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23969A - 小型部件的保持夹具以及小型部件的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小型部件的保持夹具以及小型部件的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23969A
CN101923969A CN2010101930584A CN201010193058A CN101923969A CN 101923969 A CN101923969 A CN 101923969A CN 2010101930584 A CN2010101930584 A CN 2010101930584A CN 201010193058 A CN201010193058 A CN 201010193058A CN 101923969 A CN101923969 A CN 1019239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mall parts
protuberance
anchor clamps
retaining hole
mainten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9305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栗本哲
小野寺晃
姬野南奈郎
佐藤真一
若木涉
小森敦
林清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n Etsu Polymer Co Ltd
Shin Etsu Chemical Co Ltd
TD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in Etsu Polymer Co Ltd
TD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n Etsu Polymer Co Ltd, TDK Corp filed Critical Shin Etsu Polym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9239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239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xed Capacitors And Capacitor Manufacturing Machines (AREA)
  • Insertion Pins And Riv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小型部件的保持夹具以及小型部件的处理方法,所述小型部件的保持夹具,即使是不同尺寸的小型部件也能够以预期的保持姿态长期保持,而且小型部件对保持孔的插入取出、以及保持姿态的微调整或是修正均变得简单易行,小型部件的处理性也很优异。这种保持夹具具备形成有保持孔的、并具有200~1000%的断裂时伸长率的弹性部件,所述保持孔包括:沿其轴线方向延伸的两组内壁;以及从所述每一内壁相对所述轴线而朝向水平方向以形成单一的细头形状的方式沿所述轴线突出的、两组突出部;这种小型部件的处理方法,具有使小型部件与突出部的后方部接触而与前方部非接触的、把小型部件插入保持孔中的工序。

Description

小型部件的保持夹具以及小型部件的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小型部件的保持夹具以及小型部件的处理方法,更详细地说,所述小型部件的保持夹具,即使是不同尺寸的小型部件也能够以预期的保持姿态长期保持,而且小型部件对保持孔的插入或取出、以及保持姿态的微调整或是修正均变得简单易行,小型部件的处理性也很优异;所述小型部件的处理方法,即使是不同尺寸的小型部件也能够迅速插入保持孔或是将其取出,而不使保持孔实际损伤,能够以预期的保持姿态保持小型部件。
背景技术
在用于计算机、电话、游戏机、汽车电装设备等电子设备的集成电路中装载有例如层叠陶瓷电容器(有时简称为片式电容器)等那样的小型部件。制造这种小型部件时等,一般使用用于保持可制造小型部件的小型部件用构件等的保持夹具。
作为这种夹具,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如下内容,即“一种片状电子部件用保持装置,其结构是,整体呈平板状,在使各片状电子部件的特定侧面露出的状态下,用于逐一接受所述片状电子部件的多个保持孔穴被设置为平面分布,各所述保持孔穴通过至少其中内周面由弹性材料形成而弹性夹持各片状电子部件,并且,在施以用于形成电极的导电性糊膏时,在保持在各所述保持孔穴内的各所述片状电子部件的所述特定侧面上且是至少横穿该侧面的规定的宽度区域内而使用,其特征在于,在与各所述保持孔穴邻接的区域的、且为形成所述电极而施以导电性糊膏的在横穿方向上的延长部分,设置有比所述规定宽度更要宽一些的凹部。”
该片状电子部件用保持装置中的“各保持孔穴23,如图3所示,具有比插在此处的片状电子部件1的截面尺寸稍小一些的平面尺寸”(参考专利文献1的0038栏以及图3。)。
像这样,如果是以具有比插入保持孔穴23的片状电子部件的截面尺寸稍小一些的平面尺寸的方式形成,则需要通过片状电子部件来调整保持孔穴23的平面尺寸,因而片状电子部件用保持装置的通用性往往存在劣势。此外,如果具有比插入保持孔穴的片状电子部件的截面尺寸稍小一些的平面尺寸,则在片状电子部件向着该保持孔穴插入以及片状电子部件从保持孔穴取出时,应力易于集中在保持孔穴的角部及其附近与片状电子部件接触的接触部。于是,所述角部及其附近磨损,该部分的弹性材料有时会产生裂纹以及/或者脱落。尤其是,如果片状电子部件被反复且多次插入所述保持孔穴中或者将其取出,则所述部分的裂纹以及/或者脱落变得更为严重。而且,一旦该部分的弹性材料产生裂纹以及/或者脱落,则片状电子部件往往不能被均匀保持,而且有时会产生脱落的弹性材料附着在片状电子部件上问题。
作为能够降低所述保持孔穴的角部的磨损的手段来说,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有关内容,即:“一种片状电子部件端部电极形成加工夹具,在夹具本体1的板面上,保留有一部分的片状电子部件的圆柱状单元体4的端部,并且形成有用于使该单元体4沿纵向嵌入的贯通孔2,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孔2具有正多边形截面。”,这种片状电子部件端部电极形成加工夹具中的贯通孔2的“三角形的角部3,为了不使应力集中在此处而使角部是圆形”(第6页第1行~第3行以及第3图(a)以及(b))。可以说,若像这样对角部倒圆的话,则能够防止角部开裂等。
但是,在这种片状电子部件端部电极形成加工用夹具中,因为圆柱形的单元体4是通过具有正多边形截面的贯通孔2来保持,所以,为了如预期那样保持单元体4,从贯通孔2的中心轴下垂到各壁面的垂线的长度需要比要保持的电子部件的单元体4的半径短一些,有必要某种程度上牺牲单元体4的插入便利性。此外,在这种片状电子部件端部电极形成加工夹具中,即便可以防止角部开裂,也需要利用片状电子部件调整贯通孔2的平面尺寸,因而片状电子部件端部电极形成加工用夹具的通用性往往存在劣势。
作为记载在专利文献1以及2中的片状电子部件用保持装置以及片状电子部件端部电极形成加工用夹具以外的其它保持夹具来说,例如可以列举出的有记载在专利文献3的图17中的“配件支持用板台”、记载在专利文献4的图14中的“保持夹具”以及专利文献5的图7中的“带状部件的保持夹具”等。
然而,若小型部件反复插入或者取出,即便是记载在专利文献3~5中的“配件支持用板台”等,在专利文献3的“凸起140”以及专利文献4的“突起34”中,在保持了小型部件时发生接触的接触面因受插入或者取出时的摩擦而被磨削,保持孔的尺寸逐渐变大,小型部件不仅不能够按照预期来保持,而且有时还伴有切削渣屑等异物的产生。
此外,在把小型部件插入保持孔或是将其取出时,所述接触面的大体整个表面接触到小型部件,因而,插入和取出时的摩擦阻力均增大,小型部件的插入和取出均不易,而且一旦保持小型部件,由接触面引起的保持力变大,则很难对小型部件的保持姿态进行简单微调整或者修正。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164087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平01-14652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昭58-90718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公平6-80602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6-32436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型部件的保持夹具,即使是不同尺寸的小型部件也能够以预期的保持姿态长期保持,而且小型部件对保持孔的插入取出、以及保持姿态的微调整或是修正均变得简单易行,小型部件的处理性也很优异。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型部件的处理方法,即使是不同尺寸的小型部件也能够迅速插入保持孔或是将其取出,而不使保持孔实际损伤,能够以预期的保持姿态保持小型部件。
作为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手段,技术方案1涉及小型部件的保持夹具,具备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形成有保持小型部件的保持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具有200~1000%的断裂时伸长率(JIS K6249:拉伸速度500mm/min),所述保持孔构成为包括:沿其轴线方向延伸并相对置的至少两组内壁;以及从所述每一内壁以相对所述轴线朝向水平方向呈单一的细头形状的方式沿所述轴线突出的、并彼此相对置的至少两组突出部。
技术方案2涉及小型部件的保持夹具,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小型部件的保持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具有相对于虚拟平面而实际上处于镜像关系的突出侧壁,其中所述虚拟平面是指与所述内壁垂直交叉并包含所述轴线在内的面。
技术方案3涉及小型部件的保持夹具,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小型部件的保持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侧壁是曲面或者平面。
技术方案4涉及小型部件的保持夹具,根据技术方案1~3中任一项所述的小型部件的保持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构成为,在前端部具有沿所述内壁以及所述轴线方向延伸的接触平面。
技术方案5涉及小型部件的保持夹具,根据技术方案1~4中任一项所述的小型部件的保持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构成为,以越往突出部的前端轴线长度越逐渐变短的方式具有开口端面。
技术方案6涉及小型部件的保持夹具,根据技术方案1~5中任一项所述的小型部件的保持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的自所述内壁突出的最大突出长度Lp与所述细头形状的最大宽度Lw的关系式满足Lw≥Lp。
技术方案7涉及小型部件的保持夹具,根据技术方案1~6中任一项所述的小型部件的保持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的所述弹性部件的厚度t与所述突出部中的与所述小型部件接触的部分的轴线长度La的关系式满足t≥La。
技术方案8涉及小型部件的保持夹具,根据技术方案1~7中任一项所述的小型部件的保持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孔构成为,所述内壁的两端部分别具有非接触部。技术方案9涉及小型部件的保持夹具,根据技术方案1~8中任一项所述的小型部件的保持夹具,其特征在于,在把所述小型部件插入所述保持孔之中的过程中,所述突出部以如下的方式弹性变形,即、沿所述小型部件的插入方向上的所述突出部的后方部与所述小型部件接触、所述突出部的前方部与所述小型部件非接触的方式弹性变形。
作为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其它手段,技术方案10涉及小型部件的处理方法,是使小型部件保持在技术方案1~9中任一项记载的保持夹具上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通过如下状态而把所述小型部件插入所述保持孔的工序,所述状态即:使所述小型部件朝向所述保持孔前进,并且,使所述小型部件的各侧面与沿所述小型部件的前进方向上的所述各突出部的后方部接触,而与所述各突出部的前方部非接触。
技术方案11涉及小型部件的处理方法,根据技术方案10所述的小型部件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对所保持的所述小型部件施加规定处理的工序。
本发明所述的小型部件的保持夹具由于具备弹性部件,特别是这种弹性部件上形成有具有至少两组所述内壁和至少两组突出部的保持孔,所以,在小型部件对着保持孔插入或者取出、以及保持时,所述突出部根据小型部件的尺寸而弹性变形,从而可以利用接触面积比所述内壁小一些的所述突出部来夹持保持小型部件。其结果是即使是不同尺寸的小型部件,本发明所述的小型部件的保持夹具也可有效插入、取出以及对其保持。
此外,本发明所述的小型部件的保持夹具由于具备弹性部件,特别是这种弹性部件上形成有具有至少两组所述内壁和至少两组突出部的保持孔,所以,在小型部件对着保持孔的插入或取出时,小型部件的侧面接触到所述突出部,小型部件的侧边部与所述突出部以及所述内壁非接触,而且,突出部以所述突出部的一部分接触到小型部件的侧面的方式适当弹性变形,从而可以使与小型部件之间的摩擦阻力大幅降低。其结果是不仅可以防止保持孔的角部附近的损伤等,而且即使小型部件反复插入或者取出,也可长期使保持孔(特别是突出部)维持同样的尺寸。进而,保持姿态的微调整或者修正容易进行,而且不会实际产生如对小型部件的保持以及后续各处理带来较大影响的切削渣屑。因而,本发明所述的小型部件的保持夹具可以按预期的保持姿态来保持小型部件。
而且,关于本发明所述的小型部件的保持夹具,由于在具有200~1000%的断裂时伸长率(JIS K6249:拉伸速度500mm/min)弹性部件上,形成有具有至少两组所述内壁和至少两组突出部的保持孔,所以,在小型部件插入或者取出时,所述突出部适度弹性变形,其一部分接触到小型部件的侧面。其结果是,在小型部件对着保持孔插入或取出时等,可以使摩擦阻力大幅降低,因而小型部件对保持孔的插入取出均变得简单易行,而且小型部件一旦被保持在小型部件上,此后也很容易微调整或者修正而使所述保持姿态成为预期的保持姿态。由此,本发明所述的小型部件的保持夹具,不仅不会实际产生异物等且在小型部件的处理性上极其优异。
因而,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小型部件的保持夹具,即使是不同尺寸的小型部件也能够以预期的保持姿态长期保持,而且小型部件对保持孔的插入取出、以及保持姿态的微调整或是修正均变得简单易行,小型部件的处理性也很优异。
本发明所述的小型部件的处理方法,要利用本发明所述的小型部件的保持夹具来实施,且具有通过如下状态而把所述小型部件插入所述保持孔的工序,所述状态即:所述小型部件朝向所述保持孔前进,并且,所述小型部件的各侧面与沿所述小型部件的前进方向上的所述各突出部接触而与所述各突出部非接触,由此,如上所述,即使是不同尺寸的小型部件也能够迅速插入保持孔或是将其取出,而不使保持孔实际损伤,能够以预期的保持姿态保持小型部件。
因而,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小型部件的处理方法,即使是不同尺寸的小型部件也能够迅速插入保持孔或是将其取出,而不使保持孔实际损伤,能够以预期的保持姿态保持小型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所述小型部件的保持夹具的一实施例的保持夹具的概要俯视图;
图2是表示在图1的A-A线切断的保持夹具的截面的一部分的概要截面图;
图3是表示作为本发明所述小型部件的保持夹具的一实施例的保持夹具上的保持孔的概要俯视图;
图4是表示作为本发明所述小型部件的保持夹具的一实施例的保持夹具上的保持孔的概要立体图;
图5是表示构成作为本发明所述小型部件的保持夹具的一实施例的保持夹具的加强部件的一夹具的概要俯视图;
图6是表示形成在本发明所述小型部件的保持夹具上的保持孔的变型例的概要立体图;
图7是说明本发明所述小型部件的处理方法的一例的概要图,图7a是用于说明配置了小型部件的状态的概要图,图7b是用于说明对着保持孔推压小型部件时的初始状态的概要图,图7c是用于说明对着保持孔推压小型部件时的中期状态的概要图,图7d是用于说明使小型部件的前进停止的状态的概要图,图7e是用于说明小型部件保持在保持孔中的状态的概要图;
图8是表示使小型部件保持在作为本发明所述小型部件的保持夹具的一实施例的保持夹具上的状态的概要俯视图;
图9是表示适于被保持在本发明所述小型部件的保持夹具上的小型部件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保持夹具
2 加强部件
3 支承孔
4 弹性部件
5 保持孔
11、11a、11b、11c、11d 内壁
12、12a、12b、12c、12d 突出部
16、16a、16c 接触平面
17、17a1、17a2 开口端面
18 前方部
19 后方部位
50 小型部件用构件(片式电容器用构件)
51 侧边
52 侧边部
53 侧面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所谓“实际上平行”的含义是指,不是表示在几何学上相互对置的面或者线正确平行,而是表示在能够实现本发明目的的范围内的“平行”。此外,在本发明中,所谓“实际镜像关系”、“实际面对称”以及“实际旋转对称”的含义是指,不是表示对象物为正确的“镜像关系”、“面对称”以及“旋转对称”,而表示在能够实现本发明目的的范围内的“镜像关系”、“面对称”以及“旋转对称”。
由本发明所述的保持夹具保持的小型部件虽并不特别限定,但是优选邻接两个侧面交叉而成的、且具有至少一个(最好是4个以上)沿轴线方向的侧边的小型部件。利用本发明的保持部件,即便是仅具有至少一个这种侧边的小型部件,也能够防止保持孔出现损伤等,而不使小型部件的侧边部接触到保持孔的内壁(尤其是角部附近的内壁)。
此外,由本发明所述保持夹具保持的小型部件,优选具有彼此反向相对的至少两组侧面的小型部件。至少具有两组这种侧面的小型部件可以利用本发明的保持夹具保持在预期的保持姿态。所述各侧面彼此反向面对,通常与另一方实际上平行。
由本发明所述保持夹具保持的小型部件更为优选的是,具有彼此反向相对的至少两组侧面、和邻接的两个侧面交叉而成的、且沿着轴线方向的至少4个侧边的小型部件。作为这种小型部件,例如可以举出与轴线垂直的截面为2n角形(n是2以上的整数。)的小型部件,更为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举出:所述截面形状从轴线方向的底面到上表面均相同的柱状体或者筒状型体的小型部件;在具有所述截面形状的柱状体或者筒状体的端面具有凸缘部的T型或者H型的柱状体或者筒状体等小型部件等。作为由本发明所述的保持夹具保持的尤为适合的小型部件的一例来说,如图9所示,例如是形成作为所述截面形状为正方形的四方柱的小型部件用构件50。该小型部件用构件50具有两组彼此反向相向的侧面53a以及53c、侧面53b以及53d;具有邻接的两个侧面相交而成的、且穿过底面以及上表面的角而沿着轴线方向的4个侧边51。
作为由本发明所述保持夹具保持的所述小型部件,可列举出的有可以制造小型部件的小型部件用构件、诸如小型器具用构件、小型设备要件用构件以及小型电子部件用构件等。此外,由于在小型部件的制造中包括小型部件的搬运工序等,所以小型部件本身例如小型器具、小型设备要件以及小型电子部件等也被包括在内。因而,在本发明中,小型部件和小型部件用构件没有必要明确区别。在这些小型电子部件以及小型部件用构件(下文有时简称为“小型部件等”)中,作为适合于由本发明所述的保持夹具保持的小型电子部件等来说,例如有小型电子部件以及/或者小型电子部件用构件等。作为小型电子部件以及小型电子部件用构件,例如可以是片式电容器、电感器片、电阻片等完成品,或者还可以是未完成品或者可以制造它们的部件等。小型部件等尺寸可以根据由小型部件用构件制造的小型部件的用途等而调整为适当的尺寸。
参考附图来说明作为本发明所述保持夹具的一实施例的小型部件的保持夹具(以下简称“保持夹具”)。该保持夹具1保持小型部件等,并使用于制造小型部件等的工序、搬运小型部件等的工序以及/或者小型部件等的保存等。该保持夹具1尤其适合用于在例如小型部件用构件50的端面上形成电极而制造片式电容器的工序。
如图1(尤其是如图2)中所示,保持夹具1具有弹性部件4,该弹性部件4埋设有加强部件2且形成有保持孔5。
加强部件2埋设在弹性部件4内,以使弹性部件4成为平坦的方式来加强弹性部件4。加强部件2如图2以及5所示,呈板状,贯通形成有供弹性部件4的保持孔5贯通的支承孔3。该保持孔3形成有多个,例如大约形成100以上,优选的是至少大约1000个以上,更优选的是大约至少2000个以上(在图2以及图5中,有一部分支承孔3未显示。)。若在加强部件2上形成多个支承孔3,则使用有保持夹具1的小型部件等的制造方法中的生产率将提高。所述支承孔3通常按照与穿设后述保持孔5的穿孔图案相同的穿孔图案来穿设,例如在加强部件2上,多个支承孔3与保持孔5同样,也沿着纵向横向保持规定的间隔而呈棋盘格状穿孔。支承孔3的穿孔间隔可以根据插入并保持在保持夹具1上的小型部件等的尺寸而任意调整。
开设在加强部件2的表面上的支承孔3的开口部形状、以及以与加强部件2平行的水平面来切割支承孔3时的截面形状并不特别限定,可以任意选择例如圆形、椭圆形、长方形、多边形等形状。所述开口部形状以及所述截面形状可以是相同的形状。在本发明中,支承孔3的开口部形状以及所述截面形状可以是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或者椭圆形。如图5所示,在加强部件2中,支承孔3的开口部形状以及所述截面形状取为正方形。
支承孔3根据保持在保持孔3中的小型部件等的尺寸,而调整为大于保持孔5的适当的尺寸。在本发明中,支承孔3可以取为,从开设在加强部件2的一侧的表面上的一侧开口部到开设在加强部件2的另一侧的表面上的另一侧的开口部为止,形状相同且形成大体均等的尺寸。
考虑到小型部件等的生产率、小型部件等的尺寸以及保持夹具1的强度等,对加强部件2的尺寸进行了调整。例如,加强部件2的厚度调整为0.2~1mm。
所述加强部件2可以通过能够将弹性部件4维持为平坦形状的材料来形成,作为这种材料可以列举出金属以及树脂等。具体而言,金属有不锈钢、碳钢、铝或者铝合金以及镍合金等;树脂有例如聚酯、聚四氟乙稀、聚酰亚胺、聚苯硫醚、聚酰胺、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丙烯、聚乙烯以及聚氯乙烯等。加强部件2从加工性、操作性的观点来看,可以由不锈钢、铝或者铝合金以及聚苯硫醚树脂等形成,不过出于按高水准兼具强度以及重量轻的考虑,最好由不锈钢形成。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就所述弹性部件4来说,贯通形成有多个保持孔5,且它的内部收容有所述加强部件2。弹性部件4埋设有加强部件2,换而言之以包覆加强部件2的两面并贯入加强部件2的支承孔3中的方式一体形成。弹性部件4这样形成的话,不仅弹性部件4和加强部件2的密合性优异,而且小型部件等向保持孔5的插入以及抽取均变得容易。优选的情况是,该弹性部件4具有平坦的表面。
如图1以及图2所示,为了能够保持小型部件等,在弹性部件4上形成有在厚度方向贯通的保持孔5。弹性部件4形成有多个保持孔5,例如形成大约100个以上,优选至少在大约1000个以上,更优选在大约2000个以上(在图1以及图2中,保持孔5的一部分没有表示)。若在弹性部件4上形成有多个保持孔5,则在使用有保持夹具1的小型部件等的制造方法中的生产率取得提升。出于小型部件等的尺寸、生产率等考虑,该保持孔5依据预期的穿孔图案来穿孔。在本例保持孔5横竖以规定间隔而呈棋盘格状地穿孔。
考虑到小型部件等的生产率、小型部件等的尺寸以及发挥出的弹性力等因素,对所述弹性部件4的尺寸进行了调整。例如,弹性部件4的厚度调整为0.5~2mm。
该弹性部件4在JIS K6249中所规定的断裂时伸长率(拉伸速度500mm/min)在200~1000%的范围内。如果形成后述的保持孔5的弹性部件4的所述断裂时伸长率低于200%,则小型部件插入或者取出时突出部12不容易变形,突出部12的大部分接触到小型部件而摩擦阻力变大,另一方面,若弹性部件4的所述断裂时伸长率超过1000%,则小型部件插入或者取出时突出部12过度变形,摩擦阻力往往反而变大。在小型部件插入或者取出时突出部12适当变形,例如图7所示,突出部12的在小型部件用构件50的插入方向A上的后方部19与小型部件用构件50的侧面53接触,它的前方部18与小型部件用构件50的侧面53非接触,从而可以大幅降低摩擦阻力,由此所述断裂时伸长率优选200~900%,更为优选200~600%。
所述弹性部件4优选为,在小型部件等插入以及/或者抽出时适当弹性变形,而且为了不损伤而具有规定的拉伸强度以及硬度。例如,在JISK6249中所规定的拉伸强度(拉伸速度500mm/min)优选5~15MPa,更优选7~14MPa;在JIS K6253中所规定的硬度(JIS A)优选20~80,更优选40~60。若弹性部件4具有上述范围内的拉伸强度以及硬度中任一方,则在小型部件插入或者取出时,突出部12如上所述适当变形,从而可以大幅降低小型部件与突出部的摩擦阻力。就在所述JIS K6249中所规定的断裂时伸长率以及拉伸强度而言,在温度23℃、湿度50%的环境下制作3号哑铃形试件,断裂时伸长率是以利用标线距离将夹具间隔设定为20mm的方式来实施。
弹性部件4可以由所述断裂时伸长率在200~1000%的范围内的成型材料来形成,例如可以是橡胶以及弹性体等,具体来说可以是硅橡胶。在硅橡胶中,优选通过交联高聚合度的线状聚二甲基硅氧烷或者其共聚合体而赋予了橡胶弹性的硅橡胶,还可以选耐酸性的硅橡胶。作为交联高聚合度的线状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硅橡胶来说,例如可以获得商品名为“KE-1950-50”、“KE-9510U”(共同由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等材料。
诚如图3以及4所示,形成在弹性部件4中的保持孔5包括:沿其轴线方向延伸的、相对置的至少两组内壁11a及11c、以及内壁11b及11d(以下有时将这些内壁集中称为“内壁11”。);沿轴线从这些内壁中的每一者相对轴线而朝向水平方向以形成单个的细头形状的方式突出的、并彼此相对置的至少两组突出部12a及12c、以及突出部12b及12d(以下有时将这些突出部集中称为“突出部12”。)。也就是说,保持孔5具有4个内壁11,所述内壁11具有相对轴线而朝向水平方向以上述方式突出的所述突出部12,保持孔5的内周壁由这4个内壁11以及突出部12形成。所述突出部12也可以称之为接触部,如后所述那样地,通过与小型部件的一个侧面53接触或压接来保持小型部件。
如图2~图4所示,就所述内壁11而言,其表面上形成有所述突出部12,并且,在假设没有形成所述突出部12时,如图3以及图4中的虚线所示形成有内周壁,该内周壁以沿保持孔5的轴线方向贯通弹性部件4的方式延伸,且与邻接的各内壁11一同构成大体四方柱状的空间。因而,在本发明中,在称其为“内壁”时,通常是指假设还没有形成所述突出部12时的虚拟内壁,根据情况不同有时也表示尚未形成突出部12的部分。
所述内壁11的相互面对的内壁11a和11c、以及相互面对的内壁11b和11d实际上各自互相平行。若相互面对的内壁11实际上平行,则在使用了具有彼此反向相对的至少两组侧面的所述小型部件时,可以充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针对所述突出部12,以作为其中之一的突出部12a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所述突出部12a是按如下方式突出,即:从内壁11a相对于保持孔5的轴线C(参考图2以及图3)而朝向水平方向,换而言之,相对于相向而对的内壁11C而朝向水平方向,形成一个细头形状。也就是说,俯视观察保持夹具1时,如图3所示突出部12a按照如下方式突出成一个细头形状,即:越接近轴线C,也就是从内壁11a突出的突出长度Lp的越大,则它的宽度,换而言之,沿垂直于所述轴线C方向以及突出部12a的突出方向的方向上的突出部12a的长度,逐渐地越来越小。
如图4等所示,所述突出部12a的一个所述细头形状从弹性部件4的一方的表面到另一方的表面沿所述轴线C延伸而成。换而言之,所述突出部12a具有一对突出侧壁15a1以及15a2,它们自沿内壁11a的轴线方向C的整体朝向内壁11c,以彼此的间隔距离(也就是说所述宽度)逐渐变短的方式直立起。因而,相对内壁11a形成一个突出部12a。若突出部12a按照这种方式形成,则可以在轴线C方向的任意部位以均等的夹压力来保持小型部件。
此外,该突出部12在图2中明确显示出,越往它的前端轴线长度越短,换而言之,越往它的前端突出部12a的高度越低。也就是说,所述突出部12a的在轴线C方向上的两开口端面17a1以及17a2相对于弹性部件4的水平面,越往突出部12a的前端,越向下方或者上方倾斜。若所述突出部12a具有两开口端面17a1以及17a2,则在小型部件插入时,很容易以突出部12a的沿小型部件前进方向上的后方部19与小型部件接触接触,前方部18不与小型部件接触的方式发生弹性变形,从而所述突出部12a易于弹性变形。此时的开口端面17a1以及17a2的倾斜度优选相同,在可以在充分实现本发明目的的范围内设定为合适的倾斜度。
而且,所述突出部12a自比内壁11a的端部,也就是说,邻接的两个内壁11a和11b、以及内壁11a和11d相交的、沿轴线C的侧边13a以及13b靠内侧的位置突出呈所述细头形状。换而言之,所述这对突出侧壁15a1以及15a2均自比侧边13a以及13b靠内侧的位置直立。若突出部12a以这种方式突出,不仅所述突出部12a易于弹性变形,而且可以防止小型部件的侧边接触到所述侧边13a以及13b。
如图3以及图4所示,所述突出部12a具有突出侧壁15a1以及15a2,该突出侧壁15a1以及15a2相对于垂直相交于内壁11a且通过轴线C的虚拟平面X(特别参考图3)实际上处于镜像关系。突出侧壁15a1以及15a2可以说实际上相对于所述虚拟平面X面对称。进而言之,所述虚拟平面X是包括突出部12a的上述宽度中心的平面。该突出侧壁15a1以及15a2通过彼此镜像关系形成为越往轴线C突出部12a的宽度越逐渐变小的曲面。这样,若突出部12a具有处于镜像关系下的突出侧壁15a1以及15a2,则突出部12a的弹性变形相对于所述虚拟平面X实际上也是镜像关系,从而可以充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所述突出部12如图3以及图4所示,在前端部具有沿着内壁11以及轴线C方向延伸的接触平面16a。该接触平面16a也可称为突出部12a的前端面,实际上与所述内壁11a平行,换而言之,实际上与形成在相面对的突出部12c上的接触平面16c相平行、对置。若是像这样在突出部12a的前端部形成接触平面16a,则通过与小型部件的侧面53面接触以使小型部件的保持状态稳定,并且,即使小型部件在小型部件的侧面53相对保持孔5的内壁11或者接触平面16a倾斜的状态下被插入或者保持,也可以微调整或者修正小型部件的保持状态,使所述侧面53与所述内壁11或者接触平面16a实际上成为平行。因而,只要可以充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述接触平面16a的表面积可不被限定,设定为合适的表面积。
在可以充分实现本发明目的的范围内,所述突出部12a被设定在适当的尺寸。尤其优选的情况是,如图3b所示,所述突出部12a的最大宽度、即连接在内壁11a上的部分的宽度Lw与从内壁11a突出的最大突出长度Lp的关系公式满足:Lw≥Lp。另外优选的情况是,如图2所示,所述突出部12a的所述弹性部件4的厚度t与所述突出部12a的与小型部件接触的部分、即突出部12a的前端部、该突出部12a中所述接触平面16a的轴线长度La的关系公式满足:t≥La。此外,作为优选所述突出部12a的所述最大突出长度Lp与所述轴线长度La的关系公式满足:La≥Lp。若所述突出部12a满足了至少一项所述公式,则在小型部件插入或者取出时,所述突出部12a可以以沿小型部件的前进方向上的突出部12a的后方部19接触到小型部件、而前方部不接触到小型部件的方式弹性变形。
而且,突出部12a的突出长度Lp满足上述公式即可,但是,作为优选来说,突出长度Lp优选如后所述来设定,即相互面对的突出部12的最短距离、在本例中的所述接触平面16之间的距离,比小型部件等尺寸(宽度)要短一些,而且,在小型部件对着保持孔插入或取出时、以及保持时,小型部件的侧边51不接触到内壁11a的程度。具体而言,突出部12的所述最短距离,根据其与小型部件等尺寸(宽度)相比的80%~95%的范围内,而按照保持孔5的尺寸以及小型部件的尺寸等适当选择。
在把小型部件插入保持孔5之中的过程中,例如图7中所示的那样,所述突出部12a是以沿小型部件用构件50的插入方向上的突出部12的后方部19接触到小型部件用构件50的侧面53、而它的前方部18与小型部件用构件50的侧面53非接触的方式弹性变形。突出部12这样弹性变形的话,则可以充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如图1~4所示,所述突出部12b、12c以及12d与所述突出部12a基本大体同样形成。也就是说,彼此相互对置的两组突出部12a及12c、突出部12b及12d分别处于镜像关系,换而言之,相对于通过轴线C且到彼此相互面对的突出部12距离相等的平面来说,实际上成为面对称。若像这样彼此相互面对的突出部12处在镜像关系,则可以利用均等压力由其两侧来夹压小型部件中的彼此反向相向的侧面。
就这样,如图3以及图4所示,具有基本同样形成在各内壁11上的突出部12的保持孔5,在各内壁11的每一个两端部,也就是说在邻接的突出部12之间,具有没有形成所述突出部12的平面部。该平面部也可称为非接触部,该非接触部在小型部件对着保持孔5插入或将其取出时、以及保持时,与小型部件的侧边部非接触。像这样若内壁11具有非接触部,则如上所述,不仅所述突出部12a易于弹性变形,而且可以防止小型部件的侧边接触到所述侧边13a以及13b。
如图3所充分显示的那样,所述保持孔5实际上旋转对称。具体而言,保持孔5实际上成为二次旋转对称以及实际上成为四次旋转对称。若保持孔5像这样具有旋转对称性,则不仅是小型部件的彼此反向相向的侧面,可以在轴线方向上利用均等压力夹压整个侧面。其结果是,可以以使保持孔5的中心轴C与插入该保持孔5中的小型部件的中心轴一致的方式,也就是说,以共有保持孔5的中心轴C的方式来保持小型部件。
如图2所示,保持孔5与埋设在弹性部件4中的加强部件2的支承孔3共用彼此的中心轴C。换而言之,贯通在加强部件2上穿孔的支承孔3的保持孔5,它的中心轴C形成在与该支承孔3的中心轴一致的位置上。若加强部件2像这样以使支承孔3和保持孔5共有彼此的中心轴的方式埋设在弹性部件4中,各突出部12均实际上同样弹性变形,从而可以在均等的状态将小型部件等插入保持孔5,可以利用均等的夹压力保持插入后的小型部件。
保持孔5的相互面对的内壁11a和11c、以及内壁11b和11d的距离,相对于形成在加强部件2上的支承孔3上的相互面对的内壁的距离,比值为60~80%,在这种情况下,各突出部12能够在高度上均等弹性变形,因而优选。
所述保持夹具1以保持孔5保持小型部件等。考虑到小型部件等的生产率以及小型部件等的尺寸等,该保持夹具1的尺寸有所调整。
保持夹具1例如按照以下方式制造。首先,利用所述金属或者树脂制作预期尺寸的板状体。在这样制作的板状体上,通过研磨、切削、锉削加工等方式呈棋盘格状穿设具有规定形状的多个支承孔3,从而制作加强部件2。这样制作的加强部件2,为了使弹性部件4与其的密合性提高,而可以在加强部件2的表面上涂覆粘结剂或者底涂料等。
准备具有可以收纳这样制作的加强部件2的内腔的模具。可对该模具的内表面进行镜面加工。接下来把加强部件2收纳在所述模具中。一旦加强部件2收纳在所述模具中,则在形成弹性部件4的部分留有空间。然后,把弹性材料注入该空间内,成型弹性材料。弹性材料的成型方法并不特别限定,例如可以采用压缩成型、注射成型、传递模塑法等成型方法。成型温度以及成型时间等,可以根据弹性材料而任意调整,其只要是所使用的弹性材料的固化的温度以及时间即可。另外,为了使弹性部件4确实固化,可以进行二次加热或者热处理等。
利用例如切削工具、刀具等,在这样成型的成型体上以贯通被埋设的加强部件2的支承孔3的方式穿设保持孔5。由此可以制造具有贯通形成有保持孔5的弹性部件4而成的保持夹具1。
另外,当被成型的弹性部件4上产生了毛边的情况下,为了去除成型毛边,可以进行研磨等表面处理。作为表面处理例如有平面磨削、铣式研削、抛光等。此外,还可以对保持夹具1的弹性部件4的表面镜面加工。
作为制造保持夹具1的其它制造方法,例如有以下方法。首先,准备有关模具,该模具具有可以收纳加强部件2的内腔,具备可以形成所述保持孔5的成型销钉。接下来,一旦将加强部件2收纳在所述模具中,则成型销钉以贯通加强部件2的各支承孔3的方式配置,并在形成弹性部件4的部分留有空间。然后,把弹性材料注入该间隙内,与上述制造方法同样来成型所述弹性材料,那么,具有保持孔5的弹性部件4通过1个工序成型,从而可以制造所述保持夹具1。
如上所述,所述保持夹具1取得诸多效果,即使是不同尺寸的小型部件也能够以预期的保持姿态长期保持,而且小型部件向保持孔的插入取出、以及保持姿态的微调整或是修正均变得简单易行,小型部件的处理性也很优异。
所述保持夹具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例,在能够实现本案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也就是说,虽然所述保持夹具1具备形成有保持孔5的弹性部件4,且该保持孔5具有所述内壁11和所述突出部12,然而在本发明中,保持夹具只要是具备形成有由具有至少两组内壁以及至少两组突出部构成的保持孔的弹性部件即可,所述内壁以及突出部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在本发明中,突出部的突出侧壁无需是曲面,也可以不是实际镜像关系,此外,可以从内壁的两端面突出。此外,在本发明中,所述突出部可以不必在前端部具有接触平面,所述突出部可以不必以越往它的前端轴线长度越逐渐变短的方式具有开口端面。在本发明中,彼此相面对的突出部可以不是镜像关系。而且,在本发明中,保持孔可以没有所述非接触部,可以是实际上不是旋转对称。
具体而言,作为本发明中的保持孔的另一例,例如有在图6a中表示的保持孔6。该保持孔6除了没有在各突出部21的前端形成接触平面之外,其余基本上与所述保持孔5大体相同。
作为本发明中的保持孔的再一例,例如有图6b中所示的保持孔7。该保持孔7基本上与所述保持孔5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该保持孔7的突出侧面24由平面构成,并形成有突出部22,该突出部22具有以一定比例越往前端宽度越小的细头形状。
作为本发明中的保持孔的又一例,例如有图6c中所示的保持孔8。该保持孔8基本上与所述保持孔5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该保持孔8的突出侧面25由平面构成,并形成有突出部23,该突出部23具有以一定比例越往前端宽度越小的细头形状,在它的前端没有接触平面16。
在所述保持夹具1中,由所述各内壁11形成的保持孔5的轮廓形状,实际上与形成在加强部件2上的支承孔3的开口部形状相同,但是,在本发明中,所述保持孔的轮廓形状可以是实际上与所述支承孔的开口部形状不相同,不相同的形状。此外,在所述保持夹具1,所述保持孔5形成为四方柱状,不过也可形成为在轴线C方向上水平截面为2n边形(n是2以上的整数)的方柱状。
在所述保持夹具1中,所述保持孔5的所述非接触部尽管取为它的内壁的一部分的平面部,然而在本发明中,保持孔的非接触部可以朝着保持孔的外侧、也就是远离轴线C的方向形成凹面形。具体的凹部形状例如有大体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等形状。
在保持夹具1中,支承孔3以及保持孔5任一者均可以呈棋盘格状排列,但是,在本发明中,支承孔以及保持孔的排列并不限定在棋盘格状,支承孔以及保持孔可以按照多种形状的排列等来排列,如将正六边形最紧密配置的蜂窝形排列、旋转45度沿纵向横向排列的四边形排列、从一点呈放射状的放射形状的排列、放射曲线形状的排列、同心圆形状的排列、从一点呈涡旋状的涡旋形状的排列。
此外,对于保持夹具1而言,加强部件2被埋设在弹性部件4内,然而,在本发明中,只要可以确保弹性部件的平坦性,保持夹具也可不装备加强部件。
另外,加强部件2尽管形成板状,然而,在本发明中,加强部件作为框体可以具备凸缘部,该凸缘部以围绕板状的方式沿厚度方向突出。若加强部具备凸缘部,则加强部件2的强度增强,此外作为保持夹具时的操作性优异。
接下来,就本发明所述的小型部件的处理方法,说明使用了所述保持夹具1以及小型部件用构件50的一例(有时简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处理方法。)。
如图7a所示,在保持夹具1上或者上方配置小型部件用构件50,以便把小型部件用构件50保持在保持夹具1。也就是说,以使小型部件用构件50的各侧面53实际上与保持孔5的各内壁11平行的方式,把小型部件用构件50配置在保持孔5之上、或者是保持孔5的轴线的延长线上。该配置工序具体是,准备带有贯通孔的整列板(图7a中没有比表示),该贯通孔例如与保持夹具1的保持孔5具有相同的孔数,与保持孔5同样以相同的间隔且相同的图案穿设孔,将该整列板以保持孔5的中心轴C和贯通孔的中心轴一致的方式叠合在保持夹具1上,然后,通过适当的手段(例如振动等)使小型部件用构件50收纳在整列板的各贯通孔中,由此可以实施。
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处理方法中,接下来,使配置好的小型部件用构件50面向保持孔5前进,插入保持孔5。为了使小型部件用构件50面向保持孔5前进,而把平坦的板状部件放置在所述整列板状上,在保持夹具1一侧(附图的箭头A方向),均匀推压像上述那样收纳在贯通孔内的小型部件用构件50。
若像这样推压小型部件用构件50,小型部件用构件50在同一方向前进,首先,如图7b所示,小型部件用构件50的底面部抵接到各突出部12的开口端面17,而沿同一方向推压各突出部12。于是,各突出部12的前端部(例如接触平面16附近的部分),在小型部件用构件50的推压力作用下沿推压方向弹性变形。正如图7b所示,此时的突出部12的弹性变形的程度也就是在加强部件2的附近稍微弹性变形,然而越往突出部12的前端弹性变形越逐步变大。此时,小型部件用构件50的各侧边部52(未在图7中图示。)不与保持孔5的突出部12以及内壁11接触。
而且,若沿同一方向推压小型部件用构件50,如图7c所示,小型部件用构件50的底面部附近侵入由4个突出部12形成的空间内,小型部件用构件50的各侧面53与各前端平面16接触。此时,由于弹性部件4以及各突出部12以上述方式构成,所以如图7c所示,各突出部12越是向着其前端则弹性变形越大,并且越是沿小型部件用构件50的前进方向A的后方侧则弹性变形越大,反之,越是同一方向的前方侧弹性变形越小。像这样,突出部12弹性变形而不使保持孔5的轮廓(即所述内壁11附近)较大变形。其结果是,如图7c所示,各接触平面16相对于小型部件用构件50的各侧面53(换言之相对于各内壁11)某种程度倾斜,也就是说,沿所述前进方向A,彼此相互对置的接触平面16以逐步展开的方式倾斜。于是,小型部件用构件50如图7c所示,一直维持着它的各侧面53接触到各突出部12的在小型部件用构件50前进方向A上的后方部19、而不与各突出部12的在前进方向A上的前方部18接触的状态下,被推压着前进。
接下来,即使沿同一方向推压小型部件用构件50,并以规定的插入量插入在保持孔5内,如图7d所示,各突出部12与各侧面53的所述接触状态维持所述状态。像这样一边使小型部件用构件50的所有侧面53以上述状态与所有突出部12接触,一边把小型部件用构件50插入保持孔5中。
一直维持这种状态便能够把小型部件用构件50插入保持孔5中,则如图7b~图7d所示,仅突出部12的所述后方部19与侧面53接触并彼此滑动接触,小型部件用构件50与突出部12的摩擦阻力大幅降低,从而能够以较小的推压力迅速轻易地把小型部件用构件50插入保持孔5,而且接触平面16的削磨量大幅降低,即使小型部件用构件50反复插入,也还是能够长期维持突出部12的初始尺寸。而且,若仅是所述后方部19与侧面53接触,则能够大幅降低由此接触引起的摩擦阻力,因而小型部件用构件50对保持孔5的插入拔脱、以及保持姿态的微调整或是修正均变得简单易行。尤其是,因为各突出部12具有接触平面16,所以,即便小型部件用构件50的位置稍微变化而插入保持孔5中,保持姿态也可被修正,使各侧面53和接触平面16实际上平行。
此外,在小型部件用构件50插入中,小型部件用构件50的各侧边部52未与保持孔5的突出部12以及内壁11接触,所以,保持孔5的角部附近没有损伤等,进而如上所述,由于小型部件用构件50与突出部12的摩擦阻力大幅降低,因而即使小型部件用构件50反复插入,保持孔5也可长期维持初始尺寸,并且实际上也不会产生对小型部件的保持以及此后的各项处理带来较大影响的切削渣屑等异物。
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处理方法中,解除小型部件用构件50的推压使它的前进停止。于是,小型部件用构件50由各突出部12在朝向轴线C的压缩力作用下被夹压保持。
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处理方法中,使插入在保持孔5中的小型部件用构件50按照预期沿与所述推压方向相反的方向后退。由此可以微调整或者修正小型部件用构件50的保持姿态。具体而言,可以将保持在保持孔5上的多个小型部件用构件50的从弹性部件50的表面伸出的突出量调整为同样。该调整工序例如可以是通过使用所述板状部件使小型部件用构件50后退来实施。
如图7e以及8所示,就这样可以利用各突出部12的推压力把小型部件用构件50保持在保持孔5中。此时,在把小型部件用构件50插入保持孔5中时,保持孔5的轮廓不会大幅变形,各突出部12(特别是它的前端部)而如上所述易于弹性变形。因而,即便是不同尺寸的小型部件用构件50,也可插入并保持在保持夹具1的保持孔5中。
其结果是,保持在保持孔5中的小型部件用构件50如图8所示,它的中心轴与保持孔5的中心轴C一致,而且,各侧面53与内壁11或是与接触平面16保持在实际上平行的保持状态下。
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处理方法中,可以对像这样以预期的保持姿态保持的小型部件用构件50实施施加诸如电极形成处理、清洗处理、干燥处理等规定处理的工序。例如,在小型部件用构件50的中心轴方向的两端面形成电极,以制造片式电容器。此时,小型部件用构件50因以预期的保持姿态保持而可以均匀且高精度地实施上述规定处理。例如,若对保持在保持夹具1上的小型部件用构件50施加电极形成处理,则可以高精度且均匀地形成规定尺寸的电极,能够制造作为以小型部件为对象物的多个片式电容器。
就这样,在把制造了的小型部件从保持夹具1上拆卸下时,沿其轴线方向推压小型部件。于是,如图7d所示,各突出部12如上所述,在推压方向上弹性变形,成为与小型部件用构件50插入时基本相同的接触状态。因而,把小型部件从保持孔5中拆卸下来时,也可以取得与将小型部件用构件插入保持孔5中时的同样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处理方法,如上所述,即使是不同尺寸的小型部件也能够迅速插入保持孔5或是将其取出,而不使保持孔5实际损伤,能够以预期的保持姿态保持小型部件。
(实施例)
(实施例1)
在切成正方形的不锈钢(SUS304)上穿孔,以纵向14列以及横向14列的图案穿设正方形的支承孔3。以这种方式制作了图5中所示的加强部件2。
然后,准备具有可收纳加强部件2的内腔的模具,在该模具中收纳制作的加强部件2和硅橡胶组成物(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商品名为“KE-9510U”),以180℃加热5分钟,而一体成型加强部件2和硅橡胶。
然后,使用可以形成后述保持孔5的刀刃状的切削工具,在由所述硅橡胶组成物成型的成型体上,以与所埋设的加强部件2的支承孔3贯通且与该支承孔3共有轴线的方式穿孔,从而形成了保持孔5。
该保持夹具A中的弹性部件4的所述断裂时伸长率是300%。形成在该弹性部件4上的保持孔5的所述最大宽度Lw与所述最大突出长度Lp之比(Lw/Lp)为6.9,所述厚度t与所述轴线长度La之比(La/t)为0.9,所述最大突出长度Lp与所述轴线长度La之比(La/Lp)为4.8。此外,相面对的突出部12的所述最短距离与后述的片式电容器用部件50的宽度相比为92%,保持孔5的内壁距离相对于支承孔3的距离为70%。另外,加强部件2的厚度与弹性部件4的厚度之比为4。
(实施例2)除了使用一种替代上述切削工具,而可以形成后述保持孔5的形成刀刃状的切削工具之外,其它均与实施例1同样,由此制造保持夹具B。在该保持夹具B中,保持孔5的所述最大宽度Lw与所述最大突出长度Lp之比(Lw/Lp)为6.2,所述厚度t与所述轴线长度La之比(La/t)为0.9,所述最大突出长度Lp与所述轴线长度La之比(La/Lp)为4.4。此外,相面对的突出部12的所述最短距离与后述的片式电容器用部件50的宽度相比为89%。
(实施例3)除了使用一种替代上述切削工具,而可以形成后述保持孔5的形成刀刃状的切削工具之外,其它均与实施例1同样,由此制造保持夹具C。在该保持夹具C中,保持孔5的所述最大宽度Lw与所述最大突出长度Lp之比(Lw/Lp)为7.2,所述厚度t与所述轴线长度La之比(La/t)为0.9,所述最大突出长度Lp与所述轴线长度La之比(La/Lp)为5.4。此外,相面对的突出部12的所述最短距离与后述的片式电容器用部件50的宽度相比为93%。
(实施例4)除了使用一种硅橡胶组成物(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商品名为“KE-1950-50”)以替代上述硅橡胶组成物(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商品名为“KE-9510U”)之外,其它均与实施例1同样,由此制造保持夹具D。该保持夹具D中的弹性部件4的所述断裂时伸长率是550%。
(比较例1)除了使用一种替代上述切削工具,而可以形成后述正方形保持孔的形成为刀刃状的切削工具之外,其它均与实施例1同样,由此制造保持夹具E。对于该保持夹具E的各保持孔而言,弹性部件4的开口部形状以及用与弹性部件4的表面平行的水平面切断后的截面形状为一边边长是1.15mm的正方形。
使用这样制造的保持夹具A~E以及50个片式电容器用部件50来评价各保持夹具,其中,所述片式电容器用部件50的底面以及上表面是一边边长为1.25mm的正方形、且轴线长度为2.0mm。
(保持时的插入容易性评价)
对在把片式电容器用部件50保持在各保持夹具上时的片式电容器用部件50的操作性进行了评价。具体而言,准备整列板,在该整列板上以与保持孔5同样的间隔且同样的图案穿设与保持孔5对应的贯通孔,该整列板以保持孔5的中心轴C和整列板上的贯通孔的中心轴一致的方式叠合在各保持夹具上,然后,把小型部件用构件50收纳在整列板的各贯通孔中,使用具有比片式电容器用部件50的上表面的表面积小一些的表面积的杆状部件,在0.01MPa的压力下,在保持夹具1一侧推压所收纳的各片式电容器用部件50。像这样把片式电容器用部件50插入保持孔,其结果评价为:若在彼此的轴线大体一致的状态下插入并保持在保持孔中的片式电容器用部件50总个数在45个以上,在插入容易性方面极其优异,若在40个以上,插入容易性方面很优异,低于40个插入容易性变差。其结果是,对于保持夹具A~D中的任一个而言,在片式电容器用部件50的总数45个以上,在插入容易性方面极其优异,与此相对,对于保持夹具E而言,在片式电容器用部件50的总数低于40个,插入容易性变差。
另外,对像这样把片式电容器用部件50插入保持孔时的保持孔的状况进行确认,在容器片用部件50插入过程中,如图7所示,保持夹具A~D中的任一者均按下述方式弹性变形,即:突出部12的在片式电容器用部件50的插入方向A上的后方部19接触到小型部件用构件50的侧面53,突出部12的前方部18与小型部件用构件50的侧面53非接触。
(保持姿态的调整容易性)
在以不与保持孔的轴线一致的方式保持片式电容器用部件50的状态下,沿与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以及垂直于插入方向的方向推压片式电容器用部件50。其结果是,保持夹具A~D中的任一者均可以很容易地调整为片式电容器用部件50和保持孔共有轴线的预期的保持姿态。另一方面,就保持夹具E来说,即使在所述方向上推压,也几乎不能再调整小型部件用构件50的保持姿态。
(拆卸时的容易性评价)
在把50个片式电容器用部件50保持在各保持夹具上的状态下,使用所述杆状部件,在0.01Mpa的压力下推压每一个片式电容器用部件50。此时,得到下述评价:如果在保持在保持孔上的片式电容器用部件50之中,从保持孔上拆卸下的片式电容器用部件50的总个数为45个以上,则拆卸容易性极其优异,在40个以上,拆卸容易性较优异,低于40个拆卸容易性较差。其结果是,相对于保持夹具A~D中的任一者,在总个数为45个以上拆卸容易性极其优异的情况而言,保持夹具E在总个数低于40个时,拆卸容易性较差。
另外,对像这样把片式电容器用部件50从保持孔上拆卸下时的保持孔的状况进行确认,在容器片用部件50拆卸过程中,如图7所示,保持夹具A~D中的任一者均按下述方式弹性变形,即:突出部12的在片式电容器用部件50的拆卸方向A上的后方部19与片式电容器用部件50的侧面53接触,突出部12的前方部18与小型部件用构件50的侧面53非接触。
(保持孔的破损评价以及异物附着性评价)
在连续对所述的50个片式电容器用部件50在各保持夹具上进行保持以及拆卸操作,并反复进行100次之后,通过目测观察评价保持孔中的角部的损伤状况。其结果是,保持夹具A~D的几乎全部的保持孔上的角部以及突出部,均没有发生开裂和脱落,保持孔的损伤状况极其良好,当然也没有弹性部件的碎片附着在50个片式电容器用部件50上。与此相对,在保持夹具E的几乎全部的保持孔上,在至少一个角部或者突出部出现开裂或者脱落,其结果是弹性部件的碎片附着在多个片式电容器用部件50上,这样就需要进行为取下附着了的碎片的繁琐的作业。
(保持状态评价)
在所述破损评价以及异物附着性评价中,连续在各保持夹具上对所述的50个片式电容器用部件50进行保持以及拆卸操作,并反复进行100次之后,与在上述保持时的操作性评价以及保持状态评价同样,再次使50个片式电容器用部件50保持在各保持夹具上。此时,通过目测观察评价保持在保持孔上中的片式电容器用部件50与保持孔的轴线的一致度程度。其结果是,与保持夹具A~D的被保持在保持孔中的片式电容器用部件50的大部分与保持孔的轴线高精度保持一致的情况相比,保持夹具E的被保持在保持孔中的片式电容器用部件50的大部分以相对于保持孔的轴线倾斜的状态保持。
(使用了不同尺寸的小型部件时的各项评价)
替代所述片式电容器用部件50,而使用底面的一边比片式电容器用部件50长3%的片式电容器用部件以及底面的一边比片式电容器用部件50短3%的较小的片式电容器用部件,与上述评价同样,进行了各保持夹具的评价。其结果是获得了与使用所述片式电容器用部件50时的评价结果大体相同的倾向。因而,即使片式电容器用部件的尺寸不同,保持夹具A~D中每一者在保持时的操作性评价、保持状态评价、在拆卸时的操作性评价、保持孔的破损评价、异物附着性评价以及保持状态也很优异。

Claims (11)

1.一种小型部件的保持夹具,其构成为具备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形成有保持小型部件的保持孔,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件具有200~1000%的断裂时伸长率(JIS K6249:拉伸速度500mm/min),
所述保持孔构成为包括:
至少两组内壁,该至少两组内壁沿所述保持孔的轴线方向延伸并相对置;以及
至少两组突出部,该至少两组突出部相互对置,且从所述每一内壁以相对所述轴线朝向水平方向呈单一的细头形状的方式沿着所述轴线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部件的保持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具有相对于虚拟平面而实际上处于镜像关系的突出侧壁,其中所述虚拟平面是指与所述内壁垂直交叉并包含所述轴线在内的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部件的保持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侧壁是曲面或者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小型部件的保持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构成为,在前端部具有沿所述内壁以及所述轴线方向延伸的接触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小型部件的保持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构成为,以越往突出部的前端轴线长度越逐渐变短的方式具有开口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小型部件的保持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的自所述内壁突出的最大突出长度Lp与所述细头形状的最大宽度Lw的关系式满足Lw≥Lp。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小型部件的保持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的所述弹性部件的厚度t与所述突出部中的与所述小型部件接触的部分的轴线长度La的关系式满足t≥La。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小型部件的保持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孔构成为,在所述内壁的两端部分别具有非接触部。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小型部件的保持夹具,其特征在于,在把所述小型部件插入所述保持孔之中的过程中,所述突出部以如下的方式弹性变形,即、所述小型部件的插入方向上的所述突出部的后方部与所述小型部件接触、所述突出部的前方部与所述小型部件非接触。
10.一种小型部件的处理方法,是使小型部件保持在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记载的保持夹具上而进行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通过如下状态把所述小型部件插入所述保持孔的工序,所述状态即:使所述小型部件朝向所述保持孔前进,并且,使所述小型部件的各侧面与沿所述小型部件的前进方向上的所述各突出部的后方部接触,而与所述各突出部的前方部非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小型部件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对所保持的所述小型部件施加规定处理的工序。
CN2010101930584A 2009-06-15 2010-05-31 小型部件的保持夹具以及小型部件的处理方法 Pending CN10192396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41878A JP5036763B2 (ja) 2009-06-15 2009-06-15 小型部品の保持治具及び小型部品の取扱方法
JP2009-141878 2009-06-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23969A true CN101923969A (zh) 2010-12-22

Family

ID=43338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930584A Pending CN101923969A (zh) 2009-06-15 2010-05-31 小型部件的保持夹具以及小型部件的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036763B2 (zh)
CN (1) CN101923969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89908A (zh) * 2011-05-20 2012-11-21 吴江华诚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重复多次使用的电容器生产辅助治具
CN107941893A (zh) * 2017-10-31 2018-04-2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弹性激光剥蚀样品靶座
CN110797190A (zh) * 2019-11-20 2020-02-14 杭州灵通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多芯组径向引线多层瓷介电容器的生产夹具及工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18578B1 (ko) * 2012-04-03 2013-01-21 (주)한올페이 칩홀딩용 캐리어 플레이트 및 그 제조방법
JP6205817B2 (ja) * 2013-04-20 2017-10-04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
KR101926989B1 (ko) * 2017-08-17 2018-12-10 엘케이솔루션(주) 확장형 솔라셀 모듈 조립체
CN117380489A (zh) * 2020-10-05 2024-01-12 新烯科技有限公司 定位夹具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16761A (ja) * 2006-07-10 2008-01-24 Shin Etsu Polymer Co Ltd 保持治具及び保持治具の製造方法
JP2008283149A (ja) * 2007-05-14 2008-11-20 Murata Mfg Co Ltd 保持治具
CN101414572A (zh) * 2007-10-17 2009-04-2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子部件的搬送框架和电子部件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24441A (ja) * 2000-10-18 2002-04-26 Taiyo Yuden Co Ltd 電子部品の外部電極形成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キャリアテープ
JP2005019834A (ja) * 2003-06-27 2005-01-20 Shin Etsu Polymer Co Ltd キャリアプレート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16761A (ja) * 2006-07-10 2008-01-24 Shin Etsu Polymer Co Ltd 保持治具及び保持治具の製造方法
JP2008283149A (ja) * 2007-05-14 2008-11-20 Murata Mfg Co Ltd 保持治具
CN101414572A (zh) * 2007-10-17 2009-04-2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子部件的搬送框架和电子部件的制造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89908A (zh) * 2011-05-20 2012-11-21 吴江华诚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重复多次使用的电容器生产辅助治具
CN107941893A (zh) * 2017-10-31 2018-04-2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弹性激光剥蚀样品靶座
CN110797190A (zh) * 2019-11-20 2020-02-14 杭州灵通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多芯组径向引线多层瓷介电容器的生产夹具及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036763B2 (ja) 2012-09-26
JP2010287808A (ja) 2010-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23969A (zh) 小型部件的保持夹具以及小型部件的处理方法
CN105473260B (zh) 硬金属切削刀具保持器刀刃和具有该保持器刀刃的切削刀具
US9471096B2 (en) Hand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1923968A (zh) 小型部件的保持夹具以及小型部件的处理方法
CN102753287A (zh) 切削刀片和切削工具
US20070122520A1 (en) Clamping device
RU2007104171A (ru) Рукоятка, винтовой домкрат и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такой рукоятки
JP5484670B2 (ja) 成型部品の支持構造体
JP6032903B2 (ja) 焼成用セッター
JP6324013B2 (ja) カニューレ
KR20200142509A (ko) 절삭 가공된 하드 코트층 부착 광학 적층체의 제조 방법
CN109642993A (zh) 光连接器
JP4444096B2 (ja) ゲート処理成形品
JP2005150418A (ja) 電子部品の外部電極塗布用保持プレート
CN101439504A (zh) 镊子
JP2015066047A (ja) 皮むき器
CN2925830Y (zh) 模具的定位导向装置
EP1767260A3 (en) Honeycomb segment and honeycomb structure using the honeycomb segment
EP3117976A1 (en) Rigid core for tire molding and tire manufacturing method
CN220499017U (zh) 用于拆解显示屏外框的撬刀
CN210550638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夹具
CN108364906B (zh) 用于抬石英舟的夹具
CN213439101U (zh) 一种双面磨床用产品托盘
CN218658731U (zh) 一种拆卸螺杆扳手工具
JP2012223943A (ja) 紙製綴じ具の補正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