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33709A - 镜头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镜头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33709A
CN108333709A CN201810260110.XA CN201810260110A CN108333709A CN 108333709 A CN108333709 A CN 108333709A CN 201810260110 A CN201810260110 A CN 201810260110A CN 108333709 A CN108333709 A CN 1083337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elastic component
braced frame
lens barrel
driv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6011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33709B (zh
Inventor
韦锁和
傅济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filed Critical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26011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337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83337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33709A/zh
Priority to US16/236,508 priority patent/US10795114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337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337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9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for automatic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a remote control mechanism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1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for more than one le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6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using retaining rings or spring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32Means for focusing
    • G03B13/34Power focusing
    • G03B13/36Autofocus system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2205/0053Driving means for the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
    • G03B2205/0069Driving means for the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 using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s, e.g. voice coi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镜头驱动装置,包括底座、支撑于所述底座本体的第一支撑框架、支撑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的所述第二支撑框架、盖合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并共同围成收容空间第三支撑框架、收容于收容空间的镜筒及由记忆合金制成的多个弹性件;多个弹性件分别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相对于所述底座本体沿第一方向移动,用于驱动所述第三支撑框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框架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沿第二方向移动,用于驱动所述镜筒沿其光轴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及所述光轴方向两两相互垂直。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镜头驱动装置可靠性好、稳定性更佳。

Description

镜头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镜头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摄像技术的发展,镜头驱动装置在各种摄像装置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镜头驱动装置与各种便携式电子设备比如手机、摄像机、电脑等的结合,更是得到消费者的青睐。
相关技术的所述镜头驱动装置的驱动机构通常是由线圈和磁钢组配形成驱动结构,线圈和磁钢分别固定在镜筒和外壳上,将所述镜筒通过弹片支撑于外壳,当所述线圈施加电流时,线圈与磁钢产生电磁场,线圈受到电磁力的作用,驱动磁钢沿直线运动,从而带动镜筒沿光轴方向移动。
然而,相关技术的所述镜筒由于是通过电磁力作用下进行移动,容易受到磁场的干扰,并且需要增加额外的霍尔元件来检测镜筒的抖动情况,在特殊环境下可靠性不良。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镜头驱动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靠性更好的镜头驱动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镜头驱动装置,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底座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座本体且相互绝缘的多个导电端;第一支撑框架,所述第一支撑框架支撑于所述底座本体;第二支撑框架,所述第二支撑框架支撑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第三支撑框架,所述第三支撑框架盖合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并共同围成收容空间;镜筒,所述镜筒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及弹性件,由记忆合金制成,其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座本体并与所述导电端电连接,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相对于所述底座本体沿第一方向正向移动或负向移动;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座本体并与所述导电端电连接,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相对于所述底座本体沿第一方向负向移动或正向移动;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并与所述导电端电连接,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三支撑框架,用于驱动所述第三支撑框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框架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沿第二方向正向移动或负向移动;第四弹性件,所述第四弹性件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并与所述导电端电连接,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三支撑框架,用于驱动所述第三支撑框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框架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沿第二方向负向移动或正向移动;第五弹性件,所述第五弹性件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三支撑框架且与所述导电端电连接,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镜筒,用于驱动所述镜筒沿其光轴方向正向移动或负向移动;及第六弹性件,所述第六弹性件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且与所述导电端电连接,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镜筒,用于驱动所述镜筒沿其光轴方向负向移动或正向移动;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及所述光轴方向两两相互垂直。
优选的,所述镜筒包括镜筒本体及自所述镜筒本体向远离光轴方向延伸形成的镜筒延伸部,所述第五弹性件和所述第六弹性件分别固定于所述镜筒延伸部。
优选的,所述镜筒延伸部包括两个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五弹性件和所述第六弹性件分别设有两个,两所述第五弹性件分别沿光轴方向延伸固定于两所述第一延伸部的远离所述底座本体的一侧,两所述第六弹性件分别沿光轴方向延伸固定于两所述第一延伸部的靠近所述底座本体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镜筒的外表面设有互相绝缘的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第一导线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五弹性件电连接形成电流回路,所述第二导线两端分别与两所述第六弹性件电连接形成电流回路。
优选的,所述第三支撑框架的表面设有相互绝缘的两根第三导线,两个所述第五弹性件通过两根所述第三导线与所述导电端形成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框架的表面设有相互绝缘的两根第四导线,两个所述第六弹性件通过两根所述第四导线与所述导电端形成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镜筒延伸部还包括两个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沿光轴方向设有贯穿其上的镜筒导向孔,所述第二支撑框架包括第二框架本体和沿光轴方向设置并固定于所述第二框架本体的镜筒导向柱,所述镜筒导向孔套设于所述镜筒导向柱。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延伸部和两个所述第二延伸部交错间隔设置。
优选的,所述镜筒外壁呈矩形,所述镜筒延伸部位于所述镜筒四个角的位置,两所述第一延伸部位于同一条对角线上,两所述第二延伸部位于另一条对角线上。
优选的,所述镜筒还包括贴合固定于所述镜筒导向孔内壁的第一金属套筒,所述镜筒导向孔通过所述第一金属套筒套设于所述镜筒导向柱。
优选的,所述第一金属套筒与所述镜筒通过一体注塑成型。
优选的,所述第三支撑框架包括第三框架本体和由所述第三框架本体向远离光轴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三框架延伸部,所述第三弹性件和所述第四弹性件沿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三框架延伸部的相对两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的表面设有互相绝缘的第五导线和第六导线,所述第三弹性件与所述第四弹性件分别通过所述第五导线和所述第六导线与所述导电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包括第一框架本体和由所述第一框架本体向靠近光轴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一框架延伸部,所述第一框架延伸部沿第二方向设有贯穿其上的第一框架导向孔;所述第二支撑框架包括第二框架本体和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并固定于所述第二框架本体的第二框架导向柱,所述第一框架导向孔套设于所述第二框架导向柱。
优选的,第一框架延伸部包括两个且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框架本体的相对两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框架还包括贴合固定于所述第一框架导向孔内壁的第二金属套筒,所述第一框架导向孔通过所述第二金属套筒套设于所述第二框架导向柱。
优选的,所述第二金属套筒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一体注塑成型。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包括第一框架本体和由所述第一框架本体凹陷形成的两个收容槽,所述收容槽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均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且分别收容于两个所述收容槽内并与所述第一框架本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收容槽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框架本体的相对两侧。
优选的,所述底座还包括由所述底座本体向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延伸的底座支撑部,所述底座支撑部沿所述第一方向设有贯穿其上的底座导向孔;所述第一支撑框架还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并固定于所述第一框架本体的第一框架导向柱,所述底座导向孔套设于所述第一框架导向柱。
优选的,所述底座支撑部包括两个且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分别设于所述底座本体的相对两侧。
优选的,所述底座还包括贴合固定于所述底座导向孔内壁的第三金属套筒,所述底座导向孔通过所述第三金属套筒套设于所述第一框架导向柱。
优选的,所述第三金属套筒与所述底座一体注塑成型。
优选的,所述镜头驱动装置还包括盖设于所述底座本体的外壳,所述第一支撑框架、所述第二支撑框架、所述第三支撑框架及所述镜筒均收容固定于所述外壳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所述第四弹性件、所述第五弹性件及所述第六弹性件均为螺旋弹簧。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镜头驱动装置中,所述第三支撑框架盖设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并围成收容空间,通过所述第五弹性件和所述第六弹性件共同将所述镜筒悬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并驱动其沿光轴方向正、负向移动,实现自动调焦(AF)功能;将所述第二支撑框架支撑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通过所述第三弹性件和第四弹性件共同驱动所述第三支撑框架沿第二方向的正、负向移动,从而带动所述镜筒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正、负向移动,实现水平Y方向的防抖(OIS-Y)功能;将所述第一支撑框架支撑于所述底座,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共同驱动所述第一支撑框架沿第一方向的正、负向移动,从而带动所述镜筒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正、负向移动,实现水平X方向防抖(OIS-X)功能。因各所述弹性件为记忆合金制成,在实现所述镜筒自动调焦(AF)和(OIS)防抖功能时省去了线圈与磁路结构,避免了受外界磁场环境的影响,有效提高了所述镜头驱动装置的可靠性。并且上述结构简单、装配容易,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镜头驱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镜头驱动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镜头驱动装置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镜头驱动装置的第三支撑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镜头驱动装置的第二支撑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镜头驱动装置的镜筒结构示意图;
图7为沿图1中A-A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镜头驱动装置的第二支撑框架、第三支撑框架和镜筒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镜头驱动装置的第一支撑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镜头驱动装置的第一支撑框架、第二支撑框架及第三支撑框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沿图1中B-B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镜头驱动装置的第一支撑框架、第二支撑框架、第三支撑框架的及底座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其中,图1为本发明镜头驱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镜头驱动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镜头驱动装置100,包括底座1,弹性件2、第三支撑框架3、第二支撑框架4、镜筒5、第一支撑框架6以及壳体7。
本实施方式中,为方便说明,设光轴方向、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两两相互垂直,即光轴方向为Z轴方向,第一方向为X轴方向,第二方向为Y轴方向。
请结合参图3,为本发明镜头驱动装置的底座结构示意图。所述底座1包括底座本体11、设置于所述底座本体11且相互绝缘的多个导电端12以及由所述底座本体11向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框架6延伸的底座支撑部13。
多个导电端12与所述弹性件2的数量匹配,用于为每个所述弹性件2引入电信号。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端12设有十二个。在其他可选择的实施方式中,12个所述导电端12合为一体,或者12个所述导电端12部分合为一体。
所述弹性件2由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SMA)制成,其包括第一弹性件21、第二弹性件22、第三弹性件23、第四弹性件24、第五弹性件25以及第六弹性件26。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弹性件21、所述第二弹性件22、所述第三弹性件23、所述第四弹性件24、所述第五弹性件25以及所述第六弹性件26均为螺旋弹簧。当然,不限于此结构。
每个弹性件2引入的电信号包括正极和负极,因此,所述弹性件2分别与十二个所述导电端12配合电连接。当然,电路连接控制并不限于此方式。
请结合参图4-6,其中,图4为本发明镜头驱动装置的第三支撑框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镜头驱动装置的第二支撑框架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镜头驱动装置的镜筒结构示意图。所述镜筒5沿光轴方向(Z轴方向)移动具体说明如下:
所述第三支撑框架3盖合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4并共同围成收容空间10。
所述第三支撑框架3包括第三框架本体31、由所述第三框架本体31向远离光轴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三框架延伸部32,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撑框架3的表面且相互绝缘的两根第三导线33。
所述第二支撑框架4包括第二框架本体41、沿光轴方向(Z轴方向)设置并固定于所述第二框架本体41的镜筒导向柱42、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4的表面且相互绝缘的两根第四导线43以及沿所述第二方向(Y轴方向)设置并固定于所述第二框架本体41的第二框架导向柱44。
所述镜筒导向柱42平行于光轴延伸。所述镜筒导向柱42与第二框架本体41通过注塑成型为一体结构。当然,所述镜筒导向柱42与第二框架本体41还可通过胶水胶合固定。
所述镜筒5包括镜筒本体51、自所述镜筒本体51向远离光轴方向延伸形成的镜筒延伸部52,以及设于所述镜筒5外表面且互相绝缘的第一导线53和第二导线54。
所述镜筒延伸部52包括两个第一延伸部521和两个第二延伸部522。更优的,两个所述第一延伸部521与两个所述第二延伸部522相互间隔且交错设置。
请结合参图7-8,其中,图7为沿图1中A-A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镜头驱动装置的第二支撑框架、第三支撑框架和镜筒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所述第五弹性件25和所述第六弹性件26分别固定于所述镜筒延伸部52并将所述镜筒支撑悬置于所述收容空间10内,具体为:
所述第五弹性件25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三支撑框架3且与所述导电端12电连接,所述第五弹性件25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镜筒5,用于驱动所述镜筒5沿其光轴方向(即Z轴方向)正向移动或负向移动。
所述第六弹性件26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4且与所述导电端12电连接,所述第六弹性件26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镜筒5,用于驱动所述镜筒5沿其光轴方向(即Z轴方向)负向移动或正向移动。
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所述第五弹性件25和所述第六弹性件26分别设有两个,两所述第五弹性件25分别沿光轴方向延伸固定于两所述第一延伸部521的远离所述底座本体11的一侧;两所述第六弹性件26分别沿光轴方向延伸固定于两所述第一延伸部521的靠近所述底座本体11的一侧。
更优的,所述镜筒5外壁呈矩形,两个所述第一延伸部521和两个所述第二延伸部522位于所述镜筒5的四个角的位置。两所述第一延伸部521位于同一条对角线上,两所述第二延伸部522位于另一条对角线上。当两个所述第五弹性件25和两个所述第六弹性件26分别固定于所述两个所述第一延伸部521后形成对称结构,从而使得所述镜筒5沿光轴方向移动时更平衡,可靠性和精度更高。
所述第二延伸部522沿光轴方向设有贯穿其上的镜筒导向孔5221,所述镜筒导向孔5221套设于所述镜筒导向柱42。所述镜筒导向柱42用于给所述镜筒5导向,避免使所述镜筒5沿光轴的方向(Z轴方向)上移动时产生偏移,且移动更容易,有效提高了其可靠性。
为了减小所述镜筒5移动时的阻力,所述镜筒5还包括贴合固定于所述镜筒导向孔5221内壁的第一金属套筒55,所述镜筒导向孔5221通过所述第一金属套筒55套设于所述镜筒导向柱42。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金属套筒55与所述镜筒5通过一体注塑成型。
所述第一导线53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五弹性件25电连接并使得两个所述第五弹性件25形成电流回路;所述第二导线54两端分别与两所述第六弹性件26电连接并使得两个所述第六弹性件26形成电流回路。
两个所述第五弹性件25通过所述第三支撑框架3表面设置的两根所述第三导线33与其中两个所述导电端12形成电连接,并形成电流回路。
两个所述第六弹性件26通过所述第二支撑框架4表面设置的两根所述第四导线43与其中两个所述导电端12形成电连接,并形成电流回路。
请继续参图7-8,初始状态时,所述镜筒5处于行程的中间位置,以使所述镜筒5可快速移动至所需要的位置。
当所述第五弹性件25为SMA单向压缩弹簧时,连接所述第五弹性件25的两个所述导电端12(正极、负极)通电后经两根所述第三导线33流至所述第五弹性件25,由于热效应使所述第五弹性件25的晶体结构由马氏体向奥氏体转变,从而所述第五弹性件25开始收缩产生收缩力,克服所述第六弹性件26的拉力,带动所述镜筒5沿其光轴方向(即Z轴方向)正向移动。当减小电流或停止通电,所述第五弹性件25的温度降低,所述第五弹性件25向初始状态伸展回复。反之,当所述第五弹性件25为SMA单向伸展弹簧时,带动所述镜筒5沿其光轴方向(即Z轴方向)负向移动。
同理,当所述第六弹性件26为SMA单向压缩弹簧,连接所述第六弹性件26的两个所述导电端12(正极、负极)通电后经两根所述第四导线43流至所述第六弹性件26,由于热效应使所述第六弹性件26的晶体结构由马氏体向奥氏体转变,从而所述第六弹性件26开始收缩产生收缩力,克服所述第五弹性件25的拉力,带动所述镜筒5沿其光轴方向(即Z轴方向)负向移动。当减小电流或停止通电,所述第六弹性件26的温度降低,所述第六弹性件26向初始状态伸展回复。即实现了所述镜头驱动装置100的自动调焦(AF)功能。反之,当所述第六弹性件26为SMA单向伸展弹簧时,带动所述镜筒5沿其光轴方向(即Z轴方向)正向移动。
同时,由于形状记忆合金在不同温度时,表现出不同的电阻,可通过此种特性做闭环控制,当电流不同时,温度、位置、电阻也随之改变,因此可将电阻与位置作匹配。
应用时场景一、所述第五弹性件25和所述第六弹性件26均为SMA单向压缩弹簧时:
所述镜筒5处于原始位置时,给所述第六弹性件26通电,使得所述第六弹性件26收缩并带动所述镜筒5沿光轴方向负向移动;
在所述第六弹性件26电流减小的同时,给所述第五弹性件25通电,所述第五弹性件25开始收缩,带动所述镜筒5沿光轴方向正向移动,从而可以实现所述镜筒5从负向最大位置运动到正向最大位置;
当所述第五弹性件25带动所述镜筒5到达正向最大位置时,减小所述第五弹性件25的电流或断电,给所述第六弹性件26通电,则所述第六弹性件26开始收缩,带动所述镜筒5向沿光轴方向负向移动,从而可以实现所述镜筒5从正向最大位置到负向最大位置。
根据实际产品需要的位移运动反馈,给所述第五弹性件25和所述第六弹性件26施加不同组合的电流就可以使所述镜筒5达到行程范围内的任何位置。
应用场景二、所述第五弹性件25和所述第六弹性件26均为SMA单向伸展弹簧时:
所述镜筒5处于原始位置,给所述第六弹性件26通电,使得所述第六弹性件26伸展并带动所述镜筒5沿光轴方向正向移动;
在所述第六弹性件26电流减小的同时,给所述第五弹性件25通电,所述第五弹性件25开始伸展,带动所述镜筒5沿光轴方向负向移动,从而可以实现所述镜筒5从正向最大位置运动到负向最大位置;
当所述第五弹性件25带动所述镜筒5到达负向最大位置时,减小所述第五弹性件25的电流或断电,给所述第六弹性件26通电,则所述第六弹性件26开始伸展,带动所述镜筒5向沿光轴方向正向移动,从而可以实现所述镜筒5从负向最大位置到正向最大位置。
根据实际产品需要的位移运动反馈,给所述第五弹性件25和所述第六弹性件26施加不同组合的电流就可以使所述镜筒5达到行程范围内的任何位置。
请结合参图9-10,其中,图9为本发明镜头驱动装置的第一支撑框架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镜头驱动装置的第一支撑框架、第二支撑框架及第三支撑框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所述镜筒5沿第二方向(Y轴方向)移动具体说明如下:
所述第二支撑框架4支撑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6。因所述第二支撑框架4与所述第三支撑框架3盖合固定,即相当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4和所述第三支撑框架3共同支撑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6。
所述第一支撑框架6包括第一框架本体61、由所述第一框架本体61向靠近光轴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一框架延伸部62、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6的表面且互相绝缘的第五导线63和第六导线64、由所述第一框架本体61凹陷形成的两个收容槽65以及沿所述第一方向(X轴方向)设置并固定于所述第一框架本体61的第一框架导向柱66。
所述第三弹性件23和所述第四弹性件沿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Y轴方向)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三框架延伸部32的相对两侧。
具体的,所述第三弹性件23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6并与其中两个所述导电端12(正极、负极)电连接,所述第三弹性件23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三支撑框架3,具体固定于所述第三框架延伸部32的一侧,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支撑框架4和所述第三支撑框架3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6沿第二方向(Y轴方向)正向移动或负向移动。
所述第四弹性件24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6并与其中两个所述导电端(正极、负极)电连接,所述第四弹性件24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三支撑框架3,具体固定于所述第三框架延伸部32的另一侧,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支撑框架4和第三支撑框架3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6沿第二方向(Y轴方向)负向移动或正向移动。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弹性件23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框架6上设置的所述第五导线63与其中两个所述导电端12电连接。所述第四弹性件24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框架6上设置的所述第六导线64与其中两个所述导电端电12电连接。
更优的,所述第一框架延伸部62沿第二方向设有贯穿其上的第一框架导向孔621;所述第一框架导向孔621套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4的所述第二框架导向柱44。
所述第二框架导向柱44用于给所述第二支撑框架4导向,避免使所述第二支撑框架4沿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移动时产生偏移,且移动更容易,有效提高了其可靠性。
为了减小所述第二支撑框架4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6移动时的阻力,所述第一支撑框架6还包括贴合固定于所述第一框架导向孔621内壁的第二金属套筒67,所述第一框架导向孔621通过所述第二金属套筒67套设于第二框架导向柱44。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金属套筒67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6为一体注塑成型。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框架延伸部62包括两个且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框架本体61的相对两侧。该结构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框架6支撑所述第二支撑框架4时更平稳,可靠性更好。
请继续参图10,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二支撑框架4处于行程的中间位置,以使所述第二支撑框架4可快速移动至所需要的位置。
当所述第三弹性件23为SMA单向压缩弹簧时,连接所述第三弹性件23的两个所述导电端12(正极、负极)通电后经两根所述第五导线63流至所述第三弹性件23,由于热效应使所述第三弹性件23的晶体结构由马氏体向奥氏体转变,从而使所述第三弹性件23开始收缩产生收缩力,克服所述第四弹性件24的拉力,带动所述第三支撑框架4沿第二方向(即Y轴方向)正向移动,即带动所述镜筒5沿第二方向正向移动。当减小电流或停止通电,所述第三弹性件23的温度降低,所述第三弹性件23向初始状态伸展回复。反之,当所述第三弹性件23为SMA单向伸展弹簧时,带动所述镜筒5沿第二方向(即Y轴方向)负向移动。
同理,当所述第四弹性件24为SMA单向压缩弹簧时,连接所述第四弹性件24的两个所述导电端12(正极、负极)通电后经所述第六导线64流至所述第四弹性件24,由于热效应使所述第四弹性件24的晶体结构由马氏体向奥氏体转变,从而使所述第四弹性件24开始收缩产生收缩力,克服所述第三弹性件23的拉力,带动所述第三支撑框架4沿第二方向(即Y轴方向)负向移动,即带动所述镜筒5沿第二方向负向移动。当减小电流或停止通电,所述第四弹性件24的温度降低,所述第四弹性件24向初始状态伸展回复。反之,当所述第四弹性件24为SMA单向伸展弹簧时,带动所述镜筒5沿第二方向(即Y轴方向)正向移动。
上述结构即实现了所述镜头驱动装置100在Y轴方向防抖(OIS-Y)功能。
同时,由于形状记忆合金在不同温度时,表现出不同的电阻,可通过此种特性做闭环控制,当电流不同时,温度、位置、电阻也随之改变,因此可将电阻与位置作匹配。
应用时场景一、所述第三弹性件23和所述第四弹性件24均为SMA单向压缩弹簧时:
所述镜筒5处于原始位置,给所述第三弹性件23通电,使得所述第三弹性件23收缩并带动所述镜筒5沿第二方向(Y轴方向)正向移动;
在所述第三弹性件23电流减小的同时,给所述第四弹性件24通电,所述第四弹性件24开始收缩,带动所述镜筒5沿第二方向负向移动,从而可以实现所述镜筒5从正向最大位置运动到负向最大位置;
当所述第四弹性件24带动所述镜筒5到达负向最大位置时,减小所述第四弹性件24的电流或断电,给所述第三弹性件23通电,则所述第三弹性件23开始收缩,带动所述镜筒5向沿第二方向(Y轴方向)正向移动,从而可以实现所述镜筒5从负向最大位置到正向最大位置。
根据实际产品需要的位移运动反馈,给所述第三弹性件23和所述第四弹性件24施加不同组合的电流就可以使所述镜筒5达到行程范围内的任何位置。
应用场景二、所述第三弹性件23和所述第四弹性件24均为SMA单向伸展弹簧时:
所述镜筒5处于原始位置,给所述第三弹性件23通电,使得所述第三弹性件23伸展并带动所述镜筒5沿第二方向(Y轴方向)负向移动;
在所述第三弹性件23电流减小的同时,给所述第四弹性件24通电,所述第四弹性件24开始伸展,带动所述镜筒5沿第二方向正向移动,从而可以实现所述镜筒5从负向最大位置运动到正向最大位置;
当所述第四弹性件24带动所述镜筒5到达正向最大位置时,减小所述第四弹性件24的电流或断电,给所述第三弹性件23通电,则所述第三弹性件23开始伸展,带动所述镜筒5沿第二方向(Y轴方向)负向移动,从而可以实现所述镜筒5从正向最大位置到负向最大位置。
根据实际产品需要的位移运动反馈,给所述第三弹性件23和所述第四弹性件24施加不同组合的电流就可以使所述镜筒5达到行程范围内的任何位置。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三弹性件23和所述第四弹性件24与所述导电端12电连接并非限于通过第五导线63和第六导线64,还可通过外部的导电线共同实现其正、负极与所述导电端12的电连接,这也是可行的,主要为接线方便。因相关电连接为简单的公知常识,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容易想到,在此不再赘述。
请结合参阅图3及图11和图12,其中,图11为沿图1中B-B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镜头驱动装置的第一支撑框架、第二支撑框架、第三支撑框架的及底座的装配结构示意图。所述镜筒5沿第一方向(X轴方向)移动具体说明如下:
所述第一支撑框架6支撑于所述底座1的所述底座本体11。
所述第一弹性件21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座本体11并与其中两个所述导电端12(正极、负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21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6,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支撑框架6相对于所述底座本体11沿第一方向(X轴方向)正向移动或负向移动。
所述第二弹性件22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座本体11并与其中两个所述导电端12(正极、负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22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6,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支撑框架6相对于所述底座本体11沿第一方向(X轴方向)负向移动或正向移动。
具体的,所述第一框架本体61上设置的两个所述收容槽65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本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收容槽65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框架本体61的相对两侧。
所述第一弹性件21和所述第二弹性件22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且分别收容于两个所述收容槽65内并与所述第一框架本体61固定连接。
更优的,所述底座支撑部13沿所述第一方向(X轴方向)设有贯穿其上的底座导向孔131;所述底座导向孔131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6的所述第一框架导向柱66。
所述第一框架导向柱66用于给所述第一支撑框架4导向,避免使所述第一支撑框架6沿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移动时产生偏移,且移动更容易,有效提高了其可靠性。
为了减小所述第一支撑框架6相对于所述底座1移动时的阻力,所述底座1还包括贴合固定于所述底座导向孔131内壁的第三金属套筒14。所述底座导向孔131通过所述第三金属套筒14套设于所述第一框架导向柱66。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金属套筒14与所述底座1为一体注塑成型。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支撑部13包括两个且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分别设于所述底座本体11的相对两侧。该结构使得所述底座1支撑所述第一支撑框架6时更平稳,可靠性更好。
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支撑框架6处于行程的中间位置,以使所述第一支撑框架6可快速移动至所需要的位置。
当所述第一弹性件21为SMA单向压缩弹簧时,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21的两个所述导电端12(正极、负极)通电后流至所述第一弹性件21,由于热效应使所述第一弹性件21的晶体结构由马氏体向奥氏体转变,从而使所述第一弹性件21开始收缩产生收缩力,克服所述第二弹性件22的拉力,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框架6沿第一方向(即X轴方向)正向移动,即带动所述镜筒5沿第一方向正向移动。当减小电流或停止通电,所述第一弹性件21的温度降低,所述第一弹性件21向初始状态伸展回复。反之,当所述第一弹性件21为SMA单向伸展弹簧时,带动所述镜筒5沿第一方向(即X轴方向)负向移动。
同理,当所述第二弹性件22为SMA单向压缩弹簧时,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22的两个所述导电端12(正极、负极)通电后流至所述第二弹性件22,由于热效应使所述第二弹性件22的晶体结构由马氏体向奥氏体转变,从而使所述第二弹性件22开始收缩产生收缩力,克服所述第一弹性件21的拉力,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框架6沿第一方向(即X轴方向)负向移动,即带动所述镜筒5沿第一方向负向移动。当减小电流或停止通电,所述第二弹性件224的温度降低,所述第二弹性件22向初始状态伸展回复。上述结构即实现了所述镜头驱动装置100在X轴方向防抖(OIS-Y)功能。反之,当所述第二弹性件22为SMA单向伸展弹簧时,带动所述镜筒5沿第一方向(即X轴方向)正向移动。
同时,由于形状记忆合金在不同温度时,表现出不同的电阻,可通过此种特性做闭环控制,当电流不同时,温度、位置、电阻也随之改变,因此可将电阻与位置作匹配。
应用时场景一、所述第一弹性件21和所述第二弹性件22均为SMA单向压缩弹簧时:
所述镜筒5处于原始位置,给所述第一弹性件21通电,使得所述第上弹性件21收缩并带动所述镜筒5沿第一方向(X轴方向)正向移动;
在所述第一弹性件21电流减小的同时,给所述第二弹性件22通电,所述第二弹性件22开始收缩,带动所述镜筒5沿第一方向负向移动,从而可以实现所述镜筒5从正向最大位置运动到负向最大位置;
当所述第二弹性件22带动所述镜筒5到达负向最大位置时,减小所述第二弹性件22的电流或断电,给所述第一弹性件21通电,则所述第一弹性件21开始收缩,带动所述镜筒5向沿第一方向正向移动,从而可以实现所述镜筒5从负向最大位置到正向最大位置。
根据实际产品需要的位移运动反馈,给所述第一弹性件21和所述第二弹性件22施加不同组合的电流就可以使所述镜筒5达到行程范围内的任何位置。
应用场景二、所述第一弹性件21和所述第二弹性件22均为SMA单向伸展弹簧时:
所述镜筒5处于原始位置,给所述第一弹性件21通电,使得所述第一弹性件21伸展并带动所述镜筒5沿第一方向(X轴方向)负向移动;
在所述第一弹性件21电流减小的同时,给所述第二弹性件22通电,所述第二弹性件22开始伸展,带动所述镜筒5沿第一方向正向移动,从而可以实现所述镜筒5从负向最大位置运动到正向最大位置;
当所述第二弹性件22带动所述镜筒5到达正向最大位置时,减小所述第二弹性件22的电流或断电,给所述第一弹性件21通电,则所述第一弹性件21开始伸展,带动所述镜筒5向沿第一方向负向移动,从而可以实现所述镜筒5从正向最大位置到负向最大位置。
根据实际产品需要的位移运动反馈,给所述第一弹性件21和所述第二弹性件22施加不同组合的电流就可以使所述镜筒5达到行程范围内的任何位置。
所述外壳7盖设于所述底座本体11,所述第一支撑框架6、所述第二支撑框架4、所述第三支撑框架3及所述镜筒5均收容固定于所述外壳7内,所述外壳7对收容于其内的器件形成保护。
由上述结构即实现了所述镜头驱动装置在三轴方向的自动调焦AF功能和OIS防抖功能,可靠性更好,精确度更高。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导线53、所述第二导线54、所述第三导线33、所述第四导线43、所述第五导线63以及所述第六导线64均通过激光镭雕技术(LDS)加工形型。从而使得各导线不占用所述镜筒5等器件厚度,使得所述镜头驱动装置100可以做薄,便于产品的微型化,同时,采用激光镭射技术(LDS)加工也便于批量加工。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镜头驱动装置中,所述第三支撑框架盖设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并围成收容空间,通过所述第五弹性件和所述第六弹性件共同将所述镜筒悬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并驱动其沿光轴方向正、负向移动,实现自动调焦(AF)功能;将所述第二支撑框架支撑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通过所述第三弹性件和第四弹性件共同驱动所述第三支撑框架沿第二方向的正、负向移动,从而带动所述镜筒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正、负向移动,实现水平Y方向的防抖(OIS-Y)功能;将所述第一支撑框架支撑于所述底座,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共同驱动所述第一支撑框架沿第一方向的正、负向移动,从而带动所述镜筒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正、负向移动,实现水平X方向防抖(OIS-X)功能。因各所述弹性件为记忆合金制成,在实现所述镜筒自动调焦(AF)和(OIS)防抖功能时省去了线圈与磁路结构,避免了受外界磁场环境的影响,有效提高了所述镜头驱动装置的可靠性。并且上述结构简单、装配容易,生产效率高。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5)

1.一种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底座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座本体且相互绝缘的多个导电端;
第一支撑框架,所述第一支撑框架支撑于所述底座本体;
第二支撑框架,所述第二支撑框架支撑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
第三支撑框架,所述第三支撑框架盖合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并共同围成收容空间;
镜筒,所述镜筒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及,
弹性件,由记忆合金制成,其包括:
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座本体并与所述导电端电连接,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相对于所述底座本体沿第一方向正向移动或负向移动;
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座本体并与所述导电端电连接,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相对于所述底座本体沿第一方向负向移动或正向移动;
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并与所述导电端电连接,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三支撑框架,用于驱动所述第三支撑框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框架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沿第二方向正向移动或负向移动;
第四弹性件,所述第四弹性件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并与所述导电端电连接,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三支撑框架,用于驱动所述第三支撑框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框架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沿第二方向负向移动或正向移动;
第五弹性件,所述第五弹性件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三支撑框架且与所述导电端电连接,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镜筒,用于驱动所述镜筒沿其光轴方向正向移动或负向移动;及,
第六弹性件,所述第六弹性件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且与所述导电端电连接,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镜筒,用于驱动所述镜筒沿其光轴方向负向移动或正向移动;
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及所述光轴方向两两相互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包括镜筒本体及自所述镜筒本体向远离光轴方向延伸形成的镜筒延伸部,所述第五弹性件和所述第六弹性件分别固定于所述镜筒延伸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延伸部包括两个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五弹性件和所述第六弹性件分别设有两个,两所述第五弹性件分别沿光轴方向延伸固定于两所述第一延伸部的远离所述底座本体的一侧,两所述第六弹性件分别沿光轴方向延伸固定于两所述第一延伸部的靠近所述底座本体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的外表面设有互相绝缘的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第一导线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五弹性件电连接形成电流回路,所述第二导线两端分别与两所述第六弹性件电连接形成电流回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框架的表面设有相互绝缘的两根第三导线,两个所述第五弹性件通过两根所述第三导线与所述导电端形成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的表面设有相互绝缘的两根第四导线,两个所述第六弹性件通过两根所述第四导线与所述导电端形成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延伸部还包括两个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沿光轴方向设有贯穿其上的镜筒导向孔,所述第二支撑框架包括第二框架本体和沿光轴方向设置并固定于所述第二框架本体的镜筒导向柱,所述镜筒导向孔套设于所述镜筒导向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延伸部和两个所述第二延伸部交错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外壁呈矩形,所述镜筒延伸部位于所述镜筒四个角的位置,两所述第一延伸部位于同一条对角线上,两所述第二延伸部位于另一条对角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还包括贴合固定于所述镜筒导向孔内壁的第一金属套筒,所述镜筒导向孔通过所述第一金属套筒套设于所述镜筒导向柱。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套筒与所述镜筒通过一体注塑成型。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框架包括第三框架本体和由所述第三框架本体向远离光轴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三框架延伸部,所述第三弹性件和所述第四弹性件沿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三框架延伸部的相对两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的表面设有互相绝缘的第五导线和第六导线,所述第三弹性件与所述第四弹性件分别通过所述第五导线和所述第六导线与所述导电端电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包括第一框架本体和由所述第一框架本体向靠近光轴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一框架延伸部,所述第一框架延伸部沿第二方向设有贯穿其上的第一框架导向孔;所述第二支撑框架包括第二框架本体和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并固定于所述第二框架本体的第二框架导向柱,所述第一框架导向孔套设于所述第二框架导向柱。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框架延伸部包括两个且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框架本体的相对两侧。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还包括贴合固定于所述第一框架导向孔内壁的第二金属套筒,所述第一框架导向孔通过所述第二金属套筒套设于所述第二框架导向柱。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套筒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一体注塑成型。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包括第一框架本体和由所述第一框架本体凹陷形成的两个收容槽,所述收容槽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均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且分别收容于两个所述收容槽内并与所述第一框架本体固定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收容槽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框架本体的相对两侧。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还包括由所述底座本体向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延伸的底座支撑部,所述底座支撑部沿所述第一方向设有贯穿其上的底座导向孔;所述第一支撑框架还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并固定于所述第一框架本体的第一框架导向柱,所述底座导向孔套设于所述第一框架导向柱。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支撑部包括两个且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分别设于所述底座本体的相对两侧。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还包括贴合固定于所述底座导向孔内壁的第三金属套筒,所述底座导向孔通过所述第三金属套筒套设于所述第一框架导向柱。
23.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金属套筒与所述底座一体注塑成型。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驱动装置还包括盖设于所述底座本体的外壳,所述第一支撑框架、所述第二支撑框架、所述第三支撑框架及所述镜筒均收容固定于所述外壳内。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所述第四弹性件、所述第五弹性件及所述第六弹性件均为螺旋弹簧。
CN201810260110.XA 2018-03-27 2018-03-27 镜头驱动装置 Active CN1083337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60110.XA CN108333709B (zh) 2018-03-27 2018-03-27 镜头驱动装置
US16/236,508 US10795114B2 (en) 2018-03-27 2018-12-30 Lens driving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60110.XA CN108333709B (zh) 2018-03-27 2018-03-27 镜头驱动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33709A true CN108333709A (zh) 2018-07-27
CN108333709B CN108333709B (zh) 2020-10-23

Family

ID=62931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60110.XA Active CN108333709B (zh) 2018-03-27 2018-03-27 镜头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795114B2 (zh)
CN (1) CN108333709B (zh)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43527A (zh) * 2018-10-30 2019-01-04 宁波创为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变焦且具有防抖功能的光学成像机构
CN110261988A (zh) * 2019-06-01 2019-09-20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自动对焦镜头组件及其自动对焦方法
CN110703404A (zh) * 2019-09-11 2020-01-17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
CN111561635A (zh) * 2020-04-18 2020-08-21 睿恩光电有限责任公司 可倾斜摄像系统及电子设备
WO2020243869A1 (zh) * 2019-06-01 2020-12-10 瑞声光学解决方案私人有限公司 应用于潜望式镜头模组的棱镜装置和潜望式镜头模组
WO2020243858A1 (zh) * 2019-06-01 2020-12-10 瑞声光学解决方案私人有限公司 自动对焦镜头组件
CN112099287A (zh) * 2020-11-11 2020-12-18 常州市瑞泰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镜头
CN112130397A (zh) * 2019-09-11 2020-12-25 常州市瑞泰光电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112764290A (zh) * 2021-03-04 2021-05-07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模块、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2835204A (zh) * 2021-03-04 2021-05-25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模块、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WO2022007201A1 (zh) * 2020-07-09 2022-01-13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驱动组件、相机模块和具有拍摄功能的电子设备
CN114083521A (zh) * 2022-01-24 2022-02-25 沈阳和研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划片机搬运手臂的搬运机构及划片机搬运手臂
WO2022121053A1 (zh) * 2020-12-08 2022-06-16 诚瑞光学(深圳)有限公司 镜头驱动装置
WO2022227715A1 (zh) * 2021-04-30 2022-11-03 广东海德亚科技有限公司 光学防抖驱动组件及镜头组件
CN116594142A (zh) * 2023-02-17 2023-08-15 上海比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模组及移动终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67925B2 (en) * 2019-08-30 2024-01-09 Tdk Taiwan Corp. Driving mechanism for optical element
KR20210081556A (ko) * 2019-12-24 2021-07-02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센서 구동 장치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41305A (zh) * 2007-11-19 2009-05-2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镜片驱动单元及镜头模组
CN101876742A (zh) * 2009-04-28 2010-11-03 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透镜驱动装置
CN107193106A (zh) * 2017-04-12 2017-09-22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镜头驱动装置
CN206584105U (zh) * 2016-04-01 2017-10-24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驱动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51484B (zh) * 2015-09-08 2020-11-10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摄像机模块和光学设备
KR20170116749A (ko) * 2016-04-12 2017-10-20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 기기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41305A (zh) * 2007-11-19 2009-05-2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镜片驱动单元及镜头模组
CN101876742A (zh) * 2009-04-28 2010-11-03 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透镜驱动装置
CN206584105U (zh) * 2016-04-01 2017-10-24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驱动机构
CN107193106A (zh) * 2017-04-12 2017-09-22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镜头驱动装置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43527A (zh) * 2018-10-30 2019-01-04 宁波创为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变焦且具有防抖功能的光学成像机构
WO2020243858A1 (zh) * 2019-06-01 2020-12-10 瑞声光学解决方案私人有限公司 自动对焦镜头组件
CN110261988A (zh) * 2019-06-01 2019-09-20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自动对焦镜头组件及其自动对焦方法
CN110261988B (zh) * 2019-06-01 2022-01-11 瑞声光学解决方案私人有限公司 自动对焦镜头组件及其自动对焦方法
WO2020243869A1 (zh) * 2019-06-01 2020-12-10 瑞声光学解决方案私人有限公司 应用于潜望式镜头模组的棱镜装置和潜望式镜头模组
CN112130397B (zh) * 2019-09-11 2022-07-12 常州市瑞泰光电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112130397A (zh) * 2019-09-11 2020-12-25 常州市瑞泰光电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110703404A (zh) * 2019-09-11 2020-01-17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
CN111561635B (zh) * 2020-04-18 2021-07-06 睿恩光电有限责任公司 可倾斜摄像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1561635A (zh) * 2020-04-18 2020-08-21 睿恩光电有限责任公司 可倾斜摄像系统及电子设备
WO2022007201A1 (zh) * 2020-07-09 2022-01-13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驱动组件、相机模块和具有拍摄功能的电子设备
CN112099287A (zh) * 2020-11-11 2020-12-18 常州市瑞泰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镜头
WO2022121053A1 (zh) * 2020-12-08 2022-06-16 诚瑞光学(深圳)有限公司 镜头驱动装置
CN112835204A (zh) * 2021-03-04 2021-05-25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模块、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2764290A (zh) * 2021-03-04 2021-05-07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模块、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WO2022227715A1 (zh) * 2021-04-30 2022-11-03 广东海德亚科技有限公司 光学防抖驱动组件及镜头组件
CN114083521A (zh) * 2022-01-24 2022-02-25 沈阳和研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划片机搬运手臂的搬运机构及划片机搬运手臂
CN114083521B (zh) * 2022-01-24 2022-09-09 沈阳和研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划片机搬运手臂的搬运机构及划片机搬运手臂
CN116594142A (zh) * 2023-02-17 2023-08-15 上海比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16594142B (zh) * 2023-02-17 2024-04-16 上海比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模组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795114B2 (en) 2020-10-06
US20190302398A1 (en) 2019-10-03
CN108333709B (zh) 2020-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33709A (zh) 镜头驱动装置
JP6441368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これを含む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CN114710605B (zh) 相机模块和包括该相机模块的光学装置
CN105068358B (zh) 透镜驱动装置
CN209151244U (zh) 驱动机构、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EP2887112A1 (en) Structure for voice coil motor providing controllable lens tilt capability
CN207926717U (zh) 一种光学防抖摄像模组
CN112369008B (zh) 相机装置和光学仪器
CN204203537U (zh) 一种音圈马达
CN108445599A (zh) 镜头驱动装置
CN108508566B (zh) 镜头驱动装置
CN107561826A (zh) 一种双透镜驱动装置
CN102957297B (zh) 一种多用途微型音圈电机
CN113395432A (zh) 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US11543735B2 (en) Dual lens driving apparatus and camera module
CN108769492A (zh) 摄像头组件和电子装置
CN107942468B (zh) 图像采集模组及终端
CN208297834U (zh) 光学装置
CN113329162A (zh) 一种用于摄像头防抖及对焦的装置
CN109151289A (zh) 补光模组及终端设备
CN113452233B (zh) 一种大推力中置自动对焦马达
KR102492627B1 (ko) 렌즈 구동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CN112995463B (zh)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09858826U (zh) 一种sma防抖致动器
CN207232595U (zh) 一种双透镜驱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29

Address after: No. 8, 2 floor, 85 Cavendish Science Park Avenue, Singapore

Applicant after: Raytheon solutions Pte Ltd

Address before: No. 8, 1st floor, Tongj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10 65th Street, Hongmao Bridge, Singapore

Applicant before: Raytheon Technology (Singapore)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