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74470B - 一种提高蝴蝶兰繁殖系数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蝴蝶兰繁殖系数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874470B CN101874470B CN2009102198957A CN200910219895A CN101874470B CN 101874470 B CN101874470 B CN 101874470B CN 2009102198957 A CN2009102198957 A CN 2009102198957A CN 200910219895 A CN200910219895 A CN 200910219895A CN 101874470 B CN101874470 B CN 10187447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lture
- naa
- protocorm
- days
- frit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蝴蝶兰Phalaenopsis hybrid繁殖系数的方法。该方法使用天然物泥炭藓Sphagnum palustre灭菌后作为培养基质,培养基中不加活性炭和琼脂,定期向泥炭藓基质中注射经抽滤灭菌的低浓度6BA(6-苄基腺嘌呤)和NAA(萘乙酸)促进原球茎增殖和健康生长分化;利用了蝴蝶兰具有群居性的生物学特性,适当加大接种密度为20~25个原球茎/75cm2培养基质面积。获得了较高的增殖率。需要配合无菌操作技术的使用。具有操作简便、节约成本、可重复性好等特点。适用于工厂化生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名优花卉蝴蝶兰优良品种繁殖系数的提高。
技术背景
蝴蝶兰Phalaenopsis hybrid属热带气生兰,生长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兰科Orchidaceae植物,其花姿高雅,株型美观,色彩艳丽,花期持久,在热带中有“兰花皇后”之美称,是兰科植物中栽培最广泛、最普及的种类之一,是国际上最具有商业价值的四大观赏热带兰之一,在国内外有广泛的市场。但是,蝴蝶兰的再生能力弱,多采用分株繁殖,繁殖率低且多带病。种子繁殖发芽率又极低,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所以,在国外很早采用组织培养来快速繁殖种苗。但由于蝴蝶兰为单茎性气生兰,利用茎尖为外植体对母株的伤害较大,浪费较多,所以近几年来随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对蝴蝶兰的应用,也较多的利用胚、幼叶、茎尖、根段、花梗及花梗腋芽等多器官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研究。在近几年的报道也有对原球茎发生和增殖的影响因素的研究。然而,现有关于蝴蝶兰组织培养的专利和文献仅提到培养基配方,通常使用较高浓度的植物激素,这样很容易产生畸形苗;且培养基中均使用活性炭,由于活性炭对于植物激素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因此繁殖系数往往并不理想,难以满足生产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提高蝴蝶兰繁殖系数的方法。
本发明的具体步骤如下:
1.取由花梗诱导出的原球茎为外植体;
2.将生出的原球茎分离成以一个芽为单位的小块,接种于培养基质中,接种密度为20~25个以一个芽为单位的小块/75cm2培养基质,优选接种密度25个以一个芽为单位的小块/75cm2培养基质;
所述的培养基质是以经高温高压(121℃,1.0~1.2个大气压,15min)灭菌泥炭藓(Sphagnum palustre);
3、接种后按下述条件培养:培养温度为25℃±2℃,培养基pH值为5.6~5.8,光照时间为12~16小时,光照强度为2000~2500lux;
每周向其中注射经抽滤灭菌的MS培养液,用量为20mL/次/75cm2;注射周期为1次/周;需做高温高压灭菌(121℃,1.0~1.2个大气压,20min)后用无菌注射器在超净工作台上加入。注射方法相当于自然状态下盆栽蝴蝶兰的施肥。
所述的MS培养液中与常规MS(Murashige和Skoog,1962)培养液的不同之处在于:MS培养液蔗糖含量降为20g/L;在此基础上再添加6BA(6-苄基腺嘌呤)至1.0~2.0mg/L,优选2.0mg/L;以及添加NAA(萘乙酸)至0.1~0.2mg/L;优选0.1mg/L;
MS培养液中所使用的蔗糖可用市售白砂糖替换;
本发明中所用植物激素6BA和NAA均使用无菌滤膜(孔径规格为0.22mm)进行抽滤灭菌。
4.培养60天后将组培苗放在自然光下开瓶炼苗3~4天后,向温室移栽。
步骤1~3均在无菌环境下进行。
有益效果
本发明具有如下特点:
1.培养成本降低(不使用活性炭,所需培养瓶数量少,不使用琼脂),减少了频繁更换培养基所耗费的人力和财力。
2.培养物畸形苗数量减少,繁殖系数增加,苗木移栽成活率提高,能够满足生产上对苗木的要求。
3.采用自然界中易寻的天然物泥炭藓为培养基,培养基中不加活性炭和琼脂,为气生根呼吸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并减少了褐变的发生。
4.利用了蝴蝶兰具有群居型的生物学特性,适当加大接种密度,获得了较高的增殖率。
5.该技术重复性强,操作简单。
6.该技术不受季节限制,在实验室中可以周年使用。
说明书附图
本发明共有附图1幅,图1为实施例1中的原球茎在灭菌泥炭藓基质中培养60天的生长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试验例:一种提高蝴蝶兰繁殖系数的方法,品种为“红龙”(Dtps.Ben Yu Star″Red Dragon″)。
1.取由花梗诱导出的原球茎为外植体;
2.将生出的原球茎分离成以一个芽为单位的小块,接种于新的培养瓶中,每瓶(150mL规格的三角瓶)接种。
3.培养瓶中的支撑物以灭菌(121℃,1.0~1.2个大气压,15min)泥炭藓为基质,每周向其中添加经高温高压灭菌(121℃,1.0~1.2个大气压,20min)的MS液体,所述的MS培养液为组织培养常用的基本培养基,但其中,蔗糖含量降为20g/L,配方中其它成分未作修改,在此基础上再添加6BA以及NAA;
所述的6BA和NAA均使用孔径规格为0.22mm的无菌滤膜进行抽滤灭菌;
4.培养温度为25℃±2℃,培养基pH值为5.6~5.8,光照时间为12~16小时,光照强度为2000~2500lux。
5.60天后对每组的六瓶原球茎进行编号,统计出芽个数计算增殖系数和统计学分析。见表2-1。
对每组的六瓶原球茎进行编号,统计出芽个数计算增殖系数和统计学分析,
表2-1 四种因素水平的正交设计及分析
增殖系数=增殖后的原球茎总个数/接种的原球茎总个数
极差分析的结果为:四种因素对增殖系数的影响大小顺序为:接种密度>BA=NAA>蔗糖。适宜的接种密度为:20~25个以一个芽为单位的小块/75cm2培养基质,优选接种密度25个以一个芽为单位的小块/75cm2培养基质;适宜的激素浓度为:1.0~2.0mg/L BA、0.1~0.2mg/L的NAA;适宜的蔗糖浓度为20g/L。
增殖系数可以达到4.0以上,且试管苗健康茁壮,叶片油绿、气生根粗壮;将组培苗放在自然光下开瓶炼苗3~4天后,向温室移栽后成活率高于80%。实施例1实施材料品种为“红龙”(Dtps.Ben Yu Star″Red Dragon″)
1.取由花梗诱导出的原球茎为外植体;
2.将生出的原球茎分离成以一个芽为单位的小块,接种于培养基质中,接种密度为20个以一个芽为单位的小块/75cm2培养基质;所述的培养基质是以经高温高压(121℃,1.0~1.2个大气压,15min)灭菌泥炭藓(Sphagnum palustre);
3、接种后按下述条件培养:培养温度为25℃±2℃,培养基pH值为5.6~5.8,光照时间为12~16小时,光照强度为2000~2500lux;每周向其中注射经抽滤灭菌的MS培养液,用量为20mL/次/75cm2;注射周期为1次/周;需做高温高压灭菌(121℃,1.0~1.2个大气压,20min)后用无菌注射器在超净工作台上加入。注射方法相当于自然状态下盆栽蝴蝶兰的施肥。所述的MS培养液中与常规MS(Murashige和Skoog,1962)培养液的不同之处在于:MS培养液蔗糖含量降为20g/L;在此基础上再添加6BA(6-苄基腺嘌呤)至2.0mg/L;以及添加NAA(萘乙酸)至0.2mg/L;所用植物激素6BA和NAA均使用无菌滤膜(孔径规格为0.22mm)进行抽滤灭菌。培养60天后将组培苗放在自然光下开瓶炼苗3~4天后,向温室移栽。
步骤1~3均在无菌环境下进行。
增殖系数可以达到4.0以上,且试管苗健康茁壮,叶片油绿、气生根粗壮;将组培苗放在自然光下开瓶炼苗3~4天后,向温室移栽后成活率高于80%。
实施例2实施材料品种为“超群火鸟”(Dtps.Sogo Beach)
1.取由花梗诱导出的原球茎为外植体;
2.将生出的原球茎分离成以一个芽为单位的小块,接种于培养基质中,接种密度为25个以一个芽为单位的小块/75cm2培养基质;所述的培养基质是以经高温高压(121℃,1.0~1.2个大气压,15min)灭菌泥炭藓(Sphagnum palustre);
3、接种后按下述条件培养:培养温度为25℃±2℃,培养基pH值为5.6~5.8,光照时间为12~16小时,光照强度为2000~2500lux;每周向其中注射经抽滤灭菌的MS培养液,用量为20mL/次/75cm2;注射周期为1次/周;需做高温高压灭菌(121℃,1.0~1.2个大气压,20min)后用无菌注射器在超净工作台上加入。注射方法相当于自然状态下盆栽蝴蝶兰的施肥。所述的MS培养液中与常规MS(Murashige和Skoog,1962)培养液的不同之处在于:MS培养液蔗糖含量降为20g/L;在此基础上再添加6BA(6-苄基腺嘌呤)至1.0mg/L;以及添加NAA(萘乙酸)至0.1mg/L;所用植物激素6BA和NAA均使用无菌滤膜(孔径规格为0.22mm)进行抽滤灭菌。培养60天后将组培苗放在自然光下开瓶炼苗3~4天后,向温室移栽。
步骤1~3均在无菌环境下进行。
增殖系数可以达到4.0以上,且试管苗健康茁壮,叶片油绿、气生根粗壮;将组培苗放在自然光下开瓶炼苗3~4天后,向温室移栽后成活率高于80%。实施例3实施材料品种为“红龙”(Dtps.Ben Yu Star″Red Dragon″)
1.取由花梗诱导出的原球茎为外植体;
2.将生出的原球茎分离成以一个芽为单位的小块,接种于培养基质中,接种密度为24个以一个芽为单位的小块/75cm2培养基质;所述的培养基质是以经高温高压(121℃,1.0~1.2个大气压,15min)灭菌泥炭藓(Sphagnum palustre);
3、接种后按下述条件培养:培养温度为25℃±2℃,培养基pH值为5.6~5.8,光照时间为12~16小时,光照强度为2000~2500lux;每周向其中注射经抽滤灭菌的MS培养液,用量为20mL/次/75cm2;注射周期为1次/周;需做高温高压灭菌(121℃,1.0~1.2个大气压,20min)后用无菌注射器在超净工作台上加入。注射方法相当于自然状态下盆栽蝴蝶兰的施肥。所述的MS培养液中与常规MS(Murashige和Skoog,1962)培养液的不同之处在于:MS培养液蔗糖含量降为20g/L;在此基础上再添加6BA(6-苄基腺嘌呤)至1.9mg/L;以及添加NAA(萘乙酸)至0.1mg/L;所用植物激素6BA和NAA均使用无菌滤膜(孔径规格为0.22mm)进行抽滤灭菌。培养60天后将组培苗放在自然光下开瓶炼苗3~4天后,向温室移栽。
步骤1~3均在无菌环境下进行。
增殖系数可以达到4.0以上,且试管苗健康茁壮,叶片油绿、气生根粗壮;将组培苗放在自然光下开瓶炼苗3~4天后,向温室移栽后成活率高于80%。
实施例4实施材料品种为“超群火鸟”(Dtps.Sogo Beach)
1.取由花梗诱导出的原球茎为外植体;
2.将生出的原球茎分离成以一个芽为单位的小块,接种于培养基质中,接种密度为23个以一个芽为单位的小块/75cm2培养基质;所述的培养基质是以经高温高压(121℃,1.0~1.2个大气压,15min)灭菌泥炭藓(Sphagnum palustre);
3、接种后按下述条件培养:培养温度为25℃±2℃,培养基pH值为5.6~5.8,光照时间为12~16小时,光照强度为2000~2500lux;每周向其中注射经抽滤灭菌的MS培养液,用量为20mL/次/75cm2;注射周期为1次/周;需做高温高压灭菌(121℃,1.0~1.2个大气压,20min)后用无菌注射器在超净工作台上加入。注射方法相当于自然状态下盆栽蝴蝶兰的施肥。所述的MS培养液中与常规MS(Murashige和Skoog,1962)培养液的不同之处在于:MS培养液蔗糖含量降为20g/L;在此基础上再添加6BA(6-苄基腺嘌呤)至1.1mg/L;以及添加NAA(萘乙酸)至0.2mg/L;所用植物激素6BA和NAA均使用无菌滤膜(孔径规格为0.22mm)进行抽滤灭菌。培养60天后将组培苗放在自然光下开瓶炼苗3~4天后,向温室移栽。
步骤1~3均在无菌环境下进行。
增殖系数可以达到4.0以上,且试管苗健康茁壮,叶片油绿、气生根粗壮;将组培苗放在自然光下开瓶炼苗3~4天后,向温室移栽后成活率高于80%。
本发明主要用于蝴蝶兰优良品种“超群火鸟”(Dtps.Sogo Beach)和“红龙”(Dtps.Ben Yu Star″Red Dragon″)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
Claims (3)
1.一种提高蝴蝶兰繁殖系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由花梗诱导出的原球茎为外植体;
2)将生出的原球茎分离成以一个芽为单位的小块,接种于培养基质中,接种密度为20~25个小块/75cm2培养基质;
所述的培养基质是经121℃,1.0~1.2个大气压,15min灭菌的泥炭藓(Sphagnum palustre);
3)接种后按下述条件培养:培养温度为25℃±2℃,培养液pH值为5.6~5.8,光照时间为12~16小时,光照强度为2000~2500lux;
每周向其中注射经121℃,1.0~1.2个大气压,20min灭菌的MS培养液,用量为20mL/次/75cm2;注射周期为1次/周;
所述的MS培养液为组织培养常用的基本培养基,但其中,蔗糖含量降为20g/L,配方中其它成分未作修改,在此基础上再添加6BA至1.0~2.0mg/L;以及添加NAA至0.1~0.2mg/L;
所述的6BA和NAA均使用孔径规格为0.22mm的无菌滤膜进行抽滤灭菌;
4).培养60天后将组培苗放在自然光下开瓶炼苗3~4天后,向温室移栽;步骤1)~3)均在无菌环境下进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蝴蝶兰繁殖系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由花梗诱导出的原球茎为外植体;
2)将生出的原球茎分离成以一个芽为单位的小块,接种于培养基质中,接种密度为25个以一个芽为单位的小块/75cm2培养基质;
所述的培养基质是经121℃,1.0~1.2个大气压,15min灭菌泥炭藓(Sphagnum palustre);
3)、接种后按下述条件培养:培养温度为25℃±2℃,培养基pH值为5.6~5.8,光照时间为12~16小时,光照强度为2000~2500lux;
每周向其中注射经121℃,1.0~1.2个大气压,20min灭菌的MS培养液,用量为20mL/次/75cm2;注射周期为1次/周;
所述的MS培养液为组织培养常用的基本培养基,但其中,蔗糖含量降为20g/L,配方中其它成分未作修改,在此基础上再添加6BA至1.0~2.0mg/L;以及添加NAA至0.1~0.2mg/L;
所述的6BA和NAA均使用孔径规格为0.22mm的无菌滤膜进行抽滤灭菌;
4).培养60天后将组培苗放在自然光下开瓶炼苗3~4天后,向温室移栽;
步骤1)~3)均在无菌环境下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提高蝴蝶兰繁殖系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MS培养液中所使用的蔗糖用市售白砂糖替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2198957A CN101874470B (zh) | 2009-11-12 | 2009-11-12 | 一种提高蝴蝶兰繁殖系数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2198957A CN101874470B (zh) | 2009-11-12 | 2009-11-12 | 一种提高蝴蝶兰繁殖系数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874470A CN101874470A (zh) | 2010-11-03 |
CN101874470B true CN101874470B (zh) | 2012-07-04 |
Family
ID=43017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219895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74470B (zh) | 2009-11-12 | 2009-11-12 | 一种提高蝴蝶兰繁殖系数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874470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719063A (zh) * | 2018-05-16 | 2018-11-02 | 芜湖市三山区绿色食品产业协会 | 用于蝴蝶兰组织培养的组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70878B (zh) * | 2013-05-28 | 2015-08-05 | 磐安县大盘山兰蕙专业合作社 | 一种下山兰转育培养方法 |
CN103553744A (zh) * | 2013-10-29 | 2014-02-05 | 大连创达技术交易市场有限公司 | 用于植物生长的罐装混合物 |
CN103641543A (zh) * | 2013-11-23 | 2014-03-19 | 大连大学 | 一种防止蒙古黄芪试管苗黄化的培养基 |
CN104542305A (zh) * | 2015-02-02 | 2015-04-29 | 陈吉美 | 一种蝴蝶兰北方温室的栽培方法 |
CN105993961A (zh) * | 2016-07-28 | 2016-10-12 | 大连大学 | 一种植物组织培养支持物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86165A (zh) * | 2004-07-30 | 2005-03-02 |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 蝴蝶兰优质种苗快速繁殖方法 |
-
2009
- 2009-11-12 CN CN2009102198957A patent/CN10187447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86165A (zh) * | 2004-07-30 | 2005-03-02 |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 蝴蝶兰优质种苗快速繁殖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张伟等.蝴蝶兰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第17卷(第3期),335-337. * |
肖丽红等.蝴蝶兰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进展.《广东农业科学》.2007,(第3期),39-42.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719063A (zh) * | 2018-05-16 | 2018-11-02 | 芜湖市三山区绿色食品产业协会 | 用于蝴蝶兰组织培养的组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874470A (zh) | 2010-11-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258835B (zh) | 铁皮石斛优质种苗快速繁殖方法 | |
CN102257963B (zh) | 姜荷花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 | |
CN102090328B (zh) | 樱桃砧木组织培养基及培养基的改进方法 | |
CN101874470B (zh) | 一种提高蝴蝶兰繁殖系数的方法 | |
CN105815213A (zh) | 一种猕猴桃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方法 | |
CN104106468B (zh) | 一种五指毛桃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 | |
CN103609441B (zh) | 一种蓝莓育苗方法 | |
CN103931492A (zh) | 苹果砧木m9的组培快速育苗方法 | |
CN104381131B (zh) | 一种油松体细胞胚发生与植株再生方法 | |
CN102845313A (zh) | 狗枣猕猴桃的离体快速繁殖方法 | |
CN102823502A (zh) | 毛葡萄离体快速繁殖培养方法 | |
CN109717075A (zh) | 一种通过诱导不定芽获得大花萱草再生植株的方法 | |
CN105475129A (zh) | 一种竹叶兰组培快繁的方法 | |
CN107079817A (zh) | 兜兰新品种“优优兜兰”组培快繁方法 | |
CN101810144B (zh) | 瓜叶菊的快速繁殖方法 | |
CN104542296A (zh) | 一种甘蔗组培苗开放式生根方法 | |
CN103155869A (zh) | 甜樱桃砧木Colt组织培养方法 | |
CN102907325B (zh) | 利用薄片培养技术生产所罗门姜黄和红艳郁金花卉苗的方法 | |
CN103609444A (zh) | 常绿萱草的组织培养法 | |
CN103039363A (zh) | 油茶组培苗繁殖用生根培养基及其繁殖方法 | |
CN106613971B (zh) | 一种速生无刺槐组培苗的生根培养方法 | |
CN104115751A (zh) | 一种利用大白菜球叶获得再生植株的培养方法 | |
CN107484665A (zh) | 一种利用黑果枸杞休眠枝条成苗的方法 | |
CN113615413A (zh) | 矮化多花玉兰品种盆栽苗的嫁接育苗方法 | |
CN107125137A (zh) | 一种毛叶山桐子树苗的快速繁育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04 Termination date: 20121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