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78397A - 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 - Google Patents
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878397A CN101878397A CN200880118651.3A CN200880118651A CN101878397A CN 101878397 A CN101878397 A CN 101878397A CN 200880118651 A CN200880118651 A CN 200880118651A CN 101878397 A CN101878397 A CN 10187839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
- housing
- side plate
- fitting joint
- outdoor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 Housings, Intake/Discharge, And Installation Of Fluid Heat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制冷装置,其在壳体内安装设备时不会使盖的安装爪损伤。在制冷装置(2)中,壳体(50)的侧板(60)在内侧具有第一面(61)和第二面(62),第二面(62)比第一面(61)朝壳体(50)的内侧更为突出。盖(80)通过安装爪(81)安装于壳体(50)。安装爪(81)被收纳于包括第一面(61)的第一假想面(P1)与包括第二面(62)的第二假想面(P2)的空间内。第一面(61)与第二面(62)通过第三面(63)连结,由于安装爪(81)位于第三面(63)的附近,因此位于侧板(60)的厚度方向上的强度大的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泵式供热水器和空气调节装置等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
背景技术
热泵式供热水器的热泵单元、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单元、以及地板下采暖设备的室外单元等所谓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在收纳于壳体的状态下安装于外部。壳体的侧板上设有用于连接外部配管的配管接头,该配管接头朝侧板的外侧露出。此外,盖安装于侧板,从而覆盖上述配管接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根据专利文献1的记载,壳体的侧板形成有多个贯穿孔,盖形成有多个插入侧板的贯穿孔的安装爪。也就是说,盖通过使安装爪钩住侧板的贯穿孔从而在侧板上定位。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5-180725号公报
发明的公开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由于多个插入侧板的贯穿孔的安装爪朝向壳体的内部突出,因此在将其他设备组装于壳体内时,会有与安装爪接触而使安装爪破损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在壳体内安装设备时不会使盖的安装爪损伤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第一发明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包括:壳体;配管接头;以及盖。壳体至少收纳有流体回路的热交换器。配管接头为了在热交换器上连接供流体流通的配管而从壳体的侧板露出。盖从侧板的外侧覆盖配管接头。盖具有被保持于侧板上的爪。侧板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该第一面和第二面形成于侧板中被盖覆盖的部分的内侧面;以及孔,该孔供盖的爪插入从而使盖的爪卡定于第一面。第二面比第一面向壳体的内侧更为突出。从侧板的孔插入的盖的爪朝向壳体内侧突出的部分被收纳于包括第一面的第一假想面与包括第二面的第二假想面的空间内。
在上述室外单元中,当将内部零件安装于壳体内时,由于侧板的第二面阻止盖的爪与内部零件的接触,因此能防止因与内部零件的干扰而产生的爪的损伤。
第二发明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是在第一发明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的基础上,侧板还具有将第一面与第二面连结的第三面。盖的爪位于第三面的附近。
在上述室外单元中,由于第三面提高了对于侧板的厚度方向上的变形的阻力,因此即使在将内部零件压紧于侧面的情况下,也能抑制侧面的挠曲。特别地,由于盖的爪位于第三面的附近,因此位于侧面的厚度方向上的强度大的位置,从而能防止因侧面的挠曲而引起的爪与内部零件的干扰。
第三发明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是在第一发明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的基础上,覆盖壳体内的零件的隔音构件被压紧于第二面。
在上述室外单元中,由于第三面提高了对于侧板的厚度方向上的变形的阻力,因此允许隔音构件压紧于侧板的状态,由于确保了隔音构件与侧板的紧密接触和隔音构件与内部零件的紧密接触,因此,增强了隔音效果。同时,抑制了第二面的挠曲,防止了盖的爪与隔音构件的干扰。
第四发明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是在第一发明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的基础上,盖是树脂制的。
在上述室外单元中,由于盖的爪具有弹性,因此对于从侧板的孔插入从而卡定于第一面的期间内所作用的外力,发生弹性变形。因此,能防止在安装于侧板时发生损伤。
第五发明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是在第一发明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的基础上,还包括配管接头安装板,该配管接头安装板固定配管接头,并安装于壳体。配管接头安装板具有突出部,该突出部由配管接头安装板外周的一部分弯曲且朝壳体内侧突出而形成。从侧板的孔插入的盖的爪朝向壳体内侧突出的部分被收纳于第一假想面与包含突出部的前端的第三假想面的空间内。
在上述室外单元中,当将隔音构件配置于壳体内时,由于配管接头安装板的突出部阻止了盖的爪与隔音构件的接触,因此能防止因与隔音构件的干扰而引起的爪的损伤。
第六发明的制冷阻止的室外单元是在第五发明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的基础上,从孔插入的爪的朝向壳体内侧突出的部分配置于配管接头安装板的外周被弯曲的部分附近。
在上述室外单元中,配管接头安装板的外周弯曲的部分的强度大,在压紧内部零件时几乎不挠曲。因此,通过使爪位于该部分的附近,从而能事先防止压紧于配管接头安装板的内部零件与爪的干扰。
第七发明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是在第一发明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的基础上,盖是由易燃材料构成的。
在上述室外单元中,例如当受到纵火或火灾等损害时,由于即使盖被烧毁也不会烧到壳体内部,因此能明确为来自外部的火种。此外,由于盖为易燃材料,从而不需要用于提高阻燃性的添加剂,因此能降低成本。而且,由于不使用提高阻燃性的添加剂,因此防止强度降低,并使破损等不易发生。
发明效果
在第一发明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中,当将内部零件组装于壳体内时,由于侧板的第二面阻止盖的爪与内部零件的接触,因此能防止因与内部零件的干扰而产生的爪的损伤。
在第二发明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中,由于第三面提高了对于侧板的厚度方向上的变形的阻力,因此即使在将内部零件压紧于侧面的情况下,也能抑制侧面的挠曲。特别地,由于盖的爪位于第三面的附近,因此位于侧面的厚度方向上的强度大的位置,从而能防止因侧面的挠曲而引起的爪与内部零件的干扰。
在第三发明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中,由于第三面提高了对于侧板的厚度方向上的变形的阻力,因此允许隔音构件压紧于侧板的状态,由于确保了隔音构件与侧板的紧密接触和隔音构件与内部零件的紧密接触,因此增强了隔音效果。同时,抑制了第二面的挠曲,防止了盖的爪与隔音构件的干扰。
在第四发明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中,由于盖的爪具有弹性,因此对于从侧板的孔插入从而卡定于第一面的期间内所作用的外力,发生弹性变形。因此,能防止在安装于侧板时发生损伤。
在第五发明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中,当将隔音构件配置于壳体内时,由于配管接头安装板的突出部阻止了盖的爪与隔音构件的接触,因此能防止因与隔音构件的干扰而引起的爪的损伤。
在第六发明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中,配管接头安装板的外周弯曲的部分的强度大,在压紧内部零件时几乎不挠曲。因此,通过使爪位于该部分的附近,从而能事先防止压紧于配管接头安装板的内部零件与爪的干扰。
在第七发明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中,例如,当受到纵火或火灾等损害时,能明确为来自外部的火种。此外,由于不需要用于提高阻燃性的添加剂,因此能降低成本。而且,由于抑制强度降低,因此使破损等不易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使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热泵单元的供热水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使用上述热泵单元的供热水器的概略结构图。
图3是上述热泵单元的主视图。
图4是将图3的热泵单元沿上部安装爪上方的A-A线剖切时的剖视图。
图5是图4的X部的放大图。
图6是沿图5的D-D线剖切时的剖视图。
图7是将图3的热泵单元沿中央安装爪上方的B-B线剖切时的剖视图。
图8是图7的Y部的放大图。
图9是沿图8的E-E线剖切时的剖视图。
图10是将图3的热泵单元沿下部安装爪上方的C-C线剖切时的剖视图。
图11是沿图10的F-F线剖切时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2热泵单元
50壳体
60侧板
61第一面
62第二面
63第三面
64安装孔
70配管接头
71配管接头安装板
72突出部
80盖
81爪
641上述安装孔
642中央部安装孔
643下部安装孔
811上部安装爪
812中央部安装爪
813下部安装爪
具体实施方式
在此,对将本发明应用在热泵式供热水器中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以下实施方式均为本发明的具体示例,并不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限定。
由于用作供热水器的加热元件的蒸汽压缩式制冷装置从外部气体中吸取热能,因此一般称为热泵,被设置于室外作为热泵单元。
<热泵单元式供热水器1的结构>
图1表示使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热泵单元的供热水器的外观立体图,图2表示使用上述热泵单元的供热水器的概略结构图。在图1中,供热水器1由热泵单元2和储存热水装置3构成,热泵单元2的壳体50内收纳有蒸汽压缩式的制冷回路,储存热水装置3的壳体100内收纳有容器31。
热泵单元2与储存热水装置3通过往路管(日文:往き管)36和回路管(日文:戻り管)37相连,从而能供水流通。容器31内的水经由往路管36进入热泵单元2。在热泵单元2中被加热后水经由回路管37返回容器31。
热泵单元2与往路管36通过冷水侧配管接头70a连结,热泵单元2与回路管37通过热水侧配管接头70b连结。为方便起见,将冷水侧配管接头70a和热水侧配管接头70b统称为配管接头70。配管接头70从热泵单元2的侧板朝外侧露出,并将树脂制的盖80安装于侧板60,从而覆盖上述配管接头70。
在图2中,热泵单元2具有蒸汽压缩式的制冷回路20,该蒸汽压缩式的制冷回路20将消声器21a、压缩机21、水热交换器22内的制冷剂管22a、作为减压元件的膨胀阀23以及空气热交换器24通过制冷剂配管25环状连接。
此外,为了在从水热交换器22流出的高压高温的制冷剂与从空气热交换器24流出的低压低温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在制冷回路20中配置有气液热交换器26。具体而言,在将水热交换器22与膨胀阀23连结的制冷剂流路和将空气热交换器24与压缩机21连结的制冷剂流路之间进行热交换。
储存热水装置3具有水循环回路30,该水循环回路30将容器31、水热交换器22内的水管22b以及水循环泵32通过水循环配管34环状连接。控制装置4控制热泵单元2和储存热水装置3运转。
<热泵单元2>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热泵单元的主视图。在图3中,安装于侧板60的盖80覆盖侧板60的从上端附近到下端附近的范围,覆盖配管接头70的部分朝向外侧凸起。盖80在上部、中央部和下部具有多个安装爪81,为方便说明,从上部往下依次称为上部安装爪811、中央部安装爪812、下部安装爪813。
上部安装爪811、中央部安装爪812和下部安装爪813插入设于侧板60的安装孔,并钩住侧板内侧,藉此使盖80固定于侧板60。
<盖80的安装结构>
(上部安装爪811)
图4是将图3的热泵单元沿上部安装爪上方的A-A线剖切时的剖视图。在图4中,侧板60的上部具有朝向壳体50的内侧突出的第一面61和第二面62。第二面62比第一面61向壳体50的内侧更为突出。上部安装爪811位于包括第一面61的假想面P1与包括第二面62的假想面P2之间。
图5是图4的X部的放大图,图6是沿图5的D-D线剖切时的剖视图。在图5、图6中,第一面61通过拉深加工(日文:絞り加工)而形成。第二面62通过对第一面61进一步进行拉深加工而形成,与此同时,形成了连结第一面61与第二面62的第三面。
第一面61预先开设有矩形形状的孔,通过以将该孔一方的长边保留于第一面61的状态在第二面62的拉深加工的同时对另一方的长边进行拉深加工,从而形成了在铅垂方向上开口的安装孔64。由于上述安装孔64供上部安装爪811插入,因此为方便起见,称之为上部安装孔641。上部安装孔641位于在第一面61到第三面63间变化的区域。
盖80的上部安装爪811制成朝铅垂上方延伸的形状。上部安装爪811从上部安装孔641的下方进入到上方,并将侧板60的第一面61朝外侧推。其结果是,在第一面61与上部安装爪811之间产生阻力,使盖80的上部固定于侧板60。
(中央部安装爪812)
图7是将图3的热泵单元沿中央部安装爪上方的B-B线剖切时的剖视图。在图7中,侧板60的中央部与上部一样,具有朝向壳体50的内侧突出的第一面61和第二面62。第二面62比第一面61向壳体50的内侧更为突出。中央部安装爪812位于包括第一面61的假想面P1与包括第二面62的假想面P2之间。
图8是图7的Y部的放大图,图9是沿图7的E-E线剖切时的剖视图。在图8、图9中,第一面61通过拉深加工(日文:絞り加工)而形成。第二面62通过对第一面61进一步进行拉深加工而形成,与此同时,形成了连结第一面61与第二面62的第三面。
第一面61预先开设有矩形形状的孔,通过以将该孔一方的长边保留于第一面61的状态在第二面62的拉深加工的同时对另一方的长边进行拉深加工,从而形成了在铅垂方向上开口的安装孔64。由于上述安装孔64供中央部安装爪812插入,因此为方便起见,称之为中央部安装孔642。中央部安装孔642的两侧被第三面63夹住。
盖80的中央部安装爪812制成朝铅垂上方延伸的形状。中央部安装爪812从中央部安装孔642的下方进入到上方,并将侧板60的第一面61朝外侧推。其结果是,在第一面61与中央部安装爪812之间产生阻力,使盖80的中央部固定于侧板60。
(下部安装爪813)
图10是将图3的热泵单元沿下部安装爪上方的C-C线剖切时的剖视图。在图10中,侧板60的下部与上部一样,具有朝向壳体50的内侧突出的第一面61和第二面62。第二面62比第一面61向壳体50的内侧更为突出。
在侧板60的下部,将配管接头70保持的配管接头安装板71与第二面62相对。配管接头安装板71具有朝向壳体50的内侧突出的突出部72。突出部72通过对配管接头安装板71的外周进行弯曲加工而形成。此外,下部安装爪813位于包括第一面61的假想面P1与包含配管接头安装板71的突出部72的前端的假想面P3之间。
图11是沿图10的F-F线剖切时的剖视图。在图10中,第一面61通过拉深加工(日文:絞り加工)而形成。第二面62通过对第一面61进一步进行拉深加工而形成,与此同时,形成了连结第一面61与第二面62的第三面。
第一面61预先形成有矩形形状的安装孔64。由于上述安装孔64供下部安装爪813插入,因此为方便起见,称之为下部安装孔643。下部安装孔643位于第三面63的附近。
盖80的下部安装爪813制成朝铅垂上方延伸的形状。下部安装爪813的朝壳体50内侧突出的距离比上部安装爪811和中央部安装爪812的朝壳体50内侧突出的距离大。其原因是:盖80的下部朝外侧凸起以覆盖配管接头70,与盖80的上部和中央部相比更重,作用于下部安装爪813上的载重比作用于上部安装爪811和中央部安装爪812上的载重大,因此需要增大下部安装爪813的体积。其结果是,下部安装爪813从包括第二面62的假想面P2突出。然而,由于配管接头安装板71的突出部72比下部安装爪813进一步朝壳体50的内侧突出,因此下部安装爪813落在假想面P1与包含突出部72的前端的假想面P3之间。
下部安装爪813从下部安装孔643进入,并将侧板60的第一面61朝外侧推。其结果是,在第一面61与下部安装爪813之间产生阻力,使盖80的下部保持于侧板60。
<隔音材90>
如图9、图10所示,将隔音材90与第二面62及配管接头安装板71紧密接触。隔音材90卷绕在收纳于壳体50内的压缩机等设备上,在组装时和组装后,侧板60的内侧成为被隔音材90朝外侧推的状态。
由于在侧板60的中央部,第二面62突出得最多,在侧板60的下部,配管接头安装板71的突出部72突出得最多,因此第二面62和突出部72始终与隔音材90接触,并防止隔音材90与中央部安装爪812及下部安装爪813接触。换言之,不必担心中央部安装爪812和下部安装爪813的损伤,能将隔音材90安装于侧板60的内侧。
<特征>
(1)在热泵单元2中,壳体50的侧板60在内侧具有第一面61和第二面62,第二面62比第一面61向壳体50的内侧更为突出。盖80通过安装爪81安装于壳体50。安装爪81被收纳于包括第一面61的第一假想面P1与包括第二面62的第二假想面P2的空间内。第一面61与第二面62通过第三面63相连。安装爪81位于第三面63附近,也就是说,位于侧板60的厚度方向上的强度大的位置。其结果是,由于侧板60的第二面62阻止了盖80的安装爪81与内部零件的接触,因此能防止因与内部零件发生干扰而引起安装爪的损伤。此外,由于盖80是树脂制的,因此安装爪81有弹性,从而能防止在安装于侧板60时发生损伤。
(2)在热泵单元2中,覆盖壳体50内的零件的隔音材90被压紧于第二面62。由于第三面63提高了对于侧板60的厚度方向上的变形的阻力,因此允许隔音材90被压紧于侧板60的状态,确保隔音材90与侧板60的紧密接触和隔音材90与内部零件的紧密接触,增强了隔音效果。
(3)在热泵单元2中,配管接头安装板71具有突出部72。盖80的安装爪81被收纳于第一假想面P1与包含突出部72的前端的第三假想面P3的空间内。其结果是,在将隔音材90配置于壳体50时,由于配管接头安装板71的突出部72阻止了盖80的安装爪81与隔音材90的接触,因此能防止因与隔音材90的干扰而引起安装爪81的损伤。
<其他实施方式>
盖80的材料也可以由易燃材料构成。当盖80为树脂制的情况下,例如,选择作为易燃性材料的一般PP(聚丙烯)或耐候性PP(聚丙烯)。其结果是,当热泵单元2这样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受到纵火或火灾等损害的情况下,由于即使盖被烧毁也不会继续烧到壳体内部,因此能明确为来自外部的火种。此外,由于盖为易燃材料,从而不需要用于提高阻燃性的添加剂,因此能降低成本。而且,由于不使用提高阻燃性的添加剂,因此防止强度降低,并使破损等不易发生。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由于能防止零件与安装爪接触而使安装爪损伤,因此在将安装爪钩住安装孔并使其保持这样的安装结构中特别有用。
Claims (7)
1.一种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2),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50),该壳体(50)至少收纳有流体回路的热交换器;
配管接头(70),该配管接头(70)为了在所述热交换器上连接供流体流通的配管而从所述壳体(50)的侧板(60)露出;以及
盖(80),该盖(80)从所述侧板(60)的外侧覆盖所述配管接头(70),
所述盖(80)具有被保持于所述侧板(60)上的爪(81),
所述侧板(60)具有:
第一面(61)和第二面(62),该第一面(61)和第二面(62)形成于所述侧板(60)中被所述盖(80)覆盖的部分的内侧面;以及
孔(64),该孔(64)供所述爪(81)插入从而使所述爪(81)卡定于所述第一面(61),
所述第二面(62)比所述第一面(61)向所述壳体(50)的内侧更为突出,
从所述孔(64)插入的所述爪(81)的朝向所述壳体(50)内侧突出的部分被收纳于包括所述第一面(61)的第一假想面(P1)与包括所述第二面(62)的第二假想面(P2)之间的空间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2),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板(60)还具有将所述第一面(61)与所述第二面(62)连结的第三面(63),
所述爪(81)位于所述第三面(63)的附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2),其特征在于,覆盖所述壳体(50)内的零件的隔音构件被压紧于所述第二面(6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2),其特征在于,所述盖(80)是树脂制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2),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配管接头安装板(71),该配管接头安装板(71)固定所述配管接头(70),并安装于所述壳体(50),
所述配管接头安装板(71)具有突出部(72),该突出部(72)由所述配管接头安装板(71)外周的一部分弯曲且朝所述壳体(50)内侧突出而形成,
从所述孔(64)插入的所述爪(81)朝向所述壳体(50)内侧突出的部分被收纳于所述第一假想面(P1)与包含所述突出部(72)的前端的第三假想面(P3)之间的空间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2),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孔(64)插入的所述爪(81)的朝向所述壳体(50)内侧突出的部分配置于所述配管接头安装板(71)的外周被弯曲的部分附近。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2),其特征在于,所述盖(80)是由易燃材料构成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7308919 | 2007-11-29 | ||
JP2007-308919 | 2007-11-29 | ||
JP2008270909A JP4379540B2 (ja) | 2007-11-29 | 2008-10-21 | 冷凍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
JP2008-270909 | 2008-10-21 | ||
PCT/JP2008/071621 WO2009069733A1 (ja) | 2007-11-29 | 2008-11-28 | 冷凍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878397A true CN101878397A (zh) | 2010-11-03 |
CN101878397B CN101878397B (zh) | 2013-09-25 |
Family
ID=40919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80118651.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78397B (zh) | 2007-11-29 | 2008-11-28 | 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4379540B2 (zh) |
CN (1) | CN10187839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921729B2 (ja) * | 2013-06-21 | 2016-05-24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106887A (ja) * | 2000-10-03 | 2002-04-10 | Daikin Ind Ltd |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機 |
JP2004233017A (ja) * | 2003-02-03 | 2004-08-19 | Fujitsu General Ltd |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
JP4357950B2 (ja) * | 2003-11-25 | 2009-11-04 |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 室外機 |
CN100436957C (zh) * | 2006-08-16 | 2008-11-26 | 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减小运行噪声的静音室外机 |
-
2008
- 2008-10-21 JP JP2008270909A patent/JP4379540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11-28 CN CN200880118651.3A patent/CN10187839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9150638A (ja) | 2009-07-09 |
JP4379540B2 (ja) | 2009-12-09 |
CN101878397B (zh) | 2013-09-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191512B2 (en) | Structure of heat exchange apparatus for gas boiler | |
CN104105926B (zh) | 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 | |
CN103225847A (zh) | 热交换器以及具备该热交换器的空调机 | |
CN104024745B (zh) | 冷冻装置的室外单元 | |
JP6028221B2 (ja) | 熱交換器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ヒートポンプ温水暖房装置 | |
CN102809251A (zh) | 冷冻循环装置 | |
CN109923349A (zh) | 室外机及制冷循环装置 | |
WO2005026627A1 (en) | Double tank and forced ciculation type solar hot-water heater | |
KR20140051760A (ko) | 친환경 열교환기 | |
JP6840008B2 (ja) | 熱交換器、熱交換ユニットおよび熱源機 | |
JP4785612B2 (ja) | ヒートポンプ式給湯機 | |
CN101878397B (zh) | 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 | |
JP2019027744A (ja) | ヒートポンプ温水暖房機 | |
CN102141275A (zh) | 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单元 | |
CN219433501U (zh) | 冷凝换热器和燃气设备 | |
JP2010169290A (ja) | ヒートポンプ式給湯機 | |
JP2012082976A (ja) | 温水暖房装置 | |
KR101339850B1 (ko) | 잠열 열교환기의 조립방법 및 그 잠열 열교환기 | |
EP1593915A1 (en) | Thermo-refrigerator unit for cooling, heating and sanitary hot water production | |
JP2005133966A (ja) | 熱交換器 | |
JP2006002622A (ja) | ガスタービン用再生器 | |
CN208254021U (zh) | 一种用于严寒地区低温空气源热泵机组 | |
JP2001073874A (ja) | ガスエンジンの排熱回収装置 | |
KR101576192B1 (ko) | 잠열 열교환기의 제조방법 | |
CN217274474U (zh) | 空调室内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25 Termination date: 20201128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