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47795B - 电连接器及其端子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及其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47795B
CN101847795B CN200910301058.9A CN200910301058A CN101847795B CN 101847795 B CN101847795 B CN 101847795B CN 200910301058 A CN200910301058 A CN 200910301058A CN 101847795 B CN101847795 B CN 1018477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part
insulating base
cantilever movable
terminal
electric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30105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47795A (zh
Inventor
廖启男
锺睿光
余信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30105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477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477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77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477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77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器端子,用以与其它端子配合完成电讯号侦测功能,其中该电连接器端子主要包括一个悬臂可动部,所述悬臂可动部的末端的左右两侧向前延伸有支撑结构,前述悬臂可动部末端向后设有第二焊接部。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及其端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电连接器及其端子,尤其是指一种用于信号测试的电连接器及其端子。
【背景技术】
科技日新月异,产品设计的变化也越来越难以想象,不过改变总有一个趋势,而在尺寸上的一个重要趋势,那就是重量要更轻、厚度要更薄、长度要更短、尺寸要更小,但上述的四大重点,却随着功能的多样化,机构的复杂化而更添增难度。在通信产业中,同轴连接器是行动电话中常被使用的一种连接器,由于新一代的行动电话被要求只有数公分不到的厚度,因此其中所使用的各种电连接器亦被迫微小化,因此其设计结构也产生了莫大的变化。
如美国专利第US7217137号所揭示之电连接器,其主要包括绝缘外壳,具有可由上方承接同轴插头的中心导体的孔;外部导体,设置于该绝缘外壳的外侧,可使同轴插头的外部导体装卸;设置于孔的下方、可相互接触分离的固定端子及可动端子,前述固定端子具备接触部,而前述可动端子具备:固定于前述绝缘外壳的固定部;通过设置于前述绝缘外壳的插入孔而设于前述绝缘外壳的内部、由该固定部延伸、可与前述同轴插头的中心导体抵接且可与前述接触部接触的弹性部。
上述电连接器之固定部定位于绝缘外壳之间,并且固定部延伸有一个臂状的弹性部,当外部测试用导体接触并下压弹性部时,下压接触点到接触部和固定部的连接处会产生一定大小的力矩,同时,固定部本身也会因为弹性部的受力而产生用于抵消前述力矩的力矩,该力矩的力由绝缘外壳施加;但由于固定部受到的力到固定部与弹性部的连接处之力臂较短,而其上的力矩大小与弹性部上受力之力矩大小相当,因此会造成固定部受到的来自于绝缘外壳的力大于弹性部由外部导体施加的压力,这种情况经常会导致可动端子弹性部与固定部的连接处因为受力过大造成塑性变形和可动端子的固持不稳定。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电连接器及其端子。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达到的目的是使电连接器在小型化后能够保持内部端子接触的稳定性并且防止端子的塑性变形。
本发明电连接器端子,用以与其它端子配合完成电讯号侦测功能,其中该电连接器端子主要包括一个悬臂可动部,所述悬臂可动部的末端的左右两侧向前延伸有支撑结构,前述悬臂可动部末端向后设有第二焊接部。
本发明电连接器,主要包括绝缘基座、定位于绝缘基座内的导电端子、遮盖于绝缘基座上的绝缘本体以及包覆绝缘基座和绝缘本体的金属壳体;导电端子包括固定端子和可动端子;其中所述可动端子包括一个悬臂可动部,所述悬臂可动部的末端的左右两侧向前延伸有支撑结构,前述悬臂可动部末端向后设有第二焊接部。
与习知技术相比,本发明电连接器及其端子能够保证在可动端子的悬臂可动部受到外界测试探针按压时,不产生易位,稳定固定于电连接器中;在按压力过大或者按压时间长的情况下,可动端子不易产生塑性变形。
【附图说明】
第一图为本发明电连接器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组合图;
第二图为第一图所示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第三图为第一图所示电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第四图为第一图所示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与绝缘基座组合后的立体图;
第五图为第一图所示电连接器之可动端子的立体图;
第六图为第一图所示电连接器沿A-A线的剖视图;
第七图为本发明电连接器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组合图;
第八图为第七图所示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第九图为第七图所示电连接器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第十图为第七图所示电连接器之可动端子的立体图;
第十一图为第七图所示电连接器沿B-B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结合图解和文字共同对本发明创造进行详尽的阐述,在以下描述中,为了使本发明被更彻底的理解,将提出几个具体的细节。但显然,对于本专业技术人员,没有这些具体细节中的某些或者全部,也完全可以实施本发明。在某些示例中,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使本发明变得模糊不清,对于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没有做过于详细的阐述。
请参阅第一图至第六图所示,本发明电连接器及其端子第一种较佳实施方式主要包括绝缘基座1、收容于绝缘基座1内的导电端子2、绝缘盖体3以及包覆于绝缘基座1和绝缘盖体3外围的金属壳体4。其中,导电端子2包括固定端子20和可动端子21。绝缘基座1和绝缘盖体3共同构成一个绝缘本体(未标示)。
请参阅第二图、第三图和第六图所示,绝缘基座1为板状塑料结构,所述绝缘基座1分别对称设有两个侧墙12和两个挡墙13。绝缘基座1还设有一个上表面10和一个下表面11,所述上表面10竖直凹陷形成一个用以收容固定端子20和可动端子21的收容空间100。两个相对侧墙12分别水平凹陷形成两个凹口部14。绝缘基座1的上表面10靠近一侧凹口部14的部分,对称凹陷设有两个卡持槽15用以卡持固定端子20。收容空间100内,一对定位槽16由绝缘基座1凹陷并对称于一侧的凹口部14设置。绝缘基座1的下表面11的端角处凹设有卡扣槽110,卡扣槽110内凸设有卡扣块111。
请参阅第四图和第五图所示,导电端子2包括固定端子20和可动端子21。固定端子20包括一个平板状的压制部201,压制部201具有一个长度方向和一个宽度方向,在长度方向两端,压制部201分别对称弯折延伸有卡持部202,卡持部202用以插入前述绝缘基座1的卡持槽15并与其相卡持;压制部201宽度方向两侧其中的一侧,弯折并与卡持部202同向延伸有抵靠部203,所述抵靠部203的自由末端平行于压制部201延伸有与印刷电路板(未图标)相焊接的第一焊接部204,压制部201上还设有一个接触点205。可动端子21设有一个悬臂可动部211,该悬臂可动部211的一个末端向两侧延伸并弯折形成对称设置的支撑结构212,所述支撑结构212与悬臂可动部211只在末端处实现连接,所述支撑结构212的自由端至少延伸至悬臂可动部211用于测试探针接触的位置的两侧,所述悬臂可动部211与支撑结构212共同构成一个大致“山”字形的结构。支撑结构212的自由末端垂直于支撑结构212同向弯折延伸有支撑脚213,所述支撑脚213能够伸入绝缘基座1之定位槽16,并与定位槽16相互卡持。悬臂可动部211与支撑结构212相接的末端反向延伸有第二焊接部214。所述悬臂可动211部自绝缘基座1的一侧延伸至绝缘基座1的另一侧,当测试探针插入绝缘基座1的收容空间100时,测试探针抵压悬臂可动部211的中部致使悬臂可动部211发生形变而与固定端子20的接触点205分离。所述悬臂可动部211的末端与支撑结构212相连,所述悬臂可动部211具有与末端相对而朝前延伸的自由端,所述悬臂可动部211的末端的宽度较自由端的宽度大,支撑结构212呈逐渐向外扩张的状态朝前延伸,并且支撑脚213设于支撑结构212靠近悬臂可动部211的内侧。
请参阅第二图、第三图和第六图所示,绝缘盖体3为一个大致圆柱状的塑料体,具有普通圆柱体所具有的环侧面30、上底面31和下底面32;绝缘盖体3沿下底面32任意一条直径延伸方向之两端形成有对称的凸块321,每个凸块32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卡持块322。所述凸块321和卡持块322在组装时,均与绝缘基座1的凹口部14配合卡持。下底面32在两个凸块321之间的部分,凹设有凹陷部323。上底面31凹陷形成一个漏斗状的锥形空间310,所述锥形空间310向下底面32延伸,并与下底面32之凹陷部323贯通,形成有一个用于测试探针插入和拔出的探测孔311。
金属壳体4包括一个矩形支撑面40,该支撑面40上凸伸有一个空心圆柱状的容置部41,容置部41内设有容置空间401,所述容置空间401贯通于支撑面40设置,并且该容置空间401的内径不小于绝缘盖体3之环侧面30的直径。支撑面40与绝缘基座1的卡扣槽110相配合的部分延伸并弯折有卡扣片410。
该种实施例的电连接器进行组装后,固定端子20的卡持部202卡持定位于绝缘基座1的卡持槽15中,可动端子21的支撑脚213卡持定位于绝缘基座1的定位槽16中,定位后的可动端子21的悬臂可动部211弹性抵接于固定端子20的接触点205。绝缘盖体3遮盖于绝缘基座1之上并与绝缘基座1一起收容固定端子20和可动端子21。最后将金属壳体4由绝缘盖体3的上方组装,使金属壳体4遮蔽整个绝缘盖体3和绝缘基座1,金属壳体4的卡扣片410经过弯折,卡扣于绝缘基座1的卡扣槽110中。当外部的测试探针通过探测孔311插入收容空间100并下压可动端子21的悬臂可动部211时,下压力产生了一个以悬臂可动部211末端为转轴的力矩;可动端子21的支撑结构212通过支撑脚213受到绝缘基座1的支撑,同样产生一个以悬臂可动部211末端为转轴的力矩,支撑结构212所产生的力矩和悬臂可动部211所产生的力矩大小大致相同,方向大致相反,两者能够平衡和抵消,使得可动端子21不论是否有测试探针插入,均能够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尤其在测试探针抵压悬臂可动部211时,可动端子21不易产生塑性变形和易位。并且,可动端子21的支撑脚卡持定位于绝缘基座1的定位槽16中,更加保证了可动端子21的稳定性。
请参阅第七图至第十一图所示,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第二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主要包括金属壳体6、由金属壳体1包覆的绝缘本体7以及收容于绝缘本体7内的导电端子8。其中,导电端子8包括固定端子80和可动端子81。
如第八图和第九图所示,金属壳体6包括一个矩形支撑面60,该支撑面60上凸伸有一个空心圆柱状的容置部61,容置部61内设有容置空间601,所述容置空间601贯通于支撑面60设置。支撑面60的两个相对的侧边向背离容置部61的方向延伸有卡扣片62,在金属壳体6组装于绝缘本体7之后,卡扣片62的自由末端被相对弯折,与绝缘本体7配合卡持。
绝缘本体7为塑料一体成型的壳体,主要包括有一个大致长方体的基部70,所述基部70设有一个上表面701、与上表面701相对的下表面702以及侧面703。两个相对的侧面703向内凹陷,分别形成第一插置空间704和第二插置空间705,其中第一插置空间704和第二插置空间705在基部70的内部相互连通,形成一个能够部分收容固定端子80和可动端子81的收容空间706。基部70的上表面701凸出形成容置部71,该容置部71呈漏斗状凹陷,并与收容空间706相贯通形成插入孔72,所述插入孔72能够收容外部测试探针,使探针伸入收容空间706与导电端子8配合测试。
固定端子80设有一个平板状的卡持片801,卡持片801一侧弯折延伸有第一焊接部802用以与印刷电路板相焊接,与第一焊接部802相对的卡持片801的另一侧向第一焊接部802一侧凸出于卡持片801表面设有接触点803。如第十图所示,可动端子81设有大致矩形平板状的基板810,基板810宽度方向其中一个侧边与基板810呈一定角度延伸有接触部811,接触部811靠近基板810的部分贯通设有一个开口部812;基板810长度方向两端与接触部811同侧,延伸有片状的支撑臂816。基板810与接触部811相对的一侧弯折延伸有第二焊接部813。基板810与接触部811同侧的表面设有凸出部814,凸出部814大致为一个楔形结构,另外,为保证可动端子81顺利的插入绝缘本体7,凸出部814的表面也可以设计为弧形面。基板810长度方向两端设有用于与第一插置空间704和第二插置空间705配合干涉卡持的干涉部815。
组装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固定端子80和可动端子81分别从绝缘本体7的对应两侧,由第一插置空间704和第二插置空间705插入绝缘本体7,其中,可动端子81的凸出部814干涉卡持于第二插置空间705的内壁。最后将金属壳体6组装并遮盖于绝缘本体7上。组装完成后的电连接器,固定端子80通过卡持片801卡持于第一插置空间704内,可动端子81通过基板810以及凸出于基板810设置的凸出部814卡持于第二插置空间705内。固定端子80的卡持片801与可动端子81的接触部811均部分延伸容纳于绝缘本体7的收容空间706中,并且所述接触部811弹性抵接于卡持片801上设置的接触点803。可动端子81的支撑臂816为可动端子81提供除基板810的卡持力之外的支撑力,当外部的测试探针插入收容空间706并下压可动端子81的接触部811时,下压力产生了一个以基板810和接触部811的连接处为转轴的力矩;可动端子81的支撑臂816受到绝缘本体7的支撑,同样产生一个以基板810和接触部811的连接处为转轴的力矩,支撑臂816所产生的力矩和接触部811所产生的力矩的和力矩与基板810产生的力矩大小大致相同,方向大致相反,两者能够平衡和抵消,使得可动端子81不论是否有测试探针插入,均能够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尤其在测试探针抵压接触部811时,可动端子81不易产生塑性变形和易位。
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和技术特点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发明的教示及揭示进行种种不背离本发明精神的替换和修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方式所揭示的内容,而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发明的替换和修饰,均为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8)

1.一种电连接器端子,用以与其它端子配合完成电讯号侦测功能,其安装于一绝缘基座内;所述绝缘基座具有上表面及自上表面凹陷形成的收容空间,所述电连接器端子收容于收容空间内,所述绝缘基座自收容空间底面凹陷形成有定位槽;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端子主要包括一个悬臂可动部,所述悬臂可动部自绝缘基座的一侧延伸至绝缘基座的另一侧,当测试探针插入绝缘基座的收容空间时,测试探针抵压悬臂可动部的中部致使悬臂可动部发生形变而与固定端子分离;所述悬臂可动部的末端的左右两侧向前延伸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与悬臂可动部只在末端处实现连接,所述支撑结构的自由端至少延伸至悬臂可动部用于测试探针接触的位置的两侧,所述支撑结构的末端向下弯折设有用于固持定位的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卡持于绝缘基座的定位槽内,前述悬臂可动部的末端向后延伸设有第二焊接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向悬臂可动部所在的方向弯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悬臂可动部大致呈楔形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悬臂可动部与支撑结构所在的平面呈一定角度向上延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悬臂可动部与支撑结构共同形成大致“山”形结构,所述悬臂可动部的末端与支撑结构相连,所述悬臂可动部具有与末端相对而朝前延伸的自由端,所述悬臂可动部的末端的宽度较自由端的宽度大,支撑结构呈逐渐向外扩张的状态朝前延伸,并且支撑脚设于支撑结构靠近悬臂可动部的内侧。
6.一种电连接器,主要包括绝缘基座、定位于绝缘基座内的导电端子、遮盖于绝缘基座上的绝缘本体以及包覆绝缘基座和绝缘本体的金属壳体;所述绝缘基座具有上表面及自上表面凹陷形成的收容空间,所述导电端子收容于收容空间内,所述绝缘基座自收容空间底面凹陷形成有定位槽;导电端子包括固定端子和可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端子包括一个悬臂可动部,所述悬臂可动部自绝缘基座的一侧延伸至绝缘基座的另一侧,当测试探针插入绝缘基座的收容空间时,测试探针抵压悬臂可动部的中部致使悬臂可动部发生形变而与固定端子分离;所述悬臂可动部的末端的左右两侧向前延伸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与悬臂可动部只在末端处实现连接,所述支撑结构的自由端至少延伸至悬臂可动部用于测试探针接触的位置的两侧,所述支撑结构的末端向下弯折设有用于固持定位的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卡持于绝缘基座的定位槽内,前述悬臂可动部的末端向后延伸设有第二焊接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向悬臂可动部的方向弯折。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基座的上表面凹陷设有卡持槽,所述固定端子设有卡持部,所述卡持部插设于卡持槽内。
CN200910301058.9A 2009-03-23 2009-03-23 电连接器及其端子 Active CN1018477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301058.9A CN101847795B (zh) 2009-03-23 2009-03-23 电连接器及其端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301058.9A CN101847795B (zh) 2009-03-23 2009-03-23 电连接器及其端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47795A CN101847795A (zh) 2010-09-29
CN101847795B true CN101847795B (zh) 2014-06-04

Family

ID=427723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301058.9A Active CN101847795B (zh) 2009-03-23 2009-03-23 电连接器及其端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477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46288B (zh) * 2018-12-25 2023-12-05 东莞市长泰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连接器及其生产工艺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718C (zh) * 1998-01-13 2003-07-30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同轴连接器
CN2629045Y (zh) * 2003-01-22 2004-07-2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89531Y (zh) * 2004-03-11 2005-03-30 宣得股份有限公司 同轴连接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718C (zh) * 1998-01-13 2003-07-30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同轴连接器
CN2629045Y (zh) * 2003-01-22 2004-07-2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47795A (zh) 2010-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52276Y (zh) 电连接器
CN201303156Y (zh) 电连接器
TWI431875B (zh) 電連接器及其端子
JP3173283U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108365440A (zh) 基板对基板连接器
CN201252178Y (zh) 电连接器
CN201160133Y (zh) 电连接器
CN200941505Y (zh) 电连接器
CN101740959A (zh) 电连接器
JP3144830U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101847795B (zh) 电连接器及其端子
CN201708312U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1075507Y (zh) 电连接器
CN101373880B (zh) 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CN201623269U (zh) 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
CN103270653B (zh) 连接器
CN202308487U (zh) 直立式连接器及其组合
CN201285982Y (zh) 电池连接器
CN201303102Y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CN202111244U (zh) 电连接器
CN201594610U (zh) 电连接器
CN201436693U (zh) 电池连接器
CN201690033U (zh) 电连接器
CN201323353Y (zh) 电连接器
CN201252203Y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