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21554B - 空调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21554B
CN101821554B CN200880109533.6A CN200880109533A CN101821554B CN 101821554 B CN101821554 B CN 101821554B CN 200880109533 A CN200880109533 A CN 200880109533A CN 101821554 B CN101821554 B CN 1018215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ay nozzle
water
leading portion
air
back seg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0953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21554A (zh
Inventor
相泽拓
筱原正明
加藤洋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bota Corp
Kubota Air Conditioner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bota Corp
Kubota Air Conditioner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bota Corp, Kubota Air Conditioner Ltd filed Critical Kubo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8215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215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215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215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24F3/153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with subsequent heating, i.e. with the air, given the required humidity in the central station, passing a heating element to achieve the required 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6/00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 F24F6/12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forming water dispersions in the air
    • F24F6/14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forming water dispersions in the air using nozzles
    • F24F2006/146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forming water dispersions in the air using nozzles using pressurised water for spray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空调机,即使在利用温度低的排热等的情况下,也能够将空调对象空气调整成作为目的的状态。

Description

空调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机,特别涉及处理外气的外气处理机的气体去除装置的结构及控制。
背景技术
近年来,将冷水、温水向空气喷雾来进行空调的净气器,例如,已在半导体工厂的净化间用外气处理机等中作为气体去除装置采用。在半导体的生产工序中,为了以高效率去除外气中的微量气体成分,采用了充分利用纯水的气体吸收力的净气器。
作为此净气器,例如,有日本专利公报特开2000-312810号公报中公开的净气器。净气器,其主体壳在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之间具有水喷雾室,在空气入口配置了最上游净气介质,在水喷雾室的最下游位置配置了最下游净气介质。在比最上游净气介质更下游侧的水喷雾室内配置了喷雾喷嘴,在最下游净气介质的下游侧配置了冷却盘管。
上述的净气介质,具有与空气流的流路截面大致相等的形状,例如是具有25mm~50mm左右的厚度的垫状的净气介质,由聚氯乙烯类纤维、不锈钢的线材等构成。
另外,在日本专利公报特开2005-249367号公报中记载的空调机,在具有吸气口和供气口的腔内配设了第一加热盘管、冷却盘管部和第二加热盘管,在冷却盘管部的下部配设了水槽。
冷却盘管部由上游侧冷却盘管及下游侧冷却盘管构成,在上游侧冷却盘管的上游侧配设了第一气化式加湿器原料,在下游侧冷却盘管的下游侧配设了第二气化式加湿器原料。
在此结构中,从第二气化式加湿器原料的上方供给纯水,同时从上方向上游侧冷却盘管、下游侧冷却盘管及第一气化式加湿器原料循环供给滴下水。
另外,在日本专利公报 特开2004-28526号公报中记载的除湿兼加湿系统,是第一水膜和第二水膜由具有规定的气液接触面积的气化式加湿膜构成,规定的浓度的吸放湿性溶液在两水膜之间循环的系统,在第一水膜的前段配设了加热盘管,在第一水膜和第二水膜之间配设了冷却盘管。
而且,在夏季的除湿模式中,第一水膜作为加湿部(再生部)起作用,第二水膜作为除湿部起作用。在冬季的除湿模式中,第一水膜及第二水膜一起成为加湿部。在中间期的除湿模式中,第一水膜作为加湿部(再生部)起作用,第二水膜作为除湿部起作用。
另外,在日本专利公报 专利第3371043号公报中记载的喷雾式加湿器用分离器,将二块滤材收纳框体内,在其相互之间形成了空间部,二块滤材是将由纤维材料成形的一定的厚度的滤材分割成二块的滤材。
框体由外周框和包围该外周框的两侧的画框状的框及隔离框构成,隔离框是用于在两块滤材之间形成空间部的,并是用于将二块滤材隔开规定的间隔安装在其相互之间的。在由外周框和隔离框形成的槽的底部形成了排水口。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空调机中,其热交换盘管的热交换效率的性能对空调对象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以及消耗能量的多寡产生大的影响。在进行等焓变化的水加湿的情况下,对于预热盘管来说需要高温度的热介质,在温水喷雾的净气器中需要多的喷雾水量。
另一方面,近年来,为了谋求能量的有效利用,进行了利用排热等未利用能量的技术开发。但是,排热等未利用能量,其温度大多较低,可以利用的用途少。
本发明是解决上述的课题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在利用温度低的排热等的情况下,也能够将空调对象空气调整成作为目的的状态的空调机。
为了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从空气入口向空气出口产生空气流的主体壳;配置在主体壳的水喷雾室内的热交换盘管;配置在热交换盘管的上游侧,将加湿用水喷雾来加湿空气流的上游侧加湿机构;配置在热交换盘管的下游侧,将加湿用水喷雾来加湿空气流的下游侧加湿机构;分散循环水来润湿热交换盘管的散水机构;贮存至少顺着热交换盘管流下的循环水的贮水槽;在向散水机构循环供给贮水槽的循环水的同时,将循环水作为加湿用水向上游侧加湿机构和下游侧加湿机构的至少任一方循环供给的循环水供给系统。
另外,在本发明的空调机中,其特征在于,上游侧加湿机构和下游侧加湿机构的至少任一方,包括将循环水向空气流中喷雾的喷雾喷嘴和捕捉从喷雾喷嘴喷雾的雾的净气介质。
本发明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从空气入口向空气出口产生空气流的主体壳;配置在主体壳的水喷雾室内的热交换盘管;配置在热交换盘管的上游侧,将加湿用水喷雾来加湿空气流的上游侧加湿机构;配置在热交换器的下游侧,将加湿用水喷雾来加湿空气流的下游侧加湿机构;至少贮存顺着热交换盘管流下的循环水的贮水槽;将贮水槽的循环水作为加湿用水至少向上游侧加湿机构循环供给的循环水供给系统,上游侧加湿机构在加湿空气流的同时,以润湿热交换盘管的方式将加湿用水喷雾。
另外,在本发明的空调机中,其特征在于,上游侧加湿机构包括将循环水向空气流中喷雾的喷雾喷嘴和位于喷雾喷嘴的下游侧且一部分的雾伴随空气流而通过的净气介质。
另外,在本发明的空调机中,其特征在于,下游侧加湿机构包括将加湿用水向空气流中喷雾的喷雾喷嘴和位于喷雾喷嘴的下游侧且具有阻止加湿用水的雾通过的气液分离能力的净气介质,循环水供给系统将贮水槽的循环水作为加湿用水向下游侧加湿机构进行循环供给。
另外,在本发明的空调机中,其特征在于,可以对由下游侧加湿机构进行的加湿运转的有无进行切换。
发明的效果
如以上的那样,根据本发明,热交换盘管在传热面上加热空气,同时对润湿传热面的循环水的水滴进行加热来促进气化。此时,热交换盘管,与仅在与空气流的气相之间进行热交换的情况相比,通过在与空气流的气相之间及与水滴的液相之间进行热交换,能够提高热交换效率。
被加热了的水滴顺着热交换盘管流下,将该水滴与从水喷雾室流下的水滴一起由贮水槽接住。通过混入被加热了的水滴,贮水槽的循环水的温度上升。
因此,由热交换盘管给予的热量不仅加热空气流也能够加热循环水,通过热交换盘管的传热面上的水滴的气化及将温度提高了的循环水向空气流中喷雾而加湿、加热,能够提高加湿后的露点。
因此,根据本发明,通过同时提高热交换效率和雾点,能够谋求节能化,即使在利用温度低的排热等情况下,也能够将空调对象空气调整成作为目的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主要部分的模式图。
图2是表示该空调机的不同的结构的主要部分的模式图。
图3是表示该空调机的不同的结构的主要部分的模式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后段净气介质的主要部分的模式图。
图5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喷嘴结构的侧视图。
图5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不同的结构的喷嘴结构的侧视图。
图6A是表示该实施方式中的网眼构件的俯视图。
图6B是表示该实施方式中的网眼构件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该实施方式中的各运转模式的作法的图表。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的空调机的模式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方式和现有的方式的比较的空气线图。
图10是表示现有的方式的空调机的模式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方式的空调机的模式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方式的空调机的其他的结构的模式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的结构的空调机中的夏季的状态变化的空气线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的结构的空调机的模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下面基于空调机的主要部分说明本发明的作用原理,然后对空调机的整体进行说明。
在图1中,主体壳1在内部形成了水喷雾室2,从上游侧的空气入口3向下游侧的空气出口4产生空气流A。在接近水喷雾室2的空气入口3的上游位置,在上下呈多段地配置了前段喷雾喷嘴5,在前段喷雾喷嘴5的下游位置,在上下呈多段地配置了前段净气介质6。此前段喷雾喷嘴5和前段净气介质6构成上游侧加湿机构,如后述的那样将循环水作为加湿用水进行喷雾来加湿空气流。但是,也可以仅由前段喷雾喷嘴5构成上游侧加湿机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前段喷雾喷嘴5向下游侧进行喷雾,但前段喷雾喷嘴5也可以以向上游侧进行喷雾的方式配置,进而,也可以以配置在前段净气介质6的下游侧而向上游侧进行喷雾的方式配置。
在前段净气介质6的下游位置,作为热交换盘管配置了冷温水盘管7,在冷温水盘管7的上游位置配置了构成散水机构的散水喷嘴30,从散水喷嘴30分散的循环水润湿冷温水盘管7。散水喷嘴30也可以配置在冷温水盘管7的上方位置,也可以以配置在冷温水盘管7的下游侧而向上游侧分散水的方式配置。
在冷温水盘管7的下游侧,后段净气介质8在上下呈多段,而且在空气流方向呈多重地配置,在后段净气介质8的上游侧配置了后段喷雾喷嘴9。此后段净气介质8和后段喷雾喷嘴9构成下游侧加湿机构,如后述的那样将循环水作为加湿用水进行喷雾来加湿空气流。但是,也可以仅由后段喷雾喷嘴9构成下游侧加湿机构。
在后段净气介质8的上游侧的上部位置配置了补给水喷嘴10,在主体壳1的下部配置了贮存循环水的贮水槽11。与此贮水槽11连通的循环水供给系统12,与前段喷雾喷嘴5和后段喷雾喷嘴9和散水喷嘴30连接着。
前段喷雾喷嘴5及后段喷雾喷嘴9是将在系统内进行循环的循环水作为加湿用水向空气流中喷雾的,如图5A所示,前段喷雾喷嘴5及后段喷雾喷嘴9,其喷嘴口是在相对于空气流A的流动方向垂直的方向,而且朝向上方,构成向上方进行加湿用水(循环水)喷雾的形状。
在前段喷雾喷嘴5及后段喷雾喷嘴9的喷嘴前方,配置了由金属网等构成的规定网眼的网眼构件13。网眼构件13,如图6A及图6B所示,覆盖前段喷雾喷嘴5及后段喷雾喷嘴9的上方并构成弯曲成半圆形的形状,是使从前段喷雾喷嘴5及后段喷雾喷嘴9喷雾的加湿用水(循环水)分散的构件。通过了网眼构件13的雾被喷向前段净气介质6或者后段净气介质8。
这样,通过仅做成朝上的喷嘴,能够除掉朝下的喷嘴,在力图抑制喷嘴数量的同时,通过在前段净气介质6或者后段净气介质8中水滴向下流,必然地也能够向下部区域供给充分的水分。另外,因为网眼构件13向上方构成半圆形,所以上段的网眼构件13不会阻碍下段的前段喷雾喷嘴5或者后段喷雾喷嘴9的喷雾。
如图5B所示,即使在不设置网眼构件13的情况下,因为前段喷雾喷嘴5及后段喷雾喷嘴9的喷嘴口朝向上方设置,所以也能够向前段净气介质6或者后段净气介质8进行喷雾。
前段净气介质6及后段净气介质8由树脂制介质14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树脂制介质14,但对前段净气介质6及后段净气介质8使用的过滤介质,只要是具有通气性而具有捕捉雾的规定的能力的介质,其形态不被限定,能够采用各种形态的介质。
前段净气介质6是将多个树脂制介质14配置成一面状并由支承框15支承的介质,在空气流A的流动方向上配置了一片树脂制介质14。
此树脂制介质14具有气液分离能力,捕捉从前段喷雾喷嘴5喷雾的加湿用水的雾,但此气液分离能力也可以是加湿用水的雾的一部分伴随空气流A而通过的程度的气液分离能力,在此情况下,通过了树脂制介质14的雾到达冷温水盘管7的传热面。
后段净气介质8是将多个树脂制介质14配置成一面状而由支承框16支承的,进而,如图4所示,构成了在空气流A的流动方向隔开规定间隙地配置了一对树脂制介质14的两重结构,在树脂制介质14的相互间配置了隔离板17。由树脂制介质14补足了的水滴、冷凝水在被支承框16接住后流入贮水槽11。
依靠此结构,后段净气介质8是在提高饱和效率的同时体现了作为阻止雾通过的分离器的充分的气液分离能力的介质。
补给水喷嘴10是与补给水系统(省略图示)连通,与循环水的减少量相对应地补充纯水的喷嘴,向后段净气介质8的上部喷雾补给水。
贮水槽11是接住从前段喷雾喷嘴5及后段喷雾喷嘴9喷雾的加湿用水的水滴、从散水喷嘴30分散的循环水的水滴等的。从水喷雾室2的空气流中落下的水滴,顺着前段净气介质6、后段净气介质8、冷温水盘管7流下的水滴(冷凝水)流入贮水槽11。
循环水供给系统12具备泵18,吸引侧与贮水槽11连通,排出侧与前段喷雾喷嘴5及后段喷雾喷嘴9和散水喷嘴30连通。构成循环系统的贮水槽11,如图3所示,也可以以另外设置箱19的分置型构成。在此,在由过滤网20隔离的流出侧连接着循环水供给系统12,同时连接着补给水系统21,在流入侧,流入顺着前段净气介质6、后段净气介质8、冷温水盘管7流下的水滴(冷凝水)以及从水喷雾室2的空气流中落下的加湿用水。在箱19的流入侧连接着溢流配管22及排水管23。
在上述的图1所示的结构中,另外配置了构成上游侧加湿机构的前段喷雾喷嘴5和构成散水机构的散水喷嘴30。
但是,如图2所示,也可以仅由上游侧加湿机构的前段喷雾喷嘴5在加湿空气流的同时,以润湿冷温水盘管7的方式将加湿用水喷雾。在此情况下,树脂制介质14的气液分离能力是,从前段喷雾喷嘴5喷雾的加湿用水的雾的一部分伴随着空气流A而通过(溅水或者带水)的程度的能力,并使通过了树脂制介质14的雾到达冷温水盘管7的传热面。
前段净气介质6,为了提高热交换效率,也为了能够由冷温水盘管7加热通过了前段净气介质6的雾的大部分,可以接近冷温水盘管7地配置,通过配置成将要接触的程度,能够更加提高其效果。
但是,前段净气介质6不是必须配置的净气介质,其通过离开冷温水盘管7规定距离地配置前段喷雾喷嘴5能够被代替,通过从前段喷雾喷嘴5喷雾的加湿用水与空气流充分接触后到达冷温水盘管7,能够实现同等的功能。
以下,说明上述的结构中的作用。如图7所示,在冬季运转模式中,从前段喷雾喷嘴5及后段喷雾喷嘴9将循环水喷雾,向冷温水盘管7通温水而作为加热盘管使用。在夏季运转模式中,从前段喷雾喷嘴5将循环水喷雾,停止后段喷雾喷嘴9的喷雾,向冷温水盘管7通冷水而作为冷却盘管使用。在除尘运转模式中,从前段喷雾喷嘴5及后段喷雾喷嘴9将循环水喷雾,向冷温水盘管7通冷水而作为冷却盘管使用。
冬季运转模式和夏季运转模式的控制,是将测定后述的外部空气的温度的湿球温度计的测定温度作为指标来切换。
除尘运转模式是在夏季运转模式中存在砂尘、海盐粒子等尘埃较多地混入空调对象空气中的可能性的情况下进行的,是使在夏季运转模式时停止了的下游侧加湿机构的加湿运转进行工作来提高除尘功能的。从夏季运转模式向除尘运转模式的切换,以人的判断或者风速、气压、降雨量、微粒子数量等外部环境信息为基础进行。这样,通过设定与外气的温度及污染的程度相应的适当的运转模式,能够谋求节能化。
对于各运转模式后面进行详述。在此,以冬季运转模式为例进行说明。驱动循环水供给系统12的泵18而将贮水槽11的循环水作为加湿用水从前段喷雾喷嘴5及后段喷雾喷嘴9进行喷雾。在从主体壳1的空气入口3向空气出口4流动的空气流中,从前段喷雾喷嘴5喷雾的循环水的雾,在加湿空气的同时捕捉空气流中的尘埃,伴随空气流A而到达前段净气介质6。
前段净气介质6捕捉空气流中的雾,由捕捉的雾在前段净气介质6内形成水膜而提高空气流的饱和效率,同时捕捉空气流中的尘埃、气体。
从散水喷嘴30分散的循环水润湿冷温水盘管7,冷温水盘管7在传热面上加热空气,同时加热附着在传热面上的循环水的水滴而促进气化。或者,在一部分的雾与空气流A一起通过前段净气介质6而到达冷温水盘管7的情况下,冷温水盘管7加热附着在传热面上的加湿用水的水滴而促进气化。
此时,与冷温水盘管7仅在与空气流A的气相之间进行热交换的情况相比,通过在与空气流A的气相之间及在与水滴的液相之间进行热交换,能够提高热交换效率。
加热了的水滴顺着冷温水盘管7流下,贮水槽11接住该水滴。通过混入此加热了的水滴,贮水槽11的循环水的温度上升。通过将此温度上升了的循环水从前段喷雾喷嘴5及后段喷雾喷嘴9向空气流中喷雾,以及冷温水盘管7的传热面上的水滴的气化,饱和效率提高,同时能够提高露点。
从后段喷雾喷嘴9向空气流中喷雾的循环水的雾,在加湿空气的同时捕捉空气流中的尘埃,伴随空气流A而到达后段净气介质8。后段净气介质8捕捉空气流中的雾及尘埃,分离气液而仅使空气通过。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由冷温水盘管7给予的热量不仅能够加热空气流A的空气还能够加热循环水,能够将加热循环水的热交换功能收纳在机器内。另外,通过将提高了温度的循环水向空气流中喷雾来进行加湿,能够提高加湿后的露点。
因此,根据本发明,通过同时提高露点和热交换效率,即使在利用温度低的排热等的情况下,即使排热的温度有变动也能够调整成将空调对象空气作为目的状态。
进而,不仅可以利用温度低的排热,由于供给空气的露点高,所以还能够降低设置在本装置的后段的加热装置等的能量负荷,能够谋求系统整体上的大幅度的节能化。
实施例1
图8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同样的结构要素赋予相同符号并省略说明。主体壳1在外部空气OA流入的外气流入口31和送出供给空气SA的送气口32之间,从上游侧向下游侧顺序形成了外气室33、前室34、水喷雾室2、后室35、送风机室36、送气室37。
外气室33具有外气流入口31,具备湿球温度计38,在内部配置了粗滤器39。在与外气室33的下游侧相连的前室34内配置了构成前端热交换盘管的预冷预热盘管40,预冷预热盘管40在介质管路41上设置了阀装置42。
配置在水喷雾室2内的冷温水盘管7,在介质管路43上设置了阀装置44,并设置了测定由后段净气介质8的支承框16接住的水滴、冷凝水的温度的温度测定装置45。预冷预热盘管40的阀装置42及冷温水盘管7的阀装置44,将由温度测定装置45测定的温度作为指标进行开度控制或者开闭控制。
在后室35内配置了冷却盘管46,冷却盘管46在介质管路47上设置了阀装置48。在冷却盘管46的下游侧设置了干球温度计49,阀装置48将由干球温度计49测定的温度作为指标进行开度控制或者开闭控制。
在送风机室36内设置了送风机50,吸引通过了冷却盘管46的后室35的空气而向送气室37排出。在送气室37内作为最后段的过滤器设置了中性能过滤器51。
说明上述的结构中的作用。
基本的控制
通过泵18的驱动,将箱19的循环水从前段喷雾喷嘴5及后段喷雾喷嘴9(夏季停止)进行喷雾。顺着前段净气介质6、冷温水盘管7、后段净气介质8、冷却盘管46流下的雾的水滴及冷凝水,或者从水喷雾室2的空气流中落下的循环水,流入箱19而在系统内进行循环。
通过运转送风机50,在主体壳1中从外气流入口31向送气口32产生空气流A。从外气流入口31流入的外部空气OA,通过粗滤器39、预冷预热盘管40、前段净气介质6、冷温水盘管7、后段净气介质8、冷却盘管46、送风机50,在通过最后段的中性能过滤器51之后作为供给空气SA送出。如后述的那样,因为前段净气介质6及后段净气介质8具有除尘功能,所以能够抑制加在配置于最下游位置的中性能过滤器51上的负荷,能够谋求中性能过滤器51的过滤器寿命的延长化。
冬季运转模式和夏季运转模式是将湿球温度计38的测定温度作为指标进行切换。夏季运转模式和除尘运转模式的切换,以人的判断或者风速、气压、降雨量、微粒子数等外部环境信息为基础进行。
冬季运转模式
在冬季运转模式中,向预冷预热盘管40及冷温水盘管7通入规定温度的温水,在此,通入具有28℃的排热的水,向冷却盘管46通入规定温度的冷水。外部空气OA由粗滤器39进行除尘,由预冷预热盘管40加温到规定温度。
从前段喷雾喷嘴5向通过了预冷预热盘管40的规定温度的空气流中进行循环水喷雾来加湿,由位于前段喷雾喷嘴5的下游侧的前段净气介质6捕捉空气流中的雾及尘埃。从前段喷雾喷嘴5喷雾的循环水的一部分的雾伴随空气流A而通过前段净气介质6,到达冷温水盘管7。
冷温水盘管7在传热面上加热空气,同时加热附着在传热面上的水滴。加热了的水滴顺着冷温水盘管7流下,箱19接住该水滴。通过从前段喷雾喷嘴5及后段喷雾喷嘴9向空气流中进行因混入此加热了的水滴而导致温度上升了的循环水喷雾,饱和效率和露点提高。
后段喷雾喷嘴9将循环水向通过了冷温水盘管7的空气流中喷雾,循环水的雾在加湿空气的同时捕捉空气流中的尘埃,伴随空气流A而到达后段净气介质8。后段净气介质8捕捉空气流中的雾及尘埃,分离气液而仅使空气通过。通过了后段净气介质8的空气通过送风机50、中性能过滤器51,作为供给空气SA被送出。
夏季运转模式
在夏季运转模式中,向预冷预热盘管40、冷温水盘管7及冷却盘管46的各个通入规定温度的冷水。外部空气OA由粗滤器39除尘,由预冷预热盘管40减温到规定温度。
将循环水从前段喷雾喷嘴5向通过了预冷预热盘管40的规定温度的空气流中喷雾来进行加湿,由位于前段喷雾喷嘴5的下游侧的前段净气介质6捕捉空气流中的雾及尘埃。从前段喷雾喷嘴5喷雾的循环水的一部分的雾,伴随空气流A而通过前段净气介质6,到达冷温水盘管7。
冷温水盘管7在传热面上冷却空气。冷却了的水滴顺着冷温水盘管7流下,箱19接住该水滴。在夏季运转模式中,停止后段喷雾喷嘴9的喷雾。
后段净气介质8捕捉空气流中的雾及尘埃,分离气液而仅使空气通过。通过了后段净气介质8的空气通过送风机50、中性能过滤器51,作为供给空气SA被送出。
除尘运转模式
在除尘运转模式中,向预冷预热盘管40、冷温水盘管7及冷却盘管46的各个通入规定温度的冷水。外部空气OA由粗滤器39进行除尘,由预冷预热盘管40减温到规定温度。
将循环水从前段喷雾喷嘴5向通过了预冷预热盘管40的规定温度的空气流中喷雾来进行加湿,由位于前段喷雾喷嘴5的下游侧的前段净气介质6捕捉空气流中的雾及尘埃。从前段喷雾喷嘴5喷雾的循环水的一部分的雾伴随空气流A通过前段净气介质6,到达冷温水盘管7。
冷温水盘管7在传热面上冷却空气。冷却了的水滴顺着冷温水盘管7流下,箱19接住该水滴。
后段喷雾喷嘴9将循环水向通过了冷温水盘管7的空气流中喷雾,循环水的雾在加湿空气的同时捕捉空气流中的尘埃,伴随空气流A而到达后段净气介质8。
后段净气介质8捕捉空气流中的雾及尘埃,分离气液而仅使空气通过。通过了后段净气介质8的空气通过送风机50、中性能过滤器51,作为供给空气SA被送出。
接下来,在与现有的方式的比较中说明本发明的效果。图11是模式地表示本发明的结构的图,对与上述的同样的结构要素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图10是使用现有的方式的气化式加湿器的结构,图9是表示两者中的冬季的状态线的空气线图。记载在图10及图11的图中的括弧内写的编号与附加在图9的各状态点上的括弧内写的编号对应。
在图10中,在主体壳60的内部,在从外气流入口61到送气口62之间,顺序配置了预冷预热盘管63、第一气化式加湿器原料64、冷温水盘管65、第二气化式加湿器原料66、冷却盘管67、送风机68,分别向第一气化式加湿器原料64和第二气化式加湿器原料66滴下补给水。
在此,在图10所示的现有结构和图11所示的本发明的结构中,在将通过了预冷预热盘管40后的空气温度定作为DB25℃、WB10.3℃,设各盘管能力相同,预冷预热盘管63、冷温水盘管65中的盘管的入口温水温度为28℃,出口温水温度为20℃的运转条件下进行比较。
在现有的结构中,如在图9中由虚线表示的那样,由预冷预热盘管63加热时[从(1)向(2)的变化],以及由冷温水盘管65加热时[从(3)向(4)的变化]的状态变化,是不伴随绝对湿度的变化的温度变化,而在由第一气化式加湿器原料64加湿时[从(2)向(3)的变化]、以及由第二气化式加湿器原料66加湿时[从(4)向(5)的变化],是焓为一定并伴随绝对湿度的变化的温度变化。
在本发明的结构中,如在图9中由实线表示的那样,由预冷预热盘管40加热时[从(1)向(2)的变化]的状态变化,是不伴随绝对湿度的变化的温度变化,是与现有的同样。
但是,在由冷温水盘管7加热时[从(3)向(4)的变化]的状态变化,是伴随由传热面上的雾的气化引起的绝对湿度的变化的温度变化,能够实现比现有高的绝对湿度。进而,在由前段喷雾喷嘴5及前段净气介质6加湿时[从(2)向(3)的变化],是起因于进行喷雾的循环水的升温而伴随焓的变化及绝对湿度的变化的温度变化,能够实现比现有高的湿球湿度。
因此,在本发明中,通过由冷温水盘管7加热循环水而将温水喷雾,由于在[从(2)向(3)的变化]中作为温水洗涤器而发挥功能,所以能够有效利用温度低的排热等来提高露点。进而,通过在冷温水盘管7中的[从(3)向(4)的变化]中实现伴随加湿的加热,能够有效地利用温度低的排热等来同时提高露点和热交换效率。
本发明如图12所示,也可以做成在循环水供给系统12中分别设置向前段喷雾喷嘴5进行供给的泵18a和向后段喷雾喷嘴9进行供给的泵18b的结构。
另外,如图13所示,在夏季运转模式中,通过由冷温水盘管7冷却循环水而进行冷水喷雾,由于在[从(2)向(3)的变化]中作为冷水洗涤器而发挥功能,所以能够提高热交换效率。
另外,如图14所示,也可以做成将气化式加湿器原料作为上游侧及下游侧的加湿机构来配置并滴下加湿用水的结构。在此情况下,希望在下游侧加湿机构的下游侧配置用于气液分离的分离器。

Claims (3)

1.一种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空气入口向空气出口产生空气流的主体壳;
配置在主体壳的水喷雾室内的热交换盘管;
配置在热交换盘管的上游侧并由前段喷雾喷嘴和前段净气介质构成的上游侧加湿机构,所述前段喷雾喷嘴向空气流中喷雾加湿用水以加湿空气流的同时捕捉空气流中的尘埃,所述前段净气介质捕捉自前段喷雾喷嘴喷出的雾及空气流中的尘埃;
配置在热交换盘管的下游侧并由后段喷雾喷嘴和后段净气介质构成的下游侧加湿机构,所述后段喷雾喷嘴向空气流中喷雾加湿用水以加湿空气流的同时捕捉空气流中的尘埃,所述后段净气介质捕捉自后段喷雾喷嘴喷出的雾及空气流中的尘埃;
分散循环水来润湿热交换盘管的散水机构;
至少贮存顺着热交换盘管流下的循环水的贮水槽;
在向散水机构循环供给贮水槽的循环水的同时,将循环水作为加湿用水向上游侧加湿机构和下游侧加湿机构的至少任一方循环供给的循环水供给系统;以及
配置在水喷雾室的下游侧的冷却盘管,
所述空调机在冬季运转模式中,从前段喷雾喷嘴及后段喷雾喷嘴将循环水喷雾,向所述热交换盘管通温水而作为加热盘管使用,在夏季运转模式中,从前段喷雾喷嘴将循环水喷雾,停止后段喷雾喷嘴的喷雾,向所述热交换盘管通冷水而作为冷却盘管使用,而且,在除尘运转模式中,从前段喷雾喷嘴及后段喷雾喷嘴将循环水喷雾,向所述热交换盘管通冷水而作为冷却盘管使用。
2.一种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空气入口向空气出口产生空气流的主体壳;
配置在主体壳的水喷雾室内的热交换盘管;
配置在热交换盘管的上游侧并由前段喷雾喷嘴和前段净气介质构成的上游侧加湿机构,所述前段喷雾喷嘴向空气流中喷雾加湿用水以加湿空气流的同时捕捉空气流中的尘埃,所述前段净气介质位于前段喷雾喷嘴的下游侧,捕捉自前段喷雾喷嘴喷出的雾及空气流中的尘埃,同时,一部分的雾伴随空气流而通过该前段净气介质;
配置在热交换盘管的下游侧并由后段喷雾喷嘴和后段净气介质构成的下游侧加湿机构,所述后段喷雾喷嘴向空气流中喷雾加湿用水以加湿空气流的同时捕捉空气流中的尘埃,所述后段净气介质捕捉自后段喷雾喷嘴喷出的雾及空气流中的尘埃;
至少贮存顺着热交换盘管流下的循环水的贮水槽;
将贮水槽的循环水作为加湿用水至少向上游侧加湿机构循环供给的循环水供给系统;以及
配置在水喷雾室的下游侧的冷却盘管,
所述空调机在冬季运转模式中,从前段喷雾喷嘴及后段喷雾喷嘴将循环水喷雾,向所述热交换盘管通温水而作为加热盘管使用,在夏季运转模式中,从前段喷雾喷嘴将循环水喷雾,停止后段喷雾喷嘴的喷雾,向所述热交换盘管通冷水而作为冷却盘管使用,而且,在除尘运转模式中,从前段喷雾喷嘴及后段喷雾喷嘴将循环水喷雾,向所述热交换盘管通冷水而作为冷却盘管使用。
3.如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在冷却盘管的下游侧设置有中性能过滤器。
CN200880109533.6A 2007-11-26 2008-11-26 空调机 Active CN1018215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303845 2007-11-26
JP2007303845A JP5288776B2 (ja) 2007-11-26 2007-11-26 空気調和機
PCT/JP2008/003470 WO2009069285A1 (ja) 2007-11-26 2008-11-26 空気調和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21554A CN101821554A (zh) 2010-09-01
CN101821554B true CN101821554B (zh) 2013-09-25

Family

ID=40678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09533.6A Active CN101821554B (zh) 2007-11-26 2008-11-26 空调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288776B2 (zh)
CN (1) CN101821554B (zh)
WO (1) WO200906928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24293B2 (ja) * 2009-08-07 2014-11-12 株式会社大林組 散水スクリーン装置
TR201007003A2 (tr) * 2010-08-23 2011-09-21 Aks�Yek C�Neyt Hava soğutmalı soğutucular için soğutma sistemi ve yöntemi.
JP5694723B2 (ja) * 2010-09-28 2015-04-01 株式会社大林組 スクリーン装置
JP5992139B2 (ja) * 2010-12-08 2016-09-14 三機工業株式会社 水噴霧加湿装置
JP6138228B1 (ja) * 2015-12-28 2017-05-31 スミコーホームズ株式会社 循環気体用熱交換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空調システム
CN105716188A (zh) * 2016-02-04 2016-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及其加湿方法
US11305089B2 (en) 2016-04-13 2022-04-19 Metran Co., Ltd. Humidifier and respiratory assistance device
JP6831160B2 (ja) * 2017-03-31 2021-02-17 三機工業株式会社 水噴霧型加湿装置
WO2018189889A1 (ja) * 2017-04-14 2018-10-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調用室内機
GB201900022D0 (en) * 2019-01-02 2019-02-13 Dyson Technology Ltd Air treatment apparatus
JP2020159657A (ja) * 2019-03-28 2020-10-0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液体微細化装置
JP7443275B2 (ja) * 2021-02-19 2024-03-05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処理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66439A (zh) * 2004-10-28 2006-05-0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换气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34348A (en) * 1976-09-09 1978-03-30 Sharp Corp Air conditioner
JPH0247381Y2 (zh) * 1987-04-30 1990-12-13
JPH08327085A (ja) * 1995-05-31 1996-12-10 Hitachi Plant Eng & Constr Co Ltd 湿式空調機
JP2000312810A (ja) * 1999-04-30 2000-11-14 Kubota Kucho Kk エアワッシャ
JP4121116B2 (ja) * 2002-06-28 2008-07-23 株式会社テクノ菱和 除湿兼加湿システム
JP4689179B2 (ja) * 2004-03-08 2011-05-25 株式会社テクノ菱和 空調機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66439A (zh) * 2004-10-28 2006-05-0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换气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127944A (ja) 2009-06-11
WO2009069285A1 (ja) 2009-06-04
JP5288776B2 (ja) 2013-09-11
CN101821554A (zh) 2010-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21554B (zh) 空调机
SE439365B (sv) Metod och anordning for luftkonditionering med solenergi och hygroskopisk vetska
CN102679470B (zh) 自清洁的高效恒温恒湿节能中央空调设备
CN207132459U (zh) 一种空调
CN208579428U (zh) 空气净化器
CN106288095A (zh) 一种加湿装置及带有加湿装置的空调器
SE425219B (sv) Sett och anordning att rena en forsmutsad gas, exempelvis procrssfranluft, och att dervid styra temperaturen och relativa fuktigheten
CN206755360U (zh) 空调器室内机、空调器室外机及空调器
CN108731139A (zh) 一种兼具除尘和智能湿度控制功能的新风换气机
CN105972728B (zh) 立管间接-抽拉式填料分层喷雾复合的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CN105928106B (zh) 毛细管型闭式蒸发冷却冷水机组
CN209221782U (zh) 一种仓储式微模块
CN111829081A (zh) 一种智能恒氧恒净恒湿新风机
CN104676791B (zh) 一种对室内空气净化制冷的方法及两级制冷空调器
CN104791933B (zh) 基于光伏驱动的防结冰式蒸发冷却空调系统
CN206973764U (zh) 一种新风系统
CN105605701A (zh) 一种恒温恒湿系统
JP2002156137A (ja) 空調用加湿設備
CN212673402U (zh) 一种智能恒氧恒净恒湿新风机
RU2363893C1 (ru) Кондиционер с вихревыми элементами
CN105202941B (zh) 闭式绝热蒸发冷却器
CN208145648U (zh) 空气调节除尘机
CN209165628U (zh) 温差电致冷式空气净化器
RU184649U1 (ru)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охлаждения воздуха
CN202328529U (zh) 一种迷宫型精馏式溶液制冷除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