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10887B - 蓝牙协议连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蓝牙协议连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10887B
CN113810887B CN202010479396.8A CN202010479396A CN113810887B CN 113810887 B CN113810887 B CN 113810887B CN 202010479396 A CN202010479396 A CN 202010479396A CN 113810887 B CN113810887 B CN 1138108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uetooth
connection
bluetooth protocol
protocol information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7939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10887A (zh
Inventor
刘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7939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10887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96230 priority patent/WO2021239032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8108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108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108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108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蓝牙协议连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相关设备,在所述电子设备作为主设备与蓝牙设备进行本轮连接时,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步骤:获取所述电子设备本地保存的所述蓝牙设备支持的第一蓝牙协议信息,所述第一蓝牙协议信息为所述电子设备作为主设备与所述蓝牙设备在所述本轮连接之前通过查询保存步骤所保存;连接步骤:基于所述第一蓝牙协议信息与所述蓝牙设备完成所述第一蓝牙协议信息对应的蓝牙协议连接。因此,采用本申请实施例,节省了SDP流程,可以提升协议连接速度,进而提升整个蓝牙连接过程的速度。

Description

蓝牙协议连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蓝牙协议连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设备在与蓝牙设备连接时,需要通过完整的服务发现协议(ServiceDiscovery Protocol,SDP)流程获取蓝牙设备所支持的蓝牙协议信息,以便完成与蓝牙设备的蓝牙协议连接。
但这些信息一般在蓝牙设备出厂时就已经确定,不会大更改,电子设备每次连接蓝牙设备都需要做完整的SDP流程去获取蓝牙协议信息也就显得冗余,频繁的SDP连接断开也会消耗不少时间,从而影响连接速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蓝牙协议连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相关设备,节省了SDP流程,可以提升协议连接速度,进而提升整个蓝牙连接过程的速度。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蓝牙协议连接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在所述电子设备作为主设备与蓝牙设备进行本轮连接时,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步骤:获取所述电子设备本地保存的所述蓝牙设备支持的第一蓝牙协议信息,所述第一蓝牙协议信息为所述电子设备作为主设备与所述蓝牙设备在所述本轮连接之前通过查询保存步骤所保存;
连接步骤:基于所述第一蓝牙协议信息与所述蓝牙设备完成所述第一蓝牙协议信息对应的蓝牙协议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蓝牙协议连接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在所述电子设备作为主设备与蓝牙设备进行本轮连接时,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协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电子设备本地保存的所述蓝牙设备支持的第一蓝牙协议信息,所述第一蓝牙协议信息为所述电子设备作为主设备与所述蓝牙设备在所述本轮连接之前通过查询保存步骤所保存;
蓝牙协议连接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蓝牙协议信息与所述蓝牙设备完成所述第一蓝牙协议信息对应的蓝牙协议连接。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蓝牙耳机,所述蓝牙耳机包括检测电路和蓝牙电路,所述检测电路被配置用于检测蓝牙回连指令,当所述检测电路检测到蓝牙回连指令时,所述检测电路被配置用于向所述蓝牙电路发出蓝牙回连信号,所述蓝牙电路被配置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蓝牙回连信号后,启动对蓝牙设备的蓝牙回连;所述蓝牙电路被配置用于将首次蓝牙回连过程中查询到的所述蓝牙设备所支持的第一蓝牙协议信息保存至所述蓝牙耳机的存储器中;
当所述检测电路再次检测到所述蓝牙回连指令时,所述检测电路被配置用于向所述蓝牙电路发出所述蓝牙回连信号,所述蓝牙电路被配置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蓝牙回连信号后,启动对所述蓝牙设备的蓝牙回连;所述蓝牙电路被配置用于在非首次蓝牙回连过程中调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第一蓝牙协议信息,并被配置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蓝牙协议信息进行第一蓝牙协议信息对应的蓝牙协议连接。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的方法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适于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的方法步骤。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所述电子设备作为主设备与蓝牙设备进行本轮连接时,获取所述电子设备本地保存的所述蓝牙设备支持的第一蓝牙协议信息,所述第一蓝牙协议信息为所述电子设备作为主设备与所述蓝牙设备在本轮连接之前所保存,基于所述第一蓝牙协议信息与所述蓝牙设备完成蓝牙协议连接。只需要在电子设备作为主设备与蓝牙设备在本轮连接之前进行连接时通过SDP流程获取到蓝牙设备支持的蓝牙协议并进行保存后,在后续的连接过程中只需要从本地读取所保存的第一蓝牙协议信息即可,节省了SDP流程,可以提升协议连接速度,进而提升整个蓝牙连接过程的速度,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牙协议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对连接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牙协议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全认证过程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与蓝牙设备首次连接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与手机回连的举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与蓝牙设备非首次连接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牙协议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牙协议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牙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将结合附图1-附图7,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蓝牙协议连接方法进行详细介绍。该方法可依赖于计算机程序实现,可运行于基于冯诺依曼体系的蓝牙协议连接装置上。该计算机程序可集成在应用中,也可作为独立的工具类应用运行。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蓝牙协议连接装置可以为电子设备。
请参见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牙协议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所述电子设备作为主设备与蓝牙设备进行本轮连接时,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步骤:获取所述电子设备本地保存的所述蓝牙设备支持的第一蓝牙协议信息,所述第一蓝牙协议信息为所述电子设备作为主设备与所述蓝牙设备在所述本轮连接之前通过查询保存步骤所保存;
两个蓝牙设备进行配对连接,需要完成两者之间的蓝牙协议连接,以实现相应功能。
蓝牙协议规范遵循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从低到高地定义了蓝牙协议堆栈的各个层次,包括:物理层(Physical Layer)、逻辑层(LogicalLayer)、L2CAP Layer和应用层(APP Layer)。常见的蓝牙协议可包括:
设备规格(Head-Set-Profile,HSP),提供了电子设备与蓝牙设备之间通信所需的基本功能。是最常用的配置,为当前流行支持蓝牙耳机与移动电话使用。它依赖于在64千比特编码的音频/ s的CVSD或PCM以及AT命令从GSM 07.07的一个子集,包括环的能力最小的控制,接听来电,挂断以及音量调整。
免提规格(Hands-Free Profile,HFP),让电子设备可以控制电话,如接听、挂断、拒接、语音拨号等功能。
蓝牙媒体音频传输协议(Advanced Audio Distribution Profile,A2DP),是能够采用耳机内的芯片来堆栈数据,达到声音的高清晰度,即允许传输立体声音频信号。声音能达到44.1kHz,一般的耳机只能达到8kHz。蓝牙设备只要装载A2DP协议,就能使用A2DP蓝牙设备了。
音频/视频远程控制协议(Audio/Video Remote Control Profile,AVRCP),用于从控制器(如立体声耳机)向目标设备(如装有 Media Player 的电脑)发送命令(如前跳、暂停和播放)。
AVRCP 设计用于提供控制TV、Hi-Fi设备等的标准接口。此配置文件用于许可单个远程控制设备(或其它设备)控制所有用户可以接入的A/V设备。它可以与 A2DP 或 VDP 配合使用。
AVRCP 定义了如何控制流媒体的特征。包括暂停、停止、启动重放、音量控制及其它类型的远程控制操作。AVRCP 定义了两个角色,即控制器和目标设备。控制器通常为远程控制设备,而目标设备为特征可以更改的设备。在 AVRCP 中,控制器将检测到的用户操作翻译为 A/V 控制信号,然后再将其传输至远程 Bluetooth 设备。对于“随身听”类型的媒体播放器,控制设备可以是允许跳过音轨的耳机,而目标设备则是实际的播放器。常规红外遥控器的可用功能可以在此协议中实现。
AVRCP 协议规定了AV/C 数字接口命令集(AV/C 命令集)的应用范围,实现了简化实施和易操作性。此协议为控制消息采用了AV/C 设备模式和命令格式,这些消息可以通过音频/视频控制传输协议 (AVCTP) 传输。
SPP 蓝牙串口是基于SPP协议(Serial Port Profile),能在蓝牙设备之间创建串口进行数据传输的一种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其中一个设备为电子设备,另一个设备为蓝牙设备。两设备均具有蓝牙功能,且可完成蓝牙协议连接。
如图2所示,系统架构100可以包括电子设备101、102、103中的一种或多种,蓝牙网络104和蓝牙设备105。蓝牙网络104用以在电子设备101、102、103和蓝牙设备105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
其中,蓝牙是一种支持设备短距离通信(一般10m内)的无线电技术,能在包括移动电话、PDA、无线耳机、笔记本电脑、相关外设等众多设备之间进行无线信息交换。利用蓝牙技术,能够有效地简化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也能够成功地简化设备与因特网Internet之间的通信,从而使得数据传输变得更加迅速高效,为无线通信拓宽道路。
应该理解,图2中的电子设备、蓝牙网络和蓝牙设备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电子设备、蓝牙网络和蓝牙设备。比如蓝牙设备105可以是多个蓝牙设备组成的蓝牙设备集群或多个独立的在一定距离范围内的蓝牙设备等。
用户可以使用电子设备101、102、103通过蓝牙网络104与蓝牙设备105交互,以接收或发送消息等。电子设备101、102、103可以是具有蓝牙功能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便携式计算机、台式计算机、蓝牙耳机、蓝牙车载、蓝牙MP3、蓝牙闪存盘、蓝牙适配器、蓝牙网关、蓝牙CF卡等等。所述蓝牙设备也是具有蓝牙功能的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蓝牙耳机、蓝牙车载、蓝牙MP3、蓝牙闪存盘、蓝牙适配器、蓝牙网关、蓝牙CF卡等等。所述蓝牙耳机可以为真无线立体声(1 Wireless Stereo,TWS)耳机。
具体的,由于在所述电子设备作为主设备与蓝牙设备在本轮连接之前(如第一次、第二次),电子设备已获取并保存蓝牙设备所支持的第一蓝牙协议信息,如协议名称、协议版本、协议功能等,因此,在所述电子设备与蓝牙设备进行本轮(如第二次、第三次等)连接时,可直接从本地缓存中读取所述蓝牙设备支持的第一蓝牙协议信息,而无需向蓝牙设备获取其所支持的第一蓝牙协议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当电子设备为手机,蓝牙设备为蓝牙耳机,在手机与耳机第一次连接时,目前一般都是通过手机作为主设备连接耳机,因此,在此次连接过程中,手机可以获取并保存耳机所支持的蓝牙协议信息,当手机回连耳机(如第二次、第三次等)时,则可基于第一次保存的蓝牙协议信息与耳机进行回连。其中,所述回连是指电子设备作为主设备与蓝牙设备的非首次连接。即例如手机作为主设备,与耳机的第二次连接或第三次连接等,又例如耳机在与手机已经建立过一次蓝牙连接后,耳机作为主设备与手机建立蓝牙连接,叫做回连。
当电子设备为蓝牙耳机,蓝牙设备为手机,在耳机与手机第一次连接时,目前一般都是通过手机作为主设备连接耳机,因此,首次连接过程中,耳机无法获取手机的蓝牙协议信息,在耳机回连手机(如第二次),耳机可作为主设备获取并保存手机支持的蓝牙协议信息,因此,在耳机下一次(如第三次、第四次)回连手机时,则可基于第二次保存的蓝牙协议信息与手机进行回连。其中,所述回连是指电子设备作为主设备与蓝牙设备的非首次连接,即例如耳机与手机的第二次连接或第三次连接等,又例如耳机在与手机已经建立过一次蓝牙连接后,耳机作为主设备与手机建立蓝牙连接,叫做回连。
当然,若后续修改耳机作为主设备与手机首次连接的逻辑,即在耳机与手机第一次连接时即可获取并保存手机支持的蓝牙协议信息至本地,也适应本申请,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S102,连接步骤:基于所述第一蓝牙协议信息与所述蓝牙设备完成所述第一蓝牙协议信息对应的蓝牙协议连接。
具体的,电子设备获取本地支持的第二蓝牙协议信息,对第二蓝牙协议信息与第一蓝牙协议信息进行配置后,向蓝牙设备请求进行协议连接,并在蓝牙设备响应后,完成该协议连接。所述第二蓝牙协议信息和所述第一蓝牙协议信息对应同一种类型的蓝牙协议,如均为HSP协议或均为AVRCP 协议,等。
所述第一蓝牙协议信息对应的蓝牙协议为所述电子设备和所述蓝牙设备均支持的一种或多种类型蓝牙协议中的任一种。
当所述蓝牙协议类型包括多个时,依次基于每个所述蓝牙协议类型,执行所述查询保存步骤,以保存所有所述蓝牙协议类型对应的第一蓝牙协议信息。
所述查询保存步骤在所述电子设备首次作为主设备与所述蓝牙设备建立蓝牙连接时执行一轮;或者,所述查询保存步骤在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蓝牙设备每连接预设轮次后执行一轮。
当所述蓝牙协议类型包括多个时,则可按照上述方式依次进行配置及连接,当具有相同类型的全部第一蓝牙协议信息与全部第二蓝牙协议信息完成连接时,电子设备与所述蓝牙设备所有相同类型的蓝牙协议均完成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获取步骤以及连接步骤都属于本轮连接的过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所述电子设备作为主设备与蓝牙设备进行本轮连接时,获取所述电子设备本地保存的所述蓝牙设备支持的第一蓝牙协议信息,所述第一蓝牙协议信息为所述电子设备作为主设备与所述蓝牙设备在本轮连接之前所保存,基于所述第一蓝牙协议信息与所述蓝牙设备完成蓝牙协议连接。只需要在电子设备作为主设备与蓝牙设备在本轮连接之前进行连接时通过SDP流程获取到蓝牙设备支持的蓝牙协议并进行保存后,在后续的连接过程中只需要从本地读取所保存的第一蓝牙协议信息即可,节省了SDP流程,可以提升协议连接速度,进而提升整个蓝牙连接过程的速度,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请参见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牙协议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蓝牙协议连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01,在所述电子设备作为主设备与蓝牙设备在本轮连接之前进行连接时,向所述蓝牙设备发起寻呼以创建异步面向连接链路,通过所述异步面向连接链路对链路层数据进行认证;
所述本轮连接之前包括首轮连接、非首轮连接或每连接预设轮次后执行一轮连接,可以在上述三种情况下进行查询保存蓝牙协议信息,其中预设轮次的目的是为了保障蓝牙设备的蓝牙协议发生变更时,进行更新。
其中,首轮连接可理解为电子设备为手机,蓝牙设备为耳机,电子设备作为主设备回连耳机的场景,即电子设备在与蓝牙设备首轮连接时就可获取到蓝牙设备的蓝牙协议信息并保存。
非首轮连接可理解为电子设备为耳机,蓝牙设备为手机,在首轮连接中,由蓝牙设备作为主设备发起连接,在第二轮连接时,则由电子设备作为主设备发起回连,此时才可以获取到蓝牙设备的蓝牙协议信息并保存至本地。那么在非首轮连接之后的任一轮连接(如本轮连接)就可基于非首轮连接所查询到的蓝牙协议信息直接进行蓝牙协议连接。
每连接预设轮次后执行一轮可理解为周期性查询(如每连接5轮后执行一轮查询并进行保存),从而对上一轮查询保存的蓝牙协议进行更新。本轮连接即为在最近的查询保存连接后的任一轮连接,就可基于最近一轮所查询到的蓝牙协议信息直接进行蓝牙协议连接。
在电子设备作为主设备与蓝牙设备在本轮连接之前进行连接时,首先需要创建两者之间的异步面向连接ACL链路。在ACL链路创建完成后,对链路层数据进行认证,实现加密,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电子设备通过该链路向蓝牙设备获取所述蓝牙设备所支持的蓝牙协议信息。
具体的,电子设备(master,即发起连接的设备)会寻呼(page)蓝牙设备(slave,接收连接的设备),master以跳频的方式去寻呼slave,slave固定间隔地去扫描(page scan)外部寻呼,当scan 到外部page时便会响应该page,这样电子设备与蓝牙设备之间便建立链路的连接,即ACL链路的连接。
page的超时时间最大是40.9秒,最小是0.625ms。当蓝牙设备在未超时时间内没有返回Page Response时,则返回PageTimeout事件。
其中,蓝牙设备开启page scan模式,才能够响应其他蓝牙设备的连接请求。pagescan是一个状态,只有蓝牙设备处于page scan状态,电子设备才有可能连接成功。
ACL链路是一种面向连接的蓝牙异步传输的逻辑链路。通过该链路定向发送数据包,它既支持对称连接,也支持不对称连接(即可以一对一,也可以一对多)。主设备(电子设备)负责控制链路带宽,并决定每个从设备(蓝牙设备)可以占用多少带宽和连接的对称性。从设备只有被选中时才能传送数据。ACL链路也支持接收主设备发给所有从设备的广播消息。此外,ACL链路主要用于分组数据的传送。
由于任何无线通信技术都存在被监听和破解的可能,为了保证蓝牙通信的安全性,通过认证的方式给双方链路层数据加密。
双向认证通过challenge-response(挑战-应答)方式。如图4所示,电子设备A为应答方,蓝牙设备B为请求方。作为应答方的A设备产生一个128位的随机数AU_RANDA,并以明文方式传送至B设备。A、B设备都用E1算法将各自得到的AU_RANDA、Kab和BD_ANDRB加密运算分别生成32位的SRESA和SRESB。B设备将结果SRESB传送给A设备,A设备比较SRESA和SRESB,如果相等,此次认证通过,否则认证不通过。执行完此次认证后,A设备和B设备的角色对换,即A设备作为请求方,B设备作为应答方,采用同样的方式进行认证。在双方认证均通过后,则确认安全认证通过。
S202,通过所述异步面向连接链路,建立与所述蓝牙设备之间的SDP连接;
由于两个蓝牙设备需要知道对方支持的协议等信息,才能完成蓝牙通信。因此,需要一种协议,这种协议规定了服务在服务器上面是如何存储的以及对方如何能够通过这个协议来获取到数据,以及双方共同遵守的一些规定等等。定义该协议为SDP。
SDP是蓝牙协议体系中的核心协议,是蓝牙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是所有用户模式的基础。在蓝牙系统中,需要通过服务发现协议获得设备信息、服务信息及服务特征,才能在此基础上建立相互间的连接。通过这个协议,应用程序可以发现哪些服务可用以及服务的特性是什么。
因此,在建立ACL链路后,通过ACL链路建立电子设备与蓝牙设备两者之间的SDP连接。
S203,通过所述SDP连接以及所述蓝牙协议类型查询所述蓝牙设备支持的第一蓝牙协议信息,并将所述第一蓝牙协议信息保存至本地,断开所述SDP连接;
对于电子设备而言,本地支持第二蓝牙协议,该第二蓝牙协议对应蓝牙信息,其中包括蓝牙协议类型。
在所述电子设备首次作为主设备与所述蓝牙设备建立蓝牙连接时执行一轮查询保存;或者,在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蓝牙设备每连接预设轮次后执行一轮查询保存。所述查询保存可理解为电子设备向蓝牙设备查询蓝牙设备所支持的第一蓝牙协议信息并保存在电子设备的存储器中。
当所述蓝牙协议类型包括多个时,如HSP、HFP、AVRCP、A2DP等,通过所述SDP连接以及多个所述蓝牙协议中的一个蓝牙协议类型查询所述蓝牙设备支持的相同的蓝牙协议信息,若存在,则保存该蓝牙协议信息至本地,并断开所述SDP连接;再建立与所述蓝牙设备之间的SDP连接,通过该SDP以及多个所述蓝牙协议类型中的下一个蓝牙协议类型查询所述蓝牙设备支持的蓝牙协议信息,保存所述蓝牙协议信息至本地,并断开所述SDP连接的步骤;按照相同的方式依次完成其余类型的蓝牙协议的查询和保存。而蓝牙协议的查找可以为按照多个蓝牙协议类型中的任一个蓝牙协议类型随机查找,也可以为按照默认规则(如优先级高低顺序)依次完成各蓝牙协议类型的查找。
例如,如图5所示,如第二蓝牙协议信息中的蓝牙类型包括HFP协议、A2DP协议、HSP协议等,电子设备首先通过SDP连接向蓝牙设备请求HFP协议信息查询,并在接收到蓝牙设备回复的HFP协议信息后,记录HFP协议相关信息,断开SDP连接,并进行HFP协议连接,在该协议连接完成后,再建立SDP连接,并按照上述相同的方式进行A2DP协议信息的查询及连接等操作,依此方式完成电子设备包含的多个蓝牙协议类型的查询。
其中,蓝牙协议连接的过程可理解为,电子设备对第二蓝牙协议信息与第一蓝牙协议信息进行配置后,向蓝牙设备请求进行协议连接,并在蓝牙设备响应后,完成该协议连接。
S204,在所述电子设备作为主设备与蓝牙设备进行本轮连接时,向所述蓝牙设备发起寻呼以创建异步面向连接链路,通过所述异步面向连接链路对链路层数据进行认证;
在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蓝牙设备进行本轮连接时,由于电子设备可能连接过多个蓝牙设备,因此,通过在缓存中查找电子设备与这多个蓝牙设备的连接历史,以确定当前需要连接哪个蓝牙设备。
例如,如图6所示为TWS蓝牙耳机与手机。由于目前大部分手机厂商会有一些专门的用户体验上的优化,如快速配对弹框,耳机连接成功弹框等等。TWS耳机市面上都是充电盒子+耳机的搭配,当手机与TWS耳机完成首次连接后,后面TWS耳机作为电子设备(主设备)每次开盖都会主动去回连最后一次与之连接的手机。
因此,确定所述连接时间距离当前时间最近的蓝牙设备为当前需要连接的蓝牙设备,然后向蓝牙设备发起连接请求以创建ACL链路,并进行认证,如图7所示,其中蓝牙设备A为电子设备,蓝牙设备B为蓝牙设备。此处ACL链路的创建及认证过程与上述首次连接时的ACL链路创建及认证过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S205,获取所述电子设备本地保存的所述蓝牙设备支持的第一蓝牙协议信息;
在链路认证完成后数据通信前,需要建立两者之间的协议连接。而蓝牙设备支持的第一蓝牙协议信息,如协议版本,协议支持的功能等,一般在设备出厂时就已经确定,不会大更改,因此,电子设备直接读取缓存中首次连接时所记录的第一蓝牙协议信息即可。
S206,获取所述电子设备支持的第二蓝牙协议信息,所述第二蓝牙协议信息和所述第一蓝牙协议信息对应同一种类型的蓝牙协议;
当然,为了完成两者之间的协议连接,需要对电子设备支持的第二蓝牙协议信息与第一蓝牙协议信息进行配置,因此,还需要读取电子设备的第二蓝牙协议信息,如协议名称、协议版本、协议功能等,所述第二蓝牙协议信息和所述第一蓝牙协议信息对应同一种类型的蓝牙协议。
S207,基于所述第一蓝牙协议信息以及所述第二蓝牙协议信息,与所述蓝牙设备完成所述第一蓝牙协议信息对应的蓝牙协议连接。
具体参见S102,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只需要在电子设备作为主设备与蓝牙设备在本轮连接之前(如首次、第二次、每间隔预设轮次)进行连接时通过SDP流程获取到蓝牙设备支持的蓝牙协议并进行保存,当包括多个蓝牙协议类型时,按照相同的方式依次获取各个类型的蓝牙协议对应的蓝牙协议信息并保存,在后续的连接过程中只需要从本地读取蓝牙协议信息即可,节省了SDP流程,连接过程简单方便,并节省了SDP频繁的连接断开消耗的时间,可以提升协议连接速度,进而提升整个蓝牙连接过程的速度,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例如,一般情况下,耳机回连手机的速度一般在2.5s左右,采用本方案手机与蓝牙设备回连的速度会提升至少300~500ms。尤其是当电子设备与蓝牙设备处于干扰比较强的环境时,每次通过SDP连接获取蓝牙设备的蓝牙协议信息可能需要多次交互才能成功,因此,通过实施本方案,在处于强干扰环境时,连接速度提升效果更明显。
下述为本申请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
请参见图8,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蓝牙协议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蓝牙协议连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电子设备的全部或一部分。该装置1应用于电子设备,在所述电子设备作为主设备与蓝牙设备进行本轮连接时,包括第一协议获取模块11和蓝牙协议连接模块12。
第一协议获取模块11,用于获取所述电子设备本地保存的所述蓝牙设备支持的第一蓝牙协议信息,所述第一蓝牙协议信息为所述电子设备作为主设备与所述蓝牙设备在所述本轮连接之前通过查询保存步骤所保存;
蓝牙协议连接模块12,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蓝牙协议信息与所述蓝牙设备完成所述第一蓝牙协议信息对应的蓝牙协议连接。
可选的,如图9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链路创建模块13,用于向所述蓝牙设备发起寻呼以创建异步面向连接链路;
链路认证模块14,用于通过所述异步面向连接链路对链路层数据进行认证。
可选的,所述第一协议获取模块11,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电子设备支持的第二蓝牙协议信息,所述第二蓝牙协议信息和所述第一蓝牙协议信息对应同一种类型的蓝牙协议;
基于所述第一蓝牙协议信息以及所述第二蓝牙协议信息,与所述蓝牙设备完成所述第一蓝牙协议信息对应的蓝牙协议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蓝牙协议信息对应的蓝牙协议为所述电子设备和所述蓝牙设备均支持的一种或多种类型蓝牙协议中的任一种;
当所述蓝牙协议类型包括多个时,依次基于每种类型的蓝牙协议,触发所述第一协议获取模块11和所述蓝牙协议连接模块12以完成所述电子设备和所述蓝牙设备之间的所有蓝牙协议连接。
可选的,所述本轮连接之前包括首轮连接、非首轮连接或每间隔预设时长的任一轮连接,所述蓝牙设备为与至少一个蓝牙设备的连接时间距离当前时间最近的蓝牙设备。
可选的,所述查询保存步骤在所述电子设备首次作为主设备与所述蓝牙设备建立蓝牙连接时执行一轮;或者,
所述查询保存步骤在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蓝牙设备每连接预设轮次后执行一轮。
可选的,如图9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链路创建模块15,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作为主设备与蓝牙设备在本轮连接之前进行连接时,向所述蓝牙设备发起寻呼以创建异步面向连接链路,通过所述异步面向连接链路对链路层数据进行认证;
SDP连接模块16,用于通过所述异步面向连接链路,建立与所述蓝牙设备之间的SDP连接;
蓝牙协议保存模块17,用于通过所述SDP连接查询所述蓝牙设备支持的第一蓝牙协议信息,并将所述第一蓝牙协议信息保存至本地;
SDP断开模块18,用于断开所述SDP连接。
可选的,所述蓝牙协议保存模块17,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电子设备支持的第二蓝牙协议信息中的蓝牙协议类型,通过所述SDP连接以及所述蓝牙协议类型查询所述蓝牙设备支持的第一蓝牙协议信息,并将所述第一蓝牙协议信息保存至本地。
可选的,所述蓝牙协议保存模块17,还用于:
当所述蓝牙协议类型包括多个时,依次基于每个所述蓝牙协议类型,执行所述查询保存步骤,以保存所有所述蓝牙协议类型对应的第一蓝牙协议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蓝牙协议连接装置在执行蓝牙协议连接方法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蓝牙协议连接装置与蓝牙协议连接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体现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只需要在电子设备作为主设备与蓝牙设备在本轮连接之前(如首次、第二次、每间隔预设轮次)进行连接时通过SDP流程获取到蓝牙设备支持的蓝牙协议并进行保存,当包括多个蓝牙协议类型时,按照相同的方式依次获取各个类型的蓝牙协议对应的蓝牙协议信息并保存,在后续的连接过程中只需要从本地读取蓝牙协议信息即可,节省了SDP流程,连接过程简单方便,并节省了SDP频繁的连接断开消耗的时间,可以提升协议连接速度,进而提升整个蓝牙连接过程的速度,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尤其是当电子设备与蓝牙设备处于干扰比较强的环境时,每次通过SDP连接获取蓝牙设备的蓝牙协议信息可能需要多次交互才能成功,因此,通过实施本方案,在处于强干扰环境时,连接速度提升效果更明显。
请参见图10,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蓝牙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蓝牙耳机2包括检测电路21和蓝牙电路22,检测电路21被配置用于检测蓝牙回连指令,当检测电路21被配置用于检测到蓝牙回连指令时,检测电路21被配置用于向蓝牙电路22发出蓝牙回连信号,蓝牙电路22被配置用于在接收到蓝牙回连信号后,启动对蓝牙设备的蓝牙回连;蓝牙电路22被配置用于将首次蓝牙回连过程中查询到的蓝牙设备所支持的第一蓝牙协议信息保存至蓝牙耳机的存储器中;
当检测电路21再次检测到蓝牙回连指令时,检测电路21被配置用于向蓝牙电路22发出蓝牙回连信号,蓝牙电路22被配置用于在接收到蓝牙回连信号后,启动对蓝牙设备的蓝牙回连;蓝牙电路22被配置用于在非首次蓝牙回连过程中调取存储器中存储的第一蓝牙协议信息,并被配置用于基于第一蓝牙协议信息进行第一蓝牙协议信息对应的蓝牙协议连接。
可选的,蓝牙电路22在非首次蓝牙回连过程中被配置用于调取存储器中存储的第一蓝牙协议信息,并被配置用于基于第一蓝牙协议信息进行第一蓝牙协议信息对应的蓝牙协议连接,具体为:蓝牙电路22在非首次蓝牙回连过程中被配置用于调取存储器中存储的第一蓝牙协议信息,同时还被配置用于调取本地保存的蓝牙耳机的第二蓝牙协议信息,并还被配置用于基于存储的第一蓝牙协议信息和蓝牙耳机的第二蓝牙协议进行第一蓝牙协议信息对应的蓝牙协议连接;第二蓝牙协议信息和第一蓝牙协议信息对应同一种类型的蓝牙协议。
可选的,存储的第一蓝牙协议信息对应的蓝牙协议为蓝牙设备和蓝牙耳机均支持的一种或多种类型蓝牙协议中的任一种;
当蓝牙协议类型包括多个时,检测电路21和蓝牙电路22被配置用于在非首次蓝牙回连的过程中,依次基于每种类型的蓝牙协议对应的第一蓝牙协议信息和第二蓝牙协议信息进行蓝牙协议连接,以完成蓝牙耳机和蓝牙设备之间的所有蓝牙协议连接。
可选的,当检测电路21再次检测到蓝牙回连指令时,检测电路21被配置用于先向蓝牙电路22发出寻呼信号,蓝牙电路22在接收到寻呼信号后,被配置用于向蓝牙设备发起寻呼以创建异步面向连接链路并通过异步面向连接链路对链路层数据进行认证。
可选的,当检测电路21检测到首次蓝牙回连指令时,或者,检测电路21检测到检测预设轮次后的蓝牙回连指令时,检测电路21被配置用于向蓝牙电路22发出首次蓝牙回连信号,蓝牙电路22在接收到首次蓝牙回连信号后,首次启动与蓝牙设备的蓝牙连接时,或者,启动与蓝牙设备每连接预设轮次后的蓝牙连接,被配置用于向蓝牙设备获取蓝牙设备所支持的第一蓝牙协议信息并保存至蓝牙耳机的存储器中。
可选的,在检测电路21检测到首次蓝牙回连指令时,或者,检测电路21检测到连接预设轮次后的蓝牙回连指令时,检测电路21被配置用于先向蓝牙电路22发出寻呼信号,蓝牙电路22在接收到寻呼信号后,被配置用于向蓝牙设备发起寻呼以创建异步面向连接链路并通过异步面向连接链路对链路层数据进行认证;首次启动与蓝牙设备的蓝牙连接时,或者,启动与蓝牙设备每连接预设轮次后的蓝牙连接,被配置用于向蓝牙设备获取蓝牙设备所支持的第一蓝牙协议并保存至蓝牙耳机的存储器中,具体为:
蓝牙电路22被配置用于通过异步面向连接链路,建立与蓝牙设备之间的SDP连接,通过SDP连接向蓝牙设备查询蓝牙设备支持的第一蓝牙协议信息,并将第一蓝牙协议信息保存至蓝牙耳机的存储器中,再断开SDP连接。
可选的,当蓝牙协议类型包括多个时,检测电路21和蓝牙电路22被配置用于按照上述首次蓝牙回连指令或连接预设轮次后的蓝牙回连指令,依次基于每个蓝牙协议类型,向蓝牙设备获取蓝牙设备所支持的第一蓝牙协议,以保存所有蓝牙协议类型对应的第一蓝牙协议信息至蓝牙耳机的存储器中。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只需要在蓝牙耳机作为主设备与蓝牙设备在本轮连接之前(如首次、第二次、每间隔预设轮次)进行连接时,通过SDP流程获取到蓝牙设备支持的蓝牙协议并进行保存,当包括多个蓝牙协议类型时,按照相同的方式依次获取各个类型的蓝牙协议对应的蓝牙协议信息并保存,在后续的连接过程中只需要从蓝牙耳机的存储器中读取蓝牙协议信息即可,节省了SDP流程,连接过程简单方便,并节省了SDP频繁的连接断开消耗的时间,可以提升协议连接速度,进而提升整个蓝牙连接过程的速度,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尤其是当蓝牙耳机与蓝牙设备处于干扰比较强的环境时,每次通过SDP连接获取蓝牙设备的蓝牙协议信息可能需要多次交互才能成功,因此,通过实施本方案,在处于强干扰环境时,连接速度提升效果更明显。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存储有多条指令,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上述图1-图7所示实施例的方法步骤,具体执行过程可以参见图1-图7所示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在此不进行赘述。
请参见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电子设备10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001,至少一个网络接口1004,用户接口1003,存储器1005,至少一个通信总线1002。
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
其中,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摄像头(Camera),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
其中,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
其中,处理器1001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核心。处理器1001利用各种借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电子设备1000内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005内的指令、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005内的数据,执行电子设备10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的,处理器1001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Signal Processing,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 Logic Array,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1001可集成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图像处理器(GraphicsProcessing Unit,GPU)和调制解调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CPU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GPU用于负责显示屏所需要显示的内容的渲染和绘制;调制解调器用于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001中,单独通过一块芯片进行实现。
其中,存储器1005可以包括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可选的,该存储器1005包括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non-transitory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存储器1005可用于存储指令、程序、代码、代码集或指令集。存储器1005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用于实现操作系统的指令、用于至少一个功能的指令(比如触控功能、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用于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指令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上面各个方法实施例中涉及到的数据等。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如图11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蓝牙协议连接应用程序。
在图11所示的电子设备1000中,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为用户提供输入的接口,获取用户输入的数据;而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蓝牙协议连接应用程序,在电子设备作为主设备与蓝牙设备进行本轮连接时,并具体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步骤:获取电子设备本地保存的蓝牙设备支持的第一蓝牙协议信息,第一蓝牙协议信息为电子设备作为主设备与蓝牙设备在本轮连接之前通过查询保存步骤所保存;
连接步骤:基于第一蓝牙协议信息与蓝牙设备完成第一蓝牙协议信息对应的蓝牙协议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1001在执行获取步骤之前,还执行以下操作:
向蓝牙设备发起寻呼以创建异步面向连接链路;
通过异步面向连接链路对链路层数据进行认证。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1001在执行连接步骤时,具体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电子设备支持的第二蓝牙协议信息,第二蓝牙协议信息和第一蓝牙协议信息对应同一种类型的蓝牙协议;
基于第一蓝牙协议信息以及第二蓝牙协议信息,与蓝牙设备完成第一蓝牙协议信息对应的蓝牙协议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蓝牙协议信息对应的蓝牙协议为电子设备和蓝牙设备均支持的一种或多种类型蓝牙协议中的任一种;
当蓝牙协议类型包括多个时,处理器1001依次基于每种类型的蓝牙协议,执行获取步骤和连接步骤以完成电子设备和蓝牙设备之间的所有蓝牙协议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查询保存步骤在电子设备首次作为主设备与蓝牙设备建立蓝牙连接时执行一轮;或者,
查询保存步骤在电子设备与蓝牙设备每连接预设轮次后执行一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1001在执行在电子设备作为主设备与蓝牙设备在本轮连接之前进行连接时,还执行以下操作:
向蓝牙设备发起寻呼以创建异步面向连接链路,通过异步面向连接链路对链路层数据进行认证;
通过异步面向连接链路,建立与蓝牙设备之间的SDP连接;
通过SDP连接查询蓝牙设备支持的第一蓝牙协议信息,并将第一蓝牙协议信息保存至本地;
断开SDP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1001在通过SDP连接查询蓝牙设备支持的第一蓝牙协议信息,并将第一蓝牙协议信息保存至本地时,具体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电子设备支持的第二蓝牙协议信息中的蓝牙协议类型,通过SDP连接以及蓝牙协议类型查询蓝牙设备支持的第一蓝牙协议信息,并将第一蓝牙协议信息保存至本地。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1001还执行以下操作:
当蓝牙协议类型包括多个时,依次基于每个蓝牙协议类型,执行查询保存步骤,以保存所有蓝牙协议类型对应的第一蓝牙协议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只需要在电子设备作为主设备与蓝牙设备在本轮连接之前(如首次、第二次、每间隔预设轮次)进行连接时通过SDP流程获取到蓝牙设备支持的蓝牙协议并进行保存,当包括多个蓝牙协议类型时,按照相同的方式依次获取各个类型的蓝牙协议对应的蓝牙协议信息并保存,在后续的连接过程中只需要从本地读取蓝牙协议信息即可,节省了SDP流程,连接过程简单方便,并节省了SDP频繁的连接断开消耗的时间,可以提升协议连接速度,进而提升整个蓝牙连接过程的速度,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尤其是当电子设备与蓝牙设备处于干扰比较强的环境时,每次通过SDP连接获取蓝牙设备的蓝牙协议信息可能需要多次交互才能成功,因此,通过实施本方案,在处于强干扰环境时,连接速度提升效果更明显。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或随机存储记忆体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申请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申请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申请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蓝牙协议连接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作为主设备与蓝牙设备进行本轮连接时,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步骤:获取所述电子设备本地保存的所述蓝牙设备支持的第一蓝牙协议信息,所述第一蓝牙协议信息为所述电子设备作为主设备与所述蓝牙设备在所述本轮连接之前通过查询保存步骤所保存;
连接步骤:基于所述第一蓝牙协议信息与所述蓝牙设备完成所述第一蓝牙协议信息对应的蓝牙协议连接;
其中,在所述电子设备作为主设备与蓝牙设备在所述本轮连接之前进行连接时,还包括:向所述蓝牙设备发起寻呼以创建异步面向连接链路,通过所述异步面向连接链路对链路层数据进行认证;
所述查询保存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异步面向连接链路,建立与所述蓝牙设备之间的SDP连接;
通过所述SDP连接查询所述蓝牙设备支持的第一蓝牙协议信息,并将所述第一蓝牙协议信息保存至本地;
断开所述SDP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步骤之前,还包括:
向所述蓝牙设备发起寻呼以创建异步面向连接链路;
通过所述异步面向连接链路对链路层数据进行认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电子设备支持的第二蓝牙协议信息,所述第二蓝牙协议信息和所述第一蓝牙协议信息对应同一种类型的蓝牙协议;
基于所述第一蓝牙协议信息以及所述第二蓝牙协议信息,与所述蓝牙设备完成所述第一蓝牙协议信息对应的蓝牙协议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蓝牙协议信息对应的蓝牙协议为所述电子设备和所述蓝牙设备均支持的一种或多种类型蓝牙协议中的任一种;
当蓝牙协议类型包括多个时,依次基于每种类型的蓝牙协议,执行所述获取步骤和所述连接步骤以完成所述电子设备和所述蓝牙设备之间的所有蓝牙协议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查询保存步骤在所述电子设备首次作为主设备与所述蓝牙设备建立蓝牙连接时执行一轮;或者,
所述查询保存步骤在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蓝牙设备每连接预设轮次后执行一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SDP连接查询所述蓝牙设备支持的第一蓝牙协议信息,并将所述第一蓝牙协议信息保存至本地,包括:
获取所述电子设备支持的第二蓝牙协议信息中的蓝牙协议类型,通过所述SDP连接以及所述蓝牙协议类型查询所述蓝牙设备支持的第一蓝牙协议信息,并将所述第一蓝牙协议信息保存至本地。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蓝牙协议类型包括多个时,依次基于每个所述蓝牙协议类型,执行所述查询保存步骤,以保存所有所述蓝牙协议类型对应的第一蓝牙协议信息。
8.一种蓝牙协议连接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作为主设备与蓝牙设备进行本轮连接时,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协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电子设备本地保存的所述蓝牙设备支持的第一蓝牙协议信息,所述第一蓝牙协议信息为所述电子设备作为主设备与所述蓝牙设备在所述本轮连接之前通过查询保存步骤所保存;
蓝牙协议连接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蓝牙协议信息与所述蓝牙设备完成所述第一蓝牙协议信息对应的蓝牙协议连接;
链路创建模块,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作为主设备与蓝牙设备在本轮连接之前进行连接时,向所述蓝牙设备发起寻呼以创建异步面向连接链路,通过所述异步面向连接链路对链路层数据进行认证;
SDP连接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异步面向连接链路,建立与所述蓝牙设备之间的SDP连接;
蓝牙协议保存模块,用于通过所述SDP连接查询所述蓝牙设备支持的第一蓝牙协议信息,并将所述第一蓝牙协议信息保存至本地;
SDP断开模块,用于断开所述SDP连接。
9.一种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耳机包括检测电路和蓝牙电路,所述检测电路被配置用于检测蓝牙回连指令,当所述检测电路检测到蓝牙回连指令时,所述检测电路被配置用于向所述蓝牙电路发出蓝牙回连信号,所述蓝牙电路被配置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蓝牙回连信号后,启动对蓝牙设备的蓝牙回连;所述蓝牙电路被配置用于将首次蓝牙回连过程中查询到的所述蓝牙设备所支持的第一蓝牙协议信息保存至所述蓝牙耳机的存储器中;
当所述检测电路再次检测到所述蓝牙回连指令时,所述检测电路被配置用于向所述蓝牙电路发出所述蓝牙回连信号,所述蓝牙电路被配置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蓝牙回连信号后,启动对所述蓝牙设备的蓝牙回连;所述蓝牙电路被配置用于在非首次蓝牙回连过程中调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第一蓝牙协议信息,并被配置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蓝牙协议信息进行所述第一蓝牙协议对应的蓝牙协议连接;
在所述检测电路检测到首次蓝牙回连指令时,或者,所述检测电路检测到连接预设轮次后的蓝牙回连指令时,所述检测电路被配置用于先向所述蓝牙电路发出寻呼信号,所述蓝牙电路在接收到寻呼信号后,被配置用于向蓝牙设备发起寻呼以创建异步面向连接链路并通过异步面向连接链路对链路层数据进行认证;首次启动与蓝牙设备的蓝牙连接时,或者,启动与蓝牙设备每连接预设轮次后的蓝牙连接,被配置用于向蓝牙设备获取蓝牙设备所支持的第一蓝牙协议并保存至蓝牙耳机的存储器中,具体为:
所述蓝牙电路被配置用于通过异步面向连接链路,建立与蓝牙设备之间的SDP连接,通过SDP连接向蓝牙设备查询蓝牙设备支持的第一蓝牙协议信息,并将第一蓝牙协议信息保存至蓝牙耳机的存储器中,再断开SDP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电路在非首次蓝牙回连过程中被配置用于调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第一蓝牙协议信息,并被配置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蓝牙协议信息进行所述第一蓝牙协议对应的蓝牙协议连接,包括:
所述蓝牙电路在非首次蓝牙回连过程中被配置用于调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第一蓝牙协议信息,同时还被配置用于调取本地保存的所述蓝牙耳机的第二蓝牙协议信息,并还被配置用于基于所述存储的所述第一蓝牙协议信息和所述蓝牙耳机的第二蓝牙协议信息进行所述第一蓝牙协议对应的蓝牙协议连接;所述第二蓝牙协议信息和所述第一蓝牙协议信息对应同一种类型的蓝牙协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的所述第一蓝牙协议信息对应的蓝牙协议为所述蓝牙设备和所述蓝牙耳机均支持的一种或多种类型蓝牙协议中的任一种;
当蓝牙协议类型包括多个时,所述检测电路和所述蓝牙电路被配置用于在所述非首次蓝牙回连的过程中,依次基于每种类型的蓝牙协议对应的第一蓝牙协议信息和第二蓝牙协议信息进行蓝牙协议连接,以完成所述蓝牙耳机和所述蓝牙设备之间的所有蓝牙协议连接。
12.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的方法步骤。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适于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的方法步骤。
CN202010479396.8A 2020-05-29 2020-05-29 蓝牙协议连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相关设备 Active CN1138108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79396.8A CN113810887B (zh) 2020-05-29 2020-05-29 蓝牙协议连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相关设备
PCT/CN2021/096230 WO2021239032A1 (zh) 2020-05-29 2021-05-27 蓝牙协议连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相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79396.8A CN113810887B (zh) 2020-05-29 2020-05-29 蓝牙协议连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10887A CN113810887A (zh) 2021-12-17
CN113810887B true CN113810887B (zh) 2023-07-14

Family

ID=78745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79396.8A Active CN113810887B (zh) 2020-05-29 2020-05-29 蓝牙协议连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10887B (zh)
WO (1) WO202123903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86139A (zh) * 2022-02-28 2022-07-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连接建立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7538A (zh) * 2007-09-19 2008-02-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不同蓝牙设备间自适应的匹配方法
WO2018053970A1 (zh) * 2016-09-23 2018-03-29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及连接设备
WO2019029471A1 (zh) * 2017-08-10 2019-02-14 乐鑫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网络及配网方法
CN110191442A (zh) * 2019-04-18 2019-08-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设备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5828A (zh) * 2007-07-20 2007-11-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与音频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
CN103733661A (zh) * 2011-07-25 2014-04-16 摩托罗拉移动有限责任公司 蓝牙通信系统中用于提供简档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US10165613B2 (en) * 2016-10-06 2018-12-25 Htc Corporation Control method for bluetooth communication and bluetooth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CN106792483A (zh) * 2017-01-20 2017-05-31 北京信安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平台与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和连接装置
US10477471B2 (en) * 2017-10-27 2019-11-12 Avago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Sales Pte. Limited Apparatus to save power smartly from bluetooth audio visual remote control protocol notifications
US10616728B2 (en) * 2018-03-14 2020-04-07 I/O Interconnect, Ltd. Wireless connecting method, backup device, and non-transitory backup device-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0460984B (zh) * 2019-08-16 2022-07-01 中科微电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分布式存储的多蓝牙控制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7538A (zh) * 2007-09-19 2008-02-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不同蓝牙设备间自适应的匹配方法
WO2018053970A1 (zh) * 2016-09-23 2018-03-29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及连接设备
WO2019029471A1 (zh) * 2017-08-10 2019-02-14 乐鑫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网络及配网方法
CN110191442A (zh) * 2019-04-18 2019-08-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设备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10887A (zh) 2021-12-17
WO2021239032A1 (zh) 2021-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893109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necting bluetooth devices
US9191988B2 (en) Smart pairing using bluetooth technology
WO2018032455A1 (zh) 一种蓝牙通信的方法及终端
US11350200B2 (en) Wireless audio source switching
US10264038B2 (en) Discovery and management of synchronous audio or video streaming service to multiple sinks in wireless display system
WO2021254160A1 (zh) 蓝牙设备及其蓝牙抢占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20200044505A (ko) 링크 공유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이를 위한 방법
US1086355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10753334A (zh) 蓝牙通信方法和具有蓝牙通信功能的装置及设备
JP5849857B2 (ja) 近距離無線通信装置
CN103391121A (zh) 多设备配对和连接蓝牙设备的方法
US11930542B2 (en) Source device switching method and device through Bluetooth connection information sharing
WO2020132878A1 (zh) 一种蓝牙服务的查询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810887B (zh) 蓝牙协议连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相关设备
WO2015139401A1 (zh) 无线网络的建立方法、系统及无线路由装置
WO2024066694A1 (zh) 音频设备的连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WO2017223165A1 (en) Wireless audio source switching
WO2023151423A1 (zh) 设备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13126092A (ja) 近距離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15396408A (zh) 一种无线音频/视频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14844736A (zh) 一种设备及通话控制方法
JP5930689B2 (ja) 近距離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10999340A (zh) 近距离无线通信装置及方法
WO2024001134A1 (zh) 音频设备的连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WO2023169513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