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27919A - 纱线卷绕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纱线卷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27919A
CN101927919A CN2010101842028A CN201010184202A CN101927919A CN 101927919 A CN101927919 A CN 101927919A CN 2010101842028 A CN2010101842028 A CN 2010101842028A CN 201010184202 A CN201010184202 A CN 201010184202A CN 101927919 A CN101927919 A CN 1019279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bbin
mentioned
conveyer
yarn
sp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8420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日高一郎
井上卓也
村山贤一
谷川保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chine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chin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chinery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chine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9279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279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placing, Conveying, And Pick-Finding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节能性、能够效率良好地再提供带残纱的筒管的纱线卷绕装置。自动络纱机(10)具有卷绕单元(92)、筒管运送输送机(93)和机台控制装置(94),所述卷绕单元具备给供纱管保持部(55)提供供纱管(21)的纡库式供给装置(60)。自动络纱机具有多个卷绕单元。卷绕单元给机台控制装置发送排出的供纱管即排出筒管(96)的根数信息。筒管运送输送机运送从卷绕单元排出的排出筒管。机台控制装置在从多个卷绕单元排出的排出筒管的合计根数达到预定的输送机驱动阈值时,驱动处于停止状态的筒管运送输送机,在运送了排出筒管后再次使筒管运送输送机成为停止状态。通过上述的反复,筒管运送输送机被间歇地驱动。

Description

纱线卷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输送机回收排出的供纱管的纱线卷绕装置。
背景技术
在将由细纱机等生产出来的纱线卷绕到供纱管上的状态下提供给作为纱线卷绕装置的自动络纱机的事情,以往就进行。自动络纱机一边将多个供纱管上的纱线接头一边进行卷绕,生成预定长度的卷装。在这种自动络纱机中,我们知道自动地回收完成纱线退绕等而被排出的供纱管的结构。这种自动络纱机公开在日本特开2008-214064号公报及日本特开2009-1349号公报中。
日本特开2008-214064号公报所公开的自动络纱机具有多个卷绕单元,每个卷绕单元能够将处于安装在托盘上的状态下的供纱管设置到预定的卷绕位置上。日本特开2008-214064号公报所公开的自动络纱机在上述卷绕位置附近具有用于提供筒管的带式输送机和用于排出筒管的带式输送机。用于提供筒管的带式输送机和用于排出筒管的带式输送机采用能够运送保持有供纱管的托盘的结构。在上述结构中,日本特开2008-214064号公报所公开的自动络纱机中用每一个卷绕单元重新卷绕结束了的供纱管与托盘一起从卷绕位置排出到用于排出筒管的带式输送机上。
而且,日本特开2008-214064号公报所公开的自动络纱机具备筒管处理单元。从特开2008-214064号公报所公开的上述卷绕单元排出的供纱管用带式输送机与托盘一起运送给相关的筒管处理单元。并且,在筒管处理单元中,供纱管最初用残纱量检测装置检测残纱的量。接着,在判定供纱管上没有残纱的情况下,进行从托盘上取下空的筒管、用筒管供给装置往托盘上设置新的供纱管以及引线处理等。然后,新的供纱管与托盘一起由用于提供筒管的带式输送机运送往各就卷绕单元的卷绕位置。
而且,在日本特开2008-214064号公报中还公开了在筒管处理单元中,在等待从筒管供给装置往托盘上设置新的供纱管时,使运送托盘的圆带和平带马达停止以达到节省能源化的目的的结构。
另一方面,日本特开2009-1349号公报中公开了由卷绕单元、水平输送机和倾斜配置的输送机构成的排出筒管输送机,所述水平输送机沿上述多个卷绕单元排列的方向水平设置,沿上述多个卷绕单元排列的方向运送从上述多个卷绕单元排出的排出筒管。并且,日本特开2004-323219号公报所公开的自动络纱机具有纡库式筒管收容装置。
上述特开2008-214064号公报所公开的自动络纱机的结构为在等待从筒管供给装置给筒管处理单元提供筒管时,使相关筒管处理单元的圆带和平带的马达停止的结构。但是,特开2008-214064号公报所公开的自动络纱机的结构对于用远距离的带式输送机构成的用于排出筒管的带式输送机完全没有考虑节能性,在这一点上存在改进结构的余地。同样,上述特开2009-1349号公报所公开的自动络纱机的结构也完全没有考虑节能性,因此希望改善结构。
另一方面,自动络纱机有时存在从卷绕单元中排出的供纱管上残留有纱线的情况。从卷绕单元排出的供纱管中包含处于能够再次设置到自动络纱机中加以利用的状态下的筒管。在这一点上,上述特开2008-214064号公报所公开的自动络纱机的结构中用带式输送机暂时将从卷绕单元排出的供纱管运送到筒管处理单元。并且,在从卷绕单元排出的供纱管被残纱检测装置判定为存在一定量以上的残纱的情况下,用带式输送机从筒管处理单元运送到卷绕单元。由于采用这种结构,特开2008-214064号公报所公开的自动络纱机为了分选供纱管,有必要远距离地往复运送,其结果招致供纱管的供给效率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结构为能够实现进一步节能性、能够效率良好地再供给带残纱的筒管的纱线卷绕装置。
本发明想要解决的问题如上所述。下面说明解决该问题的手段及其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观点,提供以下结构的纱线卷绕装置。即,该纱线卷绕装置具有卷绕单元、筒管运送输送机和控制装置,所述卷绕单元具有给供纱管保持部提供供纱管的纡库式供给装置。上述纱线卷绕装置具有多个卷绕单元。上述卷绕单元将从供纱管引出的纱线卷绕到卷装上。上述筒管运送输送机运送从上述卷绕单元排出的排出筒管。上述控制装置间歇地驱动上述筒管运送输送机地进行控制。
由此,通过使筒管运送输送机停止、在相关的筒管运送输送机上储存一定程度的排出筒管后来进行运送,能够提供节能性良好的纱线卷绕装置。并且,由于通过控制装置的控制自动地切换筒管运送输送机的驱动或者停止,因此操作者没必要操作筒管运送输送机的开关。因此,能够实现不降低作业效率的节能性。并且,当筒管运送输送机停止时,操作者能够容易地从筒管运送输送机上回收带残纱的排出筒管回收,对于判定为能够再提供的供纱管此时能够设置到卷绕单元中。因此能够减轻操作者与回收排出筒管等有关的负担。而且,卷绕单元能够用纡库式供给装置储存一定程度根数的供纱管。因此,操作者几乎总是能够将回收的排出筒管提供给卷绕单元。
在上述纱线卷绕装置中,优选具有用来输入纱线卷绕条件数据的输入键;上述控制装置根据利用上述输入键输入的纱线卷绕条件数据使上述筒管运送输送机每单位时间内的平均运送距离变化。
由此,操作者能够以纱线卷绕条件数据为基准间歇地驱动筒管运送输送机。因此,操作者能够选择更适合卷绕条件的纱线卷绕条件,并使纱线卷绕装置运转。
在上述纱线卷绕装置中,优选上述纱线卷绕条件数据为卷绕到上述供纱管上的纱线的粗细、卷绕到上述供纱管上的纱线的长度、卷绕到上述供纱管上的纱线的材质、卷绕到上述供纱管上的纱线的加工方法、上述供纱管的芯管的长度、上述供纱管芯管的供纱管重量中的至少一个。
即,当卷绕到供纱管上的纱线或者供纱管的芯管不同时,由于纱线的卷绕长度不同等,排出供纱管的时间间隔不同。这一点在上述结构中由于能够根据供纱管的特性而效率良好地进行排出筒管的回收,因此能够成为节能性好的结构。
在上述纱线卷绕装置中,优选还具有当上述卷绕单元进行供纱管的排出时将排出信号发送给上述控制装置的单元控制器;上述控制装置计数上述排出信号,与从多个卷绕单元排出的排出筒管的根数的合计值相对应地使上述筒管运送输送机每单位时间内的平均运送距离变化。
即,由于排出带残纱的排出筒管等,排出筒管被排出的时间间隔上有偏差。这一点在上述结构中能够考虑该时间间隔的变动而进行回收排出筒管用的运送。因此能够提高回收排出筒管的效率,能够成为节能性好的结构。
在上述纱线卷绕装置中,优选上述纱线卷绕条件数据为与从多个卷绕单元排出的供纱管的根数的合计值有关的值;还具有当上述卷绕单元进行供纱管的排出时将排出信号发送给上述控制装置的单元控制器;上述控制装置计数上述排出信号,当从多个卷绕单元排出的排出筒管的根数的合计值达到输入的根数的合计值时,开始上述筒管运送输送机的驱动。
由此,即使实际从卷绕单元排出供纱管的频度上存在偏差,也能够相应地灵活改变筒管运送输送机的驱动时刻。因此,不仅能够防止从筒管运送输送机排出筒管溢出等,而且能够有效地回收排出筒管。
在上述纱线卷绕装置中,优选上述纱线卷绕条件数据为使上述筒管运送输送机驱动的时间长度和使上述筒管运送输送机停止的时间长度;上述控制装置根据输入的使上述筒管运送输送机驱动的时间长度使上述筒管运送输送机驱动,根据输入的使上述筒管运送输送机停止的时间长度使上述筒管运送输送机停止。
由此,不用进行复杂的控制就能够实现筒管运送输送机的间歇驱动。因此,能够使控制装置的结构简单。
在上述纱线卷绕装置中,优选上述控制装置能够变更上述筒管运送输送机的运送速度。
由此,由于能够以与状况相对应的适当的运送速度运送排出筒管,因此能够效率良好地进行排出筒管的回收。
在上述纱线卷绕装置中,优选上述纱线卷绕装置具有告知上述筒管运送输送机开始驱动的输送机驱动告知单元。
由此,当输送机驱动告知单元没动作时,操作者能够确认筒管运送输送机当时处于停止状态,不会马上开始驱动。因此操作者能够有效地进行回收排出筒管以及再提供给卷绕单元的作业。
在上述纱线卷绕装置中,优选每个上述卷绕单元具有告知排出筒管被排出的原因的筒管排出原因告知单元。
由此,操作者能够容易地知道在哪个卷绕单元发生了什么样的问题。
因此,能够确定容易发生问题的卷绕单元。并且,由于用筒管排出原因告知单元判断排出了带残纱的排出筒管,因此操作者能够立即发现带残纱的排出筒管,能够效率良好地进行可否再提供给卷绕单元的判断和实际的再供给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形态的自动络纱机的外观透视图;
图2为表示卷绕单元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3为表示卷绕单元的大致结构的主视图;
图4为表示自动络纱机的主要结构的方框图;
图5为表示筒管运送输送机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6为表示筒管运送输送机刚刚驱动后的样子的透视图;
图7为表示筒管运送输送机驱动过程中的样子的透视图;
图8为表示筒管运送输送机即将停止前的样子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
如图1所示,自动络纱机(纱线卷绕装置)10具备并列配置的多个卷绕单元92、筒管运送输送机93以及机台控制装置(控制装置)94。
最初参照图1至图3说明卷绕单元92。
图2等所示的卷绕单元92采用从提供的供纱管21上退绕纱线20,卷绕到卷绕筒管22上从而形成卷装30的结构。
如图2所示,卷绕单元92具备用来供给供纱管21的纡库式供给装置60。该纡库式供给装置60具有从卷绕单元92的下部向前面上方倾斜配置的纡库保持部61和安装在该纡库保持部61顶端的筒管收容装置62。另外,以下将卷绕单元92的配置了纡库式供给装置60的一侧作为卷绕单元92的前方,将其相反的一侧作为卷绕单元92的后方。
该筒管收容装置62具有纡库转盘(マガジンカン)63。如图1所示,在纡库转盘63上排列成圆形而形成有多个收容孔。通过操作者用手将供纱管21投入到纡库转盘63的收容孔中,纡库式供给装置60能够提供供纱管21。为了使供给筒管的作业变得容易,本实施形态的自动络纱机10如图1所示,具有能够收容多个供纱管21的筒管供给箱91。筒管供给箱91装载在台车上,能够使筒管供给箱91容易地移动到供纱管21变少的卷绕单元92的跟前。
图2等所示的纡库转盘63采用能够在图示省略的马达驱动下间歇地旋转进给驱动的结构。并且,通过该纡库转盘63间歇地旋转进给驱动和纡库转盘63所具备的图示省略的控制阀开闭的切换,纡库式供给装置60能够使供纱管21一个一个地落入纡库保持部61所具有的图示省略的筒管供给路径中。提供给上述筒管供给路径的供纱管21在保持倾斜姿势的状态下被导入卷绕单元92所具备的供纱管保持部55。
供纱管保持部55采用能够在图3所示的保持部驱动马达28的动力的作用下移动的结构。在单元控制器50的控制下,该保持部驱动马达28能够通过图示省略的转动机构使供纱管保持部55朝卷绕单元92的前后方向转动。供纱管保持部55在卷绕单元92的前方承接经过上述筒管供给路径落下的供纱管21,然后使卷绕单元92向后转动,将该供纱管21从倾斜姿势拉起到直立姿势。通过该供纱管保持部55朝前后方向的转动,自动络纱机10能够适当地将供纱管21提供到卷绕单元92的下部,能够用卷绕单元92进行卷绕作业。
并且,供纱管保持部55能够利用保持部驱动马达28的动力使保持的供纱管21弹起而将供纱管21排出。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通过该排出动作从供纱管保持部55上取下、从卷绕单元92中排出的供纱管21称为排出筒管96。
卷绕单元92具有用来驱动卷绕筒管22或卷装30旋转的横动鼓24。并且,卷绕单元92采用在供纱管保持部55与横动鼓24之间的纱线行走路径中从供纱管21一侧依次配置退绕辅助装置12、张力赋予装置13、接头装置14和清纱器(纱线品质检测器)15所具备的清纱器头49的结构。
退绕辅助装置12为通过使被被覆在供纱管21的芯管上的控制部件40追随纱线从供纱管21上退绕的进行而下降,辅助纱线20从供纱管21的退绕的装置。控制部件40利用从供纱管21上退绕下来的纱线的旋转和离心力与在供纱管21上部形成的气圈接触,适当控制该气圈的大小来辅助纱线20的退绕。在控制部件40的附近具有用来检测上述供纱管21的管纱上部锥面部分的图示省略的传感器。当该传感器检测到管纱上部锥面部分下降时,用例如汽缸(图示省略)使上述控制部件40随着其下降。
在退绕辅助装置12的附近,设置有能够检测有无纱线20的纱线检测传感器37。当该纱线检测传感器37没有检测到从供纱管21引出的纱线20时,向单元控制器50发送没有纱线的信号。
张力赋予装置13为赋予行走中的纱线20预定的张力的装置。可以使用例如与固定的梳齿相对地配置可动的梳齿的门式装置作为张力赋予装置13。可动侧梳齿能够在旋转式螺线管的驱动下转动,使梳齿之间变成啮合状态或者解放状态。
通过该张力赋予装置13赋予卷绕的纱线20一定的张力,本发明的卷绕单元92能够提高卷装30的质量。另外,除上述门式装置以外,还可以采用例如盘式装置作为张力赋予装置13。
接头装置14为当清纱器15检测到纱疵剪断纱线时、或者纱线在从供纱管21上退绕下来的过程中断纱时等,将供纱管21一侧的下纱与卷装30一侧的上纱接头的装置。可以使用利用压缩空气等流体的装置或者机械式装置作为这种接头装置14。
清纱器15具备配置了用来检测纱线20的粗细的传感器的清纱器头49和处理该传感器输出的纱线粗细信号的分析器52。清纱器15采用通过监视来自上述传感器的纱线粗细信号来检测粗节纱等纱线缺陷的结构。清纱器15检测到的有关纱线品质的信息被发送给单元控制器50。并且,在清纱器头49的附近配置有剪纱器39。当清纱器15检测到纱线缺陷时,剪纱器39立即剪断纱线20。
在接头装置14的下侧,设置有捕捉并引导供纱管21一侧的下纱的下纱引导管25。在接头装置14的上侧,设置有捕捉并引导卷装30一侧的上纱的上纱引导管26。下纱引导管25的顶端具有吸引口32。上纱引导管26的顶端具有吸嘴34。下纱引导管25和上纱引导管26分别连接到适当的负压源上,通过这样,卷绕单元92能够在上述吸引口32和吸嘴34中产生吸引流作用。
在这种结构下,当接头时,下纱引导管25在捕捉位置吸引捕捉到下纱,然后向上旋转将下纱引导到接头装置14。另一方面,上纱引导管26旋转到上方的捕捉位置来吸引捕捉存在于卷装表面上的上纱,然后向下旋转将上纱引导到接头装置14。接头装置14进行上纱与下纱的接头作业,多余的纱线被适当地剪掉。接头作业完成后,卷绕单元92重新开始卷绕。
从供纱管21上退绕下来的纱线20卷绕到配置在接头装置14下游一侧的卷绕筒管22上。卷绕筒管22被与该卷绕筒管22相对配置的横动鼓24旋转驱动而被驱动。
横动鼓24为驱动卷装30旋转的装置。横动鼓24连接在鼓驱动马达53上。在该横动鼓24的周面上形成有横动槽。纱线20一边被该横动槽横动一边被卷绕到卷装30上。
在上述结构下,当从上述纡库式供给装置60给供纱管保持部55提供筒管时,卷绕筒管22被驱动,将从上述供纱管21退绕下来的纱线20卷绕到上述卷绕筒管22上,通过这样卷绕单元92能够形成预定长度的卷装30。
单元控制器50控制供纱管保持部55的转动,以便在各种情况下从卷绕单元92排出供纱管21。作为有必要从卷绕单元92中排出供纱管21的情况,可以列举以下3种:
第一,卷绕到供纱管21上的纱线20全部被退绕,变成了没有卷绕纱线的筒管。此时,首先检测到卷绕在供纱管21上的纱线20没了的纱线检测传感器37将没有纱线的信号发送给单元控制器50。接着,单元控制器50接收没有纱线的信号,意识到供纱管21上的纱线20用尽,从卷绕单元92排出没有卷绕纱线的筒管。
第二,不能够从包括从纡库式供给装置60新提供来的供纱管21的供纱管21上良好地将纱线20引出到下游一侧的情况下。即,当剪断纱线或者产生断纱以及给供纱管保持部55提供新的供纱管21时,供纱管21一侧的下纱被下纱引导管25捕捉,引导向接头装置14。但是,由于纱线20不能够良好地从供纱管21上退绕下来等原因,供纱管21一侧的下纱有时不能被下纱引导管25捕捉。
单元控制器50检查下纱引导管25转动到上方以后纱线检测传感器37的状态。如果下纱引导管25转动到上方以后纱线检测传感器37没有检测到纱线20,则为下纱引导管25捕捉纱线的作业失败的情况。当下纱引导管25捕捉纱线的作业失败时,单元控制器50使下纱引导管25再次进行捕捉纱线20的动作。并且,在下纱引导管25即使反复进行预定次数的捕捉动作,下纱引导管捕捉纱线的作业仍失败的情况下,单元控制器50打消使用该供纱管21的念头。此时,单元控制器50将带纱的供纱管21从卷绕单元92排出。另外,此时排出的供纱管21在纱端与纱层缠绕不能够被引出到下游一侧等情况下,通过操作者除去少量的残纱再次将供纱管设置到卷绕单元92中,多数情况下下次能够没有问题地使用。
第三,清纱器15检测到纱线缺陷多发的情况。即,清纱器15检测到纱线缺陷超过预定的频度的情况下,单元控制器50认为整个供纱管21上的纱线品质存在问题,中止该供纱管21给卷绕筒管22提供纱线20。此时,单元控制器50将带残纱的供纱管21从卷绕单元92排出。
卷绕单元92具有能够利用例如光或音等发出警报的单元警报器(筒管排出原因告知单元)66。可以考虑例如警报灯或蜂鸣器等作为该单元警报器66的具体结构。本实施形态的单元警报器66采用警报灯。该单元警报器66与单元控制器50电气连接。当卷绕单元92进行供纱管21的排出时,单元警报器66发出警报。
如上所述,作为排出供纱管21的原因可以考虑各种情况。单元警报器66采用根据上述原因发出不同警报的结构。作为发出不同警报的方法,可以考虑使警报灯的发光颜色不同、或者使蜂鸣器发出不同的声音。
如图4所示,每个卷绕单元92的单元控制器50与机台控制装置94连接。当某个卷绕单元92进行供纱管21的排出时,相关卷绕单元92的单元控制器50向机台控制装置94发送排出信号。机台控制装置94的控制单元73采用具备CPU和RAM等的微型计算机结构。该控制单元73采用计数从卷绕单元92的单元控制器50接收到的供纱管21的排出信号,将排出供纱管21的根数作为后述的排出根数加以存储的结构。
下面参照图1、图4和图5说明筒管运送输送机93。如图1及图5所示,筒管运送输送机93具有水平带式输送机81和倾斜带式输送机82。另外,在以下关于筒管运送输送机93的说明中,将该筒管运送输送机93排出筒管96的运送方向的上游一侧和下游一侧仅称为“上游侧”和“下游侧”。
如图1所示,水平带式输送机81配置在卷绕单元92的前方一侧,沿多个卷绕单元92排列的方向配置。从卷绕单元92排出的供纱管即排出筒管96落下到该水平带式输送机81上。倾斜带式输送机82与水平带式输送机81的下游侧端部连接配置。倾斜带式输送机82采用能够将水平带式输送机81运送的排出筒管96继续向斜上方运送的结构。在倾斜带式输送机82的下游侧端部设置有用来回收排出筒管96的筒管回收箱95。
如图5所示,水平带式输送机81具有2个皮带轮83、传送带84和张力赋予机构89。并且,倾斜带式输送机82也同样,具有多个皮带轮85和传送带86。
虽然图5中没有表示,但2个皮带轮83、85中的至少某一个与图4所示的输送机驱动马达88相连。该输送机驱动马达88为电动马达。如图4所示,输送机驱动马达88与机台控制装置94的控制单元73连接。控制单元73能够切换驱动输送机驱动马达88或使输送机驱动马达88停止。
利用从皮带轮83传递来的动力驱动传送带84。利用从皮带轮85传递来的动力驱动传送带86。通过驱动传送带84和传送带86,位于传送带上的排出筒管96被运送。张力赋予机构89具有用来给传送带84赋予张力的张紧轮。并且,图中没有表示的框体(frame)以预定的间距安装在倾斜带式输送机82的传送带86上,使排出筒管96不容易滚落。
如图1所示,输送机警报器(输送机驱动告知单元)87设置在水平带式输送机81的侧面。输送机警报器87采用能够利用例如光或声音发出警报的结构。可以考虑例如警报灯或蜂鸣器等作为该输送机警报器87的具体结构。本实施形态的输送机警报器87采用警报灯。如图4所示,输送机警报器87与机台控制装置94连接。输送机警报器87采用当机台控制装置94开始驱动输送机驱动马达88时发出警报的结构。具体为,在开始驱动水平带式输送机81和倾斜带式输送机82的预定时间之前,输送机警报器87发出警报。
通过机台控制装置94驱动输送机驱动马达88运送水平带式输送机81上的排出筒管96。当排出筒管96被运送到水平带式输送机81的端部时,被倾斜带式输送机82向斜上方运送。于是,排出筒管96最终从倾斜带式输送机82的下游侧端部落入筒管回收箱95内部而被回收。
收容到筒管回收箱95内的排出筒管96如上所述包含带残纱的排出筒管96。并且,在排出筒管96的残纱量较多的情况下,如果排出筒管96上的残纱全部废弃而重新卷绕新的细纱的话,则浪费很大。因此本实施形态的结构使操作者能够从筒管回收箱95中找出带残纱的排出筒管96中残纱量多、能够再提供的排出筒管96,并提供给卷绕单元92的纡库式供给装置60。但是,如后面将要叙述的那样,操作者也可以直接拿起水平带式输送机81上的排出筒管96再次提供给卷绕单元92。
下面说明上述结构中间歇地运送筒管运送输送机93的控制。
首先,在开始卷绕纱线之前,操作者给自动络纱机10输入各种设定。具体为,操作者使机台控制装置94的显示单元72中显示纱线卷绕条件数据输入菜单,用输入键71进行数值输入,通过这样输入适用于卷绕单元92的纱线卷绕条件数据。被输入的纱线卷绕条件数据有例如被卷绕的纱线的卷绕速度、粗细(支数)、长度、材质、加工方法、卷绕张力,或者卷装重量、与纱线缺陷有关的项目,或者供纱管21的芯管长度、重量等。
并且,操作者用输入键71输入输送机驱动阈值作为纱线卷绕条件数据,并输入机台控制装置94中。该输送机驱动阈值为与从每个卷绕单元92排出供纱管21的根数的合计值(以下仅称为“排出根数”)有关的值。当该排出根数达到输送机驱动阈值以上时,机台控制装置94以预定的速度使输送机驱动马达88驱动,筒管运送输送机93开始排出筒管96的运送。
即,上述输送机驱动阈值意为在使筒管运送输送机93停止的状态下将排出筒管96储存在水平带式输送机81上的上限根数。因此,作为输送机驱动阈值,能够将排出筒管96不会在水平带式输送机81上溢出、不会发生从卷绕单元92中排出失误程度的适当根数作为输送机驱动阈值输入。输入的输送机驱动阈值保存在机台控制装置94的控制单元73中。
在往自动络纱机10中输入各种设定后,开始每个卷绕单元92中的纱线的卷绕。在各卷绕单元92刚开始卷绕纱线后,使筒管运送输送机93停止。于是,各卷绕单元92一边因为上述各种原因排出供纱管21一边形成卷装30。
机台控制装置94的控制单元73采用能够保存所有的卷绕单元92排出的供纱管21的根数(排出根数)的累计值的结构。该排出根数在自动络纱机10开始工作的当初清零。于是,每次进行供纱管21的排出、从卷绕单元92输入排出信号,该排出根数每次增加下去。
机台控制装置94控制筒管运送输送机93的驱动,以使筒管运送输送机93的停止状态持续下去直到排出根数到达输送机阈值以上为止。因此,在水平带式输送机81上滞留有一定程度根数的排出筒管96。
并且,当像上述那样水平带式输送机81停止时,操作者能够容易地用手拿起排出到该水平带式输送机81上的排出筒管96。操作者用手选择排出筒管96中带残纱的筒管,从排出筒管96上解开若干残纱。并且,此时操作者将判定为能够再提供给卷绕单元92的排出筒管96设置到卷绕单元92的纡库式供给装置60中。
当排出根数达到输送机驱动阈值以上时,机台控制装置94将排出根数的累计值清零,并且用输送机警报器87发出一定时间的警报。即,机台控制装置94通过使警报灯发光唤起操作者的注意。然后机台控制装置94通过驱动输送机驱动马达88来使筒管运送输送机93开始排出筒管96的运送。
图6用透视图表示刚刚驱动筒管运送输送机93之后的样子。另外,图6中特别用点划线圈起来表示从位于水平带式输送机81最上游一侧的卷绕单元92排出的排出筒管96(以下称为“最上游的排出筒管”)。
在本实施形态中,筒管运送输送机93对排出筒管96的运送以一定的速度进行。图7表示筒管运送输送机93从图6的状态开始进行运送的样子。在图7的状态下,上述最上游的排出筒管96位于水平带式输送机81的中央附近。
如图7所示,在图6中位于最上游位置的排出筒管96的更上游一侧,在筒管运送输送机93刚刚开始驱动后排出的排出筒管96被运送。即,由于筒管运送输送机93的驱动与卷绕单元92进行纱线20的卷绕分别独立地进行,因此卷绕单元92也能够在筒管运送输送机93开始驱动后排出供纱管21。在该输送机的驱动过程中的供纱管21的排出,机台控制装置94的控制单元73既可以作为上述的排出根数来计数也可以不计数。
机台控制装置94使筒管运送输送机93的驱动仅持续一定的时间然后停止地进行控制。通过该筒管运送输送机93的驱动,相关的输送机停止时被排出到水平带式输送机81上的所有的排出筒管96(包含上述最上游的排出筒管96)落下到筒管回收箱95中。另外,图8中表示了图6中位于最上游位置的排出筒管96即将落下到筒管回收箱95中之前的样子。当筒管运送输送机93停止时,机台控制装置94继续计数排出根数。
通过机台控制装置94反复进行上述控制实现筒管运送输送机93的自动间歇驱动。由此,本实施形态的自动络纱机10能够使筒管运送输送机93停止,在水平带式输送机81上储存一定量的排出筒管96,然后一起运送到筒管回收箱95中,能够有效地实现节省电力化。
并且,本实施形态如上所述,操作者能够判断可以在筒管运送输送机93停止中再提供的排出筒管96。因此,操作者能够容易地从水平带式输送机81回收能够再提供的排出筒管96,设置到排出该排出筒管96的卷绕单元92中。并且,由于即使从卷绕单元92排出多个排出筒管96,也能够变成该排出筒管96适当地在水平带式输送机81上展开的状态,因此能够容易地目视确认每个排出筒管96。因此与取出临时回收到筒管回收箱95中的排出筒管96进行挑选的情况相比,操作者能够容易地进行通过目视挑选能够再提供给卷绕单元92的带残纱的筒管的作业。
而且,本实施形态的自动络纱机10当各卷绕单元92排出排出筒管96时,用单元警报器66向操作者告知排出排出筒管96的原因。因此,操作者能够简单地把握从哪个卷绕单元92排出了带残纱的供纱管21。由此,此时对于带残纱的供纱管21能够效率良好地进行向卷绕单元92的供给作业。
如以上说明过的那样,本实施形态的自动络纱机10具有卷绕单元92、筒管运送输送机93和机台控制装置94,所述卷绕单元92具有供给供纱管的纡库式供给装置60。自动络纱机10中具有多个卷绕单元92。卷绕单元92将从供纱管21引出的纱线卷绕到卷装30上。筒管运送输送机93运送从卷绕单元92排出的排出筒管96。机台控制装置94间歇驱动筒管运送输送机93地进行控制。
由此,通过使筒管运送输送机93停止、在水平带式输送机81上储存了一定程度的排出筒管96后运送,能够提供节能性良好的自动络纱机10。并且,由于通过机台控制装置94的控制自动地切换驱动筒管运送输送机93或者停止,因此操作者没必要操作筒管运送输送机93的开关。因此,能够实现不降低作业效率的节能性。并且,当筒管运送输送机93停止时,操作者能够容易地从水平带式输送机81上拿起带残纱的排出筒管96回收,对于判定为能够再提供的供纱管此时能够设置到卷绕单元92的纡库式供给装置60中。而且,卷绕单元92能够在纡库式供给装置60上储存一定程度根数的供纱管21。因此,操作者几乎总是能够将回收的排出筒管96提供给卷绕单元92。
并且,在本实施形态的自动络纱机10中,当从多个卷绕单元92排出的排出筒管96的合计根数(排出根数)达到输送机驱动阈值时,机台控制装置94开始筒管运送输送机93的驱动。
由此,即使实际从卷绕单元92排出供纱管21的频度上存在偏差,也能够相应地灵活改变驱动筒管运送输送机93的时刻。因此,不仅能够防止从筒管运送输送机93排出筒管96溢出等事情,而且能够有效地将排出筒管96回收到筒管回收箱95中。
并且,本实施形态的自动络纱机10具有在事前告知开始驱动筒管运送输送机93的输送机警报器87。
由此,当输送机警报器87没动作时,操作者能够确认筒管运送输送机93当时处于停止状态,不会马上开始驱动。因此操作者能够有效地进行回收排出筒管96以及再提供给卷绕单元92的作业。
并且,本实施形态的自动络纱机10中,每个卷绕单元92具有告知排出筒管96被排出的原因的单元警报器66。
由此,操作者能够容易地知道在哪个卷绕单元92发生了什么样的问题。因此,能够确定容易发生问题的卷绕单元92。并且,由于用单元警报器66判断排出了带残纱的排出筒管96,因此操作者能够立即发现带残纱的排出筒管96,能够效率良好地进行可否再提供给卷绕单元92的判断和实际的再供给作业。
下面说明上述实施形态的变形例。另外,本变形例与上述实施形态只有筒管运送输送机的控制不同,其他的部分与上述实施形态(图1~图5)相同。因此,在以下的本变形例的说明中,有时使用与上述实施形态相同的标记。
本变形例中采用每隔预定的时间驱动筒管运送输送机93或者使筒管运送输送机93停止的结构,取代当间歇驱动筒管运送输送机93时使用输送机驱动阈值。例如,本变形例反复进行使筒管运送输送机93停止120秒以后驱动15秒的控制。这些时间长度用输入键71作为纱线卷绕条件数据而被数值输入。
而且,本变形例中机台控制装置94的控制单元73不仅切换输送机驱动马达88的驱动或者停止,而且也能够控制输送机驱动马达88的驱动速度。并且,控制单元73用与卷绕到供纱管21上的纱线的种类或供纱管的大小相对应的运送速度驱动筒管运送输送机93。
即,由于卷绕了粗纱的供纱管21与卷绕细纱的时候相比,卷绕长度变短,因此在较短的时间内纱线用尽,因此从卷绕单元92排出供纱管21的进度快。因此,控制单元73用适当的计算公式使粗纱时筒管运送输送机93的运送速度大地进行计算,用获得的速度驱动相关的筒管运送输送机93。因此,在粗纱的情况下,筒管运送输送机93每单位时间的平均运送距离变大。另外,卷绕到供纱管21上的纱线的种类可以考虑卷绕到供纱管21上的纱线的粗细、卷绕到供纱管21上的纱线的长度、卷绕到供纱管21上的纱线的材质、卷绕到供纱管21上的纱线的加工方法等。并且,供纱管的大小可以考虑上述供纱管的芯管长度和上述供纱管芯管的供纱管重量等。
筒管运送输送机93的控制也可以是根据纱线的粗细来改变驱动筒管运送输送机93的时间比例的控制来取代或同时进行改变筒管运送输送机93的运送速度的控制。例如,在细纱供纱管21的情况下,反复使筒管运送输送机93停止120秒、驱动15秒地进行控制;在粗纱的情况下,反复使筒管运送输送机93停止120秒、驱动30秒地进行控制。通过进行这样的控制也能够根据卷绕到供纱管上的纱线的粗细来使筒管运送输送机93每单位时间内的平均运送距离变化。
而且,筒管运送输送机93的控制也可以是计算最近的例如180秒时间内从卷绕单元92排出的供纱管21的累计根数,根据该结果使筒管运送输送机93的运送速度和驱动时间的比例变化的控制。此时,能够根据实际的卷绕单元92的应用状况运送排出筒管96。
如上所述,本变形例的自动络纱机10中机台控制装置94根据供纱管21的种类来使筒管运送输送机93每单位时间内的平均运送距离(即运送速度或驱动时间的比例)变化。
即,当供纱管21的种类不同时,由于纱线的卷绕长度不同等,排出供纱管21的时间间隔也不同。这一点在上述结构中由于能够根据供纱管21的特性有效地进行排出筒管96的回收,因此能够变成节能性好的结构。
并且,本变形例的自动络纱机10的机台控制装置94还可以采用根据从多个卷绕单元92排出的排出筒管96的根数的合计值使筒管运送输送机93每单位时间内的平均运送距离(即运送速度或驱动时间的比例)改变的结构。
即,由于排出带残纱的排出筒管96等,排出排出筒管96的时间间隔上有偏差。这一点在上述结构中能够考虑该时间间隔的变动而进行将排出筒管96送往筒管回收箱95的运送。因此,能够提高排出筒管96回收的效率,能够变成节能性良好的结构。
并且,在本变形例的自动络纱机10中,机台控制装置94每隔预定的时间使筒管运送输送机93驱动。
由此,本变形例的自动络纱机10不用进行复杂的控制就能够实现间歇驱动筒管运送输送机93。因此,能够使机台控制装置94的结构简单。
并且,本变形例的自动络纱机10中机台控制装置94能够改变筒管运送输送机93的运送速度。
由此,本变形例的自动络纱机10能够以与状况相对应的适当的运送速度运送排出筒管96,因此能够效率良好地进行排出筒管96的回收。
虽然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形态和变形例,但上述结构能够例如如下这样进行改变。
在上述实施形态和变形例中,筒管运送输送机93每驱动1次的运送距离既可以是足够将此时排出的所有供纱管21(排出筒管96)1次回收到筒管回收箱95中的距离,也可以是比这个距离短的距离。但是,通过1次驱动回收所有的排出筒管96由于能够防止大量的排出筒管96滞留在水平带式输送机81的下游一侧,因此较佳。
单元警报器66也可以采用与检测上述供纱管21的排出之外、还与检测接头装置14进行的纱线接头作业的失误、供给电源异常等各种异常的设备连接,在检测到这些各种异常时发出警报的结构。此时,在单元警报器66中具备用数值等表示异常的内容的结构,操作者能够容易地把握发生了的事象的内容。
在上述实施形态及变形例中,自动络纱机10为当筒管运送输送机93开始驱动时,筒管运送输送机93所具备的输送机警报器87发出警报的结构。但是,也可以采用筒管运送输送机93开始驱动时机台控制装置94发出警报的结构取代上述结构或与上述结构并用。
虽然在上述变形例中使用卷绕到供纱管21上的纱线的粗细(支数)作为供纱管21的种类,但也可以同时使用卷绕到供纱管21上的纱线的粗细、卷绕到上述供纱管上的纱线长度、卷绕到供纱管上的纱线的材质、卷绕到上述供纱管上的纱线的加工方法、上述供纱管的芯管长度和上述供纱管芯管的供纱管重量中的至少一个或取而代之。
在上述变形例中,输送机的运送速度和驱动时间的比例与供纱管21的种类相对应地变化。但是,也可以取而代之,采用由其他的纱线卷绕条件数据(例如卷绕速度等)来求出的结构。
上述实施形态和变形例并不局限于自动络纱机,可以广泛应用于将供纱管上的纱线退绕进行卷绕的结构的纱线卷绕装置。

Claims (9)

1.一种具有多个卷绕单元的纱线卷绕装置,所述卷绕单元具备给供纱管保持部提供供纱管的纡库式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运送从上述卷绕单元排出的排出筒管的筒管运送输送机;以及,间歇地驱动上述筒管运送输送机地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用来输入纱线卷绕条件数据的输入键;上述控制装置根据上述输入键输入的纱线卷绕条件数据使上述筒管运送输送机每单位时间内的平均运送距离变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纱线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纱线卷绕条件数据为卷绕到上述供纱管上的纱线的粗细、卷绕到上述供纱管上的纱线的长度、卷绕到上述供纱管上的纱线的材质、卷绕到上述供纱管上的纱线的加工方法、上述供纱管的芯管的长度、上述供纱管芯管的供纱管重量中的至少一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当上述卷绕单元进行供纱管的排出时将排出信号发送给上述控制装置的单元控制器;上述控制装置计数上述排出信号,与从多个卷绕单元排出的排出筒管的根数的合计值相对应地使上述筒管运送输送机每单位时间内的平均运送距离变化。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纱线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纱线卷绕条件数据为与从多个卷绕单元排出的供纱管的根数的合计值有关的值;还具有当上述卷绕单元进行供纱管的排出时将排出信号发送给上述控制装置的单元控制器;上述控制装置计数上述排出信号,当从多个卷绕单元排出的排出筒管的根数的合计值达到输入的根数的合计值时,开始上述筒管运送输送机的驱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纱线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纱线卷绕条件数据为使上述筒管运送输送机驱动的时间长度和使上述筒管运送输送机停止的时间长度;上述控制装置根据输入的使上述筒管运送输送机驱动的时间长度使上述筒管运送输送机驱动,根据输入的使上述筒管运送输送机停止的时间长度使上述筒管运送输送机停止。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纱线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装置能够变更上述筒管运送输送机的运送速度。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纱线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纱线卷绕装置具有告知上述筒管运送输送机开始驱动的输送机驱动告知单元。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纱线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上述卷绕单元具有告知排出筒管被排出的原因的筒管排出原因告知单元。
CN2010101842028A 2009-06-24 2010-05-21 纱线卷绕装置 Pending CN10192791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49879/2009 2009-06-24
JP2009149879A JP2011006179A (ja) 2009-06-24 2009-06-24 糸巻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27919A true CN101927919A (zh) 2010-12-29

Family

ID=433674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842028A Pending CN101927919A (zh) 2009-06-24 2010-05-21 纱线卷绕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1006179A (zh)
CN (1) CN101927919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1932A (zh) * 2011-12-21 2013-06-26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卷取装置
CN103803345A (zh) * 2012-11-10 2014-05-21 索若德国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解决在将纱线卷绕至交叉卷绕筒管上时的断线问题的方法
CN103832888A (zh) * 2012-11-20 2014-06-04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纺织机械
CN105197687A (zh) * 2014-06-13 2015-12-30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自动络纱机以及纱线卷取方法
CN108975070A (zh) * 2012-07-18 2018-12-11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监视装置、纱线卷取机以及纱线监视方法
CN110023218A (zh) * 2016-12-02 2019-07-16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自动络纱机、纱线卷取系统以及纱线卷取方法
CN110092240A (zh) * 2018-01-31 2019-08-06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卷绕机
CN110446596A (zh) * 2017-03-21 2019-11-12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长丝卷绕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0142897A (ja) * 2019-03-06 2020-09-10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圧縮空気消費量出力装置及び繊維機械
CN111217205B (zh) * 2020-01-15 2022-07-12 集美大学 一种用于络筒机的管纱自动投放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44138A (ja) * 1994-11-17 1996-06-04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ボビン搬送体のボビン交換方法、ボビン交換装置及びボビン交換システム
CN1231985A (zh) * 1998-04-11 1999-10-20 W·施拉夫霍斯特公司 自动络筒机的络纱头
EP1475341A2 (en) * 2003-04-28 2004-11-10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Automatic winder
DE102004045747A1 (de) * 2004-09-21 2006-03-23 Saurer Gmbh & Co. Kg Aufsteckdorn für eine Arbeitsstelle eines Kreuzspulautomaten
JP2008214064A (ja) * 2007-03-06 2008-09-18 Murata Mach Ltd 自動ワインダーのボビン処理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44138A (ja) * 1994-11-17 1996-06-04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ボビン搬送体のボビン交換方法、ボビン交換装置及びボビン交換システム
CN1231985A (zh) * 1998-04-11 1999-10-20 W·施拉夫霍斯特公司 自动络筒机的络纱头
EP1475341A2 (en) * 2003-04-28 2004-11-10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Automatic winder
DE102004045747A1 (de) * 2004-09-21 2006-03-23 Saurer Gmbh & Co. Kg Aufsteckdorn für eine Arbeitsstelle eines Kreuzspulautomaten
JP2008214064A (ja) * 2007-03-06 2008-09-18 Murata Mach Ltd 自動ワインダーのボビン処理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棉纺织技术》 19990228 王俊昌 No.72Ⅱ 型自动络筒机空管运输电路的改进 第27卷, 第2期 *
王俊昌: "№72Ⅱ 型自动络筒机空管运输电路的改进", 《棉纺织技术》 *
王春模: "络筒机空管运输系统的改进", 《天津纺织科技》 *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1932A (zh) * 2011-12-21 2013-06-26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卷取装置
CN103171932B (zh) * 2011-12-21 2017-04-12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卷取装置
CN108975070A (zh) * 2012-07-18 2018-12-11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监视装置、纱线卷取机以及纱线监视方法
CN108975070B (zh) * 2012-07-18 2020-10-09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监视装置、纱线卷取机以及纱线监视方法
CN103803345A (zh) * 2012-11-10 2014-05-21 索若德国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解决在将纱线卷绕至交叉卷绕筒管上时的断线问题的方法
CN103803345B (zh) * 2012-11-10 2018-03-27 索若德国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解决在将纱线卷绕至交叉卷绕筒管上时的断线问题的方法
CN103832888A (zh) * 2012-11-20 2014-06-04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纺织机械
CN105197687A (zh) * 2014-06-13 2015-12-30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自动络纱机以及纱线卷取方法
CN110023218A (zh) * 2016-12-02 2019-07-16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自动络纱机、纱线卷取系统以及纱线卷取方法
CN110446596A (zh) * 2017-03-21 2019-11-12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长丝卷绕装置
CN110092240A (zh) * 2018-01-31 2019-08-06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卷绕机
CN110092240B (zh) * 2018-01-31 2022-04-12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卷绕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006179A (ja) 2011-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27919A (zh) 纱线卷绕装置
CN101549806B (zh) 纱线卷绕装置及备有该纱线卷绕装置的自动络纱机
CN1090145C (zh) 在络筒机的一个络筒部位上用以清除纱疵的方法
CN102574656B (zh) 纱线卷绕装置
CN101268001B (zh) 操作生产染色筒子的纺纱机的工位的方法
CN101469468A (zh) 纺纱机械
CN105384005A (zh) 纱线卷绕装置以及纱线卷绕机
CN106494937A (zh) 纱线卷绕装置、自动络纱机、纤维机械系统及喂纱纱管异常检测方法
CN102612478B (zh) 纱线卷取机
EP2690045B1 (en) Yarn monitoring device, yarn winding unit, and yarn winding machine
CN101659361A (zh) 纱线卷绕装置及具有该纱线卷绕装置的自动络纱机
CN103803345B (zh) 解决在将纱线卷绕至交叉卷绕筒管上时的断线问题的方法
JPH0217464B2 (zh)
CN106927307B (zh) 纱线卷取装置、纱线卷取方法以及纱线卷取系统
CN101525096B (zh) 绕线装置及绕线方法
JP7346200B2 (ja) 巻取りパッケージを製造する繊維機械の作業ユニットにおいて糸ループを検出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11039075B (zh) 筒管处理装置、纱线卷绕设备及筒管处理方法
CN103569780A (zh) 驱动状态检测装置、卷绕单元、卷绕机、纺纱单元及纺纱机
CN113044661B (zh) 纱线卷取机
JP2015009965A (ja) 自動ワインダ
JPS63212681A (ja) 自動ワインダ−における巻取制御方法
JP2020059585A (ja) 糸巻取設備
EP3744670B1 (en) Textile machine
JP2020142897A (ja) 圧縮空気消費量出力装置及び繊維機械
CN103508268A (zh) 纺织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