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58137B - 再生信号评估方法以及记录调整方法 - Google Patents

再生信号评估方法以及记录调整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58137B
CN101958137B CN2010102314819A CN201010231481A CN101958137B CN 101958137 B CN101958137 B CN 101958137B CN 2010102314819 A CN2010102314819 A CN 2010102314819A CN 201010231481 A CN201010231481 A CN 201010231481A CN 101958137 B CN101958137 B CN 1019581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rank
ranked
euclidean distance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3148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58137A (zh
Inventor
峯邑浩行
黒川贵弘
白石淳也
小林昭荣
宫下晴旬
日野泰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 Ltd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 Ltd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 Ltd,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9581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581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581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581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0009Improvement or modification of read or write signal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0009Improvement or modification of read or write signals
    • G11B20/10046Improvement or modification of read or write signals filtering or equalising, e.g. setting the tap weights of an FIR filte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0009Improvement or modification of read or write signals
    • G11B20/10046Improvement or modification of read or write signals filtering or equalising, e.g. setting the tap weights of an FIR filter
    • G11B20/10055Improvement or modification of read or write signals filtering or equalising, e.g. setting the tap weights of an FIR filter using partial response filtering when writing the signal to the medium or reading it therefrom
    • G11B20/1012Improvement or modification of read or write signals filtering or equalising, e.g. setting the tap weights of an FIR filter using partial response filtering when writing the signal to the medium or reading it therefrom partial response PR(1,2,2,2,1)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0009Improvement or modification of read or write signals
    • G11B20/10481Improvement or modification of read or write signals optimisation metho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45Recording
    • G11B7/00456Recording strategies, e.g. pulse sequenc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45Recording
    • G11B7/00458Verification, i.e. checking data during or after record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2007/000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 G11B2007/0009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for carriers having data stored in three dimensions, e.g. volume storage
    • G11B2007/001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for carriers having data stored in three dimensions, e.g. volume storage for carriers having multiple discrete lay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41Blu-ray discs; Blue laser DVR dis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Abstract

为了实现大容量BD,而提供一种用于实现良好的介质互换性的再生信号评估方法与记录调整方法。按照相对所关注的边缘向左右进行了边缘位移的目标信号的欧几里得距离差,在带符号的条件下进行加法,从而计算出评估指标L-SEAT,对再生信号的质量进行评估。使用评估结果来实施记录调整,从而可以实现不依存于SNR并且具有良好的调整精度的记录调整。

Description

再生信号评估方法以及记录调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记录介质上形成物理性的性质与其他部分不同的记录标记,来存储信息的光盘介质的再生信号评估方法以及调整记录信息的条件的记录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伴随光盘的高速化以及高密度化,通过适应均衡方式与PRML(Partial Response Maximum Likelihood)方式进行的再生信号的2值化技术变得必要起来。由于高密度化,与光点的大小相比,记录标记的大小变小,所得到的再生信号的振幅也变小。由波长λ与物镜的数值孔径NA来决定光点的分辨率,如果最短游程长的记录标记的长度成为λ/4NA以下,则其反复信号的振幅成为零。其是一般作为光学截止而已知的现象,在BD中是λ/4NA≈119nm。在Blu-ray Disc(以下BD)中轨道间距设为恒定的情况下,如果希望实现约31GB以上的容量,则最短游程长即2T的反复信号的振幅成为零。在这样的高密度条件下为了得到良好的再生性能,必需利用适应均衡方式与PRML方式。
另一方面,在记录型光盘中,使用被脉冲状地强度调制后的激光(以下,记录脉冲),使记录膜的结晶状态等变化,从而记录期望的信息。作为记录膜,一般已知使用相变化材料、有机色素、某种合金或氧化物等。在BD中使用的标记边缘符号方式中,由前后的边缘位置,来决定代码信息。在记录脉冲中,为了良好地保持所记录的信息的质量,主要确定记录标记的前边缘的形成条件的第一脉冲、主要确定记录标记的后边缘的形成条件的最后脉冲以及冷却脉冲的位置与宽度是重要的。因此,在记录型光盘中,一般使用如下适应型记录脉冲,即根据记录标记的长度、以及先行或者后续的空白的长度,使第一脉冲与最后脉冲以及冷却位置或者宽度适应性地变化。
在上述那样的高密度条件中,由于所形成的记录标记微细化,所以需要比以往高精度地决定记录脉冲的照射条件(以下,记录条件)。另一方面,光盘装置的光点的形状根据光源的波长、波面象差、聚焦条件、以及盘的倾斜等而变动。另外,根据环境温度、经时变化,半导体激光器的阻抗、量子效率发生变化,所以记录脉冲的形状也变动。这样,用于与按照每个个体、每个环境而变动的光点的形状与记录脉冲的形状对应地,总是得到最佳的记录条件的调整技术一般被称为试写。随着记录密度的提高,记录调整技术的重要度增加。
作为与PRML方式对应地,对所记录的数据的质量统计性地进行评估的方法,有非专利文献1“Jpn.J.Appl.Phys.,Vol.43,pp.4850(2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4182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346897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151219号公报”记载的方法。另外,作为与PR(1、2、2、2、1)ML对应的再生信号质量的评估指标,有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5-196964号公报”记载的技术。
在非专利文献1“Jpn.J.Appl.Phys.,Vol.43,pp.4850(2004)”中,将从根据再生信号得到的2值化位列(与最大或然性对应)的目标信号与再生信号的欧几里得距离(对应于Pa)、和所关注的边缘位移了1位而言的2值化位列(与第2大或然性对应)的目标信号与再生信号的欧几里得距离值之差(对应于Pb)的绝对值中,减去2个目标信号之间的欧几里得距离而得到的值定义为MLSE(MaxmumLikelihood Sequence Error),针对每个记录图案,调整记录条件,以使MLSE的分布的平均值成为零。
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41823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技术:使用与最大或然状态迁移列对应的或然性Pa、和与第2大或然状态迁移列对应的或然性Pb,通过|Pa-Pb|的分布,对再生信号的质量进行评估。
在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346897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技术:关注于边缘位移,使用在再生信号的边缘部向左右位移的错误图案中包括假想的1T游程长的图案,并且根据边缘位移的方向,求出带符号的序列误差之差,从而求出边缘位移量,调整记录条件,以使该边缘位移量接近零。该评估指标被称为V-SEAT(Virtual statebased Sequence Error for Adaptive Target)。
在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151219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技术:根据再生信号与正确图案以及错误图案的欧几里得距离之差,分别求出所关注的边缘向左侧位移了的情况下的错误概率与向右侧位移了的情况下的错误概率,调整记录条件,以使上述错误概率相等。因此,使用规定的再生信号、与该再生信号的信号波形图案对应的第1图案、以及该第1图案以外且与再生信号的信号波形图案对应的任意图案(第2或者第3图案)。首先,求出再生信号与第1图案之间的距离Eo、和再生信号与任意图案之间的距离Ee之间的距离差D=Ee-Eo。接下来,针对多个再生信号的采样,求出距离差D的分布。接下来,根据所求出的距离差D的平均M与所求出的距离差D的分布的标准偏差σ之比,来确定再生信号的质量评估参数(M/σ)。然后,根据用质量评估参数来表示的评估指标值(Mgn),判断再生信号的质量。
在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5-196964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技术:通过利用预先容纳有正确图案与对应的错误图案的组合的表,计算出再生信号与正确图案以及错误图案的欧几里得距离之差,求出根据其平均值与标准偏差求出的推测位误码率SbER(Simulated bitError Rate)。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4182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34689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151219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5-196964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1】Jpn.J.Appl.Phys.,Vol.43,pp.4850(2004)。
发明内容
专利文献1记载的最大或然状态迁移列与第2大或然状态迁移列、以及专利文献3记载的正确图案与错误图案分别是指,应测定与再生信号的距离的目标位列这样的意思,是相同的。在专利文献2以及专利文献3中,存在3个目标位列,但是相同的意思。以下,将它们总称为评估位列。另外,在本发明中,其目标在于,以BD系统为基础,实现30GB以上的大容量化,所以以下,以调制符号的最短游程长2T为前提而进行说明。
如非专利文献1的记载,为了实现高密度记录,应用约束长度是5以上的PRML方式。如上所述,在BD的光学系条件(波长405nm、物镜数值孔径0.85)下在线方向上提高了记录密度的情况下,容量是约31GB以上且2T反复信号的振幅成为零。此时,作为PRML方式,众所周知应用2T反复信号的目标振幅是零的PR(1、2、2、2、1)ML方式等。作为与PR(1、2、2、2、1)ML方式对应的再生信号评估方法,有专利文献4公开的SbER。对于SbER,除了2值化位列(正确图案)以外,作为第2大或然评估位列(错误图案),还使用与正确图案的汉明距离为1(边缘位移)、汉明距离为2(2T数据的位移)、汉明距离为3(2T-2T数据的位移),将各个分布视为高斯分布,根据其平均值与标准偏差,使用误差函数,来推测位误码率。
以下示出为了以BD规格为基础而实现记录容量是30GB以上的光盘系统而所需的高精度的记录条件的调整技术中要求的性能。其中,对于至少根据调整结果来记录的数据的质量,要求
(1)SbER等、位误码率等充分小
(2)对于通过1台驱动装置记录的数据的质量,即使在其他驱动装置中,SbER等、位误码率等也充分小
的至少2点。根据以上的2个要求性能的观点,对从以往技术与它们的组合类推的技术的课题进行说明。
首先,对与高密度化相伴的欧几里得距离差的分布进行说明。此处处理的欧几里得距离差是指,从再生信号与错误目标信号的欧几里得距离中减去再生信号与正确目标信号的欧几里得距离而得到的值,在专利文献1中被定义为|Pa-Pb|,在专利文献3以及4中被定义为D值。
为了考察理想的记录状态,使用了仿真。将SNR设为24d B,使记录密度在从相当25~36GB/面的范围(T=74.5nm~51.7nm)中变化,而求出了2T的连续数直到为2(汉明距离3以下)为止的欧几里得距离差的分布。再生信号处理系统的结构如上所述。图2示出结果。将该分布还称为SAM分布。如上所述,在PR(1、2、2、2、1)ML方式中,与边缘位移(汉明距离1)的理想欧几里得距离=14、2T位移(汉明距离2)以及2个连续2T位移(汉明距离3)的理想欧几里得距离=12不同,所以为了将它们集中显示,将各欧几里得距离差除以理想欧几里得距离而进行标准化来显示。在该图中,距离差成为零(左侧端)或者成为负的情况下的统计性的概率相当于位误码率。从图可知,通过记录密度的提高,即使是相同的SNR,分布的广度变大。其表示与记录密度的提高对应地,误码率增加。另一方面,如果关注各分布的平均值(与峰值大致相等),则在边缘位移的情况下在1(=理想欧几里得距离)的附近成为恒定。但是,在连续的2T发生位移的情况下,可知2T的连续数是1个,随着增加到2个,并且随着记录密度提高,峰值向接近零的方向移动。该现象的理由能够认为是依存于适应均衡器的处理能力。在上述公知文献中,没有与该现象相关的记载。
根据上述2个要求性能的观点,对从以往技术与它们的组合类推的技术的课题进行归纳。
非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方法都是仅着眼于理想欧几里得距离=14的边缘位移的方法。因此,如图2所示,在高密度条件下,与边缘位移相比,2T位移(汉明距离2以上)的分布的广度更大,无法在记录调整中忽视。因此,在这些以往技术中,作为高密度条件下的记录调整方法,鉴于上述要求性能(1)而无法说是充分的。
在专利文献3记载的方法中,针对错误位列,也以满足游程长限制的方式进行了选择,所以不仅是对于边缘位移而且对于2T连续位移的情形,该方法也是在指标与SbER(或者位误码率)的相关上有优势的方法。但是,对所关注的边缘的左右位移,实施记录调整,以使统计性的差错概率相等,所以在左右位移的评估位列的汉明距离不同的情况下,针对SNR的影响分别不同,记录调整的结果针对每个驱动装置而不同,所以鉴于上述要求性能(2)无法说是充分的。
如上所述,存在如下课题:关于根据BD系统而与容量为30GB/面以上那样的高密度记录条件对应的记录条件的调整,在以往的技术中,在保证调整性能与互换性这两方的兼容性上的点上不能说是充分的。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解决这些课题的新的再生信号评估方法以及基于该再生信号评估方法的记录调整方法。
在本发明中,以BD系统为基本,以实现30GB以上的大容量化为目标,所以以下,对于调制符号的最短游程长,以2T为前提而进行说明。另外,如上所述,根据实验结果,处理2T的连续数直到2为止的SbER良好地与位误码率一致,所以作为再生信号质量的评估的指标,以SbER为前提,对本发明的记录调整用的评估指标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概念是在依照2个目标信号与再生信号的欧几里得距离之差的评估指标中,使与所关注的边缘的位移对应的分量和依存于SNR的分量分离来进行评估。最初,示出满足这些课题的评估指标的定义,之后,示出满足课题的情况。
以下,将再生信号设为W,将根据再生信号得到的2值化位列(极大似然位列)的目标信号设为T,将使2值化位列关注的边缘向左位移1位、并且满足游程长限制的左位移位列的目标信号设为L,将使2值化位列关注的边缘向右位移1位、并且满足游程长限制的右位移位列的目标信号设为R。如ED(W、T)、ED(W、R)那样,表示W、T、R、L之间的欧几里得距离。将关于所关注的边缘向左方向位移的错误的评估值设为x L,将关于向右方向位移的错误的评估值设为x R,称为这些等价边缘位移而在以下进行定义。
xL = 1 2 ( 1 - ED ( L , W ) - ED ( T , W ) ED ( T , L ) ) - - - ( D 1 )
xR = 1 2 ( 1 - ED ( R , W ) - ED ( T , W ) ED ( T , R ) ) - - - ( D 2 )
在位移位列都存在的情况下,如以下那样定义。
D = xR - xL 2 - - - ( D 3 - 1 )
另外,在仅存在左位移位列的情况下,如以下那样定义。
D=-xL                  (D3-2)
进而,在仅存在右位移位列的情况下,如以下那样定义。
D=+xR                  (D3-3)
对于所关注的边缘、标记长、以及先行(或者后续)的空白长相同、即在同一记录脉冲条件下记录的边缘的集合,将记录调整中使用的边缘位移量作为D的统计平均值Δ,而如以下那样定义。
Δ = 1 N Σ n = 1 N D n - - - ( D 4 )
其中,N是测定出的边缘的总数,Dn是第n个边缘的扩展边缘位移。
将通过式(D1)至式(D4)定义的本发明的评估指标以下称为L-SEAT(run-length-Limited Sequence Error for Adaptive Target),将式(D4)中定义的Δ称为L-SEAT位移。在本发明的再生信号评估方法中,通过L-SEAT对再生信号的质量进行评估,在本发明的记录调整方法中,一边使记录脉冲的条件变化一边进行记录再生。关于所对应的边缘,调整记录脉冲的条件,以使L-SEAT位移的绝对值成为最小。
在以上的定义中,根据图2的结果,使极大似然位列与左位移位列、以及极大似然位列与右位移位列的汉明距离相等,从而可以抑制由于SNR引起的边缘位移评估结果的变动。另外,根据图2的结果,在边缘位移(汉明距离=1)的情况下,分布的平均值从理想欧几里得距离差(=1)的偏移充分小,所以在左右的位移位列与极大似然位列的汉明距离不同的情况下,仅使用汉明距离=1的位列,使用式(D3-2)或者式(D3-3),计算出扩展边缘位移D。
在图3中归纳了具体的评估位列的关系。在2值化位列(=极大似然位列)中包括规定的判定位列的情况下,可以通过2值化位列与对应的掩码位列的异或运算,来生成左位移位列以及右位移位列。掩码位列是与判定位列相同的长度的位列,在与位反转对应的位置具有“1”的值。包含在掩码位列中的“1”的总数表示汉明距离。如图所示,判定位列全部是8个,左位移位列与右位移位列的生成方法以及扩展边缘位移的计算方法分别如下所述。
(1)在2值化位列中包括判定位列“000111”或者“111000”的情况下,
使用掩码位列“001000”来生成左位移位列,使用掩码位列“000100”来生成右位移位列,按照式(D3-1)计算出扩展边缘位移。
(2)在2值化位列中包括判定位列“000110”或者“111001”的情况下,
使用掩码位列“001000”来生成左位移位列,按照式(D3-2)来计算出扩展边缘位移。
(3)在2值化位列中包括判定位列“100111”或者“011000”的情况下,
使用掩码位列“000100”来生成右位移位列,按照式(D3-3)来计算出扩展边缘位移。
(4)在2值化位列中包括判定位列“1110011000”或者“0001100111”的情况下,
使用掩码位列“0010100000”来生成上述左位移位列,使用掩码位列“0000010100”来生成右位移位列,按照式(D3-1)来计算出扩展边缘位移。
以下,示出计算式(D1)与式(D2)上的留意点。对于可以与PRML方式对应地进行再生信号的质量评估的一般的技术者,此处叙述的内容是常识性的事件,所以省略详细的记述。如果以PR(1、2、2、2、1)ML方式为前提,则为了对于目标信号生成T、L、R,需要在如图所示的判定位列的左右分别附加2位的“00”、“01”、“10”、或者“11”。它们由于游程长限制,而相对1个判定位列存在9个,例如相对判定位列“000111”,是“0000011100”、“0000011110”、“0000011111”、“10011100”、“1000011110”、“1000011111”、“1100011100”、“1100011110”、“1100011111”。另外,式(D1)、式(D2)中的欧几里得距离的计算区间限定于目标信号T与L、或者T与R的值不同的区间上是有效的。例如,在2值化位列中检测到判定位列“000111”的情况下,式(D1)的计算区间是从判定位列的左端起5位(表示5T、或者5个时钟),式(D2)的计算区间是从判定位列的右端起5位。这样,在列举出欧几里得距离计算中所需的位列的情况下,图3所示的评估位列与专利文献4记载的在将SbER应用于PR(1、2、2、2、1)ML方式的情况下所需的54组(108个)的评估位列等价。
以下,为了示出本发明的效果,示出33GB容量下的仿真结果。
图4在图2的结果中,示出先行空白是2T的2T标记的分布与SAM分布。如图4(a)可知,在边缘位移是零的情况下,L、R的分布的平均值与理想欧几里得距离差(=1)不同,但两者在误差范围中具有相同的平均值。另一方面,如图4(b)可知,在边缘位移并非零的情况下,L、R的分布的平均值逆向地分离。因此,通过调整记录脉冲的参数,以使L、R位移的分布的平均值一致,可以得到良好的记录条件。由于对L、R位移带符号地对边缘位移进行评估,所以L-SEAT位移=0的条件表示各个分布的平均值相等。因此,可以对应于两者的平均值与理想值(=1)不同的情况。
图5在图4的仿真中示出了L-SEAT的扩展边缘位移的分布。根据仿真中的记录标记的边缘位移,所关注的边缘的分布移动,而可以实现正确的评估。
图6是示出使SNR变化了的情况下的所关注的边缘的位移的评估结果的变化的仿真结果。此处,对将专利文献3记载的Ec标准化成检测窗宽为T的单位而得到的Ec’与本发明的L-SEAT位移Δ进行了比较。将记录容量的条件设为33GB。如图可知,通过本发明的方法,与以往的技术相比,可以大幅降低由于SNR引起的边缘位移评估值的变化。
如上所述,通过本发明的记录调整方法,在BD中实现相当30GB以上的高密度记录的光盘中,可以同时实现调整精度与互换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再生信号评估电路的结构例子的框图。
图2是表示记录容量和欧几里得距离差的分布的关系的图。
图3是表示评估位列的图。
图4是表示基于边缘位移的SAM分布(L,R)的变化的仿真结果的图。
图5是表示基于边缘位移的L-SEAT分布的变化的仿真结果的图。
图6是表示SNR和Ec’与L-SEAT位移的关系的仿真结果的图。
图7是对称型自动均衡器的结构例的图。
图8是表示记录脉冲的调整方法的流程。
图9是表示基于L-SEAT的记录调整的实验结果的图。
(符号说明)
21A/D变换器
22适应均衡器
23PRML解码器
30再生信号的评估电路
31主位列判别电路
32评估位列生成电路
33欧几里得距离计算电路
34记录脉冲对应图案区分器
35评估值合计电路
51再生信号
522值化信号
53均衡再生信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再生信号评估方法以及记录调整方法的实施方式。
在此,对适用于记录调整的适应均衡器进行说明。
图7是表示抽头数为13的对称型适应均衡器的结构例子的框图。在实际的驱动装置或评估装置中,产生基于适应均衡器的抽头系数的非对称性的再生信号在时间轴方向的非对称。这些时间轴方向的再生信号的失真作为边缘位移被检测,所以有可能成为对再生互换有优势的记录调整的障碍。在此示出的对称型适应均衡器提供其解决手段。在图中,从未图示的光盘介质再生的再生信号51通过未图示的A/D变换器变换为数字数据,通过适应均衡器22均衡后,由PRML解码器23进行2值化,输出2值化位列52。适应均衡器的各抽头数C0、C1、C2、...为了使基于2值化位列52的目标信号和适应均衡器22的输出信号的RMS误差为最小,而实施自动的学习处理。该算法一般被称为LMS(Least Mean Square)法,由LMS电路62实施。在本结构中,由LMS电路更新的抽头系数a0、a1、a2...被临时蓄存在缓冲器64中,在用于FIR滤波器的实际的动作中的工作寄存器65如图所示,设定在时间轴方向上对称的位置的抽头系数(a0、a12等)之间被平均化了的值。通过这样的结构,由FIR滤波器构成的适应均衡器的抽头系数被对称化,能够防止记录标记的边缘位移歪扭地再生。
图1是适合于实施本发明的记录调整方法的再生信号评估电路的框图。在图中,从光盘介质得到的再生信号经由低通滤波器(LPF)、高通滤波器(HPF)在A/D变换器被数字化,经由DC补正、自动增益控制器(AGC),在PLL(Phase Locked Loop)块中变换为每个时钟的数据,经由前级均衡器(per-EQ)在适应均衡器(LMS)中被均衡处理,用PR(1、2、2、2、1)ML解码器进行2值化,变换为2值化位列。L-SEAT计算块是由扩展边缘位移的计算单元与图案区分单元构成。在扩展边缘位移的计算单元中,如前所述,在2值化位列(=极大似然位列)中包含规定的位列的情况下,至少生成左位移位列和右位移位列中的某个,计算该边缘的扩展边缘位移量。在图案区分单元中,对2值化位列进行图案分析,将扩展边缘位移的值分成与记录脉冲条件对应的表要素,进行统计性的平均化处理。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灵活地对应于各种记录策略来计算出用于记录调整的评估指标。
如图4以及图5的说明,L-SEAT位移在SAM分布中,与对应的边缘的左右位移所对应的分布的平均值之差等价。因此,通过考虑所评估的图案数等,可以根据SAM分布的平均值求出,根据电路安装的情况,通过任意的计算方法,都可以选择出。另外,L-SEAT位移是边缘的位移的评估指标,但根据所关注的记录标记的前后的边缘位移的评估结果,可以从它们的差与平均值,分别容易地得到记录标记的长度的偏移与位置的偏移。任意地根据记录策略的结构、介质的记录特性,以前后的边缘位移、或者长度与位置为指标来进行记录调整。
图8是示出记录脉冲的调整方法的整体的流程的流程图。此处,示出与前后的空白对应的4×4型的记录策略的调整方法。由上述图1所示的再生系统,将通过L-SEAT得到的边缘位移的测定结果区分成4×4表。此时,记录策略与L-SEAT位移评估指标成为1∶1的关系。变更记录脉冲的条件来对光盘介质进行记录,对该部位进行再生而对所对应的L-SEAT的位移值进行评估,以使其成为最小的方式,决定记录脉冲的参数,从而可以得到良好的记录脉冲的条件。
图9是示出使用了L-SEAT的记录脉冲的条件调整的结果的实验数据。此处,尝试制作具有3层的记录层的介质来用于实验。每层的记录容量是33.3GB。在盘的L0中,是一边使Tsfp(2s、2m)(先行空白是2T的情况下的2T标记的前边缘的控制参数)变化,一边测定了L-SEAT位移、SbER的结果。对于SbER,与通常的再生同样地,在不进行适应均衡器的抽头系数的对称型限制的状态下,进行了测定。设将记录脉冲的边缘的调整单位设为T/64,对于记录再生的线速度,设为数据传送速率成为相当BD的2倍速的条件。如图可知,L-SEAT位移的零点以及SbER的最低条件在T/64的脉冲宽度以下的精度上一致。一般,记录脉冲宽度的调整单位是T/16左右,所以根据这些结果,能确认使用L-SEAT位移以及L-SEAT起伏,可以实施非常良好的记录条件调整。针对所有记录脉冲参数实施了这样的调整的结果,SbER值从3×10-3被改善为1×10-7
本发明涉及大容量光盘的记录调整方法。

Claims (4)

1.一种光盘中的再生信号评估方法,在该光盘中,使用最短游程长是2T的符号来进行信息的记录,使用适应均衡方式与作为部分响应极大似然方式的PR(1、2、2、2、1)ML方式来进行上述信息的再生,其特征在于:具有:
作为上述适应均衡方式,使用设置有使FIR滤波器的抽头系数成为中心对称那样的限制的方式的步骤;
通过上述PR(1、2、2、2、1)ML方式,对从上述光盘得到的再生信号进行2值化,得到极大似然位列的步骤;
生成从上述极大似然位列中使所关注的记录标记的边缘向左位移1T而满足最短游程长是2T以上的限制的左位移位列、与从上述极大似然位列中使关注的记录标记的边缘向右位移1T而满足最短游程是2T以上的限制的右位移位列中的至少1个的步骤;
生成与上述左位移位列和上述右位移位列中的至少某一个、上述极大似然位列分别对应的目标信号的步骤;
根据上述目标信号与上述再生信号的欧几里得距离差,作为上述关注的记录标记的评估指标,计算出边缘位移、长度、或者位置,根据它们,对上述再生信号的质量进行评估的步骤,
上述左位移位列以及上述右位移位列是通过极大似然位列与掩码位列的异或运算而得到的,并且包括:
在上述极大似然位列中包括“000111”或者“111000”的情况下,使用掩码位列“001000”来生成上述左位移位列,使用掩码位列“000100”来生成上述右位移位列的步骤;
在上述极大似然位列中包括“000110”或者“111001”的情况下,使用掩码位列“001000”来生成上述左位移位列的步骤;
在上述极大似然位列中包括“100111”或者“011000”的情况下,使用掩码位列“000100”来生成上述右位移位列的步骤;
在上述极大似然位列中包括“1110011000”或者“0001100111”的 情况下,使用掩码位列“0010100000”来生成上述左位移位列,使用掩码位列“0000010100”来生成上述右位移位列。
2.一种光盘中的再生信号评估方法,在该光盘中,使用最短游程长是2T的符号来进行信息的记录,使用适应均衡方式与作为部分响应极大似然方式的PR(1、2、2、2、1)ML方式来进行上述信息的再生,其特征在于:具有:
作为上述适应均衡方式,使用设置有使FIR滤波器的抽头系数成为中心对称那样的限制的方式的步骤;
通过上述PR(1、2、2、2、1)ML方式,对从上述光盘得到的再生信号进行2值化,而得到第一2值化位列的步骤;
作为从上述第一2值化位列中,使所关注的记录标记的边缘向左或者右位移了1T的位列,生成最短游程长是2T以上的第二或者第三2值化位列的步骤、
生成与上述第一至第三2值化位列对应的第一以及第二与第三中的至少某一个目标信号的步骤;
计算出上述第二目标信号与上述再生信号的欧几里得距离、和上述第一目标信号与上述再生信号的欧几里得距离之差即第一欧几里得距离差、以及上述第三目标信号与上述再生信号的欧几里得距离、和上述第一目标信号与上述再生信号的欧几里得距离之差即第二欧几里得距离差中的至少某一个的步骤;
至少使用上述第一欧几里得距离差与上述第二欧几里得距离差中的某一个,作为上述关注的记录标记的评估指标,而计算出边缘位移、长度、或者位置,并根据它们,对上述再生信号的质量进行评估的步骤,
在上述关注的记录标记是2T,并且相对其先行或者后续的空白是2T的情况下,上述第二以及第三2值化位列与上述第一2值化位列的汉明距离都是2,根据上述第一以及第二欧几里得距离差来计算出上述评估指标, 
在上述关注的记录标记是3T以上,并且相对其先行或者后续的空白是3T以上的情况下,上述第二以及第三2值化位列与上述第一2值化位列的汉明距离都是1,根据上述第一以及第二欧几里得距离差来计算出上述评估指标,
在上述关注的记录标记是2T,并且相对其先行或者后续的空白是3T以上的情况下,上述第二2值化位列与上述第一2值化位列的汉明距离是1,根据上述第一欧几里得距离差来计算出上述评估指标。
3.一种光盘中的记录调整方法,在该光盘中,使用最短游程长是2T的符号来进行信息的记录,使用适应均衡方式与作为部分响应极大似然方式的PR(1、2、2、2、1)ML方式来进行上述信息的再生,其特征在于:具有:
作为上述适应均衡方式,使用设置有使FIR滤波器的抽头系数成为中心对称那样的限制的方式的步骤;
通过上述PR(1、2、2、2、1)ML方式,对从上述光盘得到的再生信号进行2值化,而得到极大似然位列的步骤;
生成从上述极大似然位列中使所关注的记录标记的边缘向左位移1T而满足最短游程长是2T以上的限制的左位移位列、与从上述极大似然位列中使所关注的记录标记的边缘向右位移1T而满足最短游程长是2T以上的限制的右位移位列中的至少1个的步骤;
生成与上述左位移位列与上述右位移位列中的至少某一个、上述极大似然位列分别对应的目标信号的步骤;以及
根据该目标信号与上述再生信号的欧几里得距离差,作为上述关注的记录标记的评估指标,而计算出边缘位移、长度、或者位置,并根据它们,来调整用于记录上述信息的条件的步骤,
上述左位移位列以及上述右位移位列是通过极大似然位列与掩码位列的异或运算而得到的,并且包括:
在上述极大似然位列中包括“000111”或者“111000”的情况下,使用掩码位列“001000”来生成上述左位移位列,使用掩码位列“000100” 来生成上述右位移位列的步骤;
在上述极大似然位列中包括“000110”或者“111001”的情况下,使用掩码位列“001000”来生成上述左位移位列的步骤;
在上述极大似然位列中包括“100111”或者“011000”的情况下,使用掩码位列“000100”来生成上述右位移位列的步骤;以及
在上述极大似然位列中包括“1110011000”或者“0001100111”的情况下,使用掩码位列“0010100000”来生成上述左位移位列,使用掩码位列“0000010100”来生成上述右位移位列。
4.一种光盘中的记录调整方法,在该光盘中,使用最短游程长是2T的符号来进行信息的记录,使用适应均衡方式与作为部分响应极大似然方式的PR(1、2、2、2、1)ML方式来进行上述信息的再生,其特征在于,具有:
作为上述适应均衡方式,使用设置有使FIR滤波器的抽头系数成为中心对称那样的的限制的方式的步骤;
通过上述PR(1、2、2、2、1)ML方式,对从上述光盘得到的再生信号进行2值化,而得到第一2值化位列的步骤;
作为从上述第一2值化位列中,使所关注的记录标记的边缘向左或者右移位了1T的位列,而生成最短游程长是2T以上的第二或者第三2值化位列的步骤;
生成与上述第一至第三2值化位列对应的第1以及第2与第3中的至少一个目标信号的步骤;
计算出上述第2目标信号与上述再生信号的欧几里得距离、和上述第1目标信号与上述再生信号的欧几里得距离的差即第1欧几里得距离差、以及上述第3目标信号与上述再生信号的欧几里得距离、和上述第1目标信号与上述再生信号的欧几里得距离的差即第2欧几里得距离差中的至少一个的步骤;以及
至少使用上述第1欧几里得距离差与上述第2欧几里得距离差中的某一个,作为上述关注的记录标记的评估指标,而计算出边缘位移、 长度、或者位置,并根据它们,调整用于记录上述信息的条件的步骤,
在上述关注的记录标记是2T,并且相对其先行或者后续的空白是2T的情况下,上述第二以及第三2值化位列与上述第一2值化位列的汉明距离都是2,根据上述第1以及第2欧几里得距离差来计算出上述评估指标,
在上述关注的记录标记是3T以上,并且相对其先行或者后续的空白是3T以上的情况下,上述第二以及第三2值化位列与上述第一2值化位列的汉明距离都是1,根据上述第1以及第2欧几里得距离差来计算出上述评估指标,
在上述关注的记录标记是2T,并且相对其先行或者后续的空白是3T以上的情况下,上述第二2值化位列与上述第一2值化位列的汉明距离是1,根据上述第1欧几里得距离差来计算出上述评估指标。 
CN2010102314819A 2009-07-15 2010-07-15 再生信号评估方法以及记录调整方法 Active CN1019581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67198A JP5469390B2 (ja) 2009-07-15 2009-07-15 再生信号評価方法及び記録調整方法
JP2009-167198 2009-07-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58137A CN101958137A (zh) 2011-01-26
CN101958137B true CN101958137B (zh) 2012-08-08

Family

ID=42937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314819A Active CN101958137B (zh) 2009-07-15 2010-07-15 再生信号评估方法以及记录调整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085641B2 (zh)
EP (1) EP2278587A3 (zh)
JP (1) JP5469390B2 (zh)
CN (1) CN1019581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12881B2 (ja) * 2010-01-20 2011-11-09 日立コンシューマ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記録条件の調整方法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4988901B2 (ja) * 2010-06-21 2012-08-01 日立コンシューマ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記録条件の調整方法、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情報記録方法
CN105474316B (zh) * 2013-07-16 2020-07-14 夏普株式会社 再生装置
JPWO2015107572A1 (ja) 2014-01-17 2017-03-2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及び情報記録再生方法
CN107172880B (zh) * 2014-03-24 2021-09-28 癌症研究技术有限公司 含有修饰IgG2结构域的引起激动或拮抗特性的修饰抗体及其用途
JP6446980B2 (ja) * 2014-10-09 2019-01-09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10354687B2 (en) * 2016-01-21 2019-07-16 Sony Corporation Recording adjustment device, recording adjustment method, and program
CN107945807B (zh) * 2016-10-12 2021-04-13 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静音游程的语音识别方法及其系统
WO2020202765A1 (ja) * 2019-03-29 2020-10-0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記録状態評価方法、記録補償方法及び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75176A1 (en) * 2004-03-09 2005-09-14 Deutsche Thomson-Brandt Gmbh Arrangement for adaptive bit recovery
CN1694169A (zh) * 2004-05-07 2005-11-09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再生信号的评价方法以及光盘装置
CN1841546A (zh) * 2005-03-31 2006-10-04 索尼株式会社 最大似然解码装置、信号估计方法和再现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67998A1 (en) 2001-07-19 2003-04-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ethod for evaluating the quality of read signal and apparatus for reading information
JP3926688B2 (ja) 2001-07-19 2007-06-0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再生信号品質評価方法および情報再生装置
JP3697409B2 (ja) 2001-11-09 2005-09-21 株式会社東芝 信号品質評価方法および記録補償方法
US7082566B2 (en) 2001-11-09 2006-07-2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Signal quality evaluation method, information recording/reproducing system, and recording compensation method
JP3857685B2 (ja) * 2003-01-28 2006-12-1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信号評価方法と情報記録再生装置と情報再生装置及び情報媒体
JP4313755B2 (ja) * 2004-05-07 2009-08-1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再生信号の評価方法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3711140B2 (ja) * 2005-03-07 2005-10-26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及びその信号評価方法
JP5057925B2 (ja) * 2007-10-18 2012-10-2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デジタル情報再生方法
JP4987843B2 (ja) * 2007-12-28 2012-07-2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位相誤差検出装置、波形整形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4764939B2 (ja) * 2009-04-14 2011-09-0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記録条件の調整方法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4959749B2 (ja) * 2009-05-08 2012-06-2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記録条件の調整方法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75176A1 (en) * 2004-03-09 2005-09-14 Deutsche Thomson-Brandt Gmbh Arrangement for adaptive bit recovery
CN1694169A (zh) * 2004-05-07 2005-11-09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再生信号的评价方法以及光盘装置
CN1841546A (zh) * 2005-03-31 2006-10-04 索尼株式会社 最大似然解码装置、信号估计方法和再现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58137A (zh) 2011-01-26
EP2278587A2 (en) 2011-01-26
JP5469390B2 (ja) 2014-04-16
US8085641B2 (en) 2011-12-27
JP2011023069A (ja) 2011-02-03
EP2278587A3 (en) 2011-05-18
US20110026383A1 (en) 2011-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58137B (zh) 再生信号评估方法以及记录调整方法
CN102157158B (zh) 记录条件的调整方法以及光盘装置
US6188656B1 (en) Optical data recording method, and data recording medium
JP4220491B2 (ja) 高密度光記録機器のための適応的な記録方法
CN1971735B (zh) 光盘装置
CN1697034B (zh) 光盘装置
CN101501774A (zh) 信息记录介质评价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信号处理方法、访问控制装置
CN101882452B (zh) 记录条件的调整方法和光盘装置
CN101681658A (zh) 信号评价方法以及信号评价装置
CN102804267B (zh) 记录条件的调整方法、光盘装置以及信息记录方法
CN101874268A (zh) 信息记录介质及记录再生装置
CN101952891B (zh) 再生信号评价方法、再生信号评价装置及具备再生信号评价装置的光盘装置
CN100573689C (zh) 信息再生方法以及采用了这种方法的信息再生装置
WO2003067578A1 (fr) Procede de reglage des conditions d'enregistrement de donnees optiques, dispositif et procede d'enregistrement/reproduction
WO2020202765A1 (ja) 記録状態評価方法、記録補償方法及び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CN103578492B (zh) 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介质及介质评价方法
CN102473439A (zh) 信息再生方法、信息记录方法及信息记录介质
JP2010067345A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試し書き方法
JP5427903B2 (ja) 記録条件の調整方法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12014829A (ja) 記録条件の調整方法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WO2008117922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write strategy, an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cording data
JPS6174177A (ja) デイジタル信号記録再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