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82636B - 一种泵送机械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泵送机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82636B
CN101982636B CN201010289628XA CN201010289628A CN101982636B CN 101982636 B CN101982636 B CN 101982636B CN 201010289628X A CN201010289628X A CN 201010289628XA CN 201010289628 A CN201010289628 A CN 201010289628A CN 101982636 B CN101982636 B CN 1019826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derframe
bar
hopper
pumping
hin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8962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82636A (zh
Inventor
易秀明
张春光
董旭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Sany Heav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Heav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28962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826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826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82636A/zh
Priority to PCT/CN2011/075724 priority patent/WO2012034425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826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826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15/00Pumps adapted to handle specific fluids, e.g. by selection of specific materials for pumps or pump parts
    • F04B15/02Pumps adapted to handle specific fluids, e.g. by selection of specific materials for pumps or pump parts the fluids being viscous or non-homogeneous
    • F04B15/023Pumps adapted to handle specific fluids, e.g. by selection of specific materials for pumps or pump parts the fluids being viscous or non-homogeneous supply of fluid to the pump by gravity through a hopper, e.g. without intake valv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泵送机械,该泵送机械包括泵送系统和底架,泵送装置包括泵送动力装置、料斗、弹性缓冲机构和连杆;弹性缓冲机构与料斗和底架之中的一个固定相连,形成固定连接点,与另一个铰接相连,形成铰接连接点;固定连接点与铰接连接点之间具有预定的距离;连杆两端分别与泵送动力装置和底架铰接相连。该泵送机械的泵送系统与底架之间形成三铰接结构。在泵送机械进行泵送作业时,三铰接结构能够保证泵送系统与底架之间的稳定性,并减少通过连杆向底架传递的振动;弹性缓冲机构能够缓冲料斗对底架的振动和冲击。在泵送系统的存在加工误差时,三铰接结构可以自动适应泵送系统和底架之间的位置关系,方便泵送系统与底架的组装。

Description

一种泵送机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泵送混凝土等粘稠物料的泵送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泵送机械。
背景技术
随着当前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泵送机械输送混凝土已经成为常用一种选择。一般而言,泵送机械包括泵送系统和底架。泵送系统用于向外泵送混凝土等物料。底架用于承载泵送系统,对于可移动的泵送机械来讲,还同时具有相应的行驶机构,以便于在不同作业地点之间进行转场。
请参考图1,该图是现有技术中一种泵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泵送系统包括泵送动力装置10和料斗20,泵送动力装置10为泵送提供动力,包括顺序相连的主油缸11、水箱12及输送缸13;水箱12连接主油缸11和输送缸13。输送缸13与料斗20相连;料斗20具有分配阀、摆摇机构及适当的搅拌机构。在工作过程中,摆摇机构驱动分配阀进行往复摆动;在预定第一时间段内,使一个输送缸13与料斗20相通,另一个输送缸13与分配阀相通;两个主油缸11分别驱动两个输送缸13动作,使一个输送缸13的砼活塞收缩,从料斗20中吸入混凝土,另一个输送缸13的砼活塞伸出,经过分配阀向外泵送混凝土。两个输送缸13内砼活塞的往复运动驱动混凝土沿预定的输送管道流动,将混凝土输送到预定的位置。
当前,为了保证泵送机构工作的稳定性,泵送系统和底架之间固定相连,形成刚性连接。由于泵送系统加工误差的存在,泵送系统安装部位通常会存在一定的尺寸误差;因此,为了提高装配效率,方便泵送机械的组装,当前主要通过配焊的方式将泵送系统和底架固定相连。
当前的刚性连接虽然能够满足泵送机械正常运转的需要,但也存在如下不足:
第一、在工作过程中,泵送系统的摆摇机构、分配阀、主油缸和输送缸均进行往复运动,混凝土或其他物料也以不连续的方式进行流动;这就导致泵送系统产生强烈的振动与冲击。由于泵送系统与底架之间为刚性连接,泵送系统的振动和冲击会传递给泵送机械的底架,进而影响底架及其零部件的使用性能及其使用寿命。在泵送机械为包括臂架的泵车时,由于臂架为长杆形结构,臂架还会将振动放大,使臂架末端产生幅度很大的振动,影响物料输送的位置控制。
第二、由于泵送系统与底架通过多个刚性连接点相连;多个刚性连接点容易导致泵送系统的过定位,使泵送系统产生变形,进而改变主油缸和输送缸中相应活塞与缸体配合关系,不仅影响泵送效率和泵送压力,还会导致活塞,特别是输送缸内砼活塞磨损加剧,缩短泵送系统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泵送机械,该泵送机械不仅能够减少泵送系统向底架传递的振动,还可以减少泵送系统的过定位发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泵送机械包括泵送系统和底架,所述泵送系统包括泵送动力装置和料斗,还包括弹性缓冲机构和连杆;所述弹性缓冲机构与料斗和底架之中的一个固定相连,形成固定连接点,与另一个铰接相连,形成铰接连接点;所述固定连接点与铰接连接点之间具有预定的距离;所述连杆两端分别与所述泵送动力装置和底架铰接相连。
可选的,所述底架还包括料斗吊挂座,所述料斗吊挂座包括吊挂基板和从该吊挂基板一侧向同方向伸出的两个吊挂板,所述吊挂基板与底架的横梁的端面固定,两个吊挂板外端同时与所述弹性缓冲机构铰接相连,形成所述铰接连接点。
可选的,所述弹性缓冲机构包括弯折弹性架,所述弯折弹性架包括延伸方向之间形成预定夹角的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的内端和第二杆内端固定相接;
所述第一杆的外端与底架铰接相连,所述第二杆的外端与料斗固定相连;或者,所述第一杆的外端与底架固定相连,所述第二杆的外端与料斗铰接相连。
可选的,所述第一杆和第二杆延伸方向之间形成钝角;所述第二杆水平延伸,且其外端与料斗相连。
可选的,所述第二杆的外端与料斗的后墙板固定相连,形成固定连接点;且所述第二杆与所述料斗的摆阀安装基板固定。
可选的,所述弹性缓冲机构包括铰接杆和弹性部件,所述铰接杆两端分别与底架和料斗铰接相连;
所述弹性部件位于所述铰接杆与底架之间,使铰接杆与底架的连接处形成所述固定连接点,铰接杆与料斗的连接处形成所述铰接连接点;或者,所述弹性部件位于所述铰接杆与料斗之间,使铰接杆与料斗的连接处形成所述固定连接点,铰接杆与底架的连接处形成所述铰接连接点。
可选的,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或者活塞式伸缩组件,所述活塞式伸缩组件包括缸体、与该缸体配合的活塞和位于缸体与活塞之间的复位弹簧;或者为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缸体与活塞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该液压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之间的液压油路中串连有节流阀。
可选的,所述弹性缓冲机构包括横向杆、纵向杆及弹性部件;所述纵向杆与横向杆之间可滑动配合,且所述纵向杆相对于横向杆的滑动方向与该纵向杆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弹性部件两端分别支撑或连接在所述横向杆与纵向杆之间;
所述横向杆与所述底架铰接相连,所述纵向杆与所述料斗固定相连,或者,所述横向杆与所述料斗铰接相连,所述纵向杆与所述底架固定相连。
可选的,所述底架包括两个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包括两个平行延伸的支撑板、连接两个支撑板一端的基板和连接两个支撑板另一端的固定板,所述基板与所述底架的横梁固定;所述连杆一端与固定座的固定板铰接相连。
可选的,所述连杆与所述泵送动力装置中的水箱相连。
可选的,在自由状态下,所述连杆两端的连线与重力方向之间形成锐夹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泵送机械中,泵送系统通过连杆和弹性缓冲机构与底架相连;连杆两端分别与底架和泵送动力装置铰接相连;弹性缓冲机构固定在底架或料斗上,同时与料斗或底架铰接,在弹性缓冲机构上形成固定连接点和铰接连接点,且固定连接点和铰接连接点之间具有预定的距离。这样,泵送系统与底架之间的连接位置就形成一个具有3个铰接点的三铰接结构,该三铰接结构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结构。在泵送机械进行泵送作业时,三铰接结构能够保证泵送系统与底架之间的稳定性。泵送系统产生的振动会使连杆相对底架摆动,这样就能够减小通过该连接位置向底架传递的振动;同时,连杆的摆动将泵送系统作业时产生的振动和冲击力传递给弹性缓冲机构。在受到泵送产生的振动和冲击力作用时,弹性缓冲机构能够产生预定的弹性变形,使固定连接点和铰接连接点之间的位置关系产生变化,从而能够吸收泵送系统产生的振动和冲击,缓冲料斗对底架的冲击。在泵送系统存在加工误差时,由于泵送系统与底架之间通过三铰接结构相连,铰接结构可以自动适应泵送动力装置和底架之间,料斗与底架之间的位置关系,以方便地将料斗通过弹性缓冲机构安装在底架上,也能够方便地将泵送动力装置通过连杆安装在底架上;这样不仅能够避免或减少泵送系统的过定位发生,还可以通过可拆卸的结构方便地将泵送系统与底架组装。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缓冲机构包括弯折弹性架,通过弯折弹性架的弹性变形实现吸收能量、缓冲振动和冲击、保证连接可靠性的目的;该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适应性强的优点。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缓冲机构与所述泵送动力装置中的水箱相连;相对于主油缸和输送缸而言,由于水箱本身的振动较小,使泵送动力装置的支撑点位于水箱上,可以减小弹性缓冲机构变化频率,提高弹性缓冲机构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在自由状态下,所述连杆两端的连线与重力方向之间形成锐夹角;这样可以使三铰接结构的三个铰接点形成一个钝角三角形,进而提高三铰接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泵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泵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泵车中,底架与泵送系统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I-I部分放大图;
图5是图3中,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中泵送系统的水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3所示泵送系统中,料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A向视图;
图9是图3中II-II部分的放大图;
图10是本发明提供的泵车中,泵送系统与底架部分的连接结构简图;
图11是本发明提供的泵送机械中,另一种弹性缓冲机构的结构简图;
图12是本发明提供的泵送机械中,再一种弹性缓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应当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述固定连接点和铰接连接点为连接位置的简称;且固定连接点为与铰接连接点相比,具有较大刚度的连接位置。
请参考图2和图3,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泵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泵车中,底架与泵送系统的连接结构示意图。该泵车包括底架100和泵送系统200;泵送系统200包括顺序相连的主油缸210、水箱220、输送缸230和料斗240,其中,主油缸210、水箱220和输送缸230形成该泵送系统的泵送动力装置,为物料泵送提供动力。与现有技术的不同之处在于,该泵车还包括弯折弹性架400和连杆300。
请参考图4和图5,图4为图3中I-I部分放大图,图5是图3中,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底架100包括横梁110和两个固定座121;固定座121又包括两个平行向上延伸的支撑板1211、连接两个支撑板1211下端的基板1212和连接两个支撑板1211上端的固定板1213;基板1212与横梁110通过紧固件固定。为了提高固定座121的强度,两个支撑板1211之间具有预定的距离。在两个固定座121之间还设置有铰接杆122,铰接杆122两端分别支撑在两个固定座121的固定板1213上。为了避免铰接杆122与固定板1213分离,在固定板1213上还设置有盖板1214;盖板1214和固定板1213通过紧固件固定相连,并将铰接杆122端部夹持,使铰接杆122两端分别与底架100之间固定相连。固定板123与铰接杆122之间的具体连接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请参考图6,该图是图3中泵送系统的水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例中,水箱220后墙板上侧形成向上伸出两个水箱支耳221。水箱支耳221可以与后墙板为一体结构,也可以通过可拆卸的其他方式将水箱支耳221与水箱220的后墙板固定。
再参考图4,水箱220前后侧分别与输送缸230和主油缸210相连,且两个水箱支耳221与连杆300的一端铰接相连;连杆300的另一端通过铰接杆122与固定座121的固定板1213铰接相连。这样,水箱220与底架100之间通过连杆300铰接连接在一起。可以理解,实现连杆300与底架100之间铰接相连的方式不限于上述方式,还可以使两个固定板1213分别与铰接杆122两端铰接相连,并使连杆300一端与铰接杆122固定相连,也可以使连杆300一端直接与固定板1213或底架100的横梁110铰接相连。
请参考图7和图8,图7是图3所示泵送系统中,料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A向视图。料斗240包括左右对称的两对弯折弹性架400;弯折弹性架400包括延伸方向之间形成预定夹角的第一杆410和第二杆420,所述第一杆410的内端和第二杆420内端固定相接,形成一个弯折的、具有预定弹性的杆状结构。第二杆420的外端与料斗240的后墙板固定,形成固定连接点;同时,第二杆420上侧面与横向延伸的摆阀安装基板242固定。第二杆420上侧面与摆阀安装基板242固定,可以起到加强摆阀安装基板242强度的作用,因此,不必要再专门设置加强板或加强筋来保证摆阀安装基板242的强度。成对的两个弯折弹性架400之间也具有预定的距离,以提高连接强度。
请参考图9,该图是图3中II-II部分的放大图。本例中,底架100还包括料斗吊挂座130,料斗吊挂座130包括吊挂基板131和从吊挂基板131一侧向同方向伸出的两个吊挂板132,吊挂基板131与横梁110的端面固定。两个吊挂板132外端同时通过铰接轴与两个第一杆410的外端铰接,形成铰接连接点。为了提高料斗吊挂座130的强度,两个吊挂板132之间具有预定的距离。
弯折弹性架400的铰接连接点与固定连接点之间具有预定的距离;在受到振动或冲击力作用时,弯折弹性架400的固定连接点与铰接连接点之间相对位置关系会产生变化。固定连接点与铰接连接点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弯折弹性架400的弹性模量、泵送系统200产生的振动和冲击及弯折弹性架400承受的重量综合确定。
料斗吊挂座130与弯折弹性架400之间的铰接结合,可以实现料斗240与底架100安装结构的标准化、系列化,使料斗240可以与不同的底架100相配合,或使底架100与不同的料斗240相配合,实现料斗240与底架100之间安装结构的模块化。
请参考图10,该图是本发明提供的泵车中,泵送系统与底架部分的连接结构简图。主油缸210、水箱220、输送缸230及料斗240顺序相连,在整体上形成一个刚性结构体。料斗240通过弯折弹性架400与底架100铰接相连,形成铰接点O1;水箱220与连杆300一端铰接相连,连杆300的另一端122与底架100铰接相连,在连杆300两端形成铰接点O2和O3。这样,在泵送系统200与底架100之间形成一个具有3个铰接点O1、O2和O3的三铰接结构,该三铰接结构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结构。在泵送系统200进行泵送作业时,三铰接结构能够保证泵送系统200与底架100之间的稳定性。泵送系统200产生的振动会使连杆300相对底架100摆动,这样就能够减少通过连杆300向底架100传递的振动和冲击;同时,连杆300的摆动将泵送系统200产生的部分振动和冲击力传递给弯折弹性架400。在受到泵送系统200产生的振动和冲击力作用时,第一杆410和第二杆420延伸方向之间的角度会产生变化,弯折弹性架400的固定连接点和铰接连接点之间的位置关系能够产生相应的变化,从而能够吸收泵送产生的振动和冲击力,减小通过弯折弹性架400向底架100传递的振动冲击。从而,上述结构大大减小泵送系统200向底架100传递的振动和冲击,减小底架100振动产生的不利影响。在泵送系统200存在加工误差时,三铰接结构的铰接相连可以自动适应水箱220与底架100之间、料斗240与底架100之间的位置关系,使弯折弹性架400及连杆300更好地与底架100的预定结构和位置相对应;这样就可以很方便地将料斗240通过弯折弹性架400安装在底架100上,也能够方便地将连杆300安装在底架100上,从而能够避免或减少泵送系统200过定位的发生;另外,还可以通过可拆卸的结构将泵送系统200与底架100组装,使泵送系统200与底架100之间的安装和拆卸更加快捷,使泵送机械的安装和维护更加方便。
如图10所示,在自由状态下,连杆300两端的连线与重力方向之间形成锐夹角θ;这样,三铰接结构的三个铰接点O1、O2和O3形成一个钝角三角形,该结构能够提高三铰接结构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泵送系统200与底架100之间连接的可靠性。为了减小泵送过程中连杆300承受的剪切应力,锐夹角θ范围可以小于15度,优选小于5度。当然,根据泵送机械的具体结构,可以使三个铰接点O1、O2和O3形成的直角三角形结构或锐角三角形结构,以满足不同需要。
可以理解,弯折弹性架400不限于和底架100铰接相连、与料斗240固定相连,也可以使弯折弹性架400与底架100固定、与料斗240铰接,这样也同样能够实现稳定泵送系统200,缓冲振动冲击,减小振动传递的目的。本例中,形成弯折弹性架400的第一杆410和第二杆420分别为板状结构,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第一杆410和第二杆420设置为适当的结构,以保证弯折弹性架400具有适当的强度和弹性模量,以在保证泵送系统200稳定性的基础上,使弯折弹性架400吸收预定的振动和冲击。
由于相对于主油缸210和输送缸230而言,水箱220本身的振动较小。连杆300与水箱220相连,可以提高连杆300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但连杆300不限于与泵送系统200的水箱220相连,也可以与主油缸210、水箱220及输送缸230形成的泵送动力装置的其他部分相连。
弯折弹性架400作为弹性缓冲机构具有结构简单,功能可靠,便于安装和维护的优点;根据具体情况,还可以使弹性缓冲机构为其他具体结构,在弹性缓冲机构满足以下条件时,就可以在保证泵送系统200工作稳定性的同时,吸收泵送系统200产生的振动和冲击。满足的条件包括:同时与底架100和料斗240相连,形成铰接连接点和固定连接点;使铰接连接点和固定连接点之间具有预定的距离;在承受振动和冲击力作用时,能够使铰接连接点和固定连接点之间位置关系产生变化。根据以上描述,弹性缓冲机构还可以为其他具体结构。
请参考图11,该图是本发明提供的泵送机械中,另一种弹性缓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该弹性缓冲机构包括铰接杆510和弹性部件520;本例中,弹性部件520为弹簧。铰接杆510两端分别与底架100和料斗240铰接相连;弹性部件520位于铰接杆510与底架100之间,使铰接杆510与底架100之间具有预定的刚度;这样,铰接杆510与底架100之间的连接处形成固定连接点,铰接杆510与料斗240之间的连接处形成铰接连接点。在受到冲击和振动时,弹性部件520能够吸收振动和冲击,起到缓冲作用。另外,还可以使弹性部件520位于所述铰接杆510与料斗240之间,使铰接杆510与料斗240之间具有预定的刚度;这样,铰接杆510与料斗240之间的连接处形成固定连接点,铰接杆510与底架100之间的连接处形成铰接连接点。弹性部件520不限于为弹簧,还可以是活塞式伸缩组件;活塞式伸缩组件可以包括缸体、与该缸体配合的活塞和位于缸体与活塞之间的复位弹簧;弹性部件520还可以为液压缸,该液压缸的缸体与活塞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并在该液压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之间的液压油路上串连节流阀。
请参考图12,该图是本发明提供的泵送机械中,再一种弹性缓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该弹性缓冲机构包括横向杆610、纵向杆620及弹簧630和弹簧640,其中横向杆横向延伸,纵向杆620延伸方向与横向杆610延伸方向垂直,且纵向杆620与横向杆610之间可滑动配合,纵向杆620相对于横向杆610的滑动方向与纵向杆620的延伸方向平行。弹簧630和弹簧640分别位于横向杆610上方和下方;弹簧630两端分别支撑在横向杆610与纵向杆620上的合适位置,并保持被压缩状态;弹簧640两端分别与横向杆610与纵向杆620相连,并保持被拉伸状态;弹簧630和弹簧640可以同时使纵向杆620保持相对于横向杆610向上运动的趋势。其中,横向杆610两端分别与底架100的横梁110铰接,形成铰接连接点;两个纵向杆620与料斗240固定,形成固定连接点。横向杆610与横梁110之间的铰接连接可以避免或减少泵送系统200过定位发生;纵向杆620与横向杆610之间可滑动配合及弹簧630和弹簧640可以使该弹性缓冲机构能够吸收泵送系统产生的振动冲击,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可以理解,利用上述弹性缓冲机构时,也可以使横向杆610与料斗240铰接相连,使纵向杆620与底架100固定相连。在特定情况下,可以仅用弹簧630或弹簧640吸收振动冲击。弹簧630和弹簧640可以弹性垫、弹性绳索等其他弹性部件替换。
弹性缓冲机构还可以为具有适当弹性模量或性能的弹性杆,并使料斗240和底架100与该弹性杆的不同位置相连,形成铰接连接点和固定连接点;通过弹性杆的变形,使铰接连接点和固定连接点之间的位置产生预定变化,吸收泵送系统产生的振动和冲击,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上述各结构不仅应用于泵车中,也可以应用在拖式泵送机械、车载式泵送机械等其他泵送机械中。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泵送机械,包括泵送系统(200)和底架(100),所述泵送系统(200)包括泵送动力装置和料斗(24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缓冲机构和连杆(300);所述弹性缓冲机构与料斗(240)和底架(100)之中的一个固定相连,形成固定连接点,与另一个铰接相连,形成铰接连接点;所述固定连接点与铰接连接点之间具有预定的距离;所述连杆(300)两端分别与所述泵送动力装置和底架(100)铰接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送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00)还包括料斗吊挂座(130),所述料斗吊挂座(130)包括吊挂基板(131)和从该吊挂基板(131)一侧向同方向伸出的两个吊挂板(132),所述吊挂基板(131)与底架(100)的横梁(110)的端面固定,两个吊挂板(132)外端同时与所述弹性缓冲机构铰接相连,形成所述铰接连接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送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缓冲机构包括弯折弹性架(400),所述弯折弹性架(400)包括延伸方向之间形成预定夹角的第一杆(410)和第二杆(420),所述第一杆(410)的内端和第二杆(420)内端固定相接;
所述第一杆(410)的外端与底架(100)铰接相连,所述第二杆(420)的外端与料斗(240)固定相连;或者,所述第一杆(410)的外端与底架(100)固定相连,所述第二杆(420)的外端与料斗(240)铰接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送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410)和第二杆(420)延伸方向之间形成钝角;所述第二杆(420)水平延伸,且其外端与料斗(240)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送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杆(420)的外端与料斗(240)的后墙板固定相连,形成固定连接点;且所述第二杆(420)与所述料斗(240)的摆阀安装基板(242)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送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缓冲机构包括铰接杆(510)和弹性部件(520),所述铰接杆(510)两端分别与底架(100)和料斗(240)铰接相连;
所述弹性部件(520)位于所述铰接杆(510)与底架(100)之间,使铰接杆(510)与底架(100)的连接处形成所述固定连接点,铰接杆(510)与料斗(240)的连接处形成所述铰接连接点;或者,所述弹性部件(520)位于所述铰接杆(510)与料斗(240)之间,使铰接杆(510)与料斗(240)的连接处形成所述固定连接点,铰接杆(510)与底架(100)的连接处形成所述铰接连接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泵送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或者活塞式伸缩组件,所述活塞式伸缩组件包括缸体、与该缸体配合的活塞和位于缸体与活塞之间的复位弹簧;或者为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缸体与活塞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该液压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之间的液压油路中串连有节流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送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缓冲机构包括横向杆(610)、纵向杆(620)及弹性部件;所述纵向杆(620)与横向杆(610)之间可滑动配合,且所述纵向杆(620)相对于横向杆(610)的滑动方向与该纵向杆(620)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弹性部件两端分别支撑或连接在所述横向杆(610)与纵向杆(620)之间;
所述横向杆(610)与所述底架(100)铰接相连,所述纵向杆(620)与所述料斗(240)固定相连,或者,所述横向杆(610)与所述料斗(240)铰接相连,所述纵向杆与所述底架(100)固定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泵送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包括两个固定座(121);所述固定座(121)包括两个平行延伸的支撑板(1211)、连接两个支撑板(1211)一端的基板(1212)和连接两个支撑板(1211)另一端的固定板(1213),所述基板(1212)与所述底架(100)的横梁(110)固定;所述连杆(300)一端与固定座(121)的固定板(1213)铰接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泵送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300)与所述泵送动力装置中的水箱(220)相连。
11.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泵送机械,其特征在于,在自由状态下,所述连杆(300)两端的连线与重力方向之间形成锐夹角(θ)。
CN201010289628XA 2010-09-19 2010-09-19 一种泵送机械 Active CN1019826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89628XA CN101982636B (zh) 2010-09-19 2010-09-19 一种泵送机械
PCT/CN2011/075724 WO2012034425A1 (zh) 2010-09-19 2011-06-14 一种泵送机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89628XA CN101982636B (zh) 2010-09-19 2010-09-19 一种泵送机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82636A CN101982636A (zh) 2011-03-02
CN101982636B true CN101982636B (zh) 2011-12-21

Family

ID=436195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89628XA Active CN101982636B (zh) 2010-09-19 2010-09-19 一种泵送机械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82636B (zh)
WO (1) WO201203442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2636B (zh) * 2010-09-19 2011-12-21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泵送机械
CN102211541B (zh) * 2011-05-23 2013-01-02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机械分公司 一种中心泵系统弹性连接装置及混凝土泵车
CN103243914B (zh) * 2012-02-02 2015-09-30 徐州徐工施维英机械有限公司 用于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的减振连接结构及混凝土泵车
CN103790816B (zh) * 2014-02-20 2016-06-08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泵送设备
CN105697356B (zh) * 2014-11-25 2018-01-02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泵送单元装置及混凝土泵车
CN105298789A (zh) * 2015-10-29 2016-02-03 湖南三一路面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泵送系统及工程机械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2351A (ja) * 1983-06-30 1985-01-22 Kyokuto Kaihatsu Kogyo Co Ltd コンクリ−トポンプ車のチルトシリンダ加圧装置
CN2286802Y (zh) * 1996-04-05 1998-07-29 杨干 高效防冲击混凝土泵
JP4253802B2 (ja) * 2004-12-28 2009-04-15 清水建設株式会社 ブーム付コンクリートポンプ車のブーム振動抑制装置
DE102007060526A1 (de) * 2007-12-13 2009-06-18 Putzmeister Concrete Pumps Gmbh Aufbaurahmen für fahrbare Betonpumpen
CN201165757Y (zh) * 2008-03-12 2008-12-17 杜明清 泵送混凝土拌合物输送管道减震防串动支架
ITUD20080057A1 (it) * 2008-03-17 2009-09-18 Cifa Spa Procedimento di controllo delle vibrazioni di un braccio articolato per il pompaggio di calcestruzzo, e relativo dispositivo
CN201447873U (zh) * 2009-03-20 2010-05-05 湖南省沙坪建筑有限公司 泵送混凝土水平输送管的减摩擦减振支架
CN201406842Y (zh) * 2009-04-22 2010-02-17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泵车
CN101776053B (zh) * 2010-03-16 2012-09-05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混凝土泵送结构
CN101982636B (zh) * 2010-09-19 2011-12-21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泵送机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82636A (zh) 2011-03-02
WO2012034425A1 (zh) 2012-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56459B (zh) 一种泵送机械
CN101982636B (zh) 一种泵送机械
CN204735424U (zh) 分段振幅可调式香蕉型振动弛张筛
CN102985236A (zh) 具有可替换的切割装置的电动剃刀
US9617697B2 (en) Device for damping vibrations in a cable
JP2013095564A (ja) 振動式搬送装置
US3782446A (en) Device for oscillating a continuous casting mold
CN201809980U (zh) 一种泵送机械
CN101133189B (zh) 用于通过电解生产铝的工厂中的紧凑型服务模块
CN201843346U (zh) 一种泵送机械
JP4732486B2 (ja) 鉄道車両用胴受装置
CN105275210A (zh) 一种泵车承载结构及混凝土泵车
CN207261543U (zh) 船用桥架减震机构
CN207419168U (zh) 一种磁浮道岔梁
US3094879A (en) Well-load alleviator for pumping units
CN201064821Y (zh) 结晶器振动减力装置
CN206734058U (zh) 变速器的悬置装置、变速器以及车辆
CN219259816U (zh) 一种脱水筛振动器上的螺栓减振机构
CN206376992U (zh) 客车空调压缩机总成隔振与皮带稳定运行的机构
US2113281A (en) Straight lift pumping unit
US20220048074A1 (en) Flip-flop screening machine
CN115992863A (zh) 一种脱水筛减振装置
CN220113603U (zh) 一种混凝土卸料斗柔性固定装置
CN208323374U (zh) 用于桁架机器人的桁架梁
CN207431949U (zh) 一种留边式荔枝面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ANYI HEAVY INDUSTR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3050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502

Address after: 410100 Changsha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nan City, the 31 industrial city

Patentee after: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410100 Changsha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nan City, the 31 industrial city

Patentee before: Sanyi Heavy Industr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503

Address after: 410100 31 industrial city, Changsha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nan

Co-patentee after: Sanyi Heavy Industry Co., Ltd.

Patentee after: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410100 31 industrial city, Changsha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nan

Patentee before: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