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37897A - 一种三极管引线框架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极管引线框架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37897A CN101937897A CN2010102459080A CN201010245908A CN101937897A CN 101937897 A CN101937897 A CN 101937897A CN 2010102459080 A CN2010102459080 A CN 2010102459080A CN 201010245908 A CN201010245908 A CN 201010245908A CN 101937897 A CN101937897 A CN 10193789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ad frame
- side pipe
- pipe pin
- triode
- main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10000003205 muscle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9000011265 semifinished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747 pl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713 electropl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81 surface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Lead Frames F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三极管引线框架及其制作方法,该引线框架包括若干个框架单元,相邻的框架单元之间通过中筋和底筋相连接,每个所述框架单元包括芯片部、连接在所述芯片部的上部的散热部、连接在所述芯片部的下部的中间管脚以及位于所述中间管脚的左右两侧的第一侧管脚和第二侧管脚,所述散热部的厚度、所述中间管脚的厚度、所述第一侧管脚的厚度及所述第二侧管脚的厚度均小于所述芯片部的厚度,所述芯片部上设置有呈U形分布的V形槽,该引线框架由一种异型材一体成型制得。芯片在本发明的引线框架上的焊接更牢固、受力更集中;能够高效地散热,确保了芯片的性能;该引线框架在插入电路板时省时省力;生产工艺简单、易实施,适合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导体分立器件,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三极管引线框架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引线框架的芯片部的厚度与各管脚的厚度以及散热部的厚度均相等,使得芯片的散热效果不好,直接影响元器件的性能,甚至可能导致电子产品的实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性能良好的三极管引线框架及其制作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三极管引线框架,包括多个框架单元,各所述的框架单元之间通过中筋和底筋相连接,每个框架单元包括芯片部、通过一个通孔连接在所述的芯片部的上端的散热部、连接在所述的芯片部的下端的中间管脚、分别位于所述的中间管脚的左右两侧的第一侧管脚和第二侧管脚,所述的第一侧管脚和所述的第二侧管脚均具有头部,所述的中间管脚的下端部、第一侧管脚的下端部及第二侧管脚的下端部分别连接在所述的底筋上,所述的中筋横穿所述的中间管脚、所述的第一侧管脚及所述的第二侧管脚,所述的中间管脚的厚度、所述的第一侧管脚的厚度及所述的第二侧管脚的厚度均小于所述的芯片部的厚度。
优选地,所述的散热部的厚度小于所述的芯片部的厚度。
优选地,所述的中间管脚的下端部、所述的第一侧管脚的下端部及所述的第二侧管脚的下端部均为60°尖角。
优选地,所述的芯片部上设置有三段V形槽,该三段V形槽呈U形分布,该U形的口部对着所述的中间管脚。
一种制作上述的三极管引线框架的方法,该三极管引线框架利用一种异型材制作而成,制作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①、对所述的异型材进行冲制,形成冲压半成品;
②、对所述的冲压半成品进行电镀和清洗,形成电镀半成品;
③、对所述的电镀半成品进行切断和成型,形成待检成品;
④、对所述的待检成品进行检测;
⑤、制得该三极管引线框架。
优选地,所述的异型材的横剖面结构由主体和两个梯形组成,所述的主体呈长方形,两个所述的梯形均位于所述的主体的上方,两个所述的梯形的下底分别与部分所述的主体的上边相重合,两个所述的梯形沿所述的主体的左右对称轴对称分布,更进一步地,左侧的所述的梯形的左侧的腰与所述的主体的上边之间的夹角范围为85°~95°,右侧的所述的梯形的右侧的腰与所述的主体的上边之间的夹角范围为85°~9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的三极管引线框架的芯片部的厚度大于各管脚的厚度及散热部的厚度,使得在焊接芯片之后能够高效地散热,同时在制作时也节省了用料,另外,各管脚的下端部为60°的尖角,使得在将该三极管引线框架插入电路板时更容易,本发明的三极管引线框架由一种异型材一体成型所制成,结构牢固,且制作工艺简单。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三极管引线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A-A向剖视图;
附图3为附图1中B-B向剖视图;
附图4为制作本发明的三极管引线框架的异型材的横剖面示意图。
附图中:1、中筋;2、底筋;3、芯片部;4、散热部;5、中间管脚;6、第一侧管脚;7、第二侧管脚;8、通孔;9、主体;10、梯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以下详细描述:
如附图1所示,本发明的三极管引线框架包括若干个框架单元,各框架单元之间通过中筋1和底筋2相连接,每个框架单元包括芯片部3、通过通孔8连接在芯片部3的上端的散热部4、连接在芯片部3的下端的中间管脚5、分别位于中间管脚左右两侧的第一侧管脚6和第二侧管脚7,中间管脚5的下端、第一侧管脚6的下端及第二侧管脚7的下端均连接在底筋2上,中间管脚5的下端部、第一侧管脚6的下端部及第二侧管脚7的下端部均为60°尖角,中筋1横穿中间管脚5、第一侧管脚6及第二侧管脚7,芯片部3上设置有呈U形分布的三段V形槽(如附图2所示),该U形的开口方向朝着中间管脚5;如附图3所示,该三极管引线框架的芯片部3的厚度大于散热部4的厚度,且大于中间管脚5的厚度、第一侧管脚6的厚度及第二侧管脚7的厚度。
该三极管引线框架由一种异型材制得,如附图4所示,该异型材的横剖面结构由主体9和两个梯形10组成,主体9为长方形,两个梯形10位于主体9的上方,两个梯形10的下底分别与部分主体9的上边相重合,两个梯形10沿主体9的左右对称轴对称分布,左侧的所述的梯形的左侧的腰与所述的主体的上边之间的夹角范围为85°~95°,右侧的所述的梯形的右侧的腰与所述的主体的上边之间的夹角范围为85°~95°,该异型材横向可以制作成两个该三极管引线框架,两侧分别为各管脚,中间为两个散热部4相对,两个梯形的位置对应分别形成芯片部3,即芯片部3的厚度大于散热部4的厚度、大于各管脚的厚度。
对上述的异型材在高速精密冲床进行冲制,得到长度很大的引线框架的冲压半成品,然后经过电镀和清洗的表面处理,得到电镀半成品,再利用切断机和开式可倾压力机将该电镀半成品截断成所需的长度的引线框架待检成品,然后进行检验,合格品即可出品。
该三极管引线框架为一体成型,结构牢固,生产工艺简单,易实施,适合推广使用。
上述的结构,芯片部3上的呈U形分布的三段V形槽用于限定焊接芯片的位置,使得芯片的焊接更牢固、受力更集中;芯片部3的厚度最大的设计,使得芯片在焊接在该引线框架后,在应用时,能够高效地散热,确保了芯片的性能,此外,中间管脚5的下端部、第一侧管脚6的下端部及第二侧管脚7的下端部均为60°尖角的设计,使得该引线框架在插入电路板时更省时省力。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三极管引线框架,包括多个框架单元,各所述的框架单元之间通过中筋和底筋相连接,每个框架单元包括芯片部、通过一个通孔连接在所述的芯片部的上端的散热部、连接在所述的芯片部的下端的中间管脚、分别位于所述的中间管脚的左右两侧的第一侧管脚和第二侧管脚,所述的第一侧管脚和所述的第二侧管脚均具有头部,所述的中间管脚的下端部、第一侧管脚的下端部及第二侧管脚的下端部分别连接在所述的底筋上,所述的中筋横穿所述的中间管脚、所述的第一侧管脚及所述的第二侧管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管脚的厚度、所述的第一侧管脚的厚度及所述的第二侧管脚的厚度均小于所述的芯片部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极管引线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部的厚度小于所述的芯片部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极管引线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管脚的下端部、所述的第一侧管脚的下端部及所述的第二侧管脚的下端部均为60°尖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极管引线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片部上设置有三段V形槽,该三段V形槽呈U形分布,该U形的口部对着所述的中间管脚。
5.一种制作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极管引线框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三极管引线框架利用一种异型材制作而成,制作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①、对所述的异型材进行冲制,形成冲压半成品;
②、对所述的冲压半成品进行电镀和清洗,形成电镀半成品;
③、对所述的电镀半成品进行切断和成型,形成待检成品;
④、对所述的待检成品进行检测;
⑤、制得该三极管引线框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制作三极管引线框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异型材的横剖面结构由主体和两个梯形组成,所述的主体呈长方形,两个所述的梯形均位于所述的主体的上方,两个所述的梯形的下底分别与部分所述的主体的上边相重合,两个所述的梯形沿所述的主体的左右对称轴对称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制作三极管引线框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左侧的所述的梯形的左侧的腰与所述的主体的上边之间的夹角范围为85°~95°,右侧的所述的梯形的右侧的腰与所述的主体的上边之间的夹角范围为85°~9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2459080A CN101937897A (zh) | 2010-08-05 | 2010-08-05 | 一种三极管引线框架及其制作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2459080A CN101937897A (zh) | 2010-08-05 | 2010-08-05 | 一种三极管引线框架及其制作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37897A true CN101937897A (zh) | 2011-01-05 |
Family
ID=43391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2459080A Pending CN101937897A (zh) | 2010-08-05 | 2010-08-05 | 一种三极管引线框架及其制作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937897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54894A (zh) * | 2011-07-25 | 2011-11-23 | 吴江恒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改进型三极管引线框架 |
CN102368492A (zh) * | 2011-10-25 | 2012-03-07 | 张轩 | 一种设置有引线孔的三极管引线框架 |
CN102969296A (zh) * | 2012-11-20 | 2013-03-13 | 无锡市威海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引线框架结构 |
CN108198798A (zh) * | 2018-01-12 | 2018-06-22 | 广州新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三极管以及其封装方法 |
CN113066777A (zh) * | 2021-03-03 | 2021-07-02 | 福建福顺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散热型半导体器件结构 |
-
2010
- 2010-08-05 CN CN2010102459080A patent/CN101937897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54894A (zh) * | 2011-07-25 | 2011-11-23 | 吴江恒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改进型三极管引线框架 |
CN102368492A (zh) * | 2011-10-25 | 2012-03-07 | 张轩 | 一种设置有引线孔的三极管引线框架 |
CN102969296A (zh) * | 2012-11-20 | 2013-03-13 | 无锡市威海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引线框架结构 |
CN108198798A (zh) * | 2018-01-12 | 2018-06-22 | 广州新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三极管以及其封装方法 |
CN113066777A (zh) * | 2021-03-03 | 2021-07-02 | 福建福顺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散热型半导体器件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37897A (zh) | 一种三极管引线框架及其制作方法 | |
CN203738905U (zh) | 一种羽毛球叶片成型模具 | |
CN206536798U (zh) | 一种具有随形冷却随形加热功能的3d金属打印模仁镶件 | |
CN105363819A (zh) | 一种4g基站铝合金散热器型材挤压模具 | |
CN206165028U (zh) | 注塑托壳及设有该注塑托壳的电子设备 | |
CN205291463U (zh) | 一种改善产品变形的3d打印双通道随形水路的后模镶件 | |
CN208891049U (zh) | 车辆门板喇叭结构及注塑模具 | |
CN206200074U (zh) | 涡轮蜡模冷却板 | |
CN204103120U (zh) | 电连接器 | |
CN102544711A (zh) | 天线振子的生产方法、天线振子及通信设备 | |
CN208100951U (zh) | 一种乒乓球网注塑模具 | |
CN206967400U (zh) | 一种适用于缸体装配的防护工装 | |
CN208879403U (zh) | 一种改进的母线排弯折模具 | |
CN206347262U (zh) | 一种脚架及电子产品 | |
CN205551396U (zh) | 一种用于连接块的浇注模 | |
CN206210783U (zh) | 基于to‑220型引线框架改进的新型引线框架 | |
CN205057052U (zh) | Es磁芯模具 | |
CN204441676U (zh) | 钩型换向器铜片 | |
CN210336583U (zh) | 一种两用模板结构 | |
CN201758123U (zh) | 一种三极管引线框架 | |
CN209794398U (zh) | 一种高强度电动注塑机尾板 | |
CN208045765U (zh) | 卷圆卡扣端子 | |
CN203774372U (zh) | 一种led端子料带的封胶结构 | |
CN207185049U (zh) | 一种高强度耐热塑胶板 | |
CN202862496U (zh) | 一种具有带电镀效果透明视窗的注塑产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