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61460A - 一种中药保健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药保健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61460A
CN101961460A CN2009103046364A CN200910304636A CN101961460A CN 101961460 A CN101961460 A CN 101961460A CN 2009103046364 A CN2009103046364 A CN 2009103046364A CN 200910304636 A CN200910304636 A CN 200910304636A CN 101961460 A CN101961460 A CN 1019614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preparation
filtrate
health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30463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61460B (zh
Inventor
邹节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JIN GROUP HUNAN SANJIN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JIN GROUP HUNAN SANJIN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JIN GROUP HUNAN SANJIN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JIN GROUP HUNAN SANJIN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30463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6146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614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614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614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614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清热养阴生津止渴解暑利湿的中药保健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它的具体配方为:玉竹5-30份,玉米8-40份,淡竹叶8-40份,荷叶0.5-5份,仙草20-200份,金银花5-30份,菊花5-30份,罗汉果8-40份,甘草5-30份。本发明具有滋阴降火、清润解毒等功效,风味与保健并举,效果与口感俱佳,并能制成多种剂型。本发明组方独特,科学,生产方法简单,是一种理想的清热养阴解暑利湿的保健品。

Description

一种中药保健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保健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清热养阴解暑利湿功效的中药保健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保健和养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采用中草药制成具有清热养阴解暑利湿等功效的保健品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以凉茶最为常见。凉茶,是指将药性寒凉和能消解内热的中草药煎水做成饮料,也可以做成固体冲水而成,以消除夏季人体内的暑气,或治疗冬日干燥引起的喉咙疼痛等疾患。夏天偏热多湿的气候容易使人肠胃失调,再加上有的人嗜食辛辣、味重食物,难免会不同程度地出现上火、口舌生疮、咽喉肿痛、食欲不佳等症状。传统凉茶总的作用是清热解毒、清肺润燥解暑,此外,凉茶还可去湿生津、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等,还可治目赤头痛、头晕耳鸣、疔疮肿毒和高血压,夏天完全可以当清凉饮料饮用。而保健凉茶则与传统凉茶有所不同,它并不是专门针对某一疾病,而是适合于所有的健康人群。保健凉茶不仅对上火、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症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还能起到清热解暑,润喉舒心等的保健作用。长期饮用还可预防高血压高血脂,提高人体免疫力。
现有技术中用于清热养阴解暑利湿的保健品种类繁多,一般主要是由菊花,金银花,甘草,竹叶等具有清热解毒的中草药简单混合而成,此类组合物虽具有一定的防暑作用,但一般效果不明显,或者治疗和保健效果不能兼顾,或者味苦难服,或者因为药性过寒导致适用人群受限。中国专利200710036157.x公开了一种保健凉茶及其制备方法,其具体配方为:陈茶叶20-30份,冬桑叶20-30份,淡竹叶20-30份,菊花10-20份,藿香10-20份,甘草15-25份。该保健茶具有清热解毒,祛气消暑,润肠通便的功效,但该保健凉茶以保健作用为主,针对上火、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症状并无明显作用。中国专利1075717C公开了一种保健凉茶,该保健凉茶主要由茶叶、薄荷、茵陈、甘草、淡竹叶、等二十一味中草药并按一定重量配比组成。该发明克服了传统凉茶在口感上存在味苦或含糖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四季宜服的茶药兼用的保健凉茶。但是该凉茶以茶叶与中草药配伍,处方过于温和,对于上火、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等症状其治疗和保健效果不明显,并且该凉茶制备方法简单,原材料仅经过简单灭菌干燥即入药,药物的非有效成分含量过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本着药食同源的原则,提供了一种滋阴降火、清润解毒的保健组合物,该组合物不仅具有很好的清热养阴生津止渴解暑利湿的功效,还能调节人体的生理机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并对高血压和高血脂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保健效果良好。该组合物,效果与口感俱佳,并能制成多种剂型。本发明组方独特、科学,生产方法简单,是一种理想的清热养阴解暑利湿的保健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克服目前中药保健组合物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具有清热养阴解暑利湿功效,适用症广且四时宜服的中药保健组合物。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该中药保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一种中药保健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玉竹5-30份,玉米8-40份,淡竹叶8-40份,荷叶0.5-5份,仙草20-200份,金银花5-30份,菊花5-30份,罗汉果8-40份,甘草5-30份;优选玉竹7-15份,玉米15-30份,淡竹叶15-30份,荷叶1-4份,仙草60-140份,金银花7-15份,菊花7-15份,罗汉果15-30份,甘草7-15份;更优选所述凉茶各原料的重量比是:玉竹10份,玉米20份,淡竹叶20份,荷叶2份,仙草100份,金银花10份,菊花10份,罗汉果20份,甘草10份。
所述的组合物是上述原料经水提、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与食品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混合制成的液态或固态产品。
所述的液态或固态产品为凉茶、凉糖、颗粒剂或糖浆。
所述的中药保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为:
1)将所述的9种原料预处理后备用;
2)将经上步预处理后的原料药混合粉碎后煎煮提取,过滤,将每次煎煮物滤过的滤液合并,并将合并滤液进一步过滤,将所得的滤液冷却至环境温度;
3)将所得滤液与食品学上可接受的辅料结合进一步制成液态或固态的产品。
步骤2中将滤液合并后进行的进一步过滤,过滤温度≤50℃,所得的滤液在6-10小时内制成目标产品。
所述的煎煮提取为每次按重量加8-12倍量水,煎煮2-4次,每次0.5-1.5小时;优选每次按重量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小时。
所述的液态或固态产品为凉茶、凉糖、颗粒剂或糖浆。
所述的凉茶的制备方法为:
(1)取白砂糖加适量蒸馏水后加热溶解,滤过,得到糖浆用于调配;
(2)将所得滤液和糖浆依次加入调配罐内混匀,调配罐内温度低于50℃,加蒸馏水调配至目标量;
(3)将调配罐中料液抽入料液高位槽进行杀菌,高位槽料液温度保持88℃-93℃,灭菌后灌装;
所述的凉糖的制备方法为:
1)将煎煮提取所得的滤液浓缩,在检测温度55℃-70℃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2-1.17的浸膏;
2)在白砂糖、多元糖醇、低聚糖和/或其他甜味剂的熔融液中加入上述浸膏,再加入重量比为0.2%-0.3%的矫味剂搅拌均匀,待温度降低至软硬适中后制成凉糖;
所述的颗粒剂的制备方法为:
将煎煮提取所得滤液在检测温度55℃-65℃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0-1.25的浸膏,在浸膏中加入适量的蔗糖或糊精、淀粉或其他可以适用的辅料,混匀,制粒,包装而成。
所述的糖浆的制备方法为:
1)将煎煮提取所得滤液浓缩,在检测温度62℃-70℃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2-1.19的浸膏;
2)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65%-95%,静置24-48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至无醇味的浓缩液;
3)将蔗糖溶于沸蒸馏水中,继续加热使其全溶,降温后加入上述浓缩液和重量体积比为0.02%-0.25%(g/ml)的保鲜剂,搅拌溶解,过滤,加入蒸馏水至目标量,制备成糖浆剂。
所述的凉茶制备方法中的灭菌,其灭菌温度为115℃-135℃,灭菌时间为4-6s,进料温度为45℃-60℃,出料温度为65℃-95℃,蒸汽压力为3.5-6kg/cm2,灭菌流量≤2000kg/h;优选灭菌温度为135℃,灭菌时间为5s,进料温度为45℃,出料温度为65℃,蒸汽压力为4-5kg/cm2,灭菌流量为1600kg/h。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对传统解热养阴解暑利湿药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本发明人经过大量实践摸索总结得出,各组分用量为在下述重量配比范围内即可有效降低副作用而获得最佳保健效果。
玉竹5-30份     玉米8-40份       淡竹叶8-40份
荷叶0.5-5份    仙草20-200份     金银花5-30份,
菊花5-30份     罗汉果8-40份     甘草5-30份;
优选:玉竹715份    玉米15-30份      淡竹叶15-30份,
      荷叶1-4份    仙草60-140份     金银花7-15份,
      菊花7-15份   罗汉果15-30份    甘草7-15份;
最优选:玉竹10份   玉米20份        淡竹叶20份
        荷叶2份    仙草100份       金银花10份
        菊花10份   罗汉果20份      甘草10份。
在上述几味中药中,玉竹性味甘平,具有养阴、润燥、除烦、止渴的功效。治热病伤阴、咳嗽烦渴、虚劳发热、消谷易饥、小便频数等。本品补而不腻、不寒不燥,故有补益五脏、滋养气血、平补而润、兼除风热之功,有滋养镇静神经和强心的作用。
玉米味甘性平。具有调中开胃、益肺宁心、清湿热、利肝胆、延缓衰老等功能。玉米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亚油酸的含量高达60%以上,玉米对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及高血压等都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淡竹叶甘、淡,微寒。归心、胃、小肠径。清热除烦,利尿。用于热病烦渴、小便赤浊、淋病、口舌生疮。
荷叶具有清热解暑、升发清阳、止血作用。常用于感受暑热、头胀胸闷、口渴、尿短赤,暑热泄泻、脾虚泄泻等症。
仙草清暑、解渴、除热毒。常用于治疗中暑、消渴、高血压、肌肉、关节疼痛。
金银花常用于清热解毒,治疗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疡等症,亦用于风热感冒、支气管炎等病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金银花具有抑菌、抗病毒、抗炎、解热、调节免疫等作用。
菊花可用于感冒风热、发热头昏、肝经有热、目赤多泪、或肝肾阴虚、眼目昏花、肝阳上亢、眩晕头痛、疮疡肿痛。现代又用于冠心病、高血压病。
罗汉果甘、酸,性凉,有清热凉血、生津止咳、滑肠排毒、嫩肤益颜、润肺化痰等功效,可用于益寿延年、驻颜悦色及治疗痰热咳嗽、咽喉肿痛、大便秘结、消渴烦躁诸症。现代医药学研究发现,罗汉果含有丰富的糖甙,这种糖甙的甜度是蔗糖甜度的300倍,具有降血糖作用,可以用来辅助治疗糖尿病;含丰富的维生素C,有抗衰老、抗癌及益肤美容作用;有降血脂及减肥作用,可辅助治疗高脂血症,改善肥胖者的形象。
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并非几种类似疗效的药物简单混合,上述几味药材倘若按照本组合物剂量单独服用,往往产生只具有单一的解毒祛暑作用,并存在较强副作用。本发明中涉及的几种药物作用相辅相成,该处方以玉竹为主要成份,清热养阴、生津止渴;以淡竹叶为辅方,清热利尿,除烦止渴;配伍金银花、菊花可以增强清热解毒作用并能清肝明目;另外玉米性味甘、平,归胃、膀胱经,有健脾开胃、利水渗湿作用;代用品玉米须能清热利尿,仙草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暑的功能,荷叶具有清热解暑,升发清阳的功能,三植物合用可使暑热之邪外泻有出路,以上诸成份配伍共凑清热养阴、生津止渴、解暑利湿的作用;另配广西特产罗汉果清肺润肺,止咳生津,且罗汉果天然的甜味,使产品口感更具特色,回味无穷。整方以清热养阴、清热利尿、解暑除烦为主要功能,全方清凉而不苦寒,重在清解暑热,而不是苦寒而伤脾胃,故具有“清热不伤阴,清凉不伤胃”的特点;最后用甘草调和,减少毒副作用使此方更加平和,并兼补脾益气泻火解毒之效,该组合物治疗和预防效果佳、口感好,无论什么体质的人都可作为保健品长期食用。
为实现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手段:
1,煎煮提取
以上加工干净的9种原料,混合粉碎后煎煮提取,每次加水8~12倍量,煎煮2~4次,每次0.5~1.5小时,过滤,将每次煎煮物滤过的滤液合并,并将合并滤液进一步过滤,将所得的滤液冷却至环境温度。滤液合并后进行的进一步过滤,过滤温度≤50℃,所得的滤液在610小时内与食品学上可接受的辅料结合进一步制成液态或固态的保健产品。
在本制备方法中,先将9种原料粉碎再混合提取,可以增加提取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本发明人在经过大量实验反复摸索后,认为利用水对原料进行煎煮能够避免使用有机溶剂对有效成分的破坏,并且能够保证提取效果,最大程度上保护了有效成分的活性。合并滤液进行再次过滤时,为了防止有效成分在高温下遭到破坏,过滤温度不能高于50℃。多次反复过滤能够有效去除非药用组分,提高有效成分的含量以达到提高药效的最终目的。整个制备过程都充分考虑了有效成分的保护和提取效果。
2,产品的制备
A、凉茶的制备:
(1)取白砂糖加1.5倍重量蒸馏水后加热溶解,滤过,得到糖浆用于调配;
(2)将所得滤液和糖浆依次加入调配罐内混匀,调配罐内温度低于50℃,加蒸馏水调配至目标量;
(3)将料液抽入料液高位槽杀菌,高位槽料液温度保持88℃-93℃,灭菌后灌装。
灭菌温度115℃-135℃;灭菌时间4-6s;进料温度45℃-60℃;出料温度65℃-95℃;蒸汽压力3.5-6kg/cm2;灭菌流量≤2000kg/h;优选灭菌温度为135℃,灭菌时间为5s,进料温度为45℃,出料温度为65℃,蒸汽压力为4-5kg/cm2,灭菌流量为1600kg/h。
在凉茶的制备过程中,白砂糖的用量为原料的35-45倍,优选40-45倍,更优选42倍。将白砂糖溶解在1-3倍的蒸馏水中,加热溶解,滤过,得到糖浆。将煎煮所得滤液与糖浆依次加入调配罐,用蒸馏水调配至原料含量为10-11g/L,白砂糖的含量为35-45g/L,优选原料含量10-10.2g/L,白砂糖含量为40-45g/L。
此外,凉茶的灭菌可以选用多种灭菌方法,优选高温瞬时灭菌。发明人经过大量的实验,反复摸索后认为在115℃-135℃优选135℃的高温下,以低于2000kg/h的灭菌流量,并在蒸汽压力为3.5-6kg/cm2的灭菌环境下瞬时灭菌4-6s优选5s后既能充分杀灭物料细菌,又能最大程度保护活性成分不遭破坏。此外将进料温度和出料温度分别设为45℃~60℃及65℃~95℃,也有助于提高物料的灭菌效果和活性成分的保护。
B、凉糖的制备:
1)将煎煮提取所得的滤液浓缩,在检测温度55℃-70℃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2-1.17的浸膏;
2)在适量白砂糖、多元糖醇、低聚糖和/或其他甜味剂的熔融液中加入上述浸膏,再加入按重量比为0.2%-0.3%的矫味剂搅拌均匀,待温度降低至软硬适中时,用成型机制成凉糖。
制备凉糖常用的甜味剂为异麦芽酮糖醇、木糖醇、白砂糖、高麦芽糖、低聚麦芽糖等。矫味剂为薄荷脑,用量为按重量比0.2%-0.3%,优选0.25%。
C、颗粒剂的制备:
将煎煮提取所得滤液在检测温度55℃-65℃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0-1.25的浸膏,在浸膏中加入适量的蔗糖、糊精、淀粉和/或其他可以适用的辅料,混匀,制粒,包装而成。
制备后的颗粒中,蔗糖的含量为60%-85%,优选80%,淀粉的含量为10%-25%,优选13%,糊精的含量为60%-80%,优选78%。
D、糖浆的制备:
1)将煎煮提取所得滤液浓缩,在检测温度62℃-70℃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2-1.19的浸膏;
2)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65%-95%,静置24-48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至无醇味的浓缩液;
3)将重量体积比为50%-60%(g/ml)的蔗糖溶于沸蒸馏水中,继续加热使其全溶,降温后加入重量体积比为0.02%-0.25%(g/ml)的保鲜剂以及上述浓缩液,搅拌溶解,过滤,加入蒸馏水至全量,制备成糖浆剂。
在糖浆的制备过程中,加入适量蔗糖并将其完全溶解,将浓缩液和保鲜剂混入糖浆,搅拌均匀,过滤,加蒸馏水至全量,制成糖浆剂。该糖浆剂中蔗糖含量为500g/L-600g/L,所述的保鲜剂常用苯甲酸、山梨酸、尼泊金,其含量范围分别为0.1%-0.25%、0.05%-0.15%、0.02-0.1%。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还可以这样实现:
1,煎煮提取
以上加工干净的9种原料,混合粉碎后煎煮提取,每次加水10倍量,煎煮3次,每次1小时,过滤,将每次煎煮物滤过的滤液合并,并将合并滤液进一步过滤,将所得的滤液冷却至环境温度。滤液合并后进行的进一步过滤,过滤温度≤50℃,所得的滤液在8小时内与食品学上可接受的辅料结合进一步制成液态或固态的保健产品。
2,产品的制备
制备方法同上。
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组合物处方合理,9味原料药相辅相成,大大增强其清热养阴解暑利湿作用,并对高血压高血脂具有良好的辅助疗效和保健防治作用,是一种治疗和保健效果均佳的保健品;
(2)该组合物含甘草、罗汉果等性甘甜的中药,口感独特,易于被服用者接受;
(3)该组合物治疗和保健效果稳定,安全性高,无不良反应,适用范围广;
(4)该组合物制备方法科学合理,有效成分含量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专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化和改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清热养阴解暑利湿的中药保健组合物,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玉竹100g,玉米200g,淡竹叶200g,荷叶20g,仙草1000g,金银花100g,菊花100g,罗汉果200g,甘草100g。
制备工艺为:
1,将所述的9种原料预处理后备用;
2,将经上步预处理干净的原料混合粉碎后煎煮提取,每次加水10倍量,煎煮3次,每次1小时,过滤,将每次煎煮物滤过的滤液合并,并将合并滤液进一步过滤,将所得的滤液冷却至环境温度;
3,取白砂糖8000g加1.5倍水后加热溶解,滤过,得到糖浆用于调配;
4、将所得滤液和糖浆依次加入调配罐内混匀,使各种成分均匀分布,加蒸馏水调制总量至200L;
5、料液经超高温瞬时灭菌设备杀菌后抽入料液高位槽,高位槽料液温度保持88℃到93℃。灭菌后灌装;
灭菌参数:灭菌温度135℃   蒸汽压力要求:44.5kg/cm2
进料温度:45℃            出料温度:65℃
灭菌流量2000kg/h          灭菌时间:4s
包装后的凉茶饮料每1L含10.1g原料。
实施例2
一种清热养阴解暑利湿的中药保健组合物,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玉竹90g,玉米120g,淡竹叶180g,荷叶30g,仙草800g,金银花180g,菊花240g,罗汉果320g,甘草120g。
制备工艺为:
1,将所述的9种原料预处理后备用;
2,将经上步预处理干净的原料混合粉碎后煎煮提取,每次加水8倍量,煎煮4次,每次0.5小时,过滤,将每次煎煮物滤过的滤液合并,并将合并滤液进一步过滤,将所得的滤液冷却至环境温度;
3,取白砂糖8736g加1.5倍水后加热溶解,滤过,得到糖浆用于调配;
4、将所得滤液和糖浆依次加入调配罐内混匀,使各种成分均匀分布,加蒸馏水调制总量至208L;
5、料液经超高温瞬时灭菌设备杀菌后抽入料液高位槽,高位槽料液温度保持88℃到93℃。灭菌后灌装;
灭菌参数:灭菌温度125℃    蒸汽压力要求:5-5.5kg/cm2
进料温度:50℃             出料温度:75℃
灭菌流量1850kg/h    灭菌时间:6s
包装后的凉茶饮料每1L含10g原料。
实施例3:
一种清热养阴解暑利湿的中药保健组合物,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玉竹70g,玉米80g,淡竹叶80g,荷叶40g,仙草1400g,金银花150g,菊花150g,罗汉果300g,甘草50g。
制备工艺为:
1,将所述的9种原料预处理后备用;
2,将经上步预处理干净的原料混合粉碎后煎煮提取,每次加水12倍量,煎煮2次,每次1.5小时,过滤,将每次煎煮物滤过的滤液合并,并将合并滤液进一步过滤,将所得的滤液冷却至环境温度;
3,取白砂糖10215g加1.5倍水后加热溶解,滤过,得到糖浆用于调配;
4、将所得滤液和糖浆依次加入调配罐内混匀,使各种成分均匀分布,加蒸馏水调制总量至227L;
5、料液经超高温瞬时灭菌设备杀菌后抽入料液高位槽,高位槽料液温度保持88℃到93℃。灭菌后灌装;
灭菌参数:灭菌温度130℃  蒸汽压力要求:4.5-5kg/cm2
进料温度:60℃           出料温度:80℃
灭菌流量1750kg/h         灭菌时间:5s
包装后的凉茶饮料每1L含10.2g原料。
实施例4:
一种清热养阴解暑利湿的中药保健组合物,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玉竹120g,玉米230g,淡竹叶250g,荷叶30g,仙草800g,金银花200g,菊花90g,罗汉果180g,甘草200g。
制备工艺为:
1、2同实施例1
3)将煎煮提取所得的滤液浓缩,在检测温度60℃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2-1.17的浸膏;
4)在21%砂糖、58%木糖醇和9%异麦芽同堂醇的熔融液中加入上述浸膏,再加入0.25%的薄荷脑搅拌均匀,待温度降低至软硬适中时,用成型机制成凉糖。
实施例5:
一种清热养阴解暑利湿的中药保健组合物,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玉竹150g,玉米400g,淡竹叶300g,荷叶10g,仙草200g,金银花300g,菊花300g,罗汉果400g,甘草150g。
制备工艺为:
1、2同实施例1
3)将煎煮提取所得的滤液浓缩,在检测温度55℃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41.27的浸膏;
4)在24%砂糖、25%高麦芽糖和35%低聚麦芽糖的熔融液中加入上述浸膏,再加入0.3%的薄荷脑搅拌均匀,待温度降低至软硬适中时,用成型机制成凉糖。
实施例6:
一种清热养阴解暑利湿的中药保健组合物,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玉竹200g,玉米320g,淡竹叶350g,荷叶15g,仙草400g,金银花90g,菊花200g,罗汉果350g,甘草280g。
制备工艺为:
1、2同实施例1
3)将煎煮提取所得的滤液浓缩,在检测温度62℃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3-1.26的浸膏;
4)在12%木糖醇、18%异麦芽酮糖醇和51%高麦芽糖的熔融液中加入上述浸膏,再加入0.2%的薄荷脑搅拌均匀,待温度降低至软硬适中时,用成型机制成凉糖。
实施例7:
一种清热养阴解暑利湿的中药保健组合物,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玉竹300g,玉米300g,淡竹叶400g,荷叶50g,仙草600g,金银花70g,菊花70g,罗汉果150g,甘草300g。
制备工艺为:
1、2同实施例2;
3、将煎煮提取所得滤液在检测温度60℃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1.23的浸膏;
4、在浸膏中加入43330g蔗糖、7000g淀粉和适量蜂蜜混匀、制粒,包装;包装后的颗粒每10g含有0.4g原料。
实施例8:
一种清热养阴解暑利湿的中药保健组合物,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玉竹180g,玉米380g,淡竹叶320g,荷叶25g,仙草1500g,金银花240g,菊花120g,罗汉果240g,甘草220g。
制备工艺为:
1、2同实施例2;
3、将煎煮提取所得滤液在检测温度65℃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0-1.18的浸膏;
4、在浸膏中加入25150g糊精、3225g淀粉和适量蜂蜜混匀、制粒,包装;包装后的颗粒每10g含有1g原料。
实施例9:
一种清热养阴解暑利湿的中药保健组合物,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玉竹50g,玉米150g,淡竹叶150g,荷叶5g,仙草2000g,金银花50g,菊花50g,罗汉果80g,甘草70g。
制备工艺为:
1、2同实施例2;
3、将煎煮提取所得滤液在检测温度55℃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3-1.25的浸膏;
4、在浸膏中加入6512g淀粉、22800g糊精、和适量蜂蜜混匀、制粒,包装;
包装后的颗粒每10g含有0.8g原料。
实施例10:
一种清热养阴解暑利湿的中药保健组合物,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玉竹230g,玉米180g,淡竹叶280g,荷叶35g,仙草1200g,金银花220g,菊花160g,罗汉果120g,甘草250g。
制备工艺为:
1、2同实施例3
3)将煎煮提取所得滤液浓缩,在检测温度65℃-68℃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2-1.15的浸膏;
4)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95%,静置36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至无醇味的浓缩液;
5)将1578g蔗糖溶于2000ml沸蒸馏水中,继续加热使其全溶,降温后加入3.2g苯甲酸钠以及上述浓缩液,搅拌溶解,过滤,加入蒸馏水至3200ml,制备成糖浆剂。
实施例11:
一种清热养阴解暑利湿的中药保健组合物,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玉竹280g,玉米350g,淡竹叶120g,荷叶18g,仙草1500g,金银花250g,菊花180g,罗汉果250g,甘草180g。
制备工艺为:
1、2同实施例3
3)将煎煮提取所得滤液浓缩,在检测温度62℃67℃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17的浸膏;
4)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80%,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至无醇味的浓缩液;
5)将1548g蔗糖溶于2000ml沸蒸馏水中,继续加热使其全溶,降温后加入5.6g苯甲酸钠以及上述浓缩液,搅拌溶解,过滤,加入蒸馏水至2800ml,制备成糖浆剂。
实施例12:
一种清热养阴解暑利湿的中药保健组合物,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玉竹160g,玉米100g,淡竹叶100g,荷叶32g,仙草1600g,金银花120g,菊花80g,罗汉果100g,甘草160g。
制备工艺为:
1、2同实施例3
3)将煎煮提取所得滤液浓缩,在检测温度66℃-70℃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7-1.19的浸膏;
4)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65%,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至无醇味的浓缩液;
5)将1290g蔗糖溶于2000ml沸蒸馏水中,继续加热使其全溶,降温后加入7.8g苯甲酸钠以及上述浓缩液,搅拌溶解,过滤,加入蒸馏水至2600ml,制备成糖浆剂。
本发明所制得的的组合物质量稳定,保健效果良好,发明人对该组合物的治疗及保健效果做了一些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试验,以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说明。
试验例1
(1),试验资料
试验组、对照组1和2分别纳入试验者100例,三组中男性167名,女性133名。
(2)试验人员症状:
主症: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咳嗽多痰、两眼红赤、头胀胸闷
次症:口苦口臭、食欲不振、小便发黄、耳鸣
(3)效果判定标准
痊愈: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症候积分减少≥95%
显著: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症候积分减少≥70%;
有效:症状、体征均有所改善,症候积分减少≥30%;
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症候积分减少不足30%。
(4)服药方法
试验组: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中药保健组合物颗粒剂,袋装,一次一袋(6g/袋),一日2次,7天为一疗程。
对照组1:中国专利CN1075717C所公开的实施例1,袋装,一次一袋(6g/袋),一日2次,7天为一疗程。
对照组2:服用常规凉茶颗粒剂,袋装,一次一袋(6g/袋),一日2次,7天为一疗程。
(5)效果分析
表1总体效果比较分析
Figure B2009103046364D0000131
表2症状与效果分析
Figure B2009103046364D0000132
从上表可以看出,症状与效果有明显差异,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性意义。
(6)不良反应
试验中我们通过试验组100例试验者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中药保健组合物一疗程,均为发现有任何不良反应的发生,证明该组合物对以上症状治疗效果良好。对照组1与对照组2亦未发现有任何不良反应。
(7)小结
通过100例试验者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中药保健组合物一疗程,结果表明,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对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咳嗽多痰、两眼红赤、头胀胸闷等具有显著效果,其总有效率达85%,对照组1采用中国专利CN1075717C所公开的实施例1,其总有效率为79%,对照组2采用常见的凉茶颗粒剂,其总有效率达72%。结果表明试验组较对照组1、2效果较优,三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从而说明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是一种安全可靠的中药保健组合物。
对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也进行了相同试验,得到与实施例1相接近的结果。

Claims (9)

1.一种中药保健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玉竹5-30份,玉米8-40份,淡竹叶8-40份,荷叶0.5-5份,仙草20-200份,金银花5-30份,菊花5-30份,罗汉果8-40份,甘草5-30份;优选玉竹7-15份,玉米15-30份,淡竹叶15-30份,荷叶1-4份,仙草60-140份,金银花7-15份,菊花7-15份,罗汉果15-30份,甘草7-15份;更优选所述凉茶各原料的重量比是:玉竹10份,玉米20份,淡竹叶20份,荷叶2份,仙草100份,金银花10份,菊花10份,罗汉果20份,甘草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保健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物是上述原料经水提、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与食品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混合制成的液态或固态产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保健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态或固态产品为凉茶、凉糖、颗粒剂或糖浆。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中药保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为:
1)将所述的9种原料预处理后备用;
2)将经上步预处理后的原料药混合粉碎后煎煮提取,过滤,将每次煎煮物滤过的滤液合并,并将合并滤液进一步过滤,将所得的滤液冷却至环境温度;
3)将所得滤液与食品学上可接受的辅料结合进一步制成液态或固态的产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将滤液合并后进行的进一步过滤,过滤温度≤50℃,所得的滤液在6-10小时内制成目标产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煎煮提取为每次按重量加8-12倍量水,煎煮2-4次,每次0.5-1.5小时;优选每次按重量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保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态或固态产品为凉茶、凉糖、颗粒剂或糖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凉茶的制备方法为:
(1)取白砂糖加适量蒸馏水后加热溶解,滤过,得到糖浆用于调配;
(2)将所得滤液和糖浆依次加入调配罐内混匀,调配罐内温度低于50℃,加蒸馏水调配至目标量;
(3)将调配罐中料液抽入料液高位槽进行杀菌,高位槽料液温度保持88℃-93℃,灭菌后灌装;
所述的凉糖的制备方法为:
1)将煎煮提取所得的滤液浓缩,在检测温度55℃-70℃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2-1.17的浸膏;
2)在白砂糖、多元糖醇、低聚糖和/或其他甜味剂的熔融液中加入上述浸膏,再加入重量比为0.2%-0.3%的矫味剂搅拌均匀,待温度降低至软硬适中后制成凉糖;
所述的颗粒剂的制备方法为:
将煎煮提取所得滤液在检测温度55℃-65℃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0-1.25的浸膏,在浸膏中加入适量的蔗糖或糊精、淀粉或其他可以适用的辅料,混匀,制粒,包装而成;
所述的糖浆的制备方法为:
1)将煎煮提取所得滤液浓缩,在检测温度62℃-70℃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2-1.19的浸膏;
2)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65%-95%,静置24-48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至无醇味的浓缩液;
3)将蔗糖溶于沸蒸馏水中,继续加热使其全溶,降温后加入上述浓缩液和重量体积比为0.02%-0.25%(g/ml)的保鲜剂,搅拌溶解,过滤,加入蒸馏水至目标量,制备成糖浆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凉茶制备方法中的灭菌,其灭菌温度为115℃-135℃,灭菌时间为4-6s,进料温度为45℃-60℃,出料温度为65℃-95℃,蒸汽压力为3.5-6kg/cm2,灭菌流量≤2000kg/h;优选灭菌温度为135℃,灭菌时间为5s,进料温度为45℃,出料温度为65℃,蒸汽压力为4-5kg/cm2,灭菌流量为1600kg/h。
CN2009103046364A 2009-07-22 2009-07-22 一种中药保健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19614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3046364A CN101961460B (zh) 2009-07-22 2009-07-22 一种中药保健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3046364A CN101961460B (zh) 2009-07-22 2009-07-22 一种中药保健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61460A true CN101961460A (zh) 2011-02-02
CN101961460B CN101961460B (zh) 2011-11-23

Family

ID=43514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3046364A Active CN101961460B (zh) 2009-07-22 2009-07-22 一种中药保健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6146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3437A (zh) * 2011-09-14 2011-12-28 绍兴市汤之源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无腥味的罗汉果复合植物饮料的制造法
CN103843921A (zh) * 2012-12-04 2014-06-11 靖西县寿柏养生茶饮料有限公司 一种保健养生茶及其制备方法
EP3616533A1 (en) * 2018-08-27 2020-03-04 Qarshi Brands (SMC) (Pvt) Ltd. Natural beverag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rqiat extract free from caffeine and phosphoric acid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3437A (zh) * 2011-09-14 2011-12-28 绍兴市汤之源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无腥味的罗汉果复合植物饮料的制造法
CN103843921A (zh) * 2012-12-04 2014-06-11 靖西县寿柏养生茶饮料有限公司 一种保健养生茶及其制备方法
EP3616533A1 (en) * 2018-08-27 2020-03-04 Qarshi Brands (SMC) (Pvt) Ltd. Natural beverag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rqiat extract free from caffeine and phosphoric aci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61460B (zh) 2011-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20621B (zh) 一种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64099A (zh) 一种温补肾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73938A (zh) 益精养血驻颜酒
CN103893670B (zh)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病的中药药丸
CN101961460B (zh) 一种中药保健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15294A (zh)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45616A (zh) 一种消炎杀菌的药物组合物
CN113575944A (zh) 具有驱除弓形虫功效的食品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840686A (zh) 一种降压保健茶
CN105169034A (zh)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50758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5169078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4606661A (zh) 一种治疗剖宫产后缺乳的中药催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57121A (zh) 一种治疗高血脂症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147480A (zh) 一种止痛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12905A (zh) 补虚生血通络酒
CN106109895A (zh) 一种治疗肝郁痰火型慢性咽炎的中药组合物及方法
CN105343688A (zh) 一种治疗心肌梗塞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825856A (zh) 一种治疗面瘫的中药组合物
CN104940524A (zh) 一种用于治疗白癜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98241A (zh) 黄芪益气中药酒
CN104436060A (zh) 一种护理治疗胆管细胞癌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42993A (zh) 缓解产后便秘的中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80006B (zh) 减肥保健茶及制备方法
CN113876836A (zh) 一种小儿外用泡脚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