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25471A - 地图数据更新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地图数据更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25471A
CN101825471A CN201010130012A CN201010130012A CN101825471A CN 101825471 A CN101825471 A CN 101825471A CN 201010130012 A CN201010130012 A CN 201010130012A CN 201010130012 A CN201010130012 A CN 201010130012A CN 101825471 A CN101825471 A CN 1018254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undary
unit area
atural object
border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300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25471B (zh
Inventor
野村俊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8254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254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254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2547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38Electronic ma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Updating thereof
    • G01C21/3804Creation or updating of map data
    • G01C21/3807Creation or updating of map data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data
    • G01C21/3811Point data, e.g. Point of Interest [POI]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38Electronic ma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Updating thereof
    • G01C21/3863Structures of map data
    • G01C21/3867Geometry of map features, e.g. shape points, polygons or for simplified ma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Navigation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在车辆导航装置(1)中,当单元区域(B)的地图数据被更新时,判决包含在与该更新单元区域邻接的邻接单元区域(A)中的边界节点(23)是否与包含在该更新单元区域中的相对边界节点(25)分离。边界节点和相对边界节点的位置被移动到目标点(23b和25b),以使得彼此一致,由此降低作为地图数据单元区域更新结果的地图的呈现被劣化的可能性。

Description

地图数据更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图数据更新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档1]JP 2002-54934A
已知一种更新地图显示装置中地图数据的技术,该地图显示装置使用地图数据显示地图(例如,参照专利文档1)。
更新地图数据的方法可以包括例如更新储存在地图显示装置中的整个地图数据的方法、仅更新地图新版本与地图之前版本间差异的方法,以及更新覆盖地图数据中特定地理区域范围的区域的方法。
为了实现区域的更新,地图数据可以被分成作为更新单元的数个单元区域。另外,将地图数据分成数个单元区域的方法需要考虑对跨两个单元区域边界桥接的道路或者地物(planimetric feature)的处理。
对道路的处理解释如下。跨单元区域边界桥接的道路被分成在单元区域边界处的两条链路。关于这样的划分之后的两条链路,存在于单元区域边界的第一边界节点被提供为连接到一条链路一个端点的节点,而存在于单元区域边界的第二边界节点则被提供为连接到另一条链路一个端点的节点。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一边界节点和第二边界节点互相属于不同的单元区域,但是具有等同的单个位置。
然而,就此而言,当属于一个单元区域的第一边界节点和属于另一单元区域的第二边界节点被提供为存在于这些邻接单元区域边界的单个位置上的单个节点时,在区域更新的情况下可能发生以下缺点。
即,当要执行第二边界节点所属单元区域的更新时,第二边界节点的位置可能改变。如果改变,则因而在第一边界节点和第二边界节点的位置之间出现位置间隙或分离。
当这样的位置分离出现时,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即在基于地图数据显示地图时看起来道路仿佛在位置分离处是断开的。换言之,地图的呈现可能劣化。
另外,对地物的处理如下。跨单元区域之间边界桥接的地物在边界处被划分。生成属于第一单元区域的第一边界地物和属于另一单元区域的第二边界地物。第一地物占据一个单元区域被包含在原始地物中的部分,而第二地物占据另一单元区域被包含在原始地物中的部分。此时,通过将第一边界地物的特征点连接起来而形成的多边形的内部被第一边界地物占据。相反,通过将第二边界地物的特征点连接起来而形成的多边形的内部被第二边界地物占据。
然而,当跨单元区域边界占据地理区域范围的地物因此被分成两个边界地物时,在区域更新的情况下可能发生以下缺点。即,当更新一个单元区域时,第一边界地物的被占据区域范围和第二边界地物的被占据区域范围在单元区域边界处彼此分离。如此,当原始地物的被占据区域范围被显示在地图上时所呈现的配置可能与实际不同,由此可能导致扭曲。换言之,地图的呈现可能劣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考虑了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地图的呈现劣化的可能性减低,所述地图的呈现劣化是地图数据中区域更新的结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提供了如下的地图更新装置。配置图像显示设备。将储存介质配置来储存被分类成数个单元区域的地图数据,所述单元区域包括第一单元区域和与所述第一单元区域邻接的第二单元区域,所述第一单元区域包含第一边界节点,所述第二单元区域包含第二边界节点,所述第一边界节点和所述第二边界节点在单元区域边界上具有等同的位置,所述单元区域边界是所述第一单元区域和所述第二单元区域之间的边界。控制电路被配置为使所述图像显示设备基于所述地图数据显示地图,同时所述控制电路包括:(i)更新区段,用于更新所述第二单元区域;(ii)判决区段,用于执行关于在通过所述更新区段进行的更新之后在所述第一边界节点的位置和所述第二边界节点的位置之间是否发生位置分离的判决;以及(iii)移动区段,用于基于由所述判决区段进行判决的肯定结果,将所述第一边界节点和所述第二边界节点的位置移动到目标点,所述目标点处于所述第一单元区域和所述第二单元区域之间的所述单元区域边界上,从而使所述第一边界节点和所述第二边界节点的位置等同。
因此,在地图更新之后进行修正以使得将所述第一和第二边界节点的位置移动到等同的位置。这样的配置可以防止道路由于区域更新造成的位置分离或位移而显得好像被分开,由此改进地图的呈现。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提供如下的一种地图更新装置。配置图像显示设备。储存介质被配置为储存被分类成数个单元区域的地图数据,所述数个单元区域包括第一单元区域和与所述第一单元区域邻接的第二单元区域。此处,所述地图数据包括地物,所述地物占据跨所述第一单元区域和所述第二单元区域之间的单元区域边界桥接的地理区域范围。所述地物被所述单元区域边界分开,以由此生成第一边界地物和第二边界地物。所述第一地物占据所述地理区域范围属于所述第一单元区域的部分,并且所述第一地物占据的部分是第一多边形的内部,所述第一多边形是通过以数字次序连接所述第一边界地物的特征点形成的。所述第二地物占据所述地理区域范围属于所述第二单元区域的部分,并且所述第二地物占据的部分是第二多边形的内部,所述第二多边形是通过以数字次序连接所述第二边界地物的特征点形成的。控制电路被配置为使所述图像显示设备基于所述地图数据显示地图,同时所述控制电路包括:(i)地图显示控制区段,用于在所述图像显示设备中显示多边形,所述多边形是通过连接所述地图数据中每个地物的特征点而形成的;(ii)更新区段,用于更新所述第二单元区域;(iii)判决区段,用于执行关于在通过所述更新区段进行的更新之后在第一边界线范围和第二边界线范围之间是否发生位置分离的判决,所述判决是通过将所述第一边界线范围和所述第二边界线范围进行比较来进行的,所述第一边界线范围被这样的线占据,所述线是通过相对于所述第一边界地物的特征点连接所述单元区域边界上的边界特征点而形成的,所述第二边界线范围被这样的线占据,所述线是通过相对于所述第二边界地物的特征点连接所述单元区域边界上的边界特征点而形成的;以及(iv)生成区段,用于基于由所述判决区段进行判决的肯定结果生成新的地物,所述新的地物填充凹陷区域,所述凹陷区域源自于所述第一边界线范围和所述第二边界线范围之间的位置分离。此处,所述新的地物具有第一顶点、第二顶点和第三顶点的三个顶点作为特征点,所述特征点被连接以由此形成三角的所述凹陷区域,所述三角的内部被所述新的地物占据。所述第一顶点是第一边界特征点,其位于所述第一边界线范围和所述第二边界线范围之一的端点上,所述端点从所述第一边界线范围和所述第二边界线范围的另一个突出。所述第二顶点是第二边界特征点,其位于所述第一边界线范围和所述第二边界线范围的所述另一个的端点上,所述第一边界线范围和所述第二边界线范围所述之一的所述端点从所述另一个的所述端点突出。所述第三顶点是特征点,其位于所述第二顶点所属的所述第一边界地物和所述第二边界地物之一中,所述第三顶点以数字次序与所述第二边界特征点相邻,所述第三顶点不同于在所述第一单元区域和所述第二单元区域之间单元区域边界上的边界特征点。
由此,制备了新的三角形地物。即使一个地物的构形或图形形式作为区域更新的结果而扭曲,新的地物被制备并显示在图像显示装置中,从而新的地物占据的区域范围填充源自于区域更新的凹陷区域。这可以降低地物构形看起来扭曲的可能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在针对地图更新装置的地图数据中进行区域更新的方法,所述地图更新装置具有图像显示设备和储存地图数据的储存介质,所述地图数据被分类为数个单元区域,所述数个单元区域包括第一单元区域和与所述第一单元区域邻接的第二单元区域,所述第一单元区域包含第一边界节点,所述第二单元区域包含第二边界节点,所述第一边界节点和所述第二边界节点在单元区域边界上具有等同的位置,所述单元区域边界是所述第一单元区域和所述第二单元区域之间的边界。所述方法包括:更新所述第二单元区域;判决在所述第二单元区域的更新之后在所述第一边界节点的位置和所述第二边界节点的位置之间是否发生位置分离;以及基于所述判决的肯定结果,将所述第一边界节点和所述第二边界节点的位置移动到目标点,所述目标点处于所述第一单元区域和所述第二单元区域之间的所述单元区域边界上,从而使所述第一边界节点和所述第二边界节点的位置等同。
与上述示例相关,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提供了储存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包括可由计算机执行的指令的程序产品,其中所述指令包括上述方法,并且该方法是计算机实现的。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示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在针对地图更新装置的地图数据中进行区域更新的方法,所述地图更新装置具有图像显示设备和储存地图数据的储存介质,所述地图数据被分类成数个单元区域,所述数个单元区域包括第一单元区域和与所述第一单元区域邻接的第二单元区域。此处,所述地图数据包括地物,所述地物占据跨所述第一单元区域和所述第二单元区域之间的单元区域边界桥接的地理区域范围;所述地物被所述单元区域边界分开,以由此生成第一边界地物和第二边界地物;所述第一地物占据所述地理区域范围属于所述第一单元区域的部分,并且所述第一地物占据的部分是第一多边形的内部,所述第一多边形是通过以数字次序连接所述第一边界地物的特征点形成的;所述第二地物占据所述地理区域范围属于所述第二单元区域的部分,并且所述第二地物占据的部分是第二多边形的内部,所述第二多边形是通过以数字次序连接所述第二边界地物的特征点形成的。所述方法包括:(i)在所述图像显示设备中显示多边形,所述多边形是通过连接所述地图数据中每个地物的特征点而形成的;(ii)更新所述第二单元区域;(iii)判决在所述第二单元区域的更新之后在第一边界线范围和第二边界线范围之间是否存在位置分离的判决,所述判决是通过将所述第一边界线范围和所述第二边界线范围进行比较来进行的,所述第一边界线范围被这样的线占据,所述线是通过相对于所述第一边界地物的特征点连接所述单元区域边界上的边界特征点而形成的,所述第二边界线范围被这样的线占据,所述线是通过相对于所述第二边界地物的特征点连接所述单元区域边界上的边界特征点而形成的;以及(iv)基于所述判决的肯定结果生成新的地物,所述新的地物填充凹陷区域,所述凹陷区域源自于所述第一边界线范围和所述第二边界线范围之间的位置分离。此处,所述新的地物具有第一顶点、第二顶点和第三顶点的三个顶点作为特征点,所述特征点被连接以由此形成三角的所述凹陷区域,所述三角的内部被所述新的地物占据;所述第一顶点是第一边界特征点,其位于所述第一边界线范围和所述第二边界线范围之一的端点上,所述端点从所述第一边界线范围和所述第二边界线范围的另一个突出;所述第二顶点是第二边界特征点,其位于所述第一边界线范围和所述第二边界线范围的所述另一个的端点上,所述第一边界线范围和所述第二边界线范围所述之一的所述端点从所述另一个的所述端点突出;并且所述第三顶点是特征点,其位于所述第二顶点所属的所述第一边界地物和所述第二边界地物之一中,所述第三顶点以数字次序与所述第二边界特征点相邻,所述第三顶点不同于在所述第一单元区域和所述第二单元区域之间单元区域边界上的边界特征点。
与上述示例相关,作为本发明的再一示例,提供了储存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包括可由计算机执行的指令的程序产品,其中所述指令包括上述方法,并且该方法是计算机实现的。
附图说明
从参照附图的以下详细描述,将更清楚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在附图中:
图1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垂直导航装置1的配置;
图2说明了当道路跨越单元区域边界时节点和链路的配置;
图3说明了当地物跨越单元区域边界时多边形数据的配置;
图4是由控制电路执行的地图数据更新程序的流程图;
图5是节点/链路修正过程的流程图;
图6是说明节点/链路修正过程的示意图;
图7说明了特征点位置移动的示例;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由控制电路执行的程序的流程图;
图9是多边形修正过程的流程图;以及
图10是说明多边形修正过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以下描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图1说明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用于车辆的导航装置1,该导航装置1用作地图更新装置的示例。导航装置1安装在目标车辆中,并且包括位置检测设备11、图像显示设备12、输入设备13、扬声器14、无线通信设备15、地图数据获取设备16和控制电路17。
位置检测设备11包括已知的传感器或类似器件,例如加速传感器、地磁场传感器、螺旋仪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和GPS(全球定位系统)接收器。传感器或类似器件各自向控制电路17输出用于指定车辆当前位置、行进方向和速度的信息。
图像显示设备12基于从控制电路17输出的视频信号显示图像。例如,显示图像包括在当前位置附近的地图。
输入设备13包括例如设置在导航装置1中的数个机械开关,以及重叠于图像显示设备12显示表面之上的触摸面板。输入设备13基于用户对机械开关的按压或者对触摸面板的触摸向控制电路17输出信号。
无线通信设备15被已知为实现与目标车辆外部的地图发布服务器进行的通信。无线通信设备15用于供控制电路17从地图发布服务器接收地图数据。
地图数据获取设备16用于向诸如HDD(硬盘驱动器)的非易失性储存介质进行数据读取和数据写入。储存介质储存(i)由控制电路17执行的程序,(ii)用于地图显示和路线指导的地图数据,等等。
地图数据包括道路数据和地物数据(即设施数据)。道路数据包括链路数据和节点数据,所述链路数据是关于指示连接交叉口的道路的链路的数据,所述节点数据是关于指示交叉口的节点的数据。
链路数据包括数条链路记录。每条链路记录与数条链路中的一条链路一一对应。对应于某条链路的一条链路记录包含作为某条链路属性信息的链路ID;分别连接到链路两端的两个节点(起始端节点和终止端节点)的节点ID;存在于起始端节点和终止端节点之间的至少一个特征点的位置信息(纬度和经度);以及链路类型信息(例如公路、本地道路)。
链路ID是用于唯一地标识链路的代码,并且包含区域项和明细项。区域项包含链路所属单元区域的ID。明细项包含该单元区域中唯一地标识该链路的ID。单元区域将在之后提及。特征点代表与该链路相对应的道路所通过的位置。因此,链路的特征点是在链路的平面图上说明构形(图形形式)或形状的信息。
节点数据包括数条节点记录。每条节点记录与数个节点中的一个节点一一对应。对应于某个节点的一条节点记录包含作为某个节点属性信息的节点ID及链接到该某节点的链路的链路ID。节点ID是用于唯一地标识节点的代码,并且包含区域项和明细项。区域项包含节点所属单元区域的ID。明细项包含该单元区域中唯一地标识该节点的ID。
地物数据包含数条地物记录。该数条地物记录与数个地物一一对应,所述地物包括诸如公园和商店的人造地物,以及诸如河流等的自然地物。对应于某个地物的一条地物记录包含作为某个地物属性信息的地物ID、名称信息、位置信息(纬度和经度,或者一组纬度和经度坐标)、类型信息和多边形数据。
地物ID是用于唯一地标识地物的代码,并且包含区域项和明细项。区域项包含地物所属单元区域的ID。明细项包含该单元区域中唯一地标识该地物的ID。
某个地物的多边形数据是这样的数据,其定义该地物在地图上所占据的地理区域范围。具体来说,多边形数据具有关于顺序排布的特征点的数条位置信息(纬度、经度)和显示颜色信息。当顺序链接所述数个特征点时,生成一多边形。该多边形的内部成为相关地物所占据的地理区域范围。
应当注意,在本实施例中,仅(全部)地图数据的一部分被更新到新的版本,这将在之后提及。具体来说,在全部地图数据中,仅与地图数据的一部分相对应的地理区域范围(例如一个国家、一个州、一个辖区)就包含于该地理区域范围中道路的道路数据以及包含于该地理区域范围中地物的地物数据方面被更新。这样在全部地图数据中更新某个地理区域范围的数据的更新方法被称为区域更新(特别地,单元区域更新)。
为了实现区域更新,本实施的地图数据被分类或分成数个单元区域。单元区域表示作为用于区域更新的单元的地理区域范围。链路数据和地物数据并不跨越单元区域之间的边界(之后被称为单元区域边界),例如国界、州界以及辖区之间的边界。链路数据和地物数据仅属于数个单元区域中的任何一个单元区域。
具体来说,一条链路记录的两个端点的节点ID属于等同的单个单元区域。参照图2来对此进行解释。在图2中,指示交叉口的节点21被包含在单元区域A中,而指示交叉口的节点22被包含在与单元区域A邻接的单元区域B中。存在道路来直接连接节点21、22(即,所述节点是彼此连接的而没有通过任何其他交叉口)。该道路跨越单元区域A和单元区域B之间的单元区域边界20。
对于常规的地图数据,前述道路是由单条链路来表示的;该链路的链路记录则包含作为两个端点的节点——节点21和节点22的节点ID,它们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单元区域。
然而,对于此,本实施例需要该链路的两个端点的节点ID均属于单个等同单元区域。为此,该道路被定义为通过单元区域边界20被分成两条链路24和26;使得一条链路24属于单元区域A,而使得另一条链路26属于单元区域B。
例如,链路24的链路ID的区域项包含单元区域A的ID;链路26的链路ID的区域项包含单元区域B的ID。另外,位于单元区域边界20的边界节点23被提供为除节点21之外属于单元区域A的链路24的两个端点之一的节点。对比于此,位于单元区域边界20的边界节点25被提供为除节点22之外属于单元区域B的链路26的两个端点之一的节点。
这些边界节点23和25在地理上处于同一位置。然而,一个边界节点23被定义为属于单元区域A,而另一边界节点25被定义为属于单元区域B。即,尽管边界节点23的节点ID的区域项是单元区域A的ID而边界节点25的节点ID的区域项是单元区域B的ID,但是边界节点23的位置信息和边界节点25的位置信息代表等同的纬度和经度组(即相同坐标)。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当存在道路来连接属于整个地图数据中彼此邻接的各个不同单元区域A、B的两个交叉口的两个节点21、22时,单元区域A的地图数据不仅包含交叉口节点21的信息,还包括存在于单元区域边界20的边界节点23的信息。与此对比,在整个地图数据中,单元区域B的地图数据不仅包含交叉口节点22的信息,还包括存在于单元区域边界20的边界节点25的信息。另外,单元区域A的地图数据包括链路24的信息,所述链路24具有作为两个端点的交叉口节点21和边界节点23。与此对比,单元区域B的地图数据包括链路26的信息,所述链路26具有作为两个端点的交叉口节点22和边界节点25。
以下解释边界节点23和25的节点记录的内容,它们被储存为节点数据的一部分。类似于指示交叉口的节点,每个边界节点23和25的节点记录包含作为属性的边界节点本身的节点ID、与边界节点本身连接的链路的链路ID,以及,进一步地,表示边界节点本身是边界节点的边界标志。另外,边界节点23和25的每个节点ID的区域项是如上面所提及的边界节点所属单元区域的ID。
另外,边界节点23和25的节点ID的明细项内容互相等同。即,两个边界节点23和25是通过将单元区域边界20处的单条道路分开由此成对而生成的。在该对中,两个边界节点23、25特别具有彼此等同的明细项。在这样的配置下,可以通过将节点ID的明细项彼此比较而找到充当该对中相对一个的边界节点。
跨越单元区域边界20的地物的地物数据参照图3来解释。在图3中,一个地物所占据的地理区域范围存在为囊括单元区域A和单元区域B之间的单元区域边界20。所占据的区域范围包含单元区域A中的地理区域范围30和单元区域B中的地理区域范围40。
随后,对于根据本实施例的地图数据,单个地物的地物数据在单元区域20被分成单对两个边界地物的地图数据。使得一个边界地物30属于单元区域A,而使得另一个边界地物40属于单元区域B。
具体来说,在地物所占据的地理区域范围中,与单元区域A中存在的部分相对应的地理区域范围30被定义为包含于单元区域A中的边界地物A的占据区域范围,而与单元区域B中存在的部分相对应的地理区域范围40被定义为包含于单元区域B中的边界地物B的占据区域范围。
下面解释边界地物A和边界地物B的地物记录的内容,其被储存为地图数据的部分。边界地物A的边界地物ID的区域项包含单元区域A的ID;边界地物B的边界地物ID的区域项包含单元区域B的ID。即,边界地物A的边界地物ID的区域项和边界地物B的边界地物ID的区域项如上面所提及的那样是属于分别的单元区域的单元区域ID。
另外,边界地物A和B的明细项的内容彼此等同。即,两个边界地物A和B是通过以单元区域边界20分开单个地物由此成对而生成的。在该对中,两个边界地物A和B特别具有彼此等同的明细项。在这样的配置下,可以通过将边界地物ID的明细项彼此比较而找到充当该对中相对一个的边界地物。
另外,边界地物A的多边形数据具有位置(或点)31到37的分别的位置信息作为特征点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或点)31到37包围地理区域范围30。另外,边界地物B的多边形数据具有位置41到49的分别的位置信息作为特征点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41到49包围地理区域范围40。再者,在特征点31到37、41到49中,存在于单元区域A和单元区域B之间单元区域边界20处的特征点31到33和41到43被定义为边界特征点。边界特征点31到33和41到43的位置信息例如被指派有边界标记,以便于与特征点34到37、44到49区分。
另外,边界地物A和B的多边形数据中显示颜色信息的内容均彼此等同。即,当边界地物A和B的多边形显示在图像显示设备12中时,多边形的显示颜色(涂抹每个多边形或者每个多边形内部的颜色)变得彼此等同。
根据地图数据的上述配置,道路数据和地物数据所属单元区域可以明确或清楚地区别开来。
控制电路17是包括CPU、RAM、ROM、I/O等的微计算机。CPU从ROM或地图数据获取设备16读取用于操作导航装置1的程序以执行该程序。在执行中,CPU从RAM、ROM和地图数据获取设备16读取信息;将信息写入到RAM和地图数据获取设备16的储存介质;并且与位置检测设备11、图像显示设备12、输入设备13、扬声器14和无线通信设备15通信数据或信息。
控制电路17基于程序执行以下过程:当前位置指定过程,地图显示过程,指导路线计算过程,路线指导过程,地图更新过程,等等。当前位置指定过程是使用诸如公知的地图匹配技术、基于来自位置检测设备11的信号来指定目标车辆的当前位置和前往方向。
地图显示过程是在图像显示设备12中显示包括例如车辆当前位置附近的特定区域的地图。在这样的情况下,用于显示地图的信息是从地图数据获取的。
具体来说,当在地图显示过程中在图像显示设备12中显示道路时,控制电路17读取道路数据中的链路数据和节点数据,基于链路数据和节点数据指明(specify)链路特征点的位置、节点位置及链路和节点的连接关系,并且根据所指明的信息沿链路绘制出从节点到节点的道路。
此外,当在地图显示过程中在图像显示设备12中显示地物时,控制电路17依次连接或链接多边形数据中的特征点,并且基于地物数据中的多边形数据绘制多边形,并且用根据多边形数据中的显示颜色信息的颜色来涂抹多边形内部。
对于沿单元区域A和B之间单元区域边界20划分的地物,(i)连接包含于单元区域A中边界地物A的特征点的多边形,以及(ii)连接包含于单元区域B中边界地物B的特征点的多边形,这二者在显示中是以相同颜色涂抹的。因此,用户可以看到占据这样的区域范围的单个地物,所述区域范围覆盖边界地物A的多边形和边界地物B的多边形,正如实际情况那样。
另外,控制电路17通过执行地图显示过程而起到地图显示控制装置的作用。
指导路线计算过程是经由输入设备13接收用户对目的地的输入,并且计算从当前位置到目的地的优化指导路线。当目标车辆靠近指导路线上诸如右转/左转交叉口的指导点时,指导点路线指导过程如下操作。即,在路线指导过程中,经由扬声器14输出指导声音来引导右转、左转等等,并且在图像显示设备12中显示指导点的放大视图。由此,路线指导过程沿指导路线为车辆导航。另外,当车辆行进为与指导路线相符时,基于节点之间的位置关系决定如何转弯。
在地图更新过程中,从车辆外的地图发布服务器接收地图数据的一部分。基于所接收的地图数据执行区域更新。如果需要的话,在执行区域更新之后修正链路数据和节点数据的内容。图4是控制电路17针对地图更新过程所执行的地图数据更新程序100的流程图。
还要注意,在本申请中流程图或流程图的处理包括区段(section)(也被称为步骤),其例如被表示为S110。再者,每个区段可以被分成数个子区段,同时数个区段可以组合为单个区段。另外,每个这样配置的区段可以被称为模块或单元,并且不仅被实现为软件设备还被实现为硬件设备。
现在,例如在对输入设备13进行用于开始区域更新的预定操控时,控制电路17开始地图更新程序100的执行。在S110,首先执行区域更新。具体来说,控制电路17使用无线通信设备15要求地图发布服务器发送用于更新的新版本地图数据。此时,可以向地图发布服务器传输这样的信息,其指示需要其地图数据的区域单元。可以基于用户对输入设备13的选择操作确定指示对单位区域地图数据的需要的信息。
一旦接收到对上述地图数据的这种请求,地图发布服务器仅向车辆导航装置1传输预定单元区域的地图数据,或者仅传输与从导航装置1接收的请求对应的单元区域地图数据。另外,针对传输目标的单元区域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数个。
控制电路17经由无线通信设备15接收从地图发布服务器传输的单元区域的地图数据。对于对应的单元区域,当前地图数据被所接收的地图数据替代。例如,控制电路17通过使用所接收的单元区域地图数据来覆写储存相应单元区域地图数据的数据区域。
随后,在S120,从作为上述地图数据更新目标的单元区域(更新单元区域)中选择除已经在S120选择的单元区域之外的单元区域。换言之,从区域更新目标的更新单元区域选择未选择的单元区域。随后,在S130,从与更新单元区域邻接的单元区域(邻接单元区域)选择除已经在S130选择的单元区域之外的单元区域。换言之,从邻接单元区域选择未选择的单元区域。
随后,在S140作出以下判决。即,确定在S140未曾选择的任何边界节点是否被包含在所选择的邻接单元区域中,所述邻接单元区域与当前选择的更新单元区域邻接。如果包含,则处理前进到S145。如果不包含,则处理前进到S160。
在S145,从位于更新单元区域边界(即单元区域边界)和邻接单元区域的边界节点选择单个未选择的边界节点。随后,在S150,对选择的边界节点执行节点/链路修正过程。节点/链路修正过程的细节在之后提及。S140随S150之后再次进行。
在S160,确定未选择的邻接单元区域是否包含在与当前选择的更新单元区域邻接的邻接单元区域中。如果包含,则再次执行S130。如果不包含,则执行S170。在S170,确定未选择的更新单元区域是否包含在所有更新单元区域中。如果包含,则再次执行S120。如果不包含,则终止程序100的执行。
因此,根据程序100的执行,控制电路17执行以下操作。即,对于一个或更多个单元区域执行区域更新(参照S110)。选择每一个被更新的单元区域(更新单元区域)(参见S120和S170)。选择每一个与所选更新单元区域邻接的邻接单元区域(参见S130和S160)。提取被包含在所选择邻接单元区域中的任何边界节点。对于每一个提取的边界节点(参见S140和S145)执行节点/链路修正过程(参见S150)。此外,作为节点/链路修正过程目标的边界节点被称为目标边界节点。
使用图5的流程图和图6的示意图解释节点/链路修正过程150的细节。在节点/链路修正过程150中,控制电路17首先在S151执行关于在目标边界节点和被包含在更新单元区域中的成对边界节点之间是否找到位置间隙或位置分离的判决。
通过确定与某个边界节点相对应的节点记录中链路ID明细项是否与对应于目标边界节点的节点记录中链路ID明细项等同来确定该某个边界节点是否与目标边界节点成对(即某个边界节点是否是目标边界节点的相对节点)。
基于与目标边界节点相对应的节点记录中位置信息以及与该成对或相对边界节点相对应的节点记录中位置信息来确定是否找到位置分离,即两个边界节点是不同的还是等同的。
图6的示例说明了在应用到图2地图数据的区域更新之后的地图数据。在区域更新之后,单元区域A不被更新而单元区域B被更新。结果,图2的交叉口节点22和边界节点25的位置分别改变为位置22a和25a。对于图2的链路26,特征点的位置在执行区域更新后改变。结果,链路26的构形改变,并变为像构形26a一样。因此,在单元区域边界20上彼此成对的边界节点23和边界节点25不与对方一致。即,发生位置分离。
当确定存在位置分离时,随后执行S152。相反,当确定不存在位置分离时,则没有修正的必要性,由此结束节点/链路修正过程。
在S152,指明存在于目标边界节点和相对边界节点之间的目标点,这两个节点配成对。目标点是处于更新单元区域和邻接单元区域之间单元区域边界上的点,并且有的地方是在目标边界节点和相对边界节点之间。
例如,如图6中指示的,目标点在更新单元区域B和邻接单元区域A之间的单元区域边界20上,并且进一步在相对于目标边界节点23和相对边界节点25中每一个具有等同直线距离的点上(即,与位置23b和25b对应的点)。此外,在图6中,尽管位置23b和25b的显示位置彼此分离,但是位置23b和25b的实际位置是相同的。
随后,在S153,指明两个最近节点。注意,最近节点被定义为通过在同一单元区域内的链路相对于成对的两个边界节点(即,目标边界节点和相对边界节点)中的每一个相邻或者紧邻的节点。在图6的示例中,交叉口节点21是目标边界节点23的最近节点,而位置22a处的交叉口节点22是相对边界节点25的最近节点。
例如,第一邻接链路被定义为其一个端点与邻接单元区域内目标边界节点连接的链路。第一最近节点被定义为与邻接单元区域内第一链接链路的另一端点连接的节点。第二邻接链路被定义为其一个端点与更新单元区域内相对边界节点连接的链路。第二最近节点被定义为与更新单元区域内第二邻接链路的另一端点连接的节点。基于节点数据中的位置信息指明最近节点的位置。
随后,在S155,获取连接边界节点和最近节点的邻接链路的特征点的位置信息。参照图6,获取连接目标边界节点23和最近节点21的第一邻接链路24的特征点的位置信息,同时获取连接相对边界节点25和最近节点22的第二邻接链路26的特征点的位置信息。
随后,在S157,目标边界节点和相对边界节点的位置移动到在S152确定的目标点。具体来说,目标边界节点的节点记录上的位置信息与相对边界节点的节点记录上的位置信息被覆写,从而与目标点的位置一致。
此外,在该情况下,更新单元区域和邻接单元区域中除目标边界节点和相对边界节点之外的节点的位置信息未改变。即,除目标边界节点和相对边界节点之外的任何节点保持未改变或保持固定。因此,两个最近节点的位置信息也未被改变。即,两个最近节点保持未改变或保持固定。
在图6的示例中,根据上述处理,目标边界节点23的位置从原始位置23改变到位置23b,而相对边界节点25的位置在执行区域更新之后立刻从位置25a改变为位置25b。
随后,在S159,互相成对的边界节点(即目标边界节点和相对边界节点)的邻接链路24、26的特征点位置改变。基于S157处边界节点位置移动的二维量来确定特征点位置改变或位置移动的二维量(例如长度和方向)。
使用图7解释关于位置移动长度和方向的确定。注意,边界节点的位置移动被要求为从位置61a到位置61b。角度θ(顺时针旋转为正)被定义为在从边界节点的最近节点62到位置61a的方向与从最近节点82到位置61b的方向之间的角度。此外,直线距离p被定义为从最近节点62到位置61a的距离。根据前述说明,在S157,边界节点以最近节点62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角度θ。此外,在S159,从最近节点62到边界的距离以q/p的比例改变。
在上面的处理中,特征点63以最近节点62为旋转中心从原始位置63a顺时针旋转角度θ。此外,从最近节点62到特征点63的直线距离以q/p的比例改变(延伸或收缩)。类似地,特征点64以最近节点62为旋转中心从原始位置64a顺时针旋转角度θ。随后,从最近节点62到特征点64的直线距离以q/p的比例改变(延伸或收缩)。结果,特征点63的位置从位置63a改变到位置63b。相对地,特征点64的位置从位置64a改变到位置64b。
图形形式或者构形(figuration)被定义为链接数个点——边界节点(目标边界节点或相对边界节点)、相应最近节点和中间特征点。在S157和S159之前或之后的这样的图形形式包含具有相同位置同时在彼此比较时具有类似性的最近节点。
如上面解释的,本实施例的控制电路17执行以下操作。更新地图数据中单元区域(更新单元区域)的地图数据。确定在属于该更新单元区域的相对边界节点与属于和更新单元区域邻接的邻接单元区域的目标边界节点之间是否出现位置分离(参照S151)。此处,注意边界节点处于更新单元区域和邻接单元区域之间的单元区域边界上。将目标边界节点的位置和相对边界节点的位置移动到等同的单个目标点(参见S152和S157),以使得目标边界节点和相对边界节点彼此匹配。
因此在执行区域更新后进行修正,以使得将目标边界节点和相对边界节点的位置移动到等同的位置。这样的配置可以防止单条道路由于区域更新之后的位置分离而在图像显示设备12中看起来在单元区域边界处是断开的,由此改进地图的呈现。
此外,在成对边界节点彼此不一致的情况下,可能会作出错误的路线指导。即,尽管在单元区域边界的实际道路构形是直的,但是基于地图数据看来右转/左转是必要的,这可能给驾驶员提供强制左转/右转的指导。相反,根据本实施例,使得成对边界节点在单元区域边界处彼此一致,因此防止错误地告知或提供左转/右转。
注意,除目标边界节点和相对边界节点之外节点的位置维持为未改变的,对抗由于区域更新而造成的位置分离。因此,用于修正源自于区域更新的位置分离的位置分离修正过程仅影响边界节点和居于边界节点与最近节点之间的特征点的范围。
此外,居于边界节点和最近节点之间的特征点的位置以最近节点为旋转中心旋转并放大(延伸)。即,特征点的位置随着旋转中心被指派为最近节点而改变,所改变的旋转角度与所述边界节点的旋转角度相同,所改变的延伸-收缩比例与所述边界节点的延伸-收缩比例相同。
在这样的配置下,从边界节点直至最近节点的特征点以类似性的方式相对于边界节点改变。节点的位置分离或位置间隙可以被修正,由此允许用户查看地图而不会感觉不协调。
(第二实施例)
接下来,解释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同时关注于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点。本第二实施例在控制电路17所执行的用于地图数据更新的地图数据更新程序方面不同于第一实施例。图8根据第二实施例说明了由车辆导航装置1针对地图更新过程所执行的地图数据更新程序200。
在程序200中,S210、S220、S230、S260和S270的处理内容分别与图4所指示的程序100的S110、S120、S130、S160和S170相同。
在S220,选择更新单元区域。在S230,邻接单元区域被选择为与在S220选择的更新单元区域邻接。在S240,确定在S240未曾选择的边界地物是否位于在S220选择的更新单元区域和在S230选择的邻接单元区域之间的单元区域边界上。如果位于,则处理前进到S245。如果不位于,则处理前进到S260。
某个地物是否位于在更新单元区域和邻接单元区域之间的单元区域边界上,是通过确定地物数据中地物的多边形数据是否包含位于这些单元区域之间单元区域边界上的特征点来确定的。在S245,从位于更新单元区域和邻接单元区域之间的单元区域边界上的地物选择单个未选择的地物。
根据程序200的执行,控制电路17执行以下操作:对于一个或更多个单元区域执行区域更新(参照S210);顺序选择每一个被更新的单元区域(更新单元区域)(参见S220和S270);顺序选择每一个与当前所选更新单元区域邻接的邻接单元区域(参见S230和S260);顺序选择在所选择邻接单元区域和所选择更新单元区域之间单元区域边界上的边界地物(参见S240和S245);以及对于所选择的边界地物的目标执行多边形修正过程(参见S250)。注意,作为多边形修正过程目标的边界地物在此后被称为目标边界地物。
使用图9的流程图和图10的示意图解释多边形修正过程的细节。在多边形修正过程250中,控制电路17首先在S252执行关于在目标边界地物和被包含在更新单元区域中的成对边界地物(被称为相对边界地物)之间是否找到位置间隙或位置分离的判决。
通过确定处于单元区域边界上的目标边界地物所占据的线范围和处于单元区域边界上的相对边界地物所占据的线范围之间是否存在位置分离来确定在目标边界地物和相对边界地物之间是否找到位置分离。
参照图10更多地解释细节。图10的示例说明了在应用到图3的地图数据的区域更新之后的地图数据。通过执行区域更新,单元区域A不被更新而单元区域B被更新。结果,图3的边界地物B的特征点41、42、43和49的位置分别改变为位置41a、42a、43a和49a等。
在S252,通过比较如下两个线范围作出关于在区域更新之后位置分离的判决。第一线范围被定义为从边界特征点31到边界特征点33的线范围,这两个特征点均被包含在目标边界地物A的边界特征点31、32、33中,同时均是第一线范围的端点。第二线范围41a到43a被定义为从边界特征点41到边界特征点43的线范围,这两个特征点均被包含在相对边界地物B的边界特征点41、42、43中,同时均是第二线范围的端点。
因此作出关于在目标边界地物A所占据单元区域边界上第一线范围31到33与在相对边界地物所占据单元区域边界上第二线范围41a到43a之间是否存在位置分离的判决。当确认判决时,执行S254。当否定判决时,修正是不必要的,因此终止多边形修正过程。
在图10的示例中,第一线范围31到33与第二线范围41a到43a分离。更具体地,边界节点33的位置处于在单元区域边界20上一个端点处从第二线范围41a到43a突出(或者分离)的状态,而边界节点43的位置43a处于在单元区域边界20上另一端点处从第一线范围31到33突出(或者分离)的状态。
在S254,在地物的构形或图形形式中指明通过位置分离生成的凹陷区域范围。通过位置分离生成的地物构形凹陷区域范围在图10的示例中是通过斜线说明的地理区域范围50和60。
即,该凹陷区域范围被定界为具有如下三个顶点的三角:
(1)第一边界特征点(图10中的位置33、43a)。此处,第一边界线范围被定义为连接存在于单元区域边界上并且包含于一个边界地物中的边界特征点。第二边界线范围被定义为连接存在于单元区域边界上并且包含于另一边界地物中的边界特征点。第一边界特征点(位置33、43a)因此被定义为存在于从相对边界线范围突出(即分离)的端点处。
(2)第二边界特征点(图10中的位置41a、31)。第二边界特征点被定义为处于相对线范围的端点处,第一边界特征点从该端点突出。
(3)特征点(位置49a和37)。该特征点被定义为当顺序地使第二边界特征点相邻时被包含在第二边界特征点所属的多边形数据中。
如果多边形是通过以阵列数字次序(即以连续相邻次序)链接包含在多边形数据中的特征点而配置的,则与图3中不存在位置分离的情况相比,多边形在图像显示设备12中的显示呈现为具有凹陷区域或者扭曲,与实际相反。即,地物构形的呈现被劣化。
为此,在S256,生成新的地物,以便于补偿或填充该凹陷区域。具体来说,配置凹陷区域三角顶点的特征点被指定为限定占用的区域范围。生成新地物的地物记录(即在图10的示例中地物C、D的地物记录),其具有由三角凹陷区域顶点的特征点形成的上述限定的占用区域范围。进一步地,在地物记录的多边形数据中,上面提及的三角的顶点被包含为具有显示颜色信息的特征点,该颜色信息在目标边界地物和相对边界地物两者的多边形数据中是共同或等同的。此外,对于新地物的地物ID,为区域项指派所述三角所属单元区域的ID,而为明细项指派与其他地物不同的ID。另外,新地物的地物记录的其他属性信息内容与目标边界地物和相对边界地物的地物记录的属性信息内容相同。多边形修正过程在S256之后终止。
如上面解释的,本实施例的控制电路17执行以下操作:更新地图数据中与单元区域(更新单元区域)对应的地图数据;在与更新单元区域邻接的邻接单元区域中选择每个边界地物(即限制为位于与更新单元区域的边界上的地物);确定在属于该更新单元区域的相对边界地物与邻接单元区域中当前选择的边界地物之间是否存在位置分离(参照S252);以及生成新的地物(参照S256)来填充源自于位置分离(参见步骤S254)的凹陷区域(如果存在的话)。
因此,即使地物的构形扭曲而导致作为区域更新结果的凹陷区域,生成新的地物的记录以便于填充该凹陷区域。多边形数据定界的地物的占用区域被涂抹以与原始地物显示颜色相同的显示颜色。这可以降低地物构形在图像显示设备12上看来扭曲的可能性。
(其他实施例)
尽管已经描述的本发明的特定优选实施例,但是应当明确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并且本发明包括能够实施本发明细节的功能的各种模式。
例如,控制电路17可以被设计为执行区域更新的每一次执行,第一实施例的节点/链路修正过程,以及第二实施例的多边形数据修正过程。出于此目的,必要的仅是执行并且例如在执行图4的程序100后从S220开始图8的程序200。
此外,在第一实施例中,目标点被定义为与目标边界节点和相对边界节点中的每一个等距。无需限制,目标点可以被定义为在从一个边界节点到另一个边界节点的直线范围中单元区域上任何地方的任何点。例如,目标点可以被定义为与更新单元区域中边界节点处于相同的位置,即在相对边界节点中。
根据上面的实施例,控制电路17执行程序来实现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具有等同功能的硬件设备实现。这样的硬件设备示例包括能够对电路配置进行编程的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尽管用于车辆的导航装置1被提及为地图更新装置的示例,但是根据本发明的地图更新装置并不需要是车载装置或导航装置。例如,根据本发明的地图更新装置可以被实现为具有地图数据和地图显示功能的蜂窝电话。即,根据本发明的技术可以被引导到任何基于地图数据执行地图显示的装置。
如上面解释的,上面解释的过程、功能、步骤或装置中的每个或任何组合可以被实现为软件区段或单元(例如子例程)和/或硬件区段或单元(例如电路或集成电路),包括或不包括相关设备的功能;此外,硬件区段或单元可以被构造在微处理器内部。
此外,软件区段或单元或多个软件区段或单元的任何组合可以被包括在软件程序中,所述软件程序可以被包括在计算机可读储存介质中,或者可以经由通信网络下载并安装在计算机中。
本文所描述的公开的各方案在以下项中阐述。
作为本公开的第一方案,提供如下的地图更新装置。配置图像显示设备。储存介质被配置来储存被分类成数个单元区域的地图数据,所述单元区域包括第一单元区域和与所述第一单元区域邻接的第二单元区域,所述第一单元区域包含第一边界节点,所述第二单元区域包含第二边界节点,所述第一边界节点和所述第二边界节点在单元区域边界上具有等同的位置,所述单元区域边界是所述第一单元区域和所述第二单元区域之间的边界。控制电路被配置为使所述图像显示设备基于所述地图数据显示地图,同时所述控制电路包括:(i)更新区段,用于更新所述第二单元区域;(ii)判决区段,用于执行关于在通过所述更新区段进行的更新之后在所述第一边界节点的位置和所述第二边界节点的位置之间是否发生位置分离的判决;以及(iii)移动区段,用于基于由所述判决区段进行判决的肯定结果,将所述第一边界节点和所述第二边界节点的位置移动到目标点,所述目标点处于所述第一单元区域和所述第二单元区域之间的所述单元区域边界上,从而使所述第一边界节点和所述第二边界节点的位置等同。
因此,在地图更新之后进行修正以使得将所述第一和第二边界节点的位置移动到等同的位置。这样的配置可以防止道路由于区域更新造成的位置分离或位移而显得好像被分开,由此改进地图的呈现。
作为本公开可选的方案,在上述地图更新装置中,当所述移动区段将所述第一边界节点和所述第二边界节点的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单元区域和所述第二单元区域之间所述单元区域边界上的所述目标点时,所述地图数据中除所述第一边界节点和所述第二边界节点之外的节点的位置可以维持未改变。
在这样的配置下,在区域更新之后对边界节点中位置分离的修正不会影响除边界节点之外的节点位置。
作为本公开可选的方案,在上述地图更新装置中,在将所述第一和第二边界节点的所述位置移动到所述目标点的同时,所述移动区段还可以被配置为(i)进行以下定义(a)将一个端点与所述第一单元区域内的所述第一边界节点连接的链路定义为第一邻接链路,所述第一邻接链路具有这样的特征点,所述特征点的位置指示所述第一邻接链路的构形,以及(b)将与所述第一邻接链路的另一端点连接的第一最近节点定义为第一旋转中心,由此在定中心于所述第一最近节点作为所述第一旋转中心时使用一旋转角度和延伸-收缩比例来改变所述第一邻接链路的所述特征点的位置,所述旋转角度和延伸-收缩比例两者分别等同于被用来将所述第一边界节点的位置移动到所述目标点的旋转角度和延伸-收缩比例,以及(ii)进行以下定义(a)将一个端点与所述第二单元区域内的所述第二边界节点连接的链路定义为第二邻接链路,所述第二邻接链路具有这样的特征点,所述特征点的位置指示所述第二邻接链路的构形,以及(b)将与所述第二邻接链路的另一端点连接的第二最近节点定义为第二旋转中心,由此在定中心于所述第二最近节点作为所述第二旋转中心时使用一旋转角度和延伸-收缩比例来改变所述第二邻接链路的所述特征点的位置,所述旋转角度和延伸-收缩比例两者分别等同于被用来将所述第二边界节点移动到所述目标点的旋转角度和延伸-收缩比例。
在这样的配置下,在从边界节点直至最近节点的范围中特征点的位置相对于边界节点以类似性的方式改变。可以修正节点的位置分离,由此允许用户观看地图而不会感觉不协调。
作为本公开的第二方案,提供如下的一种地图更新装置。配置图像显示设备。储存介质被配置为储存被分类成数个单元区域的地图数据,所述数个单元区域包括第一单元区域和与所述第一单元区域邻接的第二单元区域。此处,所述地图数据包括地物,所述地物占据跨所述第一单元区域和所述第二单元区域之间的单元区域边界桥接的地理区域范围。所述地物被所述单元区域边界分开,以由此生成第一边界地物和第二边界地物。所述第一地物占据所述地理区域范围属于所述第一单元区域的部分,并且所述第一地物占据的部分是第一多边形的内部,所述第一多边形是通过以数字次序连接所述第一边界地物的特征点形成的。所述第二地物占据所述地理区域范围属于所述第二单元区域的部分,并且所述第二地物占据的部分是第二多边形的内部,所述第二多边形是通过以数字次序连接所述第二边界地物的特征点形成的。控制电路被配置为使所述图像显示设备基于所述地图数据显示地图,同时所述控制电路包括:(i)地图显示控制区段,用于在所述图像显示设备中显示多边形,所述多边形是通过连接所述地图数据中每个地物的特征点而形成的;(ii)更新区段,用于更新所述第二单元区域;(iii)判决区段,用于执行关于在通过所述更新区段进行的更新之后在所述第一边界线范围和第二边界线范围之间是否存在位置分离的判决,所述判决是通过将所述第一边界线范围和所述第二边界线范围进行比较来进行的,所述第一边界线范围被这样的线占据,所述线是通过相对于所述第一边界地物的特征点连接所述单元区域边界上的边界特征点而形成的,所述第二边界线范围被这样的线占据,所述线是通过相对于所述第二边界地物的特征点连接所述单元区域边界上的边界特征点而形成的;以及(iv)生成区段,用于基于由所述判决区段进行判决的肯定结果生成新的地物,所述新的地物填充凹陷区域,所述凹陷区域源自于所述第一边界线范围和所述第二边界线范围之间的位置分离。此处,所述新的地物具有第一顶点、第二顶点和第三顶点的三个顶点作为特征点,所述特征点被连接以由此形成三角的所述凹陷区域,所述三角的内部被所述新的地物占据。所述第一顶点是第一边界特征点,其位于所述第一边界线范围和所述第二边界线范围之一的端点上,所述端点从所述第一边界线范围和所述第二边界线范围的另一个突出。所述第二顶点是第二边界特征点,其位于所述第一边界线范围和所述第二边界线范围的所述另一个的端点上,所述第一边界线范围和所述第二边界线范围所述之一的所述端点从所述另一个的所述端点突出。所述第三顶点是特征点,其位于所述第二顶点所属的所述第一边界地物和所述第二边界地物之一中,所述第三顶点以数字次序与所述第二边界特征点相邻,所述第三顶点不同于在所述第一单元区域和所述第二单元区域之间单元区域边界上的边界特征点。
此外,本公开上述提及的第一和第二方案中的每一个可以被提供为(i)用于在针对上述提及地图更新装置的地图数据中进行区域更新的方法,以及(ii)储存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包括可由计算机执行的指令的程序产品,所述指令包括计算机实现的前述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清楚,可以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进行各种改变。然而,本发明的范围应当由所附权利要求确定。

Claims (6)

1.一种地图更新装置(1),包括:
图像显示设备(12);
储存介质(16),用于储存被分类成数个单元区域的地图数据,所述数个单元区域包括第一单元区域和与所述第一单元区域邻接的第二单元区域,所述第一单元区域包含第一边界节点,所述第二单元区域包含第二边界节点,所述第一边界节点和所述第二边界节点在单元区域边界上具有等同的位置,所述单元区域边界是所述第一单元区域和所述第二单元区域之间的边界;以及
控制电路(17),用于使所述图像显示设备基于所述地图数据显示地图,
所述控制电路包括:
更新区段(S110),用于更新所述第二单元区域;
判决区段(S151),用于执行关于在通过所述更新区段进行的更新之后在所述第一边界节点的位置和所述第二边界节点的位置之间是否发生位置分离的判决;以及
移动区段(S152至S159),用于基于由所述判决区段进行判决的肯定结果,将所述第一边界节点和所述第二边界节点的位置移动到目标点,所述目标点处于所述第一单元区域和所述第二单元区域之间的所述单元区域边界上,从而使所述第一边界节点和所述第二边界节点的位置等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图更新装置,其中
当所述移动区段将所述第一边界节点和所述第二边界节点的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单元区域和所述第二单元区域之间所述单元区域边界上的所述目标点时,
所述地图数据中除所述第一边界节点和所述第二边界节点之外的节点的位置维持未改变。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图更新装置,其中
在将所述第一和第二边界节点的位置移动到所述目标点的同时,
所述移动区段还用于
(i)进行以下定义:
将一个端点与所述第一单元区域内的所述第一边界节点连接的链路定义为第一邻接链路,所述第一邻接链路具有这样的特征点,所述特征点的位置指示所述第一邻接链路的构形,并且
将与所述第一邻接链路的另一端点连接的第一最近节点定义为第一旋转中心,
由此在定中心于所述第一最近节点作为所述第一旋转中心时使用一旋转角度和延伸-收缩比例来改变所述第一邻接链路的所述特征点的位置,所述旋转角度和延伸-收缩比例两者分别等同于被用来将所述第一边界节点的位置移动到所述目标点的旋转角度和延伸-收缩比例,以及
进行以下定义:
将一个端点与所述第二单元区域内的所述第二边界节点连接的链路定义为第二邻接链路,所述第二邻接链路具有这样的特征点,所述特征点的位置指示所述第二邻接链路的构形,并且
将与所述第二邻接链路的另一端点连接的第二最近节点定义为第二旋转中心,
由此在定中心于所述第二最近节点作为所述第二旋转中心时使用一旋转角度和延伸-收缩比例来改变所述第二邻接链路的所述特征点的位置,所述旋转角度和延伸-收缩比例两者分别等同于被用来将所述第二边界节点移动到所述目标点的旋转角度和延伸-收缩比例。
4.一种地图更新装置(1),包括:
图像显示设备(12);
储存介质(16),用于储存被分类成数个单元区域的地图数据,所述数个单元区域包括第一单元区域和与所述第一单元区域邻接的第二单元区域,
所述地图数据包括地物,所述地物占据跨所述第一单元区域和所述第二单元区域之间的单元区域边界桥接的地理区域范围,
所述地物被所述单元区域边界分开,以由此生成第一边界地物和第二边界地物,
所述第一地物占据所述地理区域范围属于所述第一单元区域的部分,并且所述第一地物占据的部分是第一多边形的内部,所述第一多边形是通过以数字次序连接所述第一边界地物的特征点形成的,
所述第二地物占据所述地理区域范围属于所述第二单元区域的部分,并且所述第二地物占据的部分是第二多边形的内部,所述第二多边形是通过以数字次序连接所述第二边界地物的特征点形成的;以及
控制电路(17),用于使所述图像显示设备基于所述地图数据显示地图,
所述控制电路包括:
地图显示控制区段,用于在所述图像显示设备中显示多边形,所述多边形是通过连接所述地图数据中每个地物的特征点而形成的;
更新区段(S110),用于更新所述第二单元区域;
判决区段(S252),用于执行关于在通过所述更新区段进行的更新之后在第一边界线范围和第二边界线范围之间是否存在位置分离的判决,所述判决是通过将所述第一边界线范围和所述第二边界线范围进行比较来进行的,
所述第一边界线范围被这样的线占据,所述线是通过相对于所述第一边界地物的特征点连接所述单元区域边界上的边界特征点而形成的,
所述第二边界线范围被这样的线占据,所述线是通过相对于所述第二边界地物的特征点连接所述单元区域边界上的边界特征点而形成的;以及
生成区段(S254,S256),用于基于由所述判决区段进行判决的肯定结果生成新的地物,所述新的地物填充凹陷区域,所述凹陷区域源自于所述第一边界线范围和所述第二边界线范围之间的位置分离,
其中,所述新的地物具有第一顶点、第二顶点和第三顶点的三个顶点作为特征点,所述特征点被连接以由此形成三角的所述凹陷区域,所述三角的内部被所述新的地物占据,
所述第一顶点是第一边界特征点(33,43),其位于所述第一边界线范围和所述第二边界线范围之一的端点上,所述端点从所述第一边界线范围和所述第二边界线范围的另一个突出,
所述第二顶点是第二边界特征点(41,31),其位于所述第一边界线范围和所述第二边界线范围的所述另一个的端点上,所述第一边界线范围和所述第二边界线范围所述之一的所述端点从所述另一个的所述端点突出,
所述第三顶点是特征点(49,37),其位于所述第二顶点所属的所述第一边界地物和所述第二边界地物之一中,所述第三顶点以数字次序与所述第二边界特征点相邻,所述第三顶点不同于在所述第一单元区域和所述第二单元区域之间单元区域边界上的边界特征点。
5.一种用于在针对地图更新装置(1)的地图数据中进行区域更新的方法,所述地图更新装置(1)具有图像显示设备(12)和储存地图数据的储存介质(16),所述地图数据被分类为数个单元区域,所述数个单元区域包括第一单元区域和与所述第一单元区域邻接的第二单元区域,所述第一单元区域包含第一边界节点,所述第二单元区域包含第二边界节点,所述第一边界节点和所述第二边界节点在单元区域边界上具有等同的位置,所述单元区域边界是所述第一单元区域和所述第二单元区域之间的边界,
所述方法包括:
更新(S110)所述第二单元区域;
判决(S151)在所述第二单元区域的更新之后在所述第一边界节点的位置和所述第二边界节点的位置之间是否发生位置分离;以及
基于所述判决的肯定结果,将所述第一边界节点和所述第二边界节点的位置移动(S152至S159)到目标点,所述目标点处于所述第一单元区域和所述第二单元区域之间的所述单元区域边界上,从而使所述第一边界节点和所述第二边界节点的位置等同。
6.一种用于在针对地图更新装置(1)的地图数据中进行区域更新的方法,所述地图更新装置(1)具有图像显示设备(12)和储存地图数据的储存介质(16),所述地图数据被分类成数个单元区域,所述数个单元区域包括第一单元区域和与所述第一单元区域邻接的第二单元区域,
所述地图数据包括地物,所述地物占据跨所述第一单元区域和所述第二单元区域之间的单元区域边界桥接的地理区域范围,
所述地物被所述单元区域边界分开,以由此生成第一边界地物和第二边界地物,
所述第一地物占据所述地理区域范围属于所述第一单元区域的部分,并且所述第一地物占据的部分是第一多边形的内部,所述第一多边形是通过以数字次序连接所述第一边界地物的特征点形成的,
所述第二地物占据所述地理区域范围属于所述第二单元区域的部分,并且所述第二地物占据的部分是第二多边形的内部,所述第二多边形是通过以数字次序连接所述第二边界地物的特征点形成的,
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图像显示设备中显示多边形,所述多边形是通过连接所述地图数据中每个地物的特征点而形成的;
更新(S110)所述第二单元区域;
判决(S252)在所述第二单元区域的更新之后在第一边界线范围和第二边界线范围之间是否存在位置分离,所述判决是通过将所述第一边界线范围和所述第二边界线范围进行比较来进行的,
所述第一边界线范围被这样的线占据,所述线是通过相对于所述第一边界地物的特征点连接所述单元区域边界上的边界特征点而形成的,
所述第二边界线范围被这样的线占据,所述线是通过相对于所述第二边界地物的特征点连接所述单元区域边界上的边界特征点而形成的;以及
基于所述判决的肯定结果生成(S254,S256)新的地物,所述新的地物填充凹陷区域,所述凹陷区域源自于所述第一边界线范围和所述第二边界线范围之间的位置分离,
其中,所述新的地物具有第一顶点、第二顶点和第三顶点的三个顶点作为特征点,所述特征点被连接以由此形成三角的所述凹陷区域,所述三角的内部被所述新的地物占据,
所述第一顶点是第一边界特征点(33,43),其位于所述第一边界线范围和所述第二边界线范围之一的端点上,所述端点从所述第一边界线范围和所述第二边界线范围的另一个突出,
所述第二顶点是第二边界特征点(41,31),其位于所述第一边界线范围和所述第二边界线范围的所述另一个的端点上,所述第一边界线范围和所述第二边界线范围所述之一的所述端点从所述另一个的所述端点突出,
所述第三顶点是特征点(49,37),其位于所述第二顶点所属的所述第一边界地物和所述第二边界地物之一中,所述第三顶点以数字次序与所述第二边界特征点相邻,所述第三顶点不同于在所述第一单元区域和所述第二单元区域之间单元区域边界上的边界特征点。
CN2010101300128A 2009-03-05 2010-03-05 地图数据更新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254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51824/2009 2009-03-05
JP2009051824A JP4905483B2 (ja) 2009-03-05 2009-03-05 地図データ更新装置および地図データ更新用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25471A true CN101825471A (zh) 2010-09-08
CN101825471B CN101825471B (zh) 2012-12-12

Family

ID=42677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30012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25471B (zh) 2009-03-05 2010-03-05 地图数据更新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537162B2 (zh)
JP (1) JP4905483B2 (zh)
CN (1) CN101825471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26892A (zh) * 2013-01-30 2015-11-04 赫力环球有限公司 用于在导航应用中使用的方法和装置
CN106095763A (zh) * 2015-04-28 2016-11-09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数据加工辅助方法、数据处理服务器以及程序
CN108663056A (zh) * 2017-03-30 2018-10-16 高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道路连通方法及装置
CN109073396A (zh) * 2016-05-06 2018-12-21 赫尔环球有限公司 拼接混合导航中的混合版本的地图图块进行部分地图更新
CN109073397A (zh) * 2016-05-06 2018-12-21 赫尔环球有限公司 拼接混合导航中的混合版本的地图图块进行部分地图更新
CN109344211A (zh) * 2017-11-06 2019-02-15 环达电脑(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折线几何形状匹配更新具有缺失属性的导航地图数据的方法及其计算机
CN110023717A (zh) * 2016-12-13 2019-07-16 宝马股份公司 数字地图的更新
CN110392908A (zh) * 2017-03-07 2019-10-2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生成地图数据的电子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CN113793550A (zh) * 2019-01-16 2021-12-14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地图数据的采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589931B1 (en) * 2011-11-07 2016-06-29 Elektrobit Automotive GmbH Technique for structuring navigation data
KR102485382B1 (ko) 2017-12-15 2023-01-05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 내비게이션 및 내비게이션의 제어방법
CN108132994A (zh) * 2017-12-20 2018-06-08 江西爱驰亿维实业有限公司 车机地图更新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382222B (zh) * 2018-12-29 2023-08-22 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精地图图幅数据接边方法和装置
JP7358896B2 (ja) * 2019-10-09 2023-10-11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車両用電子機器及び制御方法
US20230349720A1 (en) * 2022-04-29 2023-11-02 Toyota Research Institute, Inc. Synchronizing neighboring tiles in a high definition map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37244A (ja) * 2002-07-03 2004-02-05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
CN1590964A (zh) * 2003-08-29 2005-03-09 株式会社电装 可导航地图数据库的迭代逻辑更新
CN1590962A (zh) * 2003-08-26 2005-03-0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地图数据结构、存储媒体和更新方法及地图信息处理装置
CN2699237Y (zh) * 2003-07-08 2005-05-11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一种导航设备及其所包含的装置
CN1668893A (zh) * 2002-07-17 2005-09-14 株式会社查纳位资讯情报 导航方法、用于导航系统的处理方法、地图数据管理装置、地图数据管理程序、以及计算机程序
CN1882971A (zh) * 2003-11-19 2006-12-20 株式会社查纳位资讯情报 导航装置、更新数据提供装置、更新数据提供方法
GB2431040A (en) * 2005-10-04 2007-04-11 Denso Corp Road map data generation, update and management device
CN101014831A (zh) * 2004-03-23 2007-08-08 咕果公司 数字地图描绘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27412A (ja) * 1983-12-13 1985-07-08 Rikuchi Shashin Kk 測量地図の補正方法
JP2846531B2 (ja) * 1992-08-10 1999-01-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図面接続装置
JP3391171B2 (ja) * 1995-11-21 2003-03-3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地図編集表示装置
JP2002054934A (ja) 2000-08-11 2002-02-20 Denso Corp 道路地図情報更新システム
JP4064639B2 (ja) * 2001-03-16 2008-03-19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地図編集装置
JP2004191850A (ja) * 2002-12-13 2004-07-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地図情報更新装置
JP2004198811A (ja) * 2002-12-19 2004-07-15 Denso Corp 電子機器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4212456A (ja) 2002-12-27 2004-07-2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道路網データのデータ構造、道路網データの更新方法、地図情報提供装置、および地図情報処理装置
JP2005122003A (ja) * 2003-10-20 2005-05-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地図データ更新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37244A (ja) * 2002-07-03 2004-02-05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
CN1668893A (zh) * 2002-07-17 2005-09-14 株式会社查纳位资讯情报 导航方法、用于导航系统的处理方法、地图数据管理装置、地图数据管理程序、以及计算机程序
CN2699237Y (zh) * 2003-07-08 2005-05-11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一种导航设备及其所包含的装置
CN1590962A (zh) * 2003-08-26 2005-03-0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地图数据结构、存储媒体和更新方法及地图信息处理装置
CN1590964A (zh) * 2003-08-29 2005-03-09 株式会社电装 可导航地图数据库的迭代逻辑更新
CN1882971A (zh) * 2003-11-19 2006-12-20 株式会社查纳位资讯情报 导航装置、更新数据提供装置、更新数据提供方法
CN101014831A (zh) * 2004-03-23 2007-08-08 咕果公司 数字地图描绘系统
GB2431040A (en) * 2005-10-04 2007-04-11 Denso Corp Road map data generation, update and management device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26892A (zh) * 2013-01-30 2015-11-04 赫力环球有限公司 用于在导航应用中使用的方法和装置
US10444025B2 (en) 2013-01-30 2019-10-15 Here Global B.V.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 in navigational applications
CN106095763A (zh) * 2015-04-28 2016-11-09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数据加工辅助方法、数据处理服务器以及程序
CN106095763B (zh) * 2015-04-28 2019-07-30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数据加工辅助方法以及数据处理服务器
CN109073397A (zh) * 2016-05-06 2018-12-21 赫尔环球有限公司 拼接混合导航中的混合版本的地图图块进行部分地图更新
CN109073396A (zh) * 2016-05-06 2018-12-21 赫尔环球有限公司 拼接混合导航中的混合版本的地图图块进行部分地图更新
CN109073397B (zh) * 2016-05-06 2022-04-26 赫尔环球有限公司 用于提供部分地图更新的计算机实现的方法和设备
CN110023717A (zh) * 2016-12-13 2019-07-16 宝马股份公司 数字地图的更新
CN110392908A (zh) * 2017-03-07 2019-10-2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生成地图数据的电子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US11183056B2 (en) 2017-03-07 2021-11-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for generating map data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for
CN108663056A (zh) * 2017-03-30 2018-10-16 高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道路连通方法及装置
CN108663056B (zh) * 2017-03-30 2023-08-11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道路连通方法及装置
CN109344211A (zh) * 2017-11-06 2019-02-15 环达电脑(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折线几何形状匹配更新具有缺失属性的导航地图数据的方法及其计算机
CN109344211B (zh) * 2017-11-06 2022-05-03 环达电脑(上海)有限公司 折线几何形状匹配更新具缺失属性的导航地图数据方法及计算机
CN113793550A (zh) * 2019-01-16 2021-12-14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地图数据的采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793550B (zh) * 2019-01-16 2023-06-20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地图数据的采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00225651A1 (en) 2010-09-09
JP4905483B2 (ja) 2012-03-28
CN101825471B (zh) 2012-12-12
US8537162B2 (en) 2013-09-17
JP2010204528A (ja) 2010-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25471B (zh) 地图数据更新装置
CN101122465B (zh) 导航设备
EP2280242B1 (en) Map information guidance device, map information guidance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JP5216665B2 (ja) 地図データ更新システム及び地図データ更新プログラム、並びにこれを利用した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及び車両制御装置
CN100472178C (zh) 导航装置和经由地设定接受方法
JP4798240B2 (ja) 地図表示装置
US20100057347A1 (en) Vehicle navigation device
JP5752357B2 (ja) 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及び地図情報更新方法
KR20060051057A (ko) 내비게이션 장치
EP1662231A2 (en) Map drawing method and system, navigation apparatus and input/output device
JP3750323B2 (ja) 車両用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憶媒体
EP1312893B1 (en) Navigation apparatus
US20160313131A1 (en) Map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map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update data
JP4619023B2 (ja) 車載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ナビゲーションシステム
JP4357386B2 (ja) 車載用電子装置
JP2008020202A (ja) 地図情報配信システム及び地図情報配信方法
EP1998143A2 (en) Route setting system, route setting method, and program for executing the method
JP3789306B2 (ja) 経路探索方法
JP3661754B2 (ja) 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及び記録媒体
CN1746628B (zh) 导航装置
CN102252686A (zh) 导航系统
JP2004286524A (ja) 地図情報変更方法および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
JP2000111356A (ja) 車両用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及び記憶媒体
JP7142054B2 (ja) 情報処理装置、経路案内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JP3753045B2 (ja) ナビゲーションシステム及び経路探索方法の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12

Termination date: 202103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