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52203Y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52203Y
CN201252203Y CNU2008200418313U CN200820041831U CN201252203Y CN 201252203 Y CN201252203 Y CN 201252203Y CN U2008200418313 U CNU2008200418313 U CN U2008200418313U CN 200820041831 U CN200820041831 U CN 200820041831U CN 201252203 Y CN201252203 Y CN 20125220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electric connector
elastic portion
movable terminal
test pro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4183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明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04183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52203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5220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5220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器,用以与测试探针相配合,包括绝缘基座、导电端子、绝缘本体和金属壳体,绝缘本体设有收容测试探针的收容孔,其中,导电端子包括有可动端子和固定端子,可动端子包括一个弹性部,所述弹性部经弹性弯曲形成盘旋涡形结构,并且弹性部所形成的盘旋涡形结构的中心部分与外围部分不处于同一水平面;在测试探针没有插入收容孔时,可动端子的弹性部弹性抵接于固定端子并形成电性接触;测试探针插入收容孔,对可动端子的弹性部施加一定压力并使弹性部沿力的方向运动时,可动端子的弹性部与固定端子分离,电性接触断开。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具有开关端子并用于信号测试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科技日新月异,产品设计的变化也越来越难以想象,不过改变总有一个趋势,而在尺寸上的一个重要趋势,那就是重量要更轻、厚度要更薄、长度要更短、尺寸要更小,但上述的四大重点,却随着功能的多样化,机构的复杂化而更添增难度。在通信产业中,同轴连接器是行动电话中常被使用的一个连接器,由于新一代的行动电话被要求只有数公分不到的厚度,因此其中所使用的各种电连接器亦被迫微小化,因此其设计结构也产生了莫大的变化。
例如一种同轴连接器,其安装在设有接地接点和信号接点的高频电路上,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固定端子、可动端子,以及置于绝缘本体上方的盖体。其中可动端子是与高频电路板上的输入端信号接点电性连接的,而固定端子是与高频电路板上的输出端信号接点电性连接的,可动端子的自由端与固定端子的一端在垂直于高频电路板的方向弹性接触,而当测试探头垂直插入时,可动端子的自由端在测试探头的推抵下与固定端子电性断开,此时,高频电路板内部的电路信号可由输入信号接点沿测试探头传导至外部电路。此种同轴连接器在现今的尺寸格式主要是3mm×3mm×1.8mm,但这个尺寸格式已经不能符合产品轻薄短小的发展趋势,这就需要设计一种更加小型化的产品。但是,在降低同轴连接器尺寸的同时,需要考虑同轴连接器在小型化后是否具有正常的工作性能,例如在上述同轴连接器的高度降低时,其绝缘本体内部是否具有足够的空间来保证可动端子的工作行程,且怎样在比较小的空间内可以尽可能大的让可动端子有比较大的活动空间,这些都是同轴连接器在小型化后带来的种种难题。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电连接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电连接器在小型化后能够给内部端子带来足够的活动空间。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用以与测试探针相配合,包括绝缘基座、导电端子、绝缘本体和金属壳体,绝缘本体设有收容测试探针的收容孔,其中,导电端子包括有可动端子和固定端子,可动端子包括一个弹性部,所述弹性部经弹性弯曲形成盘旋涡形结构,并且弹性部所形成的盘旋涡形结构的中心部分与外围部分不处于同一水平面;在测试探针没有插入收容孔时,可动端子的弹性部弹性抵接于固定端子并形成电性接触;测试探针插入收容孔,对可动端子的弹性部施加一定压力并使弹性部沿力的方向运动时,可动端子的弹性部与固定端子分离,电性接触断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可动端子的弹性部具有更好的弹性抵接性能,不但使得导电端子的导电性能得到了加强,更提高了可动端子的使用寿命,在测试探针的压力过大时,还保证了可动端子不会因为这种过大的压力而产生永久性形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立体组合图;
图2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绝缘本体与固定端子的立体组装图;
图5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绝缘基座与可动端子的立体组装图;
图6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组合后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用于与测试用探针(未图示)相配合以进行信号测试,其包括绝缘基座1、收容于绝缘基座1内的导电端子2、绝缘本体3以及包覆于绝缘本体3外围的金属壳体4。其中,导电端子2包括可动端子20和固定端子21。
请参阅图2和图3所示,绝缘基座1大致呈方形,包括一个上表面10和一个下表面11,所述上表面10的中部向下表面11凹陷一个大致圆形的第一收容空间100,该第一收容空间100用以收容可动端子20,并且该第一收容空间100与上表面10的交界处部分凸出于上表面10设置有形状不规则的凸块101。方形绝缘基座1的四个端角和第一收容空间100之间的上表面10,向下表面11凹设并贯通有定位孔洞12,并且该定位孔洞12部分贯通于前述凸块101。绝缘基座1的一个侧边由上表面10向下表面11凹设一个第一缺口部13,该第一缺口部13与其所在侧边的侧表面(未标示)相贯通。第一收容空间100与所述第一缺口部13相对的部分,与下表面11贯通设置有收容凹口14。所述下表面11的四个端角向上表面10的方向凹陷,形成卡持槽15,其中该卡持槽15内与金属壳体4相配合的表面呈楔形。
请参阅图2和图6所示,导电端子2包括有可动端子20和固定端子21。可动端子20为导电金属材料,包括有弹性部201和由弹性部201的末端延伸的卡持部202,其中弹性部201经弹性弯曲形成盘旋涡形状,并且盘旋涡形状的弹性部201的中心部分与外围部分位于不同水平面上。固定端子21包括一个大致呈方形平板状的卡持板210,卡持板210的中央贯通设置有一个探测孔211,所述卡持板210的四个端角均向探测孔211的方向凹陷,形成凹口部212。平板部210的一个侧边延伸并弯折有一个焊接部213。
请参阅图2和图3所示,绝缘本体3包括一个平板状的基部30,基部30的一个表面凸出设有一个圆柱状的柱状体31,该柱状体31具有普通的圆柱体所具有的环侧面310和顶面311。所述顶面311凹陷形成一个漏斗状的锥形空间312,并且该锥形空间312与基部30相贯通,形成一个收容孔313。基部30的侧边与柱状体31的凸伸方向反向凸伸有侧墙32,基部30和侧墙32共同形成了一个第二收容空间300,第二收容空间300用以收容固定端子21。第二收容空间300内的基部30表面的四个端角部分,与侧墙32的凸伸方向同向凸伸有定位柱33,该定位柱33用以与绝缘基座1的定位孔洞12相配合卡持。绝缘本体3的侧墙32与绝缘基座1的第一缺口部13相配合的部分,凹陷设有第二缺口部320,并且该第二缺口部320部分贯通于基部30设置。所述第二缺口部320相对的侧墙32开设有第三缺口部321。
请参阅图2和图3所示,金属壳体4包括一个矩形支撑面40,该支撑面40上凸伸有一个空心圆柱状的容置部41,容置部41内设有容置空间410,所述容置空间410贯通于支撑面40设置,并且该容置空间410的内径不小于绝缘本体3的环侧面310在水平面上投影之直径。支撑面40与绝缘基座1的卡持槽15相配合的部分延伸并弯折有卡扣片401。
请参阅图2至图6所示,组装时,先将可动端子20装入绝缘基座1的第一收容空间100内,其中可动端子20的弹性部201环形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100内,所述弹性部201所延伸形成的卡持部202凸伸入绝缘基座1的定位孔洞12中,并利用与定位孔洞12的卡持作用固定整个可动端子20;将固定端子21组入绝缘本体3的第二收容空间300内,固定端子21的凹口部212抵压于绝缘本体3相对应的定位柱33,并且利用抵压力将固定端子21卡持于第二收容空间300内。而后将前述经过组装的两个部分通过固定端子21和绝缘基座1的卡持组装在一起,其中,固定端子21的焊接部213部分收容于绝缘基座1的第一缺口部13并与绝缘基座1相卡扣;这样,绝缘基座1、固定端子21和绝缘本体3通过两两之间相对应的卡扣相互连接。但此时的连接并不稳定,因为绝缘本体3和固定端子21之间是依靠其定位柱33和凹口部212之间的干涉卡持所固定,如遇到较大的外力作用,二者很有可能彼此分离并影响到其他部分之间的固定关系,因此,在前述部件均完成组装之后,将金属壳体4罩覆于前述部件之上,其中,金属壳体4的卡扣片401卡扣于绝缘基座1的卡持槽15内,支撑面40压置于绝缘本体3的基部30之上,容置部41套置于绝缘本体3的柱状体31外侧;有必要说明的是,金属壳体4的卡扣片401的末端在未进行组装之前呈一定角度的预弯折,目的是为了更方便的组装,在组装之后,将预弯折的卡扣片401进行完全弯折,使其能够更完全的卡扣于绝缘基座1的卡持槽15内。
工作时,测试探针未插入绝缘本体3的收容孔313时,可动端子20与固定端子21弹性抵接;开始测试时,测试探针通过绝缘本体3的收容孔313和固定端子21的探测孔211,将与固定端子21弹性接触的可动端子20下压,可动端子20的弹性部201受到外力向下移动,原来可动端子20与固定端子21之间的弹性连接断开。由此可知,可动端子20和固定端子21之间的连接与断开形成了一个开关系统,起到了探测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和技术特点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教示及揭示进行种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替换和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方式所揭示的内容,而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替换和修饰,均为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9)

1.一种电连接器,用以与测试探针相配合,包括绝缘基座、导电端子、绝缘本体和金属壳体,绝缘本体设有收容测试探针的收容孔,其特征在于:导电端子包括有可动端子和固定端子,可动端子包括一个弹性部,所述弹性部经弹性弯曲形成盘旋涡形结构,并且弹性部所形成的盘旋涡形结构的中心部分与外围部分不处于同一水平面;在测试探针没有插入收容孔时,可动端子的弹性部弹性抵接于固定端子并形成电性接触;测试探针插入收容孔,对可动端子的弹性部施加一定压力并使弹性部沿力的方向运动时,可动端子的弹性部与固定端子分离,电性接触断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可动端子的弹性部所形成的盘旋涡形结构的中心部分与外围部分之间任意一点的连线,与水平面呈锐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基座设有第一收容空间,可动端子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设有第二收容空间,固定端子收容于第二收容空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固定端子包括一个卡持板,卡持板对应于绝缘本体的收容孔开设有探测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固定端子的卡持板一侧部分延伸并弯折形成焊接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基座设有一个第一缺口部,前述焊接部部分收容于第一缺口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设有定位柱,绝缘基座设有定位孔洞,定位柱对应卡持于定位孔洞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金属壳体设有一个卡扣片,绝缘基座设有一个下表面,下表面设有卡持槽,卡持槽与金属壳体卡扣片相配合的内表面呈楔形。
CNU2008200418313U 2008-07-17 2008-07-17 电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52203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418313U CN201252203Y (zh) 2008-07-17 2008-07-17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418313U CN201252203Y (zh) 2008-07-17 2008-07-17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52203Y true CN201252203Y (zh) 2009-06-03

Family

ID=407478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41831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52203Y (zh) 2008-07-17 2008-07-17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52203Y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52276Y (zh) 电连接器
CN201303156Y (zh) 电连接器
US7390229B2 (en) Battery connector
CN101281233B (zh) 电连接器测试系统
CN202111255U (zh) 电连接器
CN200941495Y (zh) 电连接器
CN102347575B (zh) 检查用同轴连接器和插座
CN101849325A (zh) 能够连接于印刷线路板的连接器
CN101740959B (zh) 电连接器
CN2770151Y (zh) 开关连接器
CN201252203Y (zh) 电连接器
CN201323353Y (zh) 电连接器
CN101872912B (zh) 电池连接器及应用该电池连接器的电子装置
CN201138716Y (zh) 电池连接装置
CN202308487U (zh) 直立式连接器及其组合
CN201430316Y (zh) 电连接器
CN101847795B (zh) 电连接器及其端子
CN101431191B (zh) 电连接器
CN201204335Y (zh) 电连接器
CN202111244U (zh) 电连接器
CN110729610A (zh) 一种应用于混装模块化中的同轴连接器
CN214799833U (zh) 耳机充电结构及耳机
CN201207524Y (zh) 电连接器
CN210723444U (zh) 连接器组合及其弹性连接器
CN219086275U (zh) 一种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603

Termination date: 2012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