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60229B - 电暖机 - Google Patents

电暖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60229B
CN101960229B CN2010800011665A CN201080001166A CN101960229B CN 101960229 B CN101960229 B CN 101960229B CN 2010800011665 A CN2010800011665 A CN 2010800011665A CN 201080001166 A CN201080001166 A CN 201080001166A CN 101960229 B CN101960229 B CN 1019602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outlet
warm braw
wind
atom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0116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60229A (zh
Inventor
野泽真太郎
森川由隆
千田博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9602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602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602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602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3/00Air heaters
    • F24H3/02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 F24H3/04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the air being in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e.g.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
    • F24H3/0405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the air being in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e.g.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 using electric energy supply, e.g. the heating medium being a resistive element; Heating by direct contact, i.e. with resistive elements, electrodes and fins being bonded together without additional element in-between
    • F24H3/0411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the air being in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e.g.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 using electric energy supply, e.g. the heating medium being a resistive element; Heating by direct contact, i.e. with resistive elements, electrodes and fins being bonded together without additional element in-between for 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24F13/0209Duct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nnecting means, e.g. flang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0052Details for air heaters
    • F24H9/0057Guiding means
    • F24H9/0063Guiding means in air channel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暖机,设于电暖机(10)上的第二送风口(19)与位于吹出暖风的第一送风口(17)相邻。从第二送风口(19)由静电雾化部(16)等雾化空气生成部吹出含有带电微粒子水的雾化风。由于从送风部(12)连到第二送风口(19)的第二通道(20)(雾化风送风通道)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二送风口(19)与雾化空气生成部之间,所以雾化风受到具有前方指向性和流速的趋势。因此,暖风以及雾化风在吹出后不立即混合,而在规定的位置(采暖位置)汇合而混合。由此,不仅能够实现所希望的温度下的采暖,而且能够对使用者的肌肤等进行润泽。

Description

电暖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筐体的外部吸引空气而形成加温空气的气流(暖风),将该暖风朝向特定方向吹送的电暖机,特别是对吸引到的空气进行加温并对该空气进行加湿的电暖机。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室内的采暖用的电暖机已知各种样式的结构。其中,从外部吸引空气并加温,从而调制出加温空气的气流(暖风),将该暖风从送风口吹送(送风型)的电暖机中,也已知设有不仅加温空气,也加湿空气的机构(加湿部)的结构。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这样的电暖器,其具有遥控器和控制部,该遥控器具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该控制部接收来自该遥控器的信号而控制发热体以及加湿装置。根据引用文献1,所述电暖器通过形成检测使用者附近的温度以及湿度的结构,从而能够控制在使用者感到舒适的温度和湿度,能够舒适且有效率地进行向使用者的采暖。另外,在引用文献1中,加湿装置(加湿部)的具体结构不作特别限定。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这样的加热送风装置,其具有主体块和静电雾化块,该主体块具有从排出口排出空气的送风部以及加热空气的加热部而成,静电雾化块产生纳米尺寸的离子雾并使其从雾气排出口排出,将离子雾的排出方向与来自所述主体块的所述排出口的空气的排出方向大致平行。并且,根据专利文献2,通过上述结构,离子雾乘着从主体块排出的空气的气流快速且大量达到对象物。
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有这样结构的加热送风装置,其设有主体块以及静电雾化块,从所述主体块的主送风流路分支散热流路,该散热流路面临所述静电雾化块所具有的散热部,另外,该散热流路分支为第一分支流路和第二分支流路。所述第一分支流路为通过所述静电雾化块所具有的放电极而通向外侧的流路,所述第二分支流路为旁通所述放电极而通向外侧的流路。并且,根据专利文献3,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减少流经散热流路的空气流碰到放电极的流量,有该空气流加热放电极,能够抑制纳米尺寸的离子雾生成的不稳定。
另外,不是在电暖机中,而是在燃烧燃料来调制出暖风的采暖机中,也已知作为加湿部具有静电雾化装置的结构。例如,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有这样的风扇式加热器,其具有静电雾化装置和供给机构,静电雾化装置将保持在放电电极的放电部上的水静电雾化而生成带电微粒子水,供给机构将生成的带电微粒子水供给通气路。根据专利文献4,能够将由静电雾化装置生成的去臭效果和除菌效果高的带电微粒子水在风扇式加热器采暖运转时以及采暖运转前后供给通气路,另外,能够将该带电微粒子水乘着风扇的送风而遍布室内。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5-05241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许430652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7-190211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2008-185320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电暖器中,对于使用者来说存在肌肤的润泽不能得到充分满足的担忧。具体地说、在上述结构的电暖器中,控制在使用者感到舒适的温度和湿度,所以在采暖中进行加湿,能够防止过于干燥的状态,得到舒适的采暖环境。但是,即使被采暖的室内的湿度适当,在暖风直接接触使用者肌肤等处的状况下,暖风会妨碍肌肤的润泽。
相对于此,在专利文献2以及3公开的结构、即具有所述静电雾化块的结构中,从送风部吹送暖风并将由所述静电雾化部生成的离子雾从离子排出口排出的结构。并且,例如专利文献2所记载,离子雾能够发挥保湿等效果。
但是,在专利文献2以及3中具体公开的加热送风装置是吹干机,吹干机以外仅简单地记载到能够应用于辐射加热器。吹干机主要以干燥毛发等吹风对象为目的,而电暖机以取暖室内为目的。因此,将专利文献2以及3公开的技术应用于电暖机,为了能够应对室内的采暖,是需要在静电雾化块等结构上花费创造性劳动的。
在此,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的风扇式加热器中,静电雾化装置生成带电微粒子水,通过使其遍布室内,从而进行室内的生活臭气的除臭、细菌、过敏原、霉菌或一般生物菌等的不活化、因从暖风吹出口向室内吹出的空气中含有的燃料或燃料的不完全燃烧生成的臭气的去除。即、专利文献4中公开的静电雾化装置兼具作为“加湿部”的功能和作为“去臭部”的功能,但是不能作为如专利文献2以及3所公开的用于实现送风对象的保湿等的结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研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能够所希望的温度下的采暖,而且能够对使用者的肌肤等进行润泽的电暖机。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施方式的电暖机具有这样的结构,其具有:筐体,其设有吸气口、第一送风口以及与该第一送风口相邻的第二送风口;送风部,其从所述吸气口向所述筐体内吸引空气,朝向所述第一以及第二送风口送风;加温部,其将朝向所述第一送风口吹送的空气在从该第一送风口吹出之前进行加温;雾化空气生成部,其使朝向所述第二送风口吹送的空气中含有带电的水的微粒子,从而调制出雾化空气;以及雾化风送风通道,其从所述送风部连到所述第二送风口,且将由所述雾化空气送风部调制出的雾化空气朝向所述第二送风口吹送。
根据上述结构,由雾化风送风通道使雾化空气以具有指向性的方式向第二送风口吹送,所以从该第二送风口吹出具有指向性的雾化空气的气流(雾化风)。在此,第二送风口与第一送风口相邻,从第一送风口吹出由加温部加温的空气的气流(暖风),所以雾化风以相邻暖风的形式被吹出。这时,雾化风由于由雾化风送风通道而具有指向性,所以不会立即与暖风混合,而能够在从筐体离开规定尺寸的位置汇合。由此,暖风由于能够以温度某种程度降低的状态与雾化风汇合,所以含于雾化风的带电的水的微粒子(带电微粒子水)不会因暖风的热大幅度损失而达到至规定的位置。因此,即使暖风直接吹到使用者的情况下,该使用者能够在得到该暖风的暖意的同时也能够得到由带电微粒子水对肌肤的润泽等效果。
在上述结构的电暖机中,优选所述雾化风送风通道形成剖面积朝向所述第二送风口逐渐变窄的形状。
根据上述的结构,雾化风送风通道形成随着朝向前端(第二送风口)而缩窄的结构,所以流经雾化风送风通道的雾化风的流速上升。因此,从第二送风口吹出的雾化风不仅在吹出方向上被赋予指向性,而且流速也较高。因此,雾化风在吹出后不会与相邻的暖风立即汇合,而能够到达规定的位置。其结果,使用者能够得到暖风的暖意和肌肤的润泽等效果。
在上述结构的电暖机中,优选所述雾化空气生成部设于所述雾化风送风通道内。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在筐体内雾化空气生成部以及雾化风送风通道的配置区域重叠,所以能够使筐体更加小型化,并且能够适当地将空气流从送风部导向雾化空气生成部。
在上述结构的电暖机中,优选所述第一送风口的开口面积比所述第二送风口的开口面积大,更优选地、所述第一送风口设于所述筐体的前面下侧,并且与该第一送风口的上侧相邻设置所述第二送风口。
若是吹出暖风的第一送风口的开口面积较大的结构,则由于暖风能够比雾化风更大量吹出,所以能够更有效率地进行室内的采暖或对使用者给予暖气。另外,由于含于雾化风中的带电微粒子水不需要大量,所以若减小吹出雾化风的第二送风口的开口面积,则能够避免筐体的大型化。
另外,作为相对的位置关系,若第一送风口在筐体的下侧而第二送风口位于筐体的上侧,则相对大流量、高温且低指向性的暖风从下侧吹出,相对小流量、低温且高指向性的雾化风从上侧吹出。由此,高温的暖风逐渐上升而前进,所以雾化风逐渐接近,但是雾化风即使是小流量也具有高指向性,所以能够将暖风和雾化风在以某种程度前进后而在规定位置汇合。
上述结构的电暖机中,优选还具有设于所述第一送风口以及所述第二送风口之间的风向调节部件。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能够调节暖风或雾化风、或者两者的空气流的风向(吹出方向),所以能够提高这些空气流汇合位置的稳定性。另外,若风向调节部件为可动型,则通过改变这些位置,也能够改变各空气流的汇合位置。
上述结构的电暖机中,优选从所述第二送风口吹出的空气流的流速与从所述第一送风口吹出的空气流的流速不同。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暖风以及雾化风的流速不同,所以这些空气流具有因流速的不同而一侧被向另一侧带引的倾向。在此,雾化风由于具有高指向性,所以不会容易与刚吹出后的暖风混合,另外暖风有从第一送风口吹出后立即温度降低的同时形成上升气流的倾向。因此,通过使空气流的流速不同,从而具有高指向性的雾化风几乎不从暖风受到热影响,而在互相带引的同时前进某一定距离的基础上汇合。
上述结构的电暖机中,所述雾化空气生成部不作特别限定,但是优选是从含于从所述送风部吹送的空气中的水分生成所述水的微粒子的静电雾化部。
上述结构的电暖机中,优选还具有至少从所述加温部连到所述第一送风口的暖风送风通道,更优选还具有对从所述送风部经由所述暖风送风通道朝向所述第一送风口吹送的空气流进行加湿的加湿部。
根据上述结构,暖风送风通道与雾化风送风通道并行而从送风部延伸,所以在吹出暖风以及雾化风之前的期间,能够避免暖风和雾化风在筐体内混合。另外,通过设置所述加湿部,从而能够加湿流经暖风送风通道的暖风而吹出,所以能够对本发明的电暖机赋予加湿功能。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其他目的、特征以及优点参照添加附图,根据以下的适合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明确。
(发明的效果)
如以上,本发明中,能够起到能提供一种不仅能够所希望的温度下的采暖,而且能够对使用者的肌肤等进行润泽的电暖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暖机的具体结构的一例的正面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暖机的背面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电暖机的左侧面图。
图4是图1所示的电暖机的右侧面图。
图5是图1所示的电暖机的平面图。
图6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暖机的内部结构的一例的A-A线的箭头平面图。
图7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暖机的整体的内部结构的一例的模式图,与图1中的B-B线的向视剖面(垂直方向的剖面)对应的图示。
图8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暖机的吹出口开口部附近的放大图,表示含于雾化风中的带电微粒子水的动向与暖风的关系的模式图。
图9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暖机的变形例的模式图,与垂直方向的剖面对应的图示。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暖机的具体结构的一例的模式图,剖开模式的正面图的一部分来说明内部结构的图示。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电暖机的具体结构的一例的模式图,与垂直方向的剖面对应的图示。
附图标记说明
10电暖机
11筐体
12送风部
13加温部
15加湿部
16静电雾化部(雾化空气生成部)
17第一送风口
18第一通道(暖风送风通道)
19第二送风口
20第二通道(雾化风送风通道)
24a、24b遮风板(风向调节部件)
40电暖机
41加温部
42静电雾化部
60电暖机
61第一通道(暖风送风通道)
62第二通道(雾化风送风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另外,以下通篇附图中对相同或相当的要素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其重复说明省略。
(实施方式1)
〔电暖机的外观结构〕
首先,关于本实施方式的电暖机的外观结构,参照图1~图5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电暖机10,如图1的正面图所示,在长方体状的筐体11的正面(前面)以覆盖该正面的大部分的方式安装有方形(四边形)的平面状的前板21,相邻该前板21的下侧设置有在水平方向上较宽的长方形的吹出口开口部50。在吹出口开口部50的内部、在其下侧设置有在水平方向上较宽的长方形的第一送风口17,并且在该第一送风口17中水平方向的中央部的上侧相邻设置同样为长方形的第二送风口19。该第二送风口19的开口面积比第一送风口17小。
吹出口开口部50,如后所述,由于从设于内部的第一送风口17吹出加温空气的气流(暖风),所以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由公知的耐热性树脂组成物构成的框体。另外,在吹出口开口部50的内部在垂直方向(纵方向)上并列配置第一送风口17以及第二送风口19。
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筐体11的前面设置单一的开口部(吹出口开口部50),在该开口部的内部分别设置第一送风口17以及第二送风口19。另外,吹出口开口部50设于筐体11的前面的中央部靠下,所以第一送风口17设于筐体11的前面的下侧,并且与第一送风口17相邻设置第二送风口19。并且,第一送风口17作为在水平方向上较宽的缝隙状的开口部设于筐体11上,并且第二送风口19设于第一送风口17中水平方向的中央部的上侧。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从第一送风口17的下端到第二送风口19的上端的距离与吹出口开口部50的垂直方向的间隔(高度)大致相同。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送风口17的垂直方向的间隔与第二送风口19的垂直方向的间隔之和设定为与吹出口开口部50的垂直方向的间隔大致相等。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送风口19的水平方向(横方向)的间隔(宽度)如图1所示比第一送风口17的水平方向的间隔小。
另外,如图2的背面图所示,在筐体11的背面(后面)以覆盖该背面整体的方式安装有背侧板22。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背侧板22如图3的右侧面图以及图4的左侧面图和图5的平面图(上面图)所示,背侧板22不形成平坦的板状部件,而形成具有以向后侧突出的形状弯曲的面的曲面状的板状部件。
另外,如图2以及图3所示,在背侧板22的右上部设置有作为吸气口的空气吸入口部32。例如,如图2以及图4所示,在筐体11的背面的下部,在朝向图中靠右侧的位置上,从筐体11的内部拉出电气配线绳23。空气吸入口部32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以及图3所示,由能够从背侧板22拆脱的网状的盖部件构成,由此,能够从外部向筐体11内吸引空气(外部气体)。
筐体11、前板21、背侧板22、吹出口开口部50、空气吸入口部32、电气配线绳23的具体结构(形状、尺寸、位置等)不限于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公知的任何结构都能够适用。例如,筐体11若设有吸气口以及两个送风口,则其结构不作特别限定,吸气口也可以是空气吸入口部32以外的结构。
如图1、图3以及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吹出口开口部50上设置有遮风板24a、24b。该遮风板24a、24b为了提高吹出口开口部50的外观设计而设置,此外起到作为使从第一送风口17以及第二送风口19吹出的空气流的方向偏向,并导向所希望的方向的风向调节部件的作用。另外,遮风板24a、24b也可以不是风向调节部件,而是用于避免异物进入第一送风口17以及第二送风口19的部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遮风板24a、24b中上侧的遮风板24a设于作为第一送风口17以及第二送风口19之间的位置,遮风板24b设于横剖第一送风口17的前侧的位置。上侧的遮风板24a不仅具有使从第二送风口19吹出的空气流的方向偏向的功能,如后所述还具有用于使从第一送风口17吹出的空气流(暖风)不立即与从第二送风口19吹出的空气流(雾化风)混合的功能。另外,下侧的遮风板24b具有用于使从第一送风口17吹出的空气流的方向偏向的功能。
另外,在图3以及图4中,第一送风口17以及第二送风口19的位置构成隐于筐体11的内部侧的位置。但是,为了方便说明第一送风口17以及第二送风口19和遮风板24a、24b的位置关系,关于第一送风口17以及第二送风口19,不省略附图标记的记载,而以虚线的箭头表示附图标记,从而显示这些送风口的位置。
遮风板24a、24b的具体结构不作特别限定,主要是根据吹出口开口部50的形状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板状的部件即可,但是本实施方式中,遮风板24a、24b都以能够由使用者适当变更其方向的方式经由螺栓部件安装在吹出口开口部50上。但是也可以以方向不能变更的方式不经由螺栓部件而直接安装在吹出口开口部50(或者筐体11)上。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于吹出口开口部50内的风向调节部件可以是遮风板24a、24b两张,也可以是三张以上,也可以是仅一张,也可以一张也没有。其中,从分开来自第一送风口17的暖风和来自第二送风口19的雾化风的分开看,优选至少设置上侧的遮风板24a。
另外,设于吹出口开口部50内的风向调节部件可以是遮风板24a、24b以外的公知部件,这样的风向调节部件也可以不设于吹出口开口部50上,而设于筐体11的任何部位上。
另外,如图5的平面图(上面图)所示,在电暖机10的上面安装大致长圆形且平坦的顶板25,在该顶板25的水平方向的中央部设有用于操作电暖机10的操作部26。操作部26的具体结构不作特别限定,能够适用公知的结构。例如,在图5中具体未图示,但是操作部26例如设有用于输入输出电源的开关、用于执行暖风送风功能、加湿功能、静电雾化功能(后述)、计时功能的开关、用于切换暖风的风力或温度的强弱的开关、用于切换加湿的程度的强弱的开关等。也可以根据需要还设置各种显示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4所示,从前后左右方向观察,则电暖机10(筐体11)的整体形状为大致长方体,但是根据从上侧观察的图5可知,其剖面与其说是大致长方形状,毋宁为将向后侧较大突出的弧和向前侧较小突出的弧以其两端连接而成的形状。另外,根据作为侧面图的图3以及图4可知,电暖机10的上部并非整体构成平坦的面,而是前侧的顶板25的部位平坦,后侧形成从顶板25朝向背侧板22缓慢倾斜的面。
另外,电暖机10的外观形状不特别限定于图1~图5的结构,可以与使用环境、使用条件、该电暖机10所具有的各种追加功能等各种条件对应。另外,电暖机10的下面由于能够适当地适用公知的全部结构的底座部,所以在本实施方式中省略下面图。
〔电暖机的内部结构〕
接着,参照图6以及图7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电暖机10的内部结构的一例。图6是图1的正面图中A-A线的向视剖面图,表示在电暖机10的垂直方向(纵方向)的作为中央部的上侧的位置上沿水平方向切断该电暖机10的状态下的剖面。
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暖机10在筐体11的内部设有送风部12和水罐29。送风部12至少由电机27以及鼓风扇28构成,从空气吸入口部32吸引空气,朝向第一送风口17以及第二送风口19吹送。
电机27设于作为筐体11内的一分区的电机室30内,鼓风扇28设于作为筐体11内的一分区的鼓风扇室31内。并且,鼓风扇室31经由空气吸入口部32连通筐体11的外部。鼓风扇28安装在电机27所具有的图6未表示的电机轴上,通过操作部26的操作而电机27动作,从而鼓风扇28旋转,从空气吸入口部32吸引空气。另外,送风部12的具体结构不限于具有电机27以及鼓风扇28的结构,也能够适当地采用公知的其他结构。
在筐体11的内部,从前面看在右侧(朝向图6在右侧)设置有水罐29。该水罐29是用于对后述的加湿部供给加湿用的水的部件。水罐29的具体结构也不作特别限定,能够适当地使用公知的结构。
送风部12如图7所示,经由第一通道18对第一送风口17吹送空气流,并且经由第二通道20对第二送风口19吹送空气流。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方便,从送风部12向第一通道18以及第二通道20吹送的空气流的方向称作“送风方向”。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通道18内设置加温部13,在第二通道20内设置静电雾化部16。
第一通道18是从送风部12连到第一送风口17的风导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从筐体11的上部朝向前面折曲的形状(大致L字状)。在第一通道18中沿垂直方向延伸的部位(纵部位)构成加温部收纳室33,加温部13位于其中。另外,在第一通道18中水平方向上延伸的部位(横部位)的端部(从第一通道18看为送风方向的下游端侧的开口)构成第一送风口17。加温部13将从送风部12朝向第一送风口17吹送的空气在从第一送风口17吹出之前进行加温。
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第一通道18的内部设置加温部13,所以在该第一通道18中,来自送风部12的空气流被加温,形成“加温空气”的气流、即“暖风”。该暖风通过第一通道18到达第一送风口17,所以第一通道18能够称作“暖风送风通道”。
第二通道20是从送风部12连到第二送风口19的风道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通道18的上侧,与该第一通道18同样地,形成大致L字状。在第二通道20中沿垂直方向延伸的部位(纵部位)的上部、即第二通道20中靠近送风部12的部位构成静电雾化部收纳室34,在其中设置静电雾化部16。另外,在第二通道20中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部位(横部位)的端部(从第二通道20看为送风方向的下游端侧的开口)构成第二送风口19。静电雾化部16使朝向第二送风口19吹送的空气含有带电的水的微粒子(带电微粒子水),从而调制出雾化空气。
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第二通道20内设置有静电雾化部16,所以在该第二通道20中,从来自送风部12的空气流调制出“雾化空气”的气流、即“雾化风”。该雾化风通过第二通道20到达至第二送风口19,所以第二通道20能够称作“雾化风送风通道”。另外,在图7中,为了方便说明第一送风口17以及第二送风口19,关于遮风板24a、24b未图示。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方便说明,在第一通道18以及第二通道20中,面对送风部12的一侧的端部、即暖风或雾化风流动的方向、即送风方向的上游侧的端部称作“前端”,第一送风口17或第二送风口19侧的端部、即送风方向的下游侧的端部称作“后端”。
另外,如图7所示,第二通道20的纵部位位于第一通道18的纵部位的前侧,第二通道20的横部位位于第一通道18的横部位的上侧。换言之,第二通道20在第一通道18的上方前侧位于送风部12的下方前侧。构成送风部12的鼓风扇28由于设于作为筐体11的上部后侧的分区的鼓风扇室31内,所以第二通道20的前端侧的开口(纵部位的上侧的开口)位于鼓风扇室31的下方前侧,第一通道18的前端侧的开口(纵部位的上侧的开口)位于鼓风扇室31的下方后侧。另外,鼓风扇室31的前方、即筐体11的上部前侧的分区为电机室30,在内部设置有电机27。
如图7所示,第一通道18的下方、即相当于筐体11的下部的分区构成加湿部收纳室35,在其中设置有加湿部15。加湿部15对从送风部12经由第一通道18朝向第一送风口17吹送的空气流进行加湿。加湿部15在本实施方式中不设于第一通道18的内部,而由于加湿部收纳室35位于第一通道18的下侧,从而设于从第一通道18离开的位置。
加湿部收纳室35如上所述与第一通道18的下方相邻设置,但是在该加湿部收纳室35与第一通道18之间设置有能够开闭的开闭盖部14。该开闭盖部14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以旋转轴为中心开闭的扇形状。
如图7所示,在第一通道18中在加温部收纳室33(或者设有加温部13的位置)与第一送风口17之间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第一通道18的纵部位与横部位相连的位置的下面(即、第一通道18的纵部位的最下面)设置有作为连通该第一通道18和加湿部收纳室35的连通口的加湿路径流入口51。该加湿路径流入口51在开闭盖部14移动到上方时打开,在开闭盖部14移动到下侧时关闭。
另外,在第一通道18上,在从加湿路径流入口51看构成送风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第一通道18的横部位的后端侧下面设置有第一通道汇合口52。第一通道汇合口52也与加湿路径流入口51同样地是连通第一通道18与加湿部收纳室35的连通口,但是不设置开闭该第一通道汇合口52的部件,而是保持常开状态。
另外,加湿路径流入口51与第一通道汇合口52的位置关系是在加温部收纳室33与第一送风口17之间,加湿路径流入口51位于送风方向的上游侧,第一通道汇合口52位于送风方向的下游侧,其具体的位置不做限定。即,加湿路径流入口51只要是从暖风送风通道(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通道18)向加湿路径分支的分支路径入口即可,第一通道汇合口52只要是从加湿路径向暖风送风通道流入的分支路径出口即可。
如图7所示,在关闭开闭盖部14的状态下,来自送风部12的空气流不通过加湿部15而朝向第一送风口17直接吹送。另一方面,在图7中如双点划线所示,在开闭盖部14开放的状态下,来自送风部12的空气流如图中双点划线的箭头Ah所示,被导入加湿部收纳室35,由加湿部15加湿后,经由第一通道汇合口52朝向第一送风口17吹送。因此,加湿部收纳室35若从第一通道18看,则为旁通路径,并且用于对通过加温部13生成的暖风进行加湿的路径,所以能够称作“加湿路径”。另外,开闭盖部14以及加湿路径流入口51由于是从第一通道18向加湿路径导入或遮蔽暖风的结构,所以能够称作“加湿路径开闭部”。
在此,总结作为筐体11的一分区的电机室30、鼓风扇室31、加温部收纳室33、静电雾化部收纳室34以及加湿部收纳室35的位置关系,首先,电机室30位于筐体11的上部前侧,鼓风扇室31位于其上部后侧,静电雾化部收纳室34位于鼓风扇室31的下方的前侧(筐体11的中央部靠上的前侧),加温部收纳室33位于鼓风扇室31的下方的后侧(筐体11的中央部靠上的后侧),加湿部收纳室35位于加温部收纳室33的下侧(筐体11的下部)。另外,在图7中,为了方便说明,关于电机室30、鼓风扇室31、加温部收纳室33以及加湿部收纳室35由点划线包围图示,关于静电雾化部收纳室34由虚线包围表示。
加温部13、开闭盖部14、加湿部15、静电雾化部16、第一通道18、第二通道20的具体结构不作特别限定,能够适当地适用公知的结构。例如,加温部13只要是已知电气采暖领域中使用的公知加热器,任何种类都可以适用,另外加湿部15只要是已知室内加湿领域中使用的加湿机构,任何种类都可以适用。
另外,静电雾化部16只要是能够从含于从送风部12吹送的空气中的水分生成所述带电微粒子水即可。静电雾化部16的具体结构不作特别限定,但是例如能够例举具有放电极、冷却该放电极而使水结露的冷却部件和从该冷却部件使热散发的散热部件,对所述放电极施加电压,从而使在该放电极中结露的水雾化的结构。另外,一般地、所谓“雾化电极”是指使含于被吹送的空气中的水分结露,施加电压,反复进行雷利分裂,从而生成例如具有3~100nm范围内的平均粒径的带电微粒子水。
另外,第一通道18以及第二通道20的具体结构也不作特别限定,作为在筐体11的内部分别独立的风道部件(管部件)可以是安装在筐体11内的结构,也可以是第一通道18以及第二通道20一体化,安装在筐体11内的结构,亦可以是由设于筐体11内的各种壁部件、分隔部件、开口部等形成一连串的通道的结构、即预先一体化在筐体11的内部的结构。
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通道20的至少一部分需要位于第二送风口19以及静电雾化部16之间。即只要是经由静电雾化部16而流通的空气流由第二通道20确定方向的结构即可。另外,特别优选的是,第二通道20可以在第二送风口19的附近(即、第二通道20的后端部)从送风方向的上游朝向下游的剖面积逐渐减小而构成。关于此点在后面论述。
〔电暖机的动作〕
接着,关于本实施方式的电暖机10的动作,参照图7具体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暖机10如操作部26(参照图5)的说明中所例示,具有采暖送风功能、加湿功能、静电雾化功能,但是本实施方式中将使暖风送风功能以及静电雾化功能发挥作用的状态和进而使加湿功能发挥作用的状态分别分开具体说明。
首先,关于使暖风送风功能以及静电雾化功能发挥作用的状态进行说明。通过操作部26(参照图5)的操作使电暖机10的暖风送风功能以及静电雾化功能发挥作用,则电机27旋转,从而鼓风扇28也旋转,由此在鼓风扇室31内产生负压。像这样通过送风部12动作,从而外部的空气从空气吸入口部32导入筐体11内。然后,如图7中箭头As所示,产生从上侧的鼓风扇31朝向下侧的加温部收纳室33(第一通道18的纵部位的内部)为主的空气流(主风)。该主风As由加温部13加温,由此形成“暖风”。
这时,由于开闭盖部14形成加湿路径流入口51的状态,所以如图7所示,第一通道18形成与加湿部收纳室35连通的状态(加温专用状态)。因此,在加温部收纳室33中形成的暖风在第一通道18中通过流通,如箭头Aw所示,从第一送风口17吹出,从电暖机10的前面(正面)放出暖风。
另外,如图7中箭头Ab所示,从上侧的鼓风扇室31朝向下方的靠前的静电雾化部收纳室34(第二通道20的纵部位的内部)产生分支的空气流(分支风)。对该分支风Ab中通过静电雾化部16施加带电微粒子水的雾气。由此,形成“雾化风”。该雾化风在第二通道20流过,如箭头Am所示从第二送风口19吹出,从电暖机10的前面(正面)放出雾化风。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静电雾化部收纳室34构成第二通道20的纵部位的内部,所以从送风部12吹送的分支风Ab容易从第二通道20的前端侧的开口流入内侧。即、静电雾化部收纳室34也可以不必作为第二通道20的纵部位的内部设置,而如图7所示,通过设于第二通道20的纵部位的内部,从而从送风部12吹送的空气流从第二通道20的前端的开口向静电雾化部收纳室34引导,从而良好地形成分支风Ab。因此,静电雾化部16能够良好地调制出雾化风。
在此,第二通道20的形状,如图7所模式表示,在第二送风口19的端部附近(横部位)上,形成朝向该第二送风口19其剖面积逐渐变小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图7中进行彻底模式表示,第二送风口19的上边缘(上端)与吹出口开口部50的上边缘大致重合,相对于此,从第二送风口19看构成内部侧的第二通道20的上面构成吹出口开口部50的上端高的位置,下面在水平方向上平坦。
若第二通道20这样形成,则从第二送风口19吹出的雾化风(图中箭头Am)的流速,与不存在第二通道20的情况相比较相对较大。在此,第一送风口17位于第二送风口19的正下方,从此处吹出暖风(图中箭头Aw)。该暖风流速比雾化风大,但是相对高速的雾化风被避免与在刚吹出之后的位置(吹出口开口部50附近)流量大的暖风混合。因此,所述暖风以及所述雾化风不是在筐体11的前面立即混合,而是在从该前面离开规定尺寸的位置汇合,在该位置混合。
另外,暖风以及雾化风汇合的上述位置预先设定作为使用者可以直接接受从电暖机10吹送的暖风的位置,所以为了方便称作“采暖位置”。关于该采暖位置的详细情况在后面论述。另外,关于暖风以及雾化风的汇合的详细情况也在后面论述。
接着,在暖风送风功能以及静电雾化功能的基础上,关于使加湿功能发挥作用的状态进行说明。通过操作部26的操作,使电暖机10的暖风送风功能、静电雾化功能以及加湿功能发挥作用时,则如前所述,由送风部12产生箭头As所示的主风和箭头Ab所示的分支风。然后,主风As由加温部13加温而形成暖风,分支风Ab由静电雾化部16调制成雾化风。
在此,若加湿功能发挥作用,则开闭盖部14将加湿路径流入口51从关闭的状态切换到打开的状态,所以如图7中双点划线所示,第一通道18和加湿部收纳室35形成经由加湿路径流入口51流通的状态(加温加湿并用状态)。因此,在加温部收纳室33中形成的暖风从第一通道18流入加湿部收纳室35内。并且,如图中双点划线的箭头Ah所示,暖风由加湿部15加湿而形成“加湿暖风”后,通过第一通道汇合口52流入第一通道18内,之后,如箭头Aw所示,从第一送风口17吹出暖风。另外,如前所述,雾化风也从第二送风口19吹出,但是暖风以及雾化风不是在筐体11的前面立即混合,而是在所示采暖位置汇合。
〔暖风以及雾化风的汇合〕
接着,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从第一吹出口17吹出的暖风和从第二吹出口19吹出的雾化风的汇合,连同雾化空气对使用者的润泽效果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电暖机10,如前所述,设有用于将空气流静电雾化的静电雾化部16,由此,能够从第二送风口19吹出雾化风。该雾化风对使用者能够给予也可谓例如“润泽滑美肌肤效果)的效果。
具体地,当由静电雾化而从空气中放出的带电微粒子水的浓度适当时,能够对室内的使用者给予肌肤的保湿效果。该保湿效果与单纯的基于由加湿的湿度调整的美肤效果不同。
即、静电雾化并非单纯地室内的蒸气压较高的状态,而是具有纳米尺寸的平均粒径的带电的水粒子(带电微粒子水)以某种程度的浓度含于空气中的状态。该带电微粒子水例如当接触到存在于人体的皮肤表面的皮脂时,皮脂受到影响,能够形成容易与水分融合的状态。由此,亲水化的皮脂抑制水分从皮肤的蒸散量,其结果能够保持肌肤的润泽。
像这样,通过使暖风包含带电微粒子水,从而对于使用者能够给予与通常的美肤效果不同的“润泽美肤效果”。另外,即使暖风直接吹到人体的情况下,若使含有带电微粒子水的暖风长时间生长,则能够使采暖中的室内充满雾化空气。因此,能够由带电微粒子水进行该室内的除菌或去臭等(除菌去臭效果)。
其中,当含有带电微粒子水的雾化风在吹出口开口部50附近与暖风迅速混合,则由于带电微粒子水急剧气化,所以难以得到上述的“润泽美肤效果”或“除菌去臭效果”。
例如,在不存在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通道20的状态下,由静电雾化部16调制出的雾化空气不形成相对高速的雾化风,而从第二送风口19吹出。而且,从位于第二送风口19的下侧的第一送风口17吹出刚由加温部13加温后的暖风。因此,若相对高温的暖风和雾化空气直接接触,则在接触后的雾化空气中,带电微粒子水的一部分蒸发。另外,若雾化空气不形成高速的气流,则容易在刚吹出后的位置(吹出口开口部50附近)与高温的暖风混合。这种情况下,带电微粒子水的大部分蒸发,从雾化空气内消失。
在此,在一般的电暖机中,作为使用者可以直接接受来自电暖机的暖风的位置能够假定从该电暖机的送风面(本实施方式的电暖机10中、图1所示的前面)离开大约100cm的位置。即、假定使用者在距送风面隔开100cm左右距离的位置直接接受来自电暖机的暖风,能够感到暖和。另外,虽然还要依据各种条件,但是试验确认例如在刚送风后的暖风的温度作为实测值的一例为大约100℃(90~110℃程度的范围内)、使用者在大约100cm的位置接触暖风的情况下,送风口附近大约100℃的暖风从外边缘其温度逐渐降低,在达到大约100cm的位置的时刻,该暖风整体的温度降低到约30℃(25~35℃程度的范围内)。
如前所述,若使用者直接接受暖风的位置为“采暖位置”,则可以在该采暖位置的附近汇合暖风以及雾化风。由此,能够有效避免带电微粒子水的消失,所以能够对室内的使用者给予包含带电微粒子水的暖风。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在采暖位置使暖风以及雾化风汇合,至少设有第二通道20。该第二通道20在后端部作为雾化风的下游侧的第二送风口19的开口面积最小,从第二送风口19观察随着朝向雾化风的上游侧,其剖面积逐渐变大而构成。换言之,第二通道20至少在静电雾化部收纳室34的送风方向的下游侧的部位上具有朝向第二送风口19其剖面积逐渐减小的结构。若采用该结构,则在大致L字状的第二通道20的横部位上其送风面积从送风方向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变窄。因此,通过静电雾化部16形成的雾化风能够在沿第二通道20的横部位流动的过程中逐渐增大其流速。
雾化风的具体流速不作特别限定,例如若将采暖位置设定在距送风面约100cm,只要是使用者直接接触雾化风时不感到冷风的程度且不容易与暖风混合的程度的流速即可。作为雾化风的流速的一例能够例举2~5m/s的范围内。
在此,在吹出口开口部50的身前,在筐体11的内部,暖风的流路以及雾化风的流路由第一通道18以及第二通道20分断,但是各流路对于作为彼此相邻的状态没有变化。这种情况下,可以称作相对高温的暖风间接接触雾化风的状态。因此,如前所述,可以否定影响经由分断面从加温空气向雾化空气波及。
但是,由于在电暖机10运转期间必然形成送风状态,所以在第一通道18以及第二通道20邻接的位置上,加温空气和雾化空气都不会滞留,分别形成暖风以及雾化风。因此,可视为从高温的加温空气对雾化空气几乎没有热影响。
而且,彼此相邻的暖风以及雾化风其流量和流速明显不同。首先,从流量上看,例如图1所示,吹出暖风的第一送风口17与吹出雾化风的第二送风口19相比较大。作为一例,能够例举第二送风口19相对于第一送风口17的开口面积比为大约0.04的结构。并且,连接这些送风口与送风部12的第一通道18以及第二通道20的形状也具有与这些送风口对应的剖面。在此,关于各空气流的作用,雾化风是用于供给带电微粒子水的空气流,暖风是用于供给暖化室内和使用者的热量的空气流。因此,从送风部12经由第一通道18(以及加温部13)并从第一送风口17吹出的暖风需要确保暖化室内用的大量热量,所以形成大流量的空气流。另一方面,从送风部12经由第二通道20(以及静电雾化部16)并从第二送风口19吹出的雾化风由于供给带电微粒子水,所以可以是小流量的空气流。
另外,从流速方面看,如前所述,在第二通道20中通过的雾化风,其在从送风部12吹送的时刻的流速不会大幅度降低,而是通过第二通道20的形状被付势(被施以作用力)而使流速上升后,从第二送风口19吹出。另一方面,暖风在从送风部12吹送的时刻的流速基本被维持的状态下从第一送风口17吹出。在此,向第二通道20流入的空气流是图7的箭头Ab所示的分支风,而向第一通道18流入的空气流是图7的箭头As所示的主风,所以分支风Ab和主风As不是全部相同的流速。但是,这些空气流通过第一通道18或第二通道20中通过,从而流速相互不同。因此,雾化风的流速和暖风的流速彼此不同。另外,暖风的流速不作特别限定,但是例如能够例举15~30m/s的范围,通常比雾化风的流速高速。
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暖风以及雾化风的流速不同,并且空气流的流速不同,此外第一送风口17邻接设于第二送风口19的下方,所以雾化风流向暖风的上侧。由此,暖风以及雾化风被避免在吹出口开口部50附近混合,能够在暖风位置的附近适当地汇合。
关于该方面具体说明,从第一送风口17吹出的暖风由于该暖风本身是高温,所以随着从吹出后离开筐体11而逐渐上升。相对于此,来自第二送风口19的雾化风由第二通道20付势(被施加作用力)的状态下由大致朝向前方直行的倾向。在此,根据伯努利(ベルネ一イ)定理,相对高速的流体的压力比相对低速的流体的压力低。如前所述,通常暖风的流速比雾化风的流速快,所以若以雾化风作为基准看,雾化风被向暖风带引。
另外,雾化风由于从小开口面积的第二送风口19朝向前方吹出,所以由第二通道20付势(被施以作用力)以使流速变高,此外朝向前方具有高指向性(前方指向性)。另一方面,暖风比雾化风流量大且逐渐上升的同时流动,而与雾化风相比前方指向性比较小,所以有相对扩散的倾向。
此外如前所述,暖风虽然刚从第一送风口17吹出后为高温,但是吹出后立即温度降低。因此,暖风在到达假定作为使用者的位置的采暖位置之前该暖风本身的温度充分降低。因此,在采暖位置,暖风的温度在使用者感到暖和且水分子不急剧气化的程度的温度之前暖风的温度被缓和。
因此,例如图8所示,“大流量且高速的低指向性的暖风”从第一送风口17吹出后(图中箭头Aw1)为了形成“上升气流”而朝向斜上方流动(图中箭头Aw2),而“小流量且低速的高指向性的雾化风”虽然在刚吹出后不会卷入暖风(图中箭头Am),但是在暖风变为上升气流的时刻卷入该暖风。
特别是,由于由第二通道20的作用而良好地形成前方指向性高的雾化风,所以如图8所示,含于雾化风中的带电微粒子水H0(图中圆圈标记)在刚从第二送风口19吹出后,由图中虚线包围的区域Ev所表示的下侧的一部分在高温的暖风Aw1(图中涂黑的箭头所表示)或标准高温的暖风Aw2(图中剖线的箭头所表示)的影响下蒸发(图中三角标记所示的蒸发中的带电微粒子水H1)或者完全消失(图中X标记所表示的消失后的带电微粒子水H2),但是从中间到上侧的大部分维持正常的状态,被朝向前方运送。其中,高温的暖风Aw1在刚吹出后温度降低,变为标准高温的暖风Aw2,所以随着暖风Aw2向前方推进,带电微粒子水H0的消失或蒸发减少,进而在到达采暖位置的附近,变为温度被缓和的暖风Aw3(图中空白箭头所表示),所以带电微粒子水H0与该暖风Aw3混合。
像这样,雾化风在被送入在采暖位置附近温度降低的暖风中之前,被有效地抑制刚吹出后的扩散。因此,形成雾化风的雾化空气由于几乎不与形成暖风的加温空气混合,所以含于雾化空气中的带电微粒子水几乎不蒸发,在规定位置与加温空气混合。
即、根据本实施方式,该暖风以及雾化风两个空气流能够在预先设定的规定位置(即、采暖位置)附近合适地汇合。因此,使用者在适合温度的暖风中能够采用采暖,并且即使使用者直接受到暖风,带电微粒子水也能够满足对肌肤的润泽,因此能够抑制暖风引起的干燥带来的不适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选择仅加温后的暖风或加湿后的暖风的任一个,从第一送风口17吹出。因此,通过根据需要切换仅加温后的暖风和加湿后的暖风,能够对使用者提供舒适的采暖。例如,若要提高保湿效果,则吹出加湿后的暖风即可。由此,能够将室内的湿度保持在适合的程度,所以能够在带电微粒子水对肌肤的润泽效果的基础上,还能够得到适当湿度带来的保湿效果。
另外,使暖风以及雾化风汇合的采暖位置不限于距电暖机10的前面大约1m的位置,可以根据电暖机10的使用环境或使用状态、第二通道20的横部位的长度、由送风部12的送风速度、第一送风口17以及第二送风口19的位置关系等各种条件预先设定。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3或图4所示,由于在吹出口开口部50上设置有遮风板24a、24b,所以通过改变这些遮风板24a或24b的方向,能够将暖风以及雾化风的方向变更为任意的方向。这种情况下,例如从电暖机10的前面看,能够在比规定的采暖位置更前方使这些空气流汇合,或者也能够在规定的采暖位置的后方汇合。即,也能够采用通过使用遮风板24a、24b等风向调节部件来改变采暖位置的结构。
在该结构中,遮风板24a、24b也可以形成与静电雾化功能的动作开始连动,机械或自动地(利用电机或驱动机构等)变更该遮风板24a、24b的角度的结构。或者,也可以形成通过操作部26的操作等,与具体的采暖位置(距电暖机10的前面规定的距离)吻合而自动变更遮风板24a、24b的角度或设置使用者手动变更的情况下作为变更的目标的刻度等的结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送风口17的开口面积比第二送风口19的开口面积大,例如关于第二送风口19的开口面积相对于第一送风口17的开口面积的比不作特别限定。同样地在本实施方式中,从第一送风口17吹出的暖风的流量比从第二送风口19吹出的雾化风的流量多,但是关于雾化风的流量相对于暖风的流量的比也不作特别限定。同样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相比于从第一送风口17吹出的暖风的流速,从第二送风口19吹出的雾化风的流速更快,但是雾化量相对于暖风的流速比也不作特别限定。另外,在采暖位置的暖风和雾化风的汇合时,关于雾化空气相对于加温空气的混合比也不作特别限定。
关于所述开口面积比、流量比、流速比或混合比,电暖机10的更具体的结构能够根据所期待的“润泽美肤效果”或“除菌去臭效果”的程度等适宜设定适当的数值范围,自然不限于特定的数值范围。
〔变形例〕
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暖机10中,第一送风口17以及第二送风口19优选彼此相邻配置。由此,如前所述,能够使暖风以及雾化风相互带引的作用提高。但是,第一送风机17以及第二送风口19相邻配置不是必要的,只要能够在规定的采暖位置上使暖风以及雾化风汇合即可,例如也可以在前板21的上下离开配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通道20在雾化风中在实现前方指向性以及流速的提高的基础上形成必须的结构,但是第一通道18也不是必要的。作为第二通道20的后端侧开口的第二送风口19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一送风口17相比较,其开口面积充分小。因此,在将从送风部12供给的空气流从第二送风口19作为雾化风吹出的基础上,第二通道20等雾化风送风通道变为必要的。
另一方面,从送风部12供给的大部分空气流能够在加温部13中通过,并原样地从第一送风口17吹出。这种情况下,例如形成在筐体11的内部具有配置加温部13的区域(加温部收纳室33),并且形成从送风部12通往第一送风口17的空间的结构,则来自送风部12的主风As形成即使不由第一通道18等暖风送风通道引导,也能够向第一送风口17流动的结构。
当然,由于通过设置第一通道18,具有能够将暖风的送风方向明确地导向第一送风口17,另外能够将向加湿路径(加湿部收纳室35)的分支位置(加湿路径流入口51)以及汇合位置(第一通道汇合口52)适当地定位的优点等,所以设置第一通道18是优选的。
另外,第一通道18也可以是不连接送风部12和第一送风口17,而连接加温部13和第一送风口17的结构。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通道18是从鼓风扇室31的下方连接第一送风口17的结构,在该第一通道18内具有加温部收纳室33,但是鼓风扇室31以及加温部收纳室33也可以是在筐体11的内部的基础上,彼此相邻,第一通道18从加温部收纳室33(即加温部13)连接第一送风口17的结构。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通道18若形成吹送暖风的暖风送风通道,则其具体的结构不做限定。
另外,加湿部收纳室35,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形成起到作为第一通道18的旁通路(加湿路径)的功能的结构,所以只要设于与第一通道18相邻的位置上即可,但是没有图7所示的设于与第一通道18的下方相邻的位置上的必要。另外,只要形成通过本实施方式的电暖机10吹出的暖风始终被加热的结构即可,加湿部收纳室35可以不作为第一通道18的旁通路设置,而与加温部收纳室33同样地设于第一通道18的内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用于调制出雾化空气的结构,可以设置静电雾化部16,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作为调制出雾化空气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即、本实施方式中的电暖机10只要是设置在朝向第二送风口19吹送的空气中包含带电微粒子水而调制出雾化空气的雾化空气生成部即可,作为该雾化空气生成部不限于静电雾化部16。例如也可以是由水罐29形成带电微粒子水,将该带电微粒子水含于在第二通道20内流通的空气流中的结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通道18以及第二通道20都与单一的送风部12连接,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分别独立设置仅向第一通道18吹送空气流的“第一送风部”和仅向第二通道20吹送空气流的“第二送风部”的结构。
另外,如图9所示,也可以是在第一送风口17以及第二送风口19之间的边界位置上、遮风板24a的安装位置上设置肋部件53(图9中涂黑表示)。另外,在图9中,与图7不同,为了方便说明肋部件53的位置关系,图示遮风板24a、24b。
在本实施方式中,仅通过设置遮风板24a,也能够有效地抑制吹出口开口部50附近的暖风以及雾化风的混合,但是进一步辅助设置肋部件53,能够效果更好地抑制该混合的可能性。特别是,由于从下方的第一送风口17吹出暖风,但是由于形成该暖风的加温空气是高温,所以从该第一送风口17吹出的暖风中一部分紊流容易朝向第二送风口19上升。因此,若在各送风口的边界位置设置肋部件53,则能够避免这样的紊流的上升。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暖风的流速比雾化风的流速快,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是相同程度的速度,雾化风的流速也可以比暖风的流速快。特别是,暖风以及雾化风的流速若不同,则由一方的空气流被向另一方的空气流带引的倾向,所以能够使这些暖风以及雾化风的两个空气流在采暖位置上适当地汇合。
(实施方式2)
上述实施方式1的电暖机10是在第一送风口17的上方邻接设置第二送风口19的结构,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暖机中,形成在第一送风口17的侧方设置第二送风口19的结构。关于该结构的一例,参照图10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10所模式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暖机40在其前面(正面)中,在筐体11的垂直方向(纵方向)的中央部朝向右侧配置加温部41,在筐体11的所述中央部朝向左侧配置静电雾化部42。另外,第一送风口17在加温部41的下方(即、筐体11的下部靠上的右侧)开口,第二送风口19在静电雾化部42的下方(即、筐体11的下部靠上的左侧)开口设置。另外,在筐体11的最下部设置有加湿部15。另外,图10通过破断安装在电暖机40的前面的前板21的一部分表示,从而模式表示电暖机40的内部。
像这样,第一送风口17以及第二送风口19左右并列配置,但是也可以在这些送风口之间设置位于竖直方向上的遮风板43。该遮风板43可以是固定在筐体11上的结构,也可以是以能够由使用者适宜变更其方向的方式经由螺栓部件安装在筐体11上的结构。若是后者的结构,则通过适宜变更遮风板43的方向,而例如能够适宜变更使来自第一送风口17的暖风和来自第二分散开19的雾化风汇合的位置(采暖位置附近)。该遮风板43的方向变更与上述实施方式1中的遮风板24a、24b同样地,可以自动进行,也可以由使用者手动进行。
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暖机40中,能够起到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电暖机10同样的作用效果,但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加温部41以及静电雾化部42在横方向配置,所以能够相对减小电暖机40的高度。因此,例如在室内适宜低类型的调节器的情况下适合使用。
另外,电暖机40的其他结构,由于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电暖机10的结构实质上相同,所以具体说明省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加温部41以及静电雾化部42不是以形成相同高度的方式并列配置,而是改变高度配置。作为电暖机40整体看,也为了使其整体的尺寸小型化,优选使各结构尽量相邻,但是加温部41的位置优选位于与静电雾化部42的位置相比在送风方向的更下游侧的位置上。由此,静电雾化部42受到来自加温部41的热影响的可能性降低,能够实现适当的静电雾化。这一方面,上述实施方式1的加温部13以及静电雾化部16的位置关系也同样。
(实施方式中3)
上述实施方式2的电暖机40形成加温部41以及静电雾化部42在水平方向的左右侧配置的结构,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暖机中,形成将加温部13以及静电雾化部16沿水平方向的前后侧配置的结构。关于该结构的一例,参照图11具体说明。
如图11所模式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暖机60其基本的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电暖机10相同,形成静电雾化部16位于筐体11的垂直方向(纵方向)的中央部的前侧,加温部13位于其后侧的结构。在该结构中,第一通道61,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第一通道18相比较,形成大致L字状的纵部位较短的形状,而第二通道62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第二通道20不同,形成从筐体11的后侧朝向前侧倾斜配置的大致直线状的形状。
特别是,在第二通道62中,前端(筐体11的前侧的端部)以及后端(筐体11的后侧的端部)的具体结构与上述第二通道20不同。首先,第二通道62的前端、即第二送风口19侧的端部形成该第二送风口19侧的开口面积收缩,具有其剖面积朝向收纳静电雾化部16的静电雾化部收纳室36的一侧逐渐变大的形状的送风喷嘴63。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通道62的前端没必要作为送风喷嘴63构成,但是由于通过具有送风喷嘴63,能够提高雾化风的流速,所以特别优选。即、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由于第二通道20是大致L字状,所以纵部位具有在其内部设置静电雾化部收纳室34的作用,横部位具有从剖面积逐渐变窄的形状付势雾化风(对雾化风施加作用力)且给予前方指向性的作用。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通道62为大致直线状,在其主体内设置有静电雾化部收纳室36,所以形成不能分担所述第二通道20的功能的结构。因此,使与第二送风口19相连的前端形成送风喷嘴63,从而能够对雾化风付势(施加作用力)以及给予前方指向性。
另外,在第二通道62的后端、即从送风部12导入分支风Ab的一侧的开口设置有用于引导该分支风Ab的风接收部64。在本实施方式中,图11中进行了模式表示,风接收部64形成从第二通道62的后端朝向第一通道61的内部(筐体11的后侧)延伸,并且沿第一通道61的纵部位(筐体11的垂直方向)向上侧延伸的形状。在图11所示的模式形状中构成大致L字状。
加温部13以及第一通道61的纵部位位于送风部12中鼓风扇28的正下方,而第二通道62部位与鼓风扇28的正下方,而位于电机27的下方。因此,为了对第二通道62导通分支风Ab,所以将该第二通道62的后端朝向第一通道61的内部延伸。另外,从鼓风扇28吹送的空气流(主风As)为从筐体11的上部朝向下部的方向。因此,为了从该主风As引导分支风Ab,以沿该主风As的送风方向向上侧立设的方式使第二通道62的后端折曲延伸。若像这样、第二通道62的后端构成折曲形状的风接收部64,则能够容易从主风As形成分支风Ab。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电暖机60中,能够起到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电暖机10以及实施方式2的电暖机40同样的作用效果,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探究第一通道61以及第二通道62的结构,将加温部41以及静电雾化部42配置在前后方向上,所以能够相对减小电暖机60的高度。另外,与上述实施方式2的电暖机40不同,第一送风口17以及第二送风口19的形状、尺寸、配置等能够形成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电暖机10相同的结构。
另外,电暖机60中的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电暖机10的结构实质上相同,所以其具体说明省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加温部13以及静电雾化部16在筐体11的前后并列配置成相同高度。如上述实施方式2所说明,为了使静电雾化部16难以从加温部13受到热影响,可以采用使加温部13从静电雾化部16离开的方式,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探究第一通道16以及第二通道62的结构,能够大幅度减轻从第一通道61内(加温部收纳室33内)的加温部13对第二通道62内(静电雾化部收纳室36内)的静电雾化部16的热影响。例如,第一通道61以及第二通道62的材质例如隔热性高的材料或在第一通道61以及第二通道62之间夹持隔热材料的结构等。由此,能够由静电雾化部16进行适当的静电雾化,并且能够将电暖机60进一步小型化。
像这样、本发明的电暖机具有这样的结构,其具有:筐体;从所述筐体的外部吸引外部气体并向另一方吹送的送风部;用于将从所述送风部吹送的空气从第一送风口吹送的第一通道;用于将从所述送风部吹送的空气从第二送风口吹送的第二通道;通过将在所述第一通道中从所述送风部吹送的空气温度调整(加温)到规定的温度而形成加温空气的加温部;以及、对在所述第二通道中从所述送风部吹送的空气施加带电微粒子而形成雾化空气的静电雾化部,其中从所述第一送风口吹送的所述加温空气和从所述第二送风口吹送的所述雾化空气被控制送风方向以在从所述筐体离开规定尺寸的位置上汇合。
在本发明中,第一送风口和第二送风口设置成分别独立,并且各送风方向受到控制。因此,从第一送风口吹送的加温空气和从第二送风口吹送的雾化空气在距筐体离开规定尺寸的位置上汇合。由此,在第一送风口作为高温的加温空气的温度在离开规定尺寸的位置以某种程度下降,带电微粒子水不会被热破坏。并且,由于能够使带电微粒子水充分到达室内的使用者,所以能够将采暖温度调节到所希望的温度并且能够对人肌肤给予润泽。
本发明的电暖机优选所述第一送风口的开口面积比所述第二送风口的开口面积大。由此,能够将加温空气与雾化空气的比率设定在最佳混合比,能够使其在从筐体离开规定尺寸的位置上汇合。
本发明的电暖机优选从所述第二送风口吹送的所述雾化空气的流速比从所述第一送风口吹送的所述加温空气的流速快。由此,从各送风口吹出后不会立即混合,能够使其吹送到距筐体离开规定尺寸的位置后进行汇合。
本发明的电暖机优选在所述筐体的下方设置所述第一送风口,并在所述筐体的上方设置所述第二送风口。由此,随着从第一送风口吹送的加温空气从筐体离开而上升,能够效率良好地与从第二送风口吹送的雾化空气汇合。
本发明的电暖机优选具有所述静电雾化部,使从所述送风部送来的空气中含有的水分结露并施加电压,反复进行雷利分裂,从而生成3~100nm程度的带电微粒子水。由此,放出到由静电雾化部生成的空气中的纳米尺寸(量位的级别)的带电微粒子水当接触位于人肌肤表面的皮脂时,使皮脂改性,形成容易与水分融合的状态,所以亲水化的皮脂能够抑制从肌肤蒸发水分的量,保持肌肤润泽。
根据上述说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的大量改良和其他实施方式是明确的。因此,上述说明仅作为例示解释,执行本发明的最佳方式是以指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为目的提供的。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的基础上,能够对其结构以及/或者功能的详细情况进行实质变更。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以上由于本发明使暖风与雾化风的汇合以及混合最佳进行,所以能够无损于雾化空气的优点而进行采暖,因此,不仅在设有雾化空气生成部的电暖机的领域中,在各种空调机的领域中都能够广泛适用。

Claims (8)

1.一种电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筐体,其设有吸气口、第一送风口和与该第一送风口相邻的第二送风口;
送风部,其从所述吸气口向所述筐体内吸引空气,朝向所述第一和第二送风口送风;
加温部,其对朝向所述第一送风口吹送的空气在从该第一送风口吹出之前进行加温;
雾化空气生成部,其通过使朝向所述第二送风口吹送的空气中含有带电的水的微粒子来调制出雾化空气;和
雾化风送风通道,其从所述送风部连到所述第二送风口,并且将由所述雾化空气送风部调制出的雾化空气朝向所述第二送风口进行吹送,
该雾化风送风通道形成为在所述第二送风口附近朝向所述第二送风口其剖面积逐渐变窄的形状,
从所述第二送风口吹出的雾化空气的流速比从所述第一送风口吹出的暖风的流速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暖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雾化空气生成部被设置在所述雾化风送风通道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暖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送风口的开口面积比所述第二送风口的开口面积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暖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送风口被设置在所述筐体的前面下侧,并且与该第一送风口的上侧相邻设置有所述第二送风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暖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第一送风口与所述第二送风口之间的风向调节部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暖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雾化空气生成部是从包含于从所述送风部吹送的空气中的水分生成所述水的微粒子的静电雾化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暖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从所述加温部连到所述第一送风口的暖风送风通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暖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对从所述送风部经由所述暖风送风通道朝向所述第一送风口吹送的空气流进行加湿的加湿部。
CN2010800011665A 2009-02-09 2010-02-09 电暖机 Active CN1019602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27602 2009-02-09
JP2009027602 2009-02-09
PCT/JP2010/000772 WO2010090045A1 (ja) 2009-02-09 2010-02-09 電気暖房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60229A CN101960229A (zh) 2011-01-26
CN101960229B true CN101960229B (zh) 2013-11-20

Family

ID=42541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011665A Active CN101960229B (zh) 2009-02-09 2010-02-09 电暖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452267B2 (zh)
CN (1) CN101960229B (zh)
WO (1) WO201009004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220056A (ja) * 2011-04-05 2012-11-12 Fujitsu Ltd ダクト構造及びイオン発生装置
BR112014001474A2 (pt) 2011-07-27 2017-02-21 Dyson Technology Ltd conjunto de ventilador
GB2493506B (en) 2011-07-27 2013-09-11 Dyson Technology Ltd A fan assembly
GB201119500D0 (en) 2011-11-11 2011-12-21 Dyson Technology Ltd A fan assembly
GB2512192B (en) 2012-03-06 2015-08-05 Dyson Technology Ltd A Humidifying Apparatus
MY167968A (en) 2012-03-06 2018-10-09 Dyson Technology Ltd A fan assembly
GB2500010B (en) 2012-03-06 2016-08-24 Dyson Technology Ltd A humidifying apparatus
GB2500012B (en) 2012-03-06 2016-07-06 Dyson Technology Ltd A Humidifying Apparatus
GB2500017B (en) 2012-03-06 2015-07-29 Dyson Technology Ltd A Humidifying Apparatus
GB2500011B (en) 2012-03-06 2016-07-06 Dyson Technology Ltd A Humidifying Apparatus
GB2500009B (en) * 2012-03-06 2015-08-05 Dyson Technology Ltd A Humidifying Apparatus
CN204494675U (zh) * 2012-09-26 2015-07-22 夏普株式会社 加湿器
JP6121161B2 (ja) * 2012-12-27 2017-04-26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空調システム、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鉄道車両
AU350181S (en) 2013-01-18 2013-08-15 Dyson Technology Ltd Humidifier or fan
AU350179S (en) 2013-01-18 2013-08-15 Dyson Technology Ltd Humidifier or fan
BR302013003358S1 (pt) 2013-01-18 2014-11-25 Dyson Technology Ltd Configuração aplicada em umidificador
AU350140S (en) 2013-01-18 2013-08-13 Dyson Technology Ltd Humidifier or fan
GB2510195B (en) 2013-01-29 2016-04-27 Dyson Technology Ltd A fan assembly
RU2684043C2 (ru) 2013-01-29 2019-04-03 Дайсон Текнолоджи Лимитед Вентилятор в сборе
CA152658S (en) 2013-03-07 2014-05-20 Dyson Technology Ltd Fan
CA152657S (en) 2013-03-07 2014-05-20 Dyson Technology Ltd Fan
BR302013004394S1 (pt) 2013-03-07 2014-12-02 Dyson Technology Ltd Configuração aplicada a ventilador
CA152656S (en) 2013-03-07 2014-05-20 Dyson Technology Ltd Fan
USD729372S1 (en) 2013-03-07 2015-05-12 Dyson Technology Limited Fan
CA152655S (en) 2013-03-07 2014-05-20 Dyson Technology Ltd Fan
CA154723S (en) 2013-08-01 2015-02-16 Dyson Technology Ltd Fan
CA154722S (en) 2013-08-01 2015-02-16 Dyson Technology Ltd Fan
TWD172707S (zh) 2013-08-01 2015-12-21 戴森科技有限公司 風扇
JP6181466B2 (ja) * 2013-08-23 2017-08-1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送風装置
GB2518638B (en) 2013-09-26 2016-10-12 Dyson Technology Ltd Humidifying apparatus
GB2528704A (en) 2014-07-29 2016-02-03 Dyson Technology Ltd Humidifying apparatus
GB2528709B (en) 2014-07-29 2017-02-08 Dyson Technology Ltd Humidifying apparatus
GB2528708B (en) 2014-07-29 2016-06-29 Dyson Technology Ltd A fan assembly
JP6156426B2 (ja) * 2015-03-30 2017-07-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加湿空調システム
JP6536166B2 (ja) * 2015-05-20 2019-07-0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加湿器
US9726389B2 (en) * 2015-07-24 2017-08-08 Ledatron Company Limited Personal evaporative cooling apparatus
JP6601758B2 (ja) * 2015-07-28 2019-11-06 清水建設株式会社 目標環境推奨装置、空調システム、目標環境推奨方法、及び空調制御方法
JP6565713B2 (ja) * 2016-01-28 2019-08-2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加湿器
JP7002761B2 (ja) * 2018-08-09 2022-01-20 アイリスオーヤマ株式会社 暖房装置
CN110822707B (zh) * 2018-08-09 2022-04-26 爱丽思欧雅玛株式会社 制热装置
CN110131891A (zh) * 2019-05-30 2019-08-16 佛山市谷悦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暖被机
CN113739304A (zh) * 2021-11-01 2021-12-03 深圳市几素科技有限公司 加湿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83304B2 (ja) * 1991-08-15 1997-11-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電気温風暖房機
JP2002061900A (ja) * 2000-08-23 2002-02-28 Matsushita Seiko Co Ltd 加湿機能付き温風機
JP2005304961A (ja) * 2004-04-23 2005-11-04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加熱送風装置
CN1953678A (zh) * 2004-04-23 2007-04-25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带有静电雾化器的加热送风装置
WO2007069577A1 (ja) * 2005-12-16 2007-06-21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静電霧化機能付き空調システム
JP2007190211A (ja) * 2006-01-19 2007-08-02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加熱送風装置
JP2008185320A (ja) * 2007-01-31 2008-08-14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ファンヒータ
JP2008292081A (ja) * 2007-05-25 2008-12-04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送風装置
JP5052415B2 (ja) * 2008-05-28 2012-10-17 京セラ株式会社 記録ヘッド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記録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52415A (ja) * 1991-08-26 1993-03-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気暖房器
JP2004191001A (ja) * 2002-12-13 2004-07-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温風暖房機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83304B2 (ja) * 1991-08-15 1997-11-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電気温風暖房機
JP2002061900A (ja) * 2000-08-23 2002-02-28 Matsushita Seiko Co Ltd 加湿機能付き温風機
JP2005304961A (ja) * 2004-04-23 2005-11-04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加熱送風装置
CN1953678A (zh) * 2004-04-23 2007-04-25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带有静电雾化器的加热送风装置
WO2007069577A1 (ja) * 2005-12-16 2007-06-21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静電霧化機能付き空調システム
JP2007190211A (ja) * 2006-01-19 2007-08-02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加熱送風装置
CN201029544Y (zh) * 2006-01-19 2008-03-05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热风吹风机
JP2008185320A (ja) * 2007-01-31 2008-08-14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ファンヒータ
JP2008292081A (ja) * 2007-05-25 2008-12-04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送風装置
JP5052415B2 (ja) * 2008-05-28 2012-10-17 京セラ株式会社 記録ヘッド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記録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60229A (zh) 2011-01-26
WO2010090045A1 (ja) 2010-08-12
JP2010203760A (ja) 2010-09-16
JP5452267B2 (ja) 2014-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60229B (zh) 电暖机
CN201029544Y (zh) 热风吹风机
JP4670442B2 (ja) サウナ装置
CN103369982B (zh) 吹风机
JP5581839B2 (ja) 電気暖房機
CN104456891B (zh) 空调器出风口调节装置、空调器及出风量调节方法
US20070280653A1 (en) Device For The Evaporation Of Volatile Substances, In Particular Of Aromatics And/Or Insecticides
CN112082207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US20200217554A1 (en) Air conditioner
CN106679140A (zh) 一种空调导风板、空调
CN107023978A (zh) 导风装置和立式空调室内机
US8241407B2 (en) Electrostatically atomizing kit for use in a vehicle
CN202109573U (zh) 一种改进型暖风机
JP4893344B2 (ja) ファンヒータ
JP6928777B2 (ja) 換気装置
JP2004177075A (ja) 温風暖房器
JP3219310U (ja) 気流ファン・加湿器両用装置
JP2016188723A (ja) 加湿空調システム
CN102448617A (zh) 放电装置
CN209325924U (zh) 空调器
JPH04151325A (ja) 加湿装置
JP2007209438A (ja) サウナ装置
JP4582552B2 (ja) サウナ機能付き浴室暖房機
CN213045837U (zh) 多风道的电吹风机
KR20200130950A (ko) 와류를 형성하는 초음파 가습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