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13421B - 环冷机及其支承梁 - Google Patents

环冷机及其支承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13421B
CN101813421B CN2010101712448A CN201010171244A CN101813421B CN 101813421 B CN101813421 B CN 101813421B CN 2010101712448 A CN2010101712448 A CN 2010101712448A CN 201010171244 A CN201010171244 A CN 201010171244A CN 101813421 B CN101813421 B CN 1018134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backbar
base plate
central cooler
ver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7124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13421A (zh
Inventor
郭清
高德亮
翟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17124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1342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134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134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134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134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环冷机支承梁,用于支撑环冷机台车,所述支承梁的顶板、底板和两块纵向立板构成箱形腔室,且底板的中部开有用于安装铰接座的第一连接通孔;支承梁的箱形腔室内固设有若干块横向立板,且分别沿支承梁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在第一连接通孔位置处的底板的上方设置有加强板总成,加强板总成的中部开有用于安装铰接座的第二连接通孔,且第二连接通孔与底板上的第一连接通孔上下相对设置;加强板总成的外沿与两块纵向立板固定连接,或者与相邻两侧的两块横向立板固定连接,或者与两块纵向立板和相邻两侧的两块横向立板固定连接。由于加强板总成与相邻结构之间形成了刚性结构,完全可以满足较大承载需求。在此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该支承梁的环冷机。

Description

环冷机及其支承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炼领域,特别涉及环冷机及其支承梁。
背景技术
请参见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现有环冷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环冷机的非冷却区的A-A局部剖面图,图3是图1的B部放大图。
环冷机10大致分为高温区I区、中温区II区、低温区III区和非冷却区IV区,每个台车11和内侧拦板12、外侧栏板13以及两个相邻的支承梁14的侧板构成一个环冷机冷却工作单元。其中,台车11本体的前置端通过铰接座18吊装在前置支承梁14上,台车11本体的后置端通过支撑轮112与环形导轨19相抵。具体请参见图4,该图是图2的C部放大图。
工作过程中,台车11和支承梁14实时围绕环冷机10的中心匀速转动,烧结完成后的矿料经非冷却区装料工位的给料溜槽15布置于台车上,也就是说,待冷却的矿料依次布置于由内侧栏板12、外侧栏板13、两个相邻的支承梁14的侧板和台车篦板111构成的容纳空间。与此同时,随着台车11与支承梁14的转动依次进入三个冷却区:高温区I区、中温区II区和低温区III区,之后回转至非冷却区卸料工位,台车11完成卸料作业。在卸料工位,台车11在其自身及矿料自重的作用下,台车车轮112沿卸料导轨下降,且台车11绕其与铰接座18之间的铰接轴16做翻转运动,台车篦板111向下倾斜;从而使得前述容纳空间中的矿料沿着支承梁14的侧板和台车篦板111滑落至卸料溜槽17。最后,台车支撑轮112沿曲轨上升,台车11复位至水平状态后再进入装料区装料,依此循环。
实际工作过程中,台车11在卸料完成后不可避免地会在台车下层平板113上残留有矿料;显然,随着台车11的复位,夹存在单元静密封装置的密封体支架与台车下层平板113之间的残留矿料颗粒,使得密封体支架与台车下层平板23之间产生较大的作用力。特别是,若在后置支承梁14的前侧支撑板下方的密封体支架141与台车下层平板113之间夹存有残留矿料,基于杠杆原理,铰接座18作用于前置支承梁底板142上的力将以倍数级放大,从而使得前置支承梁底板142产生塑性变形,甚至是导致支承梁产生无法修复的损坏而无法正常工作,进而影响台车工作的稳定性。
有鉴于此,亟待针对现有台车的支承梁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以有效提高其底部结构的承载能力,进而确保台车的工作稳定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优化的环冷机支承梁,以有效提高其底部结构的承载能力。在此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该支承梁的环冷机。
本发明提供的环冷机支承梁,用于支撑环冷机台车,所述支承梁的顶板、底板和两块纵向立板构成箱形腔室;所述底板的中部开有用于安装铰接座的第一连接通孔;所述支承梁的箱形腔室内固设有若干块横向立板,且分别沿所述支承梁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第一连接通孔位置处的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有加强板总成,所述加强板总成的中部开有用于安装铰接座的第二连接通孔,且所述第二连接通孔与所述底板上的第一连接通孔上下相对设置;所述加强板总成的外沿与两块纵向立板固定连接,或者与相邻两侧的两块横向立板固定连接,或者与两块纵向立板和相邻两侧的两块横向立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加强板总成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加强板总成包括上盖板和两块纵向肋板;其中,所述上盖板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上方,且所述上盖板的周边分别与相邻两侧的两块横向立板和支承梁的两块纵向立板焊接固定;所述两块纵向肋板沿所述支承梁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上盖板和底板之间,且两块纵向肋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通孔和第二连接通孔的两侧;每个所述纵向肋板的周边分别与上盖板、底板和相邻两侧的两块横向立板焊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加强板总成还包括沿所述支承梁的宽度方向设置在两块纵向肋板之间的两块横向肋板,且所述两块横向肋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通孔和第二连接通孔的两侧;每个所述横向肋板的周边分别与上盖板、底板和两块纵向肋板焊接固定。
本发明提供的环冷机,包括若干个台车和若干个如前所述的支承梁;所述若干个台车支承梁沿环冷机的周向依次设置;所述若干个台车分别与相邻两个支承梁配合,形成若干个环冷机冷却工作单元;其中,每个台车的前置端分别与固设在前置异型梁的底板上的铰接座铰接,以便于台车的打开和复位作业。
优选地,所述铰接座包括顶部基板和固设于所述顶部基板底面上的铰接耳板,所述铰接座的铰接耳板依次经所述上盖板上的第二连接通孔和所述底板上的第一连接通孔穿出后与相应台车的前置端铰接;且所述顶部基板和所述加强板总成的上盖板上对应设置有螺栓穿装孔,以便于采用螺栓、螺母实现所述铰接座和支承梁之间的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针对环冷机支承梁的底部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在与铰接座配合连接处的底板上方设置有加强板总成,该加强板总成的外沿与两块纵向立板固定连接,或者与相邻两侧的两块横向立板固定连接,或者与两块纵向立板和相邻两侧的两块横向立板固定连接。这样,在支承梁与台车前置端配合处形成稳定的刚性结构,大大提高了与铰接座相连接的支承梁底板的抗扭、抗剪等力学性能,进而有效提高环冷机的工作稳定性。在台车卸料后的实际复位过程中,即便是在台车下层平板上残留有矿料,使得铰接座作用于前置异型梁底板上的力较大,由于本方案中所述加强板总成与相邻结构之间形成了刚性结构,也完全可以满足较大承载需求。
在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中,该加强板总成包括上盖板、两块纵向肋板和两块横向肋板;其中,所述上盖板的周边分别与相邻两侧的两块横向立板和支承梁的两块纵向立板焊接固定;两块纵向肋板沿所述支承梁的长度方向设置在上盖板和底板之间,且分别设置在用于安装铰接座的连接通孔的两侧,每个纵向肋板的周边分别与上盖板、底板和相邻两侧的两块横向立板焊接固定;两块横向肋板沿所述支承梁的宽度方向设置在两块纵向肋板之间,且分别设置在用于安装铰接座的连接通孔的两侧,每个横向肋板的周边分别与上盖板、底板和两块纵向肋板焊接固定。如此设计,在满足工作强度需要的同时,可进一步控制工艺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环冷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环冷机的非冷却区的A-A局部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部放大图;
图4是图2的C部放大图;
图5是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承梁与台车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6是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承梁的轴侧图;
图7是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承梁的纵向剖面图;
图8是图7的E-E剖面图;
图9是图7的D-D局部剖面图。
图5-图9中:
支承梁50、顶板51、底板52、第一连接通孔521、前侧纵向立板53、后侧纵向立板54、横向立板55、箱形腔室56、加强板总成60、上盖板61、第二连接通孔611、纵向肋板62、横向肋板63、铰接座70、顶部基板71、铰接耳板72、台车8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结构优化的环冷机支承梁,以有效提高其底部结构的承载能力,从而在。
不失一般性,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
本文中所涉及的方位词上、下是以位于常态工作位置的环冷机为基准定义的,所涉及的方位词内、外是以环冷机中心为基准定义的。应当理解,所述上、下、内、外等方位词的使用并不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方式中,构成所述环冷机的基本功能部件及其相互之间的位置连接关系与现有技术相同,可一并参见图1、图2和图3。具体而言,该环冷机包括若干个台车和若干个支承梁;所述若干个台车、支承梁沿环冷机的周向依次设置;所述若干个台车分别与相邻两个支承梁配合,形成若干个环冷机冷却工作单元;其中,每个台车的前置端分别与安装在前置支承梁的底板上的铰接座铰接,以便于台车进行打开和复位作业;工作过程中,沿着固设于支架上的导轨,台车与支承梁围绕环冷机的中心回转运动,完成布料、冷却及卸料等作业。其中,冷却矿料的作业通过送风系统具体实现。
另外,对于需要设置余热回收功能的环冷机,还需要设置烟气罩及烟气罩密封等功能部件。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主要功能部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与现有技术基本相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基于现有技术完全可以实现,故本文不再赘述。比如,台车前置端通过与固定设置在前置异型梁底部的铰接座铰接实现台车的打开、复位作业。为详细阐述本方案的支承梁与铰接座连接处的结构细节,请一并参见图5和图6;其中,图5是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承梁与台车的装配关系示意图,该图为局部周向剖面图;图6是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承梁的轴侧图,该图除去了后侧纵向立板,以清楚示出内部具体结构。
结合图5和图6所示,本方案提供的用于支撑环冷机台车的支承梁50,其顶板51、底板52和两块纵向立板(前侧纵向立板53和后侧纵向立板54)构成内部箱形腔室。同时,在支承梁50的箱形腔室内固设有若干块横向立板55,且分别沿支承梁50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以增强支承梁的整体强度。
底板52的中部开有第一连接通孔521,用于安装铰接座70。该第一连接通孔521处的内、外两侧的横向立板55与前侧纵向立板53和后侧纵向立板54之间形成较小的箱形腔室56。
在该箱形腔室56内,加强板总成60固定设置于底板52的上方,该加强板总成60的外沿分别与前侧纵向立板53、后侧纵向立板54和相邻内、外两侧的两块横向立板55固定连接,且该加强板总成60还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从而与相邻的部件固连为一体。此外,加强板总成60的中部开有第二连接通孔611,第二连接通孔611与底板52上的第一连接通孔521上下相对设置,以便于安装铰接座70。
铰接座70包括顶部基板71和固设于顶部基板71下底面上的铰接耳板72,铰接座70的铰接耳板72由上至下依次经加强板总成60上的第二连接通孔611和底板52上的第一连接通孔521穿出后,与相应台车80的前置端铰接,此状态下,铰接座70的顶部基板71的下底面与加强板总成60的上表面相抵。之后,将铰接座70与加强板总成60固定连接。
实际上,铰接座70与加强板总成60之间固定连接关系可以采用常规的工艺方法实现,比如,焊接。图中所示的方案中,两者之间采用螺纹紧固件实现两者之间的固定连接关系。
具体地,请一并参见图7、图8和图9,其中,图7是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承梁的纵向剖面图;图8是图7的E-E剖面图;图9是图7的D-D局部剖面图。加强板总成60包括上盖板61、两块纵向肋板62和两块横向肋板63。
第二连接通孔611开设在上盖板61上,该上盖板61置于底板52上方的箱形腔室56内。装配完成后,上盖板上的第二连接通孔611与底板52上开设的第一连接通孔521上下相对,上盖板61的周边分别与相邻内、外两侧的两块横向立板55和支承梁的两块纵向立板(前侧纵向立板53和后侧纵向立板54)焊接固定;也就是说,在水投影面内,上盖板61与该箱形腔室56的内部空间的形状、尺寸大致相同,以利于焊接固定。
两块纵向肋板62沿支承梁50的长度方向设置在上盖板61和底板52之间,且两块纵向肋板62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通孔521和第二连接通孔611的两侧;两块纵向肋板62的周边分别与上盖板61、底板52和相邻内、外两侧的两块横向立板55焊接固定。应当理解,两块纵向肋板62分别在第一连接通孔521和第二连接通孔611前后两侧最大限度的贴近前述两孔的边缘,以获得该部位最佳的承载能力。
两块横向肋板63沿支承梁50的宽度方向设置在两块纵向肋板62之间,且两块横向肋板63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通孔521和第二连接通孔611的两侧;每个横向肋板63的周边分别与上盖板61、底板52和两块纵向肋板62焊接固定。同样地,两块横向肋板63分别在第一连接通孔521和第二连接通孔611的内外两侧最大限度的贴近前述两孔的边缘,为最佳方案。
特别说明的是,加强板总成60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形式,而非局限于前述具体结构形式;比如,纵向肋板62和横向肋板63均可以设置为多个;比如,横向肋板63延伸至与前侧纵向立板53和后侧纵向立板54相抵固定,而纵向肋板62与两个横向肋板63相抵固定;比如,根据实际产品的设计需要,加强板总成60的外沿可以仅与前侧纵向立板53和后侧纵向立板54固定连接,或者,其外沿仅与相邻内、外两侧的两块横向立板55固定连接。应当理解,只要满足增加支承梁与铰接座配合处的承载能力,均在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内。
具体地,铰接座70的顶部基板71和加强板总成60的上盖板61上对应设置有螺栓穿装孔,以便于采用螺栓、螺母实现铰接座70和支承梁50之间的固定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环冷机支承梁,用于支撑环冷机台车,所述支承梁的顶板、底板和两块纵向立板构成箱形腔室;所述底板的中部开有用于安装铰接座的第一连接通孔;所述支承梁的箱形腔室内固设有若干块横向立板,且分别沿所述支承梁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通孔位置处的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有加强板总成,所述加强板总成的中部开有用于安装铰接座的第二连接通孔,且所述第二连接通孔与所述底板上的第一连接通孔上下相对设置;所述加强板总成的外沿与两块纵向立板固定连接,或者与相邻两侧的两块横向立板固定连接,或者与两块纵向立板和相邻两侧的两块横向立板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冷机支承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总成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冷机支承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总成包括:
上盖板,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上方,且所述上盖板的周边分别与相邻两侧的两块横向立板和支承梁的两块纵向立板焊接固定;和
两块纵向肋板,沿所述支承梁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上盖板和底板之间,且两块纵向肋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通孔和第二连接通孔的两侧;
每个所述纵向肋板的周边分别与上盖板、底板和相邻两侧的两块横向立板焊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冷机支承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总成还包括:
两块横向肋板,沿所述支承梁的宽度方向设置在两块纵向肋板之间,且两块横向肋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通孔和第二连接通孔的两侧;
每个所述横向肋板的周边分别与上盖板、底板和两块纵向肋板焊接固定。
5.环冷机,包括:
若干个支承梁,沿环冷机的周向依次设置;和
若干个台车,分别与相邻两个支承梁配合,形成若干个环冷机冷却工作单元;
其中,每个台车的前置端分别与固设在前置异型梁的底板上的铰接座铰接,以便于台车的打开和复位作业;其特征在于,
所述若干个支承梁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环冷机支承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座包括顶部基板和固设于所述顶部基板底面上的铰接耳板,所述铰接座的铰接耳板依次经所述上盖板上的第二连接通孔和所述底板上的第一连接通孔穿出后与相应台车的前置端铰接;且所述顶部基板和所述加强板总成的上盖板上对应设置有螺栓穿装孔,以便于采用螺栓、螺母实现所述铰接座和支承梁之间的固定连接。
CN2010101712448A 2010-04-29 2010-04-29 环冷机及其支承梁 Active CN1018134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712448A CN101813421B (zh) 2010-04-29 2010-04-29 环冷机及其支承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712448A CN101813421B (zh) 2010-04-29 2010-04-29 环冷机及其支承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13421A CN101813421A (zh) 2010-08-25
CN101813421B true CN101813421B (zh) 2012-08-01

Family

ID=42620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712448A Active CN101813421B (zh) 2010-04-29 2010-04-29 环冷机及其支承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134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6665A (zh) * 2010-09-20 2011-01-05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环冷机台车支承梁
CN103143874B (zh) * 2013-03-27 2014-12-31 湖南中冶长天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环冷机异形梁的加工工艺及其专用焊接工装
CN103471399B (zh) * 2013-09-26 2015-03-11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环冷机及其台车支承梁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48687A (en) * 1990-09-28 1992-09-22 Hitachi Zosen Corporation Cooling apparatus for bulk material
CN101118121A (zh) * 2007-09-03 2008-02-06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环冷机台车的支承梁结构
CN101482370A (zh) * 2009-02-10 2009-07-15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环冷机台车的支承梁
CN101482371A (zh) * 2009-02-12 2009-07-15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环冷机的单元静密封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3892A (ja) * 1982-07-15 1984-01-24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火格子機械の密封装置におけるダストシ−ル装置
JPS59161677A (ja) * 1983-03-04 1984-09-12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高圧ガスによる粒塊状物処理装置
JPS6170379A (ja) * 1984-09-12 1986-04-11 日立造船株式会社 高温粉粒体の冷却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48687A (en) * 1990-09-28 1992-09-22 Hitachi Zosen Corporation Cooling apparatus for bulk material
CN101118121A (zh) * 2007-09-03 2008-02-06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环冷机台车的支承梁结构
CN101482370A (zh) * 2009-02-10 2009-07-15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环冷机台车的支承梁
CN101482371A (zh) * 2009-02-12 2009-07-15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环冷机的单元静密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13421A (zh) 2010-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89269B2 (en) Modular manufacturing facility and method
CN101813421B (zh) 环冷机及其支承梁
CN101825397B (zh) 一种用于环冷机台车支承梁
CN101936665A (zh) 一种环冷机台车支承梁
CN102486351B (zh) 环冷机及其单元静密封装置
CN101806545B (zh) 一种环冷机台车篦板单元及台车篦板
CN102419108B (zh) 环冷机及其台车体拆装方法
CN103017546B (zh) 环冷机及其单元静密封装置
CN102672394A (zh) 分体式动力电池箱焊接工装
CN101825398B (zh) 环冷机
CN205770160U (zh) 一种无人机
CN202002500U (zh) 环冷机台车及具有该台车的环冷机
CN206817979U (zh) 一种检修维护方便的烧结机台车
CN102121796B (zh) 环冷机台车及具有该台车的环冷机
CN103256814A (zh) 烧结环冷机台车
CN201417092Y (zh) 可拆卸式球团环冷机台车
CN103471399B (zh) 环冷机及其台车支承梁
CN107166968B (zh) 静密封环冷机双层送风系统
CN108202755A (zh) 一种可升降高度的运输车
CN206856427U (zh) 无人驾驶车测试小车底盘的车轮机构
CN207560584U (zh) 一种双面布局的机箱
CN203009838U (zh) 门型密封装置及具有该门型密封装置的环冷机
CN101839650B (zh) 环冷机及其单元静密封装置
CN206645584U (zh) 一种仓储升降台
CN201201609Y (zh) 机车转向架的构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