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52290A - 磺酰基取代的碳青霉烯类化合物 - Google Patents

磺酰基取代的碳青霉烯类化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52290A
CN101952290A CN2008801025494A CN200880102549A CN101952290A CN 101952290 A CN101952290 A CN 101952290A CN 2008801025494 A CN2008801025494 A CN 2008801025494A CN 200880102549 A CN200880102549 A CN 200880102549A CN 101952290 A CN101952290 A CN 1019522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ster
bases
compound
methyl
oxyg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0254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52290B (zh
Inventor
黄振华
孙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anzhu Bio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anzhu Pharm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anzhu Pharma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anzhu Pharm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8010254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5229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522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522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522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522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77/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azabicyclo [3.2.0] heptane ring systems, i.e. compounds containing a ring system of the formula:, e.g. carbapenicillins, thienamycins; Such ring systems being further condensed, e.g. 2,3-condensed with an oxygen-, nitrogen- or sulphur-containing hetero ring
    • C07D477/1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azabicyclo [3.2.0] heptane ring systems, i.e. compounds containing a ring system of the formula:, e.g. carbapenicillins, thienamycins; Such ring systems being further condensed, e.g. 2,3-condensed with an oxygen-, nitrogen- or sulphur-containing hetero ring with hydrogen atoms, hydrocarbon or substituted hydrocarbon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in position 4, and with a carbon atom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one bond to halogen, e.g. an ester or nitrile radical, directly attached in position 2
    • C07D477/1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azabicyclo [3.2.0] heptane ring systems, i.e. compounds containing a ring system of the formula:, e.g. carbapenicillins, thienamycins; Such ring systems being further condensed, e.g. 2,3-condensed with an oxygen-, nitrogen- or sulphur-containing hetero ring with hydrogen atoms, hydrocarbon or substituted hydrocarbon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in position 4, and with a carbon atom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one bond to halogen, e.g. an ester or nitrile radical, directly attached in position 2 with hydrogen atoms, hydrocarbon or substituted hydrocarbon radicals, attached in position 6
    • C07D477/16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azabicyclo [3.2.0] heptane ring systems, i.e. compounds containing a ring system of the formula:, e.g. carbapenicillins, thienamycins; Such ring systems being further condensed, e.g. 2,3-condensed with an oxygen-, nitrogen- or sulphur-containing hetero ring with hydrogen atoms, hydrocarbon or substituted hydrocarbon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in position 4, and with a carbon atom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one bond to halogen, e.g. an ester or nitrile radical, directly attached in position 2 with hydrogen atoms, hydrocarbon or substituted hydrocarbon radicals, attached in position 6 with hetero atoms or carbon atoms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one bond to halogen, e.g. an ester or nitrile radical, directly attached in position 3
    • C07D477/20Sulfur ato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04Antibacterial agen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Communicable Disease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Onc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Nitrogen Condensed Heterocyclic 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易水解的酯、其异构体、其水合物,以及所述酯或盐的水合物,其中R1、R2、R3
Figure 200880102549.4_AB_0
如说明书中所定义;本发明还涉及这些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含有这些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以及这些化合物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Description

磺酰基取代的碳青霉烯类化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磺酰基取代的碳青霉烯类化合物、 其药学上可接受的 盐、 其易水解的酯、 其异构体、 其水合物以及所述酯或盐的水合物, 这 些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含有这些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 以及这些化合物 在制备用于治疗和 /或预防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因其抗菌谱广, 抗菌活性强, 并对 β,内酰胺 酶稳定,而备受关注。已应用于临床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包括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 帕尼培南、 比阿培南以及多尼培南等。 多尼培南是由日本盐 野义株式会社开发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其结构式如下:
多尼培南 多尼培南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的抑菌作用优于亚胺培南, 并 且对亚胺培南耐药菌也有抑菌作用。多尼培南对含丝氨酸位点的肾脱氢 肽酶 I ( DHP-I ) 稳定, 其主要用于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的严重感染。 但是, 由于多尼培南的临床应用过多, 导致了细菌对多尼培南的耐药性 不断增加。
美罗培南是由日本住友株式会社开发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1995 年在意大利首先上市, 其结构式如下:
美罗培南是第一个上市的 1 β -甲基碳青霉烯类的抗生素。 随着其 临床使用频率的升高, 也逐渐显示出了细菌对美罗培南的耐药性。
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不断增加,以及由于消化道吸. 收的局限性, 目前上市的碳青尊烯类在临床上只能作为注射剂给药, 临 床利用度不高。 此外, 美罗培南和多尼培南的半衰期都比较短, 在人体 内的半衰期均在 l h左右, 已经不能满足临床需要。
为了克服细菌对目前临床应用的美罗培南和多尼培南的耐药性,需 要寻找具有比多尼培南和美罗培南更高或与之相当的对革兰阳性菌和 革兰阴性菌的抑菌作用并对 DHP- 1具有抗性的新的碳青霉烯化合物,并 且这类新的碳青霉烯化合物应具有较长的半衰期,以满足临床应用的需 要。 发明综述
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1、 通式 ( I ) 所示的化合物、 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易水解的 酯、 其异构体、 其水合物或上述酯或盐的水合物:
其中, R1代表羧基、 C00R4或易水解的酯, 所述的 R4代表羧基保 护基; 代表饱和或不饱和的含有 1 ~ 2个氮原子的 3 ~ 7元饱和或不饱 和杂环;
R2代表氢原子、 素原子、 羟基、 氨基、 羧基、 氰基、 硝基、 三氟 甲基、 低级烷基或低级烷氧基; 和
R3代表羟基或- NR5R 其中所述 R5和 Rfi分别独立地代表氢原子或 低级烷基,其中所述低级烷基任选被一个或多个选自下面的取代基所取 代: 羟基、 氨基、 酰胺基、 氨基磺酰基、 1¾素原子、 羧基、 氰基、 低级 烷氧基、 三氟甲氧基、 二氟甲氧基、 三氟曱基及其组合。
2、 如技术方案 1所述的化合物, 其中所述通式 ( I ) 的化合物具 有通式 ( Γ ) :
其中, R1代表羧基、 - C00R4或易水解的酯, 所述的 R4代表羧基保 护基; 代表饱和或不饱和的含有 1 ~ 2个氮原子的 3 ~ 7元饱和或不饱 和杂环;
R2代表氢原子、 面素原子、 羟基、 氨基、 羧基、 氰基、 硝基、 三氟 曱基、 低级烷基或低级烷氧基; 和
R3代表羟基或- NR5R6, 其中所述 R5和 R6分别独立地代表氢原子或 低级烷基,其中所述低级烷基任选被一个或多个选自下面的取代基所取 代: 羟基、 氨基、 酰胺基、 氨基磺酰基、 1¾素原子、 羧基、 氰基、 低级 烷氧基、 三氟甲氧基、 二氟甲氧基、 三氟曱基及其组合。
3、 如技术方案 1所述的化合物、 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易水解 的酯、 其异构体、 其水合物或所述酯或盐的水合物, 其中,
R1代表羧基、 - C00R4或易水解的酯, 其中 R4代表羧基保护基, 其 选自曱基、 甲氧基甲基、 曱硫甲基、 苄氧甲基、 苯曱酰甲基、 乙基、 叔 丁基、 烯丙基、 苄基和对硝基苄基, 所述易水解的酯选自低级链烷酰氧 烷基酯、 环烷酰氧烷基酯、 低级链烷氧基酰氧烷基酯、 环烷氧基酰氧烷 基酯和(5-甲基- 2-氧代- 1, 3-间二氧杂环戊烯 -4-基)甲基酯; 代表饱和或不饱和的含有 1 ~ 2个氮原子的 4 ~ 6元饱和或不饱 和杂环, 选自氮杂环丁烷、 1 , 2-二氮杂环丁烷、 1, 2-二氢氮杂环丁烯、 1, 2-二氢- 1, 2-二氮杂环丁烯、 吡咯烷、 吡咯、 二氢吡咯、 吡唑、 吡唑 坑、 咪唑、 氮杂环己烷、 5, 6-二氢嘧啶、 四氢嘧啶、 哌啶和哌嗪;
R2代表氢原子、 氟原子、 羟基、 氨基、 羧基、 曱基、 三氟曱基、 乙 基、 甲氧基或乙氧基;
R3代表- NR5R6 , 其中 R5和 R6分别独立地代表氢原子或取代或非取代 的 Ci-C6烷基。
4、 如技术方案 3所述的化合物、 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易水解 的酯、 其异构体、 其水合物或所述酯或盐的水合物, 其中, R1代表羧基、 - C00R4或易水解的酯, 其中 R4代表羧基保护基, 其 选自曱基、 甲氧基曱基、 甲硫甲基、 苄氧甲基、 苯甲酰曱基、 乙基、 叔 丁基、 烯丙基、 苄基和对硝基苄基, 所述易水解的酯选自低级链烷酰氧 烷基酯、 环烷酰氧烷基酯、 低级链烷氧基酰氧烷基酯、 环烷氧基酰氧烷 基酯和(5-曱基- 2-氧代- 1, 3-间二氧杂环戊烯- 4-基)甲基酯; 选自氮杂环丁烷、 吡咯烷、 氮杂环己烷、 5, 6-二氢嘧啶和四氢 嘧啶;
R2代表氢原子;
R3代表羟基或- NR5R6, R5和 R6分别独立地代表氢原子或 d- 烷基, 其中所述 - 烷基任选被一个或多个选自下面的取代基所取代:羟基、 氨基、 酰胺基及其组合。
5、 如技术方案 4所述的化合物、 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易水解 的酯、 其异构体、 其水合物或所述酯或盐的水合物,
其中,
R1代表羧基、 - C00R4或易水解的酯, 其中 R4代表羧基保护基, 其 选自曱基、 烯丙基或苄基, 所述易水解的酯选自丙酰氧甲基酯、 丁酰氧 曱基酯、叔丁基曱酰氧甲基酯、异丙氧曱酰氧甲基酯、异丙氧曱酰氧 -1- 乙基酯、环己烷氧甲酰氧- 1-乙基酯或(5-甲基- 2-氧代- 1 , 3-间二氧杂环 戊烯 -4-基)甲基酯; ^选自氮杂环丁烷、 吡咯烷、 氮杂环己烷、 5, 6-二氢嘧啶和四氢 嘧啶;
R2代表氢原子;
R3代表-龍2
6、 如技术方案 1所述的化合物或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易水解的 酯、 其异构体、 其水合物或所述酯或盐的水合物, 所述化合物选自:
(4R, 5S, 6S) - 3- [N-氨基磺酰基-氮杂环丁烷 -3-基]硫基
-6- [ (1R) -卜羟乙基] -4-甲基- 7-氧 -1 -氮杂双环 - [ 3. 2. 0]庚- 2-烯 -2 -羧 酸 (化合物 1 ) ;
(4R, 5S, 6S) -3- [ (3S) -N-氨基磺酰基-吡咯烷 -3-基]硫基
-6- [ (1R) -卜羟乙基] - 4 -甲基 -7 -氧 -1-氮杂双环- [ 3. 2. 0]庚- 2-烯 -2 -羧 酸 (化合物 2 ) ; (4R, 5S, 6S)- 3- [N-氨基磺酰基 -氮杂环己浣 -3-基]硫基
-6- [ (1R) -1- 乙基] - 4-甲基 -7-氧- 1-氮杂双环 - [3.2.0]庚- 2-烯- 2 -羧 酸 (化合物 3 ) ;
(4R, 5S, 6S)-3-[l (4 -氨基磺酰基- 5, 6 -二氢嘧啶- 5-基]硫基
-6- [ (1R) - 1-羟乙基] -4-甲基 -7-氧 -1-氮杂双环- [3.2.0]庚 -2-烯- 2 -羧 酸 (化合物 4 ) ;
(4R, 5S, 6S)-3-[l 氨基磺酰基-四氢嘧啶- 5-基]硫基
-6- [ (1R) -1-羟乙基] -4-甲基- 7-氧- 1-氮杂双环 - [3.2.0]庚- 2-烯- 2 -羧 酸 (化合物 5 ) ;
(4R, 5S, 6S)- 3- [1 -(N,N -二甲基-胺基磺酰基) -氮杂环丁烷 -3 -基] 硫基 -6- [ (1R) -1- 乙基] -4-曱基 -7-氧 -1-氮杂双环 [3.2.0]庚 -2 -烯 - 2-羧酸 (化合物 6 ) ;
(4R, 5S, 6S) -3- [1- (N, N-二乙基-胺基磺酰基) -氮杂环丁烷 -3-基] 硫基- 6- [(1R)-1-羟乙基] -4-甲基 -7-氧 -1-氮杂双环 [3.2.0]庚- 2 -烯 -2-羧酸 (化合物 7 ) ;
' (4R, 5S, 6S)-3- [1-(N,N-二丁基-胺基磺酰基)-氮杂环丁烷 -3-基] 硫基- 6- [ (1R) -1-羟乙基] - 4 -甲基 -7-氧 -1-氮杂双环 [3.2.0]庚- 2 -烯 -2-羧酸 (化合物 8 ) ;
(4R, 5S, 6S)- 3- [1- (2-羟基 -3-氨基-丙胺基磺酰基) -氮杂环丁烷 -3-基]硫基- 6- [ (1R) -卜羟乙基] -4-曱基- 7 -氧- 1-氮杂默环 [3.2.0]庚 -2 -烯- 2-羧酸(化合物 9 ) ; 和
(4R, 5S, 6S)- 3- [1-(2-乙酰胺基)胺基磺酰基-氮杂环丁烷 -3-基]硫 基- 6-[(lR)- 1-羟乙基 ]- 4 -甲基 - 7-氧 -1-氮杂双环 [3.2.0]庚- 2-烯- 2- 羧酸 (化合物 10 ) 。
7、如技术方案 1 ~ 6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易水解的酯、 其异构体、 其水合物或所述酯或盐的水合物, 其中所述 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为有机酸盐、 无机酸盐、 有机碱盐或无机碱盐, 所述 有机酸选自乙酸、 三氟乙酸、 甲磺酸、 曱苯磺酸、 马来酸、 琥珀酸、 酒 石酸、 柠檬酸和富马酸; 所述无机酸选自盐酸、 氢溴酸、 硝酸、 硫酸和 磷酸; 所述有机碱选自葡甲胺和氨基葡萄糖; 所述无机碱选自含有钠、 钾、 钡、 钙、 镁、 锌、 锂的碱性化合物。
8、如技术方案 1 ~ 7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 其中所述易水解的酯 为在生物体内能够水解为相应羧酸的酯。 9、 药物组合物, 其包含技术方案 1 ~ 8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 其 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易水解的酯、 其异构体、 其水合物或所述酯或盐 的水合物以及一种或多种药用载体和 /或稀释剂。
10、如技术方案 9所述的药物组合物, 为药学上可接受的任何一种 剂型。
11、 如技术方案 1 ~ 8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 其药学上可接受的 盐、 其易水解的酯、 其异构体、 其水合物或所述酯或盐的水合物在制备 用于治疗和 /或预防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12、 制备通式 ( I ) 所示化合物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使通式 ( II ) 所示化合物、 其异构体、 及其盐或酯,
osn
与通式(III )所示化合物发生亲核取代反应, 其中, R1 R2、 R3和 W如 技术方案 1所述, L表示离去基团。
13、 式 ( II ) 所示的化合物及其盐、 其易水解的酯或其异构体,
其中, R2、 R3和^ ^如技术方案 1所述, 发明详述
本发明提供了通式( I )所示的化合物、 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 易水解的酯、 其异构体、 其水合物或上述酯或盐的水合物:
其中, R1代表羧基、 - C00R4或易水解的酯, 所述的 R4代表羧基保 护基; 代表饱和或不饱和的含有 1 ~ 2个氮原子的 3 ~ 7元饱和或不饱 和杂环;
R2代表氢原子、 1¾素原子、 羟基、 氨基、 羧基、 氰基、 硝基、 三氟 曱基、 低级烷基或低级烷氧基; 和
R3代表羟基或- NR5R6 , 所述的 R5和 R6分别独立地代表氢原子或低 级烷基, 其中所述低级烷基任选被一个或多个选自下面的取代基所取 代: 羟基、 氨基、 酰胺基、 氨基磺酰基、 素原子、 羧基、 氰基、 低级 烷氧基、 三氟曱氧基、 二氟甲氧基、 三氟曱基及其组合。
本发明所述 "低级烷基" 为( 6直链或支链的烷基, 如曱基、 乙基、 丙基、 异丙基、 丁基、 异丁基、 叔丁基、 仲丁基、 戊基、 新戊基、 己基 或其类似物。
本发明所述 "低级烷氧基" 为 d-6直链或支链的烷氧基, 如甲氧基、 乙氧基、 丙氧基、 异丙氧基、 丁氧基、 异丁氧基、 叔丁氧基、 仲丁氧基、 戊氧基、 新戊氧基、 己氧基或其类似物。
上述低级烷基和低级烷氧基任选被一个或多个选自下面的取代基所 取代: 羟基、 氨基、 酰胺基、 氨基磺酰基、 素原子、 羧基、 氰基、 低 级烷氧基、 三氟曱氧基、 二氟曱氧基、 三氟甲基及其组合。 所述 "酰胺 基" 包括氨基甲酰基、 氨基乙酰基、 氨基丙酰基、 氨基丁酰基等。
本发明所述 "含有 1 ~ 2个氮原子的 3 ~ 7元杂环" 为含有 1 ~ 2个氮 原子的饱和或不饱和的 3 ~ 7元杂环, 如氮杂环丙烷、 二氮杂环丙烷、 氮杂环丁烷、 1 , 2-二氮杂环丁烷、 1 , 2-二氢氮杂环丁烯、 1 , 2 -二氢- 1, 2 - 二氮杂环丁烯、 吡咯烷、 吡咯、 二氢吡咯、 吡唑、 吡唑 J克、 咪唑、 氮杂 环己烷、 5, 6-二氢嘧啶、 四氢嘧啶、 哌啶、 哌嗪、 氮杂环庚烷及其类似 物。
本发明所述 "羧基保护基" 指常规用于取代羧酸酸性盾子的保护基 团。 此基团的实例包括: 甲基、 甲氧基曱基、 甲硫甲基、 四氢吡喃基、 四氢呋喃基、 甲氧乙基甲基、 烯丙基、 苄氧甲基、 苯甲酰甲基、 对溴苯 曱酰曱基、 α -甲基苯甲酰甲基、 对甲氧基苯甲酰甲基、 二酰基甲基、 Ν -邻苯二甲酰亚氨基甲基、 乙基、 2 , 2 , 2-三氯乙基、 2-卤代乙基、 ω - 氯代烷基、 2- (三甲基甲硅烷基)乙基、 2-甲硫基乙基、 2- (对硝基苯硫 基)乙基、 2- (对甲苯硫基)乙基、 1 -甲基 -1-苯乙基、 叔丁基、 环戊基、 环己基、 二(邻硝基苯基)甲基、 9-芴基甲基、 2-(9,10-二氧代)芴基甲 基、 5-二苯硫基、 苄基、 2,4,6-三曱基苄基、 对溴苄基、 邻硝基苄基、 对硝基苄基、 对曱氧基苄基、 胡椒基、 4-吡啶甲基、 三曱基甲硅烷基、 三乙基甲硅烷基、 叔丁基二曱基甲硅烷基、 异丙基二甲基甲硅烷基、 苯 基二甲基甲硅烷基、 S -叔丁基、 S-苯基、 S-2-吡啶基、 N-羟基哌啶基、 N-羟基琥珀酰亚氨基、 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氨基、 N-羟基苯并三唑基、 0-酰基肟、 2,4-二硝基苯硫基、 2-烷基- 1, 3-噁唑啉、 4-烷基 -5-氧代 -1, 3 -噁唑烷、 5-烷基- 4-氧代 -1, 3-二噁烷、 三乙基锡烷、 三正丁基锡 烷、 N, N' -二异丙基酰肼或其类似物。
本发明更进一步优选如下的化合物:
化学名称: (4R, 5S, 6S) -3- [N-氨基磺酰基-氮杂环丁烷 -3-基]硫基 -6- [ (1R) - 1-羟乙基] -4-甲基 -7-氧- 1-氮杂双环 - [3.2.0]庚- 2 -烯 - 2 -羧酸, 筒称化合物 1, 结构式如下:
化学名称: (4R, 5S, 6S) -3- [ (3S) 氨基磺酰基-吡咯烷 -3-基]硫基 - 6-[(lR)- 1-羟乙基 ]-4-甲基 -7-氧 -1-氮杂双环 -[3.2, 0]庚 -2 -烯 -2 -羧酸, 简称化合物 2, 结构式如下:
化学名称: (4R, 5S, 6S)- 3- [N-氨基磺酰基-氮杂环己烷- 3-基]硫基 - 6-[(lR)-l-羟乙基 ]-4 -甲基 -7-氧 -1-氮杂双环- [3.2.0]庚- 2-烯 -2 -羧酸, 简称化合物 3, 结构式如下:
化学名称: (4R, 5S, 6S)- 3- [1 (4 -氨基磺酰基- 5, 6-二氢嘧啶- 5-基 硫基 -6- [(1R)- 1-羟乙基 ]-4-甲基 -7-氧- 1-氮杂欢环 -[3.2.0]庚 - 2 -烯- 2-羧酸, 简称化合物 4, 结构式如下:
化学名称: (4R, 5S, 6S)-3-[l 氨基磺酰基-四氢嘧啶- 5-基]硫 基 -6- [(1R)- 1-羟乙基 ]-4-甲基 -7-氧- 1-氮杂双环- [3.2.0〗庚 -2- 烯- 2-羧酸, 简称化合物 5, 结构式如下:
化学名称: (4R, 5S, 6S)- 3-[1-(Ν,Ν-二甲基-胺基磺酰基) -氮杂环丁 烷 -3-基]硫基 -6- [ (1R) -1- 乙基] -4-甲基- 7-氧 -1-氮杂双环 [3.2.0] 庚- 2-烯 -2-羧酸, 简称化合物 6, 结构式如下:
化学名称: (4R, 5S, 6S)- 3- [1- (N,N-二乙基-胺基磺酰基) -氮杂环丁 烷 -3-基]硫基 -6- [ (1R) -1-0乙基] - 4-甲基- 7-氧 -1-氮杂双环 [3.2.0] 庚 -2-烯- 2-羧酸, 简称化合物 7, 结构式如下:
化学名称: (4R, 5S, 6S)- 3- [1- (Ν,Ν-二丁基-胺基磺酰基) -氮杂环丁 烷 -3-基]硫基- 6- [(1R)-1 -羟乙基] -4-甲基- 7-氧 -1-氮杂双环 [3.2.0] 庚- 2-烯- 2-羧酸, 简称化合物 8, 结构式如下:
化学名称: (4R, 5S, 6S) -3- [1- (2-羟基- 3-氨基-丙胺基磺酰基) -氮 杂环丁烷- 3-基]硫基- 6- [(1R)-1-羟乙基 ]-4-甲基- 7-氧- 1-氮杂双环 [3.2.0]庚- 2-烯- 2-羧酸, 简称化合物 9, 结构式如下:
化学名称: (4R, 5S, 6S)- 3-[1- (2-乙酰胺基)胺基磺酰基-氮杂环丁 烷- 3-基]硫基 _6-[(lR)- 1-羟乙基 ]- 4-甲基 -7-氧 -1-氮杂双环 [3.2.0] 庚- 2-烯- 2-羧酸, 筒称化合物 10, 结构式如下:
另外, 本发明还提供了式( I )所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所述方法 包括使式(III)化合物与式( II )化合物或其盐或酯或异构体发生亲核 取代反应:
其中, 式 ( Π ) 中 R2、 R3 所代表的基团如前文所述。
式 (III) 中 R1代表的基团如前文所述, L代表离去基团。 所述 "离 去基团,,包括例如羟基的反应基,例如磺酸酯(例如低级烷基磺酰氧基、 三氟甲基磺酰氧基、 苯基磺酰氟基、 甲苯基磺酰氧基) 、 磷酸酯(例如 二芳基磷酸酯如二苯基磷酸酯)或者卤化物(例如氯化物); 亚砜, 例 如 -SOCH=CH-NHCOCH3, 它可以容易地被置换。 优选为二苯基磷酸酯 ( -OP(0)(OPh)2 ) 。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所述方案包括但不仅限于 以下方法, 该方法具有以下反应方程式:
反应步骤: ,
步骤 1 式 ( II ) 所示化合物的制备
在干燥反应瓶中,加入原料 1和硫代乙酸钾,然后在其中加入 DMF。 搅拌加热所得混合物至溶解后, 将所得混合物保温 2-20小时。 将所得 混合物冷却至室温, 再加水稀释, 用乙酸乙酯萃取并分离为有机相和水 相。 将有机相用水洗涤 1-3次, 干燥, 浓缩, 得油状物。 在所得油状物 中加入二氯甲烷, 然后于室温下在其中滴入三氟乙酸(TFA ) 。 将所得 混合物搅拌过夜。 釆用 TLC检测其中的反应物已经完全反应。 将所得 混合物进行浓缩, 所得物中加入二氯甲烷进行稀释, 并旋蒸至干以得到 剩余物。 重复上述操作 1 -5次以除去残余的三氟乙酸。 在所得的剩余物 中加入曱醇, 以析出固体即为中间产物。
在干燥的反应瓶中, 加入上步所得中间产物和四氯化碳。 在搅拌下 将所得物冷却降温至 -10°C或以下, 并在其中加入三乙胺, 得到反应溶 液。待所得溶液澄清后, 以极緩慢的速率向其中滴入磺酰氯的四氯化碳 溶液。 将所得溶液在 -10°C或以下保温搅拌 10分钟〜 2小时, 然后将其 緩慢升至室温。 然后将所得混合物降至 -10°C或以下, 并在其中滴入水。 搅拌后自所得混合物中分离出水层。在将所述水层干燥后, 在所得物质 中加入四氯化碳使之溶解于其中,并在搅拌下向所得溶液中加入氯化亚 砜。 将所得溶液升温至 40°C~80。C , 向其中緩慢滴加三乙胺, 将其在 40°C〜80 °C保温搅拌, 然后将所述溶液緩慢降至约 0 °C。 将所述溶液分 别用水、 饱和碳酸氢钠和水洗涤 1-5次, 从中分离出有机层。 将所述有 机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 将干燥后有机层的温度降至 -10°C或以下, 再 向其中加入原料 2。 緩緩通入氨气, 将所得溶液的 pH调至 9以上, 并 且搅拌所述溶液。 在减压下回收所述溶液中的溶剂, 在回收溶剂后的剩 余物中加入浓盐酸。 在约 40 °C下搅拌所得到的反应物, 并在水浴下用 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将反应物的 pH调至 5左右, 从而析出固体。 将所 得的固体用无水乙醇进行重结晶, 得式 ( II ) 所示化合物。
步骤 2 式 ( IV ) 所示化合物的制备
在干燥的反应瓶中, 加入式 (ΠΓ ) 所示化合物的乙腈溶液。 将所 得物冷却至 -10 °C以下, 再向其中加入二异丙基乙胺和式 ( II ) 所示化 合物的乙腈溶液, 并进行搅拌。 反应完毕后, 向所得物中加入乙酸乙酯 进行稀释,并依次用水和饱和盐水洗涤所得物。通过将所得物进行分层, 得到有机层。 通过将所得到的有机层干燥和浓缩, 得到式( IV )所示化 合物。
步骤 3 式 ( V ) 所示化合物的制备
将式 ( IV ) 所示化合物溶于 THF和水的混合液中, 并向所得的混 合物中加入约 10%林德拉钯炭。 将所述混合物升温, 于约 2MPa的氢压 下搅拌所述混合物。从混合物中滤除钯炭, 在所得的滤液中加入乙酸乙 西 。 通过分层来收集水层。 再向所得的有机层中加入水溶液, 将所得物 静置, 并从中分离出水层。 重复上述操作。 将所得的水层合并, 并在约 0 °C下向该合并的水层中慢慢滴入乙醇。 将所得物冷却至约 -10 °C , 并在 约 -10 Ό下搅拌所得物。 将所得物过滤并将所得的滤饼用丙酮重结晶, 得到式 ( V ) 所示化合物。 以上反应方程式中的 R2 和 L所代表的基团如前文所 述。 根据化学上或临床上需要, 式(IV )和式(V )所示化合物可以进 一步成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易水解的酯。
另外,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是式 ( II ) 表示的化合物及其盐、 其易水解的酯和其异构体, 其中, R2、 R3和^代表的基团如前文所述。 作为式 ( II )表示的 具体化合物的例子, 可以列举例如上述化合物 1 -5的相应的制备实施例 1-5中步驟 3所得的中间体, 以及上述化合物 6-10的相应的制备实施例 6-10中步骤 2所得的中间体。
本发明上述任一化合物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为有机酸盐、 无机酸 盐、 有机碱盐或无机碱盐, 其中所述有机酸包括乙酸、 三氟乙酸、 甲 磺酸、 曱苯磺酸、 马来酸、 琥珀酸、 酒石酸、 柠檬酸或富马酸; 所述 无机酸包括盐酸、 氢溴酸、 硝酸、 硫酸或磷酸; 所述有机减包括葡甲 胺或氨基葡萄糖; 所述无机碱包括含有钠、 钾、 钡、 钙、 镁、 辞或锂 的碱性化合物。 常用的包括钠盐和钾盐, 例如(4R, 5S,6S) - 3- [1 - (2 -羟 基- 3-氨基-丙胺磺酰基) -氮杂环丁烷 -3-基]硫基 -6- [ (lR) -l-羟乙 基] - 4-曱基 -7-氧 -1-氮杂双环 [ 3. 2. 0]庚 -2-烯 -2-羧酸钠。
本发明要求保护的化合物易水解的酯是指在生物体内能够水解成 相应羧酸的酯。 与羧基形成的易水解的酯的例子包括, 例如低级链烷 酰氧烷基酯, 包括异丙基甲酰氧甲酯、 叔丁基曱酰氧曱酯、 新戊基曱 酰氧甲酯、 异丁酯甲酰氧甲酯、 新戊乙酰氧曱酯、 辛酰氧甲酯和癸酰 氧曱酯; 环烷酰氧烷基酯, 包括环己烷基曱酰氧甲酯、 环己烷基曱酰 氧- 1 -乙酯、 1-曱基-环己烷基甲酰氧 -1-乙酯和 4-曱基-环己烷基甲酰 氧甲酯; 低级链烷氧基酰氧烷基酯, 包括乙氧基甲酰氧曱酯、 异丙氧 基甲酰氧 -1-乙酯、 己氧基甲酰氧 -1-乙酯、 辛氧基甲酰氧 -1-乙酯、 癸 氧基曱酰氧- 1-乙酯和十二皖氧基曱酰氧 -1-乙酯; 环烷氧基酰氧烷基 酯, 包括环戊烷氧基甲酰氧 -1-乙酯和环己烷氧基曱酰氧 -1-乙酯; (5 - 甲基- 2-氧代 -1, 3-间二氧杂环戊烯 -4-基)甲基酯等; 在吡咯烷上的氮 原子处形成的易水解的酯, 例如低级链烷酰氧基甲基氧羰基酯, 包括 丙酰氧曱氧羰基酯、 丁酰氧甲氧羰基酯、 叔丁基甲酰氧甲氧羰基酯、 异丙基甲酰氧曱氧羰基酯和异丙氧曱酰氧 -1-乙氧羰基酯; 环烷酰氧基 甲基氧羰基酯, 包括环己烷氧甲酰氧 -1-乙氧羰基酯; (5-甲基 -2-氧代 - 1 , 3-间二氧杂环戊烯 -4-基)甲基酯; 浠丙氧羰基酯等。 优选为: 与羧 基所成的酯, 所述酯的例子包括: 丙酰氧甲基酯、 丁酰氧甲基酯、 叔 丁基甲酰氧曱基酯、 异丙氧曱酰氧甲基酯、 异丙氧曱酰氧 -1-乙基酯、 环己烷氧甲酰氧 -1-乙基酯和(5-甲基- 2-氧代- 1, 3-间二氧杂环戊烯 - 4 -基)甲基酯; 在吡咯烷上的 N原子处所成的酯, 所述酯的例子包括: 丙酰氧甲氧羰基酯、 丁酰氧甲氧羰基酯、 叔丁基甲酰氧甲氧羰基酯、 异丙氧曱酰氧甲氧羰基酯、 异丙氧甲酰氧 -1-乙氧羰基酯、 环己烷氧甲 酰氧- 1-乙氧羰基酯和(5-曱基- 2-氧代 -1, 3-间二氧杂环戊烯- 4-基)曱 氧羰基酯。 常用的酯包括新戊酰氧甲酯、 (5-曱基 -2-氧代- 1, 3-间二氧 杂环戊烯- 4-基)曱基酯, 例如 (4R, 5S, 6S)- 3- [1-(2-乙酰胺基)氨基磺 酰基-氮杂环丁烷- 3-基]硫基- 6- [(1R)- 1-羟乙基 ]-4-曱基 -7-氧 -1 -氮 杂双环 [3.2.0]庚- 2-烯- 2-羧酸新戊酰氧甲酯。
本发明所述异构体是指本发明化合物的所有差向立体异构、非对映 异构及互变异构形式。 当一个键用一个楔表示时, 这表明在三维上该键 将从纸面突出出来, 而当一个键是阴影时, 这表明在三维上该键将返入 纸面中。 式 ( I )化合物具有多个手性中心, 即: 在 4-位上; 在 5-位 上; 和 /或在 6-位上。 当本发明的化合物含有烯烃双键时, 其包括顺式 和反式几何异构体。
通式( I )所示的化合物、 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易水解的酯和 其异构体可以是水合物形式。水合作用可以在制备过程中完成或者可以 利用原始无水产物的吸湿性逐渐进行。
本发明进一步要求保护包含前面所述的任一化合物、其药学上可接 受的盐、 其易水解的酯、 其异构体、 其水合物或所述酯或盐的水合物和 其它药用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所述其它药用活性成分为例如西司他 丁及其钠盐和 /或倍他米隆等。
本发明进一步要求保护包含前面所述的任一化合物、 其药学上可接 受的盐、 其易水解的酯、 其异构体、 其水合物或所述酯或盐的水合物和 一种或多种药用载体和 /或稀释剂的药物组合物, 所述组合物为临床上 或药学上可接受的任一剂型, 优选为口服制剂或注射剂。 所述组合物的 单一剂量中含有生理有效量的通式( I )所示的化合物。 在所述组合物 的单一剂量中本发明通式 ( I ) 所示的化合物的含量可以是 0.01g~ 10g, 其可以为 0.01g、 0.015g、 0.02g、 0.025g 0.03g、 0, 04g、 0.05g、 0. lg、 0.125g、 0.2g、 0.25g、 0.3g、 0.4g、 0.5g、 0.6g、 0.75g、 lg、 1.25g、 1.5g、 1.75g、 2g、 2.5g、 3g、 4g、 5g、 6g、 7g、 8g、 9g、 lOg 等。
本发明任一化合物、 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易水解的酯、 其异构 体、 其水合物或所述酯或盐的水合物, 可以以口服或肠胃外给药等方 式施用于需要治疗的患者。
当用于肠胃外给药时, 所述药物组合物可制成注射剂。 注射剂系指 药物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溶液、乳液或混悬液及供临用前配制或稀释成 溶液或混悬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 注射剂可分为注射液、 注射 用无菌粉末与注射用浓溶液。注射液系指药物制成的供注射入体内用的 无菌溶液型注射液、乳液型注射液或混悬型注射液,其可用于肌内注射、 静脉注射、 静脉滴注等; 其规格有 lml、 2m 5ml、 10ml、 20ml、 50ml、 l OOm 200ml、 250m 500ml等, 其中供静脉滴注用的大体积 (一般 不小于 100ml )注射液也称静脉输液。 注射用无菌粉末系指药物制成的 供临用前用适宜的无菌溶液配制成澄清溶液或均匀混悬液的无菌粉末 或无菌块状物, 其可用适宜的注射用溶剂配制后注射, 也可用静脉输液 配制后静脉滴注。 无菌粉末用溶媒结晶法、喷雾干燥法或冷冻干燥法等 制得。注射用浓溶液系指药物制成的供临用前稀释供静脉滴注用的无菌 浓溶液 0
制备注射剂时, 可采用现有制药领域中的常规方法来生产注射剂, 并可选用水性溶剂或非水性溶剂作为注射剂的溶液。最常用的水性溶剂 为注射用水, 也可采用 0. 9%氯化钠溶液或其他适宜的水溶液。 常用的 非水性溶剂为植物油, 其主要为供注射用大豆油。 其他的非水性溶剂还 包括乙醇、 丙二醇和聚乙二醇等的水溶液。 配制注射剂时, 可以不加入 添加剂, 也可根据药物的性质加入适宜的添加剂, 如渗透压调节剂、 pH 值调节剂、 增溶剂、 填充剂、 抗氧剂、 抑菌剂、 乳化剂和助悬剂等。 常 用的渗透压调节剂包括氯化钠、 葡萄糖、 氯化钾、 氯化镁、 氯化钙和山 梨醇等, 优选氯化钠或葡萄糖。 常用的 pH值调节剂包括醋酸-醋酸钠、 乳酸、枸橼酸-枸橼酸钠和碳酸氢钠-碳酸钠等。 常用的增溶剂包括聚山 梨酯 80、 丙二醇、 卵磷脂和聚氧乙烯蓖麻油等。 常用的填充剂包括乳 糖、 甘露醇、 山梨醇和右旋糖酐等。 常用的抗氧剂包括亚硫酸钠、 亚硫 酸氢钠和焦亚硫酸钠等。 常用抑菌剂为苯酚、 曱酚和三氯叔丁醇等。 注 射剂的常用容器包括玻璃安瓿、 玻璃瓶、 塑料安瓿和塑料瓶等。
当用于口服时, 本发明的药物組合物可制成常规的固体制剂, 如片 剂、 胶嚢剂、 丸剂和颗粒剂等。 其也可制成口服液体制剂, 如口服溶液 剂、 口服混悬剂和糖浆剂等。 片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混匀压制而成 的圓片状或异形片状的固体制剂, 其中以口服片剂为主, 还包括含片、 舌下片、 口腔贴片、 咀嚼片、 分散片、 可溶片、 泡腾片、 緩释片、 控释 片与肠溶片等。胶嚢剂系指药物或加有辅料充填于空心胶嚢或密封于软 质最材中的固体制剂。依据其溶解与释放特性,胶嚢剂可分为硬胶嚢(通 称为胶嚢) 、 软胶囊(胶丸) 、 緩释胶嚢、 控释胶嚢和肠溶胶嚢等。 丸 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均匀混合,以适当方法制成的球状或类球状固 体制剂, 其包括滴丸、 糖丸和小丸等。 颗粒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制 成具有一定粒度的干燥颗粒状制剂,其可分为可溶颗粒(通称为颗粒)、 混悬颗粒、 泡腾颗粒、 肠溶颗粒、 緩释颗粒和控释颗粒等。 口服溶液剂 系指药物溶解于适宜溶剂中制成供口服的澄清液体制剂。口服混悬剂系 指将难溶性固体药物分散在液体介质中所制成供口服的混悬液体制剂, 也包括干混悬剂或浓混悬液。 糖浆剂系指含有药物的浓蔗糖水溶液。
当制成口服制剂时,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以加入适宜的填充剂、 粘合剂、 崩解剂和润滑剂等。 常用的填充剂包括淀粉、 糖粉、 磷酸钙、 硫酸钙二水物、 糊精、 微晶纤维素、 乳糖、 预胶化淀粉和甘露醇等。 常 用的粘合剂包括羧甲基纤维素钠、 PVP - K30、 羟丙基纤维素、 淀粉浆、 甲基纤维素、 乙基纤维素、 羟丙甲纤维素和胶化淀粉等。 常用的崩解剂 包括干淀粉、 交联聚维酮、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 羧曱基淀粉钠和低取 代羟丙基纤维素等。 常用的润滑剂包括硬脂酸镆、 滑石粉、 十二烷基硫 酸钠和微粉硅胶等。
本发明还提供了通式( I )的磺酰基取代的碳青霉烯类化合物、 其 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易水解的酯、 其异构体在制备用于治疗和 /或预 防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所述感染性疾病包括, 例如 1.呼吸系 统感染, 如慢性支气管炎、 肺炎、 肺脓疡和脓胸等。 2.腹内感染, 如 胆嚢炎、 胆管炎、 肝脓疡和腹膜炎等。 3.泌尿、 生殖系统感染, 如肾 盂肾炎、 复杂性膀胱炎、 子宫附件炎、 子宫内感染、 盆腔炎和子宫结締 组织炎等。 4.骨、 关节及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如蜂窝组织炎、 肛门周 围脓肿、 骨髓炎、 关节炎、 外伤创口感染、 烧伤创面感染、 手术切口感 染、 颌骨及颌骨周围蜂窝組织炎等。 5.眼及耳鼻喉感染。 6.其它严重 感染, 如脑膜炎和败血症等。
本发明通式 ( I ) 的磺酰基取代的碳青霉烯类化合物对革兰阳性和 阴性、 需氧和厌氧菌均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并且显示低毒性, 其可用于 治疗和 /或预防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各种疾病。 本发明化合物对 PBPs 亲和力强, 抗菌谱广, 抗菌活性高, 对革兰阳性和阴性、 需氧和厌氧菌 以及医院临床病原菌均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尤其对革兰阳性和阴性耐药 菌显示出突出的抗菌活性; 其对 β -内酰胺酶和 DHP-1是稳定的, 并能 够以单药给药; 其具有较长的抗生素后效应和持久的抗菌作用, 因此可 以减少给药次数。
人们已经发现碳青霉烯类对温血动物来说通常是无毒的,而这个发 现也适用于本发明化合物。将本发明的优选化合物以能预防细菌感染所 需要的过量剂量对小鼠给药,给药后并未观察到由本发明化合物所引起 的明显的中毒病兆或副作用。 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作出了详细说明。 但是不应理解为 本发明保护范围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凡基于本发明权利要求限定的范 围所得到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实施例中, 各剂型的 辅料可以用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替换, 或者对所述加以辅料减少或增 加。
本发明化合物的制备实施例
实施例 1 (4R, 5S, 6S) -3- [Ν-氨基横酰基-氮杂环丁烷- 3-基]硫基 -6- [ (lR) - 1-羟乙基] -4 -甲基 -7-氧 -1-氮杂双环 [ 3. 2. 0]庚- 2-烯 -2 -羧 酸的制备 (化合物 1)
歩骤 1 3-乙酰硫基-氮杂环丁烷的制备
在干燥反应瓶中, 加入 3-羟基- 1-叔丁氧羰基-氮杂环丁烷(由武汉 神龙科技有限公司市售) 6. 9g ( 40mmol )和硫代乙酸钾 9. 2g ( 80mmol ) , 然后在其中加入 DMF100ml。 搅拌加热所得混合物至溶解后, 将所得混 合物保温 12h。 将所得混合物冷却至室温, 再加水 100ml稀释, 用乙酸 乙酯萃取并分离为有机相和水相。 将有机相用水洗涤, 干燥, 浓缩, 得 黄色油状物。 在所得油状物中加入二氯曱烷 50ml , 然后于室温下在其 中滴入三氟乙酸 (TFA ) 20ml。 将所得混合物搅拌过夜。 采用 TLC检测 其中的反应物已经完全反应。将所得混合物进行浓缩, 所得物加入二氯 甲烷 50ml稀释, 并旋蒸至干以得到剩余物。 重复上述操作以除去残余 的三氟乙酸。 在所得的剩余物中加入曱醇 50ml, 以析出淡黄色的固体 4.3g。 产物收率: 81.5%。
步骤 2 3-巯基- N-氨基磺酰基-氮杂环丁烷的制备
于干燥的反应瓶中, 加入上步所得 3-乙酰硫基-氮杂环丁烷 13. lg(lOOmmol) 和 100ml 的四氯化碳。 在搅拌下将所得物降温至- 20 °C。 在所得物中加入 11. lg(llOmmol)三乙胺, 得到溶液。 待所得溶液 澄清后极緩慢在其中滴入 12.8g(110mmol)磺酰氯的四氯化碳溶液。 将 所得物在- 20°C下保温搅拌 0.5h, 然后将所得物緩慢升至室温。 将所得 物搅拌 0.5h后停止反应。将所得物的温度降至 - 10°C以下, 在其中滴入 50ml的水。 将所得物搅拌后分离出水层, 其为 3-乙酰硫基- N-磺酰基- 氮杂环丁烷的溶液。 将其干燥后备用。
在干燥的反应瓶中, 加入以上步骤制得的 3-乙酰硫基 磺酰基- 氮杂环丁烷的四氯化碳溶液。 在搅拌下在其中加入 11.9g(100mmol)的 氯化亚砜,然后将所得物升温至 60°C,在緩慢其中滴加 15.2g(150mmol) 的三乙胺。 将所得物保温搅拌 0.5h, 然后将所得到的溶液緩慢降至 0 。 将所得到的溶液分别用水、 饱和碳酸氢钠和水洗涤, 并从中分出有 机层。 将所得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 将其温度降至 - 10°C下, 并在 其中緩慢通入干燥的氨气。 待溶液的 pH达到 9以上, 之后停止通入氨 气。 搅拌所述有机层 0.5h, 并通过减压回收其中的溶剂。 在所得剩余 物中加入 50ml浓盐酸, 并在(TC搅拌所得物 lh。 通过在冰浴下用饱和 的碳酸氢钠溶液将所得物的 pH调节至 5左右来析出固体。 用无水乙醇 对得到的固体进行重结晶, 得 12. lg 的 3-巯基- N-氨基磺酰基-氮杂环 丁烷, 产物收率: 72.1%。
步骤 3 (4R, 5S, 6S)- 3- [N-氨基磺酰基 -氮杂环丁烷 -3-基]硫基 - 6 - [(1R)-;L-羟乙基 ]- 4-曱基- 7-氧 -1-氮杂双环 [3.2.0]庚 -2 -烯 -2 -羧 酸对硝基苄酯的制备
在干燥的反应瓶中 , 加入(4R, 5S, 6S)- 3-二苯氧磷酰氧基 -6- [ (1R)- 1-羟乙基] -4-曱基- 7-氧 -1-氮杂双环 [3.2.0]庚 -2-烯 -2 -羧 酸对硝基苄酯 (由新乡弘辰科技有限公司市售) 30g(50mmol)的乙腈溶 液 200ml。 将所得物冷却至 -10°C以下, 在其中加入二异丙基乙胺 10ml 和上步所得 3-巯基 -N-氨基磺酰基 -氮杂环丁烷 8.6g (51mmol)的乙腈溶 液 100ml。 在 0°C下搅拌所得物 1 。 停止搅拌反应。 在所得物中加乙 酸乙酯 300ml以使之稀释, 并依次用水、 饱和盐水洗涤所得物。 自所得 物中分离出有机层, 并将其干燥、 浓缩, 得固体 13.9g, 收率: 54,4%。
步骤 4 化合物 1的制备
将上步所得的(4R, 5S, 6S)-3-[N-氨基磺酰基 -氮杂环丁烷 - 3_基]硫 基- 6- [ (1R) - 1-羟乙基] -4-甲基 -7-氧- 1-氮杂双环 [3.2.0]庚 -2-烯 -2- 羧酸对硝基苄酯 20.5g(40mmol)溶于 200ml THF和水 40ml的混合液中。 在混合液中加入 10%林德拉 Pd-C (由上海沪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售) 5g,将其升温至 4(TC。之后于 2MPa氢压下搅拌混合液 2h,从中滤除钯炭。 在得到的滤液中加入乙酸乙酯 50ml。将得到的物质进行分层, 并收集得 到的水层。 再向有机层中加入水溶液 20ml, 将得到的物质静置, 从中分 离出水层。 重复上述操作 1次。 将得到的水层合并, 并在 0°C下慢慢向其 中滴入乙醇 200ml,将其温度降低至- 10°C并搅拌 lh。将所得物进行过滤, 并将得到的滤饼用丙酮进行重结晶, 得标题化合物 8.0g, 收率: 53.1%。 分子式: C13H19N306S2
分子量: 377.44
元素分析:
实测值: C, 41.23%; H, 5.38%; N, 11.02%; S, 16.75%
理论值: C, 41.37%; H, 5.07%; N, 11.13%; S, 16.99%
质谱: m/e: 378 ( M+1 )
氢谱: δ ΐ.16 (d, 3H) δ 1.21 (d, 3H) δ 2.00 (s, 3H) δ 2.96 (ra, 1H) δ 3.14 (t, 1H) δ 3.27 (m, 1H) δ 3.42 (t, 1H) 53.61 (m, 1H) 54.05 (d, 1H) δ 4.07 (d, 1H) δ 4.31 (d, 1H) δ 4.32 (d, 1H) δ 11.0 (s, 1H)
实施例 1 (4R, 5S, 6S)- 3-[(3S)- N-氨基磺酰基-吡咯烷 - 3-基]硫基 - 6-[(lR)- 1-羟乙基] -4-甲基 -7-氧 -1-氮杂双环 [3.2.0]庚 -2-烯- 2-羧 酸的制备 (化合物 2)
歩骤 1 ( 3S ) -3-乙酰硫基-吡咯烷的制备
参照实施例 1步骤 1制备方法, 所不同的是用(3S)- 3-羟基- 1-叔丁 氧羰基-吡咯垸 7.5g(40mmol)替代其中的 3-羟基 -1-叔丁氧羰基 -氮杂 环丁烷。 得产物: 4.7g, 产物收率: SO.7%。
歩骤 2 (3S) -3-巯基 氨基磺酰基-吡咯烷的制备
参照实施例 1步骤 2的制备方法, 所不同的是用上述( 3S) - 3-乙酰 硫基-吡咯烷 14.5g(100mmol)替代其中的 3-乙酰硫基-氮杂环丁烷。 得 产物: 12.8g, 收率: 70, 5%。
步骤 3 (4R, 5S, 6S)- 3- [(3S)- N-氨基磺酰基-吡咯烷 - 3-基] ^基
- 6-[(lR)- 1-羟乙基] -4-甲基 -7-氧- 1-氮杂双环 [3.2.0]庚- 2 -烯- 2-羧 酸对硝基苄酯的制备
参照实施例 1步骤 3制备方法, 用(4R,5S, 6S)-3-二苯氧磷酰氧基 - 6-[(lR)-l-羟乙基] -4-甲基 -7-氧- 1-氮杂双环 [3.2.0]庚- 2-烯 -2-羧 酸对硝基苄酯 30g(50mmol) , 所不同的是用(3S) - 3-巯基- N-氨基磺酰基
-吡咯烷 9. lg(51nimol)替代其中的 3-巯基 -N-氨基磺酰基-氮杂环丁烷。 得产物: 14.5g, 收率: 55.2%。
步骤 4 化合物 2的制备
参照实施例 1 步骤 4制备方法, 所不同的是用上迷步骤 3制备的
(4R, 5S, 6S) -3- [ (3S) -N-氨基磺酰基-吡咯烷 -3-基]硫基- 6- [ (1R) -卜羟 乙基 ]-4-曱基- 7-氧 -1-氮杂双环 [3.2, 0]庚 -2-浠- 2-羧酸对硝基苄酯
21. lg(40mmol)替代其中的(4R, 5S, 6S) -3- [N-氨基磺酰基-氮杂环丁烷
-3 -基]硫基 -6- [(1R)- 1-羟乙基 ]- 4-曱基- 7-氧 -1-氮杂双环 [3.2.0]庚 -2-烯- 2-羧酸对硝基苄酯。 得产物: 7.6g, 收率: 48.6%。
分子式: C14H21N306S2
分子量: 391.46
元素分析:
实测值: C, 42.74%; H, 5.68%; N, 10.53%; S, 16.12%
理论值: C,42.95%; H, 5.41%; N, 10.73%; S, 16.38%
质谱: m/e: 392 ( M+1 )
氢讲: δ 1.17 (d, 3H) δ 1.23 (d, 3H) δ 2.05 (s, 3H) δ 2.10 (m, 1H) δ 2.35 (m, 1H) δ 2, 63 (m, 1H) δ 2.70 ( , 1H) δ 2.81 (t, 1H) δ 2.96 (m, 1H) δ 3.14 (t, 1H) δ 3.31 (m, 1H) δ 3.42 (t, 1H) δ 3.53 (m, 1H) δ 3.61 (m, 1H) δ 11.3 (s, 1H)
实施例 3 (4R, 5S, 6S) -3- [N-氨基橫酰基-哌啶- 3-基 ] 硫基 - 6-[(lR)- 1-羟乙基] -4-甲基 -7-氧- 1-氮杂双环 [3.2.0]庚 -2 -烯- 2-羧 酸的制备 (化合物 3)
步骤 1 3-乙酰硫基-哌啶的制备
参照实施例 1 步骤 1 的制备方法, 所不同的是用 3-羟基- 1-叔丁氧 羰基-哌啶 8. lg (40mmol) 替代其中的 3-羟基- 1-叔丁氧羰基-氮杂环丁 烷。 得产物: 4.9g, 收率: 77.2%。
步骤 1 3-巯基 -N-氨基磺酰基-哌啶的制备
参照实施例 1步骤 2的制备方法, 所不同的是用 3-乙酰硫基-哌啶 16g(100mmol)替代其中的 3-乙酰硫基-氮杂环丁烷。 得产物: 14.5g, 收率: 74.3%。
步骤 3 (4R, 5S, 6S) -3- [N-氨基磺酰基 -哌啶 -3-基]硫基 -6- [ (1R) -1- 羟乙基 ]-4-甲基- 7-氧- 1-氮杂双环 [3.2.0]庚 -2-烯 -2-羧酸对硝基苄酯 的制备
参照实施例 1步骤 3的制备方法,用(4R, 5S, 6S)- 3-二苯氧磷酰氧 基- 6- [(1R)- 1-羟乙基] -4-甲基 -7-氧- 1-氮杂双环 [3.2.0]庚 -2-烯 -2- 羧酸对硝基苄酯 30g(50mmol), 所不同的是用 3-巯基- N-氨基磺酰基- 哌啶 9.8g(51mmol)替代其中的 3-巯基- N-氨基磺酰基-氮杂环丁烷。 得 产物: 13.7g, 收率: 50.8°/。。
步骤 4 化合物 3的制备
参照实施例 1 步骤 4制备方法, 所不同的是用上述步骤 3制备的 (4R, 5S, 6S)- 3- [N-氨基磺酰基-哌啶 -3-基]硫基 -6- [ (1R) - 1-羟乙 基] -4-甲基- 7-氧 -1-氮杂默环 [3.2.0]庚- 2-烯 -2-羧酸对硝基苄酯 21.6g(40mmol)替代其中的 (4R, 5S, 6S) -3- [N-氨基磺酰基-氮杂环丁烷 -3-基]硫基- 6- [(1R)- 1-羟乙基] -4-曱基- 7-氧 -1-氮杂双环 [3.2.0]庚 - 2-烯- 2-羧酸对硝基苄酯。 得产物: 8. lg, 收率: 49.8%。
分子式: C15H23N306S2
分子量: 405.49
元素分析:
实测值: C, 44.21%; H, 5.94%; N, 10.41%; S, 15.65%
理论值: C, 44.43%; H, 5.72%; N, 10.36%; S, 15.82%
质谱: m/e: 406 ( M+1 ) 氢谱: δ ΐ.15 (d, 3Η) δ 1.22 (d, 3Η) δ 1.45 (m, 1Η) δ 1.55 (m, 1H) δ 2.00 (s, 3H) δ 2.01 (t, 1H) δ 2.26 (m, 1H) δ 2.52 (m, 1H) δ 2.68 (m, 1H) δ 2.80 (t, 1H) 52.95 (m, 1H) δ 3.16 (t, 1H) δ 3.20 (m, 1H) δ 3.44 (t, 1H) δ 3.51 (m, 1H) δ 3.63 (m, 1H) δ 11.2 (s, 1H)
实施例 4 (4R, 5S, 6S)-3-[l (4y¾ -氨基磺酰基- 5, 6 -二氢嘧啶- 5-基]硫 基- 6-[(lR)-l-羟乙基 ]-4-甲基- 7-氧- 1-氮杂双环 [3.2.0]庚- 2-烯 -2 - 羧酸的制备 (化合物 4)
步骤 1 5-乙酰硫基 -1, 4, 5, 6-四氢嘧啶的制备
参照实施例 1 步骤 1 的制备方法, 所不同的是用 5-羟基 -1-叔丁氧 羰基- 1, 4, 5, 6-四氢嘧啶 8.0g(40mmol) 替代其中的 3-羟基- 1-叔丁氧羰 基-氮杂环丁烷。 得产物: 4.8g, 产物收率: 75.1%。
步骤 2 5-巯基 -1 (4 -氨基磺酰基- 5, 6-二氢嘧啶的制备
参照实施例 1 步驟 1 的制备方法, 所不同的是用 5-乙酰硫基
-1, 4, 5, 6-四氢嘧啶 15.8g (lOOmmol)替代其中的 3-乙酰硫基-氮杂环丁 烷。 得产物: 5. lg, 收率: 65.4°/。。
步骤 3 (4R, 5S, 6S)- 3- [1 (4 -氨基磺酰基- 5, 6-二氢嘧啶 -5-基]硫基 - 6-[(lR)- 1-羟乙基 ]-4-甲基 -7-氧- 1-氮杂双环 [3.2.0]庚- 2-烯- 2-羧 酸对硝基苄酯的制备
参照实施例 1 步骤 3 的制备方法, 用(4R, 5S, 6S)-3-二苯氧磷酰氧 基 -6- [(1R)- 1-羟乙基] -4-曱基- 7-氧 -1-氮杂双环 [3.2.0]庚 -2-浠- 2- 羧酸对硝基苄酯 30g(50mmol) , 所不同的是用 5-巯基- 1 (4 -氨基磺酰 基 -5, 6 -二氢嘧啶 10g(51mmol)替代其中的 3-巯基- N-氨基磺酰基 -氮杂 环丁烷。 得产物: 13. lg, 收率: 48.6°/。。
步驟 4 化合物 4的制备
参照实施例 1步骤 4的制备方法,所不同的是用上述步骤 3制备的 (4R, 5S, 6S) -3- [1 -氨基磺酰基 -5, 6-二氢嘧啶 -5-基 ]硫基 -6 - [(1R)-1-羟乙基] -4-甲基 -7-氧 -1-氮杂双环 [3.2.0]庚- 2-烯- 2 -羧 酸对硝基苄酯 21.6g (40mmol)替代其中的(4R, 5S, 6S) -3- [N-氨基磺酰 基-氮杂环丁烷- 3-基]硫基 -6- [(1R)-1-羟乙基 ]-4-甲基 -7-氧 -1-氮杂 双环 [3.2.0]庚 -2-烯- 2-羧酸对硝基苄酯。得产物: 7.5g, 收率: 46.6%。 分子式: C1SH2。N406S2
分子量: 404.46
元素分析:
实测值: C, 41.36%; H, 5.16%; N, 13.73%; S, 15.75%
理论值: C, 41.57%; H, 4.98%; N, 13.85%; S, 15.86%
质谱: m/e: 405 ( M+1 )
氢谱: δ ΐ.16 (d, 3H) δ 1.20 (d, 3H) δ 1.80 (q, 1H) δ 2.00 (s, 3H) δ 2.11 (q, 1H) δ 2.81 (ra, 1H) δ 2.96 (m, 1H) 53.13 (d, 1H) 53.16 (d, 1H) δ 3.42 (t, 1H) δ 3.44 (t, 1H) 53.61 (m, 1H) δ 7.50 (s, 1H) δ 11.2 (s, 1H)
实施例 5 (4R, 5S, 6S)- 3-[l(2y¾_氨基磺酰基-四氢嘧啶 -5-基]硫基 - 6-[ (1R)-1-羟乙基] -4-甲基- 7-氧- 1-氮杂双环 [3.2.0]庚- 2-烯- 2 -羧 酸的制备 (化合物 5)
步骤 1 5-乙酰 υ基 -1 (2 -四氢嘧啶的制备
参照实施例 1 步驟 1的制备方法, 所不同的是 5-羟基 -1, 3-二(叔 丁氧羰基) -1 (2 -六氢嘧啶 12. lg(40mmol) 替代其中的 3-羟基- 1-叔丁 氧羰基-氮杂环丁烷。 得产物: 4.5g, 产物收率: 69.5%。
步骤 2 5-巯基- 1 (2 -氨基磺酰基-四氢嘧啶的制备
参照实施例 1 步骤 1 的制备方法, 所不同的是用 5-乙酰硫基 - 1 六氢嘧啶 16g(100mmol)替代其中的 3-乙酰硫基-氮杂环丁烷。 得产物: 12.7g, 收率: 64.5%。
步骤 3 (4R, 5S, 6S)- 3-[l (2i¾ -氨基磺酰基 -四氢嘧啶- 5-基]硫基 - 6 - [(1R)-1-羟乙基 ]- 4-甲基 -7-氧 -1-氮杂双环 [3, 1, 0]庚- 2-烯- 2-羧 酸对硝基苄酯的制备
参照实施例 1步骤 3的制备方法, 用(4R, 5S, 6S)- 3-二苯氧磷酰氧 基- 6-[(lR)- 1 -羟乙基] -4-甲基- 7-氧- 1-氮杂双环 [3.2.0]庚- 2-烯- 2- 羧酸对硝基苄酯 30g(50mmol) , 所不同的是用 5-巯基- 1 (2 -氨基磺酰 基-四氢嘧啶 10. lg(51mmol)替代其中的 3-巯基 氨基磺酰基-氮杂环 丁烷。 得产物: 12.5g, 收率: 46.3%。
歩骤 4 化合物 5的制备
参照实施例 1 步骤的制备方法, 所不同的是用上述步骤 3 制备的 (4R, 5S, 6S) - 3- [1 {IB) -氨基磺酰基 四氢嘧啶- 5-基]硫基 -6- [ (1R) -1- 羟乙基 ]-4-甲基- 7-氧- 1-氮杂双环 [3.2.0]庚 -2-烯 -2-羧酸对硝基苄酯 21.7g (40mmol)替代其中的 (4R, 5S, 6S) -3- [N-氨基磺酰基-氮杂环丁烷 -3-基]硫基- 6- [ (1R) - 1 -羟乙基] -4-甲基- 7-氧- 1 -氮杂双环 [3.2.0]庚 - 2 -烯- 2-羧酸对硝基苄酯。 得产物: 7.4g, 收率: 45.7%。
分子式: C14H22N406S2
分子量: 406.48
元素分析:
实测值: C, 41.22%; H, 5.78%; N, 13.72%; S, 15.56%
理论值: C, 41.37%; H, 5.46%; N, 13.78%; S, 15.78%
质语: m/e: 407 ( M+1 )
氢谱: δ ΐ.15 (d, 3H) δ 1.19 (d, 3H) δ 2.01 (s, 4H) δ 2.96 (m, 1H) δ 3.01 (t, 1H) δ 3.07 (m, 2H) δ 3.14 (t, 1H) δ 3.31 (m, 2H) δ 3.42 (t, 1H) δ 3.62 (m, 1H) δ 3.79 (s, 1H) δ 3.84 (t, 1H) δ 11.05 (s, 1H)
实施例 6 (4R, 5S, 6S)-3- [1- (N, N-二甲基 -胺基磺酰基)-氮杂环丁烷 -3 -基]硫基- 6- [ (1R) -1-羟乙基] -4-甲基- 7-氧 -1-氮杂双环 [3.2.0]庚 - 2-烯- 2-羧酸的制备 (化合物 6)
歩骤 1 1-(N,N-二甲基 -胺基磺酰基)-3-巯基-氮杂环丁烷的制备
参照实施例 1 步骤 2 的制备方法, 所不同的是用二曱基胺 4.7g
( 105匪 ol ) 替代其中的三乙胺。 得产物: 12. lg, 收率: 61. S%。
步骤 2 (4R, 5S, 6S)- 3- [卜(Ν,Ν-二甲基 -胺基磺酰基)-氮杂环丁烷 -3- 基]硫基 -6- [(1R)-1 -羟乙基] -4-曱基 -7-氧 -1-氮杂双环 [3.2.0]庚- 2- 烯 -2-羧酸对硝基苄酯的制备
参照实施例 1步骤 3的制备方法,用(4R, 5S, 6S)-3-二苯氧磷酰氧 基 -6- [ (1R) -卜羟乙基] -4-甲基 -7 -氧- 1-氮杂双环 [3.2.0]庚- 2-烯- 2- 羧酸对硝基苄酯 30g (50i iol), 所不同的是用 3-巯基- 1- (N,N-二甲基- 胺基磺酰基) -氮杂环丁烷 10.0g(51mmol)替代其中的 3-巯基- N-氨基磺 酰基-氮杂环丁烷。 得产物: 14. lg, 收率: 52.1%。
歩骤 3 化合物 6的制备
参照实施例 1步骤 4的制备方法, 所不同的是用上述步骤 2制备 的(4R, 5S, 6S)-3- [1- (N, N-二甲基 -胺基磺酰基)-氮杂环丁烷 -3-基]硫 基 -6- [ (1R) - 1-羟乙基] -4-甲基- 7-氧 -1-氮杂双环 [3.2.0]庚 -2-烯 -2 - 羧酸对硝基苄酯 21.7g (40麵 ol)替代其中的 (4R, 5S, 6S)-3-[N-氨基磺 酰基 -氮杂环丁烷 -3-基]硫基- 6- [ (1R) - 1-羟乙基] - 4-甲基 -7-氧 -1 -氮 杂双环 [3.2.0]庚 -2-烯- 2-羧酸对硝基苄酯。得产物: 8.3g,收率: 51.2¼。 分子式: C15H23N306S2
分子量: 405.49
元素分析:
实测值: C, 44.25%; H, 5.89%; N, 10.15%; S, 15.97%
理论值: C, 44.43%; H, 5.72%; N, 10.36%; S, 15.82%
质谱: m/e: 406 ( M+1 )
氢谱: δ ΐ.14 (d, 3H) δ 1.22 (d, 3H) δ 2.02 (s, 1H) δ 2.47 (s, 6H) δ 2.96 (m, 1H) 53.14 (t, 1H) δ 3.27 (m, 1H) 53.41 (t, 1H) δ 3.62 (m, 1H) δ 4.06 (d, 1H) δ 4.09 (d, 1H) δ 4.30 (d, 1H) δ 4.32 (d, 1H) δ 11.05 (s, 1H)
实施例 7 (4R, 5S, 6S)- 3- [1- (N, N-二乙基 -胺基磺酰基)-氮杂环丁烷 -3 -基]硫基- 6- [ OR) -1-羟乙基] -4-甲基- 7-氧- 1-氮杂双环 [3.2.0]庚 -2-烯 -2-羧酸的制备 (化合物 7)
歩骤 1 1-(N, N-二乙基 -胺基磺酰基)-3-巯基-氮杂环丁烷的制备
参照实施例 1步骤 1的制备方法, 所不同的是用二乙基胺 7.7g ( 105mmol ) 替代其中的三乙胺。 得产物: 13.8g, 收率: 61.3%。
步骤 2 (4R, 5S, 6S)- 3- [1- (Ν,Ν-二乙基 -胺基磺酰基)-氤杂环丁烷- 3- 基]硫基- 6- [ (1R)-1-羟乙基] -4-曱基- 7 -氧- 1-氮杂双环 [3.2.0]庚- 2 - 烯- 2-羧酸对硝基苄酯的制备
参照实施例 1步骤 3的制备方法, 用 R, 5S, 6S)- 3_二苯氧磷酰氧 基 -6- [ (1R) - 1-羟乙基] -4-曱基 -7-氧 -1-氮杂双环 [3.2.0]庚- 2-烯 -2- 羧酸对硝基苄酯 30g(50mmol) , 所不同的是用 3-巯基 -1- (N, N-二乙基- 胺基磺酰基) -氮杂环丁烷 11.4g(51mmol)替代其中的 3-巯基- N-氨基磺 酰基-氮杂环丁烷。 得产物: 14.6g, 收率: 51.4%。
歩骤 3 化合物 7的制备
参照实施例 1步驟 4的制备方法,所不同的是用上述步骤 1制备的
(4R, 5S, 6S) -3- [1- (N, N-二乙基-胺基磺酰基) -氮杂环丁烷 -3-基]硫基 - 6- [(1R)-1-羟乙基 ]-4-曱基- 7-氧 -1-氮杂双环 [3.2.0]庚 -2-浠- 2 -羧 酸对硝基苄酯 22.7g(40mmol)替代其中的(4R, 5S, 6S) - 3- [N-氨基磺酰 基-氮杂环丁烷- 3-基]硫基- 6- [(1R)-1-羟乙基 ]-4-甲基- 7-氧- 1-氮杂 双环 [3.2.0]庚- 2-烯- 2-羧酸对硝基苄酯。得产物: 8.6g, 收率: 49.8%。 分子式: C„H2 06S2
分子量: 433.54
元素分析:
实测值: C, 46.89%; H, 5.54%; N, 9.43%; S, 14.96%
理论值: C, 47.10%; H, 6.28%; N, 9.69%; S, 14.79%
质谱: m/e: 434 ( M+1 )
氢语: δ 1.03 (t, 6H) δ 1.15 (d, 3H) δ 1.20 (d, 3H) δ 2.03 (s, 1H) δ 2.59 (q, 4H) δ 2.98 (m, 1H) 53.17 (t, 1H) δ 3, 28 (m, 1H) 53.42 (t, 1H) δ 3.61 (m, 1H) 54.05 (d, 1H) δ 4.08 (d, 1H) δ 4.31 (d, 1H) δ 4.33 (d, 1H) δ 11.00 (s, 1H)
实施例 8 (4R, 5S, 6S)- 3-[l- (Ν,Ν-二丁基-胺基磺酰基)-氮杂环丁烷 - 3 -基]硫基- 6- [ (1R) -1-羟乙基] -4-甲基- 7 -氧- 1-氮杂双环 [3.2.0]庚 - 2-烯 -2-羧酸的制备 (化合物 8)
歩骤 1 1-(Ν,Ν-二丁基 -胺基磺酰基)-3-巯基-氮杂环丁烷的制备
参照实施例 1 步骤 2 的制备方法, 所不同的是用二丁基胺 13.6g ( 105匪 ol ) 替代其中的三乙胺。 得产物: 16.7g, 收率: 59.7%。 歩骤 1 (4R, 5S, 6S)- 3- [1-(N,N-二丁基-胺基磺酰基)-氮杂环丁烷- 3- 基]硫基- 6- [ (1R) - 1-羟乙基] -4-甲基 -7-氣 -1-氮杂双环 [3.2.0]庚 -2- 烯 -2-羧酸对硝基苄酯的制备
参照实施例 1步骤 3的制备方法, 用(4R, 5S, 6S)- 3-二苯氧磷酰氧 基- 6-[(lR)-l-羟乙基] -4-曱基 -7-氧 -1-氮杂双环 [3.2.0]庚 -2-烯 -2- 羧酸对硝基苄酯 30g(50mmol) , 所不同的是用 3-巯基- 1- (N, N-二丁基- 胺基磺酰基) -氮杂环丁烷 14.3g(51mmol)替代其中的 3-巯基- N-氨基磺 酰基-氮杂环丁烷。 得产物: 15. lg, 收率: 48.3%。
步骤 3 化合物 8的制备
参照实施例 1步骤 4的制备方法,所不同的是用上述步骤 2制备的 (4R, 5S, 6S)- 3-[1- (N, N-二丁基 -胺基磺酰基)-氮杂环丁烷- 3-基]硫基 - 6-[(lR)- 1-羟乙基] -4-曱基- 7-氧- 1-氮杂双环 [3.2.0]庚- 2 -烯 -2 -羧 酸对硝基苄酯 25. Og (40mmol)替代其中的 (4R, 5S, 6S) -3- [N -氨基磺酰 基-氮杂环丁烷- 3-基]硫基- 6- [(1R)-1-羟乙基 ]-4-曱基- 7-氧 -1-氮杂 双环 [3.2. G]庚 -2-烯 -2-羧酸对硝基苄酯。得产物: 9.4g, 收率: 48.2%。 分子式: C21H35N306S2
分子量: 489.65
元素分析:
实测值: C,51.23%; H, 7.56%; N, 8.35%; S, 13.29%
理论值: C, 51.51%; H, 7.20%; N, 8.58%; S, 13.10%
质谱: m/e: 490 ( M+1 )
氢谱: δ θ.95 (t, 6H) δ 1.16 (d, 3H) δ 1.22 (d, 3H) δ 1.33 (q, 4H) δ 2.03 (s, 1H) δ 2, 55 (m, 4H) δ 2.59 (q, H) δ 2.98 (m, 1H) δ 3.17 (t, 1H) δ 3.28 (m, 1H) δ 3.42 (t, 1H) δ 3.61 (m, 1H) δ 4.05 (d, 1H) 54.08 (d, 1H) 54.30 (d, 1H) δ 4.33 (d, 1H) δ 11.02 (s, 1H)
实施例 9 (4R, 5S, 6S)- 3- [1- (2-羟基 -3-氨基-丙胺基磺酰基)-氮杂环 丁烷 -3 -基]硫基- 6- [ (1R) - 1 -羟乙基] -4-甲基 -7 -氧- 1-氮杂双环 [3.2.0] 庚 -2-烯- 2-羧酸的制备 (化合物 9)
歩骤 1 1- (2-羟基- 3-氨基-丙胺基磺酰基) -3-巯基-氮杂环丁烷的制 参照实施例 1步骤 2的制备方法, 所不同的是加入用 2-羟基 -1, 3-丙二胺 9.5g ( 105mraol )替代其中的三乙胺。 得产物: I2.9g, 收率: 53.6%。
歩珮 2 (4R, 5S, 6S)-3- [1- (2-羟基- 3-氨基-丙胺基磺酰基)-氮杂环丁 烷 -3-基]硫基- 6- [(1R)-1-羟乙基 ]-4-曱基- 7-氣- 1-氮杂默环 [3.2.0] 庚 -2-烯- 2-羧酸对硝基苄酯的制备
参照实施例 1步骤 3的制备方法, 用(4R, 5S, 6S)- 3-二苯氧磷酰氧 基 -6-[(lR)- 1-羟乙基] -4-甲基- 7-氧 -1-氮杂双环 [3.2.0]庚 -2-烯 -2- 羧酸对硝基苄酯 30g(50mmol) , 所不同的是用 3-巯基- 1- (2-羟基- 3-氨 基-丙胺基磺酰基) -氮杂环丁烷 12.3g(51mmol)替代其中的 3-巯基 - N- 氨基磺酰基-氮杂环丁烷。 得产物: 13.3g, 收率: 45.5%。
步骤 3 化合物 9的制备 '
参照实施例 1步驟 4的制备方法,所不同的是用上述步骤 2制备的
(4R, 5S, 6S) -3- [1- (2-羟基- 3-氨基-丙胺基磺酰基) -氮杂环丁烷 -3-基] 硫基- 6- [(1R)- 1-羟乙基] -4-曱基- 7-氧- 1-氮杂双环 [3.2.0]庚- 2 -烯 -2 -羧酸对硝基苄酯 23.4g (40麵 ol)替代其中的 (4R, 5S, 6S) -3- [N-氨基 磺酰基 -氮杂环丁烷 -3-基]硫基 -6- [(1R)-1-羟乙基 ] -4-甲基 -7 -氧- 1- 氮杂双环 [3.2.0]庚 -2-烯- 2-羧酸对硝基苄酯。 得产物: 8.4g, 收率: 46.6%。
分子式: C" 407S2
分子量: 450.53
元素分析:
实测值: C, 42.33%; H, 6.02%; N, 12.15%; S, 14.47%
理论值: C, 42.65%; H, 5..82%; N, 12.44%; S, 14.23%
质谱: m/e: 451 ( M+1 )
氢傳: δ 1.14 (d, 3H) δ 1.20 (d, 3H) δ 2.03 (s, 5H) δ 2.67 (q, 2H) δ 2.92 (m, 2H) δ 2.97 (m, 1H) δ 3.15 (t, 1H) δ 3.26 (m, 1H) δ 3.44 (t, 1H) δ 3.60 (m, 1H) δ 3.69 (m, 1H) δ 4.04 (d, 1H) 54.07 (d, 1H) δ 4.29 (d, 1H) δ 4.32 (d, 1H) δ 11.01 (s, 1H)
实施例 10 (4R, 5S, 6S)- 3- [1- (2-乙酰胺基)胺基碏酰基-氮杂环丁烷 -3-基]硫基 -6- [ (1R) - 1-羟乙基] -4-曱基- 7-氧 -1-氮杂双环 [3.2.0]庚 -2 -烯 -2-羧酸的制备 (化合物 10)
步骤 1 1-(N,N-二甲基 -胺基磺酰基)-3-巯基-氮杂环丁烷的制备
参照实施例 1 步骤 2 的制备方法, 所不同的是用 2-氨基-乙酰胺
7.8g ( 105腿 ol ) 替代其中的三乙胺。 得产物: 12.5g, 收率: 55.6%。 步骤 2 (4R, 5S, 6S)-3- [1- (2-乙酰胺基)胺基磺酰基-氮杂环丁烷 -3 - 基]硫基- 6- [(1R)-卜羟乙基] -4-曱基 -7-氧 -1-氮杂默环 [3.2.0]庚- 2- 烯 -2-羧酸对硝基苄酯的制备
参照实施例 1步骤 3的制备方法, 用(4R, 5S, 6S)-3-二苯氧磷酰氧 基 -6- [ (1R) -1-羟乙基] -4-曱基- 7-氧- 1 -氮杂双环 [3.2.0]庚- 2-烯- 2- 羧酸对硝基苄酯 30g(50mmol) , 所不同的是用 3-巯基- 1- (2-乙酰胺基) 胺基磺酰基-氮杂环丁烷 11.3g(51mmol)替代其中的 3-巯基- N-氨基磺 酰基-氮杂环丁烷。 得产物: 13.4g, 收率: 47, 1%。
步骤 3 化合物 10的制备
参照实施例 1步驟 4的制备方法,所不同的是用上述步骤 1制备的 (4R, 5S, 6S)- 3- [1- (2-乙酰胺基)胺基磺酰基-氮杂环丁烷- 3-基]硫基 -6-[(lR)-l-羟乙基] -4-曱基 -7-氧 -1-氮杂双环 [3.2.0]庚- 2-烯- 2 -羧 酸对硝基苄酯 22.8g(40mmol)替代其中的 (4R, 5S, 6S) - 3- [N-氨基磺酰 基-氮杂环丁烷- 3-基]硫基- 6-[(lR)- 1-羟乙基] -4-甲基- 7 -氧 -1-氮杂 双环 [3.2.0]庚- 2-烯- 2-羧酸对硝基苄酯。得产物: 7.9g, 收率: 45.2%。 分子式: C15H22N407S2
分子量: 434.49
元素分析:
实测值: C, 41.22%; H, 5.38%; N, 12.67%; S, 14.85%
理论值: C, 41.47%; H, 5.10%; N, 12.89%; S, 14.76%
质谱: m/e: 435 ( M+1 )
氢谱: δ 1· 16 (d, 3H) δ 1.21 (d, 3H) δ 2.00 (s, 2H) δ 2.96 (m, 1H) δ 3.14 (t, 1H) δ 3.27 (m, 1H) δ 3.42 (t, 1H) 53.54 (s, 2H) δ 3.61 (m, 1H) δ 4.05 (d, 1H) δ 4.07 (d, 1H) 54.31 (d, 1H) δ 4.32 (d, 1H) 56.02 (s, 2H) δ 11.0 (s, 1H) 实施例 11 (4R, 5S, 6S)- 3_[l-(2-乙酰胺基)胺基磺酰基 -氯杂环丁烷 - 3-基]硫基- 6- [(1R)- 1-羟乙基 ]-4-甲基- 7-氧- 1-氮杂双环 [3.2.0]庚 - 2 -烯- 2-羧酸新戊酰氧甲酯的制备(化合物 10的新戊酰氧曱酯)
将 (4R, 5S, 6S)- 3- [1- (2-乙酰胺基)胺基磺酰基-氮杂环丁烷- 3-基] 硫基- 6- [ (1R)- 1-羟乙基] -4-甲基 -7-氧 -1-氮杂双环 [3.2.0]庚- 2-烯 - 2 -羧酸 (即实施例 10所得化合物 10) 2.2g ( 5mmol ) 加入 35mlN, N- 二曱基曱酰胺中。 将所得物降温至 (TC, 在其中加入三乙胺 lg, 搅拌 溶解后, 在所得物中加入碘代甲基特戊酸酯 1.3g ( 5.5mniol ), 并搅拌 lh0 停止搅拌, 将所得物倒入 150ml水和 150ml 乙酸乙酯的混合液中, 在其中加入碳酸氢钠以将 pH调节至 7.0左右。 将所得物过滤, 从中分 离出有机层。 将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 将有机层旋干后将所得物 溶于乙酸乙酯。 在冰浴下向所得物中滴加入含有氯化氢的乙醚溶液。 将析出的结晶过滤出来, 并用氯仿对其进行重结晶, 得白色晶体 1.5g, 收率: 54.2%。
实施例 12 (4R, 5S, 6S)- 3- [1-(2-羟基 -3-氨基-丙胺基磺酰基) -氮杂 环丁烷 -3-基]硫基 -6- [(1R)-1-羟乙基] -4-甲基- 7-氧 -1-氮杂双环 [3, 2.0]庚- 2-烯- 2-羧酸钠的制备 (化合物 9钠盐)
将(4R, 5S, 6S)-3-[l- (2-羟基- 3-氨基 -丙胺基磺酰基)-氮杂环丁烷 - 3-基]硫基- 6- [(1R)- 1-羟乙基] -4-甲基- 7-氧 -1-氮杂双环 [3.2.0]庚 - 2 -烯- 2-羧酸 (即实施例 9所得化合物 9 ) 4.5g (lOmmol)溶于 20ml去 离子水中, 在搅拌下将所得物降温至 0°C左右。 在其中緩慢加入粉状碳 酸氢钠 0.85g, 将所得物在(TC温度下保温搅拌 2h。将所得物用 0.2 μιη 的微孔滤膜过滤, 所得滤液经冷冻干燥后, 收集所得到的固体物, 并将 其用无水乙醇充分洗涤。将所得固体物在室温下真空干燥 24h,得 3.4g 钠盐, 收率: 72. VI。。
本发明制剂的制备实施例
制剂实施例 1 本发明化合物无菌粉针的制备
1、 配方:
配方 1
化合物 1 10g
精氨酸. 990g
共制备 1000支
配方 2
化合物 1 500g
右旋糖酐 500g
配方 3
化合物 9钠盐 lOOOg (以化合物计) 共制备 1000支
配方 4
化合物 6 10g
精氨酸 990g
共制备 1000支
配方 5
化合物 7 500g
右旋糖酐 500g
共制备 1000支
配方 6
化合物 8 100g
2、 制备工艺: 先将制备制剂所用的抗生素玻璃瓶和胶塞等进行无 菌处理; 再按上述配方称取原料(折算后投料)和辅料。 将所得物置于 分装机中分装, 并随时检测装入玻璃瓶中的所得物的量。在玻璃瓶之上 进行加塞和压盖, 并进行成品全检, 随后包装入库。
制剂实施例 2 本发明化合物冻干剂的制备
1、 配方:
配方 1
化合物 3 500g
甘露醇 300g
配方 2
4 1000g
化右氢注
合旋射氧 酣 500g
糖化物用纳 20g
共制备 1000支
2、 制备工艺: 在主药与上述配方中的辅料的混合物中加入约
40- 80%注射用水以使其溶解。再补加注射用水至全量, 并加入配液量的 0. 01-0. 1%针用活性炭对所得物吸附 15-30分钟, 再将所得物过滤脱炭 和精滤。 所得物为半成品。 化验所述半成品中本发明化合物的含量, 然 后将其进行冻干处理。 冻千步骤为: 将所述半成品在 -35至- 45°C预冻 2-5小时, 平均每小时 1至 2度升温至 0度以进行低温真空干燥, 再将 所得物快速升温到 20-40度以进行高温真空干燥。将上述干燥过程中的 真空度控制在 0. 1mm汞柱以下。
制剂实施例 3 本发明化合物片剂的制备
1、 配方:
配方 1
化合物 10异丙氧羰基氧乙酯 250g (以化合物计) 预胶化淀粉 80g
微晶纤维素 50g
1%HPMC水溶液
微粉硅胶 4.0g
硬脂酸镁 4. 0g
共制备 1000片
配方 1
化合物 5 125g
淀粉 100g
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 50g
微晶纤维素 4. Og
2%PVP (K30)水溶液 适量
微粉硅胶 4. Og
共制备 1000片 ~~
2、 制备工艺: 按照上述配方中的配比称取本发明的化合物和辅料并 进行如下操作: 将本发明的化合物粉碎并通过 100 目歸, 并将上述配 方中的辅料分别通过 100 目歸; 将本发明的化合物、 预胶化淀粉 (或 淀粉) 、 微晶纤维素 (和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 混合均匀, 并将所得 物加入混合制粒机中。 在所得物中加入适量的 1%HPMC 水溶液 (或 2%PVP (K3G)水溶液) , 并搅拌 15分钟, 以制成颗粒; 将所得颗粒在低 于 6 (TC的条件下烘干;在干燥好的颗粒中加入微粉硅胶(和硬脂酸镁), 并将其进行整粒和混合均勾, 以得到半成品; 自半成品中取样, 并进 行半成品化验; 按照化验结果确定的片重压片; 将所得到的成品全检, 随后包装入库。
本发明化合物的抗菌活性
供试菌种:以下均为临床分离菌株,购于将其市售的各个公众机构。 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SSA )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 MRSA )、 甲氧西林敏感表皮葡萄球菌(MSSE)、 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 菌(MRSE)、 化脓性链球菌、 青霉素敏感肺炎链球菌(PSSP)、 对青霉素耐 药的肺炎链球菌(PRSP )、 大肠埃希菌、 弗氏柠檬酸杆菌、 阴沟肠杆菌、 流感嗜血杆菌、 肺炎克雷伯菌 (产 ESBL ) 、 摩氏摩根菌、 奇异变形杆 菌、 粘质沙雷菌和铜绿假单胞菌。
供试品:
本发明化合物,其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制备的化合物,其化学名称、 结构式和制备原料和制备方法见所述化合物的制备实施例;
市售的美罗培南 (注射用美罗培南) 、 市售的厄他培南(注射用厄 他培南钠)和市售的多尼培南(注射用多尼培南)。
实验方法: 琼脂稀释法, 参考 《药理试验方法学》 , 第 1659-1660 页,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徐叔云等,版次: 1982年 8月笫 1版 2002 年 1月第 3版笫 5次印刷。
实验结果和结论:
表 1对革兰阳性临床分离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
MIC9„ ( g/ml )
、菌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 表皮葡萄球菌 化脓 肺炎链球菌
埃菌大
化合物 性链
肠希 MSSA MRSA MSSE MRSE PSSP PRSP
球菌
美罗培南 0.檬 2弗5 64 0 '. 25 32 0. 008 0. 016 1 厄他培南 0. 5酸菌氏 >64 0. 5 64 0. 032 0. 063 2 多尼培南 0. 125 16 0. , 125 16 0. 008 0. 016 1 化合物 1 0. 032 4 0. 063 4 0. 004 0. 008 0. 5 化合物 2 0. 063 16 0. , 063 8 0. 008 0. 016 0. 5 化合物 3 0. 125 16 0. , 125 8 0. 008 0. 016 0. 5 化合物 4 0. 125 8 0. ,杆嗜流 063 1 6 0. 01 6 0. 01 6 1
血感菌
化合物 5 0. 25 16 0. , 125 16 0. 016 0. 016 1 化合物 6 0. 063 8 0. , 063 16 0. 008 0. 004 1
肺伯克
化合物 7 8 0. . 063 8雷炎菌 0. 004 0. 008 0. 5 化合物 8 0. 125 8 0. , 125 8 0. 004 0. 004 1 化合物 9钠盐 0. 032 16 0. . 063 8 0摩^菌.' 008 0. 008 0. 5
根氏
化合物 10 0. 063 8 0. , 063 16 0. 008 0. 008 05
杆奇变
表 2 对革兰阴性临床分离菌株的体外抗菌活形异菌性 菌株 MIC9。 ( g/ml )
粘沙
阴沟
质雷 肠杆
化合物 菌 菌 假铜胞 美罗培南 0. 032 0. 063 1 0. 25 0. 5 0. 063 0. 125 1单绿6菌 厄他培南 0. 25 0. 25 2 1 1 0, . 25 1 0. 5 32 多尼培南 0. 063 0. 063 0. 025 0. 5 0. . 125 0. 063 0. 5 0. 25 8 化合物 1 0. 008 0. 016 0. 063 0. 063 0. . 032 0. 032 0. 63 0. , 063 4 化合物 2 0. 016 0. 032 0. 125 0. 125 0. 125 0. 063 0. 63 0. 125 8 化合物 3 0. 032 0. 063 0. 125 0. 25 0. , 063 0. 032 0. 125 0. , 125 16 化合物 4 0. 032 0. 032 0. 125 0. 125 0. , 063 0. 063 0. 125 0. 125 32 化合物 5 0. 032 0. 032 0. , 25 0. 125 0. . 125 0. 063 0. 063 0. , 063 16 化合物 6 0. 016 0. 063 0. 25 0. 25 0. 125 0. 063 0. 063 0. 063 16 化合物 7 0. 016 0. 016 0. 125 0. 125 0. , 063 0. 063 0. 125 0. , 063 8 化合物 8 0. 016 0. 016 0. 125 0. 125 0. , 032 0. 032 0. 063 0. , 125 8 化合物 9
0. 016 0. 032 0. 063 0. 125 0. 063 0. 032 0. 63 0. 125 16 钠盐
化合物 10 0. 008 0. 032 0. 125 0. 125 0. 063 0. 016 0. 063 0. , 063 8 结论: 表 1和表 2的试验结果表明, 与美罗培南、 多尼培南、 厄他 培南相比, 本发明化合物对临床分离的革兰阳性菌和 /或革兰阴性菌均 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说明本发明化合物对革兰阳性菌、 阴性菌及其临 床耐药菌均具有强效抗菌作用。由此可以推知,本发明的化合物对 PBPs ( penicillin-binding proteins )即青霉素结合蛋白的亲和力非常强。 同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化合物的抗菌活性与之相当或更 好, 且抗菌谱广, 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潜力。
本发明化合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本发明化合物在 SD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研究
受试药物和配制:
供试品: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制备的化合物 1、 化合物 6、 化合物 8 和化合物 9。
对照药: 美罗培南 (注射用美罗培南) , 市售; 多尼培南 (注射用 多尼培南) 。
内标物: Warfarin: 白色粉末, 純度为 99%, 批号为 0072-8501, 由上海市药检所提供。
药物配制: 给药前配制, 溶于生理盐水中, 使其终浓度为 5mg/mL, 用于静脉注射。
试验动物: 雄性 SD大鼠; 体重 200 250克; 来源: 上海斯莱克实 验动物有限责任公司。
动物实验:
给药: 雄性 SD大鼠随机分为 5组, 每组 3只, 静注给药; 给药前 称定体重, 静注 10mg/kg给药。
样品采集:给药前记为零时刻,分别在给药后 5min、 15min、 30min、 45min、 lh、 2h 4h、 6h、 8h、 24h通过眼眶静脉丛取血 0.5mL于肝素 化离心管内, SOOOrpm离心 6min分离上层血浆, 冻存于 -20° C送至 LC-MS/MS检测。
血浆样品中 LC-MS/MS 测定法的建立:
色谱条件: 色谱柱: Gemini C6- Phenyl (50mm x 4.6mm, 5 μ m); 流 动相: 0.1%甲酸-水 -乙腈 (5: 35: 60, v/v/v) ; 流速: lmL/min; 柱温: 35-40 C; 进样体积: 5 L; 分流比: 1/5。
质谱条件: 扫描模式: 正离子多反应监测 (MRM) ; 离子源: 电喷 雾(ESI ) ; 雾化气体: 8L/min; 气帘气体: 8L/min; 碰撞气体: 4L/min; 离子喷雾电压: 4500v; 温度: 400。C/500°C。
标准曲线及质控样品制备: 精确称取适量供试品, 用超纯水配制成 浓度为 1.60mg/mL的储备液。 将该储备液用曱醇稀释得一系列浓度为 25000、 5000、 2500、 500、 250和 50ng/mL的工作液。 取 100 血浆, 在其中分别加入上述工作液 20 μ ΐ 即可得到浓度为 5000、 1000、 500、 100、 50和 10ng/mL的校准溶液。 按同样方法, 可以制得浓度为 4000、 800和 20ng/mL的质控样品溶液。 分析后, 做色谱图及标准曲线。
样品处理方法: 取血浆样品 100 μ ΐ 在其中加入 20 乙腈和 200 μ ΐ 200ng/mL的 Warfarin乙腈溶液。 将所得物混旋 1分钟, 并将其在 15000rpm下离心 5分钟。取得到的上清液 100y L, 并将 3 L的上清液 用于 LC/MS/MS进样分析。
结果和讨论:
给药浓度: 将配制的药物经 HPLC检测, 并与标准品对照, 得到静 注给药溶液的浓度准确度为 103. Vk。
数据分析: 血浆药物浓度低于检测限 ( 10ng/ml ) 者计算为 0, 药 动学参数由 Winnonlin Professional 5.2 药动学软件中的非房室模型 计算得出。
药代动力学:根据各时间点血浆中药物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及做药 时曲线。 各化合物的血浆半衰期 ( tm) 见下表, 由表 3所得到的半衰 期数据可以看出, 在大鼠(静注) 实验中, 本发明化合物的血浆半衰期 明显长于美罗培南和多尼培南。 部分本发明化合物的半衰期 (n=3 )
由于与美罗培南和多尼培南相比, 本发明的化合物具有明显增长的 半衰期, 因此本发^
菌作用, 并可以减少给药次数,

Claims (1)

  1. 权 利 要 求
    1、 通式 ( I ) 所示的化合物、 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易水解的 酯、 其异构体、 其水合物或上述酯或盐的水合物:
    其中, R1代表羧基、 - C00R4或易水解的酯, 所述的 R4代表羧基保 护基; 代表饱和或不饱和的含有 1 ~ 2个氮原子的 3 ~ 7元饱和或不饱 和杂环;
    R2代表氢原子、 卤素原子、 羟基、 氨基、 羧基、 氰基、 硝基、 三氟 曱基、 低级烷基或低级烷氧基; 和
    R3代表羟基或 - NRf , 其中所述 R5和 R6分别独立地代表氢原子或 低级烷基,其中所述低级烷基任选被一个或多个选自下面的取代基所取 代: 羟基、 氨基、 酰胺基、 氨基磺酰基、 素原子、 羧基、 氰基、 低级 烷氧基、 三氟曱氧基、 二氟曱氧基、 三氟甲基及其组合。
    2、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化合物, 其中所述通式 ( I ) 的化合物具 有通式 (1,) :
    其中, R1代表羧基、 - C00R4或易水解的酯, 所述的 R4代表羧基保 护基; 代表饱和或不饱和的含有 1― 2个氮原子的 3 ~ 7元饱和或不饱 和杂环;
    R2代表氢原子、 卤素原子、 羟基、 氨基、 羧基、 氰基、 硝基、 三氟 甲基、 低级烷基或低级烷氧基; 和
    R3代表羟基或- NR5R6, 其中所述 R5和 R6分别独立地代表氢原子或 低级烷基,其中所述低级烷基任选被一个或多个选自下面的取代基所取 代: 羟基、 氨基、 酰胺基、 氨基磺酰基、 1¾素原子、 羧基、 氰基、 低级 烷氧基、 三氟甲氧基、 二氟曱氧基、 三氟甲基及其组合。 '
    3、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化合物、 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易水解 的酯、 其异构体、 其水合物或所述酯或盐的水合物, 其中,
    R1代表羧基、 - C00R4或易水解的酯, 其中 R4代表羧基保护基, 其 选自曱基、 甲氧基曱基、 甲硫甲基、 苄氧甲基、 苯甲酰甲基、 乙基、 叔 丁基、 烯丙基、 苄基和对硝基苄基, 所述易水解的酯选自低级链烷酰氧 烷基酯、 环烷酰氧烷基酯、 低级链烷氧基酰氧烷基酯、 环烷氧基酰氧烷 基酯和(5-甲基- 2-氧代- 1, 3-间二氧杂环戊烯- 4-基)甲基酯; 代表饱和或不饱和的含有 1 ~ 1个氮原子的 4 ~ 6元饱和或不饱 和杂环,其选自氮杂环丁烷、 1 , 2-二氮杂环丁烷、 1 , 2-二氢氮杂环丁烯、 1 , 2-二氢 -1 , 2-二氮杂环丁稀、 吡咯烷、 吡咯、 二氢吡咯、 吡唑、 吡唑 烷、 咪唑、 氮杂环己烷、 5 , 6-二氢嘧啶、 四氢嘧啶、 哌啶和哌嗪;
    R2代表氢原子、 氟原子、 羟基、 氨基、 羧基、 甲基、 三氟甲基、 乙 基、 曱氧基或乙氧基;
    R3代表- NR5R6 , 其中 R5和 R6分别独立地代表氢原子或取代或非取代 的 (VC6烷基。
    4、 如权利要求 3所述的化合物、 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易水解 的酯、 其异构体、 其水合物或所述酯或盐的水合物, 其中,
    R1代表羧基、 - C00R4或易水解的酯, 其中 R4代表羧基保护基, 其 选自甲基、 甲氧基甲基、 曱硫甲基、 苄氧甲基、 苯甲酰甲基、 乙基、 叔 丁基、 烯丙基、 苄基和对硝基苄基, 所述易水解的酯选自低级链烷酰氧 烷基酯、 环烷酰氧烷基酯、 低级链烷氧基酰氧烷基酯、 环烷氧基酰氧烷 基酯和(5-甲基- 2-氧代 -1, 3-间二氧杂环戊烯- 4-基)曱基酯;
    ^选自氮杂环丁烷、 吡咯烷、 氮杂环己烷、 5, 6-二氢嘧啶和四氢 嘧啶;
    R2代表氢原子;
    R3代表羟基或- NR5R6 , 其中 R5和 R6分别独立地代表氢原子或取代 或非取代的曱基、 乙基、 丙基、 异丙基、 丁基、 异丁基, 其中所述取代 基选自: 羟基、 氨基、 酰胺基及其組合。 5、 如权利要求 4所述的化合物、 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易水解 的酯、 其异构体、 其水合物或所述酯或盐的水合物,
    其中,
    R1代表羧基、 -C00R4或易水解的酯, 其中 R4代表羧基保护基, 其 选自甲基、 烯丙基或苄基, 所述易水解的酯选自丙酰氧甲基酯、 丁酰氧 甲基酯、叔丁基甲酰氧甲基酯、异丙氧甲酰氧曱基酯、异丙氧甲酰氧 -1 - 乙基酯、环己烷氧甲酰氧 -1-乙基酯或(5-甲基 -2-氧代- 1, 3-间二氧杂环 戊烯- 4-基)甲基酯; 选自氮杂环丁烷、 吡咯烷、 氮杂环己烷、 5, 6-二氢嘧啶和四氢 定;
    R2代表氢原子;
    R3代表-龍 2
    6、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化合物或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易水解的 酯、 其异构体、 其水合物或所述酯或盐的水合物, 所述化合物选自: (4R, 5S, 6S)- 3- [N-氨基磺酰基-氮杂环丁烷- 3-基]硫基
    -6- [(1R)-1-羟乙基 ]-4-甲基 -7-氧 -1-氮杂双环- [3.2.0]庚- 2-烯 -2-羧 酸;
    (4R, 5S, 6S)- 3- [(3S)- N-氨基磧酰基-吡咯烷 -3-基]硫基
    -6- [ (1R) - 1-羟乙基] - 4-曱基 -7-氧- 1-氮杂双环- [3.2.0]庚 -2 -烯- 2 -羧 酸; '
    (4R, 5S, 6S)- 3- [N-氨基磺酰基 氮杂环己烷 -3-基]硫基
    - 6- [(1R)- 1-羟乙基 ]-4-甲基- 7-氧- 1-氮杂双环- [3.2.0]庚 -2-烯- 2 -羧 酸;
    (4R, 5S, 6S) -3- [1 (4 -氨基磺酰基 -5, 6-二氢嘧啶- 5-基]硫基
    -6- [ (1R) -1-羟乙基] -4-甲基- 7-氧- 1-氮杂双环- [3.2.0]庚 -2-烯 -2 -羧 酸;
    (4R, 5S, 6S) -3- [1 (2 -氨基磺酰基 -四氢嘧啶- 5-基]硫基
    - 6-U1R)- 1-羟乙基 ]- 4-甲基- 7-氧 -1-氮杂双环- [3.2.0]庚 -2-烯- 2 -羧 酸;
    (4R, 5S, 6S)- 3- [1-(N,N_二曱基 -胺基磺酰基)-氮杂环丁烷- 3-基] 硫基- 6 - E (1R) -1-羟乙基] -4-曱基 -7-氧 -1-氮杂双环 [3.2.0]庚- 2 -烯 - 2-羧酸; (4R, 5S, 6S) -3- [l- (N, N-二乙基-胺基磺酰基) -氮杂环丁烷 -3-基] 硫基- 6 - [ (1R) -1 -羟乙基] -4-甲基- 7-氧- 1-氮杂双环 [ 3. 2. 0]庚- 2-烯 -2-羧酸;
    (4R, 5S, 6S) -3- [1- (N, N-二丁基-胺基磺酰基) -氮杂环丁烷 -3-基] 硫基- 6- [ (1R) - 1 -羟乙基] -4-甲基- 7-氧- 1-氮杂双环 [ 3. 2. 0]庚- 2 -烯 - 2-羧酸;
    (4R, 5S, 6S) -3- [1- (2-羟基- 3-氨基-丙胺基磺酰基) -氮杂环丁烷 - 3 -基]硫基 -6- [ (1R) - 1-羟乙基] -4-甲基 -7-氧 -1-氮杂双环 [3. 2. 0]庚 -2 -烯 -2-羧酸; 和
    (4R, 5S, 6S) - 3_ [1- (2-乙酰胺基)胺基磺酰基-氮杂环丁烷- 3-基]硫 基- 6- [ (1R) - 1-羟乙基] -4-甲基- 7-氧- 1-氮杂双环 [3. 2. 0]庚 -2-烯- 2- 羧酸。
    7、如权利要求 1 ~ 6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易水解的酯、 其异构体、 其水合物或所述酯或盐的水合物, 其中所述 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为有机酸盐、 无机酸盐、 有机碱盐或无机碱盐, 所述 有机酸选自乙酸、 三氟乙酸、 甲磺酸、 甲苯磺酸、 马来酸、 琥珀酸、 酒 石酸、 柠檬酸和富马酸; 所述无机酸选自盐酸、 氢溴酸、 硝酸、 硫酸和 磷酸; 所述有机碱选自葡曱胺和氨基葡萄糖; 所述无机碱选自含有钠、 钾、 钡、 钙、 镁、 锌、 锂的碱性化合物。
    8、 如权利要求 1 ~ 7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 其中所述易水解的酯 为在生物体内能够水解为相应羧酸的酯。
    9、 药物组合物, 其包含权利要求 1 ~ 8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 其 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易水解的酯、 其异构体、 其水合物或所述酯或盐 的水合物以及一种或多种药用载体和 /或稀释剂。
    10、如权利要求 9所述的药物组合物, 为药学上可接受的任何一种 剂型。
    11、 如权利要求 1 ~ 8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 其药学上可接受的 盐、 其易水解的酯、 其异构体、 其水合物或所述酯或盐的水合物在制备 用于治疗和 /或预防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12、 制备通式 ( I ) 所示化合物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使通式 ( II ) 所示化合物、 其异构体、 其盐或酯, 与通式 (III) 所示化合物发生汞核取代反应,
    其中, R1 R2、 R3和 ^如权利要求 1所述, L表示离去基团。
    13、 式 ( II ) 所示的化合物及其盐、 其易水解的酯或其异构体
    0
    N
    HS- -R2
    ( II ) 其中, R2、 R3和^7如权利要求 1所述,
CN2008801025494A 2007-08-09 2008-08-07 磺酰基取代的碳青霉烯类化合物 Active CN1019522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801025494A CN101952290B (zh) 2007-08-09 2008-08-07 磺酰基取代的碳青霉烯类化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0164618A CN101362757A (zh) 2007-08-09 2007-08-09 磺酰基取代的碳青霉烯类化合物
CN200710016461.8 2007-08-09
PCT/CN2008/001440 WO2009018723A1 (fr) 2007-08-09 2008-08-07 Composés de carbapenem substitués par sulfonyle
CN2008801025494A CN101952290B (zh) 2007-08-09 2008-08-07 磺酰基取代的碳青霉烯类化合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52290A true CN101952290A (zh) 2011-01-19
CN101952290B CN101952290B (zh) 2013-01-23

Family

ID=4034094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0164618A Pending CN101362757A (zh) 2007-08-09 2007-08-09 磺酰基取代的碳青霉烯类化合物
CN2008801025494A Active CN101952290B (zh) 2007-08-09 2008-08-07 磺酰基取代的碳青霉烯类化合物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0164618A Pending CN101362757A (zh) 2007-08-09 2007-08-09 磺酰基取代的碳青霉烯类化合物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046107A1 (zh)
EP (1) EP2186814A4 (zh)
JP (1) JP2010535719A (zh)
CN (2) CN101362757A (zh)
WO (1) WO200901872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53553A (zh) * 2010-02-11 2011-08-17 山东轩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含有氨基磺酰胺基氮杂环丁烷的口服碳青霉烯化合物
CN102603746B (zh) * 2010-12-28 2015-07-15 山东轩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碳青霉烯衍生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17016A (en) * 1991-08-20 1994-05-31 Shionogi Seiyaku Kabushiki Kaisha Pyrrolidylthiocarbapenem derivative
CA2091309A1 (en) * 1992-03-26 1993-09-27 Frederic H. Jung Antibiotic compounds
TW513430B (en) * 1996-07-12 2002-12-11 Merck & Co Inc Process for synthesizing carbapenem antibiotics
WO2004067532A1 (ja) * 2003-01-31 2004-08-12 Meiji Seika Kaisha, Ltd. 新規カルバペネム誘導体
EP1937664B1 (en) * 2005-10-14 2011-06-15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Hydrazide compound and pesticidal use of the same
CN102153553A (zh) * 2010-02-11 2011-08-17 山东轩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含有氨基磺酰胺基氮杂环丁烷的口服碳青霉烯化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52290B (zh) 2013-01-23
WO2009018723A1 (fr) 2009-02-12
US20110046107A1 (en) 2011-02-24
EP2186814A4 (en) 2012-02-15
CN101362757A (zh) 2009-02-11
EP2186814A1 (en) 2010-05-19
JP2010535719A (ja) 2010-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80890B (zh) 头孢硫脒结晶物及其用途
CN101720326A (zh) 新的碳青霉烯衍生物
CN101830916B (zh) 抗菌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952290A (zh) 磺酰基取代的碳青霉烯类化合物
RU2289582C2 (ru) Соединение карбапенема
CN101711250B (zh) 苯磺酰胺亚甲基取代的巯基吡咯烷碳青霉烯衍生物
CN101711251A (zh) 1β-甲基碳青霉烯抗生素及其药物组合物和用途
CN102212074A (zh) 头孢尼西钠水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298813B (zh) 碳青霉烯衍生物的无定形粉末和多晶型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328177B (zh) 氮杂环乙烯基取代的巯基杂环碳青霉烯化合物
CN101328181B (zh) 新的培南化合物
CN111378002A (zh) 一种环黄芪醇新晶型a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74965B (zh) 氘修饰的碳青霉烯衍生物
CN110041347A (zh) 头孢唑啉钠新化合物及其组合物和用途
CN103275081A (zh) 培南类抗菌素
CN102584827B (zh) 含氨基磺酰基杂环甲胺基甲酰基吡咯烷的碳青霉烯化合物
CN101362763B (zh) 含有巯基吡咯烷的碳青霉烯衍生物
CN101412720B (zh) 含有巯基氮杂环乙烯基的碳青霉烯化合物
CN101550138B (zh) 巯基氮杂环烷酰胺醇取代的培南衍生物
CN101357917B (zh) 含有甲酰肼基的碳青霉烯化合物
CN101362759B (zh) 含有二氢吡咯亚甲基取代的碳代青霉烯衍生物
CN101357916B (zh) 含有二氢咪唑甲酰胺基的培南化合物
CN101333219B (zh) 含有巯基吡咯烷甲酰胺苯烷基杂环的培南衍生物
CN101328176A (zh) 四氢嘧啶乙烯基取代的巯基杂环碳青霉烯化合物
CN102311451A (zh) 替卡西林二钠水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123

Address after: 570105 Tianyi International Building, 85 Binhai Avenue, Longhua District, Haikou City, Hainan Province, 27th Floor

Patentee after: Hainan Xuanzhu Pharma Co.,Ltd.

Address before: 250101 No. 2518 Tianchen Street, Jinan Hi-tech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UANZHU PHARMA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050000 Beijing Tianjin Hebei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Park, 769 Taihang street, high tech Zone, Shijiazhuang City, Hebei Province 203c507

Patentee after: Xuanzhu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050000 Beijing Tianjin Hebei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Park, 769 Taihang street, high tech Zone, Shijiazhuang City, Hebei Province 203c507

Patentee before: Xuanzhu (Shijiazhuang)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after: 570105 Tianyi International Building, 85 Binhai Avenue, Longhua District, Haikou City, Hainan Province, 27th Floor

Patentee after: Xuanzhu (Hainan)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70105 Tianyi International Building, 85 Binhai Avenue, Longhua District, Haikou City, Hainan Province, 27th Floor

Patentee before: Hainan Xuanzhu Pharma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050000 Beijing Tianjin Hebei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Park, 769 Taihang street, high tech Zone, Shijiazhuang City, Hebei Province 203c507

Patentee after: Xuanzhu (Shijiazhuang)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70105 Tianyi International Building, 85 Binhai Avenue, Longhua District, Haikou City, Hainan Province, 27th Floor

Patentee before: Xuanzhu (Hainan)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050000 Beijing Tianjin Hebei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Park 203c507, 769 Taihang street, high tech Zone, Shijiazhuang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uanzhu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050000 Beijing Tianjin Hebei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Park 203c507, 769 Taihang street, high tech Zone, Shijiazhuang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uanzhu Bio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