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63154B - 旋转压缩机、其制造方法以及其制造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旋转压缩机、其制造方法以及其制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63154B
CN101963154B CN 200910262505 CN200910262505A CN101963154B CN 101963154 B CN101963154 B CN 101963154B CN 200910262505 CN200910262505 CN 200910262505 CN 200910262505 A CN200910262505 A CN 200910262505A CN 101963154 B CN101963154 B CN 1019631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solating plate
bent axle
framework
rotary compressor
isol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91026250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63154A (zh
Inventor
苗村尚史
国分忍
岩崎俊明
冈田真纪
中筋智明
加藤太郎
白畑智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9631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631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631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631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压缩机构部的冷媒泄漏少的小型大容量多缸式旋转压缩机。该旋转压缩机具备:具有多个偏心部的曲轴(108);在其内周部和多个偏心部外周之间形成压缩室的多个缸体;把多个缸体夹在其间地设置在曲轴轴向两端部同时具有曲轴轴承的第一及第二框体(109、116);隔离多个缸体间同时具有曲轴插入孔的隔离板(114)。其中,隔离板(114)分割成多个,隔离板(114)的分割面跨越曲轴插入孔同时是从曲轴的轴斜着倾斜的平面。

Description

旋转压缩机、其制造方法以及其制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构部的冷媒等媒质泄漏少的旋转压缩机、其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作为旋转式压缩机有专利文献1所示的类型。该旋转式压缩机把电动要素(马达)和多个旋转压缩要素(第一及第二旋转压缩要素)放置在密闭容器中,由具有偏心部的曲轴连结电动要素和多个旋转压缩要素。另外,位于旋转压缩要素之间的隔离板由两张分割板构成,两张分割板借助于密封部件结合,跨越两张分割板地形成曲轴的插通孔。
根据所述专利文献1的旋转式压缩机,为了增大压缩机的输出功率即便使曲轴的偏心部的直径或偏心量增大,隔离板的曲轴插通孔在曲轴的轴径程度上也优良,可容易提供大输出功率的多气缸型旋转式压缩机。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4-121405号公报
在旋转压缩机的构造中,不仅需要减少隔离板的接合部间的间隙,还要减少隔离板与配置在隔离板的上下端面的缸体或滚筒之间的间隙,以便不产生冷媒的泄漏。
在所述专利文献1的压缩机中,通过在隔离板的接合部间设置密封部件,实现了隔离板的接合部间的冷媒泄漏的减少。但是,并没有对来自隔离板与配置在隔离板的上下端面的缸体或滚筒之间的间隙的泄漏进行研究。
另外,由于在隔离板的接合部设置密封部件,成为隔离板安装基准的接合面的精度恶化。为此,作为与缸体或转子的接触面的隔离板的上下端面的平面度恶化,隔离板与缸体或滚筒之间的间隙变大,存在冷媒泄漏变大的问题。
进而,由于为了使存在于隔离板的接合部间的密封部件发挥作用,需要与曲轴正交的方向的力,所以需要所谓的利用螺栓的隔离板紧固的副组装作业,存在花费部件个数及组装工时多那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用于解决所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是得到压缩机构部的媒质泄漏少的旋转压缩机。
本发明的旋转压缩机在密闭容器内具有马达及压缩机构部,压缩机构部具备:被马达驱动同时具有多个偏心部的曲轴、对应多个偏心部配置同时在偏心部的外周与其内周部之间形成压缩室的多个缸体、把多个缸体夹在其间地设置在曲轴轴向两端部同时具有曲轴轴承的第一及第二框体、隔离多个缸体间同时具有曲轴插入孔的隔离板,其中,隔离板分割成多个,隔离板的分割面跨越曲轴插入孔同时是从曲轴的轴斜着倾斜的平面。
本发明的旋转压缩机的制造方法,该旋转压缩机在密闭容器内具有马达及压缩机构部,压缩机构部具备:被马达驱动同时具有多个偏心部的曲轴、对应多个偏心部配置同时在偏心部的外周与其内周部之间形成压缩室的多个缸体、把多个缸体夹在其间地设置在曲轴轴向两端部同时具有曲轴轴承的第一及第二框体、隔离多个缸体间同时具有曲轴插入孔的隔离板,其中,该制造方法包括:在各缸体间配置隔离板的工序,该隔离板分割成多个且其分割面跨越曲轴插入孔同时具有从曲轴的轴斜着倾斜的平面;向曲轴的轴的轴心方向按压分割成多个的隔离板的工序;紧固多个缸体、第一及第二的框体及隔离板的工序。
本发明的旋转压缩机的制造装置,该旋转压缩机具有压缩机构部,该压缩机构部具备:具有多个偏心部的曲轴、对应多个偏心部配置同时在偏心部的外周与其内周部之间形成压缩室的多个缸体、把多个缸体夹在其间地设置在曲轴轴向两端部同时具有曲轴轴承的第一及第二框体、隔离多个缸体间同时具有曲轴插入孔的隔离板,其中,该旋转压缩机的制造装置具备:设置并定位压缩机构部的基座;向曲轴的轴的轴心方向按压隔离板的按压机构,该隔离板分割成多个且分割面跨越曲轴插入孔同时具有相对曲轴的轴倾斜的平面;紧固多个缸体、第一及第二的框体及隔离板的紧固机构。
本发明的旋转压缩机,由于隔离各缸体之间的隔离板分割成多个,隔离板的分割面跨越曲轴插入孔同时是从曲轴的轴斜着倾斜的平面,所以,分割成多个的隔离板间的接触面积变大,冷媒等媒质的密封性能得到提高。
本发明的旋转压缩机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通过把分割成多个的隔离板以夹着曲轴的状态设置于各缸体间,在把分割的隔离板向曲轴的轴的轴心方向按压的状态下,紧固多个缸体、第一及第二的框体及隔离板,不用进行分割的隔离板的副组装就能组装压缩机构部,所以可提供部件个数减少、且工时少的多缸式的旋转压缩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压缩机的纵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压缩机的横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隔离板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旋转压缩机的制造方法中的隔离板的表面精加工工序的流程图。
图5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使用的固定夹具的主视图。
图6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使用的固定夹具的俯视图。
图7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使用的固定夹具倾斜状态的主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压缩机构部的组装装置的正面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隔离板和V字形夹紧件的俯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压缩机构部的组装工序的流程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压缩机构部的组装工序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压缩机构部的组装工序的1步骤的正面剖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压缩机构部的压缩室的压力分布的剖视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压缩机构部的组装工序的1步骤中的隔离板状态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旋转压缩机;101壳体;102马达;103压缩机构部;108曲轴;109第一轴承;110第一缸体;111第一弹簧;112第一叶片;113第一滚筒;114隔离板;115第二缸体;116第二轴承;117第二弹簧;118第二叶片;119第二滚筒;126第一压缩室;127第二压缩室;130第一隔离板;131第二隔离板;200固定夹具;300组装装置;301基座;302夹紧件驱动机构;303定位销;304V字形夹紧件;305框体把持机构;306轴心调整机构;307螺栓紧固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压缩机。图1是实施方式1的旋转压缩机的纵剖视图,图2表示图1的旋转压缩机的A-A线的横剖视图。在本实施方式1中,以具有两个压缩室的二缸式的冷冻空调机用旋转压缩机为例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压缩机100具有:作为密闭容器的壳体101,设置在壳体101的内部作为驱动源的马达102,同样设置在壳体101内部的压缩机构部103。壳体101具有上部壳体101a、中间壳体101b和下部壳体101c。上部壳体101a设有:用于从外部向马达102供给电力的玻璃端子104,把压缩了的冷媒排向压缩机外部的排出管105。中间壳体101b固定马达102和压缩机构部103,固定向压缩机构部103导入冷媒的吸入管106。吸入管106与吸入消声器107连接,在吸入消声器107内进行冷媒的气液分离及冷媒中杂质的除去。
马达102具有定子102a和转子102b,转子102b安装在曲轴108上。由马达102产生的旋转力矩通过曲轴108传递给压缩机构部103。
压缩机构部103具有曲轴108、在内周部形成第一轴承109a的第一框体109、第一缸体110、第一弹簧111、第一叶片112、第一滚筒113、隔离板114、第二缸体115、在内周部形成第二轴承116a的第二框体116、第二弹簧117、第二叶片118、第二滚筒119。
曲轴108具有转子嵌合部120、第一轴承插入部121、第一偏心部122、中间部123、第二偏心部124、第二轴承插入部125。第一偏心部122和第二偏心部124的偏心位相相差180度,在各自的外周面安装第一滚筒113和第二滚筒119。
由第一框体109的下端面、第一缸体110的内周面、隔离板114的上端面及第一滚筒113的外周面围成的空间成为第一压缩室126。由隔离板114的下端面、第二缸体115的内周面、第二框体116的上端面及第二滚筒119的外周面围成的空间成为第二压缩室127。在第一缸体110及第二缸体115中,安装在径向伸缩的第一弹簧111及第二弹簧117,由各弹簧的按压力将第一叶片112及第二叶片118压向第一滚筒113及第二滚筒119的外周面。第一叶片112及第二叶片118具有把第一压缩室126及第二压缩室127分为低压部分128和高压部分129的功能。在本例中,第一叶片112和第二叶片118的位相相等。
如图3所示,隔离板114通过组合第一隔离板130及第二隔离板131形成。第一隔离板130具有上端面130a、下端面130b、分割面130c及外周面130d四个面。在分割面130c具有用于插入曲轴108的槽130d。第二隔离板131具有上端面131a、下端面131b、分割面131c及外周面131d四个面。在分割面131c具有用于插入曲轴108的槽131d。在第一隔离板130及第二隔离板131设有多个(在本例中分别为三个)用于压缩机构部103的组装的螺栓紧固孔130e及131e。
第一隔离板130的分割面130c及第二隔离板131的分割面131c,是相对曲轴的轴斜着倾斜的平面。第一隔离板130的分割面130c相对曲轴的轴的倾斜角与第二隔离板131的分割面131c相对曲轴的轴的倾斜角相等。在以使分割面130c及分割面131c接触的状态把第一隔离板130及第二隔离板131组装时,第一隔离板130的上端面130a和第二隔离板131的上端面131a为同一平面,第一隔离板130的下端面130b和第二隔离板131的下端面131b为同一平面。为此,在组装压缩机构部103时,第一隔离板130及第二隔离板131的接合部、以及第一隔离板130及第二隔离板131与第一缸体110及第二缸体115之间的间隙变小,旋转压缩机的运行时的冷媒泄漏变少。进而,因为第一隔离板130及第二隔离板131的接合部相对曲轴的轴斜着倾斜,所以与该接合部与曲轴的轴平行的情况相比,第一隔离板130和第二隔离板131的接触宽度变大,组装时的密封性能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第一隔离板130及第二隔离板131组装成分割面130c及分割面131c接触的方式。此时,第一隔离板130的槽130d和第二隔离板131的槽131d相互对合,形成曲轴插入孔132。曲轴插入孔132的直径比曲轴108的中间部123的直径大,比第一偏心部122及第二偏心部124的直径小。因为是这样的构造,所以即使曲轴108的偏心部的偏心量大,也可以使曲轴插入孔132的直径减小,可使来自曲轴插入孔132的泄漏变少。
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压缩机100,通过来自玻璃端子部104的通电来驱动设置在壳体101内部的马达102,使具有第一偏心部122及第二偏心部124的曲轴108旋转。然后,通过吸入消声器107及吸入管106,冷媒被吸入由第一缸体110、第一叶片112及第一滚筒113形成的第一压缩室126以及由第二缸体115、第二叶片118及第二滚筒119形成的第二压缩室127,伴随曲轴108的旋转而被压缩,当成为一定的压力时,从排出口133排向壳体101内部,由排出管105排向压缩机外部。
根据上述的本实施方式,在具有多个缸体的旋转压缩机中,由于隔离各缸体之间的隔离板被分割成多个,隔离板的分割面跨越曲轴插入孔同时是从曲轴的轴斜着倾斜的平面,所以分割成多个的隔离板间的接触面积变大,提高了冷媒等媒质的密封性能。另外,可实现小型大容量、泄漏少的旋转压缩机。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对隔离各缸体间的隔离板被分割为第一及第二隔离板这两个隔离板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分割成三个以上。在此,如本实施方式所示,分割为第一及第二隔离板这两个隔离板的情况下具有密封性能良好、部件个数变少、安装作业简单的优点。
实施方式2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旋转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的隔离板的表面精加工工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2说明的旋转压缩机与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旋转压缩机有同样的构成,在实施方式2中说明的部件附图标记采用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附图标记。
本实施方式的隔离板的表面精加工工序是在实施第一隔离板130及第二隔离板131的成型、开孔及切削加工等以后、为了获得第一隔离板130及第二隔离板131的表面精度而进行的工序。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隔离板的表面精加工工序的次序的流程图。把图4的流程图中的从步骤3到步骤6所使用的固定夹具200在图5、图6及图7中表示。图5是表示在固定夹具200设置第一隔离板130及第二隔离板131的状态的主视图,图6是图5的固定夹具200的俯视图,图7是表示图5的固定夹具200倾斜的状态的主视图。
以下,基于图4的流程图进行说明。
在步骤1中,在设置于旋转研磨机工作台的保持机架上设置第一隔离板130及第二隔离板131。此时,以第一隔离板130及第二隔离板131的上下端面成为同一平面的方式进行设置。
在步骤2中,用旋转式研磨机同时研磨第一隔离板130及第二隔离板131的上下端面。
在步骤3中,在设置于平面研磨机工作台的固定夹具200上设置第一隔离板130。
在步骤4中,在固定夹具200上,以使第一隔离板130的上端面130a和第二隔离板131的下端面131b、以及第一隔离板130的下端面130b和第二隔离板131的上端面131a分别成同一平面的方式设置第二隔离板131。
在步骤5中,使固定夹具200倾斜规定角度。
在步骤6中,利用平面研磨机同时研磨第一隔离板130的分割面130c及第二隔离板131的分割面131c。
如图4的流程图中的步骤1、2所说明的那样,通过同时研磨第一隔离板130和第二隔离板131的上下端面,使第一隔离板130和第二隔离板131的板厚的差变得极小,在组装第一隔离板130及第二隔离板131时由分割面130c及131c产生的台阶差变得极小。为此,由于组装压缩机构部103时的第一隔离板130及第二隔离板131和第一缸体110及第二缸体115之间的间隙变小,所以运行时冷媒的泄漏变少,旋转压缩机的效率得到提高。
基于图5、图6及图7对图4的流程图中的从步骤3到步骤6所使用的固定夹具200进行说明。固定夹具200具有:保持第一隔离板130及第二隔离板131的保持部201,使保持部201倾斜的倾斜机构202,成为倾斜机构202的台的基座部203。保持部201以可同时固定第一隔离板130和第二隔离板131的方式设置两个,能够以使第一隔离板130的上端面130a和第二隔离板131的下端面131b以及第一隔离板130的下端面130b和第二隔离板131的上端面131a分别成为同一平面的方式设置第一隔离板130和第二隔离板131。倾斜机构202可使保持部201从基座部203倾斜一定角度,可使保持部201倾斜直到设置在保持部201上的第一隔离板130的分割面130c及第二隔离板131的分割面131c与基座部203即研磨机工作台(未图示)平行。
如从图4的步骤3到步骤6及图5、图6和图7所说明的那样,通过在第一隔离板130及第二隔离板131倾斜的状态下同时研磨分割面130c及131c,使分割面130c及131c的倾斜角的差成为极小。
在以上所述的本实施方式,通过同时加工第一隔离板130和第二隔离板131的上下端面,可以使第一隔离板130和第二隔离板131的板厚的差成为极小。
另外,在把第一隔离板130的上端面和第二隔离板131的下端面以及第一隔离板130的下端面和第二隔离板131的上端面分别对齐为同一平面的状态下,通过同时加工第一隔离板130的分割面130c和第二隔离板131的分割面131c,可以使第一隔离板130的分割面130c和第二隔离板131的分割面131c的倾斜角的差成为极小。
进而,在以下所述的实施方式3所说明的压缩机构部的组装时,通过在把第一隔离板130的上端面和第二隔离板131的上端面以及第一隔离板130的下端面和第二隔离板131的下端面对齐的状态下进行组装,可以在分割面之间无间隙,且使第一隔离板130和第二隔离板131的上下端面成为同一平面地进行组装。其结果,在组装压缩机构部103时,在第一隔离板130与第二隔离板131的分割面之间、以及第一及第二隔离板130、131的上下端面与第一及第二缸体或第一及第二滚筒之间不会形成间隙,可制造运行时的冷媒泄漏少的旋转压缩机。
实施方式3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旋转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的组装装置及组装工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3所说明的旋转压缩机与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旋转压缩机有同样的构成,在实施方式3中说明的部件附图标记采用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附图标记。
(1)压缩机构部的组装装置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的组装装置300的正面剖视图,图9是图8的B-B线剖视图。
压缩机构部的组装装置300具有基座301、夹紧件驱动机构302、定位销303、由夹紧件驱动机构302驱动的V字形夹紧件304、框体把持机构305、轴心调整机构306和螺栓紧固机构307。在基座301上设置夹紧件驱动机构302及定位销303,进而可在基座301上设置第一缸体110。在夹紧件驱动机构302上安装V字形夹紧件304,可通过夹紧件驱动机构302的驱动,V字形夹紧件304向第一及第二隔离板130及131方向前进,保持第一及第二隔离板130及131,向曲轴108的轴心方向按压。另外,在基座301的上方连接框体把持机构305和轴心调整机构306,能够由框体把持机构305保持具有第二轴承116a的第二框体116,同时,调整第一框体109的第一轴承109a和第二框体116的第二轴承116a的轴心,以使各自的轴心位于同一直线上的方式调整具有第二轴承116a的第二框体116的位置。进而,在基座301的上方设置螺栓紧固机构307,可利用螺栓紧固具有第二轴承116a的第二框体116、第二缸体115、第一及第二隔离板130及131和第一缸体110。
(2)压缩机构部的组装工序
接着,基于图10及图11中所示的流程图对压缩机构部的组装工序的次序进行说明。
图10是表示第一缸体110和第一框体109及第二缸体115和第二框体116的组装工序的流程图。
在步骤10中,测定曲轴108的第一轴承插入部121和第一偏心部122的偏心量。
在步骤11中,测定曲轴108的第二轴承插入部125和第二偏心部124的偏心量。
在步骤12中,基于所述偏心量的测定结果组装第一缸体110和具有第一轴承109a的第一框体109,以使在曲轴108旋转时第一滚筒113外周和第一缸体110内周的间隙最合适。在本例中,在第一缸体110和第一框体109上各自设有六个螺栓孔,在步骤12中把螺栓插入其中各三个螺栓孔来固定第一缸体110和第一框体109。
在步骤13中,基于所述偏心量的测定结果组装第二缸体115和具有第二轴承116a的第二框体116,以使在曲轴108旋转时第二滚筒119外周和第二缸体115内周的间隙最合适。在本例中,在第二缸体115和第二框体116上各自设置六个螺栓孔,在步骤13中把螺栓插入其中各三个螺栓孔来固定第二缸体115和第二框体116。
图11是表示使用压缩机构部的组装装置300的压缩机构部103的组装工序的流程图。
在步骤20中,在组装装置300的基座301上设置由所述步骤12固定了第一框体109的第一缸体110。此时,在用于固定第一缸体110及第一框体109的剩下的各三个的螺栓孔插入定位销303进行定位。
在步骤21中,把第一滚筒113和第一叶片112插入第一缸体110。
在步骤22中,把曲轴108插入第一缸体110及第一框体109的第一轴承109a中。
在步骤23中,把第一隔离板130和第二隔离板131设置在第一缸体110上。此时,以使曲轴108的中间部123穿通隔离板114的曲轴插入孔的方式,使第一隔离板130的分割面130c与第二隔离板131的分割面131c对准。另外,如图9所示,以使第一隔离板130的分割面130c及第二隔离板131的分割面131c成为与夹紧件驱动机构302的驱动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方式设置在一对V字形夹紧件304上。另外,在第一隔离板130及第二隔离板131的三个螺栓孔中嵌入定位销303。此时的状态如图12所示。
在步骤24中,在曲轴108上插入第二滚筒119和设置了第二叶片118的第二缸体115,把第二缸体115设置在第一隔离板130及第二隔离板131上。
在步骤25中,利用框体把持机构305把持具有第二轴承116a的第二框体116。
在步骤26中,通过夹紧件驱动机构302使一个V字形夹紧件304前进,与第一隔离板130或第二隔离板131中的一方接触。
在步骤27中,通过夹紧件驱动机构302使另一个V字形夹紧件304前进,压接在第一隔离板130或第二隔离板131的另一方。
在步骤28中,通过轴心调整机构306使第一轴承109a和第二轴承116a同轴地调整具有第二轴承116a的第二框体116的位置。
在步骤29中,把具有第二轴承116a的第二框体116设置在第二缸体115上。
在步骤30中,通过螺栓紧固机构307,利用螺栓紧固具有第二轴承116a的第二框体116、第二缸体115、第一及第二隔离板130及131和第一缸体110。此时的状态如图8所示。
在步骤31中,通过夹紧件驱动机构302,使V字形夹紧件304后退。通过使用所述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即使隔离板114被分割为多个(第一隔离板130及第二隔离板131),也无需另外的紧固被分割的隔离板114的所谓副组装作业,能够进行压缩机构部103的组装。
在压缩机的运行时,由于在对压缩机构部103作用各式各样的力,同时产生冷媒的压力差,所以,要求压缩机构部103有坚固的构造和气密性。在压缩机运行时作用于隔离板114的压力是以下状态。即,在隔离板114的轴通孔内周和外周作用排出压(高压),在隔离板114的上下端面对应于曲轴108的偏心部的位相作用从吸入压(低压)到排出压(高压)的压力。曲轴108的第一偏心部122和第二偏心部124的位相相差180度地偏心。为此,例如图13所示,在把第一偏心部122处于从第一叶片112约呈90度的方向时,在把第一压缩室126的低压室128的压力设定为p11、把高压室129的压力设定为p12的场合,第二偏心部124处于从第二叶片118呈270度的方向,若把低压室128的压力设定为p21、把高压室129的压力设定为p22的话,则压力p11、p12、p21、p22满足下面关系式(1)。
p11=p21<p12<p22…(1)
为此,在从叶片112、118呈0~90度的区域中,在隔离板114的上下端面压力相等(p11=p21),在从叶片112、118呈90~270度的区域中,作用于隔离板114的上端面的压力比作用于下端面的压力大(p12>p21),在从叶片112、118呈270~360度的区域中,作用于隔离板114的上端面的压力比作用于下端面的压力小(p12<p22)。因为这样在隔离板114的上下端面产生压力差,所以在第一隔离板130和第二隔离板131的接合部出现错位地发生变形,同时存在从稍许存在的间隙发生冷媒泄漏的可能性。
在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压缩机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中,在压缩机构部103的组装中不仅施加由螺栓紧固而形成的垂直方向(曲轴轴向)的紧固力,还施加由V字形夹紧件304形成的水平方向(曲轴轴心方向)的按压力,从而解决了所述的问题。当由V字形夹紧件304在第一隔离板130及第二隔离板131施加水平方向的夹紧力时,第一隔离板130的分割面130c和第二隔离板131的分割面131c接触,在该接触面滑动。然后,如图14所示,成为第二隔离板131相对第一隔离板130向上方错开的状态。其后,通过从第一隔离板130及第二隔离板131的上方使第二缸体115接触而进行螺栓紧固,在第一隔离板130及第二隔离板131上在垂直方向产生紧固力。然后,通过调整所述垂直方向的螺栓紧固力和所述水平方向的V字形夹紧件按压力,第二隔离板131向下方滑动,在第一隔离板130及第二隔离板131的上端面及下端面分别对齐为同一平面的状态下得到固定。
根据以上所述的本实施方式,因为第一隔离板130和第二隔离板131无间隙接触,以被相互按压的状态固定,所以即使在第一及第二隔离板130及131的上下端面产生压力差,冷媒的泄漏也少,且由于在相互的接触面有摩擦力作用而可抑制变形。另外,在压缩机的停止时及运行时,作用于隔离板的作用力,认为主要是隔离板上下端面的压力差、滚筒与隔离板之间的滑动、运行时的振动等,这些力不是作用于积极分离第一隔离板和第二隔离板的方向的力,通过由螺栓紧固而产生在缸体与隔离板间的摩擦力使得分割的隔离板不会脱离。
综上所述,由于不用副组装由多个部件构成的隔离板就能够进行压缩机构部的组装,所以可减少部件个数及工时。另外,由于可在压缩机构部的各部件间的间隙小的状态下组装压缩机构部,所以可制造媒质泄漏少、高效率的压缩机。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可适用于多缸式的旋转压缩机、其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装置。

Claims (8)

1.一种旋转压缩机,该旋转压缩机在密闭容器内具备马达以及压缩机构部,所述压缩机构部具备:由所述马达驱动并且具有多个偏心部的曲轴;对应于所述多个偏心部配置并且在其内周部与所述偏心部的外周之间形成压缩室的多个缸体;第一及第二框体,在所述曲轴的轴向将所述多个缸体夹在所述第一及第二框体之间地设置,并且所述第一及第二框体具有所述曲轴的轴承;隔离所述多个缸体间并且具有曲轴插入孔的隔离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离板被分割成多个,所述隔离板的分割面跨越所述曲轴插入孔并且是从所述曲轴的轴斜着倾斜的平面,被分割成多个的所述隔离板的上端面彼此和下端面彼此是同一平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缸体、所述第一及第二框体以及所述隔离板被螺栓紧固。
3.一种旋转压缩机的制造方法,该旋转压缩机在密闭容器内具备马达及压缩机构部,所述压缩机构部具备:由所述马达驱动并且具有多个偏心部的曲轴;对应于所述多个偏心部配置并且在其内周部与所述偏心部的外周之间形成压缩室的多个缸体;第一及第二框体,在所述曲轴的轴向将所述多个缸体夹在所述第一及第二框体之间地设置,并且所述第一及第二框体具有所述曲轴的轴承;隔离所述多个缸体间并且具有曲轴插入孔的隔离板,其特征在于,该旋转压缩机的制造方法包括:
在各缸体间配置隔离板的工序,该隔离板被分割成多个,且其分割面跨越所述曲轴插入孔并且具有从所述曲轴的轴斜着倾斜的平面,
向所述曲轴的轴的轴心方向按压被分割成多个的所述隔离板的按压工序,
紧固所述多个缸体、所述第一及第二框体以及所述隔离板的紧固工序;以及
通过调整所述按压工序中的按压力和所述紧固工序中的紧固力而固定成使得被分割成多个的所述隔离板的上端面彼此和下端面彼此处于同一平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压缩机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所述第一及第二框体的曲轴轴承的轴心进行调整的工序。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压缩机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精加工所述隔离板的板厚尺寸时,同时对被分割成多个的所述隔离板的上下端面进行精加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压缩机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由第一隔离板和第二隔离板构成,在精加工第一及第二隔离板的分割面时,按照使第一隔离板的上端面与第二隔离板的下端面以及第一隔离板的下端面与第二隔离板的上端面分别成为同一平面的方式,在对齐第一隔离板和第二隔离板的朝向的状态下同时精加工第一隔离板和第二隔离板的分割面,在隔离板的组装时形成第一隔离板的上端面与第二隔离板的上端面以及第一隔离板的下端面与第二隔离板的下端面分别成为同一平面的朝向,在使两分割面接触的状态下进行组装。
7.一种旋转压缩机的制造装置,该旋转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构部,该压缩机构部具备:具有多个偏心部的曲轴;对应于所述多个偏心部配置并且在其内周部与所述偏心部的外周之间形成压缩室的多个缸体;第一及第二框体,在所述曲轴的轴向将所述多个缸体夹在所述第一及第二框体之间地设置,并且所述第一及第二框体具有所述曲轴的轴承;隔离所述多个缸体间并且具有曲轴插入孔的隔离板,其特征在于,
该旋转压缩机的制造装置具备:设置并定位所述压缩机构部的基座;向所述曲轴的轴的轴心方向按压隔离板的按压机构,该隔离板被分割成多个,且其分割面跨越所述曲轴的轴的插入孔并且具有相对所述曲轴的轴倾斜的平面;紧固所述多个缸体、所述第一及第二框体以及所述隔离板的紧固机构,通过调整所述按压机构的按压力和所述紧固机构的紧固力而在被分割成多个的所述隔离板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对齐为同一平面的状态下固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压缩机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对所述第一及第二框体的曲轴轴承的轴心进行调整的轴心调整机构。
CN 200910262505 2009-07-23 2009-12-29 旋转压缩机、其制造方法以及其制造装置 Active CN1019631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71865A JP5284210B2 (ja) 2009-07-23 2009-07-23 ロータリ圧縮機、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製造装置
JP2009-171865 2009-07-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63154A CN101963154A (zh) 2011-02-02
CN101963154B true CN101963154B (zh) 2013-12-18

Family

ID=43516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262505 Active CN101963154B (zh) 2009-07-23 2009-12-29 旋转压缩机、其制造方法以及其制造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284210B2 (zh)
CN (1) CN1019631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34071B2 (ja) * 2011-04-14 2015-06-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ロータリ圧縮機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683384B2 (ja) * 2011-06-02 2015-03-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多気筒回転式圧縮機
JP2013007296A (ja) * 2011-06-23 2013-01-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多気筒回転式圧縮機および多気筒回転式圧縮機の製造方法
JP5683393B2 (ja) * 2011-06-24 2015-03-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多気筒回転式圧縮機
JP5558424B2 (ja) * 2011-06-30 2014-07-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ツインロータリ圧縮機の中間プレートの検査装置
CN106321437B (zh) * 2011-10-25 2018-06-2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多气缸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室的隔板的接合方法
JP5441982B2 (ja) * 2011-10-31 2014-03-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圧縮機
JP5781019B2 (ja) * 2012-06-13 2015-09-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ロータリ式圧縮機
CN104389788A (zh) * 2014-09-22 2015-03-04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多缸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和多缸旋转式压缩机
CN105221424B (zh) * 2015-11-02 2017-12-12 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热泵系统
CN111287974B (zh) * 2018-12-06 2022-01-18 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四缸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装置
CN111287973B (zh) * 2018-12-06 2022-01-18 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三缸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121405A (en) * 1978-03-13 1979-09-20 Sanyo Electric Co Ltd Rotary compressor
JPH05164074A (ja) * 1991-12-12 1993-06-29 Hitachi Ltd 2シリンダ形ロータリ圧縮機
JP4613442B2 (ja) * 2001-04-26 2011-01-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多気筒回転式圧縮機、その組立方法、及びその組立装置
JP2003227486A (ja) * 2002-02-04 2003-08-15 Toshiba Kyaria Kk 2シリンダ形ロータリコンプレッサ
JP2005147093A (ja) * 2003-11-19 2005-06-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2気筒密閉型回転圧縮機及び冷凍空調装置
JP2005207306A (ja) * 2004-01-22 2005-08-0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2気筒回転圧縮機
KR20070013530A (ko) * 2005-07-26 2007-01-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로터리 압축기
JP4775577B2 (ja) * 2006-09-29 2011-09-21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ピストンシール構造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昭54-121405A 1979.09.20
JP特开2002-322993A 2002.11.08
JP特开2008-88842A 2008.04.17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284210B2 (ja) 2013-09-11
CN101963154A (zh) 2011-02-02
JP2011026992A (ja) 2011-0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63154B (zh) 旋转压缩机、其制造方法以及其制造装置
CN1135298C (zh) 带有排出阀的涡旋机
CN101248567B (zh) 用于定位和保持压缩机中电机定子的元件、压缩机及其安装方法
JP4750551B2 (ja) 2気筒回転式密閉型圧縮機の製造方法
CN103089631B (zh) 旋转压缩机
US6431840B1 (en) Multistage high pressure compressor
JP2011106427A (ja) 多シリンダロータリ圧縮機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312836B (zh) 多气缸旋转式压缩机、其组装方法以及其制造装置
CN101498307B (zh) 双工作缸旋转压缩机
AU2005261267A1 (en) Rotary fluid machine
CN1619151A (zh) 马达压缩机
CN102094823A (zh) 双缸式旋转压缩机的气缸组装调芯方法
CN102748289A (zh) 双缸旋转式压缩机
CN103486040A (zh) 旋转式压缩机
KR20020034883A (ko) 복수 실린더 로터리 압축기
CN105332911A (zh) 涡旋压缩机
JPWO2013061879A1 (ja) 多気筒回転式圧縮機
GB2440660A (en) Screw compressor with coaxial bearing bores in unitary housing
JP5734071B2 (ja) ロータリ圧縮機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834484B (zh) 一种新型三段式振动电机
CN1290246C (zh) 封闭式压缩机的驱动马达
CN104295495A (zh) 一种全封闭涡旋式压缩机及其装配方法
CN2844509Y (zh) 减小压缩机旋转轴的偏心部与滚环摩擦的结构
CN219221594U (zh) 一种多气路旋转接头连接结构
CN102840138A (zh) 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以及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