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55662B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55662B
CN101855662B CN200880115515.9A CN200880115515A CN101855662B CN 101855662 B CN101855662 B CN 101855662B CN 200880115515 A CN200880115515 A CN 200880115515A CN 101855662 B CN101855662 B CN 1018556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rod
board
display panel
optical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1551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55662A (zh
Inventor
松元康史
原孝文
小仓健
久川浩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8556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556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556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5566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4Direct backlight with lamp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8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particular frames or supporting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显示装置,能在短时间内以少的人数进行荧光管的更换。在支承荧光管(15)的背光源底座(10)的正面侧配置对光进行扩散的光学片(9),在光学片(9)的正面侧设置对显示影像的显示面板(1)进行支承的框架(5),在框架(5)的正面侧设置挡板(4),将挡板(4)、显示面板(1)、框架(5)及光学片(9)连结,使得挡板(4)、显示面板(1)、框架(5)及光学片(9)形成单元(U1)。沿光学片(9)的一侧设置第一强化体(80),沿背光源底座(10)的一侧设置与第一强化体(80)相对的第二强化体(90),在第一强化体(80)与第二强化体(90)之间设置枢转构件(100)。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影像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有将扩散光的光学片、支承显示面板的框架、显示影像的显示面板及将该显示面板固定于上述框架的挡板(bezel)依次设于被支承部支承的发光体的正面侧的液晶显示装置。在该液晶显示装置中,当超过上述发光体的耐用年数时,将上述挡板、显示面板、框架及光学片依次卸下,更换发光体(参照专利文献1)。
此外,以往提出了组装有液晶显示装置的各种设备,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具有液晶显示装置和数值控制装置的NC机床用的操作面板。该操作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发光部与数值控制装置相对配置。液晶显示装置的侧部与数值控制装置的侧部通过可旋转的轴连结,当超过发光体的耐用年数时,使液晶显示装置和数值控制装置以轴为中心彼此离开,不将液晶显示装置卸下,在短时间内使发光体露出,进行发光体的更换。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10-14309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2-72917号公报
发明的公开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每次更换发光体时,需要确保分别放置卸下的挡板、显示面板、框架及光学片的场所,而且卸下上述挡板、显示面板、框架及光学片需要较长的时间。此外,在大型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形下,上述各零件也是大型的,卸下各零件需要较多的人数。此外,在上述操作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形下,为了更换设于液晶显示装置内部的零件,也需要花费长时间分解液晶显示装置。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形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在该显示装置中设有将用于显示影像的显示面板与支承该显示面板的支承部连结的枢转构件,不将显示面板卸下,使显示面板与支承部彼此离开,能在短时间内以少的人数对设于显示面板与支承部之间的零件进行更换或维修。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涉及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影像的显示面板;以及支承该显示面板的支承部,其特征是,还包括将上述显示面板与上述支承部连结、以使上述显示面板以上述显示面板的侧部为中心枢转的枢转构件。
在本发明中设有将用于显示影像的显示面板与支承该显示面板的支承部连结的枢转构件,不将显示面板卸下,使显示面板与支承部彼此离开。然后,对设于支承部的零件进行更换或维修。
本发明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的特征是,将杆体设于上述显示面板的侧部或上述支承部的与上述显示面板的侧部相对的部分,使该杆体与上述枢转构件连结。
本发明中,将杆体设于上述显示面板的侧部或上述支承部的与上述显示面板的侧部相对的部分,使该杆体与上述枢转构件连结,藉此,使显示面板与支承部彼此离开时的显示面板的重量作用于上述杆体,能防止显示面板的重量造成的显示装置的变形。
本发明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的特征是,具有限制上述显示面板的枢转的限制构件。
本发明中,在不对与上述显示面板相对配置的零件进行更换或维修时,利用上述限制构件限制上述显示面板的枢转,仅在对与上述显示面板相对配置的零件进行更换或维修时,使上述显示面板枢转。
本发明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的特征是,具有使上述显示面板的位置与上述支承部的位置匹配的定位构件。
在本发明中,在零件的更换或维修结束、使上述显示面板接近上述支承部时,利用定位构件使上述显示面板与上述支承部的位置匹配。
本发明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的特征是,上述支承部具有支承发光体的底座,在上述显示面板与上述底座之间配置有对上述发光体的光进行扩散的光学片。
本发明中,在进行上述光学片的更换或维修时,使上述显示面板离开上述底座,使上述光学片露出。
本发明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的特征是,将上述光学片与上述枢转构件连结。
在本发明中,将上述光学片与上述枢转构件连结,在更换被上述底座支承的发光体时,使上述光学片离开上述底座,使发光体露出。
本发明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的特征是,上述支承部具有位于上述底座背面的外壳。
在本发明中,将位于底座背面的外壳与上述枢转构件连结,使外壳与底座彼此离开。藉此,对设于外壳与底座之间的零件、例如安装于底座背面的电路基板进行更换。
本发明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的特征是,上述底座包括:用于安装上述发光体的第一底座部;以及与该第一底座部相对的第二底座部。
在本发明中,使第一底座部枢转,使第一底座部与第二底座部彼此离开。藉此,对设于第一底座部与第二底座部之间的零件、例如安装于第二底座部的电路基板进行更换。
本发明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的特征是,具有限制上述第一底座部的枢转的底座限制构件。
本发明中,在对设于第一底座部与第二底座部之间的零件不进行更换或维修时,利用底座限制构件限制第一底座部的枢转,仅在对设于第一底座部与第二底座部之间的零件进行更换或维修时,使第一底座部枢转。
本发明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的特征是,具有使上述第一底座部的位置与上述第二底座部的位置匹配的底座匹配构件。
本发明中,在使第一底座部与第二底座部接近时,利用底座匹配构件,使第一底座部的位置与第二底座部的位置匹配。
本发明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的特征是,上述底座呈矩形,具有与上述底座相对的矩形的外壳,并具有将上述外壳的侧部与同外壳的上述侧部相对的上述底座的侧部连结成可枢转的连结构件。
在本发明中,使矩形的底座与矩形的外壳相对,利用连结构件将外壳的侧部与底座的侧部连结成可枢转。因此,使底座枢转,使外壳与底座彼此离开,对设于外壳与底座之间的零件、例如安装于底座的电路基板进行更换。
本发明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的特征是,包括:安装于上述支承部的腿部;以及用于装拆该腿部的装拆部。
在本发明中,通过将用于装拆上述腿部的装拆部设于上述支承部,在对上述发光体、光学片等进行更换时,将上述腿部安装于上述装拆部,使上述枢转构件枢转,利用上述腿部对离开支承部的显示面板、光学片等进行支承。此外,在上述发光体、光学片等的更换结束后,在将上述显示面板、光学片等固定于支承部时,将上述腿部卸下。
本发明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的特征是,在上述腿部的端部设有滚动体。
在本发明中,通过将滚动体、例如小脚轮设于上述腿部的端部,可顺利地进行显示面板、光学片等相对于支承部的接近、离开。
本发明所涉及的显示装置包括:设于显示影像的显示面板的正面侧的框体;设于上述显示面板的背面侧、支承上述显示面板的面板支承体;设于该面板支承体的背面侧、支承发光体的底座;以及对上述发光体的光进行扩散、并将其照射到上述显示面板的光学片,其特征是,包括:将上述框体、显示面板、面板支承体及光学片连结、沿上述光学片的边缘部分的第一杆体;与该第一杆体相对、沿上述底座的边缘部分的第二杆体;以及连结上述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以使上述光学片以上述第一杆体侧为中心枢转的枢转构件。
在本发明中,将设于显示面板的正面侧的框体、设于上述显示面板的背面侧并支承上述显示面板的面板支承体、设于该面板支承体的背面侧并对发光体的光进行扩散而将其照射到上述显示面板的光学片连结,从而形成单元,在上述光学片的背面侧设置对发光体进行支承的底座,此外,沿光学片的边缘部分设置第一杆体,沿上述底座的边缘部分设置第二杆体,并使其与上述第一杆体相对,设置将上述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连结的枢转构件,藉此,在更换发光体时,使上述框体、显示面板、面板支承体及光学片(以下将框体、显示面板、面板支承体及光学片称为显示面板等)以上述第一杆体侧为中心枢转,使其离开上述底座,在彼此离开的状态下更换发光体,在发光体的更换结束时,使显示面板等接近上述底座。
本发明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的特征是,上述枢转构件包括:具有贯通孔的、固定于上述第一杆体的上述第二杆体侧的第一固定部;具有贯通孔的、固定于上述第二杆体的上述第一杆体侧的第二固定部;设于上述第一固定部的上述第二杆体侧和/或上述第二固定部的上述第一杆体侧的凹部;以及将上述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中的一方配置在设于另一方的上述凹部,插入分别开设于上述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的贯通孔,从而将上述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连结的轴体。
在本发明中,将第一固定部固定于上述第一杆体的靠近上述第二杆体侧,将贯通孔开设于该第一固定部,将第二固定部固定于上述第二杆体的靠近上述第一杆体侧,将贯通孔开设于该第二固定部,将凹部设于上述第一固定部的靠近上述第二杆体侧和/或上述第二固定部的靠近上述第一杆体侧,将上述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中的一方配置于该凹部,将轴体插入分别开设于上述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的贯通孔,从而将上述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连结,藉此,在更换发光体时,使显示面板等以上述第一杆体侧为中心枢转,使显示面板等离开上述底座,在彼此离开的状态下更换发光体,在发光体的更换结束时,使显示面板等接近上述底座。
本发明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的特征是,上述枢转构件包括:固定于上述第一杆体的上述第二杆体侧的第一固定板部;从该第一固定板部的一边缘部及与该一边缘部相对的另一边缘部朝上述第二杆体侧,在与上述第一杆体的轴芯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延伸出的具有贯通孔的2个第一伸出板部;固定于上述第二杆体的上述第一杆体侧的第二固定板部;从该第二固定板部的一边缘部及与该一边缘部相对的另一边缘部朝上述第一杆体侧,在与上述第二杆体的轴芯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延伸出的具有贯通孔的2个第二伸出板部;以及插入上述第一伸出板部及第二伸出板部的贯通孔,从而将上述第一伸出板部及第二伸出板部连结的轴体。
在本发明中,将第一固定板部固定于上述第一杆体的靠近上述第二杆体侧,设置2个从该第一固定板部的一边缘部及与该一边缘部相对的另一边缘部朝上述第二杆体侧,在与上述第一杆体的轴芯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延伸出的第一伸出板部,将贯通孔开设于该第一伸出板部,将第二固定板部固定于上述第二杆体的靠近第一杆体侧,设置2个从该第二固定板部的一边缘部及与该一边缘部相对的另一边缘部朝上述第一杆体侧,在与上述第二杆体的轴芯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延伸出的第二伸出板部,将贯通孔开设于该第二伸出板部,将轴体插入上述第一伸出板部及第二伸出板部的贯通孔,从而将上述第一伸出板部与第二伸出板部连结,藉此,在更换发光体时,使显示面板等以上述第一杆体侧为中心枢转,使显示面板等离开上述底座,在彼此离开的状态下更换发光体,在发光体的更换结束时,使显示面板等接近上述底座。
本发明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的特征是,包括:安装于上述面板支承体的腿部;以及用于装拆该腿部的装拆部。
在本发明中,将用于装拆上述腿部的装拆部设于上述面板支承体,藉此,在更换上述发光体时,将上述腿部安装于上述装拆部,使上述枢转构件枢转,利用上述腿部对离开上述底座的显示面板等进行支承,在上述发光体的更换结束、上述显示面板等被固定于上述底座时,将上述腿部卸下。
本发明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的特征是,在上述腿部的端部设有滚动体。
在本发明中,通过将滚动体、例如小脚轮设于上述腿部的端部,可顺利地进行显示面板等相对于上述底座的接近、离开。
本发明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的特征是,上述第一杆体及第二杆体呈筒状。
在本发明中,使上述第一杆体及第二杆体形成筒状,能提高上述第一杆体及第二杆体的强度。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显示装置中,设置将用于显示影像的显示面板与支承该显示面板的支承部连结的枢转构件,不将显示面板卸下,使显示面板与支承部彼此离开。然后,进行设于支承部的零件的更换或维修。例如,在液晶显示装置中,使显示面板与背光源底座彼此离开,不将显示面板卸下,就能在短时间内以少的人数对安装于背光源底座的发光体进行更换。
此外,将设于显示面板的正面侧的框体、设于上述显示面板的背面侧并支承上述显示面板的面板支承体、设于该面板支承体的背面侧并对发光体的光进行扩散而将其照射到上述显示面板的光学片连结成一体(以下,将一体化的框体、显示面板、面板支承体及光学片称为显示面板等),在上述光学片的背面侧设置对发光体进行支承的底座,此外,沿光学片的边缘部分设置第一杆体,沿上述底座的边缘部分设置第二杆体,并使其与上述第一杆体相对,设置将上述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连结的枢转构件,藉此,在更换发光体时,使显示面板等以上述第一杆体侧为中心枢转,在离开上述底座的状态下更换发光体,在发光体的更换结束时,使显示面板等接近上述底座。因此,不将显示面板等卸下,就能在短时间内以少的人数进行发光体的更换。此外,上述显示面板等枢转时的显示面板等的重量作用于上述第一杆体及第二杆体,能防止显示面板等的重量造成的上述底座的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II-II线处的部分纵侧面剖视图。
图3是说明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箝位器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4是图1所示的IV-IV线处的部分纵侧面剖视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枢转构件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的VI-VI线处的部分横平面剖视图。
图7是说明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枢转构件的枢转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装拆部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灯夹所支承的荧光管露出状态的示意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变形例中使用的枢转构件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11是将实施方式2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框架卸下的显示装置的部分纵侧面剖视图。
图12是将实施方式2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框架卸下的显示装置的部分纵侧面剖视图。
图13是将实施方式2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框架卸下状态下的简化主视图。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枢转构件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15是实施方式2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部分横平面剖视图。
图16是说明实施方式2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枢转构件的枢转的说明图。
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光学片露出状态的示意图。
图18是实施方式3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部分横平面剖视图。
图19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枢转构件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20是说明实施方式3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枢转构件的枢转的说明图。
图21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框架与光学片离开的状态以及后壳与背光源底座离开的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22是实施方式5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部分横平面剖视图。
图23是说明实施方式5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枢转构件的枢转的说明图。
图24是说明实施方式5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爪部及卡合凹部的卡合的横平面剖视示意图。
(符号说明)
1显示面板
4挡板(框体)
5框架(面板支承体)
8片支承板
5e装拆部
9光学片
10背光源底座(底座)
11第一底座部
11b凸起部(底座匹配构件)
12第二底座部
13后壳(外壳)
13b铰链构件(连结构件)
15荧光管(发光体)
30箝位器(限制构件)
35阶梯形凸起(定位构件)
36定位孔(定位构件)
52小脚轮(滚动体)
53脚部
80第一强化体(第一杆体、杆体)
90第二强化体(第二杆体、杆体)
100枢转构件
101第一固定部
101a第一固定板部
101b、101c第一伸出板部
101d、101e贯通孔
101f凹部
102第二固定部
102a第二固定板部
102b、102c第二伸出板部
102d、102e贯通孔
103轴体
106第三固定部
106a第三固定板部
106b、106c第三伸出板部
106d、106e贯通孔
A阳螺丝(限制构件)
B阳螺丝(底座限制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参照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图1是表示液晶显示装置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II-II线处的部分纵侧面剖视图,图3是说明箝位器的动作的说明图,图4是图1所示的IV-IV线处的部分纵侧面剖视图,图5是表示枢转构件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6是图1所示的VI-VI线处的部分横平面剖视图,图7是说明枢转构件的枢转的说明图,图8是表示装拆部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9是表示灯夹所支承的荧光管露出状态的示意图。
图中的符号1是利用液晶来显示图像的矩形显示面板。在该显示面板1的正面侧设有作为外部装饰的前壳2,背面侧设有作为外部装饰的后壳3。在上述两外壳的内侧,在上述显示面板1的正面侧周缘部设有挡板4。该挡板4包括矩形的环状板部4a,在其中央部开设有用于配置上述显示面板1的矩形开口4a’,此外该挡板4还包括从上述环状板部4a的外缘延伸到背面侧的方筒部4b。在上述显示面板1的背面侧设置有支承显示面板1的框架5。该框架5包括矩形的环状板部5a,在其中央部开设有用于配置上述显示面板1的矩形开口5a’,此外该框架5还包括从上述环状板部5a的外缘延伸到背面侧的方筒部5b。上述环状板部5a与上述环状板部4a的背面相对。此外,上述方筒部5b位于上述方筒部4b的内侧。上述挡板4、显示面板1及框架5通过未图示的连结构件而被连结。
在上述环状板部4a及环状板部5a之间,在与上述矩形开口4a’及矩形开口5a’对应的位置上设有上述显示面板1。在上述环状板部4a与上述显示面板1之间、以及上述环状板部5a与上述显示面板1之间,分别设有支承上述显示面板1的多个支承弹性体6、6、...。在上述环状板部4a开设有贯通孔40,与该贯通孔40对应的贯通孔50设于上述环状板部5a。
在上述环状板部5a的背面侧,在上述贯通孔50的附近设有细长的方筒状的光学片侧强化体7。该光学片侧强化体7沿上述方筒部5b的上侧面5c的内侧配置。在上述光学片侧强化体7的正面侧设有支承后述光学片9的多个片支承板8、8、...8。该片支承板8、8、...8位于上述环状板部5a的背面附近。在上述片支承板8、8、...8与上述光学片侧强化体7之间夹设有使后述荧光管15的光扩散并照射到显示面板1的矩形光学片9。在与上侧面5c相对的上述方筒部5b的下侧面也设置有光学片侧强化体7(参照图9)。此外,如图4及图9所示,在上述方筒部5b的内侧设有2个与上述上侧面5c垂直的细长的方筒状的第一强化体80。该第一强化体80、80分别沿上述光学片9的左右两侧配置。
在上述光学片侧强化体7的正面开设有与上述贯通孔40、50对应的贯通孔70。连结上述光学片侧强化体7与上述环状板部5a的有底圆筒状的连结销71嵌入上述贯通孔50、70。上述连结销71的有底部71a位于上述贯通孔70中,上述连结销71的圆筒部71b位于上述贯通孔50中。此外,上述圆筒部71b为阴螺丝,上述圆筒部71b的开口位于上述贯通孔40附近。将阳螺丝A从正面侧插入上述贯通孔40,并使其与上述圆筒部71b螺合。通过该阳螺丝A的螺合,将上述挡板4、显示面板1及框架5与上述光学片侧强化体7、7固定。此外,上述光学片侧强化体7、7与第一强化体80、80通过未图示的连结构件连结。以下,将挡板4、显示面板1、框架5、光学片9、光学片侧强化体7、7及第一强化体80、80称为单元U1。
在上述光学片侧强化体7、7的背面侧设有支承多个荧光管15的背光源底座10。该背光源底座10具有矩形的背面板部10a,在该背面板部10a的正面设有保持荧光管15的多个灯夹16。此外,上述背光源底座10具有从上述背面板部10a的周缘部朝正面延伸出的方筒状的侧面部10b。该侧面部10b设于上述方筒部4b的外侧。
在上述方筒部5b的内侧,与上述光学片侧强化体7、7及背面板部10a相邻地设有2个细长方筒状的底座侧强化体20、20。该底座侧强化体20、20分别沿上述上侧面5c及与该上侧面5c相对的下侧面(未图示)配置(参照图9)。上述底座侧强化体20、20通过设于上述背面板部10a正面的固定板17固定于上述背面板部10a。
从上述第一强化体80、80朝背面侧离开地设有2个细长方筒状的第二强化体90、90。该第二强化体90、90与上述第一强化体80、80相对,分别沿上述背面板部10a的左右两侧配置。以下,将通过上述固定板17而连结的背光源底座10、底座侧强化体20、20及第二强化体90、90称为单元U2。
上述底座侧强化体20、20与上述第一强化体80、80通过未图示的连结构件连结。此外,上述背面板部10a设置有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的逆变器18,该逆变器18对上述荧光管15供电。
在上述上侧面5c的中央部设有开口部5b’,与该开口部5b’对应的开口部4b’设于上述方筒部4b。在该开口部4b’、5b’中设有固定上述单元U1和上述单元U2的箝位器30。如图3(a)所示,该箝位器30具有在配置于上侧的底座侧强化体20的上述开口部5b’侧设置的弹簧部31,此外,在配置于上侧的底座侧强化体20的上述开口部5b’侧包括:配置于比上述弹簧部31靠近正面侧处的杆部32;以及配置于比上述弹簧部31靠近背面侧处的限位件33。上述箝位器30起到限制上述显示面板1的枢转的限制构件的作用。
上述杆部32被设置成能在正背面方向自由转动,并与上述弹簧部31连结。在对上述杆部32施加朝向背面方向的力时,上述杆部32克服上述弹簧部31的施力而转动,设于杆部32的限位件承接部(未图示)与上述限位件33卡定。此外,在解除上述杆部32向上述限位件33的卡定时,上述杆部32利用上述弹簧部31的施力朝正面侧转动。此外,上述箝位器30具有在配置于上侧的光学片侧强化体7的上述开口部5b’侧设置的突起部(未图示)。此外,上述箝位器30具有与上述杆部32枢轴连接,并与该突起部卡定的卡定部34。
接着,对箝位器30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利用上述箝位器30固定上述单元U1及上述单元U2时,上述卡定部34与上述突起部卡定(参照图3(a)),如图3(b)的空心箭头所示,对上述杆部32施加朝向背面方向的力,使上述杆部32克服上述弹簧部31的施力朝背面方向转动。接着,上述杆部32与上述限位件33卡定(参照图3(c))。
在解除上述单元U1及单元U2的固定时,如图3(b)的虚线箭头所示,对上述杆部32施加朝向正面侧的力,解除上述杆部32朝上述限位件33的卡定。接着,利用上述弹簧部31的施力,使上述杆部32朝正面侧转动(参照图3(a))。此时,上述卡定部34转动,上述卡定部34朝上述突起部的卡定被解除,上述单元U1及上述单元U2的固定被解除。
如图9所示,在配置于左侧的第一强化体80与配置于左侧的第二强化体90之间排列设置有多个枢转构件100、100、...100。如图4及图5所示,上述枢转构件100包括:固定于上述第一强化体80的第一固定部101;以及固定于第二强化体90的第二固定部102,此外还包括连结上述第一固定部101与第二固定部102的轴体103。
如图4及图5所示,上述第一固定部101具有在配置于左侧的第一强化体80的背面侧固定的矩形的第一固定板部101a。该第一固定板部101a的长边与上述第一强化体80的轴芯方向平行。此外,上述第一固定部101具有从上述第一固定板部101a的两短边分别朝背面方向延伸出的2个第一伸出板部101b、101c。该第一伸出板部101b设有贯通孔101d,与该贯通孔101d对应的贯通孔101e设于上述第一伸出板部101c。利用上述第一固定板部101a及第一伸出板部101b、101c形成凹部101f。
上述第二固定部102具有在配置于左侧的第二强化体90的正面侧固定的矩形的第二固定板部102a。该第二固定板部102a的长边与上述第二强化体90的长度方向平行。此外,上述第二固定部102具有从上述第二固定板部102a的两短边分别朝正面方向延伸出的2个第二伸出板部102b、102c。上述第二伸出板部102b设有贯通孔102d,与该贯通孔102d对应的贯通孔102e设于上述第二伸出板部102c。从上述第二伸出板部102b到上述第二伸出板部102c的宽度比从上述第一伸出板部101b到上述第一伸出板部101c的宽度窄。
将上述第二固定部102的上述第二伸出板部102b、102c配置于上述凹部101f,使上述贯通孔102d、102e的位置与上述贯通孔101d、101e的位置匹配。此外,将上述轴体103插入各贯通孔101d、101e、102d、102e。在已插入的轴体103的一端部设有圆盘状的头部103a,利用该头部103a使上述轴体103与第一固定部101卡定。此外,在轴体103的另一端部贯通设有与轴芯成直角的孔部103b,该孔部103b内嵌入有防止上述轴体103脱落的销104。
在解除上述单元U1及单元U2的连结,并对上述单元U1施加朝向正面侧的力时,如图7的实线箭头所示,上述第一固定部101通过上述轴体103来枢转,上述单元U1离开上述单元U2。此外,在对上述单元U1施加朝向背面侧的力时,如图7的虚线箭头所示,上述单元U1接近上述单元U2。
如图8所示,在与上述上侧面5c(参照图2)相对的下侧面的右侧设有2个凹部。该凹部是用于装拆后述棒状的腿部53的装拆部5e、5e。该装拆部5e、5e内设有夹住腿部53的多个弹性体5d、5d、...。
在解除上述单元U1与上述单元U2的连结时,支承上述单元U1的腿部53的一端部被安装于上述装拆部5e。在该腿部53的另一端部设有绕腿部53的轴旋转的枢轴51,该枢轴51上设有小脚轮52。
接着,对荧光管的更换进行说明。
在更换荧光管15时,首先,将上述前壳2及后壳3卸下。接着,将上述腿部53安装于上述装拆部5e。然后,使上述杆部32朝正面侧转动,解除上述单元U1与上述单元U2的连结。接着,使上述单元U1以上述枢转构件100为中心朝正面侧枢转。此时,通过上述小脚轮52,上述单元U1顺利地枢转(参照图9)。通过该枢转,上述单元U1离开上述单元U2,被上述灯夹16保持的荧光管15露出。将露出的荧光管15更换成其他的荧光管15,在更换作业结束时,使上述单元U1朝背面侧枢转。接着,利用上述箝位器30将上述单元U1与上述单元U2固定,将上述腿部53从上述装拆部5e卸下。
在背光源底座10及框架5附近的合适位置设有防止灰尘进入的弹性构件S,例如,在底座侧强化体20、20及第二强化体90、90的外侧面、以及在第一强化体80、80与光学片侧强化体7、7的连结部分设有弹性构件S。
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支承荧光管15的背光源底座10的正面侧配置扩散光的光学片9,在该光学片9的正面侧设置对显示影像的显示面板1进行支承的框架5,在该框架5的正面侧设置挡板4,将上述挡板4、显示面板1、框架5及光学片9连结,从而使上述挡板4、显示面板1、框架5及光学片9形成单元U1,沿上述光学片9的一侧设置第一强化体80,沿上述背光源底座10的一侧设置与上述第一强化体80相对的第二强化体90,通过在上述第一强化体80与第二强化体90之间设置枢转构件100,在更换荧光管15时,通过上述枢转构件100使上述单元U1枢转,离开上述背光源底座10,更换上述荧光管15,荧光管15的更换结束后,使上述单元U1接近上述背光源底座10,这样不需要将上述单元U1卸下就能在短时间内以少的人数进行荧光管15的更换,此外,上述单元U1枢转时的上述单元U1的重量作用于上述第一强化体80及上述第二强化体90,能防止上述背光源底座10的变形。
此外,包括:固定于上述第一强化体80的第一固定部101;以及固定于上述第二强化体90的第二固定部102,在上述第一固定部101的靠近上述第二强化体90侧设置凹部101f,将上述第二固定部102配置于上述凹部101f,并设置枢转构件100,该枢转构件100具有插入多个贯通孔来将上述第一固定部101及第二固定部102可枢转地连结的轴体103,其中,多个贯通孔分别开设于上述第一固定部101及第二固定部102,藉此,在更换荧光管15时,通过上述枢转构件100使上述单元U1枢转,离开上述背光源底座10,更换上述荧光管15,荧光管15的更换结束后,使上述单元U1接近上述背光源底座10,这样不需要将上述单元U1卸下就能在短时间内以少的人数进行荧光管15的更换,此外,上述单元U1枢转时的上述单元U1的重量作用于上述第二强化体90,能防止上述背光源底座10的变形。
此外,将第一固定板部101a固定于上述第一强化体80,设置从该第一固定板部101a朝上述第二强化体90并与上述第一强化体80的轴芯方向垂直地延伸出的2个第一伸出板部101b、101c,在该第一伸出板部101b、101c开设贯通孔101d、101e,将第二固定板部102a固定于上述第二强化体90,设置从该第二固定板部102a朝上述第一强化体80侧并与上述第二强化体90的轴芯方向垂直地延伸出的2个第二伸出板部102b、102c,在该第二伸出板部102b、102c开设贯通孔102d、102e,将轴体103插入上述贯通孔101d、101e、102d、102e,将上述第一伸出板部101b、101c及第二伸出板部102b、102c连结,藉此,在更换荧光管15时,通过上述枢转构件100使上述单元U1枢转,使上述单元U1离开上述背光源底座10,荧光管15的更换结束后,使上述单元U1接近上述背光源底座10,这样不需要将上述单元U1卸下就能在短时间内以少的人数进行荧光管15的更换,此外,上述单元U1枢转时的上述单元U1的重量作用于上述第二强化体90,能防止上述背光源底座10的变形。
此外,将用于装拆对上述单元U1进行支承的腿部53的装拆部5e设于上述框架5,藉此,在更换荧光管15时,将上述腿部53安装于上述装拆部5e,使上述枢转构件100枢转,通过腿部53支承离开上述背光源底座10的上述单元U1,在上述荧光管15的交换结束、上述单元U1被固定于上述单元U2后,将上述腿部53卸下,能防止在更换荧光管15时上述单元U1的重量造成的上述背光源底座10的变形,此外,能减少支承上述单元U1的人员,能以少的人数进行上述荧光管15的更换。
此外,通过在上述腿部53的端部设置小脚轮52,能使上述单元U1与上述背光源底座10的接触、分离顺利进行,并能在短时间内进行上述荧光管15的更换。
此外,由于上述第一强化体80及第二强化体90形成筒形,因此,上述第一强化体80及上述第二强化体90具有支承上述单元U1所需的足够强度,能可靠地防止单元U1的重量造成的背光源底座10的变形。
也可采用以下结构:使从上述第二伸出板部102b到上述第二伸出板部102c的宽度比从上述第一伸出板部101b到上述第一伸出板部101c的宽度大,将第一固定部101配置于由上述第二伸出板部102a及第二伸出板部102b、102c所形成的凹部。此外,也可采用以下结构:上述第一伸出板部101b、101c及第二伸出板部102b、102c彼此不同地配置,并利用轴体103连结。此外,各强化体的形状并不限定于筒状,也可以是具有L形或T形等截面形状的杆体。
此外,也可在上述小脚轮52上设置使小脚轮52的滚动停止的停止构件。此外,也可在上述腿部53安装橡胶体来替代小脚轮52,腿部53也可采用可伸缩的结构。此外,作为装拆部,也可将夹住腿部53的构件安装于挡板4。
此外,也可设置多个具有许多白色LED等的LED面板来取代多个荧光管15,此时,解除箝位器30的卡定,能更换出现不良情形的LED面板。
此外,也可将枢转构件100设于液晶显示装置以外的显示装置,例如,若是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情形下,也可将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与支承该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底座通过上述枢转构件100连结。此时,解除箝位器30的卡定,使上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与上述底座离开,不将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卸下,就能进行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清扫及安装于底座的电路基板的更换。此外,也可采用以下结构:利用具有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及底座的单元支承配置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正面的、使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发出的光透过来显示影像的滤光器,将滤光器与上述单元通过枢转构件100连结。此时,使滤光器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离开,不将滤光器及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卸下,就能进行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清扫及滤光器的更换。
接着,对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变形例中使用的枢转构件的分解立体示意图。枢转构件100包括固定于上述第二强化体90的第二固定部102’。该第二固定部102’包括:块状的主体部102’a;以及设于该主体部102’a、与上述贯通孔101d及贯通孔101e对应的贯通孔102’b。将上述轴体103插入上述贯通孔101d、贯通孔101e及贯通孔102’b,从而构成使上述单元U1及单元U2枢转的结构。
(实施方式2)
以下,参照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图11是将框架卸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部分纵侧面剖视图,图12是将框架卸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部分纵侧面剖视图,图13是将框架卸下状态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简化主视图,图14是表示枢转构件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15是液晶显示装置的部分横平面剖视图,图16是说明枢转构件的枢转的说明图,图17是表示光学片露出状态的示意图。
如图11、图12及图17所示,在上述第一强化体80、80及底座侧强化体7、7的正面,多个阶梯形凸起35、35、...35突出于正面。该阶梯形凸起35包括:从上述第一强化体80、80的正面或底座侧强化体7、7的正面突出的大径圆柱部35a;以及与该大径圆柱部35a的前端相连的小径圆柱部35b。
在上述光学片9的周缘部设置有与上述阶梯形凸起35、35、...35对应的贯通孔,将上述阶梯形凸起35、35、...35插入上述贯通孔,从而卡定光学片9。此外,在光学片9的正面配置上述片支承板8、8、...8,利用螺钉8a、8a、...8a将片支承板8、8、...8通过旋紧固定于上述第一强化体80、80及光学片侧强化体7、7,从而固定光学片9。
此外,如图11及图17所示,与上述阶梯形凸起35、35、...35对应的定位孔36、36、...36开设于上述环状板部5a。上述定位孔36的直径与小径圆柱部35b的直径匹配,将小径圆柱部35b插入定位孔36。上述阶梯形凸起35及定位孔36起到使上述显示面板1与上述光学片侧强化体7及第一强化体80的位置匹配的定位构件的作用。
接着,对枢转构件100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4所示,枢转构件100具有第三固定部106。该第三固定部106具有固定于上述方筒部5b内侧面的矩形的第三固定板部106a。此外,与第三固定板部106a垂直的第三伸出板部106b从该第三固定板部106a的一边缘部分的端部延伸出。与该伸出板部106b相对,与第三固定板部106a垂直的第三伸出板部106c从第三固定板部106a的另一边缘部分的端部延伸出。在上述第三伸出板部106b设有贯通孔106d,与该贯通孔106d对应的贯通孔106e设于第三伸出板部106c。从上述第三伸出板部106b到上述第三伸出板部106c的宽度比从上述第一伸出板部101b到上述第一伸出板部101c的宽度大。
上述贯通孔106d及106e、上述贯通孔102d及贯通孔102e、以及上述贯通孔101d及101e的位置彼此匹配,将上述轴体103插入各贯通孔。
在将上述阳螺丝A从上述圆筒部71b卸下,对上述挡板4、显示面板1及框架5施加朝正面侧的力时,如图16的实线箭头所示,上述第三固定部106通过上述轴体103枢转,上述挡板4、显示面板1及框架5离开上述光学片9。此外,在对上述挡板4、显示面板1及框架5施加朝背面侧的力时,如图16的虚线箭头所示,上述挡板4、显示面板1及框架5接近上述光学片9。不仅上述箝位器30,上述阳螺丝A也起到限制上述显示面板1枢转的限制构件的作用。
接着,对光学片9的更换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将上述阳螺丝A从上述圆筒部71b卸下,使上述挡板4、显示面板1及框架5离开上述光学片9,使光学片9露出(参照图13)。接着,将上述销8a、8a、...8a卸下,将片支承板8、8、...8卸下(参照图17)。接着,将光学片9从上述阶梯形凸起35、35、...35卸下,更换成新的光学片9。
在更换结束时,安装上述片支承板8、8、...8,使上述挡板4、显示面板1及框架5接近上述光学片9。此时,将上述阶梯形凸起35、35、...35插入上述定位孔36、36、...36,进行上述框架5和上述光学片9的定位。
在上述阳螺丝A与上述圆筒部71b螺合的状态下,当解除上述箝位器30的卡定时,与实施方式1相同,使上述光学片9离开背光源底座10,能使上述荧光管15露出。
在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枢转构件100分别与上述显示面板1、光学片9及背光源底座10连结,不将上述显示面板1、光学片9及背光源底座10卸下,就能使上述显示面板1、光学片9及背光源底座10彼此离开。例如,使上述显示面板1离开上述光学片9,不将上述显示面板1卸下,就能在短时间内以少的人数更换光学片9。此外,在使显示面板1离开光学片9时,显示面板1的重量作用于第一强化体80及第二强化体90,能防止显示面板1的重量造成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变形。
此外,在更换荧光管15时,使上述阳螺丝A与上述圆筒部71b螺合,将上述显示面板1与上述光学片9连结,限制上述显示面板1的独立枢转,仅使上述光学片9离开背光源底座10,就能顺利地进行荧光管15的更换。此外,在进行光学片9的更换或维修时,在使上述箝位器30卡定的状态下,将上述阳螺丝A从上述圆筒部71b卸下,仅使上述显示面板1离开上述光学片9,就能顺利地进行光学片9的更换。因此,能根据需要选择要使其离开的构件。
此外,在光学片9的更换结束,使上述挡板4、显示面板1及框架5接近上述光学片9时,使上述阶梯形凸起35插通于上述定位孔36,能使上述框架5的位置与上述光学片9的位置匹配。
在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中,对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其详细说明。
(实施方式3)
以下,参照表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图18是液晶显示装置的部分横平面剖视图,图19是表示液晶显示装置的枢转构件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20是说明液晶显示装置的枢转构件的枢转的说明图。
上述背光源底座10包括:用于安装荧光管5的矩形的第一底座部11;以及用于安装电路基板12a的矩形的第二底座部12。第一底座部11配置于上述底座侧强化体20的背面侧,第一底座部11的正面安装有荧光管15。在第一底座部11的左侧部形成有朝正面侧延伸出的侧面板部11a。该侧面板部11a与上述第二强化体90上下相邻。
此外,上述第二底座部12在第一底座部11的背面侧与第一底座部11相对。在第二底座部12的正面安装有用于驱动液晶显示装置的多个电路基板12a、12a、...、12a,该电路基板12a、12a、...、12a设于第一底座部11与第二底座部12之间。
第二底座部12开设有贯通孔12b,与该贯通孔12b对应的有底圆筒形的凸起部11b从第一底座部11的背面突出。凸起部11b插入贯通孔12b,在凸起部11b的内侧面形成有阴螺纹。该阴螺纹与阳螺丝B螺合,将第一底座部11与第二底座部12固定。
上述侧面板部11a的左侧面与上述第二强化体90上下相邻。此外,侧面板部11a的右侧面与第四固定部107连结。
接着,对枢转构件100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9所示,枢转构件100具有第四固定部107。该第四固定部107具有固定于上述侧面板部11a右侧面的矩形的第四固定板部107a。此外,与第四固定板部107a垂直的第四伸出板部107b从该第四固定板部107a的一边缘部分的端部延伸出。与该伸出板部107b相对,与第四固定板部107a垂直的第四伸出板部107c从第四固定板部107a的另一边缘部分的端部延伸出。在上述第四伸出板部107b设有贯通孔107d,与该贯通孔107d对应的贯通孔107e设于第四伸出板部107c。从上述第四伸出板部107b到上述第四伸出板部107c的宽度比从上述第三伸出板部106b到上述第三伸出板部106c的宽度大。
上述贯通孔107d及107e、上述贯通孔106d及106e、上述贯通孔102d及贯通孔101e、以及上述贯通孔101d及101e的位置彼此匹配,将上述轴体103插入各贯通孔。
在将上述阳螺丝B从上述凸起部11b卸下,对上述第一底座部11施加朝正面侧的力时,如图20的实线箭头所示,上述第四固定部107通过上述轴体103枢转,上述第一底座部11离开上述第二底座部12。此外,在对第一底座部11施加朝向背面侧的力时,如图20的虚线箭头所示,第一底座部11接近第二底座部12。
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更换电路基板12a时,使第一底座部11枢转,不将第二底座部12卸下,就能使第一底座部11离开第二底座部12。此外,在电路基板12a的更换结束时,能使第一底座部11接近第二底座部12。藉此,能在短时间内以少的人数对设于第一底座部11与第二底座部12之间的电路基板12a进行更换。此外,在第一底座部11枢转时,第一底座部11的重量作用于上述第二强化体90,能防止第二底座部12的变形。
此外,在对设于第一底座部11与第二底座部12之间的电路基板12a不进行更换或维修时,利用阳螺丝B限制第一底座部11的枢转,能仅在对设于第一底座部11与第二底座部12之间的电路基板12a进行更换或维修时使第一底座部11枢转。
此外,在使第一底座部11与第二底座部12接近时,将凸起部11b插入贯通孔12b,能使第一底座部11的位置与第二底座部12的位置匹配。
在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第一底座部11安装有未图示的腿部和小脚轮。在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将电路基板12a安装于第二底座部12,但也可将电路基板安装于第一底座部11的背面。
在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中,对于与实施方式1或2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其详细说明。
(实施方式4)
以下,参照表示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图21是表示框架与光学片离开的状态以及后壳与背光源底座离开的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在背光源底座10的背面侧设有矩形的后壳13。此外,枢转构件100具有未图示的第五固定构件,该第五固定构件与后壳13的左侧部连结。后壳13以左侧部为支点转动。
在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不将后壳13卸下,使位于背光源底座10背面的后壳13枢转,就能使后壳13与背光源底座10彼此离开。藉此,能在短时间内以少的人数对设于后壳13与背光源底座10之间的零件、例如安装于背光源底座10背面的电路基板进行更换。此外,在电路基板的更换结束时,能使后壳13与背光源底座10接近。此外,后壳13枢转时,后壳13的重量作用于上述第二强化体90,能防止背光源底座10的变形。
在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中,对于与实施方式1至3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其详细说明。
(实施方式5)
以下,参照表示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图22是液晶显示装置的部分横平面剖视图,图23是说明液晶显示装置的枢转构件的枢转的说明图,图24是说明爪部及卡合凹部的卡合的横平面剖视示意图。
在背光源底座10的左侧面上下排列地设有多个铰链支承棒13a、13a、...、13a。铰链支承棒13a、13a、...、13a朝左侧突出,在铰链支承棒13a、13a、...、13a的突出端分别支承有多个铰链构件13b、13b、...、13b。该铰链构件13b、13b、...、13b与筐形的后壳13的左侧面部连结。在后壳13的右侧面部设有朝右突出的爪部13c。此外,在显示面板1的正面侧设有具有与显示面板1对应的开口的筐形的前壳14。前壳14的左右尺寸比后壳13的左右尺寸大,后壳13位于前壳14的内侧。在前壳14的右侧面部的内侧设有卡合凹部14a,如图24(a)所示,卡合凹部14a与爪部13c卡合。此外,在背光源底座10的背面安装有多个电路基板10b、10b、...、10b。
在将上述爪部13c从卡合凹部14a脱开,对后壳13施加朝向背面侧的力时,如图23及图24(b)的实线箭头所示,后壳13显示装置,能在短时间内以少的人数进行荧光管的更换。
在支承荧光管(15)的背光源底座(10)的正面侧配置对光进行扩散的光学片(9),在光学片(9)的正面侧设置对显示影像的显示面板(1)进行支承的框架(5),在框架(5)的正面侧设置挡板(4),将挡板(4)、显示面板(1)、框架(5)及光学片(9)连结,使得挡板(4)、显示面板(1)、框架(5)及光学片(9)形成单元(U1)。沿光学片(9)的一侧设置第一强化体(80),沿背光源底座(10)的一侧设置与第一强化体(80)相对的第二强化体(90),在第一强化体(80)与第二强化体(90)之间设置枢转构件(100)。通过铰链构件13b枢转,背光源底座10与后壳13彼此离开。此外,在对后壳13施加朝向正面侧的力时,如图23及图24(b)的虚线箭头所示,背光源底座10与后壳13接近。
在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更换电路基板10b、10b、...、10b时,不将后壳13卸下,使位于背光源底座10背面的后壳13枢转,就能使后壳13与背光源底座10彼此离开。此外,在电路基板10b、10b、...、10b的更换结束时,使背光源底座10与后壳13接近。藉此,能在短时间内以少的人数进行安装于背光源底座10背面的电路基板10b、10b、...、10b的更换。
在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将电路基板10b安装于背光源底座10的背面,但也可将电路基板安装于外壳13的正面。
在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中,对于与实施方式1至4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其详细说明。

Claims (6)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影像的显示面板;设于该显示面板的正面侧的框体;设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侧、并支承所述显示面板的面板支承体;设于该面板支承体的背面侧、并支承发光体的底座;以及对所述发光体的光进行扩散、并将其照射到所述显示面板的光学片,
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所述框体、显示面板、面板支承体及光学片连结、并沿所述光学片的边缘部分的第一杆体;
与该第一杆体相对、并沿所述底座的边缘部分的第二杆体;以及
连结所述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以使所述光学片以所述第一杆体侧为中心枢转的枢转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枢转构件包括:
第一固定部,该第一固定部具有贯通孔,固定于所述第一杆体的所述第二杆体侧;
第二固定部,该第二固定部具有贯通孔,固定于所述第二杆体的所述第一杆体侧;
凹部,该凹部设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所述第二杆体侧和/或所述第二固定部的所述第一杆体侧;以及
轴体,将所述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中的一方配置在设于另一方的所述凹部,将所述轴体插入分别开设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的贯通孔,从而将所述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连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枢转构件包括:
第一固定板部,该第一固定板部固定于所述第一杆体的所述第二杆体侧;
2个第一伸出板部,该2个第一伸出板部从所述第一固定板部的一边缘部及与该一边缘部相对的另一边缘部朝所述第二杆体侧,在与所述第一杆体的轴芯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延伸出,并具有贯通孔;
第二固定板部,该第二固定板部固定于所述第二杆体的所述第一杆体侧;
2个第二伸出板部,该2个第二伸出板部从所述第二固定板部的一边缘部及与该一边缘部相对的另一边缘部朝所述第一杆体侧,在与所述第二杆体的轴芯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延伸出,并具有贯通孔;以及
轴体,该轴体插入所述第一伸出板部及第二伸出板部的贯通孔,从而将所述第一伸出板部与第二伸出板部连结。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所述面板支承体的腿部;以及用于装拆该腿部的装拆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腿部的端部设有滚动体。
6.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体及第二杆体呈筒状。
CN200880115515.9A 2007-11-08 2008-09-29 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556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91148 2007-11-08
JP2007-291148 2007-11-08
JP2008-111633 2008-04-22
JP2008111633 2008-04-22
JP2008-198786 2008-07-31
JP2008198786A JP2009282481A (ja) 2007-11-08 2008-07-31 表示装置
PCT/JP2008/067634 WO2009060675A1 (ja) 2007-11-08 2008-09-29 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55662A CN101855662A (zh) 2010-10-06
CN101855662B true CN101855662B (zh) 2012-08-15

Family

ID=40625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15515.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55662B (zh) 2007-11-08 2008-09-29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400762B2 (zh)
JP (1) JP2009282481A (zh)
CN (1) CN101855662B (zh)
BR (1) BRPI0820296A2 (zh)
HK (1) HK1147338A1 (zh)
WO (1) WO200906067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93765B1 (ko) * 2013-02-28 2020-12-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D810155S1 (en) * 2014-07-08 2018-02-13 Trumpf Gmbh + Co. Kg Machine tool display panel
CN109036147B (zh) * 2018-09-19 2020-05-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板及显示面板
JP7311255B2 (ja) * 2018-09-25 2023-07-19 不二サッシ株式会社 Ledモジュールユニットを備えた照明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4328A (zh) * 2002-06-26 2003-12-31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平面显示器的固定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32882A (ja) * 1984-07-25 1986-02-1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映像表示装置
JPH0247663Y2 (zh) * 1985-05-08 1990-12-14
JPH03211586A (ja) * 1990-01-17 1991-09-17 Hitachi Ltd 車載用ディスプレー装置
JPH0728056A (ja) * 1993-05-12 1995-01-31 Omron Corp バックライト付液晶表示装置
JP3243128B2 (ja) * 1994-09-07 2002-01-07 株式会社東芝 大型表示装置
JPH10143092A (ja) 1996-11-08 1998-05-29 Fujitsu General Ltd 平面表示装置
JP3687245B2 (ja) 1997-01-20 2005-08-24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平面ディスプレイ取付構造
KR100258839B1 (ko) * 1998-01-24 2000-06-15 윤종용 엘씨디모듈
JP3616535B2 (ja) * 1999-10-25 2005-02-02 株式会社デジタル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2072917A (ja) 2000-08-25 2002-03-12 Yaskawa Electric Corp 操作パネル
US20020149905A1 (en) * 2001-04-11 2002-10-17 Jackson, Louiss R. Flat hanging computer
JP4211438B2 (ja) * 2003-03-11 2009-01-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4060246B2 (ja) * 2003-03-20 2008-03-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大型表示装置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US7271997B2 (en) * 2003-09-18 2007-09-18 Vulcan Portals, Inc. Processor module packaging for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display
US20070097613A1 (en) * 2005-10-27 2007-05-03 Tracy Mark S Computer display biasing mechanism
JP4762003B2 (ja) * 2006-02-28 2011-08-3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4328A (zh) * 2002-06-26 2003-12-31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平面显示器的固定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平3-211586A 1991.09.17
JP特开2001-125072A 2001.05.11
JP特开2007-232937A 2007.09.13
JP特开平8-76694A 1996.03.22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55662A (zh) 2010-10-06
WO2009060675A1 (ja) 2009-05-14
BRPI0820296A2 (pt) 2015-06-16
US20100296233A1 (en) 2010-11-25
HK1147338A1 (en) 2011-08-05
US8400762B2 (en) 2013-03-19
JP2009282481A (ja) 2009-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55662B (zh) 显示装置
JP2006185889A5 (zh)
US7924367B2 (en) Backlight module with detachable illuminator support apparatus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tilizing same
CN100517004C (zh) 框架及采用该框架的显示装置
RU2633268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редставления носителей информации
CN102096218A (zh) 液晶显示模块及其一体成型背板
CN102998846A (zh) 一种窄边框液晶模块及其胶框
TW200700832A (en) Back light unit and method to uniform the brightness thereof
US7052169B2 (en) Backlight module
JP3687245B2 (ja) 平面ディスプレイ取付構造
JP2006091723A5 (zh)
CN101893216B (zh) 背光模块的灯管支撑架
JP2004251931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H04102888A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CN205453910U (zh) 液晶电视机显示器
CN101686357B (zh) 液晶显示装置
TWI281012B (en) Easily-dismantled lamp tube support device of side-edge backlight module
CN207601469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背光源组件
JP2009100430A (ja) 電子黒板装置及び電子黒板装置用補助シート
CN210466870U (zh) 一种教育信息化教学专用教学板
CN215298760U (zh) 一种方便更换广告宣传页的发光灯箱
JP3548789B2 (ja) 自動販売機用商品見本
CN216623583U (zh) 一种基于产教研融合的机械自动化综合教学平台
CN213630008U (zh) 一种高中生学习用的光线辅助装置
CN101526181A (zh) Led光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4733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4733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15

Termination date: 2015092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