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76742A - 透镜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透镜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76742A
CN101876742A CN2010101672845A CN201010167284A CN101876742A CN 101876742 A CN101876742 A CN 101876742A CN 2010101672845 A CN2010101672845 A CN 2010101672845A CN 201010167284 A CN201010167284 A CN 201010167284A CN 101876742 A CN101876742 A CN 1018767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lens retainer
retainer
optical axis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6728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本间俊彦
安食贤
多田野雅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04052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0277067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8767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767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透镜驱动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使透镜保持架相对于其它部件不会滑动地使透镜保持架仅在光轴方向移动的透镜驱动装置。其位于上述透镜保持架(18)的底部且设置于透镜保持架(18)和外壳(12)之间的线圈状的形状记忆合金弹簧(24)具有与透镜保持架(18)外周直径实质上相同尺寸的外周直径。配置于透镜保持架(18)和外壳(12)之间的弹性部件(20)以在径向对透镜保持架(18)进行了定位的状态仅在光轴(O)方向可位移地支撑透镜保持架(18)。

Description

透镜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透镜驱动装置,特别涉及在致动器上使用了形状记忆合金的透镜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照相机的自动调焦用致动器或变焦用致动器,使用了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MA)的(驱动装置)的线性致动器已经公知。
例如,在特开2005-275270号公报(专利文件1)中,公开了一种为了调节焦点能够仅使部分透镜移动,且具有比较简单的结构的小型的透镜镜筒。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透镜镜筒具有:筒体,设置于该筒体的上端部的固定透镜,设置于筒体下部的内周部且在光轴方向可移动(滑动)的可动透镜部,使该可动透镜部在光轴方向移动的移动装置。可动透镜部由在框体(透镜保持架)内保持的透镜构成。可动透镜的框体(透镜保持架)的外周面可滑动地配置于筒体的内周面内。移动装置具有作为变形部的,设置于框体(透镜保持架)下侧的形状记忆合金弹簧。而且,作为保持装置,透镜镜筒在框体(透镜保持架)的上侧,具有在一般情况下将可动透镜保持在规定位置的偏置弹簧。
而且,在特开2006-98829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能够圆滑迅速地移动透镜的同时,能够装入便携信息终端机中的小型化的透镜驱动装置。该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透镜驱动装置具备:保持透镜的透镜框(透镜保持架),固定框,该固定框具有仅在光轴方向可移动地支撑该透镜框(透镜保持架)的筒状支撑部,能在光轴方向伸缩的螺旋弹簧。螺旋弹簧包含有:露出于筒状支撑部的外侧且呈同心状配置、而且根据通电/非通电产生的温度变化在光轴方向伸缩、由形状记忆合金形成的形状记忆合金弹簧。透镜框(透镜保持架)的圆筒状的外周面滑动自如地嵌合在固定框的筒状支撑部的内周面上。
作为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实施方式,螺旋弹簧具备以光轴为中心的同心状态地配置于筒状支撑部的外侧的前侧螺旋弹簧及后侧螺旋弹簧。前侧螺旋弹簧及后侧螺旋弹簧从光轴方向的前侧及后侧向透镜框施加力。前侧螺旋弹簧及后侧螺旋弹簧中的至少一个是由形状记忆合金形成的。
并且,在专利文件2中公开了前侧螺旋弹簧或后侧螺旋弹簧中的一个由在通电时伸张的形状记忆合金形成,而另一个由在通电时收缩的形状记忆合金形成,从而使用前侧螺旋弹簧及后侧螺旋弹簧这双方作为驱动用螺旋弹簧的实施方式。
专利文献1:特开2005-275270号公报(第0014-0029段,图1)
专利文献2:特开2006-98829号公报(第0009-0020、0030段,图1-图5)
上述的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透镜镜筒及专利文件2所公开的透镜驱动装置分别存在以下所说明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中,将可动透镜部的框体(透镜保持架)可滑动地配置在筒体的内周部。即、筒体作为仅在光轴方向引导可动透镜部的引导装置而起作用。因此,在可动透镜的框体(透镜保持架)和筒体的内周部的之间作用了摩擦力。在这样的引导装置中,形状记忆合金弹簧有必要克服该摩擦力,使可动透镜部仅在光轴方向移动。其结果是,必须使用较大的力作为形状记忆合金弹簧的作用力(驱动力)。也就是说,形状记忆合金弹簧价格变高了。
而且,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透镜驱动装置中,将形状记忆合金配置成露出于筒状支撑部的外侧。因此,透镜驱动装置的纵横尺寸变大。相反若缩小了透镜驱动装置的纵横尺寸,则保持于透镜框(透镜保持架)上的透镜的直径也变小。
而且,与上述专利文献1同样,在专利文献2中,将透镜框(透镜保持架)滑动自如地配置在固定框的筒状支撑部的内周面。即、固定框的筒状支撑部作为仅在光轴方向引导透镜框(透镜保持架)的引导装置而起作用。因此,在透镜框(透镜保持架)的圆筒状的外周面与固定框的筒状支撑部的内周面之间作用了摩擦力。因此,形状记忆合金弹簧有必要克服该摩擦力,使透镜框(透镜保持架)仅在光轴方向移动。其结果是,作为形状记忆合金弹簧必须使用具有较大作用力(驱动力)者。也就是说,形状记忆合金弹簧价格变高了。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能使保持透镜的透镜保持架相对于其它部件不会滑动且能使透镜保持架仅在光轴方向移动的透镜驱动装置。
本发明的其它课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不将透镜直径变小,就能够缩小纵横尺寸的透镜驱动装置。
对于本发明的其他目的随着说明的进行将更清楚。
根据本发明,可以得到如下的透镜驱动装置10、10A、10B,其具备:保持透镜筒11的透镜保持架18,仅在光轴方O向可移动地支撑透镜保持架的外壳12,使透镜保持架18在光轴O方向移动的移动装置,以及仅在光轴方向可移动地引导透镜保持架18的引导装置;其特征是,移动装置包含位于透镜保持架18的底部,且配置于透镜保持架18和外壳12之间的线圈状的形状记忆合金弹簧24,该形状记忆合金弹簧24具有与透镜保持架18的外周直径实质上相同尺寸的外周直径;引导装置包含设置在透镜保持架18和外壳12之间的弹性部件20,20A,该弹性部件在径向对透镜保持架18进行了定位的状态下,仅在光轴O方向可位移地支撑透镜保持架18。
在上述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10,10A,10B中,优选弹性部件20,20A由通过由透镜筒11和透镜保持架18构成的透镜可动部的重心Cg位置附近,而且在与光轴O方向正交的平面上延伸的板簧21,21A;22,22A构成。外壳12最好由配置于透镜保持架18下部一侧的致动器底座14和从上侧覆盖透镜保持架18的上侧盖板16构成。此时,上述板簧包括第一及第二板簧21,21A;22,22A;最好上述第一及第二板簧的各自一端固定在透镜保持架18上,另一端固定在致动器底座14上。最好将第一及第二板簧21A,22A的弹簧常数设定成使其能修正透镜保持架18相对于光轴O方向可动时的倾斜。透镜驱动装置10A最好还具有设置在透镜保持架18和上侧盖板16之间的螺旋弹簧28。
此外,上述附后的参考符号是为了便于理解而附加的,当然只是不过是一个例子而不受此限定。
在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中,由于作为移动装置的线圈状的形状记忆合金弹簧位于透镜保持架的底部,配置在透镜保持架和外壳之间,具有与透镜保持架的外周直径实质上相同尺寸的外周直径,因此能够不将透镜直径变小,就能够缩小纵横尺寸。而且,由于作为引导装置的弹性部件被配置于透镜保持架和外壳之间,在径向对透镜保持架进行了定位的状态下,支撑透镜保持架使其只能在光轴方向位移,因此能使透镜保持架相对于其他部件不滑动,就能使透镜保持架仅在光轴方向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从斜前方的上方观察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从斜前方的上方观察从图1所示的透镜驱动装置中省略了透镜筒的立体图。
图3是从斜前方的上方观察从图2所示的透镜驱动装置中还省略了上侧盖板的立体图。
图4是从斜前方的上方观察图2所示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表示将图1所示的透镜驱动装置所使用的第一及第二板簧安装在透镜保持架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剖切表示图3所示的透镜驱动装置的一部分的局部剖立体图。
图7是放大表示图6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所使用的透镜可动部及透镜驱动部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所使用的透镜驱动部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所使用的透镜可动部及透镜驱动部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所使用的透镜驱动部的立体图。
图12是夸张地示意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加力用形状记忆合金及构成形状记忆合金弹簧的线圈的线材的倾斜的说明图。
图中:
10、10A、10B、10C-透镜驱动装置,11-透镜筒(透镜组件),12-框体(外壳),14-致动器底座,16-上侧盖板,18-透镜保持架,20、20A-弹性部件,21、21A-第一板簧,22、22A-第二板簧,24-形状记忆合金弹簧,26-电极,28-螺旋弹簧(加力弹簧),30-加力用形状记忆合金,O-透镜的光轴,Cg-透镜可动部的重心,AFL-自动调焦透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参照图1至图4,对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0进行说明。图1是从斜前方的上方观察透镜驱动装置10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在省略了透镜筒11的状态下,从斜前方的上方观察透镜驱动装置10的立体图。图3是在省略了透镜筒11和上侧盖板16的状态下,从斜前方的上方观察透镜驱动装置10的立体图。图4是在省略了透镜筒11的状态下,从斜前方的上方观察镜驱动装置10的分解立体图。
这里,如图1至图4所示,使用了正交坐标系(X,Y,Z)。在正交坐标系(X,Y,Z)中,图1至图4所示的状态的X轴方向表示前后方向(进深方向),Y轴的方向表示左右方向(宽度方向),Z轴方向表示上下方向(高度方向)。在图1至图4表示的例子中,上下方向Z是透镜的光轴O方向。
但是,在实际的使用状态中,光轴O方向,即Z轴方向成为前后方向。换言之,Z轴的向上方向为前方向,Z轴的向下方向为后方向。
图示的透镜驱动装置10装在例是带有能自动调焦的照相机的手机中。透镜驱动装置10包含内置作为可动透镜的自动调焦透镜AFL的透镜筒(透镜组件)11。透镜驱动装置10是用于使透镜筒11仅在光轴O的方向移动的装置。
如图1所示,透镜驱动装置10具备有覆盖透镜筒11近似长方体形状的框体(外壳)12。换言之,在框体(外壳)12内部配置了透镜筒11。框体(外壳)12包含致动器底座14和上侧盖板16。
另一方面,虽未图示,但在致动器底座14的中央部装载了配置于基板上的摄像元件。该摄像元件对通过可动透镜AFL成像的被拍摄体的像进行摄像并转换成电信号。摄像元件是由例如电荷偶合器件(CCD-charge coupleddevice)型图像传感器、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型图像传感器等构成。
透镜驱动装置10包含保持上述透镜筒11的透镜保持架18。换言之,在透镜保持架18内保持并固定透镜筒11。详细地说,透镜保持架18呈近似圆筒状。透镜保持架18包含光轴O方向上侧(被拍摄体侧)的大直径筒状部182,以及光轴O方向下侧(摄像元件侧)的小直径筒状部184。小直径筒状部184的外径比大直径筒状部182的外径小,比大直径筒状部182的内径大。小直径筒状部184的内径比大直径筒状部182的内径小。大直径筒状部182和小直径筒状部184具有高低差185并且相互结合。
透镜架18的大直径筒状部182的内周壁上加工有阴螺纹(图中未表示)。另一方面,透镜筒11的外周壁上加工有与上述阴螺纹螺纹结合阳螺纹(图中所示)。因此,为了将透镜筒11安装在透镜保持架18中,通过将透镜筒11相对于透镜保持架18绕光轴O旋转而沿光轴O方向螺纹结合,从而将透镜筒11装到透镜保持架18内,通过粘结剂等进行相互结合。
如后所述,透镜保持架18在外壳12内仅能在光轴O方向移动地被支撑。通过透镜筒11和透镜保持架18的组合构成了透镜可动部11,18。
将四个卡定部件186设置在透镜保持架18的大直径筒状部182的外周壁上。这四个卡定部件186是用于卡定后述的第一及第二板簧21、22的部件。四个卡定部件186分别具有比透镜保持架18的大直径筒状部182向下方突出的四个配合突起186a。
第一及第二板簧21、22作为配置于透镜保持架18和外壳12之间的弹性部件进行工作。第一及第二板簧21、22分别由铍青铜、磷青铜构成。
除图1至图4之外,还参照图5至图7,对第一及第二板簧21、22的安装状态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了将第一及第二板簧21、22安装在透镜保持架18上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是剖切表示图3所示的透镜驱动装置一部分的局部剖立体图。图7是放大表示图6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详细地说,致动器底座14具有在四个角上向上下方向Z的上方突出的四个突出部142。四个突出部142分别具有向上方突出的四个突起142a。
第一板簧21配置于前后方向X的前方,第二板簧22配置于前后方向X的后方。
第一板簧21具有在前方且在左右方向Y上呈圆弧状延伸的第一圆弧部211和从该第一圆弧部211的左右两端向前方突出设置的第一两端部212。第一两端部212具有将上述四个突起142a中设置于前方的两个突起142a嵌入的一对孔212a。第一圆弧部211配置在透镜保持架18的上述高低差185处。第一圆弧部211具有与上述四个配合突起186a中设置于前方的两个配合突起186a配合的一对配合槽211a。第一板簧21位于透镜保持架18的前方,其一端(第一圆弧部211)固定在透镜保持架18上,另一端(第一两端部212)固定在致动器底座14上。
同样,第二板簧22具有在后方且在左右方向Y上呈圆弧状延伸的第二圆弧部221和从该第二圆弧部221的左右两端向后方突出设置的第二两端部222。第二两端部222具有将上述四个突起142a中设置于后方的两个突起142a嵌入的的一对孔222a。第二圆弧部221配置在透镜保持架18的上述高低差185处。第二圆弧部221具有与上述四个配合突起186a中设置于后方的两个配合突起186a配合的一对配合槽221a。第二板簧22位于透镜保持架18的后方,其一端(第二圆弧部221)固定在透镜保持架18上,另一端(第二两端部222)固定在致动器底座14上。
所以,由第一及第二板簧21、22的组合构成的弹性部件20在径向对透镜保持架18进行了定位的状态下,仅在光轴O方向可移动地支撑透镜保持架18。换言之,弹性部件20作为仅在光轴O方向可移动地引导透镜保持架18的引导装置进行工作。
如图5及图6所示,弹性部件20通过上述透镜可动部11,18的重心Cg位置附近,且在与光轴O方向正交的平面上延伸。
通过这样的结构,透镜可动部11,18相对于框体(外壳)12仅能在光轴O方向上移动。
透镜驱动装置10包含位于透镜保持架18的底部且配置于透镜保持架18和外壳12之间的线圈状的形状记忆合金弹簧。
详细地说,如图6及图7所示,致动器底座14具有圆筒部144,该圆筒部144具有与透镜保持架18的小直径筒状部184的直径(外径及内径)实质上相同的直径。致动器底座14具有沿着该圆筒部144的外周壁形成的环状槽146。形状记忆合金弹簧24配置于该环状槽146和透镜保持架18的高低差185之间,且配置于透镜保持架的小直径筒状部184及致动器底座14的圆筒部144的外周壁的周围。形状记忆合金弹簧24具有与透镜保持架18的外周直径实质上相同尺寸的外周直径。
众所周知,所谓“形状记忆合金”是指具有预先给予的变形量在特定的温度区域中变为零,从而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的金属。形状记忆合金由例如TiNi合金构成。
上述弹性部件20以沿光轴O方向向下方对透镜保持架18施加作用力的方式进行工作。另一方面,当形状记忆合金弹簧24由驱动电路(图中未表示)通电时进行伸张。其结果是,透镜保持架18克服弹性部件20的向下的作用力而沿光轴O方向向上移动。
另一方面,若停止向形状记忆合金弹簧24通电,则形状记忆合金弹簧24自然冷却。其结果是,通过弹性部件20的向下方向的作用力,形状记忆合金24进行收缩。其结果,透镜保持架18沿光轴O方向向下移动。
即,形状记忆合金弹簧24由于该通电/非通电所产生的温度变化而在光轴O方向伸缩,作为使透镜保持架18在光轴O方向移动的移动装置进行工作。
弹性部件20和形状记忆合金弹簧24的组合一边对透镜可动部11,18沿光轴O方向可移动地进行支撑,一边作为驱动透镜可动部11,18的透镜驱动部20,24进行工作。
形状记忆合金弹簧24的两端部24a与一对电极26电连接。上述一对电极26用于让电流流经形状记忆合金弹簧24。
如图6所示,透镜驱动部20,24和透镜可动部11,18与光轴O并列设置。所以,透镜驱动装置10的总体高度降低。
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0具有如下所述的效果。
由于使用在透镜保持架18和外壳12之间设置的弹性部件20作为引导装置,所以,能够使透镜保持架18相对于其他部件不滑动,而使透镜保持架18仅在光轴O方向移动。
由于在透镜保持架18的底部配置形状记忆合金弹簧24,所以能够不缩小作为可动透镜的自动调焦透镜AFL的透镜直径,就能缩小透镜装置10的纵横尺寸。因此,能够实现自动调焦透镜AFL的透镜直径的大口径化,能够对应高分辨率照相机。
而且,由于使用了与透镜可动部11,18的外周直径同等尺寸的形状记忆合金弹簧24,因而对于对焦方向(光轴O方向)均匀地施加扭矩(力),能够抑制自动调焦透镜AFL的倾斜等的不良动作。
进一步,由于将弹性部件20配置成通过透镜可动部11,18的重心Cg位置附近,而且在与光轴O方向正交的平面上延伸,因此能抑制聚焦时的自动调焦透镜AFL的倾斜。
而且,由于将形状记忆合金弹簧24配置成卷绕多层的线圈状,所以即使在形状记忆合金自身的推力很小的时候,通过设置成多层层状(线圈状),能够抑制推力的流失。
参照图8,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0A进行说明。图8是表示透镜驱动装置10A的透镜可动部及透镜驱动部的立体图。
图示的透镜驱动装置10A,除去透镜驱动部的结构具有如后所述的不同点外,具有与图1至图4所示的透镜驱动装置10相同的结构并进行工作。对于与透镜驱动装置10的结构要素相同的结构要素,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对它们的说明,以下仅对不同点进行说明。
在图1至图4所示的透镜驱动装置10中,透镜驱动部由弹性部件20和形状记忆合金弹簧24组合构成。与此相对,在图8所示的透镜驱动装置10A中,透镜驱动部除了弹性部件20及形状记忆合金弹簧24以外,还包括螺旋弹簧28。螺旋弹簧28是不锈钢(SUS)制的。
螺旋弹簧28配置在透镜保持架18的大直径筒状部182的上部。即、螺旋弹簧28配置在透镜保持架18的大直径筒状部182和上侧盖板16(参照图1、图2、图4)之间。螺旋弹簧28具有与透镜保持架18的外周直径实质上相同尺寸的外周直径。螺旋弹簧28作为沿着光轴O方向向下对透镜可移动部11,18施加作用力的加力弹簧进行工作。
这样,在图1至图4所示的透镜驱动装置10中,加力装置仅由弹性部件20构成,但是在图8所示的透镜驱动装置10A中,加力装置由弹性部件20和螺旋弹簧28的组合构成。因此,能够调整沿光轴O方向向下对透镜可动部11,18施加的作用力。
参照图9,对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0B进行说明。图9是表示透镜驱动装置10B的透镜驱动部的立体图。图示的透镜驱动装置10B,除去弹性部件的结构具有如后所述的不同点外,具有与图1至图4所示的透镜驱动装置10相同的结构并进行工作。因此,对弹性部件标记附图标记20A。对于与透镜驱动装置10的结构要素相同的结构要素,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以下仅对不同点进行说明。
由于将形状记忆合金弹簧24做成线圈状,如图9的箭头A所示,通过形状记忆合金弹簧24在光轴O方向的伸缩而使透镜保持架18可动时,存在着以光轴O方向略微倾斜的状态驱动透镜保持架18的危险。详细地说,形状记忆合金弹簧24的圈数(层数)较多的一方(图9的左侧,前后方向X的前侧)与圈数(层数)较少的一方(图9的左侧,前后方向X的后侧)相比,驱动力(推力)较大,因此,如图9的箭头A所示,以略微倾斜的状态驱动透镜保持架18。
因此,图9所示的弹性部件20A具备对这样的透镜保持架18的略微倾斜进行修正的修正方法。
更具体地说,弹性部件20A具备弹簧常数相互不同的第一板簧21A和第二板簧22A。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将配置在前后方向X的前侧的第一板簧21A的第一弹簧常数设定成使其大于配置于前后方向X的后侧的第二板簧21A的第二弹簧常数。因此,形状记忆合金弹簧24的圈数(层数)较多的一方比圈数(层数)较少的一方难以移动。其结果是,能够消除透镜保持架18的倾斜,而使透镜保持架18沿光轴O方向上下移动。
此外,使第一及第二板簧21A、22A的第一及第二弹簧常数变化的方法可以考虑多种方法。例如,有改变板簧的材质、形状、厚度中的至少一个的方法。
参照图10,对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0C进行说明。图10是表示透镜驱动装置10C的透镜可动部及透镜驱动部的立体图。
图示的透镜驱动装置10C,除去透镜驱动部的结构具有如后所述的不同点外,具有与图1至图4所示的透镜驱动装置10相同的结构并进行工作。对于与透镜驱动装置10的结构要素相同的结构要素,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对它们的说明,以下仅对不同点进行说明。
在图1至图4中所示的透镜驱动装置10中,透镜驱动部由弹性部件20和形状记忆合金弹簧24的组合构成。与此相对,在图10所示的透镜驱动装置10C中,透镜驱动部除了弹性部件20及形状记忆合金弹簧24以外,还包括线圈状的加力用形状记忆合金30。
加力用形状记忆合金30以与驱动用的形状记忆合金弹簧24大概相同的方式形成。即、加力用形状记忆合金30呈与形状记忆合金弹簧24相同的卷绕多层的线圈状,由与形状记忆合金弹簧24相同的形状记忆合金形成。但是,加力用形状记忆合金30和形状记忆合金弹簧24之间最大的不同点是:相对于形状记忆合金弹簧24的两端部24a与一对电极26进行电连接,加力用形状记忆合金30不与这样的电极连接,且不进行通电。
这些形状记忆合金弹簧24和加力用形状记忆合金30,在高温环境下,其温度上升而伸张,另一方面,在“常温环境”下,其温度下降而收缩。这里所说的“高温环境”的意思是,例如在采用TiNi合金作为形状记忆合金的情况下,外部温度约为70℃以上的环境。而且,“常温环境”的意思是,例如在采用TiNi合金作为形状记忆合金的情况下,外部温度约为70℃以下的环境。
加力用形状记忆合金30配置在透镜保持架18的大直径筒状部182的上部。即、将加力用形状记忆合金30配置于透镜保持架18的大直径筒状部182和上侧盖板16(参照图1、图2、图4)之间。加力用形状记忆合金30具有与透镜保持架18的外周直径实质上相同尺寸的外周直径的同时,具有与形状记忆合金弹簧24的外周直径相同尺寸的外周直径。
以将加力用形状记忆合金30的圈数(层数)多的一方(图11的左侧;前后方向X的前侧)和形状记忆合金弹簧24的圈数(层数)多的一方(图11的左侧;前后方向X的前侧)在光轴O方向相互相对的方式,配置加力用形状记忆合金30和形状记忆合金弹簧24。
换而之,以将加力用形状记忆合金30的圈数(层数)少的一方(图11的右侧;前后方向X的后侧)和形状记忆合金弹簧24的圈数(层数)少的一方(图11的右侧;前后方向X的后侧)在光轴O方向相互相对的方式,配置加力用形状记忆合金30和形状记忆合金弹簧24。
详细地说,由于加力用形状记忆合金30和形状记忆合金弹簧24做成了线圈状,在高温环境下,在加力用形状记忆合金30及形状记忆合金弹簧24伸张时,在圈数(层数)少的一方与圈数(层数)多的一方之间出现了推力的不同。并且,例如,在采用了加力用形状记忆合金30的圈数(层数)多的一方与形状记忆合金弹簧24的圈数(层数)少的一方在光轴O方向相互相对的配置关系的场合,就有透镜保持架18相对光轴O方向倾斜的危险。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在如此高温环境下发生的透镜保持架18的倾斜,采用了如前所述的加力用形状记忆合金30和形状记忆合金弹簧24之间的配置关系。
而且,将加力用形状记忆合金30的线圈的卷绕方向和形状记忆合金弹簧24的线圈的卷绕方向设计成相反的方式。
详细地说,如图12所示,构成加力用形状记忆合金30和形状记忆合金弹簧24的各个线圈的线材,为了形成螺旋,使其相对于水平面略微倾斜。因此,例如在使加力用形状记忆合金30的线圈的卷绕方向和形状记忆合金弹簧24的线圈的卷绕方向一致的场合,在高温环境下,在加力用形状记忆合金30及形状记忆合金弹簧24伸张时,有起因于构成上述线圈的线材的倾斜而导致透镜保持架18相对于光轴O方向倾斜的危险。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在如此高温环境下产生的透镜保持架18的倾斜,如前所述,将加力用形状记忆合金30的线圈的卷绕方向和形状记忆合金弹簧24的线圈的卷绕方向设计成相反的方式。
接下来,对常温环境下、高温环境下以及形状记忆合金弹簧24通电时的透镜驱动装置的作用说明如下。
首先,在常温环境下,加力用形状记忆合金30不进行如前所述的伸张,因此,作为将透镜可动部11,18沿光轴O方向向下施加作用力的加力弹簧进行工作,其结果是,能够调整沿光轴O方向向下对透镜可动部11,18施加的作用力。
其次,在高温环境下,如前所述,形状记忆合金弹簧24,其温度上升而伸张。这时,加力用形状记忆合金30也同样地随由于其温度上升而伸张,因此,向光轴O方向上侧作用于透镜可动部11,18的形状记忆合金弹簧24的推力,与向光轴O方向下侧作用于透镜可动部11,18的加力用形状记忆合金30的推力变得相等,能够防止光轴O方向的透镜可动部11,18的位移。
这样,加力用形状记忆合金30作为调整作用于透镜可动部11,18的推力的推力调整装置发挥功能。
接下来,在形状记忆合金弹簧24通电时,形状记忆合金弹簧24,其温度上升而在光轴O方向上伸张。此时,如前所述,由于加力用形状记忆合金30没有通电,因而仅仅作为向下施加作用力的加力弹簧进行工作。其结果是,透镜保持架18克服加力用形状记忆合金30的向下的作用力而沿光轴O方向向上移动。另一方面,若停止向形状记忆合金弹簧24通电,则形状记忆合金弹簧24自然地冷却。其结果是,通过加力用形状记忆合金30的向下的作用力,形状记忆合金弹簧24进行收缩。并且,透镜保持架18沿光轴O方向向下移动。
这样,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作为透镜驱动部通过设置加力用形状记忆合金30,从而不但能在常温环境下调整沿光轴O方向向下对透镜驱动部11,18施加的作用力,还能在高温环境下防止光轴O方向的透镜可动部11,18的位移。
以上,利用这些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很显然,只要在没有超出本发明的发明思想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进行种种变形。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弹性部件虽由两个板簧构成,但既可以仅由一个板簧构成,也可由三个以上的多个板簧构成。

Claims (5)

1.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具备:保持透镜筒的透镜保持架,仅在光轴方向可移动地支撑上述透镜保持架的外壳,使上述透镜保持架在上述光轴方向上移动的移动装置,以及仅在上述光轴方向上可移动地引导上述透镜保持架的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移动装置包含位于上述透镜保持架的底部,且配置于上述透镜保持架和上述外壳之间的线圈状的形状记忆合金弹簧,该形状记忆合金弹簧具有与上述透镜保持架的外周直径实质上相同尺寸的外周直径;
上述引导装置包含配置在上述透镜保持架和上述外壳之间的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在径向对上述透镜保持架进行了定位的状态下,仅在上述光轴方向可位移地支撑上述透镜保持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部件由通过由上述透镜筒和上述透镜保持架形成的透镜可动部的重心位置附近,而且在与上述光轴方向正交的平面上延伸的板簧构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外壳具有:配置于上述透镜保持架下部一侧的致动器底座和从上侧覆盖上述透镜保持架的上侧盖板;
上述板簧包括第一及第二板簧;
上述第一及第二板簧的各自一端固定在上述透镜保持架上,另一端固定在致动器底座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将上述第一及第二板簧的弹簧常数设定成,能修正上述透镜保持架相对于上述光轴方向可动时的倾斜。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设置在上述透镜保持架和上述上侧盖板之间的螺旋弹簧。
CN2010101672845A 2009-04-28 2010-04-27 透镜驱动装置 Pending CN10187674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08755 2009-04-28
JP2009108755 2009-04-28
JP2010040521A JP2010277067A (ja) 2009-04-28 2010-02-25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2010-040521 2010-02-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76742A true CN101876742A (zh) 2010-11-03

Family

ID=43019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672845A Pending CN101876742A (zh) 2009-04-28 2010-04-27 透镜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76742A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51095A (zh) * 2012-08-14 2013-04-17 苏州贝腾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微型驱动电机
CN104570263A (zh) * 2013-10-10 2015-04-29 江西磊源永磁材料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
CN107077045A (zh) * 2014-11-28 2017-08-18 日本电产科宝株式会社 透镜驱动装置
CN107532574A (zh) * 2015-03-06 2018-01-02 哈钦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悬置组件的形状记忆合金线附接结构
CN108333709A (zh) * 2018-03-27 2018-07-27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镜头驱动装置
CN108445599A (zh) * 2018-03-27 2018-08-24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镜头驱动装置
US10670878B2 (en) 2016-05-19 2020-06-02 Hutchinson Technology Incorporated Camera lens suspensions
US10775638B2 (en) 2014-12-02 2020-09-15 Hutchinson Technology Incorporated Ball-bearing retainers
CN112596320A (zh) * 2019-10-01 2021-04-02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开口光圈驱动装置、照相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2703439A (zh) * 2019-05-22 2021-04-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弹片设计方法及弹片、sma组件、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3669565A (zh) * 2020-04-30 2021-11-19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两轴倾斜装置、照相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US11409070B2 (en) 2016-06-09 2022-08-09 Hutchinson Technology Incorporated Shape memory alloy wire attachment structures with adhesive for a suspension assembly
WO2023070596A1 (zh) * 2021-10-26 2023-05-04 上海信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51095B (zh) * 2012-08-14 2016-03-02 深圳市光控数码光电有限公司 微型驱动电机
CN103051095A (zh) * 2012-08-14 2013-04-17 苏州贝腾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微型驱动电机
CN104570263A (zh) * 2013-10-10 2015-04-29 江西磊源永磁材料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
CN104570263B (zh) * 2013-10-10 2018-01-26 江西森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
CN107077045A (zh) * 2014-11-28 2017-08-18 日本电产科宝株式会社 透镜驱动装置
US10775638B2 (en) 2014-12-02 2020-09-15 Hutchinson Technology Incorporated Ball-bearing retainers
US11635631B2 (en) 2014-12-02 2023-04-25 Hutchinson Technology Incorporated Integrated camera lens suspension
US11073702B2 (en) 2014-12-02 2021-07-27 Hutchinson Technology Incorporated Camera lens suspension with limiter
US10969602B2 (en) 2014-12-02 2021-04-06 Hutchinson Technology Incorporated Integrated camera lens suspension
US11977241B2 (en) 2014-12-02 2024-05-07 Hutchinson Technology Incorporated Camera lens suspension with limiter
CN107532574A (zh) * 2015-03-06 2018-01-02 哈钦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悬置组件的形状记忆合金线附接结构
CN107532574B (zh) * 2015-03-06 2020-05-05 哈钦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悬置组件的形状记忆合金线附接结构
US11782286B2 (en) 2015-03-06 2023-10-10 Hutchinson Technology Incorporated Shape memory alloy wire attachment structures for a suspension assembly
US10670878B2 (en) 2016-05-19 2020-06-02 Hutchinson Technology Incorporated Camera lens suspensions
US11409070B2 (en) 2016-06-09 2022-08-09 Hutchinson Technology Incorporated Shape memory alloy wire attachment structures with adhesive for a suspension assembly
CN108333709B (zh) * 2018-03-27 2020-10-23 瑞声光学解决方案私人有限公司 镜头驱动装置
CN108445599A (zh) * 2018-03-27 2018-08-24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镜头驱动装置
CN108333709A (zh) * 2018-03-27 2018-07-27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镜头驱动装置
EP3951465A4 (en) * 2019-05-22 2022-06-2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Elastic sheet design method and elastic sheet, sma assembly, lens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2703439B (zh) * 2019-05-22 2022-05-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弹片设计方法及弹片、sma组件、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2703439A (zh) * 2019-05-22 2021-04-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弹片设计方法及弹片、sma组件、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2596320A (zh) * 2019-10-01 2021-04-02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开口光圈驱动装置、照相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3669565A (zh) * 2020-04-30 2021-11-19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两轴倾斜装置、照相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WO2023070596A1 (zh) * 2021-10-26 2023-05-04 上海信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76742A (zh) 透镜驱动装置
CN100568055C (zh) 成像透镜设备和成像装置
KR100935315B1 (ko) 카메라 모듈의 손떨림 보정장치
KR101044140B1 (ko) 렌즈 구동 모듈
KR101044219B1 (ko) 렌즈 구동 모듈
KR101058679B1 (ko) 카메라 렌즈 어셈블리
CN105723251B (zh) 可调透镜设备
US10880482B2 (en) Camera modules with autofocus and 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 functions
CN102081212B (zh) 照相机模块和透镜驱动装置
CN102193162A (zh) 可变焦摄影模块
JP2007128085A (ja) 液体ズームレンズ
CN101881872A (zh) 透镜驱动装置
US11431883B2 (en)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1887158A (zh) 透镜驱动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CN103454828A (zh) 图像模糊校正装置和成像装置
US20100182475A1 (en) Binocular system with digital camera
JP2007078954A (ja) レンズ鏡胴及び該レンズ鏡胴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KR20190002852A (ko) 휴대단말기용 카메라 모듈
KR20070052443A (ko) 렌즈 이송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카메라 모듈
US7701507B2 (en) Digital camera module having linear voice coil actuator
KR20110097551A (ko) 렌즈 구동장치
JP2010277067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KR100980407B1 (ko) 렌즈 이송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JP2004184775A (ja) カメラ付き電子機器
JP5513961B2 (ja) レンズ枠の移動機構およびレンズホル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