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406B - 用于纸幅抑制性干燥的一种工艺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纸幅抑制性干燥的一种工艺方法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406B
CN1019406B CN89103753A CN89103753A CN1019406B CN 1019406 B CN1019406 B CN 1019406B CN 89103753 A CN89103753 A CN 89103753A CN 89103753 A CN89103753 A CN 89103753A CN 1019406 B CN1019406 B CN 10194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web
drying
woollen blanket
paper
we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Application number
CN891037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460A (zh
Inventor
博吉尔·斯考根
格雷戈里·林·韦德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loi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eloi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22746955&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19406(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loit Corp filed Critical Beloit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94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460A/zh
Publication of CN10194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406B/zh
Expir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5/00Dryer section of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21F5/02Drying on cylinders
    • D21F5/04Drying on cylinders on two or more drying cylinder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5/00Dryer section of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21F5/02Drying on cylinders
    • D21F5/04Drying on cylinders on two or more drying cylinders
    • D21F5/042Drying on cylinders on two or more drying cylinders in combination with suction or blowing device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GCALENDERS; ACCESSORIES FOR PAPER-MAKING MACHINES
    • D21G9/00Other accessories for paper-making machines
    • D21G9/0063Devices for threading a web tail through a paper-making machine

Landscapes

  • Paper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在造纸机干燥部对纸幅进行抑制干燥的一种工艺方法。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纸幅的行程中用毛毯包覆纸幅,使纸幅绕过此干燥部的一个烘缸,然后将此纸幅绕到紧邻此烘缸下游设置的一导向装置上,使纸幅的卷边现象减至最小限度。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1987年2月13日公布的共同未决专利申请U.S.S.N.O14569的部分续篇。此共同未决申请014569的全部公开内容综合于此作为参考。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艺方法,用来在造纸机的干燥部对纸幅进行抑制干燥。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工艺方法,其中包括抑制纸幅相对造纸机的横向收缩,从而抑制住纸幅发生卷边。
在纸幅的制造过程,当纸幅业已成形后,即将它在压榨部加压以从中除去其很大一部分水份。然后将纸幅引过干燥部,以便从此纸幅中进一步除水,使得最终的纸幅达到所要求的纸张特性。
典型的干燥部包括排列成第一排与第二排的许多烘缸,其中的第一排配置在较低一排之上。纸幅以蜿蜒构型穿绕过交错排列的上部烘缸与下部烘缸之间,使它的两侧面交替而相续地暴露向烘缸的外表面。
在上述布局中,上排烘缸由一上部干燥毛毯包绕,而下部烘缸则由一下部干燥毛毯包绕。这样的布置是为了使上、下毛毯能在纸幅绕相应的上、下烘缸通过时,抑制此纸幅相对于造纸机横向收缩。但是,上述布置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当纸幅在移过上、下烘缸之间的过程中,它并未受到上、下毛毯的支承。纸幅的这种不受抑制的运动就会使它在相对造纸机的横向上收缩,随之造成卷边。
为了使最终获得纸幅中的卷边与皱折现象减少,曾经这样地来装 配干燥部,让一单式的干燥毛毯触接纸幅绕过相应的上、下烘缸延伸,使得纸幅在烘缸之间不允许作开式牵引或自由的通过。虽然上述单式毛毯型的或Uno作业的干燥部,在纸幅移过上、下烘缸之间时有助于支承纸幅,但这种单式毛毯型的布置至少具有如下缺点。首先,这一毛毯是设置在纸幅与下部烘缸之间,因而使得下部烘缸为数众多。其次,纸幅在环绕过下部烘缸时是配置在毛毯之外,因而在纸幅绕过下部烘缸之际有可能相对于毛毯发生颤动。纸幅的这种颤动意味着它在环绕过下部烘缸时是不受抑制的。
理想的情况是,纸幅在其通过干燥部的整个过程,应能限制其相对于机器横向的收缩。这种理想情况已通过采用全Bel作业的布置获得实现,后者是在1987年2月13日公布的共同未决专利申请014569中所提出的。
在此未决专利申请014569中公开了一种单排式的干燥部,其中的纸幅与毛毯相互相对相邻的布置,并交替地被导引绕过烘缸与真空校正辊。此种校正辊则取代了前述单式毛毯型装置中下部过多的烘缸。这种真空校正辊在纸幅绕过它时将纸幅拉向它本身,使得纸幅在绕过此真空校正辊时,抑制其相对于造纸机横向收缩。
这样,使得纸幅不仅在它绕过烘缸时而且还在它绕过真空校正辊时,抑制了它在相对于机器横向上的收缩。此外,由于这种真空校正辊的直径远小于烘缸的直径,使纸幅与毛毯在烘缸与校正辊之间形成的一段联合运行长度达到最低程度,因而纸幅在其通过干燥部的绝大部分行程中,它的相对于造纸机横向的收缩便受到了抑制。
上述的对纸幅的抑制,减少了最终所得纸页的卷边与皱折现象,同时还降低了它在处缘处的粒度。此外,由于对纸幅进行了这样一种 抑制,就能使网前箱中的堰板开口更其均匀,同时也改进了横向纤维取向的分布。
更确切地说,为了定量地描述常规干燥过程中纸幅在横向上不均匀的收缩率,业已进行过各种实验室的以及工厂规模的研究。上述的不均匀收缩率,乃是网前箱堰板轮廓、纤维取向、纸幅的伸长率与抗张能量吸收等不均匀的主要原因。
抗张能量吸收以后简写为TEA,在1980年出版的“纸业词典(The Dictionory of Poper)”第四版中定义为:纸样在拉应力作用下破裂时吸收的能量,以每单位面积上的能量单位表示,例如公斤-厘米/平方厘米(kg-cm/cm2),它可用于评价在粗笨运输条件下的包装材料。
这种对连续干燥进行的抑制是通过一种无牵引全干燥部来应用的,后者例如见于Beloit公司所提出全Bel作业的概念中,它通过控制横向伸长率与TEA分布,直接影响到成品纸页的性质。此外,这一减小了的收缩率也就使得纸幅边缘的皱折与精度减少。
前述的词典将皱折定义为:“由不均匀干燥与收缩引致的一种起褶状态,它通常出现在干燥过程中几乎未受抑制的纸上”。
此外,粒度在上述词典中定义为纸页或纸板表面外观上的细小变异,它的起源有各式各样的原因,例如毛毯或造纸网的印痕、颜色的不规则分布以及干燥过程中的不均匀收缩率等等。
还有,后面将会更具体地谈到,通过抑制纸幅的横向收缩率,网前箱堰唇的开口能保持得更为均匀,同时能改进横向上的纤维取向分布。
前进全Bel作业包括,在烘缸之间转送纸幅时,给以确实的支承, 同时利用衬毯的压力与校正辊的真空来抑制纸幅。上述布置综合的结果,改进了领纸、造纸机的运行能力以及纸页的性质。
在常规的干燥部中,湿纸幅是通过与铸铁、蒸汽加热的烘缸作间歇式接触而干燥的。纸幅与烘缸间的热接触是通过受拉的干燥部合成网来维持的,后者在纸幅包到烘缸上时给它以压力。合成网的张力范围为每线性英寸8至12磅(8~12PLI),视烘缸直径而定,它将施加一范围为0.25至0.35磅/平方英寸(PSI)的网压,以上范围相当于6至10英寸水表高度(WG)。
上述的这一合成网压力不仅改进了干燥接触,还抑制了纸幅,防止它发生收缩。但是,如后所述,随着纸幅通过常规烘缸之间的领纸时,此种抑制便一二再地被解除。
通过维持着在造纸机方向(即纵向)上的牵引力,合成网的压力能继续在此方向上提供某种抑制,然而在机器的横向上,实际上是自由的。纸幅在横向上是自由地收缩,在边缘处尤其如此,在靠近纸幅中心处,这里的纸幅至少是部分地受到外侧部分的抑制,收缩的程度较小。
这种在造纸机横向上的不均匀收缩,产生出种种不均匀的横向纸幅性质,如伸长率、TEA和抗张强度等。
按前述辞典的定义,伸长率是“在抗张强度测量中对应于破裂点的延伸率,它通常以初始长度的百分率表示。”
在横向上高的边缘收缩率也加剧了纸幅易受边缘皱折、卷曲与产生粒度的影响。
在此词典中还将卷曲定义为:“纸样一侧润湿时所形成的曲率,它曾经用作为施胶度侧度的正规术语”。
不对收缩率进行抑制还会增大吸湿膨胀性,同时还对纤维定向带来不利影响。在该“纸业辞典”中将吸湿膨胀性定义为:纸幅因环境相对湿度变化所产生的尺寸变化,它一般用百分率表示,通常在造纸机横向上的要比纵向上的高出若干倍。这一性质对于尺寸要求严的平板纸、卡片纸或纸结构板(壁板、隔音板等),在应用上有很大重要性。
在各式各样的工厂规模实验中,属于上述这类研究的第一个方面是,在大规模生产的造纸机上定量地描述这种不均匀性,然后测定这种不均匀收缩率对机器运行和对成品纸幅性质的影响。
当纸浆从网前箱堰唇释出,通过对加于其上的微细墨水滴进行计量来测定纸幅的横向收缩率。然后将湿润端墨痕间的距离与干燥端的这种距离相比较,来测定横向收缩率分布。
下面讨论在高级纸张造纸机上的有关结果。业已发现,收缩率高度不均,事实上大体呈抛物线分布。正如所预期的,最高的收缩率发生在边缘处,纸幅在这里的横向抑制最小;纸幅收缩率在接近中心处最低,在这里纸幅至少是部分地受到外侧部分的抑制。
然后在实验室对横向的纸样进行实验来测定纸幅性质的变化,有关结果将在后面作较详细的讨论。所得结果表明,纵向伸长率在横向上非常均一,这是由于它受到纵向牵引力控制的结果。然而,横向伸长率则极不均一,看来这是横向收缩的直接反映。换句话说,最高伸长率是出现在纸幅经受了最大收缩的边缘处。
对于此同一的样纸还测量了纵向与横向的抗张强度分布。
在前述词典中,抗张强度定义为:“样纸在规定条件下所形成的最高张应力,它通常用样纸每单位亮度上的力表示”。
后面将会讨论到,纵向上的抗张强度是相当一致的,而且它虽然部分地受到纵向牵引力的影响,但它在横向上不变。但是,横向抗张强度分布不均一,略呈双曲线构型。最低的抗张强度发生在纸幅边缘附近,而这里的横向收缩也是最大的。
从以上实验结果还得知,增强横向抑制,正如在机器中心所经受到的,会随着抗张强度的增大而使伸长率减小。由于横向抗张强度在横向上变化,尽管纵向抗张强度相当均一,但抗张强度比也因此而改变,使最高的抗张强度比出现在边缘处。
抗张强度比乃是横向抗张强度对纵向抗张强度之比,以后将对此详细讨论。
对于上述纸样还测量了TEA分布。横向上的这种分布反映了横向伸长率的不均匀性。但是,这一TEA分布的变化并不正好表示出横向伸长率,这是因为在靠近纸机中心处的损失已由于抗张强度的提高而在极大程度上被抵销。
发生在边缘附近的增大了的收缩还对网前箱的性能带来不利影响。为了在纸轴处产生一均匀的纸张定量分布,堰板开口必须在靠近边缘处封闭。堰板开口在邻近边缘处的这种封闭能降低在边缘处的纸张定量,来补偿靠近边缘处所发生的较高的收缩。纸张定量的这种减少,会使纸幅带着轻的边缘通过压榨部和较前面的几个干燥部,而随着边缘收缩,较轻的边缘最终会加重。
在前述词典中,纸张定量被定义为:“纸会切成一特定的基本尺寸后以磅表示的重量。一令纸的张数通常为500。”
上述不均匀的堰板开口已知由于引致了横向流而造成纤维取向的扭变。
后面将会讨论到,对于前述纸样,纤维取向是通过测量声音模数分布来测定的。纤维取向是用此模数包络线的主轴偏离纵向的角度来表示的。正的角度说明纤维是朝向纸幅的背面,而负的角度表明纤维是朝向纸幅的正面。
正如所预期的,这些纤维的全体都指向纸机的中心,这是由于堰板开口在靠近边缘处封闭来补偿边缘的收缩。
对纸幅作抑制性干燥所取得的前述优点,反映在相当重要的商业利益上已胜过在自由干燥部所生产出的纸幅。
为了由均匀的堰板开口来实现均一的重量分布,就必须控制横向收缩。由于这种收缩是随水份的除去而发生,因而最主要的收缩是发生在有水决泻的开式领纸中。为了减小收缩率,必须由可靠的抑制来取代开式牵引。
用于消除开式牵引的一种普遍的工业化装置是那种单式毛毯或蜿蜒形的干燥部。尽管这种蜿蜒形的干燥部确实免除了开式牵引,但它并没有用可靠的抑制来替代开式牵引,而且它只从一面来干燥纸幅。
但是,上述的全Bel作业终究用真空辊取代了这种蜿蜒形干燥部在底部的无效烘缸。如在前述未决专利申请014569中所述,通过在上毛毯与下毛毯单排部之间的交替,于上述装置内保持了双面干燥。
所说单排部的居中的真空辊所起的作用,极其类似于后面将详加讨论的用于实验室研究的衬毯真空箱。此真空维持住抑制,它是当纸幅转送到烘缸之间时通过烘缸的衬毯压力来起作用的。
在常规的蜿蜒形毛毯真空箱内所感生的真空一般只有0.1至0.2英寸水柱(WC),显然这不足以提供足够的收缩抑制。此外,这样低水平的真空也不足以遍及到整个底部烘缸。对于在上部烘缸间有较长 的纸幅段而言,在常规的蜿蜒形或单式毛毯干燥部的干燥循环的显著一部分中,纸幅本身保持在未受抑制状态。
真空辊中6至8英寸水柱的真空级基本上等于干燥部合成网所加的抑制。这样的真空级如后面将讨论到的,也等于作可靠的纸幅抑制时所要求的量级。
在各式实验室研究中所采用的纸幅抑制技术被不断地使用,而为了在工业化造纸上实现相同的性质改进,那种干燥抑制方法也被继续地采用,或至少是用在纸幅收缩最大的部分。为了测定自然的或自由的收缩特性,在中间规模造纸机的试样上进行非常专门的实验室试验。
对于所用的配料,当纸幅烘干到40%至60%的干度时,它在纵向与横向上的收缩率都是非常低的。一旦纸幅达到60%干度时,收缩率将增大并维持着高的增大速率,直至纸幅基本干燥。
在干燥部的湿润端已曾采用过蜿蜒形的,而在某些情形下是单排式的干燥部。业已采用这种方法来改进运转性能。但是,由于上述收缩率在60%以上的干度时增加,显然应把单排干燥部用于纸机的干燥端附近,以改进纸张的性质、求得最佳的运转性能和纸幅质量,而在前述未决专利申请014569中则指出,应把这种单排式烘干部结构应用于整个干燥部。
所以,本发明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克服先有工艺干燥方法中前述的不足之处的工艺方法,同时提供一种能对纸幅干燥工艺作出相当重要贡献的工艺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纸幅进行抑制干燥的工艺方法,使纸幅的卷边减到最低限度,并能减少纸张边缘的皱折与粒度。
本发明之其它目的与优点,可从后面结合各个附图与曲线图所作的详细说明以及后附权利要求书所公开的内容中得知。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纸幅进行限制干燥的工艺方法。此种工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纸幅行程中用毛毯包覆纸幅,毛毯环绕着干燥部的烘缸,然后将纸幅绕过部分校正装置,后者设置在紧接烘缸的下游,使纸幅的卷边减到最低限度。
更具体地说,此工艺方法包括这样的步骤;在纸幅通绕过可旋转柱形烘缸的部分外表面时来抑制纸幅的横向收缩,将纸幅从烘缸通到紧邻并处于最接近烘缸下游处的纸幅校正装置,将纸幅绕到此校正装置的部分外表面并在纸幅通过校正装置时抑制其横向收缩,使纸幅的卷边得以制止。
在一项具体的工艺方法中,当纸幅绕过上述外表面时来抑制纸幅的步骤包括:用毛毯包覆纸幅,使纸幅夹在毛毯与此外表面间,让毛毯抑制住纸幅的横向收缩。
将纸幅从烘缸通向纸幅校正装置的步骤包括:使纸幅与毛毯接合运行的一段长度从烘缸通到纸幅校正装置,使纸幅位于毛毯与烘缸之间。
此外,将纸幅包绕到校正装置部分外表面的步骤还包括:将纸幅以及相对此纸幅相邻设置的毛毯包覆到校正装置部分的外表面上,使毛毯夹在此纸幅与校正装置部分的外表面间。
所说工艺方法还包括这一步骤:将纸幅与毛毯绕到校正装置部分的外表面上,通过与毛毯的磨擦接触来转动校正装置。
在纸幅段通过校正辊时对其抑制的步骤包括:从纸幅朝校正辊的方向导入空气流,使纸幅与毛毯段通过校正辊时,纸幅能压入毛毯与之精密一致,从而能限制纸幅的横向收缩。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面细述的各个步骤,而是由后附权利要求书规定其范围。后述的此工艺方法各步骤有许多变体与改型,在不偏离本发明依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精神与范围内,熟悉本工艺的人是可以据此作出的。
图1是典型的先有工艺双毛毯式烘干部的侧视图。
图2中的曲线表明纸幅从前边缘到后边缘的百分收缩率。
图3中的曲线比较了纵向与横向的纸幅伸长率的分布。
图4中的曲线比较了纵向与横向上纸幅抗张强度的分布。
图5中的曲线表明了纸幅从前边缘到后边缘的抗张强度比分布。
图6中的曲线分别就纵向与横向表示了纸幅从前边缘到后边缘的抗张能量吸收分布。
图7中的曲线表示了纸幅从前边缘到后边缘的干重。
图8示明了一种网前箱的堰板纵断面图,它的开口剖面结构使获得的干重如图7所示。
图9中的曲线表明了纸幅从前边缘到后边缘的纤维取向分布。
图10中的曲线比较了纸幅的纵向与横向收缩率以及纸幅的真空 抑制对此种纸幅收缩率的影响。
图11中的曲线与图9所示的类似,表明纸幅真空抑制对纸样伸长率的影响。
图12中的曲线表明纸幅真空抑制对纸样抗张强度的影响。
图13中的曲线表明纸幅真空抑制对纸样TEA的影响。
图14是单式毛毯干燥部或蜿蜒形行程或UNO干燥部的测视图。
图15是共同未决专利申请014569所述之全Bel作业单排干燥部的侧视图。
图16中的曲线分别表明纸样在纵向与横向上的收缩率特征。
图17中的曲线比较了在抑制和在自由状态下时对纸幅吸湿膨胀性的影响,图中“○”表示经打浆的长纤维,“△”表示4.4%的细小纤维,“
Figure 89103753_IMG2
”表示9.6%的细小纤维。
图18中的照片表明一自由干燥纸幅的表面,图19中的照片表明一抑制干燥纸幅的表面。
在这些附图所示的各个实施例中相似的部件标似相似的参考字号。
图1是典型的双毛毯式干燥部的侧视图,此干燥部一般以10标明,它包括有属于上排13的烘缸11与12。此干燥部10还包括有属于下排16的烘缸14与15。纸幅W以正弦波构型通过各烘缸14、11、15与12,使纸幅交替的两侧在其与烘缸14、11、15与12各相应外表面17、18、19与20相接触时被烘干。上部毛毯21先包绕过校正辊22然后绕过烘缸11。此上部毛毯21再进一步绕过另一校正辊23与上部烘缸12。类似地,下部毛毯24在绕过烘缸14后,再绕过一下部校正辊25与烘缸15,然后绕过另一下部校正辊26。
虽则此种先有技术的干燥部在纸幅绕经相应的上、下烘缸11、 12、14与15时使其受到抑制,但当纸幅W在烘缸之间,例如在烘缸14与11之间移行时,它未受到支承,因而相对于收缩说来是未受到抑制的。此种未受支持的纸幅在有关技术中称之为开式牵引27。由于纸幅W在移过开式牵引段27时是无支承的,因而纸幅便产生横向收缩,随之发生卷边、粒度与边缘皱折。
图2中的曲线表明高级纸造纸机中的结果,其中的收缩率得知是极其不均匀的,曲线几乎是抛物型的。正如所预期的,最高的收缩率存在于纸幅有最小横向抑制的边缘处,而纸幅的收缩率在靠近中心处最低,在这里,纸幅至少是部分地受到其部分的抑制。在图2中的曲线,X轴包括从样纸前边缘至后边缘所取的读数,而收缩率的量值表示为初始宽度的百分率。
图3中的曲线表明在实验室测试的一横向纸样,用来测定纸幅性质的变化。如图3所示,其中示明了纵向的与横向的纸幅强度分布。在横向上的纵向伸长率极为均匀,这是由于它受到纵向牵引力的控制。但是,如有关曲线所表明的,横向伸长率则极不均匀。比较曲线28与纵向的曲线29,看来这是横向收缩率的一个直接反映,即最大的伸长率发生在纸幅经受到最大收缩的边缘处。
图4中包括了纸幅的横向抗张强度分布曲线30与纵向抗张强度分布曲线31。图4所示的纵向抗张强度相当均匀,这又是部分地受纵向牵引力的影响所致,而此牵引力在横向上是不变的。但是,横向抗张强度分布则是不均匀的,它表现为略呈“冠冕”形或双曲线形。最低的抗张强度发生在纸幅边缘附近,这里的纵向收缩率最大。
以上论据清楚地表明,横向抑制增强的结果,例如在纸机中心处所经受到的,导致了伸长率的加大而相应地增大了抗张强度。由于这 种横向抗张强度在横向上改变而纵向抗张强度保持相当地均匀,因而抗张强度比变化,而最高的比值则发生在边缘处,如图5中抗张强度比曲线32所示。
图6中给出了两条曲线33与34。曲线33表明纸幅在纵向上的TEA分布,而曲线34则表明它在横向上的TEA分布。
对于同一纸样也测量了TEA分布。图6所示的横向分布反映了横向收缩率的不均匀性。不过,此一TEA分布并未显示出横向伸长率也有这么大的改变,这是因为纸机中心附近伸长率的损失已由于抗张强度的增加而部分地得到补偿。
在接近边缘处增大的收缩率还不利于网前箱的性能。为了在纸轴处产生一致的定量分布,堰板开口必须在靠近边缘处封闭,以减少边缘处的定量来补偿边缘附近发生的较高收缩率。这样就会使纸幅以轻的边缘通过压榨部和前面的干燥部,结果使边缘随着收缩而加厚。
图7中的曲线表明了纸样从前边缘至后边缘的干重。
图8中的曲线表明了为获得图7所示结果而需要的堰板开口分布。如图8所示,此开口在相应边缘处减小以在收缩获得相当均匀的最终纸幅。
通过测量声音模数分布测定了纸幅的纤维取向。此分布示明于图8,表示为从纸幅的前至后的曲线图。此曲线图指出了实际读数,而曲线36表示了平均取向。纤维取向以上述声音模数包络的主轴偏离纵向的角度来表示。正的角度表示纤维朝后侧取向,而负的角度则表示纤维朝前侧取向。
在所用的样纸中,纤维都如所期望的,朝纸机中心线取向,这是因为堰板开口在靠近边缘处封闭而补偿了边缘的收缩率。
在实验室进行过大量的手工纸实验,结果表明,在干燥过程增强对纸幅的抑制会减小伸长率、增大抗张强度和提高模数。
在本实验中,代替用手工纸而采取中间规模的双长网造纸机按工业速度生产的纸样。将这些纸样在由真空箱支承的干燥部合成网上自由地干燥。各纸样在箱中以不同的真空级干燥,给出不同级的纸幅收缩率抑制。
当箱中无真空时,这种机造纸能够自由地收缩。如图9所示,这方面总的纵向收缩率约为1%,而总的横向收缩率接近7%。但是,随着真空级(干燥抑制)的增大,收缩率便逐渐减少。
这些纸样有关伸长率、抗张强度、模数和TEA的相应纸幅性质,分别示明于图10至13中。工厂规模的实验表明,上述性质有着相同的变化趋势。这种增强了的横向抑制(工业造纸机中心纸样所经受到的,以及实验室研究中由真空箱所导致的)使得成品纸的上述性质有着相似的变化。
更具体地说,图10表明的是纸幅真空抑制对纸幅收缩率的影响,纵向上如曲线37所示,横向上如曲线38所示。
图11表明的是纸幅真空抑制对纸幅伸长率的影响,纵向上如曲线39所示,横向上如曲线40所示。
图12表明纸幅真空抑制对纸幅抗张强度的影响,纵向与横向上分别用曲线41与42表明。
图13表明纸幅真空抑制对纸幅TEA的影响,纵向与横向上分别用曲线43与44表明。
为了在没有不均匀堰板开口的条件下获得一致的定量分布,同时 为了生产出具有均匀横向性质分布的纸幅,就必须控制横向收缩率。由于收缩是随着水份的除去而发生,因而绝大部分收缩发生在水决泻时的开式牵引中。为了减小收缩率,这种开式牵引必须由例如共同未决专利申请014569中那种可靠的抑制方法取代。
消除开式牵引的一种普通的工业装置是图14中所示的单毛毯式或蜿蜒形干燥部。
在图14中,烘缸100、101与102组成了一般以103标明的上排,而烘缸104与105则构成下排106。纸幅WA与毛毯F的联合运行段以蜿蜒构型相应地绕过烘缸100、104、101、105与102。尽管在纸幅移行过烘缸之间时,毛毯真空箱107与108会将纸幅拉向毛毯,但这种真空不足以对纸幅作出任何显著的抑制。虽则上述装置确实免除了开式牵引,但它并未作到由可靠的抑制来取代开式牵引,而且它只从一侧来烘干纸幅。
图15示明共同未决专利申请014569中所公开的全Bel作业装置,它包括由烘缸200、201与202组成的一般以203标明的单排。在烘缸200与201之间插放一真空校正辊204。此外,在烘缸201与202之间则设置有另一校正辊205。在这一结构中,图14中所示蜿蜒部中底部无效的烘缸业已除去而代之以真空辊204与205。在这种装置中保持了双面烘缸,即在共同未决申请014569中上毛毯与F毛毯单排部中交替进行烘干。
在上述单排部中间的真空辊204与205所起的作用,极其类似于前述实验室研究中所用的毛毯真空箱。箱中的真空维持着抑制作用,它是在纸幅通过烘缸之间时由干燥毛毯的压力来起作用的。
这一由常规蜿蜒形毛毯真空箱所导致的真空一般只有0.1至0.2 英寸水柱,显然不足以提供如图9所示的有效收缩抑制。此外,这样低的真空级不会遍及到整个底部烘缸。对于上部烘缸间长的纸幅段,此纸幅在常规的蜿蜒形干燥部分的烘缸循环中一显著部分上保留于不受抑制的状态。
上述真空辊中6至8英寸水柱的真空级基本上相当于应用到干燥毛毯上的抑制。这一真空级也是图9所示为了进行可靠的纸幅抑制所需要的真空级。
上述实验室研究中所用的纸幅抑制是连续施行的。为了在工业化生产的造纸机上实现对所涉性质获得相同的改进,此种干燥抑制也必须连续地应用,或至少是应用到收缩最大的那些部分。对中间规模的造纸机纸样进行过特殊的实验室研究,来测定天然的或自由的收缩特征。这些纸样中之一的结果示明于图16中。
在图16中,对于此特定的配料来说,纵向与横向的收缩率分别如曲线300与301所示,且此纸幅干燥到从40%到60%的干度时,收缩率最低。
无真空校正辊的蜿蜒形与单排烘缸业已应用于干燥部的湿端,这样作曾是为了改进运行性能,但是根据图16中的结果,这种单排式的干燥部应该用在造纸机干燥端的附近。为了改进纸幅的性质,获得最佳的运行性能和高质量的纸幅,这种单排式的烘干部构型就应用于整个干燥部。
除了上述在纸幅干燥过程中对其抑制而改进了纸幅质量之外,新近的工作业已指出:纸幅在抑制条件下干燥的结果表明,吸湿膨胀性有了显著的减小。示明了图17中的这些结果表明,纸幅在抑制条件下干燥会使其更加稳定,而且纸幅的吸湿膨胀时实际上不受纸幅密度变 化的影响,而这种密度变化则源于压榨和来自为纯化结果的细小纤维含量。
在抑制条件下干燥的纸幅显著地不同于自由干燥下的那种纸幅。
收缩率的降低还减小了纸幅易产生卷曲、皱折和起颗粒的边缘。纸幅的这些缺陷都是起因于吸湿膨胀性,而且还因密度、填料分布、细小纤维分布与纤维取向等在Z向上的不均匀性加剧。通过减小吸湿膨胀性,这类缺陷便可大大地减少或消除。图17表明了抑制时吸湿膨胀性的影响,图中上方的曲线400、401与402分示自由干燥的纸幅,而曲线403、404与405则表示在抑制下干燥的纸幅。
图18与19中的照片比较了纸幅的纤维表面特征,其中一纸幅取自造纸机的中心,即处在部分的横向抑制下,而另一片纸幅则取自横向未受抑制的边缘。这些照片表明,纸幅中纤维的扭结以及纸幅的厚度等减少的情况与实验室干燥纸样中看到的相同。
总之,干燥过程发生的纸幅横向收缩极不均匀。此种不均匀的收缩直接影响到横向伸长率、抗张强度、模数与TEA分布。最大收缩发生在边缘邻近。为了在纸轴处获得一致的定量分布,网前箱堰板开口必须在边缘附近减小以补偿边缘收缩。这种不均匀收缩由此向间接地影响纤维取向,而一种单排式的干燥部加上中介的真空辊则能用来控制横向收缩。这种真空辊中的真空级在6至8英寸水柱时将可连续维持干燥毛毯压力所施加的抑制,而能减小边缘收缩率。
对收缩作出的这种控制将产生较均匀的横向性质分布,使堰板开口保持一致、减小纤维取向在横向上的变化,并使发生卷曲、皱折或粒状的边缘的倾向减至最小。此外,纸幅在干燥部间转运时所受抑制则如共同未决专利申请014569中所示,而此种纸幅的抑制是由至少 6英寸水柱的真空来提供的。

Claims (3)

1、一种对纸幅进行限制干燥的工艺方法,纸幅是在造纸机干燥部连续穿过一个湿端和一个干端延伸,所述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移动纸幅和干燥毛毯相互邻接地使纸幅和毛毯包绕可转动烘缸的一部分加热表面,这样纸幅就被配置在毛毯和加热表面之间,从而使纸幅的横向收缩被抑制;
然后将纸幅和毛毯相互邻接地绕过一个设置在烘缸下游的真空校正辊进行校正,使纸幅在烘缸和校正辊之间通过时由毛毯来支承,上述布置是使毛毯设置在纸幅和校正辊之间,此时纸幅和毛毯包绕一部分校正辊的表面;
将校正辊和真空源相连接,当纸幅和毛毯包绕校正辊时,真空就通过毛毯加到纸幅上,使纸幅紧密地压贴毛毯,此时纸幅和毛毯包绕在校正辊上,从而使纸幅的横向收缩被抑制;还有将纸幅和毛毯邻接地绕过相对于校正辊下游配置的另一个烘缸,该烘缸和另一个烘缸是干燥纸幅的单排干燥部的一部分,此时纸幅下游相对于干燥部湿端运动,从而使纸幅在干燥位于干燥段干端的纸幅时其横向收缩被抑制。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法,其特征是,受抑制的烘干是在纸幅达到干燥其干度在40-60%范围内完成的。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法,其特征是,受抑制的纸幅干燥是在纸幅达到干度60%以上完成的。
CN89103753A 1988-06-02 1989-06-02 用于纸幅抑制性干燥的一种工艺方法 Expired CN10194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0588A 1988-06-02 1988-06-02
US201,705 1988-06-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460A CN1039460A (zh) 1990-02-07
CN1019406B true CN1019406B (zh) 1992-12-09

Family

ID=22746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89103753A Expired CN1019406B (zh) 1988-06-02 1989-06-02 用于纸幅抑制性干燥的一种工艺方法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EP (1) EP0418317B2 (zh)
JP (1) JP2639736B2 (zh)
CN (1) CN1019406B (zh)
AU (1) AU639414B2 (zh)
BR (1) BR8907449A (zh)
CA (1) CA1335473C (zh)
DE (2) DE418317T1 (zh)
ES (1) ES2015693A6 (zh)
FI (1) FI107548B (zh)
WO (1) WO198901213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9301512L (sv) * 1993-05-03 1994-11-04 Fibertech Ab Sätt och torkvira vid papperstorkning
DE19506778A1 (de) * 1995-02-27 1996-08-29 Bhs Corr Masch & Anlagenbau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von Wellpappe
CN112609504A (zh) * 2020-12-10 2021-04-06 上海东升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评估低氯湿强剂在生活纸中应用效果的纸样制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537129A (en) * 1945-10-05 1951-01-09 Beloit Iron Works Structure for web transfers
FI53333C (fi) * 1972-11-13 1978-04-10 Valmet Oy Torkningscylindergrupp i en flercylindertork foer en materialbana i synnerhet foer papper
US4359827B1 (en) * 1979-11-05 1994-03-29 Keith V Thomas High speed paper dry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3773389A (en) 1990-01-05
EP0418317A1 (en) 1991-03-27
DE68913738T2 (de) 1994-09-08
CN1039460A (zh) 1990-02-07
FI905932A0 (fi) 1990-11-30
EP0418317B2 (en) 1999-05-19
DE68913738T3 (de) 1999-09-16
EP0418317B1 (en) 1994-03-09
AU639414B2 (en) 1993-07-29
ES2015693A6 (es) 1990-09-01
BR8907449A (pt) 1991-04-30
DE68913738D1 (de) 1994-04-14
FI107548B (fi) 2001-08-31
WO1989012138A1 (en) 1989-12-14
DE418317T1 (de) 1992-01-16
JPH03501395A (ja) 1991-03-28
JP2639736B2 (ja) 1997-08-13
CA1335473C (en) 1995-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591C (zh) 无皱纹纸幅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735C (zh) 生产表面处理纸的方法和造纸机的干端
CN1071825C (zh) 柔软薄页纸制品的制备方法
CN1151772A (zh) 多区纸张结构及制造该结构的装置和方法
CN100339233C (zh) 喷墨记录用薄片的制造方法及涂敷膜的干燥装置
CN1300331A (zh) 用于纤维素纤维结构的提高干燥效率的造纸带
CN1155308A (zh) 由毛毯层和光敏树脂层构成的纸幅构图装置
RU2007101721A (ru) Процесс крепирования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крепировальн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до высокого содержания твердой фазы для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поглощающего листа при сушке в крепировальном материале
CN108221478A (zh) 一种浸泡式表面施胶工艺
CN1019406B (zh) 用于纸幅抑制性干燥的一种工艺方法
CN108166309A (zh) 一种造纸废水二沉污泥回收药剂及瓦楞原纸制备方法
CN1112781A (zh) 生产单面波纹纸板的机器与方法
CN1078649C (zh) 一种合成纸的生产方法
CN110029524B (zh) 利用废弃棉织物制备高性能抑菌纸的方法
CN1306116C (zh) 防伪纤维无碳复写纸及其生产方法
CN1077636C (zh) 在造纸机后部烘缸烘干表面处理的纸幅的方法和后部烘缸
CN1788120A (zh) 造纸机的平滑压榨装置和具有平滑压榨装置的造纸机的压榨装置以及造纸方法
CN1820108A (zh) 生产纤维料幅、尤其是sc-a纸幅或sc-b纸幅的方法和设备
US3272643A (en) Process for making cockled paper
CN211036553U (zh) 一种环保纸张成型装置
CN1452674A (zh) 有图案的造纸机用织物
CN1681994A (zh) 用于制造和/或处理纤维材料幅的设备和方法
CN101082193A (zh) 单圆网纸机生产开窗式宽安全线钞券纸的工艺
CN109162138B (zh) 一种烟梗浆纤维筛选设备及应用
CN207549708U (zh) 一种板材底面快速印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3 Decision
GR02 Examined patent app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5 Extension of patent right duration from 15 to 20 years for appl. with date before 31.12.1992 and still valid on 11.12.2001 (patent law change 1993)
OR01 Other related matters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