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59645B - 地面平整车 - Google Patents

地面平整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59645B
CN101959645B CN200980106365XA CN200980106365A CN101959645B CN 101959645 B CN101959645 B CN 101959645B CN 200980106365X A CN200980106365X A CN 200980106365XA CN 200980106365 A CN200980106365 A CN 200980106365A CN 101959645 B CN101959645 B CN 1019596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milling tool
smooth
ground
backward shi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0636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59645A (zh
Inventor
H·弗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haplan International
Original Assignee
Alphaplan Internation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haplan International filed Critical Alphaplan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 of CN1019596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596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596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5964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7/00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grinding plane surfaces on work, including polishing plane glass surfa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7/10Single-purpose machines or devices
    • B24B7/18Single-purpose machines or devices for grinding floorings, walls, ceilings or the like
    • B24B7/186Single-purpose machines or devices for grinding floorings, walls, ceilings or the like with disc-type to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 Grinding Of Cylindrical And Plane Surfaces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 Control Of Driving Devices And Active Controlling Of Vehicle (AREA)
  • Road Pav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面平整车,用于平整起伏的地表,其包括:车体,该车体具有用于移动车体的前和后移位装置。为了进行平整操作,地面平整车包括:至少一个研磨工具,研磨工具被设置并被驱动以便从地面上去除大量材料;和至少一个附加抛光设备,附加抛光设备被设置在沿平整车移动方向在后移位构件后面的位置处。

Description

地面平整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平整起伏的地表的移动地面平整车,其包括,其中,根据第一个权利要求的前序部分,地面平整车包括:
车体,具有前纵向侧、后纵向侧,以及第一纵向侧和第二纵向侧,
用于移动车的移位装置,包括安装到车体的前部的前移位装置,以及安装到车体的后部的后移位装置;其用于驱动移位装置的移动的车驱动器,
至少一个安装到车体的研磨工具,其中至少一个研磨工具包括抛光设备,其沿地表的平行方向可旋转并与需要被平整的地表接触,并且从地面除去大量的材料以实现希望的平整度,抛光设备的移动由第二驱动器所驱动。
背景技术
诸如根据EP-A-1549462所知的车,其公开了一种用于从起伏的地表去除起伏的移动地面平整车。该车被设计为以如下方式平整地面,即,在不妨碍车在地面上方进行移位的程度内允许剩余起伏出现。或者换句话说,可留下波长显著长于要在地面之上移位的车长的起伏。前侧移位装设置在车体中部且优选地采取滑行的滑板的形式。后侧移位装置也优选采取滑行的滑板的形式且包括第一和第二构件,第一和第二构件位于车的相对纵向侧且沿车的横向彼此间隔固定距离。朝车的后部移动,设置了大块部分去除装置,其包括多个平行的圆形锯头,其可旋转地安装到横向延伸旋转轴。锯头可沿与地面垂直的方向转动,它们沿高度方向处理起伏并去除其上的大块部分,留下具有高粗糙度的表面。朝地面平整车的车的后部移动,设置了至少一个抛光设备,用于平滑被大块部分去除装置处理过的表面区域。抛光设备可沿与地表基本平行的方向转动。为了改善平整操作,后侧移位装置被设置成当车前进时,后侧移位装置在大块部分去除装置和抛光设备处理过的轨迹上移动。
EP-A-1549462中公开的车被设置成通常在一个单次操作之后得到所希望的平整度。其中,大块部分去除装置被设置成使得一次性从地面去掉相当厚的层,这是花费时间的。除此之外,大块部分去除装置与抛光设备之间的距离沿车的横向是不变的。结果,抛光设备间的距离不能调整到要被平整的路径宽度。因此,在每次操作前,需要车完全适合需要被平整的通道宽度。这花费了时间并且致使该方法价格昂贵。
存在对更多功能并且更易于适应各种宽度的通道的地面平整车的需要。
发明内容
按照本发明的地面平整车实现了上述需要,该地面平整车示出第一个权利要求的特征部分的技术特征。
此外,本发明的车,其特征在于:
1.前移位装置包括长方形的第一前移位构件和长方形的第二前移位构件,其分别安装在车体的相对的第一纵向侧和第二纵向侧,其第一前移位构件和第二前移位构件沿车的纵向延伸并且沿纵向是刚性的,
2.后移位装置包括长方形的第一后移位构件和长方形的第二后移位构件,其分别安装在车体的沿车体的横向的第一纵向侧和第二纵向侧,第一后移位构件和第二后移位构件沿车的纵向延伸,
3.其中第一前移位构件和第一后移位构件安装在车体的第一刚性纵向延伸轴上,以及第二前移位构件和第二后移位构件安装在车体的第二刚性纵向延伸轴上,
4.其中一方面是第一前移位构件和第一后移位构件设置成在相同轨迹上移动,另一方面第二前移位构件和第二后移位构件设置成在相同轨迹上移动,
5.其中设置后移位构件以在由至少一个研磨工具平整过的轨迹上移动,
6.其中前和后移位构件沿车的纵向相对于车体是可倾斜的。
发明人分析了目前带轮的地面平整车出现的问题,其中具有前移位装置的地面平整车其在纵向不是细长的和/或不是刚性的,但可替代地包括轮子或者2个或更多由铰接安装的构件,诸如转向轮的例子。通过该移位装置,地表上具有的起伏的至少一部分的幅度可以被平均化。在带轮子的车的情况下,特别是如下的情况,即,以比在车的前部和车的后后的轮子之间的距离小得多或大得多的频率出现的那些起伏。但不是以对应于如下的间距的频率出现的起伏的情况(该间距接近沿车纵向在轮子之间的距离或者该间距是沿纵向在前或后移位构件之间的距离):这些起伏显然没有被平均化反而更明显了。发明人发现当沿车的纵向具有每一附加对轮或每个附加的铰链接合点时,这些起伏的幅度或高度将通过平整操作减少,新的起伏将产生。实际上,成对的轮子或铰链接合点的存在将以双倍频率产生起伏。每一附加对轮或每个附加的铰链接合点之间沿车的纵向的距离常常接近使用该地表的卡车或车前后轮之间的距离,新产生的起伏以诸如导致卡车摇摆和碰撞的距离出现。实际上,不仅在前后轮之间出现起伏的数目呈现增长,而且余下的起伏的幅度也妨碍在平整过的地面上的卡车移位。
当分析现有的地面平整车出现的问题时,对于发明人来说显然:要得到足够平整的地面不应在铰链接合点或轮子的数目增长上寻求解决办法,而应尝试将出现的起伏幅度平均到更好的程度并且将起伏的频率减少到所能得到的最小值。显然,取而代之地,应当在设置具有移位构件的地面平整车上寻求解决办法,移位构件不能区分在彼此的较短的距离内出现的个别起伏,换言之,起伏出现的距离接近在地面上方移动的车的前后轮之间的距离。
通过使用两个沿纵向都是细长的和刚性的前和后移位构件,具有比移位构件的长度更短的波长的个别起伏,将不被移位构件感知。取而代之的是,细长的刚性移位构件的较低的地面接触表面与地表之间的接触表面区域的球形地面轮廓的组合,以及移位构件上方的重量分配,将确定移位构件的位置。或者换句话说,沿平整车的纵向细长和刚性的前和后移位构件的存在,导致车在地面上的移位通过车在其上移动的地面的大比例轮廓而决定,而不是不通过地面上存在的个别起伏决定。结果,由(以比移位构件长度短的波长所出现的)起伏所引起的车体向上和向下的移动的频率将被减小,并且研磨工具沿高度方向的移动将缓和得多地进行,并且将通过细长的刚性移位构件的较低的地面接触表面和地表之间的接触表面区域所控制。
在本发明的地面平整车中,前移位装置将在还未被处理的表面或轨迹上移动,或者在与后移位装置在其上移动的表面相比在更小程度被处理的表面或者轨迹上移动。设置后移位装置以在被研磨工具处理过的轨迹上移动,由此减少了后移位向上和向下移动。接下来的优点是车和研磨工具向上和向下的全部移动也将减小,这导致了以对应于平整车的前和后移位构件之间的距离的距离所出现的起伏的平整有所改善。
可一次性实现对地面轮廓快速的和可接受的平整化,而不需要预先确定原始的地面轮廓。但是,根据原始的地面轮廓和从地面上去除的层厚,也可能发生第一次平整操作就破坏地面轮廓,如图4所例证的。发明人现在发现通过简单重复平整操作几次,由此通过在地表上多次移动地面平整车,随着每次重复可以改善平整度。不考虑重复处理时,在与现有技术状态相比更短的时间周期内将实现所希望的平整度,而不需要预先确定原始的地面轮廓。对平整化的这一连续改进归功于如下事实,即当重复平整操作时,每一次前移位构件在已经平整过的轨迹上移动,并且后移位构件在被又一次平整过的轨迹上移动。结果,与前移位构件相比,后移位构件向上和向下移动的幅度将减小。通过该方式,进一步改善了平整操作的平滑度。
因为前和后移位构件被安装到刚性的纵向延伸轴上,其形成了车体的一部分或被安装到车体上,所以可实现该结果。
本发明的地面平整车提供了如下优点,即,虽然大比率的起伏出现在距离超出前和后移位构件间的距离或者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倾斜的点被以更少的程度地去除,但该平整操作将每次以更高的速度除去更少的材料而进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能够调整移位构件的长度,使得以在接近在地面上移动的带轮的车的前轮和后轮间的距离的距离出现的起伏以及将妨碍带轮的车的移位的起伏被去除。细长的前和后移位构件的刚性保证了移位构件维持与至少一部分地面上的起伏顶部永远接触,不管起伏的尺寸(特别是在高度方向)。其结果就是得到了更平滑地平整的地表。
至少一个研磨工具可倾斜地安装到地面平整车上使得研磨工具被设置成当抛光操作过程中接触起伏的斜坡时,在被研磨工具所感知的阻力减小与保证与地表的最佳接触表面区域之间实现最佳折中,从而形成突出的边缘和环的危险被最小化到最佳程度,并去除最少的材料。倾斜安装的结果是,地面平整设备以更平滑的方式进行移位。通过改变研磨工具的位置,可以控制从地面除去的层厚。通过控制所除去的材料的量,可改变操作速度。
优选地研磨工具固定在某个倾斜的位置,特别是朝后倾斜,以便抛光表面面对即将出现的起伏。研磨工具与地表间的角度通常是可调整的。将在地面上形成环形轮廓的危险最小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使研磨工具的位置能适应要被平整的地面的特性。
优选地,车的驱动器和研磨工具的驱动器与地面平整车分隔开并安装到地面平整车的外部并且与其相连。
在本发明的范畴内,对地面的平整不意味着在平整操作完成后地面将完全水平。平整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在以如下方式处理地面,即起伏彻底去除或以如下方式去除,即起伏的幅度减少并且去除到其以不妨碍车的移动的波长出现的程度,其中该起伏可以是突出于地面的起伏也可以是凹孔。其带来的是平坦但不是水平状态。这实际上意味着会留下具有数米或者数十米长波长的起伏。或者换句话说,会留下沿车的纵向的所具有的波长显著大于在地面上移动的车轮之间的距离的起伏。在本发明的范畴内,显著大于意味着至少是车轮间距离的两倍。具有几厘米的非常小的波长的起伏通常将在地面的第一次处理过程中就被去除。
本发明也涉及一种用于抛光起伏地面的方法,其中上面描述的移动地面平整车在需要被平整的通道地面上移动,其中在通道相对侧的第一和第二轨迹分别被第一和第二研磨工具平整化,随着第一后移位构件和第二后移位构件在第一和第二轨迹上移动,其中通过在第一和第二轨迹上移动第一和第二移位构件重复平整操作,第一和第二轨迹被第一和第二研磨工具再次处理。
优选地,在第一和第二轨迹之间设置第三轨迹,其由可与地面平整车连接的附加研磨工具处理,设置移位构件在处理过的第一和第二轨迹上移动,借此由移位构件移动附加研磨工具。此外,本发明的附加研磨工具可通过地面平整车或者通过任何其他的车而移动,并设置移位构件以在至少一个处理过的第一和第二轨迹上移动。
按照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第四和第五轨迹设置在被附加研磨工具处理过的第一和第二轨迹之间或之外,特别是又一个第三附加研磨工具,其可与地面平整车连接,设置移位构件在处理过的第一和第二轨迹上移动,借此由移位构件移动附加研磨工具。由此,附加研磨工具可通过上述的本发明的地面平整车或者通过任何其他车而移动,并设置移位构件以在至少一个处理过的第一和第二轨迹上移动。
附图说明
现在通过附图和对附图的描述进一步详细地公开本发明。
图1示出本发明的移动地面平整车的侧面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移动地面平整车的示意图。
图3示出在地面上出现的起伏上方的移位构件的移动,特别地在Y-轴上是出现在地面上的起伏的绝对高度(毫米),其是在X-轴上的要被平整的路径的长度(米)的函数。
图4示出在经过几次平整操作之后在地表上由左、右研磨工具进行的平整。
图4a:原始地面的平整和在1次和2次平整操作后进行的平整;
图4b:原始地面的平整和在3次平整操作后进行的平整;
图4c:原始地面的平整和在4次和5次平整操作后进行的平整;
图4d:原始地面的平整和在6次和7次平整操作后进行的平整;
Y-轴表示在地面上出现的起伏的绝对高度(毫米),其作为由X-轴表示的要被平整的路径的长度(米)的函数。
图5示出在一次平整操作和在完成平整操作后,对进行平整前地面上出现的起伏的频率的分析。Y-轴以毫米示出起伏的幅度,X-轴示出起伏出现的频率(1/米)。
具体实施方式
实际上,新建成的地面或已经使用的一段时间的地面含有妨碍车移动并且导致车摇摆和碰撞的起伏。特别是在仓库中地面被重载的通道卡车(其具有提高的重心)使用的情况,起伏是有害的。重心提高与地面上发生的碰撞相结合,包含了碰撞和翻倒卡车的危险。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面平整车以及一种地面平整方法,以便平整这种起伏的地面。
如从图1和图2能够看到的那样,本发明的移动地面平整车的优选实施例包括车体15,其沿纵向是刚性的。其中车体15包括第一纵向延伸的刚性轴1和第二纵向延伸的刚性轴2,但也可构想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的用于制造在纵向上是刚性的车体15的其他技术手段。第一轴1和第二轴2可形成车体15的一部分或者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的任何方法与其连接。虽然也可彼此成角度地延伸,但优选地,第一轴1和第二轴2基本平行地移动。轴1、2可以常规轴的形状或任何其他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想到的合适形状形成,例如刚性的盘。轴1、2优选地以分开的部分形成但也可以一个部分形成。
车体15包括前移位装置10、11,其安装在车体的前部7横向上的相对侧,以及后移位装置20、21,其安装在车体15后部17横向上的相对侧。按照优选的实施例,前移位装置包括第一前移位构件10,其安装到第一纵轴1的前部27上,以及第二前移位构件11,其安装到第二纵轴2的前部28上。按照优选的实施例,后移位装置20、21包括第一后移位构件20,其安装到第一纵轴1的后部37上,以及第二后移位构件21,其安装到第二纵轴2的后部38上。但如果需要,前移位构件和/或后移位构件可安装到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想到合适的车体的任何其他部分。
前移位构件10、11具有细长的形状,是长方形,优选地,沿车体15的纵向延伸并且在其纵向是刚性的。同样,优选地,后移位构件20、21具有沿车体15的纵向的细长的形状,它们是长方形的并且在其纵向是刚性的。前、后移位构件10、11、20、21中的每一个均构成为刚性部分,在移位构件的纵向统一形成刚性。前、后移位构件的这种刚性特别重要,并且优选在移位构件之上,移位构件包括铰接地安装到移位构件上的多个子装置,例如转向轮的情况。原因在于在铰接地安装子装置的后一情况中,处理起伏时车在高度方向上的移位幅度将减少到相当于1/铰接的数目的比率,由车去除的起伏的频率将是铰接的数目的几倍。由平整车成倍的处理起伏将导致地面上产生额外的起伏,到最后将产生示出沿纵向轨迹上的短距离的或频繁起伏的地面。结果,车在被平整过的路上移动时将导致共振,由于其意味着振动所以是不合乎要求的。
在本发明的范畴内,可使用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的刚性移位构件。移位构件可以例如采取滑动的滑板、环绕两个或更多轮子的履带、或者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的其他刚性构件的形式。在使用滑板制成的例子中,例如滑板可包括延伸穿过在滑板的底面上的一系列开口的多个轮以提供平滑移动操作,或附连至滑板底面的滑动条。
前和后移位构件10、11、20、21优选地具有适合车的前轴和后轴之间的距离的长度,其将被用于平整操作完成后的地面,以实现适于车的平整,该车使用随后的地面。通过这种方式可获得这样的平整,即,无论是突起还是凹陷的起伏均具有比移位构件长度短的长度,并且将不被感知而是将被移位构件过滤。以这种方式移位构件将在由起伏提供的球形轮廓上移动而不感知起伏的个别突起和凹陷。由此,移位构件将不但在起伏的顶部上方而且也在斜坡上方移动,这取决于起伏的尺寸和彼此相关的移位构件。结果,具有比移位构件的长度短的长度的所有起伏将至少部分地被平整操作消除。移位构件长度越长,获得的过滤越好。考虑到车的尺寸必须用于以后的地面,特别是前和后轮之间的距离,地面平整车的移位构件10、11、20、21的长度应当是足够长的,优选地,至少0.75米,更优选地,至少1米。但是移位构件10、11、20、21的长度不应当过长以保证平整车在需要被平整的空间仍是具有机动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能够限定足够机动性和足够长度之间的最佳折中。
前移位构件10、11可具有相同或不同于后移位构件20、21的长度。前移位构件10、11可具有比后移位构件20、21长度长很多的长度。这样会具有车体向上和向下的移动被减小并且由此减少研磨工具11、12的好处,这样可改善所得到的平整:因为前移位构件将通常在未处理或较少处理的轨迹上移动,这些轨迹比处理过的轨迹部分含有更密集的起伏,所以将得到更好的过滤。按照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前移位构件10、11具有与后移位构件20、21相同的长度。在该情况下,设置了一种对称的车,其用作来回移动的车而当反转车的移位方向时不必转向。换句话说,同一时间里,或者前移位装置用作前移位装置,或者后移位装置用作前移位装置。
为保证前和后移位构件10、11、20、21的底部的地面接触表面与要被平整的地面之间永远接触,以改善所提供的平整和提高可进行的平整的速度,优选地分别将前和后移位构件10、11、20、21倾斜地或铰接地安装在第一纵轴1和第二纵轴2上。
优选地将移位构件10、11、20、21以如下方式安装在车体或纵轴1、2上,即移位构件可绕基本垂直于纵轴1、2的轴旋转。通过这种方式,移位构件的位置可从平行于纵轴1、2延伸的位置变化到使得平整车沿纵轴方向向前,或者移位构件可以以一定的角度延伸以便允许平整车的移位转向沿任何构想的方向。
第一前移位构件和第二前移位构件10、11分别包括第一前端和第二前端30、31以及第一后端和第二后端32、33。第一前端和第二前端30、31通过依靠第一前刚性构件9相互连接,第一后端和第二后端32、33通过依靠第一后刚性构件19相互连接。类似地,第一后移位构件和第二后移位构件20、21分别包括第一前端和第二前端40、41以及第一后端和第二后端42、43。第一前端和第二前端40、41通过依靠第二前刚性构件29相互连接,第一后端和第二后端42、43通过依靠第二后刚性构件相互连接。该连接保证能将前移位构件10、11保持在平行位置,将后移位构件20、21保持在平行位置,而不管地表的轮廓如何,并且保证将后移位构件保持在被研磨工具平整了的轨迹上。因为其显著地改善了平整操作的结果所以是重要的。发明人也发现该连接增强了移位构件在车横向上的刚性以及提高了将平整车转到任何构想方向的可能性,而不管车移动在其上的地面轮廓如何。因为车体的第一纵向侧和第二纵向侧,或者换句话说,车体的左和右侧可在具有不同轮廓的地表部分上方移动,结果第一侧将处于不同于第二部分的高度,所以这很重要。该实施例使得实现对平整地表的改善,而不管由第一和第二前移位构件和第二后移位构件所感知的地面轮廓。
按照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第一纵轴1和第二纵轴2的前部27、28依靠在车体横向延伸的前连接构件13相互连接。类似地,也优选第一纵轴1和第二纵轴2的后部37、38依靠在车体横向延伸的后连接构件23相互连接。该方式可增加车体整个的刚性,改善整个地面平整操作的结果。为了能吸收出现在车体第一和第二面之间的水平差异,连接构件13、23将受扭力支配,至少每个连接构件13、23的一端依靠枢转的接合点与纵轴连接,其可在与车体移动方向垂直或者与纵轴1、2垂直的面内旋转或移动连接构件13、23。但是优选地,前和后连接构件的相对两端都依靠枢转的接合点与纵轴连接。该方式将使得车体的一个纵向侧相对于车体高度方向上的另一纵向侧移动,并将容纳出现在车体左侧和右侧之间的地表上的水平差异。可使用任何其他连接装置代替枢转的接合点,该连接装置在与车体移动方向垂直或者与纵轴1、2垂直的面内移动连接构件13、23。
优选地,第一纵轴1和第二纵轴2间的距离是可变的,以允许其适合平整车移动经过的通道宽度或者要被平整的路径宽度。由此,第一纵轴1和第二纵轴2在车体15的横向上相互连接。该连接优选地建立在轴1、2纵向上大致中部位置,但也可建立在任何点,虽然这些点被认为相对于地面平整车的可反转性有更少的优势。优选地,依靠具有在车体横向上可变长度的横轴5建立连接。长度的变化可通过使用包括第一和第二轴部6、16的横轴5来实现,第一和第二轴部6、16优选为同轴的、可伸缩自如的、在车的横向上能够相对彼此滑动的。选择第一和第二轴部6、16的长度以使其壁至少部分地重叠其第二端到更大或更小的程度,其长度足够担负要被平整的最频繁出现的路径宽度。第一轴部6,可具有例如管的形状,其与车体15的第一纵轴1的一端连接。第二轴部16,可具有例如第二管或柱形状,其直径小于第一管6。第二轴部16与车体15的第二纵轴2的一端连接。优选地,同轴的第一和第二轴部6、16沿横轴5的纵轴相对彼此也是可旋转的,以容纳和补偿在其上放置车的地表上出现的车体15中的高度差。
横轴5可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考虑到其功能所认为的任何适合的形状。例如横轴5可包括基本上是圆柱状的第一和第二部6、16,但是这些部分也可具有椭圆形横截面或是形成为杆状。但是,因为能保证在横轴5的纵向上有最佳的旋转能力和移位能力,所以优选第一和第二部6、16是圆柱状。
鉴于需要能够改变第一纵轴1和第二纵轴2间的距离,优选分别与前和后移位构件10、11、20、21的前和后部连接的前和后刚性构件9、19、29的长度是可变的;且优选与纵轴1、2的前和后部连接的连接构件13、23的长度是可变的。
本发明的移动地面平整车也包括至少一个安装到车体上的研磨工具3、12,但是优选地,车体15的一个相对纵向侧设置两个研磨工具。但是如果需要,也可沿地面平整车的横向添加附加研磨工具以使得一次性能平整两条或多条平行路径。也可沿地面平整车的纵向在前和后移位装置之间的位置添加附加研磨工具,以变允许提高平整速度。沿地面平整车纵向,在前和后移位装置间的位置至少安装一个研磨工具3、12。将至少一个抛光设置在朝前移位构件10、11移动的位置,因为这样能够保证将在更大范围消除起伏。或者换句话说,这样能保证将消除更多的材料。但是优选地,第一和第二研磨工具3、12设置在沿车体纵向的对称中部,从而设置对称的车,其无需将车掉转方向就能够反转移动方向。优选地,研磨工具3、12的位置和附加研磨工具的位置可在平整的高度方向上调整,以使其适合平整操作中消除的材料的量。由此优选地以如下方式设置研磨工具的位置,即其地面接触表面延伸到稍微低于移位构件的高度以使起伏被消除到比后移位装置和地表间的接触表面稍微低一点的高度。
如果需要,可将一个或多个附加研磨工具8、18安装到车上在后移位构件20、21的后面的位置。按照优选的实施例,至少一个附加研磨工具8、18可安装到可连接到车体15的附加的车上。
按照第一优选实施例,附加的车包括一个单独的研磨工具,其安装在其将平整在被第一和第二研磨工具3、12平整的轨迹之间延续的轨迹的位置。这对被第一和第二研磨工具平整的轨迹之间延续的轨迹进行平整。为了实现该效果,通常平整车将在地面上方移动通过第一和第二研磨工具3、12达到所希望平整度需要的次数。通过这种方式,通道的相对侧上的第一和第二轨迹被平整。在该操作过程中,附加研磨工具将通常不接触地面。在平整相对的第一和第二轨迹之后,以这种不再接触地面的方式抬高第一和第二研磨工具3、12,降低附加研磨工具,平整第一和第二轨迹间延续的附加轨迹。由附加研磨工具的位置决定,其将完成一次性或者两次或多次平整操作。当平整附加轨迹时附加抛光工具可安装到地面平整车上,但也可安装到能由地面平整车或任何其他合适的车驱动的任何其他合适的车上,只要其移位构件在由第一和第二研磨工具3、12平整的第一和第二轨迹上进行移动。
优选地,本发明的地面平整车包括安装到地面平整车横向上的相对侧的两个附加研磨工具。附加研磨工具8、18可安装到地面平整车或者安装到可与地面平整车相连接的附加的车上。附加研磨工具8、18可安装在与车体上研磨工具3、12的位置沿其横向相对应的位置。通过该方式,平整车对每个起伏处理两次,并且一次性得到改善了的平整。但是附加研磨工具8、18也可设置在沿车的横向从研磨工具3、12延伸的位置。优选地,在该情况下,被研磨工具3和对应的附加研磨工具8抛光的路径在车体的横向上部分重叠,使得以更宽的宽度对路径进行平整。优选地,被研磨工具12和对应的附加研磨工具18抛光的路径在车体的横向上部分重叠。通过这种方式,将与被研磨工具3、12平整的第一路径部分地重叠的第二路径平整,这样出现中部的纵向边缘或者起伏的危险可被最小化。该边缘或起伏将由随后的研磨工具形成,随后的研磨工具定位成以其抛光表面彼此连续地延伸或以彼此距一小距离的方式延伸。当然,当平整化第二路径时,将抬高研磨工具3、12,这样研磨工具3、12将不接触地面。为了优化平整,附加的车将通常包括移位构件,这些移位构件被设置成在被研磨工具3、12处理过的路径上方移动。通常由附加研磨工具8、18进行的平整将仅在由研磨工具3、12进行的平整已完成到可接受的程度之后进行。
附加研磨工具可以是技术人员能想到的任何合适的研磨工具,其可以与研磨工具3、12相同或者不同。
优选地,至少一个研磨工具3、12包括抛光盘,其可绕沿地面平整车高度方向上延伸的轴旋转。通常,盘在平行于地表的方向上将是可旋转的。设置抛光设备以接触需要平整的地表,从而从地面去除大量材料以达到希望的平整度。由此,盘的抛光表面平行于起伏运行,或者沿一定角度延伸,两种情况都可能出现。抛光设备的旋转运动可或者由车驱动器驱动,或者每个抛光设备可由其本身的驱动器4、14驱动,后者是优选的。出于实际原因,抛光设备的驱动器与车的第一驱动器连接。
为保证研磨工具3、12、8、18与地面之间的最佳接触,研磨工具相对于车体铰接地安装,并且设置允许将研磨工具固定在确定的位置的装置。优选地,铰接沿所有方向延伸,也就是说在360°上延伸。其可例如使用枢转的接合点实现。当在起伏的斜坡上方移动时,抛光设备的抛光表面5将自动沿着该斜坡表面,在该斜坡的表面上移动以及沿该斜坡的表面除去材料。在抛光设备不被铰接地安装的情况下,抛光盘的边缘将接触起伏的斜面并且伸入该起伏中,其结果地面平整车将被卡住。
作为研磨工具或抛光设备,可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想到的任何合适的设备。
研磨工具3、12的位置将通常按如下方式调整,即抛光表面5将在移位构件10、11、20、21间的接触表面稍低的高度延伸。通过这种方式,把起伏消除到稍低于后移位构件与地面间的接触表面的高度,以得到改善的平整。第一研磨工具3安装到车体上,优选地,安装到第一纵轴1上第一前移位构件和第一后移位构件10、20之间的位置。第二研磨工具12安装到第二轴2上第二前移位构件和第二后移位构件20、21之间的位置。研磨工具3、12和移位构件10、11、20、21可安装到公共轴,例如纵轴1、2,这样改变轴间的距离意味着研磨工具间距离的相应变化,但这不是强制性的。例如也可构想为将研磨工具3、12以如下方式安装到支撑盘,即研磨工具3、12间的距离独立于移位构件10、11、20、21间沿车体横向上的距离而变化。或者能够构想为将移位构件以如下方式安装到车上,即沿车的横向在前移位构件10、11之间的距离可独立于后移位构件20、21之间的距离变化,后移位构件间的距离也可独立的变化。但是,由此需要小心设置研磨工具以及后移位构件的位置,以使后移位构件总在被相应研磨工具处理过的轨迹上运动。这改善了将要实现的平整的平滑度。
横轴5可相对于第一纵轴1和第二纵轴2设置在任何位置,但优选地,设置在轴或车体15沿纵向大致的中部处。研磨工具3、12可位于相对于第一纵轴1和第二纵轴2的任何位置,但是优选地,设置在轴或车体15沿纵向大致的中部处。类似地,如同后移位构件20、21,前移位构件10、11设置在距离纵轴1、2或车体15的中部的相同距离的位置。通过这种方式得到沿纵向对称的平整车。结果可反转正在移动的车的方向,而不需将车转向,同时保持平整操作的本质不变。其对于在小空间使车转向的空间内需要被平整的地面的情况是尤其有利。
在本发明的范畴内,优选的是第一和第二前移位构件和第二后移位构件10、11、20、21的移位由车的驱动器24所驱动,驱动器24跟本发明的地面平整车分开且安装到本发明的地面平整车外部,但连接到该地面平整车。这使得车的尺寸可大大减小并使得车有更多机动性以及易于运输。本发明的地面平整车由此适用于宽度尺寸从一或几米的相当小的宽度到数米变化的通道。优选驱动器和车之间的连接长度可变,其使得将驱动器设置在相当固定的位置,同时车在需要被平整的地面上移动。作为车的驱动设备24,可以使用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合适的驱动器。例如驱动器可以是电动马达,其与需要被处理的地表相隔很远地设置。但是也可使用其他任何合适的驱动器。优选地,在如下方式驱动器是可反向的,即可由相同驱动器沿相反方向驱动车体,而不必将车转向。
当用于对仓库的通道进行平整时,本发明的移动地面平整车操作如下。
如能从图3a看到的,前移位构件10将移位构件的底部地面接触表面与两个随后的起伏的顶部之间的接触表面区域平均化,同时在轨迹开始时将后移位构件20定位在具有陡坡的起伏。原始地面的形状用A表示。被定位在前和后移位构件之间的刚性轴上的研磨工具不触到地面。图3b示出在具有波长的起伏上移动的前移位构件的情况,该波长与前移位构件的长度相应或者比前移位构件的长度更长。该例中示出前移位构件10在起伏的顶部之上移位,同时后移位构件20定位在起伏的斜坡上。研磨工具将去除与图3b中线B所示的位置对应的大量的材料。当前移位构件沿起伏的斜坡向下移动时,后移位构件20在由研磨工具抛光的轨迹上被移位,被平整的地面如C所示。当前移位构件进一步在图3c所示的下一个起伏上向前移动时,后移位构件在由研磨工具平整的用C表示的轨迹上前行。根据图3c看起来地面上的凹部具有比前移位构件10的长度短的波长,该凹部不会被前移位构件10探测到,并且前移位构件在随后的顶部上前进。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并且移位构件将跟随凹部的高度,则研磨工具的位置将更低并且将去除更多材料,这是以平整速度为代价进行的。在这种情况下,将减小起伏的幅度,但将在与前和后移位构件之间的距离相对应的波长处产生新的起伏。图3d示出地表包含具有比前移位构件长度短的波长的孔的例子。后移位构件20处于前移位构件10上方的高度。轴的连接位置是既使得研磨工具3不接触地面并且也没有材料被除去。由于地面平整车进一步向前移动(图3e),研磨工具前进到孔的上方,所以没有材料被去除。当后移位构件在凹部上移动以及前移位构件在随后的起伏的斜坡上移动时,刚性轴的位置和研磨工具如图df所示,并且材料被除去直到获得轮廓F。
在被平整的路径的全部长度上的平整操作的总体结果显示为:对于通道的左轨迹和左研磨工具3,在图4a1-4d1中;对于被右研磨工具12抛光的通道的右轨迹,在图4a2-4d2中。线I示出一次独立地平整操作之后得到的轮廓,线II和线III示出对地表再处理一次和两次之后得到的轮廓。线IV-线VI分别示出对地表再处理三、四、五、六、七和八次之后得到的轮廓。在该例中,前移位构件在分别被研磨工具处理过一次、两次的轨迹上前行,同时后移位构件在被研磨工具处理过两次、三次的轨迹上前行。
从图5a1和图5a2可观察到,在分别受到第一平整操作的左和右轨迹之后,起伏并没有从地面彻底除去。A指示原始地面轮廓,B是一次平整操作之后的轮廓。此外,新的起伏将以不被行驶在地面上的车接收出现的频率而产生。但是通过将平整操作重复足够次数,出现在不需要频率的起伏会被除去,如可从图5b1的轮廓C看出被左研磨工具平整的轨迹以及从图5b2的轮廓C看出被右研磨工具平整的轨迹。
如果需要,抛光操作可再一次重复,此时,第一附加研磨工具设置在对应于第一和第二研磨工具3、12之间的位置。此外,使用分开的车中的任何一辆(第一附加研磨工具安装到其上),设置分隔的开的移位装置以在被第一和第二研磨工具3、12抛光的轨迹上移动。但是由此也可使用本发明的地面平整设备,其中第一和第二研磨工具抬高,使得它们不再接触地面。通过该方式,前和后移位构件分别在要被平整的平行的第一和第二路径上移动希望的次数,第一和第二路径间的第三路径也被平整。由此,被第三研磨工具平整的路径与第一和第二路径部分地重叠或者不重叠。通过设置附加抛光工具可以一次实现中部路径的平整,以便去除所需的材料的量,或者可在两次或多次操作中实现。
如果需要,附加的抛光操作可使用第二和第三附加研磨工具8、18进行,或者第二和第三附加研磨工具8、18设置在地面平整车上并且设置为对第四和第五轨迹的抛光,第四和第五轨迹在由第一和第二研磨工具3、12分别抛光的第一和第二轨迹间延伸,或者延伸超过沿车体的横向的第一和第二轨迹。但是,第二和第三附加研磨工具8、18也可安装到分开的车体上。在该例中,抛光通常以如下方式进行,即由第二附加研磨工具8抛光的路径沿车体的横向与由第一研磨工具3抛光的路径全部或部分地重叠。优选地,由第三附加研磨工具18和第二研磨工具12抛光的路径沿车体的横向也部分地重叠。通过这种方式,更大宽度的路径将被抛光,被研磨工具3、12与附加研磨工具8、18抛光的路径之间形成槽或柱的危险最小。但是,由附加研磨工具8、18抛光也可进行以使其轨迹不与被研磨工具3、12平整的轨迹重叠,但其取决于有目的的应用。

Claims (18)

1.一种用于平整起伏的地表的移动地面平整车,其包括:
车体,具有前纵向侧、后纵向侧,以及第一纵向侧和第二纵向侧,
用于移动车的移位装置,包括安装到车体的前部的前移位装置,以及安装到车体的后部的后移位装置;
第一驱动器,其用于驱动移位装置的移动;
至少一个研磨工具,其安装到车体,该研磨工具被设置成与需要被平整的地表接触并且从该地面去除一定量的材料以达到希望的平整度,由第二驱动器来驱动该研磨工具的移动,
其特征在于:
前移位装置包括长方形的第一前移位构件和长方形的第二前移位构件,它们分别安装到车体的相对的第一纵向侧和第二纵向侧,第一前移位构件和第二前移位构件沿车的纵向延伸并且在纵向上是刚性的,
后移位装置包括长方形的第一后移位构件和长方形的第二后移位构件,它们分别安装到车体的沿车体的横向的第一纵向侧和第二纵向侧,第一后移位构件和第二后移位构件沿该车体的纵向延伸,
其中,第一前移位构件和第一后移位构件安装到车体的第一刚性纵向延伸轴,并且第二前移位构件和第二后移位构件安装到车体的第二刚性纵向延伸轴,
其中,一方面设置第一前移位构件和第一后移位构件以便在相同轨迹上移动,并且另一方面设置第二前移位构件和第二后移位构件以便在相同轨迹上移动,
其中,设置第一后移位构件和第二后移位构件以便在由所述至少一个研磨工具平整过的轨迹上移动,
其中,第一前移位构件和第二前移位构件以及第一后移位构件和第二后移位构件沿车的纵向相对于车体是能倾斜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地面平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研磨工具包括第一研磨工具和第二研磨工具,地面平整车包括用于改变第一研磨工具和第二研磨工具之间距离的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地面平整车,其特征在于:第一前移位构件、第一研磨工具和第一后移位构件安装到第一刚性纵向延伸轴上,第二前移位构件、第二研磨工具和第二后移位构件安装到第二刚性纵向延伸轴上,第一刚性纵向延伸轴与第二刚性纵向延伸轴之间的距离沿车的横向是能调整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移动地面平整车,其特征在于:距离变化装置包括第一管和第二管,第一管和第二管是共轴的并且沿车的横向延伸,第一管和第二管能相对彼此滑动,且能沿着管的纵轴相对彼此旋转,第一管与车体的第一刚性纵向延伸轴连接,第二管与车体的第二刚性纵向延伸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地面平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研磨工具包括抛光设备,抛光设备包括抛光盘,抛光盘能绕沿地面平整车的高度方向延伸的轴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地面平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设备沿车体纵向是能倾斜的,以及设置用以将抛光设备固定在倾斜位置的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地面平整车,其特征在于:前移位装置能从下面的组中选择:滑行的或带轮的滑板、环绕两个或更多个轮子的履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地面平整车,其特征在于:后移位装置能从下面的组中选择:滑行的或带轮的滑板、环绕两个或更多个轮子的履带。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地面平整车,其特征在于:第一前移位构件和第二前移位构件分别包括第一前端和第二前端,以及第一后移位构件和第二后移位构件分别包括第一后端和第二后端,第一前端和第二前端依靠前刚性构件连接,以及第一后端和第二后端依靠后刚性构件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地面平整车,其特征在于:第一刚性纵向延伸轴和第二刚性纵向延伸轴包括第一前轴部和第二前轴部与第一后轴部和第二后轴部,第一前轴部和第二前轴部依靠沿车的横向延伸的前连接构件相互连接,第一后轴部和第二后轴部依靠沿车的横向延伸的后连接构件相互连接,其中,前连接构件的相对端部依靠第一前枢转接合点和第二前枢转接合点被固定到第一刚性纵向延伸轴和第二刚性纵向延伸轴的前端,后连接构件的相对端部依靠第一后枢转接合点和第二后枢转接合点被固定到第一刚性纵向延伸轴和第二刚性纵向延伸轴的后端,以允许沿车的高度方向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地面平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研磨工具的位置沿车的高度方向上是能调整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地面平整车,其特征在于:第一前移位构件和第二前移位构件以及第一后移位构件和第二后移位构件具有相同的长度,所述至少一个研磨工具设置在前移位装置和后移位装置之间的中部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地面平整车,其特征在于:该车包括附加车,附加车能移除地安装到地面平整车的车体上并且包括至少一个设置成处理没有被第一研磨工具和第二研磨工具处理过的表面区域的研磨工具。
1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地面平整车,其特征在于:该车包括附加车,附加车能移除地能安装到地面平整车的车体上并且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附加研磨工具和至少一个第二附加研磨工具,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附加研磨工具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附加研磨工具相互间的距离是可变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地面平整车,其特征在于:第一驱动器和研磨工具的第二驱动器与地面平整车分隔开并安装在地面平整车的外部并且与其相连接。
16.一种用于抛光起伏地面的方法,其中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地面平整车在需要被平整的通道地面上移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研磨工具包括第一研磨工具和第二研磨工具,在通道的相对侧上的第一轨迹和第二轨迹分别被第一研磨工具和第二研磨工具平整,接着,第一后移位构件和第二后移位构件在第一轨迹和第二轨迹上移动,其中,通过在第一轨迹和第二轨迹上移动第一前移位构件和第二前移位构件以及第一后移位构件和第二后移位构件重复平整操作,第一轨迹和第二轨迹被第一研磨工具和第二研磨工具再次处理。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在第一轨迹和第二轨迹之间的一第三轨迹由能连接到地面平整车的附加研磨工具处理,由此,附加研磨工具由被设置成在处理过的第一轨迹和第二轨迹上移动的各移位构件移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被设置在第一轨迹和第二轨迹之间或之外的第四轨迹和第五轨迹由附加研磨工具处理,附加研磨工具能连接到地面平整车,由此,附加研磨工具由被设置成在处理过的第一轨迹和第二轨迹上移动的各移位构件移动。
CN200980106365XA 2008-01-17 2009-01-19 地面平整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596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8150380.7 2008-01-17
EP08150380A EP2080586A1 (en) 2008-01-17 2008-01-17 Floor levelling vehicle
PCT/EP2009/050569 WO2009090266A1 (en) 2008-01-17 2009-01-19 Floor levelling vehicl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59645A CN101959645A (zh) 2011-01-26
CN101959645B true CN101959645B (zh) 2013-07-17

Family

ID=39304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06365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59645B (zh) 2008-01-17 2009-01-19 地面平整车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8465343B2 (zh)
EP (2) EP2080586A1 (zh)
KR (1) KR101519692B1 (zh)
CN (1) CN101959645B (zh)
AT (1) ATE552070T1 (zh)
AU (1) AU2009204774B2 (zh)
ES (1) ES2385808T3 (zh)
HK (1) HK1149916A1 (zh)
PL (1) PL2242611T3 (zh)
WO (1) WO200909026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40937B2 (en) 2012-01-17 2017-08-22 Avigilon Fortres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a retail environment using video content analysis with depth sensing
CN104942668A (zh) * 2015-05-25 2015-09-30 江苏科瑞欣机械有限公司 地面激光研磨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147529A (en) * 1983-10-27 1985-05-15 Hitachi Shipbuilding Eng Co Abrasive cleaning apparatus
CN86207710U (zh) * 1986-09-29 1987-06-03 湖南省冷水江市建筑电动工具厂 齿轮式行星磨盘水磨石机
DE4408749A1 (de) * 1994-03-15 1995-09-21 Hefter Maschinenbau Bodenreinigungsmaschine
US5643047A (en) * 1990-08-01 1997-07-01 Concrete Grinding Ltd. Mobile floor grinding vehicle
WO2004030862A1 (en) * 2002-10-04 2004-04-15 Hans Voet Device for egalising floors
WO2005077599A1 (en) * 2004-02-13 2005-08-25 Htc Sweden Ab Floor processing mach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2999A (en) * 1901-05-13 1901-09-17 John H Shipway Grinding and polishing machine.
US3129539A (en) * 1962-12-26 1964-04-21 Nicholas L Tempero Surface sander having automatic leveling properties
US3496681A (en) * 1965-11-16 1970-02-24 Fred A Oswald Floor grinding machine
CH548488A (fr) * 1972-06-08 1974-04-30 Speno International Procede de rectification en voie d'une file de rails par meulage de sa surface de roulement et dispositif pour la mise en oeuvre de ce procede.
US3903658A (en) * 1974-11-21 1975-09-09 Lukens Steel Co Mobile oscillating spot grinder with pressure control means to produce a feathering effect
CH581232A5 (zh) * 1975-01-13 1976-10-29 Speno International
US4891858A (en) * 1987-03-23 1990-01-09 Famag Fahrzeug- Und Maschinenhandelsgesellschaft M.B.H. Nfg.Kg. Roadworking apparatus
GB9315447D0 (en) * 1993-07-26 1993-09-08 Unilever Plc Floor cleaning and polishing equipment
US5605493A (en) * 1994-04-19 1997-02-25 Clarke Industries, Inc. Stone polish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6053660A (en) * 1997-01-15 2000-04-25 Allen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Hydraulically controlled twin rotor riding trowel
US7261623B1 (en) * 2001-07-23 2007-08-28 Onfloor Technologies, L.L.C. Wood floor sanding machine
US6786556B2 (en) * 2002-01-07 2004-09-07 Joseph E. Due Concrete grinder apparatus
US6921304B2 (en) * 2003-06-18 2005-07-26 Stanley C. Hewitt Amphibious vehicle
US20060025059A1 (en) * 2004-07-28 2006-02-02 Gueorguiev Gueorgui D Concrete polishing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147529A (en) * 1983-10-27 1985-05-15 Hitachi Shipbuilding Eng Co Abrasive cleaning apparatus
CN86207710U (zh) * 1986-09-29 1987-06-03 湖南省冷水江市建筑电动工具厂 齿轮式行星磨盘水磨石机
US5643047A (en) * 1990-08-01 1997-07-01 Concrete Grinding Ltd. Mobile floor grinding vehicle
DE4408749A1 (de) * 1994-03-15 1995-09-21 Hefter Maschinenbau Bodenreinigungsmaschine
WO2004030862A1 (en) * 2002-10-04 2004-04-15 Hans Voet Device for egalising floors
WO2005077599A1 (en) * 2004-02-13 2005-08-25 Htc Sweden Ab Floor processing machin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9090266A1 (en) 2009-07-23
EP2242611B1 (en) 2012-04-04
US20110034109A1 (en) 2011-02-10
KR20100102717A (ko) 2010-09-24
HK1149916A1 (en) 2011-10-21
AU2009204774A1 (en) 2009-07-23
US8465343B2 (en) 2013-06-18
CN101959645A (zh) 2011-01-26
EP2242611A1 (en) 2010-10-27
KR101519692B1 (ko) 2015-05-12
ATE552070T1 (de) 2012-04-15
EP2080586A1 (en) 2009-07-22
PL2242611T3 (pl) 2012-10-31
ES2385808T3 (es) 2012-08-01
AU2009204774B2 (en) 2014-09-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59645B (zh) 地面平整车
US6389981B1 (en) Trolley for track systems
CN103518020A (zh) 切向研磨机
CN105780686A (zh) 一种车辆定位装置
CN110239299A (zh) 无人平台
DE102007055683A1 (de) Geländefahrzeug mit Verschiebung des Lastenschwerpunktes
CN110588812A (zh) 履带底盘组件及机器人
US20130291760A1 (en) Hopper gate opener
CN108579033A (zh) 全自动高尔夫收球车
EP1228951B1 (de) Landwirtschaftliches Gerät
CN210258604U (zh) 一种全地形自适应智能移动平台
CN205870255U (zh) 单轴传动动梁式研磨加工装置
GB2607129A (en) Parallel linkage for retractable and height adjustable vehicle wheels
CN114571341A (zh) 一种汽车保养用自动化粗抛装置
CN211196419U (zh) 履带底盘组件及机器人
DE19708750C2 (de) Fahrwerk für einen Kran, vorzugsweise Portalkran
CN207060136U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汽车方向盘
CN210232702U (zh) 喷砂角度可调的喷砂机
CN208611717U (zh) 全自动高尔夫收球车
EP0941914B1 (de) Antikippkraftgenerator für Fahrzeuge
CN106988263B (zh) 一种公路除雪除冰机器人
DE102006027453A1 (de) Sonderlastfahrzeug
CN219931017U (zh) 一种公路路基边坡防滑装置
CN206983932U (zh) 一种可调节的汽车清洗器
CN216690548U (zh) 一种横移台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17

Termination date: 2016011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