessed plaster collar assembly
JPWO2005108854A1 (ja) * 2004-04-15 2008-03-2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照明光学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JP4527525B2 (ja) * 2004-12-28 2010-08-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ランプソケット及び照明器具
CN100582565C (zh) * 2005-06-08 2010-01-20 株式会社远藤照明 埋入型器具的安装构造
KR100719082B1 (ko) * 2005-09-15 2007-05-17 김종훈 천장 매립등용 지지장치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58959A (zh) * 2011-11-23 2014-07-30 张永焕 Led照明灯
CN103958959B (zh) * 2011-11-23 2017-04-26 张永焕 Led照明灯
CN107166339A (zh) * 2014-11-28 2017-09-15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灯具固定座和灯具连接座以及一种灯具固定装置
CN109058793A (zh) * 2018-08-24 2018-12-21 商洛市虎之翼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松脱尾盖机构及其照明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9122899A1 (ja) 2009-10-08
CN101990615B (zh) 2014-09-03
KR101126894B1 (ko) 2012-03-20
KR20100127310A (ko) 2010-12-03
EP2275737A4 (en) 2011-09-21
EP2275737A1 (en) 2011-01-19
US20110019429A1 (en) 2011-0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90615B (zh) 盖和具有该盖的照明装置
RU2541124C2 (ru) Освети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US9157602B2 (en) Optical element for a light source and lighting system using same
CN101802488B (zh) 用于照明目标平面的led照明设备
CN102252179B (zh) 照明设备
TWI426622B (zh) 照明裝置及安裝光引擎殼體及/或調光元件於照明裝置殼體中之方法
CN101687473A (zh) 改进的用于生成宽束的led装置以及制造该装置的方法
CN102213374B (zh) 照明设备
US20110188241A1 (en) Lighting system with light-emitting diodes
CN109058811A (zh) 包括可旋转光模块的灯具装置
JP2010500735A (ja) 照明装置
JPH05225813A (ja) 屋外照明器具
CN102095131A (zh) 防眩光led射灯
ES2914805T3 (es) Luminaria tipo linterna mejorada
CN102121590A (zh) 照明器具
EP2362134A2 (de) Reflektorelement für eine elektrische Lampe sowie Lampe mit einem derartigen Reflektorelement
CN107023782A (zh) 发光设备
CN201909190U (zh) 实现空间均匀照明的led灯具
JPH04118803A (ja) 室内用照明器具
EP0410582A1 (en) Space lighting fitting
JP2009252451A (ja) カバー及び該カバーを備える照明装置
JP5570637B2 (ja) カバー及び該カバーを備える照明装置
WO2011104072A2 (de) Lampe mit zumindest einer lichtquelle und einem elektronischen betriebsgerät
DE102011003418A1 (de) Lampe, insbesondere Flachlampe, mit zumindest einer Lichtquelle und einem elektronischen Betriebsgerät
CN100567803C (zh) 照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03

Termination date: 201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