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61610B - 一种耐乙醇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乙醇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61610B
CN101961610B CN2010102984539A CN201010298453A CN101961610B CN 101961610 B CN101961610 B CN 101961610B CN 2010102984539 A CN2010102984539 A CN 2010102984539A CN 201010298453 A CN201010298453 A CN 201010298453A CN 101961610 B CN101961610 B CN 1019616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thanol
polyacrylonitrile
film
preparation
polyisobute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9845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61610A (zh
Inventor
周勇
吴法东
高从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29845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616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616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616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616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616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具体是一种耐乙醇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以聚丙烯腈为溶质,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所制备的支撑膜,支撑膜与质量浓度为0.2%-1.2%的聚异丁烯有机溶液接触,其中聚异丁烯有机溶液中的有机溶剂为三氟三氯乙烷、正己烷或庚烷中的一种,最后再经烘干,可得高分子复合膜。本发明的优点是:制备的纳滤膜对乙醇有良好的耐溶剂性和较高的通量,具有良好的选择透过性,对乙醇-水溶液体系有特殊的分离效果。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乙醇为溶剂的分离行业。

Description

一种耐乙醇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具体是一种耐乙醇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纳滤膜分离过程已在各工业领域和科学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主要是集中在水溶液体系,而实际工业流程涉及的很大部分是有机溶剂体系。纳滤过程的诸多优点,如分离过程无相转换、无需添加剂、温度影响小等,使其在石油化工、医药和食品等领域的非水溶液体系中具有极大的潜在应用价值,而传统的纳滤膜难以拓宽到非水溶液体系中使用,为此进一步研究和发展耐溶剂纳滤膜,对于拓宽纳滤过程的应用极其重要。
乙醇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有机溶剂,用量极其庞大,因为回收利用乙醇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目前很多经常使用的复合膜对于乙醇具有相溶性,所以在乙醇与其它组份的分离过程中,这些膜不具有良好的分离效果,及长期使用的功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的膜,对乙醇分离行业内具良好的效果: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耐乙醇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包括下述步骤:
(1)以聚丙烯腈为溶质,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含聚丙烯腈质量浓度为14-18%的N,N-二甲基乙酰胺(DMAC)溶液制备成聚丙烯腈膜为支撑膜,再进行水洗;本发明中的制膜过程为常规的过程,而本发明的膜材质则是区别于其它有机膜,而制膜完成后的水洗,也是与其它制膜过程相当;这些在行业内的技术人员都能了解、掌握;
(2)经水洗后的聚丙烯腈支撑膜用橡胶辊滚压,去除水溶液;此步骤为制膜过程中的一道工序,在其它膜制备过程中一般也是需要的,目的是去除膜表面的多余的水溶液,所以橡胶辊滚压时,只要把膜表面多余的水份去除即可;
(3)然后将聚丙烯腈支撑膜与质量浓度为0.2%-1.2%的聚异丁烯有机溶液接触10-300秒,其中聚异丁烯有机溶液中的有机溶剂为三氟三氯乙烷、正己烷或庚烷中的一种;
(4)再将上述聚丙烯腈膜放入50-200℃的真空烘箱中保持10-30分钟,经水洗得到复合纳滤膜。
作为优选,上述制备方法的步骤(3)中的聚异丁烯有机溶液中溶质的浓度为0.3-0.4%。
作为优选,上述制备方法中步骤(3)中的聚丙烯腈支撑膜与有机溶液接触时间为30-50秒,膜表面的反应是即时完成的,控制时间、反应液的浓度是非常关键的步骤,这也是本发明中的技术人员经过大量实验后得出的更佳技术方案。
作为优选,上述制备方法中的步骤(3)中的有机溶剂为三氟三氯乙烷。
作为优选,上述制备方法中的步骤(3)中的聚异丁烯的分子量为300000-3000000。
作为优选,上述制备方法中的步骤(4)中在真空烘箱中的温度为70-80℃,干燥时间为18-23分钟。
高分子复合膜的制备是目前有机膜行业内一个较大的学科,虽然很多膜制备过程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但是不同的高分子材质、不同的膜孔径的选定,以及用途的不同,都需要有不同制备工艺来决定的。而这个不同的制备工艺则需要技术人员大量的实验,才可能找出其中的哪些膜材料是较好的,最好的;哪些溶剂是适用使用的,以及浓度、温度的选择都可能影响到膜的最后性能。由于膜的作用机理尚需要技术人员进一步的分析、总结,所以目前技术人员更多的是通过大量的膜制备实验、使用效果的确定来选择膜的制备,确定的膜的功能。本发明也正是技术人员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找出了区别于其它制备膜的不同工艺。
有益效果:按本发明制备的纳滤膜对乙醇有良好的耐溶剂性和较高的通量,具有良好的选择透过性,对乙醇-水溶液体系有特殊的分离效果。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乙醇为溶剂的分离行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例子用于阐述本发明,并不用于解释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使用含聚丙烯腈质量浓度为18%的DMAc溶液制备成的聚丙烯腈支撑膜,水洗后用橡胶辊去除正面及背面多余的水分;然后将这种支撑膜与含有0.8%聚异丁烯B80的有机溶液接触300秒,其中的有机溶剂为三氟三氯乙烷;然后将该膜放150℃的真空烘箱中保持15分钟,形成耐乙醇复合纳滤膜。
用纯水,在1MPa的压力下测试膜的初始性能。所得结果如下:水通量为0(L/m2h)。
用无水乙醇,在1MPa的压力下测试膜的初始性能。所得结果如下:乙醇通量为38.71(L/m2h)。
实施例2
使用含聚丙烯腈质量浓度为18%的DMAc溶液制备成的聚丙烯腈支撑膜,水洗后用橡胶辊去除正面及背面多余的水分;然后将这种支撑膜与含有0.6%聚异丁烯B80的有机溶液接触300秒,其中的有机溶剂为三氟三氯乙烷;然后将该膜放125℃的真空烘箱中保持15分钟,形成耐乙醇复合纳滤膜。
用纯水,在1MPa的压力下测试膜的初始性能。所得结果如下:水通量为0(L/m2h)。
用质量浓度为80%的乙醇水溶液,在1MPa的压力下测试膜的初始性能。所得结果如下:对乙醇的截留率为0,通量为37.69(L/m2h)。
实施例3
使用含聚丙烯腈质量浓度为18%的DMAc溶液制备成的聚丙烯腈支撑膜,水洗后用橡胶辊去除正面及背面多余的水分;然后将这种支撑膜与含有1%聚异丁烯B80的有机溶液接触300秒,其中的有机溶剂为三氟三氯乙烷;然后将该膜放75℃的真空烘箱中保持15分钟,形成耐乙醇复合纳滤膜。
用纯水,在1MPa的压力下测试膜的初始性能。所得结果如下:水通量为0(L/m2h)。
用质量浓度为70%的乙醇水溶液,含甲基红,在1MPa的压力下测试膜的初始性能。所得结果如下:对甲基红的初始截留率为89.29%,通量为8.15(L/m2h)。
实施例4
使用含聚丙烯腈质量浓度为16%的DMAc溶液制备成的聚丙烯腈支撑膜,水洗后用橡胶辊去除正面及背面多余的水分;然后将这种支撑膜与含有0.4%聚异丁烯B80的有机溶液接触300秒,其中的有机溶剂为三氟三氯乙烷;然后将该膜放55℃的真空烘箱中保持15分钟,形成耐乙醇复合纳滤膜。
用纯水,在1MPa的压力下测试膜的初始性能。所得结果如下:水通量为0(L/m2h)。
用2000ppm的PEG1000乙醇溶液,在1MPa的压力下测试膜的初始性能。所得结果如下:对PEG1000的初始截留率为50%,乙醇通量为14.26(L/m2h)。
实施例5
使用含聚丙烯腈质量浓度为18%的DMAc溶液制备成的聚丙烯腈支撑膜,水洗后用橡胶辊去除正面及背面多余的水分;然后将这种支撑膜与含有0.3%聚异丁烯B150的有机溶液接触300秒,其中的有机溶剂为三氟三氯乙烷;然后将该膜放75℃的真空烘箱中保持15分钟,形成耐乙醇复合纳滤膜。
用纯水,在1MPa的压力下测试膜的初始性能。所得结果如下:水通量为0(L/m2h)。
用枇杷叶乙醇提取液,在1MPa的压力下测试膜的初始性能。所得结果如下:对枇杷液的初始截留率为80%,乙醇通量为5(L/m2h)。
实施例6
使用含聚丙烯腈质量浓度为15%的DMAc溶液制备成的聚丙烯腈支撑膜,水洗后用橡胶辊去除正面及背面多余的水分;然后将这种支撑膜与含有0.5%聚异丁烯B150的有机溶液接触300秒,其中的有机溶剂为三氟三氯乙烷;然后将该膜放75℃的真空烘箱中保持15分钟,形成耐乙醇复合纳滤膜。
用纯水,在1MPa的压力下测试膜的初始性能。所得结果如下:水通量为0(L/m2h)。
用质量浓度为70%的乙醇水溶液,含2000ppm的NaCl,在1MPa的压力下测试膜的初始性能。所得结果如下:对NaCl的初始截留率为53.22%,乙醇溶液通量为9.68(L/m2h)。
实施例7
使用含聚丙烯腈质量浓度为18%的DMAc溶液制备成的聚丙烯腈支撑膜,水洗后用橡胶辊去除正面及背面多余的水分;然后将这种支撑膜与含有0.3%聚异丁烯B1500的有机溶液接触300秒,其中的有机溶剂为三氟三氯乙烷;然后将该膜放75℃的真空烘箱中保持15分钟,形成耐乙醇复合纳滤膜。
用纯水,在1MPa的压力下测试膜的初始性能。所得结果如下:水通量为0(L/m2h)。
用质量浓度为40%的乙醇水溶液,含甲基红,在1MPa的压力下测试膜的初始性能。所得结果如下:对甲基红的初始截留率为82.815%,乙醇溶液的通量为4.07(L/m2h)。
实施例8
使用含聚丙烯腈质量浓度为18%的DMAc溶液制备成的聚丙烯腈支撑膜,水洗后用橡胶辊去除正面及背面多余的水分;然后将这种支撑膜与含有0.6%聚异丁烯B200的有机溶液接触300秒,其中的有机溶剂为三氟三氯乙烷;然后将该膜放75℃的真空烘箱中保持15分钟,形成耐乙醇复合纳滤膜。
用纯水,在1MPa的压力下测试膜的初始性能。所得结果如下:水通量为0(L/m2h)。
用2000ppm的PEG1000乙醇溶液,在1MPa的压力下测试膜的初始性能。所得结果如下:对PEG1000的初始截留率为60%,乙醇通量为15.28(L/m2h)。

Claims (6)

1.一种耐乙醇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包括下述步骤:
(1)以聚丙烯腈为溶质,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含聚丙烯腈质量浓度为14-18%的N,N-二甲基乙酰胺(DMAC)溶液制备成聚丙烯腈膜为支撑膜,再进行水洗;
(2)经水洗后的聚丙烯腈支撑膜用橡胶辊滚压,去除水溶液;
(3)然后将聚丙烯腈支撑膜与质量浓度为0.2%-1.2%的聚异丁烯有机溶液接触10-300秒,其中聚异丁烯有机溶液中的有机溶剂为三氟三氯乙烷、正己烷或庚烷中的一种;
(4)再将上述聚丙烯腈膜放入50-200℃的真空烘箱中保持10-30分钟,经水洗得到复合纳滤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的聚异丁烯有机溶液中溶质的浓度为0.3-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的聚丙烯腈支撑膜与有机溶液接触时间为30-50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的有机溶剂为三氟三氯乙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的聚异丁烯的分子量为300000-30000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中在真空烘箱中的温度为70-80℃,干燥时间为18-23分钟。
CN2010102984539A 2010-09-30 2010-09-30 一种耐乙醇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19616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984539A CN101961610B (zh) 2010-09-30 2010-09-30 一种耐乙醇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984539A CN101961610B (zh) 2010-09-30 2010-09-30 一种耐乙醇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61610A CN101961610A (zh) 2011-02-02
CN101961610B true CN101961610B (zh) 2012-08-15

Family

ID=435147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984539A Active CN101961610B (zh) 2010-09-30 2010-09-30 一种耐乙醇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616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69787B (zh) * 2019-09-27 2023-03-2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复合纳滤膜对合成橡胶粗单体的除杂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9334A (zh) * 2009-05-14 2009-10-21 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高通量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CN101695630A (zh) * 2009-10-29 2010-04-21 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pH响应型杂环胺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CN101695629A (zh) * 2009-10-29 2010-04-21 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杂环胺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49446A1 (en) * 2005-05-04 2006-11-09 Gary Yeager Solvent-resistant composite membrane composi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9334A (zh) * 2009-05-14 2009-10-21 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高通量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CN101695630A (zh) * 2009-10-29 2010-04-21 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pH响应型杂环胺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CN101695629A (zh) * 2009-10-29 2010-04-21 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杂环胺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谭绍早等.聚丙烯腈纳滤膜的制备及对造纸废水的截留性能.《中国造纸学报》.2002,第17卷(第2期),第63-66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61610A (zh) 2011-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19149B (zh) 一种耐溶剂改性聚酰胺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US3526588A (en) Macromolecular fractionation process
CN101530748B (zh) 界面聚合反应制备复合荷电镶嵌膜的方法
Li et al. Preparation of acid-resistant PEI/SA composite membranes for the pervaporation dehydration of ethanol at low pH
CN102728247B (zh) 一种复合正渗透膜的制备方法
CN101143304A (zh) 一种中空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67316B (zh) 一种用于制备分离膜的常温选择性溶胀开孔方法
Wu et al. Separation and concentration of ionic liquid aqueous solution by vacuum membrane distillation
CN1288776A (zh) 磺化聚醚砜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CN108722203B (zh) 一种高通量聚苯胺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CN103642063A (zh) 一种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分子印迹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Schwarz et al. Membranes based on polyelectrolyte–surfactant complexes for methanol separation
CN105327626A (zh) 一种复合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59047A (zh) 一种单胺接枝改性交联聚酰亚胺耐溶剂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CN101961610B (zh) 一种耐乙醇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Milovanovic et al. Organic-inorganic double networks as highly permeable separation membranes with a chiral selector for organic solvents
Bangxiao et al. Effect of separating layer in pervaporation composite membrane for MTBE/MeOH separation
Ingole et al. Prepar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separation of alcohol using crosslinked membrane materials
RU2414953C1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композитных мембран с фуллеренсодержащим полимерным селективным слоем
Yildirim et al. Pervaporation separation of benzene/cyclohexane mixtures by poly (vinyl chloride) membranes
CN106582297A (zh) 一种净水机用高性能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EP1925357A2 (en) Method for fabrication of elastomeric asymmetric membranes from hydrophobic polymers
CN103877867B (zh) 一种纤维素超滤膜制备方法
CN109157986B (zh) 具有“阶梯”交联度的渗透汽化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41953B (zh) 一种荷负电聚电解质/分子筛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