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89158B - 换挡拨叉 - Google Patents

换挡拨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89158B
CN101889158B CN200880119179.5A CN200880119179A CN101889158B CN 101889158 B CN101889158 B CN 101889158B CN 200880119179 A CN200880119179 A CN 200880119179A CN 101889158 B CN101889158 B CN 1018891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contact
sleeve
parts
contact parts
retain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1917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89158A (zh
Inventor
成田竜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8891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891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891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891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3/00Control outputs from the control unit to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or to other devices than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 F16H63/02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3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32Gear shift yokes, e.g. shift fork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3/00Control outputs from the control unit to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or to other devices than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 F16H63/02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3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32Gear shift yokes, e.g. shift forks
    • F16H2063/324Gear shift yokes, e.g. shift forks characterised by slide shoes, or similar means to transfer shift force to sleev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ar-Shifting Mechanisms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Devices For Change-Speed Gearing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即使将换挡拨叉低刚性化,也不易产生滑动接触部件的因松动而引起的震动和噪声,并且能够防止粘着和损坏的换挡拨叉,其具备:与套筒(20)接触的滑动接触部件(11)、(12)、和具有卡合臂部(13R)以及基端部(14)的拨叉部件(16),其中,滑动接触部件(11)、(12)具有一面侧与环状操作部(21)、(22)对置的板状部(11a)、(12a)、和从这些板状部的另一面侧突出且在套筒圆周方向上分离并被保持在卡合臂部(13R)上的多个突出部(11b)、(11c)、(12b)、(12c),卡合臂部(13R)具有靠近基端部(14)的一侧保持孔部(13d)以及远离基端部(14)的另一侧保持孔部(13e),而嵌合尺寸被设定成,使一侧保持孔部(13d)与突出部(11b)、(12b)的嵌合部为,与另一侧保持孔部(13e)和突出部(11c)、(12c)的嵌合部相比,嵌合更为紧密的定位部。

Description

换挡拨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挡拨叉,特别是涉及一种与对动力传递装置内的动力传递路径进行切换的套筒卡合,并在轴向上对套筒进行移动操作的换挡拨叉。
背景技术
在车辆用变速器等的动力传递装置中,大多采用将带有内齿的套筒在轴向上移动,从而对平行轴齿轮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进行切换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与套筒卡合的换挡拨叉来进行在轴向移动套筒的操作。
作为现有的此种换挡拨叉,已知有一种换挡拨叉,例如在其一对卡合臂部上各安装一对耐磨损性的滑动接触部件,且该滑动接触部件以可滑动的方式接触于套筒的外周环状槽的两侧壁面部上。在该换挡拨叉中,通过在板状的滑动接触部件上设置多个分别与卡合臂部压入嵌合的嵌合部位,从而将滑动接触部件一体地安装在卡合臂部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还已知有一种换挡拨叉,使卡合臂部中与套筒的滑动接触面弯曲,以便即使在换挡拨叉中产生挠曲,也能够使换挡拨叉的一对卡合臂部在轴向上按压套筒的按压点成为,包含套筒的中心轴线的平面上的理想按压点(例如,参考专利文献2)。
并且,还已知一种换挡拨叉,即,通过在形成于换挡拨叉的卡合臂部上的贯穿孔内,对设置在板状的滑动接触部件的背面一侧的突出部相互进行超声波熔敷,从而将卡合臂部的两面侧的滑动接触部件相互结合为一体(例如,参考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4872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17341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07-13386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如上文叙述的现有换挡拨叉中,在为了实现动力传递装置的轻量化和小型化从而未在操作方向上设置厚壁部分的情况下,或者,在为了使手动变速器的操作感变得柔和而采用了低刚性的换挡拨叉以及滑动接触部件的情况下,存在下述问题。
由于在低刚性的换挡拨叉中,操作时的挠曲会增大,因此滑动接触部件与套筒的接触点将会偏向换挡拨叉的基端侧,且在将滑动接触部件固定于卡合臂部上的部位中靠近换挡拨叉基端部的一侧,容易产生因松动而引起的震动和噪声。并且,在产生了所述震动和噪声的情况下,有可能会产生滑动接触部件的不均匀磨损以及换挡拨叉与滑动接触部件之间的粘着,并且在换挡拨叉与套筒之间存在齿轮噪声等的大载荷输入时,有可能会损伤滑动接触部件或者使其变形。
另外,在使用多个嵌合部对像滑动接触部件这样的长方形部件进行固定的情况下,虽然通常将该嵌合部位中特定的嵌合部位作为定位基准,而将其他的嵌合部位设置为较松的嵌合,但由于套筒与成为输入侧的单侧的旋转传动元件啮合的情况较多,因此在对套筒进行操作的换挡拨叉的卡合臂部上所安装的滑动接触部件,通常在与套筒的旋转方向对置的旋转方向一侧的端部处,承受沿套筒的切线方向压回的摩擦力,而在旋转方向另一侧的端部处,承受沿套筒的切线方向拖拽的摩擦力。因此,作为将滑动接触部件固定在换挡拨叉的卡合臂部上的固定爪的突出部、与卡合臂部之间的嵌合间隙,认为优选设定为,在对姿态容易变得不稳定的旋转方向一侧的端部进行固定的部位,采用较紧的嵌合;而在对由于拖拽而使姿态易于稳定的旋转方向另一侧的端部进行固定的部位,采用与旋转方向一侧相比较松的嵌合。但是,在追求换挡拨叉的低刚性化时,会产生如下的倾向,即,与由于操作时的滑动而产生的载荷输入对滑动接触部件的端部姿态的影响相比,随着前文叙述的这种载荷输入点的偏倚与换挡拨叉的挠曲而产生的、滑动接触部件背面的支承面积减少的影响将变得更大。因此,特别是在这种使换挡拨叉低刚性化或者进一步对滑动接触部件采用了树脂材料的情况下,即使将与套筒旋转对置的旋转方向一侧的固定设定为零间隙的嵌合,且将旋转方向另一侧的固定部位设定为间隙嵌合,靠近换挡拨叉的基端部一侧的滑动接触部件中也容易产生因松动而引起的震动和噪声。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课题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换挡拨叉为低刚性,也不易产生滑动接触部件的震动和噪声,并能够提前防止滑动接触部件的粘着和损坏现象的换挡拨叉。
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换挡拨叉为,(1)具有:滑动接触部件,其以可滑动的方式与被设置在套筒的外周侧上的环状操作部接触,所述套筒通过轴向移动而在动力传递装置内对动力传递路径进行切换;拨叉部件,其具有通过该滑动接触部件而与所述套筒卡合的卡合臂部,并具有在所述套筒的轴向上被移动操作的基端部,所述换档拨叉的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接触部件具有:板状部,其一面侧在所述套筒的轴向上与所述环状操作部相互对置;多个突出部,其分别从所述板状部的另一面侧突出且沿所述套筒的圆周方向相互分离,并被保持在所述拨叉部件的卡合臂部上,所述拨叉部件的卡合臂部具有:一侧保持孔部,对所述多个突出部中靠近所述基端部的一侧突出部进行保持;另一侧保持孔部,对所述多个突出部中远离所述基端部的另一侧突出部进行保持,所述一侧保持孔部与所述一侧突出部之间的嵌合部分为,与所述另一侧保持孔部和所述另一侧突出部之间的嵌合部分相比,嵌合更为紧密的定位部。
根据此结构,拨叉部件的靠近基端部一侧的保持孔部与滑动接触部件的一侧突出部之间的嵌合部分成为,与拨叉部件的远离基端部的另一侧保持孔部和滑动接触部件的另一侧突出部之间的嵌合部分相比,嵌合更为紧密的定位部。因此,即使在拨叉部件为低刚性且操作时的挠曲较大,且由此使得因滑动而导致的载荷输入偏向靠近拨叉部件基端部的滑动接触部件的一端侧的情况下,滑动接触部件一端部的震动和噪声也将切实地得到抑制,并且可事先防止由于滑动接触部件的震动和噪声所导致的粘着或损坏现象。
在具有上述(1)所述的结构的换挡拨叉中,优选为,(2)所述多个突出部与所述一侧以及另一侧保持孔部之间的嵌合间隙尺寸被设定成,所述一侧保持孔部与所述一侧突出部之间的嵌合间隙,小于所述另一侧保持孔部与所述另一侧突出部之间的嵌合间隙。
根据此结构,即使是在滑动接触部件的突出部之间的间距尺寸容易产生误差的情况下、或是追求滑动接触部件的低刚性化(例如将滑动接触部件设定为为树脂制品)的情况下,也能够将拨叉部件的靠近基端部的一侧保持孔部与滑动接触部件的一侧突出部之间的嵌合部分作为定位部,从而即使在换挡拨叉为低刚性致使操作时的挠曲较大,也能够切实地对滑动接触部件的一端部的震动和噪声进行抑制,并且能够事先防止由于滑动接触部件的震动和噪声所导致的粘着和损坏现象。
在具有上述(1)、(2)所述的结构的换挡拨叉中,优选为,(3)所述多个突出部具有相同的直径,且所述一侧保持孔部的孔径小于所述另一侧保持孔部的孔径。
此时,在靠近拨叉部件基端部的滑动接触部件的一端侧处,能够在确保突出部向卡合臂部的结合强度的同时,确保相对于滑动接触部件的卡合臂部一侧所需要的支承面积,从而进行切实的支持,并能够切实地防止由于滑动接触部件的震动和噪声所导致的粘着和损坏。
在上述(1)~(3)所述的换挡拨叉中,优选为,(4)所述环状操作部由所述套筒的外周环状槽的两侧壁面部构成,所述滑动接触部件以与所述外周环状槽的两侧壁面部对置的方式,被安装在所述套筒轴向上的所述拨叉部件的卡合臂部的两面侧上。
根据此结构,对于通过换挡拨叉而实施的各方向的操作,能够事先防止滑动接触部件的震动和噪声,并且换挡拨叉的安装方向不会被套筒的旋转方向所左右,从而不需要换挡拨叉的正反识别。
另外,在上述(4)所述的换挡拨叉中,优选为,(5)所述一侧以及另一侧保持孔部形成为,分别在所述套筒的轴向上贯穿所述拨叉部件的卡合臂部的平行贯穿孔,而被安装在所述拨叉部件的卡合臂部的两面侧上的所述滑动接触部件的突出部,在所述贯穿孔内被相互结合成一体。
根据此结构,能够使相对于换挡拨叉的滑动接触部件的固定更加牢固,从而切实地防止滑动接触部件的松动导致的震动和噪声,且能够进一步提高卡合臂部的结合强度。
在上述(1)~(5)所述的换挡拨叉中,优选为,(6)所述滑动接触部件由树脂构成。
根据该结构,不仅实现了换挡拨叉的低刚性化,滑动接触部件也实现低刚性化,从而能够使例如手动变速器的操作感变得非常柔和。
本发明所涉及的手动变速器,(7)具备具有上述(1)~(6)中任意一种结构的换挡拨叉。
根据此结构,成为将换挡拨叉低刚性化的、操作感柔和的手动变速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换挡拨叉,该换挡拨叉为,即使在拨叉部件为低刚性从而操作时的挠曲较大,且由此使得滑动所产生的载荷输入偏向靠近拨叉部件的基端部的滑动接触部件一端侧的情况下,也能够切实地对该一端部因松动而引起震动和噪声进行抑制,并且能够事先防止由于滑动接触部件的震动和噪声所导致的粘着和损坏现象。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特征以及优点,通过以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的参考将变得明显。
图1为使用了本发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换挡拨叉的变速机构的部分结构图。
图2为实施方式1中的变速机构的重要部分剖视图。
图3为从实施方式1中的变速机构的套筒轴线方向观察时的换挡拨叉的主视图。
图4为将实施方式1中的换挡拨叉的卡合臂部放大表示的图,其中,(a)为图3的局部放大主视图,(b)为(a)的B-B方向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10换挡拨叉
11、12滑动接触部件
11a、12a板状部
11b、12b一侧突出部
11c、12c另一侧突出部
12滑动接触部件
13b、13d一侧保持孔部
13c、13e另一侧保持孔部
13L、13R卡合臂部
14基端部
15拨叉轴
16拨叉部件
20套筒
20e外周环状槽
21、22环状操作部(两侧壁面部)
31、32齿轮(带齿的旋转传动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为使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换挡拨叉的变速机构的部分结构图,图2为该变速机构的重要部分剖视图,图3为从该变速机构的套筒轴线方向观察时的换挡拨叉的主视图。另外,图4为将该换挡拨叉的卡合臂部放大表示的图,其中(a)为图3的局部放大主视图,(b)为(a)的B-B方向的剖视图。
首先,对本发明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换挡拨叉10,例如作为车辆用手动变速器的一部分被安装在变速机构上,该换挡拨叉10被拨叉轴15支承,且随着由未图示的操作单元所操作的拨叉轴15的轴向移动而进行移动。另外,换挡拨叉10具有:各一对滑动接触部件11、12,其以可滑动的方式与设置在套筒20的外周侧上的环状操作部21、22接触;拨叉部件16,其具有分别通过滑动接触部件11、12中的任意一个而与套筒20卡合的一对卡合臂部13L、13R,并具有通过拨叉轴15而在套筒轴向上被移动操作的基端部14。
套筒20在其内周部具有花键状的齿(未进行详细图示),如图1及图2所示,其与被配置在同一条轴线上的齿轮31、32中的某一个、例如与齿轮31(带齿的旋转传动元件)以常时同方向一体旋转的方式啮合。另外,套筒20能够通过轴向移动,从而选择性地与配置在同一条轴线上的齿轮31、32中的另一个齿轮32啮合,从而将两个齿轮31、32之间结合,以在两个齿轮31、32之间形成动力传递路径,而通过解除该结合而将所述动力传递路径切断,从而能够对包括齿轮31、32在内的多个平行轴齿轮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进行切换。而且,由套筒20的外周环状槽20e的两侧壁面部,构成了用于对套筒20进行轴向上的移动操作的环状操作部21、22。
如图4所示,换挡拨叉10的滑动接触部件11、12具有互为相同的形状,且其长度方向两端部形成为对称形状。这些滑动接触部件11、12具有:一面侧在套筒20的轴向上与环状操作部21、22相互对置的板状部11a、12a;以及分别从板状部11a、12a的另一面侧突出且在套筒20的圆周方向上相互分离,并被保持在拨叉部件16的一对卡合臂部13L、13R上的、呈大致圆柱状的多个突出部11b、11c、12b、12c。
如图3所示,拨叉部件16的左右一对卡合臂部13L、13R被形成为,在套筒20的外周环状槽20e内相互沿相反方向延伸,并呈围拢套筒20大约半周的圆弧状。另外,这些卡合臂部13L、13R具有:对多个突出部11b、11c、12b、12c中靠近拨叉部件16的基端部14的一侧突出部11b、12b进行保持的圆形截面的一侧保持孔部13b、13d;和对多个突出部11b、11c、12b、12c中远离拨叉部件16的基端部14的另一侧突出部11c、12c进行保持的圆形截面的另一侧保持孔部13c、13e。
在此,远离拨叉部件16的基端部14一侧的另一侧保持孔部13c、13e以及另一侧突出部11c、12c位于,套筒20的外径为最大的、套筒20中心的高度(图3中的中心20c的高度;以下,简称为中心高度)附近,而靠近拨叉部件16的基端部14的一侧突出部11b、12b以及一侧保持孔部13b、13d,被配置在从套筒20的中心高度向基端部14一侧偏移的位置上。
而且,该多个突出部11b、11c、12b、12c与一侧保持孔部13b、13d以及另一侧保持孔部13c、13e之间的嵌合尺寸分别被设定成,靠近拨叉部件16的基端部14的一侧保持孔部13b、13d与一侧突出部11b、12b之间的嵌合部分为,与远离拨叉部件16的基端部14的另一侧保持孔部13c、13e和另一侧突出部11c、12c之间的嵌合部分相比,嵌合更为紧密的定位部。
具体来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突出部11b、11c、12b、12c具有相同的直径,且一侧保持孔部13b、13d的孔径小于另一侧保持孔部13c、13e的孔径,由此,使嵌合间隙尺寸被设定成,靠近拨叉部件16的基端部14的一侧保持孔部13b、13d与一侧突出部11b、12b之间的嵌合间隙为,小于远离拨叉部件16的基端部14的另一侧保持孔部13c、13e与另一侧突出部11c、12c之间的嵌合间隙的零间隙。
另一方面,如图2及图4所示,滑动接触部件11、12以与套筒20的外周环状槽20e的两侧壁面部21、22对置的方式,被分别安装在套筒20轴向上的拨叉部件16的一对卡合臂部13L、13R的两面侧。
另外,一侧保持孔部13b、13d以及另一侧保持孔部13c、13e被形成为,分别在套筒20的轴向上贯穿拨叉部件16的一对卡合臂部13L、13R的平行贯穿孔,而被安装在拨叉部件16的卡合臂部13L、13R两面侧的滑动接触部件11、12的突出部11b、11c、12b、12c,在所述贯穿孔内例如通过超声波熔敷而被相互结合成一体。
上述的套筒20为,例如由具有易切削性及一定强度的钢材所形成,且为了至少提高表面硬度而实施了公知的表面热处理的构件,而拨叉部件16由例如铝合金或者钢板所形成。另外,滑动接触部件11、12例如主要由树脂构成,也可以为通过加强纤维而增加强度的构件。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以上述方式构成的本实施方式中,拨叉轴15通过未图示的操作单元而被操作,当换挡拨叉10在套筒20的轴向上移动时,套筒20通过环状操作部21、22中的某一侧而向轴向被按压并沿该按压方向移动,从而在被配置在同一条轴线上的齿轮31、32之间通过套筒20而形成动力传递路径,或者使该动力传递路径被切断。
在以上方式通过换挡拨叉10而进行套筒20的操作时,来自套筒20的操作反作用力被附加在换挡拨叉10的卡合臂部13L、13R上,从而在换挡拨叉10上产生挠曲。
在该状态下,由于靠近拨叉部件16的基端部14的一侧保持孔部13b、13d与滑动接触部件11、12的一侧突出部11b、12b之间的嵌合部分为,与远离拨叉部件16的基端部14的另一侧保持孔部13c、13e与滑动接触部件11、12的另一侧突出部11c、12c之间的嵌合部分相比,嵌合更为紧密的定位部,所以即使在拨叉部件16为低刚性,从而在对套筒20进行操作时的拨叉部件16的挠曲增大,并由此使得因滑动产生的向滑动接触部件11、12的载荷输入,偏向靠近拨叉部件16的基端部14的滑动接触部件11、12的一端侧的情况下,靠近基端部14的滑动接触部件11、12的一端部的因松动而产生的震动和噪声也会切实地得到抑制,并且能够防止由于滑动接触部件11、12的震动和噪声而导致的粘着和损坏现象。
另外,由于多个突出部11b、11c、12b、12c与一侧保持孔部13b、13d以及另一侧保持孔部13c、13e之间的嵌合尺寸分别被设定成,一侧保持孔部13b、13d与一侧突出部11b、12b之间的嵌合间隙,小于另一侧保持孔部13c、13e与另一侧突出部11c、12c之间的嵌合间隙,所以虽然滑动接触部件11的突出部11b、11c之间及滑动接触部件12的突出部12b、12c之间的间距尺寸容易产生误差,或者将滑动接触部件11、12树脂化(与金属相比低刚性化),但是将靠近拨叉部件16的基端部14的一侧保持孔部13b、13d与滑动接触部件11、12的一侧突出部11b、12b之间的嵌合部分作为定位部,即使拨叉部件16为低刚性从而操作时的挠曲较大,也能够切实地对滑动接触部件11、12的一端部的因松动而产生的震动和噪声进行抑制,并且能够防止由于滑动接触部件11、12的震动和噪声所导致的粘着和损坏。
特别是,由于多个突出部11b、11c、12b、12c具有相同的截面形状以及直径,并且一侧保持孔部13b、13d的孔径小于另一侧保持孔部13c、13e的孔径,所以在靠近拨叉部件16的基端部14的滑动接触部件11、12的一端侧处,能够在确保突出部11b、12b向卡合臂部13L、13R的结合强度的同时,确保相对于滑动接触部件11、12的卡合臂部13L、13R一侧所需支承面积,从而进行对滑动接触部件11、12的切实的支持。
另外,由于环状操作部21、22由套筒的外周环状槽20e的两侧壁面部所构成,且滑动接触部件11、12以与该外周环状槽20e的两侧壁面部对置的方式,被安装在套筒20轴向上的拨叉部件16的卡合臂部13L、13R的两面侧,所以通过换挡拨叉10而实施的各方向操作时,能够防止滑动接触部件11、12的因松动而引起的震动和噪声。并且,因为换挡拨叉10向拨叉轴15的安装方向不被套筒20的旋转方向所左右,所以不需要换挡拨叉10的正反识别,安装操作性也十分良好。
另外,由于一侧保持孔部13b、13d以及另一侧保持孔部13c、13e形成为,在套筒20的轴向上贯穿拨叉部件16的卡合臂部13L、13R的平行贯穿孔,而被安装在拨叉部件16的卡合臂部13L、13R两面侧的滑动接触部件11、12的突出部11b、11c、以及12b、12c,在贯穿孔内被相互结合成一体,所以能够使滑动接触部件11、12相对于换挡拨叉10的固定更加牢固,从而切实地防止滑动接触部件11、12因松动而引起的震动和噪声,并能够提高卡合臂部13L、13R的结合强度。
而且,不仅换挡拨叉10被低刚性化,滑动接触部件11、12也被低刚性化,从而能够使手动变速器中的操作感变得非常柔和。
如前文叙述,在使用了本实施方式的换挡拨叉的手动变速器中,即使在拨叉部件16为低刚性从而操作时的挠曲较大,且由此导致因滑动而产生的载荷输入偏向靠近拨叉部件16的基端部14的滑动接触部件11、12一端侧的情况下,也能够切实地对该滑动接触部件11、12的一端部因松动而引起的震动和噪声进行抑制,并且能够防止由于滑动接触部件11、12的震动和噪声所导致的粘着和损坏。
再者,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虽然使用了换挡拨叉的动力传递装置为手动变速装置,但本发明的换挡拨叉并不仅限于应用在手动变速器上,例如也可以作为,对配置在安装于分动装置的副变速器一部分上的套筒进行操作的构件、或被应用于自动变速器上的构件,此外,其还可以作为,应用于可模拟手动变速的自动变速器上的构件。
另外,滑动接触部件和拨叉部件的材料也未被特别限定,滑动接触部件也可以由例如比套筒更软质的金属形成。并且,关于滑动接触部件的固定,虽然对通过在贯穿孔内将突出部的内端部相互进行超声波熔敷的方法进行了说明,但是很显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接合方法。另外,虽然将作为定位部的嵌合部位设定为零间隙的嵌合,但是也可以考虑采用将作为定位部的嵌合部位设定为轻度压入嵌合的结构。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以上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换挡拨叉为,实现了以下效果的换挡拨叉,即,即使在换挡拨叉为低刚性从而操作时的挠曲较大,并由此使得因滑动而产生的载荷输入偏向靠近拨叉部件的基端部的滑动接触部件一端侧的情况下,也能够切实地对该一端部因松动而引起震动和噪声进行抑制,并且防止由于滑动接触部件的震动和噪声所导致的粘着和损坏现象。本发明对于换挡拨叉、特别是对于卡合于对动力传递装置的动力传递路径进行切换的套筒,并在套筒的轴向上被移动操作的换挡拨叉的整体而言,是非常有用的。

Claims (6)

1.一种换挡拨叉,具有:滑动接触部件,其以可滑动的方式与被设置在套筒的外周侧上的环状操作部接触,所述套筒通过轴向移动而在动力传递装置内对动力传递路径进行切换;拨叉部件,其具有通过该滑动接触部件而与所述套筒卡合的卡合臂部,并具有在所述套筒的轴向上被移动操作的基端部, 
所述换挡拨叉的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接触部件具有:板状部,其一面侧在所述套筒的轴向上与所述环状操作部相互对置;多个突出部,其分别从所述板状部的另一面侧突出且沿所述套筒的圆周方向相互分离,并被保持在所述拨叉部件的卡合臂部上, 
所述拨叉部件的卡合臂部具有:一侧保持孔部,对所述多个突出部中靠近所述基端部的一侧突出部进行保持;另一侧保持孔部,对所述多个突出部中远离所述基端部的另一侧突出部进行保持, 
所述一侧保持孔部与所述一侧突出部之间的嵌合部分为,与所述另一侧保持孔部和所述另一侧突出部之间的嵌合部分相比,嵌合更为紧密的定位部,所述多个突出部与所述一侧以及另一侧保持孔部之间的嵌合间隙尺寸被设定成,所述一侧保持孔部与所述一侧突出部之间的嵌合间隙,小于所述另一侧保持孔部与所述另一侧突出部之间的嵌合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拨叉,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突出部具有相同的直径,且所述一侧保持孔部的孔径小于所述另一侧保持孔部的孔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挡拨叉,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状操作部由所述套筒的外周环状槽的两侧壁面部构成, 
所述滑动接触部件以与所述外周环状槽的两侧壁面部对置的方式,被安装在所述套筒轴向上的所述拨叉部件的卡合臂部的两面侧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挡拨叉,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侧以及另一侧保持孔部形成为,分别在所述套筒的轴向上贯穿所述拨叉部件的卡合臂部的平行贯穿孔,而被安装在所述拨叉部件的卡合臂部的两面侧上的所述滑动接触部件的突出部,在所述贯穿孔内被相互结合成一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挡拨叉,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接触部件由树脂构成。 
6.一种手动变速器,其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拨叉。 
CN200880119179.5A 2007-12-05 2008-11-21 换挡拨叉 Active CN1018891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314872 2007-12-05
JP2007314872A JP4407745B2 (ja) 2007-12-05 2007-12-05 シフトフォーク
PCT/JP2008/003435 WO2009072248A1 (ja) 2007-12-05 2008-11-21 シフトフォー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89158A CN101889158A (zh) 2010-11-17
CN101889158B true CN101889158B (zh) 2013-07-03

Family

ID=40717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19179.5A Active CN101889158B (zh) 2007-12-05 2008-11-21 换挡拨叉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2228570B1 (zh)
JP (1) JP4407745B2 (zh)
CN (1) CN101889158B (zh)
AT (1) ATE524677T1 (zh)
WO (1) WO200907224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23209B2 (ja) * 2011-05-11 2015-05-27 アイシン・エーアイ株式会社 変速機のシフト操作部材
DE102013205070A1 (de) * 2013-03-22 2014-09-25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Schaltgabel einer Schalteinrichtung eines Kraftfahrzeuggetriebes
DE102016219228A1 (de) * 2015-10-16 2017-04-20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Schaltgabel für ein Kraftfahrzeugwechselgetriebe
JP6756073B2 (ja) * 2017-03-02 2020-09-16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速度切換減速機
CN107063599A (zh) * 2017-04-24 2017-08-18 重庆理工大学 一种变速器拨叉的刚度试验方法
CN113898734B (zh) * 2021-10-27 2023-04-14 苏州东风精冲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变速箱拨叉通用型拨块及其安装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38012A (en) * 1978-05-13 1980-12-09 Tsuneyoshi Ohhazama Shift fork in manual transmission
CN200961682Y (zh) * 2006-08-14 2007-10-17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变速器离合器的拨叉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13126U (ja) * 1982-01-20 1983-08-02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歯車式変速機のシフトフオ−ク機構
EP0112546A1 (en) * 1982-12-27 1984-07-04 Massey-Ferguson Services N.V. Shift fork
JPH07133865A (ja) 1993-11-10 1995-05-23 Daiwa Seiko Kk シフトフォーク
JPH11173415A (ja) 1997-12-09 1999-06-29 Fuji Univance Corp 変速機用シフトフォーク
JP2001248729A (ja) 2000-03-02 2001-09-14 Atsumi Tec:Kk シフトフォーク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38012A (en) * 1978-05-13 1980-12-09 Tsuneyoshi Ohhazama Shift fork in manual transmission
CN200961682Y (zh) * 2006-08-14 2007-10-17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变速器离合器的拨叉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昭58-113126U 1983.08.02
JP特开2001-248729A 2001.09.14
JP特开2002-310298A 2002.10.23
JP特开平7-133865A 1995.05.23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228570A1 (en) 2010-09-15
EP2228570B1 (en) 2011-09-14
CN101889158A (zh) 2010-11-17
WO2009072248A1 (ja) 2009-06-11
JP2009138840A (ja) 2009-06-25
EP2228570A4 (en) 2010-12-22
ATE524677T1 (de) 2011-09-15
JP4407745B2 (ja) 2010-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89158B (zh) 换挡拨叉
JP2009018798A (ja)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における操作装置
EP2203665A1 (en) Adjustment mechanism for a speed-change cable of a manual transmission
JP2011256962A (ja) 変速機
JP2007270914A (ja)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動力伝達装置
EP2725250A2 (en) Shift device with synchronizer
JP5152575B2 (ja)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動力伝達装置
US8286526B2 (en) Synchronizer actuating system
JP2009180334A (ja) 手動変速機の操作機構
JP2008032166A (ja) 車両用手動変速機のシフトフォーク
JP2018009646A (ja) シフト装置
JP2007071325A (ja) 手動式変速機のシフト機構
JP2008298243A (ja)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動力伝達装置
US8307969B2 (en) Shift device with synchronizer
WO2012153541A1 (ja) 変速機のシフト操作部材
JP2005054940A (ja)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動力伝達装置
KR20090110990A (ko) 차량의 자동변속기용 오일가이드
JP3804257B2 (ja) 密封装置
KR100921094B1 (ko) 쉬프트포크
CN215110463U (zh) 拨叉轴总成
JP6204156B2 (ja) 変速機用同期装置
US12049931B2 (en) Reverse-input blocking clutch
JP2001248729A (ja) シフトフォーク
JP2017201185A (ja) 車両用コントロールケーブルの取付構造
JP2008215450A (ja) 変速機の同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330

Address after: Aichi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AISIN AI Co.,Ltd.

Address before: Aichi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before: Toyota Motor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