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01938A - 一种复合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01938A
CN101901938A CN2009100523291A CN200910052329A CN101901938A CN 101901938 A CN101901938 A CN 101901938A CN 2009100523291 A CN2009100523291 A CN 2009100523291A CN 200910052329 A CN200910052329 A CN 200910052329A CN 101901938 A CN101901938 A CN 1019019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mer
solvent
electrolyte
polymer electrolyte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5232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鹏
杨黎春
李磊
吴宇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d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ud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d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ud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091005232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01938A/zh
Publication of CN1019019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019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复合聚合物电解质。具体而言,是在聚合物基体中添加无机氧化物空心微球或者核壳复合材料的聚合物电解质。其制备方法包括直接添加法和原位聚合法两种。该聚合物电解质可以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聚合物电解质材料,具有很好的离子电导率和机械性能。本发明操作性强,成本较其它方法低,重现性好,所得的产品质量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复合聚合物电解质,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添加无机氧化物空心微球或核壳复合材料的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锂离子二次电池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绿色电源体系,相对于传统的二次电源如铅酸电池、镍镉电池而言,具有输入电压高、能量密度高、循环性能好、无记忆效应、环境友好等特点。锂离子二次电池一般采用嵌锂化合物作为正、负极材料,有机溶剂溶解锂盐的非水电解质作为电解液。在这种液体电解质体系中,有机溶剂多采用易燃的碳酸酯,在长期的充放电过程中存在漏液和不安全等因素,成为制约锂离子二次电池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法是采用聚合物电解质代替液体电解质。
聚合物电解质按照形态分可以分为纯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和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区别在于前者不含液体增塑剂而后者含有一定量的液体增塑剂。一般的纯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往往达不到应用的要求,如果加入增塑剂形成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其机械性能又不能满足。目前,两类新型的聚合物电解质成为研究的热点。一类是向聚合物体系加入无机氧化物粒子如二氧化钛、二氧化硅等形成的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由于无机粒子通常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当加入到聚合物电解质中可以促进锂盐的解离,并降低聚合物基体的结晶度,促进离子传导,提高聚合物电解质离子电导率。另一类是在聚合物体系构筑微孔结构,从而在聚合物基体内形成相分离的液体相,液体相为主要的离子传输通道,而聚合物基体则保持机械强度。微孔聚合物电解质可以兼顾机械性能和离子传导性能。
具有介孔结构的空心微球成为材料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它具有低密度、高比表面的特性,均一、可调的孔径以及可控的形貌,在物质的扩散和传递过程中都具有非常明显的好处。目前,在工业催化、生物材料、能源、信息及信息及新型组装材料等方面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较好的离子电导率和机械性能、可以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新型电解质,涉及一种复合聚合物电解质。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添加无机氧化物空心微球或核壳复合材料的聚合物电解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电解质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出在聚合物基体中通过添加无机氧化物空心微球或具有核壳结构的复合材料,制备聚合物电解质,实现复合聚合物电解质与微孔聚合物电解质的功能复合。本发明将具有介孔结构的无机空心微球材料添加到聚合物体系中,不仅可以降低聚合物基体的结晶度,促进离子传导,提高聚合物电解质离子电导率,而且空心结构也可以在聚合物体系中充当微孔。这样就实现了有机无机复合聚合物电解质与微孔聚合物电解质的结合,实现了功能复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新型电解质,即在聚合物基体中添加无机氧化物空心微球或者核壳复合材料的聚合物电解质。
本发明的聚合物电解质中,无机氧化物以及核壳复合材料的粒径通常在5纳米到50微米,例如80纳米,200纳米,400纳米,500纳米,1微米,5微米,10微米等。
本发明的聚合物电解质中,无机氧化物或者核壳材料相对于聚合物基体的质量分数为1wt.%-30wt.%。例如,1wt.%,2wt.%,5wt.%,10wt.%,15wt.%,25wt.%等。
本发明的聚合物电解质中,所述的无机氧化物是二氧化钛、二氧化硅、氧化镁、二氧化锆、三氧化二铝、氧化锌、氧化锡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本发明的聚合物电解质中,所述的核壳复合材料是以聚合物微球为核,以上述无机氧化物为壳的核壳材料。
本发明的聚合物电解质中,所述的聚合物微球可以是聚苯乙烯或者聚甲基丙烯酸酯等。
本发明的聚合物电解质中,所述的聚合物基体可以采用制备电解质常用的聚合物基体,例如聚氧化乙烯、聚丙烯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四氟乙烯、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聚氯化乙烯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几种的共混、共聚体系。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可以概括为直接添加法和原位聚合法两种。
直接添加法:将聚合物基体和无机氧化物或者核壳材料溶解在溶剂A中,搅拌得到均一溶液,将所得溶液涂布在洁净的基体上,挥发溶剂A,所得的聚合物薄膜浸入电解液即为聚合物电解质。
所述的聚合物基体是聚氧化乙烯、聚丙烯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四氟乙烯、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聚氯化乙烯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几种的共混、共聚体系。
所述的溶剂A是能够溶解上述聚合物基体的极性溶剂。例如,可以是1-甲基-2-吡咯烷酮、二甲基甲酰胺或者丙酮等较常见的极性溶剂。
直接添加法中,聚合物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为5wt.%-30wt.%,优选为10wt.%-20wt.%。无机氧化物或者核壳材料相对于聚合物基体的质量分数为1wt.%-30wt.%,例如,1wt.%,2wt.%,5wt.%,10wt.%,15wt.%,25wt.%等。挥发溶剂的温度为30℃-80℃,例如30℃、40℃、55℃、80℃等。所浸入的电解液为现行通用的电解液体系。电解液中所用的锂盐为LiPF6、LiCl04、LiBF4、LiBOB等,溶剂为碳酸二甲酯(DMC)、碳酸甲乙酯(EMC)、碳酸二乙酯(DEC)、碳酸乙烯酯(EC)、碳酸丙烯酯(PC)的单一或混合体系,如1mol/l LiPF6的EC/DMC/DEC=1/1/1溶液等。
原位聚合法:将聚合物单体和无机氧化物或者核壳材料溶解在溶剂B中,加入引发剂,排除空气,聚合,将所得溶液涂布在洁净的基体上,挥发溶剂B,所得的聚合物薄膜浸入电解液即为聚合物电解质。
所述的聚合物单体是氧化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四氟乙烯、氯化乙烯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所述的溶剂B是溶剂是1-甲基-2-吡咯烷酮、二甲基甲酰胺、丙酮或者二氧六环。
所述的引发剂是自由基引发剂,例如过氧化二苯甲酰或者偶氮二异丁腈等。
所浸入的电解液为现行通用的电解液体系。上述电解液中的锂盐为LiPF6、LiCl04、LiBF4或者LiBOB,溶剂为碳酸二甲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排除空气可以采用通入N2或者惰性气体等常规方法实现。聚合物单体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为10wt.%-30wt.%,优选为15wt.%-25wt.%,例如15wt.%、18wt.%、20wt.%、22wt.%、25wt.%等。引发剂用量是单体质量的0.5wt.%-5wt.%,0.8wt.%-3.0wt.%为较佳选择,例如0.8wt.%、1.0wt.%、2.0wt.%、2.5wt.%、3wt.%等。聚合反应温度为50℃-80℃,优选为60-70℃,例如60℃、62℃、65℃等。反应时间为2小时-48小时,优选为12小时-24小时,例如12小时、20小时、22小时、24小时等。无机氧化物或者核壳材料相对于聚合物基体的质量分数为1wt.%-30wt.%,例如,1wt.%,2wt.%,5wt.%,10wt.%,15wt.%,25wt.%等。挥发溶剂的温度为30℃-80℃,例如30℃、40℃、55℃、80℃等。
所浸入的电解液为现行通用的电解液体系,电解液中所用的锂盐为LiPF6、LiClO4、LiBF4、LiBOB等,溶剂为碳酸二甲酯(DMC)、碳酸甲乙酯(EMC)、碳酸二乙酯(DEC)、碳酸乙烯酯(EC)、碳酸丙烯酯(PC)的单一或混合体系,如1mol/l LiPF6的EC/DMC/DEC=1/1/1溶液等。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添加无机氧化物空心微球及核壳复合材料的聚合物电解质。其制备方法包括制备方法包括直接添加法和原位聚合法两种。添加无机氧化物空心微球及核壳复合材料的聚合物电解质可以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聚合物电解质材料,具有很好的离子电导率和机械性能。本发明操作性强,成本较其它方法低,重现性好,所得的产品质量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聚合物固体膜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聚合物电解质电导率随温度的变化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将0.1克粒径为1微米的二氧化硅空心微球加入到9克浓度为10wt.%的聚偏氟乙烯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搅拌1小时后,将聚合物溶液涂布到玻璃板上,挥发溶剂。将聚合物固体膜浸入电解液(1mol/l LiPF6,溶剂为EC/DMC/DEC=1/1/1)10分钟后,得到聚合物电解质。所得到的聚合物固体膜的扫描电镜照片如图1所示。将得到聚合物电解质固定在不锈钢电极的中间,对其进行交流阻抗的测试,根据下述方程:
σ=l/RS                            (1)
可以计算该聚合物膜的离子电导率,其中l是膜的厚度,R是由交流阻抗谱得到的该聚合物膜的电阻,S为聚合物膜的面积。上述聚合物电解质在25℃的离子导电率为0.7mS/cm。其离子电导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2所示。
实施例2:
将0.5克粒径为200纳米的二氧化锡空心微球加入到9.5克浓度为10wt.%的聚丙烯腈的1-甲基-2-吡咯烷酮溶液中,搅拌1小时后,将聚合物溶液涂布到不锈钢上,挥发溶剂。将聚合物固体膜浸入电解液(1mol/l LiClO4的EC溶液)10分钟后,得到聚合物电解质。将得到聚合物电解质固定在不锈钢电极的中间,对其进行交流阻抗的测试,聚合物电解质在25℃的离子导电率为1.1mS/cm。
实施例3:
将0.2克粒径为500纳米的二氧化钛空心微球加入到4.9克浓度为20wt.%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丙酮溶液中,搅拌1小时后,将聚合物溶液涂布到聚四氟乙烯板上,挥发溶剂。将聚合物固体膜浸入电解液(1mol/l LiBF4的PC溶液)20分钟后,得到聚合物电解质。将得到聚合物电解质固定在不锈钢电极的中间,对其进行交流阻抗的测试,聚合物电解质在25℃的离子导电率为1.4mS/cm。
实施例4:
将0.2克粒径为400纳米的以聚苯乙烯为核、二氧化硅为壳(其中聚苯乙烯核的粒径为350纳米,二氧化硅壳的厚度为50纳米)的核壳结构复合物9克浓度为10wt.%的聚偏氟乙烯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搅拌1小时后,将聚合物溶液涂布到玻璃板上,挥发溶剂。将聚合物固体膜浸入电解液(1mol/l LiBOB的磷酸酯溶液中)60分钟后,得到聚合物电解质。将得到聚合物电解质固定在不锈钢电极的中间,对其进行交流阻抗的测试,聚合物电解质在25℃的离子导电率为1.0mS/cm。
实施例5:
将0.1克粒径为500纳米的二氧化硅空心微球、1.9克丙烯腈和0.019克偶氮二异丁腈加入到装有氮气保护装置、回流冷凝管、温度计的50毫升三颈瓶中,通氮气0.5小时后升温至60℃,搅拌24小时。将聚合物溶液涂布到石墨负极极片上,挥发溶剂。将聚合物固体膜浸入电解液(1mol/l LiPF6,溶剂为DEC/EC/PC=6/3/1)10分钟后,得到聚合物电解质。将得到的聚合物电解质组装成锂离子电池,负极的活性材料为改性的天然石墨,正极的活性材料为LiCoO2。化成后,进行循环测试,电压范围为3V-4.2V。测试结果表明,5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大于90%。
实施例6:
将0.2克粒径为500纳米的二氧化钛空心微球和0.2克粒径为400纳米的以聚甲基丙烯酸酯为核、二氧化硅为壳(其中聚甲基丙烯酸酯核的粒径为350纳米,二氧化硅壳的厚度为50纳米)加入到4.9克浓度为20wt.%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丙酮溶液中,搅拌1小时后,将聚合物溶液涂布到玻璃板上,挥发溶剂。将聚合物固体膜浸入电解液(1mol/l LiBF4的EC溶液)20分钟后,得到聚合物电解质。将得到聚合物电解质固定在不锈钢电极的中间,对其进行交流阻抗的测试,聚合物电解质在25℃的离子导电率为0.9mS/cm。

Claims (10)

1.一种复合聚合物电解质,其特征在于,在聚合物基体中添加无机氧化物空心微球或者核壳复合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聚合物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氧化物是二氧化钛、二氧化硅、氧化镁、二氧化锆、三氧化二铝、氧化锌、氧化锡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聚合物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核壳复合材料是以聚合物微球为核,以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机氧化物为壳的核壳材料;所述的聚合物微球是聚苯乙烯或者聚甲基丙烯酸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聚合物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合物基体是聚氧化乙烯、聚丙烯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四氟乙烯、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聚氯化乙烯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几种的共混、共聚体系。
5.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一种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将聚合物基体和无机氧化物或者核壳材料溶解在溶剂A中,搅拌得到均一溶液并涂布在基体上,挥发溶剂A,所得的聚合物薄膜浸入电解液即为聚合物电解质;所述的溶剂A是能够溶解上述聚合物基体的极性溶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A是1-甲基-2-吡咯烷酮、二甲基甲酰胺或者丙酮。
7.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一种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将聚合物单体和无机氧化物或者核壳材料溶解在溶剂B中,加入引发剂,排除空气,聚合,将所得溶液涂布在基体上,挥发溶剂B,所得的聚合物薄膜浸入电解液即为聚合物电解质;所述的聚合物单体是氧化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四氟乙烯、氯化乙烯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所述的溶剂B是溶剂是1-甲基-2-吡咯烷酮、二甲基甲酰胺、丙酮或者二氧六环;所述的引发剂是自由基引发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发剂是过氧化二苯甲酰或者偶氮二异丁腈。
9.如权利要求5或者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解液中的锂盐为LiPF6、LiClO4、LiBF4或者LiBOB,溶剂为碳酸二甲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10.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聚合物电解质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解质的应用。
CN2009100523291A 2009-06-01 2009-06-01 一种复合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ending CN1019019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523291A CN101901938A (zh) 2009-06-01 2009-06-01 一种复合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523291A CN101901938A (zh) 2009-06-01 2009-06-01 一种复合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01938A true CN101901938A (zh) 2010-12-01

Family

ID=43227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523291A Pending CN101901938A (zh) 2009-06-01 2009-06-01 一种复合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01938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34329A (zh) * 2011-02-14 2011-07-27 中南大学 一种氧化铝改性聚合物电解质薄膜及制备方法
CN102646853A (zh) * 2012-05-07 2012-08-22 四川久远环通电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铅酸蓄电池的固态化电解质
CN103834153A (zh) * 2012-11-27 2014-06-04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83865A (zh) * 2013-05-24 2014-12-03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锂二次电池
CN104810549A (zh) * 2015-04-20 2015-07-29 江苏科技大学 掺杂复合纳米粒子的多孔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
CN105655635A (zh) * 2014-11-11 2016-06-08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固体聚合物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及聚合物锂电池
CN105870498A (zh) * 2016-05-26 2016-08-17 厦门大学 一种复合微孔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34329A (zh) * 2011-02-14 2011-07-27 中南大学 一种氧化铝改性聚合物电解质薄膜及制备方法
CN102646853A (zh) * 2012-05-07 2012-08-22 四川久远环通电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铅酸蓄电池的固态化电解质
CN102646853B (zh) * 2012-05-07 2015-01-21 四川久远环通电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铅酸蓄电池的固态化电解质
CN103834153A (zh) * 2012-11-27 2014-06-04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83865A (zh) * 2013-05-24 2014-12-03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锂二次电池
CN107978792A (zh) * 2013-05-24 2018-05-01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锂二次电池
CN105655635A (zh) * 2014-11-11 2016-06-08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固体聚合物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及聚合物锂电池
CN104810549A (zh) * 2015-04-20 2015-07-29 江苏科技大学 掺杂复合纳米粒子的多孔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
CN104810549B (zh) * 2015-04-20 2017-04-05 江苏科技大学 掺杂复合纳米粒子的多孔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
CN105870498A (zh) * 2016-05-26 2016-08-17 厦门大学 一种复合微孔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35043B (zh) 聚合物多孔膜、其制备方法、聚合物电解质及聚合物电池和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05591154B (zh) 聚碳酸酯类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及其构成的全固态二次锂电池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7591536B (zh) 凝胶复合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备全固态锂电池的方法
CN101901938A (zh) 一种复合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560234B (zh) 石墨硅复合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和制备方法
CN109065945A (zh) 一种固态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EP2660904B1 (en) Method for preparing graphene-like doped positive electrode material of lithium-ion battery
CN102709597B (zh) 一种复合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70449B (zh) 一种全固态锂-空气电池复合正极材料及全固态锂-空气电池
CN103647034A (zh) 一种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氮化物陶瓷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03035866A (zh) 一种陶瓷隔膜及其在电池中的应用及含该陶瓷隔膜的电池
CN108199021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大晶粒体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77332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93088A (zh) 一种低温闭孔高温稳定的无纺布型锂电池隔膜及制备方法
CN103715416B (zh) 用于高容量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Li0.201Ni0.133Co0.133Mn0.533]O2的制备方法
CN103840112A (zh) 一种pvdf-hfp基复合多孔聚合物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JP2014504436A5 (zh)
CN109244537A (zh) 复合固态电解质、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6981683B (zh) 锂电池用可生物降解的复合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00813A (zh) 一种二次锂硫电池单质硫正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11344A (zh) 锂电池硅基负极材料双重交联粘结剂、锂电池硅基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电池负极和锂电池
CN103668780B (zh) 聚合物膜、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和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15111A (zh) 一种高保液自修复隔膜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CN110943258A (zh) 一种pvdf-hfp复合木质纤维素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
WO2023028900A1 (zh) 一种无机-有机复合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