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07195B - 信息收集系统、终端装置、信息收集用程序和终端用程序 - Google Patents

信息收集系统、终端装置、信息收集用程序和终端用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07195B
CN101807195B CN2010100029995A CN201010002999A CN101807195B CN 101807195 B CN101807195 B CN 101807195B CN 2010100029995 A CN2010100029995 A CN 2010100029995A CN 201010002999 A CN201010002999 A CN 201010002999A CN 101807195 B CN101807195 B CN 1018071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particular data
answer
data
end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00299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07195A (zh
Inventor
藤本慎一
樋熊弘子
榎本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8071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071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071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0719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4Protecting data integrity, e.g. using checksums, certificates or signa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7Computer-aided management of electronic mailing [e-mai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Bioeth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确保信息收集对象者与回答之间的对应关系,同时能够高效地进行信息收集的信息收集系统、终端装置、信息收集用程序、终端用程序。主机计算机(10)预先将密钥码添附在电子邮件(M)中,在终端装置(50)中将信息收集对象者(A)的回答附加在该电子邮件(M)中。主机计算机(10)在已回收带有信息收集对象者(A)的回答的电子邮件(M)的情况下,在与密钥码对应的地址中存储信息收集对象者(A)的回答。

Description

信息收集系统、终端装置、信息收集用程序和终端用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收集系统、终端装置、信息收集用程序和终端用程序。
背景技术
历来,例如,如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11-143856号公报中公开的那样,已知有将电子邮件等电子数据通过网络发送给信息收集对象者,进行调查(问卷调查)的系统。在上述现有的系统中,问卷调查的回答的输入形式被限制为调查实施者决定的形式。由此,能够使回答结果的数据库读入工作的自动化变得容易。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11-14385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10-6359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5-101883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10-154182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5-285111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5-353019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3-115011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1-249914号公报
专利文献9: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4-272660号公报
专利文献10:日本专利申请特表2004-503013号公报
专利文献11: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5-31958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当信息收集对象者和收集的信息(即回答)之间的对应存在不一致时,信息收集的精度降低,或者不能将回答作为正确的信息进行处理。因此,要求在信息收集的过程中确保信息收集对象者和回答之间的对应关系。此外,希望避免在已收集信息的整理和储存方面花费精力。特别是信息收集的对象者的数量越大,则与此成比例,获得的信息的数量即回答数据的信息量也越大。因此,期望能够高效地整理、储存获得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确保信息收集对象者和回答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同时,高效地进行信息收集的信息收集系统、终端装置、信息收集用程序和终端用程序。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根据以下的说明就能变得清楚。
为达成上述目的,第一发明是信息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与网络连接的主机装置,其具备存储装置,该存储装置具有分别被分配地址的多个数据存储区域;以及
终端装置,其与上述网络连接,
上述主机装置生成特定数据,该特定数据包括:按照规定的对应关系被预先与上述地址关联起来的一种以上的识别信息;和用于取得信息收集对象者的回答的回答取得用信息,
上述终端装置经由上述网络取得上述特定数据,在能够对该特定数据附加回答信息的状态下在上述终端装置上显示上述回答取得用信息,
上述主机装置经由上述网络取得附加回答信息后的上述特定数据,在上述数据存储区域中的、对应于取得的特定数据的识别信息的地址的数据存储区域中,存储所取得的特定数据中的回答信息。
为达成上述目的,第二发明是信息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与网络连接的主机装置,其具备存储装置,该存储装置具有分别被分配地址的多个数据存储区域;以及
终端装置,其与上述网络连接,
上述主机装置生成特定数据,该特定数据包含:按照规定的对应关系被预先与上述地址关联起来的一种以上的识别信息,
上述终端装置能够经由上述网络取得上述特定数据,使打印机输出写有该特定数据的上述识别信息的信息记载物,
上述主机装置能够读取写有上述识别信息的信息记载物,将该信息记载物的识别信息和在该信息记载物的规定栏中记载的记载信息变换为数据,将上述记载信息的数据作为信息收集对象者的回答,储存在与写在该信息记载物的识别信息对应的地址的数据存储区域中。
为达成上述目的,第三发明是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画面,用于显示信息;
显示单元,其能够在已取得作为被加密的数据的特定数据的情况下,在能够对该特定数据附加回答信息的状态下,在上述画面显示解密后的上述特定数据的上述回答取得信息,其中,该特定数据包含:对被分配到主机装置的数据存储区域的地址按照规定的对应关系预先关联起来的一种以上的识别信息;和用于取得信息收集对象者的回答的回答取得用信息;以及
发送单元,能够向上述主机装置发送已被附加回答信息且被加密的上述特定数据,
至少在从上述特定数据被解密起至之后该特定数据再次被加密为止的期间内,禁止上述识别信息的内容的变更。
为达成上述目的,第四发明是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画面,用于显示信息;
显示单元,其能够在已取得作为被加密的数据的特定数据的情况下,在能够对该特定数据附加回答信息的状态下,在上述画面显示解密后的上述特定数据的上述回答取得信息,其中,该特定数据包含:对被分配到主机装置的数据存储区域的地址按照规定的对应关系预先关联起来的一种以上的识别信息;和用于取得信息收集对象者的回答的回答取得用信息;
结束时加密单元,当存在要使附加了回答信息的上述特定数据的上述回答取得信息的画面显示结束的命令时,在特定数据的显示结束后继续加密该特定数据;以及
发送单元,能够向上述主机装置发送由上述结束时加密单元加密后的特定数据。
为达成上述目的,第五发明是信息收集用程序,
其是用于使与网络连接的主机装置和与上述网络连接的终端装置进行信息收集的信息收集用程序,其中,该主机装置具备存储装置,该存储装置具有分别被分配地址的多个数据存储区域,该信息收集用程序的特征在于:
使上述主机装置生成特定数据,该特定数据包含:按照规定的对应关系被预先与上述地址关联起来的一种以上的识别信息;和用于取得信息收集对象者的回答的回答取得用信息,
使上述终端装置在对经由上述网络取得的特定数据能够附加回答信息的状态下,在上述终端装置上显示上述回答取得用信息,
使上述主机装置在与经由上述网络取得的附加了回答信息的上述特定数据的上述识别信息对应的地址的数据存储区域中,储存所取得的特定数据中的回答信息。
为达成上述目的,第六发明是终端用程序,其特征在于:
是用于使终端装置实现如下功能的程序,即,
在已取得作为被加密后的数据的特定数据的情况下,在对该特定数据能够附加回答信息的状态下,在上述终端装置的画面显示解密后的上述特定数据的上述回答取得信息的功能,其中,该特定数据包含:对被分配到主机装置的数据存储区域的地址按照规定的对应关系预先关联起来的一种以上的识别信息;和用于取得信息收集对象者的回答的回答取得用信息;以及
至少在从上述特定数据被解密起至之后该特定数据再次被加密为止的期间内,使上述识别信息的内容的变更禁止的功能。
为达成上述目的,第七发明是终端用程序,其特征在于:
其是用于使终端装置实现如下功能的程序,即,
在上述终端装置已取得作为被加密后的数据的特定数据的情况下,在能够对该特定数据附加回答信息的状态下,在上述终端装置的画面显示解密后的上述特定数据的上述回答取得信息的功能,其中,该特定数据包含:对被分配到主机装置的数据存储区域的地址按照规定的对应关系预先关联起来的一种以上的识别信息;和用于取得信息收集对象者的回答的回答取得用信息;以及
当存在要使附加了回答信息的上述特定数据的上述回答取得信息的画面显示结束的命令时,在特定数据的显示结束后继续使该特定数据加密的功能。
发明的效果
根据第一发明的信息收集系统,主机装置能够预先对特定数据附加识别信息,并能够在终端装置中将信息收集对象者的回答信息附加在该特定数据。进一步,主机装置在已回收带有回答信息的特定数据的情况下,能够在与识别信息对应起来的地址中储存回答信息。因为在各个特定的数据中附加有固有的识别信息,所以即使信息收集对象者的数量多,也能够避免混乱。此外,因为识别信息和地址的对应规则在特定数据生成时已经统一,所以主机装置的处理负担少。由此,能够在确保信息收集对象者和回答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同时,高效地进行信息的收集。
根据第二发明的信息收集系统,即使在收集对象中包含不能以数字数据进行回收的信息(例如盖章、签名等)的情况下,也能够高效地回收回答。
根据第三发明的终端装置,在取得被加密的特定数据,且被解密的特定数据存在于终端装置中的期间(非加密期间)内,识别信息的内容变更被禁止。由此,虽然回答信息的附加被允许,但是该特定数据固有的识别信息即能够用于确定操作者的信息被保存。因此,能够尽可能地排除篡改操作的介入的余地,同时,使信息收集对象者向特定数据附加回答信息。此外,通过向主机装置发送带回答信息的特定数据,主机装置能够在与识别信息对应的地址储存回答信息。由此,能够在确保信息收集对象者和回答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同时,高效地进行信息收集。
根据第四发明的终端装置,当终端装置的操作者在附加回答信息后准备结束操作时,特定数据被自动加密。即,在结束对特定数据的操作的时刻,操作者和回答信息的对应被可靠地保存。由此,能够在可靠地保存操作者和回答信息的对应的同时,将已经附带了回答信息的特定数据加密并发送。此外,通过向主机装置发送带回答信息的特定数据,主机装置能够在与识别信息对应的地址存储回答信息。由此,能够在确保信息收集对象者和回答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同时,高效地进行信息收集。
根据第五发明,提供能够实现第一发明的信息收集系统的信息收集用程序。
根据第六发明,提供能够实现第三发明的终端装置的终端用程序。
根据第七发明,提供能够实现第四发明的终端装置的终端用程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信息收集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信息收集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信息收集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信息收集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信息收集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6的信息收集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7的信息收集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8的信息收集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9的信息收集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9的信息收集系统的效果的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10的信息收集系统的结构的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210主机计算机
12、212数据库
14邮件制作程序
16、216数据储存程序
50终端装置
52画面
60、260应用程序
62例行程序
70添附数据
80打印机
82文书
84信息
218扫描装置
A信息收集对象者
B调查委托者
M电子邮件
X二维条形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信息收集系统的结构的图。实施方式1的信息收集系统使用电子邮件进行信息收集(具体而言,在实施方式1中为问卷调查)。电子邮件被送给信息收集对象者,信息收集对象者在电子邮件中记载回答。
实施方式1的信息收集系统具备主机计算机10。主机计算机10具备存储装置和在该存储装置储存数据的数据库程序。在图中,为了方便,将存储装置和数据库程序合并表示为数据库12。利用数据库12,能够以已存储的数据为对象容易地进行检索、抽取等,进行数据的再利用。主机计算机10与网络(未图示)连接。主机计算机10所连接的网络的具体的结构无特别的限定,能够列举因特网、企业内部网、LAN等各种通信线路。
主机计算机10具有用于制作电子邮件M并向网络(未图示)上发送的邮件制作程序14(在图1中为了便于理解,用箭头表示)。邮件制作程序14在制作电子邮件M时,在该电子邮件M中附加成为密钥的码(以下称也为“密钥码”)。该密钥码在发送多个电子邮件M时,作为各个电子邮件M的识别信息发挥作用。作为密钥码,具体而言,能够使用索引密钥、哈希密钥(hush key)、主密钥和独有ID。此外,发送目的地的邮件地址、回信目的地的邮件地址(使主机计算机10具有多个邮件地址)也能够作为密钥码使用。密钥码与数据库12的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在生成电子邮件M时已经被决定。
电子邮件M经由未图示的网络到达信息收集对象者A的终端装置50。作为终端装置50,具体而言,能够列举与网络连接的台式个人计算机、笔记本个人计算机、PDA等各种便携式设备。信息收集对象者A能够在终端装置50打开电子邮件M,参照电子邮件M中记载的提问内容(问卷内容)。信息收集对象者A在记载回答之后,向主机计算机10回复电子邮件M。
主机计算机10经由未图示的网络接收电子邮件M。主机计算机10具有数据储存程序16。数据储存程序16打开电子邮件M,读入该电子邮件M的密钥码。接着,数据储存程序16在数据库12中的与密钥码对应的地址的数据存储区域中储存该电子邮件M中记载的回答。在图1中,为了便于理解,用箭头表示数据储存程序16。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实施方式1,主机计算机10能够预先在电子邮件M中附加密钥码,并在终端装置50中在该电子邮件M中附加信息收集对象者A的回答。进一步,主机计算机10能够在已回收带有信息收集对象者A的回答的电子邮件M的情况下,在与密钥码对应的地址储存信息收集对象者A的回答。根据实施方式1,这一系列的过程能够在主机计算机10上自动进行。因此,能够使主机计算机10进行调查提问的自动发送和回答的自动回收。
在各个电子邮件M中,附加有固有的密钥码。由此,即使调查时的电子邮件M的数量多,也能够避免混乱。此外,因为密钥码与地址的对应规则在生成电子邮件M时已经统一,所以主机计算机10的处理负担少。由此,能够在确保信息收集对象者和回答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同时,高效地进行信息的收集。
特别是,根据实施方式1,能够容易地进行因特网Web的调查那样的对数据库的存储整理,同时利用简单灵活的电子邮件进行信息回收。如果是如电子邮件那样,在与不同的信息收集对象者之间分别独立地交换不同的电子文件的数据发送接收方式,则在安全性方面也有优势。即,例如,在现有的利用因特网Web进行的问卷调查中,通常回答输入画面与数据库直接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当发生受到网络攻击等非常情况时,多个问卷调查对象的住址记录、个人信息被汇总暴露于危险中的可能性较高。这一点,在利用电子邮件等逐件且个别地进行调查的实例中,在安全方面具有优势。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中,密钥码相当于上述第一发明中的“识别信息”,电子邮件M相当于上述第一发明中的“特定数据”,电子邮件M中记载的回答相当于上述第一发明中的“回答信息”。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邮件制作程序14生成电子邮件M,将信息收集对象者A的回答记载在电子邮件M中。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使用电子邮件以外的数据交换介质。具体而言,例如,即使通过文件交换软件、实时聊天也能够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在发送接收信息数据中赋予识别信息。此外,即使在通过在网站上制作问卷调查输入画面收集问卷调查的回答的情况下,也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对在问卷调查用的终端装置与主机计算机之间授受的数据中,赋予密钥码即可。
此外,在实施方式1中,信息收集对象者A在电子邮件M中记载了回答。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还可以在电子邮件M中添附包含回答内容的添附文件。此外,也可以在电子邮件M中添附记载有调查的提问内容的其他的添附文件。在这样的情况下,将电子邮件M和添附文件合并为一个的电子数据相当于上述第一发明中的“特定数据”,包含回答内容的添附文件相当于上述第一发明中的“回答信息”。
另外,能够制作用于分别实现实施方式1的信息收集系统中的主机计算机10的功能和终端装置50的功能的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相当于上述第五发明中的“信息收集用程序”。
实施方式2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信息收集系统的结构的图。在实施方式2中,在电子邮件M中预先记载调查的提问内容,以使信息收集对象者A输入按照调查项目的回答。如果在电子邮件的明文中毫无限制地要求文本输入,则各个回答的格式会凌乱。其结果是,在回答数据的均匀化处理、调查、分析、再利用时产生障碍。在实施方式2中,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预先记载调查的提问内容。提问内容的记载尽可能优选有限制的记载。另外,也可以使用与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11-143856号公报同样的方法限制输入形式。
实施方式3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信息收集系统的结构的图。在实施方式3中,进行在实施方式1中对电子邮件M实施加密处理。即,主机计算机10将电子邮件M加密后,发送给终端装置50。此外,主机计算机10将用于对电子邮件M进行解密的口令(password)记载在电子邮件M_P中个别地发送给终端装置50。
信息收集对象者A在终端装置50中对电子邮件M进行解密并输入回答。信息收集对象者A在输入回答后,再次将电子邮件M加密并发送给主机计算机10。到达主机计算机10的电子邮件M被解密,之后,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通过数据储存程序16的处理,将回答储存在规定的数据区域。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3,能够提高实施方式1中的利用密码的安全性。另外,对于实施方式1中例示的变形例,也能够同样地实施加密。
另外,在实施方式3中,作为用于进行电子邮件M的加密和解密的应用程序,能够使用通用应用程序。即,也可以使用通常的各种加密应用程序、解密应用程序。此外,还可以使信息收集对象者A、主机计算机10一侧的电子邮件M的接收者通过手动操作进行加密、解密。
实施方式4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信息收集系统的结构的图。在实施方式4中,在打开电子邮件M并将电子邮件M解密后,在如图4所示在终端装置50的画面52上显示回答输入用的图像时,使得密钥码的所有变更均不能进行(即,对密钥码的数据施加保护)。在密钥码的变更被禁止的状态下,信息收集对象者A输入回答。之后,回答后的信息收集对象者A与实施方式3同样地将电子邮件M加密并发送给主机计算机10。
由此,在被解密的电子邮件M存在于终端装置50中的期间(非加密期间)内,密钥码的内容变更被禁止。由此,虽然允许附加信息收集对象者A的回答,但是该电子邮件M的固有的密钥码被保存。因此,能够在尽可能地排除篡改操作的介入余地的同时,使信息收集对象者A对电子邮件M进行回答输入。由此,能够在对多个对象进行信息收集时,在以较高的可靠性确保信息收集对象者和回答的对应关系的同时使信息收集对象者进行回答。
另外,能够制作为了使用通用的终端装置来实现实施方式4的终端装置50的功能的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相当于上述第六发明中的“终端用程序”。此外,实施方式4中的终端装置50相当于上述第三发明中的“终端装置”。
实施方式5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信息收集系统的结构的图。在实施方式5中,对终端装置50安装应用程序60。应用程序60在终端装置50上实现下述的两个功能。
(i)将电子邮件M解密后,自动打开电子邮件M并在终端装置50的画面52进行显示的功能。即,不等待来自终端装置50的操作者的打开电子邮件M的要求,在解密后立即在画面52进行显示的功能。
(ii)在输入回答后,且在信息收集对象者A进行了关闭画面52的显示的操作后,在电子邮件M的显示结束后继续将该电子邮件M加密的功能。
其结果是,根据实施方式5,利用上述(i)的功能,当电子邮件M被解密时,能够接着催促信息收集对象者A进行电子邮件M的回答输入操作。进一步,利用上述(ii)的功能,当终端装置50的操作者在附加回答信息之后准备结束操作时,电子邮件M被自动加密。即,在对电子邮件M的操作结束的时刻,操作者与回答信息的对应被可靠地保存。其结果是,能够确保信息收集对象者与回答的对应关系。由此,对终端装置50的操作者,赋予回答输入操作的机会和电子邮件M的显示结束操作的机会,并且,在这些操作时期以外的期间内,电子邮件M被自动加密。
由此,能够排除篡改操作等其他的操作的介入的余地。
另外,应用程序60相当于上述第七发明中的“终端用程序”。此外,实施方式5中的终端装置50相当于上述第四发明中的“终端装置”。另外,在实施方式5中,虽然在终端装置50搭载上述的(i)和(ii)两方的功能,但是也可以仅利用上述(i)和(ii)的功能中的任一方。
实施方式6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6的信息收集系统的结构的图。在实施方式6中,利用通用邮件软件,进行主机计算机10和终端装置50之间的电子邮件M的交换。在对电子邮件M的回答记载(或者对电子邮件M的添附数据的回答记载)结束后,自动地向主机计算机10发送电子邮件M也不是不可能。但是,在此情况下,尽管没有信息收集对象者A的主动的邮件发送操作,电子邮件M也离开信息收集对象者A的手边。在这样的情况下,担心会发生不是故意的信息泄露。在实施方式6中,因为电子邮件M等待信息收集对象者A进行邮件发送操作后被发送,所以能够回避不是故意的信息泄露。
实施方式7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7的信息收集系统的结构的图。在实施方式7中,在主机计算机10接收电子邮件M之后,数据储存程序16进行电子邮件M的自动解密→回答的自动储存。由此,在主机计算机10中能够完全自动地进行解密、储存作业。此外,在实施方式7中,主机计算机10进行邮件服务器的自动监视即对邮件服务器的定期访问。由此,在电子邮件M到达后,能够迅速地进行自动解密和自动储存。
实施方式8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8的信息收集系统的结构的图。在实施方式8中,通过在电子邮件M中添附包含调查的回答的添附数据,进行信息收集。而且,在实施方式8中,应用程序60将电子邮件M和添附文件整体地加密。
在实施方式8中,应用程序60对接收的电子邮件M进行解密。当解密完成时,在画面52上,显示添附数据70的读入要求用的图像。例如,显示要求终端装置50内的添附数据70的所在位置的输入框,信息收集对象者A通过键入添附数据70的所在位置而实现对电子M的添附数据70的添附操作。之后,当信息收集对象者A关闭读入要求用图像时,终端装置50将电子邮件M和添附数据70作为一个数据加密。之后,加密后的电子邮件M被回复给主机计算机10。
主机计算机10对所接收的电子邮件M进行解密,并在数据库12中的与该电子邮件M的密钥码相应的地址储存添附数据70。添附数据70既可以是一般的电子文件(例如,市场上出售的文本编辑软件的文件、或市场上出售的表计算软件的文件等),也可以是为了特定的信息收集而制作的专用电子文件。
根据实施方式8,终端装置50将带有添附数据70的电子邮件M整体地(分离附加)加密。通过终端装置50的操作者在添附数据的附加后关闭电子邮件M,生成添附数据70被整体化的已加密的电子邮件M,做好信息发送准备。由此,能够可靠地保存添附数据70与密钥码的对应,能够确保信息收集对象者A与回答的对应关系。
另外,所谓整体的加密,并不仅限于将加密后的数据作为一个电子文件进行制作的情况。例如,存在将信息量大的电子文件分割为多个电子文件进行交接的情况。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利用这样的文件分割。其中,添附数据70相当于上述第一发明中的“回答信息”。
实施方式9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9的信息收集系统的结构的图。在实施方式9中,针对信息收集对象者A的回答进行格式检查。具体而言,在实施方式9中,如图9所示,应用程序60具有用于检查添附数据70的格式、添附数据70内的文字串的例行程序(routine)62。由此,能够将格式适当、记载内容适当的添附数据70发送给主机计算机10。图10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9的信息收集系统的效果的图。如图10的纸面上部所示,在不具备检查功能的情况下,存在信息收集对象者A和调查委托者B之间的数据的交换发生多次的问题。根据实施方式9,因为如图10的纸面下部所示那样具有检查功能,所以能够在一次的交换中可靠地获得必要的回答。
实施方式10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10的信息收集系统的结构的图。例如,在收集保证书、某些证明书的情况下,能够考虑在法律上有必要在这些书面上盖章、签名的情况。在这样的事例中,为了进行信息收集,难以进行仅使用电子数据的运用,使用以纸为首的物理的信息介质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实施方式10中,为了在即使收集的对象中包含不能以数字数据回收的信息(例如盖章、签名等)的情况下也能高效地回收回答,使用下面所述的方法。
如图11所示,实施方式10的信息收集系统包括主机计算机210,该主机计算机210具有数据库212。主机计算机210与主机计算机10一样,能够将赋予了密钥码且已加密的电子邮件M发送给终端装置50。在实施方式10中,二维条形码X的信息数据作为密钥码被附加(例如作为添附数据附加)在电子邮件M中。
在实施方式10中,终端装置50搭载有应用程序260。应用程序260进行电子邮件M的解密,并使二维条形码X在终端装置50上处于能够印刷的状态(例如利用通用文字处理软件等打开文件的状态)。由此,信息收集对象者A能够利用与终端装置50连接的打印机80印刷记载有二维条形码X的文书82。在实施方式10中,信息收集对象者A在文书82上记载回答,并在文书82中的规定的栏内进行盖章、签名。之后,信息收集对象者A将该文书82邮送给设置有主机计算机210的住址。
主机计算机210与扫描装置218连接。扫描装置218是能够读取二维条形码X的扫描装置。此外,扫描装置218能够读取记载在文书82的规定栏内的信息84并变换为电子数据。扫描装置218优选使用能够自动读取多页书面的装置。
信息84被认为根据文书82的性质、用途而涉及多方面。例如,在盖章、签名本身是信息收集的对象的情况下,读取它们。此外,在为保证书、证明书的文书的情况下,除了盖章等之外,还要读取该文书的识别号码。此外,如果是在问卷调查的情况下,则还包含回答内容。
主机计算机210具有数据储存程序216。数据储存程序216将扫描装置218读取的二维条形码X的信息作为密钥码加以处理,对密钥码与数据库212的地址之间进行核对。数据储存程序216在经核对而得到的地址储存信息84的电子数据。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实施方式10,即使在收集的对象中包含不能以数字数据回收的信息(例如盖章、签名等)的情况下,也能高效地回收回答。
此外,根据实施方式10,能够将密钥码作为二维条形码X印刷在文书82上。如果密钥码容易被解读,则导致密钥码的伪造、调查的回答的信赖性降低。在这一点上,二维条形码对人而言读取的可能性比较低。根据实施方式10,能够防止密钥码的伪造、调查的回答的信赖性的降低,同时能够高效地回收调查的回答。
另外,虽然未图示,但是在实施方式10中生成用于电子邮件M的解密的解密用口令和二维条形码X的解读用口令。优选这两个口令中的解密用口令被发送至终端装置50,解读用口令被隐藏在主机计算机210的内部。由此,能够抑制密钥码的篡改。
另外,文书82的尺寸无特别限定,也可以是明信片等小型的纸质介质,此外,其原材料也并不仅限于纸。这是因为,只要是至少能够盖章、签名的原材料的平板状的物体,便能够代替文书82。另外,在实施方式10中,文书82相当于上述第二发明中的“信息记载物”。

Claims (18)

1.一种信息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与网络连接的主机装置,其具备存储装置,该存储装置具有分别被分配地址的多个数据存储区域;以及
终端装置,其与所述网络连接,
所述主机装置生成特定数据,该特定数据包括:按照规定的对应关系被预先与所述地址关联起来的一种以上的识别信息;和用于取得信息收集对象者的回答的回答取得用信息,
所述终端装置经由所述网络取得所述特定数据,在能够对该特定数据附加回答信息的状态下在所述终端装置上显示所述回答取得用信息,
所述主机装置经由所述网络取得附加回答信息后的所述特定数据,在所述数据存储区域中的、对应于取得的特定数据的所述识别信息的地址的数据存储区域中,储存所取得的特定数据中的回答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机装置能够向所述网络发送被加密的所述特定数据,并且,进行被加密的所述特定数据的取得及该特定数据的解密,
所述终端装置经由所述网络取得被加密的所述特定数据,在所述终端装置的画面显示被解密的所述特定数据的所述回答取得用信息,
在所述终端装置中,至少在从所接收的所述特定数据被解密起至之后该特定数据再次被加密为止的期间,禁止所述识别信息的内容的变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信息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机装置能够向所述网络发送被加密的所述特定数据,并且,进行被加密的所述特定数据的取得及该特定数据的解密,
所述终端装置经由所述网络取得被加密的所述特定数据,在所述终端装置的画面显示被解密的所述特定数据的所述回答取得用信息,
所述终端装置,在存在要使被附加了回答信息的所述特定数据的所述回答取得用信息向所述画面上的显示结束的命令时,在特定数据的显示结束后继续加密该特定数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装置不等待来自所述终端装置的操作者的特定数据的显示要求,在所述终端装置的画面显示通过解密得到的特定数据的所述回答取得用信息。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信息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答信息是添附在所述特定数据的、包含调查的回答的添附数据,
所述主机装置能够向所述网络发送被加密的所述特定数据,并且,进行被加密的所述特定数据的取得及该特定数据的解密,
所述终端装置经由所述网络取得被加密的所述特定数据,在所述终端装置的画面显示被解密的所述特定数据的所述回答取得用信息,
所述终端装置以生成一个数据或成一组的多个数据的方式对所述特定数据和所述被添附的数据进行加密,向所述网络发送作为被加密的特定数据的该一个或成一组的多个数据,
所述主机装置对所述一个或一组的数据进行解密,使得能够识别所述特定数据的内容和所述添附数据的内容,在与该特定数据的所述识别信息对应的地址储存该添附数据。
6.一种信息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与网络连接的主机装置,其具备存储装置,该存储装置具有分别被分配地址的多个数据存储区域;以及
终端装置,其与所述网络连接,
所述主机装置生成特定数据,该特定数据包含:按照规定的对应关系被预先与所述地址关联起来的一种以上的识别信息,
所述终端装置能够经由所述网络取得所述特定数据,使打印机输出写有该特定数据的所述识别信息的信息记载物,
所述主机装置能够读取所述信息记载物,将该信息记载物的所述识别信息和该信息记载物的规定栏的记载信息变换为数据,将所述记载信息的数据作为信息收集对象者的回答,储存在与写在该信息记载物的所述识别信息对应的地址的数据存储区域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识别信息以二维条形码的方式写在所述信息记载物。
8.一种信息收集用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画面,用于显示信息;
显示单元,其能够在已取得作为被加密的数据的特定数据的情况下,在能够对该特定数据附加回答信息的状态下,在所述画面显示解密后的所述特定数据的回答取得用信息,其中,该特定数据包含:对被分配到主机装置的数据存储区域的地址按照规定的对应关系被预先关联起来的一种以上的识别信息;和用于取得信息收集对象者的回答的所述回答取得用信息;以及
发送单元,能够向所述主机装置发送已被附加回答信息且被加密的所述特定数据,
至少在从所述特定数据被解密起至之后该特定数据再次被加密为止的期间内,禁止所述识别信息的内容的变更。
9.一种信息收集用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画面,用于显示信息;
显示单元,其能够在已取得作为被加密的数据的特定数据的情况下,在能够对该特定数据附加回答信息的状态下,在所述画面显示解密后的所述特定数据的回答取得用信息,其中,该特定数据包含:对被分配到主机装置的数据存储区域的地址按照规定的对应关系被预先关联起来的一种以上的识别信息;和用于取得信息收集对象者的回答的所述回答取得用信息;
结束时加密单元,当存在要使附加了回答信息的所述特定数据的所述回答取得用信息的画面显示结束的命令时,在特定数据的显示结束后继续加密该特定数据;以及
发送单元,能够向所述主机装置发送由所述结束时加密单元加密后的特定数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息收集用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信息收集用终端装置,不等待来自所述信息收集用终端装置的操作者的特定数据的显示要求,使所述信息收集用终端装置的画面显示通过解密得到的特定数据的所述回答取得用信息。
11.一种信息收集方法,其是用于使与网络连接的主机装置和与所述网络连接的终端装置进行信息收集的信息收集方法,其中,该主机装置具备存储装置,该存储装置具有分别被分配地址的多个数据存储区域,该信息收集方法的特征在于,
使所述主机装置生成特定数据,该特定数据包含:按照规定的对应关系被预先与所述地址关联起来的一种以上的识别信息;和用于取得信息收集对象者的回答的回答取得用信息,
使所述终端装置在对经由所述网络取得的特定数据能够附加回答信息的状态下,在所述终端装置上显示所述回答取得用信息,
使所述主机装置在与经由所述网络取得的、附加了回答信息的所述特定数据的所述识别信息对应的地址的数据存储区域中,储存所取得的特定数据中的回答信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信息收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终端装置已经由所述网络取得被加密的所述特定数据且在所述终端装置的画面中显示解密后的所述特定数据的所述回答取得用信息的情况下,使所述终端装置至少在从所述特定数据被解密起至之后该特定数据被加密为止的期间,禁止所述识别信息的内容的变更。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信息收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终端装置已经由所述网络取得被加密的所述特定数据且在所述终端装置的画面中显示解密后的所述特定数据的所述回答取得用信息的情况下,在存在要使附加了回答信息的所述特定数据向所述终端装置的画面上的显示结束的命令时,使所述终端装置在特定数据的显示结束后继续加密该特定数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信息收集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终端装置不等待来自所述终端装置的操作者的特定数据的显示要求,在所述终端装置的画面显示通过解密得到的特定数据的所述回答取得用信息。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信息收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答信息是添附在所述特定数据的、包含调查的回答的添附数据,
使所述终端装置以生成一个数据或成为一组的多个数据的方式对所述特定数据和所述被添附的数据进行加密,向所述网络发送作为被加密的特定数据的该一个或成为一组的多个数据,
使所述主机装置对所述一个或一组的数据进行解密,使得能够识别所述特定数据的内容和所述添附数据的内容,在与该特定数据的所述识别信息对应的地址储存该添附数据。
16.一种终端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在终端装置已取得作为被加密后的数据的特定数据的情况下,在对该特定数据能够附加回答信息的状态下,在所述终端装置的画面显示解密后的所述特定数据的回答取得用信息的步骤,其中,该特定数据包含:对被分配到主机装置的数据存储区域的地址按照规定的对应关系预先关联起来的一种以上的识别信息;和用于取得信息收集对象者的回答的回答取得用信息;以及
至少在从所述特定数据被解密起至之后该特定数据再次被加密为止的期间内,在所述终端装置使所述识别信息的内容的变更禁止的步骤。
17.一种终端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在终端装置已取得作为被加密后的数据的特定数据的情况下,在对该特定数据能够附加回答信息的状态下,在所述终端装置的画面显示解密后的所述特定数据的回答取得用信息的步骤,其中,该特定数据包含:对被分配到主机装置的数据存储区域的地址按照规定的对应关系预先关联起来的一种以上的识别信息;和用于取得信息收集对象者的回答的所述回答取得用信息;以及
当存在要使附加了回答信息的所述特定数据的所述回答取得用信息的画面显示结束的命令时,使所述终端装置在特定数据的显示结束后继续加密该特定数据的步骤。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终端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所述终端装置不等待来自所述终端装置的操作者的特定数据的显示要求,在所述终端装置的画面显示通过解密得到的特定数据的所述回答取得用信息。
CN2010100029995A 2009-02-13 2010-01-15 信息收集系统、终端装置、信息收集用程序和终端用程序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071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31140 2009-02-13
JP2009031140A JP5369744B2 (ja) 2009-02-13 2009-02-13 情報収集システム、端末装置、情報収集用プログラム、端末用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07195A CN101807195A (zh) 2010-08-18
CN101807195B true CN101807195B (zh) 2013-03-20

Family

ID=42560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002999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07195B (zh) 2009-02-13 2010-01-15 信息收集系统、终端装置、信息收集用程序和终端用程序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8572365B2 (zh)
JP (1) JP5369744B2 (zh)
KR (1) KR20100092869A (zh)
CN (1) CN1018071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69744B2 (ja) * 2009-02-13 2013-12-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情報収集システム、端末装置、情報収集用プログラム、端末用プログラム
CN102012997A (zh) * 2010-11-23 2011-04-13 北京凯瑞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代码收集处理方法及其系统、装置
TWI484354B (zh) * 2013-01-29 2015-05-11 Insyde Software Corp Electronic Questionnaire Generation and Recycling Method
US11556343B2 (en) 2017-09-22 2023-01-1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mputational method for temporal pooling and correlation
CN107908392B (zh) * 2017-11-13 2020-12-22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采集工具包定制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09213911B (zh) * 2018-07-31 2021-07-27 深圳市诺信连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网络数据采集系统
CN110675955A (zh) * 2019-08-15 2020-01-10 深圳大学 心理健康预警和管理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824735B (zh) * 2021-11-19 2022-03-11 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遥感影像加密传输方法与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5318A (zh) * 2004-04-09 2007-05-16 索尼株式会社 爱好信息收集系统、装置、方法及程序
CN101266602A (zh) * 2007-03-15 2008-09-17 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管理数据收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54699A (en) * 1988-04-13 1990-09-04 Npd Research, Inc. Self-administered survey questionnaire and method
DE3919734C1 (zh) * 1989-06-16 1990-12-06 Siemens Ag, 1000 Berlin Und 8000 Muenchen, De
JP3325928B2 (ja) * 1992-09-29 2002-09-17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電子メールシステム
JP2879547B2 (ja) 1996-08-26 1999-04-05 尚五 中村 電子メール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子メールの処理方法
JPH10154182A (ja) 1996-11-25 1998-06-09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問い合わせ回答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JPH11143856A (ja) 1997-11-10 1999-05-28 Naoya Sannomiya 多人数からの情報収集を目的とした電子メールシステム
US7171567B1 (en) * 1999-08-02 2007-01-30 Harris Interactive, Inc. System for protecting information over the internet
CA2393345A1 (en) * 1999-12-09 2001-06-14 Silanis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generating a secure electronic signature file
JP2001249914A (ja) 2000-03-03 2001-09-14 Sharp Corp 情報提供装置
US7054905B1 (en) * 2000-03-30 2006-05-30 Sun Microsystems, Inc. Replacing an email attachment with an address specifying where the attachment is stored
US7483838B1 (en) * 2000-04-21 2009-01-27 James D. Marks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cruitment of candidates for clinical trials while maintaining security
JP2001306752A (ja) * 2000-04-24 2001-11-02 Nec Corp ネットワークを用いたアンケート代行業務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KR20010108714A (ko) 2000-05-31 2001-12-08 박정관 인터넷 전자우편기능을 이용한 자동설문조사 시스템
CA2410759A1 (en) 2000-06-30 2002-01-10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Method and system for creating and improving products and services using electronic collection of information
AU2001277947A1 (en) * 2000-07-21 2002-02-05 Surromed, Inc. Computerized clinical questionnaire with dynamically presented questions
JP3580231B2 (ja) * 2000-08-25 2004-10-20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US7165268B1 (en) * 2000-10-17 2007-01-16 Moore Keith E Digital signatures for tangible medium delivery
US9311499B2 (en) * 2000-11-13 2016-04-12 Ron M. Redlich Data security system and with territorial, geographic and triggering event protocol
WO2002045378A2 (en) * 2000-11-28 2002-06-06 Swivel Technologies Limited Secure file transfer method and system
US7203158B2 (en) * 2000-12-06 2007-04-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FDM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 portable terminal, and e-commerce system
JP3788246B2 (ja) * 2001-02-13 2006-06-2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匿名復号システム及び匿名復号方法
US7174368B2 (en) * 2001-03-27 2007-02-06 Xante Corporation Encrypted e-mail reader and responder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WO2002096014A1 (en) * 2001-05-21 2002-11-28 Formatta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creasing the accuracy and security of data capture from a paper form
US7380126B2 (en) * 2001-06-01 2008-05-27 Logan James 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transmission and receipt of email messages
WO2002103967A2 (en) * 2001-06-18 2002-12-27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ssage management in a mobile data communication device
US6616056B2 (en) * 2001-08-31 2003-09-0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of capturing and reading consumer-oriented responses through consumer-appended bar codes
US20030065727A1 (en) * 2001-09-28 2003-04-03 Capital One Financial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secured electronic messaging
JP2003115011A (ja) 2001-10-09 2003-04-18 Xybernetic:Kk 電子メール配信システム、配信サーバーシステム、及び電子メール配信プログラム
US20030088556A1 (en) * 2001-10-24 2003-05-08 Allen John H. System and method of geolocating a response to a query initiated by an individual from an information site
US7212984B2 (en) * 2001-10-29 2007-05-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virtual capacity to a provider of services
US20040102979A1 (en) * 2002-01-23 2004-05-27 Robertson Steven 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electronic passenger and luggage handling services over a distributed network
US7152786B2 (en) * 2002-02-12 2006-12-26 Digimarc Corporation Identification document including embedded data
CA2406808A1 (en) * 2002-07-05 2004-01-05 Nid Solutions Inc. A Division Of 2004221 Ontario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capture, storage and manipulation of remote information
CA2394451C (en) * 2002-07-23 2007-11-27 E-Witness Inc.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duct for delivery and receipt of s/mime-encrypted data
US20040210472A1 (en) * 2002-07-25 2004-10-21 Lew Ark L.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ducting a real-time survey
US20040117250A1 (en) * 2002-12-17 2004-06-17 Allen Lubow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coupon savings using existing credit card processing infrastructure, and barcoded coupon having 2-D component
US7296010B2 (en) * 2003-03-04 2007-11-1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s, systems and program products for classifying and storing a data handling method and for associating a data handling method with a data item
JP2004272660A (ja) 2003-03-10 2004-09-30 Tdk Corp 電子メール作成方法および装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ならびに記録媒体
US7240219B2 (en) * 2003-05-25 2007-07-03 Sandisk Il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intaining backup of portable storage devices
JP2005031958A (ja) 2003-07-11 2005-02-03 With Cosmos Contents Co Ltd 顧客情報獲得方法及びライセンス契約促進方法
JP2005101883A (ja) * 2003-09-25 2005-04-14 Hitachi Ltd 電子メール文書原本性保証装置
US20050125279A1 (en) * 2003-12-03 2005-06-0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tructure for privacy preserving data mining
US7483956B2 (en) * 2004-01-15 2009-01-2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mail to physical mail converter
JP2005285111A (ja) 2004-03-05 2005-10-13 Toshio Tazaki 電子メール送信方法、電子メールソフトウエアおよびその電子メールソフトウエア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取可能な記録媒体
JP2005353019A (ja) 2004-06-08 2005-12-22 Park:Kk メール自動復号化装置、および方法
US7647559B2 (en) * 2004-09-30 2010-01-12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for navigating between attachments to electronic mail messages
JP4293111B2 (ja) * 2004-10-27 2009-07-0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カメラ駆動装置、カメラ駆動プログラム、幾何学形状コード解読装置、および幾何学形状コード解読プログラム
US7643818B2 (en) * 2004-11-22 2010-01-05 Seven Networks, Inc. E-mail messaging to/from a mobile terminal
JP2006185124A (ja) * 2004-12-27 2006-07-13 Internatl Business Mach Corp <Ibm> 漏洩元特定可能メールアドレス構成方法およびそれを利用した漏洩元特定可能メール送受信方法とそのシステム
US7113925B2 (en) * 2005-01-19 2006-09-26 Echeck21, L.L.C. Electronic check
JP4719480B2 (ja) 2005-02-22 2011-07-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アンケート実施システム及びアンケート実施サーバ
US8433592B2 (en) * 2005-04-14 2013-04-30 Avraham Y. Goldratt Institute,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buffer inventory size
WO2007086681A1 (en) * 2006-01-24 2007-08-02 Yong-Jik Lee Portabl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puting data with electronic pen and transmitting data
US7865924B2 (en) * 2006-07-27 2011-01-04 Microsoft Corporation Providing input and output for a mobile device
US20080233918A1 (en) * 2006-09-25 2008-09-25 Sms.Ac Content owner verification and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for automated distribution and billing platforms
US8660941B2 (en) * 2006-09-26 2014-02-25 Collections Marketing Center,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a multi-channel virtual collections center
JP4593549B2 (ja) * 2006-11-08 2010-12-08 Necシステム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ファイル自動復号暗号化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20080077525A (ko) 2007-02-20 2008-08-25 (주)지에스강남방송 케이블 방송 시스템 및 그의 설문조사방법
US8532299B2 (en) * 2007-05-29 2013-09-10 Denso Wave Incorporated Method for producing two-dimensional code and reader for reading the two-dimensional code
KR101256104B1 (ko) * 2007-08-06 2013-05-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복합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US20090055221A1 (en) * 2007-08-24 2009-02-26 Brian David Loftus Health Profile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JP5014074B2 (ja) * 2007-11-12 2012-08-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多機能入出力装置
US9252978B2 (en) * 2007-11-29 2016-02-02 Kyocera Coporation Mobile terminal
US8412595B2 (en) * 2008-03-07 2013-04-02 American Express Travel Related Services Company, Inc. Lifecycle tracking and management using RF
US20090265180A1 (en) * 2008-04-21 2009-10-22 Microsoft Corporation Machine-readable end user license agreement with automated acceptance
JP2010045744A (ja) * 2008-08-18 2010-02-25 Fujitsu Ltd 文書データ暗号化方法及び文書データ暗号化システム
US9369281B2 (en) * 2008-09-15 2016-06-14 Vaultive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cure use of services by untrusted storage providers
CN101727693A (zh) * 2008-10-31 2010-06-09 黄艳丽 计算机网络平台娱乐游戏开奖方法、装置以及游戏系统
JP5369744B2 (ja) * 2009-02-13 2013-12-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情報収集システム、端末装置、情報収集用プログラム、端末用プログラム
US8576425B2 (en) * 2009-06-08 2013-11-05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inting documents from a portable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5318A (zh) * 2004-04-09 2007-05-16 索尼株式会社 爱好信息收集系统、装置、方法及程序
CN101266602A (zh) * 2007-03-15 2008-09-17 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管理数据收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186388A (ja) 2010-08-26
US9172684B2 (en) 2015-10-27
KR20100092869A (ko) 2010-08-23
JP5369744B2 (ja) 2013-12-18
CN101807195A (zh) 2010-08-18
US8572365B2 (en) 2013-10-29
US20100211774A1 (en) 2010-08-19
US20140006774A1 (en) 2014-0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07195B (zh) 信息收集系统、终端装置、信息收集用程序和终端用程序
CN105323064B (zh) 于线上加上即时文件动态标签、加密的系统及方法
JP4999751B2 (ja) データを共有する手法
CN1318985C (zh) 使作业处理装置协同动作的信息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00530275C (zh) 信息处理装置、打印装置、打印数据传送方法、打印方法
US20080028220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Verifying Documents
JPH05244150A (ja) 知的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装置
JPH09233067A (ja) 知的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2722284A (zh) 一种基于触控屏的手写签字记录方法及系统
US2010000848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ertifying and authenticating correspondence (ii)
TWI528217B (zh) 於線上加上即時檔案動態標籤、加密之系統及方法
WO200507651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ocument transmission
US20070118760A1 (en) Image processor, job log creat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CN102027719A (zh) 电子文件发送方法
JPS63238663A (ja) 情報伝送システム
CN103177207A (zh) 一种基于虹膜识别对数据进行保护的方法及系统
CN100367229C (zh) 基于计算机活动的生产率测量方法和系统
JP2008219742A (ja) 添付ファイル暗号化方法及びこの方法を実施するメールサーバ
US2005018057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ocument transmission
JP2004058410A (ja) 機密情報印刷方法,機密情報印刷システム,及び,機密情報印刷装置
CN106411888B (zh) 签核文档加密装置与方法
JP3905773B2 (ja) 文書情報処理方法、文書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文書情報処理システム、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US9137420B1 (en) Service-oriented multifunction devices
JP2008015864A (ja) 電子申込書システム、電子申込方法及び電子申込プログラム
JP2005199627A (ja) 機密印刷データの出力認証機能を有する画像処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0

Termination date: 2020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