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24974B - 扬声器 - Google Patents

扬声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24974B
CN101924974B CN201010203144.9A CN201010203144A CN101924974B CN 101924974 B CN101924974 B CN 101924974B CN 201010203144 A CN201010203144 A CN 201010203144A CN 101924974 B CN101924974 B CN 1019249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per
loud speaker
framework
magnet
speech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0314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24974A (zh
Inventor
上村智彦
汤浅英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side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oside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siden Corp filed Critical Hoside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9249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249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249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2497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4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centering of coil
    • H04R9/041Centering
    • H04R9/043Inner suspension or damper, e.g. spid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0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covered by H04R1/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34Directing or guiding sound by means of a phase plu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00/00Loudspeakers
    • H04R2400/11Aspects regarding the frame of loudspeaker transduc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薄小型、高耐输入和大输出的扬声器,其不损害扬声器的薄型化,另外还能够高效地添加阻尼器。阻尼器(14)设置在音圈骨架(12)的下端和磁路(5)的磁体(3)之间,且以振动系统(13)能够相对于磁体(3)振动的方式支撑振动系统(13)。

Description

扬声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头戴式耳机、耳机、耳机麦克风(headset)和便携式电话等中使用的薄小型的扬声器。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采用大型扬声器中的通常结构的阻尼器(参照专利文献1)的薄小型的扬声器(参照专利文献2)。阻尼器与振动板周边的边缘部一起起到将振动系统保持在正确的位置并使振动系统正确地振动的作用。
专利文献1:JP特开平7-203585号公报;
专利文献2:JP特开2000-209693号公报。
在以往的薄小型的扬声器中,在振动板和其下侧的框架之间添加阻尼器,并支撑音圈骨架的上部,但是存在如下的问题,即,由于添加阻尼器,使扬声器丧失薄型化,而且在薄的扬声器中不能增加框架与振动板之间的距离,虽然添加了阻尼器,但若输入大的功率,则振动系统不能正确地振动而产生横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薄小型、高耐输入和大输出的扬声器,其不损失扬声器的薄型化,另外还能够高效地添加阻尼器。
本发明为一种扬声器,其具有磁路、振动系统和框架,其中,所述磁路具有磁轭、磁体和极靴,所述振动系统具有经由音圈骨架被连接起来的音圈和振动板,所述框架保持所述磁路和所述振动系统,并且所述音圈配置在磁隙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轭为具有底板和圆筒形的圆周侧壁的有底圆筒形,所述磁轭是使用板状的金属材料通过冲压加工而与所述框架形成一体,在所述音圈骨架和所述磁体之间设置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具有内侧端部和外侧端部,所述内侧端与所述磁体结合,所述外侧端部与所述音圈骨架结合,来使所述音圈骨架与所述磁体连接,所述阻尼器以使所述振动系统能够相对于所述磁体垂直振动的方式支撑所述振动系统,所述扬声器设置有阻尼器固定构件,该阻尼器固定构件形成环状且嵌合在所述磁体上,并使所述阻尼器的所述内侧端部固定在所述阻尼器固定构件上。
在本发明中,优选适宜附加如下的(A)~(E)的结构。
(A)所述阻尼器形成环状,将所述音圈骨架的整周连接在所述磁体上。
(B)所述阻尼器将所述音圈骨架的与振动板侧相反一侧的端部连接在所述磁体上。
(C)分别单独形成所述振动板、所述音圈骨架和所述阻尼器,或者所述阻尼器与所述音圈骨架形成一体,或者分别单独形成所述阻尼器与音圈骨架,而该音圈骨架与所述振动板的穹顶部形成一体。
(D)还设置有阻尼器固定构件,其形成环状且能够嵌合在所述磁体上,并使所述阻尼器的磁体侧端部固定在阻尼器固定构件上。
(E)以所述(D)为基础,所述阻尼器固定构件是由非磁体的金属或树脂形成的。
根据本发明,对于在音圈骨架和磁体之间设置的阻尼器,设置以振动系统能够相对于磁体振动的方式支撑振动系统的阻尼器,因而能够有效利用极靴和磁轭之间的以往未利用的空间,不用特别确保空间就能够添加阻尼器。并且,在扬声器的厚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能够增加振动板周边的边缘部和阻尼器之间的距离,利用振动板周边的边缘部和阻尼器这两处支撑振动系统的上端和下部,即使输入大的功率,也不易引起振动系统横摇,能够使振动系统稳定且正确地振动,从而提高耐输入性能。其结果能够提供薄小型、高耐输入和大输出的扬声器。另外还能够进一步使扬声器薄型化。
另外根据本发明还能获得如下的效果。
在附加(A)结构时,阻尼器形成环状,将音圈骨架的整周连接在磁体上,因而与将音圈骨架的多处连接在磁体上的阻尼器相比,能够获得高的位置保持功能,从而振动系统能够更稳定且正确地振动。
在附加(B)结构时,阻尼器将音圈骨架的与振动板侧相反的一处的端部连接在磁体上,因而在扬声器的厚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能够最大地延长振动板周边的边缘部和阻尼器之间的距离,利用振动板周边的边缘部和阻尼器这两处支撑振动系统的上端和下端,与将音圈骨架的除与振动板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以外的部分连接在磁体上的阻尼器相比,能够获得高的位置保持功能,从而振动系统能够更稳定且正确地振动。
在(C)结构中附加分别单独形成振动板、音圈骨架和阻尼器的结构的情况下,能够分别选择最适宜的材料用于振动板、音圈骨架和阻尼器。在附加阻尼器与音圈骨架形成一体的结构的情况,或附加分别单独形成阻尼器与音圈骨架而该音圈骨架与振动板的穹顶部形成一体的结构的情况,能够减少振动系统的部件数和组装工序数,从而能够提高生产性。
在附加(D)结构的情况下,因为设置有阻尼器固定构件,其形成环状且能够嵌合在磁体上,并使阻尼器的磁体侧端部固定在阻尼器固定构件上,所以阻尼器的磁体侧端部向磁体上固定的固定作业能够简单且正确地进行,能够提高生产性,并且例如能够按照磁体的形状或大小等,区别使用与振动系统的振动方向平行的面或与振动系统的振动方向垂直的面,来简单且正确地固定阻尼器的磁体侧端部。
在附加(E)结构的情况下,阻尼器固定构件是由非磁体的金属或树脂形成的,因而阻尼器固定构件不会对磁路产生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扬声器的剖视图(第一实施例)。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扬声器的主要部分的剖视放大图(第一实施例)。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扬声器的框架的立体图(第一实施例)。
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其他的扬声器的主要部分的剖视放大图(第二实施例)。
图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其他的扬声器的主要部分的剖视放大图(第三实施例)。
图6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其他的扬声器的主要部分的剖视放大图(第四实施例)。
图7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其他的扬声器的主要部分的剖视放大图(第五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详细叙述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第五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扬声器的剖视图。该扬声器1由有底圆筒形的磁轭2、圆柱形的磁体3和圆板形的极靴4构成圆形的内磁式的磁路5,其中,所述磁轭2由磁性材料形成,所述磁体3由永久磁铁形成,并装载固定在磁轭2内,所述极靴4由磁性材料形成,并装载固定在磁体3的上表面上,在所述极靴4与磁轭2的底板部之间夹着磁体3。极靴4的直径小于磁轭2的内径,在磁路5的径向上相向的极靴4的外周面和磁轭2的圆周侧壁内周面之间的间隙形成磁路5的磁隙6。磁体3的直径比极靴4的直径更小,极靴4的从磁体3向径向外侧伸出的外周边部和位于磁体3下侧的磁轭2的底板之间形成空间7。
在框架8的外周边部粘接固定圆形的振动板9的外周边部,从而振动板9配置在扬声器1的上部。振动板9在中央部具有上表面凸、下表面凹的穹顶形的穹顶部(也可以是上表面凹、下表面凸的倒穹顶部)9a,周边具有包围穹顶部9a的整周的圆形环状的边缘部9b。振动板9是在分别形成穹顶部9a和边缘部9b之后,将穹顶部9a的外周边部与边缘部9b的内周边部粘接固定起来而构成的。在边缘部9b的外周边部(振动板9的外周边部)下表面粘接固定圆形的振动板环10,振动板9的外周边部经由振动板环10粘接固定在框架8的外周边部上。通过振动板9的周边的边缘部9b,以能够相对于框架8在上下方向上振动的方式支撑振动板9。
在振动板9的穹顶部9a与边缘部9b之间的圆形的边界部的下表面结合圆筒形的音圈11,音圈11以能够在上下方向上往复运动(振动)的方式插入配置在磁路5的磁隙6中。音圈11是在圆筒形的音圈骨架12的外周面卷绕导电性好的线材而构成的,音圈骨架12的上端部粘接固定在振动板9的穹顶部9a与边缘部9b之间的圆形的边界部的下表面上,音圈11以能够在上下方向上往复运动(振动)的方式插入配置在磁路5的磁隙6中。
通过音圈骨架12被连接起来的音圈11和振动板9构成振动系统13,通过振动板9周边的边缘部9b,振动系统13以能够相对于框架8在上下方向上往复运动(振动)的方式被支撑着。
这样,扬声器1具有磁路5、振动系统13和框架8,其中,所述磁路5具有磁轭2、磁体3和极靴4,所述振动系统13具有经由音圈骨架12被连接起来的音圈11和振动板9,所述框架8保持上述的磁路5和振动系统13,并且扬声器1将音圈11配置在磁隙6中,对于这样的扬声器1,若电流从外部电路通过未图示的一对外部连接端子流入音圈11,则通过在磁隙6中大致水平方向上通过的磁通和流入音圈11中的电流的相互作用,音圈11在上下方向上往复运动,该运动通过音圈骨架12传递至振动板9,振动板9以其周边的边缘部9b为支点上下振动,而发出声音。即,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
如图2所示,在这样的扬声器1中设置有阻尼器14,所述阻尼器14设置在音圈骨架12与磁体3之间,并且以振动系统13能够相对于磁体3振动的方式支撑振动系统13。阻尼器14由树脂薄膜形成,在磁路5的磁隙6的下侧设置于在磁路5的径向上相向的磁体3和音圈骨架12之间,在内磁式的磁路5中,阻尼器14的内侧端部(磁体3侧端部)与磁体3结合,阻尼器14的外侧端部(音圈11侧端部)与音圈骨架12结合,以振动系统13能够相对于磁体3振动的方式支撑振动系统13的下部(磁隙6的下侧部分),从而所述阻尼器14与振动板9周边的边缘部9b一起起到将振动系统13保持在正确的位置并使实现振动系统13正确地振动的作用。
这样,由于扬声器1设置有阻尼器14,所述阻尼器14设置在音圈骨架12与磁体3之间,并且以振动系统13能够相对于磁体3振动的方式支撑振动系统13,因而,有效利用了极靴4与磁轭2之间的以往未利用的空间7,而不需要另外特别确保空间就能够添加阻尼器14。并且,在扬声器1的厚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能够增加振动板9周边的边缘部9b和阻尼器14之间的距离,通过振动板9周边的边缘部9b和阻尼器14这两点来支撑振动系统13的上端和下部,即使输入大的功率,振动系统13也不易产生横摇(左右移动),振动系统13能够稳定且正确地进行振动,从而提高耐输入性能。其结果能够提供薄小型、高耐输入和大输出的扬声器。另外还能够进一步使扬声器薄型化。
在这里,阻尼器14也可以是配置在垂直于磁路5的轴心线(中心线)的平面内的平面形状的阻尼器,但为了振动系统13获得更大的振幅,阻尼器14可以形成同心圆的波浪形。
阻尼器14还可以是在音圈骨架12的周向上等间隔的多处与磁体3连接的阻尼器,与该阻尼器相比,为了获得高的位置保持功能,使振动系统13能够更稳定且正确地振动,阻尼器14可以形成环状,使音圈骨架12的整周都与磁体3连接。在环状的阻尼器14的情况下,形成确保所需的通气性的孔,从而同时实现了阻尼器14所要求的阻尼器功能和通气性。
阻尼器14可以是使除了音圈骨架12的下端(与振动板13侧相反一侧的端部)以外(其中磁隙6下侧的部分)的部分与磁体3连接的阻尼器,与该阻尼器相比,为了获得高的位置保持功能,使振动系统13能够更稳定且正确地振动,阻尼器14可以使音圈骨架12的下端与磁体3连接,在扬声器1的厚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能够最大地增加振动板9周边的边缘部9b和阻尼器14之间的距离,由振动板9周边的边缘部9b和阻尼器14这两点来支撑振动系统13的上端和下端。
单独形成振动板9、音圈骨架12和阻尼器14,振动板9、音圈骨架12和阻尼器14能够分别选择使用最适宜的材料。当然,对于振动板9来说,由于单独形成穹顶部9a和边缘部9b,所以穹顶部9a和边缘部9b能够分别选择使用最适宜的材料。
阻尼器14的磁体3侧端部粘接固定有圆形的阻尼器圈15,该阻尼器圈15是能够外嵌在磁体3上的由非磁体的金属或树脂形成的构件,阻尼器14的磁体3侧端部经由阻尼器圈15粘接固定在磁体3的外周面上。阻尼器圈15形成环状,能够嵌合在磁体3上,且作为固定阻尼器14的磁体3侧端部的阻尼器固定构件,通过这样设置阻尼器圈15,使阻尼器14的磁体3侧端部固定在磁体3上的固定作业易于简单且正确地进行,能够提高生产性,并且例如按照磁体3的形状和大小等,区别使用与振动系统13的振动方向平行的面(垂直面:阻尼器圈15的外周面)和与振动系统13的振动方向垂直的面(水平面:阻尼器圈15的上下端面),从而能够简单且正确地固定阻尼器14的磁体3侧端部。而且,阻尼器圈15是由非磁体的金属或树脂形成的,从而不会对磁路5产生任何影响。
但是,如图3所示,磁轭2和框架8是对一张薄板状的金属材料进行冲压加工而形成一体的。
即,对一张薄板状的金属材料(磁性材料)的中央部和周边部分别进行拉深加工,从圆板形的底板的外周边缘立起圆筒形的外侧壁,并且在外侧壁的内侧与外侧壁之间隔开规定间隔地从圆板形的底板立起上部具有折返部的圆筒形的双层壁,来作为直径小于外侧部的内侧壁。在中央部由圆形的底板2a和圆筒形的圆周侧壁2b形成底圆筒形的磁轭2,其中,所述底板2a是由底板中央部形成的,从所述底板中央部的外周边缘立起双层壁的内侧的壁,所述圆周侧壁2b是由双层壁的内侧的壁形成的。在磁轭2的周围由圆形环状的底板8a、圆筒形的内圆周侧壁8b和外圆周侧壁8c形成向上开口且截面形状为“コ”字形的圆形环状的框架8,其中,所述底板8a是底板周边部形成的,从所述底板周边部的内周边缘立起双层壁的外侧的壁,从所述底板周边部的外周边缘立起外侧壁,所述内圆周侧壁8b是由双层壁的外侧的壁形成的,外圆周侧壁8c是由外侧壁形成的。
磁轭2的底板2a形成为比框架8的底板8a高一层,在磁轭2的背面侧设置有浅的圆形的凹陷16(参照图1),并且框架8的外圆周侧壁8c形成为高于磁轭2的圆周侧壁2b和框架8的内圆周侧壁8b(双层壁),在框架8的外圆周侧壁8c比磁轭2的圆周侧壁2b和框架8的内圆周侧壁8b(双层壁)高的位置设置有水平的阶梯部17,框架8的位于阶梯部17上部的外圆周侧壁8c的直径大于框架8的位于阶梯部17下部的外圆周侧壁8c的直径。在该阶梯部17上经由振动板环10粘接固定着振动板9周边的边缘部9b的外周边部。
在冲压工序中包括开孔加工,在磁轭2与框架8一体的一体结构的圆板形的底板上设置至少两处以上的开口,设置:圆形的第一开口18,其形成在磁轭2的底板2a的中心部的一处;一对第二开口19,其形成在磁轭2的底板2a的外周边部的以180°点对称的两处;一对第三开口21,其从磁轭2的底板2a的外周边部的以180°点对称的两处即与一对第二开口19向一个方向错开90°的以180°点对称的两处,向磁轭2的底板2a的径向外侧延伸设置,一直连续到框架8的底板8a的内周边部的以180°点对称的两处,而在磁轭2的圆周侧壁2b和框架8的内圆周侧壁8b(双层壁)的以180°点对称的两处形成切口20;一对第四开口23,其从框架8的底板8a的以180°点对称的两处即与一对第三开口21向一个方向(一对第三开口21相对于一对第二开口19的偏移方向)错开大致45°的以180°点对称的两处,向框架8的底板8a的径向内侧延伸设置,直至框架8的内圆周侧壁8b的上端(双层壁的折返部),而在凹陷16的外周壁(位于磁轭2的底板2a下侧的框架8的内圆周侧壁8b的下部)的以180°点对称的两处形成切口22。
在这样的磁轭2与框架8一体的一体结构中,能够通过单纯的冲压加工一体地形成磁轭2和框架8,能够减少扬声器1的部件数和组装工序数,从而能够提高生产性。另外还能够抑制扬声器1的厚度,易于确保需要的强度,而且还能够实现扬声器1的薄小型化。
如图1所示,在磁轭2的背面侧安装有大致矩形板状的印刷基板24,该印刷基板24的厚度与凹陷16的深度相等,印刷基板24的两端部通过切口22嵌入在第四开口23中,从而印刷基板24被定位。在印刷基板24的下表面设置有未图示的表面安装用的平面形状的一对外部连接端子、由板簧或螺旋弹簧等弹性构件形成的一对外部连接端子等,并且在印刷基板24的两端部上表面设置有与一对外部连接端子导通的平面形状的一对内部连接端子。音圈11的未图示的两根引线穿过切口20从磁路5引出至框架8侧,在框架8内引导至第四开口23,通过点焊或锡焊连接在第四开口23处露出于框架8内的内部连接端子上,从而电信号能够从外部电路通过外部连接端子、内部连接端子、引线输入音圈11。
磁轭2、磁体3与极靴4的一体化(磁路5的组装)以及印刷基板24向磁轭2上的固定是如下那样一起进行的,即,在印刷基板24、磁体3、极靴4上分别设置直径与第一开口18(磁轭2的中心孔)大致相等的中心孔23a、3a、4a,使铆钉25经由第一开口18和中心孔23a、3a、4a贯通印刷基板24、磁轭2、磁体3、极靴4的中心部,对铆钉25的上端或下端进行压溃加工来紧固固定。
第三开口21能够用作组装扬声器1时将组装夹具等从扬声器1的外部插入内部的孔或背面音孔,第二开口19用作扬声器1的背面音孔。利用具有通气性的减振布26从扬声器1的背面侧覆盖第二开口19。
在这样的磁轭2与框架8一体的一体结构中,通过单纯的冲压加工形成的开口就能够附加各种功能。
此外,也可以如下那样通过单纯的冲压加工一体形成磁轭和框架,即,在对一张薄板状的金属材料(磁性材料)进行拉深加工形成有底筒形的框架后,切起其底板的至少两处,形成磁轭,其中,该磁轭具有底板和该底板的周边缘部立起的多个圆周侧壁。
在框架8的上部嵌合固定有板金制的挡板27,该挡板27覆盖且保护振动板9。在挡板27上设置有扬声器1的正面音孔28。用具有通气性的未图示的减振布从扬声器1的正面侧覆盖正面音孔28。
[第二实施例]
图4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扬声器的主要部分的剖视放大图。该扬声器30设置与音圈骨架12形成一体的阻尼器14a来代替第一实施例中的扬声器1的阻尼器14,这一点与第一实施例的扬声器1不同,除此之外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扬声器1相同,因而对同一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详细说明。如本实施例的扬声器30所示,由于阻尼器14a与音圈骨架12形成一体,因而减少振动系统13的部件数和组装工序数,从而能够提高生产性。
[第三实施例]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扬声器的主要部分的剖视放大图。该扬声器40设置与振动板9的穹顶部9a形成一体的音圈骨架12a来代替第一实施例的扬声器1的音圈骨架12,阻尼器14与同振动板9的穹顶部9a形成一体的音圈骨架12a为不同的构件,这一点与第一实施例的扬声器1不同,除此之外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扬声器1相同,因而对同一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详细说明。如本实施例的扬声器40所示,由于单独形成阻尼器14与音圈骨架12a,且音圈骨架12a与振动板9的穹顶部9a形成一体,因而减少振动系统13的部件数和组装工序数,从而提高生产性。
[第四实施例]
图6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扬声器的主要部分的剖视放大图。该扬声器50设置穹顶部90a和边缘部90b形成一体的振动板90来代替第一实施例的扬声器1的振动板9,这一点与第一实施例的扬声器1不同,除此之外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扬声器1相同,对同一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详细说明。如本实施例的扬声器50所示,由于振动板90的穹顶部90a与边缘部90b形成一体,因而能够减少振动系统13的部件数和组装工序数,从而提高生产性。在本实施例的扬声器50中,音圈骨架12和阻尼器14相对于穹顶部90a和边缘部90b形成一体的振动板90是分别单独形成的构件,但音圈骨架12和阻尼器14也可以如第二实施例的扬声器30那样形成一体。
[第五实施例]
图7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扬声器的主要部分的剖视放大图。该扬声器60设置与音圈骨架12形成一体且将磁体侧端部直接粘接固定在磁体3的外周面上的阻尼器14b来代替第一实施例的扬声器1的阻尼器14,这一点与第一实施例的扬声器1不同,除此之外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扬声器1相同,因而对同一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详细说明。如本实施例的扬声器60,可以不使用阻尼器圈15,将阻尼器14b的磁体侧端部直接粘接固定在磁体3的外周面上。另外,如本实施例的扬声器60所示,将阻尼器14b的磁体侧端部相对于波浪形部弯折成直角,在将阻尼器14b的磁体侧端部粘接固定在磁体3的外周面上时,按照阻尼器14b的高度位置使阻尼器14b的磁体侧端部的弯折方向朝下(实线)或朝上(双点划线)。可以不使用阻尼器圈15,将第一~第四实例的扬声器1、30、40、50的阻尼器14、14a、14b的磁体侧端部直接粘接固定在磁体3的外周面上。
以上,第一~第五实施例利用具有圆形的内磁式的磁路的圆形扬声器说明了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能够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来实施。例如,本发明也适用于如下的扬声器,即,具有圆形或矩形的内磁式的磁路的矩形或椭圆形的扬声器、具有磁体配置在音圈外侧的圆形或矩形的外磁型的磁路的扬声器、具有形成一体或单独形成的构件的磁轭和框架的扬声器、具有单独形成的构件的磁轭和树脂制的框架的扬声器等。

Claims (7)

1.一种扬声器,具有磁路(5)、振动系统(13)和框架(8),其中,所述磁路(5)具有磁轭(2)、磁体(3)和极靴(4),所述振动系统(13)具有经由音圈骨架(12、12a)被连接起来的音圈(11)和振动板(9、90),所述框架(8)保持所述磁路(5)和所述振动系统(13),并且将所述音圈(11)配置在磁隙(6)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轭(2)为具有底板(2a)和圆筒形的圆周侧壁(2b)的有底圆筒形,所述磁轭(2)是使用板状的金属材料通过冲压加工而与所述框架(8)形成一体,
在所述音圈骨架(12、12a)和所述磁体(3)之间设置有阻尼器(14、14a、14b),所述阻尼器(14、14a、14b)具有内侧端部和外侧端部,所述内侧端与所述磁体(3)结合,所述外侧端部与所述音圈骨架(12、12a)结合,来使所述音圈骨架(12、12a)与所述磁体(3)连接,所述阻尼器(14、14a、14b)以使所述振动系统(13)能够相对于所述磁体(3)垂直振动的方式支撑所述振动系统(13),
所述扬声器设置有阻尼器固定构件(15),该阻尼器固定构件(15)形成环状且嵌合在所述磁体(3)上,并使所述阻尼器(14、14a)的所述内侧端部固定在所述阻尼器固定构件(15)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尼器(14、14a、14b)形成环状,将所述音圈骨架(12、12a)的整周连接在所述磁体(3)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
分别单独形成所述振动板(9、90)、所述音圈骨架(12)和所述阻尼器(1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尼器(14a、14b)与所述音圈骨架(12)形成一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
分别单独形成所述阻尼器(14)与音圈骨架(12a),而该音圈骨架(12a)与所述振动板(9)的穹顶部(9a)形成一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磁轭(2)的所述底板(2a)上设置有多个开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固定构件(15)是由非磁体的金属或树脂形成的。
CN201010203144.9A 2009-06-12 2010-06-11 扬声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249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40727A JP2010288099A (ja) 2009-06-12 2009-06-12 スピーカ
JP2009-140727 2009-06-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24974A CN101924974A (zh) 2010-12-22
CN101924974B true CN101924974B (zh) 2014-06-25

Family

ID=42572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03144.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24974B (zh) 2009-06-12 2010-06-11 扬声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290201B2 (zh)
EP (1) EP2262281B1 (zh)
JP (1) JP2010288099A (zh)
KR (1) KR20100133889A (zh)
CN (1) CN101924974B (zh)
TW (1) TWI4722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40473A1 (en) * 2007-03-30 2008-10-02 Motorola, Inc. Speaker cone assembly for preventing the intrusion of moisture and method of forming same
US8290199B2 (en) * 2009-05-21 2012-10-16 Bose Corporation Loudspeaker suspension
JP5557582B2 (ja) * 2010-04-09 2014-07-23 クラリオン株式会社 ボイスコイルスピーカー
KR101697251B1 (ko) 2011-01-04 2017-01-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스피커 및 스피커 조립방법
CN102256196B (zh) * 2011-01-26 2015-06-03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及其组装方法
JP2012195930A (ja) * 2011-03-01 2012-10-11 Panasonic Corp スピーカ用フレーム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スピーカおよびこのスピーカを用いた電子機器、移動体装置
US8879774B2 (en) * 2011-04-12 2014-11-04 Harman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Incorporated Loudspeaker magnet assembly with two inner magnets comprising a central bore
US8548191B2 (en) * 2011-04-12 2013-10-01 Harman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Incorporated Loudspeaker magnet having a channel
US8485487B2 (en) * 2011-05-18 2013-07-16 Liang-Chih Cheng Easy-mount in-ceiling speaker mount
WO2013114872A1 (ja) 2012-01-30 2013-08-0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スピーカを備えたインナーイヤーヘッドホンおよび補聴器
CN102685653B (zh) * 2012-04-28 2015-04-22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扬声器
CN102825409B (zh) * 2012-08-26 2014-10-08 汉得利(常州)电子有限公司 扬声器盆架松线点焊工装及方法
US8934657B2 (en) 2013-02-07 2015-01-13 Apple Inc. Speaker magnet assembly with included spider
JP2015039161A (ja) * 2013-07-19 2015-02-26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スピーカ用磁気回路
CN203632854U (zh) * 2013-09-25 2014-06-04 瑞声科技(沭阳)有限公司 电声器件
KR102205835B1 (ko) * 2014-10-31 2021-01-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마이크로 스피커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EP3509321A4 (en) * 2016-09-02 2020-05-06 Tokyo Onkyo Co., Ltd. ELECTROACOUSTIC CONVERTER DEVICE
CN206640781U (zh) * 2017-02-13 2017-11-14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声装置中的振动系统及发声装置
KR101883449B1 (ko) * 2017-05-31 2018-07-30 부전전자 주식회사 댐퍼 진동판을 구비한 방수 마이크로 스피커
US10555085B2 (en) * 2017-06-16 2020-02-04 Apple Inc. High aspect ratio moving coil transducer
CN207531071U (zh) * 2017-11-21 2018-06-22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发声单体组件和扬声器
CN208806972U (zh) * 2018-08-03 2019-04-30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扬声器
CN209823995U (zh) * 2018-08-05 2019-12-20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发声器件
CN109862484B (zh) * 2018-12-30 2021-10-01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器
CN110381422A (zh) * 2019-06-20 2019-10-25 苏州上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路输入驱动的扬声器
CN111163407B (zh) * 2020-01-03 2020-12-25 厦门东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定位件的扬声器及其组装方法
FR3123533B1 (fr) * 2021-05-31 2023-12-08 Devialet Moteur de Haut-parleur à deux aimants opposés
US20230388717A1 (en) * 2022-05-31 2023-11-30 Polk Audio, Llc Loudspeaker transducers
CN116095572B (zh) * 2022-06-27 2023-11-0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内核、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38395A (ja) * 1996-02-29 1997-09-09 Sony Corp スピーカ装置
EP1066736B1 (en) * 1999-03-03 2003-06-04 NEC TOKIN Corporation Vibration actuator having magnetic circuit elastically supported by a spiral damper with increased compliance
CN1816220A (zh) * 2005-01-31 2006-08-09 美蓓亚株式会社 扬声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89728A (en) * 1977-01-19 1978-08-07 Sansui Electric Co Loudspeaker unit
JPH01296799A (ja) * 1988-05-24 1989-11-30 Pioneer Electron Corp 防水型スピーカユニツト
US6222931B1 (en) * 1989-05-11 2001-04-24 Outline Snc High power acoustical transducer
JPH07203585A (ja) 1993-12-28 1995-08-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スピーカ
JP3625233B2 (ja) * 1995-12-26 2005-03-02 フオスター電機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ユニット及びスピーカシステム
JP3643855B2 (ja) * 1998-06-05 2005-04-27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装置
JP4134419B2 (ja) 1999-01-14 2008-08-2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
US6526151B1 (en) * 2000-06-29 2003-02-25 Meiloon Industrial Co., Ltd. High stability loudspeaker
CN1167308C (zh) * 2000-09-04 2004-09-1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扬声器
JP3901012B2 (ja) * 2002-05-22 2007-04-0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
JP2005333322A (ja) * 2004-05-19 2005-12-02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ボビン一体型マグネシウム振動板、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振動板を使用したスピーカー装置
JP2007251281A (ja) * 2006-03-13 2007-09-27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スピーカ
US7970162B2 (en) * 2006-10-03 2011-06-28 Sound Sources Technology, Inc. Loudspeaker bobbin interconnection assembly
TWM322120U (en) * 2007-04-24 2007-11-11 Galax Multimedia Co Ltd Ultra-thin speaker with high efficiency and low resonance frequency
JP4867774B2 (ja) * 2007-04-26 2012-02-0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
JP2009094912A (ja) * 2007-10-11 2009-04-30 Panasonic Corp スピーカ
JP2009124442A (ja) * 2007-11-14 2009-06-04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スピーカユニット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38395A (ja) * 1996-02-29 1997-09-09 Sony Corp スピーカ装置
EP1066736B1 (en) * 1999-03-03 2003-06-04 NEC TOKIN Corporation Vibration actuator having magnetic circuit elastically supported by a spiral damper with increased compliance
CN1816220A (zh) * 2005-01-31 2006-08-09 美蓓亚株式会社 扬声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00133889A (ko) 2010-12-22
CN101924974A (zh) 2010-12-22
TWI472236B (zh) 2015-02-01
JP2010288099A (ja) 2010-12-24
EP2262281B1 (en) 2013-03-20
US20100316249A1 (en) 2010-12-16
US8290201B2 (en) 2012-10-16
TW201127097A (en) 2011-08-01
EP2262281A1 (en) 2010-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24974B (zh) 扬声器
KR101035790B1 (ko) 전기 음향 변환기
US8890375B2 (en) Multi-function vibrating device
EP2131606B1 (en) Speaker
JP4912922B2 (ja) スピーカ
JP4603972B2 (ja) スピーカー装置用振動板及びスピーカー装置並びに携帯電話機
US9113258B2 (en) Speaker
JP2011071681A (ja) スピーカ用ダンパおよびスピーカ
US10820113B2 (en) Speaker
EP2131607A2 (en) Speaker
CN112788504A (zh) 一种发声装置
KR20090118854A (ko) 전기음향변환기
KR101125241B1 (ko) 다이내믹 스피커
JP2011071682A (ja) スピーカ用振動板およびスピーカ
CN114466288A (zh) 扬声器和电子设备
CN213462288U (zh) 发声器件
JP2007104541A (ja) 電気音響変換器
JP4440001B2 (ja) スピーカ
KR101192397B1 (ko) 다기능 마이크로 스피커
KR20110080597A (ko) 다기능 마이크로 스피커
CN219876071U (zh) 微型喇叭以及音频设备
TWM643036U (zh) 通氣軛鐵、磁路系統及雙面揚聲器
CN114466289A (zh) 扬声器和电子设备
JP2016072914A (ja) 動電型スピーカー
KR20040091277A (ko) 다기능 전자음향 변환기의 요크 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25

Termination date: 2015061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