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26846B - 三电平半桥脉宽调制放大器及其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三电平半桥脉宽调制放大器及其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26846B
CN101826846B CN201010175326.XA CN201010175326A CN101826846B CN 101826846 B CN101826846 B CN 101826846B CN 201010175326 A CN201010175326 A CN 201010175326A CN 101826846 B CN101826846 B CN 1018268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vel
signal
pwm
input signal
out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7532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26846A (zh
Inventor
金奉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8268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268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268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268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20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 H03F3/21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3F3/217Class D power amplifiers; Switching amplifi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20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 H03F3/21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3F3/217Class D power amplifiers; Switching amplifiers
    • H03F3/2173Class D power amplifiers; Switching amplifiers of the bridge type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181Low-frequency amplifiers, e.g. audio preamplifi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7/00Modulating pulses with a continuously-variable modulating signal
    • H03K7/02Amplitude modulation, i.e. PA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三电平半桥PWM放大器,包括PWM发生器和输出级。PWM发生器根据输入信号的幅度来改变第一电平或第二电平处的脉宽并输出具有第一电平、第二电平和参考电平的三电平PWM输出信号。输出级基于三电平PWM输出信号将连接至负载的一端的输出节点驱动至第一电源电压、第二电源电压或第三电源电压。因此,减少了不必要的静态电流消耗,由此提高了效率。

Description

三电平半桥脉宽调制放大器及其驱动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享有2009年3月3日向韩国专利局提交的申请号为10-2009-0018097的韩国专利作为本申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内容全部通过引用而全部并入此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放大器,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半桥脉宽调制(PWM)放大器。
背景技术
PWM是一种根据输入信号幅度来改变脉宽的技术。PWM具有高效、高分解力以及低功耗等优点。所以,PWM通常用于如D类放大器这样的放大器以及音频系统。因而,PWM放大器被称为D类放大器。使用PWM的音频系统在传输音频信号时,通常将音频信号嵌入到一个频率相对于音频信号的采样率更高的PWM信号中。PWM放大器将音频信号变换成数字PWM信号,放大该PWM信号以及将其输出到扬声器或听筒,例如耳机或耳塞。
通常使用全桥PWM放大器来驱动扬声器。半桥PWM放大器则通常用来驱动头戴式耳机等装置,基于零电压或地电平将输入信号施加到这些装置。由于PWM信号通常为二电平信号,因而在二电平PWM驱动方法中根据PWM信号来切换一个预定的正(+)电压和地电平或一个正电压和一个负电压。
在二电平PWM驱动方法中,即使当输入信号为零时,输出端还是保持50∶50的PWM占空比和执行切换。结果是,除了音频信号消耗动态电流外,静态电流也一直在作不必要的消耗,从而降低了输出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构思的示范性实施例提供一种通过减少静态电流消耗来提高效率的三电平半桥脉宽调制PWM放大器及其驱动方法。
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范性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包含有PWM发生器以及输出级的三电平半桥PWM放大器。PWM发生器被配置为根据输入信号的幅度来改变第一电平和第二电平处的脉宽,以及输出具有第一电平、第二电平和参考电平的三电平PWM输出信号。输出级被配置为基于三电平PWM输出信号,将连接于负载的一端的输出节点驱动至第一电源电压、第二电源电压或第三电源电压中的一个电压。
在一个示范性实施例中,PWM发生器可以通过将第一PWM信号和第二PWM信号相加来输出三电平PWM输出信号,第一PWM信号是通过根据大于输入信号的参考电平的、输入信号的第一输入信号的幅度来改变第一电平处的脉宽而获得的,第二PWM信号是通过根据小于输入信号的参考电平的、输入信号的第二输入信号的幅度来改变第二电平处的脉宽而获得的。
在一个示范性实施例中,参考电平可以是地电平,第一输入信号可以是正输入信号,第二输入信号可以是负输入信号。在另一个示范性实施例中,PWM发生器可以包括第一比较器和第二比较器,第一比较器被配置为将正输入信号和第一锯齿波信号进行比较以及产生第一PWM信号,该第一锯齿波信号在第一电平和参考电平之间摆动,第二比较器被配置为将负输入信号和第二锯齿波信号进行比较以及产生第二PWM信号,该第二锯齿波信号在参考电平和第二电平之间摆动。第二锯齿波信号可以是比第一锯齿波信号的电平下降一个摆动宽度并且具有与第一锯齿波信号相同波形的信号。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三电源电压具有地电平,第一电源电压具有比第三电源电压高的正电压,第二电源电压具有比第三电源电压低的负电压。
在一个示范性实施例中,输出级可以包括上拉单元、下拉单元和转换单元,上拉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第一使能信号,驱动输出节点至第一电源电压,下拉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第二使能信号,驱动输出节点至第二电源电压,转换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第三使能信号,驱动输出节点至第三电源电压。在另一个示范性实施例中,上拉单元包含连接于输出节点和第一电源电压之间并响应于第一使能信号导通的上拉晶体管,下拉单元包含连接于输出节点和第二电源之间并响应于第二使能信号导通的下拉晶体管,转换单元包括至少一个连接于输出节点和第三电源之间并响应于第三使能信号导通的开关。
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范性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一种音频系统包括三电平半桥PMW放大器。三电平半桥PWM放大器包括PWM发生器和输出级。PWM发生器被配置为根据输入信号的幅度改变第一电平或第二电平处的脉宽,并输出具有第一电平、第二电平和参考电平的三电平PWM输出信号。输出级被配置为基于三电平PWM输出信号,将连接于负载的一端的输出节点驱动至第一电源电压、第二电源电压或第三电源电压。
在一个实施例中,PWM发生器可以通过将第一PWM信号和第二信号相加来输出三电平PWM输出信号,第一PWM信号是通过根据大于输入信号的参考电平的、输入信号的第一输入信号的幅度来改变第一电平处的脉宽而获得,第二PWM信号是通过根据小于输入信号的参考电平的、输入信号的第二输入信号的幅度来改变第二电平处的脉宽而获得。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电平可以是地电平,第一输入信号可以正输入信号,第二输入信号可以负输入信号。在另一个示范性实施例中,PWM发生器可以包括第一比较器和第二比较器,第一比较器被配置为将正输入信号和第一锯齿波信号进行比较并产生第一PWM信号,该第一锯齿波信号在第一电平和参考电平之间摆动,第二比较器被配置为将负输入信号和第二锯齿波信号进行比较并产生第二PWM信号,该第二锯齿波信号在参考电平和第二电平之间摆动。第二锯齿波信号可以是比第一锯齿波信号的电平下降一个摆动宽度并具有与第一锯齿信号相同波形的信号。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三电源电压具有地电平,第一电源电压具有比第三电源电压高的正电压,第二电源电压具有比第三电源电压低的负电压。
在一个实施例中,输出级可以包括上拉单元、下拉单元和转换单元,上拉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第一使能信号,驱动输出节点至第一电源电压,下拉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第二使能信号,驱动输出节点至第二电源电压,转换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第三使能信号,驱动输出节点至第三电源电压。在另一个示范性实施例中,上拉单元包含连接于输出节点和第一电源电压之间并响应于第一使能信号导通的上拉晶体管,下拉单元包含连接于输出节点和第二电源电压之间并响应于第二使能信号导通的下拉晶体管,转换单元包括至少一个连接于输出节点和第三电源电压之间并响应于第三使能信号导通的开关。
根据本发明构思示范性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三电平半桥PWM放大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产生三电平PWM输出信号,其具有第一电平、第二电平和参考电平并且根据输入信号的幅度而在第一电平或第二电平处改变的脉宽,以及基于三电平PWM输出信号将连接于负载的一端的输出节点驱动至第一电源电压、第二电源电压或第三电源电压。
在一个实施例中,产生三电平输出信号包括:通过根据大于输入信号的参考电平的、输入信号的第一输入信号的幅度改变第一电平处的脉宽产生第一PWM信号,通过根据小于输入信号的参考电平的、输入信号的第二输入信号的幅度改变第二电平处的脉宽产生第二PWM信号,并通过将第一PWM信号和第二PWM信号相加来输出三电平PWM输出信号。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参考电平是地电平,第一输入信号是正输入信号,第二输入信号是负输入信号。产生第一PWM信号包括:将正输入信号和第一锯齿波信号进行比较,第一锯齿波信号在第一电平和参考电平之间摆动,产生第二PWM信号包括:将负输入信号和第二锯齿波信号进行比较,第二锯齿波信号在参考电平和第二电平之间摆动。第二锯齿波信号是比第一锯齿波信号的电平下降一个摆动宽度并与第一锯齿信号具有相同的波形的信号。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输入第一输入信号时,第一电平处的脉宽根据第一输入信号的幅度发生改变,第二电平处的脉冲具有预定的最小宽度。当输入第二输入信号时,第二电平处的脉宽根据第二输入信号的幅度发生改变,第一电平处的脉冲具有预定的最小宽度。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输入信号处于参考电平时,除了在第一电平处具有最小宽度的脉冲和在第二电平处具有最小宽度的脉冲之外三电平PWM输出信号处于参考电平。
附图说明
如下图所示,从如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构思优选方面的更为具体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前述及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明确,贯穿不同的视图相似的参考符号指代相同的部件。附图的重点在于图示本发明构思的原理,而不必要按比例。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层的厚度和区域有所放大。附图中:
图1是示范性放大器输入信号的波形图;
图2A-图2C是传统二电平脉宽调制(PWM)信号的示意图,该信号是相对于图1所示的放大器输入信号而产生;
图3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半桥PWM放大器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图3中所示的Δ-∑(delta-sigma)调制器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图3中所示的三电平PWM发生器的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图3中所示的输出级的电路图;
图7和图8A和图8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构思的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PWM放大器的操作的波形图;
图9A-9C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根据PWM输出信号的不同电平,图6中所示的输出级的操作的电路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表示图3中映射器的表格;
图11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表示PWM输出信号的不同电平的信号的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另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放大器输入信号的波形图;和
图13A-13H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针对图12中所示的放大器输入信号的三电平PWM输出信号的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针对附图对本发明构思作更详细的描述,附图显示了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构思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实现并且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而是,提供这些实施例以使本发明详尽而完整,并把本发明构思的整个范围传递给本领域技术人员。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层和区域的大小和相对大小有所放大。贯穿附图,相似的标号指代相似的元素。
将理解的是,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或“耦接”到另一个元件时,可以认为是直接连接或耦接至另一个元件,或是还有中间元件。反之,当一个元件被提到“直接连接”或“直接耦接”至另一元件时,就没有中间元件。通常,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联所列项的任意一个和全部组合,并且可以简化成“/”。
应当理解的是,尽管此处使用了第一、第二等术语用于描述多个元件,但是元件不应当被这些术语所限。这些术语只用于将元件互相区别开。例如,第一信号可以称之为第二信号,以及类似的,第二信号也可以称之为第一信号,而不脱离本公开的教导。
此处所使用的术语只用于描述特定的实施例,而不是用于对本发明的限定。如此处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也可用于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中清楚指示。还应理解的是,术语“包括”、和/或、“包含”和/“含有”当在说明书中使用时指定特征、区域、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元件的存在,但是不排除其中存在的或附加的一个或多个特征、区域、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元件和/或组群。
除非有别的定义,否则此处所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与具有本发明所属领域的现有技术中的所通常理解含义的相同。还应理解的是,像那些在词典中所通常定义的术语应当理解为具有与在本发明和/或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并且除非此处特别进行了定义,否则不会理解为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
图1是示范性放大器输入信号的波形图。图2是传统二电平脉宽调制(PWM)信号的示意图,该信号是相对于图1所示的放大器输入信号而产生。
参见图1,假设放大器输入信号在正峰值电压MAX和负峰值电压MIN之间摆动。PWM输出信号通常是一个具有两个电平VDD和VSS的脉冲信号。参见图2A-图2C,当放大器输入信号具有正峰值电压MAX时,如图2A所示,PWM输出信号具有最长的“高”时间段,也即,PWM信号处于电平VDD的时间段,以及,当放大器输入信号具有负峰值电压MIN时,如图2C所示,具有最长的“低”时间段,也即,PWM信号处于电平VSS的时间段。也就是说,当放大器输入信号增加至正峰值电压MAX时,PWM输出信号逐渐为“高”的时间段,在此时间段PWM输出信号处于VDD电平。当放大器输入信号降至负峰值电压MIN时,PWM输出信号逐渐为“低”的时间段,在此时间段PWM输出信号处于VSS电平。当放大器输入信号为零电压时,PWM输出信号具有等于“低”时间段的“高”时间段,这样就具有50∶50的占空比,如图2B所示。
尽管PWM放大器,例如D类放大器,具有比A类放大器、B类放大器、AB类放大器更高的效率,但是PWM放大器在电平VDD和电平VSS(或地电平)之间转换时无谓地持续消耗静态电流。为了进一步提高PWM放大器的效率,有必要减少此类静态电流消耗。
图3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范性实施例的半桥PWM放大器10的示意图。参见图3,半桥PWM放大器10包括Δ-∑(delta-sigma)调制器110、三电平PWM发生器120、映射器130和输出级140。
Δ-∑调制器110将输入信号IM量化为较小的比特数,该比特为脉冲码调制(PCM)数据。Δ-∑调制是一种结合了过采样的调制机制,以减少PCM数据量化噪声和用较小比特数提供高分解力。当半桥PWM放大器10是音频系统的音频放大器时,例如,过采样音频输入信号分解力太高而不能直接变换为PWM信号。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降低音频输入信号的分解力到一个合适的等级,以便使用Δ-∑调制器110来将其变换为PWM信号。
图4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图3中所示的Δ-∑调制器110的示意图。参见图4,Δ-∑调制器110包括加法器111、环路滤波器112和M比特的编码器113。因而,Δ-∑调制器110的输出信号OM是M比特的量化信号。在该示范性实施例中,M远小于PCM数据也就是输入信号IM的比特数。例如,当PCM数据的长度为16或20比特时,Δ-∑调制器110的输出信号的长度为4或5比特。
图5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图3中所示的三电平PWM发生器120的框图。参见图5,三电平PWM发生器120根据输入到其的输出信号OM的幅度(或电平)来改变脉冲的宽度,由此产生PWM输出信号PWM_Out。三电平PWM发生器120可以是模拟PWM发生器。三电平PWM发生器120包括斜坡发生器122、第一比较器121a、第二比较器121b以及加法器123。
斜坡发生器122产生第一锯齿波信号SA1和第二锯齿波信号SA2。如图7所示,第一锯齿波信号SA1可以在第一电平和参考电平之间周期性地上升或下降,第一电平例如是预定的正电压,参考电平例如是地电平,第二锯齿波信号SA2可以具有与第一锯齿波信号SA1相同的波形,但是周期性地在参考电平和第二电平之间上升或下降,第二电平例如是预定的负电压。第一锯齿波信号SA1在第一电平和参考电平之间摆动,第二锯齿波信号SA2在参考电平和第二电压之间摆动。第二锯齿波信号SA2可以是比第一锯齿波信号SA1的电平下降一个摆动宽度并且可以具有与第一锯齿波信号SA1相同波形的信号。在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中,第一电平是VDD电平,参考电平是地电平,第二电平是VSS电平;然而,本发明构思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第一比较器121a将第一锯齿波信号SA1和第一输入信号OM1进行比较,并输出第一PWM信号PWM_01。第二比较器121b将第二锯齿波信号SA2和第二输入信号OM2比较,并输出第二PWM信号PWM_02。加法器123将第一比较器121a的第一PWM信号PWM_01和第二比较器121b的第二PWM信号PWM_02相加,输出PWM输出信号PWM_Out。
第一输入信号可以是Δ-∑调制器110的输出信号OM中电平比参考电平高或等于参考电平的信号,参考电平为地电平“0”,第二输入信号可以是Δ-∑调制器110的输出信号OM中电平比“0”低或等于“0”的信号。当第一输入信号OM1大于第一锯齿波信号SA1时,第一比较器121a在第一电平、也就是VDD电平处输出第一PWM信号PWM_01,以及当第一输入信号OM1小于第一锯齿波信号SA1时,第一比较器121a在参考电平、也就是地电平处输出第一PWM信号PWM_01。当第二输入信号OM2大于第二锯齿波信号SA2,第二比较器121b输出第二PWM信号PWM_02在参考电平,也就是地电平,以及当第二输入信号OM2小于第二锯齿波信号SA2,第二比较器121b输出第二PWM信号PWM_02在第二电平,也就是VSS电平。
因而,三电平PWM发生器120输出具有三个电平的PWM输出信号PWM_Out,即第一电平、第二电平和参考电平。可替换地,三电平PWM发生器120可以根据输入信号OM的电平通过计数数字时钟产生PWM输出信号PWM_Out。
图6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图3中所示的输出级140的电路图。输出级140基于三电平PWM输出信号PWM_Out驱动输出节点NO至第一电源电压VDD、第二电源电压VSS或第三电源电压GND。参见图6,输出级140包括上拉晶体管(pull-up transistor)PUT,下拉晶体管(pull-down transistor)PDT和转换单元SW。
上拉晶体管PUT连接在第一电源电压VDD和输出节点NO之间,根据第一使能信号VDD_EN驱动输出节点NO至第一电源电压。图3的半桥PWM放大器可以用于音频系统。图6示出音频系统中输出级140。输出节点NO连接至音频系统的负载141的一端,例如,耳机、耳塞或头戴设备。负载141的另一端连接到地。下拉晶体管PDT连接于输出节点NO和第二电源电压VSS之间,并且响应于第二使能信号VSS_EN驱动输出节点NO至第二电源电压VSS。
转换单元SW连接于输出节点NO和第三电源电压GND之间,并且响应于第三使能信号GND_EN来导通和关断。当转换单元SW导通时,输出节点NO连接至第三电源电压GND,也就是接地,输出节点NO处的电压变成地电平。转换单元SW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开关,该开关可以用例如晶体管或传输门来实现。
再回到图3,映射器130根据PWM输出信号PWM_Out来产生第一至第三使能信号VDD_EN、VSS_EN和GND_EN,这些将在下文进行详细描述。
图7以及图8A和图8B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半桥PWM放大器10的操作的波形图。图7是输入到三电平PWM发生器120的信号OM1、OM2、SA1和SA2的波形图。图8A和图8B是PWM输出信号PWM_Out的波形图。
半桥PWM放大器10的操作将参照图3至图8B来进行描述。
在大于零输入信号(也即输出信号OM)的正输入信号(也即第一输入信号OM1)被输入的时间段里,第一比较器121a将第一锯齿波信号SA1和第一输入信号OM1进行比较,当第一输入信号OM1大于第一锯齿波信号SA1时输出第一电源电压VDD,并且当第一输入信号OM1小于第一锯齿波信号SA1时输出第三电源电压GND,如图8A和8B所示。在此期间,如图8B所示,第二比较器121b输出最小脉冲信号,该最小脉冲信号具有预定的最小脉宽并且在第二锯齿波信号SA2的每个周期都具有第二电源电压VSS,例如,每次第二锯齿波信号SA2为零时。
PWM输出信号PWM_Out的脉宽可以从预定的最小值变化到预定的最大值。最小脉冲是在PWM输出信号PWM_Out的脉冲中具有最小宽度的脉冲,并且可以称为回零脉冲(return-zero pulse)。
在小于零输入信号的负输入信号(也即第二输入信号OM2)被输入的时间段里,第二比较器121b将第二锯齿波信号SA2和第二输入信号OM2进行比较,当第二输入信号OM2大于第二锯齿波信号SA2时,输出第三电源电压GND,并且当第二输入信号OM2小于第二锯齿波信号SA2时输出第二电源电压VSS,如图8A和图8B所示。在此期间,如图8B所示,第一比较器121a输出最小脉冲信号,该最小脉冲信号具有预定的最小脉宽并且在第一锯齿波信号SA1的每个周期具有第一电源电压VDD,例如,每次第一锯齿波信号SA1为零时。
因此,通过将第一PWM信号PWM_01和第二PWM信号PWM_02总计而得到的PWM输出信号PWM_OUT可以是一个具有第一电源电压VDD、第二电源电压VSS和第三电源电压GND的三电平脉冲信号,其中PWM_01由第一比较器121a输出,PWM_02由第二比较器121b输出,,如图8A所示。如果第一比较器121a和第二比较器121b输出最小脉冲,即回零脉冲,PWM输出信号PWM_Out可以包括脉冲,如图8B所示。
为了简便起见,输入信号OM1和OM2在图7中示为模拟正弦信号;然而,与锯齿波信号SA1和SA2相比较的信号可以是Δ-∑调制信号并由此具有与图7中所示的输入信号OM1和OM2不同的波形。
另外,为了描述的清楚起见,在图5中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比较器121a和第二比较器121b是分开提供的;然而本发明构思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例如,第一比较器121a和第二比较器121b可以组合成一个比较器,该比较器在接收正的输入信号期间将大于零的正输入信号(即第一输入信号OM1)与第一锯齿波信号SA1进行比较并输出PWM输出信号PWM_Out,以及在接收负输入信号期间,将小于零的负的输入信号(即第二输入信号OM2)与第二锯齿波信号SA2进行比较并输出PWM输出信号PWM_Out。
图9A-9C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根据PWM输出信号PWM_Out的不同电平在图6示出的输出级140的操作的电路图。图10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表示图3中所示的映射器130的表格。图11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表示PWM输出信号PWM_Out的不同电平的信号的示意图。
参见图9A-9C、图10和图11,根据本发明构思的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PWM发生器的输出信号,也就是,PWM输出信号PWM_Out具有三个电平,例如高电平VDD、零电平GND以及低电平VSS,如图11所示。因而,输出级140根据PWM输出信号PWM_Out的电平在三个模式下工作,如图9A-9C所示。如图10所示,为了图9A-9C中所示的输出级140的运行,映射器130根据PWM输出信号PWM_Out选择性地激活使能信号VDD_EN、VSS_EN以及GND_EN。
如图9A所示,当PWM输出信号PWM_Out位于高电平VDD时,只有第一使能信号VDD_EN激活至“0”,其它使能信号VSS_EN和GND_EN抑制为“0”,以使得输出级140驱动输出节点NO至第一电源电压VDD。如图9C所示,当PWM输出信号PWM_Out位于低电平VSS时,只有第二使能信号VSS_EN激活至“1”,其它使能信号VSS_EN和GND_EN分别抑制为“1”和“0”,以使得输出级140驱动输出节点NO至第二电源电压VSS。如图9B所示,当PWM输出信号PWM_Out位于零电平GND时,只有第三使能信号GND_EN激活至“1”,其它使能信号VDD_EN和VSS_EN分别抑制为“1”和“0”,以使得输出级140驱动输出节点NO至第三电源电压GND。
图12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另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放大器输入信号IM的波形图。图13A-13H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针对图12所示的放大器输入信号IM的三电平PWM输出信号PWM_Out的波形图。如图12所示,放大器输入信号IM在正峰值电压MAX和负峰值电压MIN之间摆动。对于图12中放大器输入信号IM的八个不同阶段(1)到(8),PWM输出信号PWM_Out转换为三个电平VDD、GND和VSS中的一个,如图13A-13H所示。
对于在图12中输入信号IM从零电压向正峰值电压MAX增长的阶段(1),PWM输出信号PWM_Out在电平VDD上具有增加的脉宽,如图13A的波形(1)所示。此时,在PWM输出信号PWM_Out每个周期可以输出具有VSS电平的最小脉冲。除了具有在VDD电平处增加的脉宽的脉冲之外,PWM输出信号PWM_Out以地电平GND输出,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静态电流的发生。
当图12中在阶段(2)输入信号IM到达正的峰值电压MAX时,PWM输出电压在电平VDD处具有最大的脉宽,如图13B的波形(2)所示。当图12中在阶段(3)输入信号IM从正的峰值电压MAX向零电压下降时,PWM输出信号PWM_Out在电平VDD上具有减少的脉宽,如图13C的波形(3)所示。当图12中阶段(4)输入信号IM为“0”时,PWM输出信号PWM_Out输出最长时间的地电平GND,如图13D的波形(4)所示。
如图1和2所示,当输入信号为零,典型的二电平PWM输出信号以占空比50∶50在VDD电平和VSS电平之间切换,而没有地电平GND。结果是,静态电流被消耗最大。相反,当使用根据本发明构思的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三电平PWM放大器时,对于零电压输入几乎没有任何静态电压消耗。
对于图12中输入信号IM从零电平向负峰值电压MIN下降的阶段(5),PWM输出信号PWM_Out在电平VSS上具有增长的脉宽,如图13E的波形(5)所示。此时,除了在VSS电平具有增加的脉宽的脉冲之外,PWM输出信号PWM_Out在地电平GND输出,由此避免了不必要的静态电流的发生。
当在图12中在阶段(6)输入信号IM到达负的峰值电压MIN时,PWM输出电压在电平VSS处具有最大的脉宽,如图13F的波形(6)所示。当在图12中的阶段(7)输入信号IM从负的峰值电压MIN向零电平上升时,PWM输出信号PWM_Out在电平VSS处具有减少的脉宽,如图13G的波形(7)所示。当在图12中在阶段(8)输入信号IM为“0”时,WM输出信号PWM_Out输出最长时间的地电平GND,如图13H的波形(8)所示。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范性实施例,在不需要输出信号分量的时间段期间,三电平PWM放大器在地电平上输出PWM输出信号,由此显著的遏制静态电流。当使用典型的二电平PWM放大器时,由于电平VDD和电压VSS之间失配导致的DC偏移会出现突发噪声(pop-up noise)。当使用一个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范性实施例的三电压PWM放大器时,因为大多数时间输入信号为零,此时PWM输出信号处于地电平,所以电压失配造成的DC偏移大多都被遏制了。
因而,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范性实施例的三电压PWM放大器通过减少静态电流来提高效率,从而减少了系统的功耗并增加了工作时间。因而,本发明为系统设计提供了便利性和可靠性。
本发明构思的示范性实施例可以具体实施在硬件、软件、程序包或其组合中。
本发明可以具体实施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可读代码。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是任意可以将数据存储为程序的数据存储装置,这些程序之后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读取。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的例子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以及光学数据存储设备。计算机可读传输介质可以传输载波或信号,例如通过因特网传输有线或无线数据。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可以也分布于与计算机耦接的网络,这样,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就可以以分布式进行存储和运行。而且,用于实现本发明的功能程序、代码和代码段可以容易由本发明构思所属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解释。
尽管参照本发明示范性实施例具体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构思,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在不脱离如所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构思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在这里在形式和细节上进行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三电平半桥脉宽调制PWM放大器,包括:
PWM发生器,被配置为根据输入信号的幅度来改变在第一电平或第二电平处的脉宽,并输出具有第一电平、第二电平和参考电平的三电平PWM输出信号,其中,当所述输入信号是零时所述PWM发生器输出具有参考电平的三电平PWM输出信号;以及
输出级,被配置为基于所述三电平PWM输出信号将连接至负载的一端的输出节点驱动至第一电源电压、第二电源电压以及第三电源电压中的一个电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电平半桥PWM放大器,其中,所述PWM发生器通过将第一PWM信号和第二PWM信号相加来输出三电平PWM输出信号,第一PWM信号通过根据大于输入信号的参考电平的、输入信号的第一输入信号的幅度来改变第一电平处的脉宽来获得,第二PWM信号通过根据小于输入信号的参考电平的、输入信号的第二输入信号的幅度来改变第二电平处的脉宽来获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电平半桥PWM放大器,其中,参考电平是地电平,第一输入信号是正输入信号,第二输入信号是负输入信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电平半桥PWM放大器,其中,所述PWM发生器包括:
第一比较器,被配置为将正输入信号与第一锯齿波信号进行比较以及产生第一PWM信号,其中第一锯齿波信号在第一电平和参考电平之间摆动;
第二比较器,被配置为将负输入信号与第二锯齿波信号进行比较以及产生第二PWM信号,其中第二锯齿波信号在第二电平和参考电平之间摆动;
其中,第二锯齿波信号是比第一锯齿波信号的电平下降一个摆动宽度并与第一锯齿波信号具有相同的波形的信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电平半桥PWM放大器,其中第三电源电压具有地电平,第一电源电压是比第三电源电压高的正电压,第二电源是比第三电源电压低的负电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电平半桥PWM放大器,其中,所述输出级包括:
上拉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第一使能信号,驱动输出节点至第一电源电压;
下拉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第二使能信号,驱动输出节点至第二电源电压:
转换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第三使能信号,驱动输出节点至第三电源电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电平半桥PWM放大器,其中,所述上拉单元包括连接于输出节点和第一电源电压之间并且响应于第一使能信号而导通的上拉晶体管;
所述下拉单元包括连接于输出节点和第二电源电压之间并且响应于第二使能信号而导通的下拉晶体管;
所述转换单元包括至少一个连接于输出节点和第三电源电压之间并且响应于第三使能信号而导通的开关。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电平半桥PWM放大器,其中,所述输入信号为Δ-∑调制信号。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电平半桥PWM放大器,其中,所述负载的另一端接地。
10.一种包括三电平半桥PWM放大器的音频系统,其中,所述三电平半桥PWM放大器包括:
PWM发生器,被配置为根据输入信号的幅度来改变第一电平或第二电平处的脉宽,并输出具有第一电平、第二电平和参考电平的三电平PWM输出信号,其中,当所述输入信号是零时所述PWM发生器输出具有参考电平的三电平PWM输出信号;以及
输出级,被配置为基于所述三电平PWM输出信号将连接至负载的一端的输出节点驱动至第一电源电压,第二电源电压以及第三电源电压中的一个电压。
CN201010175326.XA 2009-03-03 2010-03-03 三电平半桥脉宽调制放大器及其驱动方法 Active CN1018268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90018097A KR101650812B1 (ko) 2009-03-03 2009-03-03 하프-브릿지 3-레벨 pwm 증폭기 및 그 구동 방법
KR18097/09 2009-03-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26846A CN101826846A (zh) 2010-09-08
CN101826846B true CN101826846B (zh) 2014-08-27

Family

ID=42677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75326.XA Active CN101826846B (zh) 2009-03-03 2010-03-03 三电平半桥脉宽调制放大器及其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115541B2 (zh)
KR (1) KR101650812B1 (zh)
CN (1) CN101826846B (zh)
TW (1) TWI5114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66743B2 (en) * 2010-04-27 2013-06-18 Broadcom Corporation Ground-referenced common-mode amplifier circuit and related method
EP3048724B1 (en) 2010-10-27 2017-06-14 Merus Audio ApS Audio amplifier using multi-level pulse width modulation
US9564948B2 (en) 2011-11-18 2017-02-07 Nxp B.V. 3-level bridge driver with single supply and low common mode EMI emission
US9048791B2 (en) 2012-04-13 2015-06-02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Multi-stage amplifier with pulse width modulation (PWM) noise shaping
US9602062B2 (en) 2014-06-30 2017-03-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Audio switching amplifier
US9748940B2 (en) * 2015-02-09 2017-08-29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Pulse width modulation
IT201800002466A1 (it) 2018-02-07 2019-08-07 St Microelectronics Srl Circuito integrato per implementare un amplificatore audio, relativo amplificatore audio
IT201800002464A1 (it) 2018-02-07 2019-08-07 St Microelectronics Srl Convertitore elettronico, relativo sistema audio, circuito integrato e procedimento per operare un convertitore elettronico
KR102465420B1 (ko) * 2018-04-27 2022-11-11 에스케이하이닉스 주식회사 레벨 쉬프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메모리 시스템
CN112271947B (zh) * 2020-10-29 2021-09-03 同济大学 分段同步shepwm切换控制方法、介质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24249B1 (en) * 2002-11-07 2004-04-20 Dialog Semiconductor Gmbh Multi-level class-D amplifier by means of 3 physical levels
CN1538762A (zh) * 2003-04-16 2004-10-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制解调方法及装置
CN1608393A (zh) * 2001-11-30 2005-04-20 桑尼昂公司 一种小型扬声器的高效率驱动器
CN1808895A (zh) * 2005-01-17 2006-07-26 沃福森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脉宽调制器量化电路
CN101150297A (zh) * 2006-09-18 2008-03-26 晶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半波式脉冲宽度调制式d类音频放大器
CN101151799A (zh) * 2005-03-28 2008-03-26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放大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14297B2 (en) * 2001-07-06 2003-09-02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odulation scheme for filterless switching amplifiers with reduced EMI
TWI292248B (en) * 2003-05-01 2008-01-01 Delta Electronics Inc Alternative control method for application to boost converter
US7339425B2 (en) * 2006-08-03 2008-03-04 Elite Semiconductor Memory Technology, Inc. Class-D audio amplifier with half-swing pulse-width-modulation
US7492219B1 (en) * 2006-08-10 2009-02-17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Power efficient amplifier
JP2008048305A (ja) 2006-08-21 2008-02-28 Elite Semiconductor Memory Technology Inc ハーフスイングパルス幅変調を備えたd級音響増幅器
US7733171B2 (en) * 2007-12-31 2010-06-08 Synopsys, Inc. Class D amplifier having PWM circuit with look-up tabl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08393A (zh) * 2001-11-30 2005-04-20 桑尼昂公司 一种小型扬声器的高效率驱动器
US6724249B1 (en) * 2002-11-07 2004-04-20 Dialog Semiconductor Gmbh Multi-level class-D amplifier by means of 3 physical levels
CN1538762A (zh) * 2003-04-16 2004-10-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制解调方法及装置
CN1808895A (zh) * 2005-01-17 2006-07-26 沃福森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脉宽调制器量化电路
CN101151799A (zh) * 2005-03-28 2008-03-26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放大器装置
CN101150297A (zh) * 2006-09-18 2008-03-26 晶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半波式脉冲宽度调制式d类音频放大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00225391A1 (en) 2010-09-09
KR20100099544A (ko) 2010-09-13
CN101826846A (zh) 2010-09-08
TWI511443B (zh) 2015-12-01
KR101650812B1 (ko) 2016-08-24
US8115541B2 (en) 2012-02-14
TW201115911A (en) 2011-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26846B (zh) 三电平半桥脉宽调制放大器及其驱动方法
CN100588115C (zh) 半波式脉冲宽度调制式d类音频放大器
CN111490736B (zh) 电源
CN101421917B (zh) 控制经耦合的多个开关的方法和设备
EP1814220B1 (en) A variable power adaptive transmitter
US10566962B2 (en) Pulse-width modulation
CN102638229B (zh) 音频放大电路
US7853029B2 (en) Output stage for a hearing aid and method of driving output stage
CN100514842C (zh) 信号输出电路、使用其的音频信号输出装置、电子设备
US8284953B2 (en) Circuit and method of reducing pop-up noise in a digital amplifier
US8362832B2 (en) Half-bridge three-level PWM amplifier and audio process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CN111541429A (zh) 功率放大器的供电控制电路以及音频设备
KR100858292B1 (ko) 기동소음을 감소시키는 스위칭 증폭 드라이버 및 상기스위칭 증폭 드라이버를 구비하는 오디오 증폭기
JP4805177B2 (ja) ディジタルアンプ、および、ディジタルアンプの制御方法
US8135145B2 (en) Multi-level output signal converter
US20080101628A1 (en) Switching amplifier circuits and methods
CN101540588B (zh) D类音频放大器
TWI777303B (zh) 聲頻驅動電路及其方法
CN202004728U (zh) 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
CN103715998A (zh) 运算放大器模块及提高运算放大器电路的回转率的方法
CN101383592B (zh) 功率放大器及降低其共模噪声的方法
CN101741324B (zh) 积化和差d类功率放大器及其方法
US10951204B2 (en) Digital pulse width modulation driver system
CN102035482A (zh) D类功率放大器emi抑制电路
WO2005018089A1 (en) Audio power amplifi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