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47052A - 用于电磁炉具上的防烫伤烹调器具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磁炉具上的防烫伤烹调器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47052A CN101947052A CN 201010299586 CN201010299586A CN101947052A CN 101947052 A CN101947052 A CN 101947052A CN 201010299586 CN201010299586 CN 201010299586 CN 201010299586 A CN201010299586 A CN 201010299586A CN 101947052 A CN101947052 A CN 10194705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d
- scald
- cooking appliance
- conductive metal
- magnetic conducti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日用烹调器具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电磁炉具上的防烫伤烹调器具,是为解决现有烹调器具防烫伤效果不理想而设计的。该烹调器具包括有烹调器具本体、盖体及把手,所述本体采用不导磁或低导磁性金属材料加工成整体双层内真空结构,所述本体内底面上还设有导磁金属片,所述盖体采用双层内真空结构并通过螺纹与所述本体紧密连接。本发明防烫伤效果好、安全、节能,可广泛应用于日用烹调之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日用烹调器具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电磁炉具上的防烫伤烹调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应用于水壶、煮锅的防烫伤技术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将壶体或锅体侧壁及盖体设置成双层壁或类双层壁结构,再在双层壁中填充绝热材料;另一类是在壶体或锅体侧壁及盖体上表面涂上绝热涂料。这些技术都能避免用户因误触壶壁或锅壁而烫伤,具备一定的防烫伤功能,但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如下局限性:1、存在防烫伤盲区。不管采用双层壁结构还是涂上绝热涂料,其防烫区域仅局限在壶体及锅体的侧壁及盖体上表面,而对于壶体及锅体底面及壶嘴,则由于需要导热而不能采用双层壁结构或者涂上绝热涂料,从而容易烫伤用户;2、不适宜应用于电磁炉具上。将上述结构的水壶、煮锅用于电磁炉上时,由于水壶、煮锅底面的导热性易使热量从被加热的内容物传递到电磁炉硅晶板上,从而使硅晶板容易烫伤用户。
中国专利局于2008年6月25日还公开了授权公告号为:“CN 2010763”,名称为:“一种真空保温电磁压力锅”的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所公开的压力锅锅体及锅盖均包括外层、内层及真空空腔,外层还设一注塑层,内层均采用导磁材料。该压力锅采用双层内真空结构是为了防止锅体内容物热能向外传导和辐射,也即其目的是为了保温节能,尽管该结构的附带作用具有一定的防烫伤效果,但其防烫伤主要是依靠设于外层上的注塑层的低热传导性实现的,因此防烫伤效果仍不理想。此外,将该压力锅应用于电磁炉具也,也易使电磁炉面的硅晶板发热而烫伤用户。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局限性,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电磁炉具上,防烫伤效果好、安全、节能的烹调器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电磁炉具上的防烫伤烹调器具包括有烹调器具本体、盖体及把手,所述本体采用不导磁或低导磁性金属材料加工成整体双层内真空结构,所述本体内底面上还设有导磁金属片。
所述盖体采用双层内真空结构或双层结构内填绝热材料;所述盖体与本体通过螺纹连接成密封的结构。
为使烹调器具具有更好的防烫伤效果,所述本体所采用的材料优选采用不导磁金属材料,如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其次是相对磁导率等于或低于600 mH/m(直流时)的金属材料。
本发明是基于这样一种物理学原理而设计的,即在高频电磁波的作用下,导磁金属材料会发热而非导磁金属材料不会发热。同时,非导磁金属材料对电磁波不具屏蔽作用(阻挡),也即电磁波对非导磁金属材料具有穿透能力。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所述烹调器具本体的侧壁及底壁均采用不导磁或低导磁性金属材料加工成整体双层内真空结构,这样,电磁炉具上产生的高频电磁波能穿透外底壁、真空层及内底壁而直接作用在设置于内底面上的导磁金属片,从而对烹调器具内容物进行加热。同时,由于真空层又具有非常好的绝热、断热作用,因此热能不会从内容物传递到烹调器具本体外侧壁及外底壁,也不会传递到与烹调器具本体底面相接触的硅晶板,也即是说,不管烹调器具内容物的温度多高,器具本体外侧壁、外底壁以及电磁炉硅晶板始终保持外界的温度,从而不会烫伤用户。
此外,由于烹调器具采用基本密封的结构,加上双层内真空结构的断热效果好,因此本发明提供的烹调器具具有非常高的热能利用率和保温效果;再次,由于烹调器具采用基本密封的结构,即使烹调器具不慎倾倒,内容物也不会流出从而烫伤用户,防烫伤功能全面。
事实上,本发明是克服了传统技术人员“双层内真空结构能用于断热而不能用于加热(导热)”的技术偏见,既充分利用真空层的断热、隔热功能,又巧妙地利用电磁波的穿透(辐射)特性而对置于真空层另一侧的内容物进行加热,从而设计出本发明产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防烫伤水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沿A-A’的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防烫伤煮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防烫伤焖烧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的防烫伤水壶,包括有壶体16、盖体10及把手13。其中壶体16采用不带磁的304不锈钢材料制成整体双层内真空结构,并在沿壶体轴截面形成呈“U”形真空层15,壶体16上部有一向外延伸的凸缘18,壶体16内底面上设有一导磁金属片14。盖体10由上盖体11及盖体连接件12构成,其中上盖体11由304不锈钢材料制成双层内真空结构并形成真空层17,上盖体11通过螺纹与盖体连接件12紧密连成一体,盖体10通过盖体连接件12下部的螺纹与壶体16紧密连接,盖体连接件12上还设有出水通道19,出水通道19以盖体连接件中心轴为中心沿径向呈对称放射状分布,出水通道19上还设有出水口20。当盖体10与壶体16紧密连接时,盖体10与壶体16形成完全封闭的容器;当盖体回旋一定角度直至某一出水通道19对准凸缘18时,壶中液体依次通过出水口20、出水通道19、凸缘18向外流出。这样,在煮水及需要倒水时,将盖体10安装在壶体16上并使出水通道19对准凸缘18,水壶中的液体或水蒸气就能通过出水口20、出水通道19、凸缘18向外流出;反之,则将盖体10完全旋紧在壶体16上,这样,即使水壶倾倒,水壶中的液体也不会流出,防烫伤效果好,完全、高效、节能。
如图3所示的防烫伤煮锅,包括有锅体36,与锅体36相吻合的盖体30及安装于锅体两侧的把手33。其中锅体36采用不带磁的304不锈钢材料制成整体双层内真空结构,并在沿锅体轴截面形成呈“U”形真空层35,锅体36内底面上设有一导磁金属片34。盖体30采用304不锈钢材料制成双层内真空结构并形成真空层31,盖体上还设有通气孔32。盖体30通过螺纹与锅体36紧密连接。
如图4所示的防烫伤焖烧锅,包括有锅体46、盖体40及把手43。其中锅体46采用不带磁的304不锈钢材料制成整体双层内真空结构,并在沿锅体轴截面形成呈“U”形真空层45;锅体46内底面上设有一导磁金属片44,导磁金属片上还设有一聚热板48。盖体40采用304不锈钢材料制成双层内真空结构并形成真空层47,盖体40通过螺纹与锅体46紧密连接,盖体上还设有贯穿盖体上下表面的通气管42,通气管上端设有限压阀41。
使用时,将焖烧原料放入锅体内部,旋紧盖体然后放在电磁炉具上加热,当加热到锅中内容物煮沸时,视情况继续加热3~5分钟,然后停止加热。这样,由于锅体内底面设有聚热板,在给锅体加热时已吸聚了大量热能,停止加热后仍能继续放热进行焖烧。同时,由于锅体及盖体采用双层内真空结构,断热效果好,防止锅体内部热量向外界散失,因此能保持较长的焖烧时间。另外,盖体上设有通气管及限压阀,当锅中气压过高时,气流顶开限压阀泄气,这样,既能使锅体内部保持一定的内压,又能防止因锅体内压过高而发生爆炸,具有防烫伤、完全、高效、节能。
Claims (8)
1.一种用于电磁炉具上的防烫伤烹调器具,包括有烹调器具本体、盖体及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烹调器具本体采用不导磁或低导磁性金属材料加工成整体双层内真空结构,所述烹调器具本体内底面还设有导磁金属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烫伤烹调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导磁金属材料采用奥氏体不锈钢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烫伤烹调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导磁性金属材料采用相对磁导率等于或低于600 mH/m的金属材料。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防烫伤烹调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调器具本体上部设有一向外延伸的凸缘,所述盖体由上盖体及盖体连接件通过螺纹紧密连成一体,所述上盖体采用双层内真空结构,所述盖体通过盖体连接件下部的螺纹与烹调器具本体紧密连接,所述盖体连接件上设有出水通道和出水口,使得盖体安装在器具本体上时,器具本体内容物依次通过出水口、出水通道、凸缘向外流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烫伤烹调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通道以盖体连接件中心轴为中心沿径向呈对称放射状分布,所述出水口设在出水通道上。
6.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防烫伤烹调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采用双层内真空结构并通过螺纹与所述烹调器具本体紧密连接,所述盖体上还设有贯穿盖体上、下表面的通气孔。
7.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防烫伤烹调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采用双层内真空结构并通过螺纹与所述烹调器具本体紧密连接,所述导磁金属片上还设有聚热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烫伤烹调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设有贯穿盖体上、下表面的通气管,通气管上设有限压阀。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010299586 CN101947052A (zh) | 2010-10-08 | 2010-10-08 | 用于电磁炉具上的防烫伤烹调器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010299586 CN101947052A (zh) | 2010-10-08 | 2010-10-08 | 用于电磁炉具上的防烫伤烹调器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47052A true CN101947052A (zh) | 2011-01-19 |
Family
ID=43450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010299586 Pending CN101947052A (zh) | 2010-10-08 | 2010-10-08 | 用于电磁炉具上的防烫伤烹调器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947052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23128A (zh) * | 2014-12-10 | 2015-04-22 | 马人欢 | 防辐射环保电磁炉锅 |
CN107080461A (zh) * | 2016-02-16 | 2017-08-22 |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食品处理机 |
CN108348087A (zh) * | 2015-10-30 | 2018-07-31 | 艾尼吉恩有限公司 | 电磁炉用均匀加热容器 |
CN110710861A (zh) * | 2019-11-16 | 2020-01-21 | 潮州市盛世汉鼎厨房用品有限公司 | 一种节能营养锅 |
CN111110052A (zh) * | 2018-10-31 | 2020-05-08 |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电热水杯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242660Y (zh) * | 1995-09-25 | 1996-12-18 | 陆晓奋 | 一种电磁灶用锅具 |
CN2647192Y (zh) * | 2003-09-25 | 2004-10-13 | 文永钊 | 电水壶 |
US20040217114A1 (en) * | 2002-01-31 | 2004-11-04 | Mamoru Isogai | Cooker for high-frequency heating apparatus |
CN2702687Y (zh) * | 2004-03-25 | 2005-06-01 | 薛小军 | 一种壶 |
CN201806501U (zh) * | 2010-10-08 | 2011-04-27 | 李春生 | 用于电磁炉具上的防烫伤烹调器具 |
-
2010
- 2010-10-08 CN CN 201010299586 patent/CN10194705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242660Y (zh) * | 1995-09-25 | 1996-12-18 | 陆晓奋 | 一种电磁灶用锅具 |
US20040217114A1 (en) * | 2002-01-31 | 2004-11-04 | Mamoru Isogai | Cooker for high-frequency heating apparatus |
CN2647192Y (zh) * | 2003-09-25 | 2004-10-13 | 文永钊 | 电水壶 |
CN2702687Y (zh) * | 2004-03-25 | 2005-06-01 | 薛小军 | 一种壶 |
CN201806501U (zh) * | 2010-10-08 | 2011-04-27 | 李春生 | 用于电磁炉具上的防烫伤烹调器具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23128A (zh) * | 2014-12-10 | 2015-04-22 | 马人欢 | 防辐射环保电磁炉锅 |
CN108348087A (zh) * | 2015-10-30 | 2018-07-31 | 艾尼吉恩有限公司 | 电磁炉用均匀加热容器 |
CN107080461A (zh) * | 2016-02-16 | 2017-08-22 |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食品处理机 |
CN111110052A (zh) * | 2018-10-31 | 2020-05-08 |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电热水杯 |
CN110710861A (zh) * | 2019-11-16 | 2020-01-21 | 潮州市盛世汉鼎厨房用品有限公司 | 一种节能营养锅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388572A (zh) | 一种夹层式压力锅 | |
CN101947052A (zh) | 用于电磁炉具上的防烫伤烹调器具 | |
CN107692815A (zh) | 一种餐厅厨房用节能热泵式蒸汽蒸锅 | |
CN201243927Y (zh) | 一种蒸煮两用且防溢保湿的微波器皿 | |
CN201806501U (zh) | 用于电磁炉具上的防烫伤烹调器具 | |
CN205107337U (zh) | 一种温控节能电茶壶 | |
CN206499325U (zh) | 一种无油烟节能环保健康养生锅 | |
CN207707783U (zh) | 煮饭锅胆 | |
CN207323268U (zh) | 一种变频回旋式智能电饭锅 | |
CN206586801U (zh) | 一种各腔室受热均匀的蒸锅 | |
CN205251213U (zh) | 一种电热锅锅体 | |
CN207101096U (zh) | 一种带有导热管的烤锅 | |
CN102113817A (zh) | 电磁煮粥煲 | |
CN205963755U (zh) | 一种用于电磁加热式锅具的锅体 | |
CN213909844U (zh) | 一种多面加热的微蒸烤消一体机 | |
CN204071788U (zh) | 智能断电再煮节能电饭煲 | |
CN206924009U (zh) | 内锅、电压力锅及电饭锅 | |
CN205338559U (zh) | 一种节能油导热夹层锅 | |
CN106419508A (zh) | 电热杯及儿童电热杯 | |
CN207532293U (zh) | 一种新型双胆式电饭煲 | |
CN202981559U (zh) | 一种实用蒸锅 | |
CN206852507U (zh) | 一种便于整体均匀加热的煮锅内胆 | |
CN204950522U (zh) | 一种多功能电加热锅 | |
CN205125889U (zh) | 一种用于泉烹的锅体 | |
CN209678177U (zh) | 一种多功能组合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110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