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95358A -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95358A
CN101795358A CN201010106654A CN201010106654A CN101795358A CN 101795358 A CN101795358 A CN 101795358A CN 201010106654 A CN201010106654 A CN 201010106654A CN 201010106654 A CN201010106654 A CN 201010106654A CN 101795358 A CN101795358 A CN 1017953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image
scene
picture pick
vib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066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95358B (zh
Inventor
仲康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7953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953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953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9535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14Picture signal circuitry for video frequency region
    • H04N5/144Movement dete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4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in video cont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在场景判别中降低由于用户操作引起的影响。在该摄像设备中,当基于包括所检测到的被摄体的运动和摄像设备的振动的信息以及所拍摄的图像进行场景判别时,对在正从用户接收操作指令时被摄体的运动和摄像设备的振动中的一个对场景判别的贡献程度进行限制。

Description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摄像设备和该摄像设备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数字静止照相机等摄像设备中,存在使用摄像数据和与设备机体的运动有关的信息等各种信息来判别摄像场景、并根据判别出的场景利用最佳摄像条件进行摄像的设备(参见日本特开2000-75351号公报)。场景判别还可以被用于自动拍摄模式选择。
然而,对于上述传统技术,在场景判别所使用的信息中包括由于用户操作所导致的影响,因而场景判别的可靠性降低。例如,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由于用户的按钮操作引起手抖动信息改变,因此,即使将摄像设备固定在三角架上,摄像设备也被判别为处于手持摄像模式。另外,存在下面的情况:由于变焦操作引起的视角的变化导致运动矢量信息改变,因此,即使场景是进行静止被摄体的摄像的场景,摄像设备也被判别为处于运动(sport)模式。
发明内容
考虑到传统技术中的这些问题做出了本发明。期望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场景判别中由于用户操作引起的影响的摄像设备和该摄像设备的控制方法。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摄像设备,包括:摄像单元,用于拍摄被摄体的图像;检测单元,其包括运动检测单元和振动检测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运动检测单元根据已由所述摄像单元拍摄的图像检测所述被摄体的运动,所述振动检测单元检测所述摄像设备的振动;场景判别单元,用于基于包括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和已由所述摄像单元拍摄的图像的信息,进行场景判别;以及操作单元,用于从用户接收操作指令;其中,所述场景判别单元被配置为对在正接收所述操作指令时所述检测单元输出的结果对所述场景判别的贡献程度进行限制。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摄像设备,包括:摄像单元,用于拍摄被摄体的图像;检测单元,其包括运动检测单元和振动检测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运动检测单元用于根据已由所述摄像单元拍摄的图像检测所述被摄体的运动,所述振动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摄像设备的振动;场景判别单元,用于基于包括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和已由所述摄像单元拍摄的图像的信息,进行场景判别;以及操作单元,用于从用户接收操作指令;其中,当所述操作单元接收到所述操作指令时,所述场景判别单元被配置为进行所述场景判别,而所述检测单元被配置为对所述被摄体的运动和所述摄像设备的振动中的至少一个不进行检测。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摄像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摄像设备具有拍摄被摄体的图像的摄像单元和从用户接收操作指令的操作单元,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步骤,其包括运动检测步骤和振动检测步骤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运动检测步骤用于根据已由所述摄像单元拍摄的图像检测所述被摄体的运动,所述振动检测步骤用于检测所述摄像设备的振动;以及场景判别步骤,用于基于包括所述检测步骤的检测结果和已由所述摄像单元拍摄的图像的信息,进行场景判别;其中,所述场景判别步骤包括对在正接收所述操作指令时所述检测步骤的检测结果对所述场景判别的贡献程度进行限制。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摄像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摄像设备具有拍摄被摄体的图像的摄像单元和从用户接收操作指令的操作单元,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步骤,其包括运动检测步骤和振动检测步骤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运动检测步骤用于根据已由所述摄像单元拍摄的图像检测所述被摄体的运动,所述振动检测步骤用于检测所述摄像设备的振动;以及场景判别步骤,用于基于包括所述检测步骤的检测结果和已由所述摄像单元拍摄的图像的信息,进行场景判别;其中,当接收到所述操作指令时,在所述场景判别步骤中进行所述场景判别,而在所述检测步骤中,对所述被摄体的运动和所述摄像设备的振动中的至少一个不进行检测。
根据本发明,期望降低场景判别中由于用户操作引起的影响。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摄像设备的结构;
图2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摄像设备的操作的主例程的流程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摄像设备的操作的主例程的流程图;
图4A和4B是示出场景判别处理的算法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场景判别处理的另一算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可能实施例,并没有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图1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摄像设备100的结构。摄像透镜10是在摄像装置14上形成被摄体图像的光学透镜。快门12设置有光圈功能。摄像装置14是CCD或CMOS图像传感器等,并且将已由摄像透镜10形成的被摄体图像光电转换成电信号。A/D转换器16将从摄像装置14输出的模拟信号输出转换成数字信号。时序发生电路18在存储器控制电路22和系统控制电路50的控制下,向摄像装置14、A/D转换器16和D/A转换器26提供时钟信号和控制信号。
图像处理电路20对来自A/D转换器16的图像数据或来自存储器控制电路22的图像数据进行预定像素插值处理或颜色转换处理。另外,在图像处理电路20中,使用通过进行摄像所获得的图像数据进行预定运算处理,并且将获得的运算结果输出至系统控制电路50。系统控制电路50基于使用通过进行摄像所获得的图像数据而从图像处理电路20获得的运算的结果,对曝光控制单元40和测距控制单元42进行控制。具体地,系统控制电路50进行TTL(通过镜头)AF(自动调焦)处理、AE(自动曝光)处理和闪光灯预发光(flash pre-fire)处理。系统控制电路50基于使用通过进行摄像所获得的图像数据而从图像处理电路20获得的运算结果,还进行TTL AWB(自动白平衡)处理。
存储器控制电路22控制A/D转换器16、时序发生电路18、图像处理电路20、图像显示存储器24、D/A转换器26、存储器30和压缩/解压缩电路32。例如,在存储器控制电路22的控制下,通过图像处理电路20和存储器控制电路22,将已从A/D转换器16输出的数据写入图像显示存储器24或存储器30。可选地,在存储器控制电路22的控制下,仅通过存储器控制电路22,将已从A/D转换器16输出的数据写入图像显示存储器24或存储器30。
图像显示存储器24是临时存储用于在图像显示单元28进行显示的显示图像数据的存储器。D/A转换器26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图像显示单元28是TFT 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等。通过D/A转换器26,由图像显示单元28显示已被写入图像显示存储器24的显示用图像数据。
例如,通过将利用摄像装置14连续进行摄像所获得的图像数据作为运动图像实时连续显示在图像显示单元28上,可以实现电子取景器(electronic viewfinder,EVF)功能。注意,可以按照需要通过系统控制电路50的指令将图像显示单元28的显示切换为打开/关闭(ON/OFF)。
另外,可以通过可转动铰链单元(未示出)将图像显示单元28与摄像设备100接合。在这种情况下,在摄像设备100中,通过调整铰链单元的角度,在对图像显示单元28自由设置方向和角度的情况下,可以在图像显示单元28上使用电子取景器功能、重放/显示功能和各种显示功能。
存储器30存储通过进行摄像所获得的静止图像或运动图像等的图像数据。存储器30设置有足以存储预定数量的静止图像或预定时间长度的运动图像的存储量。因此,在摄像设备100中,存储器30还能够存储通过进行连续摄像或全景摄像等摄像所获得的图像,其中,在连续摄像或全景摄像等摄像中,连续进行多个静止图像的摄像。另外,存储器30能够用作系统控制电路50的工作区。
压缩/解压缩电路32利用自适应离散余弦变换(adaptive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ADCT)等压缩或解压缩图像数据。压缩/解压缩电路32读取已存储在存储器30中的图像数据,进行压缩处理或解压缩处理,并且再次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器30中。
曝光控制单元40控制设置有光圈功能的快门12的打开/关闭,并且还具有用于与闪光灯404协作调节闪光灯光的功能。测距控制单元42控制摄像透镜10的调焦。系统控制电路50使用TTL系统来控制曝光控制单元40和测距控制单元42。具体地,系统控制电路50基于图像处理电路20对通过进行摄像所获得的图像数据所进行的运算的结果,控制曝光控制单元40和测距控制单元42。
变焦控制单元44在系统控制电路50的控制下控制摄像透镜10的变焦。手抖动检测/防振动控制单元46在系统控制电路50的控制下,检测由于手抖动等引起的摄像设备100的运动,并且还根据检测到的运动控制手抖动校正机构102。也就是说,在摄像设备100中,手抖动检测/防振动控制单元46是检测摄像设备100的运动的振动检测单元。基于设置在摄像设备100内的陀螺仪传感器或加速度传感器(均未示出)等的输出值,进行手抖动检测/防振动控制单元46对摄像设备100的运动的检测。
还被称为附件插座(accessory shoe)的连接器48提供与闪光灯设备400的电接触点和与闪光灯设备400的机械固定单元这两者。
系统控制电路50整体控制摄像设备100。存储器52存储系统控制电路50的操作用的常量、变量和程序代码等。
非易失性存储器56是能够在系统控制电路50的控制下进行电擦除/记录的存储器,例如,对于该存储器可以使用EEPROM(电可擦写可编程ROM)等。
模式拨盘60、快门开关62(SW1)、快门开关64(SW2)、变焦按钮66和操作单元70是接收来自用户的操作指令的操作单元。这些操作单元配置有单个开关、拨盘或触摸面板等、或者它们中的多个的组合,并且将从用户接收到的各种操作指令输入至系统控制电路50。
这里,将具体说明上述操作单元。模式拨盘60从用户接收切换指令,以在电源接通/断开(ON/OFF)、自动摄像模式、手动摄像模式、全景摄像模式、重放模式和PC连接模式等的各工作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通过在正操作快门按钮(未示出)时将快门开关62(SW1)切换为接通(ON),快门开关62(SW1)从用户接收指令以开始AF处理、AE处理、AWB处理和闪光灯预发光处理等的操作(摄像准备操作),并且向系统控制电路50通知接收了这一指令。通过在完成了快门按钮的操作时将快门开关64(SW2)切换为ON,快门开关64(SW2)从用户接收指令以开始包括曝光处理、显影处理和记录处理的一系列摄像操作,并向系统控制电路50通知接收了这一指令。
曝光处理是在系统控制电路50的控制下通过A/D转换器16和存储器控制电路22将已从摄像装置14读出的信号作为图像数据写入存储器30的处理。显影处理是在系统控制电路50的控制下对已被写入存储器30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电路20和存储器控制电路22的运算的处理。记录处理是在系统控制电路50的控制下从存储器30读出图像数据并通过压缩/解压缩电路32进行压缩然后将其写入记录介质200的处理。
变焦按钮66包括用于指示广角侧和远摄侧之间的变焦的各按钮,并且通过将这些按钮切换为ON,通过系统控制电路50向变焦控制单元44给出变焦指令。还可以采用这样的结构,在该结构中,代替变焦按钮66,在镜筒的外周布置变焦环,并且根据该变焦环的转动方向给出向广角侧或远摄侧进行变焦的指令。
操作单元70包括用于从用户接收指令的各种按钮或触摸面板等。例如,操作单元70包括菜单按钮、设置按钮和十字按钮等能够设置各种功能模式的开关等。例如,当用户操作设置按钮时,图像显示单元28显示用于改变白平衡模式、曝光校正值、图像数据压缩比和图像数据大小等的图标。通过用户进一步选择表示用户想要利用十字按钮改变的设置的功能的图标并且改变设置值,可以改变由该图标表示的功能的设置。
I/F单元90是用于连接记录介质200的接口。连接器92形成与前述记录介质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存在安装有记录介质的接口和连接器的一个系统,但是还可以采用存在一个或多个安装有记录介质的接口和连接器的结构。另外,可以采用存在不同规格的接口和连接器的组合的结构。
手抖动校正机构102根据手抖动检测/防振动控制单元46的控制,驱动手抖动校正透镜。具体地,手抖动校正机构102根据手抖动检测/防振动控制单元46的控制,驱动手抖动校正透镜以消除由于摄像设备100的振动而引起的被摄体图像的抖动。
通信控制单元111在系统控制电路50的控制下对RS232C或USB、IEEE1394、P1284、SCSI、调制解调器、LAN或无线通信等的各种通信功能进行控制。连接器112在通信控制单元111的控制下利用USB或IEEE1394等与其它装置形成有线连接。天线114在通信控制单元113的控制下通过根据IEEE802.11b或IEEE802.11g等的无线LAN通信、蓝牙等的利用扩频通信的无线通信、或者IrDA等的红外通信等,利用无线通信与其它装置连接。
记录介质200是存储卡或硬盘驱动器等。具体地,记录介质200设置有由半导体存储器或磁盘等构成的记录单元202、用于与摄像设备100连接的I/F单元204、以及连接器206。
闪光灯设备400设置有连接器402和闪光灯404。连接器402连接至作为如上所述的摄像设备100的附件插座的连接器48。闪光灯404在通过连接器402和48连接闪光灯404的系统控制电路50的控制下,向被摄体投射补充光。在系统控制电路50的控制下,闪光灯404还可以具有投射AF补充光的功能和调节闪光灯光的功能。
用作运动检测单元的面部检测/运动矢量检测处理单元500从图像处理的结果检测人面部和表示图像之间的被摄体的运动的运动矢量。作为面部检测/运动矢量检测处理单元500中对人面部检测用的方法,可以应用通常已知的技术,并且该方法与本发明没有直接关系,因此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通常已知的面部检测技术包括基于采用神经网络等的学习的方案以及使用模板匹配在图像中搜索形状为眼、鼻和口等判别特征的部分并且将具有高相似性的部分确定为面部的方案。另外,提出了检测肤色或眼睛形状等图像特征的量并使用统计分析的许多方案。通常,通过组合多个上述方案来提高面部检测的精度。例如,存在使用小波变换和图像特征量进行面部检测的方案,一个具体例子为日本特开2002-251380号公报公开的方案。后面将说明面部检测/运动矢量检测处理单元500中的运动矢量检测方法。
接着参考图2~图4说明在系统控制电路50的控制下由摄像设备100进行的本实施例的操作。图2和图3是示出摄像设备100的操作的主例程的流程图。首先,将参考图2和图3说明摄像设备100的操作的主例程。
如图2所示,例如,通过施加电力,系统控制电路50设置默认设置以初始化标志和控制变量(步骤S101),并且将图像显示单元28的显示设置成ON状态的默认设置(步骤S102)。
接着,系统控制电路50判断模式拨盘60的设置位置(步骤S103)。如果模式拨盘60已被设置成电源OFF,则系统控制电路50将图像显示单元28的显示改变成结束状态,并且进行切断向摄像设备100的包括图像显示单元28的部分的不必要供电等的预定结束处理(步骤S105)。在该结束处理之后,处理返回至步骤S103。
如果模式拨盘60已被设置成摄像模式,则系统控制电路50进入步骤S106的处理。另外,如果模式拨盘60已被设置成摄像模式以外的模式,则系统控制电路50执行与所选择的模式相对应的处理(步骤S104),并且在该处理之后,返回至步骤S103。
在步骤S106,系统控制电路50判断剩余电池量或工作环境对摄像设备100的操作来说是否是问题。当在步骤S106中存在问题时,系统控制电路50使用图像显示单元28利用图像显示预定警告(步骤S108),然后返回至步骤S103。
当在步骤S106中不存在问题时,系统控制电路50判断记录介质200的工作状态对于摄像设备100的操作,尤其对于将图像数据记录至记录介质和从记录介质重放图像数据的操作来说是否是问题(步骤S107)。当在步骤S107中存在问题时,系统控制电路50使用图像显示单元28利用图像显示预定警告(步骤S108),然后返回至步骤S103。当在步骤S107中不存在问题时,系统控制电路50进入步骤S109的处理。
在步骤S109,系统控制电路50使用图像显示单元28利用图像显示摄像设备100的各种设置的状态。
接着,系统控制电路50设置直通显示(through-display)状态,在该状态下,将通过利用摄像装置14进行摄像所获得的图像数据作为运动图像连续显示在图像显示单元28上(步骤S110)。在直通显示状态下,通过存储器控制电路22和D/A转换器26,将已通过快门12、A/D转换器16、图像处理电路20和存储器控制电路22被连续写至图像显示存储器24的图像数据连续显示在图像显示单元28上。也就是说,在直通显示状态下,实现电子取景器显示功能。
在步骤S111,为在直通显示状态下使得在图像显示单元28上适当显示直通图像,系统控制电路50连续进行测光、测距和颜色捕获,并且对直通图像进行与上述处理的结果相对应的AE处理、AF处理和AWB处理。
接着,系统控制电路50进行场景判别处理,在该处理中,根据通过进行直通图像显示用摄像所获得的图像数据和由手抖动检测/防振动控制单元46检测到的摄像设备100的手抖动信息(表示摄像设备100的运动的振动检测结果),判别摄像场景(步骤S112)。接着,系统控制电路50将场景判别处理的结果显示在图像显示单元28上(步骤S113)。后面将详细说明场景判别处理。
接着,如图3所示,系统控制电路50判断快门开关62(SW1)的ON/OFF(步骤S131)。当在步骤S131中SW1处于OFF时,系统控制电路50返回至步骤S103的处理。
当在步骤S131中SW1处于ON时,系统控制电路50进行测距处理,以使摄像透镜10在被摄体上聚焦,并且进行测光处理以确定光圈值和快门时间等(步骤S132)。如果在测光处理中需要,还进行闪光灯设置。
接着,系统控制电路50进行场景判别处理,在该处理中,根据通过进行直通图像显示用摄像所获得的图像数据和由手抖动检测/防振动控制单元46检测到的摄像设备100的手抖动信息,判别摄像场景(步骤S133)。接着,系统控制电路50在图像显示单元28上显示针对静止图像拍摄所确定的曝光条件、测距的结果和场景判别的结果(步骤S134)。这里,基于测光、测距和场景判别的结果确定针对静止图像拍摄所设置的曝光条件。
接着,系统控制电路50判断快门开关64(SW2)的ON/OFF(步骤S135)。当在步骤S135中SW2处于OFF时,系统控制电路50判断SW1的ON/OFF(步骤S136)。当在步骤S136中SW1正保持为ON时,系统控制电路50返回至步骤S132的处理,当在步骤S136中SW1处于OFF时,系统控制电路50返回至步骤S103的处理。
另外,当在步骤S135中SW2处于ON时,系统控制电路50执行包括曝光处理和显影处理的一系列摄像处理(步骤S137)。具体地,在曝光处理中,系统控制电路50通过摄像装置14、A/D转换器16、图像处理电路20和存储器控制电路22,或者从A/D转换器16通过存储器控制电路22,将通过进行摄像所获得的图像数据写至存储器30。在显影处理中,系统控制电路50使用存储器控制电路22以及在必要时还使用图像处理电路20,对已被写至存储器30的图像数据进行各种运算处理。
接着,系统控制电路50通过存储器控制电路22读出在步骤S137被写至存储器30的预定区域的图像数据的一部分,并且进行用于进行显影处理所需的WB(白平衡)积分运算处理和OB(光学黑体)积分运算处理。将该运算的结果存储在系统控制电路50的内部存储器中或者存储在存储器52中。
接着,系统控制电路50读出已被写至存储器30的预定区域的图像数据,并且使用上述运算结果进行包括AWB处理、伽马转换处理和颜色转换处理的各种显影处理(步骤S138)。将这里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再次写至存储器30的预定区域。
接着,系统控制电路50进行快速预览显示,在快速预览显示中,通过图像显示单元28显示步骤S138中的显影处理之后的图像(步骤S139)。具体地,系统控制电路50从存储器30读出图像数据,进行处理以使该图像数据适合于图像显示单元28的显示格式,并且通过存储器控制电路22将显示用图像数据转发至图像显示存储器24。接着,从图像显示存储器24读出显示用图像数据,并且将其显示在图像显示单元28上。
接着,系统控制电路50读出已被写至存储器30的预定区域的图像数据,并且通过压缩/解压缩电路32进行根据所设置的模式的图像压缩处理(步骤S140)。在步骤S140之后,将通过进行摄像所获得的并经过了一系列处理的图像数据写至存储器30的图像存储缓冲区的空闲部分。
接着,系统控制电路50进行记录处理,在该记录处理中,读出已被写至存储器30的图像存储缓冲区的图像数据,并且通过I/F单元和连接器将该图像数据写至记录介质200(步骤S141)。另外,在正将图像数据写至记录介质200时,为了使得清楚正在进行写操作,例如,可以给出该附图中未示出的闪烁LED等的指示。
接着,系统控制电路50判断快门开关64(SW2)的ON/OFF(步骤S142)。在步骤S142,当SW2处于ON时,处理处于待机状态,当SW2处于OFF时,处理进入步骤S143。可选地,在步骤S142,尽管图3未示出,然而当在连续摄像模式下时,处理返回至步骤S137。因此,在SW2处于ON时,继续进行步骤S137~S141的处理,从而实现连续摄像。
在步骤S143,系统控制电路50将图像显示单元28的显示状态设置成直通显示状态,并且在一系列摄像操作之后,系统控制电路50返回至步骤S103的处理。
接着,将参考图4A和图4B说明摄像设备100的场景判别处理(步骤S112和S133)的算法。图4A和图4B是示出场景判别处理算法的流程图。
如图4A和图4B所示,当开始场景判别处理时,系统控制电路50从通过利用摄像装置14进行摄像所获得的图像来获取被摄体亮度(被摄体的亮度值)(步骤S181)。也就是说,在摄像设备100中,在步骤S181,通过系统控制电路50进行检测被摄体的亮度值的亮度检测。接着,系统控制电路50判断所获取的被摄体亮度是否不大于在存储器等中预先设置的预定值(步骤S182)。这里,可以使用过去在测光处理中所获取的亮度信息作为被摄体亮度。
当在步骤S182中被摄体亮度大于预定值时,系统控制电路50判断是否正在操作变焦按钮66,即是否正从用户接收视野调整指令(步骤S185)。接着,如果没有正操作变焦按钮66(步骤S185:否),则系统控制电路50从面部检测/运动矢量检测处理单元500的检测的结果(表示被摄体的运动的运动检测结果)获取被摄体抖动信息(S186)。相反,如果正在操作变焦按钮66(步骤S185:是),则系统控制电路50进入下一处理步骤(步骤S187),而不获取被摄体抖动信息。
比较在时间上连续的两个帧图像,并且根据这两个帧图像之间的差异的信息,检测运动矢量。具体地,将由多个像素构成的块与下一帧的图像中的周边块相匹配,并且输出与匹配块的位置关系作为运动矢量。在特定量的时间期间一个图像中的运动矢量中,可以判别具有相对小的运动且方向与背景图像一致的矢量以及具有较大运动且方向与运动被摄体不一致的矢量。另外,通过从被摄体的运动矢量减去由手抖动检测/防振动控制单元46所获得的手抖动的量,可以计算被摄体的运动,并且使用该运动作为被摄体抖动信息。
在步骤S185,进行是否正在操作变焦按钮66的判断,但是还可以进行当前时间是否是在操作变焦按钮66之后的特定固定时间内的判断。因此,在正接收变焦按钮66的操作时,或者在结束接收变焦按钮66的操作之后过去预定时间段之前,可以连续使用不获取被摄体抖动信息的算法。通过进行这一处理,在摄像设备100中,可以抑制由于操作变焦按钮66引起的视角的变化导致的对被摄体抖动信息的影响,因此可以避免场景检测误差。当使用不获取被摄体抖动信息的算法时,在之后的场景判别中,使用过去获取的被摄体抖动信息进行判别,或者在假定不存在被摄体抖动的情况下进行判别。
接着,系统控制电路50根据所获取的被摄体抖动信息判断是否存在被摄体抖动(步骤S187),当存在被摄体抖动时,系统控制电路50判断为场景检测的结果是运动(sport)场景(步骤S188),并且结束场景判别处理。当在步骤S187中不存在被摄体抖动时,系统控制电路50通过面部检测/运动矢量检测处理单元500进行面部检测处理(步骤S189)。
接着,系统控制电路50判断在步骤S189检测到的面部的大小是否至少是预定大小值(步骤S190)。当检测到面部,并且所检测到的面部的大小至少是预定值时,系统控制电路50判断为场景检测的结果是肖像场景(步骤S191),并且结束场景判别处理。
当在步骤S190没有检测到具有至少预定值的大小的面部时,系统控制电路50进行测距处理,在该测距处理中,获取表示主被摄体和摄像设备100之间的距离的被摄体距离信息(步骤S192)。具体地,在测距处理中,使用通过利用摄像装置14进行摄像所获得的图像,利用爬山算法或相差传感器(未示出)来获取被摄体距离信息。接着,系统控制电路50根据所获取的被摄体距离信息判断与主被摄体的距离(步骤S193)。这里还可以使用在过去的测距处理中获取的被摄体距离信息。
当在步骤S193中与主被摄体的距离不大于预定值时,系统控制电路50判断为场景检测的结果是微距(macro)场景(步骤S198),并且结束场景判别处理。当在步骤S193中与主被摄体的距离无限远时,系统控制电路50从通过进行摄像所获得的图像中获取颜色信息(步骤S195),并且基于所获取的颜色信息判断被摄体中是否包括天空(步骤S196)。当在步骤S196中包括天空时,系统控制电路50判断为场景检测的结果是风景场景(步骤S197),并且结束场景判别处理。
当在步骤S193中与主被摄体的距离既不是无限远也不是小于预定值,而是其它值时,或者当在步骤S196中不包括天空时,系统控制电路50判断为场景检测的结果是普通场景(步骤S194),并且结束场景判别处理。
当判断为场景检测的结果是运动场景时,通过与在判别为普通场景时相比设置更短的进行摄像时的曝光时间,系统控制电路50使被摄体图像的抖动变得不可能。另外,当场景检测的结果被判别为肖像场景时,通过与在判别为普通场景时相比设置更大的进行摄像时的光圈口径,系统控制电路50使图像处理电路20进行颜色处理,以使得人物皮肤的颜色在显影图像时更接近理想肤色。另外,当场景检测的结果被判别为微距场景时,系统控制电路50将光圈口径设置成比在被判别为普通场景时的可设置范围更小的直径。另外,当场景检测的结果被判别为风景场景时,通过与被判别为普通场景时相比设置更小的进行摄像时的光圈口径,系统控制电路50使图像处理电路20进行颜色处理,以使得在显影时加强图像数据的颜色饱和度。这样,系统控制电路50根据场景检测的结果,改变曝光处理和显影处理中的控制参数。
返回至步骤S182,当被摄体亮度不大于预定值时,系统控制电路50判断是否正在操作SW1或操作单元70。也就是说,系统控制电路50判断是否正在操作SW1或操作单元70,并且当前正在接收对SW1或操作单元70的操作(步骤S199)。另外,在步骤S199,可以进行是否在结束接收对SW1或操作单元70的操作之后过去了预定时间段的判断。而且,该判断不必局限于SW1和操作单元70;系统控制电路50还可以判断是否正在操作变焦按钮66。
如果在步骤S199没有正操作SW1或操作单元70,则系统控制电路50从手抖动检测/防振动控制单元46获取手抖动信息(步骤S200)。相反,如果正在操作SW1或操作单元70,则系统控制电路50在不获取手抖动信息的情况下进入下一步骤的处理(步骤S201)。通过进行上述处理,在摄像设备100中,可以抑制由于对SW1或操作单元70的操作导致的对手抖动信息的影响,因此可以避免场景检测误差。当使用不获取手抖动信息的算法时,在之后的场景判别中,使用在过去获取的手抖动信息进行判别,或者在假定不存在手抖动的情况下进行判别。
接着,根据所获取的手抖动信息判断是否存在手抖动(步骤S201)。当在步骤S201中不存在手抖动时,系统控制电路50判断为场景检测的结果为利用三角架摄像的夜景(步骤S203),并且结束场景判别处理。当在步骤S201中存在手抖动时,系统控制电路50判断为场景检测的结果为利用手持摄像的夜景(步骤S202),并且结束场景判别处理。
当系统控制电路50判别为场景检测的结果为利用三角架摄像的夜景时,系统控制电路50将摄像装置14的感光度设置成最小值,并且在长的时间段内进行曝光。当系统控制电路50判别为场景检测的结果为利用手持摄像的夜景时,系统控制电路50设置最大的曝光时间,然后利用仅根据需要增大的摄像装置14的感光度进行曝光。
这样,在正接收对SW1或操作单元70的操作时,或者在结束接收这种操作之后过去预定时间段之前,在通过对SW1或操作单元70的操作降低手抖动信息的可靠性的状态下,连续使用不利用手抖动信息的算法。因此,可以避免摄像设备100中的场景检测误差。当然,不仅在操作SW1或操作单元70的情况下,而且在进行了变焦操作时,同样可以使用不利用手抖动信息的算法进行场景判别处理。
以上说明了本实施例的场景判别处理。在此,说明了SW1和变焦操作的例子,但是,在场景判别处理中当然可以利用对其它操作构件的操作。另外,对设置在摄像设备100中的构件的操作没有限制;在具有通过向摄像设备100的机体施加动作来调用功能的用户接口的结构中,可以利用用户向机体施加动作的操作。也就是说,可以采用这样的结构:当用户通过向摄像设备100施加动作启动了上述用户接口的功能时,在检测到该动作时,对于场景判别不使用手抖动信息或被摄体抖动信息。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下面的结构:在正接收用户的操作时,或者在结束接收这种操作之后过去预定时间段之前,通过不允许获取手抖动信息和被摄体抖动信息中的一个,限制了对场景判别所使用的信息,以使得这些信息单位的其中之一对场景判别根本没有贡献。然而,还可以采用下面的结构:始终获取手抖动信息和被摄体抖动信息,并且在正接收用户的操作时,或者在结束接收这种操作之后过去预定时间段之前,在限制该信息的贡献的方向上,改变所获取的信息单位的其中之一对场景判别的贡献程度。具体地,可以设置权重,以使得在正接收用户的操作时或者在结束接收这种操作之后过去预定时间段之前,手抖动信息和被摄体抖动信息的其中之一对场景判别没有贡献。
另外,对于由于用户的操作导致可靠性降低这一点,手抖动信息和被摄体抖动信息相同。因此,还可以采用下面的结构:在正接收用户操作时或者在结束接收这种操作之后过去预定时间段之前,对于场景判别处理不选择手抖动信息和被摄体抖动信息中的一个,甚至不获取任何一种信息。
另外,在上述说明书中,在正接收用户的操作时或者在结束接收这种操作之后过去预定时间段之前,提供不获取手抖动信息的结构和不获取被摄体抖动信息的结构这两种结构,但是这并没有限制。在设置有用以检测运动矢量的功能而没有设置陀螺仪传感器或加速度传感器的摄像设备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下面的结构:在正接收用户的操作时或者在结束接收这种操作之后过去预定时间段之前,仅不获取被摄体抖动信息。可选地,在设置有陀螺仪传感器或加速度传感器而没有设置用以检测运动矢量的功能的摄像设备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下面的结构:在正接收用户的操作时或者在结束接收这种操作之后过去预定时间段之前,仅不获取手抖动信息。
记录介质200当然还可以包括micro-DAT、磁光盘、CD-R或CD-WR等的光盘、或者DVD等的相变光盘等。此外,记录介质200当然还可以是集成有存储卡和硬盘等的多媒体。而且,该多媒体的一部分当然是能够移除的。
在本实施例的说明书中,记录介质200与摄像设备100分开,并且可以根据需要来连接,但是当然可以将任一或所有记录介质固定至摄像设备100。另外,可以将摄像设备100配置成可以连接期望数量的多个记录介质200。另外,说明了将记录介质200安装至摄像设备100的结构,但是当然还可以使用存在单个记录介质或者多个记录介质的任意组合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说明书中,闪光灯设备400与摄像设备100分开,并且可以根据需要来连接,但是当然还可以将闪光灯设备400固定至摄像设备100。而且,还可以采用能够向摄像设备100分别连接多个闪光灯设备400的结构,并且可以采用将这些闪光灯设备固定至摄像设备100的结构。
接着,参考图5说明摄像设备100的场景判别处理(步骤S112和S133)的另一算法。图5是示出场景判别处理用算法的流程图。在该流程图中,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与图4A的流程图中相同的处理,并且下面将说明与图4A的流程图不同的处理。
在图4A的流程图中,当操作变焦按钮66、快门开关62(SW1)和操作单元70中任一个时,限制获取被摄体抖动信息,或者限制获取手抖动信息。另一方面,在图5的流程图中,当操作变焦按钮66时,面部检测/运动矢量检测处理单元500临时停止检测运动矢量。而且,当操作SW1或操作单元70时,手抖动检测/防振动控制单元46临时停止检测摄像设备的运动(振动)。
如图5所示,在步骤S185,系统控制电路50判断是否正在操作变焦按钮66,即判断是否正在从用户接收视野调整指令。
如果没有正操作变焦按钮66,则系统控制电路50从通过当前操作面部检测/运动矢量检测处理单元500的检测结果(表示被摄体的运动的运动检测结果)获取被摄体抖动信息(步骤S186)。
相反,如果正在操作变焦按钮66,则系统控制电路50临时停止面部检测/运动矢量检测处理单元500的运动矢量检测(步骤S301)。通过进行这种处理,在摄像设备100中,可以抑制由于对变焦按钮66的操作引起的对被摄体抖动信息的影响,因此可以避免场景检测误差。当已临时停止面部检测/运动矢量检测处理单元500的运动矢量检测时,在步骤S186,系统控制电路50从面部检测/运动矢量检测处理单元500获取不存在被摄体抖动的判别结果。
另外,在步骤S199,系统控制电路50判断是否正在操作SW1或操作单元70。
如果没有操作SW1或操作单元70,则系统控制电路50从通过当前操作手抖动检测/防振动控制单元46的检测结果获取手抖动信息(步骤S200)。
相反,如果正在操作SW1或操作单元70,则系统控制电路50临时停止通过手抖动检测/防振动控制单元46检测摄像设备的运动(振动)(步骤S302)。通过进行该类处理,在摄像设备100中,可以抑制由于手抖动检测/防振动控制单元46的操作引起的对手抖动信息的影响,因此可以避免场景检测误差。当已临时停止手抖动检测/防振动控制单元46检测摄像设备的运动时,在步骤S200,系统控制电路50从手抖动检测/防振动控制单元46获取不存在手抖动的判别结果。
这样,根据图5所示的流程图,当操作变焦按钮66、SW1和操作单元70中任一个时,临时停止面部检测/运动矢量检测处理单元500或手抖动检测/防振动控制单元46的检测操作。因此,可以抑制由于这些单元的操作引起的对被摄体抖动信息或手抖动信息的影响。
仅利用例子给出了上述实施例的说明,但是该说明不是限制性的。可以适当修改上述实施例的结构和操作。
其它实施例
还可以通过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器装置上的程序以进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或CPU或MPU等装置)以及下面的方法来实现本发明的各方面,其中,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例如通过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器装置上的程序以进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来进行该方法的各步骤。由于该目的,例如通过网络或者从用作存储器装置的各种类型的记录介质(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向计算机提供该程序。
尽管已经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类修改、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8)

1.一种摄像设备,包括:
摄像单元,用于拍摄被摄体的图像;
检测单元,其包括运动检测单元和振动检测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运动检测单元根据已由所述摄像单元拍摄的图像检测所述被摄体的运动,所述振动检测单元检测所述摄像设备的振动;
场景判别单元,用于基于包括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和已由所述摄像单元拍摄的图像的信息,进行场景判别;以及
操作单元,用于从用户接收操作指令;
其中,所述场景判别单元被配置为对在正接收所述操作指令时所述检测单元输出的结果对所述场景判别的贡献程度进行限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场景判别单元被配置为使在正接收所述操作指令时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对所述场景判别没有贡献,并且使在接收到所述操作指令之前获得的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对所述场景判别有贡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场景判别单元被配置为在结束接收所述操作指令之后过去预定时间段之前继续所述限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单元被配置为从用户接收用以调整所述摄像单元的视野的指令,以及
所述场景判别单元被配置为对在正接收用以调整所述视野的指令时所述检测单元的所述运动检测单元的运动检测结果对所述场景判别的贡献程度进行限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被摄体的亮度值的亮度检测单元,
其中,所述场景判别单元被配置为当在正接收所述操作指令时所检测到的亮度值不大于预定值时,对所述检测单元的所述振动检测单元的振动检测结果对所述场景判别的贡献程度进行限制。
6.一种摄像设备,包括:
摄像单元,用于拍摄被摄体的图像;
检测单元,其包括运动检测单元和振动检测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运动检测单元用于根据已由所述摄像单元拍摄的图像检测所述被摄体的运动,所述振动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摄像设备的振动;
场景判别单元,用于基于包括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和已由所述摄像单元拍摄的图像的信息,进行场景判别;以及
操作单元,用于从用户接收操作指令;
其中,当所述操作单元接收到所述操作指令时,所述场景判别单元被配置为进行所述场景判别,而所述检测单元被配置为对所述被摄体的运动和所述摄像设备的振动中的至少一个不进行检测。
7.一种摄像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摄像设备具有拍摄被摄体的图像的摄像单元和从用户接收操作指令的操作单元,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步骤,其包括运动检测步骤和振动检测步骤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运动检测步骤用于根据已由所述摄像单元拍摄的图像检测所述被摄体的运动,所述振动检测步骤用于检测所述摄像设备的振动;以及
场景判别步骤,用于基于包括所述检测步骤的检测结果和已由所述摄像单元拍摄的图像的信息,进行场景判别;
其中,所述场景判别步骤包括对在正接收所述操作指令时所述检测步骤的检测结果对所述场景判别的贡献程度进行限制。
8.一种摄像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摄像设备具有拍摄被摄体的图像的摄像单元和从用户接收操作指令的操作单元,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步骤,其包括运动检测步骤和振动检测步骤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运动检测步骤用于根据已由所述摄像单元拍摄的图像检测所述被摄体的运动,所述振动检测步骤用于检测所述摄像设备的振动;以及
场景判别步骤,用于基于包括所述检测步骤的检测结果和已由所述摄像单元拍摄的图像的信息,进行场景判别;
其中,当接收到所述操作指令时,在所述场景判别步骤中进行所述场景判别,而在所述检测步骤中,对所述被摄体的运动和所述摄像设备的振动中的至少一个不进行检测。
CN2010101066544A 2009-01-30 2010-02-01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953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20741 2009-01-30
JP2009020741 2009-01-30
JP2009-291407 2009-12-22
JP2009291407A JP5520037B2 (ja) 2009-01-30 2009-12-22 撮像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95358A true CN101795358A (zh) 2010-08-04
CN101795358B CN101795358B (zh) 2012-11-07

Family

ID=42109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06654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95358B (zh) 2009-01-30 2010-02-01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355053B2 (zh)
EP (1) EP2214404B1 (zh)
JP (1) JP5520037B2 (zh)
KR (1) KR101208968B1 (zh)
CN (1) CN101795358B (zh)
AT (1) ATE525854T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07281A (zh) * 2015-11-13 2016-03-1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场景的拍照装置、方法
CN107018315A (zh) * 2015-11-26 2017-08-04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运动矢量检测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0113539A (zh) * 2019-06-13 2019-08-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曝光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WO2020038072A1 (zh) * 2018-08-22 2020-02-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曝光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526285A (zh) * 2020-04-15 2020-08-11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防抖方法及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395454A (zh) * 2021-07-06 2021-09-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拍摄的防抖方法与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73816B2 (ja) * 2017-05-16 2021-05-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ES2946587T3 (es) * 2018-03-27 2023-07-21 Huawei Tech Co Ltd Método fotográfico, aparato fotográfico y terminal móvil
WO2021117155A1 (ja) * 2019-12-11 2021-06-17 株式会社ソニー・インタラクティブ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画像処理装置、システム、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47674B2 (ja) * 1997-12-12 2010-04-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装置、撮像装置、カメラユニットおよびレンズユニット
JP2000075351A (ja) * 1998-09-01 2000-03-14 Minolta Co Ltd カメラ
US6167200A (en) 1998-08-03 2000-12-26 Minolta Co., Ltd. Exposur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camera
JP2002251380A (ja) 2001-02-22 2002-09-06 Omron Corp 利用者照合システム
JP3468231B2 (ja) 2001-07-02 2003-11-17 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質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2005086522A (ja) 2003-09-09 2005-03-31 Olympus Corp 装着型撮像装置
JP4792985B2 (ja) * 2006-01-18 2011-10-12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カメラ装置、撮影条件設定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434151B2 (ja) 2006-01-23 2010-03-1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US7893969B2 (en) * 2006-07-25 2011-02-22 Fujifilm Corporation System fo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parameter used for detecting an objective body in an image and computer program
JP2009177272A (ja) * 2008-01-22 2009-08-06 Sony Corp 撮像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EP2148499B1 (en) * 2008-07-25 2018-01-17 FUJIFILM Corporation Im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JP2010035048A (ja) * 2008-07-30 2010-02-12 Fujifilm Corp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方法
KR101495079B1 (ko) * 2008-11-18 2015-02-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장면 정보 표시 방법 및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디지털 촬영장치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07281A (zh) * 2015-11-13 2016-03-1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场景的拍照装置、方法
CN107018315A (zh) * 2015-11-26 2017-08-04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运动矢量检测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WO2020038072A1 (zh) * 2018-08-22 2020-02-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曝光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113539A (zh) * 2019-06-13 2019-08-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曝光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1526285A (zh) * 2020-04-15 2020-08-11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防抖方法及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395454A (zh) * 2021-07-06 2021-09-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拍摄的防抖方法与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208968B1 (ko) 2012-12-06
CN101795358B (zh) 2012-11-07
ATE525854T1 (de) 2011-10-15
KR20100088530A (ko) 2010-08-09
EP2214404B1 (en) 2011-09-21
JP5520037B2 (ja) 2014-06-11
JP2010200307A (ja) 2010-09-09
US8355053B2 (en) 2013-01-15
US20100194924A1 (en) 2010-08-05
EP2214404A1 (en) 2010-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95358B (zh)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RE46834E1 (e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US8466977B2 (en) Image data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US8395694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lurring image background in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US8934050B2 (en) User interface and method for exposure adjustment in an image capturing device
US8711244B2 (en) Imaging apparatus for calculating a histogram to adjust color balance
JP2006211416A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方法
CN103188423A (zh) 摄像装置及摄像方法
US7456868B2 (en) Digital camera with ISO pickup sensitivity adjustment
JP2011182252A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画像撮影方法
CN101137013A (zh) 摄影装置、摄影方法、和程序
JP2018056702A (ja) 画像処理装置と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4192129A (ja) 顔領域抽出方法及び装置
US8189055B2 (en) Digital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US20070195371A1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JP2014103643A (ja) 撮像装置及び被写体認識方法
JP5220666B2 (ja) 撮影装置およびライブビュー表示方法
JP5414216B2 (ja) 撮像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045538B2 (ja) 撮像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1255451A (ja) 自動合焦装置、デジタルカメラ、および携帯情報入力装置
JP2023059952A (ja) 画像処理装置、撮像装置、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US9232133B2 (e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for prioritizing shooting parameter setting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2010226495A (ja) 撮影装置
JP2019110366A (ja) オーバーレイ表示制御可能な撮影装置
JP2006093956A (ja) 撮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07

Termination date: 202002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