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61707B - 图案面的形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案面的形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61707B
CN101961707B CN200910151492.3A CN200910151492A CN101961707B CN 101961707 B CN101961707 B CN 101961707B CN 200910151492 A CN200910151492 A CN 200910151492A CN 101961707 B CN101961707 B CN 1019617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gmented finiss
crease
pattern
transparent
co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5149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61707A (zh
Inventor
足立将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KK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KK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KK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KK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15149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617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617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617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617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6170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Abstract

(课题)提供能够在建筑物等上形成类似于大理石等天然石材的图案的简便涂敷方法。(方案)在基材上执行如下步骤:(1)以折痕状涂附着色涂料并形成折痕状图案面的步骤;(2)在该折痕状图案面上涂附由至少一种透明着色粒状物分散于分散媒中而形成的上涂料。所述透明着色粒状物较佳为被粒状化的透明着色涂料。形成折痕状图案面的步骤中,可以使用具有带状吸液部件的旋转工具和/或具有带状吸液部件的推压工具。

Description

图案面的形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颖的图案面的形成方法,主要适用于建筑物和土木结构等。
背景技术
以往,用于建筑物内外装饰等的墙材使用大理石等天然石材。这种天然石材具有丰富色彩的花纹图案,因此具有优良的美观性。但是,由天然石材加工而得到的墙材通常都很重且很厚,因此容易给基材带来较大的负荷。另外,这种墙材的其他缺点是价格很高。因此,提出了各种能够形成类似于大理石等天然石材的图案的方法。
例如,在特开平10-183030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通过在涂敷有包含多种颜料成份的涂料组成物后喷涂包含溶剂的混合液体的方式形成大理石风格的图案的内容。在特开平10-216626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涂敷下层涂料后且在该下层涂料干燥之前以水滴状散布上层涂料的方法。另外,在特开平4-277056号公报(专利文献3)中,记载有使用由延展的丝棉制成的遮蔽材料进行涂敷的方法。
但是,上述任意方法只能形成很淡的图案,而针对表现出大理石等特有的折痕状图案的方面则有欠考虑。
作为一种再现天然石材的折痕状图案的方法,在特开平1-127148号公报(专利文献4)中记载有一种用涂料描绘图案后且在该图案干燥前,重叠涂敷不同颜色涂料的方法。另外,在特开2001-26058号公报(专利文献5)中、记载有喷涂着色丙烯酸树脂浆而形成所需的图案的内容。
但是,采用这些专利文献所记载的方法时必须对其涂料的粘度、喷出压、喷出量、或到被涂面的距离等方面进行严密的调整,因此涂敷作业非常繁杂。
除此之外,作为其再现天然石材的折痕状图案的方法,还可以举出特开2003-127148号公报(专利文献6)和特开2001-114546号公报(专利文献7)等记载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全都是被限定在使用模具制造成型体的情况下的技术,因此无法适用于实际的建筑物等。
参考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平10-183030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10-216626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平4-277056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平1-127148号公报
专利文献5:特开2001-26058号公报
专利文献6:特开2003-127148号公报
专利文献7:特开2001-11454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建筑物等中形成类似于大理石等天然石材的图案的简便的涂敷方法。
本发明的发明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进行了刻苦研究后想到了以折痕状涂附着色涂料后再涂附特定的上涂料的方法,从而实现了本发明。
也就是说,本发明具有以下特征:
1、一种形成图案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基材执行如下步骤:
(1)以折痕状涂附着色涂料并形成折痕状图案面的步骤;
(2)在该折痕状图案面上涂附由至少一种透明着色粒状物分散于分散媒中而形成的上涂料。
2、在1中记载的图案面的形成方法中,所述透明着色粒状物是被粒状化的透明着色涂料。
3、在2中记载的图案面的形成方法中,所述上涂料所述上涂料包含至少两种透明着色粒状物;这些透明着色粒状物包含着色颜料浓度不同的两种以上的同色透明着色粒状物。
4、在1~3中任一记载的图案面的形成方法中,在所述形成折痕状图案面的步骤中,使用具有带状吸液部件的旋转工具和/或具有带状吸液部件的推压工具以折痕状涂附所述着色涂料。
5、在1~4中任一记载的图案面的形成方法中,在所述基材上涂附由至少一种着色粒状物分散于分散媒中而形成的下涂料并形成下涂面之后,执行所述步骤(1)及步骤(2)
发明的效果
通过本发明,能够简便地形成具有类似于天然石材的图案,尤其是具有类似于大理石等折痕状图案的图案。本发明能够较佳地适用于为建筑物、土木结构等的墙面赋予美观性的涂敷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
本发明对基材执行如下步骤:
(1)以折痕状涂附着色涂料并形成折痕状图案面的步骤(以下称为步骤(1));
(2)对该折痕状图案面涂附至少一种将透明着色粒状物分散在分散媒中而形成的上涂料的步骤(以下称为步骤(2))。
通过本发明,通过使用这种方法,不仅是单调的折痕状图案,也可以得到在各种折痕中粗度、浓度等均可变化的图案。也就是说,可以为折痕状图案赋予视觉上的强弱感,从而能够得到没有人工雕琢痕迹,而自然感很强的效果。
这种效果,由于上涂料中的着色粒状物具有透明性,因此根据其散布状态和重叠状态等,会引起下层的折痕看上去发生变化。
进而通过本发明,通过上涂料中的透明着色粒状物的作用等,即使从外观上看全体的效果,也能够得到自然的花纹图案。
另外,本发明中的“透明”是指具有可见光透过性从而可以看到下层的性质。
本发明主要适用于建筑物和土木结构等。构成这些部位的基材例如可以为:混凝土、灰浆、壁板、挤压成形板、石膏板、珠层体板、胶合板、塑料板、金属板、木工板、玻璃、砖瓦、陶瓷砖等各种基材。
这些基材,可以是经过任意的表面处理(填充处理、平面处理、密封处理等)的基材、或者是预先用着色涂料着色的基材、或者是已形成有涂膜的基材、或者是贴有墙纸的基材。
在本发明的步骤(1)中,对上述基材以折痕状涂附着色涂料并形成折痕状图案面。步骤(1)中所用的着色涂料可以使用包含粘合剂及颜料的材料。着色涂料的色调可以根据所需的折痕状图案进行适应性设定。
着色涂料中的粘合剂可以使用各中树脂成份。这些树脂成份例如可以为:溶剂可溶型树脂、非水分散型树脂、无溶剂型树脂、水分散型树脂、水溶性树脂等。树脂的种类例如可以为:丙烯酸树脂、尿烷树脂、环氧树脂、氯乙烯树脂、乙酸乙烯酯树脂、丙烯酸硅树脂、氟素树脂、聚乙烯醇、和纤维素衍生物等,或者他们的合成物等。这种树脂成份最好具有在涂膜形成后产生架桥反应的性质。
颜料可以使用着色颜料。具体地,所述着色颜料例如可以为:氧化钛、氧化锌、矾土、碳黑、三氧化二铁、黄色氧化铁、氧化铁、群青、钴绿等无机着色颜料、偶氮基系、萘系、吡唑啉酮系、蒽醌系、苝系、喹吖啶酮系、二偶氮基系、异吲哚啉酮系、苯并咪唑系、邻苯二甲腈系、喹吖酞酮系等有机着色颜料,珍珠颜料,铝颜料,和荧光颜料等。通过这种着色颜料的1种或2种以上的组合,可以将着色涂料调制成所需的色调。着色涂料中的着色颜料浓度通常被设定为40重量%以下。
可以在着色涂料中添加这种着色颜料,并使用体质颜料。这种体质颜料例如可以为:碳酸钙、硫酸钡、粘土、高岭土、陶土、滑石、硅石粉、硅藻土等。
步骤(1)中的着色涂料最好是具有透明性的着色涂料(即透明着色涂料)。如果在步骤(1)中使用透明着色涂料,便可以得到更加丰富的折痕状图案,从而能够提高自然感。
通过降低着色颜料的浓度可以赋予着色涂料透明性。透明着色涂料中的着色颜料的浓度通常被设置为5重量%以下(较佳为0.001重量%以上3重量%以下,更佳为0.01重量%以上2重量%以下)。
步骤(1)的涂敷过程中,只要能够形成折痕状图案,可以采用各种涂敷方法。此时所用的器具例如可以为:辊子、印章、毛刷、和笔等。
步骤(1)中也可使用开设有折痕状图案的孔洞的纸样进行涂敷。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基材贴附纸样,在纸样上采用喷涂等方式涂附着色涂料后去除纸样。
适用于步骤(1)的器具可以为:具有带状吸液部件的旋转工具(辊)、和/或具有带状吸液部件的推压工具(印章)。通过使用这种器具可以提高涂敷作业的性能,从而高效地形成折痕状图案。
上述旋转工具例如可以使用在由塑料、金属等构成的圆筒体的表面上装设多条带状吸液部件的工具等。另一方面、上述推压工具例如可以使用在由塑料、木材、金属等构成的部件的平坦表面上装设多条带状吸液部件的工具等。
带状吸液部件较佳地由纤维质材料或海绵质材料构成。
在步骤(1)中,通过上述着色涂料形成了折痕状图案面。折痕状图案可以被形成为一条或两条以上折痕的组合。折痕的宽度和长度等可以根据所需的图案形状进行适当设定。通常,折痕的宽度为0.5~50mm(较佳为1~20mm)左右。
在本发明中,通常,最好在步骤(1)中的着色涂料干燥后进行后续步骤。着色涂料的干燥通常最好在常温(0~40℃程度)下进行。
在本发明的步骤(2)中,在上述折痕状图案的表面上涂附通过将至少一种透明着色粒状物分散于分散媒中而形成的上涂料。本发明通过使用这种上涂料,可以使折痕状图案乃至整体装饰外观产生视觉上的变化,从而得到自然的花纹图案。
透明着色粒状物的粒径通常为0.1~10mm(较佳为0.5~5mm)左右。在本发明中,通过将不同粒子径的粒状物进行各种组合可以扩展外观设计的广度。
上涂料中的透明着色粒状物最好是将透明着色涂料粒状化的物质。如果透明着色粒状物是由透明着色涂料制造而成的,则其颜色很容易进行调制,以得到所需的色调。另外,也易于形成平坦的表面。并且在喷涂上涂料时,具有能够抑制透明着色粒状物的反作用,提高涂附效率的优点。
这种着色粒状物可以是包含有液状透明着色涂料的形态或是透明着色涂料凝胶化的状态。
这种上涂料是将透明着色涂料的粒状物分散于分散媒中而形成的。分散媒最好为不会显著妨碍透明着色粒状物的色调的物质。
这种上涂料可以根据通常作为彩色图案涂料的涂料技术进行制造。彩色图案涂料被规定于JISK5667(2002)“彩色图案涂料”中,根据构成涂料的分散媒和着色粒子的组合形态,可以分成水中油型(O/W型)、油中水型(W/O型)、油中油型(O/O型)及水中水型(W/W型)这四种类型。本发明中的上涂料尤其较佳为水中油型(O/W型)或水中水型(W/W型)的涂料。
上涂料中的透明着色涂料可以使用包含粘合剂及颜料的物质。透明着色涂料的色调可以根据所需的装饰外观进行适当地设定。
透明着色涂料中的粘合剂和颜料可以使用步骤(1)中所说明的相同的物质。
透明着色涂料中的着色颜料的浓度可以在透明着色粒状物展示出透明性的范围内进行适当地设定,但通常为5重量%以下(较佳为0.001重量%以上3重量%以下,更佳为0.01重量%以上2重量%以下)。透明着色涂料的色调可以根据最终要形成的图案进行适当设定。
上涂料中的透明着色粒状物也可以为一种。即在本发明中可以使用仅有一种透明着色粒子(1色)的上涂料。本发明中的上涂料根据透明着色粒子的散布状态和重叠状态等的差异达到视觉效果。因此,与包含多种各色的着色粒子的一般的彩色图案涂料不同,也可以仅由一种着色粒子构成。
本发明的上涂料也可以包含两种以上的透明着色粒子。在这种情况下,上涂料最好包含着色颜料浓度不同的两种以上的同色透明着色粒状物。这样一来,虽然是同色,但通过包含着色颜料浓度不同的两种以上透明着色粒子也可以使折痕状图案乃至整体装饰外观产生丰富的视觉变化,从而提高美观性。
另外,本发明中的“同色”是指在视觉上看上去具有大致相同的颜色。具体地,相互的色差通常最好为5以下(较佳为4以下,更佳为3以下)。该色差(ΔE)可以在使用白纸作为背景,通过对对象物的颜色数据(L*、a*、b*)进行测定而计算得出。色差可以使用色差计进行测定。测定时,对象物的膜厚最好为50μm左右。
在本发明中,上涂料中包含的透明着色粒状物最好与步骤(1)的着色涂料异色。具体地,透明着色粒状物和着色涂料的色差通常最好超过5(较佳为6以上,更佳为8以上)。当上涂料中包含两种以上的透明着色粒状物时,使其中的至少一种满足上述条件,但最好使两种以上满足上述条件。
上涂料中的透明着色粒状物的比率通常为20~80重量%,较佳为30~70重量%。
关于上涂料的涂敷方法,只要能够到达本发明的效果,可以采用各种方法,但本发明中较佳适用喷涂涂敷的方式。
上涂料的涂附量根据最终的图案的种类而有所不同,通常为0.1~1kg/m2左右。上涂料的干燥通常在常温下进行。
本发明中,对前述基材涂附将至少一种着色粒状物分散于分散媒中而形成的下涂料,下涂层形成后,可以执行步骤(1)及步骤(2)。
在这种情况中,下涂料较佳为包含两种以上异色着色粒状物的物质,即包含2色以上(更佳为3~8色)的着色粒状物。着色粒状物的色调可以根据最终形成的图案进行适当设定。
下涂料中的着色粒状物的粒径通常为0.1~10mm(较佳为0.5~5mm)左右。
另外,下涂料中的着色粒状物较佳地具有比上涂料中的透明着色粒状物更低的透明性。
本发明中通过设置这样的下涂层能够提高美观性。特别地,在步骤(1)中的着色涂料使用透明着色涂料的情况下,通过他们相辅相承的作用,能够进一步提高美观性。
下涂料较佳为将着色涂料的粒状物分散于分散媒中的物质,可以使用一般的彩色图案涂料。
形成这种粒状物的着色涂料可以使用包含粘合剂及颜料的物质。着色涂料中的粘合剂和颜料可以使用步骤(1)中说明的相同的物质。该着色涂料中的着色颜料的浓度最好设定为高于上涂料的透明着色涂料,通常为超过3重量%(较佳为5重量%以上40重量%以下,更佳为6重量%以上30重量%以下)左右。
在下涂料的涂敷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涂敷方法,但尤其较佳采用喷涂涂敷的方式。
下涂料的涂附量通常为0.1~1kg/m2左右。另外,下涂料的干燥通常最好在常温进行。
在使用这种下涂料的情况下,最好在下涂料干燥后再执行步骤(1)。
本发明在上涂料的涂膜干燥后可以根据需要涂附透明涂料。尤其在有耐候性要求的结构外部的部位进行施工时,出于保护的目的最好涂附透明涂料。
另外、在本发明中,通过使用接缝棒、接缝型框等接缝材料,可以形成格子状、几何学图案状等接缝部。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在以接缝色为色调实施涂敷的基材上贴附接缝材后,根据需要,在涂附中涂料等之后执行上述步骤,然后除去接缝材。
【实施例】
参照以下实施例使本发明的特征更加清楚。
(着色涂料)
准备如下所示的物质作为着色涂料。
着色涂料1
将丙烯酸树脂乳液(固体成份为50重量%)350重量份、黄色颜料液(黄色氧化铁50重量%分散液)0.6重量份、赤色颜料液(三氧化二铁50重量%分散液)0.6重量份、黑色颜料液(碳黑20重量%分散液)0.5重量份、水130重量份、造膜助剂16重量份、及消泡剂2重量份均匀混合得到着色涂料1。
着色涂料2
将丙烯酸树脂乳液(固体成分50重量%)350重量份、白色颜料液(氧化钛60重量%分散液)6重量份、黄色颜料液(黄色氧化铁50重量%分散液)3重量份、黑色颜料液(碳黑30重量%分散液)1重量份、水122重量份、造膜助剂16重量份、及消泡剂2重量份均匀混合得到着色涂料2。
(上涂料)
准备如下所示的物质作为上涂料。
上涂料1
向容器内装入水500重量份,在进行搅拌的同时,与聚乙烯醇10重量份和消泡剂1重量份进行均匀混合,从而制造出分散媒A。
然后,向另一个容器内装入丙烯酸树脂液(固形分50重量%)200重量份,在进行搅拌的同时与白色颜料液(氧化钛60重量%分散液)5重量份、体质颜料130重量份、粘性调节剂4重量份、溶剂156重量份、及消泡剂5重量份进行均匀混合,从而制造出透明着色涂料A(着色颜料浓度0.6重量%)。
向上述分散媒A中添加3重量份的钛系架桥剂并均匀混合后,继续进行进一步搅拌,同时缓慢添加透明着色涂料A。通过进行分散,得到分散有约1mm的透明白色粒子的分散液A。
原封不动地使用该分散液A作为上涂料1。
上涂料2
除了使用下述透明着色涂料B代替透明着色涂料A以外,采用与分散液A同样的制造方法得到分散液B。该分散液B中分散有约2mm的透明白色粒子。
透明着色涂料B是由丙烯酸树脂液200重量份、白色颜料液(氧化钛60重量%分散液)10重量份、体质颜料130重量份、粘性调节剂5重量份、溶剂150重量份、及消泡剂5重量份构成的涂料(着色颜料浓度为1.2重量%)。
将通过以上方法得到的分散液A和分散液B以60∶40的重量比率进行混合,从而制造出上涂料2。
上涂料3
除以使用下述透明着色涂料C代替透明着色涂料A以外,采用与分散液A同样的制造方法得到分散液C。该分散液C中分散有约1mm的透明黑色粒子。
透明着色涂料C是由丙烯酸树脂液200重量份、黑色颜料液(黑色氧化铁10重量%分散液)1重量份、体质颜料130重量份、粘性调节剂4重量份、溶剂160重量份、消泡剂5重量份构成的涂料(着色颜料浓度0.02重量%)。
原封不动地使用该分散液C作为上涂料3。
(下涂料)
准备以下所示的物质作为下涂料。
下涂料1
将白色粒子(是以丙烯酸树脂、二氧化钛、脂肪族碳化氢系溶剂为主要成份的着色涂料的粒状物,着色颜料浓度为14重量%,粒径约为2mm)、淡黄色粒子(是以丙烯酸树脂、黄色氧化铁、二氧化钛、脂肪族碳化氢系溶剂为主要成份的着色涂料的粒状物,着色颜料浓度为13重量%,粒径约为2mm)、淡灰色粒子(是以丙烯酸树脂、二氧化钛、黑色氧化铁、脂肪族碳化氢系溶剂为主要成份的着色涂料的粒状物,着色颜料浓度为14重量%,粒径约为1mm)分散于水性媒介中形成的水中油型的彩色图案涂料。白色粒子∶淡黄色粒子∶淡灰色粒子=40∶30∶30(重量比率)。
下涂料2
将黑色粒子(是以丙烯酸树脂、黑色氧化铁、黄色氧化铁、三氧化二铁、氧化钛、脂肪族碳化氢系溶剂为主要成份的着色涂料的粒状物,着色颜料浓度为16重量%,粒径约为2mm)、灰色粒子(是以丙烯酸树脂、黑色氧化铁、二氧化钛、脂肪族碳化氢系溶剂为主要成份的着色涂料的粒状物,着色颜料浓度为13重量%,粒径约为1mm)、灰紫色粒子(是以丙烯酸树脂、三氧化二铁、邻苯二甲腈蓝、二氧化钛、脂肪族碳化氢系溶剂为主要成份的着色涂料的粒状物,着色颜料浓度为17重量%,粒径约为2mm)分散于水性媒介中而形成的水中油型的彩色图案涂料。黑粒子∶灰色粒子∶灰紫色粒子=30∶35∶35(重量比率)。
(实施例1)
在预先涂敷有密封材料(sealer)(白色)的岩板上用辊形成采用着色涂料1的折痕状图案,并干燥4小时。此处所述的辊通过在塑料制圆筒的表面贴附多条带状海绵(长度60~200mm、宽度2~4mm)而形成。
然后,以0.5kg/m2的涂附量喷涂涂敷上涂料1,并干燥24小时。另外,涂敷及干燥完全在标准状态(温度为23℃,相对湿度为50%)下进行。构成上涂料1的着色粒子的透明着色涂料A和着色涂料1的色差为13。
通过以上方法得到的图案面成为被折痕状图案赋予了视觉强弱感的装饰,并具有大理石风格美观性。
(实施例2)
在预先涂敷有密封材料(白色)的岩板上,用印章形成采用着色涂料1的折痕状图案,并干燥4小时。此处所述的印章可以通过在带有把手的胶合板的平坦面上贴附多条带状海绵(长度为40~250mm,宽度为4~6mm)而形成。
然后,以0.5kg/m2的涂附量喷涂涂敷上涂料1,并干燥24小时。另外,涂敷及干燥均在标准状态下进行。
通过以上方法得到的图案面与实施例1相同,也成为被折痕状图案赋予了视觉强弱感的装饰,并具有大理石风格美观性。
(实施例3)
在预先涂敷有密封材料(白色)的岩板上,用着色涂料1进行辊涂敷,形成折痕状图案,并干燥4小时。此处所述的辊可以与实施例1相同。
然后、以0.5kg/m2的涂附量喷涂涂敷上涂料2,干燥24小时。另外,涂敷及干燥均在标准状态下进行。构成上涂料2的着色粒子的透明着色涂料A和透明着色涂料B的色差为0.8。透明着色涂料B和着色涂料1的色差为13。
通过以上方法得到的图案面、成为被折痕状图案赋予了视觉强弱感的装饰,并具有大理石风格美观性。整体的装饰性比实施例1更好。
(实施例4)
在预先涂敷有密封材料(白色)的岩板上,以0.5kg/m2的涂附量喷涂涂敷下涂料1,并干燥24小时。
在该涂膜上,用着色涂料1进行辊涂敷,形成折痕状图案,并干燥4小时。此处所述的辊可以与实施例1相同。
然后、以0.5kg/m2的涂附量喷涂涂敷上涂料1,干燥24小时。另外、涂敷及干燥均在标准状态下进行。
通过以上方法得到的图案面成为被折痕状图案赋予了视觉强弱感的装饰,并具有大理石风格美观性。整体的装饰性比实施例1更好。
(实施例5)
在预先涂敷有密封材料(白色)的岩板上,以0.5kg/m2的涂附量喷涂涂敷下涂料1,并干燥24小时。
在该涂膜上,用着色涂料1进行辊涂敷,形成折痕状图案,并干燥4小时。此处所述的辊与实施例1相同。
然后、以0.5kg/m2的涂附量喷涂涂敷上涂料2,并干燥24小时。另外,涂敷及干燥均在标准状态下进行。
通过以上方法得到的图案面成为被折痕状图案赋予了视觉强弱感的装饰,并具有大理石风格美观性。整体的装饰性比实施例4更好。
(实施例6)
在预先涂敷有密封材料(白色)的岩板上,以0.5kg/m2的涂附量喷涂涂敷下涂料2,并干燥24小时。
在该涂膜上用着色涂料2进行辊涂敷,形成折痕状图案,并干燥4小时。此处所述的辊与实施例1相同。
然后、以0.5kg/m2的涂附量喷涂涂敷上涂料3,并干燥24小时。另外,涂敷及干燥均在标准状态下进行。构成上涂料3的着色粒子的透明着色涂料C和着色涂料2的色差为22。
通过以上方法得到的图案面成为被折痕状图案赋予了视觉强弱感的装饰、并具有大理石风格美观性。
(比较例1)
在预先涂敷有密封材料(白色)的岩板上,用着色涂料1进行辊涂敷,形成折痕状图案,干燥4小时。此处所述的辊与实施例1相同。另外,涂敷及干燥均在标准状态下进行。
通过以上方法得到的图案面是缺乏变化的折痕状图案。

Claims (4)

1.一种大理石图案面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材上执行如下步骤:
(1)以折痕状涂附着色涂料并形成折痕状图案面的步骤,该折痕状图案是由一条或两条以上折痕的组合而形成的,折痕的宽度为0.5~50mm;
(2)在该折痕状图案面上涂附由至少一种透明着色粒状物分散于分散媒中而形成的上涂料;
其中,步骤(1)中的所述着色涂料为透明着色涂料,该透明着色涂料中的着色颜料的浓度为0.01重量%以上2重量%以下;
步骤(2)中的所述透明着色粒状物是被粒状化的透明着色涂料,为包含有液状透明着色涂料的形态,该透明着色涂料中的着色颜料的浓度为0.01重量%以上2重量%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理石图案面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涂料包含至少两种透明着色粒状物;这些透明着色粒状物包含着色颜料浓度不同的两种以上的同色透明着色粒状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理石图案面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形成折痕状图案面的步骤中,使用具有带状吸液部件的旋转工具和/或具有带状吸液部件的推压工具以折痕状涂附所述着色涂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理石图案面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材上涂附由至少一种着色粒状物分散于分散媒中而形成的下涂料并形成下涂面之后,执行所述步骤(1)及步骤(2)。
CN200910151492.3A 2009-07-23 2009-07-23 图案面的形成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617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51492.3A CN101961707B (zh) 2009-07-23 2009-07-23 图案面的形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51492.3A CN101961707B (zh) 2009-07-23 2009-07-23 图案面的形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61707A CN101961707A (zh) 2011-02-02
CN101961707B true CN101961707B (zh) 2015-09-16

Family

ID=43514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51492.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61707B (zh) 2009-07-23 2009-07-23 图案面的形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617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53810B (zh) * 2010-12-23 2015-01-21 四国化研(上海)有限公司 花纹面的形成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40710A (zh) * 1998-06-26 2000-01-12 新科研究股份公司 可回收利用的多层聚酯树脂材料
WO2004067657A1 (ja) * 2003-01-31 2004-08-12 Sk Kaken Co., Ltd. 多彩模様塗料組成物、及び模様面の形成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44411B2 (ja) * 1987-11-12 1996-10-16 新日本製鐵株式会社 ドラム式連続鋳造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40710A (zh) * 1998-06-26 2000-01-12 新科研究股份公司 可回收利用的多层聚酯树脂材料
WO2004067657A1 (ja) * 2003-01-31 2004-08-12 Sk Kaken Co., Ltd. 多彩模様塗料組成物、及び模様面の形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61707A (zh) 2011-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39209B (zh) 涂覆材料、涂覆材料层、以及积层结构体
JP5420520B2 (ja) 模様面の形成方法
JP5420522B2 (ja) 模様面の形成方法
JP5232734B2 (ja) 模様面の形成方法
JP5398402B2 (ja) 模様面の形成方法
JP4895850B2 (ja) 化粧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CN202925818U (zh) 覆膜层积体
CN101961707B (zh) 图案面的形成方法
JP3201228U (ja) 積層体
JP3210672U (ja) 積層体
JP5420521B2 (ja) 模様面の形成方法
JP4810179B2 (ja) 化粧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化粧シート
JP2016124290A (ja) 積層体
CN102553810B (zh) 花纹面的形成方法
CN203393947U (zh) 积层体
JP5232834B2 (ja) 模様面の形成方法
JP2022075558A (ja) 化粧方法
CN102553809B (zh) 花纹面的形成方法
RU126657U1 (ru) Живописное произведение
CN205276734U (zh) 积层体
JP2024063823A (ja) 水性被覆材
CN102553811A (zh) 花纹面的形成方法
JP4810178B2 (ja) 化粧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化粧シート
JP2014028430A (ja) 被膜積層体
JP2023081039A (ja) 化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16

Termination date: 2017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