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79027B -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79027B
CN101779027B CN2008801025367A CN200880102536A CN101779027B CN 101779027 B CN101779027 B CN 101779027B CN 2008801025367 A CN2008801025367 A CN 2008801025367A CN 200880102536 A CN200880102536 A CN 200880102536A CN 101779027 B CN101779027 B CN 1017790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uel ratio
torque
ignition timing
desired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0253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79027A (zh
Inventor
上田广一
佐多宏太
副岛慎一
大塚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7790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790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790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7902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30Controlling fuel injection
    • F02D41/3011Controlling fuel injection according to or using specific or several modes of combustion
    • F02D41/3017Controlling fuel injection according to or using specific or several modes of combus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mode(s) being used
    • F02D41/3023Controlling fuel injection according to or using specific or several modes of combus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mode(s) being used a mode being the stratified charge spark-ignited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ng control signals
    • F02D41/14Introducing closed-loop correc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37/00Non-electrical conjoint control of two or more functions of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D37/02Non-electrical conjoint control of two or more functions of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ne of the functions being igni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0002Controlling intake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ng control signals
    • F02D41/04Introducing corrections for particular operating condi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30Controlling fuel inje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30Controlling fuel injection
    • F02D41/38Controlling fuel injection of the high pressure type
    • F02D41/40Controlling fuel injection of the high pressure type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injection timing or dur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3/00Conjoint electrical control of two or more functions, e.g. ignition, fuel-air mixture, recirculation, supercharging or exhaust-gas treat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ng control signals
    • F02D41/14Introducing closed-loop corrections
    • F02D41/1401Introducing closed-loop correc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rol or regulation method
    • F02D2041/1433Introducing closed-loop correc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rol or regulation method using a model or simulation of the system
    • F02D2041/1434Inverse mode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2250/00Engine control related to specific problems or objectives
    • F02D2250/18Control of the engine output torqu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30Controlling fuel injection
    • F02D41/3011Controlling fuel injection according to or using specific or several modes of combustion
    • F02D41/3017Controlling fuel injection according to or using specific or several modes of combus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mode(s) being used
    • F02D41/3023Controlling fuel injection according to or using specific or several modes of combus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mode(s) being used a mode being the stratified charge spark-ignited mode
    • F02D41/3029Controlling fuel injection according to or using specific or several modes of combus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mode(s) being used a mode being the stratified charge spark-ignited mode further comprising a homogeneous charge spark-ignited mod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ined Control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Electrical Control Of Ignition Timing (AREA)
  • Electrical Control Of Air Or Fuel Supplied To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AREA)
  • Output Control And Ontrol Of Special Type Engin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和方法,在火花塞附近的空燃比和缸内整体的空燃比不同的内燃机中,将与内燃机的各种功能相关的要求准确地反映到各致动器的操作,使得可适当地实现这些要求。使用转矩、效率和空燃比3种物理量作为内燃机的控制量,将与内燃机的功能相关的要求的至少一部分汇集于上述3种物理量,由此,设定各控制量的目标值。基于转矩、效率和空燃比3种控制量的各自目标值,设定进气量调整阀的开度、点火正时和燃料喷射量3种操作量、和可以调整缸内空燃比分布的第4操作量。

Description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的控制装置,详细来说,涉及火花塞附近的空燃比和缸内整体的空燃比不同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与内燃机的转矩控制相关的技术,例如在日本特开2003-301766号公报中公开的内容已为公众所知。在此公开的技术中,基于加速踏板开度计算出驾驶员所要求的要求图示转矩,并且在控制装置的内部决定目标空燃比。而且,用相对于点火正时的转矩效率和相对于目标空燃比的转矩效率修正要求图示转矩,基于根据该修正转矩求出的目标空气量决定目标节气门开度。另外,根据目标空气量和内燃机转速计算出进气延迟修正量,根据由进气延迟修正量决定的推定转矩和上述的修正转矩算出点火正时延迟量,根据由缸内空气量决定的基本点火正时和点火正时延迟量决定最终点火正时。此外,由缸内空气量和目标空燃比决定目标燃料喷射量。即,在日本特开2003-301766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这样的技术:以同时实现作为来自驾驶员的要求的要求图示转矩和作为控制装置内部的要求的目标空燃比的方式设定节气门开度、点火正时、燃料喷射量这3种操作量。
然而,作为内燃机中的混合气体的燃烧形态,均匀燃烧(均质燃烧)和分层燃烧已为公众所知。均匀燃烧是使空气和燃料在缸内均匀地混合进行燃烧的形态。与此相对,分层燃烧是在火花塞的附近形成浓的混合气体层且在其周围形成稀的混合气体地进行燃烧的燃烧形态。在均匀燃烧中,缸内的混合气体的浓度变为均匀,因此,火花塞附近的空燃比和缸内整体的空燃比(平均空燃比)一致。然而,在分层燃烧中,在火花塞附近燃料集中,因此,在此的燃烧气体的空燃比和缸内整体的空燃比变为不同的值。
在日本特开2003-301766号公报中记载的技术可认为是以进行均匀燃烧的内燃机为前提的情况。若为进行均匀燃烧的内燃机,如日本特开2003-301766号公报中记载的技术那样可用节气门开度、点火正时、燃料喷射量3种致动器操作量进行转矩控制。转矩可由吸入空气量、点火正时和燃烧空燃比控制,在均匀燃烧的情况下火花塞附近的空燃比与缸内整体的空燃比一致。因此,通过由节气门开度决定吸入空气量,由吸入空气量和燃料喷射量决定缸内整体的空燃比,由此可控制转矩。
但是,在如分层燃烧那样火花塞附近的空燃比和缸内整体的空燃比不同的内燃机的情况下,仅由上述3种操作量不能进行适当的转矩控制。即使缸内整体的空燃比相同,若火花塞附近的空燃比不同,则在燃烧速度上也会产生不同,其结果,转矩和点火正时之间的关系(以下称为转矩-点火正时特性)变得不同。因此,为了在该种内燃机进行转矩控制,还需要调整不同于缸内整体的空燃比的火花塞附近的空燃比(即实际的燃烧空燃比),但仅由上述3种操作量不能对其进行调整。为了实现目标空燃比并且还实现目标转矩,除了上述3种操作量之外还需要使用其他的操作量。
另外,在日本特开2003-301766号公报中记载的技术中,可视为要求图示转矩是与驾驶性能相关的要求,目标空燃比是与排气相关的要求。驾驶性能和排气都是内燃机的一种功能,除了它们之外还存在燃料经济性、爆震等各种内燃机的功能。而且,对这些功能的每种都存在要求,例如若功能为燃料经济性,则存在要提高燃烧效率这样的要求和/或要降低泵气损失(pumping loss)这样的要求。另外,若功能为排气,则存在要提高排气温度这样的要求和/或要促进在催化剂的反应这样的要求。这样,在内燃机存在各种功能,按这些功能的每种存在着眼点(次元)不同的各种要求。但是,在日本特开2003-301766号公报中记载的技术只不过是实现其一部分的要求,为了应对内燃机的多种多样的要求,还留有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在火花塞附近的空燃比和缸内整体的空燃比不同的内燃机中,将与内燃机的各种功能相关的要求准确地反映到各致动器的操作,使得可适当地实现这些要求。
本发明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和方法以火花塞附近的空燃比和缸内整体的空燃比不同的内燃机为控制对象。在这样的内燃机中包含:如分层燃烧等那样地有意地使缸内的空燃比分布不均匀地进行燃烧的内燃机。另外,即使是进行均匀燃烧的内燃机,因运行状态结果使得在缸内的空燃比分布上产生不均匀的内燃机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控制对象中。
根据本发明,转矩、效率和空燃比3种物理量被用作为内燃机的控制量。而且,通过将与内燃机的功能相关的要求的至少一部分汇集于这3种物理量来设定各控制量的目标值。内燃机的输出除了转矩之外还包含热量和排气,根据所有的这些输出决定内燃机的各种功能。另外,转矩、效率和空燃比是决定内燃机的输出的3要素。因此,若将与内燃机的各种功能相关的要求的至少一部分汇集于上述3种物理量作为控制量的目标值,对于这些要求来说就可被适当反映到内燃机的输出。
根据本发明,基于转矩、效率和空燃比3种控制量的各自目标值,设定进气量调整阀的开度、点火正时和燃料喷射量3种操作量。通过操作进气量调整阀的开度可以调整缸内的吸入空气量,通过操作点火正时主要是可以控制效率,通过操作燃料喷射量主要是可以控制缸内整体的空燃比。
根据本发明,除了进气量调整阀的开度、点火正时、燃料喷射量3种操作量之外,还设定可以调整缸内空燃比分布的第4操作量。在缸内整体的空燃比均匀的情况下,通过由上述3种操作量调整吸入空气量、效率和空燃比可以控制转矩,但是,作为本发明的控制对象的内燃机其火花塞附近的空燃比和缸内整体的空燃比不同,因此,仅由吸入空气量、效率和缸内整体的空燃比难以准确地控制转矩。在这一点上根据本发明,通过由上述第4操作量调整缸内的空燃比分布,除了可调整缸内整体的空燃比之外还可调整火花塞附近的空燃比,进而可以进行准确的转矩控制。
在上述第4操作量中、例如若作为本发明的控制对象的内燃机为可以将燃料直接喷射到缸内的内燃机,则包含向缸内的燃料喷射正时。通过操作燃料喷射正时,可以调整由燃料喷射产生了的浓空燃比的气团到达火花塞附近的正时(时刻,timing),另外,在上述第4操作量中还包含:由可变配气正时机构(可变气门正时机构)调整的进气门的配气相位(气门正时)、涡流控制阀或翻转流控制阀的阀开度等。根据这些操作量,可以调整由在缸内的燃料喷射所产生的或由进气口吸入的浓空燃比的气团到达火花塞附近时的输送速度。
根据本发明,设定的上述4种操作量被分别输出到作为操作对象的致动器。作为操作量的进气量调整阀的开度被输出到进气量调整阀,本发明的进气量调整阀除了节气门之外还包含升程量或作用角可变的进气门。作为操作量的点火正时被输出到点火装置,作为操作量的燃料喷射量被输出到燃料喷射装置。燃料喷射装置既可以是向缸内直接喷射燃料的装置,也可以是向进气口喷射燃料的装置。或者,还可以是将一部分的燃料向进气口喷射而剩余的燃料直接向缸内喷射的装置。上述的第4操作量例如其为燃料喷射正时的情况下,与燃料喷射量一起被输出到燃料喷射装置。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的燃料喷射装置设置成可以将燃料的至少一部分直接喷射到缸内的装置。另外,根据上述第4操作量的种类,也存在被输出到可变进气配气正时机构、涡流控制阀或翻转流控制阀等的致动器。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式(第2方式)中,设定上述各操作量的单元按照预定规则生成火花塞附近的空燃比的目标值,根据转矩、效率和空燃比3种控制量的各自目标值和生成的火花塞附近的空燃比的目标值计算出各操作量。火花塞附近的空燃比左右转矩-点火正时特性,因此,可通过在内部生成其目标值并将其用于各操作量的算出来实现准确的转矩控制。
在本发明的再一别的方式(第3方式)中,设定上述各操作量的单元具有作为固定值的火花塞附近的空燃比的目标值。通过使用该固定值计算出各操作量,可以将火花塞附近的空燃比控制为恒定的空燃比。
在本发明的再一别的方式(第4方式)中,设定上述各操作量的单元按内燃机的每个运行状态具有作为固定值的火花塞附近的空燃比的目标值。通过按内燃机的每个运行状态改变目标值来算出各操作量,可以将火花塞附近的空燃比控制为根据内燃机的运行状态的最优空燃比。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转矩控制的精度。
在本发明的再一别的方式(第5方式)中,设定上述各操作量的单元:预先确定缸内整体的空燃比和火花塞附近的空燃比的目标对应关系。使用该目标对应关系根据作为控制量的空燃比的目标值决定火花塞附近的空燃比的目标值来算出各操作量,由此,可以将火花塞附近的空燃比控制为根据缸内整体的空燃比的最优空燃比。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转矩控制的精度。
在本发明的再一别的方式(第6方式)中,设定上述各操作量的单元:首先基于转矩、效率和空燃比3种控制量的各自目标值计算出进气量调整阀的开度、点火正时和燃料喷射量3种操作量。而且,在这3种操作量的基础上计算出实现转矩、效率和空燃比3种控制量的各自目标值所必需的燃烧空燃比作为火花塞附近的空燃比的目标值。上述第4操作量使用这样被计算出了的火花塞附近的空燃比的目标值计算出。即,在优先决定进气量调整阀的开度、点火正时和燃料喷射量的基础上,以补偿由它们实际可实现的控制量的各值和各目标值的偏差的方式设定燃烧空燃比的目标值,最后决定上述第4操作量。通过以这样的顺序设定各操作量,不论在什么样的运行状态下,都可使转矩、效率和空燃比3种控制量同时高精度地追随各自目标值。
在本发明的再一别的方式(第7方式)中,设定上述各操作量的单元首先基于转矩、效率和空燃比3种控制量的各自目标值计算出进气量调整阀的开度、点火正时和燃料喷射量。而且,根据作为操作量的燃料喷射量和火花塞附近的空燃比的目标值计算出上述第4操作量。即,根据转矩、效率和空燃比3种控制量的各自目标值直接计算出的量作为进气量调整阀的开度、点火正时和燃料喷射量3种操作量,上述第4操作量根据燃料喷射量和火花塞附近的燃烧气体的空燃比的目标值计算出。通过以这样的顺序设定各操作量,使得:可避免控制量向操作量的转换所必需的计算处理的复杂化,并且可将控制量的各自目标值准确地反映到包含上述第4操作量的4种操作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的构成的框图。
图2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实现部的构成的框图。
图3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实现部的构成的框图。
图4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各操作量的算出顺序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实现部的构成的框图。
图6是用于说明涉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燃烧空燃比的目标值的设定方法的图。
图7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各操作量的算出顺序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的构成的框图。
图9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实现部的构成的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2:节气门;4:点火装置;6:燃料喷射装置;8:涡流控制阀;10:功能要求发生部;12、14、16:要求输出要素(元件);20:目标值设定部;22:转矩调停要素;24:效率调停要素;26:A/F调停要素;30:实现部;40:实现部;40:转换部;304:目标燃烧A/F设定部;312:转换部;314:目标燃烧A/F设定部;316:转换部;322:转换部;324:目标燃烧A/F设定部;326:转换部;402:转换部;404:目标燃烧A/F设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使用图1和图2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
首先,对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前提的涉及本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的规格进行说明。涉及本实施方式的内燃机为进行采用分层燃烧的运行的内燃机。而且,作为用于控制其动作的致动器具有:作为进气量调整阀的节气门2、调整点火正时的点火装置4和将燃料直接喷射到缸内的燃料喷射装置6。涉及本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的规格为与后述的实施方式2和实施方式3共同的规格。
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如用图1的框图所示构成。在图1中,用方框表示控制装置的各要素,用箭头表示方框之间的信号的传递(主要的信号传递)。以下,参照图1对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整体的构成和其特征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控制装置大致由3部分10、20、30构成。其中,位于最上位的是功能要求发生部10。在功能要求发生部10的下位设置有目标值设定部20,还在目标值设定部20的下位设置有实现部30。上述的各致动器2、4、6被连接到实现部30。另外,除了在图1中用箭头表示的方框之间的传递信号之外,在控制装置内还有各种信号传递。这样的信号的一例子为含有与内燃机的运行条件和/或运行状态相关的信息(以下称为内燃机信息)的信号。内燃机信息包含内燃机转速、节气门开度传感器的输出值、空燃比传感器的输出值、目前(现在)时刻的实际点火正时、冷却水温度、进气门和排气门的气门正时(配气相位正时,valve timing)等。
以下,对构成控制装置的各部分的10、20、30的构成和在此进行的处理依次进行说明。
功能要求发生部10由多个要求输出要素12、14、16构成。要求输出要素12、14、16按内燃机的各个功能设置。内燃机的功能可以举出驾驶性能、排气、燃料经济性、噪音、振动等。对这些换种说法也可说成是对内燃机所要求的性能。根据对内燃机要求什么、以什么为优先的不同,对功能要求发生部10配置的要求输出要素的内容也因而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应于与驾驶性能相关的功能设置有要求输出要素12,对应于与排气相关的功能设置有要求输出要素14,对应于与燃料经济性相关的功能设置有要求输出要素16。
要求输出要素12、14、16将与内燃机的功能相关的要求数值化输出。致动器2、4、6的操作量通过运算决定,因此可以通过将要求数值化从而将功能要求反映到致动器2、4、6的操作量。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成:作为在功能要求的表现中使用的物理量使用转矩、效率和A/F(空燃比)3种。这是因为:与驾驶性能、排气、或燃料经济性这样的内燃机的各种功能相关的要求可以用转矩、效率和A/F的任何一种物理量表现。另外,效率相当于可转换为转矩的热能向转矩的转换效率,是以点火正时为MBT时为基准设定的无因次(量纲)参数。
在图1中,其作为一例子,要求输出要素12将与驾驶性能相关的要求设为用转矩和/或效率表现了的要求值输出。要求输出要素14将与排气相关的要求输出为用效率和/或A/F表现了的要求值。另外,要求输出要素16将与燃料经济性相关的要求输出为用效率和/或A/F表现了的要求值。另外,从各要求输出要素12、14、16输出的要求值不限于按各个物理量输出一个。例如,从要求输出要素12不仅输出来自驾驶员的要求转矩,还可同时输出由与车辆控制相关的各种设备所要求的转矩。对效率和/或A/F来说也是同样的。
接着,对目标值设定部20进行说明。目标值设定部20设定内燃机的控制量的目标值。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使用上述的转矩、效率和A/F作为内燃机的控制量。如上述,与内燃机的各种功能相关的要求可以用转矩、效率和A/F的任何一种物理量表现,并且,转矩、效率和A/F是决定内燃机的输出的3要素。在此所说的内燃机的输出中除了转矩之外还包含热量和排气,由所有这些输出决定上述的驾驶性能、排气、燃料经济性这样的内燃机的各种功能。因此,通过将转矩、效率和A/F3种物理量作为内燃机的控制量,使得可将功能要求准确地反映到内燃机的输出。
目标值设定部20汇集从功能要求发生部10输出的多个功能要求来设定各控制量的目标值。在目标值设定部20对每种控制量设置有调停部22、24、26。转矩调停部22汇集用转矩表现了的要求值而调停成1个转矩要求值,将该转矩要求值设定为作为控制量的转矩的目标值。效率调停部24汇集用效率表现了的要求值而调停成1个效率要求值,将该效率要求值设定为作为控制量的效率的目标值。而且,A/F调停部26汇集用A/F表现了的要求值而调停成1个A/F要求值,将该A/F要求值设定为作为控制量的A/F的目标值。调停是指如下处理:考虑各功能要求的优先度和/或功能要求之间的关系,决定作为整体满足度最高的数值。各调停部22、24、26按照预先确定的规则进行调停。在此所说的规则是指例如最大值选择、最小值选择、平均、或叠加等用于从多个数值得到一个数值的计算规则,也可以设定为适当组合了这些计算规则的规则。但是,采用什么样的规则由设计所决定,在用于调停的规则的内容方面没有限定。
接着,对实现部30进行说明。实现部30计算出用于实现由目标值设定部20设定的转矩、效率和A/F这3种控制量的各自目标值所需要的各致动器2、4、6的操作量。由实现部30计算出的操作量为:用于操作节气门2的节气门开度、用于操作点火装置4的点火正时、以及用于操作燃料喷射装置6的燃料喷射量和燃料喷射正时。
若为进行均匀燃烧下的运行的内燃机,致动器操作量用节气门开度、点火正时和燃料喷射量3种就足够了。但是,在进行分层燃烧下的运行的内燃机中,用上述3种操作量不能实现适当的转矩控制。这是因为:在分层燃烧中实际的燃烧A/F与缸内整体的A/F不同,而由上述3种操作量可直接调整的限于缸内整体的A/F。燃烧A/F对转矩-点火正时特性产生影响,因此除了需要调整缸内整体的A/F之外还需要调整实际的燃烧A/F,而仅由上述3种操作量不能对其进行调整。就该点来说,在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中,除了使用节气门开度、点火正时和燃料喷射量作为操作量之外还使用燃料喷射正时作为操作量。若使燃料喷射正时变化,在缸内的燃料喷雾的流动也变化,从而在火花塞周边计算出的浓的混合气体的浓度上也产生变化。因此,通过使用燃料喷射正时作为操作量之一,除了可以调整缸内整体的A/F之外还可以调整实际的燃烧A/F。
图2是表示实现部30的构成的框图。涉及本实施方式的实现部30具有目标燃烧A/F设定部304。目标燃烧A/F设定部304具有作为固定值的燃烧A/F的目标值。燃烧A/F是左右转矩-点火正时特性的重要的转矩影响因子,但燃烧A/F没有用作为控制量。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控制量使用的是缸内整体的A/F。在实现部30内内部生成(内生)燃烧A/F的目标值,将其用于致动器操作量的算出,由此,可实现准确的转矩控制。
在实现部30中由转换部302进行各操作量的算出。转换部302是涉及本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的逆模型,由用映射图(map)和/或函数表示的多个统计模型和/或物理模型构成。向转换部302输入转矩、效率和A/F3种控制量的各自目标值和燃烧A/F的目标值。而且,从转换部302输出由这些目标值转换出来的4种操作量、即、节气门开度、点火正时、燃料喷射量和燃料喷射正时。另外,在转换部302中的转换处理中参照内燃机转速等内燃机信息。
另外,涉及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各种动作可通过作为计算机的控制装置从存储器中读取实行的程序来实现。该程序由用于实行以下步骤的代码构成:
步骤a:使用转矩、效率和空燃比3种物理量作为内燃机的控制量,将与内燃机的功能相关的要求的至少一部分汇集于这3种物理量,由此,设定各控制量的目标值;
步骤b:基于转矩、效率和空燃比3种控制量的各自目标值,设定:节气门开度、点火正时和燃料喷射量3种操作量、和作为可以调整缸内的空燃比的分布的第4操作量的燃料喷射正时;
步骤c:将设定了的4种操作量分别输出到作为操作对象的致动器。
该程序可收容在ROM等记录介质地用于控制装置。
以上是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相关的说明。在图1所示的构成中,目标值设定部20相当于本发明的“目标值设定单元”,实现部30相当于本发明的“操作量设定单元”和“操作量输出单元”。另外,图2中所示的构成的实现部30相当于本发明的第2方式和第3方式的“操作量设定单元”。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将燃烧A/F的目标值设为固定值,但也可做成:目标燃烧A/F设定部304按内燃机的每个运行状态具有作为固定值的燃烧A/F的目标值。由此,通过根据内燃机的运行状态的最优的燃烧A/F的实现,可提高转矩控制的精度。在这种情况下,在图2中所示的构成的实现部30变成相当于本发明的第2方式和第4方式的“操作量设定单元”。或者,也可以预先设定缸内整体的A/F和实际的燃烧A/F的目标对应关系,使目标燃烧A/F设定部304根据作为控制量的A/F的目标值决定燃烧A/F的目标值。由此,通过根据缸内整体的A/F的目标值的最优的燃烧A/F的实现,可提高转矩控制的精度。在这种情况下,图2中所示的构成的实现部30成为相当于本发明的第2方式和第5方式的“操作量设定单元”。
实施方式2
接着,使用图1、图3、图4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整体的构成与实施方式1相同,用图1的框图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与实施方式1的控制装置的不同在于作为构成控制装置的一要素的实现部30的构成和其功能。示出了涉及本实施方式的实现部30的构成的是图3的框图。
涉及本实施方式的实现部30由转换部312、转换部316和目标燃烧A/F设定部314构成。在实施方式1中,转换部302相当于内燃机的逆模型(逆モデル,逆向模型),但在本实施方式中,由转换部312和转换部316构成内燃机的逆模型。目标燃烧A/F设定部314具有作为固定值的燃烧A/F的目标值。
在必要的4种操作量中,实现部30中首先由转换部312进行节气门开度、点火正时和燃料喷射量这3种操作量的算出。向转换部312输入转矩、效率和A/F这3种控制量的各自目标值。而且,从转换部312输出由这些目标值转换出来的上述3种操作量。剩下的一种操作量即燃料喷射正时由转换部316计算出。向转换部316输入由转换部312计算出了的燃料喷射量和燃烧A/F的目标值。而且,从转换部316输出自燃料喷射量和燃烧A/F的目标值转换出的燃料喷射正时。另外,在各转换部312、316中的转换处理中参照内燃机转速等内燃机信息。
由如以上的实现部30的功能,根据本实施方式,各操作量以在图4的流程图中所示的顺序被计算出。在其最初的步骤S110中,将与驾驶性能、排气或燃料经济性这样的内燃机的功能相关的各种要求汇集于转矩、效率和A/F这3种控制量。该处理由目标值设定部20实行。
在接着的步骤S120中,将3种控制量转换为节气门开度(TA)、点火正时(SA)和燃料喷射量。该处理由作为实现部30的一要素的转换部312实行。
在接着的步骤S130中,基于由目标燃烧A/F设定部314设定了的燃烧A/F的目标值、由转换部312计算出的燃料喷射量、以及内燃机转速等内燃机信息,导出燃料喷射正时。该处理由作为实现部30的一要素的转换部316实行。
在最后的步骤S140中,对各致动器2、4、6设定由实现部30计算出的各操作量即节气门开度(TA)、点火正时(SA)、燃料喷射量和燃料喷射正时。
如以上,在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中,分开进行节气门开度、点火正时和燃料喷射量的算出与燃料喷射正时的算出。通过采用这样的各操作量的算出方法,使得可以避免控制量向操作量的转换中所需要的计算处理的复杂化,并且可将控制量的各目标值准确地反映到包含燃料喷射正时的4种操作量。
以上是与本发明实施方式2相关的说明。就实施方式2和本发明的对应关系来说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相同。但是,图3中所示的构成的实现部30相当于本发明第2方式、第3方式和第7方式的“操作量设定单元”。另外,在实施方式2中将燃烧A/F的目标值设为固定值,但也可设置成:目标燃烧A/F设定部314按内燃机的每个运行状态具有作为固定值的燃烧A/F的目标值。或者,还可设置成:根据作为控制量的A/F的目标值决定燃烧A/F的目标值。
实施方式3
接着使用图1、图5~图7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整体的构成与实施方式1相同,用图1的框图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与实施方式1的控制装置的不同在于作为构成控制装置的一要素的实现部30的构成和其功能。示出了涉及本实施方式的实现部30的构成的是图5的框图。
涉及本实施方式的实现部30由转换部322、转换部326和目标燃烧A/F设定部324构成。在实施方式1中,转换部302相当于内燃机的逆模型,但在本实施方式中,由转换部322、转换部326、目标燃烧A/F设定部314的全体构成内燃机的逆模型。
在必要的4种操作量中,实现部30首先由转换部322进行节气门开度、点火正时和燃料喷射量3种操作量的算出。向转换部322输入转矩、效率和A/F3种控制量的各自目标值。而且,从转换部322输出由这些目标值转换出来的上述3种操作量。剩下的一种操作量即燃料喷射正时由转换部326计算出。向转换部326输入由转换部322计算出了的燃料喷射量和燃烧A/F的目标值。而且,从转换部326输出由燃料喷射量和燃烧A/F的目标值转换出的燃料喷射正时。另外,在各转换部322、326中的转换处理中参照内燃机转速等内燃机信息。
本实施方式的一个特征在于将燃烧A/F的目标值作为变量。向目标燃烧A/F设定部324输入作为控制量的转矩和A/F、作为操作量的节气门开度和点火正时。目标燃烧A/F设定部324根据这些输入值计算出燃烧A/F的目标值。详细来说,目标燃烧A/F设定部324具有如图6所示的转矩-点火正时特性的映射图。为吸入空气量、A/F等转矩影响因子(点火正时和燃料喷射正时除外)每个准备该映射图。目标燃烧A/F设定部324首先根据节气门开度计算出吸入空气量,基于吸入空气量和A/F等选择转矩-点火正时特性的映射图。如图6所示,在各映射图中设定有多条转矩-点火正时特性曲线。这些转矩-点火正时特性曲线按每个燃烧A/F而设定。这是因为:若实际的燃烧A/F不同则在燃烧速度上也产生不同,结果,转矩-点火正时特性变得不同。目标燃烧A/F设定部324确定在选择的映射图中可同时实现期望的转矩Tk和期望的点火正时SAk的转矩-点火正时特性曲线。而且,将可得到确定的转矩-点火正时特性曲线的燃烧A/F设定为燃烧A/F的目标值。
由如以上的实现部30的功能,根据本实施方式,各操作量以在图7的流程图中所示的顺序被计算出。在其最初的步骤S210中,将与驾驶性能、排气或燃料经济性这样的内燃机的功能相关的各种要求汇集于转矩、效率和A/F3种控制量。该处理由目标值设定部20实行。
在接着的步骤S220中,将3种控制量转换为节气门开度(TA)、点火正时(SA)和燃料喷射量。该处理由作为实现部30的一要素的转换部322实行。
在接着的步骤S230中,使用如图6所示的映射图确定同时满足期望的转矩和点火正时的转矩-点火正时特性曲线。而且,将可得到确定的转矩-点火正时特性曲线的燃烧A/F设定为燃烧A/F的目标值。这些处理由作为实现部30的一要素的目标燃烧A/F设定部324实行。
在接着的步骤S240中,基于由目标燃烧A/F设定部324设定的燃烧A/F的目标值和由转换部322计算出的燃料喷射量导出燃料喷射正时。该处理由作为实现部30的一要素的转换部326实行。
在步骤S250中,对各致动器2、4、6设定由实现部30计算出的各操作量即节气门开度(TA)、点火正时(SA)、燃料喷射量和燃料喷射正时。
如以上,在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中,首先根据3种控制量的各目标值决定节气门开度、点火正时和燃料喷射量。通过决定节气门开度决定吸入空气量,由吸入空气量和燃料喷射量决定作为控制量之一的缸内整体的A/F。另外,由点火正时决定作为控制量之一的效率。作为剩下的一控制量的转矩依存于实际的燃烧A/F。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确定与期望的转矩和点火正时对应的转矩-点火正时特性曲线,并将可得到该特性曲线的燃烧A/F设定为燃烧A/F的目标值。通过以实现这样设定了的燃烧A/F的目标值的方式决定燃料喷射正时,使得可在先行决定了的3种操作量的基础上实现转矩、效率和A/F3种控制量的各自目标值。即,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不论在什么样的运行状态下,都可使转矩、效率和A/F3种控制量同时高精度地跟随各自目标值。
以上是与本发明实施方式3相关的说明。就实施方式3和第1发明的对应关系来说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相同。但是,图5中所示的构成的实现部30相当于本发明的第6方式和第7方式的“操作量设定单元”。
另外,在实际燃烧A/F产生差异的情况下,在实际燃烧的混合气体量上也产生差异。该差异对转矩-点火正时特性产生的影响不大,因此,在如图6所示的映射图中对实际混合气体量的差异没有考虑。但是,若要更高精度地设定燃烧A/F的目标值,也可制作替换为考虑了实际混合气体量的影响的3次元映射图。或者,也可以以如下方式进行:用事先通过实验等取得的映射图和/或系数等对从图6中所示的映射图导出的燃烧A/F的目标值施加修正。
实施方式4
接着使用图8和图9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进行说明。
首先,对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前提的涉及本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的规格进行说明。涉及本实施方式的内燃机为进行分层燃烧下的运行的内燃机。而且,作为用于控制其动作的致动器具有:作为进气量调整阀的节气门2、调整点火正时的点火装置4、将燃料直接喷射到缸内的燃料喷射装置6和调整缸内涡流的涡流控制阀(以下称之为SCV)8。
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如用图8的框图所示构成。在图8中,用方框表示控制装置的各要素,用箭头表示方框之间的信号的传递(主要的信号传递)。以下,参照图8对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整体的构成和其特征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控制装置大致由3部分10、20、40构成。其中,位于最上位的是功能要求发生部10。在功能要求发生部10的下位设置有目标值设定部20,还在目标值设定部20的下位设置有实现部40。上述的各致动器2、4、6、8被连接到实现部40。就功能要求发生部10和目标值设定部20的各构成和在此进行的处理的内容来说与涉及实施方式1的那些相同。以下对涉及本实施方式的实现部40的构成和在此进行的处理进行说明。
实现部40计算出用于实现由目标设定部20设定的转矩、效率和A/F的3种控制量的各目标值所需要的各致动器2、4、6、8的操作量。由实现部40计算出的操作量是:用于操作节气门2的节气门开度、用于操作点火装置4的点火正时、用于操作燃料喷射装置6的燃料喷射量、以及用于操作SCV8的SCV开度。另外,虽然燃料喷射正时也为操作量,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由转矩、效率和A/F3种控制量计算出的操作量中不包含燃料喷射正时。燃料喷射正时以可实现分层燃烧的方式设定为合适的预定正时(时刻)。
如上述,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将节气门开度、点火正时和燃料喷射量用作为操作量之外,还将SCV开度用作为操作量。通过操作SCV开度可以调整缸内的涡流。若涡流变化,则由燃料喷射产生的浓A/F的气团到达火花塞附近时的输送速度也产生变化。因此,通过使用SCV开度作为操作量之一,除了可以调整缸内整体的A/F之外,还可以调整火花塞附近的A/F、即实际的燃烧A/F。
图9是表示实现部40的构成的框图。涉及本实施方式的实现部40具有目标燃烧A/F设定部404。目标燃烧A/F设定部404具有作为固定值的燃烧A/F的目标值。燃烧A/F是左右转矩-点火正时特性的重要的转矩影响因子,但燃烧A/F没有被用作为控制量。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作为控制量的是缸内整体的A/F。在实现部40内内部生成燃烧A/F的目标值,将其用作为致动器操作量的算出,由此,可实现准确的转矩控制。
在实现部40中,由转换部402进行各操作量的算出。转换部402为涉及本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的逆模型,由用映射图和/或函数表示的多个统计模型和/或物理模型构成。向转换部402输入转矩、效率和A/F3种控制量的各自目标值和燃烧A/F的目标值。而且,从转换部402输出由这些目标值转换出来的4种操作量、即、节气门开度、点火正时、燃料喷射量和SCV开度。另外,在转换部402中的转换处理中参照内燃机转速、燃料喷射正时等内燃机信息。
以上是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相关的说明。在实施方式4中也可采用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变形例。另外,如也可将涉及实施方式1的实现部30的构成替代为图3或图5的框图中所示的构成那样,还可将涉及本实施方式的实现部40的构成替代为如图3或图5的框图所示的构成。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由实现部40计算出的不是燃料喷射正时而是SCV开度。
其他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涉及本发明的“目标值设定单元”和/或“操作量设定单元”和/或“操作量输出单元”被具体化,但在此公开的构成只不过是这些单元可采用的构成的一例子。可实现根据本发明的“目标值设定单元”和/或“操作量设定单元”和/或“操作量输出单元”的功能的所有的构成包含在这些各单元的范围。
上述的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进气量调整阀使用节气门,但也可是可连续改变升程量或作用角的带可变机构的进气门。在这种情况下,升程量或作用角成为进气量调整阀的操作量。
另外,作为涉及本发明的“第4操作量”,只要是可调整缸内的空燃比分布的操作量即可,不限于燃料喷射正时和/或SCV开度。例如,若为具有翻转流(tumble)控制阀的内燃机,则可以使用该阀开度作为第4操作量。还可使用由可变配气正时机构调整的进气门的配气相位(气门正时)作为第4操作量。若采用这些操作量,与SCV开度同样地可以调整浓空燃比的气团到达火花塞附近时的输送速度。
另外,在本发明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和方法中,作为控制对象的是火花塞附近的A/F和缸内整体的A/F不同的内燃机。在这样的内燃机中包含有意地使缸内的A/F分布不均匀进行燃烧的内燃机,而涉及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的采用分层燃烧的运行只不过是其一例子。另外,即使是进行均匀燃烧的内燃机,根据运行状态结果变为在缸内的A/F分布产生不均匀的内燃机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控制对象中。在从微观角度来看时即使为均匀燃烧也存在在缸内的A/F分布上产生不均匀的情况,并不一定火花塞附近的A/F和缸内整体的A/F一致。对转矩-点火正时特性产生影响的是火花塞附近的A/F,因此,通过由第4操作量调整缸内的A/F分布可提高转矩控制的精度。

Claims (4)

1.一种内燃机的控制装置,是火花塞附近的空燃比和缸内整体的空燃比不同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且是在由对多个致动器的操作控制所述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目标值设定单元,该目标值设定单元使用转矩、效率和空燃比这3种物理量作为所述内燃机的控制量,将与所述内燃机的功能相关的要求的至少一部分汇集于所述3种物理量,由此设定各控制量的目标值,其中所述效率是以点火正时为MBT时为基准设定的内燃机效率;
操作量设定单元,该操作量设定单元基于转矩、效率和空燃比3种控制量的各自目标值,设定进气量调整阀的开度、点火正时和燃料喷射量这3种操作量、和能够调整缸内空燃比分布的第4操作量;
操作量输出单元,该操作量输出单元将设定的所述的4种操作量分别输出到作为操作对象的致动器,
所述操作量设定单元具备:
转换单元,其将所述3种的控制量的各自目标值转换为进气量调整阀的开度、点火正时和燃料喷射量这3种操作量的设定值,
目标燃烧空燃比设定单元,其基于转矩的目标值、空燃比的目标值、点火正时的设定值以及根据进气量调整阀的开度的设定值算出的吸入空气量,设定作为火花塞附近的空燃比的燃烧空燃比的目标值,和
根据所述燃料喷射量的设定值和所述燃烧空燃比的目标值算出所述第4操作量的设定值的算出单元,
所述目标燃烧空燃比设定单元,按照吸入空气量及空燃比每个具备多个转矩-点火正时特性映射图,该转矩-点火正时特性映射图中按每个燃烧空燃比设定有转矩-点火正时特性曲线,
从所述多个转矩-点火正时特性映射图中选择与吸入空气量和空燃比的目标值相对应的转矩-点火正时特性映射图,确定在选择的转矩-点火正时特性映射图中能够同时实现点火正时的设定值和转矩的目标值的转矩-点火正时特性曲线,将可得到确定的转矩-点火正时特性曲线的燃烧空燃比设定为燃烧空燃比的目标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量设定单元将燃料喷射正时作为所述第4操作量进行设定。
3.一种内燃机的控制方法,是由对多个致动器的操作控制火花塞附近的空燃比和缸内整体的空燃比不同的内燃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
设定目标值的步骤:使用转矩、效率和空燃比这3种物理量作为所述内燃机的控制量,将与所述内燃机的功能相关的要求的至少一部分汇集于所述3种物理量,由此设定各控制量的目标值,其中所述效率是以点火正时为MBT时为基准设定的内燃机效率;
设定操作量的步骤:基于转矩、效率和空燃比这3种控制量的各自目标值,设定进气量调整阀的开度、点火正时和燃料喷射量这3种操作量、和能够调整缸内空燃比分布的第4操作量;和
输出操作量步骤:将设定的所述的4种操作量分别输出到作为操作对象的致动器,
在所述设定操作量的步骤中,执行:
将所述3种的控制量的各自目标值转换为进气量调整阀的开度、点火正时和燃料喷射量这3种操作量的设定值的步骤,
基于转矩的目标值、空燃比的目标值、点火正时的设定值以及根据进气量调整阀的开度的设定值算出的吸入空气量,设定作为火花塞附近的空燃比的燃烧空燃比的目标值的步骤,和
根据所述燃料喷射量的设定值和所述燃烧空燃比的目标值算出所述第4操作量的设定值的步骤,
在所述的设定燃烧空燃比的目标值的步骤中,为吸入空气量及空燃比每个预先准备多个转矩-点火正时特性映射图,该转矩-点火正时特性映射图中按每个燃烧空燃比设定有转矩-点火正时特性曲线,
从所述多个转矩-点火正时特性映射图中选择与吸入空气量和空燃比的目标值相对应的转矩-点火正时特性映射图,确定在选择的转矩-点火正时特性映射图中能够同时实现点火正时的设定值和转矩的目标值的转矩-点火正时特性曲线,将可得到确定的转矩-点火正时特性曲线的燃烧空燃比设定为燃烧空燃比的目标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设定操作量的步骤中,将燃料喷射正时作为所述笫4操作量进行设定。
CN2008801025367A 2008-10-15 2008-10-15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790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8/068650 WO2010044148A1 (ja) 2008-10-15 2008-10-15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79027A CN101779027A (zh) 2010-07-14
CN101779027B true CN101779027B (zh) 2013-12-11

Family

ID=42106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02536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79027B (zh) 2008-10-15 2008-10-15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163578B2 (zh)
EP (1) EP2336530B1 (zh)
JP (1) JP4905588B2 (zh)
KR (2) KR20120073344A (zh)
CN (1) CN101779027B (zh)
WO (1) WO201004414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32542B2 (ja) * 2009-03-18 2011-12-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EP2565433B1 (en) * 2010-04-27 2014-09-24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Control devic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O2012042610A1 (ja) * 2010-09-29 2012-04-0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JP5786880B2 (ja) 2013-03-14 2015-09-3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JP5811128B2 (ja) * 2013-03-29 2015-11-1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KR102478116B1 (ko) * 2016-06-21 2022-12-16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공연비 제어방법
JP2020012431A (ja) * 2018-07-19 2020-01-2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CN114876656B (zh) * 2022-04-18 2023-04-25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改善动力不足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020341A1 (de) * 1999-04-28 2000-11-30 Honda Motor Co Ltd Luft/Kraftstoffverhältnis-Steuer/Regelsystem für einen Verbrennungsmotor
WO2008114121A2 (en) * 2007-03-19 2008-09-25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Control unit and control method for torque-demand-typ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63731A (ja) * 1984-02-07 1985-08-26 Nissan Motor Co Ltd 車速制御装置
JP3030226B2 (ja) * 1995-03-27 2000-04-10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リーンバーンエンジン
DE19612150A1 (de) * 1996-03-27 1997-10-02 Bosch Gmbh Robert Steuereinrichtung für eine Benzin-Brennkraftmaschine mit Direkteinspritzung
JP3695493B2 (ja) 1996-11-12 2005-09-14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筒内噴射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JP3233039B2 (ja) * 1996-08-28 2001-11-26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筒内噴射型火花点火式内燃エンジンの制御装置
JPH11182299A (ja) * 1997-12-15 1999-07-06 Nissan Motor Co Ltd エンジンのトルク制御装置
JPH11343911A (ja) * 1998-03-31 1999-12-14 Mazda Motor Corp 筒内噴射式エンジンの燃料制御装置
JP3911912B2 (ja) * 1999-06-23 2007-05-0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ンジン制御システム及び制御方法
US6497212B2 (en) * 2000-02-10 2002-12-24 Denso Corporation Control apparatus for a cylinder injection typ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apable of suppressing undesirable torque shock
JP4253986B2 (ja) * 2000-03-03 2009-04-15 マツダ株式会社 筒内噴射式エンジンの制御装置
EP1199469B1 (en) * 2000-10-20 2010-01-06 Nissan Motor Company, Limited Enhanced engine response to torque demand during cold-start and catalyst warm-up
JP2002332886A (ja) * 2001-05-01 2002-11-22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燃料噴射制御装置
JP2002339789A (ja) * 2001-05-16 2002-11-27 Mazda Motor Corp 火花点火式直噴エンジンの制御装置および燃料噴射時期設定方法
JP2003222039A (ja) * 2002-01-30 2003-08-08 Mazda Motor Corp エンジンの制御装置
JP2003301766A (ja) * 2002-04-09 2003-10-24 Denso Corp 内燃機関のトルク制御装置
EP1431555B1 (en) * 2002-12-20 2014-01-22 Honda Motor Co., Ltd.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6912989B2 (en) * 2003-04-30 2005-07-05 Nissan Motor Co., Ltd. Fuel injection control device for a direct fuel injection engin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020341A1 (de) * 1999-04-28 2000-11-30 Honda Motor Co Ltd Luft/Kraftstoffverhältnis-Steuer/Regelsystem für einen Verbrennungsmotor
US6334425B1 (en) * 1999-04-28 2002-01-01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Air/fuel ratio control system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O2008114121A2 (en) * 2007-03-19 2008-09-25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Control unit and control method for torque-demand-typ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0-310135A 2000.11.07
JP特开2002-332886A 2002.11.22
JP特开2003-301766A 2003.10.24
JP特开2008-231986A 2008.10.02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905588B2 (ja) 2012-03-28
JPWO2010044148A1 (ja) 2012-03-08
EP2336530A1 (en) 2011-06-22
KR20120073344A (ko) 2012-07-04
US9163578B2 (en) 2015-10-20
CN101779027A (zh) 2010-07-14
KR101266764B1 (ko) 2013-05-28
WO2010044148A1 (ja) 2010-04-22
US20110098905A1 (en) 2011-04-28
EP2336530B1 (en) 2018-11-21
EP2336530A4 (en) 2015-07-29
KR20100083123A (ko) 2010-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79027B (zh)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CN102562340B (zh) 用于内燃发动机的egr、新鲜质量空气流量和增压压力的控制
CN101243250B (zh) 发动机控制设备
RU2451809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управления для двигателя внутреннего сгорания
CN101784779B (zh)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EP0239095B1 (en) A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A1211184A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ontrol system with means for reshaping of command from driver's foot pedal
CN101772632B (zh) 车辆驱动单元的控制装置
CN101910592A (zh) 内燃发动机控制装置
CN102859161B (zh)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CN102003296A (zh) 进气集管氧控制
CN103890359B (zh) 内燃机的燃料喷射控制装置
CN105264206A (zh)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CN1423728A (zh) 控制内燃机的方法和装置
CN109630296A (zh)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10131056A (zh) 发动机控制装置
CN103047039B (zh) 发动机的控制装置
CN103306830B (zh) 发动机的控制装置
GB2409294A (en) Idle control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having continuous lambda contro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