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65654U - 铁路罐车可拆卸保温装置 - Google Patents

铁路罐车可拆卸保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65654U
CN206265654U CN201621139268.4U CN201621139268U CN206265654U CN 206265654 U CN206265654 U CN 206265654U CN 201621139268 U CN201621139268 U CN 201621139268U CN 206265654 U CN206265654 U CN 2062656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on
insulation cladding
ring
tank car
tank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3926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涛
刘春雷
朱英波
拜雪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Xi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Xi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Xi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Xi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3926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656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656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65654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路罐车可拆卸保温装置,包括保温壳,保温壳包括沿罐车罐体长度方向设置的多段保温壳筒节,每段保温壳筒节包括上下两部分,每段保温壳筒节与罐体之间分别通过连接部件可拆卸连接,相邻两段保温壳筒节之间设置有间隙,间隙能够满足连接部件的作业所需。本实用新型保温装置由多段保温壳筒节组成,安装方便,且可实现局部拆卸,可大大降低罐车制造和检修时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铁路罐车可拆卸保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罐车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路罐车可拆卸保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铁路罐车是运输沥青介质的最主要车型,保温装置是罐车重要部件,既有铁路罐车保温装置为不可拆卸结构。该结构所有的保温壳直接焊接于罐体支撑上,每个支撑内连罐体,外连保温壳,保温壳与大气相通,形成导热通路,保温性能较差。另外,在罐车厂修过程中发现,该结构罐车检修困难。若对罐体检修,须拆掉整车的保温壳,因保温壳为2mm厚的薄板,且焊接于罐体伸出的支撑上,拆除时需采用火焰切割,切割热变形及熔渣,使原保温壳无法继续利用,增加了检修成本。尤其是局部罐体或保温壳损坏,可局部检修时,也需拆除全车保温壳,对人力、成本都是一种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铁路罐车保温装置检修困难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铁路罐车可拆卸保温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铁路罐车可拆卸保温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保温装置包括沿罐车罐体长度方向设置的多段保温壳筒节,每段保温壳包括上下两部分,每段保温壳中的上下两部分保温壳与罐体之间分别通过连接部件可拆卸连接,相邻两段保温壳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间隙能够满足连接部件的作业所需。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基于该基本结构,本实用新型还做出以下优化限定:
进一步的,上述可拆卸保温装置还包括焊接在每段保温壳筒节两端内壁的环向骨架,每组环向骨架由两部分组成。
环向骨架为标准规格的槽钢经过滚圆工艺制成,其目的是为了增加保温壳的刚度,保证车辆在运行中的震动或人员踩踏不会造成保温壳的塌陷。
进一步的,上述连接部件位于相邻两段保温壳筒节之间的间隙中;所述连接部件包括角钢连接件、U型座及螺栓;所述角钢连接件设置在上、下环向骨架的外侧壁,其上设置有长条孔,所述U型座为焊接于罐体上的钢板折弯件,其与角钢连接件位置对应,其目的是为固定环向骨架;所述螺栓用于将角钢连接件与U型座紧固。
该连接结构既便于保温壳组装,又能有效地释放空重车、运动冲击导致罐体变形而产生的应力。相邻两段保温壳筒节之间留有一定尺寸的间隙,可以方便局部某段保温壳筒节的拆卸。使局部拆卸变的方便、快捷。
再进一步的,为防止应力造成罐体裂纹,上述连接部件还包括设置在U型座与罐体之间的垫板,所述垫板与罐体的接触面与罐体贴合,所述垫板分别与U型座和罐体焊接。
再进一步的,为隔断热桥,阻止热传导,上述连接部件还包括设置在U型座与角钢连接件接触面之间的隔热垫。
再进一步的,为实现两段保温壳筒节的密封,保温壳相邻端设置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带密封垫的环向压条及铆钉,环向压条的宽度大于预留出来的间隙,环向压条带密封垫侧与保温壳接触,通过铆钉,将密封垫与保温壳压紧,达到密封作用,所述铆钉可将环向骨架、保温壳、环向压条连接起来。
再进一步的,为防止雨水进入保温装置,每段保温壳筒节的上下两部分之间通过上保温壳搭接下保温壳的结构形式形成环向密封结构,有效阻止雨水进入保温层。
为提高上下保温壳搭接处的刚度和密封性,在沿罐体纵向设置有支撑角钢,该角钢焊接与环向骨架上,以起支撑保温壳作用,提高其刚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保温装置由多段保温壳筒节组成,安装方便,且可实现局部拆卸,可大大降低罐车制造和检修时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
2、本实用新型采用螺栓紧固件的连接方式连接保温壳结构与罐体,可以实现拆卸,局部保温壳检修、更换;
3、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结构支撑较少,并采用隔热垫,有效的减少了热桥,大大提高了其保温性能;
4、采用密封垫的方式实现两筒节的密封,此密封方式较密封胶更为可靠;
5、本实用新型保温壳采用上搭下的结构,有效的防止雨水进入保温壳而导致保温性能下降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有效的降低了检修时的成本、工作量和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拆卸保温装置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拆卸保温装置的纵截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密封结构的放大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保温壳;2-环向骨架;3-保温材;4-罐体;5-角钢连接件;6-隔热垫;7-U型座;8-垫板;9-螺栓紧固件;10-角铁支撑;11-密封垫;12-环向压条;13-铆钉。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可拆卸保温装置是一种铁路罐车新型的保温结构,比原保温装置具有相当大的优势。该结构由多段保温壳筒节组成,每段保温壳筒节又包括上、下两瓣,每一瓣保温壳都由保温壳板与环向骨架焊接而成,上下两瓣保温壳间采用上保温壳板搭接下保温壳板的连接形式,形成环向密封结构,有效阻止雨水进入。为了保证搭接位置保温壳的刚度,在搭接处的环向骨架上焊接有沿罐体纵向的角铁支撑。相邻两段保温壳筒节间留有一定的缝隙,其目的是留出螺栓紧固件的作业空间,同时也便于安装和局部拆卸。两相邻保温壳筒节之间用密封垫、环向压条和铆钉密封。从而实现了整车保温壳筒节的密封。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进行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铁路罐车可拆卸保温装置包括:保温壳1、环向骨架2、保温材3、罐体4、角钢连接件5、隔热垫6、U型座7、垫板8、螺栓紧固件9、角铁支撑10、密封垫11、环向压条12、铆钉13。
环形骨架、角钢连接件、U型座、垫板、螺栓紧固件、隔热垫、角钢支撑组成一个圆柱笼型骨架,保温壳依形而焊接于环向骨架上,成为一个圆柱形保温壳筒节。
保温壳为一定尺寸的薄板依环向骨架成型。分上保温壳和下保温壳两种,上保温壳弧度大于180°,下保温壳不大于180°,焊接于环向骨架上,上下保温壳采用搭接形式,防止雨水进入;
角铁支撑10为一定规格的角钢,焊接于下部环向骨架侧面上、下保温壳搭接处,起支撑作用,以提高保温壳的刚度和密封性;
环向骨架为数根由滚压成环形的型钢,其背面钻有数个铆钉孔,环向骨架分为上骨架和下骨架两种,尺寸规格相同,只是与其焊接的角钢连接件的位置不同。保温壳1沿罐体纵向边缘分别焊接于环向骨架2上,保温壳1可根据罐体连接的其它配件设置多种规格。
角钢连接件5焊接在环向骨架2上,为短角钢,角钢连接件上有长条孔,用于与U型支撑连接,每段环向骨架2上焊接的角钢连接件位置须一致。保证其互换性。
U型座为板材折弯而成,其上平面开有长条孔,下端用于与垫板焊接,其上螺栓孔用于与角钢连接件对应。
垫板8置于罐体4与U型座之间,垫板8与罐体4、垫板8与U型座间都采用焊接固定。垫板为板材,滚压与罐体外径相近,内表面与罐体接触,焊接于罐体上,外表面用于焊接U型座,其目的是防止应力造成罐体裂纹。
螺栓紧固件为标准件,用于连接U型座与角钢连接件;
隔热垫6置于角钢连接件5与U型座7之间,其目的是隔断热桥。隔热垫为非金属件,尺寸与U型座尺寸相当。
角钢连接件5、隔热垫6、U型座7通过螺栓紧固件9紧固在一起。保温壳1、环向骨架2也通过螺栓紧固件9连接于罐体4上。
角钢支撑10两端分别焊接于环向骨架2上,使之与环向骨架2为一体(环向骨架2分为上、下两种,角钢支撑10只焊接与下环向骨架)。
如图2-3所示,环向压条、密封垫、铆钉安装于两段保温壳筒节之间,实现两个保温壳的连接、密封。其中密封垫11置于环向压条12与保温壳1之间,通过铆钉13,将环向压条12、密封垫11、保温壳1、环向骨架2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说,铆钉13将密封垫11与保温壳1压死密封,防止为了拆卸螺栓紧固件9而留出的间隙进水而影响保温性能。
环向压条为薄板剪切成一定宽度的长条而成,其上开有配钻铆钉孔。
密封垫为橡胶制品,其上有配钻铆钉孔,安装于环向压条与保温壳接触面之间,起密封作用。
铆钉为标准件,其作用是将环向压条、密封垫、环向槽钢铆接成一体,实现密封。
在罐车厂修时,若发现部分保温壳筒节腐蚀需要更换、或检测出罐体渗漏需要拆除某个部位的保温壳,可将相应保温壳筒节端部的环向压条处的铆钉13拆除,再拆除环向压条12,取下密封垫11,去掉间隙处的保温材3,松开螺栓紧固件9,就可实现上保温壳拆卸,同理可实现下保温壳拆卸。

Claims (10)

1.铁路罐车可拆卸保温装置,包括保温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温壳包括沿罐车罐体长度方向设置的多段保温壳筒节,每段保温壳筒节包括上下两部分,每段保温壳筒节与罐体之间分别通过连接部件可拆卸连接,相邻两段保温壳筒节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间隙能够满足连接部件的作业所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罐车可拆卸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拆卸保温装置还包括焊接在每段保温壳筒节两端内壁的环向骨架,每个环向骨架包括用于支撑保温壳的上环向骨架和下环向骨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路罐车可拆卸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件位于相邻两段保温壳筒节之间的间隙中;所述连接部件包括角钢连接件、U型座及螺栓,所述角钢连接件焊接在环向骨架侧面,所述角钢连接件上有长条孔,所述U型座焊接在罐体上且角钢连接件位置与其对应,所述螺栓用于将角钢连接件与U型座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铁路罐车可拆卸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件还包括设置在U型座与罐体之间的垫板,所述垫板与罐体的接触面与罐体贴合,所述垫板分别与U型座和罐体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铁路罐车可拆卸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件还包括设置在U型座与角钢连接件接触面之间的隔热垫。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或5所述的铁路罐车可拆卸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相邻两段保温壳筒节的相邻端设置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带密封垫的环向压条及铆钉,环向压条的宽度大于温壳筒节之间预留出来的间隙,环向压条带密封垫侧与保温壳接触,所述铆钉将环向骨架、保温壳、环向压条连接起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铁路罐车可拆卸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段保温壳筒节的上下两部分之间通过上保温壳板搭接下保温壳板的结构形式达到环向密封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铁路罐车可拆卸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每段保温壳筒节搭接处的下环向骨架上焊接有角铁支撑,以提高保温壳的刚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铁路罐车可拆卸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部保温壳弧度大于180°,下部保温壳小于18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罐车可拆卸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罐体与上环向骨架和下环向骨架之间设置有保温材料,保温材料为玻璃丝棉毡。
CN201621139268.4U 2016-10-19 2016-10-19 铁路罐车可拆卸保温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2656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39268.4U CN206265654U (zh) 2016-10-19 2016-10-19 铁路罐车可拆卸保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39268.4U CN206265654U (zh) 2016-10-19 2016-10-19 铁路罐车可拆卸保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65654U true CN206265654U (zh) 2017-06-20

Family

ID=590377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39268.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265654U (zh) 2016-10-19 2016-10-19 铁路罐车可拆卸保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6565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47888A (zh) * 2016-10-19 2017-01-25 中车西安车辆有限公司 铁路罐车可拆卸保温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47888A (zh) * 2016-10-19 2017-01-25 中车西安车辆有限公司 铁路罐车可拆卸保温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37957Y (zh)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随动式柔性密封装置
US8118551B2 (en) Casing and fluid machine
CN209294631U (zh) 一种带膨胀节的石油管道补偿器
CN206265654U (zh) 铁路罐车可拆卸保温装置
CN106347888B (zh) 铁路罐车可拆卸保温装置
CN202498628U (zh) 一种多段连接式弹簧螺栓刚性管桩钢模
CN207512595U (zh) 一种免横梁型分散变位伸缩缝机构
CN103075602A (zh) 烟囱膨胀节
CN207277185U (zh) 一种无螺栓波形板桥梁伸缩装置
CN114110289B (zh) 一种大补偿紧凑型补偿器
CN101788422A (zh) 铸铁管水压试验机主油缸支撑托架及压紧装置
CN203100525U (zh) 一种列管式换热器管箱结构
CN206019084U (zh) 一种空调器制冷管路
CA2916995C (en) Duct assemblies with internally bolted expansion joint
CN202106570U (zh) 用于液压机的缸梁结构和具有该缸梁结构的液压机
CN206289474U (zh) 一种快接式轨道连接件
CN201335395Y (zh) 膨胀节组合式密封结构
CN205578096U (zh) 旋转式排气波纹管
CN201621427U (zh) 哈夫节用密封垫
CN217440950U (zh) 用于输酒管道安装的固定支撑结构
CN211853101U (zh) 一种冷箱管穿箱装置
CN215112691U (zh) 烟囱膨胀节
CN219415882U (zh) 一种换热器用管道组合延伸装置
CN212299181U (zh) 一种工业空调可拆式盘管检修结构
CN211519480U (zh) 一种打气泵活动安装托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2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0108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