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53334A - 蓝牙通信方法和具有蓝牙通信功能的装置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蓝牙通信方法和具有蓝牙通信功能的装置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53334A
CN110753334A CN201911025228.5A CN201911025228A CN110753334A CN 110753334 A CN110753334 A CN 110753334A CN 201911025228 A CN201911025228 A CN 201911025228A CN 110753334 A CN110753334 A CN 1107533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uetooth
bluetooth connection
slave device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sla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2522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卞苏成
王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2522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53334A/zh
Publication of CN1107533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53334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04073 priority patent/WO2021077830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蓝牙通信方法和具有蓝牙通信功能的装置和设备,该方法包括:确定将至少两个终端设备进行蓝牙连接;确定至少两个终端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作为蓝牙连接的主设备和至少两个终端设备中的至少另一个终端设备作为蓝牙连接的从设备,其中主设备用于发起蓝牙连接;和通过蓝牙广播,向主设备发送蓝牙连接控制信息,其中蓝牙连接控制信息包括从设备的标识信息。本申请可以解决在两个需要复杂操作的设备间的蓝牙配对、连接,还可以解决多个无屏幕蓝牙设备之间的配对、连接,并且,不借助云端账号、服务器同步等操作繁琐或流程较慢的方式,能够快速地完成对一个或多个不在附近的蓝牙设备的配对连接。

Description

蓝牙通信方法和具有蓝牙通信功能的装置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常涉及电子设备的蓝牙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蓝牙通信方法和具有蓝牙通信功能的装置和设备。
背景技术
蓝牙(Bluetooth,简称BT)是短距通信最常用的方式之一,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蓝牙设备,如何能够方便地将不同的蓝牙设备快速的配对使用是我们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现有技术中,通常当用户需要将两个蓝牙配对时,需要在其中一个设备上发现另一个处于配对模式的蓝牙设备,并在该设备的界面上选中另一个设备进行配对。例如,常见的场景为在手机的蓝牙设置界面,从界面中的蓝牙设备列表中选择需要已发现的需要配对的蓝牙设备。
根据上述场景,通常需要蓝牙连接的设备必须在蓝牙通信可支持的距离范围内,而且连接的操作必须在两台设备上进行,那么对于人机交互不方便的设备来说,并不能很方便和快速的完成蓝牙配对连接。此外,更进一步地来说,现有技术的连接方式无法支持两个无屏幕(缺乏人机交换能力)的设备的蓝牙配对及连接。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蓝牙通信方法和具有蓝牙通信功能的装置和设备。以下从多个方面介绍本申请,以下多个方面的实施方式和有益效果可互相参考。
现有方案中,假如电视机要与无线耳机建立蓝牙连接,一般可以在电视机的蓝牙发现界面通过遥控器等人机交互控制器选择该无线耳机,发起蓝牙连接请求,然后与该无线耳机建立蓝牙连接。但是,在目前,使用诸如遥控器的人机交互设备来完成上述操作,对用户来说并不方便,可以理解,对于例如电视机的电子产品来说,蓝牙设置界面的目录层级较深,用户一般无法只通过一次或两次按键就能够呼出该界面,而且使用遥控器更增加了不便。上述这些情况使得用户无法快速的完成两个设备的蓝牙配对连接。
为了应对上述场景,第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蓝牙通信的方法,该方法用于第三方控制设备,通过在该控制设备上确定要进行蓝牙连接的至少两个终端设备,以及确定至少两个终端设备中哪个设备作为发起蓝牙连接的主设备,以及与主设备连接的相应的从设备。随后,控制设备向主设备发送蓝牙连接控制信息,蓝牙连接控制信息包括从设备的标识信息以及指示主设备与从设备进行所述蓝牙连接的指示信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用户通过控制设备的用户界面输入将至少两个终端设备进行蓝牙连接的指令,以及将至少两个终端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指定为主设备和将所述至少两个终端设备中的所述至少另一个终端设备指定为所述从设备的指令。例如,用户通过在用户界面上点选相应设备名称完成指令的发送。
由此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通过利用第三个设备完成另外两个蓝牙设备的蓝牙配对或连接,可以解决在两个需要复杂操作的设备间的蓝牙配对、连接,并且进一步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解决多个无屏幕蓝牙设备之间的配对、连接。
在另一种场景中,假如电视机要与没有启动蓝牙广播/扫描或者在电视机的蓝牙扫描范围之外的无线耳机建立蓝牙连接,现有技术目前是无法实现的。
针对上述场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从设备可以是先前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过蓝牙连接的所述终端设备,该设备的标识信息保存在控制设备中。这样,如果无线耳机先前与控制设备蓝牙配对过,那么控制设备会保存该无线耳机的蓝牙配置信息,通过在控制设备显示该无线耳机,即便该无线耳机没有开启蓝牙广播/扫描或在电视机的扫描范围之外,用户都可以对该无线耳机进行预配对,这样当该无线耳机被电视机扫描到时,就可以快速地完成电视机和无线耳机的蓝牙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手段,不借助云端账号、服务器同步等操作繁琐或流程较慢的方式,就能够快速地完成对一个或多个不在附近的蓝牙设备的配对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蓝牙通信的方法,该方法用于发起蓝牙连接的终端设备,终端设备通过蓝牙广播,接收来自控制设备的控制信息。该控制信息可以指示终端设备作为主设备与至少一个其他终端设备进行蓝牙连接,其他终端设备作为从设备,并且控制信息中还包括从设备的标识信息。
终端设备会根据上述这些信息确定是否向从设备发送蓝牙连接请求。
考虑到上述描述的不同场景,主设备需要确定从设备是否已经发送过蓝牙广播信息给主设备,在上述第一种场景中,由于从设备已开启蓝牙广播/扫描,因此主设备已经获得了从设备的标识信息,那么,从控制设备获得的该从设备的标识信息与从设备发送的标识信息将匹配,在这种情况下,主设备向从设备发送蓝牙连接请求。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主设备还可以通过自身的人机交互界面向用户确认是否发送请求,并根据用户的输入,确定是否发送请求。
在上述第二种场景中,由于主设备没有收到从设备的蓝牙广播信息,那么控制设备发送的从设备的标识信息在主设备的蓝牙发现列表中将没有匹配信息,这时,主设备会保存控制设备发送的从设备的标识信息。
当从设备向主设备发送蓝牙广播信息后,主设备中保存的从设备的标识信息会与从设备发送的标识信息匹配,在这种情况下,主设备向从设备发送蓝牙连接请求。
由此,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解决多个无屏幕终端设备之间的配对、连接,还可以不借助云端账号、服务器同步等操作繁琐或流程较慢的方式,能够快速地完成对一个或多个不在附近的蓝牙设备的配对连接。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蓝牙通信装置,用于控制设备,装置包括:控制模块,用于确定将至少两个终端设备进行蓝牙连接;以及用于确定所述至少两个终端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作为所述蓝牙连接的主设备和所述至少两个终端设备中的至少另一个终端设备作为所述蓝牙连接的从设备,其中所述主设备用于发起所述蓝牙连接;和通信模块,用于通过蓝牙广播,向所述主设备发送蓝牙连接控制信息,其中所述蓝牙连接控制信息包括所述从设备的标识信息。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蓝牙通信装置,用于终端设备,装置包括:通信模块,用于通过蓝牙广播,接收来自控制设备的控制信息,其中所述控制信息包括指示所述终端设备作为主设备与至少一个其他终端设备进行蓝牙连接,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其他终端设备作为从设备,并且所述控制信息还包括所述从设备的第一标识信息;控制模块,用于确定是否向所述从设备发起蓝牙连接请求。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易失性的。该存储介质中包含指令,该指令在执行后实施如前述任意一个方面或实施方式所描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蓝牙通信设备,该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蓝牙通信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的指令,指令在执行后实施如前述任意一个方面或实施方式所描述的方法。
本申请根据本申请的一些方面,其效果包括,但不局限于:
通过利用第三个设备完成另外两个蓝牙设备的蓝牙配对或连接,解决在两个需要复杂操作的设备间的蓝牙配对、连接,并且进一步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解决多个无屏幕蓝牙设备之间的配对、连接。此外,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采用新的技术方法,不借助云端账号、服务器同步等操作繁琐或流程较慢的方式,能够快速地完成对一个或多个不在附近的蓝牙设备的配对连接。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示意性的实施例的具有蓝牙通信装置的示例蓝牙通信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图2a-2d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示意性的实施例的一种智能手机的蓝牙设置界面的示例性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示例蓝牙通信系统的蓝牙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示出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示例蓝牙通信系统的蓝牙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示出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蓝牙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示出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蓝牙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蓝牙通信设备的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模块或单元”可以指或者包括专用集成电路(ASIC)、电子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共享的、专用的或组)和/或存储器(共享的、专用的或组)、组合逻辑电路、和/或提供所描述的功能的其他合适的组件,或者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ASIC)、电子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共享的、专用的或组)和/或存储器(共享的、专用的或组)、组合逻辑电路、和/或提供所描述的功能的其他合适的组件的一部分。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示例蓝牙通信系统的模块示意图。示例性蓝牙通信系统1包括多个用户设备10、12、14、16,其中,用户设备包括但不局限于,膝上型设备、台式机、手持PC、个人数字助理、嵌入式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图形设备、视频游戏设备、机顶盒、微控制器、蜂窝电话、便携式媒体播放器、手持设备、可穿戴设备(例如,显示眼镜或护目镜,头戴式显示器(Head-Mounted Display,简称HMD),手表,头戴设备,臂带,珠宝等),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和/或增强现实(Augment Reality,简称AR)设备,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设备,工业控制设备,车载信息娱乐设备,流媒体客户端设备,电子书阅读设备,POS机,电动车辆的控制系统,以及各种其他电子设备。一般地,能够包含本文中所公开的处理器和/或其它执行逻辑的多个装置和电子设备一般都是合适的。
如图1所示,用户设备10-16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中仅示出一个)控制模块101-161,处理器101-161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图像处理器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微处理器MCU(Micro-programmed Control Unit)、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处理器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等的处理模块或处理电路。在本文的实施例中,处理器101-161可以被配置为执行下文描述的各种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模块101-161可以运行用户设备10-16的操作系统,例如,Android、iOS、Windows OS、Liunix和鸿蒙操作系统等。在另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器101-161可以运行特定的应用程序。
通信模块103-163可以配置为经由蓝牙以及蓝牙低功耗(BLE)通信。与经典蓝牙相比,BLE旨在显著减小功率消耗和成本,同时维持与经典蓝牙类似的通信范围。通信模块还可以配置为或附加地配置为经由Wi-Fi或WLAN(例如802.11)通信,或经由各种其它无线通信技术通信——这些技术包括但不限于长期演进(LTE)、高级LTE(LTE-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宽带码分多址(WCDMA)、CDMA2000等等。
参考图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用户设备10进一步包括I/O接口105,I/O接口105可以包括任何的多种输入和/或输出接口中的一个或多个,诸如显示屏、触摸屏、按钮等等。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用户设备10通过触摸屏显示各种图形用户界面,例如:蓝牙设置界面,用户可以通过触摸屏在蓝牙设置界面对多个蓝牙设备进行配置。
根据本申请的其他实施方式,用户设备12-16可以通过多种不同方式在系统1中实施,例如,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12-16也可以包括I/O接口(未示出),它们的I/O接口可以包括任何的多种输入和/或输出接口中的一个或多个,诸如显示屏、触摸屏、按钮、开关、拨号盘、扬声器、麦克风等等。对于各个用户设备12-16中是否具有I/O接口,以及这些I/O接口的种类,本申请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此外,用户设备10-14中可以包括图1中所示的任一部件,或者不包括图1中所示的一个或多个部件,或者可以包括图1中未示出的其他部件。
如图1所示,在图1的示例性方案中,各个用户设备之间可以通过蓝牙相互通信。术语“蓝牙”具有其普通含义的全部范围,并且至少包括现有蓝牙标准的各种实施中的任一种,包括蓝牙低功耗(BLE),包括蓝牙标准的未来实施等。例如,蓝牙连接包括基于蓝牙协议4.x,例如4.2的蓝牙连接或者包括基于蓝牙协议5.x,例如5.0的蓝牙连接。此外,蓝牙连接还可以包括蓝牙低功耗(BLE)。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场景,例如,用户设备10诸如是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平板电脑、计算机等,相应地,用户设备12-16可以分别诸如是无线耳塞(耳道式)、无线键盘、无线触控板、无线头戴式耳机、电视机或扬声器和/或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平板电脑、计算机、无线游戏控制器、游戏控制中枢等。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尽管用户设备10可以通过I/O接口105支持的各种无线连接方式连接到各种类型的用户设备12-16中的任一种,但是用户设备10被示出为可以与上述多个用户设备12-16蓝牙连接。也就是说,在示例性的场景中,各个用户设备10-16分别启动蓝牙广播(Advertising)和扫描(scanning),各个设备可通过蓝牙发现彼此。
以一个可能的示例为例,假设,用户设备10为智能手机、用户设备12为电视机、用户设备14为无线耳机以及用户设备16为膝上型计算机。每个用户设备10-16启动蓝牙广播和扫描,这样,各个用户设备10-16通过蓝牙扫描可以发现彼此。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可能的示例性的实施场景,用户设备12-16中的至少一个启动蓝牙广播和扫描,用户设备12-16中的至少另一个未启动蓝牙广播,或虽然启动蓝牙广播但处在可被其他用户设备蓝牙扫描的距离之外,即该设备无法被其他用户设备蓝牙发现,同时该设备曾与用户设备10蓝牙连接,即用户设备10保存有与该设备的蓝牙连接的配置信息。
以另一个可能的示例为例,同样假设用户设备10为智能手机、用户设备12为电视机、用户设备14为无线耳机以及用户设备16为膝上型计算机。在本示例中,作为用户设备14的无线耳机没有启动蓝牙广播/发现,或者用户设备14开启了蓝牙广播/发现,但是它在其他用户设备10、12、16的蓝牙扫描范围之外,无法被其他用户设备发现。同时,该无线耳机(用户设备14)曾经与用户设备10(智能手机)蓝牙配对连接,因此,用户设备10中保存有用户设备14的蓝牙连接配置信息,例如,在用户设备10的蓝牙设置界面中显示已配对的用户设备14当前处于未连接的状态。
现有方案中,对于上述第一种场景,假如电视机(用户设备12)要与无线耳机(用户设备14)建立蓝牙连接,一般可以在电视机的蓝牙发现界面通过遥控器等人机交互控制器选择该无线耳机,发起蓝牙连接请求,然后与该无线耳机建立蓝牙连接。但是,在目前,使用诸如遥控器的人机交互设备来完成上述操作,对用户来说并不方便,可以理解,对于例如电视机的电子产品来说,蓝牙设置界面的目录层级较深,用户一般无法只通过一次或两次按键就能够呼出该界面,而且使用遥控器更增加了不便。上述这些情况使得用户无法快速的完成两个设备的蓝牙配对连接。
对于上述第二种场景,假如电视机(用户设备12)要与没有启动蓝牙广播/扫描或者在电视机的蓝牙扫描范围之外的无线耳机(用户设备14)建立蓝牙连接,现有技术目前是无法实现的。
针对上述情况,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可以利用用户设备10,诸如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或平板电脑等的常伴用户身边的高效率人机交互设备帮助用户解决上述问题。
图2a-2d示出了用户设备10为智能手机时蓝牙设置界面的示例性示意图。如图2a-2d所示,蓝牙设置界面2中包括附近设备列表21,在附件设备列表21中包括直连选项211、互连选项212,其中互连选项212内还包括设备名称列表213、与每个设备名称分别对应的选择框214、主设备块215、从设备块216以及连接按键217。
其中,图2a和2c分别表示还未选择需要蓝牙连接的用户设备时蓝牙设置界面2的示意图,图2b和2d分别是在本申请的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已选定需要蓝牙连接的至少两个用户设备后的蓝牙设置界面2的示意图。
可以理解,虽然图2a-2d中仅示出了针对一个主设备和一个从设备进行蓝牙互连的示意图,但是本申请的附图仅作为描述实施方式的举例,本申请对主/从设备的数量并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在用户设备支持多点蓝牙连接情况下,诸如,支持多点蓝牙连接的一个无线耳机可以同时与其他两个蓝牙设备连接。
以下参考图2a-2b描述图3所示的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图3示出了针对第一种场景,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蓝牙通信的示例方法300的流程图。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方法300例如在电子设备上实施,例如,如图1所示的用户设备上实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方法300中的一些或全部在如图1中所示的用户设备10、用户设备12和/或用户设备14上实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用户设备10、用户设备12和/或用户设备14的不同组件实施方法300的不同块或其他部分。
如图3所示,301:用户设备10通过蓝牙扫描发现附近的其他用户设备12-16,以及302:获得用户设备12-16的标识信息,并通过如图2a所示的设备名称列表213显示这些设备。
303:确定将至少两个终端设备进行蓝牙连接。参考图2b,用户通过选择每个设备名称分别对应的选择框214,指示用户设备10将用户设备12和用户设备14进行蓝牙连接。
304:确定蓝牙连接的主设备和从设备。在一个可选的示例中,用户通过对用户设备12和14进行先后选择来指定主设备和从设备,例如,如图2a-2b所示,先被选择的用户设备12作为主设备出现在主设备块215中,用于发起该蓝牙连接的请求,后选择的用户设备14作为从设备出现在从设备块216中,用于接收蓝牙连接请求。
之后,305:用户设备10通过蓝牙广播向主设备(用户设备12)发送蓝牙连接控制信息。该操作通过用户点击图2中所示连接按键217完成。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蓝牙连接控制信息中包括从设备的标识信息,例如从设备(用户设备14)的MAC地址,以及还包括用于指示用户设备12为主设备的指示信息。在可选的示例中,该控制信息可以通过BLE广播发送给用户设备12。
当用户设备12通过蓝牙广播接收到来自用户设备10的蓝牙连接控制信息后,用户设备12可以从控制信息中获得指示信息,根据指示信息,用户设备12确定自身将作为主设备向从设备发起蓝牙连接请求。此外,用户设备12从控制信息中还获得该蓝牙连接请求的从设备的MAC地址。
针对上述第一种场景,由于用户设备10-16之间已通过蓝牙扫描发现彼此,因此,307:用户设备12可以根据控制信息直接向用户设备14发起蓝牙连接请求。
可选地或替代地,如果用户设备12也具备诸如图形用户界面的人机交互接口,用户设备12从控制信息获得指示信息和从设备的MAC地址后,可以306:在用户设备12的图像用户界面向用户显示蓝牙连接确认信息,在用户确认该信息后,用户设备12可以向用户设备14发起蓝牙连接请求。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如果用户设备12是具有有限的人机交互能力的设备或不具备人机交互能力的设备,诸如是无屏幕设备,用户设备12可以向用户设备14发起蓝牙连接请求。之后,在用户设备12与用户设备14建立蓝牙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在用户设备12与用户设备14建立蓝牙连接之后,308:用户设备12向用户设备10发送该蓝牙连接是否建立成功的结果信息。
309:用户设备10接收该结果信息。在一个可选的示例中,用户设备10向用户显示用户设备12和用户设备14成功连接的消息。附加地或替代地,用户设备10接收该结果消息后,将用户设备12与用户设备14作为一个常用配对组进行存储,并作为一条记录显示在用户设备10的互连选项212内,方便用户之后进行两个设备的快速蓝牙连接。
通过利用第三个设备完成另外两个蓝牙设备的蓝牙配对或连接,解决在两个需要复杂操作的设备间的蓝牙配对、连接,并且进一步地,可以解决多个无屏幕蓝牙设备之间的配对、连接。
以下参考图2c-2d描述图4所示的可用于上述第二种场景的蓝牙通信方法。图4示出了针对第一种场景,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蓝牙通信的示例方法400的流程图。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方法400例如在电子设备上实施,例如,如图1所示的用户设备上实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方法400中的一些或全部在如图1中所示的用户设备10、用户设备12和/或用户设备14上实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用户设备10、用户设备12和/或用户设备14的不同组件实施方法400的不同块或其他部分。
在图2c中,与图2a相比,蓝牙设备界面2中增加已配对设备列表20,其中包括已配对设备名称列表201和与设备名称分别对应的选择框202。对于图2c-2d中其他部分的描述可以参考图2a-2b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在图4中,对于具有与图3中所示的功能相同的块,在此不再赘述。以下将详细描述与示例方法300不同的块或部分。
401:用户设备10通过蓝牙扫描发现附近的其他用户设备12和16,以及402:获得用户设备12和16的标识信息,并通过图2c中所示的设备名称列表213显示这些设备。
具体地,如图2c所示,用户打开用户设备10的蓝牙设置界面2,可以看到附近的蓝牙设备(即,用户设备12和用户设备16),此外,蓝牙设置界面2还会向用户显示已经和用户设备10配对过的蓝牙设备(用户设备14),但此时用户设备14没有开启蓝牙广播/扫描,或者不在附近。
此外,由于用户设备10在先前与用户设备14进行蓝牙连接时可以保存用户设备14的蓝牙配置信息,其中包括用户设备14的标识信息。因此,用户设备14不会显示在设备名称列表213中,而是显示在已配对设备列表20下的已配对设备名称列表201中。
403:确定将至少两个终端设备进行蓝牙连接。具体参考图2d,用户通过选择用户设备12和用户设备14对应的选择框214和202,指示用户设备10将用户设备12和用户设备14进行蓝牙连接。
404:确定蓝牙连接的主设备和从设备。根据上述情况,用于用户设备14暂时无法进行蓝牙连接,在一个可选的示例中,用户设备12将自动被指定为蓝牙连接的主设备,用于发起该蓝牙连接的请求,而用户设备14相应地被指定为从设备,用于接收蓝牙连接请求。
之后,405:用户设备10通过蓝牙广播向主设备(用户设备12)发送蓝牙连接控制信息。该操作在用户点击图2d所示的连接按键217后完成,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蓝牙连接控制信息中包括从设备的标识信息和用于指示用户设备12为主设备的指示信息。根据上述描述的场景,从设备(用户设备14)的标识信息来自用户设备10在先前与用户设备14进行蓝牙连接时保存的用户设备14的蓝牙配置信息,而非来自用户设备14向用户设备12的蓝牙广播。
当用户设备12通过蓝牙广播接收到来自用户设备10的蓝牙连接控制信息后,用户设备12可以从控制信息中获得指示信息,根据指示信息,用户设备12确定自身将作为主设备向从设备发起蓝牙连接请求。此外,用户设备12从控制信息中还获得该蓝牙连接请求的从设备的MAC地址。
用户设备12将用户设备14的MAC地址与用户设备12的蓝牙发现列表中的设备地址进行匹配,用于确定406:来自控制设备的标识信息与=从设备的标识信息是否匹配。由于用户设备12并未接收到用户设备14的蓝牙广播信息,因此用户设备12的蓝牙发现列表中并没有用户设备14的MAC地址,进而,匹配结果为否。这时,用户设备12将407:存储用户设备14的MAC地址(由用户设备10发送)。作为一个示例,用户设备14的MAC地址可以保存在蓝牙协议可读权限的配置文件中。
随后,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描述的场景,408:在用户设备12接收到用户14的蓝牙广播信号,例如,在用户设备12附近的用户设备14开启蓝牙广播/扫描时,或者已开启蓝牙广播的用户设备14进入用户设备12的蓝牙扫描的距离范围内。此时,409:用户设备12可以将用户设备14的蓝牙广播信息中携带的MAC地址与保存在用户设备12的设备中的用户设备14的MAC地址(由用户设备10发送)进行对比,如果这两个地址彼此匹配,则410:在用户设备12的图像用户界面向用户显示蓝牙连接确认信息,在用户确认该信息后,411:用户设备12向用户设备14发起蓝牙连接请求。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果上述两个地址彼此匹配,则可以直接411:用户设备12向用户设备14发起蓝牙连接请求。之后,在用户设备12与用户设备14建立蓝牙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在用户设备12与用户设备14建立蓝牙连接之后,412:用户设备12向用户设备10发送该蓝牙连接是否建立成功的结果信息。
随后413:用户设备10接收该结果信息。在一个可选的示例中,用户设备10向用户显示用户设备12和用户设备14成功连接的消息。附加地或替代地,用户设备10接收该结果消息后,将用户设备12与用户设备14作为一个常用配对组进行存储,并作为一条记录显示在用户设备10的互连选项212内,方便用户之后进行两个设备的快速蓝牙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通过利用第三个设备完成另外两个蓝牙设备的蓝牙配对或连接,解决在两个需要复杂操作的设备间的蓝牙配对、连接,并且进一步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解决多个无屏幕蓝牙设备之间的配对、连接。此外,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采用新的技术方法,不借助云端账号、服务器同步等操作繁琐或流程较慢的方式,能够快速地完成对一个或多个不在附近的蓝牙设备的配对连接。
以下参考图5描述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蓝牙通信方法。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方法500例如在电子设备上实施,例如,如图1所示的用户设备上实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方法500中的一些或全部在如图1中所示的用户设备10、用户设备12和/或用户设备14上实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用户设备10、用户设备12和/或用户设备14的不同组件实施方法500的不同块或其他部分。
对于上述系统实施方式中未描述的内容,可以参见下述方法实施方式;同样地,对于方法实施方式中未描述的内容,可参见上述系统实施方式。
根据本申请的前述各部分,以用户设备10作为控制设备为例,描述下述方法。
在块501中,获取将至少两个终端设备进行蓝牙连接的指令。
在块502中,获取将至少两个终端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指定为主设备和将至少另一个终端设备指定为从设备的指令。
在块503中,通过蓝牙广播,向主设备发送蓝牙连接控制信息。
在块504中,接收来自主设备的蓝牙连接的结果信息。
在块505中,显示蓝牙连接的结果信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用户通过控制设备的用户界面输入块501和502中的指令,通过这些指令,确定将至少两个终端设备进行蓝牙连接,以及确定至少两个终端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作为蓝牙连接的主设备和至少两个终端设备中的至少另一个终端设备作为蓝牙连接的从设备,其中主设备用于发起蓝牙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从设备为先前与控制设备建立过蓝牙连接的终端设备,而且且所述控制设备存储有所述至少另一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蓝牙连接控制信息包括从设备的标识信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标识信息包括从设备的地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蓝牙连接控制信息还包括指示主设备与从设备进行蓝牙连接的指示信息。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通过利用控制设备完成另外两个蓝牙设备的蓝牙配对或连接,解决在两个需要复杂操作的设备间的蓝牙配对、连接,并且进一步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解决多个无屏幕蓝牙设备之间的配对、连接。此外,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采用新的技术方法,不借助云端账号、服务器同步等操作繁琐或流程较慢的方式,能够快速地完成对一个或多个不在附近的蓝牙设备的配对连接。
图6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蓝牙通信的示例方法600的流程图。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方法600例如在电子设备上实施,例如,如图1所示的用户设备上实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方法600中的一些或全部在如图1中所示的用户设备10、用户设备12和/或用户设备14上实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用户设备10、用户设备12和/或用户设备14的不同组件实施方法600的不同块或其他部分。
对于上述系统实施方式中未描述的内容,可以参见下述方法实施方式;同样地,对于方法实施方式中未描述的内容,可参见上述系统实施方式。
根据本申请的前述各部分,以用户设备12作为终端设备为例,描述下述方法。
在块601中,通过蓝牙广播,接收来自控制设备的控制信息,控制信息包括指示终端设备作为主设备与至少一个其他终端设备进行蓝牙连接,其中至少一个其他终端设备作为从设备,并且控制信息还包括从设备的第一标识信息。
在块602中,确定终端设备是否接收到从设备发送的第二标识信息。
在没有接收从设备发送的信息的情况下,在块603中,主设备存储第一标识信息。这说明主设备还没有接收过从设备的蓝牙广播信息。
当从设备发出蓝牙广播信号后,主设备在块604中,通过蓝牙广播,接收来自从设备的第二标识信息。在接收到从设备发送的信息下,在块605主设备会确定第一标识信息与来自从设备的第二标识信息是否匹配。此时,主设备保存的第一标识信息会与从设备发送的第二标识信息匹配,因为,两个标识信息都包括从设备的MAC地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块606用户可以通过主设备的屏幕的输入,确定是否向从设备发起蓝牙连接请求。
在块607中,向从设备发送蓝牙连接请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主设备会在608块向控制设备发送蓝牙连接的结果信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从设备的第一标识信息包括从设备的地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从设备的第二标识信息包括从设备的地址。
采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即便终端设备缺乏人机交互接口或者蓝牙连接的设置流程复杂,也能够快速完成多个终端设备的蓝牙连接。此外,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还能够不借助云端账号、服务器同步等操作繁琐或流程较慢的方式,能够快速地完成终端设备对一个或多个不在附近的蓝牙设备的配对连接。
通信模块通信模块通信模块通信模块通信模块
现在参考图7,所示为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蓝牙通信设备700的框图。设备700可以包括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702,与处理器702中的至少一个连接的系统控制逻辑708,与系统控制逻辑708连接的系统内存704,与系统控制逻辑708连接的非易失性存储器(NVM)706,以及与系统控制逻辑708连接的网络接口710。
处理器7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单核或多核处理器。处理器702可以包括通用处理器和专用处理器(例如,图形处理器,应用处理器,基带处理器等)的任何组合。在本文的实施例中,处理器702可以被配置为执行根据如图3-6所示的各种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
在一些实施例中,系统控制逻辑708可以包括任意合适的接口控制器,以向处理器702中的至少一个和/或与系统控制逻辑708通信的任意合适的设备或组件提供任意合适的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系统控制逻辑708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控制器,以提供连接到系统内存704的接口。系统内存704可以用于加载以及存储数据和/或指令。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备700的内存704可以包括任意合适的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合适的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
NVM/存储器706可以包括用于存储数据和/或指令的一个或多个有形的、非暂时性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在一些实施例中,NVM/存储器706可以包括闪存等任意合适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和/或任意合适的非易失性存储设备,例如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CD(Compact Disc,光盘)驱动器,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数字通用光盘)驱动器中的至少一个。
NVM/存储器706可以包括安装在设备700的装置上的一部分存储资源,或者它可以由设备访问,但不一定是设备的一部分。例如,可以经由网络接口710通过网络访问NVM/存储706。
特别地,系统内存704和NVM/存储器706可以分别包括:指令720的暂时副本和永久副本。指令720可以包括:由处理器702中的至少一个执行时导致设备700实施如图3-4所示的方法的指令。在一些实施例中,指令720、硬件、固件和/或其软件组件可另外地/替代地置于系统控制逻辑708,网络接口710和/或处理器702中。
网络接口710可以包括收发器,用于为设备700提供无线电接口,进而通过一个或多个网络与任意其他合适的设备(如前端模块,天线等)进行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接口710可以集成于设备700的其他组件。例如,网络接口710可以集成于处理器702的,系统内存704,NVM/存储器706,和具有指令的固件设备(未示出)中的至少一种,当处理器702中的至少一个执行所述指令时,设备700实现图3-6所示的各种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信模块
网络接口710可以进一步包括任意合适的硬件和/或固件,以提供多输入多输出无线电接口。例如,网络接口710可以是网络适配器,无线网络适配器,电话调制解调器和/或无线调制解调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702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与用于系统控制逻辑708的一个或多个控制器的逻辑封装在一起,以形成系统封装(SiP)。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702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与用于系统控制逻辑708的一个或多个控制器的逻辑集成在同一管芯上,以形成片上系统(SoC)。
设备700可以进一步包括:输入/输出(I/O)设备712。I/O设备712可以包括用户界面,使得用户能够与设备700进行交互;外围组件接口的设计使得外围组件也能够与设备700交互。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备700还包括传感器,用于确定与设备700相关的环境条件和位置信息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界面可包括但不限于显示器(例如,液晶显示器,触摸屏显示器等),扬声器,麦克风,一个或多个相机(例如,静止图像照相机和/或摄像机),手电筒(例如,发光二极管闪光灯)和键盘。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围组件接口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非易失性存储器端口、音频插孔和电源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感器可包括但不限于陀螺仪传感器,加速度计,近程传感器,环境光线传感器和定位单元。定位单元还可以是网络接口910的一部分或与网络接口910交互,以与定位网络的组件(例如,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进行通信。
本申请的各方法实施方式均可以以软件、磁件、固件等方式实现。
可将程序代码应用于输入指令,以执行本文描述的各功能并生成输出信息。可以按已知方式将输出信息应用于一个或多个输出设备。为了本申请的目的,处理系统包括具有诸如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微控制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微处理器之类的处理器的任何系统。
程序代码可以用高级程序化语言或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来实现,以便与处理系统通信。在需要时,也可用汇编语言或机器语言来实现程序代码。事实上,本文中描述的机制不限于任何特定编程语言的范围。在任一情形下,该语言可以是编译语言或解释语言。
至少一个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可以由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表示性指令来实现,指令表示处理器中的各种逻辑,指令在被机器读取时使得该机器制作用于执行本文所述的技术的逻辑。被称为“IP核”的这些表示可以被存储在有形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并被提供给多个客户或生产设施以加载到实际制造该逻辑或处理器的制造机器中。
在一些情况下,指令转换器可用来将指令从源指令集转换至目标指令集。例如,指令转换器可以变换(例如使用静态二进制变换、包括动态编译的动态二进制变换)、变形、仿真或以其它方式将指令转换成将由核来处理的一个或多个其它指令。指令转换器可以用软件、硬件、固件、或其组合实现。指令转换器可以在处理器上、在处理器外、或者部分在处理器上且部分在处理器外。
结合以上,本申请还提供如下的实施例:
1.一种蓝牙通信的方法,用于控制设备,其中,包括:
确定将至少两个终端设备进行蓝牙连接;
确定所述至少两个终端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作为所述蓝牙连接的主设备和所述至少两个终端设备中的至少另一个终端设备作为所述蓝牙连接的从设备,其中所述主设备用于发起所述蓝牙连接;和
通过蓝牙广播,向所述主设备发送蓝牙连接控制信息,其中所述蓝牙连接控制信息包括所述从设备的标识信息。
2.如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从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所述从设备的地址。
3.如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将所述至少两个终端设备进行所述蓝牙连接的指令。
4.如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将所述至少两个终端设备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指定为所述主设备和将所述至少两个终端设备中的所述至少另一个终端设备指定为所述从设备的指令。
5.如实施例3或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指令是用户通过所述控制设备的用户界面输入的。
6.如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至少两个终端设备中的至少另一个终端设备作为所述蓝牙连接的从设备还包括:
确定所述至少两个终端设备中的至少另一个终端设备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过蓝牙连接且所述控制设备存储有所述至少另一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7.如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蓝牙连接控制信息还包括指示所述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进行所述蓝牙连接的指示信息。
8.如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所述主设备的所述蓝牙连接的结果信息。
9.如实施例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蓝牙连接根据蓝牙协议建立。
10.一种蓝牙通信方法,用于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蓝牙广播,接收来自控制设备的控制信息,其中所述控制信息包括指示所述终端设备作为主设备与至少一个其他终端设备进行蓝牙连接,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其他终端设备作为从设备,并且所述控制信息还包括所述从设备的第一标识信息;
确定是否向所述从设备发起蓝牙连接请求。
11.如实施例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从设备的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包括所述从设备的地址。
12.如实施例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蓝牙广播,从所述从设备接收所述从设备的第二标识信息。
13.如实施例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从设备的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包括所述从设备的地址。
14.如实施例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是否向所述从设备发起所述蓝牙连接请求,
还包括:
根据用户通过所述主设备的屏幕的输入,确定是否向所述从设备发起蓝牙连接请求。15.如实施例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是否向所述从设备发起所述蓝牙连接请求,
还包括:
确定是否从所述从设备接收到所述从设备的第二标识信息;
在未接收到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存储在所述主设备;
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的情况下,根据来自所述控制设备的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来自所述从设备的所述第二标识信息是否匹配,确定是否向所述从设备发起蓝牙连接请求。
16.如实施例15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标识信息是否匹配,确定是否向所述从设备发起蓝牙连接请求还包括:
在匹配的情况下,向所述从设备发起所述蓝牙连接请求。
17.如实施例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控制设备发送所述蓝牙连接的结果信息。
18.一种蓝牙通信装置,用于控制设备,其中,所述装置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确定将至少两个终端设备进行蓝牙连接;以及用于确定所述至少两个终端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作为所述蓝牙连接的主设备和所述至少两个终端设备中的至少另一个终端设备作为所述蓝牙连接的从设备,其中所述主设备用于发起所述蓝牙连接;和
通信模块,用于通过蓝牙广播,向所述主设备发送蓝牙连接控制信息,其中所述蓝牙连接控制信息包括所述从设备的标识信息。
19.如实施例1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从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所述从设备的地址。
20.如实施例1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
获取将所述至少两个终端设备进行所述蓝牙连接的指令。
21.如实施例1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
获取将所述至少两个终端设备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指定为所述主设备和将所述至少两个终端设备中的所述至少另一个终端设备指定为所述从设备的指令。
22.如实施例20或2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指令是用户通过所述控制设备的用户界面输入的。
23.如实施例18所述的装置,其中,确定所述至少两个终端设备中的至少另一个终端设备作为所述蓝牙连接的从设备还包括:
确定所述至少两个终端设备中的至少另一个终端设备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过蓝牙连接且所述控制设备存储有所述至少另一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24.如实施例1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蓝牙连接控制信息还包括指示所述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进行所述蓝牙连接的指示信息。
25.如实施例1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通信模块还包括:接收来自所述主设备的所述蓝牙连接的结果信息。
26.如实施例18-2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蓝牙连接根据蓝牙协议建立。
27.一种蓝牙通信装置,用于终端设备,其中,所述装置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通过蓝牙广播,接收来自控制设备的控制信息,其中所述控制信息包括指示所述终端设备作为主设备与至少一个其他终端设备进行蓝牙连接,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其他终端设备作为从设备,并且所述控制信息还包括所述从设备的第一标识信息;
控制模块,用于确定是否向所述从设备发起蓝牙连接请求。
28.如实施例2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从设备的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包括所述从设备的地址。
29.如实施例2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通信模块还包括:
通过蓝牙广播,从所述从设备接收所述从设备的第二标识信息。
30.如实施例2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从设备的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包括所述从设备的地址。
31.如实施例2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确定是否向所述从设备发起所述蓝牙连接请求,还包括:
根据用户通过所述主设备的屏幕的输入,确定是否向所述从设备发起蓝牙连接请求。32.如实施例2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确定是否向所述从设备发起所述蓝牙连接请求,还包括:
确定是否从所述从设备接收到所述从设备的第二标识信息;
在未接收到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存储在所述主设备;
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标识信息是否匹配,确定是否向所述从设备发起蓝牙连接请求。
33.如实施例32所述的装置,其中,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标识信息是否匹配,确定是否向所述从设备发起蓝牙连接请求还包括:
在匹配的情况下,向所述从设备发起所述蓝牙连接请求。
34.如实施例2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通信模块还包括:向所述控制设备发送所述蓝牙连接的结果信息。
3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该指令在计算机上执行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实施例1-17中任一项所述的蓝牙通信方法。
36.一种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
处理器;
以及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实施例1-9中任一项所述的蓝牙通信方法。
37.一种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
处理器;
以及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实施例10-17中任一项所述的蓝牙通信方法。

Claims (20)

1.一种蓝牙通信的方法,用于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将至少两个终端设备进行蓝牙连接;
确定所述至少两个终端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作为所述蓝牙连接的主设备和所述至少两个终端设备中的至少另一个终端设备作为所述蓝牙连接的从设备,其中所述主设备用于发起所述蓝牙连接;和
通过蓝牙广播,向所述主设备发送蓝牙连接控制信息,其中所述蓝牙连接控制信息包括所述从设备的标识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所述从设备的地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将所述至少两个终端设备进行所述蓝牙连接的指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将所述至少两个终端设备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指定为所述主设备和将所述至少两个终端设备中的所述至少另一个终端设备指定为所述从设备的指令。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是用户通过所述控制设备的用户界面输入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至少两个终端设备中的至少另一个终端设备作为所述蓝牙连接的从设备还包括:
确定所述至少两个终端设备中的至少另一个终端设备与所述控制设备建立过蓝牙连接且所述控制设备存储有所述至少另一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连接控制信息还包括指示所述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进行所述蓝牙连接的指示信息。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连接根据蓝牙协议建立。
9.一种蓝牙通信方法,用于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蓝牙广播,接收来自控制设备的控制信息,其中所述控制信息包括指示所述终端设备作为主设备与至少一个其他终端设备进行蓝牙连接,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其他终端设备作为从设备,并且所述控制信息还包括所述从设备的第一标识信息;
确定是否向所述从设备发起蓝牙连接请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设备的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包括所述从设备的地址。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蓝牙广播,从所述从设备接收所述从设备的第二标识信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设备的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包括所述从设备的地址。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是否向所述从设备发起所述蓝牙连接请求,还包括:
根据用户通过所述主设备的屏幕的输入,确定是否向所述从设备发起蓝牙连接请求。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是否向所述从设备发起所述蓝牙连接请求,还包括:
确定是否从所述从设备接收到所述从设备的第二标识信息;
在未接收到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存储在所述主设备;
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标识信息是否匹配,确定是否向所述从设备发起蓝牙连接请求。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标识信息是否匹配,确定是否向所述从设备发起蓝牙连接请求还包括:
在匹配的情况下,向所述从设备发起所述蓝牙连接请求。
16.一种蓝牙通信装置,用于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确定将至少两个终端设备进行蓝牙连接;以及用于确定所述至少两个终端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作为所述蓝牙连接的主设备和所述至少两个终端设备中的至少另一个终端设备作为所述蓝牙连接的从设备,其中所述主设备用于发起所述蓝牙连接;和
通信模块,用于通过蓝牙广播,向所述主设备发送蓝牙连接控制信息,其中所述蓝牙连接控制信息包括所述从设备的标识信息。
17.一种蓝牙通信装置,用于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通过蓝牙广播,接收来自控制设备的控制信息,其中所述控制信息包括指示所述终端设备作为主设备与至少一个其他终端设备进行蓝牙连接,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其他终端设备作为从设备,并且所述控制信息还包括所述从设备的第一标识信息;
控制模块,用于确定是否向所述从设备发起蓝牙连接请求。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该指令在计算机上执行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蓝牙通信方法。
1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
处理器;
以及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蓝牙通信方法。
2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
处理器;
以及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9-15中任一项所述的蓝牙通信方法。
CN201911025228.5A 2019-10-25 2019-10-25 蓝牙通信方法和具有蓝牙通信功能的装置及设备 Pending CN1107533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25228.5A CN110753334A (zh) 2019-10-25 2019-10-25 蓝牙通信方法和具有蓝牙通信功能的装置及设备
PCT/CN2020/104073 WO2021077830A1 (zh) 2019-10-25 2020-07-24 蓝牙通信方法和具有蓝牙通信功能的装置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25228.5A CN110753334A (zh) 2019-10-25 2019-10-25 蓝牙通信方法和具有蓝牙通信功能的装置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53334A true CN110753334A (zh) 2020-02-04

Family

ID=69280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25228.5A Pending CN110753334A (zh) 2019-10-25 2019-10-25 蓝牙通信方法和具有蓝牙通信功能的装置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53334A (zh)
WO (1) WO2021077830A1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77830A1 (zh) * 2019-10-25 2021-04-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蓝牙通信方法和具有蓝牙通信功能的装置及设备
CN113382393A (zh) * 2020-02-25 2021-09-10 炬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蓝牙连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453207A (zh) * 2021-06-21 2021-09-28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身份类型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3473434A (zh) * 2021-08-17 2021-10-01 杭州涂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蓝牙连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825105A (zh) * 2021-09-26 2021-12-21 深圳市芯中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蓝牙广播的一拖多组网音箱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4070706A (zh) * 2020-08-05 2022-02-18 中标软件有限公司 国产操作系统下低功耗蓝牙设备通讯的实现方法
CN115022391A (zh) * 2022-06-17 2022-09-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蓝牙设备的服务发现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087880A1 (zh) * 2021-11-18 2023-05-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蓝牙设备的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WO2023202131A1 (zh) * 2022-04-20 2023-10-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设备互联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68041A1 (en) * 2012-09-06 2014-03-06 Eric T. Obligacion Team processing using dynamic licenses
CN103716072A (zh) * 2013-12-20 2014-04-09 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蓝牙设备连接方法、主蓝牙设备和从蓝牙设备
CN104038263A (zh) * 2014-06-18 2014-09-10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建立蓝牙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CN105516975A (zh) * 2015-11-26 2016-04-20 上海科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连接的方法、主设备、从设备及系统
CN109219028A (zh) * 2018-09-05 2019-01-15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云端的等价设备蓝牙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9547388A (zh) * 2017-07-25 2019-03-29 上海掌门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连接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53334A (zh) * 2019-10-25 2020-0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蓝牙通信方法和具有蓝牙通信功能的装置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68041A1 (en) * 2012-09-06 2014-03-06 Eric T. Obligacion Team processing using dynamic licenses
CN103716072A (zh) * 2013-12-20 2014-04-09 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蓝牙设备连接方法、主蓝牙设备和从蓝牙设备
CN104038263A (zh) * 2014-06-18 2014-09-10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建立蓝牙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CN105516975A (zh) * 2015-11-26 2016-04-20 上海科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连接的方法、主设备、从设备及系统
CN109547388A (zh) * 2017-07-25 2019-03-29 上海掌门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连接方法及装置
CN109219028A (zh) * 2018-09-05 2019-01-15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云端的等价设备蓝牙通信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77830A1 (zh) * 2019-10-25 2021-04-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蓝牙通信方法和具有蓝牙通信功能的装置及设备
CN113382393B (zh) * 2020-02-25 2024-05-03 炬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蓝牙连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382393A (zh) * 2020-02-25 2021-09-10 炬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蓝牙连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070706A (zh) * 2020-08-05 2022-02-18 中标软件有限公司 国产操作系统下低功耗蓝牙设备通讯的实现方法
CN114070706B (zh) * 2020-08-05 2024-05-14 中标软件有限公司 国产操作系统下低功耗蓝牙设备通讯的实现方法
CN113453207A (zh) * 2021-06-21 2021-09-28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身份类型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3453207B (zh) * 2021-06-21 2024-03-22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身份类型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3473434A (zh) * 2021-08-17 2021-10-01 杭州涂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蓝牙连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825105A (zh) * 2021-09-26 2021-12-21 深圳市芯中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蓝牙广播的一拖多组网音箱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3825105B (zh) * 2021-09-26 2023-03-07 深圳市芯中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蓝牙广播的一拖多组网音箱控制系统及方法
WO2023087880A1 (zh) * 2021-11-18 2023-05-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蓝牙设备的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WO2023202131A1 (zh) * 2022-04-20 2023-10-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设备互联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022391B (zh) * 2022-06-17 2024-05-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蓝牙设备的服务发现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022391A (zh) * 2022-06-17 2022-09-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蓝牙设备的服务发现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77830A1 (zh) 2021-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077830A1 (zh) 蓝牙通信方法和具有蓝牙通信功能的装置及设备
WO2020200127A1 (zh) 业务连接建立方法、蓝牙主设备、芯片及蓝牙系统
CN110622123B (zh) 一种显示方法及装置
EP3091719B1 (en) Method for short-rang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10032512B (zh) 一种小程序的调试方法、相关设备及终端
EP3361815B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providing same
KR101664247B1 (ko) 무선 도킹을 위한 무선 대역폭의 효율적 사용을 위한 원격 렌더링
US11350200B2 (en) Wireless audio source switching
WO2018000156A1 (zh) 用于双模蓝牙设备之间建立经典蓝牙连接的方法和双模蓝牙设备
EP3958533B1 (en) Method for accessing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and terminal
KR101901720B1 (ko) 더미 장치와의 연동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WO2016082801A1 (zh) 一种用于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及设备
EP3190763B1 (en) Screen sharing method and sharing device
CN108738008B (zh) 蓝牙配对方法及系统
CN108540193B (zh) 支持使用多频带的设备到设备通信的前端模块及电子设备
CN111818669A (zh) 移动终端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US20150065053A1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short-rang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apparatus supporting the same
CN104768123A (zh)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605373B (zh) 用于提供网络共享服务的方法和电子装置
CN105578385B (zh) 电子设备收发数据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电子设备
WO2022116974A1 (zh) 接入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0996307A (zh) 一种配件设备、主机设备以及数据传输方法
US1116614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inquiry list of external electronic device in Bluetooth™ network environment
CN111245854A (zh) 一种媒体传输方法、媒体控制方法及装置
KR20180121178A (ko) 무선 연결을 위한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204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