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06301A - 涡旋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涡旋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06301A
CN101806301A CN201010013659A CN201010013659A CN101806301A CN 101806301 A CN101806301 A CN 101806301A CN 201010013659 A CN201010013659 A CN 201010013659A CN 201010013659 A CN201010013659 A CN 201010013659A CN 101806301 A CN101806301 A CN 1018063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ial
offer
fuel feeding
feeding path
radial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0136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06301B (zh
Inventor
卜高选
郝璟瑛
赵远扬
李连生
束鹏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01001365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063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063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063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063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0630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tary Pumps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一种涡旋压缩机,由相互啮合形成多个压缩腔的静涡盘和动涡盘、在轴线方向上支撑该动涡盘且具有供气通路的轴向柔性机构、用于驱动该动涡盘的主轴构成,将部分排气引入到由机架和轴向柔性机构所形成的环形区域中,能够灵活控制作用在轴向柔性机构上的轴向力,从而使得在不同的运行工况下,动静涡盘之间的轴向间隙始终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通过安装在压缩机下部润滑油泵的加压作用,使得润滑油随着动涡盘的水平回转运动,间歇地润滑摩擦面、偏心轴承、主轴承和副轴承,所设计的供油通路的优点在于能够简化传统压缩机上油通路中主轴内部轴向上油通孔的加工。

Description

涡旋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采用高压制冷剂的涡旋压缩机。
背景技术
由于臭氧层破坏和全球变暖这两大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因此,对于制冷和空调行业来讲,从保护臭氧层的角度出发,《蒙特利尔议定书》要求替代CFCs和HCFCs制冷剂,希望采用臭氧破坏指数(ODP)值较小的HFC制冷剂。从全球变暖的角度出发,由于HFC制冷剂仍具有较高的全球变暖指数(GWP)值,因此,《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将逐步替代HFC制冷剂,希望采用臭氧破坏指数(ODP)值和全球变暖指数(GWP)值均较小的制冷剂。目前,自然工质,特别是CO2,以其无毒,不可燃,单位容积制冷量大,运动粘度低,良好的传热特性等独特的优势,被认为可能成为制冷剂的最终替代物而备受关注。
与采用传统制冷剂的压缩机相比,以CO2为制冷剂的压缩机具有如下特点:压比小、压差大、体积流量小、工作压力高。同时由于在超临界状态下CO2具有较低的粘度,在相同的间隙条件下,压缩过程中的泄漏量将大大增加,因此,对于这种采用高压制冷剂CO2的涡旋压缩机来讲,为了获得较高的压缩机效率,需要特别考虑动涡盘和静涡盘之间轴向和径向间隙的控制。
基于以上原因,为了应对由于制冷剂替代所带来的技术难题,同时使得采用高压制冷剂的涡旋压缩机能够正常且高效的工作,必须开发结构合理的轴向柔性机构,减小经过动、静涡盘间的轴向间隙,同时必须确保各个摩擦面能够得到适当的润滑,以保证压缩机能够安全可靠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安全可靠运行的涡旋压缩机。
该涡旋压缩机包括能够可靠运行的轴向柔性机构和向主要摩擦面稳定供油的上油通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筒体以及设置在筒体两侧的上端盖和下端盖,在筒体内设置有下轴承座和主轴,下轴承座与下端盖之间形成的空腔为润滑油池,在主轴上分别安装有主平衡块和副平衡块,转子设置在主轴上,与转子相对应的定子设置在筒体中,筒体内位于定子上端的位置固定有机架,在筒体上位于定子和下轴承座之间的环形空间内开设有吸气管,在筒体内上端盖的下端还固定有静涡盘,所说的下轴承座的下端安装有随主轴的旋转而转动润滑油泵,润滑油泵的吸油管置于润滑油池内,且在下轴承座上还开设有四个与润滑油池相连通的回油通孔,机架与静涡盘之间所形成的空间中沿轴线方向依次安装有轴向柔性机构、十字滑环和动涡盘,主轴与机架之间设置有主轴承,上端盖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安装排气管的通孔,轴向柔性机构上开设有与排气管相连通的供气通路,供气通路经第一、二环形供气通路分别与安装在机架上的第三径向供气通路和第四径向供气通路相连通,并将气体供入由机架和轴向柔性机构所形成的环形区域,静涡盘上对称开设有第二径向吸气通路和第一径向吸气通路,机架上开设有与润滑油泵的出油管相连接的第一轴向供油通路和第二轴向供油通路,轴向柔性机构上还开设有第六轴向供油通路、第三径向供油通路、第四径向供油通路和第二径向供油通路,静涡盘上开设有靠外侧的第三轴向供油通路、靠内侧的第四轴向供油通路和第一径向供油通路,动涡盘的端板上开设有第五轴向供油通路,在轴承柔性机构上开设有轴向回油孔,在机架上设置有与轴向回油孔相连通的回油通路。
本发明的下轴承座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副轴承的下轴承座孔;
在静涡盘端板的下端面上开设有环形槽;
动涡盘与主轴上部的偏心部分之间采用偏心轴承;
轴向柔性机构上开设有密封槽;
轴向柔性机构的上端面上开设有环形槽;
筒体与下端盖相接触的面上开设有环形密封槽,在筒体与静涡盘相接触的面上开设有环形密封槽;
径向供气通路与排气管之间还设置有减压阀。
本发明采用了全新设计的轴向柔性机构:当压缩机正常工作时,轴向柔性机构向上浮动,使得动静涡盘间的轴向间隙能够保持在较小的范围内;当有大量液体流入压缩腔时,轴向柔性机构向下运动,增大了动静涡盘间的轴向间隙,起到了防止运动部件损坏的作用,同时,十字滑环在轴向柔性机构的内部空腔中进行往复运动,降低了整机的高度。在该轴向柔性机构上还设计了向各个主要的摩擦面稳定供油的上油通路,保证了该涡旋压缩机的稳定可靠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沿D-D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沿C-C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沿E-E方向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沿F-F方向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沿G-G方向的剖视图;
图7是轴向柔性机构的前视图及前视图的A-A剖视图和E-E剖视图;
图8是轴向柔性机构的后视图及后视图的D-D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8,本发明包括筒体2以及设置在筒体2两侧的上端盖8和下端盖1,筒体2与下端盖1相接触的面上开设有环形密封槽2a,在筒体2内设置有下轴承座14和主轴7,下轴承座14与下端盖1之间形成的空腔为润滑油池18,在主轴7上分别安装有主平衡块9和副平衡块10,转子4设置在主轴7上,与转子4相对应的定子3设置在筒体2中,筒体2内位于定子3上端的位置固定有机架5,在筒体2上位于定子3和下轴承座14之间的环形空间内开设有吸气管16,在筒体2内上端盖8的下端还固定有静涡盘13,筒体2与静涡盘13相接触的面上开设有环形密封槽2b,在静涡盘端板13a的下端面上开设有环形槽13e,所说的下轴承座14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副轴承22的下轴承座孔14e;下轴承座14的下端安装有随主轴7的旋转而转动润滑油泵15,润滑油泵15的吸油管19置于润滑油池18内,且在下轴承座14上还开设有四个与润滑油池18相连通的回油通孔14a、14b、14c、14d,机架5与静涡盘13之间所形成的空间中沿轴线方向依次安装有轴向柔性机构11、十字滑环6和动涡盘12,动涡盘12与主轴7上部的偏心部分7a之间采用偏心轴承23;主轴7与机架5之间设置有主轴承21,上端盖8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安装排气管17的通孔8b,轴向柔性机构11上开设有供气通路25,供气通路25经第二径向供气通路25c、L型供气通路25b及第一径向供气通路25a与排气管17相连通,且在L型供气通路25b与第一径向供气通路25a之间的管路上还安装有减压阀24,供气通路25经第、二环形供气通路25d、25e分别与安装在机架5上的第三径向供气通路25f和第四径向供气通路25g相连通,并将气体供入由机架5和轴向柔性机构11所形成的环形区域11k,为了防止引入到该环形区域11k内的气体发生泄漏在轴向柔性机构11上开设有密封槽11a、11b,静涡盘13上对称开设有第二径向吸气通路13f和第一径向吸气通路13g,机架5上开设有与润滑油泵15的出油管20相连接的第一轴向供油通路5d和第二轴向供油通路5c,轴向柔性机构11上还开设有第六轴向供油通路11d、第三径向供油通路11e、第四径向供油通路11f和第二径向供油通路11g,静涡盘13上开设有靠外侧的第三轴向供油通路13h、靠内侧的第四轴向供油通路13j和第一径向供油通路13i,动涡盘12的端板12a上开设有第五轴向供油通路12e,在轴承柔性机构11上开设有轴向回油孔11i、11j,轴向柔性机构11的上端面上开设有环形槽11c,在机架5上设置有与轴向回油孔11i、11j相连通的回油通路5a、5b。
参见图1,该图是涡旋压缩机的俯视图,从图中可以看出,13是静涡盘,8是上端盖,17是排气管。25是轴向柔性机构供气通路,其作用是在压缩机刚启动的一小段时间内,将部分高压排气经减压后输送到由机架5和轴向柔性机构11所形成的环形区域11k内,使得轴向柔性机构11能够沿轴向向上浮动,从而减小动涡盘与静涡盘之间的轴向间隙;当压缩机正常运行时,该轴向柔性机构供气通路处于关闭状态。24是减压阀,也是该轴向柔性机构供气通路25的核心部件,其作用是通过改变阀的开度从而实现减压后中间压力值的灵活调整,在不同的运行工况下,维持作用在轴向柔性机构上的力始终处于合理的范围内。25a是第一径向供气通路,其一端与排气管17相连接,另一端与减压阀24相连接。25b是L型供气通路,其一端与减压阀24相连接。
参见图2,该图是涡旋压缩机沿D-D方向的剖视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涡旋压缩机采用低压壳体结构形式,相比高压壳体结构,该涡旋压缩机能够大大减少壳体的壁厚。沿轴向该压缩机可以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中间部分是筒体2,位于下部的下端盖1通过螺栓与筒体2相连接,在筒体2与下端盖1相接触的面上开设有环形密封槽2a,其作用是防止压缩机吸气和润滑油向大气泄漏。位于上部的静涡盘13通过螺栓与筒体2相连接,在筒体2与静涡盘13相接触的面上开设有环形密封槽2b,其作用同样是防止制冷剂向外界大气进行泄漏。上端盖8通过螺栓与静涡盘13相连接,在上端盖8与静涡盘13相接触的面上开设有环形密封槽8a,其作用是防止排气向外界大气进行泄漏。16是吸气管,安装于筒体2上且位于由定子3和下轴承座14之间所形成的环形空间内。下轴承座14安装于筒体2的下端,并且开设有回油通孔14a和14b,副轴承22安装于下轴承座孔14e内。15是润滑油泵,其驱动轴的轴头部分15a与主轴7的下端相配合,主轴7的旋转带动润滑油泵15的转动,为润滑油的强制循环提供动力。18是润滑油池,19是润滑油的吸油管,其一端与润滑油泵15的吸入口通过螺纹相连接,另一端插入到润滑油池18内。20是润滑油的出油管,其一端与润滑油泵15的排出口通过螺纹相连接。定子3通过热装工艺压入到筒体2内。转子4与主轴7过盈配合,且安装在主轴7的中部。为了实现动力学的二次平衡,主平衡块9和副平衡块10通过主平衡块用键26和副平衡块用键27分别安装于主轴上且位于转子4的两侧。机架5安装在筒体2内部且靠上部的位置,机架5上开设有回油通路5a和5b。机架5与主轴7之间安装有主轴承21。7a是主轴7上部的偏心部分即曲柄销。轴向柔性机构11安装于机架5的内部且二者之间形成有环形区域11k,在该环形区域11k的上、下两侧,在轴向柔性机构11上分别开设有用于安装密封圈的密封槽11a和11b。在轴向柔性机构11的上端面开设有用于储存润滑油的环形槽11c。通过将经过减压的中间压力气体输送到环形区域11k内,该轴向柔性机构11能够实现沿轴向运动。动涡盘12的端板12a的下端面与轴向柔性机构11的上端面相接触,动涡盘12的端板12a的上端面与静涡盘13的端板13a的下端面相接触。十字滑环6安装在轴向柔性机构11及动涡盘12之间,其作用是防止动涡盘11发生自转。静涡盘13上对称开设有第二径向吸气通路13f和第一径向吸气通路13g。在上端盖8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安装排气管17的通孔8b。25f是第三径向供气通路,25g是第四径向供气通路,且二者对称布置。28是排气腔,是由上端盖8和静涡盘13的端板13a所形成的封闭空间,其作用是减小排气的气流脉动,压缩后的高压气体先进入该排气腔进行缓冲然后经过排气管17流入到系统循环中。
参见图3,该图是涡旋压缩机沿C-C方向的剖视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静涡盘13由端板13a、渐开线型涡旋体13b、在涡旋体13b下端面上开设的端面密封槽13c、腰形排气口13d和在静涡盘端板13a的下端面上开设的环形槽13e所组成。13h是在静涡盘端板13a上开设的靠外侧的第三轴向供油通路,13j是在静涡盘端板13a上开设的靠内侧的第四轴向供油通路,该轴向供油通路与环形槽13e相连通,13i是在静涡盘端板13a上开设的第一径向供油通路,第一径向供油通路13i的左端与第三轴向供油通路13h相连通,第一径向供油通路13i的右端与13j相连通。13k是在静涡盘端板13a上开设的第二轴向吸气通路。动涡盘12由端板12a、偏心轴承座12b、渐开线型涡旋体12c、在涡旋体12c上端面开设的端面密封槽12d所组成,12e是在动涡盘的端板12a上开设的第五轴向供油通路,其作用是供油量随动涡盘的水平回转运动而周期性变化。在轴向柔性机构11上开设有第六轴向供油通路11d,第三径向供油通路11e和第四径向供油通路11f,第四径向供油通路11f的截面积较小,其作用是提高润滑油的出口流速。11g是第二径向供油通路,其作用是使部分润滑油喷入到由轴向柔性机构11和动涡盘12所形成的环形空间内,以便润滑十字滑环的下侧摩擦副。在轴向柔性机构11的上端面开设有用于储存润滑油的环形槽11c,该环形槽与第六轴向供油通路11d相连通。5c是在机架5上开设的第二轴向供油通路,其一端与静涡盘端板13a上开设的第三轴向供油通路13h相连,另一端与开设在机架5上的螺纹孔形式的第一轴向供油通路5d相连接。20是润滑油的出油管,其一端与开设在机架5上的第一轴向供油通路5d相连接,其另一端与润滑油泵15的排出口通过螺纹进行连接。润滑油泵15通过安装在螺纹孔15b和15c内的螺栓与下轴承座14的螺纹孔14e和14f相连接。14g是在下轴承座14上开设的轴向通孔,其作用是固定润滑油的出油管20。
参见图4,该图是涡旋压缩机沿E-E方向的剖视图,从图中可以看出,26是主平衡块用键,其作用是使主平衡块9随主轴7同步旋转且不自转,27是副平衡块用键,其作用是使副平衡块10随主轴7同步旋转且不自转。14c和14d是开设在下轴承座14上的回油孔。29和30是对称开设的定位销,其作用是固定机架5与静涡盘13的相对位置。24是减压阀,25a是第一径向供气通路,其一端与排气管17相连接,另一端与减压阀24相连接。25c是第二径向供气通路,25b是L型供气通路,其一端与减压阀24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径向供气通路25c相连接。
参见图5,该图是涡旋压缩机沿F-F方向的剖视图,从图中可以看出,2是筒体,13是静涡盘,13a是静涡盘13的端板,13b是渐开线型涡旋体,其中心部分采用PMP修正,13f和13g分别是在静涡盘13的端板13a上对称开设的第二径向吸气通路和第一径向吸气通路,13l和13k分别是在静涡盘13的端板13a上开设的第四轴向吸气通路和第二轴向吸气通路,13m和13n分别是在静涡盘13的端板13a上开设的中心角为60°的第一环形吸气通路和第二环形吸气通路,第一环形吸气通路13m的一端与第二轴向吸气通路13k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一径向吸气通路13g相连通,第二环形吸气通路13n的一端与第四轴向吸气通路13l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二径向吸气通路13f相连通。13h是在静涡盘端板13a上开设的靠外侧的第三轴向供油通路。13j是在静涡盘端板13a上开设的靠内侧的第四轴向供油通路。13i是在静涡盘端板13a上开设的第一径向供油通路,其一端与第三轴向供油通路13h相连通,另一端与第四轴向供油通路13j相连通。
参见图6,该图是涡旋压缩机沿G-G方向的剖视图,从图中可以看出,5是机架,5c是在机架5上开设的第二轴向供油通路,5e和5f分别是开设在机架5上的第一轴向吸气通路和第三轴向吸气通路。2是筒体,6是十字滑环,7a是曲柄销,12b是在动涡盘的端板12a的下端面上开设的偏心轴承座。11是轴向柔性机构,11d是开设在轴向柔性机构11上的第六轴向供油通路,11h表示的是轴向柔性机构上环形区域的面积。25d和25e分别是对称布置的中心角为90°的第一环形供气通路和第二环形供气通路。第一环形供气通路25d的一端与第二径向供气通路25c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三径向供气通路25f相连接。第二环形供气通路25e的一端与第二径向供气通路25c相连接,另一端与第四径向供气通路第四径向供气通路25g相连接。
参见图7,该图是轴向柔性机构11的前视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轴向柔性机构11的内侧开设有十字滑环的滑槽11p,十字滑环6在轴向柔性机构11的内部进行水平回转运动,降低了整机的高度。在十字滑槽11p的下底面还对称开设有轴向通孔11i和11j,其作用是使聚集在滑槽内的润滑油能够流出该轴向柔性机构11,然后沿着机架5上开设的回油通路5a和5b流回到压缩机底部的润滑油池18内。在轴向柔性机构11的上端面开设有用于储存润滑油的环形槽11c,该环形槽与第六轴向供油通路11d相连通。从剖视图E-E可以看出,在轴向柔性机构11上开设有第六轴向供油通路11d,第三径向供油通路11e和第四径向供油通路11f,第四径向供油通路11f的截面积小于第三径向供油通路11e的,其作用是提高润滑油的出口流速。11g是第二径向供油通路,其作用是使部分润滑油喷入到由轴向柔性机构11和动涡盘12所形成的环形空间内,以便润滑十字滑环的下侧摩擦副。从剖视图A-A可以看出,11h表示的是环形区域的面积,该面积与引入到由机架5和轴向柔性机构11所形成的环形区域11k内的压力的乘积形成了推动该轴向柔性机构11沿轴向向上运动的推力。为了防止引入到机架5与轴向柔性机构11所形成的封闭环形空间11k内的气体发生泄漏,在该环形区域11k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密封槽11a和11b。
参见图8,该图是轴向柔性机构的后视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轴向柔性机构11的下端面对称开设有定位销11m和11n,该定位销除了具有定位的作用外还起到了防止十字滑环发生自转的作用。
制冷剂在压缩机内部的流动过程如下:首先,来自蒸发器的低压制冷剂经过吸气管16进入到筒体2的下部,其次,经过定子3上所开设的轴向通孔以及由定子3的内侧与转子4的外侧所形成的环形通道,然后,进入到该涡旋压缩机所开设的两条吸气通路,其一为:经过在机架5上开设的第一轴向吸气通路5e,然后,经过在静涡盘13上开设的且与第一轴向吸气通路5e截面形状完全相同的第二轴向吸气通路13k,接着,通过开设在静涡盘13上的且中心角为60°的第一环形吸气通路13m,最后,通过开设在静涡盘13上的第一径向吸气通路13g后进入到吸气腔;其二为:经过在机架5上开设的第三轴向吸气通路5f,然后,经过在静涡盘13上开设的且与第三轴向吸气通路5f截面形状完全相同的第四轴向吸气通路13l,接着,通过开设在静涡盘13上的且中心角为60°的第二环形吸气通路13n,最后,通过开设在静涡盘13上的第二径向吸气通路13f后进入到吸气腔。随着动涡盘12的偏心回转运动,制冷剂气体被压缩,压缩到设计排气压力后,通过开设在静涡盘13上的排气口13d排入到排气腔28,通过排气管17后高压制冷剂流入到制冷循环中。
润滑油在压缩机内部的流动过程如下:随着主轴7的转动,润滑油泵15会将聚集在润滑油池18内的润滑油通过润滑油的吸油管19吸入到润滑油泵15内,经过加压的润滑油进入到润滑油的出油管20,然后依次通过机架5上开设的第一轴向供油通路5d、第二轴向供油通路5c和静涡盘13的端板13a上开设的靠外侧的第三轴向供油通路13h,然后通过开设在静涡盘端板13a上的第一径向供油通路13i和靠内侧的第四轴向供油通路13j,随着动涡盘12的水平回转运动,动涡盘的端板12a上开设的第五轴向供油通路12e和静涡盘的端板13a上开设的第四轴向供油通路13j会间断性地连通,当二者相连通时,润滑油依次通过开设在轴向柔性机构11上的第六轴向供油通路11d,第三径向供油通路11e和第四径向供油通路11f,由于第四径向供油通路11f的增速作用使得润滑油喷射到主轴的轴肩上从而形成润滑油雾,润滑偏心轴承23和主轴承21,然后经过由定子内侧与转子外侧所形成的环形通道,最后通过开设在下轴承座14上的回油孔14a、14b、14c、14d流回到润滑油池18内。进入到第六轴向供油通路11d的部分润滑油通过第二径向供油通路11g流入到轴向柔性机构11的内侧,润滑十字滑环的下侧滑块,然后通过在轴承柔性机构11上对称开设的轴向回油孔11i和11j,通过开设在机架5上的回油通路5a和5b之后依次通过由定子的内侧与转子的外侧所形成的环形通道,开设在下轴承座14上的回油孔14a、14b、14c、14d,最终流回到润滑油池18内,完成一次润滑油的循环;当二者不相通时,润滑油仅仅输送到开设在静涡盘端板13a下端面的环形槽13e内,以便润滑由动涡盘端板12a的上端面与静涡盘13上的渐开线型涡旋体13b所形成的摩擦副。
轴向柔性机构的供气通路:在压缩机刚刚启动的一小段时间内,压缩机的部分排气经过第一径向供气通路25a,然后经过减压阀24的降压作用,然后经过L型供气通路25b,通过第二径向供气通路25c后分成两路:其中一路通过中心角为90°的第二环形供气通路25e,然后经过第四径向供气通路25g后供入由机架5和轴向柔性机构11所形成的环形区域11k;另一路通过中心角为90°的第一环形供气通路25d,然后经过第三径向供气通路25f后供入由机架5和轴向柔性机构11所形成的环形区域11k。当轴向柔性机构11上所作用的轴向推力一旦建立,将减压阀24关闭。
本发明轴向柔性机构:在轴向柔性机构11的上端面开设有环形槽11c,其作用是当压缩机正常运行时,充满于该环形槽内的润滑油能够润滑由动涡盘端板的下端面与轴向柔性机构的上端面所形成的摩擦面。在轴向柔性机构11上还设计了新型的供油通路:第六轴向供油通路11d,第三径向供油通路11e和第四径向供油通路11f,第四径向供油通路11f的截面积较小,其作用是提高润滑油的出口流速。11g是第二径向供油通路,其作用是使部分润滑油喷入到由轴向柔性机构11和动涡盘12所形成的环形空间内,以便润滑十字滑环的下侧摩擦副。通过专门设计的轴向柔性机构供气通路25将压缩机排气减压后输送到由机架5和轴向柔性机构11所形成的环形区域11k内,使得轴向柔性机构能够沿着轴向向上浮动。在筒体2和机架5上分别开设有通孔,以便安装固定第三径向供气通路25f和第四径向供气通路25g。为了防止引入环形区域11k内的气体发生泄漏,在轴向柔性机构11所形成的环形区域11k的上下两侧分别开设密封槽11a和11b。
上述开设在轴向柔性机构11上环形区域的面积11h以能够使得减压阀24的开度在较大范围内调整为准,以便轴向柔性机构上的轴向作用力可以在较大范围内调节,其结果是当该涡旋压缩机运行在不同的工况下时,均能使动、静涡盘间的轴向间隙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上述开设在轴向柔性机构11上的轴向通孔11i和11j的直径和位置,以能够使得流入到轴向柔性机构11内的润滑油不发生聚集为准;上述开设在轴向柔性机构11上的第六轴向供油通路11d、第三径向供油通路11e和第四径向供油通路11f的直径,以及第二径向供油通路11g的直径,以能够保证主轴承、偏心轴承以及轴向柔性机构与十字滑环之间摩擦面的正常润滑为准。
上述开设在静涡盘端板13a下端面上的环形槽13e的大小,以及开设在轴向柔性机构11上端面上的环形槽11c的大小,以能够保证所在端面的正常润滑为准。
上述开设在动涡盘端板12a上的第五轴向供油通路12e的大小和位置,以能够间歇润滑动涡盘和静涡盘间的摩擦面和主轴承、偏心轴承以及轴向柔性机构与十字滑环之间摩擦面为准。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主要是针对采用高压制冷剂的涡旋压缩机,特别适用于采用CO2作为制冷剂的情况,同时也适用于其它具有较大压差的场合。

Claims (8)

1.一种涡旋压缩机,包括筒体(2)以及设置在筒体(2)两侧的上端盖(8)和下端盖(1),在筒体(2)内设置有下轴承座(14)和主轴(7),下轴承座(14)与下端盖(1)之间形成的空腔为润滑油池(18),在主轴(7)上分别安装有主平衡块(9)和副平衡块(10),转子(4)设置在主轴(7)上,与转子(4)相对应的定子(3)设置在筒体(2)中,筒体(2)内位于定子(3)上端的位置固定有机架(5),在筒体(2)上位于定子(3)和下轴承座(14)之间的环形空间内开设有吸气管(16),在筒体(2)内上端盖(8)的下端还固定有静涡盘(13),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下轴承座(14)的下端安装有随主轴(7)的旋转而转动润滑油泵(15),润滑油泵(15)的吸油管(19)置于润滑油池(18)内,且在下轴承座(14)上还开设有四个与润滑油池(18)相连通的回油通孔(14a、14b、14c、14d),机架(5)与静涡盘(13)之间所形成的空间中沿轴线方向依次安装有轴向柔性机构(11)、十字滑环(6)和动涡盘(12),主轴(7)与机架(5)之间设置有主轴承(21),上端盖(8)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安装排气管(17)的通孔(8b),轴向柔性机构(11)上开设有与排气管(17)相连通的供气通路(25),供气通路(25)经第一、二环形供气通路(25d、25e)分别与安装在机架(5)上的第三径向供气通路(25f)和第四径向供气通路(25g)相连通,并将气体供入由机架(5)和轴向柔性机构(11)所形成的环形区域(11k),静涡盘(13)上对称开设有第二径向吸气通路(13f)和第一径向吸气通路(13g),机架(5)上开设有与润滑油泵(15)的出油管(20)相连接的第一轴向供油通路(5d)和第二轴向供油通路(5c),轴向柔性机构(11)上还开设有第六轴向供油通路(11d)、第三径向供油通路(11e)、第四径向供油通路(11f)和第二径向供油通路(11g),静涡盘(13)上开设有靠外侧的第三轴向供油通路(13h)、靠内侧的第四轴向供油通路(13j)和第一径向供油通路(13i),动涡盘(12)的端板(12a)上开设有第五轴向供油通路(12e),在轴承柔性机构(11)上开设有轴向回油孔(11i、11j),在机架(5)上设置有与轴向回油孔(11i、11j)相连通的回油通路(5a)和(5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下轴承座(14)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副轴承(22)的下轴承座孔(14e)。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在静涡盘端板(13a)的下端面上开设有环形槽(13e)。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动涡盘(12)与主轴(7)上部的偏心部分(7a)之间采用偏心轴承(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轴向柔性机构(11)上开设有密封槽(11a、11b)。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轴向柔性机构(11)的上端面上开设有环形槽(11c)。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筒体(2)与下端盖(1)相接触的面上开设有环形密封槽(2a),在筒体(2)与静涡盘(13)相接触的面上开设有环形密封槽(2b)。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径向供气通路与排气管(17)之间还设置有减压阀(14)。
CN2010100136592A 2010-01-22 2010-01-22 涡旋压缩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063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0136592A CN101806301B (zh) 2010-01-22 2010-01-22 涡旋压缩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0136592A CN101806301B (zh) 2010-01-22 2010-01-22 涡旋压缩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06301A true CN101806301A (zh) 2010-08-18
CN101806301B CN101806301B (zh) 2011-08-31

Family

ID=42608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013659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06301B (zh) 2010-01-22 2010-01-22 涡旋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0630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2179A (zh) * 2011-01-05 2011-04-27 天津商业大学 立式全封闭双级涡旋式制冷压缩机
CN109891097A (zh) * 2016-06-02 2019-06-14 特灵国际有限公司 具有部分负载容量的涡旋压缩机
CN114233622A (zh) * 2021-12-06 2022-03-25 山东理工大学 一种具有减摩缓冲十字滑环的涡旋压缩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2179A (zh) * 2011-01-05 2011-04-27 天津商业大学 立式全封闭双级涡旋式制冷压缩机
CN109891097A (zh) * 2016-06-02 2019-06-14 特灵国际有限公司 具有部分负载容量的涡旋压缩机
CN109891097B (zh) * 2016-06-02 2020-04-21 特灵国际有限公司 具有部分负载容量的涡旋压缩机
US10738777B2 (en) 2016-06-02 2020-08-11 Trane International Inc. Scroll compressor with partial load capacity
CN114233622A (zh) * 2021-12-06 2022-03-25 山东理工大学 一种具有减摩缓冲十字滑环的涡旋压缩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06301B (zh) 2011-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03018B (zh) 涡旋压缩机
CN101506597B (zh) 冷冻循环装置以及用于该冷冻循环装置的流体机械
JP2768004B2 (ja) ロータリ式多段気体圧縮機
JP4837094B2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る流体機械
JP2008163894A (ja) 多段圧縮機
EP1726778A1 (en) Fluid machine
CN201714669U (zh) 旋转压缩机
US8245531B2 (en) Fluid machine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CN101806301B (zh) 涡旋压缩机
CN101627265A (zh) 制冷装置
JP4607221B2 (ja) スクロール膨張機
CN104165474A (zh) 超低温制冷机
JP2010065635A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4258132B2 (ja) ロータリ式多段圧縮機
CN101713299A (zh) 涡旋膨胀机
JP5386566B2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CN210396818U (zh) 一种活塞式膨胀机的进排气机械控制系统
JP2009270529A (ja) 容積形流体機械
JP7263554B2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CN207333184U (zh) 螺杆压缩机
JP5191405B2 (ja) 膨張機一体型圧縮機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220956061U (zh) 具有供油通道中支撑的双级压缩转子压缩机
JP2009127464A (ja) 容積型膨張機、膨張機一体型圧縮機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217481539U (zh) 一种压缩机回油结构、压缩机和空调器
KR101545580B1 (ko) 냉동 사이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31

Termination date: 2015012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