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07129A - 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 - Google Patents

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07129A
CN101907129A CN2010101967894A CN201010196789A CN101907129A CN 101907129 A CN101907129 A CN 101907129A CN 2010101967894 A CN2010101967894 A CN 2010101967894A CN 201010196789 A CN201010196789 A CN 201010196789A CN 101907129 A CN101907129 A CN 1019071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swivel bearing
open
straight dynamic
fl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9678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川原恭树
小关荣一
加藤礼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ki Corp
Hephaist Seik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uki Corp
Hephaist Seik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ki Corp, Hephaist Seiko Co Ltd filed Critical Ju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9071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071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ort Of The Bearing (AREA)
  • 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Linearly (AREA)
  • Mounting Of Bearings Or Others (AREA)

Abstract

提供小型化容易、能稳定地实现轴体的高精度下的滑动及/或旋转、并且能通过简易的操作调心的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由在筒体(11)的内部不旋转可滑动地收容轴体(12)而成的直动轴承(13)、及安装在筒体的周围的旋转轴承(14)构成;上述旋转轴承由在筒体的外周面上沿着筒体的长度方向相互隔开间隔形成的两个以上的周槽(11a)、配置在各周槽中的多个滚动体(15)、在分别使各周槽的各滚动体的一部分突出到外周侧的状态下可旋转地进行保持的两个以上的环状滚动体保持器(16)、在内周面上具备收容分别从各保持器突出的各滚动体部分的两个以上的周槽(17a)的外筒(17)、和装备在外筒的周围、具有能插入螺栓的多个透孔(18a)的凸缘(18)构成。

Description

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
背景技术
以往,在将电子部件安装在印刷配线板的表面上时,使用具有使具备保持电子部件的吸附嘴的轴体升降、并且使上述轴体旋转以将电子部件以规定的角度配置的功能的电子部件安装装置。这样,为了使轴体升降以及以规定的角度旋转,而使用具备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
图8是表示公知的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的结构的部分切口主视图。图8的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70由将轴体72不旋转可滑动地收容在筒体71的内部而成的直动轴承73、以及在筒体71的周围沿着筒体71的长度方向相互隔开间隔安装的一对旋转轴承74、74构成。并且,上述各个旋转轴承74由内圈77及外圈78、在形成于两者的对置面上的周槽77a、78a之间沿着周槽配置的多个滚动体75、和可旋转地保持各滚动体75的环状滚动体保持器76构成。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与上述图8所示的结构同样的结构的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即由在筒体(花键螺母)的内部收容轴体(花键轴)而成的直动轴承、固定在筒体的周围的筒状部件(筒体)、以及配设在筒状部件的周围的旋转轴承(角接触球轴承)构成的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
[专利文献1]特开2007-305887号公报(段落[0024],图3)
图8的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能够使轴体精密地滑动。但是,在组装时,如果不将直动轴承与旋转轴承固定以使两者的中心轴准确地一致,则轴体在偏心的状态下旋转。即,该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受到组装的精度的影响,轴体的旋转精度容易变动。此外,上述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由于具有各个旋转轴承将内圈和外圈经由多个滚动体双层配置的结构,所以也具有其直径方向的尺寸较大的问题。进而,此外上述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在使用时难以通过简易的操作进行调心(例如使轴体的中心轴与轴体的驱动装置具备的驱动轴的中心轴一致、或者使轴体的中心轴与印刷配线板的电子部件的安装位置一致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小型化容易、并且不考虑组装的精度、能够稳定地实现轴体的高精度下的滑动及/或旋转、并且在使用时能够通过简易的操作进行调心的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
本发明是一种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由在筒体的内部不旋转可滑动地收容轴体而成的直动轴承、以及安装在筒体的周围的旋转轴承构成;上述旋转轴承由在筒体的外周面上沿着筒体的长度方向相互隔开间隔形成的两个以上的周槽、配置在各周槽中的多个滚动体、在分别使各周槽的各滚动体的一部分突出到外周侧的状态下可旋转地进行保持的两个以上的环状滚动体保持器、在内周面上具备收容分别从各保持器突出的各滚动体部分的两个以上的周槽的外筒、和装备在外筒的周围、具有能够插入螺栓的多个透孔的凸缘构成。
在本发明的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中,优选的是,凸缘装备在外筒的一个端部的周围。
本发明还是一种由按该顺序实施下述(1)~(3)的工序构成的、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的调心固定方法。
(1)通过将上述本发明的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的具备凸缘的外筒插入到具备比外筒大尺寸的开口部、和在该开口部的周围与上述凸缘的各透孔对应的透孔的支承板的上述开口部中、使凸缘接触在支承板上的工序。
(2)通过使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沿着支承板移动、调节上述轴体的中心轴的位置的工序。
(3)通过在凸缘的各透孔和与该透孔对应的支承板的透孔中以在与至少一个透孔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的状态插入的螺栓及螺母、将凸缘与支承板紧固固定的工序。
本发明还是一种由该顺序实施下述(1)~(3)的工序构成的、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的调心固定方法。
(1)通过将上述本发明的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的具备凸缘的外筒插入到具备比外筒大尺寸的开口部、和在该开口部的周围与上述凸缘的各透孔对应的螺纹孔的支承板的上述开口部中、使凸缘接触在支承板上的工序。
(2)通过使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沿着支承板移动、调节上述轴体的中心轴的位置的工序。
(3)通过在凸缘的各透孔中以在与透孔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的状态插入、并且嵌合在与上述透孔对应的支承板的螺纹孔中的螺栓、将凸缘与支承板紧固固定的工序。
在本发明的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中,作为旋转轴承的多个滚动体的轨道,使用形成在直动轴承的筒体的外周面上的周槽。这样的周槽例如容易通过使用车床或外圆磨床等的机械加工、在使周槽的中心轴(即旋转轴承的中心轴)与筒体的中心轴(即直动轴承的中心轴)准确地一致的状态下形成。并且,通过将多个滚动体配置在该筒体的外周面的周槽中而组装旋转轴承,能够容易地使旋转轴承的中心轴与直动轴承的中心轴一致。因此,本发明的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能够不考虑组装的精度而稳定地实现轴体的高精度下的滑动及/或旋转。此外,本发明的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能够使用形成在直动轴承的筒体的外周面上的周槽作为旋转轴承的多个滚动体的轨道,所以容易使其直径方向的尺寸变小。进而,本发明的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能够使用其凸缘,在使用时通过简易的操作(例如通过实施本发明的调心固定方法)进行调心。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的结构例的部分切口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10的俯视图。
图3是沿着图1中记入的切断线III-III线切断的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10的剖视图。
图4是从图的近前侧观察图3所示的环状滚动体保持器16的图。
图5是沿着图4中记入的切断线V-V线切断的环状滚动体保持器16的剖视图。
图6是说明图1的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10的调心固定方法的一例的图。
图7是说明图1的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10的调心固定方法的另一例的图。
图8是表示公知的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的结构的部分切口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
11 筒体
11a、11b 周槽
12 轴体
12a 透孔
13 直动轴承
14 旋转轴承
15 滚动体
16 环状滚动体保持器
16a 透孔
17 外筒
17a 周槽
18 凸缘
18a 透孔
21 筒体11的槽
22 轴体12的槽
25 球体
26 筒状滚动体保持器
26a 透孔
27 卡环
31 支承板
31a 开口部
31b 透孔
35 螺栓
36 螺母
41 支承板
41a 开口部
41b 螺纹孔
51 支柱
54 排气管
55 连接部件
55a 气体通路
56a、56b 旋转驱动装置
57 进给丝杠
57a 螺纹轴
57b 螺母
58 驱动轴
70 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
71 筒体
72 轴体
73 直动轴承
74 旋转轴承
75 滚动体
76 环状滚动体保持器
77 内圈
77a 周槽
78 外图
78a 周槽
具体实施方式
利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的结构例的部分切口主视图。图2是图1的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10的俯视图。图3是沿着图1中记入的切断线III-III线切断的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10的剖视图。图4是从图的近前侧观察图3所示的环状滚动体保持器16的图。并且,图5是沿着图4中记入的切断线V-V线切断的环状滚动体保持器16的剖视图。
图1~图5所示的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10由将轴体12不旋转可滑动地收容在筒体11的内部而成的直动轴承13、以及安装在筒体11的周围的旋转轴承14等构成。并且,该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10的特征在于,上述旋转轴承14由沿着筒体11的长度方向相互隔开间隔形成在筒体11的外周面上的周槽11a、11a、配置在各周槽11a中的多个滚动体15、15、......、在分别使各周槽11a的各滚动体15的一部分突出到外周侧的状态下可旋转地进行保持的环状滚动体保持器16、16、在内周面上具备收容分别从各保持器16突出的各滚动体部分的周槽17a、17a的外筒17、和装备在外筒17的周围的、具有能够插入螺栓的多个透孔18a、18a、......的凸缘18构成。
在直动轴承13的筒体11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分别沿筒体1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多个槽21、21、......。并且,在轴体12的外周面上,在分别与筒体11的各槽21对置的位置上形成有沿轴体1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多个槽22、22、......。并且,在筒体的槽21与对置于该槽21的轴体的槽22之间,沿着槽的长度方向配置有多个球体(滚动体)25、25、......。
筒体11、轴体12及球体25例如由以钢或铜合金为代表的金属材料形成。
在筒体11与轴体12之间,为了防止相互相邻的球体25、25的接触(碰撞)而配设有筒状滚动体保持器26。筒状滚动体保持器26具备多个透孔26a、26a、......,并且在各个透孔26a的内部,以可旋转的状态保持着上述球体25。
筒状滚动体保持器26例如由金属材料或树脂材料形成。作为金属材料,优选地使用通过机械加工进行的透孔26a的形成较容易的金属材料、例如黄铜或不锈钢。作为树脂材料,优选地使用机械强度较大的树脂材料、例如聚缩醛树脂、聚苯硫醚(PPS)树脂、或者聚醚醚酮(PEEK)树脂。
此外,在形成在筒体11的各个端部的内周面上的周槽11b中,嵌合有卡环(挡圈)27,以使得当轴体12滑动时筒状滚动体保持器26和球体25都不会伸出到筒体11之外。
如上所述,由于在筒体11的槽21与轴体12的槽22之间配置有球体25,所以轴体12不能在筒体11的内部沿周向旋转。另一方面,如果对轴体12的长度方向施力,则各个球体25在筒体11的槽21与轴体12的槽22之间沿着槽的长度方向滚动,所以轴体12能够在筒体11的内部沿长度方向平滑地移动(滑动)。
作为直动轴承,可以使用在筒体的内部不旋转可滑动地收容有轴体的公知的直动轴承(一般也有称作直动导引装置的情况)。
作为这样的直动轴承的例子,可以举出通过在筒体及轴体的对置面的一个面上沿着长度方向形成槽、并且在另一个面上形成与上述槽嵌合的突起、使上述筒体和轴体卡合、由此使轴体在周向上不旋转、并且在长度方向上能够滑动的直动轴承。
作为另一例,可以举出在筒体及轴体的对置面上分别沿着长度方向形成槽、通过将多个滚动体配置在筒体的槽与轴体的槽之间而使上述筒体与轴体经由滚动体卡合、由此使轴体在周向上不旋转、并且在长度方向上能够滑动的直动轴承(代表例是图1所示的直动轴承13)。
作为再另一例,可以举出在轴体的外周面上沿着长度方向形成槽、通过将多个滚动体配置在该槽中而使上述轴体能够沿长度方向滑动、另一方面通过将具有使上述多个滚动体在筒体与轴体之间循环的轨道的筒状滚动体保持器固定在筒体的内部、使上述筒体和轴体经由筒状滚动体保持器还有滚动体卡合、由此使轴体在周向上不旋转的直动轴承。
由于直动轴承(在外周面上不具有周槽的结构)的结构是周知的,所以进一步的说明省略。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10具备的旋转轴承14由沿着筒体11的长度方向相互隔开间隔形成在筒体11的外周面上的周槽11a、11a、配置在各周槽11a中的多个滚动体15、15、......、在分别使各周槽11a的各滚动体15的一部分突出到外周侧的状态下可旋转地进行保持的环状滚动体保持器16、16、在内周面上具备收容分别从各保持器16突出的各滚动体部分的周槽17a、17a的外筒17、和装备在外筒17的周围的、具有能够插入螺栓的多个透孔18a、18a、......的凸缘18构成。
并且,如果例如使上述直动轴承13的轴体12沿周向旋转,则以不旋转的状态收容着该轴体12的筒体11也沿周向旋转。随着筒体11的旋转,旋转轴承14的滚动体15、15、......沿着筒体11的各周槽11a滚动。因此,直动轴承13能够在支承在旋转轴承14上的状态下平滑地旋转。另外,作为上述旋转轴承14的滚动体,也可以使用滚子(辊)。
凸缘18如后面说明那样在将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10调心固定时使用。凸缘18具备能够插入螺栓的多个(例如四个)透孔18a、18a、......。凸缘18优选地装备在外筒17的一个端部的周围。
旋转轴承14的外筒17、凸缘18及滚动体15与直动轴承13的筒体11及球体25的情况同样,例如由以钢或铜合金为代表的金属材料形成。
在外筒17与筒体11之间,为了防止旋转轴承14的相互相邻的滚动体15、15的接触(碰撞)而配设有环状滚动体保持器16、16。各个环状滚动体保持器16如图4及图5所示,具备多个透孔16a、16a、......,并且,在各个透孔16a的内部,以可旋转的状态保持上述滚动体15。
环状滚动体保持器16与筒状滚动体保持器26的情况同样,由金属材料或树脂材料形成。
环状滚动体保持器16在将多个滚动体15、15、......配置在外筒17的周槽17a与筒体11的周槽11a之间后,从外筒17的一个端部侧插入到外筒17与筒体11之间。在将环状滚动体保持器16插入到外筒17与筒体11之间时,各个滚动体15收容在透孔16a的内部。另外,形成在筒体11的外周面上的周槽的数量只要是两个以上就可以,没有特别限制,但由于将环状滚动体保持器16插入到外筒17与筒体11之间的作业变得容易,所以优选地处于二~四个的范围内,特别优选的是两个。
并且,在本发明的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10中,作为旋转轴承14的多个滚动体15、15、......的轨道,使用形成在直动轴承13的筒体11的外周面上的周槽11a。这样的周槽11a例如容易通过使用车床或外圆磨床等的机械加工、在使周槽11a的中心轴(即旋转轴承14的中心轴)与筒体11的中心轴(即直动轴承13的中心轴)准确地一致的状态下形成。并且,通过将多个滚动体15、15、......配置在该筒体11的外周面的周槽11a中而组装旋转轴承14,能够容易地使旋转轴承14的中心轴与直动轴承13的中心轴一致。因此,本发明的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10能够不考虑组装的精度而稳定地实现轴体12的高精度下的滑动及/或旋转。
此外,本发明的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10由于使用形成在直动轴承13的筒体11的外周面上的周槽11a作为旋转轴承14的多个滚动体15、15、......的轨道(不具有图8所示的旋转轴承74具备的内圈77),所以容易使其直径方向的尺寸变小。
进而,本发明的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10能够使用装备在外筒17的周围的凸缘18在使用时通过简易的操作进行调心。关于具体的调心方法在后面详细地说明。
图6是说明图1的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10的调心固定方法的一例的图。在图6中,表示了将电子部件安装在印刷配线板的表面上的装置(以下称作电子部件安装装置)的主要部分。
首先,对图6的电子部件安装装置的结构及动作简单地说明。
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10例如在支承固定在装备于电子部件安装装置的支柱51上的支承板31上的状态下使用。
在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10的轴体12的上端部上,固定着将排气管54连接到轴体12的透孔(图1:12a)上的连接部件55。通过经由排气管54及连接部件55的气体通路55a将轴体12的透孔的内部用泵等排气,能够使电子部件吸附在轴体12的下端部上。在该轴体12的下端部上,也可以附设吸附电子部件的嘴。另外,在嘴上连接着排气管,在能够用嘴单独进行电子部件的吸附的情况下,不需要在轴体12上设置透孔(图1:12a)。
在轴体12的上端部上,经由上述连接部件55连接着旋转驱动装置56a。并且,通过使旋转驱动装置56a动作、使轴体12(即直动轴承的整体)旋转,使吸附在轴体12的下端部上的电子部件以规定的角度旋转。
此外,旋转驱动装置56a经由进给丝杠57连接在设置于支柱51上的旋转驱动装置56b上。进给丝杠57由螺纹轴57a和螺母57b构成。并且,通过使旋转驱动装置56b动作、使进给丝杠57的螺母57b与固定在螺母57b上的旋转驱动装置56a及轴体12一起沿上下方向移动,能够使吸附在轴体12的下端部上的电子部件升降。
因而,通过使电子部件吸附在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10的轴体12的下端部上、例如使该轴体12旋转以使电子部件以规定的角度配置、接着使该轴体12下降,能够将电子部件安装到印刷配线板的表面上。
另外,也可以在直动轴承(图1:13)的筒体(图1:11)的上端部上附设筒状的连接部件,通过使该筒状连接部件旋转,使连接在筒状连接部件上的筒体与轴体12一起旋转。即,也可以分别独立地将使轴体12旋转的旋转驱动装置经由筒状连接部件连接在筒体上、并且将使轴体12滑动的进给丝杠及旋转驱动装置(或直动驱动装置)连接在轴体12上。
并且,本发明的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10通过按该顺序实施下述(1)~(3)的工序,例如能够在已调心的状态下固定到装备在电子部件安装装置的支柱51上的支承板31上。
(1)通过将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10的具备凸缘18的外筒17插入到具备比外筒17大的尺寸的开口部31a、和在该开口部31a的周围与凸缘18的各透孔18a对应的透孔31b的支承板31的开口部31a中、使凸缘18接触在支承板31上的工序。
(2)通过使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10沿着支承板31移动、调节轴体12的中心轴的位置的工序。
(3)通过在凸缘18的各透孔18a、和与该透孔18a对应的支承板31的透孔31b中、以在与两者的透孔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的状态插入的螺栓35及螺母36、将凸缘18与支承板31紧固固定的工序。
例如,在上述(2)的工序中,调节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10的轴体12的中心轴的位置,以使轴体12的中心轴与旋转驱动装置56a的驱动轴58的中心轴一致,接着在上述(3)的工序中,在用螺栓35及螺母36将凸缘18与支承板31紧固固定之后,将轴体12经由连接部件55与驱动轴58连接固定。由此,能够将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10调心以使其轴体12的中心轴与旋转驱动装置56a的驱动轴58的中心轴一致。另外,在上述(1)的工序中,通过使凸缘18与支承板31接触,能够不再进行特别的操作而使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10的中心轴沿相对于支承板31的平面垂直的方向配置。
此外,例如在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10的轴体12与旋转驱动装置56a的驱动轴58经由自由接头等预先连接的情况下,在上述(2)的工序中调节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10的轴体12的中心轴的位置,以使轴体12的中心轴与印刷配线板的电子部件的安装位置一致,接着,在上述(3)的工序中,通过螺栓35及螺母36将凸缘18与支承板31紧固固定。由此,能够将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10调心,以使其轴体12的中心轴与印刷配线板的电子部件的安装位置一致。
另外,在上述(2)的工序中,由于能够将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10沿着支承板31移动,所以需要在上述螺栓35与透孔18a及透孔31b的至少一个透孔的内周面之间形成间隙。透孔18a及/或透孔31b只要能够形成上述间隙,也可以在其内周面上形成螺纹槽。此外,也可以将螺栓35接着上述(1)的工序而预先插入到透孔18a和透孔31b中,此时也可以预先将螺母36嵌合到螺栓35上。
图7是说明图1的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10的调心固定方法的另一例的图。
上述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10还可以通过按照该顺序实施下述(1)~(3)的工序,例如在已调心的状态下固定到装备于电子部件安装装置的支柱51上的支承板41上。
(1)通过将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10的具备凸缘18的外筒17插入到具备比外筒17大的尺寸的开口部41a、和在该开口部41a的周围与凸缘18的各透孔18a对应的螺纹孔41b的支承板41的开口部41a中、使凸缘18接触在支承板41上的工序。
(2)通过使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10沿着支承板41移动、调节轴体12的中心轴的位置的工序。
(3)通过在凸缘18的各透孔18a中、以在与透孔18a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的状态插入、并且嵌合在与透孔18a对应的支承板41的螺纹孔41b中的螺栓35、将凸缘18与支承板41紧固固定的工序。
通过这样的调心固定方法,也能够将本发明的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10调心以使其轴体12的中心轴与旋转驱动装置56a的驱动轴58一致、或者调心以使轴体12的中心轴与印刷配线板的电子部件的安装位置一致。
另外,在透孔18a的内周面上,如果能够在与螺栓35之间形成间隙,则也可以形成螺纹槽。另外,也可以将螺栓35接着上述(1)的工序而预先插入到凸缘18的透孔18a中,使其前端部嵌合在螺纹孔41b中。
这样,本发明的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不仅能够像上述那样不考虑组装的精度、稳定地实现轴体的高精度下的滑动及/或旋转,而且通过简单的操作下的调心,抑制安装在使用对象的装置(例如电子部件安装装置)上之后的轴体的滑动及/或旋转的实质的精度的下降,能够进行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本来具有的高精度下的轴体的滑动及/或旋转。

Claims (4)

1.一种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其特征在于,
由在筒体的内部不旋转可滑动地收容轴体而成的直动轴承、以及安装在筒体的周围的旋转轴承构成;
上述旋转轴承由在筒体的外周面上沿着该筒体的长度方向相互隔开间隔形成的两个以上的周槽、配置在各周槽中的多个滚动体、在分别使各周槽的各滚动体的一部分突出到外周侧的状态下可旋转地进行保持的两个以上的环状滚动体保持器、在内周面上具备收容分别从各保持器突出的各滚动体部分的两个以上的周槽的外筒、和装备在外筒的周围、具有能够插入螺栓的多个透孔的凸缘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其特征在于,凸缘装备在外筒的一个端部的周围。
3.一种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的调心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的工序构成:
(1)通过将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的具备凸缘的外筒插入到具备比该外筒大尺寸的开口部、和在该开口部的周围与上述凸缘的各透孔对应的透孔的支承板的上述开口部中、使该凸缘接触在支承板上的工序;
(2)通过使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沿着支承板移动、调节上述轴体的中心轴的位置的工序;及
(3)通过在凸缘的各透孔和与该透孔对应的支承板的透孔中以在与至少一个透孔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的状态插入的螺栓及螺母、将该凸缘与支承板紧固固定的工序。
4.一种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的调心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的工序构成:
(1)通过将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的具备凸缘的外筒插入到具备比该外筒大尺寸的开口部、和在该开口部的周围与上述凸缘的各透孔对应的螺纹孔的支承板的上述开口部中、使该凸缘接触在支承板上的工序;
(2)通过使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沿着支承板移动、调节上述轴体的中心轴的位置的工序;及
(3)通过在凸缘的各透孔中以在与该透孔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的状态插入、并且嵌合在与该透孔对应的支承板的螺纹孔中的螺栓、将该凸缘与支承板紧固固定的工序。
CN2010101967894A 2009-06-02 2010-06-02 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 Pending CN10190712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33295 2009-06-02
JP2009133295A JP2010281344A (ja) 2009-06-02 2009-06-02 回転軸受付き直動軸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07129A true CN101907129A (zh) 2010-12-08

Family

ID=432626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967894A Pending CN101907129A (zh) 2009-06-02 2010-06-02 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0281344A (zh)
CN (1) CN101907129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42022A (ja) * 1982-02-13 1983-08-23 Hiroshi Teramachi 無限摺動用ボ−ルスプライン
JPS58142021A (ja) * 1982-02-16 1983-08-23 Hiroshi Teramachi サポ−トベアリング付ボ−ルスプライン
US4764154A (en) * 1982-02-13 1988-08-16 Hiroshi Teramachi Unlimited sliding ball spline assembly having a support bearing
CN2419412Y (zh) * 2000-04-19 2001-02-14 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式螺杆
CN201198869Y (zh) * 2008-05-22 2009-02-25 吉林大学 双向轴承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84215A (ja) * 1989-08-24 1991-04-09 Nippon Bearing Kk スライドロータリーベアリング
JP2905914B2 (ja) * 1994-05-24 1999-06-14 日本ベ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スプライン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42022A (ja) * 1982-02-13 1983-08-23 Hiroshi Teramachi 無限摺動用ボ−ルスプライン
US4764154A (en) * 1982-02-13 1988-08-16 Hiroshi Teramachi Unlimited sliding ball spline assembly having a support bearing
JPS58142021A (ja) * 1982-02-16 1983-08-23 Hiroshi Teramachi サポ−トベアリング付ボ−ルスプライン
CN2419412Y (zh) * 2000-04-19 2001-02-14 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式螺杆
CN201198869Y (zh) * 2008-05-22 2009-02-25 吉林大学 双向轴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281344A (ja) 2010-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30640B (en) Inclining and rotating table apparatus
JP5894564B2 (ja) 結合閉鎖具および2つの結合閉鎖具からなる連結装置
CN101371060B (zh) 具有销座圈的蜗轮组件
EP1524066A1 (en) Clamping device and rotary table apparatus
EP2177777B1 (en) Roller bearing
EP1201968B1 (en) Cam mechanism with cross roller bearing
EP1816362A1 (en) Self-aligning roller bearing with retain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retainer for the self-aligning roller bearing
WO2014103899A1 (ja) アンギュラ玉軸受の組立装置、及びアンギュラ玉軸受の組立方法
EP2131053B1 (en) Multi-piece locating pin
EP3000754B1 (en) Rotary valve
CN107438499B (zh) 轴承插入装置
US7458728B2 (en) Rotary apparatus
US20200408250A1 (en) Rotary machining devic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hub unit bearing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vehicle
CN102341213A (zh) 喷管单元以及具有该喷管单元的主轴
WO2006095773A1 (ja) ニードルローラベアリング製造装置及びニードルローラベアリング製造方法
CN101907129A (zh) 带有旋转轴承的直动轴承
CN101986425B (zh) 驱动装置及真空处理装置
CN107530845A (zh) 螺帽锁紧系统
JP2019019962A (ja) 軸受及び軸受を備える装置
JP2006336752A (ja) 自動調心ころ軸受の組立方法
JP5496633B2 (ja) 回転軸受付き直動案内装置
JP2014000626A (ja) 円錐ころ組付け装置
JP5410948B2 (ja) 直動案内装置
CN103071962A (zh) 限位轮
KR101463408B1 (ko) 회전식 접합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