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39650B - 环冷机及其单元静密封装置 - Google Patents

环冷机及其单元静密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39650B
CN101839650B CN2010101822240A CN201010182224A CN101839650B CN 101839650 B CN101839650 B CN 101839650B CN 2010101822240 A CN2010101822240 A CN 2010101822240A CN 201010182224 A CN201010182224 A CN 201010182224A CN 101839650 B CN101839650 B CN 1018396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 support
chassis
central cooler
static sealing
unit sta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8222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39650A (zh
Inventor
高德亮
戴传德
郭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18222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396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396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396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396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396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ling Devices (AREA)
  • Turbine Rotor Nozzle Sea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环冷机,用于环冷机的单元静密封装置,包括台车下层平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台车下层平板四周且与所述台车下层平板的上表面构成四条连续密封边的台车内侧密封板、台车外侧密封板、前置支承梁的后支撑板和后置支承梁的前支撑板;所述四条连续密封边包括密封体支架和固设于所述密封体支架外侧的密封胶件;所述密封体支架的内侧下沿开有坡口。以有效解决密封体支架与台车下层平板之间夹存残余矿料的问题,确保整机的工作稳定性。在此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该单元静密封装置的环冷机。

Description

环冷机及其单元静密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炼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环冷机及其单元静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请参见图1和图2,其中,图1为现有环冷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环冷机的非冷却区的A-A局部剖面图。
环冷机10大致分为高温区I区、中温区II区、低温区III区和非冷却区IV区。工作过程中,台车11和支承梁14实时围绕环冷机10的中心匀速转动,烧结完成后的矿料经非冷却区装料工位的给料溜槽15布置于台车上,并随着台车11的转动依次进入三个冷却区:高温区I、中温区II和低温区III,之后回转至非冷却区卸料工位,完成卸料作业。最后,台车车轮112沿曲轨上升,台车11复位至水平状态后再进入装料区装料,依此循环。
在矿料冷却过程中,需对环冷机台车11的车体进行密封,以避免冷风从环冷机台车11的下层平板的周边泄漏,影响冷却效果。现有技术中,在台车内侧密封板、台车外侧密封板、前置支承梁的后支撑板和后置支承梁的前支撑板与台车下层平板上表面之间构成四条连续密封边,各密封胶件分别通过密封体支架与相应的侧板、支撑板固定连接。请参见图3,该图示出了后置支承梁与台车下层平板之间的密封状态,密封胶件21通过密封体支架22设置在后置支承梁的前支撑板与台车下层平板23上表面之间。
众所周知,台车卸料完成后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不完全卸料的情形,或者,存在台车篦板111和支承梁14的侧板上的残余矿料掉落在台车下层平板上的情形。然而,在台车复位的过程中,若有残余的矿料颗粒O夹存在密封体支架22与台车下层平板23之间,具体如图4所示,随着台车11的复位,将会在密封体支架22与台车下层平板23之间产生较大的作用力,从而影响台车工作的稳定性,甚至是产生塑性变形,当台车冷却作业时产生漏风现象,并带出粉料,污染环冷机的作业环境。
有鉴于此,亟待针对现有密封体支架与台车下层平板之间的配合关系进行优化设计,以避免出现上述问题,满足台车的工作稳定性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优化的用于环冷机的单元静密封装置,以有效解决密封体支架与台车下层平板之间夹存残余矿料的问题,确保整机的工作稳定性。在此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该单元静密封装置的环冷机。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环冷机的单元静密封装置,包括台车下层平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台车下层平板四周且与所述台车下层平板的上表面构成四条连续密封边的台车内侧密封板、台车外侧密封板、前置支承梁的后支撑板和后置支承梁的前支撑板;所述四条连续密封边包括密封体支架和固设于所述密封体支架外侧的密封胶件;所述密封体支架的内侧下沿开有坡口。
优选地,所述坡口具体为斜面。
优选地,所述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50°~80°。
优选地,所述坡口具体为外凸弧面。
优选地,所述坡口具体为内凹弧面。
优选地,所述密封体支架的底面宽度为2mm~4mm。
优选地,设置在所述后置支承梁的前支撑板底部的第一密封体支架的底面与所述台车下层平板相抵,设置在所述台车内侧密封板底部的第二密封体支架的底面、设置在所述前置支承梁的后支撑板底部的第三密封体支架的底面和设置在所述台车外侧密封板底部的第四密封体支架的底面与所述台车下层平板之间均具有间隙。
优选地,所述间隙为1mm~4mm。
优选地,还包括四个角形连接板,分别设置在四条连续密封边的对接处;每个角形连接板与相应对接处的两个密封体支架的外侧面相抵固定;所述角形连接板与密封体支架等高。
本发明提供的环冷机,包括与每个环冷机冷却工作单元对应设置的单元静密封装置,所述单元静密封装置具体如前所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针对密封体支架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在密封体支架的内侧下沿开有坡口,这样,在台车复位过程中,若在该密封体支架与台车下层平板之间有残余的矿料颗粒,则密封体支架内侧下沿的坡口面作用于矿料颗粒的压力将形成水平向内的分力,也就是说,该坡口面作用于矿料颗粒上的向内侧的挤压力,将矿料颗粒从坡口面挤走;因此,在台车复位后,密封体支架与台车下层平板之间夹存矿料颗粒的可能性大幅降低,从而有效提高了静密封的可靠性和台车工作的稳定性。
在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中,设置在所述后置支承梁的前支撑板底部的第一密封体支架的底面与所述台车下层平板相抵,从而在第一密封体支架与台车下层平板的后沿之间建立起定位关系,确保复位后台车保持稳定的密封工作状态。同时,设置在另外三个密封边的密封体支架的底面与台车下层平板之间均具有间隙,以避免受加工和装配误差累积的影响而产生过定位,可进一步提高台车的工作稳定性。
在本发明的另一优选方案中,设置在另外三个密封边的密封体支架的底面与台车下层平板之间的间隙具体为1mm~4mm,完全可以摒弃隔灰板的设置。同时,工作过程中,由于仅有细小的料灰经该狭小间隙与密封胶件接触,其携带的热量不会对密封胶件产生损害;因此,在结构优化、降低成本的同时,能够确保密封胶件的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的又一优选方案中,在四条连续密封边的对接处均设置有角形连接板,每个角形连接板与相应对接处的两个密封体支架的外侧面相抵固定,以解决对接处的密封体支架无法良好对接导致的漏风现象,大大提高了单元静密封装置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环冷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环冷机的非冷却区的A-A局部剖视图;
图3是图2中所示I处的局部放大图,即后置支承梁与台车下层平板之间的密封;
图4示出了密封体支架与台车下层平板之间夹存矿料颗粒的使用状态;
图5是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单元静密封装置的俯视简图;
图6是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单元静密封装置的径向剖面图;
图7是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单元静密封装置的周向剖面图;
图8是图7的II部放大图;
图9是图6的III部放大图;
图10是图7的IV部放大图;
图11是图6的V部放大图;
图12示出了第二实施例所述的坡口形状;
图13示出了第三实施例所述的坡口形状。
图14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边对接处的局部示意图;
图15是图14的B向视图,该图略去了密封胶件。
图5-图15中:
环冷机台车60、台车内侧密封板61、台车外侧密封板62、前支撑板63、后支撑板64、台车下层平板65、第一密封体支架661、第一密封胶件662、坡口663、第二密封体支架671、第二密封胶件672、坡口673、第三密封体支架681、第三密封胶件682、坡口683、第四密封体支架691、第四密封胶件692、坡口693、前置支承梁71、后置支承梁72、角形连接板80、长形螺栓安装孔801。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结构优化的单元静密封装置,以有效解决密封体支架与台车下层平板之间夹存残余矿料的问题,确保整机的工作稳定性。
不失一般性,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
本文中所涉及的用于密封体支架和密封胶件的方位词内、外是以单元静密封装置为基准定义的,所涉及的用于台车内侧密封板、台车外侧密封板的方位词内、外是以环冷机中心作为基准定义的,所涉及的方位词前、后是以环冷机的转动方向为基准定义的。应当理解,所述内、外、前、后等方位词的使用并不限定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方式中,构成环冷机的基本功能部件及其相互之间的位置连接关系与现有技术相同,可一并参见图1和图2。具体而言,每个台车与内侧栏板、外侧栏板及两个相邻的支承梁侧板构成若干个环冷机冷却工作单元,分别沿环冷机的周向依次设置;工作过程中,沿着固设于支架上的导轨,台车与支承梁围绕环冷机的中心回转运动,完成布料、冷却及卸料等作业。其中,冷却矿料的作业通过送风系统具体实现。
另外,对于需要设置余热回收功能的环冷机,还需要设置烟气罩及烟气罩密封等功能部件。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主要功能部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与现有技术基本相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基于现有技术完全可以实现,故本文不再赘述。
请参见图5,该图示出了本实施方式所述单元静密封装置的俯视简图。
如图所示,针对每个环冷机台车60,设置在环冷机台车60前进方向的支承梁为前置支承梁71,设置在与环冷机台车60前进方向相反方向的支承梁为后置支承梁72。环冷机台车60的台车下层平板65依次与前置支承梁71的后支撑板64、台车内侧密封板61、后置支承梁72的前支撑板63及台车外侧密封板62构成四条连续密封边,四条连续密封边的外侧用密封胶件密封,构成环冷机台车60的单元静密封装置。这样,环冷机台车60的车体就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防止进入环冷机台车60的冷风从台车下层平板65的周边泄漏。
为详细阐述本方案单元静密封装置的优化结构,请一并参见图6、图7、图8、图9、图10和图11。
其中,图6是本实施方式所述单元静密封装置的径向剖面图,其剖切位置如图5中所示的剖切位置C-C,该图示出了设置在台车内侧密封板61与台车下层平板65之间的密封边,以及设置在台车外侧密封板62与台车下层平板65之间的密封边;图7是图本实施方式所述单元静密封装置的周向剖面图,其剖切位置如图6中所示的剖切位置D-D,该图示出了后置支承梁的前支撑板63与台车下层平板65之间的密封边,以及前置支承梁的后支撑板64与台车下层平板65之间的密封边。
其中,图8是图7的II部放大图。如图所示,第一密封体支架661固定设置于后置支承梁的前支撑板63的下方,设置在第一密封体支架661外侧的第一密封胶件662的下沿与台车下层平板65相抵形成密封边。该第一密封体支架661的内侧下沿开有坡口663。
其中,图9是图6的III部放大图。如图所示,第二密封体支架671固定设置于台车内侧密封板61的下方,设置在第二密封体支架671外侧的第二密封胶件672的下沿与台车下层平板65相抵形成密封边。该第二密封体支架672的内侧下沿开有坡口673。
其中,图10是图7的IV部放大图。如图所示,第三密封体支架681固定设置于前置支承梁的后支撑板64的下方,设置在第三密封体支架681外侧的第三密封胶件682的下沿与台车下层平板65相抵形成密封边。该第三密封体支架681的内侧下沿开有坡口683。
其中,图11是图6的V部放大图。如图所示,第四密封体支架691固定设置于台车外侧密封板的下方,设置在第四密封体支架691外侧的第四密封胶件692的下沿与台车下层平板65相抵形成密封边。该第四密封体支架691的内侧下沿开有坡口693。
如此设计,在台车复位过程中,若在该密封体支架与台车下层平板之间有残余的矿料颗粒,则密封体支架内侧下沿的坡口面作用于矿料颗粒的压力将形成水平向内的分力,也就是说,该坡口面作用于矿料颗粒上的向内侧的挤压力;以确保台车复位后,密封体支架与台车下层平板之间不会夹存矿料颗粒。
本方案中,各密封体支架内侧下沿开设的坡口具体为图中所示的斜面。实际上,该坡口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形式,具体请参见图12所示的第二种实施例所示的外凸弧面坡口形式,及图13所示的第三实施例所示的内凹弧面坡口形式。只要满足使用需要,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当然,相对于弧面坡口而言,斜面坡口产生的挤压效果更加可靠,同时工艺成本较低。故为最佳方案,优选地,坡口的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50°~80°。
另外,实际应用时,各密封体支架的底面宽度只要满足工作强度的要求即可,以突显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优选地,各密封体支架的底面宽度δ为2mm~4mm。
为提高台车复位后的工作稳定性,本方案在第一密封体支架与台车下层平板的后沿之间建立起定位关系。如图8所示,设置在后置支承梁的前支撑板63底部的第一密封体支架661的底面与台车下层平板65相抵,即,复位后的台车下层平板65上表面的后沿与其相抵定位。同时,如图9、图10和图11所示,设置在另外三个密封边的密封体支架(第二密封体支架671、第三密封体支架681、第四密封体支架691)的底面与台车下层平板65之间均具有间隙a,以避免受加工和装配误差累积的影响而产生过定位。优选地,该间隙a具体为1mm~4mm,以摒弃隔灰板的设置,在结构优化、降低成本的同时,能够确保密封胶件的使用寿命。
特别地,为避免边缘处的密封胶件翘起导致的漏风现象,本方案还包括四个角形连接板80,分别设置在四条连续密封边的对接处,每个角形连接板80呈折弯状且与相应对接处的两个密封体支架的外侧面相抵固定。请参见图14,该图示出了密封边对接处的局部示意图。本方案中四个角形连接板与相应对接处密封体支架的配合关系与图14中所示一致,因此,图14中仅示出一处密封边对接处的示意图,以简化图面。
实际上,该角形连接板80可以选用型材或者薄板弯折制成,并采用螺纹紧固件与密封体支架和密封胶件一起固定。角形连接板80厚度优选1mm~2mm,且角形连接板80与密封体支架等高。请一并参见图15,该图是图14的B向视图,该图略去了密封胶件,以清楚示出角形连接板80与连接螺栓之间的配合关系。
具体来看,与连接螺栓配合处的角形连接板80上开设有长形螺栓安装孔801,以根据实际需要调节角形连接板80相对于各密封体支架的相对位置关系;这样,即使密封体支架存在装配误差,也能够确保角形连接板80与各密封体支架之间可靠的固定连接。实际上,该长形螺栓安装孔也可以设置在各密封体支架上(图中未示出),只要满足安装时调整的使用要求均在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用于环冷机的单元静密封装置,包括台车下层平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台车下层平板四周且与所述台车下层平板的上表面构成四条连续密封边的台车内侧密封板、台车外侧密封板、前置支承梁的后支撑板和后置支承梁的前支撑板;所述四条连续密封边包括密封体支架和固设于所述密封体支架外侧的密封胶件;所涉及的方位词前、后是以环冷机的转动方向为基准定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体支架的内侧下沿开有坡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环冷机的单元静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坡口具体为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环冷机的单元静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50°~8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环冷机的单元静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坡口具体为外凸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环冷机的单元静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坡口具体为内凹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环冷机的单元静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体支架的底面宽度为2mm~4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环冷机的单元静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后置支承梁的前支撑板底部的第一密封体支架的底面与所述台车下层平板相抵;设置在所述台车内侧密封板底部的第二密封体支架的底面、设置在所述前置支承梁的后支撑板底部的第三密封体支架的底面和设置在所述台车外侧密封板底部的第四密封体支架的底面与所述台车下层平板之间均具有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环冷机的单元静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为1mm~4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环冷机的单元静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个角形连接板,分别设置在四条连续密封边的对接处;每个角形连接板与相应对接处的两个密封体支架的外侧面相抵固定;所述角形连接板与密封体支架等高。
10.环冷机,包括与每个环冷机冷却工作单元对应设置的单元静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静密封装置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
CN2010101822240A 2010-05-18 2010-05-18 环冷机及其单元静密封装置 Active CN1018396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822240A CN101839650B (zh) 2010-05-18 2010-05-18 环冷机及其单元静密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822240A CN101839650B (zh) 2010-05-18 2010-05-18 环冷机及其单元静密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39650A CN101839650A (zh) 2010-09-22
CN101839650B true CN101839650B (zh) 2011-12-28

Family

ID=42743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822240A Active CN101839650B (zh) 2010-05-18 2010-05-18 环冷机及其单元静密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396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4540B (zh) * 2011-12-02 2013-08-07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环冷机及其单元静密封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215426A (ja) * 1983-05-18 1984-12-05 Hitachi Zosen Corp 円形冷却機
DE3318679A1 (de) * 1983-05-21 1984-11-22 Metallgesellschaft Ag, 6000 Frankfurt Ringfoermige maschine zum kontaktieren von feststoffen und gasen
CN100567868C (zh) * 2007-09-03 2009-12-09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改进的鼓风环式冷却机
CN101118119B (zh) * 2007-09-03 2010-05-19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环冷机台车单元静密封装置的密封结构
CN101482371B (zh) * 2009-02-12 2011-07-20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环冷机的单元静密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39650A (zh) 2010-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76234B2 (en) Flanging press
CN104075609A (zh) 用于板式热交换器的板和衬垫
CN101839650B (zh) 环冷机及其单元静密封装置
CN103722272A (zh) 一种控制薄板单面对焊接头根部间隙及翘曲变形的方法
CN102486351B (zh) 环冷机及其单元静密封装置
CN106152818A (zh) 换热片及其制作工艺
CN102506581B (zh) 环冷机及其单元静密封装置
CN101806546B (zh) 环冷机
CN103017546B (zh) 环冷机及其单元静密封装置
CN101813421B (zh) 环冷机及其支承梁
CN101936665A (zh) 一种环冷机台车支承梁
CN207900527U (zh) 一种防粘连汽车后处理焊接工装
CN207953038U (zh) 球面封头开孔焊接防变形工装
CN203048419U (zh) 一种新型天车轨道接头
CN101806545B (zh) 一种环冷机台车篦板单元及台车篦板
CN102494540B (zh) 环冷机及其单元静密封装置
US20030188643A1 (en) Coating press for sheet-like work-pieces
CN202597354U (zh) 一种新型自铆连接结构
CN100451516C (zh) 环冷机台车轴端密封装置
CN201032375Y (zh) 环冷机台车轴端密封装置
CN206265654U (zh) 铁路罐车可拆卸保温装置
CN100480139C (zh) 输液软袋接口与组合密封盖的焊接用加热板装置
CN205097536U (zh) 搭接机的搭接装置
CN221026045U (zh) 用于带式输送机的防溢裙板及带式输送机
CN204937244U (zh) 一种分区隔离装置及使用该分区隔离装置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