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75507Y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75507Y
CN201075507Y CNU2007200393665U CN200720039366U CN201075507Y CN 201075507 Y CN201075507 Y CN 201075507Y CN U2007200393665 U CNU2007200393665 U CN U2007200393665U CN 200720039366 U CN200720039366 U CN 200720039366U CN 201075507 Y CN201075507 Y CN 201075507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fragment
electric connector
terminal
holding section
movabl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03936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海丘
龙际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72003936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75507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75507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75507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和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具有沿纵长方向贯穿绝缘本体的插接孔,所述端子至少包括可动端子,固定端子,所述可动端子具有卡持部,卡持部设有一对层叠设置的弹片,且所述弹片位于卡持部的同侧,通过在可动端子上设置双弹片结构,保持可动端子弹片的弹性,从而可使语音插头和电连接器保持良好的电性导通。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与语音插头对接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子产业飞速发展,各种高科技产品不断涌现,类似移动手机、PDA等电子产品正经历着高速发展的时代,与之配套出现的是各式各样的电连接器,尤其是用于传输语音信号的电连接器,更成为各电子产品重要的组成部分。
现有的用于与语音插头对接来传输语音信号的电连接器,其一般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端子,其中绝缘本体具有贯穿绝缘本体的插接孔,所述端子至少包括固定端子和与固定端子接触或断开以组成开关的可动端子,所述可动端子具有一个凸露于绝缘本体插接孔内的弹片,且可动端子的弹片与固定端子弹性接触。
当将语音插头插入绝缘本体的插接孔内时,语音插头接触并挤压可动端子的弹片,可动端子的弹片受力并发生弹性变形,从而与固定端子分离,同时可动端子的弹片与语音插头接触导通,得以传输信号;当将语音插头从绝缘本体的插接孔拔出时,可动端子的弹片在自身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返回到原来的位置,重新与上述固定端子接触。
然而,当语音插头频繁插拔于电连接器的插接孔时,可动端子的弹片在受到频繁挤压的情况下,弹片不断被挤压变形和返回,如此可能会使弹片发生过度疲劳而使其弹性减小或丧失,进而使可动端子的弹片受到按压后不能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从而造成语音插头与电连接器导通不良,影响传输信号的质量。
鉴于此,实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防止端子弹片受到过于频繁的按压而使其弹性减弱甚至丧失的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和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具有沿纵长方向贯穿绝缘本体的插接孔,所述端子至少包括可动端子,固定端子,所述可动端子具有卡持部,卡持部设有一对层叠设置的弹片,且所述弹片位于卡持部的同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可动端子的卡持部设有一对层叠设置的弹片,且所述弹片位于卡持部的同侧,当语音插头从绝缘本体的插接孔插入时,语音插头按压可动端子两个弹片中的任何一个弹片,与语音插头相接触的一个弹片受力而发生弹性变形,按压于另一个弹片,如此,语音插头的按压力就可由可动端子上的一对弹片共同分担;当语音插头从绝缘本体拔出时,可动端子中没有与语音插头直接接触的一个弹片推动另一个弹片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从而有效的保持了可动端子弹片的弹性,使语音插头和电连接器保持良好的电性导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2所示电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3所示电连接器的第二可动端子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的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焊接于电路板(未标示)上,用于与语音插头(未图示)相对接来传输语音信号,其包括绝缘本体1,以及收容于绝缘本体1内的若干端子(未标示)。
绝缘本体1包括大致呈长方体的主体部10,及自主体部10沿纵长方向的一端延伸形成的呈圆柱状的对接部11,其中对接部11设有纵向贯穿绝缘本体10的插接孔12,主体部10包括顶壁13、底壁14、第一侧壁15、第二侧壁16和后壁17,所述顶壁13设有与插接孔12连通的切口110。
底壁14在靠近第二侧壁16的一侧设有第一凹槽140,底壁14在与第一凹槽140相邻的位置还设有与插接孔12相贯通的第二凹槽141;底壁14在靠近第一侧壁15的一侧沿纵长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对接部11相邻的第三凹槽142,以及邻接于后壁14的第四凹槽143,其中第四凹槽143于后壁17上形成有第一开口1430,底壁14在相邻于第四凹槽143并远离第一侧壁15的位置设有第五凹槽144,其中第五凹槽144于后壁17形成有第二开口1440。
第一侧壁15,第二侧壁16在靠近对接部11的部分分别向内凹陷成一方形槽150,在方形槽150的中央位置附近设有一突起的卡持块151。
所述端子分为信号端子、可动端子以及固定端子,其中信号端子包括有第一信号端子2及第二信号端子3,可动端子包括有第一可动端子4及第二可动端子6,固定端子包括分别与第一、第二可动端子4、6相抵接的第一固定端子5及第二固定端子7。
第一信号端子2包括略呈矩形的主体部21、自主体部21的一端弯折有延伸入绝缘本体1切口110的第一弹性接触部210,自主体部21宽幅方向上的两侧边分别向下方垂直延伸形成一对与方形槽150相配合的卡扣部22,上述卡扣部22在其中央位置附近设有与上述绝缘本体1的卡持块151卡扣配合的卡扣槽221,另外,与第二侧壁16配合的卡扣部22末端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焊接部24。
第二信号端子3包括平板状的第一卡持部31、于第一卡持部31一端延伸形成且与第一卡持部31相对设置的第二弹性接触部32,以及于第一卡持部31另一端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焊接部33。
第一可动端子4包括略呈矩形的第二卡持部41、自第二卡持部41一侧于竖直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一弹片43,以及自第二卡持部41一侧延伸形成的且与第一弹片43层叠设置的第一卡持条42,所述第一弹片43与第二卡持部41呈一定的夹角设置,且第一弹片43的自由末端延伸形成第三弹性接触部431,所述第一卡持条42的自由末端向外侧延伸形成与第二卡持部41垂直的第三焊接部44。
第一固定端子5包括平板状的第三卡持部51、自第三卡持部51一侧弯折延伸的第二卡持条53、自第二卡持条53自由末端延伸且与第三卡持部51相平行的第一固定接触部54,以及自第三卡持部51另一端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四焊接部52,所述第四焊接部52与第一固定接触部54互相垂直。
请特别参阅图4所示,第二可动端子6包括矩形平板状的第四卡持部60、自第四卡持部60一端延伸且与第四卡持部60大致相平行的第五卡持部66、连接第四,第五卡持部60,66的连接部64,以及自第四卡持部60的另一端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五焊接部62,其中第四卡持部60设有沿纵长方向延伸的矩形中空孔63,上述中空孔63一侧向着第五卡持部66的方向弯曲形成第二弹片65,第二弹片65与第四卡持部60之间呈一定的夹角设置,所述第五卡持部66的自由末端向着绝缘本体1的插接孔12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三弹片67,且第三弹片67与第二弹片65位于第四卡持部60的同一侧且两者层叠设置,所述第三弹片67的自由末端延伸形成平板状的第四弹性接触部671,另外,上述中空孔63的宽幅大于第二弹片65,第三弹片67中任意一个弹片的宽幅,上述中空孔63的长度亦大于第二弹片65,第三弹片67中任意一个弹片的长度。
第二固定端子7包括平板状的第二固定接触部71,自第二固定接触部71竖直方向上一侧边(未标示)的两端分别纵向延伸形成第三卡持条72和第四卡持条73,所述第二固定接触部71底部向外侧延伸形成第六焊接部74。
为了能够使上述各个端子与绝缘本体的卡持更加稳固,上述端子的第一卡持部31、第二卡持部41、第三卡持部51、第四卡持部60和第二固定接触部71的侧部边缘均设有若干大小不等或相等的突起部分,在第三凹槽142、第一凹槽140、第二凹槽141、第四凹槽143、第五凹槽144内部与上述突起部分相对应的部分亦形成有凹陷部分。
组装时,首先将第一信号端子2的主体部21置于绝缘本体1的顶壁13上并使其卡扣部22与方形槽150卡扣配合,其中第一信号端子2的卡扣槽221与绝缘本体1的卡持块151相配合卡扣,第一弹性接触部210穿过切口110延伸入插接孔12内,而第一焊接部24向着远离绝缘本体1的方向凸伸出来,再将第二信号端子3安装于上述绝缘本体1的第三凹槽142内,其第一卡持部31固持于第三凹槽142内同时第二弹性接触部32凸露于绝缘本体1的插接孔12内,第二焊接部33向着远离绝缘本体1的方向凸伸出来。
其次,将第一可动端子4,第一固定端子5分别安装入绝缘本体1的第一凹槽140,第二凹槽141,并使各自的第二卡持部41,第三卡持部51分别固定于第一凹槽140,第二凹槽141内,并使第一可动端子4的第三弹性接触部431与第一固定端子5的第一固定接触部54相接触,同时使第一弹片43向着插接孔12内凸露出来,第一可动端子4的第三焊接部44,第一固定端子5的第四焊接部52分别向着远离绝缘本体1的方向凸伸出来。
最后,再将第二可动端子6,第二固定端子7分别自第一开口1430,第二开口1440安装入绝缘本体1的第四凹槽143、第五凹槽144内,并使各自的第四卡持部60,第二固定接触部71分别固定于第四凹槽143、第五凹槽144内,第二可动端子6的第四弹性接触部671与第二固定端子7的第二固定接触部71相抵接,同时使第三弹片67,第二固定接触部71部分凸露于绝缘本体1的插接孔12内,同时第二可动端子6的第五焊接部62,第二固定端子7的第六焊接部74分别向着远离绝缘本体1的方向凸伸出来,另外上述端子的第一焊接部24、第二焊接部33、第三焊接部44、第四焊接部52、第五焊接部62以及第六焊接部74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如此,便完成了电连接器100的组装。
该电连接器100通过各焊接部24、33、44、52、62、742焊接到相应的电路板的导电路径上,当将语音插头插入绝缘本体1的插接孔12时,所述语音插头按压接触于凸伸出插接孔12内的端子的第一弹性接触部210、第二弹性接触部32、第一弹片43,第三弹片67,此时第一弹片43的第三弹性接触部431,第三弹片67的第四弹性接触部671受到按压后分别与第一固定接触部54,第二固定接触部71分开,而和第一弹性接触部210、第二弹性接触部32一同与插入的语音插头形成电路导通。
在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中,第二可动端子6具有第二弹片65和第三弹片67,当第三弹片67受到插入的语音插头按压时,第三弹片67受力发生位移而压接于第二弹片65,第二弹片65发生弹性变形而产生位移,如此便把语音插头施加给第三弹片67的按压力分配给第三弹片67和第二弹片65一同承担;当语音插头插拔时,第二弹片65在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推动第三弹片67返回运动,第三弹片67亦在本身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返回到原来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所述双弹片层叠式结构不限于只设在一个可动端子上,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此双弹片层叠式结构设于其中几个或全部信号或者可动端子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两种实施方式,不是全部或唯一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而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8)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和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具有沿纵长方向贯穿绝缘本体的插接孔,所述端子至少包括可动端子,固定端子,所述可动端子具有卡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部设有一对层叠设置的弹片,且所述弹片位于卡持部的同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端子的弹片与卡持部之间存在一定的夹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中的任何一个弹片延伸形成有弹性接触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的弹性接触部抵接于上述固定端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端子的弹片暴露于绝缘本体的插接孔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部设有中空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部中空孔的宽幅大于可动端子的一对弹片中任意一个弹片的宽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部中空孔的长度大于可动端子的一对弹片中任意一个弹片的长度。
CNU2007200393665U 2007-06-04 2007-06-04 电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75507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393665U CN201075507Y (zh) 2007-06-04 2007-06-04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393665U CN201075507Y (zh) 2007-06-04 2007-06-04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75507Y true CN201075507Y (zh) 2008-06-18

Family

ID=39520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039366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75507Y (zh) 2007-06-04 2007-06-04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75507Y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25581A (zh) * 2016-06-22 2016-10-12 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弹片连接器
WO2018113139A1 (zh) * 2016-12-20 2018-06-2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支架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9599696A (zh) * 2017-09-28 2019-04-09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12087937A (zh) * 2019-06-12 2020-12-15 卓英社有限公司 粘贴强度提升的可焊接的导电性垫片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25581A (zh) * 2016-06-22 2016-10-12 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弹片连接器
CN106025581B (zh) * 2016-06-22 2019-02-12 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弹片连接器
WO2018113139A1 (zh) * 2016-12-20 2018-06-2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支架组件及移动终端
US10306032B2 (en) 2016-12-20 2019-05-28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Bracket assembly, camera module,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9599696A (zh) * 2017-09-28 2019-04-09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12087937A (zh) * 2019-06-12 2020-12-15 卓英社有限公司 粘贴强度提升的可焊接的导电性垫片
CN112087937B (zh) * 2019-06-12 2023-03-31 卓英社有限公司 粘贴强度提升的可焊接的导电性垫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97970Y (zh) 电连接器
CN201142390Y (zh) 电连接器
CN204966753U (zh)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201430309Y (zh) 电连接器
CN101777717B (zh) 电连接器
US20130189880A1 (en) Electric connector with multi-transmission interfaces
CN101849325A (zh) 能够连接于印刷线路板的连接器
CN201029125Y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1708330U (zh) 电连接器
CN201075507Y (zh) 电连接器
CN201708298U (zh) 卡连接器
US9178323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1829689U (zh) 电连接器
CN201160138Y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01656018U (zh) 一种usb接口结构
CN201113048Y (zh) 电连接器
CN203574208U (zh) 电讯传输元件连接器组合及电子系统
CN201608375U (zh) 电连接器
CN201498808U (zh) 电连接器
CN201075517Y (zh) 电连接器
CN201966378U (zh) 音频连接器
CN203434343U (zh) 电连接器
CN202423708U (zh) 一种音频插座
CN203386947U (zh) 电连接器
CN201018033Y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618

Termination date: 2012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