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60480A - 配对无线设备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配对无线设备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60480A
CN101860480A CN201010176740A CN201010176740A CN101860480A CN 101860480 A CN101860480 A CN 101860480A CN 201010176740 A CN201010176740 A CN 201010176740A CN 201010176740 A CN201010176740 A CN 201010176740A CN 101860480 A CN101860480 A CN 1018604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pairing
state
connection status
execution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767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60480B (zh
Inventor
B·克勒姆门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ticon AS
Original Assignee
Oticon 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ticon AS filed Critical Oticon AS
Priority to CN20151022120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9700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604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604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604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6048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3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 H04N21/43637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involving a wireless protocol, e.g. Bluetooth, RF or wireless LAN [IEEE 802.11]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2201/00Transmission systems of control signals via wireless link
    • G08C2201/20Binding and programming of remote contro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将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配对的方法,第一和第二设备适于彼此进行无线通信,配对设备的目标在于确保仅在信任设备之间的进行通信。本发明进一步提供通信设备、通信系统、计算机可读介质和数据处理系统。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用于配对两个无线设备的简单且直观的方案。解决问题是通过在第一设备中提供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状态的算法:a)待机状态,第一设备的默认状态;b)已连接状态,第一和第二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已经建立的状态;c)配对状态,包括第一设备重复地发出配对查询的配对查找状态;以及进一步提供当第一设备不处于待机或者已连接状态时,使第一设备自动地、重复地进入配对查找状态。本发明具有为配对两个无线设备提供自动方案的优点。

Description

配对无线设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设备的配对,尤其是根据数字协议通信的设备。本发明特别地涉及将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配对的方法,第一和第二设备适于彼此进行无线通信,设备的配对致力于确保通信仅在信任设备之间进行。配对的方法不需要用户介入。
本发明进一步涉及通信设备,其包括用于与另一信任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接口。本发明进一步涉及通信系统,其包括这样的通信设备及另一信任通信设备。
本发明进一步涉及数据处理系统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本发明可以应用在如便携式低功率设备的无线通信设备,例如听音系统。
背景技术
诸如蓝牙或者DECT或者专有系统的数字无线网络标准常常包括安全措施以确保两个在彼此有效范围内的设备互相接受。该过程称为配对,并且可以包括口令的交换,典型地包括用户输入。通常地,当配对两个蓝牙设备时,必须按住每一个设备上的一个或多个按钮一段时间以使设备进入可以进行配对的模式。对于老年人或者技术技能有限的其他人来说,这可能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其最终可能限制基于蓝牙技术的设备(例如数字无线助听器配件)的成功。在蓝牙2.1规范中,引入了基于根据NFC标准的近场通信的特征,称为触摸配对。
US2009/0058608描述了用于通过无线通信信道将无线电驱动设备连接到医学器械上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发起无线电驱动设备到医学器械的连接操作和执行连接程序,其中驱动设备被分配到医学器械。连接操作的发起由医学器械来执行,例如通过按钮。
WO2005/109781A1描述了在无线电通信系统配对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第一和第二电子设备彼此靠近;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查询信号;在检测到所述查询信号时,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查询响应信号;基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是响应所述查询信号的第一个设备,发起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点对点连接。优选地,所述查询信号具有限于第一功率等级的输出功率,其中第一功率等级低于在所述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标准信号功率等级。
US2003/0050009A1涉及蓝牙设备,其中在配对过程中的输出RF传输功率等级被有目的地从传统的或者通常的通信等级降至低功率等级,极大地降低了可能侦听的范围。
发明内容
本申请详细说明用于配对两个无线设备的可选的、简单的方法,无线设备根据预定义的通信方案运行。配对的目的是提供某个等级的安全,其中只有具有某个特征的设备能够被连接,因此形成了封闭的设备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用于配对两个无线设备的简单并且直观的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在权利要求中描述的发明以及接下来的描述来实现。
配对无线通信系统的方法
本发明目的通过配对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的方法来实现,第一和第二设备适于彼此进行无线通信,配对设备的目标在于确保仅在信任设备之间进行通信。该方法包括在第一设备中提供包括至少以下状态的算法:
待机状态,第一设备的默认状态;
已连接状态,第一和第二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已经建立的状态;
配对状态,包括第一设备重复地发出配对查询的配对查找状态;以及
当第一设备不处于待机或者已连接状态时,使第一设备自动地、重复地进入配对查找状态。
该方法具有提供用于配对两个无线设备的自动方案的优点。换句话说,发起配对过程无需用户介入。
术语“适于彼此进行无线通信”在本文中意味着设备可以交换在一定程度上双方都理解的信息。根据预定义的调制方案和预定义的协议,第一和第二设备适于例如在预定义的频率范围内(例如在非许可频率范围内)通信。
在本文中,术语“模式”和“状态”在意义上没有区别可互换地使用。
在实施方式中,待机状态包括空闲或者等待状态,低功率状态和/或关闭状态。在实施方式中,关闭状态是单独的状态。
在实施方式中,“重复地进入配对查找状态”要表示根据预定义的方案,例如按规则的时间间隔,例如比每5分钟一次更频繁,如比每分钟一次更频繁,如比每15秒一次更频繁,如比每5秒一次更频繁,如比每1秒一次更频繁,如比每0.5秒一次更频繁,如比每0.25秒一次(>4Hz)更频繁。在实施例中,“重复地进入配对查找状态”要表示根据预定义的方案,例如有规律地在配对查找状态和再连接状态和/或待机状态之间转换。
在实施方式中,该方法包括提供当处于配对查找状态时第一设备的发射功率P(Tx-PS)小于当处于已连接状态时的发射功率P(Tx-Con)。
在实施方式中,该方法包括提供P(Tx-PS)比P(Tx-Con)至少小5倍,如至少小10倍、至少小50倍。
在实施方式中,该方法包括提供当处于配对查找状态时第一设备的发射功率P(Tx-PS)相应的发射配对范围RoP小于1米,如小于0.5米、小于0.3米、小于0.1米。发射功率P(Tx)和操作范围的实际关系依赖于发射和接收设备的天线,在两个设备之间的传输路径的损耗以及最小可接受的接收功率P(Rx)。接收功率PRx可以表达为
PRX=PTX-DTX,ant-PL-DRX,ant其中
·PTX是来自发射单元的发射功率[dBm]。
·DTX,ant是发射机天线的方向性[dB]。
·DRX,ant是接收天线的方向性[dB]。
·PL是路径损耗[dB]。
·PRX是接收功率[dBm]。
给定操作模式的操作范围(在配对模式,例如配对查找模式RoP或者已连接模式RoC)例如可以作为最大距离,其中当发射设备使用该操作模式的标称发射功率(例如P(Tx-PS)或者P(Tx-Con))进行发射时,给定的最小接收功率(分别例如Pmin(Rx-PS)和Pmin(Tx-Con))相对于所讨论的可接收信号足够大,由接收设备接收。
在实施方式中,该方法包括将配对范围RoP从第一(例如默认的)值(RoP1)修正至第二优选值(RoP2)(例如如图1c所示)。这一点可以通过自适应调节在配对查找模式下的发射功率P(Tx-PS)的值来实现。这样的优点在于允许配对过程自适应于给定应用的物理约束(避免意外配对设备)。
在实施方式中,该方法包括提供配对查找状态的持续时间持续预定义的时间PS-time。可选地,该方法包括配对查找状态持续直到已经执行该状态的动作,例如直到已检查了具有设备ID(如果存在的话)的接收答复的可信度,并且合适的动作已被执行(例如建立连接)。
在实施方式中,该方法包括提供在配对查找状态期间由第一设备发出的配对查询,其包括对接收查询的设备的标识即ID的请求。在实施方式中,ID包括所讨论设备的地址(例如名称)。在实施方式中,ID包括MAC(MediumAccess 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地址。在实施方式中,ID包括分类ID,例如定义由所讨论设备提供的业务范围,和/或设备的类型,例如移动电话、数码相机、头戴式耳机、音频传输设备等。分类ID可以按蓝牙标准(或者其他同样的标准)定义。在实施方式中,分类ID定义了所讨论设备的属性的具体,例如头戴式耳机、免提、大容量存储器等。在实施方式中,ID包括所讨论设备的名称。
在实施方式中,该方法包括提供允许与其建立连接的信任设备ID的记录。例如记录可以是存储于第一设备中(例如在存储器中,例如在可擦除存储器中或者在固件中,或者在硬件中实现)的信任设备(例如包括每一个信任设备的MAC地址和/或分类ID和/或名称)或者是基于读取数据库的记录的列表,等等。在实施方式中,该方法包括(例如在配对查找状态)提供接收的设备ID与信任设备ID的记录进行比较。
在实施方式中,该方法包括(例如在配对查找状态)如果接收的设备ID是来自于允许与其建立连接的信任设备ID的记录中的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连接。
在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提供包括再连接查找状态的连接状态,其中如果接收到的ID与之前连接过的设备的记录匹配,第一设备准备好接收来自其他设备的再连接请求并且进行连接。在实施方式中,该方法包括提供再连接查找状态的持续时间延续预定义的时间RC-time。
在实施方式中,该方法包括提供当第一设备不在待机或者已连接状态时,第一设备适于在配对状态和连接状态之间转换。在实施方式中,该方法包括提供当第一设备不在待机或者已连接状态时,第一设备适于在配对查找状态和再连接查找状态之间转换。
在实施方式中,该方法包括提供最近已允许建立连接的设备ID的记录。在实施方式中,在使用期间通过在(优选可读/写(例如循环的),例如易失性的或者非易失性的)存储器中存储已建立连接的每一个设备的ID(例如限于最后5-10个设备)建立这样的列表。在实施方式中,列表可以被用户清除。在实施方式中,该方法包括提供将接收到的来自另一个设备的再连接请求中的设备ID与最近已允许建立连接的设备ID的记录进行比较。
在实施方式中,该方法包括(例如在再连接查找状态下)如果接收到的再连接请求是来自最近已允许建立连接的设备ID的记录中的设备,建立与第二设备的连接。
在实施方式中,该方法包括创建最近被拒绝建立连接的设备ID的记录(例如包括MAC地址)。在实施方式中,在使用期间通过在(优选可读/写(例如循环的),例如易失性的或者非易失性的)存储器中存储被拒绝连接的每一个设备的MAC地址(例如限于最后5-10个设备)建立这样的列表。在实施方式中,该列表可以被用户清除。在实施方式中,该方法包括提供将接收到的来自另一个设备的再连接请求中的MAC地址与最近被拒绝建立连接的设备MAC地址的记录进行比较。在实施方式中,由第一个设备发起的配对查找导致第一设备接收在配对范围(RoP)内的大量答复设备的MAC地址。在实施方式中,在存储器中创建并存储包括MAC地址的答复设备(RD)的列表。在实施方式中,顺序地请求在RD列表中的设备提供进一步的标识,例如它们的分类ID和/或设备名称。在实施方式中,通过其分类ID和/或其名称定义信任设备。在实施方式中,第一设备包括用于基于分类ID和或名称推断一个设备是否为信任设备的算法。在实施方式中,在存储器中创建并存储包括设备的MAC地址的之前被拒绝设备(PRD)的列表,这些设备之前位于第一设备的配对范围内,但是未被判断为信任设备。在实施方式中,在存储器中创建并存储包括设备的MAC地址的之前连接过的设备(PCD)的列表,这些设备之前位于第一设备的配对范围内,并且被判断为信任设备。这样的优点在于再现,之前被拒绝或连接过的设备可以被迅速地放弃或者再连接(因为不需要进一步的标识的请求)。
在实施方式中,该方法包括进一步的状态,例如配对状态进一步包括第一设备发送其ID及对另一设备的配对请求的配对请求状态。在实施方式中,连接状态进一步包括第一设备发送其ID及对另一设备的再连接请求的再连接请求状态。
通信设备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通信设备,其包括用于与另一信任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接口。如上所述或“具体实施方式”部分、附图或者权利要求中的描述,该无线接口包括根据用于在通信设备和信任设备之间进行通信的方法的配对/连接方案。
在实施方式中,该通信设备适用于发送代表音频的信号给信任设备。在实施方式中,通信设备包括音频传输设备,如麦克风、者音乐播放器、电视机的音频扩展设备、视频播放器、个人电脑或者类似的设备。
在实施方式中,无线接口基于辐射场或基于耦合电或磁场。本发明的优点是执行自动配对方案仅需一个无线接口(基于辐射场或基于近场通信)。
通信系统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通信系统,其包括如上所述或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附图或者权利要求中描述的通信设备,以及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信任通信设备。
通常,第一和第二设备适于根据通信标准进行通信。在实施方式中,第一和第二设备适于遵循数字通信标准,例如无线IEEE 802.11或者ZigBee或者蓝牙或者DECT,或者遵循专有方案。
在实施方式中,其他信任通信设备形成听音系统的一部分。在实施方式中,听音系统包括听音仪器,例如听觉工具、头戴式耳机、耳机、有源耳塞或者其结合。在实施方式中,听音系统包括音频网关设备,其用于接收大量的音频信号和将至少一个接收到的音频信号发射给听音仪器。
在实施方式中,其他信任设备是如上所述或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附图或者权利要求中描述的通信设备。
计算机可读介质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实际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存储包括程序代码工具的计算机程序,其用于当上述计算机程序在本发明提供的数据处理系统上执行时,使数据处理系统执行如上所述的、在“具体实施方式”和在权利要求中描述的方法的步骤中的至少一些(如大部分或者全部)。除了被存储于实际的介质,如磁盘、CD-ROM、DVD或者硬盘媒介或者任何其他机器可读介质,该计算机程序也可以通过如有线或无线连接或网络的传输介质进行传输,例如因特网,并且可以被载入数字处理系统用于在不同于实际介质的位置执行。
数据处理系统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数据处理系统,其包括处理器和程序代码装置,用于使处理器执行如上所述的、在“具体实施方式”和在权利要求中详细描述的方法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如大部分或者全部)。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目的通过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和本发明的详细描述中定义的实施方式来实现。
除非另有声明,在此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和“该”的含义包括复数形式(也就是具有“至少一个”的含义)。应当进一步理解术语“包括”和/或“包含”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表明了所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的存在,但是不排除存在或者增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其组合。应当理解当提到一个元件被“连接到”或者“耦合到”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连接到或者耦合到其他元件或者存在介于其间的元件,除非另有声明。进一步,在这里使用的“连接到”或“耦合到”可包括无线连接或耦合。在此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所列的有关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的组合。在此公开的任何方法的步骤不必以公开的精确的顺序执行,除非另有声明。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优选的实施方式和根据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解释:
图1分别表示将要被配对的装置、已连接的装置和配对(RoP)与连接(RoC)的区域或范围的例子;
图2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表示配对/连接算法的原理状态图;
图3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表示简单配对/连接算法的示例;及
图4表示位于第一设备D1上的第二设备D2的优选配对区域。
为了清楚,附图是原理性的并且经过简化,并且其仅仅表示理解本发明所必要的细节,而省略其他细节。
通过以下给出的详细描述本发明适用性的进一步的范围将变得显而易见。然而,应当理解详细的描述和明确的例子在指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同时,仅仅通过示例的方式给出,因为根据这些详细描述,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变化和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分别表示将要被配对的装置、已连接的装置和配对(RoP)和连接(RoC)的区域或范围的例子。
图1a表示在配对模式下的第一设备D1和第二信任设备D2,其处于彼此的配对范围(RoP)内。转发到第一设备的第二信任设备D2的标识(ID)由第一设备D1识别,并且自动地初始化连接(通过双箭头z字形线表示)。非信任设备D3也显示在第一设备D1的配对范围RoP内,但是其不能与第一设备配对,因为它的设备ID是信任设备之一(或者因为这两个设备不能互相识别)。另一信任设备D4位于第一设备的连接范围(RoC)内,但是因为第一设备处于配对模式(其发射功率与已连接模式相比降低了),所以(在该模式下)D4位于D1的可达范围外。
图1b表示第一和第二设备D1和D2在已连接状态下的情形。设备D2在D1的连接范围(RoC)内。另外的信任设备D4在第一设备的可达范围外,因为D4距离D1比连接范围RoC更远。设备D3在RoC之内,但是因为D1不知道或不接受D3的ID和/或分类(或者因为这两个设备不兼容),所以D3不能连接到D1。
图1c描述了助听器的第一和第二两个附属设备的典型用户场景,电视盒D1(第一设备)用于无线发射电视声音信号,以及音频选择设备D2(第二设备)用于接收大量的音频信号,并且将其中之一(无线地)转发给一个助听器(或者一对助听器)。该电视盒位于电视附近,并且如果已连接到音频选择设备,电视音频信号通过数字无线链接方式从电视盒发射到音频选择设备。如果电视盒D1没有连接到音频选择设备D2(或者没有连接到另一信任设备,例如一对耳机D4或者头戴式耳机D3),或者处于待机模式,图1c中的实施方式的电视盒适于自动地在配对查找模式和再连接查找模式之间转换。
当说明新的配对策略式时,应当优选地考虑各种情况、需求和愿望。
例如,在一个公寓中,其中位于第一房间(图1c中的房间1)的设备D5在例如电视盒1的配对设备的可达范围内,如图1c所示,电视盒1位于第二房间(房间2)中,应优选最小化意外的将“邻近的”设备D5连接至电视盒D1的风险。
处理该问题是通过最小化在配对情况下的电视盒和音频选择设备之间的距离为预定义的(最大)距离,而优选最大化在正常操作过程中电视盒和音频选择设备之间的距离以确保用户满意。这两个相关的范围定义如下:
1.配对范围(RoP)定义为两个设备能够配对的最大距离。
2.连接范围(RoC)定义为最大范围,在该范围内两个设备能够以可接受的(例如预定义的)质量交换音频数据,并且如果一个设备被关闭或者暂时地移出范围,可以再连接这两个设备。
例如可以通过将电视盒的发射功率P(Tx-PS)修改为比默认值明显(此处)低的值修改操作的范围,使得配对范围RoP从(默认的)RoP1值变化为修改后的RoP2值,由此意外配对问题可以被最小化。在实施方式中,可以调整RoP(或者由用户手动调整或者在安装系统期间由技术人员调整,例如通过软件设置)。可选地,默认发射功率P(Tx-PS)可以被设置为确保配对范围低于非常有限的RoP值,例如相应于小于0.5米,如在从最小到最大RoP值的范围内,例如从0.05米到0.5米、从0.1米到0.3米。在实施方式中,配对的用户友好的方式是修改该系统以使配对期间当音频选择设备被放置于电视盒顶上或者彼此直接相邻时,音频选择设备被配对至电视盒。在实施方式中,提供了指示或者优选的配对区域(参见图4),例如在第一设备D1的外壳上画出的轮廓或者小的延伸围栏或者凹槽,其指示在电视盒的配对查找状态期间,将要配对的第二设备D2(此处为音频选择设备或者头戴式耳机或者一对耳机)的合适位置。
可选地,可以设置固定的(相应地高或者最大)Tx功率设置,然后根据在配对过程中限制操作范围RoP的需要削弱功率(优选地连续地或者同步地)。
在实施方式中,在图1c的设置中,最小查找发射功率P(Tx-PS)设置为49dBm,将有效最大RoP降低至大约0.5米。
为了确定设备位于RoP之内,必须执行RF分析。给定的接收设备(例如图1c中的电视盒)接收到的RF功率PRX的简单模型给定如下:
PRX=PTX-DTX,ant-PL-DRX,ant其中
·PTX是发射单元的发射功率[dBm]。
·DTX,ant是发射机天线的方向性[dB]。
·DRX,ant是接收天线的方向性[dB]。
·PL是路径损耗[dB]。
·PRX是接收到的功率[dBm]。
表1:图1c的例子的RF数据
  单元   Dant   PTX,max   PRX,min
  音频选择设备RF数据   0dB   4dBm   -80dBm
  电视盒RF数据   0dB   6dBm   -85dBm
在配对期间电视盒的最小可接受的接收功率或者阈值功率PRX,th可以估计:
PRX,th=PTX-DTX,ant-PL-DRX,ant=4dBm-0dB-50dB-0dB=-46dBm ≈-50dBm
要求/假定在配对期间音频选择设备利用最大功率进行发射。
类似地,电视盒发射配对功率PTX,pair可以得出:
PTX,pair=PRX,min,Streamer-DRX,ant-PL-DRX,ant=-80dBm-0dB-50dB-0dB=-30dBm
其他设备,例如个人电脑、头戴式耳机或者移动电话可以频繁地位于RoP之内。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这些设备在之前的配对会话中已经被识别为非相关设备,因此在当前配对会话中节省了时间。在实施方式中,多达10个设备可以注册为非相关。
图2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配对/连接算法的原理状态图。
在图2a中所示的算法包括待机状态、配对状态和已连接状态。
待机状态:待机状态是设备的默认状态。在该状态下,设备可以处于低功率模式,并且该设备可以脱离待机状态进入配对状态,例如查找配对请求或者发出自己的配对请求。
配对状态:配对状态是用于发现发出配对请求的新的(信任)设备(配对查找)(如果接收到的请求是来自信任设备,进行配对和连接),或者是配对请求状态,在该状态下设备自己发出与另一个设备的配对请求。
已连接状态:已连接状态是两个相互信任的设备已经连接的状态(也就是彼此单或双向通信)。
在实施方式中,该方法包括提供当第一设备不在待机或者已连接状态时,第一设备适于处在配对状态(参见从配对状态到自身的虚线箭头)。从配对和已连接状态到待机的虚线箭头代表可选或者附加的选项。例如,如果强制该设备进入低功率模式(例如缺少足够的操作功率或者用户设定),将从任何其他状态自动进入待机状态。
在图2b中表示的算法包括待机状态、配对状态、连接状态和已连接状态。
连接状态:连接状态包括第一设备准备好接收来自其他设备的再连接请求的再连接(查找)状态(如果接收到的请求是来自之前连接过的设备,则进行连接)。连接状态可进一步包括第一设备自己发出与另一个设备的再连接请求的再连接请求状态。
该算法典型地从待机模式开始,并且从其可以进入已连接模式的地方进入配对模式(如果例如与信任设备配对)。在实施方式中,该算法可选地从连接模式开始(参见图2b中的从待机到连接状态的点线),并且尝试再连接到其之前已经连接过的在其连接范围RoC之内的可能设备(如果有的话)。在实施方式中,该方法包括提供当第一设备不在待机或者已连接状态时,第一设备适于在配对状态和连接状态之间转换(参见在连接和配对状态之间的箭头)。在实施方式中,该方法包括提供当第一设备不在待机或者已连接状态时,第一设备适于在配对查找状态和再连接查找状态之间转换。在实施方式中,当无线连接断开时(有意或者错误),该算法从已连接状态变化到连接状态。从配对、连接和已连接状态到待机状态的虚线箭头表示可选或者附加的选项。例如,如果强制该设备进入低功率模式(例如缺少足够的操作功率或者用户设定),将从任何其他状态自动进入待机状态。
图3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简单配对/连接算法的示例。
图3a表示实施方式的更详细版本的第一示例,该实施方式是对于说明配对状态的图2a的状态图。
例如,从待机状态(SST,例如接通电源之后,或者在待机状态期间在预定义的(例如规则的)时间点)进入配对状态。配对状态可以包括如下操作:
S1:初始化配对查找
·设置Tx功率为配对查找PTX=P(Tx-PS)
·设置查找时间ΔT=T(PS)(例如包括根据预定义的算法,设置查找的开始时间,例如引入当前时间Tpresent和/或绝对参考时间Tref);设置Tstart(因此结束时间Tend=Tstart+ΔT)
·开始查找
S2:接收对查找的答复
·接收来自配对范围(RoP)内的设备的答复
·创建答复设备(RD)的列表(也就是创建存储于运行配对算法的设备的存储器中的答复设备列表(ST1);例如在创建之前删除先前的列表,这样的列表例如包括或者包含每一个答复设备的MAC地址)
S3:评估对查找的答复
·转入RD列表中的下一个设备
·评估设备ID(参见列表ST1)
问题1(Q1):
设备是信任设备吗?(应当理解信任设备的列表(IST1)包括例如设备的MAC地址的全部或部分和/或分类ID和/或设备的名称和/或定义此类信任设备的算法,其在操作之前和/或过程中已被存储在运行配对算法的(第一)设备中和/或可由(第一)设备存取。通过双箭头虚线指示参考这样的列表或者算法)
如果是:
ST1:存储设备ID于之前连接过的设备(PCD)的列表中,以及
S4:连接至信任设备
进入所讨论的两个设备之间的链接已建立的已连接状态(CST),直到在“终止连接”(TC)步骤中终止连接,其导致返回配对状态的第一步骤(S1)(或者待机状态(SST)或者再连接状态)。
如果否:
问题2(Q2):
是否已经到达答复设备列表的末尾?(参考答复设备(RD)的列表(ST1),用双箭头虚线指示)。
如果否:
转入配对状态的步骤S3。
如果是:
转入配对状态的第一步骤(S1)(或者可选地待机状态(SST)或者再连接状态)。
如果在到达答复设备列表的末尾之前,查找时间T(PS)已到(并非有意如此),或者如果没有收到答复,该算法可以从起点(步骤S1)自动开始或者适于转换到另一状态(例如进入如图2b所示的连接状态、再连接(查找)状态以确保自动配对/再连接,或者进入待机状态)。
图3b表示实施方式的更详细版本的第二示例,该实施方式是对于说明配对状态的图2a的状态图。
例如,从待机状态(SST,例如接通电源之后,或者在待机状态期间在预定义的(例如规则的)时间点)进入配对状态。配对状态可以包括如下操作:
S1:初始化配对查找
·设置Tx-功率为配对查找PTX=P(Tx-PS)
·设置查找时间ΔT=T(PS)(例如包括根据预定义的算法,设置查找的开始时间,例如引入当前时间Tpresent和/或绝对参考时间Tref);设置Tstart(因此结束时间Tend=Tstart+ΔT)
·开始查找
S2:接收对查找的答复
·接收来自配对范围(RoP)内的设备的答复
·创建答复设备(RD)的列表(也就是创建存储于运行配对算法的设备的存储器中的答复设备列表(ST1);例如在创建之前删除先前的列表,这样的列表例如包括或者包含每一个答复设备的MAC地址)
S3:评估对查找的答复
·转入RD列表中的下一个设备(参见列表ST1)
·评估设备ID
问题3(Q3):
设备是之前拒绝的设备吗?(连同Q1创建之前拒绝设备(PRD)的参考列表ST2(通过双箭头虚线指示),见下文。PRD列表例如包括这样的设备的MAC地址或者由其组成)
如果是:
转入配对状态的第三步骤(S3)以评估RD列表中的下一个设备。
如果否:
设备是之前连接过的设备吗?(连同Q1创建之前已连接设备(PCD)的参考列表ST3(通过双箭头虚线指示),见下文。PCD列表例如包括或者由这样的设备的MAC地址组成)
问题1(Q1):
设备是信任设备吗?(应当理解信任设备的列表(IST1)包括例如设备的MAC地址的全部或部分和/或分类ID和/或设备的名称和/或定义此类信任设备的算法,其在操作之前和/或过程中已被存储在运行配对算法的(第一)设备中和/或可由(第一)设备存取。双箭头虚线指示参考这样的列表或者算法)
如果是:
存储设备ID于之前连接过的设备(PCD)的列表(ST3)中,以及
S4:连接至信任设备
进入所讨论的两个设备之间的链接已建立的已连接状态(CST),直到在“终止连接”(TC)步骤中终止连接,其导致返回配对状态的第一步骤(S1)(或者待机状态(SST)或者再连接状态)。
如果否:
问题2(Q2):
是否已经到达答复设备列表(RD)的末尾?(参考答复设备(RD)的列表(ST1),用双箭头虚线指示)。
如果否:
转入配对状态的步骤S3。
如果是:
转入配对状态的第一步骤(S1)(或者可选地到待机状态(SST)或者到再连接状态)。
如果在到达答复设备列表的末尾之前,查找时间T(PS)已经到(并非有意如此),或者没有收到答复,该算法可以从起点(步骤S1)自动开始(例如在算法限定的预定义时间点)或者适于转换到另一状态(例如进入如图2b所示的连接状态、例如再连接(查找)状态以确保自动配对/再连接,或者进入待机状态)。
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定义本发明。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定义优选的实施方式。任何权利要求中的参考数字不用来限制它们的范围。
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已经在前面展示了,但是应当强调本发明不限于此,而是可以在权利要求定义的主题中以其他方式实施。
参考文献
US2009/0058608,Carl Zeiss Surgical,2009年03月05日
WO2005/109781A1,索尼爱立信移动通信公司,2005年11月17日
US2003/0050009A 1,Kurisko和Mooney,2003年03月13日

Claims (18)

1.将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配对的方法,第一和第二设备适于彼此进行无线通信,配对设备的目标在于确保仅在信任设备之间进行通信,该方法包括:
在第一设备中提供至少包括以下状态的算法:
·待机状态,第一设备的默认状态;
·已连接状态,第一和第二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已经建立的状态;
·配对状态,包括第一设备重复地发出配对查询的配对查找状态;以及
提供当第一设备不处于待机或者已连接状态时,使第一设备自动地、重复地进入配对查找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包括提供当处于配对查找状态时第一设备的发射功率P(Tx-PS)小于当处于已连接状态时的发射功率P(Tx-Con)。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包括提供P(Tx-PS)比P(Tx-Con)至少小5倍,如至少小10倍、至少小50倍、至少小100倍、至少小200倍。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包括提供当处于配对查找状态时第一设备的发射功率P(Tx-PS)相应的发射配对范围RoP小于1米,如小于0.5米、小于0.3米、小于0.1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包括提供配对查找状态的持续时间持续预定义的时间PS-time。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包括提供由第一设备发出的配对查询包括对接收查询的设备的标识ID的请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包括提供允许建立连接的信任设备ID的记录。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包括提供接收的设备ID与信任设备ID的记录进行比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包括提供该方法进一步包括连接状态,连接状态包括第一设备准备好接收来自其他设备的再连接配对请求的再连接查找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包括提供再连接查找状态的持续时间持续预定义的时间RC-time。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包括提供当第一设备不在待机或者已连接状态时,第一设备适于在配对状态和连接状态之间转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包括提供当第一设备不在待机或者已连接状态时,第一设备适于在配对查找状态和再连接查找状态之间转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包括提供最近已允许建立连接的设备ID的记录。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包括提供将接收到的来自另一个设备的再连接请求中的设备ID与最近已允许建立连接的设备ID的记录进行比较。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包括创建最近已拒绝建立连接的设备ID的记录。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设备ID包括MAC地址和/或分类ID和/或设备名称。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第一设备以固定的时间间隔进入配对查找状态,例如比每5分钟一次更频繁、比每分钟一次更频繁、比每15秒一次更频繁、比每5秒一次更频繁、比每秒钟一次更频繁、比每0.5秒一次更频繁、比每0.25秒一次更频繁。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第一设备重复地进入配对查找状态,其根据预定义的方案有规律地在配对查找状态和再连接状态和/或待机状态之间转换。
CN201010176740.2A 2009-04-01 2010-04-01 配对无线设备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604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21201.9A CN104797006B (zh) 2009-04-01 2010-04-01 配对无线设备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9157085.3A EP2237582B1 (en) 2009-04-01 2009-04-01 Pairing wireless devices
EP09157085.3 2009-04-01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21201.9A Division CN104797006B (zh) 2009-04-01 2010-04-01 配对无线设备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60480A true CN101860480A (zh) 2010-10-13
CN101860480B CN101860480B (zh) 2015-06-03

Family

ID=4105094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21201.9A Active CN104797006B (zh) 2009-04-01 2010-04-01 配对无线设备的方法
CN201010176740.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60480B (zh) 2009-04-01 2010-04-01 配对无线设备的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21201.9A Active CN104797006B (zh) 2009-04-01 2010-04-01 配对无线设备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554140B2 (zh)
EP (3) EP3119101B1 (zh)
CN (2) CN104797006B (zh)
AU (3) AU2010201267B2 (zh)
DK (3) DK2908540T3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23467A (zh) * 2013-02-04 2013-05-29 宁波欧琳厨具有限公司 吸油烟机和燃气灶联动控制的配对地址烧写方法
CN103888905A (zh) * 2014-04-08 2014-06-25 江苏惠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无线设备及其与控制设备的配对方法
CN104092823A (zh) * 2014-07-09 2014-10-08 北京深思数盾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安全设备及蓝牙配对方法
CN104125655A (zh) * 2013-04-23 2014-10-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配对手机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4717762A (zh) * 2013-12-13 2015-06-17 上海科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装置的配对方法、主端及从端
CN104954830A (zh) * 2014-03-24 2015-09-30 美国博通公司 自动配对控制装置
CN106412843A (zh) * 2015-07-31 2017-02-15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关和终端配对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6488394A (zh) * 2016-10-19 2017-03-0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CN115776644A (zh) * 2021-09-06 2023-03-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广播消息的发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73053B2 (ja) * 2007-11-07 2013-08-2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ペアリングシステム、ペアリング管理装置、ペアリング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8538049B2 (en) 2010-02-12 2013-09-17 Audiotoniq, Inc. Hearing aid, compu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a hearing aid profile
US9736600B2 (en) 2010-05-17 2017-08-15 Iii Holdings 4, Llc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ollecting acoustic data
US8957777B2 (en) * 2010-06-30 2015-02-17 Welch Allyn, Inc. Body area network pairing improvements for clinical workflows
US9167339B2 (en) 2010-07-07 2015-10-20 Iii Holdings 4, Llc Hearing damage limiting headphones
US8515110B2 (en) 2010-09-30 2013-08-20 Audiotoniq, Inc. Hearing aid with automatic mode change capabilities
US10687150B2 (en) 2010-11-23 2020-06-16 Audiotoniq, Inc. Battery life monitor system and method
KR101764733B1 (ko) * 2011-02-14 2017-08-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3d 안경 및 이의 전원 및 페어링 제어 방법
US9037852B2 (en) 2011-09-02 2015-05-19 Ivsc Ip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dependent control of for-hire vehicles
US20130060721A1 (en) 2011-09-02 2013-03-07 Frias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airing of for-hire vehicle meters and medallions
US10013857B2 (en) * 2011-12-21 2018-07-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ing haptic technologies to provide enhanced media experiences
US9438332B2 (en) * 2011-12-30 2016-09-06 Robert Bosch Gmbh Low cost proximity pairing mechanism in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s
US9191756B2 (en) 2012-01-06 2015-11-17 Iii Holdings 4,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cating a hearing aid
US9355017B2 (en) 2012-01-06 2016-05-31 Iii Holdings 4, Llc Automated error checking system for a software application and method therefor
US8965017B2 (en) 2012-01-06 2015-02-24 Audiotoniq,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ed hearing aid profile update
US9479876B2 (en) 2012-04-06 2016-10-25 Iii Holdings 4, Llc Processor-readable mediu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pdating a hearing aid
KR20130121524A (ko) * 2012-04-27 2013-11-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서비스 관리 시스템 및 이의 운용 방법
US8750832B2 (en) * 2012-07-30 2014-06-1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Connecting a personal mobile device to a vehicle communication unit
CN103687056B (zh) * 2012-09-26 2017-06-06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装置及其无线连接建立方法
KR20140042465A (ko) * 2012-09-28 2014-04-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와이파이 다이렉트를 지원하는 화상 형성 장치 및 그것의 와이파이 다이렉트 연결 방법
WO2014061486A1 (ja) * 2012-10-16 2014-04-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3856826A (zh) * 2012-11-29 2014-06-11 扬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视频信号播放方法与装置
CN104982052B (zh) 2012-12-21 2019-03-15 索诺瓦公司 用于建立无线音频网络的配对方法
US9478126B2 (en) 2013-01-24 2016-10-25 L&P Property Management Company Remote and controller synchronization for automated furniture controls
US9070280B2 (en) * 2013-01-24 2015-06-30 L&P Property Mangement Company Remote and controller synchronization for automated furniture controls
CN103561478A (zh) * 2013-10-10 2014-02-05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之间自动实现无线连接的方法及设备
US9173098B1 (en) * 2013-11-25 2015-10-27 Intuit Inc. Methods, systems, and articles of manufacture for wirelessly pairing peripherals with connected devices
CN105338593A (zh) * 2014-08-13 2016-02-17 汉唐集成股份有限公司 配对联机的方法
KR102252633B1 (ko) * 2014-10-28 2021-05-17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의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사용하는 전자 장치
US9794981B2 (en) * 2015-09-17 2017-10-17 Casio Computer Co.,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electronic timepie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JP6665491B2 (ja) * 2015-11-05 2020-03-1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遠隔操作端末装置、遠隔操作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584758B1 (en) * 2015-11-25 2017-02-2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mbining installed audio-visual sensors with ad-hoc mobile audio-visual sensors for smart meeting rooms
US20190110140A1 (en) 2016-04-07 2019-04-11 Sonova Ag Body-Worn Personal Device with Pairing Control
US10506069B2 (en) * 2017-08-08 2019-12-10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Virtual profile for Bluetooth
JP6946550B2 (ja) * 2017-08-31 2021-10-06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ペアリング方法、ペアリング解除方法、端末デバイス、および外部接続デバイス
JP7116542B2 (ja) * 2017-12-12 2022-08-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EP3790291A4 (en) * 2018-04-28 2021-03-24 1More Inc. COMMUNICATION PROCEDURE WITH WIRELESS HEADPHONES, MASTER HEADPHONES, SLAVE HEADPHONES AND HEADPHONE SYSTEM
KR102433368B1 (ko) * 2018-07-12 2022-08-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원격 제어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US20200053095A1 (en) * 2018-08-07 2020-02-13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Access Control
CN113347509A (zh) * 2020-02-18 2021-09-0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对讲系统和对讲设备交互方法
WO2023136623A1 (en) * 2022-01-13 2023-07-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SECURE PAIRING ACROSS DEVICES IN AN INTERNET OF THING (IoT) ENVIRONMENT
US11825004B1 (en) * 2023-01-04 2023-11-21 Mattel, Inc.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children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83006A1 (en) * 2001-05-30 2002-12-05 Pioneer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method
US20030050009A1 (en) * 2001-09-12 2003-03-13 Kurisko Mark A. Security apparatus and method during BLUETOOTH pairing
WO2005109781A1 (en) * 2004-05-10 2005-11-17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Method and device for bluetooth pairing
US20050266798A1 (en) * 2004-05-31 2005-12-01 Seamus Moloney Linking security association to entries in a contact directory of a wireless device
WO2008112497A1 (en) * 2007-03-14 2008-09-18 Apple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pairing of wireless devices using physical presence
WO2008118515A1 (en) * 2007-03-28 2008-10-02 Motorola Inc.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hands-free connectivity to plural devic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635508A1 (en) * 2004-09-08 2006-03-15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Secure pairing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s
US20060143455A1 (en) * 2004-12-28 2006-06-29 Gitzinger Thomas 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cure pairing
JP4334531B2 (ja) * 2005-11-01 2009-09-30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交換機及び通信方法
DE102007042389A1 (de) 2007-09-04 2009-03-05 Carl Zeiss Surgical Gmbh Verfahren zum Anmelden von kabellosen elektrischen Stelleinrichtungen an einem medizinischen Gerät
US20090270036A1 (en) * 2008-04-29 2009-10-29 Microsoft Corporation Wireless Pairing Ceremony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83006A1 (en) * 2001-05-30 2002-12-05 Pioneer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method
US20030050009A1 (en) * 2001-09-12 2003-03-13 Kurisko Mark A. Security apparatus and method during BLUETOOTH pairing
US20070032195A1 (en) * 2001-09-12 2007-02-08 Kurisko Mark A Security apparatus and method during BLUETOOTH pairing
WO2005109781A1 (en) * 2004-05-10 2005-11-17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Method and device for bluetooth pairing
US20080013601A1 (en) * 2004-05-10 2008-01-17 Patric Lind Method and Device for Bluetooth Pairing
US20050266798A1 (en) * 2004-05-31 2005-12-01 Seamus Moloney Linking security association to entries in a contact directory of a wireless device
WO2008112497A1 (en) * 2007-03-14 2008-09-18 Apple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pairing of wireless devices using physical presence
WO2008118515A1 (en) * 2007-03-28 2008-10-02 Motorola Inc.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hands-free connectivity to plural devices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23467A (zh) * 2013-02-04 2013-05-29 宁波欧琳厨具有限公司 吸油烟机和燃气灶联动控制的配对地址烧写方法
CN104125655A (zh) * 2013-04-23 2014-10-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配对手机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WO2014173062A1 (zh) * 2013-04-23 2014-10-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配对手机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4125655B (zh) * 2013-04-23 2019-05-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配对手机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4717762A (zh) * 2013-12-13 2015-06-17 上海科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装置的配对方法、主端及从端
CN104954830A (zh) * 2014-03-24 2015-09-30 美国博通公司 自动配对控制装置
CN104954830B (zh) * 2014-03-24 2018-06-08 安华高科技通用Ip(新加坡)公司 自动配对控制装置
CN103888905A (zh) * 2014-04-08 2014-06-25 江苏惠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无线设备及其与控制设备的配对方法
CN104092823A (zh) * 2014-07-09 2014-10-08 北京深思数盾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安全设备及蓝牙配对方法
CN106412843A (zh) * 2015-07-31 2017-02-15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关和终端配对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6488394A (zh) * 2016-10-19 2017-03-0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CN115776644A (zh) * 2021-09-06 2023-03-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广播消息的发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6204773B2 (en) 2018-02-08
DK2908540T3 (en) 2016-12-19
US8554140B2 (en) 2013-10-08
EP2237582A1 (en) 2010-10-06
CN104797006B (zh) 2019-03-05
US20100255782A1 (en) 2010-10-07
AU2018203216B2 (en) 2020-02-27
AU2010201267A1 (en) 2010-10-21
DK2237582T3 (en) 2015-11-09
DK3119101T3 (en) 2018-08-13
AU2016204773A1 (en) 2016-07-28
EP2908540B1 (en) 2016-09-21
EP2237582B1 (en) 2015-08-26
CN104797006A (zh) 2015-07-22
CN101860480B (zh) 2015-06-03
EP2908540A1 (en) 2015-08-19
AU2010201267B2 (en) 2016-04-14
EP3119101A1 (en) 2017-01-18
EP3119101B1 (en) 2018-05-23
AU2018203216A1 (en) 2018-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60480B (zh) 配对无线设备的方法
EP3101867B1 (en) Wireless audio output devices
RU2379854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опарного соединения по технологии bluetooth
US1141918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supporting link sharing and method therefor
CN103067055B (zh)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及移动终端
US10609538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dentifying bluetooth headset voice source
US20150358768A1 (en) Intelligent device connection for wireless media in an ad hoc acoustic network
CN106851530A (zh) 一种蓝牙设备自动回连的方法及蓝牙设备
US8825873B2 (en) Using a service discovery request to find available devices
US20150358767A1 (en) Intelligent device connection for wireless media in an ad hoc acoustic network
US20210084417A1 (en) Wireless connection onboarding for a hearing device
US10827455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a notification to a short-rang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udio output device
CN105553964A (zh) 控制蓝牙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US8041299B2 (en) Communication base system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CN104618987A (zh) 接入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US11985505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accessory device pair and related devices and methods
CN113810887B (zh) 蓝牙协议连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相关设备
KR20130055715A (ko) 가청주파수 기반 스마트폰 인식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스마트폰 인식방법
CN106162434A (zh) 基于移动终端接收音频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JP2006333235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送信電力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03

Termination date: 202104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