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09878A - 无线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无线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09878A
CN101809878A CN200980100581A CN200980100581A CN101809878A CN 101809878 A CN101809878 A CN 101809878A CN 200980100581 A CN200980100581 A CN 200980100581A CN 200980100581 A CN200980100581 A CN 200980100581A CN 101809878 A CN101809878 A CN 1018098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antenna
antenna element
wireless device
current f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005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09878B (zh
Inventor
大口修平
武部裕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8098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098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098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0987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29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interacting antenna units for giving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258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used with computer equipment
    • H01Q1/2266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used with computer equipment disposed inside the comput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 H01Q1/24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extendable from a housing along a given pa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24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by switching energy from on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 to another, e.g. for beam switch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16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intermediate between the extremities of the antenna, e.g. centre-fed dipo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1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subgroups of transmi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6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 H04B7/0874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using subgroups of receive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04M1/0216Foldable in one direction, i.e. using a one degree of freedom hin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在便携式电话(10)中,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12)通过铰链部(13a和13b)彼此连接,该铰链部使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12)可绕外壳(11和12)的长边方向旋转。金属框架(14)被提供在第一外壳(11)的周缘部处,而显示部(15)被提供在第一外壳(11)的中心部处。高导电、质量轻且机械强度高的金属诸如例如镁合金和SUS被用于金属框架(14)。当使用这种金属时,即使为薄形状也能够保证机械强度,并且金属框架(14)还能够作为天线元件进行工作。另一方面,在第二外壳(12)中,电路板(16)、第一馈电部(17)和拉出式棒状天线(18)由第二馈电部(19)供应电功率,在电路板(16)上安装基带电路、无线电电路等等,第一馈电部(17)供应电功率到金属框架(14),拉出式棒状天线(18)能够被从该外壳中拉出以及容纳在该外壳中。此外,按键部(输入部)(20)被提供在第二外壳(12)处,通过该按键部执行电话号码、字符等等的输入操作。此外,执行与基站通信的蜂窝天线(21)也被结合在第二外壳(12)中。棒状天线(18)能够在与上述铰链的旋转轴基本平行的方向上被拉出。在X轴方向上与第一馈电部(17)和第二馈电部(19)相对的外壳端侧上,第一外壳(11)中的地和电路板(16)的地经由铰链部(13b)通过柔性接地导体(22)而彼此连接。在电路板(16)的基本整个后表面上提供该地。

Description

无线电设备
技术领域
近年来,便携式无线电设备已经变得广泛使用。在便携式无线电设备中,由于重点关注便携性并且由于还要求提高通信质量,所以天线元件的设计变得很重要。
背景技术
如下面将描述的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可折叠便携式电话提出了如下技术:其中通过供应电功率到提供在便携式电话的至少一个外壳中的屏蔽壳体,使该外壳作为天线工作以便减小依赖于用户手持便携式电话的状态的增益变化。而且,还提出了其中联合使用棒状天线的配置。例如,在如下面将描述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可折叠(翻盖式)便携式电话中,棒状天线被提供在下壳体(外壳)中,并且棒状天线的近端部(馈电部)连接到发射电路的输出终端。在这种技术中,提供在下壳体(外壳)中的屏蔽盒被用作天线并且棒状天线也被使用。这使得获得高增益和减小依赖于便携式电话的用户的手的状态的增益变化成为可能。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号3830773(具体参见图5和图13以及说明书中的有关描述)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如上面描述的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常规垂直可打开的翻盖式终端中,存在这样的问题:当通过供应电功率到外壳之一中的屏蔽壳体而被激励的天线以及在外壳的长边方向端部具有馈电部的棒状天线两者被同时使用时,使得电流以相同方向流动经过接地导体(在专利文献1中容纳在下壳体34中的接地层)从而作为偶极天线工作,并且从而使得这两个天线的定向性彼此类似。
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一种无线电设备,其中,在无线电设备包括分别被布置在不同外壳处且在相同频带中使用的两个天线元件的情况下,使两个天线的定向性彼此基本正交。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面描述的问题,根据本发明的横向长形翻盖式终端具有第一和第二外壳,每个外壳的长边方向长度大约为使用频率的λ/4或短于所述使用频率的λ/4,并且该翻盖式终端具有绕外壳的长边方向可旋转地将第一外壳连接到第二外壳的铰链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天线元件,其被提供在该第一外壳处;第二天线元件,其被提供在该第二外壳中的长边方向端之一附近;电路板,其具有接地图案,并且其被提供在该第二外壳中;以及第一和第二馈电部,其连接到该电路板上的无线电电路。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外壳;第一天线元件,其被提供在该第一外壳处;第二外壳;第二天线元件,其被提供在该第二外壳处;连接部,其将该第一外壳和该第二外壳彼此连接;第一和第二电路板,其分别被提供在第一和第二外壳中,并且其中的每个都具有接地图案;以及第一和第二馈电部,其被连接到提供在第一和第二电路板中的至少一个上的至少一个无线电电路,并且其特征在于:第一天线元件经由连接部电连接到第一馈电部,在于: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长边方向长度大约为第一和第二天线的使用频率的λ/4或短于所述使用频率的λ/4,在于:第二天线元件被提供在第二外壳的长边方向端部,以及在于:在相同的频带中使用第一天线元件和第二天线元件。优选的是,第一天线元件和第二天线元件中的至少一个、以及电路板上的接地图案能够作为偶极天线进行工作。
而且,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外壳;第一天线元件,其被提供在该第一外壳处;第二外壳;第二天线元件,其被提供在该第二外壳处;连接部,其将该第一外壳的长边连接到该第二外壳的长边;电路板,其被提供在该第二外壳中,并且其具有接地图案;无线电电路,其被提供在该电路板中;第一馈电部,其被连接到该无线电电路,并且其经由该连接部供应电功率到第一天线元件;以及第二馈电部,其被连接到该无线电电路,并且其供应电功率到第二天线元件,并且其特征在于: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长边方向长度大约为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使用频率的λ/4或短于所述使用频率的λ/4,在于:第二天线元件被提供在第二外壳的长边方向端部,以及在于:第一天线元件和第二天线元件在相同的频带中工作。
注意,当使用频率被设定为f时,且当光速被设定为c时,能够按照λ=c/f来获得λ。优选的是,第二天线元件被电连接到第二馈电部、并在与铰链的旋转方向基本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第二天线元件可以是能够从外壳中拉出的、或者能够被折叠的棒状天线。
本发明的优点
根据如上所述的那样配置的本发明,在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被打开的状态下,流经分别形成两个天线中的偶极天线的接地导体的电流分量彼此基本正交,并且因此两个天线的定向性在这两个外壳所形成的表面上也彼此基本正交。因此,在当终端的XY平面被设定成基本与水平地表面平行时在终端处进行浏览的时候,能够在水平面中获得基本不定向的天线特性。因此,即使当无线电设备以任一方向被定向时,无线电设备都能够执行稳定的通信。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的配置示例的功能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的外部配置示例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将图2中的第一馈电部17连接到金属框架14的方法的示例的视图。
图4是示出第一天线的定向性和第二天线的定向性的视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的示意性配置示例的视图。
图6是示出在图5中的铰链部周围的配置的视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的示意性配置示例的视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的示意性配置示例的视图。
符号说明
10便携式电话(无线电设备),11  第一外壳,12  第二外壳,13a,13b  铰链部,14  金属框架(导电框架),15  显示部,16  电路板,17  第一馈电部,18  拉出式棒状天线,19  第二馈电部,20  按键部(输入部),21  蜂窝天线,22  柔性接地导体,22a  柔性电缆,23  导电铰链,26  阻抗可变部,28  第二内置天线,34  电容性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相应实施例的无线电设备。注意,在下文中,便携式电话将被描述为无线电设备的示例,但是诸如其它便携式终端和固定无线电设备之类的无线电设备也被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中。
(第一实施例)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的配置示例的功能框图。如图1所示,便携式电话10包括无线电通信部238、用于无线电通信的蜂窝天线21、照相机112、按键输入部20、显示部15、扬声器114、麦克风124、控制部231、存储装置232、调谐器234(诸如单段调谐器)以及用于调谐器234的外壳天线14a和棒状天线18。便携式电话10可以具有其他功能。注意,来自外壳天线14a和棒状天线18的接收信号被输入到调谐器234中,但是也可以配置以便提供选择器开关SW 32以允许接收信号中的仅仅一个被引入到调谐器234中。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无线电设备)的外部配置示例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通过由铰链部13a和13b(连接部)将第一外壳11连接到第二外壳12来配置便携式电话10,该铰链部13a和13b绕外壳长边方向可旋转地将外壳11和12连接到彼此。金属框架14(导电框架:第一天线)被提供在第一外壳11的周缘部分处,而显示部15被提供在第一外壳11的中心部分处。诸如例如镁合金和SUS之类的高导电、重量轻且机械强度高的金属被用于金属框架14。通过使用这样的金属,即使处于薄的形状,也可以保证机械强度,并且金属框架14可以被布置成完全横跨外壳,以便作为第一天线元件工作。
另一方面,基带电路、无线电电路等等所安装到的电路板16、以及供应电功率到金属框架14的第一馈电部17被提供在第二外壳12中。而且,在第二外壳12中,电功率由第二馈电部19供应到拉出式棒状天线18,该拉出式棒状天线18能够从外壳中拉出或者容纳在该外壳中,并且还提供执行电话号码、字符等等的输入操作的按键部(输入部)20。而且,执行与基站的通信的蜂窝天线21也被结合在第二外壳12中。棒状天线18被配置成使得能够在与铰链的旋转轴基本平行的方向上被拉出。
第一外壳11中的地和电路板16的地经由在X轴(参见图2)方向上与第一馈电部17和第二馈电部19相对的外壳端侧的铰链部13b、通过柔性接地导体22而被彼此连接。即,第一馈电部17和第二馈电部19在铰链部13a和铰链部13b的延伸方向上被提供在第二外壳12中的相同端侧,而电路板16的地与柔性接地导体22的连接点被提供在相对侧端。
各个电缆被捆绑在其中的柔性电缆22a连同柔性接地导体22一起被提供。柔性电缆22a是这样的电缆,其将第一外壳11中所提供的电子电路(提供在电路板(未示出)上)电连接到第二外壳12中所提供的电子电路(通常提供在电路板16上)。注意,地(接地图案)被提供在电路板16的基本整个后表面上。
图3是示出将第一馈电部17连接到金属框架14的方法的示例的视图。金属框架14和圆柱形铰链部13a被形成为用镁合金整体模制的形状。导电铰链23被结合在圆柱形铰链部13a中。导电铰链23主要具有三个部,每个部是部分或全部由导电金属制成,并且这些部是圆柱形导电铰链主体部23a、导电铰链部弹簧部23b和导电铰链突出部23c;该导电铰链部弹簧部23b被布置在圆柱形导电铰链主体部23a的外周缘处,以便与圆柱形铰链部13a接触,该导电铰链突出部23c被提供在圆柱形导电铰链主体部23a的一个侧表面上。如上所述,铰链部13a的内壁与导电铰链弹簧部23b通过合适的接触压力而达到彼此接触,以便彼此导电。用合适的接触压力将导电铰链突出部23c连接到提供在导电铰链突出部23c和第一馈电部17之间的弹簧状金属片24,并且导电铰链突出部23c经由弹簧状金属片24连接到第一馈电部17。第一天线元件(金属框架14)通过弹簧状金属片24经由第二外壳12、第一馈电部17、弹簧状金属片24和导电铰链23进行DC连接,以便被供应电功率。
注意,它还可以被配置成使得例如金属-绝缘体(或中空体)-金属的电容器结构形成在铰链部13a的外周缘侧表面上,以便与第一外壳11的金属框架14达到接触。可以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来调节天线特性。
而且,在电路板16上,第一馈电部17和第二馈电部19经由匹配电路(未示出)连接到调谐器部234。此时,优选的是,适合于蜂窝天线21的使用频带的阻抗电路(诸如例如滤波器)被安装在连接到第一馈电部17的匹配电路中。
将通过使用其中第一天线元件14和第二天线元件18被用作用于接收相同频带中的单段广播的天线的情况作为示例,来描述本实施例。这里,相同频带意指具有固定带宽的频带,其中集合有由同一通信系统和方法所用的多个信道。
用于单段广播的、日本当前所用的频带是470MHz到770MHz。因而,在470MHz时波长λ大约是638.3mm,而在770MHz时大约是389.6mm。而且,在470MHz时四分之一波长(λ/4)大约是159.6mm,而在770MHz时大约是97.4mm。
普通翻盖式便携式电话终端在其纵向X方向上的外壳长度被设定为从80mm到至多约120mm的值,该值很接近或稍微短于单段广播中所用的UHF频带的四分之一波长(λ/4)。在本实施例中,例如假设在X方向上的外壳长度是120mm而在Y方向上的外壳长度是50mm。
(1)当电功率从第一馈电部17供应到金属框架14时,使得电流主要沿Y方向在金属框架14和电路板16的地上流动,以致金属框架14和电路板16的地作为偶极天线(在下文中被描述为“第一天线”)进行工作。
(2)此外,当将电路板16的X轴方向长度和Y轴方向长度进行相互比较时,X轴方向长度更接近使用频率的λ/4。因而,当棒状天线18在X方向上被拉出时,使得电流主要沿X方向在棒状天线18和电路板16的地上流动,以致棒状天线18和电路板16的地作为偶极天线(在下文中被描述为“第二天线”)进行工作。
(3)图4是示出第一天线的定向性和第二天线的定向性的视图。沿Y轴方向在金属框架14和电路板16的接地表面上流动的电流分量充当偶极天线,并因此第一天线的定向性是8形定向性,其中Y轴方向相对于水平面被设定为零。此外,沿X轴方向在第二天线元件18和电路板16的接地表面上流动的电流分量充当偶极天线,并因此第二天线的定向性是8形定向性,其中X轴方向相对于水平面被设定为零。
因此,第一天线的定向性对于在第二外壳12的两端都被手握持的情况(诸如在终端被基本与水平地表面平行地握持的状态下,使用该终端来执行浏览的情况)下、降低无线电波中的衰减量来说是有效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在沿Y轴方向存在的人体的方向上发射的无线电波的量较小。
注意,接近λ/4的外壳长度是最有效的,因为在外壳长度被设定为接近λ/4时,定向性变成接近8形的定向性。
由于第一天线的定向性和第二天线的定向性是彼此正交的,所以天线的天线特性基本不受彼此负面地影响。当第一天线的定向性和第二天线的定向性被彼此相加时,可以获得关于XY平面的基本不定向(近乎圆形)的高增益天线特性。因而,与天线被以由开关来切换天线的使用的该方式用作起分集式天线作用的单个天线时相比,可以获得极好的天线特性。
在日本的单段广播中,通过水平极化波执行发射的基站占据大多数,并且因此上面描述的定向性在于终端处进行浏览的状态等等下是很有利的,在该状态下终端的XY平面与水平地表面基本保持平行。
注意,在第一实施例中,金属框架14和棒状天线18被描述为用于接收单段广播的天线,但是天线不限于用于接收单段广播的天线。在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天线可以是用于接收其它广播(诸如全段广播)的天线,并且还可以是能够用于发射或接收的通信天线。该天线在外壳的长边(X轴)方向长度接近于使用系统的四分之一波长(λ/4)或短于λ/4时尤其有效。
此外,在第一实施例中,其中第二天线元件18能够在X方向上从第二外壳12中拉出的棒状天线被描述作为示例,但是拉取方向不限于此。例如,即使在当第二天线元件18被配置成能够在X轴方向上被折叠时、第二天线元件18能够在Y轴方向上被拉出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相同的效果。
此外,在第一实施例中,描述了下述配置,其中第一馈电部17和金属框架14通过导电铰链23进行连接。然而,它还可以被配置成使得第一外壳11和布置在第二外壳12中的金属以非接触的方式彼此交叠,以便通过电容性耦合来供应电功率。此外,第一天线元件不限于金属框架,并且电功率可以被供应到屏蔽壳体等等。此外,在第一天线元件和铰链部不是整体模制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相同的效果。
此外,电功率被供应到在第二外壳12的长边方向上的相同端侧的金属框架14和棒状天线18,但是棒状天线18还可以被配置成使得能够在相对端被供应电功率并且被拉出。
此外,第一实施例是通过使用其中天线被用于相同信道中的分集等的示例来描述的。然而,第一实施例还可以被配置成使得通过分离的信道、以第一天线元件和第二天线元件分别连接到不同调谐器的该方式,来执行双信道接收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当同时在相同频带中使用这两个天线时,由于天线的定向性彼此正交,所以这两个天线之间的耦合是较小的,并且因此能够在每个天线中获得极好的天线特性。此外,天线还可以用作MIMO的天线,并且还能够连同分集、双信道接收等等的方法一起使用。
(第二实施例)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的示意性配置示例的视图。注意,在图5中,与在第一实施例中描述和提到的图2中的那些部分等同的部分由相同附图标记和字符表示,并且省略对这些部分的解释。
在图5中,棒状天线18被布置在第二外壳12中,并且被配置成能够在X轴方向上被拉出。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棒状天线18被配置成使得棒状天线可倾斜部18a被提供在棒状天线18的根部,并且使得通过将棒状天线可倾斜部18a用作基底而能够将棒状天线18从在X轴方向上延伸的状态折叠为在Y轴方向上延伸的状态。此外,蜂窝天线21被布置在第二外壳12在X轴方向上的相对端,以便防止在棒状天线18被容纳在第二外壳12中时、蜂窝天线21和棒状天线18彼此干扰。
图6是示出在图5中的铰链部13b周围的配置的视图。柔性接地导体22(如上面所描述的那样,连同其一起还提供柔性电缆22a)直接连接到第一外壳11侧的地,并且使其穿过铰链部13b的内部,以便经由阻抗元件所配置的阻抗可变部26连接到电路板16的接地部。优选的是,阻抗可变部26被配置成使得其阻抗能够通过诸如滤波器的阻抗调节装置不仅在第一和第二天线所用的频带中、而且在蜂窝频带中所用的频带中加以改变。
仍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天线元件以及在电路板16的接地表面上沿接地表面的X轴方向流动的电流分量充当偶极天线,并且因此第二天线的定向性变成8形定向性,其中X轴方向相对于XY平面被设定为零。结果,第一天线的定向性和极化分别与第二天线的定向性和极化正交,从而使得可以获得与第一实施例的情况中相同的效果,并且还使得可以相对于蜂窝天线21获得极好的特性。即,能够通过将阻抗可变部26调节到蜂窝天线21所用的频带来调节蜂窝天线21的天线特性。
此外,DTV天线和蜂窝天线的馈电点彼此分开一段距离,并且因此在天线之间存在较小的干扰。
(第三实施例)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的示意性配置示例的视图。注意,同样,在图7中,与在第一实施例中描述和提到的图2中的那些部分等同的部分也由相同附图标记和字符表示,并且省略对这些部分的解释。
在图7中,第一馈电部17被布置在第二外壳12的沿其X轴方向的中心附近。此外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金属框架14以及在电路板16的接地表面上沿接地表面的Y轴方向流动的电流分量充当偶极天线,所以第一天线21的定向性变成8形定向性,其中Y轴方向相对于XY平面被设定为零。结果,第二天线18的定向性和极化分别与第一天线的定向性和极化正交,从而使得可以获得相同的效果。
(第四实施例)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的示意性配置示例的视图。注意,同样,在图8中,与在第一实施例中描述和提到的图2中的那些部分等同的部分由相同附图标记和字符表示,并且省略对这些部分的解释。
在图8中,第二馈电部19连接到第二天线元件28。这里,第二天线元件28包括由金属片、金属镀层等等形成的导体,并且第二天线元件28被结合在第二外壳12中。此外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天线元件28以及在电路板16的接地表面上沿接地表面的Y轴方向流动的电流分量充当偶极天线,并且从而第二天线的定向性变成8形定向性,其中Y轴方向相对于XY平面被设定为零。因而,第二天线的定向性和极化彼此正交,从而使得可以获得相同的效果。
在第四实施例中,电功率被供应到在外壳的长边方向上的同一端侧的第二(内置)天线元件28和金属框架14,但电功率可以被供应到在相对侧端的第二天线元件28。
(总结)
如上面所描述的,根据本发明每个实施例的无线电设备被配置成使得:在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被打开的状态中,两个天线的定向性在外壳所形成的表面上彼此正交。因此,在当无线电设备的XY平面被设定成基本与水平地表面平行时在终端处进行浏览的时候,能够在水平面中获得基本不定向的天线特性。
注意,已经通过将便携式电话用作示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不用说本发明能够应用于电子设备,诸如个人计算机、PDA和PHS,它们中的每个都使用两个天线。此外,上面描述的实施例不限于附图中所示的配置等等,而是可以在能够展现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进行合适的变化。另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目标和范围的情况下采用适当的修改来加以实现。
此外,可以以这样的方式执行每个部的处理,该方式为用于实现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功能的程序被记录在计算机可读记录媒介中,并且在记录媒介中记录的程序被计算机系统读取和执行。注意,“计算机系统”在这里假设包括OS和硬件,诸如外围设备。
此外,在使用WWW系统的情况下,“计算机系统”假设包括主页提供环境(或显示环境)。
此外,“计算机可读记录媒介”意指便携式介质,诸如软盘、磁光盘、ROM和CD-ROM,并且还意指存储设备,诸如结合在计算机系统中的硬盘。此外,“计算机可读记录媒介”假设包括诸如通信线的媒介,在程序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或经由诸如电话线的通信信道进行传输的情况下,该媒介在短时间段中动态地保存该程序;并且还包括诸如用作服务器或客户端的计算机系统中的易失性存储器之类的媒介,在程序被传输的这种情况下,该媒介在固定的时间段内保存该程序。此外,上面描述的程序可以被配置成实现上面描述的功能的一部分,并且此外还可以被配置成与已经记录在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相结合地实现上面描述的功能。
工业应用性
本发明能够用作无线电设备。

Claims (10)

1.一种无线电设备,包括:
第一外壳;
第一天线元件,其被提供在该第一外壳处;
第二外壳;
第二天线元件,其被提供在该第二外壳处;
连接部,其将该第一外壳的长边和该第二外壳的长边彼此连接;
电路板,其被提供在该第二外壳中,且其具有接地图案;
无线电电路,其被提供在该电路板中;
第一馈电部,其连接到该无线电电路,且其经由该连接部供应电功率到第一天线元件;以及
第二馈电部,其连接到该无线电电路,且其供应电功率到第二天线元件,
其中,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长边方向长度为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使用频率的大约λ/4或短于该使用频率的λ/4,
其中,第二天线元件被提供在沿第二外壳的长边方向的第二外壳端部,以及
其中,第一天线元件和第二天线元件在相同的频带中进行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无线电设备,其中,第一天线元件和第二天线元件中的一个和电路板上的接地图案能够作为偶极天线进行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无线电设备,其中,第二天线元件能够沿与连接部的延伸方向基本平行的方向进行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的无线电设备,其中,第一馈电部和第二馈电部被布置在第二外壳中的、在连接部的延伸方向上的同一端侧。
5.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的无线电设备,其中,第一馈电部被布置在第二外壳中的、在连接部的延伸方向上的中心附近。
6.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的无线电设备,其中,通过将第一天线元件DC连接到第一馈电部来给第一天线元件供应电功率。
7.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的无线电设备,其中,第一天线元件经由电容而连接到第一馈电部。
8.根据权利要求1到7中任一项的无线电设备,还包括开关,该开关在第一天线元件和第二天线元件之间切换无线电电路的连接目的地。
9.根据权利要求1到7中任一项的无线电设备,其中,第一天线元件和第二天线元件被用作分集式天线。
10.根据权利要求1到9中任一项的无线电设备,其中第一天线元件是导电框架,其配置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之一的一部分。
CN2009801005813A 2008-07-15 2009-07-09 无线电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098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83924 2008-07-15
JP2008183924 2008-07-15
PCT/JP2009/062510 WO2010007931A1 (ja) 2008-07-15 2009-07-09 無線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09878A true CN101809878A (zh) 2010-08-18
CN101809878B CN101809878B (zh) 2013-02-06

Family

ID=41550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00581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09878B (zh) 2008-07-15 2009-07-09 无线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253634B2 (zh)
EP (1) EP2302816A4 (zh)
JP (1) JP4660633B2 (zh)
CN (1) CN101809878B (zh)
WO (1) WO2010007931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30378A (zh) * 2010-09-17 2011-07-20 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枢轴天线调谐电路
CN102956954A (zh) * 2011-08-17 2013-03-0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3066374A (zh) * 2011-10-24 2013-04-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缝隙结构天线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3682620A (zh) * 2012-09-25 2014-03-26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装置
CN104425884A (zh) * 2013-08-27 2015-03-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天线制作方法
US9112271B2 (en) 2011-10-09 2015-08-18 Lenovo (Beijing) Co., Ltd. Terminal device
CN110462926A (zh) * 2017-04-01 2019-11-15 英特尔公司 包含到设备铰链中的天线及方法
CN113196727A (zh) * 2018-12-12 2021-07-3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天线及包括该天线的电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14649A (zh) * 2010-03-19 2010-08-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天线辐射性能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2956953B (zh) * 2011-08-17 2015-07-2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2447757B (zh) * 2011-08-29 2014-07-16 惠州硕贝德无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降低全键盘手机keypad对天线辐射性能影响的方法
TWI563724B (en) * 2012-05-18 2016-12-21 Compal Electronics Inc Electronic device
TWI528639B (zh) * 2012-10-09 2016-04-01 啟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線裝置及無線通訊裝置
CN103311665B (zh) * 2013-06-09 2015-06-24 上海安费诺永亿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具有金属框结构移动终端的天线系统
JP5706479B2 (ja) * 2013-07-14 2015-04-22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携帯式コンピュータに搭載するアンテナ・システムおよび利得を向上する方法
JP6271480B2 (ja) * 2015-08-26 2018-01-31 株式会社東芝 通信装置、スマートメータ
US11303030B2 (en) 2017-04-13 2022-04-1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Antenna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98049A (ja) * 1997-09-16 1999-04-09 Kokusai Electric Co Ltd 携帯用無線機
US6658272B1 (en) 2000-04-28 2003-12-02 Motorola, Inc. Self configuring multiple element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JP3830773B2 (ja) 2001-05-08 2006-10-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携帯電話機
JP4517551B2 (ja) 2001-08-20 2010-08-04 ソニー株式会社 携帯型情報処理装置
EP2053689A1 (en) * 2002-07-19 2009-04-29 Panasonic Corporation Portable wireless machine
US8060167B2 (en) 2002-07-19 2011-11-15 Panasonic Corporation Portable wireless machine
JP3613526B2 (ja) 2003-01-24 2005-01-2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携帯無線機
JP2005159391A (ja) * 2003-11-20 2005-06-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開閉式携帯端末装置
US7787922B2 (en) 2004-10-28 2010-08-31 Panasonic Corporation Portable telephone with broadcast receiver
US7609212B2 (en) * 2004-11-08 2009-10-27 Panasonic Corporation Portable wireless unit
JP2006166370A (ja) * 2004-12-10 2006-06-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折畳式携帯無線機
WO2006112160A1 (ja) * 2005-03-30 2006-10-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折畳式携帯無線機
JP4176756B2 (ja) 2005-10-26 2008-11-05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電線支持装置
WO2007138682A1 (ja) * 2006-05-30 2007-12-06 Panasonic Corporation 携帯無線機
JP4724084B2 (ja) * 2006-09-28 2011-07-13 株式会社東芝 携帯無線装置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30378A (zh) * 2010-09-17 2011-07-20 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枢轴天线调谐电路
CN102956954B (zh) * 2011-08-17 2015-08-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2956954A (zh) * 2011-08-17 2013-03-0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和终端设备
US9419328B2 (en) 2011-10-09 2016-08-16 Lenovo (Beijing) Co., Ltd. Terminal device
US9112271B2 (en) 2011-10-09 2015-08-18 Lenovo (Beijing) Co., Ltd. Terminal device
CN103066374A (zh) * 2011-10-24 2013-04-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缝隙结构天线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3682620A (zh) * 2012-09-25 2014-03-26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装置
US9203456B2 (en) 2012-09-25 2015-12-01 Htc Corporation Mobile device
CN103682620B (zh) * 2012-09-25 2016-04-06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装置
CN104425884A (zh) * 2013-08-27 2015-03-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天线制作方法
CN110462926A (zh) * 2017-04-01 2019-11-15 英特尔公司 包含到设备铰链中的天线及方法
CN113196727A (zh) * 2018-12-12 2021-07-3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天线及包括该天线的电子装置
CN113196727B (zh) * 2018-12-12 2024-03-0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天线及包括该天线的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007931A1 (ja) 2010-01-21
EP2302816A4 (en) 2014-01-22
JP4660633B2 (ja) 2011-03-30
EP2302816A1 (en) 2011-03-30
US8253634B2 (en) 2012-08-28
JPWO2010007931A1 (ja) 2012-01-05
US20100328166A1 (en) 2010-12-30
CN101809878B (zh) 2013-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09878B (zh) 无线电设备
US11888213B2 (en) Mobile terminal
US7787922B2 (en) Portable telephone with broadcast receiver
CN103515693B (zh) 天线装置和具有该天线装置的移动终端
US7705789B2 (en) Portable wireless device
KR101572037B1 (ko) 이동 단말기
US20100302110A1 (en) Portable terminal and antenna device thereof
US9627754B2 (en) Mobile terminal having antenna with two conductive members
CN102820517A (zh) 移动终端
KR20130048610A (ko) 이동 단말기
KR101977078B1 (ko) 이동 단말기
KR20130143475A (ko) 안테나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이동 단말기
CN114336009A (zh) 电子设备
KR101587133B1 (ko) 이동 단말기
US20130040712A1 (en) Wireless terminal
KR101435492B1 (ko) 휴대용 무선 단말기의 안테나 장치
KR20150019120A (ko) 안테나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이동 단말기
KR20160035903A (ko) 안테나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이동 단말기
KR20130135646A (ko) 안테나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이동 단말기
KR101504203B1 (ko) 휴대 단말기
WO2017185360A1 (zh) 耦合天线及无线用户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06

Termination date: 201607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